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研讨会发言稿

时间:2019-05-14 18:36: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改革开放40年研讨会发言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改革开放40年研讨会发言稿》。

第一篇:改革开放40年研讨会发言稿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范文大全

(可编辑)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改革开放40年研讨会发言稿

改革开放40年研讨会发言稿

一、成就与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从“体育大国”到“体育强国”,我国体育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树立了全球体育大国的形象,奠定了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基石;从“单位体育”到“社会体育”,在推进体育强国建设中,群众体育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其中最为深刻的就是由单位体育向社会体育的演进。随着单位制的消解,“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转化,多项目标关联,多个主体协同,多种机制耦合的社会体育迅速崛起。在这一过程中我国群众体育发展迅猛。全民健身、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全民健康是全面小康的基础和保证已成为国家和人民的共识。全地域覆盖、全周期服务、全社会参与、全球化合作、全人群共享的“大体育”理念已成为体育工作的定位。国务院建立了全民健身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机制,各级人民政府建立了全民健身工作协调机制,从顶层设计、体制机制、部署落实、评价激励等环节上解决好全民健身工作的摆位问题,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群体”工作2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格局初步形成。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全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33.9%,城乡居民身体素质逐年提高。从“举国体制”到“政府、社会与市场协同”,我国举国体制在保障冬夏两个奥运会和世界大赛上取得优异成绩发挥了巨大作用,彰显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竞技体育全面回应社会发展需求,社会对竞技体育价值功能重新定位,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推进,全运会制度创新改革,备战奥运模式从垂直式管理向扁平化管理迈进,项目中心管理功能弱化到协会备战实权化转型,奥运备战实现国家、地方、社会多元化模式,举国体制优势向社会化、协会化、市场化、个体化立体化机制转型;从体育事业到体育产业,我国体育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四个方面都有了快速提升。2016年体育产业总规模为19011.3亿元,实现增加值6474.8亿元,与2008年4628.0亿元相比,涨幅达到310.8%,年均增长率为19.32%;同时,体育产业体系不断健全,基本形成以竞赛表演、健身休闲为核心层,以体育场馆服务、体育中介、体育培训等业态为外围层,以体育制造、体育建筑等为相关层的门类体系。各类市场主体不断壮大,形成了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体育企业和知名品牌。体育产业与文化、教育、旅游、医疗、养老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呈现良好势头。作为五大幸福产业之一的体育产业已经成长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增长的新动能、新业态、新空间;从为国争光到体育文化软实力,改革开放四十年中体育文化的核心体现是通过“乒乓精神”“女排精神”等运动队精神的广泛传播,极大地影响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1996年3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的“中华体育精神”,2008年的北京奥运精神,成为中国各项体育工作的精神指南。1979年陈肖霞获得跳水世界冠军后媒体提出“冲出亚洲,走向世界”,1981年男排获胜引发“团结起来,振兴中华”口号,体育极大地影响着社会思潮。及时回应时代主题和适时引领社会精神文明,是改革开放四十年里中国体育文化的重要成就和主要经验;从“封闭”到“开放”,我国体育外交以自身独特的方式架起了不同政治外交之间的桥梁,通过成功开创处理台湾问题的“奥运模式”,首先在国际竞技场上实现“一国两制”构想,松动中韩冻土,融化中日之冰、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成功申办北京冬奥运会等实践和探索,以积极主动融入世界,开放文明、友好和谐的大国形象改变着西方对中国封闭、刻板的印象,通过不断提升我国体育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塑造着与大国地位相符的国家体育形象;从“体质教育”到“运动教育”,从1978年《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1979年《中小学体育工作暂行规定》,到1990年《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强调“学校体育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评定标准“最根本的是看学生体质是否有所增强”学校体育地位明显强化,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得到遏制。90年代开始强调“是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的重要途径”,以“阳光体育运动”为标志的学校体育活动蓬勃发展。从《学校体质健康标准》到中央7号文件的”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对学校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三年下降的地区和学校,在教育工作评估中实行‘一票否决’”等政策,大大提高了全社会对学生健康与学校体育重要性的认识;学4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校体育条件不断改善,体育内容活动进一步丰富多彩,全社会支持参与学校体育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从“单打独斗”到“奥运攻关”,竞技运动训练从“自然”的初始阶段,进入到了多学科的理论与技术开始介入、基础科学和成体系的科学训练理论支撑的奥运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的逐步开展和不断深入,在多学科联合攻关下,竞技运动训练的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从“一法三纲”到“全面推进”,《体育法》的颁布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体育产业发展纲要》和《奥运争光计划纲要》的同时面世,成为国家推进体育法治加强建设的重要标志和体育法规制度全方位发展的重要开端。北京奥运开拓了中国体育的国际视野,催促体育法治的全球化发展,建设体育强国对构筑了体育重心调整与维权的体育法治保障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布局,进一步开辟了全面推进依法治体、建设中国特色法治体育的新征程;从“体育媒介”到“媒介体育”,超级链接下的体育文化大时代折射出在20世纪末以来传播大革命背景下中国体育与公众关系的调整与适应轨迹。在体育新闻传播业态急剧变革的时代中,我国体育新闻学、体育传播学逐步发展,体育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成绩斐然,为我国体育新闻传播的发展从理论创新、实践指导和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体育理论”到“体育人文社会学”,我国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分化与整合经历了为扩大学术容量而进行的裂变阶段以及完成了否定之否定的螺旋上升的整合两个发展阶段,体育人文社会学形成了学科坚实稳定的发展方向,建构了完整的学科体系;从“单一学科成长”到“多学科融合共进”,我国体育自5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然科学站在国际理论与方法研究的前沿,准确把握学科国际发展动态,对体育自然学科进行整合,有效地推进了体育自然学科从单一学科向多学科的融合共进,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从“教练教师”到“多类别多层次”,我国体育人才培养在不断服务国家需要,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下,培养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大,培养的层次和质量日益提高,培养方向朝着跨学科、多样性发展,形成了多类别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为我国体育发展和体育强国建设提供了人才支撑;从“传统”到“现代”,我国民族民间体育建立了一系列有利于民族民间体育文化保护和发展的制度和政策体系,一批以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代表的民族民间体育文化项目得以及时抢救和发展,一批民族民间节庆体育文化活动品牌产生了广泛影响,民族民间体育文化进校园成就斐然,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科研成果成效显著,我国民族民间体育从“民间”走向大众,从传承走向开拓创新;从“全民健身”到“全民健康”,我国民众在满足了基本健身的需求后,不仅对合理锻炼、科学健身提出了要求,而且对体育锻炼合理辅助和治疗相关慢性病的安全性、有效性也提出了要求。在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实施下,体医融合作为将全民健身向全民健康推进的有效途径,成为新时代全民健康促进的目标与方向。

二、形势与挑战

新时代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既是体育自身提质增效、全面发展6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的实际需要,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需要。推动这一进程是伟大梦想呼唤体育强国、美好生活邀约体育强国、高质经济内需体育强国、创新社会治理寄望体育强国、繁荣文化需要体育强国、全效体育依托体育强国。

