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家有儿女》中“美国男孩”来看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
从《家有儿女》中“美国男孩”来看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
贾毅樊
摘要:家庭教育是指父母对孩子采取的教育方式,会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所产生影响。它是整个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同时它对塑造孩子的价值观、世界观起着关键作用。而本文通过对影视剧《家有儿女》中“美国男孩”这一集来探讨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以及分析差异背后的原因和启示。
关键:家庭教育,教育方式,教育内容,顺从性和独立性,群体意识和个人主义,差异
一、引言
在历史长河的积淀中,每一种文化都衍生出其带有民族特色的家庭价值观。由于思想观念的基础以及文化传统的迥异,中美家庭文化蕴含着不同的价值观,具有各自鲜明的特征。《家有儿女》是中国大陆的一部关于少儿题材的情景喜剧,采用重组家庭作为故事展开的平台。在美国生活多年的夏东海离婚后带着7岁的儿子夏雨、女儿夏雪,后与中国传统妇女刘梅结婚。刘梅也曾离异,并带有一子叫刘星。他们的故事便在这样的条件下开始了。
二.主要情节
影视剧《家有儿女》中“美国男孩”这一集主要讲:夏东海的美国朋友大尼克把儿子小尼克‘快递’到夏家,托夏东海照顾。小尼克一到夏家就掏钱交生活费,并称刘梅就是自己的在中国的监护人,自己出了问题要由刘梅负责。刘梅顿时紧张起来,生怕小尼克出了闪失,就按照照顾中国孩子那样,对他照顾有加。而个性十足的小尼克到家的第一晚就在小区里搭上了帐篷,并表示喜欢这样自由的睡,而且自己在美国也是这样的。一波刚平,一波又起,小尼克在夏家装扮成蜘蛛侠的样子,这回让刘梅更加头疼了。而刘梅为了防止小尼克出现意外,在家里实行了“严密的防范措施”,如锁死阳台,防止小尼克学蜘蛛侠那样飞檐走壁;还把他的攀岩索拿来晾衣服;还偷偷藏起了小尼克的道具。小尼克为此很是不满,说刘梅侵犯他的人身自由权,并且打电话报警,还因为这个不吃饭,想换监护人,就此小尼克情绪出现了波动。
二、中美家庭教育观的差异的体现
从上述情节中我们可以看出小尼克有一些行为和刘梅的行为发生冲突,因此两个人在交流时的不愉快,而这些行为主要是:1.小尼克来刘梅家,首先他交生活费,并称刘梅是他在中国的监护人,出了什么事要她负责;2.小尼克喜欢自由,晚上不睡在刘梅家里,要睡在帐篷里;3.小尼克喜欢蜘蛛侠,晚上喜欢穿上蜘蛛侠的服装来“飞檐走壁”;4.小尼克认为刘梅收起他的攀岩索是侵犯他的人生自由,并且报警和投诉。而造成这些冲突的主要原因是两者在跨文化交际时都没有注意到对方思维以及价值观等等方面的差异,更细的来说刘梅作为中国式家长,企图运用中国式家庭教育的方法来教导小尼克,但小尼克是深受美国式家庭教育的影响,并不完全赞同刘梅的管教方式。这也凸显了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差异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
1.教育方式的不同:在影片中小尼克由于喜欢穿蜘蛛侠的衣服来玩,因此刘梅怕他做出危险的动作,所以便采用“堵”得方式,把他所有的东西给藏起来以此来杜绝危险事故的发生。这种行为体现中国传统的家庭地位,父母在家庭中具有权威地位,凡事都要经过 父母的允许;再者采用“堵”的方式也是中国式家庭教育常用的,而国外则常常采用“疏导”的方式。这正体现了在中国式家庭教育中,孩子是出于被动地位。
2.教育内容的不同:在影片中小尼克交生活费,以及喜欢睡帐篷就睡,非常注重自己个人自由,而刘梅却觉得“朋友来住还交什么钱;小孩子讲什么自由”等行为是完全不需要的。这些也正是教育内容的差异造成的。在中国式家庭教育中,父母主要侧重的是语言和逻辑能力的培养,即在家庭教育中以知识为本位。我国家庭教育中的家长对子女进行的文化知识教育实际上只局限在分数教育层面,即“功利性知识”,而进行的艺术教育在很大层面上只是作为知识不足的补偿,并未真正起到教育的目的。而在美国式家庭教育中,子女是独立的个体,他们属于自己,他们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做事方式,成人要接受、理解并尊重他们,这是教育的前提。而且父母不会过多的去限制自己的子女,给予他们一定程度上的自由。自主式教育是美国家庭教育的主导思想,它是建立在对儿童的的尊重、信任的基础上,给孩子提供充分自由的发展机会,让他们学会自己管理自己。
