军人要有血性——读《铁血战将郑维山的传奇人生》有感

时间:2019-05-14 17:23: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军人要有血性——读《铁血战将郑维山的传奇人生》有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军人要有血性——读《铁血战将郑维山的传奇人生》有感》。

第一篇:军人要有血性——读《铁血战将郑维山的传奇人生》有感

军人要有血性——读《铁血战将郑维山的传奇人生》有感■史日升

《快马加鞭未下鞍——铁血战将郑维山的传奇人生》这部长篇人物传记,以饱满的情感、小说的手法、散文的语言,艺术而又真实地再现了郑维山将军身经百战、波澜壮阔的人生画卷。

革命前辈郑维山是我军优秀军事指挥员、高级将领,一生征战无数,九死一生,被后人尊称为“铁血战将”“霹雳战将”。他1915年出生于河南省新县,13岁参加革命,15岁加入中国共产党,18岁担任红9军第27师政治委员,长征中率部攻如猛虎,屡立奇功。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0兵团代司令员,北京军区司令员、兰州军区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品读郑老将军的传奇故事,仿佛穿越时空,把我们带入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他当政委后的第一仗——夜袭陇南五里墩,打垮敌4个团,俘敌300余人,杀出了威风,部队传颂“新来的政委是个胆子特别大的猛将”;他又先后到30军89师和红四方面军的主力88师任政委,率部在黄猫哑战斗中歼敌14000人;他率“夜老虎团”夜袭二郎山,全歼川军“王老虎旅”,使88师形成了“近、快、猛、狠”的战斗作风;在抗美援朝金城反击战中实施大潜伏战术,更是郑维山血性十足的体现。他指挥3500多名步兵,几百门大炮,在敌人的眼皮底下潜伏长达20多个小时,一旦被发现,将遭受全军覆没的危险。战斗打响后,突击部队仅用1小时10分钟便歼敌1个团大部,成为我军防御作战以来一次歼敌1个团大部的成功范例。

毛泽东给予郑维山高度评价,称“南有许世友,北有郑维山,两位都是风风火火雷厉风行”。郑老将军从一名红军战士成长为一名高级指挥员,作为战将的他血性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示,一生都把卫国杀敌作为人生最高追求。

有人说,战将之所以成为战将,靠的就是他们的血性和充沛盈溢的战斗精神。郑老将军后来回忆说:“那时就是胆大,不怕死。”人的血性有先天的成分,也有后天的因素。作为军人来讲,只有经历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才能更好地锤炼出血性。率兵之法,练胆为先。毛泽东同志曾形象地说,抗美援朝战争中美国人钢多气少,而我们钢少气多。现代战争是信息化程度很高的诸军兵种一体化联合作战,对官兵的精神、意志、心理和作风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需要更强的血性和胆量作支撑。战争的颜色是红的,军人的职业是打仗,作为军人,没有血性虎气,何谈战场上英勇杀敌?

血性需要唤醒,血性需要点燃。新形势下,国内外形势正发生深刻变化,强权政治野心膨胀,恐怖主义危机四伏,领土纷争层出不穷,分裂活动异常猖獗,斗争形势变得日趋复杂。我们享受着前辈威名的庇荫,肩负着能打胜仗的重任。培养血性,就要汲取先辈的英雄豪气,传承红色基因、铸就铮铮铁骨,把血性注入每一个细胞,流进每一条血管,不仅要敢于直视淋漓的鲜血,更要有“刀砍折了抡拳头,胳膊断了用牙咬”的英雄气魄,厉兵秣马精战备,扎实做好军事斗争准备,随时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召唤,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战虽有阵,勇为本焉。”郑老将军一生披荆斩棘,征战无数,敢于冲锋,勇于亮剑。在实现强军梦的路上,我们理应像他那样,衔枚疾驰、跃马扬鞭,义无反顾地向着伟大的强军目标发起冲锋。

第二篇:读《朴槿惠的传奇人生》有感

读《朴槿惠的传奇人生 绝望创造希望》有感

2012年12月,朴槿惠当选韩国第18任总统,成为东亚第一位女性总统,就像奥巴马成为美国第一位黑人总统一样,对于开创性的事情总是会多一分好奇。我基于想揭开这位看似柔和实则内心坚毅的东方女性的面纱,于是找来了这本书,希望可以通过这本书来加深对她的了解。

