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孝悌思想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1解读

时间:2019-05-14 18:26: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儒家孝悌思想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1解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儒家孝悌思想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1解读》。

第一篇:儒家孝悌思想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1解读

儒家孝悌思想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摘 要

儒家孝悌思想是我国优秀的传统美德,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和实践养成。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我们要以加强理论学习;进行实践养成,真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儒家孝悌思想对实现家庭的和睦和社会的稳定有着重要意义,在家生活中我们要重视家庭亲情;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协调好人际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我们要热爱和忠诚社会主义祖国,维护社会稳定。儒家特别重视教育,儒家孝悌思想是我国传统教育的根源和核心,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建立在教育的基础上,尊师重教,把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全过程,营造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舆论环境。

关键字:儒家孝悌思想 意义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Confucian Baiban(thoughts on the Significance of Cultivating

Socialist Core Values

Abstract

The Confucianist filial piety thought is the Chinese tradition education root and the core, the Confucianist takes to educate, to venerate the knowledge, Confucianism all is specially is the great teacher.The cultivation socialism core values, we must take the theory instruction by the Confucianist filial piety thought;carries on the value approval;the moral outlook carry on the practice.The Confucianist filial piety thought to improves people's moral quality, the realization family harmonious and the society has stably the vital significance.Strengthens the Confucianist filial piety thought the theoretical study.The cultivation socialism core values, must establish in the education foundation, honors the teacher and respects education, core values education penetration in home education, school edition, social education entire process, building approval socialism core values public opinion environment.Keywords: Confucianist filial piety thought, significance ,cultivation socialism core values

目 录

一、儒家孝悌思想及基本内容.....................................................0

(一)儒家孝悌思想的历史渊源...............................................0

(二)儒家孝悌思想的基本内容...............................................1

二、儒家孝悌思想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2

(一)儒家孝悌思想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2

(二)儒家孝悌思想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养成.......................3

三、儒家孝悌思想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及途径...........................3

(一)提升自我修养.........................................................3

1、加强理论学习,内化起点..............................................4

2、规范个人行为,实践养成..............................................4(二)确保家庭和谐和社会稳定................................................5

1、重视家庭亲情,保证家庭和谐..........................................5

2、协调人际关系,从家庭走向社会........................................6

3、培养爱国主义情操,维持社会稳定......................................6

(三)重视教育、尊师重道..................................................6

1、养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7

2、教育要贯穿在家庭、学校、社会的全过程中..............................7

3、加强社会舆论引导....................................................8 致谢词.......................................................错误!未定义书签。

I

儒家重视教育,注重道德,把孝道和师道看做教育的大根大本。孝悌思想是儒家道德的最基本规范,是做人做事的最基本要求。孔子首创私学,广收门徒,他提出的孝悌思想要求“子弟敬重父兄,晚辈善事长辈,作为一种社会道德风尚,自古就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部分。”

一、儒家孝悌思想及基本内容

(一)儒家孝悌思想的历史渊源

春秋晚期“周室衰微,诸侯战争不断”,社会文明形态开始逐步变革。当时的社会让人们没有精力去践行社会伦理,西周时期的孝道观念在此时失去了作用。当时作为思想家的孔子,他敏锐地将目光放在了人类自身,思考引起这场深刻的社会危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经过思考他把原因归结为人,是当时社会的人们丧失了道德和理性,导致礼崩乐坏,这是人们违背道德规范所造成的后果。

孔子认为化解这场深刻的社会危机除了人与人之间传统的血缘亲情之外,还存在于另外一种感情——伦理感情。这种伦理感情是人们内心的道德自觉意识,是人们对礼仪规范的依恋和渴求,它区别了人与动物的不同。所以孔子希望规范伦理感情,让现实社会中的人们实现道德回归,通过人们内心的道德自觉和礼仪秩序重建人伦关系和社会秩序,让社会有序运作,最后恢复周礼。一方面他创造性地继承了西周的传统道德观念,将“孝”、“悌”结合,重新整理;另一方面他又汲取了儒家自身新的道德理念,审时度势地把孝从宗教中分离出来,并让它脱离了与神秘宗教的关系,迎合大众的心理需求解释人内心的自觉就是“孝悌”。

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缜密思考后孔子第一个提出了“孝悌”思想,并建立了“以‘孝悌’为基本规范和基础、以‘仁’为最高境界”的系统化、理论化、去神化、平民化的单纯伦理意义上的道德规范,便于普通民众接受。

儒家孝悌思想从孔子的提出开始,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平民化的孝悌思想。这一阶段主要是春秋战国时期以孔子为核心的孝悌思想。孔子的孝悌思想主要针对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礼乐崩坏、诸侯逐渐脱离周天子、诸侯国兄弟之 ①李默然.儒家孝悌之道的历史反思及现代转换.[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 ②李默然.儒家孝悌之道的历史反思及现代转换.[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

0 间混战等问题,他提出孝悌是规范、和谐家庭内部的人际关系的,让家庭和谐和社会稳定,周礼才能够得以维护。孔子当时提出的孝悌思想是从家庭伦理出发的,用孝悌思想教化人民知礼守德,达到家庭和谐和社会稳定。这也符合当时广大老百姓的内心需求,它在老百姓中得到了广泛的拥护和推广。

第二,政治化的孝悌思想。社会秩序的混乱是汉朝建立后急需改善的问题,先秦的法治思想不能适应当下需要休养生息的社会现实,董仲舒就向汉武帝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考虑到社会现实和儒家思想相的客观社会效果采纳了这一建议。董仲舒在提倡“天人感应”的同时又发展了孝悌思想的三纲五常说,强调的是子对父片面绝对的服从、臣对君片面绝对的服从,让封建家长依附于君主。汉朝的政权主张变成了以孝治天下,从此儒家的孝悌思想走上了政治舞台。

