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弘扬国学经典,品味中华文化
弘扬国学经典 品味中华文化
泱泱中华,滚滚逝水,五千年漫长的岁月,多少文人墨客留下脍炙人口的鸿篇巨著,积淀了厚重的文化底蕴,凝练成了经久不衰的传统文化,成就了不朽的民族精神。
诸子百家,楚辞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便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这些经典使我们深深感受到了国学的博大与精深,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醇厚之美。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当我们掩卷思索这一名句,便总会产生精神共鸣:凡欲成大事者,皆需受尽千磨万砺,修德立身,固本培元,方能成就一番事业。在竞争激烈的今天,要谋求发展,在社会上占有一席之地,我们所需要的正是这种自强不息民族精神。
孔子周游列国,教授弟子三千,铸就了文化的底蕴;孟子潜心著书,推行仁政,留下思想的精髓。古老的文化有如一杯香茗,透过历史的尘封散发出无尽的幽香;古老的文化有如一阵清新的微风,透过亘古的光阴迎面扑来。品读经典,在时光的轨道中自由穿梭,与名家大师进行思想的对话,妙趣横生、回味无穷。
历史的车轮已驶向二十世纪,一个又一个文化巨人离我们远去,但在精神世界里与我们的心灵无限靠近,用思绪凝成的经典跨越了千年直抵我们的心魂。而我们作为明天社会的栋梁该如何去对待这些经典呢?如何利用前人留下的这笔财富呢。
毫无疑问,我们应该继承、并发扬光大。
清晨,站在校园的柳树下,伴着朝阳诵读《岳阳楼记》、《后出师表》、《念奴娇 赤壁怀古》等篇目总让人心潮澎湃、激情满怀,心中自然升起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己的精神得到了一次重大洗礼。
国学经典蕴涵着国学灵魂,不朽的国学灵魂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文学的智慧与灵性,这都是国学经典带给我们的美的感受与体验。这便是经典的魅力,它往往能洗涤人的心灵,充实人的思想。也正是有了国学经典,这一特殊文化载体,拉近了我们与圣人的距离,让我们可以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在国学经典中去品味蕴藏着的文化精神。
现在,让我们从日常做起,拂去积满的灰尘,去细细品味这古老却不陈旧,遥远却依旧教育世人的国学经典吧!诵读国学经典,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用我们的言行去守候这片沃土,使民族精神万古长青!
第二篇:弘扬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化
弘扬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化
——国学经典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读国学学经典,从我个人来说,有不少的收获和体会。收获可以从两方面来说:一:提高自身素养,为教育工作打好基础。我从国学与经典中学习到不少教育理念,可以学以致用。二:从国学经典中学到做人的道理,处世的哲学。
现代社会知识更新快,自己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太有限,根本赶不上时代的变化。要做好新时代的教师,能适应时代的需求,现代教师必须有活到老学到老的观念。而学习,应该海纳百川,应该博而精。新时代的知识技能固然要学。而我国古文化博大精深,更应该是学习的宝库,知识的海洋。《论语》中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国学经典里的知识也一样,就像陈年佳酿,越品越有味道。而且也只有国学经典才经得起推敲,经得起品味。《论语 述而》中还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对我影响很深,读书时我是个自信得有些自负的人,莫名其妙的盲目地自傲。工作后利用业余时间粗略地看了《论语》,现在,在工作的环境中才知道那句话说得太对了。“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同事中人才济济,他们的基本功非常扎实,书法、绘画,音乐样样都懂。而且教学多年的她们经验非常丰富,面对问题学生都能轻松应对。原本认为自己能像他们一样应付自如,但是结果却出乎意料。真是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也下定决心虚心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并利用假期练习书法,争取把自己的基本功练得更扎实。收效还挺不错,在工作上我也慢慢积累了一些自己的心得。