在推进体育强国建设中,群众体育在中国社会进入具有鲜明过渡特征的后单位时期因为单位制消解,去组织化进程加速,又因社会组织不成熟,再组织化进程缓慢,导致群众体育出现组织低度化,碎片化的松散状态,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发展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价值取向的社会体育,需要我们重新认识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目标、活动形式、组织样态、发展动力、发展路径和运作机制。竞技体育发展过程中,奥运争光追求金牌和奖牌效益最大化在催生我国六大优势项目的同时,也屏蔽了体能类项目和国际职业化发展较快的集体球类项目发展的窗口期,致使奥运争光计划的“月光效益”日益凸显。体制改革滞后,机制创新乏力导致我国竞技体育发展出现项群间失衡、区域发展失衡、冬夏项目失衡、竞技水平与青少年体质失衡;体育产业在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有:产业发展不平衡与不充分并存、有效供给不足与有效需求不旺并存、企业规模不大与盈利能力不强并存、产业人才数量不多与质量不高并存、产业政策不完善与难落实并存等;体育文化由于历史和文化负荷、体制惯性等原因,锦标主义乃至金牌至上一度左右着中国体育的价值取向,成为我们建设体育强国不可回避的问题。伴随着运动员的优秀7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赛场表现,我们并未呈现出同等震撼世界的文化表现和价值主张,而以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傅园慧的“洪荒之力”为代表的运动员声音得到广泛认同,在整体层面上将中国体育文化的格调转向了个人风采。中国急需建立一种“文明观赛事,理智对输赢”的看台文化,将“宽容本队运动员的失误乃至失利,乐见他国或他队运动员的良好表现”作为体育观赏文化建构的方向;学校体育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强调“育体与育人”有机结合,彰显学校体育的教育功能;《学校体质健康标准》等强调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强调学校体育的生物学改造功能,学校体育一定程度上被体能测试与训练取代。学生中出现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甚至出现体育弱势学生害怕、厌恶学校体育的现象。由于学校的体育态度与行为未能得到改善,导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仍然令人担忧。竞技运动训练的重要发展趋势是科技将更加深入影响甚至主导运动训练的未来发展,训练、科研和保障“三位一体”的无缝衔接与充分融合,大数据智能化训练将成为世界竞技运动训练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运动关键环节的重大创新突破”和“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的整体提高”是世界竞技训练水平不断增长的两个重要“杠杆”;体育外交应运用体育运动自身的魅力与人文精神连接不同国家和民族已成为外交的重要途径。在“人文外交”成为我国特色外交的主导,元首体育外交开拓了中国外交实践新创举,“一带一路”倡议、金砖国家经济伙伴战略、中国与“东盟”国家发展战略等重要多边机制中,体育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为我国多边机制建构的助推器;体育法治建设在现有的体育体制与实践氛8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围中,还存在着与现代法治不和谐的各种元素,由于体育行业较强的专业技术性、封闭性和某些垄断性特点,使体育管理缺乏普遍的社会行政与公共服务作为,且体育法治建设的顶层制度设计迟未揭晓,一些影响体育改革发展的法律瓶颈问题尚待突破,特别是体育系统缺乏执法实施体系构成的严重制约,都使依法治体面临诸多的困难,因而也更为紧迫地依赖于体育法治建设的全面推进和迅速加强;体育新闻传播因互联网所带来的媒介变革与发展发生了急剧的变革,面对互联网时代舆情的失控可能,政府宣传机构的焦虑感与无力感显而易见。体育新闻传播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相对于国家、社会和业界需求均存在隔膜感与滞后性;体育人文社会学尚处于一种松散集成的状态,体育经济学、体育社会学在当前适宜的社会经济土壤中将得到较快发展,体育法学、体育伦理学需要迅速提升,以满足体育实践的需要,体育人类学、体育娱乐休闲理论等新学科需要扶植,体育史、运动心理学需要突破性进展,体育美学需要加快前进的脚步,体育哲学需要摆脱母学科教条的枷锁,求得新生;体育自然学科中的理论与方法创新不足,解决运动训练中的关键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健康中国2030建设过程中体医结合效果的最佳化实现还受制于诸多瓶颈;体育人才培养存在人才培养模式陈旧,培养方式单一,人才与社会对接度不高,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教师知识更新不足,教学制度改革滞后的问题,导致培养的体育人才与新时代社会对于体育人才的需求不相适应;中华民族民间体育文化传承和发展面临封闭半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的转化中,西方强势体育文化的融合与冲击,宗教、准宗教社会向世俗9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社会的转化中,部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价值失去依托,传统农牧社会向工业和信息化社会转化中,民族民间体育文化与传统生产劳动关系已经发生位移,市场经济背景下民族民间体育文化事业与商业开发的冲突;体医融合由于体育与卫生部门行政管理体制上的条块管理,本应发挥的促进健康的共享和协同作用很难达成,体育指导人员缺乏相关的医卫知识,不能有效地针对民众的身体机能状况、健康水平等个体差异与需求提供安全有效的健身指导,医务人员虽知道体育运动的重要性,但由于不具备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无法在慢性病医治过程中给予患者切实可行的运动指导。

三、方向与应对

坚定不移地推进体育强国建设,通过高标准地建设体育强国,为健康中国奠基,为和谐中国助力,为经济发展增利,为和平崛起代言,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鲜活的精神动力,从而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推动和实现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促进社会建设和创新社会治理,繁荣和创新社会主义文化,推动体育发展实现多能全效,促进和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群众体育在单位体育与社会体育并存,此消彼长的今天,继续发挥单位体育的作用是必要的,也是应该的,但重点是构建社会体育的基础——社区体育。社区,是今天中国社会的基本单元,是承载多种社会功能,具有多种社会关系的“生活共同体”。社会体育只有扎根于社区,才能服务社10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会、融入社会,最终内生于社会。旨在满足“社会人”美好生活需要的社区体育,是我国社会体育的基本形态,也是今天推动群众体育改革的关键所在。

竞技体育坚持和完善以为国争光为目标,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基础,政府调控为保证,国家队为龙头的多级条块结合的训练体系为重要措施和组织形式,各级各类体育竞赛为杠杆的竞技体育举国体制,为竞技体育发展提供体制保障。以建设体育强国为导向,改革创新为出发点,政府、巿场和社会协同发展为新动能,构建具有社会活力和市场支持的综合性、多元化、多类别的竞赛体系和备战体系,创新国家队备战机制,不断提高我国竞技体育综合实力;体育产业必须从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大力吸引社会投资,积极构建体育产业全链条,打造现代化体育经济体系,推动“体育+”和“+体育”发展,大力促进产业融合;鼓励体育领域创新创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积极打造产业增长极,加强体育赛事引领,大力发展运动项目产业,以重点人群为目标,积极扩大体育消费,加快产业载体建设,积极拓展发展新空间,推动实施新开放战略,提升产业国际化水平等方面推动改革,持续发力,力争到2025年高质量完成国务院提出的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5万亿的奋斗目标;体育文化在政、产、学、研、商、资、社、媒等力量前所未有地介入体育事务之时,大众体育价值观也在不断变革。学校体育从增强体质到增进健康,从鼓励竞争优胜到养成领导能力,在四十年中走过了一条曲折的11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道路。社会体育的健身、娱乐、休闲、旅游、社交、消费等功能得到了空前释放,体育已成为民众追求健康、快乐、幸福三大人生目标的鲜明标志。体育文化管理部门应主动对接社会生活各领域,使体育文化有机嵌入社会的运作机制和动力系统中,推动体育文化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为人民的幸福生活和美好生活服务;体育外交必须从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出发,紧密围绕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和助推体育强国建设,有效整合和利用体育资源。在价值认识上,从体育外事到体育外交;在战略谋划上,从部门战略到国家战略;在交流主体上,从单一平面到立体格局;在话语争夺上,从被动参与到主动塑造,维护中国体育利益,维护世界体育公平正义,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体育的智慧;学校体育发展方向是以“立德树人”为本,培养身心强健、全面发展一代新人。学校体育从“体质教育”“体育教育”向“运动育人”方向转变,强调“立德树人、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在学生积极主动、快乐参与体育过程中,形成强健的体魄、坚强的意志、优良的品德和乐观开朗、阳光向上的人生态度,实现自由充分、健康和谐发展;竞技运动训练应大力倡导和推进“科技助力”,提高金牌背后的科技含量,通过科学训练最大限度地避免失误、增强效率,改变传统的单一和分离式的训练模式,在组织、管理和运行上建立科研、训练和保障“三位一体”高度融合的协作机制,搭建多学科和高科技的训练团队,汇集各个领域和学科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改变陈旧的训练理念和方法,提高运动训练的效率和科学性;体育法治必须从立法到执法等各法治过程和各体育领域法治的全面12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推进,要在各项体育改革发展制度的建构完善和运行实施中,在不断面对新时代的体育新需求新挑战中,发挥出保驾护航的积极作为,使中国体育法治不断迈向新起点,攀上新高度;体育新闻传播在进一步发展过程中,业界(体育界与传媒界)、政界(体育管理部门)与学界“三界”互动融合是未来体育新闻传播发展的理想主旋律与应然走向。这一目标的实现尚任重道远,需要三界相向而行,共同努力;体育人文社会学要以探求体育的人文价值观念和体育的社会发展方向为己任,实现自身的现代化,其职能需由议论舆论性的,转变为说明和解释性的,进而成为预见性的,决策支持性的,从而提高我国体育实践的预见性、科学性和自觉性;体育自然学科应从实施运动训练学和运动人体科学的融合,实施体育教育和运动人体科学的整合、实施运动人体科学和其他自然学科的跨界融合等三方面入手,开展多学科融合共进开展理论与方法创新研究,发挥体育自然学科在“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体育人才培养应遵循服务国家需要,满足社会发展需求,调动中央和地方双重积极性,更好发挥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基本规律。围绕“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这一主线,主动适应社会发展,主动服务社会需求,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大胆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探索建立新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创新体育人才培养方式,构建新时代教育教学制度;中华民族民间体育文化应明晰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的定位,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体育文化,注重在“民族”和“民间”思想智慧中汲取营养,在社会伦理、道德引领等方面贡献中国智慧,建立中华民族民间体育数字化、信息化传承体系,13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加强新时代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的治理与创新发展;“体医融合”的科学健身模式是构建民众健康屏障的最佳组合。实现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需要多部门协同和社会参与,实现分工合作、资源共享、统一步骤、政策配套、效果落实、成就共享、问责有度。

