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全面小康让中原更加出彩微党课讲稿(小编整理)

时间:2019-05-14 17:14: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决胜全面小康让中原更加出彩微党课讲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决胜全面小康让中原更加出彩微党课讲稿》。

第一篇:决胜全面小康让中原更加出彩微党课讲稿

支部微党课

当前,我区正在进行“决胜全面小康,让中原更加出彩”专题微党课,按照支部的要求,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下边,我把最近的一些体会和感悟和大家分享一下。

前段时间圈粉无数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相信大家都已经看完了,这部剧网上称之为“一部反腐高压下中国政治和官场生态的长幅画卷”、“中国政治剧标杆”等,充分展现中央“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的反腐精神和国家当前轰轰烈烈、气势如虹的反腐斗争局面。

《人民的名义》中提到了黄仁宇写的一本书《万历十五年》,书中第五章写了明朝的一名模范官员——海瑞,他一生为官清廉,为民请命,百姓们称他为“海青天”。海瑞是个奇人,一生中的奇闻异事甚多,其中最为著名的莫过于“抬棺骂天”(抬着棺材上朝骂嘉靖皇帝)。这也是他忠正耿直的巅峰表现,被后世称道。海瑞为什么要抬着棺材骂嘉靖皇帝呢?是因为嘉靖皇帝统治后期,由于国家承平日久,逐步丧失先前进取的精神,日益腐化。开始滥用民力大肆兴建,而且迷信方士、喜好长生不老之术,避居西苑从不上朝。方士屡行诈骗之术,愚弄嘉靖帝,不断修设斋醮(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道场),造成巨大的靡费。朝中势力小人更是争着向皇帝贡献有祥瑞征兆的物品,礼官也总是上表称贺,对嘉靖皇帝都是一路歌功颂德的。后来,杨最和杨爵两位大臣实在看不过去,直言进谏,反而因此获罪,朝中便再也没有人敢说嘉靖皇帝沉溺仙道,不问朝政的事了。1566年(嘉靖四十五年)农历二月,在户部任职的海瑞事先在棺材铺里买好了棺材,安排好一家老小,遣散仆从,与家人诀别之后,抬着棺材上朝,向明世宗嘉靖皇帝呈上《治安疏》,直言不讳地批评明世宗妄想长生,无父子、君臣、夫妇之情,称“天下人不直陛下久矣”。明世宗读了海瑞的《治安疏》,怒火中烧,大吼道:“快把海瑞逮起来,绝不能让他跑掉。”当时宦官黄锦在旁,轻声说道:“海瑞这个人脑子有点问题,听说他上疏之前,知道自己犯了死罪,将仆人们全部遣散,和妻子诀别,抬着棺材上了这个奏章,我看这个人一心寻死,是断然不会逃跑的。”明世宗听了,大惊失色,一直沉默无言。过了良久,重读数遍《治安疏》之后说道:“这个人可和比干相比,一心求死,朕若杀了此人,那朕岂不是成了商纣王。”明世宗虽然整日沉溺求仙,但是并不昏庸,他并不想因此杀了海瑞,落下个千古骂名。海瑞因此入狱,但是皇帝对海瑞关而不杀,有意地放了海瑞一马。世宗驾崩,穆宗即位,海瑞被释放出狱。骂皇帝而不死,可以说是,海瑞的廉洁显示了力量。

海瑞一生清正廉明,一贫如洗。死时家徒四壁,除了用葛布制成的帏帐和破烂的竹器外,一无所有。百姓得知海瑞的死讯后,全民罢市,他们感念海瑞的往日的恩德,私下凑钱为海瑞办理丧事。当海瑞的灵枢用船运回家乡时,穿着白衣戴着白帽的人站满了两岸,祭奠哭拜的人百里不绝。

《万历十五年》这本书中提到,君子何以有志于做官,海瑞的回答无非是出自恻隐和义愤。他看到别人的饥寒疾苦而引起同情,同时也看到别人被损害欺压而产生不平。在他的精神世界里,出仕做官仅仅是取得了为国家尽忠,为百姓办事的机会。一份人如果出于牟利,他可以选择别的职业,或为农、或为工、或为商,但是若为仕做官,就应该排除一切利己的动机。

