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听习爷爷的话——做共产主义接班人
喜迎十九大——我向习爷爷说句心里
敬爱的习爷爷:
您好!
我是黄石完小五年级的一名贺意。在您百忙之中,我冒昧地跟您写信,是为了告诉您我有一个小小的梦想。
我的梦想就是长大以后做一个书法家。现在我学毛笔字已经有半年的时间了,刚开始练习时,我经常丢三落四,练一会儿就坐不住了,甚至把墨汁弄得满脸满手都是,我很烦恼,有点想放弃了,但是妈妈给我讲了许多关于古代大书法家的故事,比如:晋朝“书圣”王羲之“学书使池水尽墨”,最后达到笔力强劲“入木三分”的故事;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为官刚正不阿,宁死不降”的故事,告诉我写毛笔字要持之以恒,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而且,书法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作为一名中国小学生,岂有责任把它发扬光大。懂得了这些道理以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联系,我渐渐沉稳下来了,现在写毛笔字,基本能做到全神贯注,凝神静气,仔细观察,认真揣摩,准确控制用笔。每周学习2-3个字,天天坚持练习。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书法水平进步很快,过年的时候,我写了一幅春联带到农村老家,贴到奶奶的大门上,引来村子里很多人观看,他们纷纷夸我写得好。我非常自豪,觉得以前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现在,我更加喜欢练书法了。我立志要成为一名小小书法家。习爷爷,我知道您的梦想是治理好国家,让全国人民过上美好的生活。习爷爷,我们一起努力,好吗?
敬祝
习爷爷身体健康!
第二篇:做共产主义接班人
《做共产主义接班人》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爱祖国,爱人民,鲜艳的红领巾飘扬在前胸......”。每当我听到这首《中国少年先锋队歌》的时候,我激动的心情总是久久不能平静。因为我是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我是中国共产党的后备军,我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我是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
记得在一年级的入队仪式上,我们紧握双拳,在大队辅导员的带领下,我认识到了红领巾的含义: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染成的。在这六年的学习成长中,我更加清楚了少先队员的责任、坚定了作为一名少先队员的荣耀。翻开历史的画册,上海南湖,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犹如黎明前的曙光照亮了整个黑暗的中国;江西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取农村、围城市、爬雪山、过草地、吃野菜、啃树皮„„中国共产党用他们的生命和热血筑成了中华民族的钢铁长城!历史不会忘记你们!
我是中国共产党的后备军!
有一首歌这样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想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无数次凝望胸前的红领巾,我想把她比作跳动的火焰,因为是她让我想起了放牛娃王二小、儿童团长王朴、为保护集体财产献身的刘文学„„我想让她寄托内心的梦想:热爱祖国、勤奋学习、勇于实践、立志成才„„是党,让我们所有学生享受着九年义务教育;是党,为我们免去了学杂费;也是党,为我们困难学生发放助学金。我们要做中国共产党的后备军,责无旁贷!
我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我庆幸生在这样一个向往和平的时代,我更自豪生在这样一个拥有着伟大党组织的国度。忆往事,我们心潮澎湃,但看今朝,我们更加豪情满怀!只因我们新一代深爱我们的国家、深爱我们的人民、深爱我们那可亲可敬的中国共产党。我要把这份深爱全部转化为激励我奋学上进的不竭动力,我要高举星星火炬,我要用自己的双手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我感谢历史,因为是历史的选择让我享受到了和平与快乐;因为是历史的选择时刻鞭策我们新一代向上、向上、再向上;因为也是历史的选择让我们明白了祖国的辉煌要靠我们继续创造!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我们这些红领巾,应该继承优良的传统,携起手来,关爱
身边的每一个人。向着胜利勇敢前进,做好共产主义的接班人 我再一次紧握双拳,高呼“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第三篇:共产主义接班人
共产主义接班人——我“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爱祖国,爱人民,鲜艳的红领巾飘扬在前胸„„”,歌声一遍又一遍在耳边响起,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少先队员,我倍感荣幸和自豪。