三、中美家庭教育观的差异的原因
1.顺从性与独立性
中国传统历来主张“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妻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形成了一套严密的伦理宗法等级制度,下级对上级要忠诚,晚辈对长辈要顺从。在家庭教育中表现为,家长总是意味着权威,作为统治者在家庭中处于核心地位。孩子在父母眼里永远是长不大的,一切要由父母做主,强调用诱导和压制的手法迫使儿童循规蹈矩,顺从听话。至今中国人在评价孩子时,听话、稳重仍是一大优点。这种教育 养成了学生遵纪守法的习惯,服从听话的习惯和自我约束的习惯。主导美国的文化是欧洲文化,他们深受欧洲新教思想的影响,同时又受文艺复兴的影响,他们追求自由、平等,十分重视个人权力和独立性。民主、自由、人权理念的人本主义思潮渗透于美国各个角落,依靠个人力量创造幸福。因此,在美国家庭,家长非常注重孩子独立性的培养,父母注重从小就培养孩子独立、自信、富于探索等个性品格,让孩子学会在社会允许的条件下自己做决定,独立解决自己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父母和孩子就像是朋友一样,当遇到事情时,父母一般都是给孩子建议,让他们自己去做决定。2.群体意识与个人主义
中国人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非常看重群体意识。在家庭中,个人是血缘关系的一个环节,在社会中个人也是复杂关系网中的一个纽结,正是这种关系把所有个人联合成一个有机整体,个体消融于整体之中,整体的价值永远高于个人价值。而在中国文化中,价值取向往往谋求“天人合一”,培养人的群体意识和整体人格,强调服从集体,注重言行的规范化和自我控制,反对独立意识和锐意进取。个人不能脱离集体,否则很难适应社会。而美国文化则不同,他们更看重作为个体的人,崇尚个人的发展,人人都想充分发挥自己独特的个性,充分享受个人的权利和自由。个人主义被认为是“反对组织的控制,肯定个人和团体的利益”,而这种意识乃是欧洲文化传统的延续,因此在这种文化传统中,个人是至高无上的。
四、中美家庭教育差异带来的启示
1.改变传统的家庭教育地位观,让孩子处于教育的核心地位 家庭教育在保留对传统的文化道德理念倡导的同时,必须学会尊重孩子,给予其一定的空间,重视其独立性的培养,培养孩子具有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独立的选择能力,判断能力,审美能力等等;多给予鼓励和肯定,加强与孩子在情感上的沟通与交流。充分发掘和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在教育的同时,要以孩子为核心,教育的方法要适合孩子的身心发展。2.注重学业教育的同时,要积极的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实践交往能力 家庭教育不仅仅是智力上的教育,而是培养孩子综合能力的重要教育环境。中国式家庭教育中,父母往往注重孩子学业教育,通俗的讲是更加注重分数,当然这与中国的国情有关。因此在适当追求分数的同时,父母应当积极培养孩子独立意识,让孩子独立的去学习,独立的去解决事情,同时在学习的同时也要让孩子多出去参加实践活动,与人交流,在实践交流中得到成长。
五、结语
中美家庭教育存在的差异,也正是两国文化差异的一个缩影,都体现了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文化的不同,也都反映了自身国家的实际情况,实际需要,尽管存在着差异,但都是家庭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经验,因此在立足我们自身实际情况下,积极借鉴美国一些好的家庭教育方式,从而改善自身的教育,使之为我所用。
参考文献:
[1] 胡文仲.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王雷英.文化视角下的中美家庭教育比较和启示[J].改革与开放,2011,(41). [3]杨志华.文化价值观视野中的中美家庭教育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16). [4]闵正威,李昊凤.文化差异对家庭教育的影响[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 [5]王雪,顾相菊.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j].科技信息,2010:27.