明朝有一则官箴:“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当官的如果自身清正廉明,不用下命令,老百姓也会好好干;相反,如果自身贪邪不正,即使三令五申,老百姓也不会服从。读完之后,深感这句话的丰富内涵,也深深地感受到了廉洁的力量。当前,《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国家浩浩荡荡的反腐风暴都要求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强化廉洁意识,以***、徐才厚等贪官为戒,坚定理想信念,拧紧思想“总开关”,坚守政治信仰底线,坚守党纪国法底线,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堤坝,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保持头脑清醒、立场坚定,努力使思想、道德、作风、行为与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要求相一致,工作和生活上向先进、典型看齐,做一个清清白白、干干净净的共产党员。谢谢大家。

第二篇:关于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新篇章专题党课讲稿

关于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新篇章专题党课讲稿范文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四次到XX视察,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对XX在中部地区崛起中奋勇争先、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提出了殷切希望。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XX“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确保现代化XX建设开好局、起好步进行了深入交流,达成广泛共识。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XX的生动实践。与会专家学者立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围绕老区发展、文化传承、社会治理、乡村振兴、依法治省等方面展开了热烈研讨,展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XX的生动实践成果。XX省社科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XX表示,XX老年人口基数大,老年群体市场蕴藏的商机大,要实施积极老龄化国家战略,打造XX老年人社会参与新格局。XX省社科院社会发展研究所XX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XX党建引领的社区治理结构逐步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机制日益健全,要坚持以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XX省社科院哲学与宗教研究所XXX认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凸显了党的初心和使命,要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断迈进。XX省社科院法学研究所XX认为,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立足国情决定法治道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注重顶层设计和科学规划。XX省社科院法学研究所XX认为,民法典的颁布为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提供了完备的民事法治保障。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XX实践,一步一个脚印把美好蓝图变成现实。

推动XX“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与会专家学者紧扣XX“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主题,围绕新发展理念引领、新发展格局融入、固定资产投资、承接高水平产业转移、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开展深入讨论。区域经济评论杂志社副社长、副研究员XX认为,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的不懈奋斗,XX投资结构逐步优化,投资质量持续提高。“十四五”时期要保持适度规模,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为XX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XX省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XXX等人认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充分利用XX区位交通便利、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等优势,积极承接高水平产业转移,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不断提升创新能力、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推动XX“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让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确保现代化XX建设开好局、起好步。

第三篇:党课讲稿:防控前沿我先上,决胜小康必有我

党课讲稿:防控前沿我先上,决胜小康必有我尊敬的评委老师、朋友们:

大家好!我叫xx,来自xx。在讲课之前,我先和大家分享一段音频。

这是我们在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开始之初,采录到的。由于时间关系只能和大家分享一小部分。录音中的“我是党员我先上”,振聋发聩,是否让大家回想起日日夜夜奋斗在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工作一线的党员志愿者们?当然,肯定也包括在座的各位。

今天党课的主题是“决胜小康,奋斗有我;共享小康,幸福有我”,这其中“我”字是关键,“我先上”,正是对其最硬核的解释和响应!而要做到这个,我认为,共产党员要见诸行动,保持品质,秉承信念!还必须要具备三个“我”,接下来,我就通过身边的小故事,和大家来分享这三个“我”。

第一个“我”,做勇于担当的“我”。

抗疫期间,咱们xx涌现出了很多“最美抗疫人”,他们面对来势汹汹的病毒、疫情,毫无畏惧,英勇抗击在最前沿,在危难险重面前,像xx、xx、等一个个勇敢无畏的 “我”站了出来,这其中也有来自我们融媒体中心的记者——xx。疫情面前,白衣天使是冲锋在前的“战士”,而新闻工作者和他们在同一个战场上用手中的笔、肩上的摄像机,记录下一个个战疫故事、传播正能量。我市新冠肺炎病例出现后,记者立即深入前线进行战“疫”报道。

