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数学五年级上册说课标说教材
数学五年级上册说课标说教材
各位老师好,今天我要交流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学生能:(1)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下面我从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三个方面来说教材:
一.说课标: 1.学段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万以上的数;理解分数、小数、百分数的意义,了解负数;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理解估算的意义;能用方程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能解简单的方程。
.探索一些图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了解一些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体验简单图形的运动过程,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运动后的图形,了解确定物体位置的一些基本方法;掌握测量、识图和画图的基本方法。
.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体验随机事件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
④.能借助计算器解决简单的应用问题。2)数学思考目标:
初步形成数感和空间观念,感受符号和几何直观的作用。
进一步认识到数据中蕴涵着信息,发展数据分析观念;感受随机现象。
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果。
④会独立思考,体会一些数学的基本思想。
3)解决问题能力:
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运用一些知识加以解决。
能探索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有效方法,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经历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④能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判断结果的合理性。4)情感态度目标:
愿意了解社会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信息,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在他人的鼓励和引导下,体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相信自己能够学好数学。
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数学的价值。④初步养成乐于思考、勇于质疑、实事求是等良好品质。2.教学目标: 1)数与代数方面:
联系具体情境,体会数概念的扩展,初步形成有关整数和小数、正数和负数的认知结构;经历探索小数四则计算方法的过程,进一步理解运算的意义,能正确进行小数四则计算及混合运算;初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基本方法;
经历多边形面积公式的探索过程和相关土地面积单位的认识过程,能应用公式计算常见多边形的面积,能选择合适的单位表示土地面积的大小。
初步认识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采用合适的方法收集数据,能联系需要解决的问题解释统计结果。
2)数学思考方面:
不断加深对数的意义大小以及相互关系的认识,进一步增强数感。
进一步加深对运算意义、运算法则和运算规律的理解,提高运算能力。
进一步丰富对现实空间和平面图形的认识,感受图形的运动与变化,体会不同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④进一步体会数据的意义和价值,不断积累统计活动经验,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3)问题解决方面:
进一步增强数学应用意识,锻炼实践能力。
体会同样的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主动与同学开展合作交流,学会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思考,进一步培养合作交流的习惯和能力。
④初步学会整理解决问题的过程、归纳解决问题的方法、解释解决问题的结果,进一步感受反思性学习环节的意义和价值。
4)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进一步感受教学内容的多样性与趣味性,增强对数学的好奇心,提高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自觉性。
感受自己在数学知识、方法上的收获与进步,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克服困难的意志,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进一步形成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
④感受数学的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不断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自觉性。
⑤感受数学的文化价值,体会数学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之一。二.说教材
1.编写特点:
1)精心选择学习素材。
注意选择学生熟悉的、含有特定教学内容的素材(如:教学认识负数时用生活中的温度引入),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和方法。
2)精心设计数学活动的线索。
根据不同数学内容的自身特点,以及五年级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着眼于引导学生灵活选择学习方式,精心设计活动线索(如:教学多边形的面积时,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推倒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材的安排,给学生的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留出了足够的空间,又暗含了知识形成和发展的逻辑线索,能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充分感受数学方法的独特魅力。
3)注重不同数学内容的有机融合与综合应用。
如教学小数点移动的规律时,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解决前面学习过的单位换算题目(如:教材练习十一,5题和12页等),启发他们在此过程中加深对小数点移动规律的理解,体现数学知识与方法的普遍意义。
4)重视发挥练习内容的巩固、应用和拓展功能。5)适时安排整理和复习,完善知识结构。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顾整理——组织讨论,帮学生沟通联系。这样编排,从整体上把握所学内容,帮学生逐步完善知识结构。
2.教材的编写体例及目的:
1)较大的单元之后安排“整理与练习”。
引导学生实实在在地体会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增强根据内容特点选择学习方式的意识,培养学生对学习过程不断进行反思的习惯。
2)以练习划分单元内部的教学内容。
适当增加练习的机会,能为实现“知识与技能”的目标提供可靠的保障。为教师更加灵活地确定每课时的教学内容,提供了一定的教学空间。
3.教材编写的内容结构:
我们知道小学阶段共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运用”四个学习领域。本册教材主要从8个单元体现出教学内容标准。
“数与代数”主要包括负数的初步认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减法、小数的乘除法、解决问题的策略、用字母表示数
“图形与几何”包括多边形的面积,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统计与概率” 主要涉及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二),进一步体会数据的意义和价值,不断积累统计活动经验,发展数据分析观念。“实践与综合应用” 将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安排了三个综合应用数学的综合应用──“校园绿地面积”、“班级联欢”和“钉子板上的多边形”。
4.知识与技能的立体式整合。
1)本册教材各领域知识编排注重知识的纵向联系,注重同一领域内容之间的相互关联。如:多边形的面积是为今后学习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体积做铺垫。
2)加强了各领域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如:在多边形面积的计算中很好的体现了数与形的统一。
3)重要的数学概念和数学思想呈现螺旋上升的原则。基于小学生的发展特点和心理规律,教材采取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运用四块内容交叉编排、螺旋上升的方式,有简单到复杂,有低层次的展开到高层次的综合,不断深化。
三、说建议
1.本册教材的教学建议:
(一)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二)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精心设计校本练习,以校本作业为载体,力求实现数学的开放性、发展性,使学生能主动的构建知识体系。充分利用多种教育资源。既在数学课中渗透德育,又使课堂从 单一的学科教学走向多元。
(三)快乐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采用快乐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动口、动眼以及采用对口令、抢答等多种形式的巩固练习,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
(四)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尊重学生,以强烈的责任心,严谨的治学态度,健全的人格感染和影响学生。
2.评价建议:
(一)评价主体多元化。
运用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家长评价等。
(二)评价方式多样化。
书面测验、开放式问题、课堂观察、课后访谈、课内外作业。
(三)评价时,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在评价时应该尊重学生的差异,给予不同的评价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3.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生活中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教育资源,一旦这些教育资源与书本知识相融合,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课程资源。
课本引领,以一带多,发挥校园文化、阅览室、校本课程的作用。
(2)网络资源。
各大教育网站、教育资源网等。
(3)多媒体资源。
用好多媒体,发挥音像资料在调动孩子积极性方面的作用。
(4)社会资源。
当地自然特征、民风民俗、地域文化。
“课标”是指路的明灯,“教材”是无尽的宝藏,需要我们的补充和丰富。“数字”是跳动的音符,“数学”是神奇的学科。做为数
学老师,当我们把数学教学当做追求、潜心研究时,我会伴着优美的旋律,与孩子们共同享受艺术般的快乐。
以上是我对本册教材的解读,有不足之处请指正,谢谢!
第二篇:数学四年级上册说课标说教材
数学四年级上册说课标说教材
各位老师好,今天我要交流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下面我从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三个方面来解读教材: 一.说课标:
(一).本学科的总体课程目标:
1、知识技能:使学生能理解和掌握本册教材中每单元的主要内容。
2、数学思考:1.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2.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3.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知识,发展空间观念。4.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3、问题解决: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 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情感态度: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内容标准: 内容标准分五个领域。
“数与代数”主要包括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单位换算”主要是公顷和平方千米之间的换算。
“图形与几何”包括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它们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统计与概率” 主要涉及复式统计图,教材介绍了纵向和横向两种不同形式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会看懂这两种统计图并学习进行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实践与综合应用” 将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体会的运筹的数学思想方法。同时学习应用优化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安排了两个综合应用数学的综合应用──“1亿有多大”和“你寄过贺卡吗? 二.说教材
1.本册教材的编写特点:
⑴逐步拓展,渐进深化,优化大数认识的编排结构,突出数学的文化特色,提供丰富素材,培养学生的数感。本册实验教材“大数的认识”单元的教学内容极为丰富。它的编排,改变了现行九年义务教育教材把大数的认识分成“亿以内的数”和“亿以上的数”两个单元,并分别在四年级上、下两册分散教学的做法;而是在四年级上册整合成一个单元进行教学。例如通过数字的产生、计算工具的发展史、古代计数方法的介绍等内容,渗透了数学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并相互促进的思想,使学生逐步体会到数学不仅是有用的工具,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促进人类的进步; ⑵突出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综合,计算教学内容的编排体现改革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本册实验教材有两个单元的计算教学内容——三位数乘两位数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根据《标准》规定,这些内容是第二学段学生学习的最为复杂的整数计算知识。