第三,神秘化的孝悌思想。到了宋代理学产生后,朱熹等理学者把孝悌与天地的最高本原和精神实体“天理”联系起来了,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同时又把“三纲五常”说发展成“君叫臣死,臣不敢不死;父叫子亡,子不敢不亡”的绝对服从。这个时候的孝悌思想已经成为了一种统治者维护政权的工具,开始限制人们的精神,要求每个人的绝对服从。政治化的孝悌思想在这里又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达到了切实维护封建统治的目的。

从儒家孝悌思想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当初提出的孝悌思想是为了解决家庭问题进而解决社会问题。但是在儒家思想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孝悌思想被社会化成为了封建统治者的政治工具,今天我们在继承和发扬儒家孝悌思想时对这方面的内容显然是不可取的,必须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二)儒家孝悌思想的基本内容

儒家的孝悌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其中孝思想讲的是子女对父母爱的品德,要求子女对父母要尊敬服从,不仅有物质上的供养, 而且还要给予精神上的满足。孝作为“家族系统中处理上下关系的道德规范,维系子辈对父辈的隶属”。

儒家悌思想即尊敬兄长,是规范兄弟关系的伦理范畴,要求弟弟对兄长要有尊重和亲密的感情,在兄弟相处时团结共处、互融互助。悌处理家庭中的左右关系。

孔子将“孝”和“悌”巧妙地联系起来,创造性提出“孝悌合一”。悌横向规范道德,要求弟弟对兄长尊重亲爱;孝纵向规范道德,要求子女对父母尊敬服从,这样儒家纵横的孝悌 ①李默然.儒家孝悌之道的历史反思及现代转换.[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

①道德规范把个人限制在一定的位置上,不能逾越道德规范,维系着人际关系的等级。“自孔子这一理论提出后,孝悌理念就作为一个整体被传承下来”。儒家孝悌合一的思想物质和精神双重并重,纵横规范人伦的长幼尊卑,达到了一定的客观社会效果——家庭和谐,社会稳定。

儒家不仅关注宗族内部中长晚辈的关系,而且还重视宗族内部平辈间的关系。从宗族关系出发,孔子认为作为子女在家时要孝敬自己的父母,出门后还要敬重兄长,谨慎做事情,诚信为人,在集体中要关爱大众,把追求“仁”作为一种光荣的事业。

二、儒家孝悌思想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

(一)儒家孝悌思想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

今天的社会急剧变革,思想、文化、政治、经济等在世界范围内交流交融交锋,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当前我国国家现实状况的社会背景下提出的。无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抑或是个人工作生活和道德修养,都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激浊扬清、指引方向、凝聚共识、汇聚力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的科学性和生命力取决于人们对理论的认知程度,这种理论认知程度又是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客观认识的制约因素。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认知程度越高,相对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客观认识就越深刻,所以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认知是人们进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实践与精神活动的前提,是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

我国的历史发展到今天,在社会实践中人们还是会自觉遵守儒家孝悌思想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并以此作为标准,规范自己的活动。戴木才教授提出“仁义礼智信是中华民族传统核心价值观的精髓,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目标,自由民主幸福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未来图景”的观点,传统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本质上是一脉相承的。儒家孝悌思想作为传统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可以说儒家孝悌思想在我国历史上是一种全社会普遍遵守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 ①李默然.儒家孝悌之道的历史反思及现代转换.[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 ②戴木才.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EB/OL].http://www.xiexiebang.com/specials/zxdj/hxjz/hxjz

②能够让人们作为统一的标准来规范自己的活动,是一种非强制性手段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从理论形态的内心信念转化为现实的实践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不仅要解决知与不知的问题,更要解决信与不信的问题,这就涉及到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问题。” 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念就会做出什么样的实践活动,在儒家孝悌思想观念引导下的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活动就变成人们可以自觉遵守的道德规范。

(二)儒家孝悌思想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养成

儒家孝悌思想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首先表现为儒家孝悌思想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这是从精神层面来讲;然而落脚最终是要在实践层面,即实践养成,通过价值固化来指导行动。精神层面价值认同是为了更好地指导人们自觉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为了把这种价值观念真正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体现在每个人的日常行为中,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自己的理想信念。儒家孝悌思想用教育引导的方式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然后让这种人们认同并自觉遵守的价值观念指导实践。实践是对理论、对价值观念的最好认同,理论在实践的过程中又进一步加强了实践者的价值内化。

“心动不如行动”,“知”与“行”相统一,才能在日常自觉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让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三、儒家孝悌思想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及途径

(一)提升自我修养

提到儒家孝悌思想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它本身是一种思想体系、理论学说。孔子提出的孝悌道德规范作为处理人们日常伦理关系最基本的道德准则,是很容易被普通民众所接受的一种理论化和平民化的单纯伦理理论,而且在社会历史发展中能够被不同历史时期的人民普遍认同,它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道德营养供给。学习儒 ①冯留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探.[J].北京师范大学.2013 家孝悌思想,加强理论认知,有助于个人的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的养成。

其次儒家孝悌思想也是一种实践活动。人们对践行儒家孝悌思想的孝悌者是很尊重的,对遵守儒家孝悌规范的孝友之人的评价很高,认为一个人如果做到了孝悌,那么他的德行修养必定是好的。从正面宣扬孝子的孝行,抨击和批判不孝现象,做一个品德修养高、受别人尊重的人,重在行动,这是一种实践精神,是要落实到个人的日常行动上来。儒家孝悌思想与个人的日常生活相联系,鼓励人们在实践活动中自觉规范言行,严格要求自己,这样就可以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目标。

