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讲稿F4-API_614第4版 第3篇 一般用途油系统解析
云 天 化 AP1 617及 相 关 标 准 讲 座(提 纲 讲 稿 F4-API 614 第 4版 , “ 石 油、化 工 和 气 体 工 业 用 润 滑、轴 封 和 控 制 油 系 统 及 其 辅 助 设 备 ” 第 3篇 — 一 般 用 途 油 系 统(讲 稿
说 明 :应 和 第 1篇 “ 通 用 要 求 ” 一 起 使 用 , 尽 可 能 同 时 看 英 文 原 版 , 提 高 专 业 英 文 水平。目 录 1.基 本 设 计 1.1 1.2 概 述.1.3 底 座 1.4 油 箱 1.5 泵 和 驱 动 机 1.6 油 冷 却 器 1.7 油 过 滤 器 1.8 转 换 阀
1.9 停 机 用 高 位 油 箱 2.管 路 2.1 油 管 路
2.2 仪 表 管 路 2.3 工 艺 管 路 2.4 水 管 路 仪 表 和 电 气 系 统
4.检 验、试 验 和 装 运 的 准 备 4.1 概 述 4.2 检 查 4.3 试 验 4.4 装 运 的 准 备 5.卖 方 资 料.5.1 概 述 5.2 报 价 书
附 录 A 典 型 的 简 图(标 准 的 附 录 B 数 据 表
附 录 C 检 验 员 用 检 验 清 单 附 录 D 通 用 油 系 统 费 用 估 算 清 单 附 图
图 3A-1 一 般 用 途 油 系 统 的 最 低 要 求 图 3A-2 油 箱 图 3A-3 泵.图 3A-4 油 泵 和 油 冷 器 图 3A-5 压 力 控 制.1.基 本 设 计
1.1所 需 的 最 少 部 件
本 部 分 包 括 了 一 般 用 途 油 系 统 所 需 的 最 少 部 件。
(一 般 用 途 油 系 统 ,用 于 非 关 键 性 或 有 备 机 的 泵 类、小 型 压 缩 机、风 机 ,仅 限 于 润 滑 油 系 统。
制 造 厂 可 以 提 出 任 何 选 择 方 案 , 以 改 进 基 本 的 系 统。在 适 当 的 温 度 和 压 力 时 , 该 系 统 应 能 为 各 种 旋 转 设 备 的 启 动 和 所 有 运 行 工 况 提 供 温 度、压 力 和 流 量 合 适、经 过 滤 的 清 洁 油。
1.1.1 基 本 的 供 油 系 统 至 少 应 含 有 下 述 部 件 : a.单 油 泵(铸 铁 或 碳 钢 的 泵 体 可 以 是 轴 驱 动 的 或 电 机 驱 动 的。b.电 动 机 驱 动 的 启 动 泵(如 果 有 要 求。c.阀 门 —— 碳 钢 制 , 具 有 不 锈 钢 阀 芯。
d.油 管 路 —— 不 锈 钢 制 , 具 有 碳 钢 的 活 套 法 兰 , 符 合 ASME B-31.3 的 要 求;或 不 锈 钢 管 及 管 件。
e.油 箱 —— 不 锈 钢 制 , 至 少 有 3 分 钟 的 滞 留 时 间 , 或 利 用 设 备 底 座 做 油 箱。
f.单 冷 却 器
g.单 过 滤 器 —— 过 滤 精 度 为 25μm。
h.单 调 节 器 —— 控 制 供 油 压 力 i.下 述 仪 表 : 1.两 个 PI(压 力 指 示 器 2.1个 TI(温 度 指 示 器 3.1个 可 见 的 LI(油 位 计 4.1个 PSLL(低 低 位 压 力 开 关 1.2 概 述
本 标 准 包 括 的 设 备(包 括 辅 助 设 备 应 设 计 并 制 造 成 其 使 用 寿 命 至 少 为 20年。这 是 公 认 的 设 计 准 则。(未 写 不 间 断 运 行 至 少 3年。
1.2.2 油 路 系 统 应 适 用 于 第 1篇 3.15 中 规 定 的 一 般 用 途。该 系 统 可 设 计 成 分 离 的 油 站 ,或 将 此 油 站 设 计 成 同 用 油 设 备 的 底 座 构 成 一 整 体。如 果 有 备 用 的 部 件 , 设 计 时 要 允 许 系 统 不 间 断 运 行 , 或 者 在 设 备 运 行 的 条 件 下 , 系 统 的 主 要 件 和 备 用 件 能 相 互 切 换 和 停 机 维 修。一 般 用 途 的 系 统 只 需 要 提 供 润 滑 油(即 :不 提 供 密 封
油 , 而 且 不 需 要 蓄 能 器 来 满 足 瞬 间 的 工 况。
● 1.2.7 在 由 一 个 公 用 系 统 向 两 台 或 多 台 机 器(例 如 压 缩 机、齿 轮 传 动 装 置 或 电 动 机 供 油 的 场 合 , 在 买 方 应 与 这 个 公 共 油 系 统 提 供 油 的 设 备 卖 方 共 同 商 定 的 基 础 上 , 由 买 方 在 数 据 表 上 规 定 该 油 的 特 性。
注 :在 公 共 油 系 统 中 通 常 采 用 ISO G32 1.2.9 循 环 的 油 应 从 油 过 滤 器 的 上 游 开 始
注 :当 过 滤 后 的 油 旁 通 绕 过 设 备 , 并 直 接 返 回 到 油 箱 时 , 必 须 把 可 能 产 生 的 静 电 压(静 电 荷 减 到 最 低 限 度。
● 1.2.14 当 有 规 定 时 , 油 泵 , 滤 油 器 , 粗 滤 器 , 油 冷 却 器 , 排 放 收 集 器 , 阀 门 以 及 其 它 所 有 装 有 压 力 油 的 容 器 和 油 箱 外 部 的 零 部 件 均 使 用 碳 钢 制 造。1.2.15 除 非 另 有 规 定 , 可 以 把 组 件 浸 入 油 箱 , 这 些 部 件 可 以 使 用 铸 铁 制 造。● 1.2.16 当 有 规 定 时 , 应 提 供 放 空 阀 , 排 放 阀 和 管 道 , 以 便 在 设 备 运 行 期 间 可 以 排 放、清 理 和 往 空 转 组 件 里 再 注 油。
1.2.18卖 方 应 向 买 方 建 议 , 并 且 双 方 应 共 同 商 定 :在 润 滑 油 供 油 系 统 发 生 故 障 时 , 保 证 供 给 足 够 的 润 滑 油 所 必 须 采 用 的 特 殊 预 防 措 施。这 些 预 防 措 施 可 以 包 括 备 用 油 泵、停 车(高 位 油 箱。
1.3.底 座
主 要 部 件(泵、过 滤 器、冷 却 器 以 及 油 箱 应 直 接 安 装 在 钢 制 构 件 上 , 作 为 一 个 独 立 油 站 或 与 用 油 设 备 的 底 座 构 成 一 体。
(其 余 各 条 同 第 二 篇 1.4.油 箱
(1.4.1~1.4.6 条 基 本 上 同 第 二 篇 1.4.7 加 热
● 1.4.7.1 买 方 应 规 定 是 否 提 供 电 加 热 器。
注 :当 油 位 降 到 低 于 最 低 操 作 油 位 时 , 对 于 浸 入 式 电 加 热 器 , 买 方 应 提 供 断 电 联 锁 保 护 装 置。
1.5 泵 和 驱 动 机
● 1.5.1 油 系 统 至 少 应 包 括 适 合 于 连 续 运 行 的 主 油 泵。应 采 用 ASME B73.1 卧 式 离 心 泵 或 立 式 离 心 泵(液 下 泵 或 ASME B73.2管 道 泵 , 或 采 用 回 转 式 容 积 泵。1.5.2 每 一 台 泵 应 设 有 自 己 的 驱 动 机。
1.5.3 除 非 另 有 规 定 , 主 油 泵(除 非 是 轴 驱 动 应 是 电 动 机 驱 动 的。注 :当 主 油 泵 和 备 用 油 泵 是 电 动 机 驱 动 时 , 建 议 买 方 应 从 各 自 独 立 的 电 源 供 电。
注 :备 用 泵 始 终 应 使 用 电 动 机 驱 动 , 因 为 透平驱 动 的 泵 启 动 时 间 要 相 对 地 长 些。
● 1.5.4 当 有 规 定 时 , 透平驱 动 的 泵 可 以 作 为 主 油 泵 提 供。● 1.5.4.1 当 有 规 定 , 并 当 提 供 轴 驱 动 的 泵 时 , 应 使 用 电 动 机 驱 动 的 备 用 泵 来 启 动 , 并 作 为 主 油 泵 有 故 障 时 机 器 启 动 时 用。
(1.5.5 ~ 1.5.19 条 基 本 上 同 第 二 篇 1.6 冷 却 器
1.6.1 如 果 要 求 供 油 温 度 保 持 在 50℃ , 应 提 供 一 个 单 油 冷 器。(1.6.2 ~ 1.6.7 条 基 本 上 同 第 二 篇 1.7 油 过 滤 器
1.7.1 至 少 应 提 供 一 个 可 以 更 换 的 油 过 滤 器。根 据 ISO 4572 之 规 定 , 对 于
25μm 的 颗 粒 , 过 滤 效 率 应 为 99.5%。运 转 试 验 结 束 时 的 压 差 为 3.5bar ? ?。● 1.7.2 当 有 规 定 时 , 对 于 10μm 的 颗 粒 , 可 更 换 的 过 滤 器 应 具 有 90% 的 过 滤 效 率。
对 于 15μm 的 颗 粒 应 具 有 99.5% 的 过 滤 效 率。
两 者 根 据 ISO 4572 之 规 定 , 运 转 试 验 结 束 时 的 压 差 为 3.5bar ? ? ● 1.7.3 当 有 规 定 时 , 应 提 供 双 联 过 滤 器。1.7.3.1油 过 滤 器 应 安 装 在 冷 却 器 的 下 游 段。
/● 1.7.3.8 对 于 双 联 过 滤 器 , 买 方 可 以 规 定 不 工 作 时 过 滤 器 的 过 压 保 护。(其 余 条 款 , 尤 其 是 双 联 过 滤 器 条 款 基 本 上 同 第 二 篇
1.8 转 换 阀
(双 联 过 滤 器 才 用 转 换 阀 , 条 款 基 本 上 同 第 二 篇 1.9 停 机 润 滑 油 箱(条 款 同 第 二 篇 3 管 道(遵 照 第 1篇)仪表及电气系统(遵 照 第 1篇)。4 检 验、试 验 和 装 运 的 准 备(与 第 1篇 内 容 相近, 不 讲 了 5 卖 方 的 资 料(与 第 1篇 内 容 相近, 不 讲 了 6
第二篇:专业外语讲稿第6课Adhesives
Adhesives 6 Adhesives
By far, the largest amouts of adhesives are used to manufacture building materials, such as plywood, structural flakeboard, particaleboards, fiberboard, structural framing and timbers, architectural doors, windows and frames, factory-laminated wood products and glass fiber insulation.Adhesives can effectively trasfer and distribute stresses, thereby increasing the strength and diffness of the composite.Effective transfer of stress from one member to another depends on the strength of the links in an imaginary chain of an adhesive-bonded joint.Thus, performance of the bonded joint depends on how well we understan and control the complexity of the factors that constitue the individual links-wood, adhesive, and the interphasing regions between-which ultimately determine the strength of the chain.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Testing and Materials(ASTM)defines an adhesive as a substance capable of holding material together by surface attachment.An adherend is a substrate held to another substrate by an adhesive.adherend [əd'hiərənd] n.被粘物;黏剂 网络释义
adherend:粘附体|被粘物|涂胶体,粘附体
Adhesion is the state in which two surfaces are held togther by interfacial forces, which may be valence forces, intelocking action, or both.valence ['veiləns] n.[化]价;原子价;化合价;[生]效价 网络释义
Valence:瓦朗斯|价数|原子价
valence band:价带|价电子带|价电带 bond valence:键价|释义:键价
valence force 原子价力 网络释义
valence force:原子价力 valence force field:价力场
Organic polymers of either natural or synthetic origin are major chemical ingredients in all formulations of wood adhesives.Adhesives whether it be working characteristics, strength properties, shelf life, or durability.Solvents disperse or dissolve adhesive polymers, act as carries of polymer and additives, aid wetting, and control flow and penetration of the adhesive.Water is used as the carrier for most wood adhesives, primarily because water readily absorbs into wood, is inexpensive, and is free of toxicity problems.Fillers of both organic and inorganic origins contribute to rheological control of the fluid system, particularly in reducing the spreading and penetrating of the adhesive into wood.Reinforcing fibers, mosty inert and of organic origins, can enhance an adhesive film’s mechanical properties, especially toughness, impact resistance, and shrinkage.Extenders are filler-like organic materials that may have sufficient chemical activity to improve adhesion to a small degree, but they are used primarily to control flow and other working characteristics, without exess sacrifice of adhesion capability, as is the case with most fillers.Catalysts are chemicals used to accelerate the rate of chemical reaction of polymeric components.Acids, bases, salts, peroxides, and sulfur compounds are a few examples of catalysts.Catalysts do not become a part of the reacted compound;they simply increase the rate of reaction.Table 6.1 Wood adhesives catagorized according to their expected structural performance at varing levels of environmental exposure a.b
