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为什么美国农民,美国普通工人,美国超市收银员,给人一种生活得富足的感觉
为什么美国农民,美国普通工人,美国超市收银员,给人一种生活得富足的感觉
1.总有一部分人利益受损
三星内存条一礼拜一个价,都涨上天了,你们听过内存条工厂的工人突然发财了么?工程师转行去生产内存条了,有这样的社会新闻吗?
段永平刚以小霸王发家的时候,附近十里八乡的姑娘们排着队想嫁厂里的男工人,不为别的,九十年代初赚一两千工资是什么概念?山寨红白机有什么技术含量?
普通工人工资为什么上不去? 跟工人造什么鸟毛关系都没有。
种大米肯定没有种多晶硅技术含量高,种大米的活该就穷血尿吗?
看看日本的农民,种大米穷吗?
用日本米做獭祭,一瓶卖到人民币一千九,得花多少钱买米。
茅台一瓶两千多,多少成本拿来买高粱? 獭祭多少度,茅台多少度。
为什么中国人点菜喜欢点一大桌子,因为实在是便宜啊,二十块钱一大盘子,大米饭一块两块一碗,再提倡光盘也没用。什么时候米比菜贵,膳食结构立马调整成低碳水。
多少家庭做菜,油跟不要钱似的,吨吨吨吨往锅里倒,煎蛋变炸蛋,蛋都能在锅里飘起来。为啥油便宜,进口大豆到港比本地大豆还便宜,榨油厂都建在港口了能不便宜么。
泰国大米便宜,中国大米也便宜,日本放开了进口试试?农民敢把议员祖坟刨了。法国什么便宜,不用去超市,去政府广场就知道了。农民抗议西红柿价格下跌,一卡车西红柿在政府广场堆着。抗议生猪价格下跌,一群猪就在广场上拉屎。
人就一天三顿饭,卡路里够了,膳食结构均衡就行。原本吃一碗饭,现在吃半碗,没准还更健康。
很多人把农产品富足,吃的五花八门还便宜,当成中国一大优点跟老外吹嘘,问题是寿光种菜的,黑龙江种水稻的,赚得都是风里来雨里去的辛苦钱,赶上年成不好,政策改了,还得赔钱。
古往今来都知道谷贱伤农的道理。手机便宜还伤工人呢,有谁想过。
2.iphone比小霸王游戏机科技含量高十倍。工人加班加点生产这个,创造的价值能留在自己手里的多了十倍?现在去非诚勿扰上,说自己是个富士康员工,灯怕是要灭光了。
为什么美国农民,美国普通工人,美国超市收银员,给人一种生活得富足的感觉。因为人家本身活得就富足。这跟什么货币购买力,劳动经济学没有什么本质联系,这是个默认一个智力健全劳动者干一份全职工作,能达到何等生活条件的社会现实。
白领阶层,或者说非底层劳动人口想问题是很片面的。
如果一个国家,工业制成品便宜,食品便宜,服务业便宜,但是一部分人工资也不低,那必然有一部分人的利益是长期受损的。不低的工资得到了超工资的购买力,享受了超国民待遇,是社会层面的隐形剥削。但高收入的人群并不会因此而节制自己的购买力。
换言之,三百多的口红不嫌贵,两千的围巾不嫌贵,九千的手机也不嫌贵,有可能凉皮从六块涨八块,就有人跳脚骂街。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思想禁锢的标志就是用多种理论去为一个本来就不公允的社会现实提供依据和合理性。比如教师,医务人员的待遇偏低,就红烛精神,白衣天使默认这种不成比例的劳动与获得。比如科研工作者为国奉献,就把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攻关当成宣传口号。
我看一个有知乎er过年去吃海底捞,问人家店员,你们过年上班是不是赚三薪?人家店员笑了笑说,是营业额的50%。
三薪已经是大部分人对服务员拿到工资的最大猜想,直接从营业额分50%走已经在想象力之外。
人力成本占大头的行业,员工就配拿大头。人力不占成本大头的行业,往往创造了更大的价值,工人理应拿更多。食客之所以震惊,这事之所以当段子,就如同外卖小哥弹一手好钢琴是新闻一样,是超越常识的。钢琴是一个昂贵的文娱消费品,送外卖的理应享受不了,超越了他们的购买力。
这么想的人,何来的勇气和自信呢?
