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深泽直人:《意识的核心》演讲稿
深泽直人:《意识的核心》演讲稿
作者: Naoto Fukasawa 来源: hi-id 时间: 2008年3月20日
主持人: 今天上午的第二场由深泽直人先生为我们带来《意识的核心》的演讲。我讲简单介绍一下深泽直人先生,深泽直人先生是产品设计师、日本武藏艺术大学教授、无印良品设计顾问、PLUS MINUS ZERO品牌创始人。他演讲的概述是这样的,在每一种条件或情形的任何事情或每一个事件都包含某种我们都认识或分享的如核心/中心元素的东西,这种核心与深层的设计有着极大的关系。例如,如果我们以视觉语言的方式来演绎这种观念的话,核心可以被认为是我们所说的;我们都分享的图形。如果我们以我们的行为来演绎它,核心可以是某种每个人在同一样行为中所采取的路径或次序。这种在我们意识中的核心/中心元素形成了设计本身的中心,也形成了我们在传递中对某事达到共同理解的核心。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深泽直人先生。
深泽直人:
我今天来的目的就是想慢慢的、静静的和大家谈一下关于设计这个话题。接下来会有图象和文字的说明,请大家慢慢的一起欣赏。今天演讲的主题是《意识的核心》,比如说,你找人家帮你设计这个东西,然后他会问你,你想设计成什么东西?这个时候你往往回答不出来。但是当有一天你走着的时候,突然看到,“我就是想要这样的东西。”这个是矛盾的东西,问你的时候回答不出来,但是当看到的时候,你就会知道,“啊,原来我是想要这样的东西。”实际上这种情况,是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是你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也许有一天世界上不需要设计师了,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会不时的发现一些你想要找的这些东西。(影片)比如你看这个照片,大家都知道这个是电车的玻璃窗,但是电车上的这个乘客把这个玻璃窗当成镜子来用了。那么在设计之前,是不是已经存在了一些什么东西。比如在没有放雨伞的地方,几乎所有的人都会把雨伞往墙上一靠,而雨伞的另一头就放在瓷砖与瓷砖之间的缝隙中。这种情况下,比如你造一座新房子的时候,你要设计放雨伞的东西,你不需要把这个地方设计成平常的专门放雨伞的一个空间。你只要在地上开一条缝,当你家来客人的时候,他就会把雨伞往那儿一放。这个无意识的动作,实际上你设计者的目的就达到了,达到放雨伞的功能。设计者在设计放雨伞的地方的时候,可能会想到我要设计一个东西要放雨伞,但是他首先想到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影片)美国有一个有名的学者吉姆斯基(音译),他提出了环境提供给人的价值的概念。可以用这副照片解释他的话,下面横的是一颗倒着的树,这个女孩想都没有想就坐在了上面。也就是说树提供了这个女孩往上坐的价值。刚才都是无意识的行为,类似这种无意识的行为有很多,比如工厂提供给大家的一些可以坐的地方。大家也可以想象到,这个类似于一颗被锯断的一颗树。通过这些可以说明,人不是说自己想然后行动。而很多时候都是无意识的。
(影片)比如说这张照片上是一个铁栏杆,人们为什么会把这个牛奶往上放呢?因为这个栏杆的方形和这个牛奶盒的形状一样。还有一个例子,在电车站旁边有给盲人用的有盲文的地方,有一些人很容易把烟头就灭在这里。当然这个行为不好。但是这个盲文刚好是一粒一粒的。把烟头往上面一掐,这个功能刚好起到这个作用。当然大家不要这样做。比如说这个人在发短信的时候,他会沿着这条给盲人专用的道路走,他可以不用眼睛看而不走错。也就是说,这条黄色的,平时提供给盲人使用的路,当人在发短信的时候,又体现了它的新的价值。所以大家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行为,比如走路、吃东西,这些行为都是一种去搜索价值的连续的行为。比如说走路,人走路并不是小时候学会的一种行为,而是你在走路的时候要看你的脚往哪儿踩,就是在寻找你的脚踩的一种价值。也是一种寻找价值的连续的行为。人与物、环境达到完美的和谐的时候,就是找到了一种意识的核心。
(影片)比如说类似这样的例子有很多,这个是一个巴士站,总会在大家日常的生活中寻找新的价值,这个巴士站的栏杆,大家在等车的时候都会往上坐,大家可以看到这个栏杆现在都变成弯的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把这个牌子移动50厘米的话,可能人们就不会往这个铁栏杆上面坐了。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栏杆的这个地方就是意识的中心。设计其实就是去寻找意识的核心。这个是原研哉老师设计的一个红茶的茶包。中间有一个透明的红色的环,红茶作为意识中心的时候可能会体现红色的颜色,比如我现在想喝红茶,我就会想到这个颜色,所以这个茶包的环用的就是红色的。
(影片)以前大家设计都会绞尽脑汁去想怎么样把形状设计好。但是我在做这个作品的时候我就不去设计没有意思的外形,这是一个打印机。一般在使用打印机的周围可能有废纸篓。这个设计不去考虑打印机的形,而是注意打印机和周围的环境的关系,比如和废纸篓的关系。所以说我们很多人、包括我们搞设计的人,往往不止打印一张。而是打几张出来,会挑选其
