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特色小镇丨一个最美乡愁艺术小镇的诞生记

时间:2019-05-14 18:33: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聚焦特色小镇丨一个最美乡愁艺术小镇的诞生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聚焦特色小镇丨一个最美乡愁艺术小镇的诞生记》。

第一篇:聚焦特色小镇丨一个最美乡愁艺术小镇的诞生记

聚焦特色小镇丨一个最美乡愁艺术小镇的诞生记

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

近日,古堰画乡小镇参加在北京举办的中国智慧城市博览会,小镇融入了古堰文化、画乡文化、摄影文化、瓯江文化、自然田园、乡愁印象等元素令人印象深刻,一举斩获最美乡愁艺术小镇奖,成为特色小镇的一个典范。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全程参与古堰画乡景区的旅游总规及5A创建辅导,林峰院长在2015年7月,首次在项目沟通汇报会上提出,古堰画乡应定位为乡愁艺术胜地,未来是艺术家的乡愁家园。这里不仅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策源地,也将是国内外艺术家的灵感汇聚地。下面我们将向大家揭开这座连***都记挂的最美乡愁艺术小镇——古堰画乡的神秘面纱。

遇见·古堰画乡:

古堰画乡位于中国生态第一市浙江省丽水市。这里山水秀美、人文荟萃,集山、水、林、田、湖、城、镇、村为一体,堪称“山水浙江”之典范,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2006年9月习总书记在浙江任职期间来古堰画乡调研时首次提出的,这不仅是丽水生态环境的真实写照,也使丽水成为这一著名生态文明思想的发源地。

这里还是人类农耕水利文明活化石——通济堰的所在地;这里诞生了民族抗战做出卓越贡献的军工生产基地——浙江省铁工厂;这里传承了丰富多彩的乡村民俗艺术,孕育了中国乡土画派的典型代表——丽水巴比松,这里也是中国摄影家协会命名的第一个“摄影之乡”的主创基地。景区先后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目录,荣获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国家湿地公园等荣誉。

重绘·古堰画乡 问题解读:

2014年,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林峰院长带队,多次考察丽水市旅游业发展状况,率先提出了以古堰画乡景区5A创建为工作抓手,以瓯江为载体,从古堰画乡作为起点顺流而下,将两岸山水城市资源整合起来,形成一个旅游全域化带动的大景区,将山水、田园、艺术、湿地、人文、城市等旅游资源与城市休闲度假空间整合,才能真正达到景区对整个城市产业、风貌、品牌、形象的提升。因此古堰画乡景区,将是丽水城市整个城市旅游全域化发展的龙头。

但目前,古堰画乡景区仍与国家5A级景区标准存在一定差距:第一,资源丰度较高,但吸引力不足;第二,文化底蕴深厚,但主题文化不明确;第三,景区游程比较短,旅游消费有限;第四,业态类型单一,业态布局欠佳;第五,道路建筑风格杂乱,景观环境待提升;第六,景区、当地居民、租客、游客等关系复杂,存在一定矛盾待解决。其中,关于小镇的主题文化定位问题是重点也是难点,尤其是如何在特色名镇众多的江浙地区突围,更是难上加难,绿维与当地领导和多位专家反复深论,一直难以定论。

解决方案:

(一)文化梳理,提炼最贴切的总体定位

古堰画乡由“古堰”和“画乡”两个板块组成,但缺少一个统领文脉的总体定位。“古堰”首先表明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里有建于公元505年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通济堰,有古街古亭古埠头、青瓷古窑址、大大小小的古村落和古樟树群,形象地表达了该区块真山真水,自然古朴的江南古镇的美丽风貌。“画乡”突出了文化特色和发展定位,有省内外著名的“丽水巴比松画派”,建有丽水巴比松陈列馆、丽水油画院、古堰画乡展览馆、古堰画乡分校等,另有专业美术写生创作基地-“在水一方写生创作基地”(座落于丽水市区23公里的大港头镇,是中国美术学院及其附中的教学实训基地)和丽水九龙巴比松写生创作基地。绿维认为,古堰是千年传统文化的完整保存与传承,画乡是原乡景观人物的永恒记录与升华,他们的文化共同点在于——乡愁的记录、保留、传承知道艺术升华,再加上这里是习总书记“绿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策源地,故景区有做乡愁文化的环境氛围和人文积淀,可以打造一个中国独一无二的乡愁艺术小镇。

(二)城景融合全域全景化

古堰画乡也将以丽水市城市中闲战略区域为核心,在按照国家5A级景区标准创建的同时,不断完善城市发展规划、旅游基础设施、配套游客咨询服务、景观环境优化美化等,将丽水整体打造成为具有国家5A级景区水准的国际化生态旅游目的地城市。届时,整个城市将形成一个开放型的5A景区,实现全城是景区、处处是景观、村村是景点的景观环境,力争打造成为中国首个“城市即景区,文化即生活,社区即园区”的城景园融合的新型开放式休闲度假景区。