在对学生的观念上,《论语》里说:“因材施教。”真是经久不衰的真理。刚参加工作时,由于没有经验,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我自认为做到了人人平等。其实却是违背学生发展规律的。由于没有重点,也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导致教学结果很不理想。事后,我反思了自己的教学行为存在那些不足,也向其他同事征询建议。最后得出结论: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比如我教毕业的几个孩子有什么问题经常跑来和我说。例如,到中学学习压力大,厌学等等。我就不再像以前一样,要求她们必须死记硬背文化知识。而是建议一个身体素质比较好的孩子朝体育方面去发展,一个爱绘画并且很有天赋的孩子朝美术方面去发展、、、、、、使她们找到自己的特长,重新树立学习的信心。
在为人处世上,我也从国学经典中学到不少。曾学到过孟子的这样一句话:“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更应该以此做为自身的行事标准。人可以穷,但是要有骨气,要有奋斗的决心,现在这个时代,只要勤劳,就能创造财富。做为一个农民的孩子,我从小就是吃苦长大的。但是我却很感激少年时的贫穷,它就是一笔财富。它让我知道一切都来得不容易,更懂得珍惜。它让我早早地体会到父母的艰辛,从而成为一个孝顺的孩子。它更让我从小就知道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财富。让我成为一个正直,勤劳的人。现代社会机遇很多,造就了很多骤富的人,但是,由于来得太容易,所以一切都显得那么不塌实。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才过上好日子没几年,不能满足。我想不只是那些富二代,处在这个太平盛世的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以“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来要求自己。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引起了众多外国学者的关注。她们来中国旅游,来中国留学。那些哈韩、哈日、学hip-pop的孩子们都睁开眼好好看看吧。我们虽然不能像晚清时期的满洲贵族那样妄自尊大、闭关锁国。但是当京剧、武术、中医等国粹渐渐远离我们的视线的时候,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是不是应该把自己的经典都拿出来品好了,再去学其他的好东西,甚至去教那些外国人。我们有很多好的东西,很多值得学的东西,个人认为把我们的根本学好了,才不愧为一个中国人。
弘扬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化
——国学经典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大冶镇东施初中
景军营 2015、5、29
第三篇:亲近国学经典 弘扬中华文化xin
亲近国学经典 弘扬中华文化
—“小学国学经典课程规划暨教学观摩”全国培训大会后记 2011年4月12日—15日,在中心校张校长的带领下,我们一行十二人同往北京,参加在北京大学举行的2011年育灵童“小学国学经典课程规划暨教学观摩”全国培训大会。历时四天的学习,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我们近距离地聆听了充满哲学儒思的专家报告,观摩了学趣横生、相得益彰的名师示范课,欣赏到了意韵隽永的国学经典教育成果汇报演出,分享到了开展国学经典课程学校在国学经典教育与教学实施方面的经验,感受到了北大园林建筑的古典、**思绪的生生不息。此次进修培训开拓了视野,提升了境界,一种强大的外引力催生了我们的责任与使命,良知与热情,也激发了我们对国学经典这一文化瑰宝潜心静性再认识、再品味、再追求的决心与勇气!
一、专家阐述国学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司王登峰司长提出“世界眼光、中国灵魂”的观点,他认为国学经典教育应从娃娃抓起,“少时学犹如石上刻”,要全面开展“中华诵 经典诵读工程”,让博大精深的国学经典启迪智慧、开启心性,为孩子的一生奠基,这样的教育才能培养出有民族文化、民族血统、民族精神的有根的中国人!
