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八大报告全文摘要_解读_时事热点_考试5篇

时间:2019-05-14 17:50: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共十八大报告全文摘要_解读_时事热点_考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共十八大报告全文摘要_解读_时事热点_考试》。

第一篇:中共十八大报告全文摘要_解读_时事热点_考试

中共十八大报告全文摘要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8日上午9时在人民大会堂开幕。胡锦涛、江泽民、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等出席。胡锦涛向大会作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

胡锦涛在报告中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以下为报告摘要: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 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十年的基本总结

胡锦涛说,十七大以来的五年,是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奋勇前进的五年,是我们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考验、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五年。五年来,各方面工作都取得新的重大成就,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民主法制建设迈出新步伐,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社会建设取得新进步,国防和军队建设开创新局面,港澳台工作进一步加强,外交工作取得新成就。

在总结十年工作时,胡锦涛指出,我们紧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战胜一系列重大挑战,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十年来,我们取得一系列新的历史性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

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胡锦涛说,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 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深化改革开放目标

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要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胡锦涛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决不能有丝毫动摇。

胡锦涛指出,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

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胡锦涛说,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正反两方面经验,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确立了正确方向。

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

 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胡锦涛说,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胡锦涛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 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

胡锦涛指出,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胡锦涛强调,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胡锦涛说,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 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胡锦涛强调,建设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必须坚持以国家核心安全需求为导向,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按照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构想,加紧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双重历史任务,力争到二0二0年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 丰富“一国两制”实践 推进祖国统一

胡锦涛说,香港、澳门回归以来,走上了同祖国内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宽广道路,“一国两制”实践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中央政府对香港、澳门实行的各项方针政策,根本宗旨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必须把坚持一国原则和尊重两制差异、维护中央权力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发挥祖国内地坚强后盾作用和提高港澳自身竞争力有机结合起来,任何时候都不能偏废。

胡锦涛指出,和平统一最符合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实现和平统一首先要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坚持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全面贯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重要思想,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基础,为和平统一创造更充分的条件。

他强调,我们要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两岸双方应恪守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立场,增进维护一个中国框架的共同认知,在此基础上求同存异。对台湾任何政党,只要不主张“台独”、认同一个中国,我们都愿意同他们交往、对话、合作。

 继续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胡锦涛强调,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们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决不会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我们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秉持公道,伸张正义。中国主张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热点问题,反对动辄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反对颠覆别国合法政权,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中国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中国将坚持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 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胡锦涛强调,全党必须牢记,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只有居安思危、勇于进取,党才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全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十八大报告解读: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五位一体

【报告原文】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 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从四位一体上升到五位一体,进一步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领域和范围,丰富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代表认为,党的十 八大报告中提出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标志着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律、自然资源永续利用规律和生态环保规律的认 识进入了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经济发展、政治民主、文化先进、社会和谐的社会,又是生态环境良好、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贵州省政协副主席王富玉代表认为,五位一体,五个方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为纽带。比如文化建设提供的是不竭源泉,社会和谐则是我们发展的基石,而生态文明的建设则保证了可持续发展。

“全面协调可持续,这五个方面缺一不可。”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委书记张秀隆代表表示,经济发展创造“中国奇迹”,如果其他几个方面跟不上,特别是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跟不上,就会造成短板效应,制约发展。

如何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理念?周生贤表示,生态文明建设是巨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协力推进。环保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和根本措施。环保战线要积极 探索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中国环保新道路,遵循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加快推进环境管理战略转型,勇担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者 和实践者。建成小康

【报告原文】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二〇二〇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一字之差标志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十八大报告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上提出了新的要求: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为之奋斗的共同目标。这一目标的提出,符合中国现实国情,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 江苏省宿迁市委书记缪瑞林代表说。

云南省镇康县南伞镇红岩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毕世华代表理解的“全面小康”就是丰衣足食、家家都在好房子里住、经济收入来源渠道多、有良好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有多余的钱投入基础设施建设。

过去十年,中国由世界第六大经济体成长为第二大经济体。这十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9.2%和8.1%,是新中国历史上居民收入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当前,中国已经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

“13亿人的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不仅是中国人的创举,也将是人类历史的奇迹。”内蒙古大学党委书记侯元代表说。

毕世华代表认为,要破解制约边疆民族地区奔小康的瓶颈,近要抓产业、远要抓教育,必须双管齐下。希望国家加大对边疆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尤其在交通、医疗、养老、教育上要有更多倾斜。而要真正实现小康目标,更重要的还得靠自身埋头苦干、自力更生。

四化同步

【报告原文】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坚持四化同步,必将促进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的大幅上升,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促进城镇化质量的提高,使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更显著。”四川达州市委书记焦伟侠代表说。

快速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到2011年,全国城镇人口达到6.91亿,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关口,达到了 51.27%。这表明我们已经告别了以乡村型社会为主体的时代,进入到以城市型社会为主体的新时代。“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 特征。工业化是城镇化的经济支撑,城镇化是工业化的空间依托,推动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相互促进,既是为工业化创造条件,也是城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涉及大量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具体问题,”焦伟侠代表说。