和我所期待的不太一样,这本书并没有按照政治人朴槿惠的路线来写,而是通过朴槿惠的人生经历来分析其思维和方法。所以,这本书的焦点不在于朴槿惠的政治,而在于其人。文中通过朴槿惠的亲笔日记来展开叙述,通过这些日记,我仿佛可以了解到她的心里路程,可以感受到她接连遭遇母亲父亲遇刺身亡的痛苦,从高高在上的第一夫人到左右亲信背叛的那种绝望我仿佛都可以感受的到,在同情她的同时,更多的是报以敬重,这是一个多么坚忍、聪明的女子,从她的身上我学到了很多。

1974年,22岁的朴槿惠遭遇母亲鱼遇刺身亡的消息,不得不中断学业,回国暂代第一夫人的职位,22岁的年龄,当别的女孩子还在沉浸浪漫约会,时尚派对的时候,年幼的她已经开始承担国民的责任,周旋在各种首脑政客之间,一举一动都要极具谨慎。为了更好的做好第一夫人,她不得不晚上12点休息,凌晨5点起床以处理更多的政务,学习更多的东西。疲惫与过度的谨慎已使她不堪重负,但是,上帝仿佛是铁了心的要磨练她,有降来了一个更大的噩耗,1979年,朴正熙也就是朴槿惠的父亲遇刺身亡,一切来得都是那么突然,曾经是备受荣宠的总统女儿,现在却沦为失去双亲,无依无靠的27岁的少女家长,他真是瞬间从天堂跌入了地狱,绝望至极。

“谁都不会知道,那时的我是怎样煎熬过来的。”她这样说道,“其实我自己也觉得是一个奇迹,能活到现在,而没有被绝境逼疯。”

从青瓦台总统府搬到新堂洞老家,曾经信誓旦旦要竭尽毕生精力来效忠的人们纷纷选择了背叛,甚至是侮辱,诽谤或伤害。不得已,朴槿惠选择隐居,18年!整整18年!对她来讲,那简直是一段比死亡还恐惧,痛苦和绝望的岁月,但是,她挺过来了。、,每天通过冥想,丹田呼吸,读书来达到内心的宁和,他是一个强者!

绝望是一个悬崖峭壁,我们通常是这样觉得,而且摔下去是唯一的一条路。在绝望面前,我们就像是小鬼见了阎王爷,一点反抗的能力也没有,所以,我们只能是平常人,一辈子默默无闻,平平淡淡的过完一生。褒义的讲法,我们这是甘于寂寞,无私奉献,其实不过是一群没胆量,没实力而又不甘服输的人的自我聊慰罢了。绝望是一剂毒药,是对于我们而言,但对于朴槿惠、贝多芬、梵高、甘地那样的伟人来讲,绝望就是一剂良药,绝望是他们变得更加坚强,中国有句古话“置之死地而后生”,人在绝望的时候,会排除一切顾虑,迸发出最大的潜力,所以才会有“绝望之后就是希望”这句话。

世界上的每件事都没有绝对性,我们不能简单的把绝望定性为好或是不好,只需要记得,那些伟大的人都是以绝望为契机来实现自己坚强而又成熟的完美蜕变,悬崖下只有一条路,但是不要只基于脚下,抬头看看,天空仍有另一条路等着你去开辟。朴槿惠用她的亲身经历教会了我,勇猛的鹰会飞得更高,更远。

朴槿惠隐居18年,拒绝与外界接触,独自忍受着孤独,那么长的时间,我很诧异他为何没有患上抑郁症,往后深读才发现她选择看用冥想丹田呼吸作为新的开始。在日记中她写道:

酷暑、严寒、风雪、暴雨、雾霾„„天气真是像极了人生、”

“人在生存的过程中,忘记神的存在,感受到死亡,病魔,自然的威力并经历各种极端恶劣的条件后,才会领悟到上天的威严而变得更加谦虚.”