⑶关注不同学生的数学需求,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本册实验教材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安排了“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两个单元。这两个单元的内容是在第一学段的基础上进行复习、扩展和提高。例如,在以前的直观描述直线的基础上,进一步描述直线是无限长的;在以前初步认识线段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线段有两个端点、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使学生较好地理解线段、直线和射线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例如,第一单元的主题图,在提供几个省、市、自治区人口数的同时,选取了最能反映6个地区特点、形象的图片,渗透了有关地理、文化和国情知识;练习中还安排了天安门广场和故宫的面积、万里长城的长度、我国主要农产品的产量等素材;数学综合应用“你寄过贺卡吗?”介绍了寄贺卡会消耗大量的木材的等知识。为教师结合教学渗透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环境保护等教育提供了丰富而适合的素材。2.编排体例 基本模式:问题情境——探究新知——建立模型——应用与拓展。我以第二单元角的度量为例来说说本册教材的编排体例。首先,教材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从小孔射出的手电筒的光线,创设了问题情景,直观描述什么是射线和直线,然后让学生通过讨论直线、射线和线段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其次,建立模型,得出射线的概念并给角下定义,最后通过应用与拓展,建立清晰的直线、射线、线段和角的概念。3.内容结构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主要有:
一、大数的认识,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 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二、公顷和平方千米,掌握公顷和平方米,平方米和平方千米,公顷和平方千米之间的单位换算,例如: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0000平方米。
三、三位数乘两位数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四、角的度量,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
五、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六、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纵向和横向两种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
七、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学会最有策略,会选择最优的方案,例如:在烧开水时可以洗菜或洗衣服,看电视等。4.知识与技能的立体式整合下面我就数与代数这个领域里除法这个知识大类做详细的阐述:本册教材第五单元的内容是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这个单元包括口算除法、笔算除法。它是按照先口算,再估算,再笔算的顺序进行编排的。对于除法这部分知识,学生在二年级下学期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学会用二至九的乘法口诀求商,已形成最基础的运算技能。三年级上学期是有余数的除法。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达到理解计算有余数除法的方法,形成计算技能。三年级下学期,是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这一单元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在表内乘除法,一位数乘多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为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和思维基础。四年级上学期是除数是两位的除法,是小学生学习整数除法的最后阶段。要使学生熟练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因此,二年级下学期和三年级上学期学习的内容是三年级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基础,而四年级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又是三年级下学期学习内容的延伸。所以,除法这类知识是以螺旋上升的形式来呈现的。它体现了由易到难,由低到高的思维规律。三.说建议 1.本册教材的教学建议:
(一)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例如,计算教学应注意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让学生感受到通过计算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之中。
(三)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综合应用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与合作学习的重要途径,例如,教师可以在数学广角——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评价建议:
(一)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课标提倡的评价理念之一就是不仅要注重结果,还要注重过程,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不仅应体现在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还应评价学生的各种能力。如在学习解决问题时,要评价学生是否具有分析、推理、判断等能力,在学习笔算除法时,要评价学生是否具有准确的计算能力,在学习位置与方向时,要评价学生是否具有有序的观察能力。
(二)注重情感评价
教师应注重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一定的情感评价,这样会促进学生产生极大的学习热情。
(三)评价方式要多样化教师的评价应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对学生评价时,应把教师评价与同伴互评和家长评价相结合,体现多样化评价。3.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开发教材中的主题图资源
新教材中的主题图都是经专家、学者,经过反复研究确定的,有着一定的代表性,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2)开发利用多媒体资源 视听光盘、多媒体软件等都是常用的多媒体课程资源,这些资源有利于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3)开发利用社会、家庭方面的资源 如学生学习了统计知识后,让学生到生活中找哪些地方用到了统计图表,在家里调查水费、电费等,学生通过调查,发现身边处处有数学,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4)利用学生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
生成性资源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对话交流,随机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情况,教师要及时捕捉,准确辨别,有效调控,使这些生成性资源变成教育资源。学生中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教师不要回避,要把这些错误信息看做是孩子们思维的火花,通过错误资源,判断孩子出现的问题,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以上是我对本册教材的解读,有不足之处请指正,谢谢!