1、加强理论学习,内化起点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道德营养,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儒家孝悌思想的理论学习。每个人主动学习儒家孝悌思想的理论学说,提高个人的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把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认知建立在对儒家孝悌思想的理论研究基础上,准确把握儒家孝悌思想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及途径,“培养和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亲近感和认同感”。加强对儒家孝悌思想的理论学习是进行理论研究中的重要任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深入人心和广泛践行的重要前提。开放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统,需要我们一步一步进行深入研究,然后概括和总结,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炼升华,这种思想认知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学习儒家孝悌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加强自我修养不断提升的过程,是我们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认知过程。

2、规范个人行为,实践养成

日常行为最直接体现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和思想素养,我们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中必须做到规范个人日常行为。做一个对别人来说与其交往是一种荣耀的孝友之人,才可以更好地带动其他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悟,在感悟的基础上加深理解认知。所以践行儒家孝悌思想提高个人的道德素质和自身修养,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日常行为中人们才能更好地规范自己的行为,能够从我做起,从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开始。日常生活中用儒家孝悌思想严格要求自己,树立个人正确的价值导向,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内化个人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①方爱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历程及其当代建构.[D].安徽大学.2010(二)确保家庭和谐和社会稳定

从儒家孝悌思想的目的来看,孔子当初提出孝悌思想是为了解决家庭问题进而解决社会问题,“孝悌”原本就是一个家庭观念。在家庭中生活中,做到最基本最简单的孝敬父母、尊敬兄长之后,我们才能把其他的事情有条不紊地进行。儒家家国一体的思想观念认为国家是一个小家庭的N次放大,只有先“齐家”而后才能“治国”、“平天下”。

家国天下的思想在我国造就了历代统治者都特别重视家庭的治理,治家就成了每个家庭的必修课。如何处理好家庭内部关系是治家的关键,儒家孝悌思想在治家方面有两个标准:一是纵向,子女与父母的关系;二是横向,兄弟姐妹的关系。儒家孝悌思想要求子女对父母不仅是物质生活的满足,而且还要做到日常生活中的恭敬顺从,在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中父母的家庭地位高与子女;在兄弟姐妹的相处中作为弟妹要尊重敬仰兄长,兄弟姐妹的关系中兄长的家庭地位高于弟妹。在这一纵一横的道德标准维系下,家庭伦理体制上行下效、毕恭毕敬,人们不会“犯上作乱”。“‘孝悌’之义在家庭伦理中的价值是巨大的。”

处理好家庭关系,确保社会稳定。儒家孝悌思想讲的是血缘关系,确定了父母和兄长在家庭较高的地位,这种家庭地位其实质就是服从权威。对权威的服从让家长制在家庭中建立起来了,家长制中的血缘亲情让人们甘心以孝悌为德性,接受统治,在家庭生产和日常活动这样最简单的事情中,也要服从权威。

儒家孝悌思想把家庭亲情感情与国家天下联系起来,演延成了一种爱国思想,作为个人则视报效祖国为最大的孝义、最高尚的德行和最崇高的价值追求,尊君爱国和追孝先祖是一样的。这样“孝悌成为社会秩序稳定、社会关系合理存在、社会生活发展的基础”。热爱祖国,随时随地为保卫祖国而死是每个人的精神追求,这样子必然会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和安定的国家局面。所以儒家孝悌思想在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上维持了国家相对的长治久安。

1、重视家庭亲情,保证家庭和谐

血缘关系是一切人际关系的中心。亲情是人的一种天性,人们在亲情关系下组成了家庭。儒家孝悌思想最处是用来规范家庭亲情的,孝梯之情就是人类爱的基础,是其他情感的出发点,是一切人际关系得以建立的根本。家庭亲情的衍生让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系带有了温度,①韩延明 孙永翠.孔子“孝悌”思想的内涵、渊源及其现实启导意义.[J].临沂大学.2012 ②李默然.儒家孝悌之道的历史反思及现代转换.[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 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父母都不爱,那么可以肯定他是绝对不会去爱别人的。用儒家孝悌思想的亲情道德原则来处理家庭关系,家庭成员互相亲爱,形成良好的家庭关系,保证了家庭和谐发展。家和万事兴,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要重视家庭亲情,弘扬在家庭生活中“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传统美德,引导人们自觉履行家庭责任,和谐家庭生活。家庭生活和谐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利因素。

2、协调人际关系,从家庭走向社会

在社会中生活个人离不开群体的帮助,所以人们必须处理好与群体成员的关系。儒家孝悌思想这一纵横的道德规范,把人固定在自己的位置上,各安其分,各守其道,晚辈对长辈尊敬和顺从,同辈之间尊重友爱。在家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人在社会中生活,他才可能会将对父母的孝敬之情和兄弟间友爱之情迁移到社会其他成员的身上,尊敬和关爱身边的人,学会协调人际关系。“孝悌”的道德规范成功处理了社会中的人际关系。儒家孝梯思想不仅规定调整了家庭内部的人际关系行为,而且也规定调整了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行为,发挥了对家庭和社会的调节功能,并最终实现协调好人际关系的功能。需要儒家孝悌思想由此可见,能够协调人际关系,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文明新风。