中一张,然后把其他的扔掉。
(影片)这个是我很崇拜的一个艺术家,他的一句话就是用现有的东西怎么样都能够生存下去。比如这个是用雨鞋垫这个门的例子。我认为这个是很完美的情况,比如用瓶盖做烟灰缸。这个是用门把门抵住,可能你每天早上开店营业之间的情形。类似的情形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的。里面隐藏了我们大家所共鸣的一种美。
(影片)这是纽约时报上所刊登的一副作品,题目是《椅子》。这种椅子也会往下坐的行为已经有了。这个设计是用椅子的外形和它使用的环境和使用的材料结合起来所创作的作品。(影片)这是一种用立体纱做出的一种沙发。大家会在雕塑的地方坐着等人,所以就做了一个类似雕刻的一样的坐的地方。例如在机场也会设计一些类似箱子似的坐的地方。这些都是一些偏艺术一些的项目,是试图改变人们一种思维的尝试。这个椅子类似于一个金鱼缸,后来由于加工的原因没有坐成。以上都是体现了一些与素材之间的关系。
(影片)这个是计划今年12月份在日本开始销售的手机。它设计的形状的潜台词是想体现一个像溶入你口中的感觉。这个是为了体现人和物体的关系。当然大家不要看到糖果就马上搞一个手机的设计。看过这位大师作品的人,很多人都会说这么一句话,“你的作品好象在哪里看见过。”当然这些作品以前是没有的。为什么人家会这么说呢?很多是因为人们也许在那里见到一个大家所熟悉的、共有的一个信息。
我自己觉得与其说是设计新的东西,倒不如说是找一个实际上已经存在,但是你还没有真正发现的东西。这个是刚才原研哉老师已经介绍过的包装盒。这个果汁盒做得像香蕉皮一样。创作这个作品的作者我一次都没有见过。他有意的做出来的这些包装,为什么他会这么做呢?就是因为香蕉、豆浆、人生果等都是大家众所周知的一个信息。
(影片)这个是无印良品的一个空气清新机。这个设计就像一般的车间的排气窗的外形一样。为什么会做成这个形状呢?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都知道,这个是排气口。做成一个形状的话,你一看就知道,你在这里抽烟的话,烟就会被吸进去,然后有新鲜的空气出来。这个是一部碎纸机,无印良品本来就有做垃圾筒,这个时候做碎纸机的时候,就在原来的垃圾桶的功能上再加上一个碎纸的功能。这是最大限度的利用原有的资源,减少成本。
(影片)这个是把床的靠背部分做得很像椅子。当你往床头边一放的时候呢,可能就会把它当成一个床头柜一样,你会在上面放一些杂物。
(影片)这个是拿着一根表带和车站的时钟一起拍的照片,虽然两个之间是有距离的。但是你这么一拍的话,好象真的是一个手表似。因为车站的时钟是大家共有的资源,这个创作是
根据这个想法创作的。
(影片)这个是CD播放器。这个也是无印良品的藏品,它的外形好象是一个排气扇,排气扇一拉就会排气,这个CD器你一拉的话就会播放音乐。
(影片)这个是削了皮的土豆,有各种各样的棱角。这个是一个手机的设计,这个设计的灵感就来自于小时候的记忆,小时候削土豆皮之后,会有一些赃,然后把土豆往水里一放就会有很干净的感觉。那么把手机设计成这样,大家可以都有这种记忆,所以大家觉得很有感觉。
都会去买。
(影片)这个是意大利的一家公司的作品。它的名字叫“带佳布”。它的形状是非常传统的形状。它是用了一种新的材料。看到这个之后,是不是感觉到曾经在哪儿有过这样的体验?这一点很重要,人们往往在无意识的使用一些东西一般功能以外的功能。比如说你坐下来之后,把衣服往椅子上一搭,人们在使用这个功能的时候没有想到这个东西具有这个功能。当人在使用东西的时候,如果过分地去想他的功能的话,反而很容易出错,比如你在弹钢琴的时候,如果非常紧张哪个键是哪个音的时候,这个时候反而会很容易弹错。所以说东西是在无意识当中被使用的。在无意识的行为当中,引入我们的设计,把我们的设计体现在人们的无意识的行为当中。
(影片)人们往往在生活中有一种领域的意识,比如照片中有三个男人在打电话,如果有一个人在这里打电话,如果第二个人靠近的话,第一个人就会觉得很奇怪。那么,第三个人和第二个人之间的距离,已经是根据第一个人和第二个人之间的距离决定的。类似这种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的关系,就像橡皮筋一样是可以伸缩的。人与人之间最短的距离就是这种在挤车的时候的距离,也就是零距离。大家在这个时候会有与电车保持同样的节拍。如果其中有一个人摆动的角度大于电车的摇晃的角度的话,可能就有问题了。这个就是一种秩序。人这个时候的行动和这个环境如果协调的话,秩序就好,如果你的身体的动作大于这个环境的本身的摆动的话,那么秩序就很乱了。
有一个词语“必然”。也就是说设计要设计已经存在的一种感觉,要体现出恰到好处。有一些设计者会设计一些体现自己个性的作品。但是另外的设计者就会根据周围的环境设计出和这
个环境匹配的东西出来。
(图片)比如这个情况下,只要有一把剪刀就可以剪出一个和这个形状一模一样的东西。所以说,即使你多想体现你的个性,想设计出一个非常酷的东西,但是如果这个东西和周围的环境不匹配的话,那么这个作品就不能说是一个好的作品。我认为,设计应该从自己的生活环境的各种要素中,抽出一些和环境所匹配的元素。
这个是可伸缩的人的形状,我们把它叫做“哈利”,好象是大家工作中都有的压力,但是把工作做好的话,就会达到和内外环境和谐的情况。
我们作为设计者,我们的工作就是“画一条线”,比如说物体和环境之间、空气和物体之间的界限,人与物体中间的一条线,还有物体和物体之间的线,画的这条线体现了人的生活态度,比如刚才所说的“哈利”,人可以做到和自然、和周围环境的和谐。这个是画的一部车,最终就是物体的关系之间画一条能够让他们达到完美的线,这个就叫做“设计的轮廓”。