Structural inegrity
Service environment
Adhesive type Structural
Fully exterior
Phenol-formaldehyde
(withstands long-term
Resorcinol-formaldehyde
water soaking and
Phenol-resocinol-formaldehyde
drying)
Emulsion polymer/isosyanate
Melamine-formaldehyde
Limited exterior
Melamine-urea-formaldehyde
(withstands short-term
Isosyanate
water soaking)
Epoxy
Interior
Urea-formaldehyde
(withstands short-term
casein
high humidity)
Semistructural
Limited exterior
Cross-linked polyvinyl acetate
Polyurethane
Adhesives becomes too viscous to properly wet and flow over a surface.If an adhesive requirs mixing with a hardener or catalyst, then mixing and application equipment appropriate for the working life must be considered.Wood adhesives, including phenolic, melamine, urea, and isocyanate adhesive, must be cured at high temperatures and require expesive, heated press.Some of these can be cured within minutes in expesive high frequency heated presses.Cold presses or clamps are satisfactory for room-temperature-curing adhesives, although the long curing time in production can be a constranint.Even after hot or cold pressing, adhesive bonds must remain undisturbed until most of the curing has occurred.There are other important considerations, particularly in furniture and interior millwork, where appearance is all important.Adhesive color, ability to absorb stains and finishes, and freedom from bleeding and staining are critical factors.The urea-formaldehyde and polyvinyl acetate adhesives used in the furniture industry are formulated to give a colorless joint with good acceptance of stain, Ease and simplicity of use can also be important factors.-
第三篇:第7章算法程序与计算系统之灵魂练习题答案解析
第7章 算法:程序与计算系统之灵魂
1、算法就是一个有穷规则的集合,其中之规则规定了解决某一特定类型问题的一个运算序列。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算法的特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
(A)算法必须有明确的结束条件,即算法应该能够结束,此即算法的有穷性;(B)算法的步骤必须要确切地定义,不能有歧义性,此即算法的确定性;
(C)算法可以有零个或多个输入,也可以有零个或多个输出,此即算法的输入输出性;(D)算法中有待执行的运算和操作必须是相当基本的,可以由机器自动完成,进一步,算法应能在有限时间内完成,此即算法的能行性;
(E)上述说法有不正确的;
答案:C 解释:
本题考查对算法基本性质的理解
(C)算法的输出性:算法有一个或多个的输出/结果,即与输入有某个特定关系的量。因此(C)选项错误。其余选项,(A)(B)(D)分别是对算法的有穷性,确定性和能行性的正确描述。
具体内容参考第七章视频之“算法与算法类问题的求解”以及第七章课件。
(2)关于算法的命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
(A)算法规定了任务执行/问题求解的一系列、有限的步骤。(B)算法所规定的计算/处理步骤是有限的,但算法实际执行的计算/处理步骤可以是无限的。
(C)算法可以没有输入,但必须有输出。
(D)算法的每一个步骤必须确切地定义,且其运算和操作必须相当基本,可以由机器自动完成。
答案:B 解释:
本题考查对算法基本性质的理解
(B)违反了算法的有穷性:一个算法在执行有穷步规则之后必须结束。因此(B)选项错误。其余选项,(A)(C)(D)分别是对算法的有穷性,输入输出性和确定性的正确描述。
具体内容参考第七章视频之“算法与算法类问题的求解”以及第七章课件。
(3)关于算法与程序、计算机语言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
(A)算法是解决问题的步骤,某个问题可能有多个求解算法;
(B)算法不能直接由计算机执行,必须将其转换为程序才能够由计算机执行;(C)算法只能由高级(计算机)语言实现,不能通过机器语言实现;(D)求解问题的多个算法不一定获得相同的解。
答案:C 解释:
本题考查对算法基本性质的理解
(C)算法是解决问题的步骤,执行的语言是步骤书写的规范、语法规则、标准的集合 是人和计算机都能理解的语言,不仅是高级语言。因此(C)选项错误。其余选项,(A)正确,解决问题的算法可以有多个。(B)选项,程序是算法的实现方式,正确。(D)选项,算法有优劣,对于同一个问题,获得的解可能不同。
具体内容参考第七章视频之“算法与算法类问题的求解”以及第七章课件。
(4)算法是计算系统的灵魂,为什么?不正确的是_____。
(A)计算系统是执行程序的系统,而程序是用计算机语言表达的算法;(B)一个问题的求解可以通过构造算法来解决,“是否会编程序”本质上章是“能否想出求解该问题的算法”;
(C)一个算法不仅可以解决一个具体问题,它可以在变换输入输出的情况下,求解一个问题系列;
(D)问题求解都可以归结到算法的构造与设计,系统和算法的关系是:算法是龙,而系统是睛,画龙要点睛。
(E)上述说法有不正确的;
答案:D 解释:
本题考查算法、程序与系统之间的关系
(D)选项,算法是计算系统的灵魂,因此系统和算法的关系是:系统是龙,算法是睛,好的算法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A)(B)(C)选项描述正确。
具体内容参考第七章视频之“算法与算法类问题的求解”以及第七章课件。
2、哥尼斯堡七桥问题,是一个经典问题,如下图(a)所示,描述为“由河流隔开的四块陆地上建造了七座桥,寻找走遍这七座桥且只许走过每座桥一次最后又回到原出发点的路径”。关于哥尼斯堡七桥问题,著名数学家欧拉对该问题做了一个抽象:“顶点”为陆地,“边”为连接两块陆地的桥梁。这个抽象被称为“图”,并定义了顶点的“度”为连接一个顶点的边的数量。关于此问题回答下列问题。
//本题考查问题及其数学建模的作用
(a)
(1)哥尼斯堡七桥问题的路径能够找到吗? _____。
(A)一定能够找到;
(B)一定不能找到;(C)不确定能不能找到。
(b)
答案:B 解释:
本题考查问题及其数学建模的作用 选择(B),根据欧拉回路关系可知,要是一个图形可以一笔画,需要满足:1)图形必须是连通的;2)途中的“奇点”(相连的边的个数为奇数的点)个数是0或2(该题中应为0个)。该问题中将四个岛抽象成4个点,每条桥抽象成边,可知图中奇点个数是4个,因此不可能找到。
具体内容参考第七章视频之“数学建模与算法策略设计--算法思想”,第七章课件或查阅欧拉回路相关资料。
(2)对河流隔开的m块陆地上建造的n座桥梁,能否找到走遍这n座桥且只许走过每座桥一次最后又回到原出发点的路径呢? _____。
(A)一定能够找到;
(B)一定不能找到;(C)不确定能不能找到。
答案:C 解释:
本题考查问题及其数学建模的作用
选择(C)根据欧拉回路关系可知,要是一个图形可以一笔画,需要满足:1)图形必须是连通的;2)途中的“奇点”(相连的边的个数为奇数的点)个数是0或2(该题中因为起点和终点是一个,所以奇点个数应为0个)。该问题中将m个岛抽象成m个点,每条桥抽象成边,但图中奇点个数未知,因此不能做判断。
具体内容参考第七章视频之“算法与算法类问题的求解,第七章课件或查阅欧拉回路相关资料。
(3)对河流隔开的m块陆地上建造的n座桥梁,若要找到走遍这n座桥且只许走过每座桥一次最后又回到原出发点的路径,则需满足以下条件_____。
(A)m个顶点n条边的图应是连通的,即由一个顶点出发可沿边到达任何一个其他顶点;
(B)每个顶点的度应为偶数;
(C)既需要满足(A)又需要满足(B);
(D)上述条件还不够,还需满足更多条件。
答案:C 解释:
本题考查问题及其数学建模的作用
选择(C)根据欧拉回路关系可知,要是一个图形可以一笔画,需要满足:1)图形必须是连通的;2)途中的“奇点”(相连的边的个数为奇数的点)个数是0或2(该题中因为起点和终点是一个,所以奇点个数应为0个)。该问题中将m个岛抽象成m个点,每条桥抽象成边,因此应该选择C。
具体内容参考第七章视频之“数学建模与算法策略设计--算法思想”,第七章课件或查阅欧拉回路相关资料。
(4)下面所示的图(c),能否找到走遍每一座桥,且每座桥仅走过一次、最后又回到原出发点的路径呢?
(c)(A)一定能够找到;
(B)一定不能找到;(C)不确定能不能找到。
答案:B 解释:
本题考查问题及其数学建模的作用
选择(B)根据欧拉回路关系可知,要是一个图形可以一笔画,需要满足:1)图形必须是连通的;2)途中的“奇点”(相连的边的个数为奇数的点)个数是0或2(该题中因为起点和终点是一个,所以奇点个数应为0个)。图中奇点是C与G,个数为2,不符合要求,因此应该选择B。
具体内容参考第七章视频之“数学建模与算法策略设计--算法思想”,第七章课件或查阅欧拉回路相关资料。
(5)参见图(c),增加哪些边,使得能够找到走遍每一座桥,且每座桥仅走过一次、最后又回到原出发点的路径呢?
(A)BG边;
(B)AG边;(C)CG边;(D)AD边;
(E)DE边。
答案:C 解释:
本题考查问题及其数学建模的作用
选择(C)根据欧拉回路关系可知,要是一个图形可以一笔画,需要满足:1)图形必须是连通的;2)途中的“奇点”(相连的边的个数为奇数的点)个数是0或2(该题中因为起点和终点是一个,所以奇点个数应为0个)。图中奇点是C与G,个数为2,不符合要求,因此在CG间增加一条边,将寄点数变成0可满足要求,因此应该选择C。具体内容参考第七章视频之“数学建模与算法策略设计--算法思想”,第七章课件或查阅欧拉回路相关资料。
(6-1)对河流隔开的m块陆地上建造的n座桥梁,若要找到走遍这n座桥且只许走过每座桥一次的路径,则需满足以下条件_____。
(A)m个顶点n条边的图应是连通的,即由一个顶点出发可沿边到达任何一个其他顶点;
(B)每个顶点的度应为偶数;
(C)既需要满足(A)又需要满足(B);(D)不满足上述条件(A)(B)(C)的图也能找出满足题目规定要求的路径;
答案:D 解释:
本题考查问题及其数学建模的作用 选择(D),此题未要求回到原地,即起点和终点可以不是一个,那么可以有2个奇数点作为起点和终点。根据欧拉回路关系可知,要是一个图形可以一笔画,需要满足:1)图形必须是连通的;2)途中的“奇点”(相连的边的个数为奇数的点)个数是0或2。不同时满足(A)(B),可以有2个顶点的度为奇数,也可以满足题目要求,因此应该选择D。
具体内容参考第七章视频之“数学建模与算法策略设计--算法思想”,第七章课件或查阅欧拉回路相关资料。
(6-2)对河流隔开的m块陆地上建造的n座桥梁,若要找到走遍这n座桥且只许走过每座桥一次的路径,则需满足以下条件_____。
(A)m个顶点n条边的图应是连通的,即由一个顶点出发可沿边到达任何一个其他顶点;
(B)每个顶点的度应为偶数,或者,只有两个顶点的度为奇数而其他顶点的度均为偶数;(C)既需要满足(A)又需要满足(B);
(D)不满足上述条件(A)(B)(C)的图也能找出满足题目规定要求的路径;
答案:C 解释:
本题考查问题及其数学建模的作用 选择(C),此题未要求回到原地,即起点和终点可以不是一个,那么可以有2个奇数点作为起点和终点。根据欧拉回路关系可知,要是一个图形可以一笔画,需要满足:1)图形必须是连通的;2)途中的“奇点”(相连的边的个数为奇数的点)个数是0或2。因此应该选择C。
具体内容参考第七章视频之“数学建模与算法策略设计--算法思想”,第七章课件或查阅欧拉回路相关资料。
(7)下面所示的图(d)和图(e),问能否找到走遍每一座桥,且每座桥仅走过一次的路径呢?