“把信息化与工业化结合起来可以提高效率,也是提高工业经济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但有的地方把信息化理解偏了,以为信息化就是买设备。”新疆克拉 玛依市市长陈新发代表说,“信息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最重要的是管理,其次是标准,第三是数据,第四是软件,相对而言,硬件恰恰是最简单的。” 在未来二三十年里,我国每年将有1000多万人口转移到城市,这必然会带来劳动生产率和城市集聚效益的提高,为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这个过程中必须要 以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陈新发代表说,“坚持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是一项开创性工程,有利于构建科学合 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

两个翻番

【报告原文】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〇一〇年翻一番。

针对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新指标。代表们认为,双指标同步提 出,说明我们不是一味追求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而是下决心更加重视居民收入的提高。内蒙古阿巴嘎旗萨如拉图雅嘎查党支部书记、廷·巴特尔代表说:“报告针 对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提出明确的倍增目标,这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反映了我们党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的执政理念,让人倍感温暖。” 代表们认为,随着经济社会不断进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也在不断发展、完善,目标更高,标准更严。“实现这个温暖人心的目标并不容易,这是党和政 府在改善民生上自我加压。”廷·巴特尔认为,居民收入是硬指标,比起其他的民生指标更直接、更现实,最具有幸福感。甘肃省扶贫办主任、沙拜次力代表认为,将“收入翻番”确定为奋斗目标,更加凸显了中国共产党关注民生的基本立场。

从统计数据看,十六大以来,年均经济增速超过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9.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 8.1%,是历史上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报告中提出两个翻番的要求,给我们明确了农村今后的发展道路,为我们指明了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安徽省阜阳市颍 州区种粮大户葛浩新代表信心满满。

“收入翻番需要强有力的经济支撑,这需要我们紧紧扭住发展不放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做大做好‘发展蛋糕’。”廷·巴特尔说。美丽中国

【报告原文】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相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生态文明等新的发展理念和战略举措。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美丽中国”、“三个发展”理念。

“建设生态文明,完全符合经济发展阶段的需要,也符合人民群众的长远根本利益。”浙江省政协代秘书长孙文友代表说,探索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理应成为大家的责任和共识。

这些年党和政府在生态文明的发展进程上持续推进。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10年下降12.9%;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 度”、“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不动摇;“十一五”期间,中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4.6亿吨,赢得国际社会广泛赞誉。孙文友说,2003年浙江省委就作出了建设生态省的决策,2010年,又出台《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明确提出了要走生态立省之路,打造“富饶秀美、和谐安康”的生态浙江。

“十八大报告中所指出的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让我们感到无比振奋。”四川省眉山市委书记李静代表说,经济发展固然重要,但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更是每一位领导干部义不容辞的职责和担当。

“报告坚定了我们打造美丽贺州的决心。”广西贺州市委书记彭晓春代表认为,作为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应该努力追赶,谋求跨越,在这一过程中,更要把保护生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当作第一位的责任。

文化活力

【报告原文】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为人民提供广阔 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 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

从十六大提出“文化体制改革”的任务,到十七大将“文化软实力”写入大会报告;从十七届六中全会首次从完整意义上制定“文化强国战略”,到十八大报告再度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我们党对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越来越全面,越来越深刻。“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首先必须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贵州民族歌舞剧院院长殷文霞代表认为,“文化创造必定在文化改革发展中实现,过去我们是几年排不了一出戏,现在通过转企改制,面向市场,走向观众,取得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世界第一出版大国、第一电视剧大国、第一广播大国、第一动漫大国„„过去10年,文化消费日益扩大、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文化创造活力迸发。数千家报 刊,570多家出版社,3000多家发行企业,2100多家文艺院团通过文化体制改革从事业单位转变为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企业。

“文化创造必须立足于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包括了他们既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消费者和享受者。作为一名文化工作者,我们的职责就是要让百姓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进而通过文化的力量提升全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国家歌剧院院长、俞峰代表说。

作为第四版《洪湖赤卫队》“第三代韩英”的主唱,国家一级演员刘丹丽代表见证了这部经典的生命力,“社会需要、群众认可,艺术的价值才算得到了体现。正因 如此,我们才一直坚持三贴近,坚持送欢乐下基层,艺术家的文化创造力要想持续迸发,必须从封闭的剧场走向广阔的生活大舞台。”

第二篇:中共十八大报告全文摘要

中共十八大报告全文摘要

核心提示: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8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胡锦涛、江泽民、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等出席大会并在主席台就座,吴邦国主持大会。胡锦涛向大会作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第一部分:五年成绩和十年总结

胡锦涛说,五年来,各方面工作都取得新的重大成就,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民主法制建设迈出新步伐,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社会建设取得新进步,国防和军队建设开创新局面,港澳台工作进一步加强,外交工作取得新成就。在总结十年工作时,胡锦涛指出,我们紧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战胜一系列重大挑战,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他说,十年来,我们取得一系列新的历史性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

第二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我们一定要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第三部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二0二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胡锦涛强调,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十分艰巨,全党同志一定要埋头苦干、顽强拼搏。国家要加大对农村和中西部地区扶持力度,支持这些地区加快改革开放、增强发展能力、改善人民生活。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现代化建设中继续走在前列,为全国改革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第四部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决不能有丝毫动摇。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胡锦涛说,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打胜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场硬仗,把我国经济发展活力和竞争力提高到新的水平。

