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马克思坟前的讲话 读后感
马原读书笔记
《在马克思坟前的讲话》 原著:恩格斯
读完整篇文章,我能感受到恩格斯对马克思深深地怀念与敬意,让我更加了解共产主义伟大导师马克思的伟大与崇高。
“安静的睡着了”这句话,比较隐晦的道出了马克思死亡这一事实,同时也描绘出一代伟人安详地面对死亡的从容。
论语中有一句话“君子不器”。我想这是对马克思很恰当的形容,“但是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这是恩格斯对马克思的评价。我们也应该想到,能够写出《资本论》这样的巨著的,一定有渊博的知识,有深刻的思想,有独到的见解。
“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任何一种新的思想的诞生,必定会遭受老旧思想的压制和反对,共产主义也不例外。因此我们才会看到,共产主义革命遭到了多么巨大的阻挠,例如在1871年进行的巴黎公社运动,经过了多么巨大的牺牲,例如中国共产党冲诞生到执政的艰辛历程,才有了今天的社会主义国家。但是,这些都是为了最终的理想所应当付出的代价!
“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根本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一个有宽广胸襟和锐利远见的哲学家,马克思当之无愧。他所相信的是科学,他所希望的也是科学,他深深地了解科学的巨大力量,所以才能在科学的指导下完成对人类社会普遍规律的分析,才能引领世界上的工人阶级意识到自己的社会地位,意识到自己的历史使命,承担起自己的历史责任。
“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韧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最早的《莱茵报》(1842年),巴黎的《前进报》(1844年),《德意志—布鲁塞尔报》(1847年),《新莱茵报》(1848—1849年),《纽约每日论坛报》(1852—1861年),以及许多富有战斗性的小册子,在巴黎、布鲁塞尔和伦敦各组织中的工作,最后,作为全部活动的顶峰,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做为这一切工作的完成——老实说,协会的这位创始人即使没有别的什么建树,单凭这一成果也可以自豪。”在这句话中我为马克思的谦逊与执着所折服。狄根思说:“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从马克思身上得到了最好的应证,即使生活艰难,即使困难重重,也没有阻挡得了马克思前进的脚步,最终完成了人类历史上最宏伟的事业。“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忌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只是在万不得已时才给以回敬。”马克·吐温说:“只要专注于某一项事业,就一定会做出让自己感到吃惊的成绩来。”没错,因为专注,马克思无视于其他人的偏见和诽谤,他只是全心全意的做自己应当做的事,所以,他才能完成如此伟大的事业,让人类社会步入新篇章。
学生:李虎
学号:20***
第二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读后感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读后感
一直以来都不太能读懂大家的作品,深感理解不了种伟大的情怀和思想的深度。但,同为伟大作品的《在马克思墓前的江话》带给我一种深深的触动。
呼吸停止的那一刻,这伟大的思想家才停止了思想,思想是他的灵魂,他也用灵魂在思考
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
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
第三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读后感
生命的消逝,思想的永存
读《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有感
摘要:马克思是个伟大的思想家,他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他是一个无产阶级的伟大领袖,为无产阶级革命带来新的希望。如今,我们正沿着马克思发现的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前进。当一个人专为自己打算的时候,他追求幸福的欲望只有在非常罕见的情况下才能得到满足,而且决不是对己对人都有利。马克思正是与之相反的人,我相信马克思逝世前至少是幸福的!关键词:马克思 恩格斯 思想 革命
引言
其实《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对于我来讲已经不陌生了。初次接触到这篇文章还是在中学阶段。然而,作为理科生的我,并不知道马克思的逝世对于人类社会的损失,也不能理解为什么一篇墓前的讲话能闻名于世。但现在,虽然只是浅薄的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却也多少有些明白马为什么克思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为什么如此多的人对于马克思怀着无比尊敬的心情。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内容简介
(一)这篇文章,通过恩格斯的讲述,介绍了马克思逝世的时间地点。文章开头先简要叙述了马克思逝世的情景,接着概括地指出马
克思的逝世给全世界无产阶级造成的巨大损失。用两个“对于”,从革命斗争实践和革命理论两个方面说明马克思的逝世是“不可估量的损失”,“空白”一句,极言损失之大。
(二)文章的主体部分,具体论述了马克思一生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伟大贡献和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奋斗一生的革命精神。这部分主要是从两个方面来总结马克思的伟大贡献的。首先,马克思是个伟大的思想家,他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
(三)其次,马克思还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恩格斯概述了马克思的革命实践活动,如办报、组织国际工人协会等,热烈地赞颂了马克思在革命实践中的伟大成果和顽强的斗争精神。而不同阶级对马克思截然相反的态度,恰恰证明了马克思是一个无产阶级的伟大领袖。《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内容评价