第三篇:数学四年级上册说课标说教材
数学四年级上册说课标说教材
李美丽
各位老师好,今天我要说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下面我从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三个方面来解读教材: 一.说课标:
(一).课标要求:
知识与技能1.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万以上的数。
2.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运算技能,理解估算的意义。了解直线、线段、射线、平行线、垂线、角、平行四边形、梯形的基本特征。
3.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掌握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画图技能。
数学思想
1.初步形成数感,感受符号和几何直观的作用。
2.进一步认识到数据中蕴含着信息,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3.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活动中发展合理的推理能力,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果;结合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解决问题
1.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能探索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有效方法,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2.经历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情感与态度
1.愿意了解社会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信息,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2.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数学的价值。
(二)内容标准:(看幻灯)内容标准分四个领域。
“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 “统计与概率” “实践与综合应用”
二.说教材
1.本册教材的编写特点:
⑴ 优化大数认识的编排结构,突出数学的文化特色,提供丰富素材,培养学生的数感。
⑵计算教学内容的编排体现改革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教材在编排上具有这样几个特点:(1)精心设计教学顺序,加大教学的步子,留给学生更大的探索和思考空间。(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3)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4)加强估算教学,使学生掌握估算的方法和策略,体会估算的作用。
⑶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本册实验教材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安排了“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两个单元。这两个单元的内容是在第一学段的基础上进行复习、扩展和提高。
例如,在以前的直观描述直线的基础上,进一步描述直线是无限长的;在以前初步认识线段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线段有两个端点、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使学生较好地理解线段、直线和射线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⑷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使学生的统计知识和统计观念得到进一步提升。⑸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例如,第一单元的主题图,在提供几个省、市、自治区人口数的同时,选取了最能反映6个地区特点、形象的图片,渗透了有关地理、文化和国情知识;练习中还安排了天安门广场和故宫的面积、万里长城的长度、我国主要农产品的产量等素材;数学综合应用“你寄过贺卡吗?”介绍了寄贺卡会消耗大量的木材的等知识。为教师结合教学渗透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环境保护等教育提供了丰富而适合的素材。2.编排体例(看幻灯)3.内容结构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主要有: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
4.知识与技能的立体式整合
下面我就数与代数这个领域里除法这个知识大类做详细的阐述:本册教材第五单元的内容是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这个单元包括口算除法、笔算除法。它是按照先口算,再估算,再笔算的顺序进行编排的。对于除法这部分知识,学生在二年级下学期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学会用二至九的乘法口诀求商,已形成最基础的运算技能。三年级上学期是有余数的除法。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达到理解计算有余数除法的方法,形成计算技能。三年级下学期,是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这一单元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在表内乘除法,一位数乘多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为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和思维基础。四年级上学期是除数是两位的除法,是小学生学习整数除法的最后阶段。要使学生熟练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因此,二年级下学期和三年级上学期学习的内容是三年级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基础,而四年级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又是三年级下学期学习内容的延伸。所以,除法这类知识是以螺旋上升的形式来呈现的。它体现了由易到难,由低到高的思维规律。三.说建议
1.本册教材的教学建议:(看幻灯)2.评价建议:
(一)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课标提倡的评价理念之一就是不仅要注重结果,还要注重过程,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不仅应体现在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还应评价学生的各种能力。如在学习解决问题时,要评价学生是否具有分析、推理、判断等能力,在学习笔算除法时,要评价学生是否具有准确的计算能力,在学习位置与方向时,要评价学生是否具有有序的观察能力。
(二)注重情感评价
科学界已指出:真正决定人类智慧的不是智商,而是情商。而情商可以经过后天的培养。因此,教师应注重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一定的情感评价,这样会促进学生产生极大的学习热情。
(三)评价方式要多样化
