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师爱点亮人生
《师爱,点亮人生!》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师爱,点亮人生》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有多少绝美的词语,形容教师的伟大;有多少崇高的称谓,歌颂教师的神圣。当夜深人静仰望灿烂星空的时候,我突然想到一个更恰当的比喻,”教师,不就是那无数颗星星吗?”平平凡凡,默默无闻,甘于寂寞,甘于清贫。用无言的大爱,点亮了学生纯洁的心灵。
来到沙坪小学,在这片育人的圣地,我每天都收获着感动.行走在沙坪小学校园里,你会经常看见一名中年女教师,她每天总是早早地到校,早早地站在教室的讲台上,她就是胡兴容老师.她会经常用手去抚摸走过身边的学生,亲切的和他们交谈,问这问那,聊得很开心。记得有一次,我们班一名学生在上体育课时,突然昏倒了,被路过的胡老师看到了,她二话不说,就和体育老师一起抱起孩子直奔医院。到了医院后,她跑上跑下,.为孩子挂号,叫医生,交钱,忙得满头大汗。得知孩子并没有什么大碍,只是有点中暑,她才松了一口气,然后把孩子送回学校,交给了我,并一再嘱咐,要多给他喝点水,注意观察,注意让他休息好,要我及时的和他的家长联系说明情况。此时的胡老师,俨然是一位慈祥的母亲,生病的孩子就像是她自己的儿子一样。
陶行知先生说得好:”爱满天下,爱生如子”十多年来,我校的周朝莲老师,始终以一颗慈母的心和强烈的责任感,关心,爱护,引导着每位学生。学生都习惯喊她”周妈妈”。记得在一节美术课时,我让孩子们画出自己认为最美的东西时,有的同学画了清新可人的百合,有的同学画芬芳艳丽的玫瑰,也有的用细腻的线条描绘出了,母亲哺乳时的情景.当我走到最后一排一个小男孩身旁时,我看见他画了一双手,我好奇的问,”卢军,这是谁的手?”卢军深情的说:”这是我们周老师的手,这双手牵着我,让我感觉好安全;这双手抚摸着我,让我感觉好温暖;这双手教给我知识,让我认识世界,知道了什么才是真正的爱,让我不再恨我的妈妈.在我心中这双手,就是最美丽的手.”此时的我已热泪盈眶,我被这孩子真实质朴的语言深深地感动了。
他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给了学生自己全部的爱,这无私的爱将滋润着学生的整个心灵.他们的身上闪烁着”人民教师”的绚烂光辉!他们的质朴行为很好的诠释了廉洁从教的真正内涵.在她们的影响下,我也将爱尽情的赋予了我的学生.当看到有的孩子闷闷不乐时,我会更他开开玩笑,逗她们开心;当看到有的孩子生病时,我会虚寒问暖,给孩子送去温暖;当看到有的孩子不思进步时,我会和他促膝长谈,使他扬起奋进的风帆;当看到有的孩子有了点滴进步时,我会为他竖起大拇指,使他信心满满。付出爱的过程艰辛的,但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这份爱,换来了学生一点一滴的进步;这份爱支撑着我们无怨无悔的耕耘;这份爱,赢得了桃李满天下的自豪和骄傲。
但是为了我爱的教育,为了我爱的学生.我愿做一颗树,一颗
守望学生精神净土的树;我愿做一朵云,一朵纯洁学生心灵碧空的云.让我们用爱照亮孩子的未来,用爱去点亮每一颗渴望光明的心灵,去点亮每一个完美的人生!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第二篇:师爱点亮希望
师爱点亮希望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师爱点亮希望》。
“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不知不觉,我已经在教育这片充满爱的沃土上耕耘了十二载,除了老师,我还有一个神气而又响亮的名字:“班主任”。在我的不断努力下,迎来的是乐此不疲、幸福满满的班工作状态,而那幸福的点点滴滴,让我体会到班主任的光荣,因为在付出爱的同时,收获的是更多的爱。
刚接手六二班,我便发现了一个特殊的孩子——张某。他上课无精打采,每天课堂上的东西都学得稀里哗啦;下课追逐打闹,喜欢和同学动手动脚,别人痛苦不堪的时候,他却感到非常高兴;作业不做,即使做了,也做不完整,书写相当潦草„„每天不是科任老师就是学生向我告状。于是,我找他谈话,希望他能做一个讨人喜欢的好孩子。他总是满口答应。可他又一如既往,毫无长进,真是“承认错误,坚决不改”。此时我的心都快冷了,算了吧,或许他是根“不可雕的朽木”。但又觉得身为班主任,不能因一点困难就退缩,他无进步,或许是他并没有真正认识自己的错误,没有真正要做个他人喜欢的人的念头,我内心一横:不转化你,誓不罢休。