第二篇: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理论研讨会发言稿

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

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指出,改革开放铸就的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极大丰富了民族精神内涵,成为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

人民的精神标识就是民族的文化符号。从历史长河看,中国大地上发生过无数变法变革图强运动,留下了“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等豪迈宣言。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以“天下大同”“协和万邦”的宽广胸怀,自信而又大度地开展同域外民族交往和文化交流。当前,我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面对复杂问题和严峻挑战,需要我们以礼敬和自豪的态度对待优秀传统文化,为改革开放和民族复兴提供不竭精神动力。

改革开放最核心的要求是解放思想。行动是打破坚冰的力量,思想是冲破束缚的先导。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们的老祖宗没有讲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没有干过,只能靠自己去探索、去创造。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全面深化改革,努力攻克体制机制上的顽疾,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今年四川省委开展的“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进一步解放了思想,推动了发展。改革开放最本质的要求是创新创造。总书记指出:“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而是中国共产党人发扬改革开放精神的原创版。只有敢于创新创造,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才能收获别样的风景。从四川广汉金鱼公社开始“包产到组、超产自留”试点,安徽小岗村18位农民在“生死契约”上按下鲜红手印开始,“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在大江南北、内陆高原、沿边沿疆生根开花。改革开放最根本的要求是勇于担当。改革开放既面临着尖锐性、系统性、全局性、协调性问题,又面对着比触动灵魂还难的利益重组课题。从思想观念的破冰,到利益格局的重造,再到发展方式的重塑、制度文明的涵养,改革之路从无坦途,当代中国人民迎难而上、勇担重任,敢于啃硬骨、涉险滩,闯出一片广阔新天地。

改革开放最持久的要求是学习借鉴。当今世界,国际形势瞬息万变,科学技术一日千里,只有善于学习和借鉴,才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1978年上半年,中央先后派出4个考察团,分别赴港澳、东欧、日本、西欧考察学习,详实的调查报告和可行的具体建议,对改革开放决策产生了较大影响。随着开放的不断深入,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我们开始在更多的领域学习和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但学习借鉴不是简单的复制或者模仿。进入新时代,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广泛借鉴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当中更优秀、更适合中国现代化的成果,并与中国发展实践相结合。四川要“四向拓展、全域开放”,大力推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突出南向开放,建设现代交通体系。

改革开放最全面的要求是接力奋斗。总书记指出,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需要接力奋斗,开放需要持续推进。在大踏步追赶时代的时间长廊里,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让区域发展活力与个人创造能力激荡辉映。四川要坚持“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发展战略,打造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发展“5+1”万亿产业,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

推动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根本保证

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启示我们: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新时代,改革开放越是向纵深推进,越是要求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确保党的领导坚强有力。坚持党的领导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原则问题。总书记把改革开放誉为党的一次伟大觉醒,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给党的建立和党的领导赋予了极其深邃的历史纵深感和十分崇高的历史使命意识。近代以来,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追求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一大批仁人志士探索中国问题出路均以失败告终,中国共产党在危急情势下应运而生,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站在了团结引领中国人民改天换地的时代潮头。实践充分证明,因为历史和人民选择了党的领导,今天的中华民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民族复兴伟大目标;时代还将证明,新征程必然呼唤党的全面领导,党的领导的根本保证作用也必将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伟业中得到有力展现。

总书记用“九个必须坚持”总结阐释改革开放40年宝贵经验,其中把“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摆在第一位。党中央反复强调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具有十分深刻的时代内涵和现实针对性,是对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科学深化和实践指导。从领导本质层面看,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是实现党的长期执政的根本要求。党的领导不同于领导学意义上的一般化领导,带有鲜明的政治特征和执政属性。中国共产党是一个立志于长期执政、事实上长期执政、有能力实现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其肩负的历史使命决定了党必然要坚定追求跳出历史周期率、着眼于长期执政而实现全面领导,同时要积极应对“四大挑战”和化解“四种危险”,着眼于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而实现坚强领导。从领导属性层面看,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首先是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从领导范围层面看,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关键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的全覆盖。

必须坚持和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和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新时代坚持党的领导的核心要求。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启示我们,正因为始终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我们才能有力应变局、平**、战洪水、防非典、抗地震、化危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方向越来越明确、信心越来越坚定。坚持和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对党章的遵从。党章是党内的根本大法,是管党治党的总规矩。坚持和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关键在践行“两个维护”。“两个维护”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治国理政实践中形成的重大政治成果,也是一条宝贵政治经验,体现了全党在革命性锻造和重塑中形成的普遍共识和共同意志,展示了维护对象的内在一致性及其与党的根本宗旨的逻辑一致性,是新时代对党的民主集中制的科学运用和成果结晶。要在深刻理解“两个维护”极端重要性和深刻内涵的基础上,用实际行动坚定践行好“两个维护”。

在新的征程中,必定还会面临各种风险挑战,党始终是化危为机、转危为安的主心骨,坚持党的领导是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创辉煌的根本保证。必须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和执政本领,确保改革开放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奋勇前进。

加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步入了“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的新常态,经济增速由高速转向中高速、经济结构逐渐由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逐渐由主要依靠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这既有经济周期性波动和外部发展环境变化带来的影响,也与经济发展中长期积淀的体制性矛盾和结构性失衡密切相关。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运行面临三大结构性失衡矛盾。一是实体经济的结构性供需失衡,现有供给体系不能适应消费升级需要,出现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消费外流并存局面。二是金融和实体经济失衡,增加的货币大多在金融系统内自我循环,金融业在经济中的比重快速上升,而工业特别是制造业比重不断下降。三是房地产与实体经济失衡,资金大量涌入房地产市场,房地产投机需求旺盛,诱使资金脱实向虚,并推高实体经济成本。破解三大结构性失衡,必须摒弃单纯依靠刺激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思路,应从供给侧想办法,努力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均衡,加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由之路和核心战略举措。高质量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中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因此,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途径是,通过加快推进基础性和关键性改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增强微观主体内生动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攻方向是,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要遵循“市场主体、政府引导”“供需衔接、双侧发力”“增存并举、有破有立”“问题导向、精准施策”的原则,以提质增效为“主攻方向”、做强做大实体经济为“主战场”、强化创新驱动为“主引擎”,实现要素资源配置效率大幅提升,构建与各类需求相匹配的供给体系,形成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相互融合、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相互促进的良好格局,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强大的动力,为实施“一干多支”发展战略,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奠定坚实的基础。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一是要在“三去一降一补”上动真格。分类推进去产能,有效化解房地产库存,积极稳妥去杠杆。多策并举降成本,打好“组合拳”,持续减税降费,有效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用能成本、融资成本、人工成本、物流成本。全力以赴补短板,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坚决打赢打好脱贫巩固提升攻坚战,加强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持续优化生态环境,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二是在“一提一创一培”上做文章。全面提升质量,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形成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和服务为核心的竞争新优势,加强“四川造”品牌建设,提高“川字号”产品市场占有率。大力培育新动能,着力打通军民融合、科技与经济结合、科技与金融结合“三个通道”,积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三是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上下功夫,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增强微观主体活力,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发展更多优质企业。提升产业链水平,培育和发展新的产业集群。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形成国内市场和生产主体、经济增长和就业扩大、金融和实体经济良性循环。

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40年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历史,也是一部不断探索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的历史。我们在推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经历了环境污染的“阵痛”,我们在“阵痛”中坚持改革一切不符合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体制机制,坚持走符合绿色发展要求的对外开放之路。党的十八大加快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部署,党的十九大作了进一步完善提高,并把污染防治作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开启了生态文明建设新征程。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强调指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把我们伟大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让人民生活在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之中。我们要准确把握总书记重要讲话的精神实质,深刻领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丰富内涵,突出解决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两本账”。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是价值观、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一方面,要大力构建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对传统产业进行绿色化改造,抓好生态工业、生态农业、全域旅游等;另一方面,要积极构建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大力提倡先进的生态价值观和生态审美观,引导人们树立绿色、环保、节约的文明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让绿色生活方式成为老百姓的习惯。

改革开放40年,四川人民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认识实践不断深化,绿色发展理念逐步深入人心。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和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法规政策体系不断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迈入法治化轨道。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体系逐步形成。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我们要坚决落实总书记关于“一定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这篇大文章写好”等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务实的举措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到2020年,生态环境保护水平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到2035年,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建成全国一流生态环境示范区,建设美丽四川目标基本实现。一是加快推进经济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编制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三线一单”,制定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办法。二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突出位置,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长江保护修复等污染防治攻坚“八大战役”,持续改善全省生态环境质量。三是加快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全面完成生态环境保护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改革,探索设置流域生态环保机构和跨地区生态环保机构,完善省级环保督察机制,探索实施综合性生态环境保护补偿机制。四是加快形成绿色生活方式。把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党政领导干部培训体系,大力推进生态环境教育设施和场所建设。积极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区、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美丽乡村和文明单位(社区)创建,鼓励开展创建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商场、绿色餐馆等行动。推行绿色消费,落实新业态环保行为规范,大力推广使用绿色产品。鼓励支持绿色出行,大幅提高公共交通出行分担比例。