教师的评价应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对学生评价时,应把教师评价与同伴互评和家长评价相结合,体现多样化评价。评价结果的呈现应采用定性描述的方式,用鼓励性的语言描述学生数学学习情况。如成长记录袋。3.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生活中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教育资源,一旦这些教育资源与书本知识相融合,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开发教材中的主题图资源
新教材中的主题图都是经专家、学者,经过反复研究确定的,有着一定的代表性,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2)开发利用多媒体资源
视听光盘、多媒体软件等都是常用的多媒体课程资源,这些资源有利于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3)开发利用社会、家庭方面的资源
如学生学习了统计知识后,让学生到生活中找哪些地方用到了统计图表,在家里调查水费、电费等,学生通过调查,发现身边处处有数学,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利用学生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
生成性资源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对话交流,随机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情况,教师要及时捕捉,准确辨别,有效调控,使这些生成性资源变成教育资源。学生中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教师不要回避,要把这些错误信息看做是孩子们思维的火花,通过错误资源,判断孩子出现的问题,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以上是我对本册教材的解读,有不足之处请指正,谢谢!
第四篇:七年级数学上册说课标,说教材
七年级数学上册说课标,说教材材料 芝瑞总校:张喜翔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说课标,说教材的内容是七年级数学上册,下面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册进行研说:
一、说课标
(一)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
通过数学学习希望学生能达到以下四方面的目标:(1)知识与技能
● 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与代数问题的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 经历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掌 握空间与图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 经历提出问题、收集和处理数据、作出决策和预测的过程,掌握 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2)数学思考
建立 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经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推断的过程,发展统计观念。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3)解决问题
能综和 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发 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4)情感与态度
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性和创造性; 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
以上四个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发展 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同时,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二)、说内容标准
初中数学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领域。
“数与代数”的内容主要包括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它们都是研究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这些内容使学生认识到,现实中的问题可以构建有效的数学模型,解决简单的问题。从而体现“实践—理论—实践”的认识过程。“空间与几何”的内容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这些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获得初步的识图、作图等技能,发展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
“统计与概率”主要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数据和客观世界中的随机现象,来帮助人 1们作出合理的推断和预测。
“综合与实践”不作为独立的一块内容,而是同与其最接近的知识内容相结合,教科书在每一册都安排了1~2个“课题学习”,每一章都安排了2~4“数学活动”。这样处理,使得“实践与综合应用”以多种形式分散编排,化整为零,经常化和生活化
二、说教材(七年级上册)
(一)教材的特点和编排意图
(1)教材在编排增加了丰富的问题情境。
在内容素材的选取上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现实,并注意把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⑵阶梯式呈现知识内容。
教科书在每一章节中设置了“思考”“探究” “讨论”等栏目,让学生自主探究,激发学生进行思考,合作交流。⑶循序渐进地进行推理训练。
从七年级上册开始渗透说理的方式,从七年级下册开始正式出现证明,初步养成言之有据的习惯,逐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⑷分层次的练习、习题。
练习题的安排,不是简单的课时划分,而是根据内容的需要来安排。按照习题功能设置了“复习巩固”“综合运用”“拓广探索”三个层次。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发展的空间,希望所有学生都能上手,不同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⑸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
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增强动手能力、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增加了合作、交流的机会。加大了探索交流的空间,培养合作精神
(二)、说教材的内容及能力培养 本册内容包括有理数、整式的加减、一元一次方程和图形认识初步四章内容,具体分配如下