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郭永福指出,国学具有“蒙童养正、幼儿养性、少年养志、成人养德”的巨大教育功能,学习国学经典,学生可以学到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建立和谐的伦理观念,增强其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感,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儿童经典学习就好比是“在孩子的心里播下智慧的种子”。中国当代著名教育专家、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儿童发展研究中心核心专家、家庭教育专家组组长 皇甫军伟在“感悟国学 发现教育”的讲话中提出,养人重在养心,养树重在养根,拿什么去养我们的根?拿哪些东西来养我们的根?用什么来滋养我们的生命之根?我觉得国学经典中有大量丰富的这样的营养。我觉得国学能把我们这个民族,包括我们每个人骨子里面的东西唤醒,可能我们骨子里面存在着这样的文化基因。这是讲到国学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它的价值,它的力量。
育灵童总裁李嘉宝先生指出,国学经典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一个民族的人文标志和文化灵魂。“让国学经典教育走进校园、走进课堂,在世界一体化的今天,尤其紧迫和必要。只有接受国学经典教育,才能使广大学生掌握优雅、精致的祖国语言,成为一个既有知识又有文化的现代中国人;只有接受国学经典教育,才能使广大学生亲近、认同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并有能力参与到这个家园的建设过程之中;只有接受国学经典教育,才能让广大学生将自己生命的根须,扎植于传统文化丰厚的土壤,把自己从一个自然的生物学意义上的中国人,变成一个自觉的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
人民大学的冷成金教授将中国传统文化形象地比喻为一条长河,“这条长河的下游已经被严重地污染,我们要溯流而上来到河的源头,源头是一泓永远不会被污染的清泉”。冷教授还强调“传统文化正是一种对生命的感受”,学习传统文化要生命体验,不断地去陶冶,不断地去感受。
清华大学教授张海明、北京大学教授卢永璘也结合自身的经历,从高校教师和传统文化研究者的角度,就国学经典教育相关问题作主题发言。这次培训大会还邀请了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国学专家葛荣晋教授,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国学专家韩兆琦教授、央视“百家讲坛”著名主讲人、北京师范大学的康震教授,三位教授分别作了题为《道家哲学与人生智慧》、《司马迁与〈史记〉》、《古典诗词与儒家智慧》的精彩学术讲座;著名教育专家皇甫军伟作了《感悟国学 发现教育》的专题讲座,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国学经典与当代教育的关系。
作为这次小学国学课程规划暨教学观摩培训活动的重头戏,专家们的意见廓清了广大中小学教师心中的困惑,为这次培训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对当前学校开展国学经典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师生展示国学
高级教师郭桁老师所教授《弟子规》中的第五部分《有余力,则学文》,她重在指导学生学习正确的学习方法,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的教学主线清晰明了。在教学中,郭老师充分运用图片、音乐、动画故事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学习的内容生动形象,符合低段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在快乐中感受到国学经典的深邃与魅力。郭老师还巧妙地将本课的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结合在一起。在学习活动中,忆旧知、学经典、议学法,润物细无声地达到了育人明理的目的。
高级教师刘慧琴老师在教授《论语》第三部分中的《信》时,帮助学生完成了从易到难的学习过程。刘老师由最初要求的试着读准字音到最后的读出韵味,读出文言文的理解。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刘老师让学生用一句话说说自己对诚信的理解,孩子们的答案百花齐放,如“信是交往的通行证;信是通往成功的阶梯;信是胜利的捷径”等,最后她引用于丹教授的至理心得——“《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结束本节课教学。学生的体会就更加深刻了,这不仅仅是一位教师努力的成果,更是国学经典将它的思想和精神浸润到学生的心灵深处。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吉春亚的教学带有浓浓的“语文味”且不乏诗情画意。她执教的低年级学段《笠翁对韵》呈现出她的课堂特有的文字美、图画美、意境美,孩子们不知不觉的投入,悄无声息的习得,自然而然的感染,深入骨髓的浸润,体现出对学生很强的诗意教化,堪称有“气场”的课。会场上掌声四起,因为这样的语文教学,开心扉,开心智,开心境!这样的语文教学,春风化雨,足以让乔木参天、灌木茁壮、小草葱郁!
