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技术多媒体演讲常见的10个误区-邹才能
技术多媒体演讲常见的10个误区
中石油研究院邹才能院长在勘探专业博士(后)学术交流会上的讲话
一、技术多媒体汇报的十大误区 1、没针对,没主题
所谓的“没有针对、没有主题”,就是没弄明白取这个题目、讲这个报告到底要达到什么目的,是汇报这两年的工作,还是进行技术交流。这个时候第一你要讲得有深度,有学术水平;第二,学术水平达到之后你要讲的意义是什么,学术意义、理论意义、勘探价值在哪里。我认为有些同仁没有把握住。汇报的时候生、储、盖讲完之后就完事了,这不是技术交流的要求。如果你这样汇报的话,我们前面19位评委肯定不会给你高分。一个特别深的体会是,每一次作报告一定要看下面的观众是什么群体,你是要讲给哪一个人听,还是将给下面19个评委听,这个很重要。包括大家以后出去做学术报告、出去讲话,都面临这么一个问题,一定要想透你作报告、你说话针对谁,达到什么目的。这是第一条,大部分都没想明白这个问题。只有想明白这个问题,你的发言、你的讲话才会受到大家的认同。2、没重点,没亮点
我们上来之后有好几位同仁,讲了好几个观点,第一个观点还没讲完就快到点了,才开始讲第二个观点,这就是没有重点,在整个报告里面便没有重点。在一个大的体系里面又讲了很多个观点,在这个会上10分钟你怎么讲,没有重点,便没有亮点。我自己的理解就是,亮点和重点还不太一样。在一个多媒体里面,哪个亮点要让它闪闪发光。我给大家讲一下我的一个例子,在勘探年会上,我想讲一个亮点,这个很难讲,我就突出了非常规连续油气藏,把它作为我的亮点,我就把这个亮点讲深、讲透,国内外都讲到,让它成为我的亮点。但重点是什么呢?重点是总部要求的海相、海域、火山岩、石炭系,这是我的重点,这是领导要求的。重点和亮点不完全一样,大家想一想,你以后做多媒体的时候什么是你的亮点,什么是你的重点,一定要自己想清楚。3、没观点,没证据 有些同仁上来之后,就是“生油是什么”“储层是什么”,没有凝练自己报告里最核心的观点。一般讲多媒体,是以观点带证据、带图、带数据表。你需要开始的时候,着重介绍你报告里的一个观点或者两个观点,而这里大部分人都没有做到。、图太多,图不美 图太多、图不美,我还没说图难看。一张多媒体片子里六七张图,密密麻麻,挤得看不清楚,黑白的、复印的都来了。想一想,都到博士了,从硕士到博士,你总有几张好看的图拿到上面来讲吧,复印的都弄来了,还看不清楚,很难看。这么大规模的会议,勘探一路的所长、书记,科研管理等部门领导都在,好不容易有这么一次展示的机会,结果没展示好。我前面讲的,机会很难可以重来,要争取。所谓的图不美,就是图特别的多,特别的乱,不简练,颜色不美,特别不好看。5、字太多,字不准
所谓的字太多,大家自己看看我们这33位同仁,有些字写得一板一板的,有些字还不准,所谓的字不准,就是你的语言不准,为什么前面评委问你那么多问题,那是因为你说话不准。比如礁滩饱和度,大家就去理解这个礁滩饱和度是个什么概念?你们能听明白吗?我们知道你讲的啥,但是你表达不准确,准确的说法应该是“礁滩含油气饱和度”。这就是字不准的一个例子。、片子多,片子乱
你想一想,十分钟要拿出30多张片子来讲,是不是片子太多?1分钟一般1个片子,多媒体片子一般用白底、兰字或红字,字用黑体。现在的多媒体都讲究简洁、简单、大方、大气,就几个字也给涂个颜色,不好。咱们刚开始做多媒体的时候容易犯这个错误,文字图片飞过来、飞过去,不好看。大家去看看中央文件、正正规规的多媒体报告,都特别的简洁,不是你们用的很多颜色,搞得花里胡哨。7、话太多,话太快 讲的时候话太多,话太快。刚才还在说,有些同志上来用了几分钟来讲我为什么要选这个题、我为什么要做这个研究,说了半天,一看时间耽误了,这是第一。第二是也不知到你要达到什么目的,是要大家理解你这个地方做的工作很多、你对这个地方很了解?你这么讲是“开门不见山,十针不见血”。话太快,有的确实是在放小钢炮,不停地讲。演讲要求语言要有节奏,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8、音太大,音太小 有的声音太大,刺观众的耳,没有注意到声音太大后让下面的听众很难受。还有的声音太小,离话筒太远的时候,声音很小,下面的都听不见,你想你讲多媒体的效果会怎样,肯定不好。9、身僵硬,笔乱晃 所谓的身体太僵硬,是指站在讲台上规规矩矩,一看就很紧张,特别紧张。还有就是笔乱晃,上来之后,激光笔别乱晃,但是有的养成习惯了。给大家说一个亲身的例子,我们某一个油田研究院领导,就因为笔乱晃了几下,然后提油田领导就没有提上。大家想想为什么?拿着笔在上面晃来晃去,第一是把别人晃晕了,第二你想想你是个什么心态,你给人什么印象,特别不好。有些鼠标也是晃过去,晃过来。我为什么专门提出来讲呢,这是我们特别大的一个通病,大家一定要注意。这里面我估计有一半的人,有这么一个弊病,这个一定要改。10、看眼前,顾自己