(三)泛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

古堰画乡,将是全国第一个提出以生态养生为核心的开放型休闲型景区,景区未来将依托旅游,全面带动丽水市在文化娱乐产业、养生健康产业、养老产业、创意创新产业、商贸商务会展业、运动体育产业、教育产业等复合型产业业态的发展,推动城市产业转型升级。

(四)旅游引导新型城镇化

景区的5A创建,将借国家新型城镇化的春风,以泛旅游产业整合为手法,大力推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实现区域经济繁荣。本次创建首次提出打造景区内部核心镇核心村、景区周边带动镇带动村、景区外围辐射镇辐射村三个层次的旅游城乡发展脉络,不断完善乡村的服务接待设施,依托乡野环境、农耕文化,引导农民发展乡村民宿、生态餐饮、休闲农业等,带动景区农民脱贫致富,实现景区发展带动下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全面加快土地开发、交通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人口聚集,配套发展公共服务业等,最终通过景区带动推动丽水成为最典型、最中国、最休闲的产城一体化发展标杆。

(五)创新投融资的PPP模式

依托PPP的投融资模式,通过体制创新,以政府为主导,引入社会资金,鼓励村集体、村民个人、私营企业与政府进行合作,参与景区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共同承担责任和融资风险。形成全国首家统一开放的5A景区众筹运作平台的成功典范。

(六)互联思维景区智能化

景区将成为国内首个“O2O模式下的新型智慧化休闲景区”,全面启动互联网运用及智慧旅游建设,打造网上网下深度参与互动的数字化移动互联景区,开启互联网思维下景区的新发展,形成智能型休闲度假生活方式,实现处处有wifi、处处解说信息推送、时时手机可互动、多样化景区与全球的互联通。

另一方面,依托景区互联网服务平台,与旅游互动,导入村镇民宿、养生健康服务、养老服务、特色农产品销售、文创工艺品、特色地方产品销售,形成“旅游电子商务+创新网商+传统产业”新模式;让游客分享到更多的本土文化、有机农产业、艺术创意刺激丽水以泛旅游产业整合的复合型产业结构的发展。

(七)分步实施有序合理化

整个景区将以古堰画乡5A创建为抓手,其他景区和项目的招商建设也将分步实施有序进行。绿维创景,从今年6月份开始已经驻场进行5A创建的辅导咨询工作。11月15日,浙江省国家5A级景区景观质量评审专家组来到丽水,对瓯江景区古堰画乡创建国家5A级景区景观质量进行评审。经过实地考察和资源评审,专家组认为瓯江景区古堰画乡景观资源基本具备创建条件,近期将上报国家旅游局。

绽放·古堰画乡

古堰画乡以其独具魅力的特色主题、田园乡村的艺术资源、山水秀美的景观环境、古香古色的历史记忆等,把乡愁和艺术融入“山、水、林、田、湖、村”之中,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艺术家及游客前往体验其中最真实最质朴的乡风、乡景、乡情,感受其中最触动心灵的乡愁灵魂。

走特色化之路的古堰画乡获得了诸多荣誉,入选全国首批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全省首批特色小镇、全省美丽特色小镇,被列入全国深化城镇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创新试点镇,为浙江省唯一。现如今,古堰画乡小镇已成为整个丽水全域旅游发展新引擎,今夏举办“古镇新韵”小镇音乐节,邀请15位来自国内外著名的音乐领军人物和130多位音乐家进行公益相助和倾情奉献,丰富城市的旅游文化品牌和深厚内涵;同时,“玩摄影基地”、古堰画乡文化旅游产业基地、古堰画乡江滨休闲街区等一批投资达19亿的重点项目在建或者即将

开工建设。未来绿维还将继续全程辅导古堰画乡的5A创建,小镇也将努力围绕“全省首批特色小镇的示范”这一定位,目标精准、紧张有序地推进特色小镇建设。做到规划有前瞻、产业有动力、发展有后劲,不仅要留住村民、更要留下乡愁记忆。让“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不再是梦中期许,而是一副美丽的真实画卷。乡愁艺术小镇,也因此成为了引领特色小镇的一个典范。

