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交通安全教育提纲
交通安全教育提纲
1、严禁骑电动车、摩托等机动车辆。
2、十二岁以下学生禁骑自行车。骑自行车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不许逆行,不许手离车把以及搭载他人。
3、严禁搭乘农用车、拖拉机、报废车等车辆;严禁搭乘无运营资质的三无车辆;严禁搭乘摩托车。路途较远需乘车的学生只能搭乘客运车辆。
4、过马路时一定要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自觉遵守信号规则;有人行横道的地方一定要走人行横道线(特别是芦茅江加油站外公路)。
贺 华 松
2016年10月25日
第二篇:交通安全教育材料
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材料
近年以来我市在校生中的安全事故及法制事件屡有发生,对社会及家庭造成很大负面影响。为了同学们的安全和我们每个家庭的幸福美满。今天借此机会我们向大家进行一些常规的安全及法制教育宣传,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这次的安全知识讲座中获得更多的安全知识,对自己今后的学习、生活有更大的帮助。
一、交通安全
1、在马路上行走或骑车,都必须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走路要走人行道,骑自行车要走非机动车道,横穿马路要看清信号灯,绿灯行、红灯停,黄灯亮时,不准车辆、行人通行,但已超过停止线的车辆和行人,可以继续通行。
2、不要在马路上追逐打闹,不要追车、扒车、强行拦车。
3、12岁以下的小学生不准骑自行车上路。自行车的车铃、车闸必须齐全有效。骑车不要带人,不要三五成群并肩而行,也不要聊天、勾肩搭背,更不能追逐或曲线骑行。
4、不乘坐无牌、无营运证、超载的车辆。
5、乘坐出租车前排座位,要系好安全带。行驶中,不要将头、手、身体伸出窗外。
二、法制教育
1、在家遇生人,不要轻易开门。如不速之客来访时,要先查明身份再开门。如果不能确定身份,就打电话向父母询问,或求助邻居。
2、没有家长或老师的安排,不要接受陌生人的邀请去看展览、拍电影、做广告等,更不能到陌生人家里去玩。
3、如果在路上遭坏人抢劫,不要冒失地与他硬拼,可先把随身带的钱物给他,并尽量记清坏人的身材、面貌、口音和衣着特征,争取安全脱身,然后迅速报案。
4、如果遭坏人绑架,要沉着冷静。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先保护自己不受伤害,再想办法给家人或警方报信,还可以在沿途抛下书包里的文具,书籍以及随身所穿的鞋、帽等,给家人或警方留下线索。
第三篇:交通安全教育材料
东山中学安全、法制教育材料
一、中小学生交通行为
1、中小学生交通行为的特征
中小学生由于年龄、性别、性格以及掌握知识方面的差异,他们在交通行为动上表现出了不同的特征。
(1)中小学生交通行为的年龄特征
中小学生由于年龄上的差异,在交通行为的表现上是不同的,比如年龄越大,交通违章行为就越少;在行路上的违章行为小学生多于中学生;骑车违章行为主要是中学生等。
(2)中小学生交通行为的性别特征
中小学生由于性别上的不同,表现出的交通行为也是不同的,比如,在道路上踢球、玩耍、骑车在路上飞驰、追逐打闹的多数为男生;经常骑车与人相撞、摔伤,或见机动车接近惊慌失措,容易发生交通事故的多数为女生等。
(3)中小学生交通行为的性格特征
由于中小学在交通行为问题上所持态度表现不同,决定了他们在实际交通活动中交通行为的不同,比如,有的学和始终坚持遵守交通规则的态度,这样的学生交通行为就比较符合交通规范;有的学生持有违反交通规则无所谓的态度,这样的学生交通行为就会经常建章。
(4)中小学生交通行为的知识特征
中小学生交通行为表现的好坏,同他们掌握交通知识的多少有关,掌握交通知识多的,交通行为的表现就好,反之就不好。一般来讲,高年级的学生较之低年级的学生,由于他们接受交通安全教育较多,对交通法律法规和交通安全常识了解的也多,因此,他们在交通活动中的交通行为就比较符合规范。
