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智锋:坚持创新期待----“219”重要讲话精神解读(5篇模版)

时间:2019-05-14 17:24: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胡智锋:坚持创新期待----“219”重要讲话精神解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胡智锋:坚持创新期待----“219”重要讲话精神解读》。

第一篇:胡智锋:坚持创新期待----“219”重要讲话精神解读

胡智锋:坚持、创新、期待----“219”重要讲话精神解读

胡智锋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大家好!很高兴有机会来这里跟各位分享总书记2月19日关于党的新闻舆论工作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体会。我想从三个方面跟各位分享对这个重要讲话精神的解读:一是总书记关于党的新闻舆论工作重要讲话精神的主要思想、核心观点;二是总书记关于党的新闻舆论工作重要讲话的时代背景和突出特点;三是怎样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一、总书记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核心思想

我用坚持、创新和期待这三个关键词,来对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作一个解读。

(一)坚持

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至少提到三个方面的坚持:一是坚持党的领导;二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三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第一,坚持党的领导。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对坚持党的领导作了非常明确的表述。他指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坚持党性原则,最根本的是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宣传阵地,必须姓党。”大家通俗地解读为“党媒姓党”,这是最近非常热门的一个词。特别是在新闻传播领域,“党媒姓党”是对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坚持党的领导思想的最通俗、最直观的表达。具体来说,“党的新闻舆论媒体的所有工作,都要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团结,做到爱党、护党、为党;都要增强看齐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这里有一个新的表述,就是爱党、护党、为党。在坚持党的领导方面,这个表述对过去历届党中央领导人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主张具有传承性。为什么要这么表述呢?我想这“三个党”,表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的一个非常明确的要求:在感情上要爱党、在行动上要护党、在目标上要为党。这一点是非常明确而且坚决的。

那么,为什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应该说,是基于此前一个阶段里,一些新闻媒体或者社会舆论上出现的在感情上、行动上和目的上背离党的领导的一些想法、做法和言论。对党的一些主张作冷嘲热讽或者是片面的,甚至是误导性的解读。比如说,对中共党史上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英雄模范人物,进行颠覆性的扭曲甚至是中伤。这些都是社会上为百姓所不耻,严重伤害了党的形象的做法和想法。总书记专门指出来警醒我们新闻舆论工作,无论如何不能够背离党的领导,不能够背离党的意志、党的主张和党的正确决策,一定要在感情上、行动上和舆论上做到爱党、护党和为党,这才体现坚持党的领导。这是第一个坚持,应该说是一个全新的表述。

第二,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即坚持正确的新闻舆论导向,这是一以贯之的,历届党中央领导人都在新闻舆论工作方面强调这一点。总书记也有非常好的表述。习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新闻舆论工作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要坚持政府舆论导向”。我们以前经常笼统地讲新闻舆论、新闻媒体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这一次更加细致、更加深入地强调了各个方面、各个环节。

首先,什么叫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大家知道,新闻媒体工作涉及内容生产、内部运营、外部推广、国内外传播,以及经济、产业、市场运行等多个方面和环节。以往我们强调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更侧重于内容生产。总书记特别强调新闻舆论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也就是说,新闻舆论工作不只在舆论生产这一方面,而是在方方面面都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不仅如此,总书记在讲话中还特别强调,各级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要讲导向,这一点毋庸置疑。各级党报党刊和电台电视台是主流媒体,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最重要的载体,坚持正确的导向是无可争辩的。都市类的报刊、新媒体也要讲导向,这是一个新说法。以往总觉得都市类报刊和新媒体是非传统主流媒体,可以适当放宽松,但是习总书记强调,这些媒体也要讲导向。新闻报道要讲导向,副刊、专题节目、广告宣传也要讲导向,这也是一个新说法。以往,我们说新闻报道讲导向,这个无可争议,但是副刊、专题节目、广告宣传是不是也要讲导向?这一点的确没有太多的关注。之后,时政新闻要讲导向,舆论类、社会类新闻也要讲导向;国内新闻报道要讲导向,国际新闻报道也要讲导向。综上,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关于新闻舆论导向,他强调了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非常具体,涉及传统意义上的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以及新闻报道中的时政新闻和国内新闻,还特别指出,都市类报刊、新媒体,副刊、专题节目、广告宣传,舆论类和社会类新闻以及国际报道等也要强调导向。这是比较新颖和具体的说法,同样也给我们一个警醒。我们的确需要反思过去若干年间,是不是在新闻舆论导向方面出现了重视某一方面或者忽略某些方面的倾向。也就是说,在时政新闻报道、传统主流媒体、国内新闻报道等方面抓导向,而相对忽略了在经营运作、广告宣传,娱乐和社会类节目制作,以及国际新闻报道等方面的舆论导向。不仅如此,总书记在讲话中还特别强调,各级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要讲导向,这一点毋庸置疑。各级党报党刊和电台电视台是主流媒体,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最重要的载体,坚持正确的导向是无可争辩的。都市类的报刊、新媒体也要讲导向,这是一个新说法。以往总觉得都市类报刊和新媒体是非传统主流媒体,可以适当放宽松,但是习总书记强调,这些媒体也要讲导向。新闻报道要讲导向,副刊、专题节目、广告宣传也要讲导向,这也是一个新说法。以往,我们说新闻报道讲导向,这个无可争议,但是副刊、专题节目、广告宣传是不是也要讲导向?这一点的确没有太多的关注。之后,时政新闻要讲导向,舆论类、社会类新闻也要讲导向;国内新闻报道要讲导向,国际新闻报道也要讲导向。综上,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关于新闻舆论导向,他强调了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非常具体,涉及传统意义上的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以及新闻报道中的时政新闻和国内新闻,还特别指出,都市类报刊、新媒体,副刊、专题节目、广告宣传,舆论类和社会类新闻以及国际报道等也要强调导向。这是比较新颖和具体的说法,同样也给我们一个警醒。我们的确需要反思过去若干年间,是不是在新闻舆论导向方面出现了重视某一方面或者忽略某些方面的倾向。也就是说,在时政新闻报道、传统主流媒体、国内新闻报道等方面抓导向,而相对忽略了在经营运作、广告宣传,娱乐和社会类节目制作,以及国际新闻报道等方面的舆论导向。第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新闻媒体、新闻舆论是为人民服务的,这一点也是一以贯之的。总书记的讲话中,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说了四句明确意见。第一句话是“要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刚才我们说要坚持党的领导和正确的舆论导向,总书记强调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第二句话是“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实际上就是要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这体现了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第三句话是“及时把人民群众创造的经验和面临的实际情况反映出来。”如果说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变成人民的自觉行动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表述,那么,把人民群众创造的经验和面临的实际情况反映出来就是一个自下而上的行动。第四句话是“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目标就是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总体说来,总书记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核心思想如果用“坚持”来表述的话,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在三个坚持中,坚持党的领导,强调了在感情上、言论上、行动上、目的上要自觉爱党、护党和为党;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既强调传统主流媒体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也特别明确而具体地提出了非传统主流媒体的某些方面、某些环节——比如新媒体、娱乐类节目、广告宣传、国际新闻报道以及都市类报刊等等,也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强调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在此基础上,要自上而下地把党的主张变成人民的自觉行动,也要自下而上地把人民群众创造的经验和实际情况及时地反映出来,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

