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陈焕春;全面分析当前猪群疾病的流行现状与防控措施
陈焕春;全面分析当前猪群疾病的流行现状与防控措施
1、猪群常见三大系统疫病的临床分类
疾病要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非常简单。临床上,猪病归纳起来可以分为呼吸、消化、繁殖三大系统疾病。三大系统疾病表现形式多样,病原也非常复杂。
首先来说呼吸系统疾病,其引发原因主要是细菌、病毒、寄生虫这三大类。对这三类再进行分类,细菌疾病主要有副猪嗜血杆菌病、链球菌病、传染性胸膜肺炎、巴氏杆菌病、支气管波氏杆菌病和支原体病。病毒性疾病主要有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猪流感、猪伪狂犬病、猪圆环病毒病。寄生虫病主要有猪附红细胞体和弓形虫等疾病。从发病情况来看,弓形虫病在个别地方发生;猪附红细胞体在前几年发病比较严重,目前相对减少了。从全国来看,细菌病和病毒病的发病率仍然比较高,当然,不同养殖场之间仍存在差异。
其次是腹泻病。由细菌引起的腹泻病有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细胞内劳森氏菌病、猪痢疾密螺旋体(血痢)和魏氏梭菌等等,不过从目前的发病情况来看,细菌引起的腹泻不是很重要,最重要的是病毒引起的腹泻。病毒引起的腹泻病有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轮状病毒。目前,发生的腹泻病多是流行性腹泻。由寄生虫引起的腹泻病有隐孢子虫病、猪鞭虫病、球虫病和蛔虫病。临床发病中,寄生虫引起的腹泻病可以忽略不计。
由于疾病的不可预料性,所以,常规的预防措施是加强消毒,加强产房的温湿度控制,空气的流通,这些方法可以将7日龄内发生腹泻病仔猪的死亡率控制住。虽然加强消毒对流行性腹泻有一定的防控作用,但是目前仍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对于流行性腹泻,我们从细胞、病原、生物体方面进行了研究,在生物体上建立细胞的敏感性,然后分离病毒,再将分离到的致病性比较高的病毒在细胞上复制,做成灭活疫苗和攻毒疫苗。从实验效果来看,这种灭活疫苗和攻毒疫苗的效果还是很不错的,保护率能达到85%—90%,而市场上疫苗的保护率一般在80%。临床上,我们发现,将灭活苗和弱毒苗同时接种,流行性腹泻就能控制住,所以说有的疾病单纯的接种灭活苗或者是弱毒苗都是不理想的。
第三是繁殖障碍性疾病。繁殖障碍性疾病主要由病毒病引起,包括猪瘟、猪伪狂犬病、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日本乙型脑炎、圆环病毒和细小病毒病。细菌性疾病引起的繁殖障碍性疾病较少可以忽略不计。寄生虫引起的繁殖障碍性疾病基本上只有猪弓形虫病。所以,对于病毒引起的繁殖障碍性疾病就要区分是何种病毒引起的。
总而言之,每个养殖场不论大小,所出现的疾病都可以归结为呼吸、消化和繁殖障碍性疾病这三大类,诊断时,可从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的角度进行区分,另外,也需要考虑非传染性因素,如饲料和管理等。
2、当前猪病流行的现状2.1猪群老病新发,不断出现,危害日趋严重
疾病就两种情况:一个是老的病原发生新变异,出现新的症状:另一个是新发病原。这两种情况的防治原则是把病原控制做到位。只有把病原的控制做到位,我们的工作才能有的放矢,效果也才能立竿见影。
老病新发且不断出现的几类疾病:一是猪群腹泻。原发性肠道病原有流行性腹泻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轮状病毒、猪脑脊髓炎病毒、诺如病毒。继发性腹泻的病原有猪瘟病毒、伪狂、犬病毒、圆环Ⅱ型病毒。二是猪伪狂犬病。猪伪狂犬病毒gC、gE等多抗原位点发生变异,免疫原性增强,属强株。三是猪传染性胸膜肺炎。这主要包括Ⅱ型传染性胸膜肺炎和Ⅶ型传染性胸膜肺炎。就目前情况来看,这些疾病的发生频率比较高,对猪造成的死亡比较大。
2.2免疫抑制性疾病的普遍存在,是影响猪场建设的长期隐患
免疫抑制性疾病包括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病和猪附红细胞体病以及支原体。这些疾病破坏了淋巴细胞,破坏了免疫系统,形成了免疫抑制。再有一个就是霉变的饲料,发霉的饲料、霉菌毒素也会引起猪免疫抑制,引起腹泻或其他疾病。那么,这些免疫抑制性病原再加上霉菌毒素就使猪群长期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原发感染或继发感染其他病原,致发病。
2.3多病原间的混合感染、继发感染、协同感染越来越普遍
