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城南旧事》选择题答案(定稿)
《城南旧事》阅读练习题
1.《城南旧事》的作者是台湾著名作家【 】C A.余光中 B.老舍 C.林海音 D.郭沫若
2.在《城南旧事》中,关于骆驼为何脖子下系铃铛的原因,我的看法是为了【 】D A.辟邪 B.防止狼的攻击C.装饰 D.消除寂寞,增添情趣
3.在《城南旧事》中,我小时候家里请的老妈子是【 】C A.吴妈 B.李妈 C.宋妈 D.王妈
4.在《城南旧事》中,我在惠安馆遇见的疯子叫什么?【 】A A.秀贞 B.秀英 C.文静 D.淑英
5.在《城南旧事》中,惠安馆的疯子生养的孩子叫什么?【 】B A.小顺子 B.小桂子 C.小李子 D.小凳子
6.在《城南旧事》中,在胡同里的井窝子旁住着我的朋友,她叫什么名字?【 】D A.童儿 B.莲儿 C.碗儿 D.妞儿
7.在《城南旧事》中,我和妞儿到惠安馆的跨院里的老槐树上去捉绿虫子喂鸡吃,秀贞把这些绿虫子说成是什么?【 】A A.吊死鬼 B.糊涂虫 C.小坏蛋 D.丑八怪
8.在《城南旧事》中,秀贞为了什么事而发疯的?【 】C A.没有进学 B.被男人抛弃 C.生养的孩子被人丢掉 D.父亲突然去世
9.在《城南旧事》中,妞儿的父亲靠什么赚钱?【 】A A.拉胡琴 B.表演杂技 C.卖狗皮膏药 D.拉黄包车
10.在《城南旧事》中,我们的新家在什么地方?【 】B A.南柳巷胡同 B.新帘子胡同 C.抄手胡同 D.西松树胡同
11.在《城南旧事》中,我七岁时,大人把我送到了什么学校读书? 【 】A A.厂甸附小 B.西直门小学 C.兴华门小学 D.海甸附小
12.在《城南旧事》中,方言所谓“出恭”的意思是什么?【 】C A.出门逛街 B.拜访亲朋好友 C.拉屎 D.女儿出嫁
13.在《城南旧事》中,学校为欢送毕业同学要开个游艺会,我表演的节目名称是什么?【 】D A.森林里的小蚂蚁 B.快乐的小蜻蜓 C.狐狸和猎人 D.麻雀与小孩
14.在《城南旧事》中,我母亲一共生了几个孩子?【 】C A.5个 B.6个 C.7个 D.8个
15.在《城南旧事》中,从施家出走来到我家暂居的人是谁?【 】A A.兰姨娘 B.德先叔 C.思康叔叔 D.施大哥
16.在《城南旧事》中,“圆圆扁扁的脸儿,一排整整齐齐的牙齿,笑时左嘴角向上一斜,金牙就很合适地露出来。左嘴巴还有一处酒涡,随这笑声打漩儿。”这是关于哪个人物的外貌描写?【 】C A.小英子 B.妞儿 C.兰姨 D.宋妈
17.在《城南旧事》中,兰姨娘在七月十五前夕为我做了一只什么样的莲花灯?【 A 】 A.西瓜灯 B.南瓜灯 C.兔子灯 D.走马灯
18.在《城南旧事》中,寄居在我家的兰姨娘,最后被谁接走的?【 】B A.思康叔 B.德先叔 C.施大哥 D.我爸爸
19.在《城南旧事》中,宋妈的儿子当时九岁,给人家看牛,他叫什么?【 】A A.小栓子 B.小顺子 C.小桂子 D.小李子
20.在《城南旧事》中,宋妈的儿子是怎么死的?【 】B A.被车撞死 B.掉水溺死 C.身患绝症 D.失足摔死
21.在《城南旧事》中,宋妈的丫头子有怎样的悲惨遭遇?【 】D A.做了童工 B.突然失踪 C.身患重病 D.被送了人
22.在《城南旧事》中,把黄米面蒸熟,包黑糖,再在绿豆粉里滚一滚,这种小吃叫什么?【 A】
A.驴打滚 B.狗不离 C.一口咬 D.黄米糊
23.在《城南旧事》中,当我参加小学毕业典礼时,妈妈给我的襟上别了一样什么东西?【 】D A.报春花 B.海棠花 C.君子兰 D.夹竹桃
24.在《城南旧事》中,一年级时,我因为赖床而上学迟到,是谁送我去学校的?【 C 】 A.爸爸 B.妈妈 C.宋妈 D.兰姨娘
25.在《城南旧事》中,我爸爸是因为什么原因而过早去世的?【 】A A.身患重病 B.被人杀死 C.上吊自杀 D.吃老鼠药
26.在《城南旧事》中,惠安馆的疯子的父亲是给会馆看门的,被人称作什么?【D 】 A.好人老王 B.疯子爸爸 C.看门老王 D.长班老王
27.在《城南旧事》中,我第一次是在哪里看见我的好朋友妞儿的?【 】A A.油盐店 B.土地庙 C.胡同口 D.井窝子边
28.在《城南旧事》中,秀贞拉着我的手说:“屋里去,帮我拾掇拾掇。”,句中“拾掇拾掇”这一方言的意思是【 】A A.整理收拾 B.晒衣服 C.说话解闷 D.从地上捡东西
29.在《城南旧事》中,宋妈治自己的头痛病采用的方法是什么?【 】C A.吃药 B.打针 C.太阳穴贴红萝卜皮 D.头上插薄荷叶
30.在《城南旧事》中,宋妈的丈夫“黄板儿牙”每次到我家来看望老婆,带给我家的东西是【 】A A.花生和枣子 B.苹果和香蕉 C.玉米和高梁 D.西瓜和桃子
31.在《城南旧事》中,宋妈恋恋不舍离开我家,回乡的原因是什么?【 】B A.照看老人B.生养孩子C.打理庄稼D.和丈夫离婚
32.在《城南旧事》中,宋妈离开我家时,为我做的最后一件事是什么?【 】C A.买驴打滚B.烫玉米烙C.梳小辫子D.买八珍梅
33.在《城南旧事》中,学校举行毕业典礼时,父亲不能来校看我演出的原因是什么? 【 】D A.不关心我 B.照看孩子C.外出做工D.身患重病
34.在《城南旧事》中,当我第一次因为赖床而不去上学的时候,是因为受到谁的教训而无奈上学的?【 】A A.爸爸B.妈妈 C.宋妈D.兰姨娘
35.在《城南旧事》中,当我因为赖床遭到父亲痛打而冒雨上学时,爸爸冒雨来到学校,给我带来了什么东西?【 】B A.书包B.花夹袄C.烤白薯D.玉簪花