第一章“有理数”的主要内容是有理数的有关概念及其运算。首先,从实例出发引出负数,接着引进数轴、想反数、绝对值等关于有理数的一些概念,这样一方面加深对有理数(特别是负数)的认识,另一方面也为学习有理数运算作准备,在此基础上,介绍有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和乘方运算的意义、法则和运算律,这是本章的重点。本章的难点是对有理数运算法则的理解,特别是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理解。学生能认识到运算法则有一定的合理性就可以了,重要的是用法则进行运算,并运用有理数运算解决问题。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主要内容是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的概念,合并同类项、去括号以及整式加减运算等。教学 抓住三个关键环节的教学:首先要使学生掌握同类项的概念,会辨别同类项,准确地掌握判断同类项的两条标准(字母和字母指数);其次,要明确合并同类项的含义是把多项式中同类项合并成一项,经过合并同类项,多项式的项数会减少,这样多项式就得到简化;对于本章的重点、难点,教学中可以适当加强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整式加减的运算法则,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利用一元一次方程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其中,以方程为工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全章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用一元一次方程表示其中的相等关系,是始终贯穿于全章的主线。教科书结合两个实际问题的,归纳出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目标和一般步骤。另外,为切实提高利用方程解实际问题的能力,本章最后一节安排了“再探究问题和一元一次方程”的内容,使学生能在更加贴近实际的问题情境中运用所学数学知识,使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更高层次上得到提高。
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主要内容是图形的初步认识,教科书首先通过引言,展示现实生活中多姿多彩的图形世界和将要学习的图形与几何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接着,让学生经历从具体物体的外形抽象出几何体、平面、直线、点等概念以及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学习最基本的平面图形——直线、射线、线段和角的知识。一些主要的概念、性质等式本章的重点内容,要进一步加深认识。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图形和几何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另外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培养
1、通过数与代数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使学生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空间与几何的学习,使学生会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说理,养成言之有据的习惯
3、通过学习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三),说建议
(一)、教学建议
1、注重联系实际,尽可能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出发,在恰当的问题情景中进行教学.2、注意直观操作与说理的结合,逐步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教科书上又采取了直观和说理方式来使学生重新认识,教师引导学生在直观拼摆的基础上意识到两个处理方式的不同,即此处是在进行推理.3、注重分析思路,让学生学会思考问题
4、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5、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程度
(二)评价建议
评价是全面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对七年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首先要关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包括学生参与活动的程度,行为表现,和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数学思维策略,水平和思维品质。第二、关注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包括掌握知识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学习数学的自信心等等。第三、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的方式,从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第四、要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准确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
四、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数学新课程实施的一个重要条件。
1、延伸主要的课程资源——教材,让教材发挥更大的作用。第一,用活教材提供的课程资源,第二、挖掘教材隐含的课程资源,第三、置换教材生疏的课程资源。
2、善于利用身边熟悉的课程资源。第一、选择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事件或现象作为教学资源,第二、选择学生自身的生长发育情况和教学现象素材做为教学资源。
3、合理开发学生生活中的课程资源。第一、运用生活中真实、生动的素材作为课程资源。第二、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材料作为课程资源。
4、及时捕捉互动生成的课程资源。第一、善于捕捉并选择有价值的信息做为有用的教学资源。第二、开发和利用学生的课堂表现和错误资源。
总之,作为教师,我们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作为教师,我们 要成为教材的主人,而不应成为教材的奴隶;作为教师,我们应因地制宜,以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开发与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共同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和发展。
第五篇:四年级数学上册说课标说教材稿
数学四年级上册说课标说教材
各位老师好,今天我要交流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
下面我从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三个方面来解读教材:
一.说课标:
(一).本学科的总体课程目标:
●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2).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知识技能: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
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2.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3.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4.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
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
5.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掌握平