多病原间的感染包括:一是同种细菌、不同血清型之间感染。像副猪嗜血杆菌的1-型、4型、5型、10 型、13型、14型和未定型,链球菌的1型、2型、7型和未定型。二是病原之间感染。像副猪嗜血杆菌与链球菌,蓝耳病与圆环病毒,胸膜肺炎放线杆菌与巴氏杆菌。三是细菌、病毒和寄生虫三大疾病之间的混合感染。比如猪圆环病毒病和副猪嗜血杆菌病或链球菌病混感:蓝耳病和副猪嗜血杆菌病或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病或链球菌病混感:蓝耳病和圆环病毒病和副猪嗜血杆菌病或链球菌病混感。
2.4常在菌、常发病,细菌性疾病在猪群发病、致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这里要强调的是我们通常对病毒病很重视,但是对一些细菌性疾病重视的程度不够。对一些细菌性疾病猪场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导致机体容易产生耐药性,随后发现疾病控制不住,继而又大量使用抗生素,由此形成了恶性循环。目前,副猪嗜血杆菌、支原体、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巴氏杆菌、沙门氏菌等这些细菌已经成为危害我国养猪业高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2.5细菌耐药性日趋严重,引发公共卫生问题备受关注
我们国家细菌性疾病主要表现过分依赖药物,全程滥用抗生素保健、治疗:分离到的致病菌耐药谱广,形成无药可治的局面。现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已经要求禁止使用抗生素,我国迟早也会向这个方向发展,不使用抗生素。对于细菌性疾病的控制要从生物防控角度实行早期预防,如使用一些微生态制剂、溶菌酶、抗菌肽等生物制剂,最重要的还是要从疫苗预防人手,因此,我们要加大疫苗研发力度。
2.6猪群疫病综合防控监测措施不配套,应走绿色、健康、生态养猪之路
首先,猪场应长期重视病原学工作,分析掌握猪群病原流行动态;其次,猪群应建立重要疫病的流行检测与健康普查机制;第三,猪场应对猪群开展重大疫病净化机制;第四,猪群应合理优化疫苗与保健程序,走少打针,少用药模式;第五,发展循环农业,走全自动化、现代化、生态养殖模式。
3、当前猪病的临床表现形式
3.1产房仔猪发生腹泻,以7日龄内的仔猪发病严重,死亡率高。
3.2怀孕中后期母猪流产,产房仔猪暴发猪伪狂犬病。
3.3保育猪出现消瘦、咳嗽、喘气、腿肿以及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的症状。
3.4常在菌经常发病,呈区域暴发流行。
在西藏、四川、贵州等地,传染性猪胸膜肺炎的发病很严重。
4、实验室监测与检测4.1从疾病的发生情况看
2014年全年接诊的3033家规模猪场的5000多份病料和血样的归类分析来看,腹泻的发病率在 28.7%,多系统衰竭的比例在22.3%。呼吸系统疾病占19.4%。繁殖障碍疾病发病率在9.3%,高热性疾病占10.1%。从不同阶段送检猪病归类分析来看,母猪的疾病以繁殖障碍性疾病为主,占总疾病数的70.2%,其中处于发病前期的有17.40。发病中期的32.5%.后期的有50.1%:产猪房仔猪的发病以腹泻为主,占整个发病的66%;保育猪的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病较多,占35.0%,生产上要多注意蓝耳病的发生情况。呼吸系统疾病占27%,腹泻占10.2%。其他疾病像脑膜炎占7.0%,败血症占5.8%,高热占14.3%。而育肥猪群呼吸系统疾病占到41.2%,莫名发热占20.1%。
4.2从病原上看
实验室检测结果上看:病毒病方面,圆环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瘟病毒、猪伪狂犬病、猪流行性腹泻等病毒的流行依然严重;细菌方面,猪链球菌、副嗜血杆菌为主要细菌性疾病,附红细胞体、传染性胸膜肺炎?巴氏杆菌对肥猪的威胁有所增加。链球菌占37%,副猪嗜血杆菌占23%。
4.3从多病原感染模式上看
统计数据表明,副猪嗜血杆菌病和链球菌病感染发生的几率较大,然后就是圆环病毒Ⅱ型+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的感染率也非常高,而且四种病原同时感染的发病几率也比较高。
5、当前猪伪狂犬病的流行与防控
5.1猪伪狂犬的病原学
猪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以家畜和多种野生动物发热、奇痒及脑脊髓炎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伪狂犬病毒为线性双股DNA分子,基因组由独特长段、独特短段及位于独特短段两侧的末端重复序列和内部重复序列构成。目前有8株伪狂犬病病毒全基因组测序完成。在伪狂犬的各个基因中,最重要的是TK基因,它是伪狂犬病毒毒力强弱相关的基因。主要功能是在神经细胞中的增殖并产生感染性粒子。其次就是gG基因,是趋化因子结合蛋白,具有趋化因子抑制作用。然后是gE基因,它是病毒增殖非必需基因,与病毒在神经的传递有关。此外,还有RR基因、gB基因、gC 基因、gD基因。