(二)创新在总书记的讲话中,“创新”一词出现的频率比较多,并且有明确、具体的表达,讲了这么几个意思:一是对创新的九个方面做了明确的阐述。总书记指出:“随着形势的发展,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涉及九个方面的创新。以往,这么明确、全面的表达还是没有过的。从以往强调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扩展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九个方面,非常全面、丰富。二是强调创新的目标。习总书记是这么表述的,要“增强针对性和时效性。要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也就是说,传媒舆论出现了分众化和差异化的传播趋势,为了适应这样的趋势变化,我们需要在创新的九个方面的工作上,增强针对性和时效性,来达到构建舆论新格局的目的。三是怎么样去创新。“要推动融合发展,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要抓住时机、把握节奏、讲究策略,从时度效着力,体现时度效要求。”在创新思路和方法上,总书记讲了两点:第一点围绕媒体融合展开,强调新旧媒体主动、积极的融合,特别是传统主流媒体,要借助新媒体去传播;第二点强调创新要围绕时度效展开,时就是时机,度就是分寸,效就是时效、效果。这个思路和方法强调创新要侧重两点:一是融入新媒介;二是强调时、度、效。最后,着力于国际传播。习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增强国际话语权,集中讲好中国故事,同时优化中国战略布局,着力打造具有较强国际影响的外宣旗舰媒体。”也就是说,总书记也强调了国际传播的创新。如何理解习总书记强调的创新要求呢?过去一段时间,中国的新闻舆论领域的确出现了一些新情况。一是我们面临着全球化的竞争。中国的新闻舆论不仅面对国内,也面对世界。有一个说法是中国的新闻不仅是中国的,同时也是世界的。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新闻舆论格外受国际关注,全球化态势是我们无法回避的现实,中国发生什么,对全球都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此,如果没有创新,我们的新闻舆论布局就没有办法适应全球化的现实。新闻发布的及时性、开放性、专业性,都需要极力创新。在及时性上,我国的重大新闻如果不及时报道,可能会引发国际性的猜忌、猜疑,甚至导致谣言四起。在开放性上,如果不对全球开放,可能会让国际产生误解和误读。在专业性上,如果表达的手段和方式过于陈旧,不能达到新闻的专业要求,也会影响新闻舆论宣传的效果。根据这样一个情况,总书记强调创新,是非常具有针对性的。另外,这些年,以中国电视为例,我们大规模引进“洋版本”电视模式。一方面,能够广泛借鉴国际先进电视模式、电视制作经验,有利于中国电视整体制作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我们过多地依赖仰仗于国际电视模式。以电视综艺选秀节目为例,这些年中国最火爆的综艺电视选秀节目,大体上都是引进的国际版本,这就使得中华民族的、本土的、原创的电视节目模式受到遏制。这的确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困境,一方面,我们花很多的钱,引进“洋版本”,拱手把市场让给国际,这本身就是电视产业贸易的逆差。另外一方面,过多引进国际版本之后,本土化的民族原创队伍和能力受到影响和遏制。几代下去,未来中国电视创新,还能仰仗依赖谁呢?这的确是一个很严肃的重大问题。最近几年,特别是近一两年,中国电视人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开始转向本土的、原创的、民族的电视节目模式的研发和创制工作。特别是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资源,比如说汉字、成语、诗词中吸取营养,创制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原创、新型的电视节目模式,比如“汉字英雄”、“成语英雄”、“中华好诗词”以及最近热播的“中国汉字大会”和“中国诗词大会”等等这样一些创新节目。这是中国电视综艺选秀节目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是非常好的一个迹象。这也印证了习总书记所说的,创新的重要性。

(三)期待在总书记的讲话当中,特别强调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习总书记对新闻媒体工作者和各级党委提出了一种期待。第一个期待是对新闻舆论工作者的期待。媒体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所以,要加快培养造就一支优秀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总书记强调:“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要加快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新闻舆论工作者要增强政治家办报意识,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找准坐标定位,牢记社会责任,不断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这是对新闻舆论工作者的政治意识、中心和大局意识、社会责任意识提出的要求。“要提高业务能力,勤学习、多锻炼,努力成为全媒型、专家型人才。”“要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要严格要求自己,加强道德修养,保持一身正气。”“要深化新闻单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对新闻舆论工作者在政治上充分信任、工作上大胆使用、生活上真诚关心、待遇上及时保障。”这是总书记对于新闻舆论工作者的一个期待,期待新闻舆论工作者在方方面面都能够达到党和国家所要求的高度和水准。他还明确地提出新闻舆论工作者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纪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第二个期待是对各级党和政府,特别是各级党委的期待。“加强和改善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是新闻舆论工作顺利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各级党委要自觉承担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领导干部要增强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善于运用媒体宣讲政策主张、了解社情民意、发现矛盾问题、引导社会情绪、动员人民群众、推动实际工作。”也就是说,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有两个方面的期待,一是期待新闻舆论工作者能够在思想上、作风上、专业上、精神上、道德素养上和综合能力上达到一定的水准和高度,成为刚刚讲的“四者”。二是期待各级党委能够加强领导,自觉担当政治和领导责任,增强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及时、充分、专业地利用新闻媒体来解决社会问题,来推动实际工作。