以深化改革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小平同志曾经讲过,我国的改革开放首先是从农村开始的,农村改革又是“有两个省带头”发动的,一个是四川省,一个是安徽省。四川作为农村改革发源地,始终坚持把农村改革摆在“三农”工作突出位置,精心部署、强力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强劲动力。

四川农村改革作出的历史贡献:第一,是建立家庭承包责任制。1978年初,四川省委就提出,生产队可以组织作业组,实行定额管理;当年10月在全省推广广汉县金鱼公社的分组作业生产责任制。第二,是改革人民公社管理体制。1979年9月,广汉县委在向阳公社进行政、社分开的试点。1980年5月,广汉县委在向阳公社进行人民公社体制改革试点,撤销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成立乡党委、乡人民政府和农工商联合公司,生产大队改为村,生产队改为集体经济组织—农业合作社。这一改革,很快在全省和全国展开,推动形成了我国农村基层政权的新体制,并载入《宪法》。第三,是开发农村劳务经济。关于农村劳务经济,全国人大和国务院政策研究室的领导同志曾多次专程赴四川调研“民工潮”情况,农民工的大规模跨区域流动,逐步得到了高层和社会的认可。同时,我们在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改革农村税费制度、创新农业经营机制、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推进新农村建设、推进扶贫脱贫工作等方面,为全国面上的改革推进,也作了努力探索和积极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农村改革又有创新突破,一是落实“三权分置”,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构建。以放活土地经营权为重点,全面推广土地股份合作社、大园区+小业主、农业共营制等机制模式,土地流转率比2012年提高19个百分点。二是创新“两股一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比中央要求提前1年完成,同步推进“多权同确”。建成覆盖全省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体系,成都农交所成为全国同类平台中交易量最大的一个。成都市温江区探索“两股一改”经验在全国推广。三是推广“五补五改”,农村投融资机制不断创新。全面推广财政支农资金由直接补助改为基金、担保、贴息、股份、购买服务。教育扶贫救助基金、卫生扶贫救助基金、扶贫小额信贷分险基金、贫困村产业扶持基金等“四项基金”总规模达100多亿元。设立全国首只总规模100亿元的“宜宾五粮液乡村振兴基金”。四是着力制度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加快推进。在1市11县3高校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制度试点,探索构建包括资格准入、教育培训、认证管理、生产扶持、社会保障、退休养老等在内的政策体系,建立与城镇职工在养老、医疗等方面同样的社会保障,已培育制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

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指出,改革开放铸就的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极大丰富了民族精神内涵,成为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

人民的精神标识就是民族的文化符号。从历史长河看,中国大地上发生过无数变法变革图强运动,留下了“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等豪迈宣言。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以“天下大同”“协和万邦”的宽广胸怀,自信而又大度地开展同域外民族交往和文化交流。当前,我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面对复杂问题和严峻挑战,需要我们以礼敬和自豪的态度对待优秀传统文化,为改革开放和民族复兴提供不竭精神动力。

改革开放最核心的要求是解放思想。行动是打破坚冰的力量,思想是冲破束缚的先导。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们的老祖宗没有讲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没有干过,只能靠自己去探索、去创造。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全面深化改革,努力攻克体制机制上的顽疾,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今年四川省委开展的“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进一步解放了思想,推动了发展。改革开放最本质的要求是创新创造。总书记指出:“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而是中国共产党人发扬改革开放精神的原创版。只有敢于创新创造,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才能收获别样的风景。从四川广汉金鱼公社开始“包产到组、超产自留”试点,安徽小岗村18位农民在“生死契约”上按下鲜红手印开始,“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在大江南北、内陆高原、沿边沿疆生根开花。

改革开放最根本的要求是勇于担当。改革开放既面临着尖锐性、系统性、全局性、协调性问题,又面对着比触动灵魂还难的利益重组课题。从思想观念的破冰,到利益格局的重造,再到发展方式的重塑、制度文明的涵养,改革之路从无坦途,当代中国人民迎难而上、勇担重任,敢于啃硬骨、涉险滩,闯出一片广阔新天地。

改革开放最持久的要求是学习借鉴。当今世界,国际形势瞬息万变,科学技术一日千里,只有善于学习和借鉴,才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1978年上半年,中央先后派出4个考察团,分别赴港澳、东欧、日本、西欧考察学习,详实的调查报告和可行的具体建议,对改革开放决策产生了较大影响。随着开放的不断深入,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我们开始在更多的领域学习和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但学习借鉴不是简单的复制或者模仿。进入新时代,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广泛借鉴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当中更优秀、更适合中国现代化的成果,并与中国发展实践相结合。四川要“四向拓展、全域开放”,大力推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突出南向开放,建设现代交通体系。改革开放最全面的要求是接力奋斗。总书记指出,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需要接力奋斗,开放需要持续推进。在大踏步追赶时代的时间长廊里,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让区域发展活力与个人创造能力激荡辉映。四川要坚持“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发展战略,打造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发展“5+1”万亿产业,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

推动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根本保证

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启示我们: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新时代,改革开放越是向纵深推进,越是要求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确保党的领导坚强有力。

坚持党的领导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原则问题。总书记把改革开放誉为党的一次伟大觉醒,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给党的建立和党的领导赋予了极其深邃的历史纵深感和十分崇高的历史使命意识。近代以来,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追求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一大批仁人志士探索中国问题出路均以失败告终,中国共产党在危急情势下应运而生,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站在了团结引领中国人民改天换地的时代潮头。实践充分证明,因为历史和人民选择了党的领导,今天的中华民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民族复兴伟大目标;时代还将证明,新征程必然呼唤党的全面领导,党的领导的根本保证作用也必将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伟业中得到有力展现。

总书记用“九个必须坚持”总结阐释改革开放40年宝贵经验,其中把“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摆在第一位。党中央反复强调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具有十分深刻的时代内涵和现实针对性,是对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科学深化和实践指导。从领导本质层面看,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是实现党的长期执政的根本要求。党的领导不同于领导学意义上的一般化领导,带有鲜明的政治特征和执政属性。中国共产党是一个立志于长期执政、事实上长期执政、有能力实现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其肩负的历史使命决定了党必然要坚定追求跳出历史周期率、着眼于长期执政而实现全面领导,同时要积极应对“四大挑战”和化解“四种危险”,着眼于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而实现坚强领导。从领导属性层面看,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首先是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从领导范围层面看,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关键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的全覆盖。

必须坚持和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和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新时代坚持党的领导的核心要求。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启示我们,正因为始终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我们才能有力应变局、平**、战洪水、防非典、抗地震、化危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方向越来越明确、信心越来越坚定。坚持和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对党章的遵从。党章是党内的根本大法,是管党治党的总规矩。坚持和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关键在践行“两个维护”。“两个维护”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治国理政实践中形成的重大政治成果,也是一条宝贵政治经验,体现了全党在革命性锻造和重塑中形成的普遍共识和共同意志,展示了维护对象的内在一致性及其与党的根本宗旨的逻辑一致性,是新时代对党的民主集中制的科学运用和成果结晶。要在深刻理解“两个维护”极端重要性和深刻内涵的基础上,用实际行动坚定践行好“两个维护”。

在新的征程中,必定还会面临各种风险挑战,党始终是化危为机、转危为安的主心骨,坚持党的领导是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创辉煌的根本保证。必须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和执政本领,确保改革开放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奋勇前进。