(d)(A)图(d)和图(e)都一定不能找到;
(B)图(d)一定能够找到;图(e)一定不能找到;(C)图(d)一定不能找到;图(e)一定能够找到;(D)图(d)和图(e)都一定能够找到;
(e)
答案:C 解释:
本题考查问题及其数学建模的作用
选择(C)根据欧拉回路关系可知,要是一个图形可以一笔画,需要满足:1)图形必须是连通的;2)途中的“奇点”(相连的边的个数为奇数的点)个数是0或2。d图有FGE三个奇点,一定不能找到,而e图有FG两个奇点,一定能找到,因此应该选择C。
具体内容参考第七章视频之“数学建模与算法策略设计--算法思想”,第七章课件或查阅欧拉回路相关资料。
(8)参见下图(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f)(A)对{A、B、C、D、E、F、G}中的任意两个顶点X和Y,都可以找到一条路径,从X出发 走遍每一座桥,且每座桥仅走过一次,最后终止于Y;
(B)对两个顶点A和B,可以找到一条路径,从A出发 走遍每一座桥,且每座桥仅走过一次,最后终止于B;
(C)对两个顶点D和G,可以找到一条路径,从D出发 走遍每一座桥,且每座桥仅走过一次,最后终止于G;
(D)对{A、B、C、D、E、F、G}中的任意两个顶点X和Y,都找不到一条路径,从X出发 走遍每一座桥,且每座桥仅走过一次,最后终止于Y;
答案:C 解释:
本题考查问题及其数学建模的作用
选择(C)根据欧拉回路关系可知,要是一个图形可以一笔画,需要满足:1)图形必须是连通的;2)途中的“奇点”(相连的边的个数为奇数的点)个数是0或2。该图奇点为G和D,因此可以找到一条欧拉回路,并且只能以此两点作为起点和终点,因此应该选择C。
具体内容参考第七章视频之“数学建模与算法策略设计--算法思想”,第七章课件或查阅欧拉回路相关资料。
(9)哥尼斯堡七桥问题,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
(A)一个具体问题应该进行数学抽象,基于数学抽象进行问题求解;
(B)一个具体问题的求解,进行数学建模后,通过模型中的性质分析可以判断该问题是否有解,如果有解,则可以进行计算;而如果无解,则无需进行计算;
(C)一个具体问题的求解方法,进行数学建模后,可反映出一类问题的求解方法,例如哥尼斯堡七桥问题的求解方法,建立“图”后,可反映任意n座桥的求解方法;
(D)上述全部;
答案:D 解释:
本题考查问题及其数学建模的作用
以上说明都正确,对一个具体问题的求解,可先进行数学建模,将具体问题转化成抽象问题,再进行判断是否有解,若有解则计算,若无解则无需计算。
具体内容参考第七章视频之“数学建模与算法策略设计--算法思想”,第七章课件或查阅欧拉回路相关资料。
(10)哥尼斯堡七桥问题,推而广之就是m个顶点n条边的图的“一笔画”问题,我们可以给出一个算法来求解该问题,即“对河流隔开的m块陆地上建造的n座桥梁,若要找到走遍这n座桥且只许走过每座桥一次的路径”。关于该算法的基本思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以任何一个顶点为起点,按照图的“边”的指示,找到按该边与该顶点相连的下一个顶点,并标记该边为“已访问”,依次循环,直到所有的边都被访问过为止,便可找到给定问题的解;
(B)以任何一个顶点为起点,按照图的未访问过“边”的指示,找到按该边与该顶点相连的下一个顶点,并标记该边为“已访问”,依次循环,直到所有的边都被访问过为止,便可找到给定问题的解;
(C)首先判断该问题是否有解,若无解,则直接退出;若有解,则以任何一个顶点为起点,按照图的未访问过“边”的指示,找到按该边与该顶点相连的下一个顶点,并标记该边为“已访问”,依次循环,直到所有的边都被访问过为止,便可找到给定问题的解;
(D)首先判断该问题是否有解,若无解,则直接退出;若有解,则选择一个奇数度的顶点为起点,按照图的未访问过“边”的指示,找到按该边与该顶点相连的下一个顶点,并标记该边为“已访问”,依次循环,直到所有的边都被访问过为止,便可找到给定问题的解;
(E)上述都不正确。
答案:D 解释:
本题考查问题及其数学建模的作用
选择(D)根据欧拉回路关系可知,要是一个图形可以一笔画,需要满足:1)图形必须是连通的;2)途中的“奇点”(相连的边的个数为奇数的点)个数是0或2。因此,若有奇点,则起点和终点必须是奇点,若无,则任意,因此(A)(B)(C),因此应该选择D。
具体内容参考第七章视频之“数学建模与算法策略设计--算法思想”,第七章课件或查阅欧拉回路相关资料。
3、背包问题的定义是:给定一组物品,每种物品都有自己的重量和价格,在限定的总重量内,我们如何选择,才能使得物品的总价格最高。问题的名称来源于如何选择最合适的物品放置于给定背包中。背包问题的一个例子:应该选择哪些盒子,才能使价格尽可能地大,而保持重量小于或等于15 kg?其示意图如下:
(1)该背包问题的可能解的数量是_____。
(A)5
(B)10
(C)32
(D)64
答案:C 解释:
本题考查问题及其数学建模的作用
由题意可知,只要可放入背包的状态都算是可能解,可以按背包容量由1到15遍历可能性。答案为(C)32个。
具体内容查阅背包问题相关资料。
(2)假定求解该问题的一种贪心策略是:优先选择能装下盒子中价格最高的,依据该算法策略所得到的解的总价值是_____。
(A)16
(B)15
(C)14
(D)13
答案:B 解释:
本题考查问题及其数学建模的作用
由题意可知使用贪心算法,从价值最高的开始放入,第一个放入价值$10的4kg物品,接下来价值最大的是$4,但再加上12kg已经超过了背包的限度,所以不可放入,接下来放入其余的3个可满足重量限制的物品,总价值是15,所以选择(B)。
具体内容查阅背包问题相关资料。
(3)假定求解该问题的一种贪心策略是:优先选择能装下盒子中单位重量价值最高的,依据该算法策略所得到的解的总价值是_____。
(A)16
(B)15
(C)14
(D)13
答案:B 解释:
本题考查问题及其数学建模的作用 由题意可知使用贪心算法,从单位价值最高的开始放入,五个物品单位价值从大到小依次为:2.5,2,1,1,1/3,依次放入并验证是否超出背包重量限制:$10-4kg, $2-1kg,$1-1kg,$2-2kg,之后放不下$4-12kg的物品,到此总价值是15,所以选择(B)。
具体内容查阅背包问题相关资料。
(4)假定求解该问题的一种贪心策略是:最大程度地利用背包的容量(15kg),依据该算法策略所得到的解的总价值是_____。
(A)8
(B)15
(C)14
(D)13
答案:A 解释:
本题考查问题及其数学建模的作用
由题意可知使用贪心算法,需要让剩余空间最小,那么可以得到的组合是,12kg+2kg+1kg=15kg,重量得到最大利用,总价值是8,所以选择(A)。
具体内容查阅背包问题相关资料。
(5)使用遍历算法策略所得到的解的总价值是_____。
(A)8
(B)15
(C)14
(D)13
答案:B 解释:
本题考查问题及其数学建模的作用
用遍历算法策略,状态转移方程:f[v]=max{f[v],f[v-c[i]]+w[i]},即f[i][v]表示前i件物品恰放入一个容量为v的背包可以获得的最大价值,第i件物品的重量是c[i],价值是w[i]。“将前i件物品放入容量为v的背包中”这个子问题,若只考虑第i件物品的策略(放或不放),那么就可以转化为一个只牵扯前i-1件物品的问题。如果不放第 i件物品,那么问题就转化为“前i-1件物品放入容量为v的背包中”,价值为f[i-1][v];如果放第i件物品,那么问题就转化为“前i-1件物品放 入剩下的容量为v-c[i]的背包中”,此时能获得的最大价值就是f [i-1][v-c[i]]再加上通过放入第i件物品获得的价值w[i]。按此方法,可得总价值是15,所以选择(B)。
具体内容查阅背包问题相关资料。
(6)假定有N个物品,其价值分别为V1, V2,..., VN,重量分别为W1, W2,..., WN,背包所能承受的总重量为Wmax,为物品i定义一个决策变量xi,其中xi=1表示选择该物品,xi=0表示不选择该物品。下面哪个描述共同构成了该问题的数学模型_____。
(A)问题的目标函数是max xV;
iii1NiiN(B)问题的目标函数是max xW;
i1(C)问题解所应满足的约束是 xWWiii1NNmax;
(D)问题解所应满足的约束是 xVi1iiWmax;
(E)前述(A)和(C);
答案:E 解释:
本题考查问题及其数学建模的作用 该问题有两个条件:
1)物品不能超过背包所能承受的重量,即(C)选项: xWWiii1Nmax
2)背包内物品价值最大,即(A)选项目标函数为
max xiVii1N
(B)和(D)选项明显错误,将质量和价值比较。
所以选择(E)。
具体内容查阅背包问题相关资料。
4、TSP-旅行商问题,是一个经典问题,如下图所示,描述为“有n个城市,任何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都是确定的,现要求一旅行商从某城市出发必须经过每一个城市且只能在每个城市逗留一次,最后回到原出发城市,问如何事先确定好一条最短的路线使其旅行的费用最少”。围绕TSP,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TSP问题的遍历算法和贪心算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对TSP问题而言,遍历算法和贪心算法求得的解是一样的,所不同的是贪心算法更快一些,而遍历算法更慢一些;
(B)对TSP问题而言,遍历算法和贪心算法求得的解是一样的,所不同的是遍历算法更快一些,而贪心算法更慢一些;
(C)对TSP问题而言,遍历算法和贪心算法求得的解是不一样的,贪心算法是求近似解,执行更快一些,而遍历算法是求精确解,执行更慢一些;(D)对TSP问题而言,遍历算法和贪心算法求得的解是不一样的,贪心算法是求精确解,执行更快一些,而遍历算法是求近似解,执行更慢一些;
答案:C 解释:
本题考查对贪心算法与遍历算法的简单理解
贪心算法:一定要做当前情况下的最好选择,否则将来可能会后悔,故名“贪心”。如果以A城市为起点,选择最近的下一点,为B城市。以B城市为起点,选择最近的下一个城市,可以选择C或D,以选择D为例。以D为起点,选择最近的下一点,为C城市。最后回到A。整个过程的花费为:14。于是,该贪心算法的解为14。而通过遍历可知,该问题的最优解为A-B-C-D-A,花费为13。可见,贪心算法与遍历算法的解不会总是完全相同。而贪心算法只会做当前情况下最优选择,其时间复杂度为n级别。而遍历则会将各种情况考虑在内,其时间复杂度为(n-1)!级别当城市的数量变多时,遍历算法将会出现组合爆炸。故,相比之下,贪心算法的计算速度更快。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
详细内容请参考第七章视频“算法,程序与计算系统之灵魂”与第七章课件。
(2)关于TSP,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
(A)TSP问题的一个可能解就是n个城市的一个组合
(B)TSP问题的难点是当n值很大时,组合数目非常庞大(组合数目为n!),以致于计算机不能在有限时间内完成所有的组合;
(C)TSP问题的难点是当n值很大时,组合数目非常庞大(组合数目为n!),虽如此,计算机仍然能够在有限时间内完成所有的组合;
(D)上述思想--对所有组合进行比较的思想,即是所谓的遍历算法策略,它仅仅对n值很小的TSP问题是能行的。
答案:C 解释:
本题考查对TSP组合优化问题的理解
对所有组合进行比较的思想,即所谓的遍历算法策略,其组合数目为n!。2001年解决了德国15112个城市的TSP问题,使用了美国Rice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之间互连的、速度为500MHz 的Compaq EV6 Alpha 处理器组成的110台计算机,所有计算机花费的时间之和为22.6年。由此可见,当n巨大时,用遍历算法解决TSP问题是不现实的。所以(C)选项错误。
详细内容请参考第七章视频“算法,程序与计算系统之灵魂”与第七章课件。
(3)关于TSP的贪心算法的求解思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