第五部分: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胡锦涛说,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正反两方面经验,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确立了正确方向。胡锦涛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团结亿万人民共同奋斗的正确道路。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沿着这条道路前进,使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第六部分: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胡锦涛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胡锦涛表示,我们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

第七部分:加强社会建设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胡锦涛指出,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他强调,加强社会建设,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要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胡锦涛说,全党全国人民行动起来,就一定能开创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第八部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胡锦涛说,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胡锦涛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胡锦涛说,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第九部分: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必须以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党关于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为指导。要适应国家发展战略和安全战略新要求,着眼全面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贯彻新时期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与时俱进加强军事战略指导,高度关注海洋、太空、网络空间安全,积极运筹和平时期军事力量运用,不断拓展和深化军事斗争准备,提高以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为核心的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他表示,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加强国防建设的目的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保障国家和平发展。中国军队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将一如既往同各国加强军事合作、增进军事互信,参与地区和国际安全事务,在国际政治和安全领域发挥积极作用。第十部分:推进祖国统一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强调,丰富“一国两制”实践和推进祖国统一。他表示,我们坚信,香港同胞、澳门同胞不仅有智慧、有能力、有办法把特别行政区管理好、建设好,也一定能在国家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共享做中国人的尊严和荣耀。他说,我们要努力促进两岸同胞团结奋斗。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是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理应相互关爱信赖,共同推进两岸关系,共同享有发展成果。凡是有利于增进两岸同胞共同福祉的事情,我们都会尽最大努力做好。胡锦涛指出,全体中华儿女携手努力,就一定能在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第十一部分: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

胡锦涛强调,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历史昭示我们,弱肉强食不是人类共存之道,穷兵黩武无法带来美好世界。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发展不要贫穷,要合作不要对抗,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是各国人民共同愿望。我们主张,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他表示,中国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定不移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胡锦涛表示,中国人民热爱和平、渴望发展,愿同各国人民一道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而不懈努力。

第十二部分: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胡锦涛指出,我们党担负着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形势的发展、事业的开拓、人民的期待,都要求我们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他强调,面对人民的信任和重托,面对新的历史条件和考验,全党必须增强忧患意识,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必须增强创新意识,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必须增强宗旨意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必须增强使命意识,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第三篇:中共十八大报告全文解读

党校教授解读十八大

 中国网:

大家好!欢迎收看“易健特约之十八大代表访谈”节目。感谢新浪微博对我们本节目的支持,您可以通过新浪微博对本节目我们进行实时互动。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8日上午9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胡锦涛总书记代表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为了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报告的内容,今天演播室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中央党校教授谢春涛对十八大报告进行解读。

谢老师您好!欢迎您做客我们的节目。

 谢春涛:

您好!

 中国网:

听了胡总书记的十八大报告,我们感觉讲得非常全面,有一个词就是面面俱到。那么您觉得报告有哪些亮点?

 谢春涛:

非常全面是必须的。因为党代会五年一次,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五年一次的党代会要规划下一个五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发展蓝图。所以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在十八大报告中都会有体现,所以报告的内容会比较多,面会比较广。这次可能很多同志都注意到了,胡锦涛同志在会上念了报告的要点,并没有念报告的全文,之所以做这样的一种安排,显然就是因为报告涉及的内容多、面广,所以把要点拿出来了。我仔细听了这一份报告,我感觉报告的亮点或者说新意应该说是很多的。

第一,这次明确把科学发展观当作党的指导思想提出来,这肯定是第一次。包括我们预料之后马上要进行的修改《党章》的工作,肯定主要是这方面的修改。这一点肯定是有意的。

第二,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调,这次讲了三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样的话也是没有过的。

 谢春涛:

第三,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蓝图的描绘指标的提出,这次很多人关注到了,我也感到震撼,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候,中国的人均收入要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这是了不起的数字。我觉得这个数字说出来,会让西方国家的很多领导者、政治家吓一跳,他们谁敢提这个数字?当然中国领导人提这个数字,我想也是经过认真思考的,不是提提而已,提了要兑现,这个好衡量的。所以,我想肯定是经过测算的,肯定是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

第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次明确提出“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过去我们讲十七大是四位一体,这次加了一个生态建设,这肯定也是新的东西。

 谢春涛:

第五,这次关于经济体制改革,关于政治体制改革,包括关于党的建设,都有一些新的东西。我觉得十八大报告,针对目前我们存在的一些问题都给予了回应,或者说对于老百姓的关切都给予了回应。

我感觉非常好的一点就是,在报告刚开始不久,在回顾过去五年工作的时候,过去五年的成绩讲了很小的两段,其中专门一段是讲党的建设,另一段是各个方面合在一起,文字并不多。但是在这之后接着讲了一段目前我们面临的困难、问题,反倒讲了不少,挺大的一段。比如说不协调、不全面、不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比较突出;城乡之间、人群之间收入差距拉大的问题还比较严重;农村有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某些领导干部的腐败现象比较严重等等都讲到了。我觉得后面的很多内容和前面讲到的问题和困难有关系,问题摆在这里,中央看清楚了,甚至有些问题,普通老百姓和党员也看清楚了,中央怎么解决?后面都有一些思路,甚至有一些具体的办法。我觉得这是听报告以后感受比较深的一点。

 中国网:

这个安排也显示了党要解决问题的决心和力度。在整篇报告中,我们注意到出现最多的一个概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中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您是怎么看待这三个方面的?