二、习总书记关于党的新闻舆论工作重要讲话的背景和特点我想用三个“性”来进行解读。一是针对性;二是紧迫性;三是全局性。

(一)针对性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讲话,首先具有强烈的针对性。针对当前国内外格局的重要变化:一是大的舆论环境;二是媒体技术和媒体自身变化。首先,大的政治、经济、社会背景。总书记作新闻舆论工作重要讲话,面对的是怎样的舆论环境呢?从国际上看,西强我弱的舆情状态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以欧美舆论为主导的世界舆论格局没有改变,主导世界新闻舆论的依然是英文主流媒体,而不是中文媒体。这个情况是历史因素造成的,现在,中国已然成长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以英文媒体为主导的国际舆情确实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压力。政治上,中国是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经济上,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文化上,我们拥有五千年灿烂历史,文化沉淀。但是在国际舞台上,我们的主张、形象和价值观却没有得到充分、有利的推广和接受。这就出现了很多问题。第一,对中国的了解不够。在新闻舆论上,欧美的民众、百姓很少能接触到中国,所以不了解中国,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情况。第二,“妖魔化”中国。就是戴着“有色眼镜”,以西方的舆论惯性来看中国,按照他们的想法来理解中国。这就带来了第三个情况,误读中国。他们解读的中国是错误的,对中国理解是扭曲的。第四个情况更恶劣,对中国有所了解,明知不是事实,却还要坚持,我们把它叫“唱衰中国”。总是有那么一些人、一些国家,通过新闻舆论对中国的和平发展发出各种颠覆性的、带有恶意、敌意的舆论。面对这些不了解中国、“妖魔化”中国、误读中国甚至“唱衰中国”的舆论,我们的和平崛起的确感受到巨大的国际舆论压力。怎样去应对?全世界百分之七八十的国家是以选民选举为主要形态的民主选举政体,也有百分之七八十是名义上的宗教国家。中国既不是以选举为主要形态的西方民主国家,也不是宗教国家,所以,我们在西方人的眼里是怪胎、是另类,我们的社会制度、历史文化差异性太大。这就导致了舆论产生博弈,出现不了解、“妖魔化”、误读,甚至“唱衰”中国的舆论现象。怎样让西方舆论正确的、善意的、积极的了解中国、接受中国、认同中国,增强我国舆论传播力和影响力,的确是一个特别大的难题。习总书记在这个关头发表重要讲话,有一个国际舆论的针对性。从国内来看,我们同样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在新闻舆论工作方面,我们的大局意识、政治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是不是到位?党的领导有没有相对疲软?舆论导向在一些领域和环节上有没有存在缺失?对百姓、对人民的引领有没有不足?回答是肯定的。我们必须看到,新闻舆论工作这些年一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另一方面,在党的领导,舆论导向,对百姓和人民服务的程度上,还存在着不到位的情况,与党中央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这也是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的国内背景。其次是媒体自身变化,媒体技术快速进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快速崛起,迅速改变了整个舆论格局和舆论构成,传统主流媒体在内容生产、传播和运营方面遇到了障碍和困难。比如,报刊业大规模下滑,电台、电视台收听(视)率也出现快速下滑等情况。另一方面,媒介融合的趋势也在形成。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博弈和融合。主流媒体和社交媒体出现多样化形式,比如微博、微信;自媒体快速崛起,分解着传统主流媒体的受众。我国舆论环境出现了总书记所说的分众化、差异化态势。这也是习总书记有针对性地应对国内外舆论环境格局变化的重要讲话。

(二)紧迫性新闻舆论工作在社会全局中扮演的角色异常重要。恰如总书记所说:“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重要大事,要适应国内外形势发展,从党的工作全局出发来把握定位。”从总书记讲话中可以看到,新闻舆论工作之所以具有紧迫性,一方面,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或者说新闻舆论媒体是为党的治国理政、定国安邦大事直接服务的,抓好新闻舆论工作对我们党治国理政、定国安邦至关重要。同时,新闻舆论工作水平的改善对社会稳定、国家形象塑造、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等一系列重要命题影响巨大。

(三)全局性总书记在讲话中特别强调要改善党的领导,各级党委要对新闻舆论工作自觉承担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也就是说,新闻舆论工作不仅仅是新闻舆论工作者的工作,更是各级党委的工作,要自觉承担起政治和社会领导责任。新闻舆论工作不仅要立足于意识形态、新闻本身,而且要在全局工作中展开。所以,总书记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具有针对性、紧迫性、全局性。

三、做好“三个结合”,贯彻落实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如何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在这一点上,我讲三个重要结合:第一是国内与国际相结合;第二是正确导向与中国故事相结合;第三是官方管制和民间表达相结合。

(一)国际与国内相结合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国在世界上政治、经济地位较低,影响力有限,存在内宣、外宣两个舆论场。随着中国经济、政治地位的快速提升,国际、国内两个舆论场越来越融合,对内宣传和对外宣传已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经常很难区分。在这种情况下,按照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来看,要实现我国新闻舆论工作充分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就要特别强调国际和国内相结合的意识。一方面,植根于中国的国情现实;另一方面,遵循新闻传播规律,按照国际通用的、专业的生产、传播、制作精神和原则来推进。比如重大新闻报道,当突发事件出现的时候,对于新闻舆论工作,第一是及时性,要及时报道,当然前提是真实性;第二是适度的开放性;第三是足够的专业性。重大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对内可能需要长时间的调查,但对于拥有铺天盖地并且技术发达的自媒体、社交媒体、国际媒体的今天而言,虽然你想调查清楚再报道,但拖延可能导致我们工作的被动。也就是说,如果不及时发布信息,可能面临着谣言四起的情况,产生各种误读,甚至会引发不良的社会情绪,承受国际舆论的巨大压力。这一点,要特别谨慎和注意。今天,内宣、外宣的界限模糊,我们要充分利用国际新闻舆论报道的规律,及时、开放、专业地进行传播,赢得新闻舆论工作的主动局面。同时,在一些重要领域,内宣和外宣也有一些不同。比如,涉藏题材,关于西藏的宣传历来是我们对内对外宣传都非常重要的一个领域。以往,我们经常按照内宣的要求来进行外宣的工作,习惯把党和政府关于西藏工作的一些指导意见、政策、方针和精神进行传输和表达,这在对外宣传中,往往受到冷遇,经常遇到大家对你的话语不熟悉、对你的表达方式不接受等情况。在若干的涉藏宣传当中,一个华人做了一部纪录片,叫《西藏一年间》。这个片子在国际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很多欧美的主流媒体纷纷播出这个纪录片,这为我们在世界舆论上获得国际人士对中国西藏精准深入的了解产生了非常积极正面的影响。这就是自觉地把国际、国内相结合,既充分考虑中国的政策方针,也运用国际通行的叙事方式和手段方法来进行表达。同样是纪录西藏生活,这样的纪录片在世界上的传播效果和影响力,远比按照内宣的方式创作的各种宣传品要高得多、大得多。这是第一个结合,国际与国内相结合。

(二)正确的导向和讲好中国故事相结合我们的很多新闻舆论产品在宣传上都是好的作品,但在传播效果上千差万别。最近几年,一部对外传播的纪录片叫《舌尖上的中国》,在国际上大获欢迎,就是因为它把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包括乡愁记忆,这些正确的导向和讲好中国故事有机结合起来。《舌尖上的中国》的故事,是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也是世界电视观众喜闻乐见的。用漂亮的影视语言、精美的画面、精准细腻的镜头捕捉,讲述各个故事。一个食谱往往和一个地方或者一家人、一个厨师的传奇故事结合起来,用生动、感性、形象、美好的故事来传达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来表达我们民族美好的情感。这些美食的故事、人的故事不仅对中国人来说是有魅力的,对于全世界的观众来说,是了解中国、感受中国最生动、最直观的教材。这是正确导向和讲好中国故事相结合的一个非常好的案例。