“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时刻准备着!”在入队仪式上,老师告诉我们,红领巾是国旗的一角,是烈士们用鲜血染成的,我们有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革命烈士用鲜血换来的,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不怕困难,好好学习,回报祖国,长大以后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看着胸前飘扬的红领巾,那一刻,我感到无比自豪,心中充满了神圣和庄严的感觉,我告诉自己,我一定要做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要用自己的行动为红领巾增光添彩。上课,我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勇于发言。在为四川灾区捐款活动中,我把自己压岁钱捐了出来。课余时间,我还阅读了大量的课外书:《刘胡兰》、《王二小》、《历史的选择》等课外书,我学习了周总理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我学习了王二小的不畏艰险的精神,热爱我们的班集体,主动关心和帮助有困难的同学。我学习了刘胡兰的热爱祖国、敢于拼搏的精神,勇敢面对困难和挫折。我学习了雷锋的从小事做起,从平常事做起,当有同学生病呕吐在教室,我会一声不吭地去打扫干净,当有同学遇到不会做的数学题,我会耐心地教他,当我看见教室有一张废纸,我会弯弯腰把它拾到垃圾桶„„
我一定要好好学习,用实际行动,做共产主义接班人。
第四篇:共产主义接班人歌词
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周郁辉词、寄明曲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 爱祖国、爱人民, 鲜艳的红领巾飘扬在前胸, 不怕困难,不怕敌人, 顽强学习,坚决斗争, 向着胜利勇敢前进, 向着胜利勇敢前进前进, 向着胜利勇敢前进,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沿着革命前辈的光荣路程,爱祖国、爱人民, 少先队员是我们骄傲的名称,时刻准备,建立功勋,要把敌人消灭干净,为着理想勇敢前进,为着理想勇敢前进前进,为着理想勇敢前进,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第五篇:听习爷爷的故事
习爷爷与少先队员的故事
大家都知道习近平爷爷是做什么的吗?对!习近平是我们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国家主席。今天我和大家一起分享习爷爷和我们少先队员的故事。
2014年六一儿童节期间,习爷爷去的是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参加了他们学校的入队仪式,重温了入队誓词。习爷爷是这样说的:“我是1959年上学,1960年入队,因为年龄稍小,不是第一批,当时还哭了鼻子。”听到这,孩子们笑了起来。总书记笑着问:“是不是没出息啊?”一些孩子说:“是。”引得全场哈哈大笑。习爷爷还说,他上学的时候也当过“一道杠”、“二道杠”,后来当中队旗手、中队组织委员、中队长。他说,“‘一道杠’是一种责任,‘二道杠’就是更大的责任。你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时刻准备着,将来要接班。”习爷爷的期望就像我们队歌里唱的“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2015年“六一”儿童节,习爷爷也是和我们少先队员一起过的哟!中国少年先锋队全国第七次代表大会的开幕式上,习爷爷说:全国各族少年儿童要从小学习做人、从小学习立志、从小学习创造,童年是人的一生中最宝贵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就注意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培养好思想、好品行、好习惯,今天做祖国的好儿童,明天做祖国的建设者,美好的生活属于你们,美丽的中国梦也属于你们。
2016年的六一节前夕,习爷爷给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的12位少先队员写了一封信,这12位队员曾经以大陈岛老一代垦荒队员后代的名义给习爷爷写信。大陈岛原本是浙江中部台州湾东南海域的荒凉海岛。1956年,这些队员的爷爷奶奶就是参与大陈岛垦荒建设青年志愿者。习爷爷在回信中说,60年前,你们的爷爷奶奶用青春和汗水培育了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垦荒精神。希望你们向爷爷奶奶学习,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努力成长为有知识、有品德、有作为的新一代建设者。
同学们,习爷爷的工作非常繁忙,每天都有很多的国内外事务要处理。但这几年来,他都一直关注着我们少年儿童的成长。习近平爷爷从2013年起连续三年都参加了少先队的活动,今年又给我们少先队员写回信。
这说明党和国家领导人是非常关心少年儿童的成长,因为我们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要谨记习爷爷的教诲,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好好珍惜童年时光,好好学习知识,好好学习做人,不辜负父母、老师和祖国对你们的期望,为实现美丽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习爷爷故事