(A)无需对所有组合(所有可能解)进行比较,而仅需依照某种办法确定其中的一个组合即可,该组合不一定是最优解,但却是一个较优解或次优解;
(B)在确定一个组合
(C)贪心算法确定的路径,是由局部最优(即tk+1在tk看来是最优的)组合起来的路径,该路径从全局角度也一定是最优的;
(D)对一个具体的TSP问题,每次执行贪心算法,所求得的最终解可能是不同的。
答案:C 解释:
本题考查对TSP贪心算法的理解
(A)(B)选项都是对贪心算法的描述,贪心算法的核心就是:只考虑当前情况下得最优解。故(A)(B)正确。贪心算法得到的解释可行解,但不一定是最优解,故(C)错误。在执行贪心算法的过程中,会遇到下一步有两个最优选项的情况,所以每次执行贪心算法的最终解的结果可能是不同的。故(D)正确。
详细内容请参考第七章视频“算法,程序与计算系统之灵魂”与第七章课件。
(4)下列哪些问题可应用求解TSP的算法,正确的是_____。
(A)电路板上需要钻n个孔,选择一条最短路径使机器移动并完成所有孔的钻孔工作的问题(机器在电路板上钻孔的调度问题);
(B)n个盘子在三个柱子上的移动问题(梵天塔问题或者说汉诺塔问题);(C)n座桥,走过每座桥且仅走过一次的问题(图的遍历问题);
(D)上述(A)(B)(C)都可以。
答案:A 解释:
本题考查对TSP问题抽象的理解
求解TSP问题采用的是贪心算法。(A)选项所描述的问题其实就是TSP问题。(B)选项所描述的问题是梵天塔问题,应该采用的是递归的思想。(C)选项所描述的图的遍历问题,主要有深度优先搜索,和广度优先搜索两种解决方法,不是贪心算法。综上,(A)选项正确。
详细内容请参考第七章视频“算法,程序与计算系统之灵魂”与第七章课件。
(5)关于下列四个数学抽象,说法正确的是_____。
(数学抽象I)城市记为:V={v1,v2,…,vn},任意两个城市vi,vj∈V之间的距离记为:dvivj,问题的解是寻找所有城市的一个访问顺序T={t1,t2,…,tn},其中ti∈V,使得min ni=1dtiti+1,这里假定除tn+1=t1外,ti tj(ij时)。
(数学抽象II)电路元件记为:V={v1,v2,…,vn},任意两个元件vi,vj∈V之间的距离记为:dvivj,问题的解是寻找所有元件之间的一个访问顺序T={t1,t2,…,tn},其中ti∈V,使得min ni=1dtiti+1,这里假定除tn+1=t1外,ti tj(ij时)。
(数学抽象III)图的结点记为:V={v1,v2,…,vn},任意两个结点vi,vj∈V的边的权值记为:dvivj,问题的解是寻找所有结点之间的一个访问顺序T={t1,t2,…,tn},其中ti∈V,使得min ni=1dtiti+1,这里假定除tn+1=t1外,ti tj(ij时)。
(数学抽象IV)图的结点记为:N = {1,2,…,n},任意两个结点i,j的边的权值记为:dij,问题的解是寻找所有结点之间的一个访问顺序t={t1,t2,…,tn},其中tiV,使得min min ni=1dtiti+1,这里假定除tn+1=t1外,ti tj(ij时)。
(A)只有数学抽象I是TSP问题,数学抽象II和III不是;
(B)数学抽象I和III可以被认为是TSP问题,数学抽象II和IV不是;(C)数学抽象I、II、III和IV都可以被认为是TSP问题;(D)上述说法都不正确。
答案:C 解释:
本题考查对TSP问题抽象的理解
I就是对最原始的TSP问题的抽象描述。II也是对TSP问题的描述,只是将城市换成了电子元件。III和IV是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表述罢了,都是TSP问题,只是将城市换为了图。四个数学抽象都可以被认为是TSP问题。故选项(C)正确。
详细内容请参考第七章视频“算法,程序与计算系统之灵魂”与第七章课件。
5、数据结构是算法设计的重要步骤,针对不同问题的算法设计应该选择适当的数据结构,不同的数据结构会使得解决问题的算法的性能有所不同。回答下列问题。(1)关于数据结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
(A)数据结构是问题域数学模型中各种数据的存储结构;(B)数据结构是将逻辑上有一定语义关系的数据,转换成计算机可以存储和处理的变量,便于算法和程序进行处理;
(C)数据结构是将具有一定语义关系的变量进行命名,以便隐藏数据结构内部的操作细节,便于算法按逻辑语义通过操控该名字来操控该数据结构;
(D)数据结构包含了数据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及其操作;
(E)上述说法有不正确的。
答案:E 解释:
本题考查对数据结构的理解
数据结构是数据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及其操作的总称,它提供了问题求解/算法的数据操纵机制。(A)(B)(C)(D)的说法都没有问题。所以(E)是不正确的。
详细内容请参考第七章视频“算法,程序与计算系统之灵魂”与第七章课件。
(2)关于数据结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
(A)数据结构由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及运算3部分组成;(B)存储结构定义了数据在存储器中的存储方式;(C)向量使用顺序存储结构,并借助元素在存储器中的相对位置来表示数据元素的逻辑关系;
(D)在树结构中,指针用于表达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父子关系,每个元素的指针指向其父节点,因此一个元素可以有一个或多个指针。
答案:D 解释:
本题考查对数据结构的理解
数据结构是数据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及其操作的总称。(A)正确。数据的存储结构也就是在反映数据逻辑关系的原则下,数据在存储器中的存储方式。(B)正确。向量确实是使用顺序存储结构,并且借助元素在存储器中的相对位置来表示数据元素的逻辑关系的,(C)正确。在树结构中,如果每个元素的指针都指向其父节点,那么每个元素只能有一个指针。因为每个元素只有一个父亲。故(D)错误。
详细内容请参考第七章视频“算法,程序与计算系统之灵魂”与第七章课件。
6.数据通常要存储在存储器中,存储器是按地址访问的存储单元的集合,因此存储器可被认为是按线性方式组织数据。数组是高级语言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数据结构,其按照不同的下标可访问数组的不同的元素。如下图所示:
(1)关于数组和存储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
(A)和存储器一样,数组是按线性方式组织数据;
(B)和存储器一样,一维数组是按线性方式组织数据,一个数据元素需要一个存储单元来存储,一个下标即相当于一个存储单元的地址;
(C)和存储器一样,一维数组是按线性方式组织数据,一个数据元素需要一个或多个存储单元来存储,一个下标即相当于一个存储单元的地址;
(D)和存储器一样,一维数组是按线性方式组织数据,一个数据元素需要一个或多个存储单元来存储,一个下标即相当于一个或多个存储单元的地址;
答案:C 解释:
本题考查对存储器和数组的理解。数组是按照线性方式组织数据的。当一个数据元素需要多个存储单元存储时,一个下标代表的就是多个存储单元的地址,所以(C)的说法不准确。其余说法都对。
详细内容请参考第七章视频“算法,程序与计算系统之灵魂”与第七章课件。
(2)请对照上图的左子图和右子图来观察,右子图的二维数组是按左图的形式存储在存储器中。则D[4][2]元素所对应的存储单元的存储地址为_____。
(A)00000000 00000101;
(B)00000000 00001000;
(C)00000000 00001010;
(D)上述都不正确;
答案:B 解释:
本题考查对存储器和数组的理解。
图中,二维数组中,D[4][2]对应的元素是80,而且是第二个80.在存储器中,找到第二个80的位置,其所对应的地址为:00000000 00001000;(B)正确。
详细内容请参考第七章视频“算法,程序与计算系统之灵魂”与第七章课件。
(3)请参照上图的左子图和右子图来观察,右子图的二维数组是按左图的形式存储在存储器中。则D[i][j]元素,与对应存储单元的存储地址的转换关系正确的为_____。
(A)D[i][j]元素的存储地址=数组的起始地址+((i-1)*每行的列数+j-1)*单一元素占用存储单元的数目;
(B)D[i][j]元素的存储地址=数组的起始地址+(i-1)*每行的列数+j-1;此公式在任何情况下都正确;
(C)D[i][j]元素的存储地址=数组的起始地址+((j-1)*每行的列数+i-1)*单一元素占用存储单元的数目;
(D)D[i][j]元素的存储地址=数组的起始地址+(j-1)*每行的列数+i-1;此公式在任何情况下都正确;
答案:A 解释:
本题考查对存储器和二维数组的理解。
记住数组的下标是从0开始编号的。((i-1)*每行的列数+j-1)得到二维数组中,所求的元素的下标偏移量。((i-1)*每行的列数+j-1)*单一元素占用存储单元的数目得到地址的偏移量。再加上数组的起始地址,便可得到所求元素的地址。(A)正确。
详细内容请参考第七章视频“算法,程序与计算系统之灵魂”与第七章课件。
7.“树”是一种典型的数据结构,在很多算法中都应用树来组织相关的数据。树是组织层次型数据的一种存储结构,它将每一个数据称为一个数据元素。见下图I.示意,采用三个数组来存储树型数据,一个数组TreeElement[]存放数据元素本身,一个数组LeftPointer[]存放该数据元素的左侧子元素的存放地址(简称为左指针),另一个数组RightPointer[]存放该数据元素的右侧子元素的存放地址(简称为右指针)。参照图I.,回答下列问题。
图I.(1)关于“树”这种数据结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
(A)“树”既需要存储数据元素本身即数据,还需要存储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
(B)“树”可以采用两个数组来组织树型数据,其中一个数组用于存储数据元素本身,另一个数组用于存储与该数据元素发生某种关系的另一个数据元素的存储位置;
(C)“树”可以采用三个数组来组织树型数据,其中一个数组用于存储数据元素本身,另外两个数组用于存储与该数据元素发生某种关系的另外两个数据元素的存储位置;
(D)不仅可以采用(B)(C)的方式组织树型数据,还有其他的方式;
(E)上述说法有不正确的。
答案:E 解释: 本题考查对树结构的理解。
“树”既需要存储数据元素本身即数据,还需要存储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A)的说法没有问题。用两个数组组织树形数据时,一个数组存放数据元素,另一个数组存储对应的父元素。用三个数组组织树形数据时,一个数组存放数据元素,剩下的两个数据,一个存放对应的左儿子,一个存放对应的右儿子。组织树形数据时,可以把每个元素当做一个节点,通过指针来指向其儿子。故(B)(C)(D)正确。(E)不正确。
详细内容请参考第七章视频“算法,程序与计算系统之灵魂”与第七章课件。
(2)参照上图(I),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
(A)当数据元素不发生变化,而只是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时,可以通过调整数据元素对应的左指针数组或右指针数组中的值来完成;
(B)当数据元素不发生变化,而只是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时,既需要调整数据元素本身,又需要调整其对应的左指针数组或右指针数组中的值来完成;
(C)相同的数据元素,不同的左指针和右指针可以反映数据元素之间不同的关系;