“人的一生中可以享受的最大快乐是心的平和。” 我很难现象的到这是以为历经磨难,饱经世态炎凉的女子所能写出的话,我仿佛不是在读日记,而是在品味哲学,修身养性,日记中充满看智慧和人生哲理,岁月在她的身上并没有留下沧桑的痕迹,而是把她洗涤的愈发清晰美丽。她一个人在孤独中感悟着周围的一切,就像高山上的雪莲,远离凡尘,却比任何人都有通透豁达的心,这是一个让人震撼的女子。

想想自己每每一个人的时候就会觉得异常孤独,不能静下心来独自完成任务,记得高中老师时常教导我们:“高三的日子要抗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可惜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呢。

现在我们经常会感慨,大学生的质量越来越低了,教授的学识越来越差了,书籍的内容越来越低级了„„排除当今社会上的一些不良因素,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家越来越耐不住寂寞了。大学生忍受不了孤独,宁愿逛街K吧,也不愿独自静下来认真想一想自己的人生,教授们也忙着追名逐利了,哪还能静下心来做学问,著书人着急的更没法说了,司马迁用了18年完成《史记》,李时珍《本草纲目》时长27年,达尔文《物种起源》27年,马克思的《资本论》甚至花了40年还完成,半辈子才完成一本著作,每一句每一行都是精华,都是先人留下的宝贵财富,而现在,经常看到对作者的介绍是谁谁著名作家,出版过多少多少本书,少则五六本,多大几十本。欲速则不达,凡是都要循序渐进,有了量的积累才能达到质的飞跃,以为追求速度反倒会适得其反。朴槿惠在寂寞中坚守着本心,不急躁,不浮夸,始终以宁和的心态去对待人生。这对我,对大家都是一个很好的榜样。

《明月宝鉴》中有这样的内容

:用责怪别人的心责备自己,错误就会少一点,用原谅自己的心来原谅别人,人情就会长久。

朴槿惠一生跌宕起伏,受尽各种磨难,06年5月20日,朴槿惠在首尔帮首尔市长拉选票的时候,不行被刺,划伤了脸部。据当时主治医生介绍,幸亏美工刀当时倾斜了,如果直线下来的话,面部神经绝对受损,可能今后都会过着无法闭眼和嘴巴的生活,再者,伤口不偏不倚的刚好停在距离颈部动脉5毫米的地方,要是再深一点点,她可能在几分钟内因大出血而死亡。”她离死亡是那么的近。

通常情况下,遇到这种事情,我们肯定会心生愤怒或一定要把肇事者严惩,但是她没有,在出院那天,她面对国民和记着说了如下意味深长的话语:

“经历了这次事件,我觉得自己余下的人生是上天馈赠与我的,为了报答,为了实现国家的富强和国民的幸福,我愿意倾尽我所有的一切。”

多么善良可敬的人啊,他没有让仇恨蒙蔽了双眼,反而一直心存感恩,致力于那国家建设的更加美好,自那次事件后,她更加看淡了时间的利害得失,更加勇敢无畏,也更加坚定了她从政以来从未动摇过的决心。

妹妹看到这里,我就是为自己以前做过的种种感到羞愧,为一点小事斤斤计较,或因为一句话而心生不满,每天为应付各种琐事而疲累,心里始终被沉重的枷锁桎梏。佛经有句话: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诸法空相也。唯心主义认为i,感知即是存在。我们觉得高兴便是高兴,觉得痛苦便是痛苦,若想要存在便睁开眼睛,若封闭五官,一切都不存在。由此中角度来看,世界本是有无相连,存在的形形色色若不去感知它,便也是空。一切存在的烦恼,琐事,若是将心放下,便是一片宁和。一切由心态决定。

读过这本书后,我有一个比较重大的改变,就是有了渴望,有了一个一直想要获取知识的欲望。乔布斯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学生毕业典礼致辞中曾说过,自己一直有种如饥似渴般的追求:“要一直保持愚蠢的前进,要时刻保持饥渴。”莎士比亚也有过类似的表达,”我心中一直有永不消失的渴望。”