第二篇:第一批特色小镇 丨 陕西铜川照金特色小镇范例

第一批特色小镇 丨 陕西铜川照金特色小镇范例

作者:余池明

全国市长研修学院对外合作与地方基层领导干部培训部主任

大如小城,小如街市,远离都市繁华,却不乏市井里弄的韵味,虽偏居一隅,却从不乏人气,这是世界各地特色小镇留给乐游者们的最深印象。由于特色小镇设施齐全、景色动人,又各自蕴涵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它作为一种人类居住形态和生活方式呈现的同时,它还被视为一种宝贵的旅游资源和文化形态,备受青睐,引得游人纷至沓来,乐而忘返。小镇强劲的旅游功能及由此带来的自身发展,极大地刺激了区域经济的繁荣。

受此吸引,近年来,国内许多省市开始看好特色小镇带来的综合效应,纷纷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借助国家城镇化建设的政策东风,先后启动特色小镇工程。

值此背景下,如何利用自身资源打造特色小镇,已成为当前摆在政府面前的一大课题。社会各界也予以广泛关注。陕西省铜川市照金镇的成功打造成为特色小镇打造先驱,本文作者通过对照金镇案例评述,分析特色小镇打造模式和发展经验,为建设特色小镇参考。1陕西省铜川市照金镇基本情况

照金镇位于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西北部,距耀州城区54公里,地处耀州、淳化、旬邑三县交界处。>>>>发展优势

政治优势:西北第一个山区革命根据地,各级政府和领导非常重视;1933年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在这里创建了红二十六军,成立了中共陕甘边特委,诞生了陕甘边革命委员会,从而使照金成为西北第一个山区革命根据地—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

区位优势:距耀州城区54公里,距西安60公里,是古代战争的南北分水岭,有“石门关”之称;

资源优势:红色资源(根据地)、自然资源-国家级丹霞地质公园、传统文化资源、体育运动资源。

文化优势:照金镇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优势明显,传说随炀帝巡游此地,身穿锦衣绣袍雨后映照金光,曰:“日照锦衣,遍地似金,此地应为照金”,故得名照金。>>>>照金镇荣誉称号

照金镇先后被确定为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全国第二批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全国第六批“丹霞地貌地质公园”及陕西省旅游特色名镇;2013年被省政府授予“2013文化旅游名镇(街区)建设先进镇(街区)” 称号;2016年10月14日,被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以及住建部共同认定为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政企合作照金红色旅游名镇建设

2011年7月,在陕西省促进铜川资源型城市转型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上,铜川照金红色旅游景区项目正式确立,此后,铜川市政府、陕文投集团、陕煤化集团三方精诚合作,开始了一系列的规划策划工作。

2012年5月14日,铜川市人民政府、陕文投集团、陕煤化集团就开发建设照金红色旅游景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决定率先启动景区龙头项目——照金红色旅游名镇建设。5月22日,三方召开第一次联席会,确定了组织机构、成立投资建设主体等相关事宜。照金红色旅游名镇项目包括核心区和控制区两大板块,计划总投资20亿元人民币,其中核心区占地约2400亩。

>>>>总书记考察照金红色旅游名镇

2015年2月14日下午,总书记来到照金这块英雄的土地并向陕甘边革命根据地英雄纪念碑敬献花篮,参观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考察了当年红二十六军和陕甘边区游击队在山崖上利用天然洞穴修建的薛家寨革命旧址。他指出,以照金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要加强对革命根据地历史的研究,总结历史经验,更好发扬革命精神和优良作风。>>>>照金红色旅游名镇建设成效

2015年,全年游客人数达到390万,旅游收入20亿元,比2014年全部翻了一番。红色旅游升温也让照金人的“钱袋子”越来越鼓。照金镇人均纯收入从2011年的7450元增加到了2015年的1.7万余元。2陕西省铜川市照金镇发展模式

1、开创新模式:企业主导、政府推动、市场化运作。作为全国第二批资源型可持续发展试点城市,铜川把照金红色旅游名镇开发建设列为十大转型项目之一,与大企业合作,高水平规划,大资本投入,大规模开发。

通过与大企业集团的合作破解大投入、高水平建设困扰照金景区开发建设的难题。

陕文投集团是全国省级最大的文化产业投资企业,在开发建设旅游景区上有一套先进理念、运作模式和成功经验。三方合作形成了“资源+技术+资金”的优化组合,共同出资10亿元成立了陕西照金文化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陕西照金公司作为照金红色旅游名镇项目投资开发的主体,受市政府委托,全面负责景区的规划、建设、运营管理。

地方资源+陕文头技术+陕煤化资金

2、秉承新理念:红色即民生、无伤痕开发

照金红色文化旅游名镇项目建设中坚持“红色即民生”、“无伤痕开发”的理念。

秉承“红色即民生”的理念,照金的开发建设始终把老百姓的民生改善摆在首位,实施了一系列民生保障工程。照金旅游名镇建设一期项目中,90%以上为民生项目。在照金城镇化建设中把“无伤痕开发”作为一以贯之的“铁律”,坚持经济、环保、绿色并重点的原则。虽然照金的森林覆盖率达到75%以上,但在规划建设过程中,都全力保留当地的每一棵大树、每一片绿植。一定程度上节约了绿化种植的资金。