(D)图(a)说明,一个数据元素最多只能有两个子元素,一个是左子元素,一个是右子元素;
(E)上述说法有不正确的。
答案:B 解释:
本题考查对树结构的理解。
“树”既需要存储数据元素本身即数据,还需要存储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当数据元素不发生变化,而只是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时,数据本身是不需要调整的。(B)错误。其余说法均正确。
详细内容请参考第七章视频“算法,程序与计算系统之灵魂”与第七章课件。
(3)上图(I)表示的数据的逻辑关系,下列正确的是_____。
(A)图II.(a);(B)图II.(b);
(C)图II.(c);
(D)图II.(d);
图II.答案:D 解释:
本题考查对树结构的理解。
第一个元素值为100。其左指针指向的存储单元的内容为地址:00000000 00000010。该地址存储的数据为50。故第一个元素100的左儿子为50。一次类推,可以画出(d)中的树。故(D)正确。
详细内容请参考第七章视频“算法,程序与计算系统之灵魂”与第七章课件。
(4)如想使图(I),改变为存储下图III所示的逻辑关系,操作正确的是_____。
图III.(A)将00000000 00001000号存储单元的值修改00000000 01101110(即十进制的110);(B)将00000000 00011010号存储单元的值修改为00000000 00000111;
(C)将00000000 00010001号存储单元的值修改为00000000 00000000(即Null);
(D)将00000000 00010011号存储单元的值修改为00000000 00001000;(E)上述(A)(B)(C)(D)都需要正确完成;
答案:E 解释:
本题考查对树结构的理解。
想要得到题目要求,则需要改变的是100的右儿子的值。首先,增加110这个元素。这是(A)的操作。很容易知道,110这个元素对应的左指针指向00000000 00010001,将该单元的存储内容改为NULL,增加了110元素的左儿子为空。这是(C)的操作。然后将100元素的右指针指向110,这是(D)的操作。最后,将110的右指针指向150。这是(C)的操作。至此,整个过程完成。所以,(E)正确。
详细内容请参考第七章视频“算法,程序与计算系统之灵魂”与第七章课件。
(5)如想使图(I),改变为存储下图IV所示的逻辑关系,下列四步操作都是需要的,但有些操作的内容却是不正确的。不正确的是_____。
图IV.(A)将00000000 00001000号存储单元的值修改为00000000 01010101;(B)将00000000 00010010号存储单元的值修改为00000000 00000010;
(C)将00000000 00011010号存储单元的值修改为00000000 00000000(即Null);
(D)将00000000 00001010号存储单元的值修改为00000000 00001000;
答案:B 解释:
本题考查对树结构的理解。
(A)的操作是在存储表中增加85这个元素。(C)的操作是将85的右儿子设为NULL。(D)的操作是将100的左指针指向85元素的地址。(B)是对00000000 00010010地址进行操作。而改地址在整个过程中,通过其它选项来看,不会有涉及到(B)中的地址。故(B)不正确。
详细内容请参考第七章视频“算法,程序与计算系统之灵魂”与第七章课件。
8.堆栈(stack)是一种特殊的串行形式的数据结构,其特殊支出在于只能允许在链结串行或阵列的一端(称为堆栈顶端指针,top)进行加入数据(push)或输出数据(pop)的运算。其示意图如下所示。
(1)有关堆栈数据结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
(A)堆栈按照先进先出(FIFO, First In First Out)的原理运作;(B)堆栈按照后进先出(LIFO, Last In First Out)的原理运作;(C)堆栈可以使用顺序存储结构作为存储结构;(D)堆栈可以使用链式存储结构作为存储结构。
答案:A 解释:
本题考查对堆栈结构的理解。
在堆栈中,先进栈的元素被保存在堆栈下部。在弹出元素时,栈顶的元素先被弹出。故堆栈运行的原理是后进先出。(A)不正确,(B)正确。堆栈可以使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结构来实现。(C)(D)正确。
详细内容请参考第七章视频“算法,程序与计算系统之灵魂”与第七章课件。
(2)有关堆栈数据结构的基本运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
(A)推入是将数据放入堆栈的顶端,堆栈顶端指针top加一;(B)弹出是将堆栈顶端的数据取出,堆栈顶端指针top减一;(C)如果堆栈顶端指针top为0,则堆栈为空;
(D)如果是固定长度的堆栈,当堆栈顶端指针top与长度相等时,堆栈是满的。(E)上述说法有不正确的;
答案:E 解释:
本题考查对堆栈结构的理解。
堆栈只有一个出口,那便是栈顶。推入数据,是在堆栈的顶端推入,数据个数增加了一,栈顶指针加一,(A)正确。弹出数据,也是在堆栈的顶端弹出,数据个数减一,栈顶指针减一,(B)正确。栈顶指针的值代表了堆栈中数据的个数。栈顶指针为0,堆栈为空。栈顶指针为堆栈的固定长度,则堆栈是满的。(C)(D)均正确。故(E)的说法不正确。
详细内容请参考第七章视频“算法,程序与计算系统之灵魂”与第七章课件。
(3)假定当前堆栈顶端指针top=10,欲将栈底的元素取出,其他的元素仍然保持在栈中,则需要进行___ ___次弹出操作,____ ____次推入操作。
(A)1,1
(B)2,1
(C)10,9
(D)10,0
(E)11,8
答案:C 解释:
本题考查对堆栈结构的理解。
堆栈只有栈顶一个数据进出口。栈顶指针的值代表了堆栈中数据的个数。将栈底的元素弹出,则首先必须要使堆栈变空,需要连续十次弹出操作。再将其他9个元素压入堆栈,需要9次推入操作。故(C)选项正确。
详细内容请参考第七章视频“算法,程序与计算系统之灵魂”与第七章课件。
9.程序流程图是表达算法控制结构或者说算法步骤的重要方法。回答下列问题:(1)观察下图I.,没有错误的流程图为_________。
图I.(A)流程图(a)无错误;(B)流程图(b)无错误;
(C)流程图(c)无错误;
(D)没有无错误的流程图;
答案:D 解释:
本题考查流程图的知识点;
图(a)中,在进行“循环控制条件成立?”这一判断时,不应该使用方向,而应该用菱形判断,所以流程图(a)错误;图(b)中,当判断循环控制条件成立为是后,修改部分的返回箭头不应该指向初始化部分,而应该返回判断“循环控制条件成立?”,所以流程图(b)错误;图(c)中,有两处错误,一是在判断“循环控制条件成立?”时,没有标明两个箭头方向是“是”还是“否”,二是同图(b)一样,返回箭头不应该标在初始化部分,所以流程图(c)错误;综上所述,三个图当中都有错误。详细内容请参考第七章视频“算法设计---算法思想的精确表达(II)”与第七章课件。
(2)观察下图II.,该流程图中存在错误,下列说法最完整准确的是_________。
图II.(A)条件判断框不应为矩形,而应为菱形或六角形;(B)条件判断框中引出的箭头应标记Yes(是)或No(否),表明条件满足或不满足时的程序走向;
(C)仅仅包含错误(A)和(B);
(D)除错误(A)和(B)外,还包括其他错误;
答案:D 解释:
本题考查流程图的知识点;
条件判断框“循环控制条件成立?”应该为菱形或六角形,不是矩形,所以A正确;同时条件判断框中引出的箭头要标记是或否,表明程序的走向,所以B也正确;根据流程图,在判断控制条件是否成立时,当条件为“是”时,返回部分不应该是初始化部分,而应该是“需循环执行的规则或语句”,所以该图中不止AB两个错误,正确答案选D;
详细内容请参考第七章视频“算法设计---算法思想的精确表达(II)”与第七章课件。
10.阅读下列算法,回答:
Start of the algorithm(算法开始)(1)输入N的值;
(2)设 i 的值为1;
(3)如果 i<=N,则执行第(4)步,否则转到第(7)步执行;(4)计算 sum + i,并将结果赋给sum;
(5)计算 i+1,并将结果赋给i;
(6)返回到第3步继续执行;
(7)输出sum的结果。
End of the algorithm(算法结束)
答案:B 解释:
本题考查步骤描述法 ;
在上述步骤中,主要欠缺的是程序的初始化,虽然有将i的初始值设为1,但sum的初始值确忽略了,这样,没办法正确计算sum=1+2+3….+N,应该把sum初始值设为0;
详细内容请参考第七章视频“算法设计---算法思想的精确表达(II)”与第七章课件。
11.阅读下列算法,回答:
Start of the algorithm(算法开始)(1)N=10;
(2)i=2;sum=2;
(3)如果 i<=N,则执行第(4)步,否则转到第(8)步执行;
(4)如果i / 2 ==0 则转到第(6)步执行;(5)sum = sum + i;
(6)i = i+1;
(7)返回到第(3)步继续执行;
(8)输出sum的结果。
End of the algorithm(算法结束)上述算法_________。
(A)能够正确地计算sum=1+2+3+4+„+N;
(B)不能正确地计算sum=1+2+3+4+„+N;
答案:B 解释:
本题考查步骤叙述法;由题意,可画出如图所示的流程图: 算法执行的结果为_________。
(A)24;(B)26;(C)55;
(D)45;(E)46;
所以,当i为奇数时,sum=sum+i;i=3,sum=5; i=5,sum=10;i=7,sum=17;i=9,sum=26;综上所述,结果为26,选B;具体内容请参考课堂视频“算法设计---算法思想的精确表达(III)”和第七章课件;
12.TSP算法流程图如下图I.示意,回答下列问题:
图I.(1)最内层循环(L变量控制的循环)的作用是_________。
(A)用于判断某个城市是否是已访问过的城市;(B)用于寻找距当前城市距离最近的城市;(C)用于完整地产生一个路径;
(D)上述都不是;
答案:A 解释:
本题考查学生是否能读懂流程图以及TSP流程;
图中最内层循环,L从1至I-1, 循环判断第K个城市是否是已访问过的城市,如是则不参加最小距离的比较;所以,正确答案选A;
具体内容请参考课堂视频“算法设计---算法思想的精确表达(III)”和第七章课件;
(2)中层循环(K变量控制的循环)的作用是_________。
(A)用于判断某个城市是否是已访问过的城市;(B)用于寻找距当前城市距离最近的城市;(C)用于完整地产生一个路径;
(D)上述都不是;
答案:B 解释:
本题考查学生是否能读懂流程图以及TSP流程;
图中中层循环,K从第2个城市至第N个城市循环, 判断D[K, S[I-1]]是否是最小值,j记录了最小距离的城市号K;所以,正确答案选B;
具体内容请参考课堂视频“算法设计---算法思想的精确表达(III)”和第七章课件;
(3)外层循环(I变量控制的循环)的作用是_________。
(A)用于判断某个城市是否是已访问过的城市;(B)用于寻找距当前城市距离最近的城市;(C)用于完整地产生一个路径;
(D)上述都不是;
答案:C 解释:
本题考查学生是否能读懂流程图以及TSP流程;
图中外层循环,I从2至N循环;I-1个城市已访问过,正在找与第I-1个城市最近距离的城市;已访问过的城市号存储在S[]中;所以,正确答案选C;
具体内容请参考课堂视频“算法设计---算法思想的精确表达(III)”和第七章课件;
13.一般而言,算法设计完成后,需要进行算法的模拟与分析。关于算法的模拟与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通常从哪些方面,进行算法的模拟与分析?_________。
(A)算法的正确性问题,即一个算法求得的解是满足问题约束的正确的解吗?
(B)算法的效果评价问题,即算法输出的是最优解还是可行解,其可行解与最优解的偏差有多大?
(C)算法的时间效率问题(时间复杂性),即算法执行所需要的时间是多少?(D)算法的空间效率问题(空间复杂性),即算法执性所需要的空间是多少?