这其实是篇很短的文章,但其表达的感情却深沉而感人。恩格斯是马克思的挚友,两人为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并肩战斗近40年。对马克思的了解,最深刻的莫过于恩格斯;对马克思的逝世,最悲痛的莫过于恩格斯;对马克思的逝世所造成的巨大损失,最清楚的莫过于恩格斯。这篇悼词中,恩格斯对马克思一生伟大贡献的总结高屋建瓴,充分表达了全世界无产阶级对马克思的无比崇敬和哀悼之情。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这个发现的意义,恩格斯将它同达尔文的有机世界的发展规律即物种起源学说相提并论,从而生动地说明了这一发现的划时代意义。其次恩格斯对马克思为无常阶级革命的奉献表达了深深的敬佩之情。虽然是短短的几句话,却也
是让我们知道了马克思怎么无私的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主要启示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始于1844年,两人在巴黎相识。之后他们共同战斗,共同创造革命理论,共拟《共产党宣言》,合作《资本论》。列宁对他们的评价:他们的友谊“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马克思一生所取得的成就和恩格斯的支持和帮助有着很大的关系。《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让我深深感受到了恩格斯和马克思之间那深厚的友情。这篇文章就像恩格斯对马克思的“表白”一样,沉痛悲伤而又平静深沉,悲伤却不消沉,沉痛却不压抑,激励人鼓舞人。人的一生中,有这样的一位朋友是何其有幸!
曾经不知道为什么马克思的死为什么让人遗憾,然现在突然觉得这真正的是人类社会的损失。以前觉得马克思主义理论离我们是多么的遥远,对于我们的生活亦是可有可无,但已经过去了一两百年,然而社会的发展正是在印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性和对生活的指导意义。或许我们的生存没有马克思带来的发现不会灭亡,但无疑没有马克思为人类作出的贡献,革命不会取的这么大的成功,人类不会活得清楚明白。我们正沿着马克思发现的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前进。
当一个人专为自己打算的时候,他追求幸福的欲望只有在非常罕见的情况下才能得到满足,而且决不是对己对人都有利。马克思的一生是伟大却穷困潦倒的。现在我们对于马克思的评价是“最伟大的共
产主义者,革命者,哲学家,思想家……”但在当时那个愚昧偏见的落后年代,我无法想象体会到马克思那一句句惊世骇俗的言论将引起多大的波澜。马克思曾经有机会选择富裕安定的生活,但是他却为了正确的思想和无产阶级革命放弃了。他的放弃带给人类的是前进的动力,革命的希望,但对于他的家人来讲无疑是场灾难。穷困的生活是他自己也是他的家人所经历和承受的。我不知道他的家人是否感到幸福,但我相信马克思逝世前至少是幸福的。
正如恩格斯所说:“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虽然马克思已经逝世,但他的思想,他的成就却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马恩身上所具有的美好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他们的思想和发现更需要我们一生学习!或许,我们应该沉思,如何在他们的肩膀上找到属于自己的成就!
第四篇: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讲话读后感
读《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后感
1883年3月17日,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的遗体被安葬在英国伦敦郊区海格特公墓。在葬礼上,恩格斯用英语发表了这篇演说。列宁曾经说过,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革命友谊“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由此可以看出志同道合是他们友谊的坚实基础。那天恩格斯的演讲感情深沉,含蓄,既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哀痛,同时也鼓舞了广大革命群众为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做斗争。
“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言语冷冰冰的,却让人感到了一种压抑在心底的悲痛。作者在描述马克思逝世不是采用“停止呼吸”等词语,而是说“停止思想了”,“停止思想”对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逝世是所用的最恰当的语言,同时也包含了作者无限痛惜的思想感情。
这位伟大的思想家,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恩格斯赞叹道:“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即使只能作出一个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而马克思做到了并且出色。只有马克思的两个发现揭示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为先进阶级和进步人类开辟了不断接近真理和创新发展的广阔道路。人类历史发展规律指的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一切意识形态发展的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马克思在历史唯物主义方面的重大发现,作者将之与达尔文发现有机世界的发展规律即物种起源学说相提并论,从而生动地说明了这一发现的划时代的意义。而剩余价值规律是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方面的重大发现,它的提出,揭示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
这些在今天只是简单的一句结论,但我们却难以想象在一个半世纪前那个愚昧落后的年代,马克思只是用一个人的大脑、几十年的时间竟然创造了跨自然、社会、思维、政治、经济等诸多领域的哲学思想,实在是让人震撼。这一切深刻地说明马克思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
其次,作者认为马克思还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