为了改变这个孩子的现状,我多了一份关爱倾注在他身上,并且做了他家长的工作。沟通中,我发现孩子的问题不仅在他本身,还源于他的家庭。他的父母每天忙于自己的买卖,从来不看孩子一眼,更不用说检查作业了,这正是孩子对一切事情淡漠的原因。一旦孩子犯错,有人找上门,父亲便是暴打一顿,这是孩子暴力倾向的根源。望着眼前这个我自认为很了解的孩子,我的心里酸酸的。
为了帮助这个可怜的孩子,我决定和他过招——把特别的爱送给特别的他。
每天课上我都以鼓励表扬的形式来激励他,为了提高他的学习成绩,我特意安排同学和驿站的老师。
为了让孩子从心灵深处亲近老师和集体,我找他长谈了一次。谈话中,他对我说:“老师,我是大家公认的差生,您为什么这么关心我呀?”我语重心长地告诉他:“因为你是我学生,我不希望你掉队,而且老师发现你的脸上充满自信的微笑时是那么的可爱。”他脸一红,眼泪掉了下来。“老师,第一次有人这么夸我,我不会让您失望的,可是„„”我打断了他的顾虑,“你是怕找不到进步的方法?没关系,老师是你最好的向导。”此后,他更努力了。在一篇日记中,他这样写到:“真是一次难忘的谈话。老师,谢谢您,您像妈妈一样关心我,我不会让您失望的„„” 只要孩子学会了承诺,坚信自己能行,我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每一次难忘的谈话,都是一次心灵的对话,让我们的心走得更近、更亲。
一次次的鼓励,一次次的期待,渐渐的,孩子脸上多了一份灿烂的笑容,多了一份自信。我想这就是爱的力量,期待的力量。我们用爱为他们导航,给孩子一份信任和鼓励,为他们的每一次进步喝彩,期待他下一次可以做得更好,那就为孩子点亮了一盏心灯。在期待中,我付出了爱;在期待中,一个个别人眼中的后进生变成了一张张溢满希望的笑脸;在期待中,我也收获了成功的喜悦和做班主任的幸福。
于是,我发现:做一个智慧而又幸福的班主任,真好!
第三篇:用爱点亮人生
用爱点亮人生
——浅论师德师风学习
岁月悠悠,时光匆匆。从教一年来,通过对义务教育法、教师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让我对自己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自己思想境界提升了,而且对教学也有了一套有效的教育体系。
自1994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起,建立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和业务素质的教师队伍,促进社会主义教师事业的发展,成了本法实施的基础。教师作为教育的主体,就应当担任起教书育人的重任,在教育过程中总结起来有一下几点:
(一)尊重学生,与爱同行
孔子曾说过:“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是谓“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谓“恕”。这就是孔子的“忠恕”观点,这主要是讲自己和他人之间应如何察己知人,推己知人。在教学中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才是作为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师生建立了合理的教学关系,才能寓教于乐,达到教育目的。
一次次的感动让我感觉重任在肩,那天下了自习,雨下的正大,我想冒雨回宿舍,学生见我没带伞,举着那双还不太长的胳膊为我打伞,孩子们被雨淋了都不怕,我被孩子们那一颗颗单纯的心感动着,于是我打起了伞,让孩子和我共同在伞底下避雨,一路上有说有笑回到了我们的宿舍。孩子们的心灵是单纯、透明的,更是活泼、可爱的,因此师生之间“中庸之道”是不可替代的存在着的。教师和学生并不是简单的教授与学习的关系,有的老师跟学生的距离过远,认为我就是老师,你就是学生,只有你听我的份,学生对老师也敬而远之,在别人看来好像很有秩序,但实际上暗含许多不稳定因素。对待学生要向对自己的朋友一样,关心、爱护他们,与爱同行,才能教育孩子向更高层次发展。
有一次,我班一学生中午不舒服,没有吃午饭,回到宿舍就找我去了,我一看孩子小脸通红,眼里痛苦却坚强的表情,令我有一丝丝的感动,这么小的孩子竟然学会了坚强。我连忙给她接了一杯热水,并打通学校值班老师的电话,尽快给予学生帮助,那学生很听话,安静的坐在办公室,在打通她家长电话后,那稚嫩的声音说话竟有些颤抖,那是对母亲的依赖,此刻,我忽然感觉到自己与孩子还是有一点距离的,孩子在我跟前没有哭,在母亲面前却掩饰不住。自己虽然尽心帮助孩子,但做的还不够,学生还是会在你跟前学会坚强,学会独立的,因此,关注孩子,不让他们和老师有隔阂,让爱点亮希望的灯火,让爱与我们同行。
(二)博爱、宽容、鼓励