来自北京西城区三义里小学的成凯老师的国学观摩课给我们直观地展示了小学国学课堂情景。成凯老师本是数学老师,通过她自身的学习和努力成为了一名专职国学老师。在他的课堂里,学生彬彬有礼、自信大方,教师知识渊博、语言精练,充满了浓浓国学味。每一句经典她都能恰到好处地让学生理解后融入孩子们的生活实际中,潜移默化地将国学中做事做人的道理植入孩子们的心中。同时,成老师自身的成长和成功,也给我们小学教师能否教好国学课注入一剂定心针。
精彩的名师示范课,让我们又一次亲身感受到了国学经典的魅力。从名师身上,你可以捕捉到博学、睿智、诗意、阳光、高贵。我想,是读书这剂良方,让他们能坚决抵抗教育平庸功利化以及精神家园的沙化贫瘠,让他们与一流的品味、一流的成就形影相随、顾盼流辉。
从名师的课堂,让我们清楚的感受到:通过学习小学国学经典,学生可以学到做人做事的基本原则,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如季羡林先生所说:“儿童经典学习正将文化的种子播撒在孩子的心里,播撒在希望的田野上,春华秋实,它的作用在不久的将来必会凸现。”
三、名家演绎国学
学习的第一天晚上7点半, 组织者们就给我们献上了一场经典盛宴——名家朗诵与国学经典教育成果汇报演出。著名表演艺术家张家声、央视著名节目主持人虹云、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著名播音员雅坤等老艺术家倾情献艺,用语言艺术的魅力,用扣人心弦的嗓音,用声情并茂的表演,震撼了在场所有的老师。让我们感受到老艺术家对经典的淋漓诠释和弥久醇香的艺术魅力,聆听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声音!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北京市东城区府学胡同小学、北京市西城区三义里小学的师生们让我们目睹了各实验校异彩纷呈的教育成果,“百人朗诵《弟子规》”、“舞蹈《踏歌》《茶舞串烧》、小合唱《满江红》、表演唱《三字经》”、“古筝演奏、书法展示,舞蹈《敦煌》”、“朗诵《道德经》、表演唱《读唐诗》”等节目,孩子们装扮清新俏丽,以舞蹈、诵唱、器乐演奏等形式,彰显出中华民族“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的儒雅风范!
四、我们思考国学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此次北京之行,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同样一个感受:一个孩子若能从小坚持学习经典,长大后就会形成健全的人格、完善的道德及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而为他一生的成长奠定坚实的人生根基。所以学校开设实施国学课程的使命任重而道远。
我校早在2008年,就开设了校本课程“弟子规”,在实施校本课程《弟子规》的基础上,把传统道德和现代礼仪相结合,努力实现师生道德人格和人文素养的提升。近几年,也举办了系列打造书香校园活动,我们把诵读传统经典活动从一些班级的零散行为、一些教师的自发行为变成了学校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教学行为。一系列读书活动的开展,促进了师生精神发育的健康和人文底蕴的丰厚。今后打算:
1.开展课题实验。正确认识国学、礼仪、道德三者间的关系。把国学和语文教学结合起来,把国学和学生道德教育、礼仪教育结合,我们强调礼仪教育的同时,并不忽视学生其他方面的道德教育。国学、礼仪、道德教育,三者共同指向将道德内化到人的精神血脉中,并外显成家长、教师、学生的行为。
2.在环境中熏染。校园“无声的环境”可以成为“有声的老师”。学生可以随时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浸润,让国学特色与环境和谐共生。
3.国学课程进课堂。结合育灵童国学经典课本内容,我们要结合学校实际,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兴趣爱好作出科学选择,实行分级分层教学,确定诵读篇目。如:学前班、一二年级——蒙学阶段,安排《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笠翁对韵》的教学;三四年级,安排《唐诗》、《宋词》、《元曲》等的教学;五年级,安排《毛主席诗词》《论语》等内容。逐步形成低年级学段注重诵读,中年级学段注重诵读、知识积累和文意理解,高年级学段在诵读和知识积累的基础上适当偏向对意义的理解和精神价值的感悟的基本课程体系。
4.搞好师资培训,组织教师学习。
为了提高国学课任课教师的专业素质,确保诵读课顺利进行,对教师进行培训。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曾说:“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正在将文化的种子撒播在孩子的心里,撒播在希望的田野上,春华秋实,它的作用在不久的将来必会凸显,为这项工程所作的任何努力,都会使安放我们灵魂的精神家园更加美好。振兴国学,必须从娃娃抓起。”国学不是一种时尚,而是一门深沉的学问。在国学教育上,我们会一如既往地持之以恒地前行,付出时间、心血和汗水。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爱上中国的传统文化,朝着“懂礼仪、知孝道、怀爱心、做君子、有底蕴”的方向发展。