 谢春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词在党的报告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命题是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提出的,在这之后,可以说每一次的党代会报告都在谈论这个问题,甚至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写进了报告的题目中,基本是这个状况。

 谢春涛:

为什么那么强调?或者说这一次的强调和过去的强调有什么不同,有什么新意?我觉得这次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了一个全面的总结,在总结的基础上更加强调了。这个总结一是从历史的角度总结。不同时期党的领导集体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了什么贡献,首先讲到第一代领导集体,毛泽东时代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经验,提供了物质基础,做了理论准备,还不只是直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那时候还没有这个概念和命题,但为后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了命题,当然也提供了一些教训。我们说的经验包括正面的经验,也包括反面的经验。

以邓小平时代第二代领导集体是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三代领导集体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地推进到了21世纪。因为2006年十六大上实现了领导层的新老更替,十六大以来新的领导集体,在这个基础上成功地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谢春涛:

刚才您提到了道路、理论、制度,又是从这些形态上做了总结。道路这个概念老早就提出来了,事实上我们从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就在走这个道路。当然道路的概括很晚,什么叫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直到2007年十七大报告才概括了几个方面的内容。

理论很早就有了,甚至可以说1987年十三大报告基本就成形了。但是,写入《党章》,明确成为党的指导思想是1997年的党的十五大,邓小平理论中写进去了。那么真正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概括比较晚,是在2007年十七大报告中,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都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括进来。当然,这次科学发展观当做指导思想明确提出来肯定又进了一步,认识更加深刻了,所以从理论上也做了总结。

 谢春涛:

制度上也做了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概念,去年胡锦涛“七一讲话”中刚刚提出来。去年我就曾经解读过,我说提出这个概念,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有自信,认为这个制度都形成了,我们都看清楚了,这次道路、理论、制度、三位一体,我们谈的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就有了内涵,内涵丰富了,深化了,所以在此基础上,胡锦涛同志提出了三方面的自信,我觉得讲得非常好,道路的自信、理论的自信和制度的自信。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再强调高举旗帜,再强调自信,当然有充足的理论。

 中国网:

联系到实际,人们普遍认为中国目前的改革开放已经进入了非常关键的时期,走什么样的道路,也成为了公众比较关注或者是有争议的问题。那么在今天上午的报告中,总书记不仅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且具体谈到了这个问题。您觉得总书记为什么会如此具体地谈或者对待这个问题呢?

 谢春涛:

谈到这个道路,除了刚才讲的正确性,实践经验和给我们带来的巨大成就之外,还有针对性。我觉得为什么在这次场合讲,领导人都要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一个说法很多人可能都记得,那就是2008年中央召开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大会时,胡锦涛有一个讲话,提到了“三个不”: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我记得一段时间好评如潮。当年我也谈过我的理解,只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只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动摇、不懈怠、不动摇,那我们就会怎样怎样。坚持不坚持就看你有没有针对性,所有的这些都有针对性。今天我们中国领导人认准了这个理论体系,认准了这个制度,认准了这个道路,但是国内也有人不完全认同,或者认同程度至少不够。这次你也注意到了,胡锦涛同志强调了我们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那其实都是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谈的,都是针对着有的人不完全认同我们这套正确的东西来谈的。僵化的老路肯定有这种思潮,改期易帜的邪路也有这种思潮,比如说全盘西化就是这种表现,所以这种强调不是无的放矢,是有针对性的。

 中国网:

通过今天上午总书记的报告,很多观众也观察到一个变化,过去我们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在变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少了一个“有”字,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 谢春涛:

过去确实很长时间,我们一直说“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去掉一个字好像看是仅仅文字上的不同,其实这个字去得不容易。一开始邓小平同志在十二大开幕词中提出的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提这个“有”,包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从哪儿来的?从苏联那儿学过来的,包括我们学马克思主义,某种程度上也是从苏联学过来的。毛泽东讲过“十月革命一声炮响向给我们送来了社会主义”,苏联人也是这样看的,老大哥,社会主义必须跟他们一样,如果不一样,就是离经叛道。

 谢春涛:

我们干了很多年这样的社会主义,后来发现这样的社会主义效果并没有那么好,或者说这样的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不符合中国的国情,或者说不服中国的水土。所以,我们总结过去的教训,明确提出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搞的还是社会主义,这个根本价值观和马克思说的没有不同,还是要实现共同富裕,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这个价值观没有变,但是中国搞社会主义和苏联就不一样,也可能和朝鲜、越南不一样。

 谢春涛:

我们有我们的国情,我们的国情是中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以后,我们就讲清楚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什么地方?我们过去一直这么谈,现在去掉了,去掉这个“有”是什么意思呢?那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是在哪儿?我们还是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观点,但是我们又赋予了一些中国特色。过去只是讲有中国特色,到底中国特色应该是什么样的特色?我们说不清楚,现在我们看清楚了。

所谓中国特色在经济上应该是什么特色?在民主政治上有什么特色?在文化上是什么特色?包括这次生态建设上是什么特色?这些我们看明白了,才有这样的表述。所以,我觉得这不仅仅是去掉一个字的问题,意义还是很丰富的。

 中国网:

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有一个说法,1977年来我国一直在实施对外开放的政策,一直努力进入国际大家庭中,同时我们也在强调着过去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现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像“中国特色”特别重要。这两者是不是有矛盾呢?或者两者是怎样的关系呢?