2月1日下午,xx接到采访任务,没有丝毫犹豫,立即前往市人民医院xx院区隔离病房拍摄采访,成为了我市第一位进入隔离病区的记者。从下午5点一直到晚上7点多,在近3个小时的时间内,他用手中的话筒和摄像机记录和报道了防疫最前线医护人员的工作。事后,xx说,平时新闻工作虽然冲锋在一线,却从没穿过防护服,穿上防护服那一刻才真正感觉到离病毒这么近,离生死这么近。进入隔离病房采访报道一事,当时也没敢告诉父母,怕他们担心。这就是“勇于担当的我”。

第二个“我”,做无私奉献的“我”。

面对疫情,xx市委第一时间发出号令,全市xxxx多支党员“疫线”先锋队迅速集结,xxxxx多名党员干部 投入到抗疫一线。面对硬隔离,各级党组织积极开展红色代办,全市共有xxxx多名党员参与到这项工作中,确保了人民生活正常。他们用那抹红色映照成xx最美的色彩。

我们融媒体中心也以党员干部为骨干,组成近百人的防控力量,进社区、守卡点、下企业、联工程,既当监管员,又当服务员、宣传员。

我台一位党委领导,关键时刻发挥老党员本色,主动请缨分管结对联防联控工作,带头下沉到防控一线,连续xx天步行在xx街道各网格、卡点,腰伤复发了,绑上护腰咬牙坚持,护腰松了,换上一副继续战斗。

老同志xx、xx连续驻守xx卡点十多天,把好检测关,为进超市购物的老人 耐心安装健康码、量体温,累得腰酸背痛也不吭一声;支援城北社区防控的党员xx所在卡点出入人员复杂、流量大,体温枪配备不足,他二话不说自掏xxx多元购买一支捐给社区;老党员xx同志,及时通过海外亲友组织到紧俏的防护口罩,价值x万多元,捐给了奋战在“疫”线的我市公安民警;像这样出资又出力的党员干部还有很多很多……他们闻令即动,坚守社区网格、干线卡点,还兼顾自身业务工作,不分昼夜,不畏艰险,奋战在一线,护佑家园平安,扛起责任担当。

正是这样一个个无私奉献的“我”,汇聚成有着共同目标的“我们”,形成了强有力的战斗方阵,奋战在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的各个阵地,推动社会运行秩序的恢复。

第三个“我”,“功成必定有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保持历史耐心,发扬钉钉子精神,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

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实践也证明了只要共产党人坚守“功成必定有我”的信念,保持无私奉献的品格,将勇于担当见诸于行动,任何困难都阻拦不了我们前进的步伐。

“决胜小康,共享小康”的冲锋号已经响起,总攻已经开始,同志们,让我们再次喊出那句:我是党员我先上!在决胜小康的征途上必定有我!

谢谢大家的聆听。

第四篇:党课讲稿:解读小康社会前世今生打赢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攻坚战

党课讲稿:解读小康社会前世今生打赢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攻坚战

习主席深刻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做出的庄严承诺,是13亿多中国人民的共同期盼,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词被写入党的十九大主题和十九大报告标题,对这10个字每名官兵都能倒背如流。那么到底什么是小康社会?怎样理解“全面小康”,又如何打赢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场攻坚战呢?今天,我就围绕这些问题与大家做一交流。

一、“小康社会”的前世今生

小康社会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社会理想,它体现中国人对美好社会生活的一种向往。“小康”一词最早出现是在《诗经.大雅.民劳》篇中:“民亦劳止,沦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它的大概意思是说:老百姓生活的太劳苦了,也该稍稍得到安乐了,给予百姓更多的恩惠,使国家得到安定。我们可以看到早在2500年前,小康社会就是中华民族追求的理想社会状态,为了这一梦想,中国人民追逐了几千年,可即便在封建社会发展最繁荣的时期,在所谓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里,仍然存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情况,对于广大劳动人民来说,不仅不可能享受到富裕安康的生活,有时连生存和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那个时候,小康社会的美好梦想只能深藏于中华民族的记忆深处。