(三)官方管制和民间表达相结合新闻舆论既然坚持正确的导向,就一定需要强势管制。比如,在一些重要新闻传达上,我们都习惯用来自新华社的通稿,这一点无可争议。但另一方面,各个媒体传达通稿的同时,能不能根据自己的特点,特别是结合百姓观众的民间表达方式来进行,这也是做好新闻舆论工作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我们能不能善于从民间、从网络来发现人民群众创造出来的鲜活、生动的话语。比如《人民日报》曾经用“给力”这样的词,大家都非常地欢迎。其实这几年很多重要的官方管制和通稿表达当中,也都随时引进来自民间智慧的表达,甚至总书记讲话当中也用到过“我们蛮拼的”这样一些网络语言、民间表达。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素材,是做好新闻舆论工作非常重要的来源。如果把官方的管制和民间的自由表达有机结合起来,一定会对我们的新闻舆论工作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提升产生重大影响。这是关于总书记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一点学习心得,与各位分享。讲得不到位,甚至有错误的地方,敬请各位批评指正,谢谢大家!(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第二篇:胡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及解读

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及解读 一、三件大事

胡锦涛说,事实充分证明,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胡锦涛指出,90年来,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党和人民进行28年浴血奋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第二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第三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这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后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军,使具有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国面貌焕然一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事实充分证明,在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壮阔进程中,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二、三大成就

胡锦涛说,经过90年的奋斗、创造、积累,党和人民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的成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一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另一大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解读】

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副主任谢春涛:胡锦涛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论述确实是一个全新的阐述。过去我们讲得比较多的是道路、体系,今天我们的制度也基本成型了,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包括相关的体制,已经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框架,当然远不完善,需要在进一步坚持的基础上完善。

三、基本结论

胡锦涛指出,回顾90年中国的发展进步,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总结90年的发展历程,我们党保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根本点(“四个坚持”)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始终保持党开拓前进的精神动力;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任人唯贤、广纳人才,以事业感召、培养、造就人才,不断增加新鲜血液,始终保持党的蓬勃活力;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正视并及时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始终保持党的肌体健康。

四、当今形势

胡锦涛指出,从严治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繁重、更紧迫

四种考验、四种危险摆在全党面前

胡锦涛指出,全党必须清醒地看到,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

【解读】

谢春涛: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非常到位,对形势的估量非常清醒。他看到了我们今天存在的问题,毫无疑问,各种问题当中,最要害的是脱离群众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好,意味着什么?

五、选拔干部

胡锦涛指出,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

任用干部不让老实人吃亏

胡锦涛在讲话中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

90年来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是我们党性质和宗旨的必然要求。我们党除了人民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我们党坚持这个崇高原则,为一切忠于人民、扎根人民、奉献人民的人们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宽广舞台。

要坚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选拔任用那些政治坚定、有真才实学、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要坚持凭实绩使用干部,让能干事者有机会、干成事者有舞台,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让所有优秀干部都能为党和人民贡献力量。

【解读】

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这次讲话一个重要的特点,一个新意之处在于把人才问题放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上。这些年来,我们党越来越注重加强人才建设。尤其面向未来,我们要进一步参与到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当中,这时候就对我们人才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六、党群关系

胡锦涛指出,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

拜人民为师 把人民当亲人

胡锦涛在讲话中指出,90年来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全党同志必须牢记,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

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拜人民为师。

要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权益。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

各级党政机关和干部要坚持工作重心下移,经常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做到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要把基层一线作为培养锻炼干

部的基础阵地,引导干部在同群众朝夕相处中增进对群众的思想感情、增强服务群众本领。

【解读】

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副主任谢春涛:胡锦涛总书记特别强调(密切联系群众)这个问题,一方面是继承了我们成功的经验;另一方面有现实的针对性,在这方面我们遇到了新情况,新问题。

七、反腐倡廉

胡锦涛指出,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党的生死存亡

干部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胡锦涛在讲话中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90年来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我们党对长期执政条件下滋生腐败的严重性和危险性,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都要反对腐败,认识是清醒的。

我们党旗帜鲜明、一以贯之反对腐败,反腐倡廉建设不断取得新的明显进展。同时,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依然艰巨。如果腐败得不到有效惩治,党就会丧失人民信任和支持。全党必须警钟长鸣,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把反腐倡廉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牢记,我们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行使权力就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决不能把权力变成牟取个人或少数人私利的工具。各级干部都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

八、党的制度建设

胡锦涛指出,要完善党内选举制度和民主决策机制

克服独断专行软弱涣散现象

胡锦涛在讲话中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健全民主集中制,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90年来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建设好、管理好一个有几千万党员的大党,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必须始终把制度建设贯穿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之中,坚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继承传统、大胆创新,构建内容协调、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制度体系。

推进党的制度建设,要坚持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发展党内民主,积极稳妥推进党务公开,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完善党代表大会制度和党内选举制度,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保障党的团结统一,增强党的创造活力,坚决克服违反民主集中制原则的个人独断专行和软弱涣散现象。

全党同志都要牢固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的观念,认真学习制度,严格执行制度,自觉维护制度。

总之,只要全党同志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我们党就一定能够更好把握历史大势、勇立时代潮头、引领社会进步。

九、体制机制改革

胡锦涛指出,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躲不开、绕不过

破除妨碍科学发展体制弊端

胡锦涛在讲话中指出,面向未来,全党同志必须牢记,我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我国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躲不开、绕不过,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

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定信心、砥砺勇气,坚持不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奋力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找准深化改革开放的突破口,明确深化改革开放的重点,不失时机地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继续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创新,继续解放和

发展社会生产力,继续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

十、经济建设

胡锦涛指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根本要求

发展是解决所有问题关键

胡锦涛在讲话中指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生产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起来,这是我国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国际地位大幅度提升的根本原因。今后,我们必须继续牢牢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决不能有丝毫动摇。

发展仍然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牢牢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我们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的关键所在,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也是对我们民族自强能力的重大考验。

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我们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改革开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十一、民主政治

胡锦涛指出,要不断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

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胡锦涛指出,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继续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总结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正反两方面经验,明确提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我们坚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我们废除了实际上存在的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确保了国家政权机关和领导人员有序更替。我们不断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人民实现了内容广泛的当家做主。

我们要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以保证人民当家做主为根本,以

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要坚持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

要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十二、文化发展

胡锦涛指出,要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对称的文化软实力

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胡锦涛指出,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继续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面对当今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重要因素的新形势,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要坚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要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要着眼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对称的文化软实力,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十三、社会建设

胡锦涛指出,要坚定不移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继续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胡锦涛指出,推进社会建设,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加快发展教育、社会保障、医药卫生、保