2、中小学生不良的交通行为表现
中小学生交通行为是比较广泛的,但主要表现在行路、骑车、乘车乘船等方面,下面就这些方面中小学生不良的交通行为作一列举。
(1)中小学生在路上的不良行为
①在道路上行走时不走人行道;在没有人行道的道路上行走时,不是靠路的右边行走,而是在路的左边或中间行走。
②横过车行道时不走人行横道、人行过街天桥或地道,而是任意横穿,或在车辆来临时突然横穿。
③只顾行路,不注意道路和车辆信号的显示,不服从交通指挥和管理。④在车行道、桥梁、隧道或交通安全设施等处逗留、玩耍、打闹、抛物、泼水等。
⑤在铁路道轨上行走、坐卧、玩耍、放牧、拣拾杂物、摆放石块、木块等。⑥穿越、攀登或跨越道路和铁路的隔离设施。
⑦从铁路桥梁、隧道和没有道口或其他平面交叉设施的铁路道轨上通过。⑧不听从铁道口工作人员或信号的指挥,钻、爬、越道口栏杆(栏门),强行通过已经关闭的铁路道口。
(2)中小学生骑自行车的不良行为 ①未满12岁的小学生上路骑车。
②在人行道、机动车道、逆行道上骑车;在机动车道上学骑自行车。③骑车横冲直闯,争道强行,只顾自己行驶,不管前方情况和左邻右舍的安全,当机动车临近时也毫不相让。
④骑车遇路口转弯时不减速,不向后望,不打表示,突然猛拐。⑤通过路口时猛蹬猛骑,遇有禁行信号时抢行或闯车。⑥骑车时双手离把单手持物,或再牵引一辆车,或驮带他人。⑦骑车在道路上互相追逐、打闹或曲线竞骑。⑧三五人骑车并列行驹或扶肩并行。
⑨在沙土路面遇机动车辆为抢占风头,突然驶向路左或路右。⑩紧随机动车后面行驶,或手扒机动车行驶。(3)中小学生乘车乘船的不良行为
①候车时站在车行道上,或在车行道上招呼出租车。②不按秩序依次候车候船,在上下车船时拥挤争抢。
③上车船后,不坐在座位上,随意走动、打闹、或将身体探出车船之外,或向车船外任意抛投物品。
④在车船上随意触动车船上的设施。
二、中小学生交通事故的原因
(一)主观方面的因素
1、缺乏交通安全意识
这是讲在思想上根本就没有交通安全这根弦,其在交通活动中的表现;一是在事前只顾做自身要做的事情,根本就不考虑交通安全问题,也不去想会有交通
事故发生,从而也就自然不会去做充分的交通安全准备和防范工作;二是当存在事故隐患或苗头时,根本就不会去想这些隐患或苗头会引发事故,从而也就自然不会去做交通安全检查和补救工作。因此,缺少交通安全意识是必然要导致交通事故发生的。
2、缺少交通安全知识
这里所讲的交通安全知识,是指交通及其有关的法律、法规和交通安全及其有关的知识、人文等方面的常识性知识。在交通活动中,如果不掌握交通安全知识,就会知道哪些行为对,哪些行为不对,就不会知道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就不会知道怎样才能有效地
避免事故的发生等。因此,缺少交通安全知识的人,发生交通事故是在所难免的。
3、缺乏交通安全责任感
交通安全责任感是指在交通活动中,对社会、集体、他人以及自身交通安全所负有的责任心。
具有交通安全意识,是保障交通安全的前提条件;掌握交通安全知识,是保障交通安全的基础。但仅有这些不够,还需要交通安全责任感。这是因为任何有效的保障交通安全的思想、方法、制度、措施等,都只有在实践中得以实施才能发挥作用,而只是具有交通安全责任感,才能保证这种实施,否则,保障交通安全就是一句空话。因此,缺乏交通安全责任感,就免不了交通事故的发生。
4、存在麻痹思想
掉以轻心、丧失警惕是这种思想的典型特征,其在交通活动中的表现:一是想问题办事情不注意、不重视安全问题,疏忽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二是从经验出发,认为以往未出现安全问题,以后也不会有事故发生.这种思想的存在是发生交通事故的开始.5、存在侥幸心里
这是一咱冒险心里,其在交通活动中的表现是:一是只考虑有利条件,无视危险因素;只看到成功的一面,没想到失败的一面;只做好的打算,不做坏的准备。二是明知道危险,却偏偏把安全的希望寄托于某种不确定的、偶然的因素上,或寄托于不可知的奇迹发生上。这种心理必将导致交通行为的蛮干,蛮干怎能不发生事故。
(二)工作方面的因素
工作方面的因素的形成,是由存在以上主观因素决定的,是指因交通安全工作没做好或不到位而导致交通事故发生的因素。