第二篇:从家庭教育看中美价值观的差异——俞天毅
从家庭教育看中美价值观的差异
【摘要】
在全球化日益盛行的今天,中西文化的差异一直为许多人所研究的话题,而其中价值观的差异性也是研究的一个重点。本文以中国与美国家庭教育的目的、内容、观点、方式、方法以及评价作为背景案例,挖掘蕴藏其中的有关于中美价值观在几个层面上的不同之处,包括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差异、平等与上下等级的差异以及独立自由与保守规矩的差异,并在最后总结所有部分的内容。本文以家庭教育为一个突破口,以一个小的基点审视中美价值观的不同。
【关键字】
家庭教育价值观差异中美
【文献综述】
对于中美价值观观念的差异这一话题,许多学者专家就不同的方面对此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云南财大的杨文华老师在《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中美婚姻家庭价值观比较》一文中表述了在中国男女结婚不仅仅是双方的个人私事,更是家庭集体行为,而离婚是一大失败,而在美国结婚完全是二人的结合,如若不和,他们认为分开是很正常的事情,李才在《中美跨文化商务谈判中的价值观差异》中分析了在商务谈判中中美双方在待人接物方面存在差异,中国人注重和谐,美国人则更倾向竞争性。在法律方面,美国人更惯用法律手段,而中国人则喜欢私下解决等各种差异。田苗在《浅析文化价值观对中美师生处理冲突的影响》中也表明了集体主义文化价值取向的中国学生会尽量避免冲突,而个人主义的美国学生则会维护自身权利。在这里,我发现就中美两国的家庭教育而言,其方法、态度以及结果都是大相径庭的,而其不同的面貌与内在也反映了双方在价值观念上的不同,所以,我将以家庭教育为背景案例,浅谈几点中国与美国人民在价值观上的差异。
一、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美国人崇尚的是个人主义,即是认为个人虽然离不开社会集体,但是正是由于个人对自 我利益和幸福的追求才推动了社会的前进,所以在社会事务中应首先考虑个人,而中国人崇尚的是集体主义,它强调了集体利益应该凌驾于个人利益之上的文化价值观念,所以每个人都必须服从于集体,二者不同。
在美国,“个人主义”在家庭教育中的存在非常明显。一般而言,父母抚养孩子到18周岁便已经尽到了父母的义务,不会再给孩子更多的经济支持,而是让孩子进入到社会上谋生,或创业,或半工半读,孩子的身份已经算是正式的美国公民,也就意味着权利与义务的相互统一。而在此之前,由于美国的教育倾向于个人本位原则,在孩子未满18岁前,父母为孩子设定目标时,会十分尊重孩子的个人意愿,父母将自己的角色定位为孩子的合作者以及支持者,这是因为孩子是家庭的一员,而个人具有最高价值,家庭教育中它则是十分被尊重的。而在中国,“集体主义”是一抹十分浓厚的色彩。相应的,我们也把中国家庭的教育称之为“群体”教育,强调个人与整个家族集体的血缘纽带,孩子属于家庭,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为他们的教育操心,长大后也为他们的婚姻和工作前途着急,当上爷爷奶奶后便甘愿承担照看孙子孙女的义务,而在对孩子的教育中们也是以家庭或是家族的利益为核心,希望孩子可以留在身边,并最后集成自己家族的事业,这一套“合情合理”是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最为基本的价值判断标准,从而达到家庭内部的整体合一。
除此之外,在美国基督教的影响下,健全的社会保障机制的支撑下,家庭中形成无孝顺思想的价值观,儿女的一切并非来自父母,而是上帝赐予他们个人的财富,为美国的下一代也会逐渐培养起个人意识。而在中国,人们认为自己的生命来自父母,父母也从小就告诉自己的孩子必须做到孝顺,即顺从他们的意思,因为父母是孩子的来源,没有父母也就没有孩
子,这也就进一步维系了中国的集体主义:个人永远属于集体并听从于集体。
二、平等与上下等级
在美国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是绝对的平等的,从下级可以直呼上级的名字就可见一斑,而在中国,还是分上下级别的,晚辈必须在长辈面前保持谦虚,下级也必须十分尊重上级。这种种价值观上对于平等与否的差异在孩子自小的家庭教育中也是有迹可循的,在美国家庭中,父母所担当的角色相当于中国的“朋友”,是孩子想法与动机的引导者与指路人而绝非主宰者,他们绝不会包揽孩子的事情,因为父母不仅注重孩子的成长,更加看他们的个性发展。父母与孩子平等,孩子有自己的交际圈,有自己的想法,父母绝不干涉,而且不仅如此,当子女懂事后,在家庭中便有了表决权,换句话说,父母与子女间不需要有什么依赖、无法分割的关系,子女尊重他们的父母,但并不认为父母是不可置喙的权威,也许作为一个中国人无法想象,不过有如朋友一样,双方完全平等。
而在中国,由于价值观念的不同,情况也远不一样。中国著名学者许良光以家庭成员关系的主线轴把中华传统的家庭模式列为“父子型”,即父亲的权威是至高无尚的,在中国古代也有“父为子纲”的说法,家庭成员必须服从父亲,并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为家庭而付出。受古代文化的影响,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命令子女必须绝对的服从,就算不愿意,在一般的家庭中子女也得按照父母的指令去做,后者意味着绝对的尊严和权威。此外,父母会告诉孩子“长者恒为师”,在家庭里面,年幼者在年长者面前一定得保持谦虚,不可冒犯长者,这实际上也就形成了一种上下等级的差异,但也不可否认在“礼”这一方面做的不错。
值得一提的是,当中国的孩子慢慢长大之后,特别是到了升学阶段,另一种不平等又悄然而至,孩子在家中的特殊地位得以凸显并成了重点保护,俨然全家的中心人,各种包办与百依百顺,过分满足孩子的要求并且过分在经济上优待孩子,这其实又造就了一种等级差别,但这也正是中国在近年来产生的一种新兴价值取向,但并没有因此而否定了父母的权威,只是在另一种概念上的顺从。
我们还是可以明显地看出,在价值取向方面,中国由于古老的历史影响,更偏于上下等级的区别,而美国则是一个自由平等的国家,讲究人人平等。
三、保守与放任自由
中美之间价值观的差异还体现在保守与自由上,在中国,人们大都思想比较保守,认为 保守低调行事方能细水长流,而美国确实一个崇尚开放与自由的国家,自由才是他们所追求的东西,当然,这一对截然不同的价值取向同样体现在中美两国的家庭教育方面。
在中国的家庭教育中父母一般采用说教的方法教育子女,他们要求孩子守规矩、听话懂事、不惹父母生气。中古父母很注重社会适应性教化,以一种既定的方式培养孩子。他们不希望孩子取走一些不寻常的道路,只要求他们的孩子可以有一个良好的成绩并在将来可以谋得一份好的职业并在顺境中平平稳稳的过一生,不要有什么波澜。这也正是很典型的一种保守型价值观,求得生活的安稳与一成不变,那就是一种最大的满足与幸福,就算在家庭教育中子女有什么不同寻常的特殊想法,家长也会在考虑到其中存在的风险后拒绝,并坚持一种更加稳定与保守的人生路线。
