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尊敬的的父老乡亲
尊敬的的父老乡亲、兄弟姐妹们;
大家好
我叫王会东,男,1979年7月31日出生,高中文化,中共党员。在这里我给大家作了个简单的自我介绍。今天我能站在这里,能够参加这次竟选,感到十分激动和荣幸。首先感谢各位在三年前给了我一个学习、工作的机会。在这三年中,我是踏踏实实的一心扑在工作上,但是由于人太年轻,工作经验不足,各项工作做是不是很满意。但是年轻人也有年轻人的好处,俗话说的好“初生牛犊不怕虎”,年轻人有股敢拼敢干的精神。我热爱我们这片热土,热爱我们的村子和村民,因此我立志为我们的家乡发展贡献我的全部精力。如果我这次能够当选,关于我对于我村的发展从两个角度八个方面来谈谈我的观点,希望能够得到全体村民的认可和支持。
首先从个人的角度出发,第一个方面来说,我认为作为一个干部最主要的是品行端正,不以权谋私,更不能以权压人,更不能打击报复。其次是要能够大度,要能“宰相肚里能撑船”,要能把这六百多群众装在心里。再次就是要有耐心,因为农村其层工作比较烦琐,因此我们对待群众的事一定要有耐心,一切工作要以村民的根本益为出发点。
其次从集体的角度来讲。
第二方面,就是假如我能担任村委主任以后,主要办下面一些事情:
首先从基础设施方面来说,重点是“水、电、路”,因为这些是关系到村民的生产、生活的大事,我要让村民全天有水。因为目前村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假如有的村民要安装太阳能等,生活十分不方便。关于电的问题,目前我村正在进行的低压改造工程正在实施,这项工程完工后,基本解决我村的用电难的问题。关于路的问题,明年将继续完善户户通工程,涉及到村里的巷道要全部硬化。
三、刚是是从基础设施方面简单的说一下我的设想,下面我重点从我村的了展思路上谈谈我的观点。一个村的发展如果思路不正确,那么结果一定好不到那里,正所谓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得豆。”,我们要有长远的眼光,大局的意识。面对我村实际情况,一无土地,二无资源,要想有所发展,必须从土地上作文章,省委组织部部长来我镇调研是曾说过一句话“远抓核桃近抓猪,不远不近抓果蔬。”这实际上就是对我村发展思路的准确定位。我认为,发展大棚产业是我村发展的一相个正确的思咯。任何产业的发展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虽然我村在发展大棚产业上效益不是很好,追根溯源还是我们没有经验,技术没有掌握了。我想如果我们能够持之以恒,别人能够做到的事我们也一定能够做到既然说到这,这就涉及到我说的第三方面的内容。
三、完成引水上山工程。如果这一项工程完工,我们就可以在山坡上发展大棚。发展一个一亩的冬棚,一年的收入在3到5万元。如果我们村第户能种一个棚,这样就能够解决我村村民挣钱难的问题。
四、作为我们村民也要能大胆的解放思想,也就是说我们要把胆子放的再大一些,眼光放的长远一些。我们村的村民存在有“怕投资”“怕失败”的思想,我们要转变这种思想。可能会有的人说“站的说话不腰疼”,确实我们村的村民有部分村民就没有承担风险的能力。假如今年没有收成,家里的人就没办法生活。还有一部分人是有钱刀也怕赔了。这些情况根本的原因就是我们穷,俗话说的好,没有投资那有回报。
在这里我还要强调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大家一定要团结,团结就是力量,不管将来是谁当选,我们都要紧密的团结在党支部的周围,大力支持支、村两委的工作,大家要团结致,不拉帮结派,不搞窝里斗。我们大家的目标只有一个,北社村的发展。
五、我再从施政方面来说一下,凡是涉及到村里的一些重大事情,要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的程序来办。村里的党务、村务、财务要每年公开一次,接受广大村民的监督。
六、我再从群众对我本人一些看法上来说明一下,可能有部分群众认为我没有关系,组织不回资金。但我不这样认为,我通过三年来的工作,通过支村两委班子对我的培养,领导也给铺不少路子,积累一一些经验。在这方面我认为最重要的有三点:一是要及时掌握信息,二是要把握政策,三是要大胆。我给大家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在省发改委认识一位普通科员,咱不需要他做什么,他只需要给我们提供一个信息就可,国家的哪些政策或资金是适合我样村的情况,我们立马大胆从这方面寻求支持。
第二篇:尊敬的上级领导和广大父老乡亲您们好
尊敬的上级领导和广大父老乡
您们好!