3、培养爱国主义情操,维持社会稳定

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重要原因是人们对祖国的深厚感情,热爱祖国。儒家思想文化强调群体利益高于个体利益,儒家孝悌思想中的爱国思想是来自血缘亲属关系和对统治者的德望崇拜,与家族制度密切相连,家天下的观念长期存在在人们的观念中。家族制度要求人们忠孝一体,家国同构,即对统治者“忠”或者对统治者服从,这样在社会上必然形成良好的秩序和安定的局面。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要热爱和忠诚社会主义祖国,崇尚社会公德,维护社会稳定,在民族和国家利益面前,个人利益是小的,个人的前途与国家命运是紧密联系起来的,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重视教育、尊师重道

经济水平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们只有解决了肚子饿的问题,才会进行思考和创造,即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是道德进步、精神充实的基础。然而有了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可不一定让人们道德进步和精神充实。因此,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后,就应当重 视伦理道德教育,充实精神食粮,明确自己的人伦关系和相应承担的道德责任。

儒家注重道德,孝悌思想是人类道德的最基本规范,遵守儒家孝悌思想的道德规范是做人做事的最基本要求,道德比才华更重要。孔孟都是伟大的教师,孔子首创私学,广收门徒,他提出的孝悌思想在人们的心目中根深蒂固,不仅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提升自我修养和实践养成,而且还影响着中国传统家庭和社会生活,家庭和睦、人际和谐和爱国主义是家庭和社会生活不可少的内容。儒家还重视教育,强调教育对国家和社会有着重要作用,“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儒家认为教育是在人们的内心形成而在人们的外在行动体现出来的,要看一个人的修养高不高就需要认真观察他的行动;要知道一个人对待修养认不认真就需要了解他对待老师的态度。“儒家的教育思想更多的是一种道德教育”。重视教育、尊师重教一直以来都是儒家教育思想的优良传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建立在儒家孝悌思想的教育基础上。

1、养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

孔子一生都在从事教育事业,他有门生三千,著名者七十二人,每一个学生都对老师非常尊敬,所以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今天,我们国家倡导“尊师重教、人才兴国”,对知识的尊重,对人才的看重日益显现,这是对儒家尊师重教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韩愈的《师说》中“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给我们传播道理讲授课业和解答疑惑的人,学会尊重老师,在思想上、行为上真正接受知识,重视教育,才能兴国。相对的重视教育就必须做到尊重教师。秉承儒家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视教师的劳动成果,一方面我们要善意诚恳的接受老师的批评教导;另一方面我们要学会用包容的心态看待教师这个职业,老师不是圣人,也有缺点和待改进的地方,面对老师的批评我们要学会用“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心态对待。在社会上让教师的职业受人尊敬,养成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道德风尚。

2、教育要贯穿在家庭、学校、社会的全过程中

儒家孝悌思想教育源于家庭,孩子在家庭里受到的教育是最初的、最有效的,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父母的一言一行就会给孩子传递出重要的道德信息:孩子与父母生活在一起,孩 ①唐令芳.论先秦儒家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代道德教育的启示.[D].西北师范大学.2011 子会受到父母潜移默化的感染,孩子会观察父母赞赏什么,反对什么;了解父母眼中什么是美,什么是丑;践行父母生活中的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进而在内心中形成一个道德评判标准,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大规模、高效率是学校的教育的特点,学校是系统教育基地。通过学校教育,教育被制度化、行动统一化,受教育者的行为就被整体规范了。同时学校这个众多青少年集聚的地方,让青少年同伴之间也进行相互影响,青少年的价值观就在这样的大集体环境下养成。社会中教育呈现出没人管、没人教的特点,所以社会教育完全依靠个人的道德修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到每个公民的价值取向,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教育的基本任务,而且要贯穿于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的全过程中。儒家孝悌教育作为孩子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与知识学习并驾齐驱,教育孩子孝敬父母是教育孩子学做人的起点。通过家庭亲情中爱与感恩的教育,培养孩子的孝悌意识,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学校教育中,加强儒家孝悌思想的理论学习,让儒家孝悌思想走进中小学生的思想品德课堂,成为各个高校德育内容的一部分;学生在学校注重行为的规范统一,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社会教育中,发扬儒家孝悌思想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提升国民素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追求真善美的价值观,儒家孝悌思想是讲求仁爱的思想,儒家孝悌要求每个人心底都要蕴藏善良的道德意愿和道德情感,与人为善。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结合起来,家庭和社会主动配合学校教育,让良好的社会风气与学校的教育成果相适应。儒家孝悌思想是我们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土壤。

3、加强社会舆论引导

儒家孝悌思想是一种伦理道德,它本身没有任何强制性,是每个人的道德自觉。要促进孝悌行为的养成,伦理道德教育更多应通过社会舆论引导启发人人本有的孝悌之心,把人们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转化为个人自发行为。

“营造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舆论环境”,首先,我们要以儒家孝悌思想作为舆论导向。儒家孝悌思想作为道德自觉,规范人们的言行,赞扬和歌颂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和现象,谴责和鞭挞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和现象,积极引导人们认同 ①李立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选择与平台搭建.[J].吉林省教育学院.2011

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次,优化文化环境。一方面我们要规范舆论宣传的各种文化载体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正确的价值导向,另一方面我们要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借鉴和学习世界文明成果,让我们的文化跟随着时代发展趋势。最后,通过榜样作用启发人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积极宣传尊老敬老的先进模范事迹,利用好榜样的力量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并推动价值观念的实现。舆论环境为儒家孝悌思想倡导正确的道德观、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进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总而言之,“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开放的过程,是凝练的过程,是发展的过程,是认同的过程,其意义重大。”儒家孝悌思想在形成和发展中对个人、家庭、社会以及教育都有着重要作用,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和实践养成。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继承和发扬儒家孝悌思想的内容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在个人方面要加强理论学习,科学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在家庭和社会方面要重视家庭亲情;处理好人际关系;热爱自己的祖国。在教育方面,重视教育,养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把教育贯穿到家庭、学校、社会的全过程中;加强社会舆论引导实施。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面对很多挑战,遇到很多困难,只要我们共同努力,就会收获。①高洪峰.对“十八大”提出培育公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解读[J].教育探索,2013