前面讲的都是一些设计的基本理念和想法,希望我介绍一些我自己的作品。
(影片)这个是意大利的一个厂家做的沙发,虽然很简单,但是很美。设计者要尽可能的简单的思考。首先有一个椅子,如果要坐的话,需要一个垫子,然后再有一个靠背,然后坐在上面想喝咖啡,所以又设计了一个放咖啡杯的地方。这些IDEA都是很清楚和简单的。简单的都是我们就要用简单的设计来体现他。
这个是“正负0”的设计,就是指工差是“0”,和你想象的东西一模一样。这个是当时展览会上的情形。这个是一个空气加湿器,是在中国做的。如果大家仔细看的话,是用塑料做得。模具一般都会有合模线,这个大家却看不到合模线。通过加工已经把这条合模线加工掉了。所
以这个加湿器就像一个工艺品。
这是一个液晶电视,但是他的形状就像以前我们最早的电视的形状。液晶就是越作越小,为什么我们会把这个液晶做成CRD的外形呢?因为CRD的电视大家用了很多年,都很有感情了。所以我把这个液晶设计成CRD的外形。
这个是21英寸的电视,电视屏幕旁边的框架就做得很细。这个遥控器做得很像刷牙的药膏的管的形状。为什么做成这个形状呢?因为大家往往坐在沙发上的时候就到处找遥控器,不知道放在哪里了。那么做成这个形状的话,大家不容易乱搁。
这个遥控器外形有点像积木的木块。这是一个CD播放器。
这个是在台灯的下面有一个盘,大家一回家的话,就会把手表、钥匙取下来,有一个放东西的地方。这里面有一个开关,大家把东西往里面放的时候,就把开关打开了。这个就把你专门开关灯和你一回家、或者出门就自然的把灯开/关了。是两种状态的切换。
这个雨伞下面有一个往下凹的凹槽;这个地垫有一点像足球场的草地的感觉。这个是装备调
味料的容器,有点像乐器中的沙捶。
这个是一个垃圾筒,有一侧面正好做得很墙角的形状一样,放在墙角很和谐。这个包的形状有点像鞋底的形状。为什么要做成这样呢?因为这个包的设计对象是针对日本的学生,他们可以在里面放鞋。在建筑工地大家都可以看到这种围的布,这个就是用这个材料做的袋子。这个材料在建筑工地随处可见,用这个材料做成这个袋的话,可以体现出一种大家看不见的一种联系。有几种颜色,有银色、绿色、白色。
这个是一个加热器。表面有点很细的绒毛的感觉,当你触摸它的时候,会感觉很柔软。虽然外形很可爱,但是有一点担心,就是担心小孩子去抱它。
(影片)这个是“正负0”的一个商店,很漂亮。这个环境就像一些精品的时装店,让你在这个环境下买家电。我们一般的家电商店都是仓储式的。那么在仓储式的销售方式之外是不是有另外一种销售的环境呢?所以他们就创造了这种销售家电的环境。
里面有很多很漂亮、实用的家电,比如这新款的咖啡炉,也可以用来泡红茶,上面有过滤器。
这个是烤面包机,只能烤一张面包。如果有两个人吃的话,你就会先烤给对方,所以使对方感觉很好。设计一个可以烤两张的烤箱,我想很容易。如果设计成这样的话,可以体现出很
亲切的感觉。
这个是一个计算器,一般计算器都会放在收银台,一个好的计算器也可以美化你的商店。
这个是一个名牌的手表,手表的玻璃盖是12边形,为什么要做成12边形呢?因为这样就不用在手表上印上1—12了。一看就知道是几点了。上面有三个小圆圈。为什么设计成这样?比如指着10号,是星期四,那么这个几个指针看上去就像一个悲伤的脸形,很有意思。
这个吹风筒也没有塑料的合模线,这个是用高新技术成型出来的。会给客人一个很好的外观
印象。
这是波副公司生产的一款浴缸,这个是水龙头。这些形状都是很简单的。这个是最新设计的坐便器,全部都是塑料做的、清洁是自动的。
所以说设计要在无意识中发现灵感,作为设计者,比不是设计的人知道更多你所不知道的IDEA。
(逐一播放图片……)
大家看了这么多我设计的东西,大家可以看出来,好象觉得很眼熟,但是实际上真的又没有在哪里看到过。好的设计是客观的而不是主观的表现生活。好的设计是以第三方的立场看这个东西。创作只都会有想表现自己的创作意愿,都是从已经有的现实来寻找空间进行创作。我的一个很好的朋友,在他的作品集上写了一句话,“虽然知道,但是自己总是没有注意到。”没有设计大家也是可以生活下去,但是有了设计可以使大家生活得更好。
主持人:非常感谢深泽直人先生,让我们感受了意识之内和意识之外的现象,让我们再次以
掌声感谢深泽直人先生。
—
注:图片并非原文,按字面意思补上的,有错请指正。
第二篇:深泽之人-意识核心讲稿
深泽直人:《意识的核心》演讲稿
作者: Naoto Fukasawa 来源: hi-id 时间: 2008年3月20日
主持人: 今天上午的第二场由深泽直人先生为我们带来《意识的核心》的演讲。我讲简单介绍一下深泽直人先生,深泽直人先生是产品设计师、日本武藏艺术大学教授、无印良品设计顾问、PLUS MINUS ZERO品牌创始人。他演讲的概述是这样的,在每一种条件或情形的任何事情或每一个事件都包含某种我们都认识或分享的如核心/中心元素的东西,这种核心与深层的设计有着极大的关系。例如,如果我们以视觉语言的方式来演绎这种观念的话,核心可以被认为是我们所说的;我们都分享的图形。如果我们以我们的行为来演绎它,核心可以是某种每个人在同一样行为中所采取的路径或次序。这种在我们意识中的核心/中心元素形成了设计本身的中心,也形成了我们在传递中对某事达到共同理解的核心。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深泽直人先生。
深泽直人:
我今天来的目的就是想慢慢的、静静的和大家谈一下关于设计这个话题。接下来会有图象和文字的说明,请大家慢慢的一起欣赏。今天演讲的主题是《意识的核心》,比如说,你找人家帮你设计这个东西,然后他会问你,你想设计成什么东西?这个时候你往往回答不出来。但是当有一天你走着的时候,突然看到,“我就是想要这样的东西。”这个是矛盾的东西,问你的时候回答不出来,但是当看到的时候,你就会知道,“啊,原来我是想要这样的东西。”实际上这种情况,是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是你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也许有一天世界上不需要设计师了,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会不时的发现一些你想要找的这些东西。
(影片)比如你看这个照片,大家都知道这个是电车的玻璃窗,但是电车上的这个乘客把这个玻璃窗当成镜子来用了。那么在设计之前,是不是已经存在了一些什么东西。比如在没有放雨伞的地方,几乎所有的人都会把雨伞往墙上一靠,而雨伞的另一头就放在瓷砖与瓷砖之间的缝隙中。这种情况下,比如你造一座新房子的时候,你要设计放雨伞的东西,你不需要把这个地方设计成平常的专门放雨伞的一个空间。你只要在地上开一条缝,当你家来客人的时候,他就会把雨伞往那儿一放。这个无意识的动作,实际上你设计者的目的就达到了,达到放雨伞的功能。设计者在设计放雨伞的地方的时候,可能会想到我要设计一个东西要放雨伞,但是他首先想到人
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影片)美国有一个有名的学者吉姆斯基(音译),他提出了环境提供给人的价值的概念。可以用这副照片解释他的话,下面横的是一颗倒着的树,这个女孩想都没有想就坐在了上面。也就是说树提供了这个女孩往上坐的价值。刚才都是无意识的行为,类似这种无意识的行为有很多,比如工厂提供给大家的一些可以坐的地方。大家也可以想象到,这个类似于一颗被锯断的一颗树。通过这些可以
说明,人不是说自己想然后行动。而很多时候都是无意识的。
(影片)比如说这张照片上是一个铁栏杆,人们为什么会把这个牛奶往上放呢?因为这个栏杆的方形和这个牛奶盒的形状一样。还有一个例子,在电车站旁边有给盲人用的有盲文的地方,有一些人很容易把烟头就灭在这里。当然这个行为不好。但是这个盲文刚好是一粒一粒的。把烟头往上面一掐,这个功能刚好起到这个作用。当然大家不要这样做。
比如说这个人在发短信的时候,他会沿着这条给盲人专用的道路走,他可以不用眼睛看而不走错。也就是说,这条黄色的,平时提供给盲人使用的路,当人在发短信的时候,又体现了它的新的价值。所以大家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行为,比如走路、吃东西,这些行为都是一种去搜索价值的连续的行为。比如说走路,人走路并不是小时候学会的一种行为,而是你在走路的时候要看你的脚往哪儿踩,就是在寻找你的脚踩的一种价值。也是一种寻找价值的连续的行为。人与物、环境达到完美的和谐的时候,就是找到了一种意识的核心。
(影片)比如说类似这样的例子有很多,这个是一个巴士站,总会在大家日常的生活中寻找新的价值,这个巴士站的栏杆,大家在等车的时候都会往上坐,大家可以看到这个栏杆现在都变成弯的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把这个牌子移动50厘米的话,可能人们就不会往这个铁栏杆上面坐了。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栏杆的这个地方就是意识的中心。
设计其实就是去寻找意识的核心。这个是原研哉老师设计的一个红茶的茶包。中间有一个透明的红色的环,红茶作为意识中心的时候可能会体现红色的颜色,比如我现在想喝红茶,我就会想到这个颜色,所以这个茶包的环用的就是红色的。
(影片)以前大家设计都会绞尽脑汁去想怎么样把形状设计好。但是我在做这个作品的时候我就不去设计没有意思的外形,这是一个打印机。一般在使用打印机的周围可能有废纸篓。这个设计不去考虑打印机的形,而是注意打印机和周围的环境的关系,比如和废纸篓的关系。所以说我们很多人、包括我们搞设计的人,往往不止打印一张。而是打几张出来,会挑选其中一张,然后把其他的扔掉。
(影片)这个是我很崇拜的一个艺术家,他的一句话就是用现有的东西怎么样都能够生存下去。比如这个是用雨鞋垫这个门的例子。我认为这个是很完美的情况,比如用瓶盖做烟灰缸。这个是用门把门抵住,可能你每天早上开店营业之间的情形。类似的情形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的。里面隐藏了我们大家所共鸣的一种美。
(影片)这是纽约时报上所刊登的一副作品,题目是《椅子》。这种椅子也会往下坐的行为已经有了。这个设计是用椅子的外形和它
使用的环境和使用的材料结合起来所创作的作品。
(影片)这是一种用立体纱做出的一种沙发。大家会在雕塑的地方坐着等人,所以就做了一个类似雕刻的一样的坐的地方。例如在机场也会设计一些类似箱子似的坐的地方。这些都是一些偏艺术一些的项目,是试图改变人们一种思维的尝试。这个椅子类似于一个金鱼缸,后来由于加工的原因没有坐成。以上都是体现了一些与素材之间的关系。
(影片)这个是计划今年12月份在日本开始销售的手机。它设计的形状的潜台词是想体现一个像溶入你口中的感觉。这个是为了体现人和物体的关系。当然大家不要看到糖果就马上搞一个手机的设计。看过这位大师作品的人,很多人都会说这么一句话,“你的作品好象在哪里看见过。”当然这些作品以前是没有的。为什么人家会这么说呢?很多是因为人们也许在那里见到一个大家所熟悉的、共有的一个信息。
