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资打假 讲稿
农资打假 农业投入品监管的长期主题
农业局
谢世学
众所周知,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三农”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农业生产资料(也称农资或农业投入品)质量的好坏关系到农业生产成败。俗话说得好:“种子是农业生产的龙头”,“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等等,都阐明了种子 等农资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和地位。为打击假冒伪劣农资,确保农资质量,有关部门各施其职,采取各种措施进行监管。但仍有以身试法的犯罪分子(者)制售假劣农资坑农害农,值得我们注意。下面,就农资打假的相关问题,发表我的一些看法,与大家一起共同探讨。
一、农资打假的含义
顾名思义,农资打假就是打击制造销售假劣农业生产资料的违法犯罪行为。这里的“假”,还应包括“劣”,即质量不合格。更广义的讲,农资打假是打击一切制售农业生产资料的违法犯罪行为。农资生产者及经营者的行为,只要危害农业生产,都应受到严历查处。
二、假劣农资的危害
农业生产环节多、周期长,从播种到收获,短则两三个月,长的达半年甚至一年以上。一旦假劣农资流入市场,必 然给农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不但影响农民收益,而且影响社会稳定。假劣农资就像农资市场当中的一颗“毒瘤”,必须予以清除,才能确保农业生产科学、健康地发展。
三、假冒伪劣农资的含义
假冒伪劣农资简称假劣农资。假指假冒;劣是指品质差,质量达不到规定要求。假冒是以此种品种冒充他种品种(如以协优63冒充川江优527,汕优晚三冒充冈优527等),或同一品种冒充不同生产企业或产地。假劣种子、农药、肥料的定义都不尽相同,但基本含义一致。(假劣种子、农药)。
四、假劣农资的识别。
假劣农资的识别、鉴定比较复杂,包括实验室的生化测定(如电泳法检测种子纯度,DNA分析法测种子的真实性等)、田间种植鉴定(品种纯度鉴定)、直接观测等。生化测定要求条件高,田间种植周期长,对广大农民朋友来说都不现实,这里简单谈一下具有常识性的直接观测经验和技术,供大家参考。
(一)、杂交水稻种子的识别。从近几年发生的假杂稻种子事件看,造假者主要是以杂交稻谷和常规稻种子冒充杂稻种子销售。由于杂稻种子生产比常规稻复杂,其生产环境、生产材料及生产技术均与常规稻不同,所以杂稻种子与常规稻种子相比较有其显著的特点,农民朋友要根据以下几个方面鉴别真伪。
1、种粒颜色:杂稻种子颖壳颜色不均匀,壳色灰暗,有生理性杂色,稃尖紫红色(俗称“乌嘴”);杂交稻谷与常规稻谷籽颜色均匀金黄,绝大多数常规稻谷稃尖与颖壳同色。
2、夹柱率:亦称柱头外露率,是杂稻种子授粉结实后柱头外留在颖壳夹缝处干死后形成的一个黑点,杂稻种子夹柱率一般在50%以上,如冈优527为58.6%,汕优63为52.2%;而杂交稻谷的柱头外露率在20%以下,常规稻谷由于是自交结实,柱头一般不外露。
3、开颖率:指颖壳(俗称谷壳)开启而关闭不好的籽粒所占的比率。籽粒颖壳闭合不好是杂稻种子特有的现象,是异交结实的显著特征,长粒型杂稻种子如金优63、准两优527等表现得尤为突出。据测定,杂稻种子的开颖率与夹柱率之和在65%左右,如金优63两者之和为65.6%。长粒型杂稻种子开颖率高而夹柱率低,短粒型杂稻种子的开颖率低而夹柱率高。杂稻谷粒和常规稻谷粒则不开颖,颖壳关闭良好。
4、种子饱满度:杂交稻种子从授粉到成熟时间短,灌浆不饱满,种子去壳后米粒腰中有凹陷,米粒形状不一致,胚部瘪。而杂交稻谷和常规稻谷米粒均匀、饱满。
(二)假劣农药的识别
1、看农药标签和包装外观
(1)农药标签上应注明产品名称、农药登记证号、产 品标准号、生产许可证号或生产批准证书号以及农药的有效成分、含量、重量、产品性能、毒性、用途、使用方法、生产日期、有效期、注意事项和生产企业名称、地址、邮政编码等内容,分装农药的,还应当注明分装单位。缺少上述任何一项,则应对该农药提出疑问;
(2)看产品计量包装。相同计量的产品规格应相同,不能有大有小,内外包装应完整,不能有破损;
(3)看产品合格证。每个农药产品的包装箱内都应附有产品出厂检验合格证,购买时一定要查看,以确保所购产品的质量。
2、从农药物质形态上识别优劣
(1)粉剂、可湿性粉剂应为疏松粉末,无团块、颜色均匀;
(2)乳油应为均匀液体,无沉淀或悬浮物。如出现分层和混浊现象,或者加水稀释后的乳状液不均匀或有浮油、沉淀物,都说明产品质量可能有问题;
(3)悬浮剂、悬乳剂应为可流动的的悬浮液,无结晶,长期存放,可能存在少量分层现象,但经摇晃后能恢复原状;