而美国的家庭教育则不然,美国的家庭教育旨在把孩子培养成一种具有适应各种环境和独立生存的人,父母从孩子小德时候起,即注重对他们的磨练,没有任何的规则。除了最基本的道德共识外,父母不会为孩子描绘任何蓝图,会让他们自由发挥,去在社会的荆棘中摸爬滚打,让他们在受伤与磨砺中成长,并找到自己所认同的人生之路,让孩子最终成为真正的社会人,让他们可以自己承担责任,这是一种自由发展的价值观,美国人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展现出自我的特点。
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在家庭教育中即可看出中美两国人民的价值观是截然相反的,前者的教育更为保守,讲究稳扎稳打,换句话来讲,中国人民更崇尚一种相对安定保守而拥有尽
量少的未知的价值取向,而美国人民更加自由随意,也更敢于冒险,崇尚的是一种开放自由的价值观。
【结语】
综上所述,以中美两国的家庭教育为窗口,我们可以十分清晰地看出两国在文化价值观上存在着诸多差异且十分明显并值得我们去分析与研究。这其中的差异体现在中国的集体主义思想与美国的个人主义价值取向。中国传统的上下长幼的差别以及美国的崇尚上下级长幼的完全平等,中国人民的保守内敛与美国人民的自由开放。对中美两国价值观的种种差异,是各自国家由于民族及历史原因长期而来所形成的,各有其特点与其优势之处,两国人民也在各自价值观的多重引导下形成了各自民族灿烂而辉煌的民族文化,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中美两国人民需要了解各自及对方的价值取向,并在求同存异的思想引导下进一步加强两国文化的碰撞与交流,这也许正是关于这个主题的种种研究的真正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 李凌艳 国外父母教育观念研究综述【J】 学前教育研究 1995(6):60.62
【2】 刘爱民 浅析中西方教育差异 《教育论坛》【J】 2007.(8)
【3】 朱永涛 美国价值观——一个中国学者的探讨 北京外国教学研究出版社 2002
【4】 吴琼 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及其启示【J】 求实.2000
【5】 关于价值观研究现状的调查报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02(1)
【6】 孙琼如 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与启示 《教书育人》【J】 2002(7)
【7】 杨志华 文化价值观视野中的中美家庭教育比较 全球教育展望 2007
【8】 黄河清 中美家庭教育的跨文化比较【J】 外国中小学教育 2003(1)
【9】 邵璇、张晶 中美家庭教育观差异及跨文化交际研究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0(4)
【10】 王玉琼 中美传统家庭价值观的比较——从水患事故谈起 2007(5)
第三篇:从《喜福会》母女冲突看中美家庭教育差异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最新200份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纯真年代》中社会与个人的碰撞汉英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及翻译《当幸福来敲门》的人际功能文本分析从跨文化的角度研究中英幽默论《双城记》中的现实主义风格英式英语与美式英语的词汇差异《达洛卫夫人》与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女性主义从功能翻译理论看《风声》的字幕翻译策略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解读《喜福会》菲尔丁小说《汤姆•琼斯》中的戏剧因素分析英语广告语中隐喻的研究隐喻认知理论与英语词汇教学中英婚姻观对比中西方快餐的文化差异会话中性别差异的语用研究英语环境的营造对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试分析《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模式Where Should Gone With the Wind Go?——Study on The Disputes Among Critics of Gone With the Wind初中英语词汇教学法研究综述“雨中的猫”与“一个小时的故事”中女性意识觉醒的比较研究从《永别了,武器》与《老人与海》浅析海明威的战争观A Comparison of English Vocabulary Learning Strategy Use in Learners of Different Ages 23 析《傲慢与偏见》中达西的性格及人物形象Love and Death in The Awakening英文电影中俚语的翻译策略A Contrastive Study of Politeness Principle in English and Chinese从《马拉喀什》和《射象》看乔治•奥威尔散文的艺术风格论《金色笔记》的多元主题论多丽丝•莱辛小说《金色笔记》中的现代女性意识的体现汽车广告中的中西文化差异研究
A Study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Reflected in Chinese and English Proverbs
从《爱玛》看简•奥斯丁的爱情观
论科技英语翻译中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和谐统一
浅论英文原声电影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从历届美国总统访华演说探讨其对中国所传递的价值观
善,还是恶――《我弥留之际》中安斯性格分析
达尔文主义视角下的《卡斯特桥市长》
欧美电影对英语学习者英语口语的影响
毕业论文]比较《荆棘鸟》和《金锁记》小说中女性婚姻爱情悲剧原因
英语新闻的互文性研究
小说《飘》中瑞德巴特勒的人物性格分析