我自己觉得与其说是设计新的东西,倒不如说是找一个实际上已经存在,但是你还没有真正发现的东西。这个是刚才原研哉老师已经介绍过的包装盒。这个果汁盒做得像香蕉皮一样。创作这个作品的作者我一次都没有见过。他有意的做出来的这些包装,为什么他会这么做呢?就是因为香蕉、豆浆、人生果等都是大家众所周知的一个信息。
(影片)这个是无印良品的一个空气清新机。这个设计就像一般的车间的排气窗的外形一样。为什么会做成这个形状呢?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都知道,这个是排气口。做成一个形状的话,你一看就知道,你在这里抽烟的话,烟就会被吸进去,然后有新鲜的空气出来。这个是一部碎纸机,无印良品本来就有做垃圾筒,这个时候做碎纸机的时候,就在原来的垃圾桶的功能上再加上一个碎纸的功能。这
是最大限度的利用原有的资源,减少成本。
(影片)这个是把床的靠背部分做得很像椅子。当你往床头边一放的时候呢,可能就会把它当成一个床头柜一样,你会在上面放一些
杂物。
(影片)这个是拿着一根表带和车站的时钟一起拍的照片,虽然两个之间是有距离的。但是你这么一拍的话,好象真的是一个手表似。因为车站的时钟是大家共有的资源,这个创作是根据这个想法创作的。
(影片)这个是CD播放器。这个也是无印良品的藏品,它的外形好象是一个排气扇,排气扇一拉就会排气,这个CD器你一拉的话就
会播放音乐。
(影片)这个是削了皮的土豆,有各种各样的棱角。这个是一个手机的设计,这个设计的灵感就来自于小时候的记忆,小时候削土豆皮之后,会有一些赃,然后把土豆往水里一放就会有很干净的感觉。那么把手机设计成这样,大家可以都有这种记忆,所以大家觉得
很有感觉。都会去买。
(影片)这个是意大利的一家公司的作品。它的名字叫“带佳布”。它的形状是非常传统的形状。它是用了一种新的材料。看到这个之后,是不是感觉到曾经在哪儿有过这样的体验?这一点很重要,人们往往在无意识的使用一些东西一般功能以外的功能。比如说你坐下来之后,把衣服往椅子上一搭,人们在使用这个功能的时候没有想到这个东西具有这个功能。当人在使用东西的时候,如果过分地去想他的功能的话,反而很容易出错,比如你在弹钢琴的时候,如果非常紧张哪个键是哪个音的时候,这个时候反而会很容易弹错。所以说东西是在无意识当中被使用的。在无意识的行为当中,引入我们的设计,把我们的设计体现在人们的无意识的行为当中。
(影片)人们往往在生活中有一种领域的意识,比如照片中有三个男人在打电话,如果有一个人在这里打电话,如果第二个人靠近的话,第一个人就会觉得很奇怪。那么,第三个人和第二个人之间的距离,已经是根据第一个人和第二个人之间的距离决定的。类似这种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的关系,就像橡皮筋一样是可以伸缩的。人与人之间最短的距离就是这种在挤车的时候的距离,也就是零距离。大家在这个时候会有与电车保持同样的节拍。如果其中有一个人摆动的角度大于电车的摇晃的角度的话,可能就有问题了。这个就是一种秩序。人这个时候的行动和这个环境如果协调的话,秩序就好,如果你的身体的动作大于这个环境的本身的摆动的话,那么秩序
就很乱了。
有一个词语“必然”。也就是说设计要设计已经存在的一种感觉,要体现出恰到好处。有一些设计者会设计一些体现自己个性的作品。但是另外的设计者就会根据周围的环境设计出和这个环境匹配的东西出来。
(图片)比如这个情况下,只要有一把剪刀就可以剪出一个和这个形状一模一样的东西。所以说,即使你多想体现你的个性,想设计出一个非常酷的东西,但是如果这个东西和周围的环境不匹配的话,那么这个作品就不能说是一个好的作品。我认为,设计应该从自
己的生活环境的各种要素中,抽出一些和环境所匹配的元素。
这个是可伸缩的人的形状,我们把它叫做“哈利”,好象是大家工作中都有的压力,但是把工作做好的话,就会达到和内外环境和谐的情
况。
我们作为设计者,我们的工作就是“画一条线”,比如说物体和环境之间、空气和物体之间的界限,人与物体中间的一条线,还有物体和物体之间的线,画的这条线体现了人的生活态度,比如刚才所说的“哈利”,人可以做到和自然、和周围环境的和谐。这个是画的一部车,最终就是物体的关系之间画一条能够让他们达到完美的线,这个就叫做“设计的轮廓”。
前面讲的都是一些设计的基本理念和想法,希望我介绍一些我自己的作品。
(影片)这个是意大利的一个厂家做的沙发,虽然很简单,但是很美。设计者要尽可能的简单的思考。首先有一个椅子,如果要坐的话,需要一个垫子,然后再有一个靠背,然后坐在上面想喝咖啡,所以又设计了一个放咖啡杯的地方。这些IDEA都是很清楚和简单的。
简单的都是我们就要用简单的设计来体现他。
这个是“正负0”的设计,就是指工差是“0”,和你想象的东西一模一样。这个是当时展览会上的情形。这个是一个空气加湿器,是在中国做的。如果大家仔细看的话,是用塑料做得。模具一般都会有合模线,这个大家却看不到合模线。通过加工已经把这条合模线加工
掉了。所以这个加湿器就像一个工艺品。
这是一个液晶电视,但是他的形状就像以前我们最早的电视的形状。液晶就是越作越小,为什么我们会把这个液晶做成CRD的外形呢?因为CRD的电视大家用了很多年,都很有感情了。所以我把这个液晶设计成CRD的外形。
这个是21英寸的电视,电视屏幕旁边的框架就做得很细。这个遥控器做得很像刷牙的药膏的管的形状。为什么做成这个形状呢?因为大家往往坐在沙发上的时候就到处找遥控器,不知道放在哪里了。那么做成这个形状的话,大家不容易乱搁。