(4)熏蒸用的片剂如呈粉末状,表明已失效;(5)颗粒剂产品应粗细均匀,不应含有许多粉末。
3、用简单的理化性能检查
(1)可湿性粉剂:可取半匙药剂于一盛满水的透明玻 璃杯中,合格品应较快的逐步湿润,全部湿润时间一般不会超过2分钟,将瓶摇匀静臵一小时,沉降物应很少;用手捏包装应手感均匀,无颗粒状;
(2)乳油:用玻璃棒移取药液,滴入装满清水的玻璃杯中,合格品应迅速向四周扩散,稍加搅拌形成白色牛奶状,静臵半小时,无可见油珠和沉淀物;
(3)悬乳剂:臵于水中可形成相对稳定的悬浮液。
4、上网核查
国家规定,生产农药必须办理《农药登记证》或《农药临时登记证》,因此,在购买农药时可以用该产品的标签与登记公告或农业部网站进行核对,或者拨打包装物上的电话,如发现不一致应提出疑问,并及时向当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反映。
(三)真假化肥的识别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化肥进行鉴别:(1)从外观来鉴别,如氮肥外观一般都是白色或淡黄色的结晶,钾肥为白色或肉红色结晶,都略有吸湿性;(2)从化肥在水中的反应或溶解度来鉴别;(3)通过灼热反应来鉴别,一般化肥通过灼热都有些变化,如散发气味等;(4)通过化肥在碱溶液中反应的现象来鉴别,如放出氨气味,出现沉淀等。
为了使广大农民群众对常见化肥的性质和鉴别方法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和便于查阅,现分别叙述如下:
1、尿素
尿素外观为白色,球状颗粒,总氮含量≥46.0%,容易吸湿。如在炉子上放一块干净的铁片,将尿素颗粒放在上面,可见尿素很快熔化并挥发掉,同时冒出少量白烟,可闻到氨味。
2、硫酸铵
农业用硫酸铵为白色或浅色之结晶,氮含量≥20.8%(二级品)。硫酸铵易吸潮,易溶于水,水溶液显酸性,与碱类作用放出氨气,当硫酸铵在火上加热时,可见到其缓慢熔化,并伴有氨味放出。
3、硝酸铵
硝酸铵外观为白色,无肉眼可见的杂质,农业品允许带微黄色。总氮含量≥31.4%(II级)。硝酸铵具有很强的吸湿性和结块性,其水溶液在温度发生变化时,会发生重结晶现象,对热的作用十分敏感,大量的硝酸铵受热易分解,可发生燃烧现象,以致于爆炸,并伴有白烟产生,可闻到氨气味,水溶液呈酸性。
4、氯化铵
氯化铵为白色晶体,农业品允许带微黄色,氮含量≥25.39%,易溶于水,在水中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显著提高,水溶液呈酸性。氯化铵吸水性强,易结块,将少量氯化铵放在火上加热,可闻到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并伴有白色烟雾,氯化铵会迅速熔化并全部消失,在熔化的过程中可见到未熔部分呈黄色。
5、农业用碳酸氢铵
外观为白色或微灰色结晶,有氨气味,氮含量≥16.80%(二级)。吸湿性强,易溶于水,水溶液呈弱酸性。简易鉴别碳酸氢铵时,可用手指拿少量样品进行磨擦,即可闻到较强的氨气味。
6、过磷酸钙
外观为深灰色、灰白色、浅黄色等疏松粉状物,块状物中有许多细小的气孔,俗称“蜂窝眼”。有效五氧化二磷含量≥12.0%(合格品II)。稍带酸味,是一种酸性化学肥料,对碱的作用敏感,易失去肥效(注意,酸碱肥料不能混用,否则肥料会失效)。>150℃时,转化为对作物没有肥效的焦磷酸钙。
7、钙镁磷肥
外观为灰白色、灰绿色或灰黑色粉末,看起来极细,在阳光的照射下,一般可见到粉碎的、类似玻璃体的物体存在,闪闪发光。有效五氧化二磷含量≥12.0%的为合格品。不溶于水,不易流失,不吸潮,在火上加热时,看不出变化。
8、复混肥料
外观应是灰褐色或灰白色颗粒状或柱状产品,无可见机械杂质存在。有的复混肥料中伴有粉碎不完全的尿素的白色 颗粒结晶,或在复混肥料中尿素以整粒的结晶单独存在。三元低浓度复混肥总养份≥25%;二元低浓度复混肥总养份≥20%,其中单一养份含量不得低于4%。复混肥稍有吸湿性,吸潮后复混肥颗粒易粉碎,仅能部分溶于水。复混肥料在火上加热时,可见白烟产生,并可闻到氨的气味,不能全部熔化。(几元肥?复混肥和复合肥?)
9、农业用硫酸锌
外观为白色或微带颜色的针状结晶。七水硫酸锌的锌含量应≥21.8%。硫酸锌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显酸性。
10、磷酸二氢钾
外观为白色结晶。农业用磷酸二氢钾含量应≥92.0%。磷酸二氢钾易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