(E)上述全部。
答案:E 解释:
本题考查算法分析和算法复杂性;
当对一个算法进行模拟与分析时,有以下几个方面要判断:(1)问题求解的过程、方法——算法是正确的吗?算法的输出是问题的解吗?(2)算法的输出是最优解还是可行解?如果是可行解,与最优解的偏差多大?(3)算法获得结果的时间有多长?即分为时间复杂性和空间复杂性;所以,答案应选E;
具体内容请参考课堂视频“高级问题初探: 算法分析与计算复杂性”和第七章课件;
(2)算法的时间复杂性,可以表达为关于问题规模n的一个函数T(n),T(n)可以用大O表示法来处理。问T(n)=O(f(n))是什么意思?正确的是_________。
(A)T(n)是关于f(n)的一个函数;(B)T(n)是与f(n)同数量级的函数;
(C)T(n)是将函数f(n)代入O(x)中所形成的新函数;(D)T(n)是依据f(n)计算出来的;
答案:B 解释:
本题考查时间复杂性,和大“O”记法; 时间复杂性是指如果一个问题的规模是n,解这一问题的某一算法所需要的时间为T(n),它是n的某一函数,T(n)称为这一算法的“时间复杂性”。“大O记法”:基本参数 n表示问题实例的规模,把复杂性或运行时间表达为n的函数。“O”表示量级(order),允许使用“=”代替“≈”,如n2+n+1 =Ο(n2),所以正确答案选B;
具体内容请参考课堂视频“高级问题初探: 算法分析与计算复杂性”和第七章课件;
(3)算法的时间复杂性T(n),可以通过计算算法基本语句的执行次数来获得。分析下列程序的时间复杂性。
(10)K = 0;
(20)I = 2;(30)While(I<=8)(40){
K = K + I;
(50)I = I + 2;} 该程序时间复杂性表达正确的是_________。
(A)O(n);(B)O(1);(C)O(n2);(D)O(n!);
答案:B 解释:
本题考查时间复杂性,和大“O”记法;具体分析如下: K = 0; 1次 I = 2;
1次
While(I<=8)
8次 {
K = K + I; 8次 I = I + 2; 8次 } T(n)=1+1+8 ×3= O(1),所以答案选B;
具体内容请参考课堂视频“高级问题初探: 算法分析与计算复杂性”和第七章课件;
(4)算法的时间复杂性T(n),可以通过计算算法基本语句的执行次数来获得。分析下列程序的时间复杂性。
(10)sum=0;
(20)For(i=1;i<=n;i++)(30)For(j=1;j<=n;j++)(40)For(k=1;k<=j;k++)(50)
sum=sum+1;
该程序时间复杂性表达正确的是_________。
(A)O(n);(B)O(n2);(C)O(n3);
(D)上述都不对;
答案:C 解释:
本题考查时间复杂性,和大“O”记法;具体分析如下:(10)sum=0; 1次(20)For(i=1;i<=n;i++)n次(30)For(j=1;j<=n;j++)
n2次(40)For(k=1;k<=j;k++)
n3次(50)
sum=sum+1; n3次
T(n)= 2 n3 + n2 + n + 1 = O(n3),所以正确答案选C;
具体内容请参考课堂视频“高级问题初探: 算法分析与计算复杂性”和第七章课件;
(5)算法的时间复杂性T(n),可以通过计算算法基本语句的执行次数来获得。分析下列程序的时间复杂性。
(10)sum=0;
(20)For(i=1;i<=n;i++)(30)For(j=1;j<=n;j++)(40)For(k=1;k<=5;k++)(50)
sum=sum+1;
该程序时间复杂性表达正确的是_________。
(A)O(n);(B)O(n2);(C)O(n3);
(D)上述都不对;
答案:B 解释:
本题考查时间复杂性,和大“O”记法;具体分析如下:(10)sum=0; 1次(20)For(i=1;i<=n;i++)n次(30)For(j=1;j<=n;j++)n2次(40)For(k=1;k<=5;k++)n2次(50)
sum=sum+1;n2次
T(n)= 11n2 + n + 1 = O(n2),所以正确答案选B;
具体内容请参考课堂视频“高级问题初探: 算法分析与计算复杂性”和第七章课件;
(6)阅读下面的程序,其时间复杂度为_________? A.O(1)B.O(n)C.O(n2)
D.O(n*log n)
int index = 5;int condition=1;if(condition==1)then
index++;else
index--;
for i = 1 to 100
for j = 1 to 200
index=index+2;
答案:A 解释:
本题考查时间复杂性,和大“O”记法;具体分析如下:
int index = 5;
1次 int condition=1;
1次 if(condition==1)then 1次
index++;
1次
else
index--;
for i = 1 to 100
100次
for j = 1 to 200
200×100次
index=index+2;
200×100次
所以T(n)=O(1),正确答案选A;
具体内容请参考课堂视频“高级问题初探: 算法分析与计算复杂性”和第七章课件;(7)为什么要评估算法的复杂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
(A)当算法的时间复杂性量级为多项式函数时,计算机是能够完成计算的;
(B)当算法的时间复杂性量级为非多项式函数时,如指数函数、阶乘函数时,计算机是不能够完成计算的;
(C)当算法的时间复杂性量级为非多项式函数时,如指数函数、阶乘函数时,对于大规模问题,计算机是不能够完成计算的;
(D)上述说法有不正确的;
答案:B 解释:
本题考查算法分析与计算复杂性;
当算法的时间复杂度的表示函数是一个多项式时,如O(n2)时,则计算机对于大规模问题是可以处理的。当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用指数函数表示时,如O(2n),当n很大(如10000)时计算机是无法处理的,在计算复杂性中将这一类问题被称为难解性问题。所以对于B的表达,只有当n很大时,属于大规模问题时,计算机才不能完成,表达不精确,所以正确答案为B;
具体内容请参考课堂视频“高级问题初探: 算法分析与计算复杂性”和第七章课件;
(*8)算法的时间复杂性T(n),可以通过评估算法基本语句的执行次数来获得。分析下列算法的时间复杂性。
Start of the algorithm(算法开始)(1)输入结点的数目n;
(2)当前最短路径Path设为空,当前最短距离Dtemp设为最大值;
注:一个路径是n个结点的一个组合,任何一个结点在路经中不能重复出现
(3)组合一条新路径NewPath并计算该路径的距离D;
(4)如果D (5)如果所有路径组合完毕,则结束;否则转第(3)步继续执行; (6)输出Path及Dtemp; End of the algorithm(算法结束) 该算法的时间复杂性表达正确的是_________。 (A)O(3n);(B)O(n2);(C)O(n3);(D)O(n!); (E)上述都不对; 答案:D 解释: 本题考查时间复杂性,和大“O”记法; 由以上步骤可知,由于输入结点的数目为n,总共有n!种组合方式,所以时间复杂性应为O(n!);正确答案选D;具体内容请参考课堂视频“高级问题初探: 算法分析与计算复杂性”和第七章课件; (*9)分析下列算法的时间复杂性。 Start of the Algorithm(1)S[1]=1;Sum=0;初始化距离数组D[n][n]; /*I层的循环,即下列步骤为每次找出一个城市,I从2到n,即从找出第2个城市一直到找出第n个城市 (2)I=2;/*K层的循环,即下列步骤为从所有未访问过的城市中查找距离S[I-1]最近的城市j,K依然从2到n寻找 (3)K=2;(4)将Dtemp设为一个大数(比所有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都大)/*L层的循环,即下列步骤为判断一个城市是否已被访问过,如果已被访问,则跳过该城市,寻找新的城市,L从1到I-1,因为已经有I-1个城市被访问过。 (5)L=1; (6)如果S[L]==K,转步骤(10); (7)L=L+1; (8)如果L (9)如果D[K,S[I-1]] (11)如果K<=N,转步骤(5)。/*K层的循环结束 (12)S[I]=j;(13)Sum=Sum+Dtemp;(14)I=I+1;(15)如果I<=N,转步骤(3),否则,转步骤(16);/*I层的循环结束 (16)Sum=Sum+D[1, j];(17)逐个输出S[N]中的全部元素;(18)输出Sum。 End of the Algorithm 该算法的时间复杂性表达正确的是_________。 (A)O(3n);(B)O(n2);(C)O(n3);(D)O(n!); (E)上述都不对; 答案:C 解释: 本题考查TSP算法和时间复杂性; TSP问题贪心算法的复杂性:粗略看是一个关于n的三重循环,即复杂度为n3级别。所以时间复杂度是O(n3),正确答案选C; 具体内容请参考课堂视频“高级问题初探: 算法分析与计算复杂性”和第七章课件; 14.关于算法类问题的基本求解步骤,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 (A)算法类问题求解首先要进行数学建模,即用数学语言对问题进行抽象; (B)一个问题,进行了数学建模后,可以通过模型的一些性质的分析判断该问题是否有解;在有解的情况下,再设计算法进行求解,否则则可能做的是无用功! (C)一个问题,进行了数学建模后,可以依据数学的一些求解方法,设计出让计算机求解的算法。 (D)一个问题,虽然进行了数学建模但可以不依据数学求解方法,设计出让计算机求解的算法; (E)上述说法有不正确的。 答案:E 解释: 本题考查算法问题求解的基本步骤; 求解一个算法问题,首先要进行数学建模,用数学语言对问题进行抽象,A正确;进行数学建模后,要判断该问题是否有解,所以B也正确;之后要根据数学模型,设计出求解的算法,C正确;对于一个数学模型,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数学方法设计出不同的解法,所以D也正确;综上所述,正确答案选E; 具体内容请参考第七章所有视频和课件; (2)对于算法类问题求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一般而言,算法类问题求解包括数学建模、算法策略设计、算法的数据结构与控制结构设计三个基本步骤; (B)一般而言,算法类问题求解包括数学建模、算法策略设计、算法的数据结构与控制结构设计、算法的正确性与复杂性分析四个基本步骤; (C)一般而言,算法类问题求解包括数学建模、算法策略设计、算法的数据结构与控制结构设计、算法的程序实现、算法的正确性与复杂性分析五个基本步骤; (D)上述说法都正确。 答案:C 解释: 本题考查算法问题求解的基本步骤; 对于算法类问题求解主要包括数学建模、算法策略设计、算法的数据结构与控制结构设计、算法的程序实现、算法的正确性与复杂性分析五个基本步骤,所以C正确; 具体内容请参考课堂视频“算法与算法类问题求解”和第七章课件; 一、(18分,每小题3分) 1.(江西上高二中2013届考前热身)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触目/贬黜 沏茶/堆砌 复辟/开辟 B.贡品/供品 贬谪/嫡系 忖度/度量 C.发酵/校验 嗔怪/缜密 隽永/隽秀 D.撰写/编纂 粗犷/旷达 挣扎/驻扎 2.(江西九江2013一模)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絮烦 嬉笑 诛连 食不果腹 B.无暇 注销 编篡 声名鹊起 C.鼎立 蓬蒿 蚁巢 雕栏玉砌 D.世故 震撼 恸哭 悬梁刺骨 3.(江西师大附中、临川一中2013高三12月联考)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在写作过程中,一定要注重用词的规范性,引用古文或名言名句应当准确。但有人往往为了追求文章通俗易懂,而随意________成语和引文,这些都是不可取的。 ②美国校园枪杀案引起当地民众的强烈抗议,愤怒情绪迅速扩散到全国,甚至美国总统奥巴马都表态________调查此案。 ③“咦!怎么没收到?”高松年直跳起来,假惊异的表情做得________,比方鸿渐的真惊惶自然得多。 A.篡改 敦促 栩栩如生 C.篡改 催促 栩栩如生 B.窜改 敦促 惟妙惟肖 D.窜改 催促 惟妙惟肖 4.(江西上高二中2014届高三第一次月考)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雅安地震救援难度很大,这是由于余震不断并且地形复杂造成的。专家呼吁,志愿者不要盲目前往灾区,以免造成交通压力。 B.剧组全体人员经过一个月的精心策划,一部情节曲折的电影终于和广大观众见了面,大家对影片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C.2013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激励政策、调控政策和财政保障政策,这极大地调动和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D.习近平访俄时强调,要坚定不移地发展两国战略伙伴关系,这不仅符合当今世界求和平、谋发展的时代潮流,也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 【解析】 试题分析:A“由于„„造成的”,结构杂糅。B另起炉灶,“剧组全体人员”没有谓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5.(江西九江七校2014届第一次联考)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对于袁野小朋友来说,人工鸟巢本身就像巨大的问号在吸引着她:小鸟会住进去吗?都有什么样的鸟,有多少鸟会住进去,住起来舒服吗? B.祥林嫂家里还有严厉的婆婆;一个小叔子,十多岁,能打柴了;她是春天没了丈夫的;他本来也打柴为生,比她小十岁,大家所知道的就只是这一点。 C.“你们要学习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老师教导我们说,“认真学好功课,将来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韩非子认为,法和术都是帝王之具,“君无术则弊于上(即在上位而受蒙蔽)。臣无法则乱于下,此不可一无”。(《韩非子·定法》)法是峻法,术是控制群臣。 【解析】 6.(江西临川一中2013高三三模)下列对有关人物形象或故事情节的叙述,有错的一项是() A.觉民有人格分裂的悲剧性:他的思想与行动总是矛盾,既信服个性解放的新理论,又“顺着旧的环境生活下去”,结果就是奉行“作揖主义”,每一次向封建罪恶势力的让步都以牺牲别人为代价,而他自己也只能清醒地在罪恶的泥沼中挣扎。(《家》) B.王熙凤是贾琏之妻,有着出众的才干和权术,因而成为荣国府的管家媳妇。在她的性格中,既有心狠手辣的一面,也有爽朗大度的一面;她虽精明干练,但也有其艰难窘迫之处,在贾府捉襟见肘的衰落局面下,她以病体恃强支撑,终于在后40回中,因心劳力拙而死去。(《红楼梦》) C.大卫是个遗腹子,经常受继父毒打,被锁在楼上,只有裴果提在夜半时分,偷偷前来送吃的,并安慰他,说他是她心目中最乖的宝贝,永远爱他。(《大卫科·波菲尔》) D.听说关羽在东吴被害,张飞立即起兵报仇。因为丧兄心痛,他经常醉酒并随意打骂军士。末将范疆、张达无故被鞭打,心生怨恨,就趁张飞熟睡之际将他杀死,投奔东吴去了。