第四篇:弘扬中华文化(本站推荐)
弘扬中华文化,共建和谐社会
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而和谐文化,根据我个人的理解,它应该是从祖国传统文化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的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简言之,中国的和谐文化就是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的中华文化。因此,要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弘扬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既包括武术、八卦、儒家、茶艺等等文化精髓,又包括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洪精神等等民族精神;既涵盖了数学、天文学、医学、建筑、绘画、书法、音乐、舞蹈、戏曲、服饰、饮食等各方面的内容,又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而愚以为,“中”,即“中庸之道;“华”,即“精华所在”,这是对“中华文化”最直接、最本质的理解。
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是合一于至诚、至善,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在“中庸之道”的理论指导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使人们通过自觉修养达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样造福于人类和自然的理想境界。
古人特别讲究修身,觉得修身是一切成功的基点。它作为一种传统,实为当代社会所需要,具有其时代性,可惜却被许多人忽视。修养是指一个人的品质,道德、气质,对生命的领悟等,经过锻炼和培养达到的水平。对于一个有修养的人,我们会乐意与之交往;相反,修养较差的人,一定不会是能够获取别人真心、诚意的对待的人。修养常常与个人的文化水平有关,有文化气息的人,在谈吐举止之间,自然地流露出一种高雅的气质。我们在形容一个世代文人之家为书香门第时,其实也包含了对其修养的肯定。当然,修养也包括举止、仪态、谈吐等等。但文化气息却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文化素质高的人,嘴里吐出的一般不会是脏话,而是学识;受过文化熏陶的他们,在举手、投足之间,展现的一般不会是粗俗的乡巴佬,而是一个文质彬彬的文人形象。大学是我们大学生获取知识、开阔视野的最好的象牙塔。但是不少在校大学生却摆脱不了虚荣的诱惑,天昏地暗地忙于甚至连他们自己都还没有辨别清楚好坏的各类兼职。他们是“没有时间上图书馆看书”的“大忙人”,却也是个人修养久久没有提高的“粗俗人”。若要提高个人修养,除了要有学识之外,还应该从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做起。当不少国人在公共场合拼命拥挤、大声喧哗时,“文明礼让”的中华传统已被遗忘;当不少年轻人在公交车上看着老人、孕妇在人群中无力挣扎却熟视无睹时,“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也已被抛之脑后。甚至在大学校园里,我们也常常可以看到打饭不排队、一生气就说粗话、正式场合也不修边幅的现象,这些都说明,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我们从细微处着眼,以点带面,共同努力。
中华文化的另一层含义体现于它的民族性,即中华文化的精髓所在。中华文化经过5000年的演变和发展,直至今天仍保存了下来的便多是精华。可是细心的人会发现,随着外来文化的日渐入侵以及国人对自身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弱化,中华文化的保护正在面临着挑战。当西方情人节越来越走俏、传统春节越过越没有气氛,当进口货充斥国内市场、国货却无人问津,当“学外语”日渐成为一种时尚、学生们的语文作文里却错字连篇的时候,中华文化的传统地位正在发生微妙的弱化。西方文化那潜移默化的诱惑,就像一枝枝在节日里盛开的殷红的玫瑰,香艳而氤氲。每逢此节,必有痴情人抽身相守、海誓山盟,或者再来个颠鸾倒凤、以示其忠诚;也必有“多情者”不惜钱财体力,把玫瑰花漫天送将出去。因此,鞭炮声萧疏了,萧疏的是中国传统;玫瑰花涨价了,涨价的是西方文化。中华文化被“外来者”入侵,中国人又甘愿“趋之若鹜”,这又是有什么办法的事呢?而当韩国人竟然宣称“汉字是古代韩国人发明的”时,文化流失的警钟再次向我们敲响。有一位西方汉语研究者曾经说道:“骄傲贯穿着所有韩国人的血脉,如果中国人有那么一点,就可以变成比现在更伟大的民族。中国人应该提升对本民族的自信,不要让韩国人和日本人拿走那些本来属于他们的荣誉······”的确,我们应首先反思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才能寻回我们文化的“魂”。假使有一天中华文化变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了,那么“和谐”从何谈起?“和谐文化”从何谈起?“和谐社会”又从何谈起?