目前,磷酸二氢钾的包装标志很乱,一些厂家采取欺骗手法,以磷酸二氢钾铵或混合肥料冒充磷酸二氢钾,其手法如下:(1)把磷酸二氢钾几个字写得很大,“铵”字写得很小;(2)在包装袋右上方标上小字“高效复合肥I(II)型”,中间则用大字标上磷酸二氢钾;(3)磷酸二氢钾II型。这三种情况,在说明中均标明了该肥料由氮、磷、钾组成。请注意,磷酸二氢钾只含磷钾,并不含氮,国家标准中磷酸二氢钾没有I、II型之分。以上几种情况均属欺骗行为,希望农民朋友在购买化肥时千万小心,谨防上当。
四、预防假劣农资危害的保障措施
1、农资经营备案制度。根据《贵州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第十九条,农业投入品经营实行备案制度。农业投入品经营者应当向经营地县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2、建立农资经营档案。依据《贵州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第二十条农业投入品经营者应当建立农业投入品经营档案,记载其经营农业投入品的名称、采购日期、生产日期、保质期限、采购来源、购入数量、生产企业、产品登记证号或者生产批准文号以及销售时间、销售对象、销售数量等事项。农业投入品经营档案应当保存2年。禁止伪造农业投入品经营档案。
农业投入品经营者未建立或者伪造农业投入品经营档案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处以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农资经营的备案制度和建立农资经营档案,都是遵循可追溯性监管的原则,是有效预防假劣农资危害的保障制度。
3、索取购货凭证(俗称“发票”)。农户购买种子等重要农资时,应当向农资销售者索取购货凭证。该凭证应填写货物名称、购买日期、售货人等。农资使用后,要保管好购货凭证、农资包装容器及所附标签和说明书,这三件物品是质量索赔的主要依据,没有它们,在农资质量出现问题时,就会增加索赔的难度,有的甚至得不到赔偿。
五、农资纠纷的解决途径。
(一)协商解决。出现农资质量纠纷后,由农资使用者与农资经营者协商处理。
(二)调解。农资在使用中出现质量问题时,经农资经营者与使用者双方同意并提出申请,工商(消协)、农业、质监等行政主管部门,可以依据各自职责对当事双方的质量纠纷进行调解。
(三)诉讼。对于农资质量问题,当事人可以协商处理或申请调解,也可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如选择诉讼方式,要注意两项事情。
1、诉讼时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七章对诉讼时效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第一百三十五条)。另据该《通则》第一百三十六条
(二)款,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2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以保护(第一百三十七条)。
2、证据保全。除上述购货凭证、包装容器及标签和说明书外,还应及时对因使用假劣农资造成损害的情形予以录像或拍照作为证据保存,有必要的,还应请有关部门进行鉴定,因为法庭上是靠证据说话,没有证据或证据不足,法院是不会支持你的诉讼请求的。
第二篇:农资打假工作总结
农资打假工作总结
为确保今年的春耕、备耕农资产品的质量,充分发挥质监部门的职能,根据省局件精神,组织执法人员开展以农用化肥为重点,以区域性整治为主要任务的农资专项打假活动,取得一定成效。到目前为共出动执法人员136人次,检查25个镇(办事处)化肥经销企业45家,查处各类案件32起,其中,立案5起,罚款到位近1.2万元:
一、加强领导、周密部署
农资打假是质监部门执法打假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直接联系到农民切身利益,为进一步做好地区农资打假工作,我局领导多次召开会议,分析研究本次打假工作的重点和实施步骤,结合地区实际制定了农资打假实施方案,确定了工作目标、重点及各阶段打假工作任务,精心组织开展农资产品专项打假活动,突出以化肥产品打假为重点,狠抓源头,落实责任,建立长效工作机制,查处化肥产品质量违法案件,切实将农资打假工作落实到实处。
二、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下乡”活动