总有人拿经济学瞎忽悠老百姓,用出口商品劳动附加值,定价权,科技水平,劳动效率,说了一大堆。一个餐饮行业,把菜洗干净分成小份卖给顾客,比波音747还有技术含量对么?
曹德旺把成本摊开了讲,还不够打脸?企业在国内加上税费人力,和承担美国高人力的总成本的相差无几。这不就是现代版的《捕蛇者说》么。企业的成本不仅仅只有劳动力成本,还有税费,场地,原料,能源等诸多构成。假如前几条不变,资本流向低人力成本的地方是必然的,经济学说的都对,但曹德旺的例子说明了,政府让渡税费,开采廉价能源,是可以抵消人力成本的。
换句话说,是谁可以退一步,谁退无可退的问题。是谁能明明能退却不想退,谁一退再退最后无路可退。
3.有人说,把这个问题换成北京和西安,绝大部分答案就成了笑话。
很多人因为工资扯工资,胡吹出口,把汇率都加了,好不容易把话编圆了。换成北京西安立马打脸,因为一个智能正常人的全职工作的生活现状和预期,才是要讨论的根本。北京工资高,可北京的人居条件差,去看看底层劳动者住的环境,半地下室纯地下,打开门吹出的空气是什么味道,就这还不让住了。劳动者让渡了自己的人居条件,得到了货币上的补偿,其实是抵平的。在北京工作想住得跟西安一样好,剩下的工资也大致相同,甚至还不如。
如果把北京北边那些高尔夫球场填了,建起十万套以上的保障性住房,四人一间,两人一间,只提供公共洗浴和卫生间,冬季集中供暖,夏季限时限量冷气,不允许安独立空调,转租被发现永久取消资格,出入刷脸和指纹。月房租六百块以下,西安的工资会高很多为了和北京抢人。
现实是球场还是那些球场,为了首都的空气走廊。另盖了挺多两限房,五年就可以上市交易,不少人囤了好几套。毛坯两居室,中介拿房价4500一月,装修好再租出去得多少钱?
4.国内有多少地方政府引进外资的时候,把工人没有工会组织,不会轻易罢工,加薪预期小当成一个亮点来宣传。多少国外咨询公司评估报告里面,着重写了应对集体罢工的风险和成本。在第三世界,很多人种一辈子可可豆的没吃过巧克力,经济学救不了他们,看得见的手,看不见的手都不会把德芙剥开了主动塞进他们嘴里。
经济学同样也救不了我们。一件事情先有了客观事实,自然有更好解释它为什么发生的理论,我不知道扯经济学那帮人能不能听得懂这句话。
经济学能做的事其实少的可怜。人能做的事才塑造世界。在这个学科没有出现之前,人类已经用双手和智能改造世界很久了。物理学始终都在那里,看你要的是原子弹,还是发电厂。同理,经济学也始终在那里,跟你为哪个人群讲话毫无关联。
现在重新想一下为什么美国普通工人工资高。
枪杆子里出政权,枪杆子里面也出工资。
选票只充当中间媒介,不然枪就直接顶到资本家后脑勺了,这样太难看,不体面。
无论是看得见的手,看不见的手,能拿到多少取决于手中拿的是什么。是镰刀,是斧头,还是废纸。
是让先富起来的人当爷,还是让没富起来的人当人,这是个问题。
分析:工资问题其实本质上还是中美两国的企业成本结构问题。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三大汽车制造商——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就开始邀请福耀玻璃到美国投资设厂,为他们的汽车制造业提供配套。