5.2猪伪狂犬病的免疫学特点
5.2.1猪感染后6~10天可产生IgM,随即产生IgA、IgGl、IgG2,其中特异性IgM和IgA可持续3个月,说明在伪狂犬病毒的免疫中具有黏膜免疫应答。
5.2.2活疫苗或灭活疫苗免疫猪,都可诱发产生抗体,其中IgGl和IgG2能中和病毒,在免疫保护中发挥作用,但是抗体滴度与临床保护力之间的相关性是不完全的,不能完全保护动物。
5.2.3伪狂犬病毒自生诱导的体液抗体水平较低,细胞免疫在伪狂犬病毒的免疫上占主导地位。
5.3当前猪伪狂犬病的流行现状与防控措施
目前全国有20多个省市都检测到伪狂犬野毒的感染流行。临床表现为妊娠母猪流产、死胎;新生仔猪大量死亡,3—15日龄以内的仔猪死亡率可达100%;断奶仔猪发病率10%—30%,呈顽固性腹泻和零星的神经症状。育肥猪90—150日龄gE野毒阳转率高,呈高烧、伴呼吸系统症状:种猪不育,青年母猪和空怀母猪不发情、返情、屡配不孕。公猪睾丸炎,丧失种用能力。
从实验室检测结果来看,2010~2014年伪狂犬病毒gE阳性率在逐年的升高,2010年猪场送检共有427例,到了2014年猪场送检就达到了1158例,而且gE阳性率大于70%的猪场有284家,gE阳性率在30%—70%的有455家,gE阳性率小于30%的有585家,gE阴性的猪场有2322家。通过分离毒株毒力的实验发现,相比经典伪狂犬毒株,新毒株对猪的致病力显著增强。SMX2012分离株可导致50日龄仔猪的神经症状和死亡,出现严重的呼吸道症状,导致长时间的发热和精神沉郁。
5.4当前临床防控猪伪狂犬病面临的问题
5.4.1Bartha-K61疫苗株不能完全保护猪伪狂犬流行野毒的感染与攻毒:
5.4.2猪伪狂犬病毒一旦感染,将终身带毒:
5.4.3伪狂犬病毒传播途径多,野毒感染猪只广泛存在;
5.4.4商品猪群未免疫或免疫抗体滴度不高,导致病毒在猪群中大量繁殖,使种猪、仔猪等易感猪感染。
5.5防控当前猪伪狂犬病的思路
第二篇:当前畜禽疾病流行情况及防控措施
当前陕西及其周边地区畜禽疾病流行情况
及防控措施
陕西华秦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市场服务部
宋战胜
冬春季节,由于气候寒冷,温差较大,干燥少雨,往往是动物呼吸道疾病和流行性感冒的高发季节;给畜禽的生长和生产带来极大的影响。为了广大养殖户朋友更好的了解当前畜禽疾病的流行情况,做好防控措施,减少损失。本文就近几个月来畜禽疾病的流行情况和未来几个月的流行趋势作一概略分析,以便大家参考。
禽病方面:
近期禽病主要发病情况:陕西省及周边区域去冬今春以来,主要流行的疾病为传染性鼻气管炎、传染性脑脊髓炎、部分区域零星出现禽流感H9亚型的感染。虽然没有禽流感H5亚型的发病,但禽流感H5亚型的流行趋势更值得我们给与更多的关注:
1、禽流感的流行情况及防控措施
1.1禽流感H5亚型的流行情况及趋势:
1.1.1禽流感H5亚型全球流行情况:2014年11~12月份,我国的近邻韩国和日本相继爆发了禽流感的H5N6亚型和H5N8亚型疫情,韩国和日本分别扑杀家禽2400多万和20多万;给韩国的家禽养殖业带来严重的损失。2014年12月~2015年1月,南亚的印度、非洲的埃及、西欧的英国、荷兰、德国、法国,北美洲的加拿大也相继发生了高致病性禽流感H5N8亚型的疫情,各国政府采取断然的扑杀措施阻断了疫情的扩展。
1.1.1.2台湾地区的禽流感流行情况:2014年12月份以来,台湾地区发生严重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流行情况,截止2015年1月23日,台湾地区除台北和桃园外有11个县市区出现了禽流感疫情的流行,已有11个县市共430场送检,已确诊有370场感染H5亚型禽流感,至22日下午6时已完成245场扑杀,共计扑杀525864只。现在除了鸭、鹅、鸡都沦陷外,连火鸡都可能遭殃了。发病最严重的禽群为鹅群,台湾地区鹅存栏为177万只,其中134.5万只而感染发病。台湾地区农委防检局检测结果有H5N1,H5N2,H5N6,H5N8四个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感染。