照金牧场原为撂荒地和产量不高的耕种地,经过土地流转,根据缓坡地形修建成牧场,成为各地游客休闲度假的重要游憩区。牧场的景区管理、设施管理人员均为经过专业化训练的照金村集团员工,他们都来自照金当地。

通过牧场建设,既把村民从收益不高的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同时也解决了他们的就业问题,实现了大地景观与生态农业相结合、生态农业与观光休闲相结合、观光休闲与解决就业相结合。

民生解决社会发展,无伤痕开发解决绿色发展问题

3、激发内生动力,一步实现城镇化(集体经济公司化改造)照金的新型城镇化,把民生改善作为核心,把文化旅游作为产业方向,找到了一条最适合老区发展的道路。

受照金的地理区位等所限,很难依靠城市拉动或城乡一体化等举措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依靠主导产业的培育以及当地村民与主导产业的充分融合,实现可持续发展。

照金红色旅游名镇坚持“基础设施城镇化、产业发展城镇化、生产生活方式城镇化、公共文化服务城镇化和人的城镇化” 在改善基础设施等硬件的基础上,照金老区以成立陕西照金村红色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为突破口,通过土地流转、就业培训、农特产品开发销售、开展系列文化活动等多项举措,逐步引导村民接受、融入市场经济。

此为照金老区的转型发展。照金的城镇化探索,核心本质就是把“脱地农民”变成真正的主人,把农民从传统的土地束缚中解脱出来,通过改变他们的观念,提升他们的市场意识,把他们的长远发展与本地社会经济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把镇区建设、经济发展变成他们自己的事,提高他们的就业创业粘性。

照金红色旅游名镇正逐步形成“股份收入+土地流转收入+商铺租金收入+工资收入+创业收入”的增收结构,努力实现“增收多元化,户户有保障”。3照金特色小镇发展经验

一、小城镇建设特色(五位一体,全面建设)

1、高起点规划

全域化:统筹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就业安排、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化:保护生态,不大拆大建、过度建设;主题化:以红色资源为龙头,发展红色旅游、休闲旅游、餐饮娱乐红色即民生-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政治建设)

2、无伤痕开发,保护原生态,森林覆盖率75%(生态文明、绿色发展)。

3、引入大企业市场运作:10亿元成立了陕西照金文化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经济建设)

4、改善民生,温情拆迁。221户10天搬迁。宣传册-资金-多种户型-音像留资料-法律文本-入住指南-品牌装修-专用地下室放农具-物业公司;(社会建设)

5、企镇共赢,代管照金村集团;

6、文明培育,提高素质。(文化建设)

二、产镇良性互动

1、重点打造红色旅游景区:照金-薛家寨-香山,就业千人;

2、特色示范小城镇:八个一工程——进出路网、卫生院、小学、社区服务中心、农贸市场、广场、污水处理厂、垃圾压缩站;

3、人口集中;(政策、市场)

4、发展新型产业:禅修中心、写生基地、国际滑雪场(近千亩)、实景演出、一日体验游、照金牧场;

5、红色文化创意街,旅游配套服务。2.2万平米,67户村民,商户百余家;

6、吸引人才:反乡创业大学生65人,本地13人;

7、综合承载力建设:照金新苑、文化创意街区、小学、医院、幼儿园、书院。

三、城乡统筹社会发展

1、建立公共服务平台:设立社会事务保障所;创建照金城乡统筹就业创业培训基地。解决就业1960人,165人自主创业。

一个依托:照金大景区;一个龙头:照金公司;一个体系:基地服务中心(投入2200万);八个平台:干部教育基地、红色创意街区、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园、关中民俗文化村、照金牧场、中药材种植基地、照金狩猎场。

2、社会保障体系建设:60岁以上每月105元;农村医疗保险400元一下补65%,400元以上补90%;因病因灾致贫救助。

3、加大教育医疗投入:照进小学4400万;照金亿元2270万元;便民服务中心;供热中心;污水处理站,垃圾压缩中转站。

4、“三化一改”综合配套改革: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村民自愿入股成立陕西照金村红色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下设景区运营、生态农业、物业服务、园林绿化四个子公司。村委会改居委会;医疗养老贫困救助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保持村民原有待遇不变: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待遇、土地承包权、农村计划生育政策和奖励扶助政策、农村五保。