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我在观察每一个发言者,有的人只看上面的屏幕、有的人只看下面的笔记本,好像演讲和下面的人一点关系都没有,所以是看眼前、顾自己。所谓的技术交流,所谓的演讲,和会场一定要有个互动,气功叫控场,其实作报告非常大的一点就是要控制整个会场,怎样才能控制住整个会场,这就是你的本事。讲多媒体和讲话,控制会场也非常重要。我在地质所的时候,只要有人讲话,你讲我就不讲,为什么呢?你在下面讲对我也不尊重,我讲大家听不见对大家也不尊重,这个非常非常重要。讲多媒体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什么时候要看屏幕?什么时候要和下面的观众交流,这都特别的重要。交流会,就是上下要能交流。
二、多媒体制作的四点体会 1、字要少,字要准 字少就是一个字也不能多,一个字也不能少。所谓的字少、字准,就是你讲你的观点的时候,一个字也不要多,这里面有很多同仁,用了很多“因为”、“所以”、“而且”、“但是”,在多媒体里面都有,大家要记住在讲多媒体的时候要用一句话讲观点,一个字都不能多,把你想讲的观点写得清清楚楚。为什么你们讲的东西,让评委会挑剔你们呢?说明你们在用词、用字上不准。字要少、字要准,这个说着容易做着难。2、图要简,图要美
在一张多媒体片子里面不要放4张、5张图,最多2张图,你说工作量可以,但你表达观点,一般是1张图就够了。图要美,就是图要特别要美观,这么大的报告,你做的图、你画出来的观点都要看上去要很漂亮美观。尤其是这样的大会,代表你的水平,代表你的智慧,也代表你的美学,图表达的意思,图的颜色,内在的协调,字的大小等,都要和谐。3、要有快,要有慢
要掌握好你的节奏,有的讲得特别的慢,讲的时候听着都着急,有的又讲得特别的快,包括语气和声调,节奏的快慢,都要掌握住。我理解从上到讲台开始一直到下去,你这个多媒体怎么讲,你都要有一个想法。还有一个大家上来之后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一看就很着急不成熟,有好几位上来之后,笔记本、多媒体等还没有弄好就开始说话,特别的不好。上到讲台开始,先敲一下话筒,看是不是响的,你的多媒体是不是打开到全屏了,你的鼠标你看它是不是好的,你的激光笔是不是亮的,当你准备好了之后,看看观众,你才开始讲,才开始做你的报告,这个也特别的重要。4、要简练、要大方
讲多媒体一定要讲得非常简洁,有的是绕半天,绕过来绕过去。怎样做到简洁,我认为只有自己去思考,你的语言怎么组织,你这张片子到下张片子怎么过渡等等。还包括你的着装,你的仪表。我们看有个别同志穿着大衣就上来了,这么重要的会,至少要穿得整洁一点吧,我看女士今天都比男士要穿得注意。当你穿着、仪表整洁之后,你自己都有自信。三、三点建议及要求
第一、各所每年要坚持组织青年技术人员开展技术交流会。这一次没有让硕士来参加,主要是考虑到人太多时间不够。在各个所的时候就要更加严格地要求,这是对青年好,这是对各个所好。
第二,我们每一年还是要坚持搞这种技术交流会,让大家也总结一下,这一年干了很多事到底哪一件事是最值得拿出来讲的。这个多媒体给大家保留下,明年就不能再拿这个多媒体讲了。大家现在就要思考,未来一年要做些什么有意义的事,值得拿出来讲的事,这个也是很重要的。
第三,每一个硕士、博士每年要写一篇文章,至少要是核心刊物的文章。这个我建议各个所作为硬考核去执行。一年下来如果我们不思考不整理,那我们就会浪费掉。发表的文章,评职称都会用得上,这是对你们一年工作的总结,也是对你们文笔的一个历练和提升。大家要做到“第一会干,第二会讲,第三会写”。
勘探一路长盛不衰,是因为严格要求的精神一代一代地传承。我们与其他石油院校、单位的区别,就在于经验共享,成果共享。希望大家抓住机遇,严格要求自己,抓住各种机会锻炼自己,提高自己,争取早日成才,成大才。希望通过进人时的“相马”及学术交流会上的“赛马”,实现勘探一路优秀科技人才“万马奔腾”的局面。
第二篇:初中地理教学多媒体技术使用的误区
初中地理教学多媒体技术使用的误区
商南县城关镇初级中学
叶玉琴
误区一:现代媒体“泛滥成灾”,出现一拥而上现象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在教学实践中的广泛应用,教师亲身感受到新技术对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等方面起着巨大作用,在教师中兴起了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热潮。然而,有的学校几乎所有的课程、每一节课都排在多媒体教室,学生一天下来少者要听三、四节课,多者要听五、六节的多媒体教学课。这样以来,学生每天眼睛盯着屏幕的时间就多达几个小时。多媒体教室窗户要遮光,不易透风,再加上屏幕亮度很高,对学生的眼睛刺激很强烈,特别是长时间看着银幕,闷在黑乎乎的教室里,特别是夏天,多媒体教室又无空调设备,空气混浊,闷热无比„„这样很容易引起视觉疲劳、头脑发昏,学习效率可想而知,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也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误区二:多媒体教学“哗众取宠”,出现注重形式忽视目的现象