36.在《城南旧事》中,妈妈用闽南语“长屁股”来咒骂我们的同乡——德先叔,“长屁股”在闽南语中的意思是【 】B A.屁股比较大B.一坐下去就不起身C.背后说比别人坏话D.说人嘴馋
37.在《城南旧事》中,为了破获偷窃案件,蹲守的便衣警察临别时赠送给我的礼物是什么?【 】D A.一条带穗子的桌毯B.一件丝绸衣服C.一个小铜佛D.一串小象牙佛珠
38.在《城南旧事》中,在附小开游艺会时,我最喜欢的老师让挑选我演“麻雀与小孩”,这位老师是【 】B A.周老师 B.韩老师C.王老师D.李老师
39.在《城南旧事》中,当我去帮刘平他们捡球的时候,在草丛里意外发现了什么东西? 【 】A A.铜盘子 B.银筷子C.金项链D.铁盒子
40.在《城南旧事》中,我搬到新家以后,因为喝汤喝出了声遭到爸爸的训斥,原因是【 】D A.因为汤的味道好B.想要去和妞儿一起玩C.想要去看海D.想要赶快出去看别人踢球
41.在《城南旧事》中,为了帮助秀贞和妞儿渠惠安找三叔,我偷偷拿了妈妈的什么东西给他们作盘缠?【 】A A.镯子B.坠子C.项链D.发钗
42.在《城南旧事》中,我所谓的“思康三婶”其实就是指【 】C A.宋妈B.妞儿C.秀贞D.兰姨娘
43.在《城南旧事》中,思康三叔生活贫困,他是把什么当了才回的家?【 】A A.手表B.衣服C.皮箱D.戒指
44.在《城南旧事》中,秀贞为什么把打扫的蚕屎装进一个铁罐里?【 】D A.有人上门收购,可以换钱B.作为养金鱼的食物C.作为肥料,滋养院里的花木 D.给思康三叔保养眼睛 45.在《城南旧事》中,妞儿的母亲是个跛子,为了维持生计,她以什么方式赚钱?【 】A A.给人缝补衣服B.替人照看孩子C.帮人洗衣买菜D.沿街向人乞讨
46.在《城南旧事》中,妞儿的父亲不准女儿出来找自己玩,在家里“吊嗓子”,“吊嗓子”的意思是【 】B A.喝水解渴B.练唱花鼓C.锻炼身体D.练绕口令
47.在《城南旧事》中,为了送我去厂甸的师大附小上学,父亲要求我每天做什么事? 【 】D A.唱歌 B.画画C.背诗D.描字
48.在《城南旧事》中,秀贞跟一个学生私定终身,那个学生答应她过一个月就回来明媒正娶她,结果让她苦等了几年就疯掉了?【 】B A.5年 B.6年C.7年D.8年
49.在《城南旧事》中,关于骆驼为何脖子下系铃铛的原因,爸爸的看法是【 】A A.防止狼咬B.驱除寂寞C.增加情趣D.寻找同伴 50、《城南旧事》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个故事组成。
第二篇:《城南旧事》阅读及答案
《城南旧事》阅读等级测试答案
一、填空题
1.《城南旧事》这本书是由(林海音)写的,原名林含音,小名(英子)。
2.填写骊歌。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此歌为李叔同所作﹞。
二、选择题
1.在杂草堆里的那个人是(A)。A.坏人 B.好人
2.秀贞口中的“小桂子”是(B)A.小英子 B.妞儿 3.德先叔是(C)。
A.国民党 B.贼 C.大学生 4.《城南旧事》的体裁是(A)。A.儿童小说 B.散文 C.诗歌 5.主人公家有(A)。A.宋妈 B.牛妈 C.刘妈
6.《城南旧事》谨此献给(A)。
A.先母林黄爱珍女士
B.林海音的父亲
C.宋妈 7.“一位中国的女儿,中国的妻子,中国的母亲”指的是(B)。A.兰姨娘母林黄爱珍女士
B.母林黄爱珍女士
C.宋妈 8.《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我”挨打时哭号的原因是(B)。A.爸爸生病了
B.挨打时,“我”因疼痛而哭号 C.爸爸不让我吃八珍梅
9.《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我”挨打前流泪的原因是(A)。A.挨打前,“我”因爸爸严厉得不近人情而流泪。B.成绩考砸了
C.“我”想吃驴打滚儿
10.《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我”在课堂上差点流出泪来,原因分别是什么(A
A.在课堂上,“我”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懂得了爸爸深深的爱,差点儿又流下泪来。B.我想马上毕业了,心里难受。
C.我想到父亲偏爱弟弟。)三.判断题
(√)1.林海音被称为“祖母级的人物”,《城南旧事》写的是她童年居住在北平城南景色和人物,是她童年生活的真实写照。
(×)2.《城南旧事》中主人公林海音7岁来到北京生活。
(×)3.宋妈的丈夫很勤劳,每次来我家总会带些家乡特产。
(×)4.小说《城南旧事》由五个短篇组成。用小英子的视角讲述了发生在旧北京20世纪30年代末的几个故事。其中也包括英子成年后的故事。
(√)5.《城南旧事》中的兰姨娘年轻、聪明、美丽,是个时代觉醒的反抗人物。
(×)6.“驴打滚儿”不是一种小吃,是宋妈的丈夫牵来的驴在打滚。(√)7.《我们看海去》选自《城南旧事》。
(√)8.《惠安馆》讲述的是疯女秀贞,妞儿是她的亲生女儿。
(√)9.《我们看海去》中我在空草地上碰到的那个人是贼,后来被抓。(√)10.《兰姨娘》的结局是兰姨娘和德先叔一起走了。
四.问答题
你喜欢这本书中的哪一个人?为什么?通过看这本书你觉得作者是个怎样的人?