1.1.2国内禽流感流行情况: 1.1.2.1 2015年1月初,河南黄河湿地三门峡库区陆续出现大天鹅、红头潜鸭、野鸭等野鸟死亡。截至1月14日,已死亡野鸟93只。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确诊为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1.1.2.2农业部新闻办公室1月23日发布消息称:1月14日,娄底市新化县某养殖场鹌鹑出现疑似禽流感症状,发病5400只,死亡1200只。1月16日,湖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诊断为疑似禽流感疫情。1月23日,经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确诊,该起疫情为H5N6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疫情发生后,当地已对全部44160只家禽进行了扑杀和无害化处理。1.1.2.3 1月24日,江苏泰兴市某养殖场鸡群出现疑似禽流感感染,发病1616只,死亡1616只;1月25日,江苏常熟市部分养殖户的鹅出现禽流感症状,发病1185只,死亡582只。1月28日经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确诊,泰兴市疫情为H5N2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常熟市疫情为H5N6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泰兴市扑杀39280只家禽,常熟市扑杀18702 只家禽.1.1.3国内流行趋势分析:
1.1.3.1禽流感H5的传入路线 经过对近几年来禽流感全球发病流行路线的分析,多起禽流感的发源地为韩国和日本,而韩国、日本、台湾地区的禽流感发病流行2~3个月后,会分别从我国的东北辽宁省和东南的福建、江西、浙江、江苏等地传入内地,所以估计国内可能会在2015年3~5月份在东部地区出现H5N6 亚型和H5N8亚型的发病和流行,4~6月份会向中西部地区蔓延。1.1.3.2国内目前的防控办法:根据前沿疫苗厂家对2014年禽流感的调查和研究,结合中国农业大学提供信息;目前国内流行的高致病禽流感毒株有三株:2.3.2.3、7.2、7.4、2.3.4.6毒株,我国目前正在使用的最前沿疫苗“H5亚型Re-6-7”能对“2.3.2.3”、“7.2”有效(我们正在使用);但是“2.3.4.6毒株”是目前流行的H5N8、H5N6(2.3.4)两个亚型禽流感,它们是同一分支上的病毒。根据几个农大和疫苗企业、动物流行病中心提供信息H5N8、H5N6亚型禽流感实际在部分区域都流行,在水禽、蛋禽上发生;主要集中在南方和东北(今年我国报道一例)。根据行业专家提供的信息,最近我国疫苗厂家有意向生产对H5N6亚型或H5N8亚型免疫的疫苗(即H5亚型Re-8)。
1.2 禽流感H9N2的流行情况:禽流感H9N2亚型在一些区域的防疫做得不到位的鸡场呈区域性发病和流行态势,我省近期主要在商洛的山阳、宝鸡地区的一些区域有发病情况,主要表现为采食量和产蛋量下降10~30%不等,蛋壳颜色和质量较差,死亡率在5~10%之间。1.3防控建议:
1.3.1 加强日常消毒措施,做好生物防控措施,拒疫病与养殖场之外。制定切实可行的消毒制度,选用对禽流感病毒杀灭效率高的戊二醛、过氧乙酸等高效消毒剂。控制鸡蛋销售、毛鸡出栏、蛋鸡淘汰、鸡粪出售等环节交叉污染引起感染发病的传播途径。加强鸡群的免疫和营养,使鸡群具有较高的抗病能力。1.3.2 做好当前现有的禽流感疫苗H5N1(Re-6-7)、H5N2(D7株)亚型的免疫工作。
1.3.3 做好禽流感疫苗H9N2亚型的免疫工作及开产后不超过3个月的加强免疫工作。
2、其它禽病的流行情况与防控:
2.1 鸡传染性鼻气管炎病
鸡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是副鸡嗜血杆菌引发的以肿头肿脸为主要症状,继发大肠杆菌感染引起包心包肝引起死亡等剖检症状为主的疾病,发病鸡群采食量、产蛋率、蛋壳颜色均不会出现明显变化,个别发病严重鸡会出现拉黄绿稀粪的现象,要注意和禽流感发病的鉴别诊断;该病多发于寒冷干燥季节和通风不良的鸡舍,鸡群发病率不高,但发病鸡的死亡率较高且容易反复感染发病。由于去年冬季由于全国性的降水偏少,空气干燥,国内主要蛋鸡养殖区域都有报道发病情况,山西的运城地区、川东、重庆、陕西省内的渭南地区、延安地区、咸阳地区、宝鸡地区、商洛地区都由该病的发病流行。
2.2禽传染性脑脊髓炎病 是由鸡脑脊髓炎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近几年成年鸡感染居多,成年鸡感染后,采食、蛋壳质量、颜色均表现正常,可能会出现轻微腹泻或无明显的症状,产蛋量下降10%~50%,在种鸡群也能见到种蛋的孵化率下降现象。产蛋量下降的时间一般为1~2周,然后会自然恢复。该病多流行于冬春寒冷季节,每年的11月份到次年的2月份之间会在国内蛋鸡养殖集中区域发病并成区域性流行。
2.3 肉鸡腹水症及呼吸道综合症 这两种病大多是由于冬春季节气温较低鸡舍通风量不足或通风过量引起舍温下降较多引起的疾病,合理的通风和保温措施相结合是预防该病的主要措施。2.4 防控措施:
2.4.1科学通风,保持鸡舍适宜的湿度是解决呼吸道疾病和肉鸡腹水症的主要措施
2.4.2 多次发生传染性鼻气管炎的区域考虑进行传染性鼻气管炎疫苗的免疫,规模化蛋鸡场应考虑传染性脑脊髓炎的免疫纳入防疫程序进行免疫。
猪病方面:
1.流行情况