个别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往往对各种各样的多媒体效果,比如动画、声音、特效等爱不释手,将它们统统都用到教学中去,使自己的电子教案或多媒体课件每次点击鼠标都会发出声音,产生动画,有的动画和声音跟自己的教学内容没有丝毫的关系,学生看的眼花缭乱,听的心烦意燥,这样不但没有起到呈现知识点的作用,反而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无关的声音和动画上去。
时下有的听课评委评课的标准,看重课件制作是否花哨,有无动画,视频。音乐等,重视课件制作形式,忽视了讲课的真实目的,授课教师也就投其所好。也是导致教师走入多媒体教学误区原因之一。
误区三:现代媒体“依赖症” 出现“机灌” 现象
时下的许多地理公开课,几乎都演变成了PPT(powerpoint)展示课,出现了“现代媒体替代教师,电脑替代人脑,片面追求形式化”的现象。有些课甚至本末倒置——“教师”辅助“课件”,教师不是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教学,而是执行课件程序,期望学生按课件的预先“设计”去从事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得出预定“结果”。多媒体替代了一切,成了现代课堂教学的全权代表,而传统教学艺术却“马放南山”,这种过分的依靠多媒体教学形式,致使学生成了“看戏”者,教师成了“放戏”者,“演戏”的却成了多媒体设备及软件,教师和学生都丢失了自己。
地理教学媒体使用的误区不一而足。如何走出地理教学媒体使用的误区,应引起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深思。
第三篇: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误区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误区
富县高级中学
高晓明
应用多媒体的重要意义在于充分而恰当应用它增强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中获得知识,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因此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逐渐成为目前教学技术手段的主流之一。然而,教学手段是由教学内容决定的,不能滥用计算机多媒体。可是纵观实际工作中,诸多同行在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方面存在许多认识上的误区:有的不能正确处理好与传统教学模式之间的关系;有的不能正确处理好课堂四要素之间的关系;有的在多媒体课件的选题和设计存在科学性和必要性问题;有的不能正确定位多媒体教学的作用,这些是阻碍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下面结合个人工作实际,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不能排斥或替代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经过长期的实践和研究所总结出来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当前的教学模式仍不可能脱离传统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手段只能作为“辅助”的作用,而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教学模式。有的教师认为多媒体课堂教学具有传统教学模式所没有的优势,每节课必言多媒体,特别是公开课或示范课,好象不用多媒体就不能算是一节好课。这种认识过分强调了多媒体教学的优点,而忽视了课堂教学中的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师生之间课堂上的情感交流,削弱了教师的授课艺术和临场发挥能力,不符合学生的的认知规律。如果一味追求课堂上的教学过程的“奢华”,讲究声音、录像、动画和投影,追求知识传授上的“大容量”,最终不是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就是把学生搞得顾此失彼,反面降低了课堂效率。每一个教师特定的教学语言、教态、板书和应变能力是最大的财富,只有把传统教学手段、教师个人特色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发挥多媒体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必须有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