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我想以一个副主任的身份给大家提出几点想法,以供参考。
一、作为全村一千多人口的村主任,首先要有无私奉献的心,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身先士卒的行动,未雨绸缪,一切从全村利益出发。
二、改善经营理念,调整产业结构,理清思路,明确目标,以点代面,种什么、怎么种、养什么、怎么养、买什么、怎么买,瞄准对象,打造特点,定单种养,统一出卖,消除买卖难问题。
三、改善基础设施,主检是浇灌沟渠生产变道和人畜饮水,充分依靠上级党委、政府,努力争起上级各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以减轻父老乡亲在生产生活上的压力。
最后让我们在党的十八精神指引下,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凝心聚力,攻坚克难,为切实改善本村贫困面貌而努力奋斗,这是我的初浅想法,有不对的,请批评指证。
谢谢大家!
第三篇:感恩父老乡亲
感恩父老乡亲,感恩社会
尊敬的各位亲戚、尊敬的各位父老乡亲,大家好!(鞠躬)
故人已去有三载,哀思长存一千天;
三载不见泪落尽,千里相隔眼望穿。
我们怀着无比沉痛和怀念之情,相聚寒冬之夜,举行我的父亲、母亲去世十一周年和三周年祭奠活动,缅怀我们父母亲-勤劳节俭、无私奉献、慈善磊落而平凡的一生。在此,我代表我们全家向-前来参加祭奠的亲戚、父老乡亲以及召光服务队、洼里演出团所有工作人员,表示最诚挚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鞠躬)
我的父亲生于中国民国十五年旧历六月十七日,因病于二零零三年旧历正月初六去世,终年78岁。我的父亲童年遭遇民国18年年馑历经苦难,民国32年被迫去武功县普集修建飞机场。吾父未成年祖父离世,祖母、吾父与四个姑姑相依为命自强不息,新中国成立后,我的父亲-勤劳节俭-受尽艰辛-将我们-兄弟姐妹-抚(fu)养成人。
我的母亲生于民国十六年旧历二月二日,因积劳成疾于二零一一年旧历五月十三日去世,终年85岁。我的母亲自幼跟随外祖母生活-经历坎坷起伏,堪称女中强者。解放后,我的母亲、父亲尊老爱子、与曾祖母和祖母-同甘共苦一起维持生计,同时-和谐持家,为儿女们健康成长-付出了毕生的心血和汗水。
回首几十年来,父母亲-爱家教子,含辛茹苦一起熬过了那-缺衣少食的艰难岁月,用他们质朴无华的言传身教,将儿女们一个个抚(fu)养成人,在哪艰苦的日子里,父亲、母亲的呵护-始终是儿女们-温暖的思念。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当我们兄弟姐妹一个个健康长大、成家立业,在为父母亲尽孝之时,慈祥的父亲、慈祥的母亲因积劳成疾,先后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父母亲对儿女们-恩厚如山;父母亲的养育之恩-山高水长;父母亲的谆谆(zhunzhun)教诲、诚信做事、踏实做人、宽以待人,儿女们永记心田。今后,我们将用自己辛勤的汗水报恩乡亲、报恩社会,把自己的儿女们培养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告慰父母的在天之灵。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亲爱的父亲,亲爱的母亲,你们虽然与我们永别了,但是-你们-勤俭持家、淳(chun)朴善良的一言一行;你们吃亏是福的-良好品德,是留给儿女们的无价之宝和精神财富。(它)她将永远激励儿女们勤劳治家、与邻和睦、造福社会、造福子孙。
亲爱的父亲、亲爱的母亲,你们安息吧!你们永远活在儿女们心中,我们永远怀念你们!
