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朱总在第六届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研讨会上的演讲091028
着力加快结构调整,推动重点产业振兴
提升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朱宏任在第六届
中国国际产业竞争力论坛上的演讲(2009年10月28日
上海)
尊敬的唐登杰副市长,房爱卿部长助理,吴溪淳会长,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好!
我谨代表主办方工业和信息化部,向参加研讨会的中外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围绕“聚集优势、转型升级,提升国际竞争力”的会议主题,我就提升中国工业竞争力谈几点意见:
一、60年来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
60年来,中国工业产业体系不断完善,要素素质、创新能力、品牌影响日益提升,主要表现在:
一是现代工业体系全面形成,奠定了竞争力的基础。中国前30年依靠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基本建立起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后30年坚持改革开放,为加速实现工业化提供了强大动力,由工业化初期迈向了工业化中期阶段。60年来,中国工业建成了包括由完整的原材料能源工业、装备工业、消费品工业、电子信息产业、国防科技工业组成的门类齐全的产业体系和丰富的配套链条。
二是大批工业品产量居世界前列,影响力逐步提升。目前,中国居世界首位的工业品已有210种。2008年粗钢产量突破5亿吨,占全球产量的近40%。汽车产量1959年只有1.6万辆,2008年达到937万辆,2009年10月20日上午中国第1000万辆汽车下线,成为继美、日之后第三个年产量突破千万的国家,迈上了新的台阶。家电、纺织服装、轻工等产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中国已成为制造业大国。1999-2009年,进入全球《财富》500强的中国大陆企业从6家增加到34家,其中制造业企业从1家增加到8家;中国移动、海尔、联想、华为、奇瑞等一批自主品牌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日益提高。
三是重点领域不断突破,自主创新能力增强。60年来,中国工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产、学、研体系。全国发电总装机容量,国产机组已达80%以上;年产千万吨级大型炼油厂设备,国产化率达90%;国产100万千瓦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国产750千伏交流输变电成套设备已投入运行;日产4000吨大型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60万吨乙烯、30万吨级合成氨、百万吨级钾肥等一大批大型成套技术装备实现自主化。
四是工业管理方式发生深刻变化,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适应市场化进程需要,中国工业管理方式逐步从分散管理转到探索大部门管理,于2008年3月组建了工业和信息化部,通过管规划,管政策、管标准、加强行业指导,体现工业管理方式的重要改变。工业产业结构逐步调整优化,重化工业加快转型升级,轻纺行业更加贴近市场。高新技术产业飞速发展,2008年销售规模 2 达到5.7万亿元,规模跃居世界第三位,出口额跻身全球前两位。以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为代表的一大批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已成为支撑中国工业竞争力发展的新增长点。世界经济论坛《2009-2010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2009年中国竞争力由去年全球第30位上升到第29位。
在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的同时,仍存在着许多深层次问题:一是重复建设造成一些行业生产能力过剩,一旦市场需求下降,一些企业就出现停工停产甚至倒闭。二是相当一部分企业缺乏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缺少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处于全球产业价值链的低端环节,对上、下游议价能力不足,盈利能力削弱。三是产业集中度不高,缺乏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市场控制力不强。四是能源资源消耗过大,生产成本偏高,污染严重,产品缺乏竞争力。对这些制约竞争力提升的问题我们要积极加以解决。
二、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培育工业新增长点的重要举措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工业经济影响不断加深的严峻形势,国务院决定制定实施钢铁、汽车、船舶、石化、纺织、轻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和物流业等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规划既立足当前遏制经济加快下滑趋势,又着眼解决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纳入了增强行业和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整体竞争力的内容。规划围绕“调整结构、淘汰落后、产业集聚、提高水平”展开,把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和兼并重组放在重要的位臵,强调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成为确保中国经济平稳较快 3 发展一揽子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业和信息化部贯彻中央“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要求,与相关部门一起,落实调整振兴规划各项政策措施:
一是坚持把扩大内需作为应对危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明确了一系列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需求的政策措施。通过对购买小排量乘用车减免税费和实施家电、农机、汽车(摩托车)“三下乡”,努力扩大消费,通过汽车、家电以旧换新等,加快淘汰落后,促进消费升级。
二是坚持把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作为稳定生产形势的重要举措。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工业是重点,企业是难点。调整振兴规划围绕解决企业困难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政策:国务院先后出台了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和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支持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已明确发展方向的各类项目,对中小企业融资担保、贴息等予以扶持。
三是坚持把增强发展后劲作为实施调整振兴规划的主攻方向。针对中国工业发展中存在的产能过剩矛盾突出、规模化和集中程度低、创新能力薄弱等问题,调整振兴规划着眼于加快结构调整、推进产业升级,明确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设立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资金,大力推进企业技术改造;支持高技术新型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及重点配套设备研发;启动第三代移动通信等重大工程;加强品牌建设;制定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推动产业有序转移等。