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必须有助于突破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否则就没有必要使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多媒体技术把抽象的、难以直接用语言表达的概念和理论以直观的、易于接受的形式表现出来,或把课堂演示实验中有毒的、有危险性的实验通过播放录像的形式演示出来,或把物质的微观结构或微观粒子的运动状态通过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这些都是多媒体辅助教学中研究的方向,多媒体课堂教学决不能只停留于表面,用电脑屏幕代替板书、用录像代替所有课堂演示实验等这些形式都是不可取的。如我们在讲授“晶体结构”这一节时,可设计NaCl、CsCl、CO2等结构模型,通过不同角度透视、旋转及切割,使学生从课本插图中对晶体结构的平面感觉上升到真实的三维立体空间感觉,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同时也轻松地突破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所以在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规律和记忆规律的基础上,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技术有助于突破教材中的重难点。
三、多媒体积件的制作必须具有科学性
科学性是自然科学中首先必须具备而且是最重要的一个性质,离开了科学性,也就失去了自然科学立足的根本。因此我们要设计积件时一定要注意不能儿犯科学性错误,否则不但不能起到辅助教学的目的,而且给学生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笔者曾见到一个胶体的课件,其中演示胶体的电泳实验中粒子移动的动画时,红褐色的氢氧化铁胶体粒子完全地从阳极流向阴极,从阳极到U形管的中间部分的溶液全部变为无色,这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四、正确处理教学过程中诸要素之间的关系
多媒体课堂教学过程主要包含四个要素: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为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必须处理好四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根据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指导者和知识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主动施教的知识灌输者;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知识的灌输对象;教材中所提供的知识是学生主动建构的对象,而不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的内容;媒体是创设学习情境,学生主动学习、协作、探索和完成知识意义建构的认知工具,而不是教师向学生灌输所使用的手段和方法。可见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不能主多媒体简单地代替都是的传授,仍然要充分发挥都是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突出多媒体教学的辅助功能。只有处理好四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才能正确定位多媒体课堂教学的在中学化学课堂教学的地位和作用。
五、编制多媒体课件不能刻意追求三维动画