浅析奥斯卡•王尔德童话作品中的唯美主义思想 On the Combination of Romanticism and Realism in John Keats’s Poems 案例教学法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论中英情感隐喻的异同点 Study on Dietetic Cultures in Different Regions in China 从归化和异化的角度看张谷若《德伯家的苔丝》的翻译 《呼唤》中倒装句汉译策略研究 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分析《傲慢与偏见》中的爱情婚姻观 中美家庭教育文化对比及其根源分析 英汉委婉语跨文化对比研究 An Analysis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arlett’s Personality in Gone with the Wind 浅谈毕业生求职面试技巧 On Analysis of Jonathan Swift’s Satiric Arts in Gulliver’s Travels 苔丝悲剧形成原因研究 从《红楼梦》和《简爱》看中西方女性主义 浅析《远大前程》中的两个乡村女性形象——乔大嫂和毕蒂 分析《宠儿》中塞丝的创伤与愈合 模糊语言在英语新闻中的语用分析 分析《土生子》中的种族主义的恶性影响 《雾都孤儿》中的善与恶 影响英语词汇发展的言外因素 英汉爱情隐喻对比研究 从《红楼梦》和《飘》看中美恭维语比较 打破沉默——接骨师之女中“沉默”主题的解读 新课标下初中英语教师角色转变的研究 A Study of Intertextuality in Advertising Text Black Women's Searching for Identity in Toni Morrison's Sula 从《奥兰多》看伍尔夫的双性同体 从《撞车》谈种族主义对美国黑人的影响 透析《洛丽塔》中的性 从《康州美国佬在亚瑟王朝》看马克•吐温的幽默讽刺艺术 浅析卡夫卡小说中的荒诞意识 论矛盾修辞法在英语广告中的语用功能 The Research of Chinese and Western Names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e Symbolic Meanings of Plant Term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Comparison and Translation 商务英语合同的翻译特点及策略研究 幻灭的美国梦:《夜色温柔》的象征意义解读 在仙境中成长——《爱丽丝梦游仙境》的主题研究 功能视角下商务英语合同英译汉的技巧探析 礼貌用语中的语用失误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bout Vacant Words in Dreams of the Red Mansion 从电影《阿甘正传》看二战后美国价值观 An Ecocritical Analysis on Lady Chatterley’s Lover 挣脱枷锁,走向自由——从《人性的枷锁》看毛姆的人生观
新闻标题中的对话性
相似的母爱,不同的表达——对比研究《黑孩子》和《宠儿》中的母亲形象
从认知角度看隐喻在英语词汇习得中应用
An Analysis of The Woman Warrio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struction of Discrete Identity in Chinese American Community
浅析《简•爱》的主人公简•爱
On Translation of Symbolism in Pop Songs with a Case Study of Hotel California
中美拒绝策略研究
商务英语函电的语言特征及翻译策略
从认知文体学角度分析《一桶白葡萄酒》
从小说人物分析简•奥斯汀的情感智慧
从文化适应角度看中外广告翻译
《紫色》中黑人男性形象研究
从生态批评论梭罗《瓦尔登湖》中对工业化的思考
中西悼亡诗看中西文化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汉语新词的翻译
Application of Cooperative Principles in the Study of Intercultural Business Negotiation 102 论查尔斯•狄更斯《双城记》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论“黑”字所体现的对美国黑人的种族歧视
礼貌原则在国际商务信函中的运用
汉语对英语语法学习的负迁移
从生态女性主义解析苔丝
Imagery Translation in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对《呼啸山庄》中凯瑟琳的悲剧性分析
浅析模糊语在商务谈判中的应用
A Study on Effective Multimedia-assisted SEFC Teaching
《美国丽人》中折射出的父母对青少年行为和心理的影响
基于会话含义理论分析电影《飘》中女主角郝思嘉的性格特征
从容•重生—解读《肖申克的救赎》中的人物心态
课本剧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
论《米德尔马契》中的人性主题
极权主义下人性的扭曲—— 用福柯的空间理论解读乔治·奥威尔的《》
论《好人难寻》中的哥特特征
形名组合Deep+Noun之认知研究
美国犹太文化与传统犹太文化的冲突——浅析《再见吧,哥伦布》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Translation Strategies
《红字》中丁梅斯代尔的灵魂救赎
On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Online Subtitle Translation Group
商务英语中的冗余现象及语用功能
中英商标翻译中的文化障碍与翻译策略研究
英语委婉语:礼貌视角下的有意不合作
英文祝酒辞的功能文体分析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ourtesy Language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A Brief Discussion on the Translation of Brand Names
观音与圣母之比较
分析广告英语中的修辞手段
从礼貌原则探析酒店服务英语
文化差异对商标翻译的影响及翻译策略
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分析
哈代小说《绿林荫下》的视觉呼唤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商务合同翻译研究
语用学理论在经贸英语口译中的应用
Advertising Language: A Mirror of American Value