我国现代著名实践教育家魏书生的一句话:“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对待教学要一丝不苟,对待学生要有一颗博爱的心,宽容和鼓励他们,博爱就是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不贬低和用侮辱的语言伤害学生;宽容就是合理处理学生作业情况,因材施教,既做到让每位学生按时完成,又做到认真仔细。鼓励就是对待平时表现或发言不积极的学生,加以鼓励性语言,让他们做到相信自己,相信老师。
班里有这样一位学生,家长常年忙于工作,很少几乎从不过问学生的学习情况。孩子和自己的爷爷奶奶在一起,老人也很宠溺他,作业不写就看电视、玩,老人问孩子就说写完了或是没布置作业。因此经常不完成作业,而且成绩一直不好,经过调查,其实这孩子也不是不聪明,而是说谎成了习惯,就经常不完成作业。面对这样的学生我也曾挠破头皮,想不出法子来,经过与家长的几次交流沟通,我专门让学生监督他,结果还不错,能够按时完成作业。
为什么老师检查完不成,学生检查却能轻松完成呢,原来,这学生怕其他学生告状。针对这一情况,我就鼓励他,老师并不是要批评你,而是教育你凡事都是从小事做起的,你这样欺骗你的家长,到头来后悔的是你自己啊,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为什么不从现在开始
好好学习呢,将来也好报答自己的家长,这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了,直到现在还坚持完成作业,成绩也进步的很快。
(三)注意自己的言行
对待孩子应以爱为本,坚持用一颗博爱的心去教育他们,接近他们,这样就更应当严于律己,做好榜样。孩子才会“亲其师,信其道。”很多东西都是在潜移默化之中改变的。比如一些细节:教师的言行、着装„„。
教师要勇于说“不知道”,既“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教师的言行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很容易效仿,而且在说话时考虑的不周详仔细,就会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教师就要做到诚信,这样才能取得学生的信任,记得有次,各科作业加起来比较多些,学生们就开始抱怨,有的一看快下课了还没完成竟然哭起来了,遇到这种情况,我当时也懵了,从没见到过孩子这样因为作业写不完而哭泣,因此我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我说:“你们把作业认真完成,明天谁写完而且又仔细,明天晚上咱就不布置作业了。”一听这个,孩子们积极性高了起来,也不抱怨,也不哭了,一股劲儿的写,终于在明天的作业检查中,孩子们都做完了,而且有自习。为了兑现承诺,我这天晚上没布置作业,孩子们欢呼起来。还说希望以后再奖励认真完成作业的学生。
教师的行为时刻被学生看在眼里,上课打手机、吸烟等不利行为,在自己看来习以为常,可是在孩子的潜意识里会造成一种不遵守课堂纪律,不按老师要求做事等不良习惯。因此,作为老师就应当以身作则,加强自我修养,为学生做榜样。
(四)提升自我,培养人才
《义务教育法》第二条:人才不仅是个人和家庭的光荣和财富,而且也是国家的荣耀和资源,人才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就应当不断提升自我,建立严谨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知识的热情,既要尊重学生,更要培养他们的兴趣。这样才能培养出高素质人才。
通过不断的学习,积累经验,把学生放在一个和自己平等的位置来对待,不能对学生有歧视。应一视同仁,学生都希望老师关注自己,这就要求老师做到自我能力的提升,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教育。自己造教学中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更是在更高的层次上学习,从而对自己有了更高的认识。我的一个学生,每次考试都是第一,我很喜欢她,可是我对她的要求从来没有降低过,作业不认真的话我一样会批评她,真所谓“爱之深,责之切。”可是并不是说我对其他学生要求就低,每位学生都是祖国的栋梁,我怎么会对他们降低要求呢。
时代在变,教育理念不变。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探索的精神,不仅是对教育的贡献,更是对国家的贡献。国家需要高素质人才,更需要有探索精神的人才,所以作为新世纪的我们就要担当起重要责任,努力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