(一)习爷爷曾说:“读书可以开启智慧、滋养浩然之气”。少先队员要利用假期,勤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从小学习习爷爷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018年3 月1日,中国水利博物馆与杭州惠兴中学一起开展了“沿着习爷爷的足迹 寻访美丽浙江”少先队主题实践活动。
总书记早年在浙江工作期间,就作出了建设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实施“水资源保障百亿工程”等重大决策部署,强调要认真抓好安全饮水、科学调水、有效节水、治理污水等“四水工程”建设,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2005年他还专门到中国水利博物馆建设工地,听取博物馆筹建情况汇报,指导中国水利博物馆要应用多媒体技术,让博物馆的展览活起来。习近平治水思想成为浙江省开展“生态浙江”、“美丽浙江”实践的源头活水,中国水利博物馆专门增设了浙江治水馆,对浙江治水成就进行了展示。
活动当天,杭州惠兴中学的少先队员们走进中国水利博物馆,跟着博物馆老师,开始探索治水故事。少先队员们参观了“水与人类文明”展区,认识了水对人类生存与社会发展的作用;之后,走进“水利千秋”展区,穿越五千年中华治水文明史,身临其境感受了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治水历程和辉煌璀璨的水利成就。最后,在馆中馆“浙江治水馆”,学习了浙江从5000年前良渚大坝到当今的“河长制”治水历史,感悟到浙江在习近平治水思想指导下,以治水为突破口带来的产业转型升级和水秀景美的新变化。
杭州惠兴中学的带队老师表示,通过本次主题实践活动,同学们用自己的眼睛去寻找和发现新时代美丽家乡,增进了对党和习爷爷的热爱,这是一次非常有教育意义的少先队主题实践活动。
习近平
1969年1月我作为“黑帮子弟”,来到陕西延川县文安驿镇的梁家河插队落户。
离开京城,投入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周围遭遇的又是不信任的目光,年仅15岁的我,最初感到十分的孤独。但我想,黄土高坡曾养育了我的父辈,她也一定会以自己宽大的胸襟接纳我这个不谙世事的孩子。
于是,我真诚地去和乡亲们打成一片,自觉地接受艰苦生活的磨炼。几年中,我过了四大关:一是跳蚤关。在城里,从未见过跳蚤,而梁家河的夏天,几乎是躺在跳蚤堆里睡觉,一咬一挠,浑身发肿。但两年后就习惯了,无论如何叮咬,照样睡得香甜;二是饮食关。过去吃的都是精米细面,现在是粗粝的杂粮,可不久我便咽得下,吃得香了,直到今日,我对陕北乡村的饭菜还很有感情,就拿酸菜来说,多时不吃还真想它;三是劳动关。刚开始干活时,我挣6个工分,没有妇女高。两年后,我就拿到壮劳力的l0个工分,成了种地的好把式;四是思想关。这是最重要的,我学到了农民实事求是,吃苦耐劳的精神。同时,乡亲们也逐渐把我看作他们中的一分子。我生活在他们中间,劳作在他们中间,已经不分彼此,他们对我坦诚相待。让我做赤脚医生,做记工员、农技员。
20岁那年,又选我做大队党支部书记。我和社员一道打井、打坝、修公路,发展生产,改变家乡的面貌。我已认定,这里就是我的第二故乡。
1993年,我再回梁家河时,有的乡亲提到,当年我在村里创建铁业社,为村民增加了收入;我带领大家开挖出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让村民用沼气照明、做饭。可是,我所记得的,是他们曾经无私地帮助过我,保护过我,特别是以他们淳厚朴实的品质影响着我,熏陶着我的心灵。
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无论我走到那里,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
古人郑板桥有首咏《竹石》的名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我想将之改几个字,作为我上山下乡的最深刻体会:“深入基层不放松,立根原在群众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基层离群众最近,最能磨炼人。七年多上山下乡的经历使我获益匪浅,同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为成长进步打下了比较好的基础。
在团结方面我从小就受到家庭的影响。
我父亲经常给我讲团结的道理,要求我们从小就要做讲团结和善于团结的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给人方便,自己方便”,用他的话讲,就是做每件事不要只考虑自己愿不愿意,还要考虑别人愿不愿意,因为你生活在人群中,什么事都以自己为主,就是不行的。
父亲讲的团结方面的道理,当我们后来生活在集体环境时,体会就很深刻了。无论是上寄宿学校,还是下乡和参加工作,我都深深感到:凡事团结处理得好,工作都能做得比较好;凡事团结处理不好,就都做不好。特别是后来上山下乡到陕北,远在千里之外,举目无亲,靠的就是团结。这方面自己也有挫折和教训。在上山下乡时,我年龄小,又是被形势所迫下去的,没有长期观念,也就没有注意团结问题。别人下去天天上山干活,我却很随意,老百姓对我印象不好。
几个月后我回到北京,又被送到从前的太行山根据地。我姨姨、姨父把我妈妈带出来在这里参加了革命,他们都是我很尊敬的人。姨父给我讲他当年是东北大学学生,“一二?九”以后怎么开展工作,怎么到太行山。他说,我们那个时候都找机会往群众里钻,你现在不靠群众靠谁?当然要靠群众。姨姨也讲,那时我们都是往老乡那里跑,现在你们年轻人,还怕去,这不对!何况现在城市也不容易,我们在这儿干什么?天天让人家当作流窜人口?