渴望是前进的动力。目前大学生整体水平下降就在于失去了对知识的渴望。知识储备不足,如何演绎 自己的人生。朴槿惠说过:“人生的剧本是既定的。但关键是要演绎好自己的角色,这取决于自己的努力。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时刻保持渴望的心态并不断追求的原因。”

我们时常会对自己不满意,感觉自己不够完美,以前或许不知道缺陷在哪里,但从这本书中,我找到了自己的不足,我会努力改正自己的不足,并且努力做一个时刻饥渴的人,用知识武装头脑,做一个真正有实力的人。

第三篇:读《人生终要有一场触及灵魂的旅行》有感

幸福的秘方

——读《人生终要有一场触及灵魂的旅行》读后感

一本书,一次洗礼,一种启迪。我们的心如此自由,思绪辽远无边。每个人的心底,都潜藏着一个到远方的梦。也许你常梦见,常幻想童话般的世界。住在自己搭建的木屋,一扇小窗,一颗平和的心。轻轻地看着风走过你的面庞,静静的发现无数水滴编织成一块透明的布敷在草地上。阳光轻柔地躺下,心也得到了释然。总有风景打动你。人在旅途,很少有人会同毕淑敏志同道合——漫无目地的去行走。她说她固执地认为要真正认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块土地、一处山水,你必得独自漫游。仔细品味,也是的确如此。旅途中可能发生的事件,强烈地超出了我们已知、防备的范畴。我们不得不以一种陌生和挑战的姿态,敦促我们的警醒,幻醒我们对未知的好奇。这样才能得到彻头彻尾的了解。

这本书是毕淑敏在环球旅行后的最美的心得。“趁阳光正好,趁微风不噪,趁繁花还未曾凋谢,趁现在还年轻,还可以走很长很长的路,还能诉说很深很深的思念。”久久的蜗居,以使我们视野狭小、极力减弱……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时光就像一个透明的人,你明明知道他的存在,却怎么也找不到。因此,你对他没什么感情。可当他一次又一次一去而不返的时候,你又感到无比的悲伤和孤独,你会觉得他带走了你所有的所拥有的东西,而到那时候,我们才会去思索时间真正的意义,当但我们已经明白了的时候,我们会去惋惜做错的事、会去心疼浪费的时光、会去后悔没有好好努力,但是已经晚了,时光依旧一去不回了。所以,因为有了他,你才可以成长。

人生终要有一场触及灵魂的旅行,终要去尝试奋斗一场历尽磨难的奋斗历程。有时候,去尝试,收拾好行囊,准备出发!旅途中,或猛然想起泯灭许久的往事,后以其个人的音容笑貌,或向仅相识十几小时的旅伴倾诉心肠、或经历困厄风雨艰难险恶。不要让这些羁绊阻止你向前的脚步,放下便是一种解脱。把它们放在去往异乡的途经,也算作一种亲切的怀恋。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每个人都可以在旅行中学习,用行走来强大内心,寻找和遇见未知的自己。其实,人生就亦是一场旅行,我们的梦想目标就像是终点,我们很努力的朝着终点前进,一路上翻山越岭、穿荆刺棘、坚持不懈,只为了到终点,提升自己的价值。但是,我们往往会忽略沿途美丽的风光,忽略我们自身努力奋斗坚持的过程,所以说,旅途也不仅仅是靠行走学习知识,也需要用心去体会、感受沿途的所见所闻,因为到不到的了终点已经不重要了,至少我们奋斗过了,在经历一次次挫折之后,我们也能变得更强大。

生命本是宇宙中一般微博的睡莲,终有偃旗息鼓闭合的一天。所以,就在当下,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给自己一段柔软的时光,让灵魂安静地绽放。

第四篇:读《人生终要有一场触及灵魂的旅行》有感

读《人生终要有一场触及灵魂的旅行》有感

原创: 子羽

近来读了一本书,是毕淑敏的《人生终要有一场触及灵魂的旅行》,提到毕淑敏,大家都不会陌生,因为我想每个人的小学或者初中,都会读过此人的阅读理解。

《人生终要有一场触及灵魂的旅行》这本书就是其旅游时的所见,所闻,所感。

为什么买这本书呢?