第三篇:《城南旧事》测试及答案
《城南旧事》阅读测试及答案
一、判断题
1、《冬阳 童年 骆驼队》的作者是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
(√)
2、《惠安馆》讲述的疯女是秀贞,妞儿是她的亲生女儿。
(√)
3、《我们看海去》选自《城南旧事》。
(√)
4、《城南旧事》一书中的兰姨娘年轻、聪明、美丽,是个时代觉醒的反抗人物。(√)
5、小说《城南旧事》由五个短篇组成。用小英子的视角讲述了发生在旧北京20世纪30年代末的几个故事。
(√)
6、林海音被称为台湾文学“祖母级的人物”。
(√)
7、《城南旧事》写童年居住在北平城南的景色和人物,是她童年生活的真实写照。(√)
8、“驴打滚儿”不是一种小吃,是宋妈的丈夫牵来的驴在打滚。
(错)
9、《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爸爸生病了。爸爸托我把钱寄给在日本读书的陈叔叔。(√)
10、宋妈在我家当奶妈。她的一个孩子送人,另一个孩子也不慎掉入河中溺死。
(√)
11、《我们看海去》一文中我在空草地上碰到的那个人就是贼,后来被抓。
(√)
12、《兰姨娘》的结局就是兰姨娘和德先叔一起走了。
(√)
13、《城南旧事》写了英子成年后的故事。
(错)订正:小时候
14、《城南旧事》在第二届马尼拉国际电影节上获得金鹰奖。
(√)
15、兰姨娘不会吸烟。
(错)
16、林海音有四个兄妹。
(错)订正:三个。珠珠 燕燕 弟弟
17、“我”唱了五年的骊歌。这“骊歌”的意思是告别歌。
(√)
18、林海音的新家搬到了新帘子胡同,很像一把汤匙。
(√)
19、宋妈的丈夫很勤劳,每次来我家总会带些家乡特产。
(错)订正:好吃懒做 20、《城南旧事》中的主人公林海音7岁来到北京生活。
(错)订正:5岁
二、选择题
1、《城南旧事》谨此献给(A)
A 先母林黄爱珍女士
B
林海音的父亲
C
宋妈
2、“一位中国的女儿,中国的妻子,中国的母亲”指的是(B)A
兰姨娘
B
母林黄爱珍女士
C 宋妈
3、《爸爸的花儿落了》暗示爸爸病情严重,将要离开人世的句子(A、B)(多项选择)A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B 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
C、爸爸的花儿被驴踩坏了。
4、《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我的爸爸是个(A、B、C、D)的人。(多项选择)A 爸爸表面很严厉,实际上却充满爱心。
B 鼓励孩子要坚持,战胜困难。
C 很重感情,为弟弟被日本人害死而吐血;D 特别有爱心,下班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浇花。
5、林海音的代表作(A、B)
A 《 城南旧事》
B 《晓云》
C 《生命的风铃 》
6、《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我”挨打前流泪的原因是(A)A挨打前,“我”因爸爸严厉得不近人情而流泪。B成绩考砸了。
C我想吃驴打滚儿。
7、《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我”挨打时哭号的原因是(B)A、爸爸生病了。
B挨打时,“我”因疼痛而哭号。
C爸爸不让我吃八珍梅。
8、《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我”在课堂上差点儿流出泪来,原因分别是什么?(A)A在课堂上,“我”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懂得了爸爸深深的爱,差点儿又流下泪来。B我想马上要毕业了,心理难受。
C我想到父亲偏爱弟弟。
9、《城南旧事》的体裁是(A)
A、儿童小说
B、散文
C、诗歌
10、《冬阳 童年 骆驼队》描绘了英子童年生活中哪些场景(A、B、C、D)A 学咀嚼
B议驼铃
C问行踪 D 剪驼毛
11.在杂草堆里的那个人是(A).A坏人
B好人 12.秀贞口中的“小桂子”是(B)A 小英子
B妞儿 13.德先叔是(C)。A国民党
B贼
C 大学生
14、在“惠安馆”一章当中妈妈叫“惠安馆”是(A)。A灰娃馆 B惠难馆 C飞安馆
15、宋妈叫“惠安馆”是(B)。
A灰娃馆 B惠难馆 C飞安馆
16、爸爸叫“惠安馆”是(C)。
A灰娃馆 B惠难馆 C飞安馆
17、主人公小英子最喜欢吃(A)。
A八珍梅B驴打滚儿C糖葫芦
18、秀贞的“小桂子”背上有一块(A)。
A青记B肉瘤C伤疤 19.“我们去看海”中的把皮球踢掉的是(C)。
A妞儿B秀贞C刘平20、《城南旧事》中人物有(ABCDE)A秀贞 B宋妈C小偷D兰姨娘 E父亲
《城南旧事》名著阅读题
1.下列不是出自《城南旧事》中的故事是【
】
A.惠安馆B.驴打滚儿C.追寻母亲的足迹D.我们看海去 答案:C。
2.下列不是出自《城南旧事》中的人物是【
】 A.英子B.妞儿C.桑桑D.小栓子 答案:C。桑桑是《草房子》中的人物。3.《城南旧事·惠安馆》中秀贞“疯了”的原因是【
】 A.“小桂子”刚生下来就被扔了。B.思康一去不返。C.秀贞母亲阻挠秀贞嫁给思康 答案:A 4.下面一段话中的“她”是【
】
“我不是瞎说,我知道你亲妈在哪儿,就在不远。”我又搂着她的脖子在她的耳边小声 说:“我一定要带你去,你亲妈说的,叫我看见你就带你去,就是,不错,脖子后面有块青 记的嘛!”