障性住房等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十四、发展稳定

胡锦涛指出,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

主动正视社会变革带来的矛盾

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没有稳定,什么事情也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去。这个道理,不仅全党同志要牢记在心,还要引导全体人民牢记在心。

当代中国正经历着空前广泛的社会变革。这种变革在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的同时,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社会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我们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主动正视矛盾,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不断为减少和化解矛盾培植物质基础、增强精神力量、完善政策措施、强化制度保障,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

【解读】

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副主任谢春涛:发展是硬道理,这是邓小平提出的,但是稳定是硬任务,这是第一次提出。过去我们曾有过不稳定的时候,国家遭殃、百姓遭殃。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有了稳定的局面,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我们要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稳定是第一位的,没有稳定什么都无从谈起。

十五、台湾问题

胡锦涛指出,要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主题

两岸共同遏制“台独”分裂

胡锦涛指出,巩固的国防和强大的军队,是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的坚强后盾。我们必须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

要着眼全面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以推动国防和军队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为主线,全面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人民军队的根本宗旨,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拓展和深化军事斗争准备,积极开展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提高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全面建设现代后勤步伐,抓紧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积极稳妥推进

国防和军队改革,坚持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全面提高以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为核心的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

我们要一如既往坚持“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全力支持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依法施政、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推进香港、澳门同内地的交流合作,团结一切爱国爱港、爱国爱澳力量,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我们要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主题,全面深化两岸交流合作,扩大两岸各界往来,共同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活动,为两岸同胞谋幸福,为中华民族创未来。

十六、关心青年

胡锦涛指出,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依靠青年

全党关爱青年 支持青年创业

胡锦涛在讲话中指出,回顾我们党90年的发展历程,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

我们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说过,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人类。我们党的创始人,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大多数都是从青年时代就满腔热血参加了党,决心为党和人民奋斗终身。我们党的队伍里始终活跃着怀抱崇高理想、充满奋斗激情的青年人,这是我们党历经90年风雨而依然保持蓬勃生机的一个重要保证。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全党都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鼓励青年成长,支持青年创业。党对青年寄予厚望,人民对青年寄予厚望。

全国广大青年一定要深刻了解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不懈奋斗的光荣历史和伟大历程,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人民,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坚定理想信念,增长知识本领,锤炼品德意志,矢志奋斗拼搏,在人生的广阔舞台上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尽情展现人生价值,让青春在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中焕发出绚丽光彩。

十七、成就总结

胡锦涛指出,人民是真正的英雄,这一点我们永远不能忘记

决不能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

胡锦涛指出,90年前,中国共产党只有几十个成员。今天,中国共产党已经拥有8000多万党员,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90年来,我们党取得的所有成就都是依靠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人民是真正的英雄,这一点我们永远不能忘记。

我们完全有理由为党和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而自豪,但我们没有丝毫理由因此而自满,我们决不能也决不会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

在本世纪上半叶,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完成两个宏伟目标,这就是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肩膀上的担子重、责任大。全党同志要牢记历史使命,永远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更加奋发有为地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和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

第三篇:胡智锋 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

胡智锋 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 ——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

宣讲家网: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今天的节目,宣讲家网请来了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胡智锋教授,来和我们一起谈谈十九大报告中文化方面的内容。您好,胡老师。

胡智锋:谢谢,您好。

宣讲家网:十九大报告多次提到文化自信,文化自信也是近年习近平同志在国际国内多个重要讲话中反复提及、使用频率极高的热词,请您对此谈谈看法。

胡智锋:文化自信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非常重要的关键词,是继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三个自信”之后的第四个自信,蕴含深刻的内涵。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已经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经济成就,同时还产生了新的“四大发明”——高铁、支付宝、网购、共享单车,我们作为经济大国的地位应该是举世公认的。

随着经济地位的提升,作为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过去若干年间在国际国内扮演的角色更加积极主动,体现了一个大国的政治担当。中国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部队最多的国家,迄今走过了27年的海外维和历程。截止2017年7月,中国军队已累计派出维和军事人员3.5万余人次,先后参加了24项联合国维和行动,被国际社会誉为“维和行动的关键因素和关键力量”。另外,我们在世界上的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强。

与此相对应就是文化,中国在和平崛起的过程中,最需要的是对自己文化的自信。如果我们缺乏文化自信,不知道自己的文化财富在哪里、自己的精神支撑是什么,而是一味追捧外国文化,那就支撑不起一个大国的崛起。我们是一个大国,就像习近平同志说的,“大就要有大的样子”。“大”就要对自己文化的高度自信,有了文化自信,我们就是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我们就是吃中国的饭、穿中国的衣,用中国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来跟世界打交道。我们不仅要自信,还要用中华文化的魅力去感染他人,让人喜爱和认同中华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讲,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是十九大报告的一个亮点,也是支撑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关键所在。

宣讲家网:您是研究文化产业的,请您谈谈文艺创作应该如何体现文化自信?

胡智锋:文艺创作当中很多方面都涉及到文化自信,比如题材、内容、创作方式、艺术形式等,都应该有本民族的特点,体现对中华文化的传承。然而,创作层面还不是最重要的,对于中国文艺创作来说,真正体现文化自信的是创作心态。那么,什么样的创作心态才能体现文化自信呢?我觉得,与中国大国地位相匹配的创作心态才能支撑我们的文化自信。

在我们的电影、电视剧、纪录片创作当中,有两个倾向特别值得关注或规避:一是盲目的民族自大;二是盲目的民族自卑,这两个倾向都与大国心态不相匹配。大国心态应该是一种雍容、大气的心态;与大国心态相对的是小国心态,小国心态就是生怕人看不起,遇见到大国就紧张害怕,总觉得自己不行。中国80年代的影视作品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以展示丑陋、阴暗的一面来引起被人的好奇的作品,这种创作现象是很被大家垢病的,这种创作的自卑心理也不符合大国心态。另外就是过于自大,生怕别人瞧不起,睚眦必报,这种狭隘的过度的民族自尊心就是过度自大。因此,在文艺创作上首先要解决的是创作心态问题,既不自卑也不自大;拥有雍容、开放、包容的大国心态,才会有大气磅宣讲家网:十九大报告提出,提升文艺原创力,推动文艺创新,对此您是怎么理解的?