因为我身边有很多朋友,都很喜欢旅游。

有人去了西藏,看湛蓝天空,领悟人生真谛;有人去了贵州,看那莹莹梯田,壮阔波兰;有人去丽江,融于自然,访青山绿水;有人去了泰国,看外邦文化,玩异国风情。

于是,我便很好奇,怎样的旅行才是震撼人心的旅行。

很遗憾的是,书里面没有给我看到任何震撼灵魂的旅行。

因为它告诉了我旅行的本质是,学习。

看了这本书,我才知道其他国家的一些特色。

比如说冰岛。

在我的印象里,冰岛应该是个很冷的地方,它几乎靠近北极了,应该常年都是冬天,但是我不知道即使这个国家是最冷的,也有人喜爱这个地方,喜爱这里的人,喜爱这里的物。有人来冰岛旅行,带了冰岛的特产回去,你想不到那竟然是一罐70元的高山之巅的空气。

很多人吃过巧克力,但很少人知道哪个国家的巧克力是最好的。

看了这本书我才知道,瑞士巧克力,天下第一。

因为瑞士有最好的奶牛,生长在阿尔卑斯山的奶牛,饲养奶牛的牧草是精心选定的优质牧草。

海盗在大多数人的心中是凶猛,他们喜欢抢夺。但维京人是日耳曼人的后裔,他们并不是以海盗为生,他们主要的生活方式还是农耕,其次是捕鱼。

而海盗型人格代表着创造性,外向型,爱冒险,喜欢生活多次多彩,喜欢生命力淋漓尽致的发挥,他们喜爱追求新奇和未知,喜欢不确定性,喜欢复杂与刺激,爱把生活搞得像一次世故。

在俄罗斯 海参崴:崴,可以解释成湾子,出产海参的湾子,是远东最后的出海口,后被俄国占领,改名为符拉迪沃斯托克,译名:控制东方。

其实旅行并不震撼,但是当你遇到未知事物,并且有所感悟并为之改变,便是一件平凡而伟大的事了。

你知道那些在海上的石油工人们是怎么样生活与工作的吗?

你知道开采底下金属的工作环境是什么样的吗?

慢慢的品味这本书,你会发现,旅行的意义并不仅仅是表面,它让你的世界变得更加广袤,视野更加开阔,通晓古今。

让你知道除了身边的生活外,还有其它的生活方式存在,你见证了大自然的辽阔,会感受到人类的渺小。

你见过古今历史的建筑,会赞叹古代人民的智慧与文化。

这样的旅行才能够将自己的灵魂触及。

文章已于2018-08-20修改

第五篇:解读李约瑟的传奇人生 读《李约瑟:揭开中国神秘面纱的人》有感

解读李约瑟的传奇人生

读《李约瑟:揭开中国神秘面纱的人》有感

内容摘要 著有《教授与狂人》、《改变世界的地图》等畅销作品的作家文思淼以浓墨重彩、图文并茂的方式栩栩如生地重现了李约瑟卓越而不凡的一生。是李约瑟向世界揭开了中国的科学技术在历史上曾遥遥领先与其他国家这一鲜为人知的秘密。文中文思淼生动逼真地再现了李约瑟那激动人心又危机四伏的旅途,在穿过饱受战争创伤的中国大地抵达人迹罕至的边陲前哨的过程中,感受到的对中化民族的崇敬、仰慕之情。本文简要介绍了对文思淼笔下的李约瑟的传奇人生、人格魅力的感悟以及学界对李约瑟问题的的再认识。

关 键 词 李约瑟;传奇人生 ;李约瑟难题再认识

一、人物背景及传记梗概

关于李约瑟,一位大多数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英国科学家,作为科技哲学的专业的学生,虽一直对其是久闻其名,其实对他只是一知半解。有的人将他当作“科学史”的代表人物,其实科学史到底搞些什么很多人也不清楚,很多人则更热衷于解答“李约瑟问题”——中国科学技术曾长期领先于西方,为何现代科学却没有出现在中国?为什么中国到了16世纪,也就是中国的明清时期,中华文明停滞了,中国的创造动能突然枯竭了?在此之前中国的科学技术文明领先世界达5000年之久,而那时文艺复兴正在欧洲轰轰烈烈地展开。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因为爱,拼其大半生的精力完成了《中国科学技术史》这部巨著,扭转了西方社会对中国许多偏执的看法;文思淼因为惊叹于《中国科学技术史》的博大精深,历时15年耕耘写出了传记《李约瑟:揭开中国神秘面纱的人》。