A.英子B.妞儿C.小栓子D.方德成
答案:B。此处的“她”是妞儿,也就是秀贞口中的小桂子,被养父母逼着学唱戏。后来和 秀贞相认后被秀贞带着去找思康,结果双双命丧火车轮下。5.《城南旧事·我们看海去》中的陌生人最后一次见英子时送的礼物是【
】
A.小铜佛B.金镯子C.一串象牙佛珠D.玻璃球 答案:C 6.下面一段话描写的人物是【
】
圆圆扁扁的脸,一排整整齐齐的白牙,我最喜欢她左边那颗镶金的牙,笑时左嘴角向上 一斜,金牙就很合适地露出来,左嘴巴还有一处酒窝,随着笑声打旋儿。A.兰姨娘B.宋妈C.英子母亲D.秀贞
A.兰姨娘本来是施家老伯的姨太太,离开后在英子家认识了大学生德先,后来一起 离开。
7.使兰姨娘和德先在一起的人是【
】 A.英子B.宋妈C.英子爸爸D.英子妈妈
答案:A。英子感觉到爸爸和兰姨娘走得比较近后就想办法撮合了德先认识兰姨娘。8.下面不是英子和兰姨娘、德先叔一起时发生的故事是【
】 A.提西瓜灯逛莲花灯B.去看电影C.到三贝子花园玩D.吃驴打滚儿 答案;D.吃驴打滚儿是和宋妈一起时发生的故事。9.下面一段话中的人物是【
】
“乡下人有你这好命儿?他成年价给人看牛哪!”她说着停下了手里的活儿,举起锥子 在头发里划几下,自言自语地说:“今年个,可得回家看看了,心里老不顺序。”她说完愣愣 的,不知在想什么。
A.秀贞妈妈B.宋妈C.兰姨娘D.秀贞 答案:B.10.下面不是发生在新帘子胡同时的故事是【
】 A.我们看海去B.兰姨娘C.驴打滚儿D.惠安馆
答案:D.正是因为秀贞的事情使我大病一场所以我家才搬到新帘子胡同的。11.宋妈一双儿女的最终结局是【
】
A.双双走失B.双双送人C.双双溺水而死D.儿子溺水,女儿被送人 答案:D.12.英子小学毕业时参加毕业典礼时衣襟上别的花是【
】
A.夹竹桃B.石榴花C.白缨花D.栀子花 答案:A
13.下面对《城南旧事》内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英子帮助秀贞和妞儿相认之后,为了帮助秀贞,英子还偷偷从家中偷了母亲的金镯子给他们做盘缠,但两人不幸命丧火车轮下。
B.英子有一次从草丛中捡到并拿出一个小铜佛,在路上被一个路人看到后报案导致草丛中的陌生人被警察逮捕。
C.英子在感觉到了爸爸到兰姨娘的爱慕之后,为妈妈感到不平衡,不希望妈妈受委屈,就巧妙地当起了兰姨娘和德先叔的红娘。
D.英子知道宋妈的儿子溺水而亡、女儿被送人后非常同情宋妈,还陪宋妈到哈德门一带去找她的女儿。当宋妈临离开林家回顺义乡下时还早起找宋妈梳辫子。答案:B 路人是一个便衣警察。
第四篇:《城南旧事》
《城南旧事》阅读检测试题
一、判断题
1、《冬阳 童年 骆驼队》作者是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
2、《惠安馆》讲述的是疯女秀贞,妞儿是她的亲生女儿。()
3、《我们看海去》选自《城南旧事》。()
4、《城南旧事》中的兰姨娘年轻、聪明、美丽,是个时代觉醒的反抗人物。()
5、小说《城南旧事》由五个短篇组成。用小英子的视角讲述了发生在旧北京20世纪30年代末的几个故事。()
6、林海音被称为台湾文学“祖母级人物”。()
7、《城南旧事》写童年居住在北平城南的景色和人物,是她童年真实的生活写照。()
8、驴打滚儿不是一种小吃,是宋妈的丈夫牵来的驴在打滚。()
9、《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爸爸生病了,爸爸托我把钱寄给在日本读书的陈叔叔。()
10、宋妈在我家当奶妈。他的一个孩子送人,另一个孩子也不慎掉入河中溺死。()
11、《我们看海去》一文中我在空草地上碰到的那个人就是贼,后来被抓了。()
12、《兰姨娘》的结局就是兰姨娘和德先叔一起走了。()
13、《城南旧事》写的是英子成年后的事情。()
14、《城南旧事》在第二届马拉尼国际电影节上或得金鹰奖。()
15、兰姨娘不会吸烟。()
16、林海音有四个兄妹。()
17、“我”唱了五年的骊歌,这“骊歌”的意思是告别歌。()
18、林海音的新家搬到新帘子胡同,很想一把汤匙。()
19、宋妈的丈夫很勤劳,每次来我家都会带些家乡特产。()
20、《城南旧事》中的林海音七岁来到北京生活。()
二、选择题(1-15题单选,16—20题多选)
1、《城南旧事》谨此献给()A、先母林黄爱珍女士B、林海音的父亲C、宋妈
2、“一位中国的女儿,中国的妻子,中国的母亲”指的是()
A、兰姨娘B、母林黄爱珍女士C、宋妈
3、《我们去看海》中把皮球踢掉的是()A、妞儿B、秀贞C、刘平
4、秀贞的“小桂子”背上有一块()A、青记B、肉瘤C、伤疤
5、德先叔是()A、国民党B、贼C、大学生
6、《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我”挨打前流泪的原因()