当时的国庆节经常要清理“倒流”人口,但清理完后,又不让我们回去,先关在派出所,一进去就是四五个月。而且关进去不是让你白坐着,还要让你干重体力活,海淀一带的下水管,都是我们埋的。听了他们的话,回去以后,我就按这个思路努力跟群众打成一片。
一年以后,我跟群众一起干活,生活习惯,劳动关也过了。
群众见我有所转变,对我也好起来,到我这串门的人也多了,我那屋子逐渐成了那个地方的中心,时间大概是l970年。每天晚上,老老少少都络绎不绝地进来。进来后,我就给他们摆书场,讲古今中外。他们愿意听城里人侃大山,讲他们不懂的事,渐渐地就连支部书记有什么事都找我商量。
他说,年轻人见多识广,比他懂得多。这样,我在村里有了威信。我那时不过十六七岁,村里几个老头有什么事也都找我商量。现在有的作家在作品中把知青写得很惨,我的感觉并不完全是这样。我只是开始时感到惨,但是当我适应了当地的生活,特别是和群众融为一体时,就感到自己活得很充实。我的成长进步起始于陕北。最大的收获一是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大概到了l973年,我们又集中考大学,像我这样家庭背景的人在当时是不可能被录取的。后来我又去冯家坪公社赵家河大队搞社教。搞社教很有意思,我当时是团员,不是党员。
县团委书记也是北京知青,清华附中的,他把我拉到他负责的赵家河大队后说:让你到这里“整社”,你就整吧,整得怎么样我都认了;整好了算你的,整坏了算我的。我那时候才20岁。赵家河大队在整社中换了一个30多岁的人当支部书记。那个村整得好,群众也信任我,要求留我在村里工作,而我插队的梁家河大队也要我回去工作。要留在村党支部工作,就有个是不是党员的问题。我已先后写过十份入党申请书,由于家庭原因都不批准。这次公社又将我的入党问题交到县委去研究。
在研究我的入党问题时,当时的县委书记说,这个村姓氏矛盾复杂,本地人很难处理得好,确实需要他回村里主持工作。他爸爸的结论在哪儿?没有,不能因此影响他入党。所以就批准我入党,并让我当了大队支部书记。让原来的大队支部书记担任大队革委会主任。在此之前,入团也费尽了周折,入团申请书前后写了八份。
第一次写完入团申请后,我把大队支部书记请到我的窑洞来:一盘炒鸡蛋,两个热馍。吃完后我说,我的入团申请书你该递了吧?他说,我怎递?上面都说你是可教子女。我说,什么叫可教子女?他说,上面说你没划清界限。我说,结论在哪?一个人是什么问题,得有个结论。我父亲什么结论?你得到中央文件了?你说,真没有,递,那就往上递。从公社回来之后,他说,公社书记把我骂回来了,说我不懂事,这样的人,你还敢递?说,我是什么人?我干了什么事?是写了反动标语,还是喊了反动口号?我是一个年轻人,追求上进,有什么不对?我毫不气馁。过几天,又写了两份申请,请支书又给递上去,就这样一直写到第八份。我那时已没有那种凄苦之感,或者是一种自卑感,只是一个感觉,就是党内、团内好人越多,坏人会越少,不入白不入,除非你不能让我入。当写到第八份时,终于批下来了。当然,这是得到公社团委书记的支持后才批的。团委书记到我那里,跟我聊了五天,最后就成为“死党”。后来也就是他接任公社知青办主任后,一手把我的“黑材料”付之一炬的。那次,他把我拉到一个小山沟的青石板上坐下,说,我把你的所有“黑材料”都拿出来了。我说,“黑材料”拿来有什么用?他说,烧了吧!我说,你敢啊?掉脑袋的事。他说,怎不敢,我看这材料不是你学校寄来的。因为我那时是中学生,我的材料不是八一学校给的,是中央党校写的,当时我母亲在中央党校,“文革”中我们家被抄之后,搬到党校里去。到党校后,因我有一股倔劲,不甘受欺负,得罪了造反派,有什么不好的事都算在我身上,都认为我是头儿,我就被康生的老婆曹轶欧作为“黑帮”的家属揪出来了。
那时,我15岁都不到。他们说,枪毙够一百次了!我想一百次跟一次没什么区别,都一百次了还怕什么?但是,当时连送派出所都没送,只是在威胁我,说专政机关对你实行专政,再给你5分钟。之后,念毛主席语录,天天晚上熬夜。我说,我只要在那能睡觉就行,别管去哪。我被送到派出所门口就又被拉回去。后来决定送我去少管所,当时少管所设有“黑帮”子弟学习班。在要我去的时候,床位满了,大概要排到一个月才能进去。就在这时候,l968年12月,毛主席最新指示发表:“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于是我马上到学校报名上山下乡,我说,这是响应毛主席号召。他们一看,是到延安去,基本上属于流放,就让去了。
经过这么多的周折,“文化大革命”的周折,上山下乡的周折,最后,这个村子需要我,离不开我,我当时的感觉是在农村好,如果当个工人或当这个、那个,越是这些地方“文革”搞得越厉害,少不了天天要挨批判。在陕北农村也要搞大批判,批刘少奇、邓小平在西北的代理人“彭、高、习”和刘澜涛、赵守一等,“彭、高、习”即彭德怀、高岗、习仲勋。搞大批判还是由我来念报纸,当地有几个识字的?天天念得司空见惯,也无所谓了。但当地的老百姓非常理解,毕竟是我父亲过去的根据地。我父亲那时是“陕甘边”的苏维埃主席,当时才19岁。有这个背景,就有很多人保护我、帮助我,再加上我本身也比较坚强,就这么过来了。