 谢春涛:

这没有矛盾。现在世界上的社会主义可以说种类很多,就是很多政党和国家自称搞社会主义,甚至我在有的场合讲过,今天打社会主义的政党和国家旗号的可能比打资本主义的要多,有的人听了以后觉得不是那么回事,仔细想想是那么回事,比如欧洲国家有些自称是社会民主党和工党,这些党都是搞社会主义的,甚至自认为是马克思主义的信徒。比如说前不久委内瑞拉当选总统的查韦斯肯定认为自己是搞社会主义,玻利维亚也是这样,非洲大多数国家是声称搞社会主义的。亚洲,除了传统的越南、老挝之外,也有一些国家认为他们搞的是社会主义。

当然,是不是我们概念上的社会主义,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另当别论。为什么这么看?很多人愿意打这样的旗号,是这个旗号对老百姓有吸引力,共同富裕,说明社会主义有影响力和号召力。那么多花样的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搞的社会主义肯定和很多国家是不相同的。你搞的到底是不是社会主义,我们也不去做评判,没有必要评判。你干你的,我干我的,我们就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号,这样的社会主义中国老百姓拥护和欢迎,中华民族能够实现伟大复兴,我们就举这个旗帜,至于你说对不对,好不好,那是你的问题,我们不接受别人强加于我们,我们也不强加于别人,我们就举这个旗号,我们觉得这个对。

 中国网:

您觉得中国特色具体是指什么内容?

 谢春涛:

前提是中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很多特征过去都描述过,经济文化落后,发展又极不平衡等等,还可以摆出一些特征来。这次十八大报告也念到了,强调我们最大的国情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以,我们在初级阶段的基础上干社会主义,就不能像马克思当年设想的那样纯而又纯的社会主义,比如说过去我们是单一计划经济,今天肯定不是了,现在我们搞市场经济就有很多年了,过去必须是单一的按劳分配,现在除了按劳分配还有按生产要素分配。

过去“社会主义”一提,在农村就得是大家在公社里一起劳动,一起分配成果,联产承包责任制都被认为是单干走资本主义道路了,显然我们在这方面有很大的改变。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推进,越来越多,越来越丰富,而且这个特色不仅是实践中的探索,我们往往理论和基本政策上都做了提炼和规定,所以应该说是现在看,我们平时讲中国特色文化、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经济等等,很多都是我们讲的特色。

 中国网:

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有一个指导思想,十八大报告中也阐述了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党现在和未来的指导思想,指出科学发展观“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这是否意味着,十八大将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党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的重大发展而载入史册呢?

 谢春涛:

毫无疑问是这样的。这次十八大报告一个很大的亮点,就是明确把科学发展观当做新的指导思想提出来的,是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并列提出来的,强调必须要贯彻落实,而且要长期贯彻落实,这个显然是有意义的。这个意义,我觉得主要在于科学发展观真正认清了今天包括以后我们发展面临的难题,为解决这个难题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路。

现在我们回想一下,科学发展观什么时候提出来的?接近十年前提出来的,也就是2003年“非典”之后不久提出来的,非典很多人记忆犹新,我们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事。这个事来了以后,我们措手不及,我们反思发现,社会事业和经济发展相比是一个短腿,不平衡问题看出来了。后来在这个问题上进一步思考,发现我们不仅有这个问题,还有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还有资源压力、能源压力、环境压力,我们粗放式发展下去,中国现有的资源和能源肯定是不够的。

 谢春涛:

如果不注重环保,粗放式发展下去,到底给老百姓带来的是福祉还是灾难?在有的地方已经给老百姓带来了灾难,不就是这个问题吗?所以,我们的领导层提出了新的发展思路——科学发展观。我们要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如果不改变发展方式,粗放的发展方式,第一它肯定无法持续,不协调就是矛盾了,就容易出问题;第二它也不会是全面的,可能我们只重视经济,文化的发展、教育的发展、卫生的发展就会是瘸腿,起码是一个短腿;第三,如果这种发展给老百姓带来了灾难,严重污染了水和空气,还叫做以人为本吗?那就谈不上了。所以科学补发展观最简单的表述,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很简单,但其实它的内涵很丰富。

 谢春涛:

就在昨天中国网发给我的第一篇的十八大解读文章,当中就提到了科学发展。我其中举了一个例子,我说以人为本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就在“以人为本”口号提出之前,我们往往倡导弘扬和要求,为了抢救国家的资产,不惜牺牲个人的生命,过去的烈士有不少。但是从科学发展观提出以来,包括应对非典,更特别的是应对四川汶川大地震,反过来了,为了抢救一个人的生命,我们不惜付出任何代价,花多少钱,花多少的人力物力都没有问题。这个以人为本的理念绝对是容易让大家认可的,是符合民众需求的,是符合我们今天新的时代的要求的。

刚才全面协调可持续,我也讲到了。所以我想这样一个理论被当作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确定下来,它对党的发展,对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对老百姓都是意义巨大的。

 中国网:

在有一段时期,部分地方政府把高楼大厦的建设,把一些违背客持续发展规律的大量基础设施的建设作为政绩的表现,这种做法其实是违背科学发展观的,这种现象现在正在逐渐减少。我们通过您主编的一本书《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我们也了解到您在书中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点,您能否用实力给我们说明一下,到底什么样的发展是科学的,什么样的发展是不科学的?