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6.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
数学思考:1.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2.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3.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4.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问题解决: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
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内容标准:
内容标准分四个领域。
“数与代数”主要包括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图形与几何”包括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它们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统计与概率” 主要涉及复式统计图,教材介绍了纵向和横向两种不同形式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会看懂这两种统计图并学习进行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实践与综合应用” 将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体会的运筹的数学思想方法。同时学习应用优化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安排了两个综合应用数学的综合应用──“1亿有多大”和“你寄过贺卡吗? 二.说教材
1.本册教材的编写特点:
⑴ 优化大数认识的编排结构,突出数学的文化特色,提供丰富素材,培养学生的数感。
本册实验教材“大数的认识”单元的教学内容极为丰富。它的编排,改变了现行九年义务教育教材把大数的认识分成“亿以内的数”和“亿以上的数”两个单元,并分别在四年级上、下两册分散教学的做法;而是在四年级上册整合成一个单元进行教学。
例如通过数字的产生、计算工具的发展史、古代计数方法的介绍等内容,渗透了数学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并相互促进的思想,使学生逐步体会到数学不仅是有用的工具,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促进人类的进步;
⑵计算教学内容的编排体现改革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本册实验教材有两个单元的计算教学内容——三位数乘两位数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根据《标准》规定,这些内容是第二学段学生学习的最为复杂的整数计算知识。
本册实验教材的编排在内容编排的顺序、例题的安排、素材的选择等各个方面都采取了新的措施,具有这样几个特点:(1)精心设计教学顺序,加大教学的步子,留给学生更大的探索和思考空间。例如,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学,从现行教材的22课时减少为15课时,例题也从16个减少为6个。(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3)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4)加强估算教学,使学生掌握估算的方法和策略,体会估算的作用。
⑶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本册实验教材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安排了“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两个单元。这两个单元的内容是在第一学段的基础上进行复习、扩展和提高。
例如,在以前的直观描述直线的基础上,进一步描述直线是无限长的;在以前初步认识线段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线段有两个端点、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使学生较好地理解线段、直线和射线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本册实验教材空间与图形的内容不仅对学生理解、把握、描述现实空间,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有着重要的价值,而且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素材和探索空间。
例如,在学习射线时,学生在夜晚用手电筒透过一个小孔射出一道光线来感受什么是射线;在教学平行四边形时,通过推拉用硬纸条钉成的长方形,进一步体会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⑷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使学生的统计知识和统计观念得到进一步提升。本册实验教材是第二学段的开始,教材一方面注意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学习新的统计知识——了解不同形式的复式条形统计图,使学生认识到本册所学习的统计知识和方法,是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在统计量上进行了成对分类对比,从更高的角度来表达数据、解决问题,进而使学生对统计知识的认识有所提升。另一方面教材继续注意结合实际问题,进一步教学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作出合理的推断。这样就把数据分析与解决问题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统计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⑸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套实验教材总体设想之一是:系统而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尝试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可以理解的简单形式,采用生动有趣的事例呈现出来。据此,在本册实验教材的“数学广角”单元中,安排了简单的运筹思想的教学。
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本册实验教材不仅内容涉及数学教学内容的各个领域,为学生探索奇妙的数学世界提供了丰富素材,而且注意结合教学内容安排了许多体现数学文化的阅读材料、数学史实等,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丰富多彩、充满魅力。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
例如,第一单元的主题图,在提供几个省、市、自治区人口数的同时,选取了最能反映6个地区特点、形象的图片,渗透了有关地理、文化和国情知识;练习中还安排了天安门广场和故宫的面积、万里长城的长度、我国主要农产品的产量等素材;数学综合应用“你寄过贺卡吗?”介绍了寄贺卡会消耗大量的木材的等知识。为教师结合教学渗透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环境保护等教育提供了丰富而适合的素材。
2.编排体例
基本模式:问题情境——探究新知——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我以第二单元角的度量为例来说说本册教材的编排体例。
首先,教材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从小孔射出的手电筒的光线,创设了问题情景,直观描述什么是射线和直线,然后让学生通过讨论直线、射线和线段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其次,建立模型,得出射线的概念并给角下定义,最后通过应用与拓展,建立清晰的直线、射线、线段和角的概念。