恩格斯概述了马克思的革命实践活动,如办报、组织国际工人协会等,热烈地赞颂了马克思在革命实践中的伟大成果和顽强的斗争精神。作为革命家的马克思,他所从事的不是以往那种政权到手就大功告成的政治革命,而是无产阶级以改变旧世界,创建新世界,实现共产主义,解放全人类为历史使命的伟大社会革命。它包括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环境与人的一系列改造,其间执政与管理、建设与改革、物质与精神、一国与国际相互关联而不可割裂对立,都是这一革命题中应有之义,因而是一个世界性的不断发展而又区分阶段的漫长历史进程。马克思正是站在这一高度,认定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在内的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在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阵营对立的资产阶级社会里,马克思在揭秘资本主义社会的劣根性,震惊资产阶级的同时,也为日后更多次地被驱逐出境埋下伏笔,成为“当代最遭忌恨和最受污蔑的人”。但面对诽谤和诅咒,马克思用他豁达的胸怀“把它们当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因为他心里装的是全人类,他拥有的只是使所有人幸福的信仰。他知道,默默努力地用笔杆为全人类而战才是他毕生的奋斗追求。后面写到整个欧洲和美洲的革命战友无不对对马克思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这与各国政府和资产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个对比说明马克思是无产阶级最忠实的代表和导师,同时也说明他的理论和实践给了各国资产者以致命的打击,是资产者不可调和的敌人。这个对照与开头呼应,深化了马克思在科学理论和革命实践中无与伦比的作用和地位。
联系中国社会发展实际,我们看到政府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全面做好人口工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等。毫无疑问,这正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坚持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前提下,具体结合中国实情,在探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实践过程中,重力转变发展生产方式,不断完善、改进、调整工作步骤的成熟体现。符合绝大多数中国人民的心愿与期待。
马克思走了,在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他停止了思想,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的精神,他的思想,他的革命却永远的在我们的生活中。他的影响不只是曾经的,也不仅仅是当前的,更是对于我们看不见的未来的。
马克思是人类史上的一颗耀眼的明星,他的精神应当被我们所了解所学习,正如恩格斯所说:“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汲取发展的精神食粮,我们需要沉思,思索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应该如何规划自己,让自己更好地提高与奋进,从而更强大地应付不同的挑战,更开阔地迎接自己的未来,更深入地为人类谋福利。
第五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读后感》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读后感》
12142113李雨晴
马克思,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被评为二十世纪影响世界最深的人之一。马克思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他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成为指引全世界劳动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伟大理想而进行斗争的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然而,这样一位伟人,却在1883年3月14日时永远的离开了我们。
人们对马克思的评价很多,“最伟大的共产主义者,革命导师,哲学家,思想家……” 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这样一位伟人,我们不禁为他的离世感到叹息。1883年3月17日,也就是马克思逝世后的三天,恩格斯用英文发表了这一篇演说,并对马克思的离世表示沉痛哀悼。
恩格斯并没有从个人的特殊关系来抒发自己的感情,他是代表无产阶级讲话的。悼词将对马克思的悼念融为一体,显得更有分量。马克思活着就是要工作和战斗,丧失了这种能力而活着,他的精神是痛苦的,难以忍受的。恩格斯深知他这种宝贵的性格,所以他把马克思的逝世说成“在安乐椅上安静的睡着了”,使读者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作者对马克思所怀有的极其深切生动的阶级感情。
马克思作为思想家,不同于虽有思想却不科学的空想家,也不同于这里深邃但观念守旧的哲学家。他厌恶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鄙视逃避斗争,躲进书斋逃避现实的懦夫。作为科学家的马克思,除了真理,他什么都不崇拜。为了真理,他什么都可牺牲。他的风格也朴实得像真理。尽写《资本论》中关于英国劳工法的20多页文字,他就翻遍了大英博物馆的所有蓝皮书。他用了40年的心血铸就了世界工人阶级的圣经,其所得不够偿付他写作时花去的烟钱。可见科学无市价,真理无国籍。他为了研究俄国问题,50岁时又开始学习俄文。他坚持:献给人们的,应当是最好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敬佩。
马克思的出现同时为无产阶级运动指明了方向。“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正是他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韧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马克思的发现为先进的阶级和人类的进步开辟了不断接近真理的广阔道路。
正如恩格斯所说的那样:“他的英明和事业将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