多媒体课堂辅助教学只能为实现课堂教学的目的而服务,不能刻意追求三维动画的演示。当前有一种相当普遍的认识,认为一个多媒体教学课件必须有三维动画,若课件中没有三维动画的演示,则此课件的档次就不高,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因为多媒体课件只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应以完成课堂教学的任务为第一要素,如刻意追求三维动画的演示未免有些舍本逐末,况且三维动画不能替代真实的模型。如在课件中演示乙烯、苯等物质的结构,还不如课堂上直接用它们的比例模型和球棍模型,教学效果肯定超过三维动画演示的效果。综上所述,应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辅助化学教学,具有其它手段无法替代的功能。只要善于将这种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相结合、互相渗透、互相补充和完善,必将大大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与此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科学素质的发展和教师水平的提高。
第四篇:语文教学应走出多媒体技术使用的误区
语文教学应走出多媒体技术使用的误区
内容摘要: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正以令人惊喜的速度走进课堂。但是,毕竟这是一种新型的手段,运用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认为以视听可以代替想象、朗读,多媒体可以取代传统教育媒体,忽略语文学科的文学性,缺少参与,不利于师生情感交流。
关键词:多媒体 语文教学 误区 对策
多媒体是信息时代的标志,它和“信息高速公路”一起,改变着当今的世界。教育的发展鲜明的证明了这一观点:由于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人类将要迎接一次比印刷术、电话和电视更大的技术革命”(美国苹果公司总裁斯卡利语)。多媒体技术一进入课堂,便以其集成性、控制性、多元化、多样化,为学生提供了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它具有突破时空,增加范围,扩大容量的特点,增加了教材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并借助形、色、声、情的神奇配合,不仅为教师提供直观、形象、高效率的教学手段,也同样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智力培养、素质提高提供了有效途径。从教学方式或手段来看,它有别于传统教学。它可以使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内容变成形、声结合的画面图式,让静态的审美对象活跃起来成为动态的审美对象,并加快美的信息速度,加大美的信息容量,使学生直接受到美感熏陶,以期取得最优化的教育效果。因此多媒体技术改变了人们固有的思维习惯和生活方式,也给语文教学改革带来了勃勃的生机。它通过文本、图象、动画、声音等方式,创设情景,激发情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化静为动,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能力,打破了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推广和普及已是大势所趋,不少地方发展得轰轰烈烈。但与此同时,我们必须看到在课件制作和实际教学过程中,已出现了一些值得我们深思的误区。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关注并积极投入到这一新生事物中来。共谋良策,趋利避害,促进语文教学的发展。
一、认为以视听可以代替想象、朗读
多媒体课件集声音、图象、文字等多种信息于一体,极大程度地满足了学生 的视听等感官需求,激发了学生对多媒体课的极大兴趣,于是很多教师便在这一方面大做文章,在课件中集中了大量声音图象信息,并在课堂上充分运用。但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反而受到了限制,不利于学生想象力的发挥。比如上《圆明园的毁灭》一课,对圆明园的辉煌景观的描写,正是对学生进行想象力的好时机。可有了多媒体,圆明园的图片一展示,使学生的想象反而受到局限。此外,有了多媒体,教师课堂上的范读是几乎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声情并茂的课文录音。