1949年10月1日,这是永载中华民族史册的伟大日子,新中国成立了,中国人站起来了,小康梦想迎来了希望的曙光。然而大家都知道,刚建国时的中国很穷,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很低,毛主席在1954年说过这样一段话,他说:“我们工业很落后,落后到什么程度呢?飞机、汽车、坦克、拖拉机这些东西都造不了,能造什么呢?只能造桌椅板凳,能造茶碗茶壶,还能把麦子磨成面,就这个水平。”面对这样困难的局面,我们党的领导人没有退缩,而是立下了宏愿壮志,决心改变中国落后的面貌,先后提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四个现代化“等奋斗目标,后来在1978年,我们国家的领导人小平同志访问日本,看到了当时世界先进国家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现状,对现代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1978年邓小平出访日本。访问完日本,小平同志在1979年初访问了美国,受到了当时美国卡特总统的热情接待,可以说,随着认识的不断增加,小平同志对中国现代化改革的方向也愈加清晰,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第一次提出了“小康”的概念。他说:“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他还讲“到本世纪末,要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实现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1000美元。”在当时,我们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有253美元,邓小平首次提出的“小康”发展目标,为中国改革发展指明了奋斗的方向。

那之后,也就是1982年,党的十二大上,我们党就正式把“小康”一词写入文件,提出经济奔小康的目标,并把它作为二十世纪末的战略目标。1987年,党的十三大明确了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判断,不仅描绘了小康社会的发展蓝图,而且构想了建设小康社会的跨世纪发展战略,即著名的“三步走”发展战略。那就是第一步以198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250美元为基数,到1990年翻一番,达到500美元;第二步是到二十世纪末再翻一番达到1000美元,中国初步进入小康社会;第三步是在下世纪用三十到五十年再翻两番达到4000美元,使中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

氷平。围绕这个发展思路,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为中国经济打开了起飞的闸门。1997年,党的十五大又对“三步走“的战略目标作出了更具体的规划,明确提出了到21世纪中叶近50年的新“三步走”发展目标。即: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快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21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20世纪末,伴随着实现小康生活的美好愿景,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奋斗,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美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人民生活总体上已经达到了小康水平,就拿社会主流的消费品档次来看,70年代是“老三件”(自行车、手表、缝纫机),80年代是千元级的“新三件”(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90年代已经变成了万元级的电脑、小汽车、商品房等。这是了不起的伟大成就,人们也切实感受到了小康带来的实惠。但是,那时的小康只是小康社会的初级阶段,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正因如此,在2002年,党的十六大作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决策,并指出建设小康社会的量化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在“总体小康水平”的基础上达到“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2007年,党的十七大将全面建设小康的量化指标由“总量”改为“人均”,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从2002年到2011年,我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跃升到第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000多美元增加到5400多美元,世界排名89位,2012年,达到6100美元,世界排名86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绩显著。

建设是“过程”,建成是“结果”。经过数十年的艰苦努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已经遥遥在望。2012年,党的十八大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出发,提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字之差,却标志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最后冲刺阶段,也标志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新目标。经过五年的努力,在2017年,我们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9481美元,世界排名上升到了第70位。在这个基础上,党的十九大指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这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做出的庄严承诺,相信在党的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必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梦必将实现。

二、怎样理解“全面小康”

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重要、更难做到的是“全面”。“小康”讲的是发展水平,“全面”讲的是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习主席反复强调指出,如果到2020年我们在总量和速度上完成了目标,但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更加严重,短板更加突出,就算不上实现了目标。那么到底怎么样的小康才算全面小康呢?