5、收入保障机制:“股份收入+土地流转收入+商铺租金收入+工资收入+创业收入”。4照金小镇案例小结

理念:“红色即民生”、“无伤痕开发”模式:企业主导、政府推动、市场化运作范式: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产业:旅游、文化、休闲

五位一体,全面发展。生产发展是手段,生活富裕是目标,生态良好是条件。

“红色即民生”从政治上、哲学上继承了红色基因,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某种意义上是政治任务,具体体现在做好拆迁安置、社会保障和就业收入保障。

经济发展根据区位和资源优势选择了旅游为主导产业,引入有实力的大企业作为市场运作主体。

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发展天然适应,因此“无伤痕开发”理念体现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

第三篇:特色小镇丨旅游 康养 度假,健康小镇的发展主题!

特色小镇丨旅游 康养 度假,健康小镇的发展主题!

中国进入大众旅游时代,追求健康和精神享受,逐渐成为休闲度假游的主流。健康小镇,是康养资源与休闲度假相结合的产物,发展的关键在于依托优势环境,从健康检查、医疗机构、慢病疗养、休闲养老角度入手,并延伸发展与健康相关的中药、养生、运动、有机农业等产业,形成相关业态聚集和消费聚集,带动就业,推动区域经济发。健康小镇将成为未来特色小镇发展的新走向,迎来黄金发展期。绿维文旅通过分析健康产业市场、与旅游产业结合的六种形式,基于大量案例研究,从环境体系、项目体系、服务体系、居住体系四个方面,总结了健康小镇的开发要求,提出并分析了健康小镇的四大开发方向及打造要点。

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不仅关系着每一个人的幸福,也与国家的进步与民族的兴衰息息相关。总书记指出“没有全面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国家长远发展为基点,以民族伟大复兴为目标,吹响了建设健康中国的时代号角。2015年在十八届五中全会公告中,建设“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在2016年8月19-20日召开的世界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李克强总理强调,要努力把健康产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在“健康中国”正式成为中国发展的核心理念下,健康产业已经成为新常态下服务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在未来20年,必将迎来一个发展的黄金期,大健康时代已全面来临。

大健康时代下,随着物质条件的不断改善及精神追求的崛起,人们对健康的追求,已不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是涉及物质和精神的各个层面,追求多元化、个性化的健康服务。其核心是自我健康管理,通过排除或减少健康危险因素,达到身体、精神、心理、情绪、社交、道德等方方面面的健康。随着大城市病的不断涌现,小城镇以其环境好、水质好、空气优、氛围静的优势,成为了城市人群追寻健康与宁静的首选之地。因此,康养资源、休闲度假与镇域发展推动下的健康小镇,有着独特的发展优势。

一健康产业市场潜力巨大,未来增速快在欧美发达国家,大健康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15%,我国大健康产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仅占GDP的4-5%,不过未来的发展空间极其广阔。主要体现在:第一,我国存在大量的病人及亚健康人群。数据统计,中国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定义的人群只占总人口数的5%,与此同时,有20%的人处在疾病状态中,剩下75%的人处在“亚健康”状态。

第二,老龄化人口将达到高峰。截至2015年底,我国60岁以上人口达到了2.2亿人,占总人口的16.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1.4亿人,占总人口的10.5%。预计到2050年,中国老年人口将占全国人口总数的36.5%。这将是一个庞大的健康消费群体。

第三,中等收入阶层崛起。2015年我国中等收入群体达到了1.09亿人,财富总值达到了7.3万亿美元,占全国财富的32%。调查显示,中等收入及以上人群是健康产品和服务的主要消费对象,这一群体人数的持续攀升,意味着巨大的市场规模增量。

综上,在庞大的潜在市场驱动、国家政策支持、互联网+等技术突破、人们生活方式及观念转变下,我国健康产业必将迎来黄金发展期。2015年,我国大健康产业的规模为2.8万亿元,2016年预计达3.2万亿,《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8万亿元以上。

二健康与旅游相结合,为健康小镇发展奠定基础经济收入及中等收入人群的增长、带薪休假制度的进一步落实和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推动着原来以观光休闲为主体的旅游市场逐渐向以度假居住为核心,结合观光、休闲、体验、养生的度假市场转变,大众度假时代已经全面来临。度假时代下,人们不再追求赶景点、忙拍照,而是希望可以尽可能的停留下来,沉淀心灵、享受生活、体验“闲情逸致”,最终带来身体的放松与心灵的愉悦。可见,旅游度假的核心价值也是游客身心的健康,因此旅游与健康有着天然的耦合性,两者的结合发展,为健康小镇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一,与生态环境相结合打造生态养生:即依托项目地良好的气候及生态环境,构建生态体验、度假养生、温泉水疗养生、森林养生、高山避暑养生、海岛避寒养生、湖泊养生、矿物质养生、田园养生等养生业态,打造休闲农庄、养生度假区、养生谷、温泉度假区、生态酒店/民宿等产品,形成生态养生大健康产业体系;