A、挨打前,“我”因为爸爸严厉得不近人情而流泪。
B、成绩考砸了。C、“我”想吃驴打滚儿。
7、《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我挨打时哭号的原因()
A、爸爸生病了。B、挨打时,“我”因疼痛而哭号。C、爸爸不让我吃八珍梅。
8、《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我”在课堂上差点流出眼泪来,原因分别是()
A、在课堂上,“我”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懂得了爸爸深深的爱,差点又流下了眼泪。B、“我”想马上要毕业了,心里难受。C、“我’想到父亲偏爱弟弟。
9、《城南旧事》的体裁是()A、儿童小说B、散文C、诗歌
10、主人公小英子最爱吃()A、八珍梅B、驴打滚儿C、糖葫芦
11、在杂草堆里的那个人是()A、好人B、坏人
12、秀贞口中的小桂子是()A、小英子B、妞儿
13、爸爸叫“惠安馆”是()A、灰娃馆B、惠难馆C、飞安馆
14、在《惠安馆》一文中,妈妈叫“惠安馆”是()
A、灰娃馆B、惠难馆C、飞安馆
15、宋妈叫“惠安馆”是()A、灰娃馆B、惠难馆C、飞安馆
16、林海音的代表作()A、《城南旧事》B、《晓云》C、《生命的风铃》
17、《冬阳 童年 骆驼队》描绘了英子童年生活中的哪些场景()
A、学咀嚼B、议驼铃C、问行踪D、剪驼毛
18、《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我的爸爸是一个()的人。
A、爸爸表面很严厉,实际上却充满了爱心。
B、鼓励孩子要坚持,战胜困难。C、很重感情,为弟弟被日本人害死而吐血。
D、特别有爱心,下班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浇花。
19、《爸爸的花儿落了》暗示爸爸病情严重,将要离开人世间的句子()
A、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好几枝了,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子。
B、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C、爸爸的花儿被驴踩坏了。
20、《城南旧事》中的人物有()A、秀贞B、宋妈C、贼D、父亲E、兰姨娘
三、填空
1、小英子不喜欢宋妈的丈夫,一口黄板牙,就像他的()。
2、陈家的伯伯说,英子的爸爸喜欢(),所以有一堆儿女。
3、英子爸爸说,无论什么困难事,只要()就闯过去了。
4、在英子的毕业典礼上,()代表同学领毕业证书和致谢词。
宋妈在英子家住了()年。
5、宋妈离开我家时最舍不得()。
6、英子的弟弟和()一般大。
7、宋妈跑遍了北京城的(),也没有一点点丫头的英子。
8、英子挨爸爸的打以后,上学再也没()。
9、英子小学共()年。
10、《城南旧事》是台湾女作家(),我们还学过她的作品《》。《城南旧事》借一个孩子——()的眼光看成人世界的悲欢离合。
11、这部小说是由()个故事组成,分别是《》、《》、《兰姨娘》、《驴打滚》、《》。
四、照样子,请你补充相应的故事名称或主要人物。
《》——(秀贞)《》——(“小偷”)
《兰姨娘》——()《》——(宋妈)
《 爸爸的花儿落了》——()
五、下面的片段描写的是谁?出自哪个故事?
1、他气极了,一把把我从床上拖起来,我的眼泪就流出来了。他左看右看,结果从桌上抄起鸡毛掸子倒转来拿,藤鞭子在空中一抡,就发出咻咻的声音,我挨打了!
“他”指的是(),出自《》
2、她从矮桌上拿起了一件没做完的衣服,朝我身上左比右比,然后高兴地对走进来的她的妈妈说: “妈,您瞧,我怎么说的,刚合适!那么就开领子吧。”
“她”指的是(),出自《》
六、段落分析
于是我唱了五年的骊歌,现在轮到同学们给我们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离别多„„”
我哭了,我们毕业生都哭了。我们是多么喜欢长高了变成大人,我们又是多么怕呢!当我们
回到小学来的时候,无论长得多么高,多么大,老师!你们要永远拿我当个孩子呀!虽然,这些人都随着我长大没了影子了。是跟着我失去的童年也一块儿失去了吗? 从这段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七、走进人物,体会情感。
1、书中的哪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印象里,他(她)是个怎样的人?