参考文献

[1]李默然.儒家孝悌之道的历史反思及现代转换.[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 [2]方爱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历程及其当代建构.[D].安徽大学.2010 [3]唐令芳.论先秦儒家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代道德教育的启示.[D].西北师范大学.2011 [4]刘云山.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党建.2014 [5]冯留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探.[J].北京师范大学.2013 [6]张全峰.也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对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问题的思考.[J].兵团党校学报.2013 [7]韩延明 孙永翠.孔子“孝悌”思想的内涵、渊源及其现实启导意义.[J].临沂大学.2012 [8]李立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选择与平台搭建.[J].吉林省教育学院.2011 [9]高洪峰.对“十八大”提出培育公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解读[J].教育探索,2013 [10]戴木才.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EB/OL].http://www.xiexiebang.com/specials/zxdj/hxjz/hxjz

读书的好处

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8、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0、一日无书,百事荒废。——陈寿

1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13、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5、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16、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

17、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18、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

19、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20、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培根

第二篇: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读

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提高青少年防范和抵御邪教的能力

潼南区双江镇中

杨军

邪教的本质是反社会、反科学、反人类。

反社会表现在;制造人间悲剧,恣意践踏法律,破坏社会和人民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侵蚀和瓦解基层政权,充当外国反华势力的工具。

反科学表现在:大搞人神合一,宣传现代迷信,用迷信害人杀人;歪曲现代科学技术的成果为其所用,阻碍科学知识的传播和发展。

反人类表现在:实施精神控制,践踏人性尊严;摧残人的健康,无视生命价值;背弃正常人伦,湮灭人的亲情。

新时期、新形势下,邪教组织出现了新的特点和趋势。各种邪教组织披着宗教的外衣,正把罪恶的黑手伸向青少年,向他们灌输歪理邪说,控制他们的思想言论、行动自由,甚至摧残他们的身体,剥夺他们的生命,全社会必须高度警惕,认真应对。加强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青少年防范和抵御邪教的能力,对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一些邪教组织改变策略,变换手法,活动上出现了新的特点和趋势。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一是为了要逃避打击,活动更加诡秘,利用传统的宗教形式掩人耳目。一些邪教宣扬真善忍,利用一些传统道德,似是而非地来欺骗群众。常用骗人手法有:用宗教或气功的幌子蒙蔽人;用“末世论”、“劫难说”欺骗人;用治病、免灾等诱惑人;用看相算命、装神弄鬼吓唬人等。二是使用现代化高科技手段,如利用短信、博客、QQ群、动漫游戏、电子声像制品等进行联络和开展活动。三是企图为“教会”培养“接班人”,逐渐将工作重点由中老年对象转移到青少年儿童中来,成员进一步低龄化。据6月7日东南早报报道,42岁安徽女子张某授意女儿小梅,在学校内传播“全能神”邪教思想。小梅发展小莹、小玲、小冰、小强(均为化名)等9名学生信徒,他们经常到学校附近的餐馆、出租房、民房内聚会,后来还公然散发“全能神”传单。小梅、小强、小冰三人参与邪教后,都放弃高考。其实小梅和小强入教前学习成绩一直是年级前列,小冰成绩也很不错,却放弃了高考。屈指算一算,一名学生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付出了多大的代价,从幼儿园到高三,十四、五年的寒窗拼搏,高考将使他们的人生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然而,在教义的影响和教徒的唆使下,几名学生放弃高考,完全投入“全能神”的活动,放弃了正确的人生方向,这些学生的美好人生被“全能神”彻底毁灭。另外,福建晋江市黄某某、李某某夫妇为了能早日“得道成佛”,不惜让18岁的女儿弃学入教并奉献肉体,不惜一切代价拉男性入教……

青少年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复杂、充满矛盾的时期。有强烈的好奇心和从众心理,缺乏社会经验,他们是网络世界中的主流,也容易受网络上流传的各种信息的影响,正是青少年的这些特质为邪教提供了可乘之机。一些邪教组织甚至将青少年作为主要发展对象。现在不少青少年对一些庸俗的东西津津乐道,少数青少年误入邪教。众所周知的2014年5月28日,山东招远发生了一起“全能神”邪教成员故意杀人案件,6名犯罪嫌疑人中最小的是看起来只有十二三岁的男孩,尚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张航也仅仅是1996年3出生的,这次事件再一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面对现代信息社会、面对多种不良因素地诱惑,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影响青少年成长的环境相当严峻,在青少年中加强防范抵御邪教的教育已经刻不容缓。他们不仅要头脑清醒,远离邪教,而且还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抵御邪教。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有怎样的价值观念,就会有怎样的行动。培育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青少年阶段是价值观形成阶段,是可塑性最强的时期。抓好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也就抓住了未来、管住了长远。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新的认识和要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倡导核心价值理念,更能够体现社会主义国家、社会制度和公民道德价值取向,对青少年加强这些价值观的教育,对社会的价值取向和社会风尚均有奠基性功能。因此,我们在青少年中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青少年防范和抵御邪教的能力,对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如何加强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高防范和抵御邪教的能力呢?结合实际,谈几点个人的看法:

一、不断提高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

当前,国际国内大局发生着深刻变化。国际敌对势力正在充分利用邪教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图谋,与我们争夺青少年斗争更加复杂、严重。同时,我国也正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在前所未有的改革、发展和开放过程中,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社会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日趋明显,各类社会矛盾凸显,给青少年成长带来多方面影响。因此,加强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坚持从小抓起,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把大力在青少年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做为首要任务,融入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全过程,扩大主流价值观念的影响力,引导青少年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打牢思想基础。