3.内容结构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主要有: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
4.知识与技能的立体式整合下面我就数与代数这个领域里除法这个知识大类做详细的阐述:本册教材第五单元的内容是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这个单元包括口算除法、笔算除法。它是按照先口算,再估算,再笔算的顺序进行编排的。对于除法这部分知识,学生在二年级下学期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学会用二至九的乘法口诀求商,已形成最基础的运算技能。三年级上学期是有余数的除法。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达到理解计算有余数除法的方法,形成计算技能。三年级下学期,是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这一单元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在表内乘除法,一位数乘多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为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和思维基础。四年级上学期是除数是两位的除法,是小学生学习整数除法的最后阶段。要使学生熟练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因此,二年级下学期和三年级上学期学习的内容是三年级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基础,而四年级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又是三年级下学期学习内容的延伸。所以,除法这类知识是以螺旋上升的形式来呈现的。它体现了由易到难,由低到高的思维规律。
三.说建议
1.本册教材的教学建议:
(一)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在本学段的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例如,计算教学应注意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让学生感受到通过计算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之中。
例 在下面的横线上填数,使这列数具有某种规律,并说明有怎样的规律。3,5,7。
教师首先应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从不同的角度去探究可能隐含的规律,并在全班进行交流。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只要学生给出一个答案,并能作出合理的解释,就应该给予肯定。下面是学生可能给出的一些答案:
(1)在横线上依次填入9,11,13,形成奇数列。
(2)在横线上依次填入11,17,27,使这列数从第三个数开始,每个数都是前两个数的和减1。
(3)在横线上依次填27,181,4879,使这列数从第三个数开始,每个数都是前两个数的积减8。
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寻求数的规律的能力,比单纯地做几道计算题更具有挑战性,也更有趣。
(三)加强估算,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
如,一本书12元,全班48人,每人买一本大约需要多少钱?教学中应充分鼓励学生交流各自的估算方法,可以是10×50=500,认为500元左右;也可以12×50=600,不到600元;还可以是10×48=480,肯定比480元多。不同的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估算方法,教师应该为他们提供相互交流的机会。
(四)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本学段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和态度与第一学段的学生相比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综合应用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与合作学习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通过下面案例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评价建议:
(一)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课标提倡的评价理念之一就是不仅要注重结果,还要注重过程,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不仅应体现在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还应评价学生的各种能力。如在学习解决问题时,要评价学生是否具有分析、推理、判断等能力,在学习笔算除法时,要评价学生是否具有准确的计算能力,在学习位置与方向时,要评价学生是否具有有序的观察能力。
(二)注重情感评价
科学界已指出:真正决定人类智慧的不是智商,而是情商。而情商可以经过后天的培养。因此,教师应注重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一定的情感评价,这样会促进学生产生极大的学习热情。
(三)评价方式要多样化
教师的评价应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对学生评价时,应把教师评价与同伴互评和家长评价相结合,体现多样化评价。评价结果的呈现应采用定性描述的方式,用鼓励性的语言描述学生数学学习情况。如成长记录袋。
3.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生活中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教育资源,一旦这些教育资源与书本知识相融合,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开发教材中的主题图资源
新教材中的主题图都是经专家、学者,经过反复研究确定的,有着一定的代表性,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2)开发利用多媒体资源
视听光盘、多媒体软件等都是常用的多媒体课程资源,这些资源有利于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开发利用社会、家庭方面的资源
如学生学习了统计知识后,让学生到生活中找哪些地方用到了统计图表,在家里调查水费、电费等,学生通过调查,发现身边处处有数学,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利用学生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
生成性资源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对话交流,随机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情况,教师要及时捕捉,准确辨别,有效调控,使这些生成性资源变成教育资源。学生中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教师不要回避,要把这些错误信息看做是孩子们思维的火花,通过错误资源,判断孩子出现的问题,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以上是我对本册教材的解读,有不足之处请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