2、小英子是幸运的,因为她拥有一个丰富多彩的童年。她的童年是快乐的,她养了一群可爱的小鸡,经常在大树下抓“吊死鬼”,用凤仙花涂指甲,做西瓜灯;她帮助妞与秀贞母子团圆,促成兰姨娘和德先叔的婚姻。可她的童年又充满忧伤,身边最亲的人一个一个离开了她,包括她最亲爱的爸爸,使她在小学毕业时时不得不承担一个大人的压力。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你是否也能体会到她的快乐与忧伤?你会由此联想到一些什么?请你能把当时的场面和感受说得具体些。
标准答案:
一、判断题6、13、15、16、19、20题是错的,其余都是对的。
二、选择题
1、A、2、B、3、C、4、A、5、C、6、A、7、B、8、A、9、A、10、A11、A、12、B、13、C、14、A15、B16、AB17、ABCD18、ABCD19、AB20、ABCDE
三、填空题
1、驴
2、花
3、硬着头皮去做
4、英子4
5、弟弟
6、丫头子
7、马车行
8、迟到9、610、林海音11、5惠安馆我们看海去爸爸的花儿落了
四、《惠安馆》——(秀贞妞儿)
《我们看海去》
《兰姨娘》————(兰姨娘 德先叔)
《驴打滚儿》————(宋妈黄板牙)
《爸爸的花儿落了》 ————(英子 和 爸爸)
五、1、爸爸或父亲、《爸爸的花儿落了》
2、秀贞、惠安馆
.六、怀念童年或对童年逝去那种淡淡的哀伤。
第五篇:《城南旧事》
城南旧事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六岁的小英于是在《骊歌》的旋律中,在枫叶瑟瑟的秋天坐在马车上向自己的童年告别的。《城南旧事》(导演:吴贻弓,1982年,马尼拉国际电影节金鹰奖)几乎是围绕着“秘密”与“谎言”来完成叙述的。英子似乎天生就是一个怀疑主义者,她喜欢质疑,喜欢刨根问底。她问当教授的父亲:“贼干嘛要偷东西?”父亲的回答让她更糊涂:“他要吃饭,可又没钱。”她问家里的佣人宋妈:“为什么宋妈的孩子不自己带?为什么到我家当老妈子?为什么挣的钱又给人家(宋妈的丈夫)弄去?”宋妈的回答是:“说了你也不懂。”英子的小伙伴妞儿告诉她自己的父母不是亲的以后,她更是不明白了:“自己的父母不是亲的?”英子的胆子也很大,别人都不敢搭理的疯女人秀贞,她不仅冲着她笑,还经常跑到她那里去玩。
英子童年生活的三个重要段落都是以离别来结束的,第一个段落是一场大雨,英子送走了母女团聚的疯女人秀贞和妞儿(-~l'rl结伴去找妞儿的父亲),自己大病了一场,然后她也搬了新家,上了小学,第二个段落,英子无意中在荒草堆里发现了被埋起来的赃物,从而她也结识丁一个人——“他”,他说自己有个好弟弟,年年考第一,可他自己没能耐,为了供弟弟上学,才干了这一行,他还问英子他是好人还是坏人。英子的回答是:“我不懂。你分得清海跟天吗?我们有一课书叫《我们看海去》,可我没看见过海,也分不清海跟天,分不清好人跟坏人。”后来,在学校的毕业典礼上,英子看见考第一名的同学上台领奖,下来后把奖状交给了一个人,正好就是草丛中的那个“他”。过了几天,英子听见有人喊贼被抓住了。“他”被警察带走,英子含着眼泪目送着“他”远去。影片的第三个段落,父亲去世。宋妈坐着小毛驴回家(她的儿女一个死了,一个被丈夫送了人),英子趴在马车的后座上,向那个为了带自己和弟弟,连自己的亲生孩子也顾不上的宋妈作别,也向童年作别。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一)80年代中国电影“诗化风格”的扛鼎之作
中国电影“诗化风格”的传统若隐若现地延续着,在激烈的民族斗争、阶级斗争的大环境中艰难地生存着。80年代良好的政治文化氛围为电影艺术家们的探索提供了难得的创造空间,“诗化风格”传统也因而获得了新的发展。吴贻弓的《城南旧事》便是这一时期对“诗化风格”作出了最好阐释的一部经典之作。
影片《城南旧事》创作拍摄于1981—1982年间。是根据台湾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由著名导演吴贻弓执导的这部影片,以其独具特色的内涵、风格及艺术探索,在中国电影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成为走向世界的具有民族气派的中国电影名片。《城南旧事》先后曾荣获第三届金鸡奖最佳导演奖;第二届马尼拉(菲律宾)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第十届基多城(厄瓜多尔)国际电影节二等赤道奖。
1、影片内容<{
《城南旧事》表现的是小女孩英子在20年代旧北京的所见所闻,即英子童年时代的一些生活片断。影片由三个大的段落构成,这就是英子与秀贞及妞儿、英子与小偷、英子与宋妈的相聚与“离别”。
第一段落讲的是英子偶然认识了一位叫秀贞的“疯女人”,秀贞的男人是一位大学生,因从事革命活动遭到当局逮捕,从此再没回来。二人的爱情结晶小桂子一出生即被当作私生子,送到齐化门城墙底下,从此不知下落,秀贞也因此“疯”了。英子从秀贞那里还得知她一直在寻找她的小桂子。
妞儿是英子结识的一个小伙伴,被狠心的“父亲”逼着唱戏,经常被打得浑身是伤。一次妞儿告知英子自己是捡来的,她要去找她亲生父母。聪明的英子看了妞儿脖子后面的青痕,觉得与秀贞说的小桂子的特征一样,便冒雨将妞儿领到秀贞家中。激动不已的秀贞便把妞儿认作自己的小桂子,二人带着行李箱冲到夜色沉沉的大雨中,说是乘火车找小桂子她爸,在火车呼啸的烟雾中,秀贞与妞儿的身影就此消失„„
英子搬进了新帘子胡同的新家,不断听大人们说起附近闹贼的事。一次在荒草地玩耍时碰上了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好奇的英子便与他交上了朋友,从他那里听到一些似懂非懂的话和故事.后来英子看到他参加他弟弟的毕业典礼。一次找他玩,顺手将他藏在荒草中的一件器物拿出,被大人发现。不久,英子便看到巡警把他抓走,人们都为这个小偷,这个“贼”被抓到而高兴。英子用惊讶的目光又送走了一个“朋友”。
宋妈是英子家的佣人,出身贫苦,靠当老妈子养活自己的丈夫和孩子。在英子家几年后,宋妈才得知自己的儿子早已病死,女儿也被丈夫卖到不知什么人家去了。
英子的父亲既严厉又慈爱,是个大学教授。他经常在家里接待从事革命活动的进步学生。由于积劳成疾,患上肺病,不幸辞世.父亲去世后,英于全家便迁离了北京.