去年冬季到现在,陕西及周边区域的养猪场的疾病流行主要以口蹄疫、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副猪嗜血杆菌、传染性胸膜肺炎、链球菌的发病为主。1.1口蹄疫的流行情况:2014年12月分以前,陕西及周边区域的口蹄疫发病主要以口蹄部水泡感染为主,死亡率不高;进入2015年1月份以后,除口蹄部水泡感染症状以外,出现母猪乳房水泡感染、肥育猪群出现心肌感染等症状,造成多地出现中大猪及母猪的死亡率偏高的现象,我省的淳化、旬邑、礼泉、渭南、扶风,甘肃的庆阳地区、陇南地区都出现较高的发病死亡情况。
1.2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流行情况:猪传染性胃肠炎为冠状病毒;猪流行性腹泻为类冠状病毒。这两种病主要以呕吐、严重的腹泻为主要症状,造成仔猪严重脱水而后死亡的疾病。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近3年来成为威胁全球仔猪保育的疾病,使仔猪保育率下降10~50%,成为种猪场和仔猪繁育场威胁最大的疾病之一。我省及周边区域的规模化养殖场在近几个月内该病的发病率仍然呈现为猖獗趋势。
1.3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多发性纤维素性浆膜炎和关节炎,也称猪的格拉泽氏病。临床上以体温升高、关节肿胀、呼吸困难、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和高死亡率为特征的传染病,严重危害仔猪和青年猪的健康。该病多发于寒冷潮湿季节。目前,副猪嗜血杆菌病已经在全球范围影响着养猪业的发展,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2014年11月份以来,该病在我省的关中地区、商洛地区、甘肃省的陇东区域的一些条件相对较差,保温措施跟不上的中小型养猪场有较高的发病率。
1.4传染性胸膜肺炎
是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引起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呼吸道疾病,又称为猪接触性传染性胸膜肺炎。以急性出血性纤维素性胸膜肺炎和慢性纤维素性坏死性胸膜肺炎为特征,急性型呈现高死亡率。该病在我省常发生于4~5月和冬春季节。饲养环境突然改变、猪群的转移或混群、拥挤或长途运输、气候骤变等应激因素可使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
1.5猪链球菌
是猪的一种常见和重要病原体,该病可引起脑膜炎、败血症、心内膜炎、关节炎和肺炎,主要表现为发热和严重的毒血症状。少部分病猪发生链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严重病例病情进展非常快,如果诊断、治疗不及时,预后较差,病死率极高;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去年冬季由于暖冬现象,链球菌的发病率高于以往年份,尤其是通风不良的猪舍发病率更高。2.猪病的流行趋势:未来两到三个月,进入春季以后,气温温差变化会更加频繁,以上几个疾病的发病率会进一步上升,尤其随着春季临近,补栏和出栏的增加,仔猪和肥育猪的流通加快会导致这些疾病的跨区域发病和流行。3.防控措施:
3.1做好猪场的环境管理措施,科学合理的处理保温和通风的矛盾,使猪舍的温度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区间,避免贼风和穿堂风造成猪舍温差变化过大,3.2引进仔猪应该从条件较好的种猪场引进,严禁从发病的区域或猪场引进仔猪,路途注意猪群不受凉感冒、进舍前要进行隔离观察。
3.3口蹄疫疫苗一定要选择和当前流行毒株吻合度较高的疫苗(如O型+A型+亚洲I型,O型内必须含有缅甸98株),并进行多次免疫,以提高免疫效价。
牛病和羊病方面:
1.流行情况:2014年入冬以来,我省以及宁夏的奶牛、奶羊,肉牛、肉羊主要养殖区域牛病主要以口蹄疫的发病、犊牛病毒性腹泻、奶牛乳房炎为主,羊病主要以口蹄疫、小反刍兽疫和羊流感为主。口蹄疫在各个养殖区域都存在发病,犊牛病毒性腹泻在一些条件较差的牧场发病率偏高。奶牛的乳房炎在一些挤奶设施相对较差的区域和牧场发病率偏高;2014年的小反刍兽疫的疫情虽然得到了有效的遏制,但随着气候的变暖和近期肉羊流通量的快速增加和流通率的升高,会在未来2~3个月出现发病率上升趋势。羊流感2014年12月份在我省奶山羊养殖集中区域的富平县出现大面积的发病,造成该县一些区域4000~5000只怀孕羊出现流产。2.防控措施:
2.1做好相关疫病的疫苗免疫,尤其是口蹄疫和小反刍兽疫的疫苗,但是牛羊怀孕期间应该禁做或慎做疫苗,以免引起流产造成重大损失。
2.2做好春季肉牛肉羊的补饲工作,尤其是放牧的牛群和羊群,以提高牛羊群的体质和抗病力。