(一)全面小康,覆盖的领域要全面,是“五位一体”全面进步的小康。“千钧将一羽,轻重在平衡。”,意思是虽重于千钧,却只当成是一片羽毛,关键在于掌握轻重的平衡技巧。全面小康社会要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在这目标背后,我们通过一组数字来看看2020年我们的小康社会将是什么样子的,关于收入,GDP和人均收入都要比2010年翻一番,十三五规划完成时,中国人均收入达到12600美元;关于就业,每年在城镇安排2500万人,大众创业、万众创业成为就业之源;关于教育,教育将更加普及,高中阶段的入学率达到90%,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40%;关于环境,重要江河湖水的水质达标率提高到80%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23%,人与自然更加和谐发展。可以说,小康社会是一个整体性目标要求,关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任何一个方面的发展滞后,都会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二)全面小康,覆盖的人口要全面,是惠及全体中国人民的小康。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全面小康才能真正造福全体人民。没有全民小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不能一边宣布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另一边还有几千万贫困人口,这既影响人民群众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满意度,也影响国际社会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认可度。当前,影响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突出因素主要集中在民生领域,发展不全面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也表现民生保障方面。近年来,我国在医疗、养老、教育等民生领域改革不断增强,财力保障也不断加码。以医药制度改革为例,电影《我不是药神》中进口“救命药”买不起、买不到的痛点已经改善,就在今年的5月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已经讨论决定对进口抗癌药实施零关税并鼓励创新药进口,加快境外上市新药审批、落实抗癌药降价措施、强化短缺药供应保障,使“等救命药”的癌症患者突破了“药贵”的困境,得到了真正的实惠,也反映了政府重视民生、改善民生的决心。

(三)全面小康,覆盖的区域要全面,是城乡区域共同发展的小康。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和欠发达地区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农民能否喝上干净水、走上平坦路、住上安全房、过上现代生活,是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关键指标,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不仅需要缩小国内生产总值总量和增长速度的差距,更是需要缩小居民收入、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差距。近年来,我们国家加大了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的力度,推进了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进程,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不断缩小,各省市也都在推行“美丽乡村”建设,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农村的脏乱差的面貌将一去不复返。在“全面小康”的引领下,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会不断提高,幸福感和获得感也会不断增强。

三、如何打赢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攻坚战

决胜阶段最为关键,冲锋时刻尤当奋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到了一股作气、决战决胜的历史节点。习主席深刻指出“这个时跨本世纪头20年的奋斗历程到了需要一鼓作气向终点线冲刺的历史时刻,完成这一战略任务,是我们的历史责任,也是我们最大的光荣。”那么如何打赢这场决战呢?就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这三场攻坚战。

(一)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可能是我国发展面临的各方面风险不断积累,甚至集中显露的时期。如果发生重大风险又扛不住,国家安全就可能面临重大风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就可能被迫中断。党的十九大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大攻坚战的首要战役,就是要求各级做好应对各种风险的准备,加强排查,摸清底数,用完善体制机制来防范化解风险。防止“黑天鹅”事件、“灰犀牛”事件的发生,防止小风险演化成大风险,防止外部风险演化为内部风险,防止经济金融风险演化为社会政治风险,防止个别风险演化为系统性风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环境。

(二)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到2017年年底,全国贫困人口还有约3000万人,其中相当一部分居住在艰苦边远地区,处于深度贫困状态,属于脱贫攻坚“最重的担子”、“最硬的骨头”。打赢这场攻坚战,全面解决贫困问题,一是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二是要发挥我们党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通过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地区协作和对口支援,重点解决好深度贫困问题;三是要实施好“五个一批”工程,即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四是要把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提高贫困地区和群众的发展能力和内在动力。坚持“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标准,即不愁吃、不愁穿,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做到脱真贫、真脱贫,补齐农村这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短板。

(三)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严峻,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问题仍较突出。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和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2018年6月270,国务院印发了《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这被认为是2013年《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延续,标志着大气治理第二阶段正式开启。它的目标就是经过三年努力,大幅减少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总量,明显减少重污染天数,改善空气质量,增强人民的蓝天幸福感,使生态环境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

同志们,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如期实现这个目标,既能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又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让我们团结起来、坚定信心、共同努力,夺取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推动我们国家的各项事业再上一个新台阶,为多样化的世界增添一副十几亿人口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壮丽历史画卷!