An Image of Eternal Charm—An Interpretation of Scarlett’s Character in Gone with the Wind
冰与火具有毁灭生命的同等威力——《呼啸山庄》主题探讨
从归化和异化的角度看电影片名的翻译
英汉白色词的文化象征意义及翻译
从饮食文化看中西方人的性格差异
追求女性自我意识的孤独灵魂——评《觉醒》中的爱德娜
An Analysis of Gilmore’s American Existentialism in The Executioner’s Song
论安东尼• 特罗洛普的现实主义思想——以《巴赛特的最后纪事》为例
论《吉姆老爷》中的英雄主义
从英汉“狗”的习语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中国英语学习者道歉言语行为的中介语石化现象
房地产广告的英译研究
英汉语中恐惧隐喻的认知分析
151 跨文化交际中的移情及其能力的培养
152 On Transcendentalism in Thoreau’s Walden
153 美国电影所体现的时代精神——以《阿凡达》为例
154 英汉双语词典中的语用信息
155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the American-Context Chinese Movies
156 Double Vision in Characterization in The Great Gatsby
157 论《最蓝的眼睛》中的黑人文化传统
158 浅析新闻发布会口译语言的语体学特点
159 英语动物习语的研究及翻译
160 浅析《宠儿》中塞丝背上的树的形象
161 小说《飘》中斯嘉丽的人物性格分析
162 功能目的论视角下汉语商标的英译策略
163 《纯真年代》女性意识探析
164 从生态批评的视角看《远离尘嚣》的生态悖论
165 目的论视角下新闻标题汉译英研究
166 进退维艰的女性—《儿子与情人》的女性主义分析
167 An Interpretation of A Tale of Two C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mbolism
168 How to Avoid Chinglish on English Writing of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169 浅谈儿童文学在儿童成长中的作用-弗朗西斯•霍奇森•伯内特《小公主》和《秘密花园》之比较
170 On the Factors Leading to Different Destinies of Rhett Butler and Ashley Wilkes in Gone
with the Wind
171 欧亨利与马克吐温的讽刺对比——以短篇小说为例
172 以实玛利是谁--《白鲸》与康德哲学
173 谈英汉文学作品中数字的模糊性及其翻译
174 《蝇王》中神话元素的象征意义
175 浅谈《认真的重要性》里现实主义和唯美主义的冲突
176 Advertising Language: A Mirror of American Value
177 An analysis of the “never lost” qualities on Hemingway and his Sun Also Rises
178 美国梦的迷失—解析《了不起的盖茨比》
179 Translation Strategy on Culturally-loaded Expressions in Prison Break
180 浅谈中国古词的色彩美在英语中的重现
181 An Analysis of Two Women in the Film of The French Lieutenant’s Woman —Victorian Woman vs.Modern Woman
182 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角度浅谈吉祥语的翻译
183 浅析“冰山理论”调动读者参与的作用
184 论中美日常交际的文化差异
185 用功能对等原则分析广告标语的英汉互译
186 浅析《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写作风格
187 A Comparison between Two Chinese Versions of Uncle Tom’s Cabin
188 从功能对等理论看《哈利波特》小说中魔法生物名的翻译
189 从中美非语言差异看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及其对策
190 论《太阳照常升起》中“迷惘一代”的反叛与抗争
191 旅游英语中的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分析
192 Which Woman is More Popular in Modern Society:A Comparative Study of Tess and Jane 193 解读《纯真年代》中的爱伦的悲剧原因
194 解读《金色笔记》中的女性主义
195 英汉恭维语的对比研究
196 对《红字》中完美人性的求索--浅析海斯特与丁梅斯代尔的自我思想较量与精神升华 197 论中国特色文化政治经济词汇和缩略语的英译策略
198 从《喜福会》母女冲突看中美家庭教育差异
199 An Analysis of Conflict Images in Invisible Man
200 论《喧哗与骚动》中凯蒂•康普生的悲剧
第四篇:(英语毕业论文)从美剧《绝望主妇》中看中美家庭教育的异同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Teleology, Religion and Contexts 从涉外婚姻分析中西方文化差异 《蝇王》主题之原型解读
浅析英语演说中对照与其他修辞格的混合应用 分析《喧哗与骚动》中昆丁的人物形象和悲剧意义 浅析星巴克现象中的独特文化 Naturalism in Sister Carrie 浅论广告语汉译的美学效果
浅析“翻译文学”的本体认知与功用价值 英汉“悲伤”情感隐喻认知对比分析 浅谈来自《圣经》的英语习语
逆成构词的分类及其认知机制和规律 从英汉习语的翻译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Cultural Influences on Business Negotiation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试析《弗兰肯斯坦》中的哥特风格
顺应理论视角下《红楼梦》中委婉语的英译 对《远离尘嚣》中三个男主人公命运的分析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Translation 简爱和林黛玉的反叛性格对比分析 浅析儿童自然英语教学法的心理学优势