2.3尽量避免远距离的调运牛羊,调运时要严格做好检疫、检验工作,长途调运的牛羊到场后一定要做好隔离饲养和检疫工作,检疫合格后方可进入饲养场舍。
第三篇:保育猪疾病的病因分析与防控措施
保育猪疾病的病因分析与防控措施
近段时间走啦很多猪场,跟很多养猪老板交流,有30℅的老板说保育栏的猪不好养,死亡率较高;有45℅的老板说保育栏的猪好养,死亡率很少;还有25℅的老板说保育栏的猪一般好养,死亡率正常。根据我们跟养猪的交流和现场查看,就保育栏保育猪不好养的这种情况做个简单的分析:
一、出现保育栏仔猪不好养,死亡率高的仔猪,通过现场查看主要情况:
1.一般进保育栏3-4天后开始出现症状,症状为:仔猪参差不齐,进行性消瘦,毛色枯萎、错乱,生长迟缓,弓背、呼吸困难、喘气;后退走路摇摆,甚至有的关节肿大;淋巴结肿大,特别是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明显,有些甚至带青色;腹泻,有些仔猪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皮肤苍白、贫血、部分猪出现黄疸症状;有些出现肾皮炎综合征,几天或数天后及其消瘦,虚脱至衰竭死亡,死后腹部发红或呈紫色。
2.病死猪解剖:肺脏肿胀,质度坚硬似橡皮样,其上面散在有大小不等的褐色实变区。肝变硬、发暗、有些出现不同程度的黄疸。肾脏水肿、呈灰白色,皮质部有白色病灶。脾脏轻度肿胀,胃的食管区戮膜水肿,有大片溃疡形成。小肠呈鸡肠样,盲肠和结肠赫血、出血。全身淋巴结肿大4至5倍,切面为灰黄色,可见出血。特别是腹股沟、纵隔、肺门和肠系膜与领下淋巴结病变明显。可见胸膜炎、胸腔积水、腹膜炎,心包积水、心肌出血等,有些关节腔有胶质状液体甚至出现化脓性液体
二、诊断分析
1.从症状和病理解剖来看,主要是出现断奶仔猪综合征,当然这种综合征是由多种病毒和细菌作用致病的结果:最先感染的可能是圆环病毒,以圆环病毒为主导,然后继发副猪嗜血杆菌、链球菌、支原体等
2.从一般保育栏仔猪出现症状的时间来看,主要是进保育栏期间仔猪应激。这种应激包括环境改变,突然饲料的改变,饲养方式的改变,尤其是在原先没有做好圆环病毒疫苗的情况下,最先发生圆环病毒病,一旦发生圆环病毒病,整个仔猪的免疫系统被受到致命的伤害,使仔猪的免疫力更加下降,接连继发副猪嗜血杆菌病、链球菌病、喘气病,最后出现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的发生导致最后死亡。
三、危害分析
1.死亡率高,成活率低,直接经济损失严重,有些猪场保育猪的死亡率达到30℅-40℅,一些猪场老板感到非常头痛,不知所措。
2.严重影响仔猪的生长速度,饲料报酬低,猪场保育栏的仔猪一旦感染圆环病毒或发生多系统衰竭综合征,仔猪长速大大折扣,严重影响仔猪的整齐度,保育时间须得延长,甚至有些育肥,延长出栏时间,浪费大量的饲料,料肉比不堪计算。
四、发生原因
1.应激;应激会导致仔猪的免疫力下降,抗病能力下降,感染病毒和细菌。
2.疫苗:通过调查,保育栏仔猪不好养的大部分是没有接种过疫苗,特别是没有接种圆环病毒疫苗,或者说只接种一次。
3.仔猪断奶进保育栏期间采取保健措施。由于近两年行情的影响,猪场对药物保健不太重视,甚至对消毒措施都不感兴趣,过度的考虑成本,而导致猪场的猪的健康状况下降;对保育猪也是如此,想来个侥幸心理,能不发生就不做药物保健,一发生再说。
4.卫生状况等环境,环境卫生状况差,潮湿、阴暗、氨气过重,温度没有达到保育猪所需要的温度等等,也会导致保育猪的疾病发生。
5.营养状况:走过好几家猪场,说保育猪不好养,在与饲养员交流时说老板不让喂饱,一天 饲喂,甚至更少。保育猪的营养是根本,一定要保证保育猪的营养需要,特别是正在发育阶段,一定要保证仔猪的营养需求,还要考虑营养的全面平衡,这样才能保证仔猪的抵抗力。
五、保育猪疾病的防控
1.疫苗一定要做好,在产房时该做的疫苗,一定要做好,对于圆环疫苗,还是接种为好,而且要做两次:一般在仔猪2-3周做一次,3周后再做一次。
2.断奶前把栏舍卫生消毒好,栏舍温度要调试好,最好调到最适合于保育猪生活生长的温度,进入保育舍当天栏舍的温度要达到25℃,以后要保持在22℃-24℃
3.做好药物保健工作,转群前三天-转群后7天,饮水中添加‘维立康’;转群当天饲料中添加‘比龙副清’和‘优乐欣’,每吨饲料添加:比龙副清1公斤+优乐欣0.5公斤。在转入小猪栏之前三天-转栏后五天,每吨饲料添加:比龙副清1公斤+优乐欣1公斤
保育猪的健康问题是整个猪场的关键,直接影响猪的生长与育肥速度,关系到整个猪场整体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只有提高保育猪的健康水平,才能给生猪育肥和生长打下良好的基础,才能提高饲料报酬,缩短饲养时间,提高整个猪场的经济效益。给保育猪一个健康生活成长的环境,做好疫苗接种工作,搞好正常的药物保健,使保育猪健康茁壮成长。
第四篇:当前猪伪狂犬病的流行状况与防控策略
当前猪伪狂犬病的流行状况与防控策略