(《三国演义》) 【答案】A 【解析】 二、(江西南昌大学附中2014届高三第三次月考)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古人说:“黡子在颊则美,在颡则丑。”用它来比喻语境在语言运用中的作用,无疑是恰当的。复杂的语言世界里,没有什么绝对好或绝对坏的语言材料,适合语境的,便是好的,反之,则是坏的。“语言运用的好不好,恰当不恰当,其实是对语言环境而言的,脱离了特 定的语言环境,就很难判断某个词、某句话的优劣得失。”语境不仅是常规的语言材料、修辞手段选择运用的重要标准,而且还是辨别语言的超常偏离正负优劣的主要依据。离开了特定的语境,语言的超长偏离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从论及其美丑,更无从判定其价值。 王希杰先生把语言的规范形式称之为“零度形式”,对零度的超越、突破、违背和反动的结果,便是它的“偏离形式”,这种偏离可以分为“正偏离”和“负偏离”。正偏离是一种艺术化的偏离,是语用佳句,能大大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增加审美功能;负偏离则是一种不规范的语言,它造成语言的晦涩不通,同人们的文化和心理相矛盾。区分正偏离与负偏离的标准和原则是:是否自然?是否合情合理?换句话说,即是否符合语境?合乎上下文语境,合乎自然的、社会的、文化的、心理的等诸多因素制约下的各种外显性或内隐性语境。合乎语境的,是正偏离;不合乎语境的,便是负偏离。对于语言来说,语境就像是一块奇妙的调色板,它能使一些词语、句式突破社会习惯和语法规范的制约,超越常规,而获得一种崭新的意义,具有特殊的表达效果;也能使一些本是负偏离的语句转化为正偏离,实现语言的艺术化,获得特别的艺术魅力。例如,汉乐府《上邪》中有这样几句诗:“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诗中所表述的五种自然现象,在现实生活中都是不存在的,而且是永远无法成为客观现实,因此,从自然科学物理学角度来说,它属于负偏离。但是,在此情此景此境中,面对自己心爱的人,不这么说,便不足以表达自己内心激烈的情感;不这样说,便无法表示自己心意的坚决。它是人物内心世界巨大激情突然喷发的特殊产物。它是以美表真,表心理感受之真,精神之真,情感之真。“它不取决于外在信息的真实,而在于内心信息的真诚。内心真诚超越了外在的真实,这是一种情感强化的结果。”在此前提下,这种偏离常规的语言表现形式显示出了异乎寻常的合情合理,于是迈入了正偏离的范畴。 我们认为,这种对语言的规范所作出的创新,只要它是符合语言表达的题旨情境,切合特定的语境,在具体的上下文中是得体、和谐,并且具有常规表达形式所不可能达到的修辞效果的,那么就应该充分肯定它。 【小题1】下面是有关“语言偏离”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语言的偏离是一种对语言规范的创新,在特定语境下,成功的语言创新常常能起到语言的“零度形式”所不可能达到的修辞效果。 B.语境是判断语言的超常偏离的主要依据,离开了语境,语言的偏离就无从谈起。C.语言的偏离有正偏离和负偏离之分,正偏离是一种成功的偏离,是语言运用上的佳作。 D.负偏离和正偏离一样,都属于一种不规范的语言运用,但负偏离只能成为语言运用上的下品。 【小题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复杂的语言世界里,语言材料无所谓绝对的好或坏,只要是符合语境的,就是好的。 B.区分正偏离和负偏离只要看是否合乎上下文语境,合乎的就是正偏离,不合乎的就是负偏离。 C.语言的偏离常常超越外在信息的真实,而听从于内心信息的真诚,它是人物内心世界巨大激情突然喷发的特殊产物。 D .语境能使一些词语、句式突破社会习惯和语法规范的制约,超越常规,从而获得崭新的意义,达成特殊的表达效果。 【小题3】下列各句中不能作为“语言的偏离”的例证的一项是()A.歌台暖响,春光融融。(杜牧《阿房宫赋》) B.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C.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D.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答案】 【解析】 【小题1】 三(9分) (江西南昌三中2013届高三三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目。 韦处厚,字德载,京兆万年人。事继母以孝闻,亲殁,庐墓终丧。宪宗初,擢左补阙。礼部尚书李绛请间言:“古帝王以纳谏为圣,拒谏为昏。今不闻进 规纳忠,何以知天下事?”帝曰:“韦处厚、路隋数上疏,其言忠切,顾卿未知尔。”由是中外推其靖密。穆宗立,为翰林侍讲学士。处厚以帝冲怠不向学,即与路隋合《易》、《书》、《诗》、《春秋》、《礼》、《孝经》、《论语》,掇其粹要,题为《六经法言》二十篇上之,冀助省览。帝称善,并赐金币。张平叔以言利得幸于帝,建言官自鬻盐,笼天下之财。宰相不能诘,下群臣议,处厚发十难诮其迂谬,平叔愧缩,遂寝。 敬宗初,李逢吉得柄,构李绅,逐为端州司马。其党刘栖楚等欲致绅必死,建言当徙丑地。处厚上言:“按绅先朝旧臣,就令有过,尚当祓瑕洗衅,况被谗乎!”绅繇是免。方天子荒暗,月视朝才三四。处厚入见,即自陈有罪,愿前死以谢。帝曰:“何哉?”对曰:“臣昔为谏官,不能死争,使先帝因畋与色而至不寿,于法应诛。然所以不死者,陛下在春宫,十有五矣。今皇子方襁褓,臣不敢避死亡之诛。”帝大感悟,赐锦彩以慰其意。 后禁中急变,文宗绥内难,犹豫未即下诏,处厚入,昌言曰:“正名讨罪,何所避讳哉?”遂奉教班谕。无违旧章者。帝虽自力机政,然骤信轻改,摇于浮论。处厚尝独对曰:“陛下不以臣不肖,使待罪宰相,凡所奏可,而中辄变易。臣乃陛下自擢,今言不见纳,宜先罢。”即趋下顿首,帝矍然曰:“何至是?卿之忠力,朕自知之,安可遽辞以重吾不德?”处厚趋出,帝复召问所欲言,乃对:“近君子,远小人,始可为治。” 大和二年,方奏事,暴疾,仆香案前,一昔薨,年五十六。 处厚姿状如甚懦者,居家亦循易,至廷争,嶷然不可回夺。刚于御吏,百僚谒事,畏惕 未尝敢及以私。推择官材,往往弃瑕录善,时亦讥其太广。【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掇其粹要 掇:通“缀”,连接 B.李逢吉得柄,构李绅 构:陷害 C.使先帝因畋与色而至不寿 畋:打猎 D.文宗绥内难 绥:平定 【小题2】下列选文中的文句与后项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何以知天下事 一言以蔽之 B.为翰林侍讲学士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C.遽辞以重吾不德 申之以孝悌之义 D.处厚姿状如甚懦者 求人可使报秦者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韦处厚沉静缜密,为人们推崇。他多次上秦折给皇上,所言忠诚恳切,但他不事张扬,以至礼部尚书李绛误以为皇上听不到忠谏。 B.韦处厚忠心耿耿。穆宗皇帝不喜欢读书,韦处厚就摘录《易》《书》《诗》等书中的精华,呈献给皇帝,希望对皇帝有所帮助。 C.韦处厚敢据理力谏。当李逢吉的党羽想置李绅于死地,建议把李绅流放到荒蛮之地时,是韦处厚据理力争,使李绅免于被流放。 D.韦处厚为人刚直,受皇帝及人们敬重。因敬畏他,百官在禀告事情时不敢掺和私情。但韦处厚在用人方面因善邪不分又被人们讥笑。 【小题4】把文言文中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1)张平叔以言利得幸于帝,建言官自鬻盐,笼天下之财(2)臣乃陛下自擢,今言不见纳,宜先罢(3)方奏事,暴疾,仆香案前,一昔薨,年五十六 【答案】 【小题4】 (1)张平叔因为谈论获利的方法而得宠于皇帝,建议由官府自行卖盐,聚敛天下之财。 【解析】 【小题2】 【小题3】 【小题4】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韦处厚,字德载,京兆万年人。侍奉继母以孝顺闻名。父母去世之后,在墓旁筑房守丧至丧期结束。 宪宗初年,他被提拔为左补阙。礼部尚书李绛私下里对皇上说:古代帝王因为纳谏而成为圣君,因为拒绝纳谏而成为昏君,现在如果不能进纳忠谏,怎么知道天下事呢?”皇帝说:“韦处厚、路隋多次上奏折,所进之言忠诚恳切,只是你不知道罢了。”由此朝廷内外推崇韦处厚、路隋沉静缜密。穆宗即位,韦处厚担任翰林侍讲学士。韦处厚因为幼主懈怠、不喜欢学习,就与路隋汇集了《易》《书》《诗》《春秋》《礼》《孝经》《论语》等书,摘录其中的精华部分,编为《六经法善》二十篇呈给皇上,希望有助于皇上阅览。皇帝称好,并赐给他们钱币。张平叔因为谈论获利的方法而得宠于皇帝,建议由官府自行卖盐,聚敛天下之财。宰相不能反驳,把这件事交给群臣讨论:韦处厚提出十点质疑讥讽此事迂腐荒谬,张开叔惭愧畏惧,于是此事作罢了。 敬宗初年,李逢吉掌权,陷害李绅,把他贬为端州司马。李逢吉的党羽刘栖楚等想臵李绅于死地,建议把李绅流放到荒蛮之地 一、韦处厚上奏说:“按例李绅是先朝旧臣,就算是有过错,也应当忽略缺点宽恕他的罪过,何况他是被谗言中伤的呢!”李绅因此获免。当时正值天子昏庸,每月临朝听政才三四次。韦处厚入朝觐见皇上,就说自己有罪,愿意死在皇帝面前以谢罪。皇上说:“为什么呢?”韦处厚回答说:“我过去担任谏官,不能以死规劝,使得先帝因为打猎和贪色而不能长寿,依法应当被诛杀。然而我之所以没有死,是因为陛下当时在东宫当太子,已经十五岁了,如今皇子正在襁褓之中,我不敢回避死亡的惩罚。”皇帝大为感动而醒悟,赐给他绸缎来慰劳他的诚意、后来宫中发生紧急事变,文宗平定内乱,犹豫不决没有立即颁布诏书,韦处厚入朝,直言说:“名正言顺讨伐有罪之人,有什么要避讳的呢?’’皇帝于是接受意见颁布命令,没有违背旧例的人。皇帝虽然亲自处理政务,然而轻信他人,轻易改变政令,被一些空虚不实的言论动摇。韦处厚与皇帝独处时曾回答说:“陛下不认为我没有才能,让我担任宰相,凡有上奏,都表示同意,然而往往中途改变。我是陛下亲自提拔的,如果我的建议不被采纳,应当首先罢免我。”韦处厚当即快步退下叩头、皇帝吃惊地说:“何至于这样呢?你忠诚尽力,我自然知道,怎么可以忽然辞职显得我更加德薄呢?”韦处厚快步退出,皇帝又召他回来问他想要说的话,他就回答说:“接近君子,远离小人,才可以治理好国家。” 大和二年,韦处厚正上奏言事,突然生急病,倒在香案前.一个晚上就去世了,享年五十六岁。 韦处厚的相貌姿态像非常懦弱的人,在家也随和平易,在朝廷上争论时,则坚毅不可改变.他比御吏还要刚直,百官禀告事情,因敬畏他而不曾有人敢掺和私情。他推荐选取官吏,往往不计其缺点而根据其优点录用,当时也有人讥讽他用人太滥。 四. 14.(江西南昌2013届高三一模)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夏日杂诗 清〃陈文述 水窗低傍画栏开,枕簟萧疏玉漏催。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 【注】玉漏:玉做的计时器。 【小题1】这首诗写夏末秋初之“凉”,别开生面,请作简要分析。(4分) 【小题2】“万荷叶上送秋来”和周邦彦《苏幕遮》中的“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相比,在描写角度上有何不同?分别写出了荷叶的什么特点?(4分) 【解析】 【小题1】 【小题2】 15.(江西南昌三校2013高二期末联考)古诗文默写。(8分)(5题选做4题,每空1分) 【小题1】。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诗经·氓》) 【小题2】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 【小题3】或取诸怀抱,;或因寄所托。(王羲之《兰亭集序》) 【小题4】有志与力,,亦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小题5】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五.(江西南昌二中2013年高三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后面问题。(16分) 无限玄机 南帆 黑白两色的棋子盖在圆形的木盒里,无声无息地沉睡。然而,将这些棋子搁到棋盘上,它们就会像被施了魔咒似地活起来。黑白相间,一人一手,如此简单的设计将在棋盘上演绎出无数的故事。乾坤,天地,阴阳,——简单就是无限玄机的始源。幸亏围棋盘仅仅纵横十九道,如果棋盘没有边沿,是不是整个世界都要被卷进去了?世事如棋,这句话一点儿不假。 下一盘围棋绝非一件随随便便的事情。找一个相当的对手,来到一间清雅的厅堂,沏一壶浓茶,紧锁双眉,寂然凝思,经天纬地,勾心斗角。激烈的心智搏杀绝不亚于刀枪相向,终局数子的心情犹如大将军收拾旧山河。这么一盘棋可以不断品味,再三复盘,每一手的回忆都伴随着得意、懊恼、后悔、惊讶、愤怒、犹豫。当然,这种棋没法多下。王者的骄傲或者束手就擒的壮烈都有沉甸甸的重量,负担一局棋的精力以及心理能量得渐渐地积累。 围棋有一个文质彬彬的雅号:手谈。然而,不管如何礼仪周到,坐到棋盘跟前就是要争一个胜负。某些棋手即使处在极度劣势之中亦不轻言放弃。相反,命悬一线的局面反而激起他们的强大斗志。打破常规,冒险犯难;精密计算,妙手迭出;出其不意地漂亮一击,终于力挽狂澜于既倒。这些棋手常常被称之为“胜负师”。胜负的压力驱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启动心智,赢得逆转的机会。 胜负可能在另一些棋手那里成为莫大的负累。一着不慎,数十万奖金或者一辈子的英名就要泡汤,于是开始患得患失,不敢祭出新的招数或者放手一搏。权衡再三,他们多半还是要拐回熟悉的旧辙安全从事。所以,人们屡屡感叹“大赛无名局”。抛开胜负计较一身轻松,或许会收获意想不到的灵感,收获攻城略地的奇思妙想。我曾经赢过棋友一局。复盘的时候,我问他布局时的一着怪棋是什么意思。他一抬下巴,傲然答道:“我觉得下在那里富有诗意!”这种不凡气度迄今让我景仰。既存有胜负的责任心,又不拘泥于胜负而缩手缩脚,心态的平衡决定棋局的变化。渴望功名或者追慕散淡,入世兼善天下或者出世独善其身,这些问题何尝不是如此?“天翻地覆平常心”,这句话算不上深奥,可是,知易行难。 我已经到了不讲胜负的年龄,因而不愿意耗费太多的心思对付一个定式或者一个局部的计算。相反,退出棋盘想一想,时常会得到一些顿悟。一手棋并没有好与差的绝对规定,评价某一手棋必须考虑到周围全部子所形成的关系,这种思想给我的启示超出了许多术语纷繁的哲学著作。一个局部处理不好的时候,干脆扔开不下,静待时局之变,这种迂回背后是何等的气魄和智慧。尖、跳、罩、压,挖、碰、点、扑,围棋之中各种近身格杀的技术令人眩目。然而,围棋还有一个意味深长的术语:本手。老老实实本分的一手,常常消弭了眼花缭乱的聪明劲。这就是“大道”与“小技”的差别了。 围棋的手数多,一局棋两三百手不稀罕。所以,围棋让人心胸开阔,不必固执地逞一时之勇。棋手的全部实力分摊在每一手之中,初期的优势或者失误可能在漫长的行程之中一点点丧失或者扳回来。如同万米长跑一样,围棋的奇迹是一步步地积累起来的。孤立地说,四个黑棋才能围死一个白棋;然而,两三百手棋绕来绕去,寥寥的几个子就可能噎死一块大棋。 这就是围棋,它托得起整个人生。 (有删改) 【小题1】“退出棋盘想一想,时常会得到一些顿悟。”“这就是围棋,它托得起整个人生”着眼全文,分点概括表述作者为什么这样说。