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勤工杯-----10工程学院机制三班衡翠霄演讲稿
勤劳做事,朴实待人
俗话说“幸福不会从天而降”,那么幸福到底是什么呢?
佛说幸福就是四大皆空,西方极乐;我说幸福是种心态,是份感觉。
富者,锦衣御食,却自叹生活空虚、郁闷;贫者,食不裹腹,却笑容灿烂,哪怕是孔乙己般的“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也会绽放出孩童般的笑容。这时,有几颗回香豆,同样能满足幸福。
有的人幻想中彩票,一夜暴富,赚得盆钵皆是,狂喜是他们追求的最大幸福。然而,这样的机会无疑是大海捞针,如果单以此为幸福,一辈子的失落未免太多太多。
在海大,有那么多朴实无华的教育和机关工作者,作为学生们的良师益友,他们喜欢固守自己的岗位,时刻保持对工作的极大热情,保持与时俱进适应工作的思想和能力。他们经常对自己说:“我做的事情是社会的每一份子都可以完成的简单的事。”所以,作为社会中平凡的一份子,他们不会去苛求世事与沧桑,不去苛求物质上的丰厚回报。有道是“君子固穷”。
说到君子,我认为:为人至少应当正直、诚恳,换言之为朴实。不在同事面前卖弄“花花肠子”,像毛主席说的“当面不说,背后乱说”,绝对不能言之为君子。自己力所能及的,竭力认真去做;力不能及的,创造条件做一些辅助工作,好比驾驶一艘大船,作不了船长、大副,起码要当好一名勤劳的水手。“众人划桨开动大帆船”,作一名勤劳朴实的水手何尝不会让我们的生命发光呢?
再言之“穷”,有的人被评价为“穷得只剩下钱了”,可怕!胡乱花钱,生活奢糜,人如行尸走肉,真是恐怖到了无药可救的地步。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收入一般,还要养家糊口,固然是捉襟见肘。但每每有学生面带笑容,带着自己的成绩单,感激地从自己身边经过的时候,幸福、欣慰占据了心灵的全部;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我们没有收入来源,花的都是父母的辛苦钱,便更要珍惜自己来之不易的每一次机会,认真的学习专业课,积极地参加勤工助学活动,努力地学习知识与能力,把勤劳朴实时刻铭记在自己的心里。
在孩童时代,无论是父母或老师,都常常教导我们:做人要勤劳,勤劳是做人的根本。其实,“勤劳是做人的根本”、“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原本这都是人生最简单不过的常识,是我们应该遵循的最基本的规律。
但最近几年,面对浮躁、喧嚣的社会,个别人急功近利,宣传一些违背基本规律的所谓的“学习窍门”,什么“老实勤奋型的没有多大的出息”,什么“边学习边看书,是现代学生学习的标志”,什么“勤奋型的学生落伍了”等等,这些说法都是错误的。勿须置疑,人世间,古今中外,多少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作家,大凡有成就的人,都是勤劳的人。任何一位对人类有贡献的人,都认为勤劳是做人的根本。
大家是否想到:监狱里的犯人,绝大部分都曾经是妄想不劳而获的人。追寻他们犯罪的根本原因,他们大都不承认勤劳是做人的根本,而要靠别的方式,去巧取名利和地位,以致他们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可以说,一个人勤劳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将来成功与否。
伟人的成功更是来源于勤奋。达尔文写<<物种的起源>>共花费20年;李时珍写<<本草纲目>>共花费37年;哥白尼写<<论天体的运动>>共花费37年;马克思写<<痪本论>>花费40年;歌德写<<浮士德>>共花费60年;牛顿在剑桥大学30年里,常常每天工作十六、七个小时之久。富兰克林曾说:“礼拜日是我的读书日”。达尔文曾说:“我相信,我没有偷过半小时的懒”。
华罗庚老前辈说过:“我不否认人有天资的差别,但是根本的问题是勤奋的问题。我小时候念书时,家里人说我笨,老师也说我没有学数学的特别的才能。这对我来说,不是坏事,反而是好事。我知道自己不行,就更加努力。我经常反问自己:我努力得够不够?”
记得冯小刚在电影《手机》里有几句经典的台词,一句是“做人要厚道”,一句为“审美疲劳”。朴实勤劳的人所做的事情永远都那么不起眼,也没有更多的人去审视,自然不易出现后一句话所列的“审美疲劳”。倒是习惯于掂轻怕重、蝇头小利者,每每有工作时显出一副“廉颇老矣”的模样,而分配利益时则“当仁不让”。久而久之,小事不做,大事又做不来,人也活得挺累,既要想方设法让自己所做的工作最小化,又要绞尽脑汁谋取利益的最大化,自然无法品味幸福的感觉。
而我却在勤劳朴实中品味到了真正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