圣地亚哥,一位让人敬佩的英雄——海明威《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的人物形象分析 中英日委婉语语言特征
美国电视剧中双关语的研究-重点关注双关语的汉语翻译 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飘》中斯嘉丽.奥哈拉的性格特征 学生写作中中式英语的表现形式及其改进方式 《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人物形象的特点探析
文化负载词的交际翻译论——以《吾国与吾民》为例 商标文化特色和翻译技巧
浅析霍桑罪恶观在《拉帕西尼的女儿》中的体现
An Interpretation of China Bo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st-colonialism 课外作业对高中英语学习的作用研究
A Southern Elegy-A Feminist Study on Faulkner’s “A Rose for Emily” 《土生子》里的象征艺术
《宠儿》的黑人女性主义解读(开题报告+论)用批评性语言分析中美主要矛盾
英汉谚语互译中的归化与异化策略分析 中国跨文化交际学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建议 论奥康纳短篇小说的创作特色 浅析“苹果”广告中的文化因素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English Interpretation Class 《晚安,妈妈》中公共汽车和洗衣机的象征寓意 女性主义视角下《傲慢与偏见》的情态意义解读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嘉莉妹妹》中的自然主义
The Study of Humor in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operative Principle 45 The Influences of the Bible on Some American Movies 46 对比分析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的区别
分析《华伦夫人的职业》中母女矛盾所折射出的社会问题
人性的救赎——从电影《辛德勒的名单》看美国英雄主义的新侧面 49 论广告英语的人际沟通功能
中美大学生课堂讨论话语性别差异对比 51 英语商务合同的文体特点及其汉译
论夏绿蒂勃朗特与简爱在意识形态上的相似之处
以《喜福会》中的母女关系为例试析跨文化交际中的“失语”现象 54 探讨美容化妆品翻译技巧--以安利雅姿产品为例 55 合作性学习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A Study of Humour And Satire in Mark Twain’s Two Famous Adventures 57 Analyses of the Morels’Oedipus Complex in Sons and Lovers 58 陶渊明和华兹华斯的共同追求——自然
《汤姆叔叔的小屋》人物性格的宗教色彩剖析 60 简爱和林黛玉不同命运的文化透析 61 《魔戒》中的现实主义初探
从语用学角度对英语课堂中委婉语的使用探究 63 《飘》中的家园意识探究
解读奥斯卡.王尔德的《莎乐美》中的女性意识 65 中英思维模式比较分析 66 广告标语的语言特色
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浅析《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主要人物 68 网络英语的构词方式
论《第二十二条军规》的写作手法
Pragmatic Empathy and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71 高中英语听力课中的文化教学
A Superficial Analysis of Religious Consciousness of Jane Eyre 73 中美广告创意的文化差异性研究 74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商务谈判的影响
An Exploration on Different Cultures in Terms of Flowers 76 《喜福会》中隐喻的使用
基于认知语境的英语动物习语的理解策略研究——以“狗”的习语为例 78 Coherence in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A Pragmatic Study 79 “合作学习”策略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80 商标翻译中的文化要素
论《苔丝》中女性意识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冲突 82 浅析《我们共同的朋友》中的象征手法 83 浅论英文原声电影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84 福克纳小说中的圣经意象
论《金色笔记 》中的象征手法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从词汇对等角度看《红楼梦》中“笑”一词的英译 87 从文化角度探析中英基本颜色词的比较和翻译
着魔的猎人——解读《洛丽塔》中的男主人公亨伯特 89 阅读中的英语词汇教学策略 90 苔丝的反叛精神
女性哥特视角下的《蝴蝶梦》
浅析英汉基本颜色词之文化内涵--以“白”与“黑”为例 93 从三美原则看中国古诗词中酒意象的英译 94 有关“生命”概念隐喻的英汉对比研究 95 论《科利奥兰纳斯》的政治悲剧 96 分析西方末世论在美国电影中的体现 97 从构式视野下对英语图式习语的解读 98 图式理论分析中国网络流行词翻译 99 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摘要的体裁分析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一文中守旧因素的象征运用
Roads to Happy Marriage: a New Conception of Feminism in Doris Lessing’s Novels 102 中美大学生道歉策略对比研究 103 数字模糊语义的汉英翻译 104 《新编英语教程》浅析