加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步入了“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的新常态,经济增速由高速转向中高速、经济结构逐渐由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逐渐由主要依靠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这既有经济周期性波动和外部发展环境变化带来的影响,也与经济发展中长期积淀的体制性矛盾和结构性失衡密切相关。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运行面临三大结构性失衡矛盾。一是实体经济的结构性供需失衡,现有供给体系不能适应消费升级需要,出现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消费外流并存局面。二是金融和实体经济失衡,增加的货币大多在金融系统内自我循环,金融业在经济中的比重快速上升,而工业特别是制造业比重不断下降。三是房地产与实体经济失衡,资金大量涌入房地产市场,房地产投机需求旺盛,诱使资金脱实向虚,并推高实体经济成本。破解三大结构性失衡,必须摒弃单纯依靠刺激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思路,应从供给侧想办法,努力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均衡,加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由之路和核心战略举措。高质量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中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因此,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途径是,通过加快推进基础性和关键性改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增强微观主体内生动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攻方向是,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要遵循“市场主体、政府引导”“供需衔接、双侧发力”“增存并举、有破有立”“问题导向、精准施策”的原则,以提质增效为“主攻方向”、做强做大实体经济为“主战场”、强化创新驱动为“主引擎”,实现要素资源配置效率大幅提升,构建与各类需求相匹配的供给体系,形成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相互融合、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相互促进的良好格局,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强大的动力,为实施“一干多支”发展战略,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奠定坚实的基础。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一是要在“三去一降一补”上动真格。分类推进去产能,有效化解房地产库存,积极稳妥去杠杆。多策并举降成本,打好“组合拳”,持续减税降费,有效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用能成本、融资成本、人工成本、物流成本。全力以赴补短板,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坚决打赢打好脱贫巩固提升攻坚战,加强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持续优化生态环境,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二是在“一提一创一培”上做文章。全面提升质量,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形成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和服务为核心的竞争新优势,加强“四川造”品牌建设,提高“川字号”产品市场占有率。大力培育新动能,着力打通军民融合、科技与经济结合、科技与金融结合“三个通道”,积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三是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上下功夫,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增强微观主体活力,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发展更多优质企业。提升产业链水平,培育和发展新的产业集群。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形成国内市场和生产主体、经济增长和就业扩大、金融和实体经济良性循环。

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40年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历史,也是一部不断探索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的历史。我们在推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经历了环境污染的“阵痛”,我们在“阵痛”中坚持改革一切不符合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体制机制,坚持走符合绿色发展要求的对外开放之路。党的十八大加快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部署,党的十九大作了进一步完善提高,并把污染防治作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开启了生态文明建设新征程。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强调指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把我们伟大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让人民生活在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之中。我们要准确把握总书记重要讲话的精神实质,深刻领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丰富内涵,突出解决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两本账”。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是价值观、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一方面,要大力构建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对传统产业进行绿色化改造,抓好生态工业、生态农业、全域旅游等;另一方面,要积极构建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大力提倡先进的生态价值观和生态审美观,引导人们树立绿色、环保、节约的文明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让绿色生活方式成为老百姓的习惯。

改革开放40年,四川人民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认识实践不断深化,绿色发展理念逐步深入人心。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和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法规政策体系不断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迈入法治化轨道。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体系逐步形成。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我们要坚决落实总书记关于“一定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这篇大文章写好”等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务实的举措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到2020年,生态环境保护水平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到2035年,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建成全国一流生态环境示范区,建设美丽四川目标基本实现。一是加快推进经济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编制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三线一单”,制定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办法。二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突出位置,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长江保护修复等污染防治攻坚“八大战役”,持续改善全省生态环境质量。三是加快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全面完成生态环境保护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改革,探索设置流域生态环保机构和跨地区生态环保机构,完善省级环保督察机制,探索实施综合性生态环境保护补偿机制。四是加快形成绿色生活方式。把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党政领导干部培训体系,大力推进生态环境教育设施和场所建设。积极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区、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美丽乡村和文明单位(社区)创建,鼓励开展创建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商场、绿色餐馆等行动。推行绿色消费,落实新业态环保行为规范,大力推广使用绿色产品。鼓励支持绿色出行,大幅提高公共交通出行分担比例。

以深化改革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小平同志曾经讲过,我国的改革开放首先是从农村开始的,农村改革又是“有两个省带头”发动的,一个是四川省,一个是安徽省。四川作为农村改革发源地,始终坚持把农村改革摆在“三农”工作突出位置,精心部署、强力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强劲动力。

四川农村改革作出的历史贡献:第一,是建立家庭承包责任制。1978年初,四川省委就提出,生产队可以组织作业组,实行定额管理;当年10月在全省推广广汉县金鱼公社的分组作业生产责任制。第二,是改革人民公社管理体制。1979年9月,广汉县委在向阳公社进行政、社分开的试点。1980年5月,广汉县委在向阳公社进行人民公社体制改革试点,撤销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成立乡党委、乡人民政府和农工商联合公司,生产大队改为村,生产队改为集体经济组织—农业合作社。这一改革,很快在全省和全国展开,推动形成了我国农村基层政权的新体制,并载入《宪法》。第三,是开发农村劳务经济。关于农村劳务经济,全国人大和国务院政策研究室的领导同志曾多次专程赴四川调研“民工潮”情况,农民工的大规模跨区域流动,逐步得到了高层和社会的认可。同时,我们在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改革农村税费制度、创新农业经营机制、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推进新农村建设、推进扶贫脱贫工作等方面,为全国面上的改革推进,也作了努力探索和积极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农村改革又有创新突破,一是落实“三权分置”,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构建。以放活土地经营权为重点,全面推广土地股份合作社、大园区+小业主、农业共营制等机制模式,土地流转率比2012年提高19个百分点。二是创新“两股一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比中央要求提前1年完成,同步推进“多权同确”。建成覆盖全省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体系,成都农交所成为全国同类平台中交易量最大的一个。成都市温江区探索“两股一改”经验在全国推广。三是推广“五补五改”,农村投融资机制不断创新。全面推广财政支农资金由直接补助改为基金、担保、贴息、股份、购买服务。教育扶贫救助基金、卫生扶贫救助基金、扶贫小额信贷分险基金、贫困村产业扶持基金等“四项基金”总规模达100多亿元。设立全国首只总规模100亿元的“宜宾五粮液乡村振兴基金”。四是着力制度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加快推进。在1市11县3高校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制度试点,探索构建包括资格准入、教育培训、认证管理、生产扶持、社会保障、退休养老等在内的政策体系,建立与城镇职工在养老、医疗等方面同样的社会保障,已培育制度框架下的职业农民5000余人。五是激励创新创业,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取得突破。在21个涉农科研院所和62个县开展激励农业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改革试点,并将试点范围扩大到全省,出台鼓励离岗创办企业、允许兼职取酬、允许提供有偿服务等10条政策,已有5000余名农业科技人员参与改革。

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掀开了“三农”工作新篇章,也对农村改革提出了新要求。总书记强调,改革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法宝。下一步,我省农村改革将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严格落实四个优先,加快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度框架下的职业农民5000余人。五是激励创新创业,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取得突破。在21个涉农科研院所和62个县开展激励农业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改革试点,并将试点范围扩大到全省,出台鼓励离岗创办企业、允许兼职取酬、允许提供有偿服务等10条政策,已有5000余名农业科技人员参与改革。

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掀开了“三农”工作新篇章,也对农村改革提出了新要求。总书记强调,改革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法宝。下一步,我省农村改革将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严格落实四个优先,加快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第三篇:研讨会发言稿

初三毕业复习研讨会发言稿

曾敏

各位尊敬的领导,各位亲爱的同仁:

大家下午好!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相似的场境,别样的情怀。曾记得我们初三第一次教学研讨会,在这里,我与大家一起探讨了初三班主任工作之道。而今天,中考前的一个月,我们特邀了庙宇镇,红椿乡政府的领导莅临指导,就班级管理而言,在坐各位都是行家里手,我就不敢又在这里班门弄斧了。况且我曾经在班主任论坛上谈到,没有最好的班级管理办法,适合你的,适合班级的,就是最好的办法。所以今天,我想借这个平台记一本流水帐,与大家分享“我的一天——班主任工作日志”。

清晨6点,闹钟分秒不差地在我预设的时间响起,我有一万个理由赖在床上,但却有一个理由让我弹簧般地跳下床来:6:20是我陪学生早读的时间,60双眼睛盯着我呢,我不能迟到。麻麻利利地刷牙洗漱,利利落落地更衣换鞋,风风火火地直奔教室。6:15我准时出现在教学楼二楼的初三(6)班的教室时,教室里已齐刷刷坐满了人。我飞快地扫视一遍:全到,一个也没少!连家住杨柳的吴小琴也坐在座位上正大声背诵着诗文,我心里生出一丝感动:接连一星期的阴雨,那条上学必经之路泥泞不堪,这样早起着实不易,寒暑易节,从不间断。6:30趁大家早读的时间,我找出了昨天自习课上违纪的一个同学,和他谈话。经过沟通,他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也愉快地接受了我的建议。7:30布置好今天的值日工作,潦草地吃过早饭,迅速回到办公室,再次熟悉今天的课程。期间,生活委员找到我,一起商讨生活补助的落实情况。8:00上课铃响,孩子们飞快地进了教室。我精神饱满地来到教室,开始一天的语文学习之旅。9:30大课间,我找到本次月考成绩严重下滑的孩子,和他们一起找原因,想对策,订目标,树信心11:10数学课,数学老师正细心订正着孩子们试卷中的错漏我悄悄地巡视到后窗口。看到大家全神贯注的样子,我又悄悄地折回到办公室,批改本周孩子们的读书笔记。12:20 结束了上午的课程,我与孩子们一起来到食堂午餐,我端着饭盒,巡回在各个