胡智锋:原创力和创新,核心还是原创力。与原创力相对应的是抄袭、克隆、模仿,也就是非原创。作为一个大国,在文艺创作上不仅要有大国心态,还要敢于创新,敢于做前人没做过、外国人没做过,唯有中华民族能做的创新,这就叫原创。

我们的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为世界带来了独特的文艺世界,显现出中华民族了不起的原创力。近现代以来,我们也在文艺原创上也做了大量工作,无论是文学、戏剧还是影视,都有大量的原创力很强的作品,也出现一大批文艺大师。各领域文艺创作大师迭出,在文学方面,比如鲁迅、郭沫若、巴金、老舍、曹禺等;在美术方面,比如徐悲鸿、齐白石等;在音乐方面,比如聂耳、冼星海、王洛宾等。

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拓展,我们一方面鼓励文艺原创力,另一方面由于产量越来越大,原创力显得不是很突出,甚至在某些领域有原创力下降的态势。比如电影方面,中国电影票房很高,产业能力很强,产业景观喜人,但是真正原创力很强的中国电影剧作的并不多,很多还是模仿好莱坞,或者说还是在成熟的好莱坞商业体系带动下自觉模仿、克隆的结果。电视综艺方面,百分之八九十的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缺乏原创力,都是移植国外的模板。我们自己的原创在哪呢?这几年我们也慢慢有了自己的原创,比如《诗词大会》《朗读者》。

因此,中国文艺创作要打造出“中国制造”“中国创造”,必须拿出中国人自己的原创力很强的作品,而不再依赖好莱坞,也不再依赖国外的节目模板,打造出展现中华民族原创力的中国文艺,特别是影视方面。

礴的景观和气象。

宣讲家网:十九大报告提出,讲好中国故事,对此您有什么看法? 胡智锋:讲好中国故事是习近平同志这些年在很多重要场合反复讲的一个重要命题,引发了世界广泛的关注。讲好中国故事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讲什么样的中国故事,二是怎么讲好中国故事。

第一,讲好中国故事的前提是选好中国故事。好的中国故事应该体现中华民族独特的气质和个性,是在当代依然充满活力的,跟世界先进文明相匹配的优秀故事。同时,我们要把落后的糟粕的故事与先进的精华的故事区分开。中华文明上下5000年,产生了许多的中国好故事,比如女娲补天、愚公移山、神农尝百草的传说,以及岳母刺字、戚继光抗倭等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故事。愚公移山是体现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精神,女娲补天体现责任感、使命感和“天人合一”的精神,岳飞抗金、岳母刺字体现的是忠君爱国的精神,戚继光抗倭是不畏强敌、敢打敢拼的英雄主义精神。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传承下来的好故事。

近现代以来,中华民族还在继续创造新的好故事。如果说中国古代的故事是体现中华民族智慧和创造力的好故事,近现代的故事就是体现革命和创新精神的好故事。比如推翻晚清王朝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毛泽东带领中国共产党人一步一个脚印,推翻旧中国、建立新中国的伟大征程;还有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那些可歌可泣的故事。

改革开放以来,接近40年历程又是一个波澜壮阔的伟大历史进程。这个进程中,有领袖的故事,也有企业家的故事,还有各行各业的模范故事,这些故事体现了当代中国人的智慧和创造力。

所以,中国好故事首先要体现中国智慧、中国能量,我们不能讲落后的愚昧的中国故事。讲好中国故事的前提是讲中国好故事。

第二,怎么讲好中国故事?十九大报告提出,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与之相应,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首先,要处理好民族和世界的关系。我们常说,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话没错,但是不全面。反过来说,越是世界的也越是民族的。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我们有很多故事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故事,但是这些故事如何让世界感知和理解呢?比如岳飞抗金,怎样才能让世界感受这个故事的魅力呢?应该挖掘人类性的命题,岳飞忠诚、一身正气,不被邪恶力量所容,他的伟大、完美、忠诚招来了佞臣的打压、迫害。为什么忠诚反被打压?实际上这是全世界普遍的问题,是人性的问题。在西方文化当中,这样的孤胆英雄,一身正气反被打压的,也不在少数。因此,我们要找到共性的东西。岳飞抗金虽然是宋代那个特定时代的故事,但它还具有人类性,他身上的亮点,他的忠诚、善良既具有民族性又具有世界性,是大家都能看懂和听懂的。同时我们还要强调,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要找到世界性的语言,找到大家都能理解的那个点。

其次,要处理好主体和个体的关系。现在网络文艺很活跃,流行一个词叫IP,这就是一种创意。创意是带有虚幻性的,体现了创作者的智慧。但是在虚拟世界里,仅仅是一种IP创意还不够,伟大的文艺创作还应该反映这个时代深厚的生活景观。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要强调主观的好创意、好IP,也要强调客观上深入生活,要在火热的现实生活当中挖掘和提炼有用的故事。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有份量的故事,而不是一个虚幻的概念。所以IP固然好,但是不够,还要深入生活,把主观的智慧和客观的丰富多元的生活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形成好故事,讲好中国故事。

最后,要处理好主流和时尚的关系。在我们中国故事当中,有大量的弘扬主旋律和主流价值观的故事,但是我们发现一个问题,体现主流价值观的好故事年轻人常常不怎么喜欢。年轻人喜欢时尚的,而那些年轻人喜欢的时尚的文艺创作中,主流价值观会相对弱化。那么,这些彰显主旋律、主流价值观的故事,怎么样才能获得年轻人的喜爱?这就需要我们在主流和时尚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比如《湄公河行动》《战狼2》都是体现爱国主义,弘扬主旋律的作品,同时作品在爱国主义、英雄主义中融入了现代时尚的元素,包括视听的感觉、叙事的方式、影像的展现,以及演员的表演等等,这些时尚元素和主流价值观非常自然地融合在一起。

总之,讲好中国故事的关键是要选好体现中国智慧、中国创造力的中国好故事;其次,讲好中国好故事要处理好民族与世界、IP和生活或(主体和个体)、主流和时尚三个关系。宣讲家网:怎样理解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胡智锋:中国拥有几千年的文化传统,这是一个宝贵的财富。我们要正确看待中华文化。中国走出去、提升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方面需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另一方面要区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转化成在当代依然具有活力的优质的文化基因和文化资源。

第一,汲取中华文化中智慧的、有创造力的,在当今依然有活力、有价值,对当下有启迪的基因和文化资源,剔除那些糟粕的文化。

第二,实现创造性转化应该在价值层面找到中国和世界的对接点。比如中华传统文化中强调的“天人合一”,延伸到今天,可以把“天人合一”的理念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融合,从而减少对自然的伤害,避免一些人类活动对地球的破坏。再比如,在人与人的关系上,我们强调“和而不同”,“和而不同”的理念是一种开放、多元的理念,我们可以相互的争斗,但是不一定要你征服我、我征服你;我们可以和谐相处,但是可以你做你的、我做我的。人与人、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之间,我们强调“和而不同”。在今天,这种“和而不同”的观念就演化成“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就是中华文化的“和而不同”理念和当代价值观的融合,这本身就是一个创造性转化。从“和而不同”转化成“人类命运共同体”,把中华智慧用“活”了。