在美国,福耀玻璃1500万美元轻松拿下了过去通用汽车位于莫瑞恩市的旧工厂,14万8千3百平方米,通用当初建这个工厂花了8亿美元,另外工厂里很多设备还可以继续使用。
买下后整体改造也花费2500万美元,但是美国政府通过各种渠道补贴也有4000万美元,相当于该厂房没有花钱。
如今,它在伊利诺伊州有汽车玻璃生产线,在俄亥俄州有汽车玻璃装配生产线,在密歇根州有附件装配工厂以及研发中心,并在多个州设立了销售部门。
从某种意义上,在美国投资建厂,土地是“不要钱的”,不但土地“不要钱”,厂房也是“不要钱”的。
而且这个工厂所在地,挨着贯穿美国南北的75号州际公路,美国85%汽车厂家分布在这条公路附近,今后福耀可以就近向美国厂家供货。
在美国做工厂利润要比中国高,美国的综合税务比中国要低35%。土地基本不要钱,能源方面也比中国便宜不少,电价是中国一半,而天然气只有中国的1/5。
再来看下福耀玻璃美国工人的工作效率吧。
2016年,福耀从国内调集中国工人,在美国工厂,和已经训练和上岗了半年多美国工人进行了生产效率测试,给汽车玻璃压膜。
在两条线上中国和美国工人进行比赛,双方也都知道是比赛。
福耀公司制定的生产定额是800片,最终中国工人可以做到生产1011片,超出要求20%。
而美国工人只能生产792片,没有达到要求,然而这已经让中方管理人员喜出望外了,因为美国工人平时的工作效率只有500多片,是通过比赛激发了竞争意识才提升到了792片。
也就是说,美国工人真正的工作效率只有中国的50%到70%之间。所以在美国投资企业运营成本的负担比中国大陆更低,像天燃气、电价、物流、关税这些开支不会挤压在美制造企业的利润空间,也不会加剧了制造企业的负担,还能赚到可观的利润。
美国方面帮福耀玻璃从天燃气、电价、物流、关税、土地等日常开支省下钱,同时还给福耀玻璃减税补贴几千万美元。
而福耀玻璃只要支付2000多个员工3000多美元的月薪,一年12月算下来差不多就是七千两百万美元。
说白了,美国政府帮福耀玻璃省了很多钱,作为回报,福耀玻璃付美国工人有竞争性的工资。没有利润,曹德旺为什么要雇佣这些工作效率低下的美国人?
美国的优势就是地大物博资源价格便宜,税费和运输成本低,如果说税费和运输成本中国大陆可以想办法改善。但是资源方面,地大物博资源丰富,这是先天地理优势决定的,暂时真没办法解决,毕竟美国总统访华,中国大陆还斥资千亿向美国人买天然气。
美国工人工作效率确实低下,但美国人可以用海量廉价的资源弥补工作效率方面的劣势。
如果大陆方面有办法降低制造业天燃气、电价、物流、关税这些日常开支,给制造业腾出利润空间,这时候就有和资方谈判的筹码,再适当的要求大陆制造业企业主提高员工工资,也不见得是什么难事,到时候也可以大大改善中国工人的薪酬结构了。
好多答案都是本末倒置。
北京市区请个保洁员,包吃包住3000-5000块。到了保定,大部分就是2000-3000了。
所以,是北京的保洁员比保定的保洁员生产效率高?还是有北京的保洁员有工会而保定没有?还是北京保洁员斗争觉悟高?还是说保定的雇主更能剥削?