这个遥控器外形有点像积木的木块。这是一个CD播放器。
这个是在台灯的下面有一个盘,大家一回家的话,就会把手表、钥匙取下来,有一个放东西的地方。这里面有一个开关,大家把东西往里面放的时候,就把开关打开了。这个就把你专门开关灯和你一回家、或者出门就自然的把灯开/关了。是两种状态的切换。
这个雨伞下面有一个往下凹的凹槽;这个地垫有一点像足球场的草地的感觉。这个是装备调味料的容器,有点像乐器中的沙捶。
这个是一个垃圾筒,有一侧面正好做得很墙角的形状一样,放在墙角很和谐。这个包的形状有点像鞋底的形状。为什么要做成这样呢?因为这个包的设计对象是针对日本的学生,他们可以在里面放鞋。在建筑工地大家都可以看到这种围的布,这个就是用这个材料做的袋子。这个材料在建筑工地随处可见,用这个材料做成这个袋的话,可以体现出一种大家看不见的一种联系。有几种颜色,有银色、绿色、白色。
这个是一个加热器。表面有点很细的绒毛的感觉,当你触摸它的时候,会感觉很柔软。虽然外形很可爱,但是有一点担心,就是担心
小孩子去抱它。
(影片)这个是“正负0”的一个商店,很漂亮。这个环境就像一些精品的时装店,让你在这个环境下买家电。我们一般的家电商店都是仓储式的。那么在仓储式的销售方式之外是不是有另外一种销售的环境呢?所以他们就创造了这种销售家电的环境。
里面有很多很漂亮、实用的家电,比如这新款的咖啡炉,也可以用来泡红茶,上面有过滤器。
这个是烤面包机,只能烤一张面包。如果有两个人吃的话,你就会先烤给对方,所以使对方感觉很好。设计一个可以烤两张的烤箱,我想很容易。如果设计成这样的话,可以体现出很亲切的感觉。
这个是一个计算器,一般计算器都会放在收银台,一个好的计算器也可以美化你的商店。
这个是一个名牌的手表,手表的玻璃盖是12边形,为什么要做成12边形呢?因为这样就不用在手表上印上1—12了。一看就知道是几点了。上面有三个小圆圈。为什么设计成这样?比如指着10号,是星期四,那么这个几个指针看上去就像一个悲伤的脸形,很有意
思。
这个吹风筒也没有塑料的合模线,这个是用高新技术成型出来的。会给客人一个很好的外观印象。
这是波副公司生产的一款浴缸,这个是水龙头。这些形状都是很简单的。这个是最新设计的坐便器,全部都是塑料做的、清洁是自动的。
所以说设计要在无意识中发现灵感,作为设计者,比不是设计的人知道更多你所不知道的IDEA。
(逐一播放图片……)
大家看了这么多我设计的东西,大家可以看出来,好象觉得很眼熟,但是实际上真的又没有在哪里看到过。好的设计是客观的而不是主观的表现生活。好的设计是以第三方的立场看这个东西。创作只都会有想表现自己的创作意愿,都是从已经有的现实来寻找空间进
行创作。
我的一个很好的朋友,在他的作品集上写了一句话,“虽然知道,但是自己总是没有注意到。”没有设计大家也是可以生活下去,但是有
了设计可以使大家生活得更好。
主持人:非常感谢深泽直人先生,让我们感受了意识之内和意识之外的现象,让我们再次以掌声感谢深泽直人先生。
—
第三篇:核心意识
增强“核心意识”专题组织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
城区党支部
在单位开展学习教育活动以来,我认真对照自己平时的实际工作及思想动态,查找了自己工作以来在政治思想、组织纪律、为人民服务宗旨、实事求是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此进行认真剖析,找准原因,明确今后整改的方向,以便更好的开展工作。
一、存在的问题
(一)政策理论水平不高。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只停留在一般水平上,没有进行深刻的研究和掌握;对烟草行业内政策、思路、方向比较迷惘,没有深入学习分析,认识比较肤浅,多凭自身经验;对先进文化的理解,不够深刻。
(二)员工自身建设要求不严。个人主义、享受主义、攀比思想在头脑中有一定的存在,艰苦作风和过去那种积极主动、不辞劳累的思想淡化,有个人名利思想。
1、对工作责任心不强。在工作中不严格要求自己,时间观念较为淡薄,在工作积压时,能拖就拖,领导讲什么就听什么,领导就做什么就做什么,缺乏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联系群众不够紧密。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群众利益无小事原则做不够,没有真正和群众打成一片,没有
力尽所能帮助群众解决问题,没有做到急群众所急。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
(一)理论学习不够。不时学习只流于形式,不系统化、不全面、不扎实,掌握的也只是只言片语,学习缺乏深刻的思考,没有真正做到把学习来的东西运用到实践工作中去,认为在现在的岗位工作多年,自己的理论知识够用了思想和工作存在主观性、局限性和片面性。
(二)原则意识不强。总是错误认识,只要自己做的工作对得起自己那份工资就行了,往往在做事的同时,没有多去考虑这件事会带来什么后果,思想比较单纯。在对待什么是好事、什么是坏事上,有时缺少原则性的思考,好人思想存在。