使人们通过自觉修养达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样造福于人类和自然的理想境界,即达到了“中”;像爱惜自己的母亲一样爱惜和保护我们伟大的传统文化,即达到了“华”。那么,我们距离和谐社会还会远吗?
前提 古人描绘的美好生活,龙凤成祥,仙鹤长鸣,神鹿奔跃,日月轮回,世代不息。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东方文化美德几千年长盛不衰,文化是民族的生命,文化与民族共生共存,只有民族文化的复兴,才有完整意义上的民族伟大复兴。道德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灵魂,也是民族的价值观,更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传统社会的美德教育往往最初从亲缘关系开始,靠的是世世代代传承下来。幼儿从小就感受到亲情的薰陶:
中华传统美德,是世代相传并不断调整和更新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风俗习惯;她既有强烈的历史遗传性,又有鲜活的现实变异性;她作为文化的基因,在每个中国人的血液中流淌;她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每个中国人和自己的后代。
一个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既是对民族传统的继承,又要不断适应时代的需要,使历史与现实相联,使民族精神真正体现传统精神和时代精神。
民族精神“重在弘扬”、“重在培 育”,但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过程中尤其要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继承是前提,创新才是根本,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永恒动力。作为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仅有历史的传承是远远不够的。惟有创新,才能发展;惟有创新,才能不朽。历史没有止步,创新就不应该停止,民族精神也就不会终结。中华民族精神是与时俱进的精神,是历史性和时代性的统一,继承与创新的统一。它始终是发展的、前进的。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每一个重要历史关头,都会孕育出新的民族精神。无论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还是建设和改革年代形成的“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等等,都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精神的延续与升华,是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的时代创造。
正是这种闪烁着时代光辉的民族精神,造就了一大批具有先进思想并顽强奋斗精神的杰出人物:林则徐、谭嗣同、瞿秋白、方志敏、鲁迅、雷锋、王进喜、焦裕禄、孔繁森,他们为振兴中华上下求索、矢志不渝,推动了历史发展和民族进步,深刻地改变着时代的面貌,他们高扬着鲜明的时代精神,挺起了坚强的民族脊梁。这就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力量。
汉唐气象,时代华章。与中华民族迈向现代化的雄健步伐相伴,一种昂扬向上、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正在神州大地激越弘扬。
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肖金镇米王小学魏雪桂
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在他们身上有没有优秀的民族精神,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千秋大业的大事。因此,我们一定要切实加强对青少年学生民族精神的教育,努力把其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
要加强对青少年学生成长和发展规律的研究,结合青少年的学习、社会参与、休闲娱乐、课外活动等多层次需求,提供具体有形的服务,通过各种生动活泼的教育方式,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心、宽容心、诚信之心以及理解、同情、正义、责任、参与、奉献、仁爱、尚义、敬业等公共精神和公共美德。同时,还要注意从小培美学生勇于担当责任的意识,友爱互助的团结意识和坚毅自信的强势人格。要教育青少年学生善于面对困难和危难,在困难和危难面前,要不仅不怕,还要能从内心激发一种力量去战胜困难和危难。这就不仅要培养青少年学生的浩然之气,还要培养其处变不惊,知难而上的坚强品格。
一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正是一部浩气长存正气磅礴的绚丽诗史,在这个历史长河中,不断有正气人物,正气故事出现。在我们宏伟壮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英雄人物、英雄事迹也是层出不穷的,在他们的身上真正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美德和社会公德,也张扬着浩然的民族正气和民族精神,这些是我们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公民道德和民族精神教育的生动教材。因此,我们要善于运用历史上的正气人物、正气故事来教育青少年学生。特别是要善于运用我们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代培养起来的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来教育青少年学生。这些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培养出来的符合时代特征的民族精神,我们应该将其归纳整理,写入教材,对青少年学生进行长期不懈的教育,只有不断弘扬和培育符合时代特征的民族精神,并用它来哺育下一代,我们的民族振兴才会有希望。