根据省局《关于2011年深入开展农资产品专项执法打假工作的通知》的要求,今年4月份,我局对全地区农资市场进行了一次日常监督检查,本次共抽取化肥样品16个批次,其中合格11个批次,合格率为68.7%,查获不合格化肥5个批次,货值近2.2万元。同时继续深入组织开展了“进千村、入千户、抽千样”的农资打假下乡活动,将查办坑农害农大案要案、集中整治区域性生产劣质农资产品等任务落到实处。为确保打假效果、积极引导农民购买放心农资,我局联合市农业局深入开展“农资产品下乡进村”活动,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农资打假下乡”活动。一是现场设立了投诉举报和咨询台,接受农资生产销售违法行为投诉举报,解答了农民存在的疑难问题,共接受咨询300余人次;二是发放了宣传资料,设立了宣传展板,宣传选购、识假辨假与依法维权等知识,共发放宣传资料800多份。
本次农资专项执法打假活动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从执法检查情况看,我市的农用化肥产品质量仍然存在诸多质量安全,其主要表现为:化肥主要存在的问题集中在养分含量不够;外包装标识不符合有关规定,标注不规范,未标注生产许可证;由于受今年农资价格波动、市场竞争激烈因素的影响,一些不法经销企业存在销售有效含量不足的化肥,等等。在今后的农资产品监督检查中,我局本着从源头抓质量的原则,严格清查市场调入关口,采取明查暗访、随机抽样调查等形式,查明摸清各种农资的进货渠道,实行长期监控,从源头上卡住假冒伪劣农资的流入,切实加大源头整治力度,坚决打击坑农害农行为,净化本地区农资市场。
第三篇:农资打假-信息
4月9日,省农业厅法规处任敬华处长率领全省农资打假专项治理检查组一行深入我县检查2013年春季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县委常委、副县长金善朝及县农业局等相关单位领导陪同检查。
今年开春以来,我县根据省、市统一部署和安排,精心组织相关部门,扎实开展农资打假保春耕活动和送法、送放心农资下乡活动,取得了明显的整治效果,保障了春耕备耕的顺利进行。
检查组在实地查看农资经营、销售台账、种子供给、保存等相关情况和听取了专题汇报后,对我县农资打假保春耕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任处长指出,农资供应是整个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县政府高度重视农资打假专项治理工作,县农业局制定和下发农资打假工作方案,明确了具体责任。各相关部门积极行动,广泛宣传,强化监管,工作亮点突出,成效显著。并要求,在今后,对于农资市场的监管,应该形成常态化的机制,切实保障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
对于今后步的工作,检查组要求,一要进一步提高对农资打假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提高全社会重视程度,通过多途径的宣传方式,规范农资经营者行为,同时,提高消费者维权意识,使农资打假工作变被动为主动;二要进一步提高监管执法质量和水平,创新方式方法,确保监管工作落到实处,农业行政执法工作再上新台阶;三要进一步协调沟通,加强部门和行业之间的合作与联系。加强部门间联动,形成执法合力,保障执法效率,确保执法成效;四要进一步做到“两手抓”。一手抓典型树立,建设农资经营诚信体系,对诚信店给予奖励,另一手抓违法惩处,对违法违纪销售点,要严励打击。
通过两手抓,确保全县农资市场管理有序、经营规范。
第四篇:农资打假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我市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切实保护农民利益,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根据四川省农业厅《四川省2011年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思路和目标
(一)工作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两个千方百计、两个努力确保”的工作目标,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坚持“标本兼治,打防结合、属地管理”原则,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推动打击假劣促生产,严查违禁保安全,监督抽查提质量,案件查处惩违法,信用体系建长效,全力推进全市农资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