(三)工作标准有所降低。由于思想进取意识淡化,工作标准也随之降低,有时在工作中瞻前顾后、患得患失、得过且过,进取精神不强,满足于现状,缺乏钻研精神。对新形势下政治思想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不够,使自己在某些方面的能力、水平不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影响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通过对照检查、剖析,我们要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不足,增强自我改正问题、提高自己思想素质的信心和决心,要今后的工作中,将认真贯彻落实领导的指示精神,围绕单位的工作思路和工作中心,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实现整体素质有新的提升。
(一)进一步坚持政治信念。要通过思想作风纪律整顿学习活动,系统地学习有关领导的重要讲话精神和思想精髓,明确思想要求,树立先进形象。
(二)加强学习,提高素质。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即要学习政治、学理论,又要学业务、法律、学科技。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三)振奋精神,务实创新。彻底改变落后的思想观念,积极主动的接受
第四篇:增强核心意识
增强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学习心得
中央政治局首提“四个意识”,即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四个意识、对党绝对忠诚,是党章对党员的基本要求,是做合格党员的基本条件,其内在要求是一致的。每一名党员都要把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四个意识、对党绝对忠诚作为终身重大课题,时时刻刻思考、时时刻刻实践,做到言行一致、知行合一,学而懂、学而信、学而行。
增强核心意识,最根本的是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在党章提出的“四个服从”原则中,最重要的就是全党服从中央,这是增强核心意识的关键所在。中央是党的领导决策核心,中央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全党全国人民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的根本依据。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对民族、对人民、对党高度负责的态度,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夙夜在公、励精图治,肩负起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历史责任,在全党树起使命担当的典范和真抓实干的标杆。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之所以能开创新局面,全国各族人民对我们党之所以如此拥护、对未来充满信心,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科学指导。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自觉维护中央权威,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到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贯彻中央决策部署不含糊,落实中央要求不打折扣,我们定能集众智、汇众力,为决胜全面小康凝聚攻坚克难的强大力量。
增强核心意识,最基础的是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党的领导,体现在党的科学理论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上,体现在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上,同时也体现在党的严密组织体系和强大组织能力上。“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能使力量倍增”。全国40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只有讲政治、顾大局,以实际行动贯彻中央精神、执行中央决策、维护中央权威,确保政令畅通、步调一致,才能保证党坚强有力。各级党委只有切实负起党建领导责任,把每一个基层组织都建设成为凝心聚力的强大磁石和攻坚克难的战斗堡垒,把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组织周围,使各方面都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尽心尽力做好自身职责范围内的工作,确保党的领导直达基层、落到实处,才能不断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新业绩。