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努力在认知认同上下功夫。

1、深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唱响“三个倡导”24个字,使青少年真正懂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同时,还要注意全面系统、分层面、有重点的宣传讲解。要联系青少年身边事例,多运用大众化语言,深刻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在生动活泼的宣传教育中,引导青少年不断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融化在心灵、体现在行动中,成为青少年立身之本,抵御具有“洗脑”功能的种种歪理邪说的对邪教信徒进行的思想控制,不断提高青年学生明辨善恶和抵御各种恶魔危害的能力。

2、充分发挥“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的“传帮带”作用。我们一些“五老”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就是一部核心价值观的好教材,“五老”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更是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者和传播者。要组织“五老”和青少年共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举办培训班或以会代训等形式,紧密结合本地青少年的实际,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区域,编写好教材或宣传教育提纲,内容要通俗化、大众化,更加符合青少年的认知水平、思维习惯、接受能力、兴趣爱好,能够入耳入脑,易于融入心灵。要在做好充分准备的前提下,组织“五老”进社区、进村庄、进学校,用生动形式、感人的事例、深入浅出地讲解,向青少年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使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和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形成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浓厚氛围。

3、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少年思潮,释疑解惑、凝聚共识。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要加强对青少年思潮动态分析,强化对热点难点问题的正面引导,在尊重差异中扩大认同认知,在包容多样中形成共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冲破思想迷雾、廓清模糊认识,凝聚青少年共识,引导他们培养良好的心态和健全的人格,自觉抵制邪教组织对他们的侵袭。

三、充分发挥各种教育活动的引导和熏陶作用,拓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1、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益智益德的科研发明、力所能及的爱心活动,都是美好道德行为和重要的道德实践,是培育助人为乐、团结友善文明风尚的有效途径。以社区、村庄为重点,以互相关爱、服务社会为主题,围绕“失足、失管、失学、失业、失亲”青少年和留守生、困难生、残疾人员、孤寡空巢老人等弱势群体和特殊群体,开展做好事活动,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

2、道德教育实践活动。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大力普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基本道德规范。诚实守信是做人做事的道德底线、道德建设的基础,要以诚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形成修身律己、崇德向善、礼让宽容的道德风尚。大力树立和宣传诚信先进典型,积极倡导讲诚实、重信用、守承诺,加大对失信行为的约束和惩戒力度,广泛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引导青少年真诚做人、守信做事,增强青少年价值判断能力和道德责任感,实现道德教育、示范引领和实践养成相统一,不断提高道德水平、提升道德境界。

3、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定了我国法律法规的性质和方向,具体的法律法规又能直接影响着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法律法规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保障。我们要认真加强对青少年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培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精神,增强青少年学法遵法守法用法意识,真正懂得哪些事应该做、哪些事不应该做,充分发挥法律的规范、引导、保障、促进作用,使正确行为得到鼓励、错误行为受到约束,用法律的权威来增强的自觉性,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4、重要节庆日教育活动。每个重要节庆日都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要充分发挥重要节庆日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独特优势,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加强对革命传统文化、时代价值的阐发,发扬革命领导人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要挖掘重要节庆日、纪念日和各种教育基地所蕴藏的丰富教育资源,利用政治性节日、国际性节日、党史国史上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纪念日、党和国家成功举办的大事和妥善应对灾难的时机和各种教育基地,因势利导开展庄严庄重、内涵丰富的各类教育活动,弘扬主流价值观,传递社会正能量。

四、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之中,引导青少年在实践中感知、领悟和接受它

1、发挥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教育格局的作用,形成学校、家庭、社区共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大合力。“三位一体”教育格局,推动了学校、家庭、社区联动共育、齐抓共管的发展,加强了青少年假期的管理和教育,还可利用科协科普资源优势、科技馆等科普阵地及发挥老科协科普专家的作用,使广大青少年占领课余思想文化阵地,成为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机制。中央要求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学校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使青少年明辨是非、增强自身对邪教的抗诱能力。其次。家庭环境对青少年各方面素质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从案例中不难看出多数青少年是在父母、亲属的蛊惑、带动下学习邪教。学校要成立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举办反邪教知识讲座,让家长了解邪教的反动本质和危害,多与家长沟通,让他们用家教家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管理好自己的子女。各社会力量要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搭建平台,整合教育资源,引导家庭和社会各方面主动配合学校教育,以良好的家庭氛围和社会风气巩固学校教育成果,形成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结合,共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发挥网上传播作用。有条件的地方还要充分运用微博、微信、微视、微电影等现代技术手段,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引导增强青少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针对性和互动性,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上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习总书记强调,展望未来,我国青年一代必将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广大青年要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永远紧跟党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让我们团结起来,加强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对邪教的警惕性、鉴别力和防范能力,共同维护社会的安全和稳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读书的好处

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8、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0、一日无书,百事荒废。——陈寿

1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13、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5、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16、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

17、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18、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

19、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20、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培根

第三篇: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丰富了我国公民道德的内容,又从国家社会个人层面提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