最后,再次感谢在寒冷的季节-前来参加祭奠的亲戚和父老乡亲,祝大家新年身体健康、家庭幸福、四季平安、万事如意!
谢谢!(鞠躬)
二零一四年二月四号晚
杨辉兵日记节选
无题
仲冬季冬如春到
母亲三年降大雪
感恩上天来助兴
气候湿润精神爽
2014年2月5号
今天轮我看校,早上9点多妻子将校门口内外积雪清扫。下午四点50分左右,我从学校所在村庄借来掀,将几天来校门口内外结冰的积雪再次清理掉,同时又将自己房间门口结冰的积雪清理完,将近一个小时的劳动是我大汗淋漓,全身几乎被汗水湿透。尽管流汗,但是身体却舒服透了,看到两个多月的大旱,田地里的庄稼获得积雪的滋润,心里感恩宇宙,感恩苍天。
2014年2月8日
父爱永远
记得父亲去世后,雪下了三天,我的心像冬天的冰雪一样变得麻木冰冷……在三年高中读书的时候,家乡的麦田有两年被吸浆虫几乎吃尽,父亲东奔西借是我顺利完成学业。当我考上大学时,劳累一生的父亲露出从未有的笑容,那是我成长过程中没有见过-最甜蜜的笑。
大学前两年,我的学习成绩很优秀。每一次放假回去,我永远忘不了父亲总是那样的开心。然而,大三不幸降临时,我再也没有见过父亲的笑。每一次住院治疗,父亲总是精心的照顾给我勇气,是我信心百倍地面对人生。
2003年父亲最终郁郁离开人世。在临终时,父亲几次告诉我:把学生教好,把孩子教育成人。我的眼泪夺眶而出,我从心底默许,父亲您放心。
父亲离开我们已经七个年头,但父爱时时在激励我。父爱如山,我会把父爱永远给我的学生……给我的儿女……
2011年6月
母亲,安息吧
母亲一生勤劳节俭,为人忠厚无私,与邻居和睦友善,对儿女的关爱胜过自己。母亲6月14日带着对儿女永远的牵挂离开了人世,昨天6月21日早晨,天雾蒙蒙,8点左右载着母亲的灵柩车缓缓驶向墓地……。母亲,您留给儿女的是永远的思念。母亲,安息吧!
母亲不仅是儿女的母亲,母亲也属于生她养她的土地。母亲安葬后12点左右,天突然下起大雨,干旱的土地迎来了夏播后第一次大雨,天公作美,好雨知时节。
2011年6月
人对地域气候变化有多大影响杨辉兵
[摘要]世界各国都重视森林植物对地域气候的影响,实际上人在生命活动中对地域气候有非常大的影响。观察研究证明:人的生命活动影响着一定地域的气温、风速、雨雪、冰雹的降量,科学是艰辛的探索,我们在努力。
从历史事件认识人类无意识的空间因素杨辉兵
【摘要】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赖以生存的地球,自人类诞生以来,生命活动一直生存在宇宙无意识中走向文明进步。尽管意识控制人类改造自然,但来自宇宙文明的无意识更是人类的智慧和精神财富。
隋唐通史【秦始皇嬴政、唐高祖李渊祖籍甘肃,隋文帝杨坚陕西人】隋朝第二代皇帝隋炀帝杨广605年开凿大运河,610年历时五年完毕。
昭陵是唐朝第二代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是陕西关中“唐十八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从唐贞观十年(公元636年)太宗文德皇后长孙氏首葬到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3年),昭陵陵园建设持续了107年之久,地上地下遗存了大量的文物。
乾陵,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座两朝帝王、一对夫妻皇帝合葬陵。里面埋葬着唐王朝第三位皇帝高宗李治和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建于公元684年,历时23年才修建完成。
历史告诉我们什么?