餐桌间,与孩子们闲聊,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今天的学习效果。1:00和学生一起在教室午休,几个没午休的女生在交流今天物理课上遗留的问题。看到她们开开心心学习,快快乐乐生活,我打心眼里为她们高兴。2:30英语课。教室里已是朗朗书声。也许是大家感到了时间的紧迫,自己英语的薄弱,没有谁敢松懈,阵阵齐整的朗读,点点用心的记忆,双双专注的目光,我欣慰地离开教室,来到教导处,与刘老师核对学生信息,上交学生中考志愿表。4:00我来到办公室,正准备评改本次月考试卷,一学生风风火火地跑来,告知某某同学下楼梯不慎扭伤了脚,还很严重。火速将其送进医院,联系家长,一切就绪,早已过了食堂晚饭时间,看来今天的晚饭又只能将就用泡面凑合了。17:30难得一天中最放松的时候了。乒乓球场上壮观的争球,羽毛球场上激烈的搏击,篮球场上奋力的拼抢,都尽显出学校特有的青春和活力。我也禁不住诱惑,和其他老师一样加入到孩子们的队伍。18:30晚自习铃响,整个校园灯火通明。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练习,劲头十足,我回到办公室,与几个临界生家长一一通了电话,告诉他们孩子近期情况,希望得到他们的关注和支持。持掉电话,赶紧准备明天的课程,否则今晚又要加班啦。9:40晚自习下。女生几乎都麻利地洗漱完毕,或坐或躺,或读书作业。男生宿舍仍显忙碌,忙宵夜忙洗漱忙洗衣,但忙而不乱。这中间间隙,我看以无意地走近学习基础较差的同学,与他随意地交谈,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根据情况给于指导,很快,一切都归于平静。熄灯铃过后,整个校园都安静下来,10:00我走出学生宿舍,对着天空长长地舒了一中气,今天的工作终于结束,但愿孩子们都会做一个好梦。

很感谢各位能够耐下性子倾听我的唠叨,这就是我们初三班主任的生活,真实的记录。我们对自己的要求是:来在学生的前边,走在学生的后边,干在学生的身边。我不是这个群体中最勤勉的,为了这个毕业班,我们7班的杨敏老师推迟婚期,5班的徐丽老师暂时取消要孩子的计划,2班的曾艳琼老师参加党员培训,请假不许,冒着全县通报批评的风险回到学校。今天在此,我不想在各位领导面前立下铮铮誓言,许下空口承诺,因为我们的行动就是就是最好的证明。六月我们也许创造不了奇迹,但我们一定能听到花开的声音。谢谢大家!

(2012年5月10日)

第四篇:研讨会发言稿

研讨会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大家好!

今天我们共同探讨二手车经验和方法,我有幸作为发言人。现在国内二手车市场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它影响着整个汽车产业和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同时也对政府制定和调整汽车产业政策有重要影响。

目前我国二手车市场的现状,主要经营模式,二手车鉴定方法,二手车交易市场存在的问题以及国外二手车市场特点的简单分析,概括的提出我国二手车交易市场规范的发展方向。

据中国流通协会2012年公布的数据看,国内二手车交易量为480万台,美国、德国等一些发达国家2012年二手车年交易量是4000万台。相比,国内交易量明显的落后。但近几年,国内的二手车无论是从交易量还是交易额上来看,都有大幅度的增加,如今二手车市场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中国二手车市场尚处于初级阶段,新旧车销售比例与国外相比有很大差距。虽然目前旧车市场的规模还不能和新车市场相比,但以这几年的发展来判断,完全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取代新车市场的地位。当二手车交易已经完全像新车交易一样,被纳入到规范的品牌化管理轨道中的时候,其规范透明的交易模式无疑会极大促进消费者投入二手车交易的热情。针对目前二手车市场的存在的问题,科学准确地对二手车进行鉴定评估、加大市场的管理强度、建立诚信经营商户、实施二手车鉴定评估标准对于促进汽车工业的进步,有效扩大需求。

在我国目前从业人员素质问题,不是一个公司或者单位出出制度就能提高的,究其原因还是在于国家的政策制度,国家已经出台多很多关于规范二手车市场的办法和规定,也多次提到了关于建立准入制度的法规,但是,一直没有坚决详细的制定和实施,以至于喊的多,而落实的少,坐视规范从业人员的良机,让人觉得遗憾。解决之道还是在于国家和地方政府部门的重视和坚决有力的执行力度才好。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作为政府部门之一,在社会信用体系中肩负着规范市场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加强市场监管、提供公共服务职责,从而成为预防和矫治市场失灵的重要机构。为进一步规范二手车市场,使之有一个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加强市场巡查,规范交易程序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检查,不断完善市场监管机制,注重专项整治实效。一是要督促市场开办者或经营者建立和完善市场内部管理制度,建立经营者信用分类监管制度,入场经营者建立商品购销台帐制度,强调经营者的责任义务,告知义务。二是要强化市场巡查制度,实行二手车交易索证索票制度。要求二手车经营企业(卖方)对自己所经销的二手车相关手续(即车辆法定证明、凭证)建立档案固定经销轨迹;提示买方要及时向卖方索取车辆法定证明、凭证。车辆法定证明、凭证主要包括:授权销售二手车委托书(原件)、身份证复印件或单位证明复印件、机动车行驶证复印件、机动车登记证书复印件、车辆购置税完税证明复印件、车船使用税缴付凭证复印件、养

路费缴付凭证复印件、车辆保险单复印件。

三、重点检查二手车交易中欺诈宣传,严厉查处违规的行为,及时受理消费者申诉举报制度。四是要与有关市场监管部门建立联动配合机制,形成整治合力,齐抓共管。

(二)创立二手车信息平台,逐步完善二手车“信用档案”。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在组织建立各类数据库上发挥其应有的组织作用。建立进入市场的局域网和数据库,数据库包括贷款车欠款状态登记库,车辆事故库,个人和企业信用档案库。并且发展征信会员。牵头组织社会力量招标,并组织各个有关部门对中标公司在提供资源上进行支持。评选出诚信交易明星企业,宣传报道。

(三)扶持推广品牌二手车经营

品牌和声誉是一种特殊资本,也是一种信号,是汽车厂商最能说服用户的信号。品牌二手车,能对车辆来源的合法性、事故情况、性能、里程真实性以及评估价格的公证性提供公信力,更容易为普通消费者所接受。消费者在选择二手车时,由于信息的不完全,企业的品牌便成为承载多种信息的一个比较可靠的载体。建立一个具有较高知名度,较高信誉度和较高程度的品牌是信息不对称下企业营销的重要手段,同样,对于二手车经营企业而言,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品牌声誉也是吸引客户需求、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战略措施。

(四)实施二手车鉴定评估标准

目前国内二手车的评估体系主要表现就是不统一、不规范、不科

学、人为的鉴定作用占了主导,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二手车作为科技含量较高的商品在流通过程中所包含的价值,而由此造成的损害消费者利益和权益的事情也就在所难免了。对一辆二手车进行科学的评估,确定残存的价值,是一项较为系统、科学、复杂的工作过程,独立于买卖之外的第三方,且具有专业中介资质的评估鉴定机构将是平衡手车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重要砝码。实行评估体系:价格指数 + 标准查定。引入专业的第三方二手车标准状态价格指数,并依据中国二手车地区差异的特点,实行若干个分区域的价格指数版本,使指数更贴近市场,更能真实反应市场行情。这个“指数”将需要数年从业经验才能把握的所谓“行情”,实实在在地展现在用户面前。开发不同的检查项的车辆查定标准,真实地反应每台车的现实车况和整修价格。加强认证二手车的星级认证理念。这些标准保证了严格查修手段,会最大限度地还原品牌认证二手车的使用功能,让消费者买着放心,用着安心。

相信国内二手车的发展,在大家共同努力之下会飞速的发展!