既然是市场经济,普通工人的工资自然主要由供求关系决定。
———————————————————————————————— 从雇员的角度来看,受雇于一家企业是有成本的。
这种成本,有可以计量的房租、交通、餐饮以及可能的买房、教育、医疗等等成本。
也有不太容易计量的成本,个人安全、个人健康、婚恋/家庭(比如海员常年出海,这方面就有很大的成本)、业余时间等等。
其结果是,雇员向雇主提供劳动时,自己也是有很多成本的。杀头的生意有人做,赔本的生意没人做。如果雇员向一个雇主提供劳动的成本太高,就会拒绝向其提供劳动。当雇主提供的薪资越低,他的选择范围就越窄,低于一定水平的时候,它就雇不到人了。这时,雇主如果还想要找到人手,就要提高价格。
这是第一个规律。
一个封闭环境里,劳动力是有限的。谁出的价钱更高,谁就能获得更优质的劳动力。这相当于一个拍卖场。同样是想要招程序员的雇主,出价最高的,可以招到正规科班毕业的大牛。出价低的,可能就只能找到培训班出来的转行人员。
出价更低的,就只能从其他专业的水平不高的从业者里面找些勉强能够应付差事的人。实际上,这种“拍卖”就是吸引。出价低到一定程度,就吸引不到合格程序员了。因为合格程序员的供给是有限的,已经被前面出价高的人招完了。从雇员的角度来讲,他选择任何一个工作,都是要放弃其他的工作机会。这是有机会成本的。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收益最高的工作。
这是第二个规律。
雇员受雇时拿到的工资,下限是他为这份工作必须付出的成本。低于这个水平他就不会受雇于这家企业,而会去寻找劳动成本更低的工作。
雇员的工资上限,一般是他在这家企业里能够创造的利润。
所以企业能够为一个雇员付出的成本,与企业的盈利能力密切相关。越是盈利能力强的企业,越是能为雇员开出优厚的条件。二十世纪初,福特公司历史上第一次引入五天工作制且同时提供超乎同侪的高工资。在那个时代,福特可以算是一流的尖端科技企业,利润惊人。它通过极高的报酬,获取了第一流的工人和第一流的员工士气,迅速扩大生产规模,还大大提高了自身的劳动生产率。
至于说雇员的的具体工资水平究竟处于前面所说的上限与下限之间的哪个位置,这就由当时当地的劳动力供给水平与需求水平决定了。当然,工会力量、政府政策也有一定的影响。有的朋友以为工会强了、政府政策偏向雇员了,中国工资水平就能追上美国。这是不现实的。这两个要素只能在工资上下限之间调节工资,不能突破这两者
。越靠近下限,愿意来工作的工人就越少,突破下限,工人就不在这里工作了。越靠近上限,企业就越不想在这里经营,突破上限,企业就跑路去其他国家了。
这是第三个规律。
这三个规律,我觉得就能解释中美工人收入差异的90%。
——————————————————————————
我们再回来看看为什么美国工人收入比中国工人高。
如果不考虑美国法定最低工资线,美国工厂能用中国工人的工资雇到工人吗?
显然不能。
为什么?
首先,美国工人还有其他更好的选择,他们干些别的事情,显然能赚到更多的钱。
第二,美国工人自身的生活成本很高,这里的工作如果不能够满足其生存需要,他们显然会迁到其他地方去生活工作。
但很显然,这都是最肤浅的解释。
我们要进一步问,相较于中国工人的工资,为什么美国工人还有其他的选择?为什么中国工人没有?