第二,与养生养老结合发展健康享老:将医疗、气候、生态、康复、休闲等多种元素融入养老产业,发展康复疗养、旅居养老、休闲度假型“候鸟”养老、老年体育、老年教育、老年文化活动等业态,打造集养老居住、养老配套、养老服务为一体的养老度假基地等综合开发项目,带动护理、餐饮、医药、老年用品、金融、旅游、教育等多产业的共同发展。第三,与体育运动结合打造运动康体:依托山地、峡谷、水体等地形地貌及资源,发展山地运动、水上运动、户外拓展、户外露营、户外体育运动、定向运动、养生运动、极限运动、传统体育运动、徒步旅行、探险等户外康体养生产品,推动体育、旅游、度假、健身、赛事等业态的深度融合发展。第四,与文化休闲结合打造文化养心:深度挖掘项目地独有的宗教、民俗、历史文化,结合市场需求及现代生活方式,运用创意化的手段,打造利于养心的精神层面的旅游产品,使游客在获得文化体验的同时,能够修身养性、回归本心、陶冶情操。如依托宗教资源,打造文化度假区、依托中国传统文化,打造国学体验基地等。

第五,与休闲农业相结合打造健康饮食养生:药食同源,是东方食养的一大特色。因此美食养生可以说是健康旅游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内容。健康食品的开发,可以与休闲农业相结合,通过发展绿色种植业、生态养殖业,开发适宜于特定人群、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生态健康食品,同时结合生态观光、农事体验、食品加工体验、餐饮制作体验等活动,推动健康食品产业链的综合发展。

第六,与中医药及现代医学相结合打造康疗养生:康疗养生产品的构成主要是以中医、西医、营养学、心理学等理论知识为指导,结合人体生理行为特征进行的以药物康复、药物治疗为主要手段,配合一定的休闲活动进行的康复养生旅游产品,包括康体检查类产品。它是医疗旅游开发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第七,与度假居住相结合打造居住养生:居住养生是以健康养生为理念,以度假地产开发为主导而形成的一种健康养生方式。这种养生居住社区向人们提供的不仅仅是居住空间,更重要的是一种健康生活方式。除建筑生态、环境良好、食品健康等特点外,它还提供全方位的康疗及养生设施及服务,并为人们提供冥想静思的空间与环境,达到在恬静的气氛中修身养性的目的。

三健康小镇开发要求市场群体的消费需求决定了项目的具体开发形式。健康的消费群体包括医患群体、中年亚健康人群、老年群体及青少年群体。医患群体通常对医疗资源最为敏感,要求也最高,另外一些患有特殊疾病的患者更偏向于具有特殊气候环境的区域。

中年亚健康人群的消费偏好比较多元,更关注的是一些康疗设施及项目的配备,比如温泉、运动、美容养颜等。老年群体偏爱环境良好、医疗设备完善的区域。

针对青少年群体的康养项目主要包括针对肢体疗养、运动健身、能量康复、皮肤健康、生活管理、营养膳食等。据此,在研究大量案例的基础上,我们对健康小镇从环境体系、项目体系、服务体系、居住体系四个层次,对其开发要求进行了总结。四健康小镇开发方向及打造要点1医疗型依托一定的气候及生态环境资源,重点开发或引进先进的医学设备设施及项目,形成能够满足疾病患者医疗前的检查、医疗中的治疗、医疗后的康复等全方位需求的产品体系。这一开发形式的特点在于,对医疗条件、医疗技术、医疗专业人员、医疗服务的要求较高,另外还需将医疗与度假结合起来,为医患人员提供相对安静、生态、健康的度假方式,并提供较长时间居住的便利条件。生态环境良好、交通条件便利、距城市较近的区域适合这一开发形式。其开发结构如下: 2康体型借助一定的地势及资源、气候条件,重点打造运动设施、场所,为游客提供强身健体、放松身心的独特体验,通过身体的释放,达到身心的愉悦。与普通的运动休闲不同,康体运动要求实现健康管理、运动休闲和旅游度假的融合,因此,诸如运用先进的设备和视频分析技术对游客的运动表现进行分析,在专家指导下进行调整等健康服务,显得尤为重要。这一开发形式,需要一些特殊的自然条件,比如山地、滨海、森林、冰雪等。其开发架构如下:

3康养型康养型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养生方式,它将养生理念贯穿在旅游的全产业链中,形成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它一般选址在空气优良、环境优美、安静私密的区域,配备较为齐全的康养设施及项目,构建养身、养型、养情、养味、养颜、养心、旅游度假的全产品体系。这一开发形式对环境和养生设备设施的要求都比较高。其开发架构如下:

4享老型享老型主要面对老年群体,不同于以往的养老模式,要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通过舒适愉悦的生活环境、人性化的专业侍候体系、智能化的专控服务体系、便利性的特色产品体系保证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通过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多元的休闲娱乐项目设置,使老年人获得心理上的享受。其开发架构如下:

第四篇:特色小镇丨特色小镇土地政策与用地指标问题如何解决

特色小镇丨特色小镇土地政策与用地指标问题如何解决

从统计数据上看,第一批建成的特色小镇是全国整个建制镇中的佼佼者,平均建成区面积是普通镇的两倍。但即便如此,入选的特色小镇仍普遍反映建设用地指标是制约城镇建设项目发展的主要问题。因此,特色小镇发展的土地要素保障仍是亟待破解的难题。特色小镇的支持政策中央层面 《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中的第6条“完善土地利用机制”为解决特色小镇用地问题指出4条解决路径:一是规范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二是建立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激励机制,允许存量土地使用权人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符合相关规划的前提下,按照有关规定经批准后对土地进行再开发;三是因地制宜推进低丘缓坡地开发;四是完善集体建设用地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机制。地方层面

各地关于特色小镇的用地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措施:建设用地计划优先安排用地指标。重庆市下达特色小镇示范点建设用地计划专项指标。福建省国土资源厅对每个特色小镇各安排100亩用地指标,新增建设用地计划予以倾斜支持。奖励和惩罚用地指标。浙江省对如期完成规划目标任务的,省里按实际使用指标的50%给予配套奖励,其中信息经济、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类特色小镇按60%给予配套奖励;对3年内未达到规划目标任务的,加倍倒扣省奖励的用地指标。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湖北省2017 年起单列下达每个特色小(城)镇500亩增减挂钩指标;陕西省分批次给予每个省级重点示范镇1000亩、文化旅游名镇(街区)200亩城乡建设增减挂钩用地指标支持;贵州省形成的增减挂钩指标在保障农村发展用地后,节余部分进入市(州)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公开交易。

利用低丘缓坡、滩涂资源和存量建设用地。福建、江西、山东、湖北、浙江等省都要求特色小镇的建设要优先利用低丘缓坡地、滩涂资源和存量建设用地;杭州市上城区通过仓库更新、厂房农居改造、历史建筑修缮和环境整治等方式打造了面积约2000亩、4A级景区标准的山南基金小镇。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和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福建省规定,对工矿厂房、仓储用房进行改建及利用地下空间,提高容积率的,可不再补缴土地价款差额;河南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镇区废旧厂房改造和荒地、废弃地开发利用以及低效用地再开发;四川省要求特色小镇建设要用好增减挂钩、土地综合整治、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工矿废弃地复垦整理、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等土地政策。

过渡期按原用途使用土地。福建省规定,在符合相关规划的前提下,经市、县(区)政府批准,利用现有房屋和土地,兴办文化创意、科研、健康养老、工业旅游、现代服务业、“互联网+”等新业态的,可实行继续按原用途和土地权利类型使用土地的过渡期政策,过渡期为5年。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和租赁。内蒙古自治区鼓励农村牧区集体经济组织和农牧民以土地入股、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租赁等方式有序地进行农家乐、牧家乐、家庭旅馆、农庄旅游等旅游开发项目试点;广西、四川、甘肃等省(区)也都在探索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利用方式。如何用好政策来“解困”?实现产城融合,产业发展为先。

除大城市郊区的特色小镇之外,其他地区的特色小镇不应强调“非镇非区”模式。我国80%以上的建制镇的建成区面积都在3平方公里以内,规模相当小,特色小镇应当以建制镇建成区为依托适当拓展,避免脱离建制镇开辟新区域用于建设,从而减少对耕地的占用。同时特色小镇建设要以城镇为基础,承载产业发展,以产业为保障,建设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吸引更多农业转移人口。要防止以特色小镇建设为名,违法违规搞圈地开发。