(五)双重角色,做学生的好朋友
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授者,又是学生的长辈,孩子们对老师产生一种依赖心理,一方面是学习上的依赖,另一方面是生活上的依赖,因此既要关心他们的学习,又要关心他们的生活。
课堂突发事件教给我许多实践经验,比如上课学生破鼻子,或是头疼发烧,我都会及时发现并把他们送到校医办公室。对于孩子来说关心他们的生活,比关心他们的学习还令他们感动。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依赖与信任。
在上好课的同时还要注意,要让自己的课堂有活力,学生们愿意学,喜欢学,让学生感觉是在快乐中学习知识。不仅知识掌握牢固,而且激发他们向更广泛兴趣发展,掌握更多知识,做对社会有用之才,师生共同学习,同时也做老师最亲密的好朋友。
综上所述,在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作为教师的我们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做到用自
己的言行影响他们,做他们最有影响力的老师。争取在未来有更多的人才为国家做贡献。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人间。只要我们抱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爱心去对待每一位学生,就一定会和学生走的很远很远,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
第四篇:用爱点亮人生 演讲稿
用爱点亮人生
这个世界上的目光形形色色,但是有一种目光,它不来自你的父母,即使严厉,却充满慈爱和期许,它不来自你的朋友,即使不满却极尽真诚与无私,尽管它的内涵如此复杂,它的目的很简单:只要你成功和快乐,它别无所求,这就是我们谁也无法忘却的老师的目光。教师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笑容都带有教育的符号,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会给学生以深刻的影响,有时候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
天涯海角有尽处,只有师爱无穷期。
老师从来都默默无闻地扮演着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角色,他们只是用浓浓师爱励志着一代代莘莘学子,以聪慧之志恒远之心超越着年龄和时空,从容而朴实地走上这个时代的审美前沿,用生命的厚重铺垫着民族的伟岸,不仅仅引导学生走上希望之路,更会在学生想要乘风破浪的时候,如同希望之舟,载着他们,直挂沧海云帆。
平凡岁月的老师,总是用人类最崇高的感情——大爱,这种大爱,太阳一般温暖,春风一般和煦,清泉一般甘甜。比父爱更严厉,比母爱更细腻,比友爱更纯洁,却是天下最伟大,最高洁的爱。默默无闻的师爱,总是用世间最含情的奉献——坚守,这种坚守,烛光一样燃烧,汗水一样浇灌,雨露一样浸润。奋斗中满含忠诚,探索中深情反思,创造中充满智慧,却是世间最珍贵、最崇高的情。平凡岁月的执著奉献,总闪耀着老师们动人的光芒。应急状态下的无私无畏,更迸发出老师们人格和精神的伟大力量。
面对突如其来的“5.12”地震灾难,这是人类灵魂工程师道义和良知的凝聚,撕碎阴霾,摒弃一切世俗偏见。这是一次集团冲锋的伟大胜利,舍生取义,大难见大爱!不少老师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勇敢地穿越死亡线,无私地以自己的血肉之躯为学生打开生命之门,这些老师的惊天壮举永远地定格在了人们心中,悄然地树起了一座座永远不倒的丰碑。这是一次升华生命的伟大战役,用鲜血涂抹,捍卫了知识分子的秉性和特质,把生命、尊严、勇敢、坚强、正义传承,勾勒为民族不屈的脊梁!
师爱如山,高山仰止;师爱永存,大爱无疆!
灾难的考验,不仅本真地回归着教师的人性,也是教师精神、教师人格、教师个性的丰盈和升华,而他们所代表的,正是中国教育的蓬勃走向。
第五篇:点亮人生
理想点亮人生 奋斗成就未来
舍务部 杨伟强
读完一本书,就是一次心灵上的成长,在阅读完《理想点亮人生》这本书后,使我对人生理想产生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正如书中所说“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有什么能比理想更能给人方向,给人力量,给人希望呢?