因此,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要在价值观层面寻找中国和世界的衔接点,在中国和世界的对话当中凝练和磨合出新的概念。从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天下大同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命运共同体、美好生活的向往,这这些理念打通了古今,打通了中国和世界,是在价值观层面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在创作技艺层面,我们要寻求多元元素的共同对接,最核心的就是如何从古老走向现代。保持原生态固然很好,但是在今天原生态的确生存很困难。比如,一个少数民族的歌舞,如果我们强调原生态,它必须在那样的土地、那样生活环境、那样的村寨表演才适合,但这样就比较难进行传播。张继钢先生把少数民族的歌舞元素做了现代化的处理,变成了《千手观音》,变成了在奥运会开闭幕式上展示的漂亮歌舞;杨丽萍在白族原生态的孔雀舞的基础上,加入了现代元素,声、光、电等,让她的舞蹈从传统的原生态的状态,转化成了有原创意义、能够让更多人欣赏的现代舞。尽管在某个方面它失去了一些原生态的东西,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它获得了更大的传播和推广。

综合来看,我们倾向于在保护的基础上,尽可能地把传统元素和符号进行现代化改造和处理,让它符合当下人们的口味和欣赏习惯,这就是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总之,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要与时俱进,将传统与现代、时尚的新元素融合。

宣讲家网:谢谢胡教授来到宣讲家网演播室,跟我们分享您在文化方面的研究。

胡智锋:不客气,谢谢。

第四篇:读胡总书记723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

读胡总书记“723”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

胡锦涛总书记在“7.23”重要讲话中指出------综合分析当前国内外形势,我们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的确改革开放30 多年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项事业在全党和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质的跨越,我国已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在世界舞台上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我们所面临的挑战,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必须要处理好我们所面临的挑战,才会迎来新一轮的腾飞。

一、经济结构有待调整

我国虽然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我们应该清楚的看到,我们的经济发展主要是在投资、出口两架马车的带动下取得的,然而国内消费这架马车却还没有发挥经济主要动力的作用,这就导致了如果欧美等发达国家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我国经济的发展也会受到很大影响。我国下阶段必须将经济增长的重心转移到刺激国内消费上来,让消费这架马车真正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二、贫富差距有待合理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同时一个大的社会矛盾也浮出了水面------贫富差距。基尼指数是衡量贫富差距的重要标准,2011 年中国的基尼指数已经超过 0.55,成为了世界上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贫富差距拉大导致有钱人无处用,无钱人没钱消费的局面,一个大的社会矛盾由此产生。下阶 段,我国必须采取措施解决好收入分配问题,让贫富差距更加合理,社会才能更显和谐。

三、领土问题有待解决

钓鱼岛、南海等区域都是中国固有领土,有着极其丰富的资源或重要的军事战略意义,外国对他们虎视眈眈,为此与我国的领土摩擦时有发生,下阶段我国要积极通过外交政策或军事力量全力维护我国领土的完整,为我国的发展创造一个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挑战大,办法多,我们要树立必胜的信心,紧紧团结在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万众一心,开拓进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幸福美好的未来贡献力量。

第五篇:解读2016年习近平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解读2016年习近平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全面总结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伟大贡献和历史启示,深刻阐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必须牢牢把握的八方面要求,对全党在新的历史起点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明确了行动指南。讲话气势恢宏、意蕴深厚、体大思精,充分展现了共产党人的本色初衷、雄心壮志和使命担当,是引领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纲领性文献,为决胜全面小康、实现中国梦凝聚起必胜信心和磅礴力量。

历史是奋斗者的坐标系。在95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披荆斩棘、跨越沟坎,为中华民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三大历史贡献:从团结带领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到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由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再到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95年的历史向我们昭示:正是因为有先进理论的指导,有用先进理论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的领导,有先进政党顺应历史潮流、勇担历史重任、敢于作出巨大牺牲,中华民族才能彻底改变命运、焕发蓬勃生机。这95年历程,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不能忘却、不容否定的壮丽篇章,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继往开来、奋勇前进的现实基础。毫无疑问,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是正确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扎根中国大地、吸纳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独立自主实现国家发展的战略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只有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才能赢得光明的未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无论是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还是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最根本的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和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使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永远立于不败之地。面向未来,面对挑战,8800多万党员只有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才能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境界,创造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新辉煌。

“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穿越时空的历史回响提醒我们,只有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才能从历史走向未来,从胜利走向胜利。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是要坚持真理、推进创新,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前进;就是要坚定理想、筑牢信念,不断把为崇高理想奋斗的伟大实践推向前进;就是要增强自信、毫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就是要把握全局、统筹协调,不断把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推向前进;就是要解放思想、真抓实干,不断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就是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就是要胸怀天下、互利共赢,不断把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推向前进;就是要管党治党、严字当头,不断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向前进。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回首峥嵘岁月,实践已经雄辩地证明:我们党在强国富民、引领复兴的历史性考试中取得了优异成绩,无愧人民的期待、历史的选择。放眼光明前景,赶考依然在路上。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胜利必将属于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的中国共产党人,我们必将向历史、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加优异的答卷!

把握“八个坚持”,创造人民幸福生活

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我们党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总书记号召全党同志坚守人民立场、增进人民福祉、发挥人民主体作用,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宗旨意识和为民情怀。为人民利益担当,为人民幸福奋斗,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这是我们把握落实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八个坚持”要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到“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的庄严承诺,95年来,党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这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面向未来,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为民之志不移、为民宗旨不变,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就能使我们党始终拥有不竭的力量源泉。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95年风雨前行,95年为民担当,一代代共产党人奉献牺牲、艰苦奋斗,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面向未来,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推动事业发展的目的和归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打赢脱贫攻坚战,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就能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

人民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既是我们党的一贯主张,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内容。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只有毫不动摇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通过各项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优势明显、行之有效的制度,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扩大人民群众有序政治参与,保证人民广泛参加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才能形成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汇聚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磅礴力量。“功以才成,业由才广。”把党内外、国内外等各方面人才吸引过来、凝聚起来,广开进贤之路,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党和人民事业就会不断发展壮大、愈加兴旺发达。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95载栉风沐雨,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人民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始终把人民至上作为矢志追求的价值取向。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永远保持为人民利益而奋斗的担当精神,我们党必将进一步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团结带领亿万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的生活,共同开辟更加美好的未来。

把握“八个坚持”,推进新的伟大工程

沧海横流显砥柱,万山磅礴看主峰。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

“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着力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着力增强抵御风险和拒腐防变能力,不断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向前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总书记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以“打铁还需自身硬”的自觉、“管党治党必须严字当头”的思路,系统谋划全面从严治党,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指明了方向。把握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八个坚持”要求,最关键的就是增强“四个意识”,从严从实抓好党的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我们党作为一个在有着13亿多人口大国长期执政的党,党的建设关系重大、牵动全局。先进性和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我们加强党的建设,就是要同一切弱化先进性、损害纯洁性的问题作斗争,祛病疗伤、激浊扬清,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到什么阶段,党的建设就要推进到什么阶段。这是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把握的基本要求。