1555年以前北方少数民族的后裔在今天的西安建立北周,北周的外亲杨坚(隋文帝)替代北周静帝“【宇文】衍”建立大隋王朝,最后隋炀帝杨广被“【宇文】化及”和“【宇
文】智”所杀,隋朝一年后灭亡。唐高祖李渊是隋朝的外亲,立隋恭帝杨侑一年后建立了大唐王朝,到唐玄宗李隆基之后,走向衰落和灭亡。
隋唐五代十国之后,北宋抗辽,南宋抗金,最后元朝统一了中国。
辽金元几个王朝都是北方少数民族后裔建立的王朝。
扶风县人民政府【扶风县财政局】办公地的东面,修建的“大唐商务酒店”非常的豪华漂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杨陵(现改称杨凌)的来历
4000多年前,中华民族农业始祖后稷在这里“教民稼穑、树艺五谷”,开创了中国农耕文明的先河。在杨陵区的五泉镇与大寨乡交界处,有一处陵墓称泰陵(古代称邰陵),陵墓的主人是隋朝开国皇帝杨坚(隋文帝陕西人)。于是,这个地区取名为杨陵。后来杨陵被批准成农业示范区,改名为 杨凌。扶风县大明寺
大明寺,原名福荫寺。始建于隋炀帝(杨广)大业元年(公元605年),距今1400余年。寺院位于陕西省扶风县城南5公里的段家镇大同村的西寺岭上。相传,隋炀帝杨广为纪念其父隋文帝杨坚的功业,保佑江山永固、福荫子孙万代,于泰陵下正西创建了此寺。
第四篇:[中秋节征文]父老乡亲
[中秋节征文]父老乡亲
父老乡亲热爱土地熟悉农业
谙熟节气和谚语懂得在春天播种在秋天收获
他们无论在雨水和阳光充足的日子里忙碌和歇息
都有一种悠然的心情父老乡亲一生都与土地紧密相连着
他们爱惜每一颗粮食懂得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当他们的目光在秋天触到稻穗的光芒时他们就开始磨镰他们就能在中秋明亮如鉴的圆月中看到一个又一个丰实的日子这时他们的眼里
就没有了
帝王与平民之分
教我认识稗草和禾苗的是父老乡亲
教我虔诚膜拜土地的也是父老乡亲他们为了粮食
而在土地上鞠躬尽瘁
广东肇庆鼎湖区肇庆高三:植振华
第五篇:尊敬的庙垭村的各位父老乡亲、各位领导、同志们、朋友们:
尊敬的庙垭村的各位父老乡亲、各位领导、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怀着愉快的心情,在这里隆重举行黎明小学开工典礼仪式,黎明小学的开工建设,是庙垭村人民的一件大喜事,是云台小学的一件大喜事,也是我们云台小学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我谨代表云台小学支部、行政向参加此次开工奠基仪式的各位领导和庙垭村人民表示诚挚的欢迎,向多年来关心帮助黎明小学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向黎明小学的开工奠基表示热烈祝贺!由于历史的、经济的各方面原因,该校一直处于艰难的维持状态,当地干群过去也做了大量工作,校舍年年维修,年年危的局面始终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师生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这成了当地干群和学校心中无法承受的苦痛。在当地干群的强烈呼吁下,学校多次协调上级部门,现在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同志们多年的宿愿在此时就要付诸实施了。
为了确保在下学期开学学生不在租用的民房中读书,为了确保黎明小学的师生能在安全的环境中工作和学习,上级要求该工程高速度、高质量、按时竣工。希望庙垭村支部、村委领导严格工程监管体系,即严格管理、严格监督、保证质量、保证安全、保证进度;希望该村群众大力支持学校建设,恳请有力的出力,有物的出物,以缓解工程款项的不足,多给学校建设提供方便,不为难施工方,为工程建设创造宽松、和谐的施工环境;同时希望施工方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意识,科学施工,精心施工,把黎明小学建成优质工程、精品工程。
最后,祝愿黎明小学工程进展顺利,早日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