这对于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究竟是利还是弊呢?课堂上学生读书的时间也越来越少,读书声也越来越稀少,以前的那种书声琅琅的语文课堂在现在的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冲击下似已呈日薄西山之势。有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现代教育手段,还要不要花费课堂时间让学生去读?答案应该是不容置疑的。语文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通过教学活动的进行,促使学生的听说读写各方面能力都能有全面的发展,缺少了任何一方面,都不是完整的语文教学。
二、认为多媒体可以取代传统教育媒体
传统教育媒体主要指非放映性视觉媒体,如教科书、黑板、实物、模型等。现代教育媒体的出现是否表现传统媒体可以取消呢?我听过一些公开课,发现在一些老师的课堂上,学生的课本竟一次也没有打开过,课文内容全在投影屏幕上。有的老师不论是出示几个词句,还是一个小练习,都要使用投影片,把小黑板,活动黑板弃之不顾。笔者认为,这种“喜新厌旧”的做法是不当的。更有甚者,有的老师还步入用电教媒体代替板书。代替实验的误区。板书是老师进行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是老师根据教学过程的进展逐步“板演”的,是根据老师所传授知识的内在逻辑顺序而进行的。一般,主体板书一直保留至本节结束。可见,板书不是几张灯片可分割完成的。而用电脑动画来代替实验操作同样不可龋如一位教师在教《乌鸦喝水》时,使用了多媒体动画,演示乌鸦把石子一颗一颗放进瓶里,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的过程。结果,许多学生注意力集中到乌鸦的神态动作上,并且由于制作技术原因,动画中瓶子里的水是升得比较快的,学生对“一颗一颗”、“渐渐”等重点词的理解,体会并不深。另一位老师在同一课的教学中,使用了传统的教学手段,准备了瓶子、石子做实验,还请学生上台动手试一试,并提醒学生观察瓶子中的水,放进一颗石子是看不出水明显升高的,让学生了解到乌鸦的耐心,对渐渐升高有感性的认识。
三、忽略语文学科的文学性,不顾文学作品自身的特性,滥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图像泛滥严重破坏了文学的美感。
诚然,现代化多媒体教学在直观化、形象化、真切化及便捷化方面绝非传统教学方式可比。但是文学最重要的载体是语言文字,最讲究的是意象,意象是作家的感知、情感和理智等因素所构成的经验世界的再现,而这一再现便是通过语言文字体现的,读者正是通过语言文字进入情感和生命体验,从而产生共鸣,这就形成了文学意象的丰富性、复杂性、深邃性。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文学意象正是因为读者心理体验的不同发散,而呈现出五彩纷呈的景象。
在语文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最容易忽略的便是文学性,往往会简单地以媒体直观形象取代文学意象。如一教师在教学朱自清的散文《春》一文时,为帮助学生理解“春草图”,特意截取了一幅生机盎然的画面,画面上小草青翠欲滴,惹人喜爱,学生固然为春草的美丽而感叹,可朱自清先生语言的优美又岂是一个简单的画面所能体现出来的呢?如“嫩嫩的,绿绿的,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一句就值得好好品味,“嫩嫩的,绿绿的”刻画出了小草的油绿可爱,“偷偷地”写出了小草的俏皮情态,“钻”写出了小草矢志向上的力量,而这些隐藏在字里行间的信息是无法在画面中体现出来的,春草的意象美正是通过语言文字表现出来的,如果不引导学生去品味这种意象美,岂不是与语文教学的要求背道而驰了吗?再如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一句“杨花落尽子规啼”便奠定了全诗的格调,设若不懂杨花的飘零,子规啼血的典故,纵使真的恰好截取了“杨花飘,子规啼”的画面,恐怕也无学生能产生共鸣,有悲凄的体味吧?
文学作品中的语言都是富有弹性和张力的。就如我们生活中常说的“你是个东西”和“你不是个东西”都是骂人一样,文学作品的语言为学生的想象和创造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如果引导学生进入意象品味,即使不借助于媒体形象,学生的感受和理解也将会是深刻难忘的,而且内涵也更为丰富。如《红楼梦》中黛玉在
临死前说:“宝玉,你,你好……”,省略号中省略的内容到底是什么呢,是对宝玉的指责、痛斥,还是牵挂、留念?我想,即令是曹雪芹再生,也无法一一说清其中情感的复杂,仅靠一两个多媒体画面又如何体会得了呢?