猪伪狂犬病(PR)的临床症状与发病日龄密切相关,4周龄以内的仔猪感染伪狂犬病毒,主要表现为神经症状,死亡率很高,通常认为2周内感染几乎会导致100%,3-4周龄感染会导致50%以上的死亡率。4-12周龄感染感染伪狂犬病毒,临床上神经症状和呼吸道症状兼而有之,死亡率10-15%。12周龄以上感染伪狂犬,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症状,如没有其他的继发感染基本不导致死亡,由于伪狂犬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科,本身产生干扰素的能力就比较强,导致的呼吸道症状(主要湿性咳嗽)通常维持1周左右,但是这一周呼吸道症状导致直接的经济损失是饲料照样消耗,然而体重下降5-10公斤,另外容易继发胸膜肺炎,同时咳嗽的过程就是不断的排毒并感染其它猪只的过程,导致猪场野毒阳性率举高不下,是当前导致感染压力高的主要原因,这是当前伪狂犬病的主要危害。另外母猪感染也会导致流产等繁殖障碍。同时伪狂犬病也是一种免疫抑制性的疾病。
我国伪狂犬病的过去和现在: 每当我们回忆上世纪70-80年代,猪的疫苗主要是猪瘟、猪丹毒,有时加个猪肺疫疫苗。直到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我国伪狂犬的基本背景是猪群基本未免疫。出现了伪狂犬的爆发:母猪流产,仔猪神经症状、腹泻,并伴高死亡率,大猪呼吸道症状伴继发感染死亡。为此全国开始推广伪狂犬疫苗的免疫。约2005年起,大多猪场已实施免疫,以神经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伪狂犬爆发性猪场显著减少,转而进入散发状况,偶有猪场出现流产和仔猪神经症状,多以大猪呼吸道症状为主,由于没有导致高的死亡率,因此未引起多数猪场足够重视。近年来,特别是2011年底以来,我国多个省份相继出现伪狂犬疫情明显的增加的情况,表现为母猪流产,仔猪神经症状和大猪死亡的案例,有的地方同时伴随猫狗死亡。不少猪场伪狂犬野毒感染率显著上升。如果对本次的发病情况和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进行比较,我们可以发现现在几乎所有猪场实施伪狂犬免疫。但是真正伪狂犬野毒阴性猪场甚少。众多猪场大猪阶段有伪狂犬病毒的感染。
伪狂犬发病的原因分析: 对于当前发生的猪伪狂犬病的情况,有专家对部分分离株的测定表明某些基因出现了变异;有人认为出现了超强毒。然而当前较多的人认为还是由于环境的感染压力大所导致。对于伪狂犬病,多数猪场仅采取一般控制措施,未采取坚决的清除策略,野毒(gE)抗体阳性率居高不下,猪场内野毒有循环传播的机会,从兽医防疫的角度讲:主要是免疫不合理,出现免疫空白问题:表现为免疫程序与疫苗特性不对称,商品猪不免疫或免疫时机把握不正确,免疫剂量不足(疫苗效价低)。另外引进种猪时同时引入病原;猪场消毒﹑隔离措施等生物安全措施不严;仅采取一般控制措施,未实施扑灭方案。这些也是伪狂犬流行的原因。现在流行的伪狂犬病,在临床上,尽管多数猪场基于母猪流产、仔猪神经症状而确定了伪狂犬发病,而血清学资料显示往往是育肥猪gE转阳在先。仔猪免疫的不完整或程序的偏差,或免疫量的不足,使育肥期猪群不足以抵御高感染压力或强毒攻击而感染,临床出现咳嗽并大量排毒,同时血清gE抗体转阳。大量野毒的扩散,使母猪群处于病毒高压下,抵御能力经受考验。当病毒高压突破母猪原有抗力,则出现流产,继而仔猪发病死亡。临床案例显示有些猪场母猪在一致高gB抗体的状况下,也有出现较多流产病例并伴随仔猪神经症状现象。所以对于猪场来说,一方面要尽可能的提高全场猪只对伪狂犬病毒的抵抗力(包括提高猪只的抗体水平和细胞免疫力),另一方面尽最大的努力降低猪场的感染压力,阻断猪场内野毒循环是关键(公猪-母猪,母猪-母猪,母猪-肉猪,肉猪-肉猪,肉猪-母猪之间的传播),最好建立gE阴性猪场。育肥期的免疫漏洞不可忽视。为了便于理解,我们把猪只抵御伪狂犬的抗力(比如抗体水平,细胞免疫力)比喻为“堤坝”,把猪场的伪狂犬感染压力和野毒循环比喻为“洪水”。当“洪水”的压力高过“堤坝”的抗力时,就是感染发病之时。因此作为猪场我们一方面应尽最大的努力提高“堤坝”的水平,另一方面应最大的努力降低“洪水”。这样才能保持我们猪场伪狂犬的安全。
当前伪狂犬病的防控策略:
猪伪狂犬病属于病毒感染,除了饲养管理,生物安全措施和确保引入/或留种的种猪是gE阴性外,选用安全高效的疫苗免疫是预防该病的最好措施: 选择疫苗时应该考虑毒株、抗原含量和佐剂。对于伪狂犬疫苗来说,世界上用的最多的是自然弱毒bartha株,中国绝大部分的伪狂犬疫苗也是这个毒株,因为它gE基因自然缺失,无毒力返强的风险,安全性高,免疫原性好,也便于和野毒的区分。第二个关于抗原含量。以前猪场只关心一头份多少钱,其实还应该清楚地了解一头份里面有多少抗原。因为我们买疫苗主要就是买抗原,其目的是帮助您的猪建立特异的抗体/免疫力,来预防特异性疾病。抗原含量就是指抗原的病毒滴度,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疫苗效价,伪狂犬疫苗的抗原效价单位用半数细胞感染量,即TCID50或CCID50来表示。