第五篇:研讨会发言稿

研讨会发言稿范文3篇

研讨会(Seminar)是专门针对某一行业领域或某一具体讨论主题在集中场地进行研究、讨论交流的会议。它对于制定政策、发展战略、方法措施都有巨大作用。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研讨会发言稿范文,仅供参考。

研讨会发言稿范文篇一:有效教学研讨会发言稿

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校开展有效教学系列研讨活动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今天的“有效课堂教学研讨会”,是在努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教学质量,是在研究新方法、呼唤新模式的学习、探索中,是在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要效益,促进学生终身持续发展,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召开的。

本次研讨会以“精雕课例、集体研讨、探索模式”为主题,旨在进一步推动和促进广大教师更深层次地感悟新课标、聚焦课堂、理解有效、提升质量。通过开展有效教学系列研讨活动,研讨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进一步明确有效教学的标准及特征,实现课堂教学的高质高效,促进教师个人专业发展。我们就通过上周六县实小四位教师的四节课进行此次研讨活动,充分利用学校资源,以期达到优势互补、共同进步,提升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目的。

本次研讨会以这四节示范课,引起大家的争论和思考,以期探索出一种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的有效载体,为了突出“有效”这一概念。我相信,通过本次研讨会,必将增进老师们对有效教学的学习和思考,必将推动我校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践。

在推进新课改的过程中,在对有效教学的研究中,学校就“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进行了前期的较深入的探究,初步形成了有效的教学必将是“有助于学生成长的教学,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教学”这一结论。关于有效教学我们可以大体这样认定:有效教学是效果优良的教学;有效教学是互动的教学,简言之,课堂要“动”起来,课堂教学既包含“教”更蕴含“学”,教学是否有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有效教学是教师高素质的展示,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双边和谐关系,让教师具有诱导学生使其“想学”,指导学生让其“会学”,辅导学生令其“能学”的技能。

总之,我们要以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为目标。坚持教育科研为学校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努力提高校本教研的实效性,不断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始终站在教育改革的前列,促进学校教学质量再上台阶。

研讨会发言稿范文篇二:语文教学研讨会发言稿

各位老师:

大家好!

一、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培养。

课堂是小学生良好语文习惯养成的主阵地,要真正、充分地发挥这个主阵地。

1、注重学生良好的写字、识字习惯的培养。

小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就是老师在学生习字课和作业要求中,提出书写的具体的要求,并长期严格训练而形成的。比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提出“(1)写字姿势正确,字迹端正,书写规范。”“(2)会写1000个常用汉字。”“(3)有写字的兴趣。”“(4)重视用眼卫生。”“(5)注意握笔姿势。”“(6)注意写字姿势。”的要求,要求学生只要提起笔来,就要端端正正地一笔一画地写,力求做到姿势端正,笔划清晰,结构合理,行款整齐,美观大方。学生在开始习字的时候,容易把字的间架结构、笔顺等弄错,教师要指导学生认清字的位置,一笔一画地教。直至学生养成自觉正确写字的好习惯为止。

教师在识字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引导学生发现识字方法、识字规律以及适合自己的识字方法,把点点滴滴的发现积累起来,逐步提高独立识字的能力,进而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在校内,在家里,在街上,在商店„„只要见到汉字,就有识字的欲望,自觉地识记。在这里要强调的是,汉字教育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见,除了语文课本,生活就是识字的好课堂。要把课外的“识字活动”和平时的课文教学结合起来,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识字,扩大学生的识字量。

2、科学使用工具书的好习惯的培养。

工具书其实“是一种小型图书馆”, 也是学习的拐杖,是无声的老师。许多工具书查阅方法都有所不同,教学中教师应加强指导,教给学生基本的查阅方法,使学生正确使用;还要设法调动学生对工具书的兴趣。比如,要求学生在课文预习时查生字词语;在课堂上选择典型的字词当堂动手查字典,重在义项选择;学生在阅读和写作时常常会遇到一些自己不认识或难以理解的字、词,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查找工具书;讨论一些让学生特别感兴趣的问题,得不出答案时,要求学生到相关的工具书里查找出来。学生就会对工具书的巨大威力感兴趣。久而久之,学生逐渐养成了查工具书的习惯。

3、质疑问难的好习惯的培养。

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有了疑问才会促使深入思考,才会获取新知。质疑本来就是创新的基矗教学中要多鼓励,多引导学生质疑。在初读课文时,可引导学生从课题中质疑;在深究课文局部时,可引导学生从重点词句、细节描写、标点符号、修辞手法等方面质疑;在课文结束时,可进行创造性质疑。在指导学生质疑时,要特别注意以下两点:一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即使学生的问题幼稚可笑,也应鼓励并加以引导,不可操之过急,打击其积极性,熄灭其智慧的火花。二要引导学生根据学习目标质疑,忌漫无边际,无针对性。老师还要鼓励学生,凡是不懂的,有疑惑的、把握不准的,都应当勇于向别人请教,问老师,问同学,问家长,问一切可能了解情况的人。

4、朗读背诵的好习惯的培养。

背诵是大量积累材料、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记忆力,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对于课本中规定背诵的百来篇课文,在教学中必须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阶段是机械记忆的黄金时期,不可错过。为此,学校和老师要给学生安排定时、定量的诵读内容,课堂上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及时纠正和表扬,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然后要求学生熟读成诵。使学生日有所读,日有所获,从而养成良好的朗读背诵习惯。

二、在语文活动中辅助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树立大语文观,广泛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兴趣,养成习惯。

1、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观察是启迪学生思维的最基本的途径。自然、社会、生活都是语文学习取之不劲用之不竭的课程资源。培养学生观察的习惯,就要教给学生观察自然、社会、了解现实生活的方法,让学生在生活中处处留心,仔细观察周围的人、事和景物。老师要指导学生在观察事物的时候,要从形状、声音、颜色、味道、数量等方面入手。比如,出去旅游看风景、在去动物园看动物等,老师在孩子欢呼兴奋、情绪盎然的时候,老师要恰到好处提醒、引导他们,仔细地观察细部,审视细节,不要笼统地只看大概。引导学生与相邻的或者相似的事物进行对比,比如看到鸭,就让他同鹅进行对比。吃杏时,让孩子说说杏与桃有何异同。长而久之,学生自然形成留心观察的习惯。

自然界的一切事物是千变万化的,只有用心去体验,进行认真观察,才能把握住事物的特点,写出真实具体、生动形象的文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善于引导学生把观察和练笔有机统一起来,才能使习作训练落在实处。常常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让学生实地观察,领略大自然的美。例如,三年级第二学期的第一课《信》,为了让学生能表达真情实感,带他们到附近的野外去寻找春天。让学生像一群出笼的小鸟,自由自在地在稻田边,在小河边,在树林里寻找春天给他们带来的那份最美的礼物。然后回课堂仿写,在他们的习作中每个读者都可以美美地欣赏他们从野外带回来的那份最真实、最有魅力的情感。

2、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的培养。

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还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养成一种“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如在初读文章时,可以让学生动笔圈点出不理解的词,叫不准的字音,再次读文时可以让学生画出自己认为精彩。感受深刻的地方,随时可以写上自己的批注,三言两语,一句话都可以;同时在讲解文章时,老师写在黑板上的重点词句,条理清晰的板书学生也应随时记录下来,这些都是最基本的,我称为“基本型”;有时根据文章的特点,也可以让学生模仿文中的有关段落进行练写,针对文中的主人公或中心事件还可以阐述自己的看法集中写在“积累观点本”上,这是“外延型”。在刚刚进行的时候,孩子们有些摸不着头脑,教师也会觉着很慢,耽误时间,可时间长了,形成了习惯,速度也就提高上来,这最主要的是为孩子复习提供了便利,否则轰轰烈烈的一节课,老师讲得无论如何精彩,学生听得无论如何认真,时间久了,也就忘得差不多了,所以我们要引领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充分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研讨会发言稿范文篇三:中小学英语教学研讨会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仁、老师们:

大家好!很高兴有这样的机会,与大家坐在一起聊一聊有关英语教学的事。我从99年教英语到现在,共教了四次七年级学生,而让我感触最深的便是目前这届七年级学生。他们英语基础好,接受知识能力强,学习新知识快。以前我们的学生仅仅学习预备单元我们就要四周时间。而本届学生我们仅花费了两周的时间就结束了预备单元。让我们倍感轻松的是以前学生们极容易犯错误的一些重、难点,这届学生们也很少出现。如字母书写的格式,标点符号的运用以及首字母的大写等等相关问题。这所有的一切都是你们努力付出的成果,没有你们的付出,也就没有学生的成绩,也就不可能我们工作的轻松。是你们耐心的引导,精心的培养使他们对英语产生兴趣,乐于学英语,敢于说英语。请允许我代表三中英语组全体老师道一声:谢谢你们!