四是坚持把“有保有压”作为实施调整振兴规划的基本原则。调整振兴规划着力体现远近结合、标本兼治、分类指导、有保有 4 压的原则,加强政策引导。一方面,在应对危机、转变发展方式中创造新的需求,培育新的增长点;同时,强调严格执行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问责制,坚决把浪费能源资源、污染损害环境的落后产能压下来。
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在各部门、各地区和业界协调、配合下,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中国工业经济不仅止住加速下滑趋势,而且回升态势已逐步明朗,积极因素不断增多。今年前三个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逐季加快,从5.1%到9.1%,再到12.4%%。在“保增长”的同时,各地更加注重“调结构”,目前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上海市把高新技术产业的加快发展作为提振经济的重要举措,浙江、江苏、山东、吉林等许多省市制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思路及相关政策措施,山西省制定了促进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和淘汰落后产能的详细目标、任务,并分解落实到基层。
总体看,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在有效扭转工业经济加速下滑趋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结构优化升级,引导工业从“投资出口拉动”向“内需拉动”转变,为未来长远竞争力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后金融危机时期提升中国工业竞争力的思路
立足当前,我们将全面落实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形成新的增长点,着眼未来,我们将培育和提升中国产业竞争力的要素素质,不断优化提升竞争力的条件和环境。
(一)着力加强自主创新,抢占新兴产业制高点。产业革命的实践证明,技术创新是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的最重要途径,自 5 主创新能力是决定和影响一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最核心要素。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欧美各国纷纷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助力经济复苏。美国力推清洁能源产业,奥巴马政府提出未来10年投入1500亿美元资助替代能源研究,重点发展高效电池、智能电网、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欧盟委员会公布的2000亿欧元“经济恢复计划”中提出,通过投资低碳经济和环保技术,增强欧盟经济长期竞争力。各国和经济体均致力于在新兴战略性产业领域取得竞争优势。中国工业界要突破制约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技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培育和促进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第三代移动通信、三网融合等新兴战略性产业产业化,加快发展低碳、绿色经济,抢占国际科技和产业竞争的制高点,大幅度提高企业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
提升中国产业竞争力,要积极破解能源约束。应大力发展新能源,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支持各地通过技术改造发展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产业,开展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推广清洁和新能源汽车等。同时,应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将气候变化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不断增加科研投入,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推动节能减排。
(二)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推动工业内涵式发展。技术改造是优化提升存量资产的重要途径,它不铺新摊子,避免重复建设,投资省、工期短、见效快,能有效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有利于实现发展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典型的以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今后,要继续通过大力加强企业技术改造,鼓励企业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使企业质 6 量品种、节能减排、装备水平、安全生产都有一个新的提升,增强综合竞争力。要进一步加大中央资金支持技术改造的力度,建立支持企业技术改造长效机制。进一步发挥市场配臵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把政策因素和市场因素结合起来,形成推动工业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制度保障。
(三)加快推进“两化”融合,提升传统产业水平。为谋求ICT领域新的竞争优势,今年1月28日,IBM在政府组织的工商业领袖圆桌会议上提出“智慧地球”概念,建议新政府投资新一代智慧型基础设施,如物联网,得到了美国政府的重视和肯定。韩国新成立了知识经济部,确定了IT与制造业融合的五个重点。欧盟也把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提高信息化水平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之一。
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目前工业和信息化部正研究制定推进“两化”融合政策,运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在工业企业产品研发设计、过程控制、经营管理、市场营销、技术改造等环节采用信息技术提升水平。继续推动两化融合试验区工作,及时总结经验,积极探索有效途径和方法。
(四)加大对中小企业支持力度,促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发展。中小企业是中国经济的重要力量,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迅速,要大力促进中小企业增强创新能力、市场开拓和科学管理能力,全面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国际金融危机恶化以来,发达国家出现了重视制造业的呼声。中国工业要以品种、质量、品牌、服务为重点,全面加强工业质量管理工作,既着力培育大 7 企业集团做大做强,也注重发展协作配套能力强的“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同时,促进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发展。在积极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提升水平的同时,要着眼长远,以三网融合、3G发展为契机,推动动漫、现代物流、软件服务、数字家庭等高端服务业发展,带动产业结构升级。
女士们,先生们,相信随着贸易、产业、科技的有机衔接和有效结合,政、产、学、研各界的同心协力,中外专家学者不断的建言献策,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一定能获得更快提升,最后,预祝本届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