党的执政地位并非与生俱来,也非一劳永逸。如果管党不力、治党不严,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党内突出问题得不到解决,迟早会失去执政资格,不可避免被历史淘汰。只有始终坚持“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才能使我们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坚如磐石。

严字当头,就是要把严的要求贯穿党建各环节、全过程,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要从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这个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抓起,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严肃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要正党风、树新风,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坚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坚持抓常、抓细、抓长,使党的作风全面好起来。我们党面临的最大威胁就是腐败,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有案必查、有腐必惩、有贪必肃,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永葆共产党人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赢得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这场输不起也决不能输的斗争。

为政之要莫先于得人。伟大的斗争,宏伟的事业,需要大批优秀干部。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把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精心培养起来、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让各级领导干部成为做好工作的行家里手,就能为事业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着力形成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的良好氛围,引导广大青年坚定不移跟着中国共产党走,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就能为党的建设和发展不断注入青春力量,不断焕发生机与活力。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历经95载接力奋斗,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历史不会终结,赶考仍在路上。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奋力书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

把握“八个坚持”,聚力民族复兴伟业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现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就是到2020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进而到本世纪中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坚实基础。”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总书记向全党再度发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动员令。把握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八个坚持”要求,最根本的就是始终不渝聚焦奋斗目标、担当历史使命、汇聚奋斗力量,把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推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实现奋斗目标、推进复兴伟业,就要始终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开创了事业发展新局面。面向未来,面对“三个没有变”的基本国情,面对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世界经济发展进入转型期、世界科技发展酝酿重大突破的新趋势,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有质量、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地发展,加快形成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的机制和环境,为中国发展打造新优势、开创新境界。

实现奋斗目标、推进复兴伟业,就要坚定不移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勇于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最鲜明的旗帜,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30多年改革历程启示我们,改革开放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我们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既紧紧围绕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又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既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又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不断推进改革创新,就能让制度更加成熟定型,让发展更有质量,让治理更有水平,让人民更有获得感。

为人类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早就作出的庄严承诺。在决胜全面小康、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进军中,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十八大以来,从推动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到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致力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再到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一带一路”等重大国际合作项目中创造更全面、更深入、更多元的对外开放格局,党中央一系列外交新理念新实践,让中国梦与世界梦交融互通。在走向复兴的新征程上,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中国人民必将同各国人民一道,不断把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推向前进。

集众智事无不成,聚合力业无不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8800多万党员凝心聚力,13亿多人民齐心协力,向着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砥砺奋进,我们必将续写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精彩篇章,开辟民族复兴伟大事业更加光明的前景,为人类发展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把握“八个坚持”,高扬理想信念旗帜

九五华诞问初心,百年征程从头越。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总书记就如何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从指导思想、理想信念、方向道路、奋斗目标、治国治党、内政外交等八个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八个坚持”是我们党95年奋斗历程的深刻总结,也是中国共产党人战胜挑战、赢得未来的行动纲领。学习好、贯彻好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最重要的就是深刻领会、认真落实“八个坚持”的精髓要义和实践要求。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对于我们这样一个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而言,真理是指引航程的灯塔,信仰是凝心聚魂的基石,自信是砥砺奋进的动力。“马克思的哲学是完备的哲学唯物主义,它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行动上才能自觉。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深刻把握历史规律,我们就能手握真理的火炬,高扬理想信念的旗帜,以无比的自信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高举真理的旗帜,才能明确前行的方向。指导思想是一个政党的精神旗帜。95年来,无论是处于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从未动摇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正是因为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我们党才能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夺取一个又一个胜利。历史昭示我们,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灵魂之所在、方向之所指。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面对新的时代特点和实践要求,我们要以更加宽阔的眼界审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实践需要,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高举理想的旗帜,才能坚定前行的脚步。革命理想高于天。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叫共产党,就是因为自成立起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就把为共产主义、社会主义而奋斗确定为自己的纲领。从“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到“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理想之光不灭,信念之光不灭,赋予我们党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上,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思想建设的战略任务,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我们就能保持对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的清醒认知和执着追求,做到在胜利和顺境时不骄傲不急躁,在困难和逆境时不消沉不动摇,不断把为崇高理想奋斗的伟大实践推向前进。

高举信念的旗帜,才能充满前行的动力。有信念就有自信。当今世界,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这种自信,根植于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因为这条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这个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于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这个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这种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凝聚起实现复兴梦想的精神力量。“笃行信道,自强不息。”只要我们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满怀信心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就一定能再创辉煌、开辟未来。

真理的感召穿越时空,信仰的力量无坚不摧。赓续“为有牺牲多壮志”的革命精神,胸怀“自信人生二百年”的奋斗豪情,励精图治、开拓进取,我们必将冲破发展中的一切艰难险阻,实现一代代共产党人矢志追求的奋斗目标,挥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的华章。

下载胡智锋:坚持创新期待----“219”重要讲话精神解读(5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胡智锋:坚持创新期待----“219”重要讲话精神解读(5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坚持以人为本精神创新思想政治工作

    坚持以人为本精神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历来是我党党的建设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新时期的新任务,思想政治工作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

    胡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及解读(最终五篇)

    胡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及解读 中国共产党90周年华诞。胡锦涛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全面回顾了中国共产党90年的光辉历程和取得的伟大成就,总结了党和人民创造的宝贵经验,......

    学习胡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合集5篇)

    学习胡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 万荣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主任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给我强烈的震撼,同时备受鼓舞。 他指出90年来......

    学习胡总书记“7.23”重要讲话精神辅导讲稿(完整)

    统一全党思想的政治纲领 ——学习胡锦涛总书记‚7.23‛重要讲话精神辅导讲稿 (2012年8月20日) 7月23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

    学习胡总书记7.23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2篇

    学习胡总书记7.23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2篇 范文一: 胡总书记在7月23日举行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中指出,全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

    解读胡锦涛总书记7月23日重要讲话精神

    专家解读胡锦涛总书记7月23日重要讲话精神全文实录 时 间:7月26日14:30—15:20 地 点:人民网演播室 嘉 宾: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季明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

    从六方面解读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从六方面解读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这些重要讲话,站在时代发展的战略高度,立足国际国内发展大局,围绕“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坚持创新发展 弘扬工匠精神

    坚持创新发展 弘扬工匠精神 姓名:曹东亮 学号:1552818 专业:机械电子 联系方式:*** 上课时间:星期三8-10节课 任课教师:周莉莉 2016-12-13 同济大学 上海市嘉定区曹安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