强化看齐意识,要坚持问题导向,积极引导热点、回应难点。要引导人们把思想和行动聚焦到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上来,切实提振信心。新闻媒体要自觉做到经常、主动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中央关于意识形态和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看齐。
强化看齐意识,就要坚定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这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基本职责。我们要聚焦中央、省委的中心工作不动摇,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要把握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政治导向、思想导向、文化导向、舆论导向、价值导向和审美导向。
强化看齐意识,就要绷紧政治这根弦,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要恪守党性原则,要把党的政治纪律具体化为严格的宣传纪律,决不允许散播违背党中央精神的错误观点,这是必须遵循的底线和红线,任何情况下都不能逾越。
强化看齐意识,就要主动引领新媒体,牢牢掌握主动权。我们是互联网大国,尤其近几年,互联网飞速发展。新生事物犹如双刃剑,新媒体的发展也带来很多新情况、新问题,新媒体传播快、影响大、覆盖广、社会动员能力强。如何加强法治建设和舆论引导,确保传播秩序和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已经成为摆在面前的突出问题。我们必须打赢这场硬仗,严格按照中央的要求,把新媒体管好、管到位。
“一年之计在于春”。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面对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和各种挑战,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更要增强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在指导思想和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关系全局的重大原则问题上,全党必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决不容许口是心非、言行不一。要以严和实的作风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为“十三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
第五篇:民政人核心价值观演讲稿
民政人的核心价值观(演讲稿)
我是一名民政人,在民政战线工作十余年。什么是民政人的核心价值观?身边一个个忙碌的身影,一桩桩感人的事告诉我,“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是政法干警也就是我们民政人的核心价值观,就是我们思想上的灯塔、行动上的指针,昭示着我们的使命和职责,彰显着我们的价值和意义,民政人在各自的岗位上艰苦奋斗、勇于奉献,将“忠诚、为民、公正、廉洁”八字内化于心,外践于行。
走进民政你才真正懂得民政工作,走进民政你才能真正了解民政人。民政人肩负重任,把党和政府的温暖传送给每一颗受寒的心;民政人恪尽职守,用燕子衔泥的精神,修补着社会的点点缺失;民政人大爱无私,用至亲的爱怜,把深情洒向弱势人群。
民政干部很少有个完整的节假日,领导带头,率先垂范,他们把恪尽职守、任劳任怨、克己奉公、无私奉献这些抽象的词汇诠释得淋漓尽致。身边朋友问:你们整天加班,都在忙些什么呀?我告诉他们,我们忙是因为民政部门担负着解决民生、维护民利、落实民权的重任。在群众最危难之时,民政人代表党,代表政府伸出援助之手,帮助灾民重建家园;当群众遭受贫困困扰时,民政人精心部署,辛勤工作,带着爱民之心为他们构筑“最后一道安全网”;民政人为孤老残幼的生计寝食难安,为改善群众的生活鞠躬尽瘁;为人民子弟兵解除后顾之忧,为军队和国防建设添砖加瓦;为长辈们奉献爱心和孝心,为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目标出谋划策……。一分耕耘一份收获,扎实的作风带来丰硕的成果,民政人的辛勤付出赢得了黄埔民政事业今天的发展。
何以百炼钢,化为绕指柔。有时候,我也问一些年长的同事,为什么大家工作都那么卖力呢,都为了什么呀?同事告诉我:啥也不为,这是民政人的优良传统,这是民政人的责任使然,这种传统和作风在一辈辈民政人的扎实苦干中得到继承和发扬,打造出现今的“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价值精神。
誓言无声。许许多多个日子我们已经这样走过来,许许多多个日子我们还将这样走下去。忠诚、为民、公正、廉洁这八个大字鞭策、激励着我们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