坚持集约节约用地原则。在建设中,特色小镇用地应优先使用闲置土地,提高存量土地的使用效率,其工业用地投资强度应不低于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投资强度,产业用地要采取招拍挂等市场化出让方式,公共设施建设在特许经营合同或者PPP协议中要对用地效率提出要求。统筹城乡发展。鼓励地方以集体建设用地入股租赁等形式参与特色小镇项目,让当地农民分享特色小镇发展收益,保护其合法权益。同时,制定激励和约束制度,建立特色小镇用地长效机制。特色小镇的建设中,若采用PPP模式进行,则有更多创新做法:可通过“PPP+土地”联合公开招标的方式更加便捷的获取土地,2016年10月11日,财政部发布《关于联合公布第三批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示范项目》(财金〔2016〕91号)规定:“依法需要以招标拍卖挂牌方式供应土地使用权的宗地或地块,在市、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编制供地方案、签订宗地出让(出租)合同、开展用地供后监管的前提下,可将通过竞争方式确定项目投资方和用地者的环节合并实施”; 2016年10月24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传统基础设施领域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工作导则》(发改投资〔2016〕2231号),明确指出“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采用多种方式保障PPP项目建设用地。如果项目建设用地涉及土地招拍挂,鼓励相关工作与社会资本方招标、评标等工作同时开展”; 2016年10月28日,国土资源局印发的《产业用地政策实施工作指引》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6〕38号),对解决PPP项目用地问题进行了明确规定: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方式(PPP模式)实施项目建设时,相关用地需要有偿使用的,可将通过竞争方式确定项目投资方式和用地者的环节合并实施使用。文件中明确了下列情形可将通过竞争方式确定项目投资主体和用地者的环节合并实施:

(一)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方式实施项目建设时,相关用地需要有偿使用的;

(二)通过招标方式确定新建铁路项目投资主体和土地综合开发权中标人的;

(三)政府将收回和征收的历史遗留损毁土地复垦并用于旅游项目建设的。以合并竞争方式确定项目投资主体和用地者的,市、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依法独立履行编制供地方案、签订供应合同和实施用地供后监管等法定职责。但在实操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是,特色小镇开发主体或其他社会资本,除通过规范的土地市场取得合法土地权益外,不得违规取得未供应的土地使用权或变相取得土地收益,不得作为项目主体参与土地收储和前期开发等工作,不得借未供应的土地进行融资;PPP项目的资金来源与未来收益及清偿责任,不得与土地出让收入挂钩(财金[2016]91)。此外,土地出让收支需全额纳入地方基金预算管理,收入全部缴入地方国库,支出一律通过地方基金预算从土地出让收入中予以安排,未列入预算的各类项目一律不得通过土地出让收入支出,实行彻底的‘收支两条线’(《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管理办法》,“财综[2006]68”)。总的来说,对于特色小镇项目中的国有土地获取问题,通过无偿供应和有偿供应的方式:土地获取采取划拨方式的不用支付出让金,对社会资本最有利。然而土地划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且必须符合《划拨用地目录》。而如今《划拨用地目录》划拨用地范围正在不断缩小,土地有偿使用的比例正不断扩大《(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扩大国有土地有偿使用范围的意见》国土资规〔2016〕20号(以下简称《意见》))。

此外,划拨土地使用权若进行融资抵押,必须经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批准,并符合下列条件:(一)土地使用者为公司、企业、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二)领有国有土地使用证;(三)具有合法的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产权证明;(四)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和《划拨土地使用权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向当地市、县人民政府交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或者以转让、出租、抵押所获收益抵交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划拨土地使用权管理暂行办法》第六条)。国有土地通过出让的方式,可以收取出让金,对地方政府有利。土地的出让金作价入股可以缓解地方政府的资金压力,但操作中还存在的问题是,不经过招拍挂流程,政府不收益或少收益让渡收益给社会资本可能会存在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另一个是股权比例问题,PPP项目中,土地作价出资后,现实中可能会出现政府在项目公司所占的比例会超过50%的情形。在PPP项目中,不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除公共租赁住房和政府投资建设不以盈利为目的、具有公益性质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用地可以作价出资方式供应外,其余土地均应以出让或租赁方式供应,及时足额收取土地有偿使用收入(《财金[2016]91号关于联合公布第三批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示范项目加快推动示范项目建设的通知》)。且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作价出资或者入股的使用年限,应与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期限相一致,但不得超过对应用途土地使用权出让法定最高年限。《意见》中提出,根据投融资体制改革要求,对可以使用划拨土地的能源、环境保护、保障性安居工程、养老、教育、文化、体育及供水、燃气供应、供热设施等项目,除可按划拨方式供应土地外,鼓励以出让、租赁方式供应土地。要解决项目公司负债的问题;租赁方式比较灵活,但难以抵押融资。

在实际的项目中,要根据项目特点和土地条件等确定国有土地获取方式,不论以哪种方式获取国有土地,关键还是制定合同的环节,各方应当通过合同约定好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解决好土地问题。用地指标如何解决?

下载聚焦特色小镇丨一个最美乡愁艺术小镇的诞生记word格式文档
下载聚焦特色小镇丨一个最美乡愁艺术小镇的诞生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