从个人层面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必须倡导爱国、敬

业、诚信、友善,着眼于构建民间社会的底线伦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应是我国公民的基本价值追求和道德准则,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核心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追求和公民道德行为的本质属性。从个人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了我国公民道德行为的各个环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国共产党人革命道德和社会主义新时期道德的精华集萃,是阶级先进性与社会历史性的逻辑统一。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征程中,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具有重大意义。一是通过大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思想基础,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二是通过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大力弘扬创业、创新、创优的奋进精神,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完成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创造遵义美好的未来,实现“两个率先”既定目标;三是通过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努力培育形成公平正义、民主法治、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社会氛围,为人民幸福生活创造良好社会环境;四是通过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全社会成员的文明素质,推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形成互助、奉献、诚信的社会风尚,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传承敬孝、仁义、感恩等传统美德,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美丽中国进程中,在社会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同步增长,实现人民全面发展,享受幸福美好生活。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公民道德建设中,要通过爱国主义教育,帮助人们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全社会加强对党的历史尤其是中国近代史和改革开放历史的学习,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有关历史、理论、政策学习,帮助人们不断增强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的理论道路制度的自信,引导人们树立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观和集体主义的利益观,帮助人们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引导人们按照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承担作为公民应当履行的法律义务和道德责任,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在社会各系统各行业中,深入开展诚信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

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加强公民诚信道德建设,一是要加强市民遵守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社会基本道德规范教育,开展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活动,引导市民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二是重点在两城区开辟“身边人”道德讲堂,加强 “四德”建设,增强市民思想道德建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三是深入开展“五心教育”主题实践活动,加大对于市民文化素质的宣传教育,结合我市开展的“做文明有礼遵义人”活动,共同推动形成良好社会风尚;四是组织全市公务员开展学习文明礼仪活动,通过公务员带头学习,引领城市文明的新风貌,通过载体创新,典型引领,规范制度,让道德建设常态化、生活化;五是通过课堂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学校基础与社区平台作用相结合,加强监管与繁荣发展相结合,政策解困与公益帮扶相结合,动员社会各界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

有效扩大志愿服务活动的覆盖面,为建设文明城市提供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让志愿服务活动成为越来越多市民的一种自觉行动。一是建立起由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参与配合的志愿者活动的组织机构,建立市民广泛参与的各类志愿者组织和公益活动、慈善活动、志愿者活动的长效工作机制;二是市文明委应将志愿服务活动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文明城市、文明单位、文明村镇创建评选活动的重要内容;三是加强志愿服务阵地和志愿服务文化建设,推动志愿服务工作的制度化和经常化,网络化,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把志愿者塑造人、影响人、带动人、促进人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四是积极倡导社会关爱风尚,弘扬雷锋精神,大力普及“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服务

理念,鼓励市民广泛参与各类社会公益活动,提倡市民积极参与义务献血、帮困助学、慈善募捐等多种形式的献爱心活动;五是在全社会开展“和谐贵州,三关爱”和绿丝带服务活动;六是引导志愿者活动与开展“四民社区”创建,“双创一巩固”工作,“三关”工程和党员干部“五带头”等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更好地弘扬志愿精神,营造健康向上和谐的人文环境,有力助推我市文明城市创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方针,又是公民

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各界共同承担责任,需要通过公民道德道德建设不断丰富和拓展其外延。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理论问题,而是社会长期社会实践问题,不可一蹴而就,在创建文明城市中,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不失为培育个人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第四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2007年胡锦涛总书记在“6·25”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中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决定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四方面的内容,各具功能、各有侧重,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体内容。没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就失去了方向和灵魂;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就失去了内核和主题;没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就失去了精髓和主旋律;没有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就失去了价值坐标和道德标准。具有鲜明的科学性、民族性、时代性、开放性,是真正能够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价值体系,是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广泛民众基础的价值体系,是能够引领时代前进的价值体系,并且能够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完善。

当代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虽然已经取得较好的成果,大学生的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创新意识和自立意识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强化,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了较好发挥,成为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但不可否认,仍有部分大学生理想信念缺失,主要表现在:政治理想上政治淡化倾向明显,主张以自我发展的观点来看待政治问题,对政治理论课教育普遍持冷漠态度,不同程度地存在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心和对共产党的信任危机;生活理想上一味讲究吃穿,追求物质享受,艰苦奋斗精神淡化;择偶理想上标准世俗化;道德理想上从注重奉献的理想主义转向注重实惠、实用和物质享受,提倡合理的利己主义,诚信意识淡薄;职业理想上更偏重经济价值和权利价值,认为社会只是作为个人发展的现实条件存在的,社会责任感缺乏、团结协作观念较差等等。因此,对于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仍然需要不断强化,在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以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由此可以看出党和国家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

加强对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极其伟大的意义,第一,是高校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其根本任务在于提高群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有利环境,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培养社会主义的“四有”新人。第二,是造就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高等学校的任务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造就一批批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也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高等院校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第三,是大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加强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大学生个体的健康成长有着非常巨大的显示作用。

因此,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于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有重大的意义,其意义主要表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方面。

第一、当代大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在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供了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并且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针,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因此,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以及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我们只有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以及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才能使全国人民有一个共同的精神支柱。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形成的理论基础,如果动摇马 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会动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根基,动摇全党全国人民团结一致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因此,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大势,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与支流,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

大学生正处于思想成熟和发展,也是世界观、人生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对于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无产阶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树立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是科学理想信念的基础,是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共同理想、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理论前提;不断探索和研究马克思主义,有助于大学生树立共产主义的理想,树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能够使大学生深刻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深刻认识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把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统一起来,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二,当代大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理想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奋力前行的向导。共同理想就是共同的价值追求、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是为全社会和全体人民群众共同的价值追求、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中,构建和谐社会的共同的价值追求具体表现为:在人改造自然的活动中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生态文明;在经济活动中是在劳动本位的基础上追求效率、活力和全体人民群众的共同富裕以及物质文明;在政治活动中追求民主法治、政治文明;在文化活动中是追求真、善、美及其统一的先进文化和精神文明;在社会活动中是追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