影片最后一幕是,英子与妈妈和弟弟祭扫了英子父亲的墓,在秋风瑟瑟中,乘上一辆马车告别了北京,而宋妈和丈夫则坐上一头毛驴,朝相反的方向,回她穷苦的乡下去了。英子与宋妈泪水涟涟,一步一回首地默默对视着,在洒满了红叶的蜿蜒山路上,渐渐离去„„
2、影片风格{(本片导演吴贻弓在影片风格的追求上,非常明确而自觉片的总体基调。他用“淡淡的哀愁,沉沉的相思’来概括本片
“淡淡的哀愁”,体现为主人公小英子与周围人们从相识相交到离别分手的一个个故事。小英子天真单纯的童年生活中,由于相遇了这样一些“朋友’而添加了许多有趣味有意义的内涵,但这些“朋友”各自不同的悲剧性生活,也使小英子为之不解或惊讶,而一个个“朋友”在小英子不舍的目光里离她而去,却又增添了许多的伤感与心痛。同样的故事,在另外导演手下,可能被处理为具有浓烈悲剧性,强烈情感性的风格,而吴贻弓则既落在“哀愁”处,又尽可能将这些较为强烈的悲剧冲突点、情感爆发点’淡淡”的处理,使之“引而不发’,保持很强的内在艺术张力。如三个段落的结束处本可以赋予强烈的戏剧性效果(十荚子与三个“朋友’’分手离别的场景),但影片却在抒缓、静默的情调中慢慢展开。
“沉沉的相思”,意味着影片对于社会生活的理性思考。这既是基于原小说作者强烈的思念故土之情,也是导演对世事沧桑,历史变迁的哲理性思考的体现。“相思”——对故土,对童年。对一个个永远逝去,不可再现的生命的追忆,通过小英子的眼睛展现给观众,同时这“相思’也不是激烈的、激奋的,而是“沉沉”的,即主人公心灵深处的。如三个段落中与小英子相识相交的·朋友·——·疯女人”秀贞、小偷,宋妈各自不同的生活际遇,让我们理解那个时代人们真实的生活境况,尽管不是正面描摹革命,贫穷,人生的苦痛,但却从这些“朋友”的生活中深切地感受和把握了这些内涵,而且这些内涵又伴随着主人公小英子的成长,在小英子不断追问“为什么”中得以较为深刻的表现。
导演吴贻弓曾对《城南旧事》的影片风格作了一番形象的描绘,认为它应当是“一条缓缓的小溪,潺潺细流怨而不怒,有一片叶子飘零到水面上,随着流水慢慢地往下淌,碰到突出的树桩或堆积的水草,叶子被挡住了。但水流又把它带向前去,又碰到了一个小小的漩涡,叶子在水面打起转转来,终于又淌了下去,顺水淌了下去”(见吴贻弓:《城南旧事》导演阐述,《城南旧事》资料,中国电影家协会艺术理论部编)。不论是“淡淡的哀愁”,还是“沉沉的相思’都追求着这样“行云流水’般的效果.
(二)视听语文读解
影片《城南旧事》在电影画面“意象”的选择与创造、音乐音响的设计与运用,及“艺术重复”手法的采用上,均有独具匠心的探索。
1、电影画面“意象”的选择与创造<<
技巧
所谓电影画面“意象”,指的是那些为烘托影片气氛、表达特定思想、情感.情绪,可
以引发观众的想象,联想的人、景、物等形象,这些“意象”原本可能是平常的人、景,物,但进入影片内,住往往被赋予特定的情感、思想、情绪,有的“意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获得丰富性、多义性、多解性。
影片《城南旧事》的“意象”,丰富多姿,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作为“意象·的人<
影片最令人难忘的“意象’便是主人公小英子的“眼睛”。且不说这双“眼睛’在确立本片的“视角”、结构本片的段落等方面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单就这双“眼睛”本身所蕴积的丰富内涵,就足以令人称道。这双“眼睛”在本片中传达了小女孩的天真,纯洁:也传达了小女孩的善良,真诚,又体现了小女孩的敏锐、机智,还体现了小女孩的忧郁,多思„„总之,本片所内蕴的思想、情感,情绪,或直接或间接地通过这双“眼睛”作为载体。影片《城南旧事》的成功,很重要的一点在成功地选择、创造了小英子的“眼睛”为这一“意象’。
宋妈的“皱纹”,也在多个场景,段落中以不同角度、不同位置、不同景别反复呈现,让人们从那“皱纹”中读出了劳动人民的朴实、宽厚,又读出了那个年代下层人物的辛酸,悲惨,苦难和不幸。
作为“意象”的“景’。<
为了体现20年代旧北京的风情,更为了营造全片“岁月流逝感”、“世事沧桑感”、“往事追忆感”,本片主创人员绞尽脑汁,搭设了井窝子、卢沟桥等场景,其中井窝子、学堂操场、小偷躲藏的荒草地、布满红叶(枫叶)的山路等,给人印象最深。
作为‘意象·的“物’。<
与“景”的功用一样,影片中的骆驼、归鸦、小油鸡、秋千、夜雨、火车、毛驴、水车等既来自小说原著,又进行了“二度创造”,使之与场景、特别是与片中人物的活动、情感、思索、情绪等结合在一起,使观众能够借以想象、联想,唤起每个人的岁月记忆,并从中领悟、感受,口味人生的真谛。
2、音乐音响的设计与运用<
影片《城南旧事》的音乐音响设计与运用取得了突出成就。
吴贻弓的父亲是著名作家、画家丰子恺的同学,皆为李叔同先生的弟子,因此当吴贻弓着手拍摄《城南旧事》时,其父为他背诵了许多首李叔同先生填词的,那个时代流行的学堂歌曲。这使吴贻弓大受启发,并因此重新创作了本片的导演台本,著名作曲家吕其明据此精心创作、设计了本片的音乐音响。