四、缺少参与,不利于师生情感交流
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除了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外,更重要的是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这种情感的交流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通常有语言手势、肌体动作以及神态等等。传统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授课情况改变教法、思路甚至内容,其灵活性有目共睹,而现在的多媒体一旦设计好了程序就不能随便改变,教师成了“播映员”,主观能动性大大降低,更有的教师因为初学,操作起来手忙脚乱,与学生的交流也就“省”了。缺少了教师的热情参与,既不利于学生阅读,又增加了学生视觉上的负担,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很不利。在课堂上,教师关注更多的是多媒体的操作,而弱化了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技能培养的信息反馈;学生关注的是屏幕上所演示的内容,教师只是一个多媒体的操作者。其实,有些教学内容用传统教学手段可以使教师的喜、怒、哀、乐及情绪、情感对学生的情绪、情感的形成具有示范作用,有利于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有利于师生产生感情共鸣。
从当前教育线上使用多媒体的现状来看,我们很有必要深刻思考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为多媒体在语文教学坐标中找准位置。因此对于多媒体辅助教学这一现代化教学手段,我们应该更努力地寻求它和传统教学手段的最佳结合点,扬长避短,真正发挥其优点,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整改。
一、各取所需,物尽其用。
在大力使用多媒体的同时,其他常规媒体的许多特色功能也不能一概否定。如投影的静态展示功能、录音机的播音功能及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许多优点也不是多媒体所能完全替代的,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特点选好用足合适的多媒体。
1、用在疑难处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受人工操作和现场条件的限制,有些知识的理解、难点的突破用投影、学具操作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而利用多媒体来演示,把课文内容变为直观、形象的画面就可以让学生一目了然。如教《麻雀》一文,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老麻雀对小麻雀的爱,同时也能领悟到爱的伟大、文中深藏的哲理内蕴,我设计了这样的画面:在一阵狂风中,一只小麻雀从摇摆的树枝上掉到了地上,这时一条狗跑了过来,对着小麻雀看了看,贪婪地张开大嘴。突然,一只老麻雀快速冲下来,挡在狗的前面,不停地扇动着翅膀,保护着小麻雀。在生动形象的动感画面显现的同时配以恰当的解说,不但使学生获得审美上的愉悦,而且加深了对文章中心、文章哲理的理解。
2、用在“不可言传”处
在课文阅读教学中,我们会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有时对课文情境的体会“妙不可言”,只能意会,不可言传。这时语言显得苍白无力,传统的“教育者——教育对象”模式遇到了挑战。这时,必须采取“教育者——教育媒体——教育对象”这种新的教学方式方能把不能言明的“妙处”通过电化教学传达给学生。在《北京立交桥》一文的教学中,学习“川流不息”一词,学生缺乏感性认识,难以把握,尽管老师说破嘴皮,学生也难以找到那种境地、那种感觉。有了电化教学,教师用自制课件一展示,学生就会一目了然,他们如同站在北京的立交桥上,各种车辆在桥上桥下来来往往。不用教师只言片语,难点便可迎刃而解,深刻把握。
3、用在激发灵感处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适当地运用电教手段激发学生的灵感,引导学生打开说话的天窗。如:让学生通过听录制的各种声音,展开想象,将周围环境、人物、事物联系起来编故事;看课件展示故事的情节,想象故事的开头,或交代故事的结尾,逆向推想故事的起因和经过;看配乐录像,引导学生观察人物或动物的动作、表情并进行描述。例如,在教学《骆驼和羊》一课时,我先让学生看动画课件,引导学生观察骆驼和羊去找老牛评理时,老牛说它们两个都只看到自己的长处,而没有看到自己的短处时,骆驼和羊会怎么想,鼓励学生发言,使之更深刻
地理解课文。
二、以生为主,优化设计。
教师在设计课件时,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在课件结构上尽可能地使用多元化的超级链接,将教学过程变“线性结构”为“网络结构”,增强课件的交互性、可逆性,使课件的流程能根据教学实际随时调取,同时考虑到各个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反馈情况。条件允许的话,还可增加课件的智能化。
三、素材共享,优势互补
教师要克服畏难心理,积极参加计算机学习。这种学习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教师来说,并不需要掌握太多的理论,而应该把重心放在具体操作上,力求掌握几种常用的多媒体软件。课件制作难在无素材,因此平时应注意素材的积累,发现相关的素材应及时分门别类的加以保存,同时还要打破学科的界限,实现资源共享,只要合适,就要为我所用。为制作出既生动精美,又符合学科特点和学生情况的课件,教师还必须与专业多媒件制作人员紧密配合。一个提供教学素材、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一个提供技术支撑。现有的课件,虽说有时并不适用,但可以利用抓图、抓动画等软件,截取其中所需要部分,重新组合加工,提高多媒体的使用价值。
总之,多媒体教学是一柄双刃剑,它走进我们的课堂,带给我们的冲击和震撼是前所未有的,它大大活跃了语文课堂,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但是我们必须时刻牢记它只是语文教学的辅助手段,其最终目的是为语文教学服务的。关键在于,我们利用它,不能把它神秘化,看成一剂良药,夸大它的作用,也不应排斥它,拒之门外。在教改浪潮中,要改,更要继承,传统教学并非一无是处,我们不应该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倒掉,我们应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只有将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教学有机整合,我们才能彻底改革传统的教学结构和教育本质,“实现一种理想的学习环境和全新的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学习方式”,“达到培养大批具有21世纪能力素质的人才的目的”。我们应该正确看待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和存在的不足,不去拒绝,不赶时髦,而是