从无私奉献做起江苏油田二厂施朝阳
奉献作为一种真诚自愿的付出行为,是一种纯洁高尚的精神境界。奉献精神是全社会大力弘扬的时代精神。奉献精神是永恒的,没有奉献,就没有人类社会的今天。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奉献精神的民族。“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一千古流传的名句,是奉献精神的生动写照。奉献既是一种高尚的情操,也是一种平凡的精神,既表现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关键时刻,也渗透在人们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之中。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一定要倡导奉献精神,这样才能弘扬美德,使人充实,使人高尚。作为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和一名普通的石油工人,我认为,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无私奉献做起。
无私奉献应当成为每一名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永恒追求,共产党员的先锋队性质决定党员是一块特殊的材料,弘扬奉献精神,共产党员既要平时看得出来,更要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平时看得出来,就是要做到既身置群众之中,又走在群众之前;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就是要求每个共产党员在事关国家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关键时刻,勇于挺身而出。在1998年那场特大洪灾中,许多党员站在抗洪第一线,带领群众用血肉之躯筑成了钢铁大堤。在抗击非典斗争中,冲在最前面、站在最险处的,是共产党员,成为抗击非典的中流砥柱,用实际行动书写着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关键时刻站得出来,有赖于平时看得出来,又是对平时看得出来的检验。这就要求每个党员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不仅要身先士卒,而且要持之以恒,不懈奋斗,真正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一名党员干部,要保持先进性,光自己扛着“旗”跑,只满足于自身先进不行,还要把身边的群众带动起来一道前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弘扬无私奉献也是同样的道理。自己做到了无私奉献还不够,要用自己的先锋模范作用,把方方面面的力量都动员起来,在全社会形成奉献为荣的风尚,我们党的事业就会无往而不胜。发动群众、教育群众、组织群众是我党的光荣传统,同时要更好地把每个党员带动群众的责任感激发出来,实现由个体先进向群体先进的跨越,切实做到自己的事踏实干,别人的事争着干,份外的事乐着干。
祖国大厦的擎天柱农行吉林省珲春市支行张世军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无论身在故土还是异国他乡,每当听到这雄壮激昂、催人奋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时刻,深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骄傲,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便会油然而升,不知有多少人为此而流下激动的热泪。就像看到“神州五号”飞向太空,看到香港、澳门回到祖**亲的怀抱,看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中国女排二十年后重新登上奥运冠军领奖台时一样,心朝澎湃,热血沸腾,泪水再也无法忍住。这仅仅是平凡的泪花吗?不!她是一种化身,一种超越时间、空间的精神力量的化身,她有一个崇高而伟大、流芳百世传颂万年的名字——中华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不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它所折射出的底蕴和更深一层的内涵则是纯真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灿烂文明的国家,我们伟大的民族是一个不屈不挠、历经磨难而自强不息的民族。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不甘忍受耻辱,前赴后继,用血肉长城驱逐了侵略者,谱写了一曲曲悲壮的战歌。今天,热爱祖国、报效祖国,把祖国建设得繁荣富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每个中国人的崇高理想,是爱国主义的本质所在。中华民族精神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社会发展时期、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具体内容。在我国历史上,中华民族精神从来就是动员和激励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每一个真正的炎黄子孙所应有的骨气和胆识,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
人民对自己祖国的感情时刻蕴含在心底,如同与父母家人的感情一样,永远割不断。这种真挚的感情使多少海外游子常常心怀一腔乡愁,盼望落叶归根;这种感情又使多少身在祖国的人们,深感热土难离。一代伟人邓小平对祖国怀有一腔朴素而深厚的感情,他一生“三落三起”,在蒙受冤屈时,从不怨天尤人、心灰意冷,而是沉着坚韧,对祖国和人民无限忠诚和热爱。他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此乃炎黄子孙之铁骨柔肠!