本片的主题音乐。影片选择了由李叔同先生填词的著名学堂《骊歌》作为全片主题音乐。“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杯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这歌词与令人感伤、充满离情别意的旋律有机地揉在一起,在片中多次出现,一次次将“离愁”之情推向高潮,取得了极佳的艺术效果。本片的音响。影片对音响精致巧妙的设计,获得业内人士调度评价。井窝子边,哗哗滚出的水流声、归鸦的呼叫声、街头小贩的叫卖声、剃头挑担声,驼队的风铃声汇合在一起,用音响描绘出了20年代旧北京的独特风情。学堂操场上,放学的钟声。孩子们奔出学堂的欢闹声,配上《骊歌》的琴声与歌声,将一种浓郁的思念、追忆之情渲染得淋漓尽致。“疯女人”秀贞将妞儿认作自己的小桂子,拉上妞儿连夜冒雨赶往车站,画面上一列火车喷着浓浓的白烟呼啸而来,此时在淡淡的音乐声中,火车呼啸的声音、秀贞与妞儿的喊叫声,英子的喊叫声、雨声、雷电声交汇在一起,将这暗示着悲剧的一幕演绎得撼人心魄。
3、·艺术重复·技巧手法的采用<
“艺术重复”是艺术创造中经常使用的技巧手法,它意味着构成艺术作品的某些因素——语言、旋律、音符、线条,形体动作、色彩等,在同一部艺术作品中的反复多次呈现。作为综合多种表现手段的艺术,电影的“艺术重复”运用时也许格外困难,如果不能够起到
推进电影展开,强化电影艺术感染力,表现力的作用,则有可能带来节奏拖沓、进展迟缓、繁琐屑碎,使人产生观赏疲惫乃至厌烦之感。
影片《城南旧事》“艺术重复”技巧手法的采用,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恰恰成为它艺术探索最有价值的一个部分。
整体结构的“艺术重复”。影片由三个大的段落结构而成,为保持作品的完整性、整体感,本片紧紧抓离别”这个“魂”,每一个段落都按照“相聚一离去”的方式进行叙事。表达、展开。“疯女人”秀贞与小英子把妞儿领到秀贞家后,秀贞与妞儿(小桂于)便离她而去。小偷与小英子在残墙断壁后的荒草地不期而遇,此后二人也成了朋友,常常聚在一起,直到最后小偷被警探抓走,离小英子而去。宋妈与小英子相聚家中,几乎成了小英子家中的一员,最后也不得不含泪告别,消失在小英子的视野中。“相聚一离去”
成为结构全片叙事方式的“艺术重复”,将“离别”一步步展开、深入,使全片成就了统一,完整的艺术品格。
画面语言的“艺术重复’。小英子那双会说话的“眼睛’的画面,从各个角度,各个位置充分地表现,小英子的“眼睛’便成了本片“艺术重复’最多、表现力也最强的画面语言.而“井窝子”井台打水、学堂操场放学这两组规模较大,内容也较丰富的画面,在本片中各重复多次.“井窝’井台打水,是那个时代的一道独特风景,画面中缓缓流出的井水,伴着缓缓走过的骆驼队,缓缓走过的街头小贩各色人等,造就出“岁月流逝感”和“世事沧桑感”。学堂操场放学则在孩子们冲出教堂,奔向操场,嬉戏在一起的画面中,唤起人们各自亲切的童年的回忆,造就出“往事追忆感’。而“井窝子打水’,’学堂操场放学”这两组画面的多次重复,每一次都伴随着主人公生活历程一个小小的变动,或是离别了一个旧“朋友”,或是即将结识一个新’朋友”,或是告别旧居、搬到新家,或是家中出现某种变故(如父亲病故)等.这样的“重复”实际上起到了艺术表现“起承转合”的作用。
声音语言的“艺术重复”。作为主题音乐的《骊歌》,通过不同形式的变奏,在片头,片中与片尾多次出现,除了结构影片的功能,多次重复带来的更多是情感,情绪的逐渐积累,对人们情感,心理世界渐次增强的冲击。可以说,自20年作为学堂歌曲传唱一时以来,《骊歌》大规模,广泛地被传唱,就是在影片《城南旧事》上映之后。借助《骊歌》的“艺术重复”,影片《城南旧事》获得了其独特的魅力,而《城南旧事》多次“重复”出现《骊歌》,也使<<骊歌》在新的时代获得了新的生命。小英子朗读背诵课文《我们看海去》,在片中也多次重复出现,“我们看海去,我们看海去,蓝色的大海上,扬着白色的帆。金色的太阳,从海上升起来,照在船头。我们看海去„„’朗朗的童声蕴积了创作者们多少对于过去,对于童年,对于往事的遐想与追忆,这浓浓的情感记忆当会引发人们强烈的共鸣。
“节奏的艺术重复”。影片采用了不少长镜头和大停顿,当影片进展到一种情绪状态或一个故事段落之时,常常采用长镜头和大停顿,以追求“动”与“静”、“热”与“冷”、“驰”与“张”结合,带来的特有艺术张力。如小英子躺在病床上静思默想的镜头、宋妈听到孩子死后在厨房木然发呆的镜头,都是“大停顿”,同时为长镜头。尤其是影片中多次出现的小英子与其他人物“对视”的镜头,如小英子与秀贞(谈小桂子)、小英子与小偷(小偷被抓走时)、小英子与父亲(在父亲病床前)、小英子与宋妈(片尾告别各自离去时),加大了镜头长度,作了较大停顿,同时每当采用“长镜头”,“大停顿’时,镜头摇移的速度,镜头持续的时间又大致相同,形成了全片既充满变化,又整体统一的节奏,这种统一“节奏”的多次重复,造就出一唱三叹,余吾不绝的艺术效果。
4、本片的’视角’及其表现<
为了达到影片完整统一的艺术效果,本片的“视角”或“视点”归结为一个:小英子的“眼睛”。一切发生的事情,都是通过小英子的“眼睛”捕捉与发现的。影片的镜头几乎全是小英子的主观镜头,只要合乎小英子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便可以展现在银幕上。
为了使这一“视角”既符合生活逻辑又符合情感逻辑,本片在具体拍摄中多用小英子的低视角拍摄,也就是多拍小英子“眼睛”视野可及的生活,小英子看不到或不可能想到的尽量不拍。“视角”及“视角”表现的独特,也是影片<城南旧事》成初的一个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