今天,感谢各位同仁在百忙中抽空来参加 孔丹萍和杨梅老师的两堂公开课,其目的主要有两点:一让各位老师检验你们的教学成果,看看你们学生的精彩表演,二是便于我们中小学英语教学更自然的衔接,实现无缝衔接。她们俩老师分别向我们展示了初中英语听力课和阅读课的教学模式,她们选择这两种类型的课,主要是因为在我们农村英语的听力和阅读是中考丢分的主要部分。而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在该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希望以后各位老师能够这些方面能够給我们多多帮忙!,目前初中英语的听力教学还处于起点阶段,距新课标所规定的目标尚有一定的距离。如何培养学生听英语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听力水平,从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总结出主要有以下一些问题:

1、语音障碍

语音基础的优劣直接影响听力水平的高低。提高听力首先要过好语音关。发音不准,就不可能正确理解听力。然而受传统的英语教学影响,许多人在初中阶段,普遍比较重视写,忽视了听说能力的培养,导致了许多人只会认读,不注意单词与发音拼写的联系,造成了语言学习上的“先天不足”。

2、词汇障碍

词汇是搭建语言的基础,要想快速提高听力水平,听者必须有足够的词汇量。在听有声材料的时候,听者不仅仅是辨音,同时也是对连贯语流进行同步准确解意的过程,如果连贯的语法中出现陌生的音(即生词),就难以辨别其意。

3、语法障碍

语法障碍是指学生理解速度跟不上听力材料的录音速度。在真实的交际中,往往会感到听比读难,其原因通常就在于听觉感知的速度不够快。有的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听的习惯,在听的过程中注重于一个一个的单词和句子,不会听关键词和关键句等,遇到听不懂的词句就会停下来,这样无疑就跟不上语速了,就不会对这种一闪即逝的信息有较好的把握。在听的过程中,听不懂的词句或记下来,或可因其不影响对所听话语的主要内容的理解而放它去,继续往下听,不然会影响听以下的话语。听力的最终目的是达到句子、篇章等的综合理解。有的学生不善于抓关键词和掌握篇章大意,总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单词单句上,结果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听者自感听懂了但到头来却没有记住所听内容,出现听前忘后的现象。所以听音过程中养成抓重点、不究枝节的好习惯,才是克服综合理解障碍的关键。

4、心理障碍

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听音时过于紧张或注意力不集中两个方面。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对信息的输入会出现断层,这势必会影响听力的效果,过于紧张会使脑子出现短暂空白,这种状态下的听力理解也不能保证其连续性和正确性。在听力时要保障良好的心理状态,一般指做听力训练时,学生的心理要放松,但注意力要高度集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是一个习惯培养的问题,需要学生长期地、自觉地去意识,去调节,去控制,最后养成一个下意识地自然而然的条件反射。

5、听力习惯障碍

听的目的就是弄懂所听材料的基本思想,在听后的过程中关键是尽力理解全文的主要内容。初中生学习英语的时间还不长,部分学生听力理解过程中存在不良习惯,力图把每个词、每个句子都听懂,遇到一时不理解的单词或句子时,就停下来思索,无疑就跟不上语速了。还有一部分学生不能直接用英语理解听力材料,而是借助于中文,中间经历了一个心译过程,这些不良习惯是会影响听力理解的。

根据英语听力障碍的形成因素,进行听力障碍扫除训练,是目前初中英语教学的当务之急

而要获得好的阅读效果和理想的阅读速度,有必要了解阅读过程的心理机制和特点。要培养学生流畅阅读能力,就必须了解影响或者促进阅读的各种因素,一般来说,影响阅读的因素有:

(一)小学生在阅读中存在的困难:

1.心理障碍

缺乏必要的背景知识是造成阅读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Carrell,1983);小学生知识面窄,常因不了解背景知识而无法顺利阅读。词汇的扩充是阅读理解的主要组成部分。词汇量的大小预示着阅读能力的高低。(Barnett in Grabe, 1991)据调查,90%有阅读困难的学生都有词汇缺乏的问题。由于小学生词汇量少,在阅读中“拦路虎”较多,虽然读了,但不能理解其内容,往往使小学生对英语阅读产生惧怕心理,对英语读物望而生畏,造成心理紧张,而越紧张就越难以读懂,形成失败定势。

2.缺乏语感能力

语感能力是学生在掌握知识和培养各种言语技能到一定程度时获得的一种能力。在国内学习英语的环境中,听、说、写的机会较少,我们必须是通过大量阅读各种英语书报杂志来丰富我们的“语感”扩大英语词汇量,提高英语理解和表达能力。中学生语感能力还未形成,理解力也差,不善于猜测词义,几乎每句话都要通过翻译成汉语才能继续阅读,阅读速度异常缓慢。

3.缺乏有效的阅读策略

小学生年纪小,阅读经验不足。没有一套适合自己的阅读策略。如:不会抓文章段落大意,不会找关键词,不懂得词义猜测,当面对文章里的一些新单词,就显得缺乏信心,变得害怕阅读。不懂得通过上下文联系、插图来帮助自己理解文章意思等。有效的阅读策略可以帮助那些在词语解码(包括词语认知和词语辨别)、阅读的流畅性、回忆阅读内容以及理解力等方面存在困难的学生。

4.不良的阅读习惯

由于缺少系统的阅读指导和训练,学生形成了种种不良的阅读习惯,如机械性地阅读,用手指点着单词。一个接一个地阅读,头部来回移动。由于缺乏速度和技巧的训练,很多学生对模糊语义的容忍度较小,见到生词就查字典,阅读效率较低。

年级上册Read and write部分是与各单元话题相关的趣味会话,旨在复习巩固本单元A、B部分的主要语汇,并适当扩展语言,增大语言的输入量。这部分的教学目标是:读懂对话或短文;完成检测学生理解程度的填充句子练习;听、说、读、写四会掌握两组句子;完成一项综合运用所学语言的任务型语言活动。

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教师要想做得面面俱到恐怕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教师在教这部分时要分清主次,合理分配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建议:

1.学生快速阅读对话或短文(约五分钟)。教师要尽量用趣味形式呈现阅读材料,可以利用卡片和挂图先讲授Read and write中故事的开端,然后就故事的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阅读时可以采用学生自己朗读以及和同桌或小组间分角色朗读的形式进行。

2.教师检测学生理解程度(约10—15分钟)。教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解答这些问题。教师可以就本部分的重点也就是四会掌握句子,设计一些思考性的练习,力争让学生做到可以灵活替换关键词使用。然后引导学生完成填空练习。

3.学生进行综合性的任务型活动(约5—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全体参与任务型活动,实际运用所学的语言。

4.精心设计主要句型的书面练习(约5—10分钟)。这可以包括:

a.句型的仿写,教师需要及时纠正学生在书写句子中常见的错误,如首字母要大写,英文当中的句号是实心点以及句子当中的单词间距约为一个字母宽等问题。活动手册里也有配套练习,教师可以根据课时的教学内容安插进来使用。

b.教师也应设计情景,让学生替换主要句型中的关键词语,填充句子,或者让学生自己替换主句型中的关键词语编创新的句子

。其实是我这两年的工作总结,没新东西新认识,希望同行们给予斧正。

下载改革开放40年研讨会发言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改革开放40年研讨会发言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XX年经营上的研讨会发言稿

    XX年经营上的研讨会发言稿 小编为你推荐在经营研讨会上的发言稿。对你有帮助的。欢迎大家参考。 各位领导: 你们好! 今天,我谈三个问题。 要真正开拓业务,我觉得要做好方面工作......

    改革开放三十年发言稿

    忆往昔,三十年铸辉煌 ——谈改革开放三十年变化之经济 春风化雨沐华夏,改革开放乘东风。30年的风雨历程,伟大的祖国走得艰辛;30年的沧桑巨变,大江南北沧海桑田,日新月异。成长在新......

    大学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研讨会讲话稿

    大学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研讨会讲话稿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研讨会,这是学校党委举行的一系列纪念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刚才,校长周绪红同志和胡之德......

    2018 年是改革开放

    1.2018 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 2.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将于今年6月在(青岛)举行,对(上海精神)进行了重新诠释。也就是(上合峰会) 3. 3月1日,纪念(周恩来)同志诞......

    改革开放四十年成就

    改革开放四十年成就 首先,请大家看一组图片。 衣 食 住 行 用 娱乐 “三大件”的变迁:20世纪50年代——手表、自行车、收音机;20世纪70年代——洗衣机、缝纫机、照相机:20世纪80......

    高考研讨会发言稿

    2017年高考总结及2018年高考备考 临洮县文峰中学赵书平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各位同仁: 大家早上好! 回顾2017年高考备考工作,感觉亚历山大,本校学生基础差,尤其没有尖子生,中考......

    2012.3.10研讨会发言稿

    发言稿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各位同学 大家下午好 我是来自物信1111班的周玉,同时也是院学生会纪检部的一员,今天很荣幸能够来参加此次关于“学习雷锋精神”的的研讨会。我发言......

    中考研讨会发言稿

    城东中学中考研讨会 刘改勤 新学期开始,中考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也逐渐拉开了序幕。作为主要科目的语文学科,复习内容容量大,知识点多而散,考查面广,近几年来更加注重能力与技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