我的成长、进步应该说起始于陕北的七年。最大的收获有两点:一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让我获益终生的东西。现在我还受益于此。刚到农村的时候,经常有要饭的来,一来就赶,让狗去咬。因为当时在我们这些学生的概念里,要饭的都是“坏分子”、“二流子”,不知道当时那正是“肥正月、瘦二月,半死不活三四月”,家家都是“糠菜半年粮”,老婆、孩子都出去讨饭,把粮食都给壮劳力吃,让他们忙春耕。这些东西是在农村生活了一段后才了解的差距,有很多感慨;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常言说,刀在石上磨,人在难中练。
艰难困苦能够磨练一个人的意志。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后来遇到什么困难,就想起那个时候在那样的困难条件下还可以干事,现在干嘛不干?你再难都没有难到那个程度。这个对人的作用很大。一个人要有一股气,遇到任何事情都有挑战的勇气,什么事都不信邪,就能处变不惊、知难而进。
我那时一边当村干部,一边总想着有机会还是想上学深造一下,因为读书读得太少了,这与我理想的目标并不违背。那时候报大学,清华有两个名额在延安地区,全分给了延川县。我三个志愿都填清华,你让我上就上,不让我上就拉倒。
县里将我报到地区,县教育局领导仗义执言为我力争:清华来招生的人不敢做主,请示学校。这又是一个机遇。l975年7、8、9三个月,正是所谓的“右倾翻案风”的时候。迟群、谢静宜都不在家,刘冰掌权,他说,可以来嘛。
当时,我父亲下放的洛阳耐火材料厂,开了个“土证明”:“习仲勋同志属人民内部矛盾,不影响子女升学就业。”
开了这么个证明,就上学了。走的时候,当地还剩下的一些知青都特别羡慕我。那些知青也都没得说,一恢复高考,都考上了学,还都是前几名。
在这一批知青中,出了不少人才。1993年我应邀回去了一次,当时我是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书记。延安行署专员给我讲,你们知青来了2万6,号称3万。现在出了省部级干部八个,厅局级干部大概二三百个,处级干部有三千多个,这是一笔大资源。在八个省部级干部里,我了解的有王岐山。
此外,还出了一批作家,像陶正,写《魂兮归来》、《逍遥之乐》,他是去延川的知青。还有路遥,他是延川的本地知青,写了《人生》。还有个作家叫史铁生,写了《我那遥远的清平湾》,这个清平湾就是过去他插队的延川县关家庄。另外出了一批企业家。前几年,延安搞了一次聚会,大概回去了上千人,拖儿带女的让下一代去体会一下,还拍了个片子,他们送了我一套。
上山下乡的经历对我们影晌是相当深的,形成了一种情结叫“黄土情结”。在遇到困难时想到这些,就会感到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人生的道路要靠自己来选择,如何选择一条正确的道路,关键是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否则,环境再好照样会走错路。我插队的那个村不通电,我走了以后帮他们搞了个变压器,通了电。前几年,又帮他们修了小学,后来又修了桥。这些都不是我出的钱。有的是我介绍去的帮扶项目,有的是我请求当地领导给予帮助,引起重视后解决的。我在的那个村绝对是个贫困村。延安养育了我好几年,为延安老区农民做点事,是我们应该做的。对于我们共产党人来说,老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必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党和政府的一切方针政策都要以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最高标准,要时刻牢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时刻将人民群众的衣食、冷暖放在心上,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想问题、干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像爱自己的父母那样爱老百姓,为老百姓谋利益,带着老百姓奔好日子,绝不能高高在上,鱼肉老百姓,这是我们共产党与那些反动统治者的根本区别。封建社会的官吏还讲究“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我们共产党人不干点对人民有益的事情,说得过去吗?
习爷爷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