马克思主义对理想问题作了科学阐述,把理想问题与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内在地联系起来,使人们对理想问题有了更为科学的把握和自觉的认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崇高的理想,坚持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使崇高理想成为我们党、我们民族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解决的是我们要走什么路、实现什么目标的问题,是历史和实践发展的必然结论,并且有着广泛的共识。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实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有助于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共同理想。并且树立远大的理想对于能够激发大学生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因为,第一,理想是人生前进的目标;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没有远大的理想就会飘忽不定,无所作为,没有理想就会一盘散沙,不能前进发展。第二,理想是人生的动力;理想越远

大,个人的聪明才智越能得到充分发挥。第三,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理想在人的精神生活中居于主导地位,远大的人生理想能够形成坚定的人生信念和坚强的革命意志,使人在顺境中能够奋发前进,在逆境中百折不回。因此,当代大学生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凝聚力量,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而奋斗。

第三,当代大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已经深深地融入我们的民族意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之中,成为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价值取向。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中华民族富于进取的思想品格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成果,已经深深地融入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成为各族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强大精神力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思想源泉,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精神动力,也是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主导精神。

在中华民族的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是民族价值观的核心内容。在改革开放时期,中华民族又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知难而进、一往无前、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时代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互交融,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共同构成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精神品格,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第一,面临着科学技术加速发展和急剧变革的挑战;当代科技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发展速度和发展过程上加速发展和急剧变革;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而以高度综合为主的整体化;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越来越快。第二,面临发展过程中的一些负面效应的挑战。这些,都对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大学生要努力学习专业理论知识,打下扎实的基础,尤为重要的是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努力培养自己在专业某一方面的优势或特殊才干,充分发扬吃苦耐劳的民族精神,培养创新意识,积极创新。并注意把握专业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前沿,以争取在该领域达到众人不可比拟的境界,拥有知识的独特性和领先性。努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百年复兴的梦想,充分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使全民族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活力充分迸发。

第四,当代大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即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明确了当代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涵盖了个人、集体、国家三者之间的关系,涉及人生态度、社会风尚等方方面面,体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等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体现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并将继续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仅要靠广泛的宣传教育,更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要坚持以制度建设为根本,按照重在持之以恒、重在形成机制的要求,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荣辱观基本要求相适应的道德评价、奖惩和监督机制,形成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长效机制。

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社会主义的荣辱观教育也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大学生应当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高等学校要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管的“三观“教育;同时,大学生应加强自身的建设,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人生观,形成允公允能、勤学善思,奋发进取、乐观坚毅、忠实执着的良好风貌。使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符合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

总体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管的教育对高等学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会产生重大影响,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环节和根本要求,大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使大学生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道德素质。

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有助于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有助于大学生树立伟大的理想,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追求、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决心,能够使大学生有危机感,从而自觉形成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创新意识和自立意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助于大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美德,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有利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大学生作为社会文明的重要体现者和传承者,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生担负起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有利于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陶冶情操,使大学生自觉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崇尚使命。

第五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

党的十八大报告用24个字提出覆盖全国各方面意见、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这个表述是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进行的。

从国家层面看,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看,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个人层面看,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解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读“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也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最高层次,对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富强即国富民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经济建设的应然状态,是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夙愿,也是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质基础。民主是人类社会的美好诉求。人们追求的民主是人民民主,其实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它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也是创造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政治保障。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特征。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文化建设的应有状态,是对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概括,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集中体现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生动局面。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社会建设领域的价值诉求,是经济社会和谐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也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是党矢志不渝、长期实践的核心价值理念。自由是指人的意志自由、存在和发展的自由,是人类社会的美好向往,也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社会价值目标。平等指的是公民在法律面前的一律平等,其价值取向是不断实现实质平等。它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人人依法享有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公正即社会公平和正义,它以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平等权利的获得为前提,是国家、社会应然的根本价值理念。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它通过法制建设来维护和保障公民的根本利益,是实现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制度保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覆盖社会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爱国是基于个人对自己祖国依赖关系的深厚情感,也是调节个人与祖国关系的行为准则。它同社会主义紧密结合在一起,要求人们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自觉报效祖国。敬业是对公民职业行为准则的价值评价,要求公民忠于职守,克己奉公,服务人民,服务社会,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精神。诚信即诚实守信,是人类社会千百年传承下来的道德传统,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内容,它强调诚实劳动、信守承诺、诚恳待人。友善强调公民之间应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友好,努力形成社会主义的新型人际关系。[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读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一书,近日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并向全国发行。为了帮助各地各部门更深入地理解中央精神,本书秉承着理论联系实际的理念,用通俗的语言讲解了诸多创新性观点,是一本广大群众和干部学习的重要辅导读物。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读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读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结合世情、国情和党情的新变化,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的背景、内涵及其践行机制,内容丰富、体例新颖,语言流畅,资料翔实,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和文字感染力,较强的针对性和说服力。后附问答100道复习思考题和读书征文,便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各部分内容,较好的把握了中央的战略部署,准确的反映了中央基本精神,可作为基层党校、干校、讲师团培训、组织宣讲的教材。

下载儒家孝悌思想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1解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儒家孝悌思想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1解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形势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义重大.

    新形势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义重大 一、深远的历史意义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

    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

    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同志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座谈会上再次明确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从“小我”做起 漳县一中 崔应芳 [摘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内容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意识的本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中应运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主题班会 策划书 主办:院团委 承办:材控 123/124班委 一、活动名称: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班会 二、活动主题: “学习总书记......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单项选择题(共30题,共60分) 1. 当今时代,( )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2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