其实从下开始我们就会被问到很多关于理想的问题,我们对理想这个词也并不陌生,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着真正科学合理的理想,并且每时每刻都在为之努力奋斗着。从这本书中我读懂了理想更多的内涵,理想应当高远,不能低俗肤浅。理想应该尊重现实,不能虚幻缥缈。理想应该科学有效,意志坚定,脚踏实地,要树立理想并不断实现理想,因为理想关系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理想可以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理想更应该为社会,为人民谋求福利,如果说社会是大海,人生是小舟,那么理想就是引航的灯塔和推进的风帆。没有科学的理想的人生,就像是推动了方向和动力的小船,会在生活的波浪中随处漂泊,甚至会沉没于急流之中。漫漫人生,唯有激流勇进,不畏艰险,奋力拼搏,方能中流击水,抵达光明的彼岸。
书中阅读材料中的故事让我认识了解了更多为理想拼搏奋斗,为理想严于律己,为理想改变而后成功的人。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理想的力量,也为我们做出了榜样,值得我们借鉴学习,以天下为己任的孙中山;以大无畏的英雄主义精神面对敌人的死亡威胁,仍高呼“共产党万岁”的李大钊;在狱中写就《可爱的中国》的方志敏;把旺盛的青春全部献给党,献给人民的雷锋;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这些可歌可泣的先人为我们树立远大理想做出了榜样,引领着中华民族一代一代人为理想而努力奋斗终生。
科学的理想都是值得为之拼搏的,但是实现理想的路途上不一定会一帆风顺,高远的理想变为现实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理想往往比人们预期的要更难到达,在实现的过程里也会有长期的矛盾和许多预想不到的事情突然发生,这都加大了实现理想的难度,所以我们要尽可能的未雨绸缪,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坚定自己,不要悲观绝望,最终动摇理想,这样也不可能将理想最终变成现实。
司马迁忍辱负重著《史记》,在受到种种酷刑下,仍然不放弃坚持不懈的写,最终著成了《史记》,著名化学家李比希为了理想不怕别人嘲笑,坚定执着的追求自己的理想,最终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我知道莱特兄弟从小便有了飞翔的梦想,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实现了梦想;我知道周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抱负,这句活一直激励着周总理为国家的振兴,民族的独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知道茅以升为了人们过桥的安全立下宏愿架桥,他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终于为中国人民架起一座座牢固的桥梁。
理想的导向性让我认识到,我们当代的大学生更应该有着明确的理想作为自己人生道路上努力的目标。有了理想的人会在生活中更加有目的的生活,因为理想对人生经历有着导向的作用,能够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提供给人们前进的动力,激励人们前进,在一步步靠近理想的过程里也会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让人们有了更高的目标去奋斗。所以理想对于我们是十分重要的,理想关系到我们以后做什么人,走什么路,为什么学。确定理想,对今后的人生道路将产生重大影响。所以我们应该克服惰性,为自己制定一个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
当然,低俗自私的理想不但不能把我们导向正确的道路上,还会对我们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影响人生。理想的确定不能没有道德的约束,脱离了道德,理想会让我们的人生暗淡无光,道德的培养应该与知识能力的塑造同步进行,有才无德是最可怕的事情,出现道德的滞后,最终的结果可能会给社会、国家带来严重的损失。一个没有道德,不懂的遵守道德的人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只能是唯利是图,置民族国家利益于不顾。我们应该自觉地将个人理想与国家、民族、社会相结合。在实现个人理想的同时对国家、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当温家宝总理2010年5月4日来到北京大学与该校学生共度五四青年节,有学生蘸墨写下“仰望星空”的诗句送给温总理时,他却回赠以“脚踏实地”,表现出温总理务实主义的一面。我们的理想也要脚踏实地,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时刻监督自己,而且还要适时地调整自己的理想,当我们的能力不能保证完成目标时就要适当的取舍,不然会使自己不自信,产生消极情绪,从而增大了完成目标的难度。把握机会会让我们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所以不要轻易对自己说不行,尝试和努力我们会有赢得机会,说不行只能输掉机会,离理想越来越远。
给自己点一盏灯,当你在人生的道路上,找不到方向的时候;给自己点一盏灯,当你为一时的失败而痛苦的时候,便想想自己的梦想,你就有了面对失败的勇气;给自己点一盏灯,当你为一时的成绩而沾沾自喜的时候,想想自己的梦想,你就知道未来的道路还很长,很长;给自己点一盏灯,当你在因害怕前方的黑暗而不敢向前的时候,想想自己心中那盏灯,它一直在为你照明。
把理想内化于我们的生命,用理想的火把照亮人生。正如巴尔扎克所说“不要把信念挂在墙壁上”,挂在墙壁上的信念虽然美好,却终究如同中唐诗人戴叙伦说的“诗家之景”一样“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只是一个永远也无法实现的空想而已。汪国真也在《走向远方》中写道“是男儿总要走向远方,走向远方,是为了让生命更辉煌。走在崎岖不平的路上,年轻的眼眸装着梦,更装着思想。”这段话庶几可以作为年轻人的座右铭矣!理想当远大,但理想绝不是高高在上的神祗,而是与我们的生命血脉交融、呼吸与共的一部分。何谓血脉交融、呼吸与共?借用苏东坡的话来说就是“不思量,自难忘”,即不必刻意地去想,却自然而然地就照做了。到了这种境界,一个人的理想就与他的生命达到了和谐的统一。只有奋斗,只有拼搏,梦想之灯才会亮出绚丽的色彩,不仅可以照亮自己,也可以温暖他人。
人生的路,因为有了这盏灯便不再黑暗;生活,因为有了这盏灯而不再单调;再黑,再远,再难走的路我们都不会胆怯了!我们的青春会因梦想而更加精彩,我们是21世纪的大学生,让我们用理想这盏灯点亮我们共同的未来!
《理想点亮人生》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