(二)工作目标
通过各级农业部门的共同努力,确保2011年全市不发生因假劣农资和禁限用农业投入品引发的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和农业生产损失,力争全年农资投诉案件继续下降,重大案件执法查处率达到100%,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进一步提高,严厉查处高毒禁用农药销售使用,积极扩大放心农资下乡进村覆盖面,推进农资监管长效机制建立和完善,实现农资市场秩序好转,农民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二、整治重点和任务
(一)抓重点产品
种子:大春要突出水稻、玉米和蔬菜等种子,小春要突出小麦、油菜等种子的监管,严厉查处生产经营假劣种子、无证生产经营、未审先推、包装标签不规范等违法行为。
农药:严厉查处非法添加高毒农药等未登记成分以及有效成分含量不足等假劣农药,依法严厉打击生产、经营和使用甲胺磷等禁用高毒农药,无证生产、一证多用、套用或冒用登记证等违法行为。
肥料:重点查处复混肥料、有机肥料、有机无机复混肥料、水溶肥料及秸秆腐熟剂等产品中有效成分不足、未经登记、一证多用、假冒伪造登记证、肥料产品标称具有农药功能等违法行为。
(二)抓重点单位和区域
要把农资批发市场、专业市场和集散地,群众投诉多,有多次违法行为记录的经营户,以及流动商贩、非法制售假劣农资的小作坊、黑窝点等作为重点整治单位。加强对农资生产、销售和使用地区,农资问题突出和案件多发区,“三品一标”生产基地、现代农业产业基地,以及蔬菜、水果、茶叶等经济作物优势种植区的重点监管。
(三)抓重点季节
大春备耕和小春播栽期间是种子、农药、肥料等农资购销旺季,也是假冒伪劣农资混入市场的高峰时期。各地农业部门在加强日常监管的同时,要把打假的重点放在农资购销旺季,认真组织、精心策划,集中时间、人力、物力,切实抓好春季、秋季农资打假专项整治。
(四)加强质量抽检
要把农资市场质量抽检作为打假的重要技术支撑,结合本地实际,科学合理地制定种子、农药、肥料等农资产品质量抽检计划,扩大监督抽查范围和数量,尤其要加强对问题突出区域、市场、产品和企业的农资质量抽检,农业综合执法机构要参与组织实施监督抽查工作,并及时对违法生产、经营不合格农资产品的查处,推动检打联活动开展。
(五)严肃查处违法案件
各地要高度重视案件线索排查、梳理工作,特别要加强对投诉和举报案件的核查,对涉及面广、造成重大农业生产事故、群众反映强烈的制售假劣农资案件,要及时成立专案组限期查办。涉及其他部门的案件和线索要及时通报、移送,涉嫌构成犯罪的案件,应商请公安机关提前介入或按有关规定及时移送。要加大典型农资案件的曝光力度,震慑违法犯罪分子。
(六)积极推进放心农资下乡
各地要认真总结放心农资下乡入户的经验,积极推广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有效模式和好的作法,畅通放心农资下乡渠道。一是要引导和支持优势农资生产经营企业,开展农资连锁,农资农技“双连锁”等营销模式;二是在农业生产基地(专合组织)积极推行农资统购统供办法;三是农业部门要结合项目实施大力推广病虫统防统治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物一体化服务。通过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办法,不断扩大销售、使用放心农资产品的覆盖面。
(七)推动农资信用体系建设
各级农业部门要引导农资生产经营主体加快行业协会等行业组织建设,强化农资生产经营主体诚信自律意识。根据监督检查、市场主体资格审查、消费者投诉、违法记录、公众评价等信息,建立农资生产经营信息管理平台和诚信档案,构建信用管理平台,实行分类监管。
三、主要措施
(一)强化监管责任
各级农业部门要高度重视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进一步健全主要领导亲自负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的责任体系,完善反应迅速、协作有力、运转高效的指挥系统。要把工作任务分解到具体机构,落实到岗、到人。要加强对基层农资打假工作部门的监督指导,落实工作经费,保证日常监管、监督抽检、大案要案查办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强化市场监管
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严格农资许可条件,对不符合法定条件或者严重违法行为的,要依法予以清理、取缔。要全面开展农资生产经营主体清查,加大日常执法巡查,特别是种子市场、种子经营门市要加大检查力度,保证农资监管工作不留死角。要深入开展禁限农业投入品整治,加大禁限用农业投入品清缴力度。继续抓好毒鼠强防范和清缴工作,防止个别地方反弹。