第五篇:省委十届六次全会暨省委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四个着力”是新时代让中原更加出彩的根本遵循(精选)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范文大全

(可编辑)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省委十届六次全会暨省委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四个着力”是新时代让中原更加出彩的根本遵循

w.5

K J.cOm 3 省委十届六次全会暨省委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四个着力”是新时代让中原更加出彩的根本遵循

省委十届六次全会暨省委工作会议强调,总书记对河南提出的“四个着力”重大要求,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河南的具体化,也是新时代让中原更加出彩的根本遵循。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只要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牢记神圣使命、接续奋力前行,就一定能够谱写出中原更加出彩的新篇章。

“四个着力”对河南意义重大

总书记调研指导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和基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情况时,就着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着力做好农业农村农民“三农”工作、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等几个重大问题作了精辟阐述。这一重要思想既体2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现了新时代进行伟大革命的要求,也体现了我们党自我革命的要求,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是一脉相承、完全契合的。

着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是发展的第一要务。总书记指出,和平和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大势没有变,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经济增长乏力成为全球经济新常态,市场需求成为全球竞争最稀缺的资源,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倒逼我们扩大内需、提高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着力做好农业农村农民工作,是发展的坚实基础。我省是一个农业大省,没有农业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富强,没有农民安居乐业,我省实现现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我们一定要看到,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河南要强,农业必须强;河南要美,农村必须美;河南要富,农民必须富。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省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坚持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三条底线,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农业农村成为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总书记指出:“让3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事关群众福祉和社会和谐稳定。增进民生福祉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无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都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

着力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是发展的根本保证。总书记对河南提出的“着力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要求,体现了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对干部队伍建设的新要求,是新时代把高质量标准贯穿到干部工作的各个环节,努力打造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清正廉洁的强有力的执政骨干队伍的迫切需要,为新时代河南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

贯彻落实“四个着力”取得重大进展

总书记调研指导河南4年来,全省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四个着力”工作要求,把“四个着力”作为我们前进的巨大驱动力,取得了显著成效。

我省坚持把稳增长保态势作为全局工作的突出任务,把调结构转方4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式作为主攻方向,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2017年全省生产总值达到4.5万亿元,三次产业结构由2014年的11.9∶51.2∶36.9优化到2017年的9.6∶47.7∶42.7。通过加快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载体建设,在打造中西部科技创新高地中迈出坚实步伐。我省始终坚持把粮食安全、“三农”工作作为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2017年全省粮食总产量1194.64亿斤,连续7年稳定在1100亿斤以上,城乡收入倍差缩小至2.32∶1。我省四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超过500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超过400万人;率先在全国建立困难群众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制度,开通跨省异地就医即时结算;以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本底线,全省贫困发生率下降到2.57%,兰考、滑县脱贫摘帽,5514个贫困村退出贫困序列。我省把思想建党放在首位,广大党员干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更加坚定,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不断增强。持续实施重大人才工程,人才工作取得新成效。

以“四个着力”推动河南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进入新时代,我省肩负着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新河南的历史重任,坚持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这是我们必须牢牢把握的工作方向。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实现经济发展由大到强,开辟我省高质量发展新境界。新时代,经济发展从高速增长阶段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面对河南经济发展质量不高的现实和日益激烈的区域竞争,我们必须发挥优势、弥补短板,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指向,持续坚持“四个着力”,推动河南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继续扩张总量的同时,推动经济发展质量不断迈上新台阶。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探索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河南特点的“三农”发展之路。新时代,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依然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河南是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多,农村发展相对滞后。我们必须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强省建设,积极探索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河南特点的乡村振兴道路。

实现人民生活水平由小康到共同富裕,让全省人民过上高品质的生活。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续推进改革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把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建设好建设强,为中原更加出彩提供有力保6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障。新时代,对党的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把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使命紧密联系起来,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匡正选人用人风气,注重培养干部队伍的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增强其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能力,提高执政水平。

w.5 K J.cOm 3

下载决胜全面小康让中原更加出彩微党课讲稿(小编整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决胜全面小康让中原更加出彩微党课讲稿(小编整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