在英国畅销书作家文思淼的新书《李约瑟:揭开中国神秘面纱的人》中,我们眼前呈现的是一个与以往不同的李约瑟。文思淼将充满了史诗色彩、给人身临其境的手法,以行云流水的笔触,淋漓尽致的展示了是什么样的力量促生了这位伟人和一个伟大的民族,乃至伟大的人类本身,那精彩绝伦的令人难以忘怀的传奇故事。

二、李约瑟的传奇人生及浪漫情怀

这本书不仅展现了李约瑟揭开中国神秘面纱的全过程,也为我们描绘了李约瑟这位中国人既熟悉又陌生的老朋友的多重面孔,将这位特立独行、行为怪异,但又不乏可爱和可敬的有趣人物

描绘得活灵活现。正如我们所知道的,他有广博的学识和科学家特有的严谨与理性——就像书中那幅照片里的样子,头发蓬乱,戴着眼镜,在专注地做实验,而照片的前景则是一排瓶瓶罐罐。他有个歇斯底里的母亲和严厉慈爱的父亲,他是个自由的裸体主义者和坚定的社会主义者;从剑桥凯思学院的高材生到霍普金斯实验室的生物化学专家,从受人尊敬的中英科学合作馆馆长到引起公愤的国际科学委员会调查员,从经历到中国危机四伏的旅途,穿过饱受战争创伤的中国大地抵达人迹罕至的边陲前哨的过程,到深切感受到的对中化民族的崇敬、仰慕之情。他的一生无不充满着史诗般的传奇色彩。

而这一切还不算是他人生的重头戏,他还拥有我们所不熟悉的另一面:他对他所热爱的事物充满激情,并且拥有延续了一生的浪漫情怀。他的人生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是和一位来自中国的美丽女子——鲁桂珍以及她的祖国联系在一起。在文思淼的笔下,命运不经意让李约瑟认识了中国女生鲁桂珍,却让他对中国情缘终身不渝,演绎出煌煌《中国科学技术史》。鲁桂珍和“香烟”改变了李约瑟作为一位生物化学家的人生,成为他学术生涯的转折点。而在李约瑟一生中,如此香艳旖旎的瞬间远不止这一次,真可谓浪漫与严谨齐飞,爱情共学术一色。

对于文思淼版的《李约瑟》,作为80后年轻人的我们除了对李约瑟对科学研究的严谨和坚持敬佩外,也对书中关于李约瑟、李大斐和鲁桂珍之间的三角恋情的描写比较感兴趣。对于李约瑟的爱情,文思淼感叹说:“我发现这非常精彩:从对另一个人的爱情而生出对另一种语言乃至另一个国家的爱。这一系列的事件浪漫而富有诗意——虽然在我开始研究李约瑟的故事时我对此还一无所知,但是发现这个故事足以令我兴奋。”的确,这种大爱让我们这些生活在充斥着金钱利益的环境下的年轻人真的应该有些思考。

书中这些故事让也我对文思淼生出许多好奇,并且猜想能写出这样浪漫故事的人多半也是一个有着浪漫情怀的人。而在之后对作家文思淼的进一步了解后,他的经历证明了我的猜测。比如他常常设想去过一种像约瑟夫·洛克那样的生活——洛克曾于1920年代来华并先后在中国云南、四川一带进行了长达20余年的科学考察和探险寻访活动——去到云南或是四川山区的一个小小村舍,并且将他余下的时光全都专注于中国的学问,“这可能不会发生,但它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

三、文思淼的写作初衷

通常来说,科学史家往往很难成为公众话题,甚至他们的名字也少人为知。但李约瑟是个例外。据某家媒体对文思淼进行访问时说到文思淼之选择李约瑟作为他笔下故事的男主角,还要追溯到1995年。“当时我正在写一部关于长江的书。对于从三峡逆流而上——从武汉到重庆的贸易中所使用的一种平底帆船,我想要找到一些相关的图片一位博学的美国书商于是推荐我读《中国的科学与文明》第4卷的第3部分,那一部分讲的是与中国的船舶与航海有关的历史。我买下了这本书,并且很快便被其将所需要的智力整合起来的想法给迷住了,而这套丛书的其他20多本也同样