(三)强化协作配合
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农业部门要认真履行农资打假牵头协调职责,加强与工商、质监、经信、公安、供销等部门的协作,进一步健全部门分工明确、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整体联动优势,增强打假合力。
(四)强化宣传培训
要充分发挥舆论宣传在农资打假中的导向和监督作用,重点宣传农资打假的重要意义、取得的成效和工作进展,同时也要曝光一批坑农害农的反面典型,积极营造农资打假的社会氛围。要继续加强农资生产经营者有关法律法规、农资农技知识的培训。加大对农民正确选购农资,科学使用农资的培训。
(五)加强督促检查
在春秋农资销售旺季,要组织开展农资打假督查活动。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要严格落实打假责任制,对不认真履行职责、监管不力、工作失职、造成重大损失和责任事故的,要追究责任。对履职尽责好,工作措施得力、成效显著的要表扬。
第五篇:农资打假工作总结
2012年卢龙县质监局农资打假工作总结
今年3月份以来,我局根据省局《关于进一步加强重点农资、建材产品专项执法打假工作的通知要求》(冀质监函„2012‟5号)文件的相关要求,在市局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理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省八次党代会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确保我县春耕工作的有序进行,我局扎实有序地开展了农资打假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前段时间我局农资打假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组织部署
为将此项工作落到实处,专门成立了两个由主管副局长亲自挂帅的“农资打假执法队”和一个“农资专家技术服务队”,配备了执法专用车辆。两个执法队分别与局长签订了责任状,划分了责任区,做到了责任明确,辖区清晰,监督管理无缝隙。
二、统一思想,认真学习
我局充分认识到农资打假工作是质监部门的重要职责,是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农村的社会稳定,促进农民增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工作。今年,我局加强了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组织执法人员认真学习省、市局有关农资专项打假文件规定,制定了局全年农资专项打假实
施方案,明确责任人,落实责任考核办法,并结合我县农资市场现状,将农资执法打假工作列为执法打假责任制中的重要任务,坚持集中整治和日常监督相结合,通过向社会公布我局举报投诉电话(12365),把打假工作深入到群众中去。
三、明确重点、强化执法,切实开展好农资专项打假工作。今年3月份以来,我局突出以化肥、农药等产品作为农资专项打假工作的重点,加大了对肥料销售企业的巡查抽检力度,对县域内1家磷肥生产企业选派技术骨干入厂进行跟踪指导检查,全方位把关生产过程。对出厂产品执行批批检验制度,做到不合格产品不出厂。共计出动执法人员18人次,有效地维护了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净化了农资市场,起到了打假护农的目的,确保了我县春耕工作的健康、顺利进行。
四、形式多样,深入宣传
我局结合“3•15”、“质量提升”等活动,开展 “农资打假”集中宣传活动,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宣传农资打假知识,提高农民朋友的自我防范意识。共计农资打假下乡3次,农资打假入户数12个。并积极受理农民关于农资方面的咨询和投诉,共受理农民咨询27次。同时发现宣传材料170份,发放调查问卷12份。
我局通过形式多样的农资打假活动,有效地保护了广大农资经营者和农民的合法权益,净化了我县肥料市场。但我们还将继续强化对农资市场特别是化肥市场的质量监管,为我县春耕工作的有序进行保驾护航。
二〇一二年三月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