美国战争电影的人性和文化透视--以《拯救大兵瑞恩》为例 106 《名利场》的女性主义解读
107(英语系经贸英语)从“口红效应”看中国文化产业的机遇 108 李清照“声声慢”英译本的对比研究 109 浅谈英语委婉语的作用和原则
浅析简.奥斯丁在《傲慢与偏见》中的女性主义
相似的母爱,不同的表达——对比研究《黑孩子》和《宠儿》中的母亲形象 112 形合与意合对比研究及翻译策略 113 对《红字》中完美人性的求索--浅析海斯特与丁梅斯代尔的自我思想较量与精神升华 114 《爱玛》的三个中译本中翻译策略的比较研究
在冲突与迷茫中凋零--浅析苔丝悲惨命运的必然性 116 旅游翻译中的跨文化语用失误
埃德加.爱伦.坡小说《黑猫》的写作技巧应用分析 118 英汉数词的文化对比及其翻译 119 中美肥胖问题比较研究 120 英语中的汉语外来词
论《红字》中的清教主义思想
英汉习语的差异及其翻译——对杨、霍译《红楼梦》中习语翻译的研究 123 对《儿子与情人》中的自然环境描写的研究 124 从以目的为导向的翻译原则看委婉语的翻译 125 初中生英语学习内在动机的激发 126 语法翻译法与交际法的对比研究 127 文化语境视域下英语习语的汉译研究 128 《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象征解析
浅析《最蓝的眼睛》中佩科拉的悲剧根源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对《老人与海》中主人公的性格分析 131 任务型教学在高中英语阅读课堂中的应用
从制度文明起源的角度浅谈中西方家庭观念的差异 133 卡森.麦卡勒斯《心是孤独的猎手》福柯式解读 134 从精神分析学角度看哈姆莱特的性格变化
An Analysis on Characterization in Sense and Sensibility 136 伏尼契小说《牛虻》中主人公性格分析 137 哥特元素在《宠儿》中的运用 138 浅议《女勇士》中的个人英雄主义 139 浅析英语中的性别歧视
中美民族性格差异及其文化渊源 141 试论盖茨比对其梦想生活的追求
不可缺少的书信——《傲慢与偏见》中书信功能的研究 143 试论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144 An Analysis of Self-reliance in Little Women 145 浅析好莱坞英雄主义中的传统英雄和反英雄形象
通过分析《德伯家的苔丝》中主要人物形象分析哈代的宿命论思想 147 高中英语写作前口语活动设计与实施建议
An American Nightmare: A Naturalistic Approach To Clyde in An American Tragedy 149 政治演讲辞中常用修辞
澳大利亚英语词汇和澳大利亚文化 151 论《失乐园》中撒旦的形象及象征意义 152 浅析中西习俗文化“冲突”
153 An Analysis of Tess’s Tragic Fate and the Realization of Hardy’s Fatalism 154 《野性的呼唤》中巴克形象分析 155 大学生上网调查
156 Analysis on the Picaresque Elements in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157 A Comparison of English Vocabulary Learning Strategy Use in Learners of Different Ages 158 《追风筝的人》中阿米尔的性格分析
159 从词汇对等角度看《红楼梦》中“笑”一词的英译 160 艾米莉.狄金森的死亡观研究
161 解读艾丽斯.沃克《紫色》中的家庭 162 从文化语境角度分析英汉禁忌语的异同 163 英语写作中教师的书面反馈
164 Comparing the Reasons for Hester Prynne’s and Tess D’Urbervilles’s Tragedies 165 模糊限制语在英语新闻中的语用功能
166 从关联理论的角度看《围城》中言语幽默的翻译
167 《哈姆雷特》中不言而喻的隐喻魅力(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168 目的论指导下《页岩》英译汉中的词类转译现象
169 路易斯——现实世界在非现实世界的投影——解读《夜访吸血鬼》的现代性 170 新课标下初中英语教师角色转变的研究
171 唯美主义与奥斯卡.王尔德的《道林.格雷的画像》 172 对《看得见风景的房间》的象征主义解读 173 跨文化视角中中英颜色词的对比及翻译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174 英汉称谓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以《京华烟云》为例 175 Rabbit’s Predicament and Dreamland 176 从文化价值的角度解读歌王迈克尔.杰克逊的艺术影响 177 商务信函中委婉语的使用策略 178 《洛丽塔》悲剧结局因素探析
179 论中美商务谈判中的跨文化交际因素 180 分析《雾都孤儿》中的讽刺手法 181 从礼貌原则分析发盘的语言技巧
182(英语系经贸英语)贸易壁垒下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突破之路—以华为为例 183 交际教学法在初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184 国际商务谈判及其谈判风格
185 布什总统演讲词中幽默话语的语用功能分析
186 分析《要说出全部真理,但不能直说》中的标记用法 187 中美脱口秀会话分析对比研究
188 论《海的女儿》的女性自我价值主题 189 汉语中的英语外来语
190 《觉醒》女主人公-艾德娜追求自我的过程 191 论初中生英语学习资源策略培养
192 人格、环境与命运——以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分析《还乡》中的主要人物命运 193 跨文化背景下广告汉英翻译策略研究
194 《觉醒》与《欢乐之家》中的女性形象和女权思想之比较 195 从死亡委婉语中透视中西方文化差异
196 极限环境中的善与恶——浅析《蝇王》中的主要人物人格结构 197 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中凯蒂的悲剧成因分析 198 析《远大前程》主人公性格之路
199 论中西方时间观念差异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200 广告英语中的模糊语言及其语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