 谢春涛:

讲例子比较能够容易说清楚。最近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做了一系列的迎接十八大的系列节目,定名叫做“发展之路”。第一期就讲科学发展观和新的发展理念,他讲了一个例子,后来让我做的点评。举的例子是四川汶川一个水磨镇,这个镇受灾害很严重。这个镇地震前主要是靠工业,小工业,小水泥、小水电、小造纸等等这样一些企业,高耗能、高污染的,地震基本都给震没了。

地震后重建的时候,这个镇要发展什么产业走什么路呢?我想起码两种选择,一种再去发展以前的工业,再把有些厂重建起来;另一种不发展这些东西,发展别的产业。最后当地的干部选择了新的产业——发展旅游业。

 谢春涛:

因为它那个地方自然风光比较好,离成都这样的大城市也比较近,灾后重建的时候,他们就没有去恢复那些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那些企业首先也赚不来几个钱,甚至这个厂开不了几年就没有市场了,要关掉了;第二耗能、污染,所以当地的干部和老百姓没有几个人愿意回去过去的路子上。而走新的路子,新路子是旅游,过去他们没有干过不熟悉,但是干了以后很快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说明了科学发展观在那个地方的基层干部和老百姓那里深入人心。这样的发展,具体的实例对这个地方来说就是科学的。

 谢春涛:

这个事例也凸显了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的重要性。当时在地震之后面临如何规划未来的发展,他们是面临一个矛盾的,因为以前工业化的模式给他们带来了很多的经济收入,如果再重复原来的模式是能够维持原有的经济收入的,如果转变成以旅游开发为主,他们就面临了一个新的尝试,是否能够成功,是需要他们不断的去探索的。这时候科学发展观的指导给他们了决心,是一个很大的鼓励。

 谢春涛:

当然我说的是一个成功的例子。这个例子说明大家有了这个观念,如果没有这个观念还会走过去的路子。当然不好的例子我们也能找到,一方面科学发展观深入人心,一方面违背科学发展观的现象在有些地方还是有的。说明了什么问题?不是说有了新的理念以后,问题自然就解决了,有的地方还是把GDP放在第一位,还是只要是工业项目我来者不拒,特别是中西部的某些地区。

东部发展了,要转型,要升级,要淘汰落后的产能,可是那些淘汰的东西,有的西部的领导来者不拒。来了以后,一开工,马上就有GDP,马上就有就业,马上就能赚一点钱。但从长远来看,这些东西确实应该淘汰,有的是落后的,有的是过剩的,有的是高耗能的,高污染的,但是为什么还有这样的现象存在?那就说明了,科学发展观还没有完全变成对领导干部政绩的考核标准,我们在体制机制上还有一些妨碍科学发展观真正贯彻落实的东西,这次十八大报告讲到了。所以,我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这之后恐怕更多的不仅仅是说的问题,更多是研究对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标准,怎样从这个角度让领导干部觉得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来做。这个我想我们还要做很多的工作。

 中国网:

其实科学发展观指导了很多地方在制定发展规划时体现了一个词,叫做“因地制宜”。因为这样的话才能更从长远利益上更好地发展,而不要看眼前的利益,一时的利益,这样才能够从更长远的规划中获益。

那么咱们再把主题转向今天上午总书记报告的标题上,总书记报告标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我们可以观察到总书记提到了小康社会,而且在标题中提到了“小康社会”,其实这个不词语大家并不陌生,这次又提到了小康社会,而且放在了标题中,您觉得为什么要做这样一个安排呢?  谢春涛:

现在回想一下。我们最初讲小康社会,相比较现代化是一个比较务实的安排。因为过去很长时间,我们的目标是实现四个现代化——工业、农业、科学技术、国防。但1978、1979年,邓小平到日本、新加坡、美国访问以后,意识到国外的现代化到了什么水平。你要实现现代化是否要参照人家的水平,那样水平的现代化我们能够实现吗?实现不了。所以,在那之后小康这个概念提出来了。这个概念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概念,拿来当做我们党领导人民奋斗的目标确定下来了,这个显然是很实在的,比较务实的,老百姓也容易理解和容易接受的。

应该说很长时间我们一直在建设小康社会,当然也不是现在才提的,2020年我们要建成小康社会,所以这次十八大报告讲的是建成它。这一次特别让我关注的就是十八大明确提出了一个指标,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候,中国人均收入水平要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

 中国网:

目标更明确了。

 谢春涛:

目标明确而且宏伟。我一听到时都有点甚至可以说是吃惊,因为这个目标并不容易实现。特别是这些年,整个世界经济不景气,我们肯定也受影响,出口各方面都受影响,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还提出这么宏伟的目标,有人会怀疑会不会实现?我相信应该是可以实现的。这样的口号,这样的指标不是随便提的,你能不能实现,再过八年就可以衡量了。所以,我相信中央是经过认真测算的。

那么我们想一想,如果这个目标实现了,对中国人包括我们每个人意味着什么?这个收入翻一番,绝不是说八年以后哪一天突然翻一番了,是一个过程,每年都在增加吧。无论我们做什么工作,无论现在我们收入水平怎么样,想一想八年以后你的收入比今天的收入翻一番,中国共产党执政,近期内如果能够实现这样的目标,那么小康社会真是比较有吸引力。所以我想这一点表明了我们这个党真正是为老百姓民生考虑和努力的。

 中国网:

小康社会与我党近年来一直在关注的民生其实可以说是息息相关的,那您如何看待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 谢春涛:

我觉得小康社会也好,和谐社会也好,民生是这当中最核心的东西,最重要的东西。包括这次我看我们的媒体讲,老百姓“喜迎十八大”,最关注也是最期望的十八大,是能够在民生解决上带来更多的东西。党的领导人肯定是清楚的,我们执政为民,以人为本,首先要在这方面体现出来。所以,这次我觉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光仅仅提的我刚才说的那个目标,在各方面都有所体现。比如说教育、社保、健康医疗的问题,等等与老百姓生老病死,衣食住行,我们民生相关的东西在报告中都有体现,而且都在已经取得比较大成就的基础上,有新的要求,有新的推进。

 中国网:

其实上述问题也涉及到中国共产党如何治理国家的一个大问题。十八大报告中,总书记讲到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人们都说现在改革已经进入了一个深水区,所以就需要深化改革,那么改革就需要不断的去回应老百姓的关切,您觉得现在整个社会最关切的内容是什么?

 谢春涛:

改革毫无疑问大家是关切的,尤其是政治体制改革,当然经济体制改革也不是不关切。改革进入了所谓深水区,这样的说法其实很多。大家都意识到了今天的改革比过去的改革要难了。举一个例子,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改革是农村改革。农村改革是什么?把集体的地承包给每家每户种。所有权还是集体的,什么时候种?种什么?没有人管,就是放权,就是松绑,农民的积极性极大提高,温饱问题很快解决,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我们想,今天的哪一项改革仅仅因为松绑和放权就能有巨大的效应?能到处有这样的例子吗?找不出来。所以,今天的改革不光是政治体制改革难,经济体制改革也难,因为改革是调整,经济改革是调整人们的经济利益。我得到的利益你给我调整走了,调整少了,我能干吗?哪怕就是同样得到利益,你得到的比我多,我也不高兴啊。

 谢春涛:

所以,经济改革显然是难的,确实到了深水区了,能改的、好改的都改得差不多了,往往剩下的就是不好改的,比较难的。政治体制改革也难,甚至更难,因为调整的是权利。而且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相比,对社会稳定有直接关系。我们肯定要在保证社会稳定的前提下改,要稳步有序的推进。有人说中国共产党这些年没有搞什么政治体制改革,这点我不认同,目标始终是清楚的,怎么改也是清楚的,就是给人民最多的民主权利,自由权利。那么这是我们的价值观所决定的,这个肯定不可能放弃。

这些年一直在改,这次十八大报告中也谈到了怎么改,比如说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让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一切权利属于人民,这是最重要的体现,他有权威,他说话管用,让老百姓当家作主有了切实的体现。这次我们修改了《选举法》,让农村人口和城镇人口有同样的比例来选举,这是重大的改革。

 谢春涛: 协商民主,一是选举民主,靠投票,当然要包括决定重大的事情;二是协商,选举民主在中国有了,包括差额选举、竞争性选举,我们现在都在搞。协商民主我们也有,甚至我们搞得比较好,重大的事情党派之间协商,中国共产党和参政党来协商,现在我们有立法,村里的事情也在协商。比如浙江黄岩有一个恳谈会,村里的事情大家一起协商,你讲你的道理,我讲我的道理,大家都协商容易达成共识。

如果说仅仅是选举民主或者是投票的民主,你讲你的道理,我讲我的道理,越吵分歧越多,最后也得出结果,投票吧,哪怕49%的人反对,只要51%的人赞成,你就要服从,这样的结果好还是不好呢?从中国文化的角度看,从中国人的角度看恐怕不那么好。而且如果真的是这样的比例的差别,你一个决策通过了,执行起来恐怕也不那么容易,但是如果说协商民主,大家协商一致,好多事情就简单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村里老百姓海选。连美国前总统卡特这样的西方政治家来到中国考察以后都感到惊讶,都在认可,等等应该说政治体制在推进了,而且以后会更大力度推进。

 谢春涛:

刚才忘了说的行政体制的改革,计划经济时期政府的审批权很多,但是现在搞市场经济了,有些权利就过时了,不应该有了,如果有就给某些官员徇私的空间,腐败就有了发生的可能。但是我们废除了这些审批权,有些问题就不存在了。

大部制的改革。所以,政治体制改革怎么改,往哪儿改,这次十八大报告说明白了,肯定会按照这个思路和方向继续推进。

 中国网:

其实深化改革是大家关注的热点,今天上午总书记在报告中也对这一方面做了更多的指示,我们该如何把握和理解?