爱国是中国人发自心底的激情,又是心中坚定的信念,这种信念植根于我们中华民族的那种不甘耻辱、不屈不挠、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的精神。“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革命烈士夏明翰面对敌人的屠刀视死如归。是无数夏明翰式的共产党员用血肉之躯把我们多难的民族拖出了地狱;无数优秀中华学子,身在异国他乡刻苦钻研,为国争气,学成之后不为国外荣华富贵所动,毅然回国投身祖国的建设事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在少年时就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并与同代人相约“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于世界之时!”这是何等远大的志向、何等坚定的信念啊!……是的,无论何时何地在中华儿女心中价值的天平上,祖国永远是最重的砝码。如今,在中华民族精神的滋养下,爱国的激情、爱国的信念发芽、长大,并结出累累硕果。事实说明,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一部爱国主义的历史、一部民族自强不息的历史,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永远伴随着我们远行。
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是中华子孙的美德,爱国更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一种生动的诠释。而中华民族精神则是中国革命胜利和建设的精神动力,是光照千秋的高尚情操,是伟大的中华之魂。
第五篇:弘扬中华文化
敬爱的党组织:
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正如xx大报告指出的这样,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和发展,更多的国民需求从物质需求转向文化需求,而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尤其是网络等现代传媒手段的日新月异,使外来文化不断进入中国社会,并日益对中国社会尤其是社会的精英阶层和青少年产生重大影响。
近几十年来,外来文化已深入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一些角度上看这此外来文化是开拓了我们的视野,丰富了我们的社会文化,繁荣了社会经济,但从深层次讲外来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远不至这些,外来文化的主要影响是表面看不见,反应在国民的心里,如这几年外国的一些影视作品尤其是一些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火爆中国,而这其中有一些作品并不符合历史事实,而国内许多观众并不完全了解历史真相,这就为这此外来文化误导观众提供了方便,如果不重视这个问题,任外来文化对传统文化不断蚕食,就会从根本上动摇民族的文化基础,从而威胁国家赖以生存的国民精神支柱。当然,我们也不能一味的排斥所有外来文化,其根本在于如何弘扬我们固有的传统文化,使之具有旺盛的生存力和战斗力,在与外来文化的竞争和斗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xx大报告中提出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全面认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资源来自www.xiexiebang.com)首先要使国民正确全面的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从面培养国民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我们在学习、研究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时一定要坚持正确的方向。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历史文化需求的增长,文化市场空前繁荣,普遍民众对历史知识的渴望开始显露出来,书店里有关历史的图书开始畅销,有关历史的各种讲座开始受到喜欢,媒体开始谈论“国学”,小学里开始讲授《论语》,连广告词里也出现“上善若水”的字样……。这些现象证明历史作为精神财富是一个文明社会所不可缺少的。
我们在继承传统文化时,也要反思传统文化。在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积极因素的同时,也要正视传统文化的严重缺陷和不足。也就是说,要清醒地认识到文化传统有优秀与不良两种性质,我们要弘扬的是优秀传统,对不良传统则必须舍弃。区别优秀与不良两种文化传统,主要是看其是否符合客观实际和是否符合社会发展需要,从实质上来说,也就是看其是促进社会的进步还是阻碍社会的进步。但这两种传统的存在往往不是纯粹独存、绝对对立的,而是交叉互渗的。我们在继承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扬弃不良传统思想文化时都要分析其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及其产生过的历史作用。而不是简单的去划分哪些传统文化是优秀的哪些文化是不良的,而是要用辩证的发展的眼光去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而不是简单的取舍。
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融入了中华各民族的智慧和汗水,弘扬传统文化的前提就是要全面正确了解中华各民族的发展历史,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弘扬中华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也是我们国家的骄傲,弘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是中华民族保持自尊心自信心的思想前提,是中华民族具有凝聚力生命力的思想基础,也是今后中华民族屹立世界各民族之林的根基。
汇报人:xiexieb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