以教学效果为准绳,扬长避短,勇于实践,实实在在为学生负责,为学生一生负责。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湖北教育出版社
2、何克抗、张文兰、余胜泉:《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研究项目实施目标与策略》
3、张效民、禹明:《中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教学案例》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4、韩绍祥、魏国栋:《试教通讯》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2003年
5、杨鼎夫:《语文课程标准导读与中小学案例评析》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3年
第五篇:《浅析中学英语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应用的误区与对策》
浅析中学英语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应用的误区与对策
【摘要】多媒体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成为常用的辅助教学手段,合理适时地使用多媒体教学系统,会使英语课堂得到优化,教学效率得到提高。但是,如果使用不当会适得其反,影响英语课堂教学。笔者就多年的中学英语教学经验谈谈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误区及采取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中学英语 多媒体教学 问题 解决方法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已逐渐广泛应用,它以图文并茂、声像共存、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以及跨越时空的超强表现力,充分调动了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到重要作用。但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使用不当,不但不能发挥它的优势,而且会产生消极影响,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笔者根据多年中学英语一线教学的实践经验就多媒体技术应用存在的误区和应采取的对策谈谈看法。
一、中学英语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常见的误区分析 1.教学容量增大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技术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利用计算机综合处理文字、图像、影片、声音等多种媒体数据,使它们集成为一个系统并具有交互性的信息处理技术。是一种辅助的教学手段,它以其独特的形、声、光、电等要素的综合应用可以使教学内容更直观、生动、形象地呈现出来。应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在备课时要对教材内容做必要的重组和筛选,在教学过程中往往省略了板书和必要的板画,因此课堂容量都大为提高,还能补充和拓展大量的课外内容,认为这样做就提高了教学效率。可实际情况是由于多媒体技术的“高密度和快节奏”,往往是教师盯着屏幕“念课”,学生则忙着记笔记,一节课下来学生显得非常紧张,可由于来不及思考而应接不暇、顾此失彼,反而不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2.媒体元素丰富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多媒体课件中图像、文字、声音的颜色、形状、强弱等媒体元素的结合,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视听等感官需求,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教师就在制作多媒体课件上大下功夫,图片文字、音像视频应有尽有,屏幕画面复杂绚丽,特别是公开课和评优课几乎变成课件制作比赛,认为课件做得越“漂亮”,学生就越容易理解和掌握课堂内容。实际上密集的视听刺激容易使学生产生视觉、听觉上的疲劳,同时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淡化主题,对于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反而不利,削弱了预期的目标。
3.教学手段的改变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
从传统的“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张嘴巴度半生”的教学方式到现在的采用多媒体技术作为辅助教学手段的方式转变,教师教学的手段以及地位和作用都在发生着重大转变,要求学生的学习方式也要转变,强调重视学生的主
多媒体技术已成为现代英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作为教师应清楚地认识到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教学的辅助手段,并不是万能的,应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学生实际情况等恰当合理地选择和使用多媒体技术,使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充分发挥其特有的优势,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 邓春晖,黄键青,魏应彬.多媒体技术及应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6.[2] 王常龙.高中生物教学中多媒体应用的误区与对策[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5:114.[3] 卢保京.多媒体在初中生物教学应用中出现的误区[J].考试周刊,2009,7: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