这是因为美国有很多工资更高的岗位,把大量的水平更高的人吸引走了。而又有足够多的中低水平的岗位能够接纳这些工人。中国还没有足够多的工资更高的岗位,大量人员仍然拥堵在中低岗位上。尽管这些年来,中国通过较低的人力成本从美国那里夺取了很多劳动岗位,但上面所说的这个局面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工人工资的提高,有时候并不是说其所在企业自身要如何如何,而是整个产业界的格局问题。工人不是绑死在企业身上,更不是绑死在工人岗位上。如果产业界能不断产出收入更高的岗位(亦即不断涌现盈利能力强劲的企业,尤其是科技企业),那么很自然,劳动力就能不断被更高工资的岗位吸引走。整个劳动群体,就能向更高工资的方向移动。
过去一个最为好笑的论调是,中国日益增长的工资水平正在削弱中国经济的竞争力。拜托,是中国日益增长的竞争力竞争力抬高了中国民众的工资水平好吗?一些盈利能力差的血汗工厂倒闭或者迁入更不发达国家,就是因为他们的盈利水平所决定了他们没办法付出更高的工资了,而工人们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已经有了更好的去处,所以这些工厂不加工资招不到人了,加了工资又要亏本,只能结束营业。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有的人却因此说中国经济不行了。中国工人要追上美国工人的收入,核心是中国的产业界不断向上发展,提高技术能力,提高管理能力,形成竞争优势,形成更强的盈利能力。
当然,我们不能忽视的是,中国工人的教育水平总体上仍然低于美国同辈,所以能够胜任的工作仍然有一定的差异。这是剩下10%的解释。这需要我们的教育体系不断前进,提高教育水平,提高教育公平性。
——————————————————————
偶尔还是有那么一两个人认为,美国工人之所以比中国工人收入高,是因为美国工人生产效率高。
美国工人效率比中国工人高吗?经常是高的。机场里开着扫地车的保洁员,扫地的效率一定高过工厂里拿着扫帚的保洁员。但是这种效率差异,是造成双方收入差异的原因吗?不是。
再者,地广人稀,土地面积多,农民人均纯收入是中国不能比的。
通常情况,恰恰相反。更多地,是因为美国工人工资比中国工人高,所以为了节省成本,美国工厂主更倾向于使用自动化设备,这就造成了美国工人的生产效率更高。
人工成本逐渐攀升,这是自动化改造的最常见的原因。资本的核心趋势是增殖,说白了就是赚更多的钱。如果一个事情,纯人工的成本比自动化要低,那就用纯人工。虽然每个人的效率低,但因为工资低,总成本还是低的。如果人工成本高了,就要考虑自动化,这样虽然一次性投入成本高,但全寿命周期成本低。几乎所有的自动化改造都要考虑相对于不自动化改造而言多长时间能收回成本。
当然,在自动化改造以后,没有丢掉工作的工人的劳动生产率会上升,他创造的利润也会随之上升。这意味着,工厂能够付给他的这个劳动岗位的工资的上限也会上升。工厂可能会提高工资来获取更好的工人。但是,这个因素是次要的。高人工成本导致自动化改造,这才是主要的。
另外,早年间也许中美工人之间还有文化水平的差异。这可能会造成美国工人组织性更好,能操作更复杂的设备。但如今这个差距越来越小。尤其是对如今中国最好的几千万产业工人而言,他们应该是不输于美国同侪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后要说两句工运问题。
有很多人觉得中国工人好像把二十世纪工运的伟大成果都丢光了。
这是个自然的结果。全球化使得国际商品市场空前统一,但是国际劳动力市场仍然是割裂的。能达到美国工人平均水平的中国工人大概比美国工人总数还多,但是中国工人并不能流动到美国去务工。而同时,美国工人的收入水平大大高于中国工人。这意味着,中国工人和美国工人的利益并不是一致的。如果一个产业从美国移动到了中国,美国工人可能损失1美元,中国工人赚到3人民币。工人阶级也许总体上是亏损的,但中国工人群体赚到了。这和当年发达国家近乎垄断工业生产的年代是截然不同的。那个时代的工人能够联合起来,不代表这个时代的工人也能联合起来。以后工业机器人普及,可能就更没有什么横跨许多国家的国际工运了。
如今工人乃至大量的高收入劳动者都能忍受单休乃至996(早上9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一周工作6天)的工作节奏,还不是因为过去中国太穷了。大家为了收入上升,甘愿接受更差的劳动条件。如果中国经济更加发达,企业为了吸引到更好的人才,就要开出更好的条件,比如965,乃至955的正常工作节奏,在家工作,正规年假等等。实际上,在今天很多高端人才,是不接受996的。很多创业企业,虽然一开始大搞996,到后来也不得不向正常的工作节奏靠拢。这并不是因为老板做慈善,而大多是因为招人太难。为什么招人太难,因为还有很多盈利能力更强的企业愿意用更好的条件吸引劳动者。美国一些高科技企业,已经开始试着搞一搞4天工作制了,虽然还未成气候,但也可以看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