(每点不超过20个字,6分) 【小题2】简析第三、四段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何表达效果。(6分)【小题3】对文章的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A.思维立于哲学高度,对棋道感悟深刻,有较强的思辨性。B.由棋道联想人生,象征性的黑白两色棋子寓具体于抽象。C.起笔开门见山,收尾干净利落,不累赘不拖沓。 D.由围棋闲雅从容氛围写到“即使在极度劣势之中亦不轻言放弃”,再写到“诗意”的对弈乃至“不讲究胜负”的境界,内容上逐段深入层层推进。 E.词语使用准确,句式运用自如,反映了作者思路的清晰和驾驭语言的能力。【答案】 【小题2】主要运用了对比的手法(1分),用那些极度劣势之中亦不轻言放弃者、过招 【小题3】BD 【解析】 【小题1】 【小题2】 【小题3】 试题分析:B应是“寓抽象于具体”。D所提及的这几个点在文中不属于纵向思维层层意、或手法。要仔细阅读文章找到这些问题。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六.语言综合运用。(15分) 20.(江西南昌示范高中2013年高三第一次月考)以“这一刻,如此_______”为题,横线上填上一个表心情的词语,写一段文字,至少要用一种修辞,着重突出横线上的词语,120字左右。 七.写作 21、(江西三县高中2014届高三9月联考)阅读下面文字,选取一个角度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明代《菜根谭》书中说:处事不必求功,无过便是功。也有人说:不作为便无过,无过也无功。【答案】 以君子之道处世 《菜根谭》曰:“处事不必求功,无过便是功。”或曰:“不作为便无过,无过也无功。” 人之处事有三种境界。“不作为便无过,无过也无功。”此第一境也。“处世求于功,有功便有过”此第二境也。“处世不必求功,无过便是功。”此第三境也。 若以第一之境界处之,人则无作为、无追求,虽无过,亦无功,则此生何为也?以此道苟活,不若死矣。 若以第二之境界处之,人有追求、有作为,则位于第一之境界。虽有过,可以改矣。以此道活之,必须不断学习也。 若以第三之境界处之,人处世不必求功,人可以有追求,有作为,无不因此犯过,利自下,不应以利而为。以此道苟活,则无可揭也。 众人皆为第二之境界,处世求功,则有功必有过。这是极为普遍之现象。人之好功,是可以理解的。若是无功而求,无为而作,碌碌而无为,此乃大憾矣。 而处世之极佳之道则为“处世不必求功,无功便是功。”此乃君子也,此功非彼功。吾谓君子处事,亦有追求,亦有作为,此功乃利益。君子处事不为利。君子有其道也,其处事不追求于利,而以其心为之。求利则必有过,而有过则未必有功。故子毋好利而求功,此不益也。 君子有追求、有作为,但是君子不贪图好利,则无过,于是便有功,而小人贪图好利则有过而未必有功。 我们为人处事应取君子之道,也许这样的境界很难达到,那么我们可以以第二之境界做 起。 可以先有追求,去奋斗,则其必会犯过,这并不重要,此乃成长之经过也。我们可以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补不足之处,迟早会有君子之境界。 人活着若没有追求,没有作为,那么实在太可惜了,不值得活了那么久。 我们应该像君子处世一般,如第三之境界"处世不必求助。无过便是功。"不要急于求成,不要如小人般贪图好利。 可以有追求,而不应急于好利。否则必有过,而功不可覆过。故处事必小心谨慎,以君子之道。有追求而不急于求功,淡薄名利而以心为之,无过而有功。此乃人之处世之最高境界也。 1.(2013届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一模)Now ______ things are much more expensive.There has been ______ big rise in the cost of living.A./;a B.the;a C./;the D.the;the 【解析】A 句意:现在的东西都非常贵,生活花销提高了很多。things是复数名词且表示泛指;第二空表示“一次较大的提高”也是泛指,故用不定冠词。 2.(2013届济南外国语学校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Chatting online can be ______ fun, but kids must be sure they stay safe on ______ Web.A./;a B.a;the C./;the D.a;a 【解析】C 句意:网上聊天是一件高兴的事,但是孩子们必须确保安全上网。fun是不可数名词,前面不需要加任何冠词;第二空是特指因特网,前面要加the。 3.(2013届贵州省五校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联考)The singer and ______ dancer is said to perform in our school on ______ May Day.A.the;/ B.a;/ C./;the D./;/ 【解析】D 句意:据说那位歌唱家兼舞蹈家劳动节会来我校演出。注意,句中的be动词为is,主语应为单数意义,故用The singer and dancer表示一个人。May Day前不用冠词。 4.(2013届云南省部分名校高三第二次统一考试)It is reported that a bus went out of ______ control on a highway ______ south of the city last night.A./;/ B./;the C.the;/ D.the;the 【解析】A 句意:据报道,昨天晚上一辆公交车在城南的公路上失控。out of control是个固定短语,意为“失去控制”;east, west, south, north等方位词可以直接用作地点状语,前面不加介词和定冠词。 5.(2013届望城二中高三第五次月考)______ it is, it's not very expensive.A.A fine tie as B.Fine tie though C.Fine tie although D.A fine tie that 【解析】B 句意:虽然这是一条精致的领带,但它并不是很贵。当though与as引导让步状语从句时,从句常常使用倒装结构;如果单数名词作表语而被提前到句首,若含有不定冠词的话,常常省略掉不定冠词。 6.(2013届邵阳市一中高三第4次月考)Good people are good because they have come to wisdom through ______ failure.We get very ______ little wisdom through success.A.a;a B./;a C./;/ D.a;/ 【解析】C 句意:优秀的人之所以优秀是因为他们从失败中获得智慧。我们很少在成功中获得智慧。此处的failure是个不可数名词,意为“失败”,不需要用冠词修饰;little表示否定意义,a little意为“一点”,表示肯定意义。 7.(2013江苏扬、泰、南一模)Living in ______ ever increasingly fast-paced world, we are facing greater competition, so we must take ______ advantage of every opportunity to develop.A.an;the B.an;/ C.the;an D.the;/ 【解析】B 句意:生活在一个节奏日益加快的世界里,我们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竞争,因此我们要利用每一个机会去发展。第一空处表泛指,意为“一个……的世界”,第二空处take advantage of “利用”,为固定短语。 8.(2013河北石家庄一模)Last Sunday, we took ______ guided walk around ______ sights of that famous town.A.the;the B.a;/ C.the;/ D.a;the 【解析】D 句意:上周日,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步行旅游了那座著名城镇的名胜。第一空take a walk为固定搭配;第二空后的sights在本句中特指“那座著名城镇的名胜”,故与定冠词连用。 9.(2013陕西五校三模)What ______ relief!It almost took us five years to pay back all the money we borrowed from the bank.Now we are out of ______ debt.A.a;/ B.a;the C.the;a D./;/ 【解析】A 句意:真轻松!我们用了将近5年的时间还清了从银行借的所有钱,现在我们没有债务了。relief作“令人轻松的事”讲时为可数名词,常以单数形式出现,在本句中表示泛指,故第一空用不定冠词;out of debt意为“不欠债了”,是固定搭配。 10.(2013北京朝阳一模)It is ______ short distance from here to ______ shopping center, so you can walk there if you like.A./;/ B.a;/ C.the;the D.a;the 【解析】D 句意:从这里到购物中心距离很短,所以如果你愿意可以走着去那里。第一空泛指“一段距离”;第二空特指“那家购物中心”。 11.(2013浙江嘉兴二模)Life is like ______ long race where we compete with ______ others to go beyond ourselves.A.a;/ B.a;the C.the;the D.the;/ 【解析】A 句意:生活好比长跑比赛——为了超越自我,我们同别人竞争。第一空后的race为可数名词,在本句中表泛指,故用不定冠词;第二空考查others与the others的区别:the others意为“在某一范围内剩下的人/物”,others其他人/物,无范围,表泛指。第二空无范围可言,故用零冠词。 12.(2013届岳阳市云溪区一中高三一模)The child had only ______ slight temperature, but the doctor regarded the illness as serious enough for ______ hospital treatment.A./;the B./;/ C.a;/ D.a;the 【解析】C 句意:这个小孩只是体温稍微偏高,但是医生认为这个病比较严重,需要住院治疗。temperature意为“体温”,have a temperature意为“发烧”,take a temperature意为“量体温”。treatment在此处意为“治疗”,是不可数名词。 13.(2013届四川省仁寿县高三上学期城区五校联考)The boss wanted an assistant with ______ knowledge of French and ______work experience.A.the;the B.a;/ C.a;the D.the;/ 【解析】B 句意:老板需要一名熟悉法语、具备工作经验的助手。a knowledge of是固定短语,意为“知道,了解,对……熟悉”;work experience意为“工作经验”,是不可 数名词,前面不需要加冠词。 14.(2013届南京市高三第二次模拟)—Did Susan visit you again ______ following year? —No, it was almost ten years before she came to see me ______ second time.A.the;a B.the;/ C./;the D./;a 【解析】A 句意:——在后来的那一年,苏珊有去拜访你了吗?——没有。几乎过了10年她才再次来看我。the following year意为“随后的那一年,接着的那一年”;“不定冠词+序数词+time”表示“又一次,再一次”。 15.(2013沈阳一模)Carmen appears as No.4 on Opera America's list of ______ 20 most performed operas in ______ North America.A.the;/ B.the;the C./;/ D./;the 【解析】A 句意:在北美最经常演出的20部歌剧中,《卡门》在美国歌剧中排名第四。第一空考查最高级前要用定冠词the;第二空考查专有名词前零冠词的用法,North America北美。 16.(2013山东实验中学四模)______ success of Zhu Zhiwen's singing has been ______ great honor to his hometown.A.The;a B.The;an C.A;the D.The;/ 【解析】A 句意:朱之文演唱成功对他的家乡来说是个巨大的荣誉。第一空后的success在本句中表示特指,故用the;第二空后的honor在本句中为可数名词,意为:a person or thing that brings credit to sth./sb.给某事物或某人增光的人或事,在本句中表泛指,且great以辅音音素开头,故用不定冠词a。 17.(2013届济南外国语学校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Though Jack has failed twice in ______ PE test, he decided to have ______ third try.A.the;the B.a;the C.a;a D.the;a 【解析】D 句意:尽管杰克在体育考试中失败了两次,但是他决定再试一次。第一空特指体育考试,第二空是“不定冠词+序数词”表示“再一,又一”。 18.(2013届株洲市八中高三上学期月考)—Of the two dresses, which one do you like better? —Of course ______ darker, because it is ______ most fashionable one.A.the;a B.a;a C./;the D.the;the 【解析】A 句意:——这条裙子,你比较喜欢哪一条?——当然是(颜色)较暗的那条,因为那件非常时尚。特指两者中的一个用the;most在此处意为“非常”,而不是最高级。 19.(2013届淄博市高三模拟)It's ______ second time in five days that he has asked me for ______ higher pay.A./;a B.a;the C.the;a D.the;the 【解析】C 句意:这是5天来他第二次要求我给他提高报酬。the second time表示“第二次”;第二空是泛指。第四篇:2014年全国语文试题重组测试系列13(江西版)(第01期)(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
第五篇:【高考聚焦】2014届高三英语一轮复习综合训练 语法篇 第1节 冠词 Word版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