 谢春涛:

十八大报告刚做完了,现在我们的党代表在讨论。我想党代会的代表,如果说用大会决议的方式通过了这个报告,这个报告就成了未来五年甚至更长时间成为我们工作的一个指导。所以,接下来肯定各级领导干部,首先要深入的学习十八大精神,然后在各自的工作当中去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我想我们的老百姓自然也会关注十八大,十八大给他描绘什么蓝图,将来会给他带来什么。我想我们老百姓在这之后,在学习和了解了十八大精神之后,也应该自觉响应和落实十八大的要求。因为中国共产党干的事是为老百姓干的事,中国共产党干的怎么样和每个老百姓都有关系,所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大家共同的事情。那么我想,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大家一起去努力,十八大描绘了一个大蓝图,更宏伟的蓝图,我们都会逐步实现。 中国网:

感谢您为我们对十八大报告做的解读,也感谢各位网友的收看!因为时间的关系,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再见!

第四篇:十八大报告摘要

十八大报告摘要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今天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胡锦涛、江泽民、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等出席大会并在主席台就座,吴邦国主持大会。

胡锦涛向大会作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

胡锦涛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要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0一0年翻一番;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胡锦涛谈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十年的基本总结

五年来,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继续推进,思想理论建设成效明显,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重要成果,党的建设改革创新迈出重要步伐。党内民主进一步扩大。干部队伍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人才工作开创新局面。创先争优活动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深入进行,基层党组织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新成效。

报告提出十八大主题

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十七大以来的五年各方面工作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五年来,各方面工作都取得新的重大成就,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民主法制建设迈出新步伐,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社会建设取得新进步,国防和军队建设开创新局面,港澳台工作进一步加强,外交工作取得新成就,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强调,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

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强调,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他指出,第一,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第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第三,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第四,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第五,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他说,一是要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二是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三是要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四是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五是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六是要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七是要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胡锦涛: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他指出,一是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二是要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三是要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四是要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胡锦涛: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他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他说,这方面的重要任务包括: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胡锦涛: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他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二是要全面促进资源节约;三是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四是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胡锦涛指出,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胡锦涛强调,建设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必须坚持以国家核心安全需求为导向,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按照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构想,加紧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双重历史任务,力争到二0二0年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胡锦涛:丰富“一国两制”实践和推进祖国统一

胡锦涛强调,我们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图谋。中国人民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势力以任何方式把台湾从祖国分割出去。“台独”分裂行径损害两岸同胞共同利益,必然走向彻底失败。

胡锦涛:继续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胡锦涛强调,中国将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通过深化合作促进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中国致力于缩小南北差距,支持发展中国家增强自主发展能力。中国将加强同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协调,通过协商妥善解决经贸摩擦。中国坚持权利和义务相平衡,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

胡锦涛: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胡锦涛指出,我们党担负着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形势的发展、事业的开拓、人民的期待,都要求我们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第五篇:十八大报告摘要

十八大报告摘要

2012年11月09日 07:15 来源:深圳晚报

0人参与0 0条评论0

分享到: 更多

原标题:十八大报告摘要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要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提高基层人大代表特别是一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代表比例,降低党政领导干部代表比例。

■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两岸双方应恪守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立场,增进维护一个中国框架的共同认知,在此基础上求同存异。对台湾任何政党,只要不主张“台独”、认同一个中国,我们都愿意同他们交往、对话、合作。■全党必须牢记,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从人民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坚决查处大案要案,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不管涉及什么人,不论权力大小、职位高低,只要触犯党纪国法,都要严惩不贷。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

■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城乡社区服务功能,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

■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提高以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为核心的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

■我们主张,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下载中共十八大报告全文摘要_解读_时事热点_考试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共十八大报告全文摘要_解读_时事热点_考试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共十八大报告全文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的主题是:高举......

    公务员考试必备 中共十八大报告亮点

    十八大报告中的“新亮点”(常识必考) 五位一体【报告原文】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

    解读十八大报告(★)

    解读十八大报告的一些新提法、新名词、新变化 “美丽中国”首入报告 在中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胡锦涛同志所作的十八大报告,浓缩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最近十年来......

    十八大报告解读

    十八大报告解读 两个翻番 【报告原文】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

    解读十八大报告

    学十八大精神、创本岗位佳绩 第三幼儿园 张红 十八大报告深刻阐明了我们党在新世纪坚持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奋斗目标等重大问题,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十八大报告解读

    更加自信地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从十八大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固安党校 张国权 提纲:1、我国提出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背景。 2、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机成熟。 3、坚......

    十八大报告解读

    十八大报告解读 一、 两个“五位一体”:一体”的总体布局,对应着全国老百姓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五大权益。特别是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我们党和国家将在实现当代人利益......

    解读十八大报告

    【关键词:指导思想】 张巨成:“科学发展观” 作为指导思想有四大动因 十八大首次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为什么能够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