权威。当时我就发誓有一天我一定要去探寻这一丛书背后的那个人的故事,去写一写他。”文思淼在接受采访时如是说。

四、学界对李约瑟问题的再思考

与文思淼的《李约瑟》中译本出版几乎同时,我注意到陈方正博士先生出版了《继承与叛逆:现代科学为何出现于西方》一书。后者与李约瑟并没有太直接的关系,不过该书的副标题“现代科学为何出现于西方”却与“李约瑟难题”大有渊源,也引起了学界关于“李约瑟难题”的再思考。总结起来,这种思考大致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其一依然是“李约瑟问题”之真伪。余英时在为此书所作序言中对“李约瑟问题”有分析云:“中西对自然现象的探究既然自始便‘道不同,不相为谋’,则所谓‘李约瑟问题’只能是一个‘假问题’(我们可以用‘科学’一词指所有关于自然现象的探究。在这一最宽松的定义下,我们当然可以说‘西方科学’、‘中国科学’。但事实上,中、西这两种‘科学’同名而异实;二者并不能用同一标准加以测量或比较„„这好像围棋和象棋虽同属于‘棋’类,却是完全不同的两套游戏。‘李约瑟问题’说:中国的‘科学’曾长期领先西方,但16世纪以后‘现代科学’在西方兴起,于是将中国远远抛在后面了。这无异于说,某一围棋手的‘棋艺’曾长期领先某一象棋手,但今天后者的‘棋艺’突飞猛进,已远远超过前者了。通过‘棋’的模拟,我们不必再多说一句话,已可知‘李约瑟问题’是根本不能成立的,中、西‘科学’之间无从发生‘领先’与‘落后’的问题。”

余英时先生的分析可谓形象生动,而接下来的第二个问题自然就是:“李约瑟问题”何以产生?也即对“李约瑟问题”所反映的科学观与科学史观的反思。1970年,70岁的李约瑟在一篇怀念萨顿的文章中曾对自己的研究进路反思道:“我和我的同事一直认为只有一种一元的关于自然的科学,各种各样的人类群体均有途径通达这种科学,只不过道路或近或远;均有时参与了这种科学的构建,只不过在贡献上或多或少,在持续时间上或长或短。这意味着人们可以希望追溯出一条绝对连续的科学之路,它始于古巴比伦天文学和医学,经由中世纪中国、印度和整个古典世界所提供的先进自然知识,到文艺复兴晚期欧洲的突破性进展——正如人们所述,关于发现的最有效的方法本身被发现了。”这就很好理解何以他会提出“李约瑟问题”。这样一种科学观与科学史观在陈方正先生著作所希图解决的问题,即“现代科学为何出现于西方”中也大致有所体现。而李氏所秉持的这种基于“科学进步论”的、一元的科学观与科学史观也正是近几十年来西方科学史同行反思的焦点所在。

从这种反思出发就引出了对“李约瑟问题”再思考的第三个问题:是否需要“超越李约瑟”?今天科学史界对此问题的回答大多是肯定的。“超越李约瑟”并不是对李约瑟的贡献予以贬低,而是体现了另一种肯定与褒扬:假如他不曾标记过一个时代,今天又何来超越呢?

参考文献

[1] 江晓原、王国忠:《李约瑟与中国》,上海科普出版社,1992年。

[2]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一卷》,科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3]被中国人误读的李约瑟,自然辩证法通讯,2001年第1期 [4]潘吉星主编:《李约瑟文集》,辽宁科技出版社,1986年。

[5]李国豪、张孟闻、曹天钦主编:《中国科技史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6]陈方正:《继承与叛逆:现代科学为何出现于西方》,三联书店,2009年。

下载军人要有血性——读《铁血战将郑维山的传奇人生》有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军人要有血性——读《铁血战将郑维山的传奇人生》有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