然而在市场上不同厂家的猪伪狂犬疫苗抗原含量相差甚远。梅里亚公司的伪狂犬疫苗猪克伪每头份至少199万。有效阻断病毒循环,达到黄金标准,用于帮助净化伪狂犬病。高效价的抗原和特定的佐剂可以产生更高的抗体水平和细胞免疫力,保护猪只避免伪狂犬病的困扰,只有能阻止病毒的循环并且gE缺失的疫苗,才能通过免疫的方法协助猪场建立伪狂犬野毒阴性的猪场。第三个就是佐剂:通常分为免疫增强型佐剂和普通佐剂,油佐剂都是免疫增强型佐剂,而水佐剂则包括免疫增强型佐剂和普通型佐剂。上述佐剂各有自己的特点,并没有笼统的好坏之分,关健是看与什么疫苗相配,一般认为:油佐剂疫苗产生抗体较慢,注射应激相对大些,有免疫刺激作用,但是抗体维持时间长而平稳。水性佐剂疫苗:好抽易打,应激小,抗体产生快,高峰高,但是维持时间短,上得快降得也快,无免疫刺激作用。如何选择用水佐剂或油佐剂呢?有一个比较简单的做法是,如果这个疫苗是免疫母猪,通过母源抗体保护其仔猪,与母猪本身没有关系的,选用水佐剂疫苗。因为这样利用它产生高峰高的特点,保证母猪在产仔时,获得高抗体即可。就选用水佐剂的较好。如果这个疫苗是免疫母猪,通过母源抗体保护其仔猪,又要保护母猪本身的,选用油佐剂的疫苗较好。因为这样利用它产生抗体维持时间长而平稳的特点,保证母猪全年都处于较高而平稳的抗体水平。既可在产仔时把高抗体传给仔猪,又可保护自身。比如口蹄疫疫苗,伪狂犬疫苗等。因此像伪狂犬病的疫苗就要用油佐剂好些,因为不仅仔猪会感染伪狂犬,母猪感染伪狂犬也会导致严重的损失,所以疫苗通过免疫母猪不仅要维持母猪一生高而平稳的免疫力(抗体水平)保护自身免受伪狂犬病毒的困扰,同时还要产生高的母源抗体通过初乳传递给仔猪。梅里亚的伪狂犬疫苗是水包油佐剂,属于油佐剂的范畴,但油外包了水后,降低了油佐剂的应激,保留了油佐剂的优点。另外,有些疫苗(比如猪支原体肺炎疫苗)需要在小猪阶段(比如在8周龄前)免疫,由于油佐剂(包括其他免疫增强型佐剂)有免疫刺激作用,在猪场圆环病毒感染情况未知或防疫不确定的情况下,或者在蓝耳病(PRRS)病毒感染的敏感期,那么最好是选用无免疫刺激作用的水佐剂疫苗。
对于当前流行的伪狂犬病的情况。我们推荐猪伪狂犬病完整的免疫程序:母猪每年普免3-4次。仔猪免疫:1-3日龄滴鼻,滴鼻最好的佐剂是生理盐水或蒸馏水。仔猪70日龄首免,100日龄加强免疫1次。
对于伪狂犬病发病群的特殊免疫,母猪免疫:公、母猪普免一次,必要时3-4周后再次加强。仔猪免疫:1-3日龄滴鼻,滴鼻最好的佐剂是生理盐水或蒸馏水。在育肥开始阶段免疫一次,也就是至少10周龄以上,间隔4周免疫第二针,或者根据血清学情况进行免疫。即母猪强化免疫前的所产的仔猪,过渡期内除实施滴鼻外,后续的免疫时间依据原母猪的免疫水平或母抗测定结果而定。
关于小猪滴鼻的问题:伪狂犬病毒在三叉神经的定殖与再感染之间有一定的联系,潜伏伪狂犬病毒的神经元不可能接受伪狂犬病毒其他毒株的再感染。结果表明,弱毒的活疫苗可以建立潜伏期去抑制野毒的感染。这为滴鼻免疫提供了理论依据。另外,有研究表明,滴鼻后可以测到局部抗体,滴鼻免疫属于黏膜免疫,与母源抗体没有冲突。所以在当前伪狂犬病严峻情况下,正确的滴鼻免疫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免疫方法。为了让滴鼻免疫吸收得更好,更快,滴鼻免疫最好用生理盐水稀释,并且从滴嘴中喷入鼻孔的疫苗呈现散开的雾状。
伪狂犬在欧美的净化计划起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由于疫苗的发展,使免疫与感染能够区分,这类疫苗的高效免疫能够大幅阻止病毒复制,使得净化能够得以成功,北美和西欧的大部分地区已经净化。欧洲清除伪狂犬的工作,在疫苗的选择上建立了伪狂犬疫苗的黄金标准,作为伪狂犬净化专用疫苗,其评判主要依据该疫苗免疫后的攻毒表现,首先是免疫猪攻毒后不死亡,更重要的是攻毒猪的排毒量大幅度减少,排毒时间大幅度缩短。对于伪狂犬病的清除,其方法可包括 1)清群与重建,2)检测与淘汰,3)免疫,检测,淘汰,4)免疫等四种,很显然,通过免疫而达成净化的目标,是成本最低且最简便的方法,但前提是疫苗需要具备黄金标准的功效。血清学研究的结论,猪场采用高效疫苗,并实施完整的免疫程序更可能成为伪狂犬阴性场。肉猪群伪狂犬野毒抗体阴性,则可能伪狂犬阴性,因为肉猪群中没有病毒循环。母猪群野毒抗体阳性,而肉猪群野毒抗体可以是阴性的。但是肉猪群是阳性的地方,母猪群总是阳性的。免疫程序不完整的猪场始终处在风险之中。免疫程序完整的猪场而母猪野毒抗体阳性趋势未下降,也许是没能保证使用阴性的后备母猪用于更新。实施完整免疫程序的猪场,而肉猪群野毒抗体阳性,需要重新检查免疫程序及饲养管理特别是初乳的摄入。合理的免疫程序应该不仅仅实施母猪的免疫,正确的时间和次数实施肉猪免疫同样重要。定期的血清学监测以了解免疫或感染的动态是必需的。在良好饲养管理的前提下,采用高效的疫苗结合良好的免疫程序有效控制和清除伪狂犬是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