1、不履行交通安全工作程序 表现如下:
(1)组织集体交通活动,不执行请示报告制度,未经上级审批,擅自行事;(2)组织集体交通活动,用车、用船不执行有关规定,未主动与有关管理部门联系并未采用经他们核准的车、船;
(3)组织集体交通活动,不执行交通安全管理制度,事前无准备、无计划、无预案、无实地勘察。
2、缺少交通安全管理 其表现如下:
(1)缺少交通安全管理制度,交通活动无章可循,交通行为随意,各行其是;
(2)缺少交通安全责任制度,交通安全工作责任不明确,教育活动无不搞,管理工作无人抓,交通违章无人问;
(3)缺少交通安全措施,交通安全不检查、交通隐患不消除,交通事故不防范。
另外,还在其它工作安全不当的因素,如组织师生远足春游距离过远和初中升高中体育考试、高中会考考点过于集中(特别是农村地区)等,造成师生长途远行,必然增加不安全的机率。如果再加上交通安全工作做得不够,那么出现事故则极有可能的。
3、忽视交通安全教育
以上构成中小学生交通事故的因素,无论是主观的因素、还是工作上的因素,无不与交通安全教育有关。虽然说交通安全教育不是构成中小学生交通事故的直接因素,但产生其它因素,可以说都是交通安全教育没有搞好有重要关系。因此,本书也把忽视交通安全教育当做构成中小学生交通事故的因素来分析。
忽视交通安全教育的表现如下:
(1)对交通安全教育,在思想上不重视,在组织领导上无人负责,在工作中摆不上位,列不进日程,甚至忽视经常性安全教育。
(2)交通安全教育工作无计划,目的不明确,针对性不强,时间无保障;摆样子,走过场,不重效果。
(3)有关安全工作人员缺少学习和培训,甚至不懂法规、制度,不了解基本常识。教育内容无的放矢,教育方法不切实际。
三、中小学生交通安全常识——乘机动车的常识
乘机动车是学校组织师生外出活动的主要交通方式之一,也是广大中小学生出行经常选择的交通方式,因此应该教育中小学生掌握如下一些安全常识。
1、要选好车,特别是学校组织学生的集体交通活动,要取得交通管理部门的联系,并在他们的指导下,确认驾驶人员的准驾资格后,选择有交通管理部门认可的准运资格的,质量优良的客运车;发现驾驶员患有妨碍安全行车的疾病或过弃疲劳的,不要乘坐该车;发现驾驶人员无驾驶或饮酒的不要乘坐该车;发现机动车不具备载客的准运资格或明显质量问题的不乘该车;不乘超载车。
2、不要在机动车道上等候车辆或招呼出租车,应该有车站台上或指定的地点依次候车,车来后,待车停稳时,再顺序先下后上; 不要携带易燃、易爆等危险品上车。
3、上车后,应找座位坐好,没有座位时,应该抓好站稳;乘坐小型客车,前排的要主动系好安全带;不要乘坐货车或拖拉机;乘坐二轮摩托车必须要12岁以上,并戴好头盔,在驾驶员身后两腿分开跨坐,不能偏坐或倒坐。
4、在车辆行驶中,不要与驾驶员闲谈或妨碍驾驶员操作;不要随意开启车门、车厢,不能将身体的任何部位伸出车外,不要向车外抛投物品;不要在车内随意走动、打闹。
5、车到站后,下车里不可拥挤抢下;在车行道上不得从机动车左侧下车,开关车门时不能妨碍其它车辆和行人通行;下车后,需横穿车行道时,应在确定没有车辆过往里,从车尾部穿行,切不可从车头部贸然通过。
6、机动车发生故障或交通事故须在车行道停车时,除救险外,
第四篇:交通安全教育
“交通安全教育”班会教案
交通安全
九年(2)林荣平
一、班会目的1、通过班会使学生了解生命的可贵,掌握有关的交通安全知识,认清学习目的,增强学生安全意识。
2、以“增强交通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为指导方针,切实加强安全教育与管理,确保学生安全。
3、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认识生命的意义,在自我体验中发挥潜能,丰富自我生命,提升生命意义。进而教育学生关爱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激扬生命、热爱生命、保护生命。
4为加强对学生法制与交通安全的教育与管理,使学生增加法制观念,做到这法、知法、守未能确保身心健康,平安完成学业,制定本制度:
5通过学习有关安全知识,使学生树立自护、自救观念,形成自护、自救的意识,使学生安全、健康成长。
二、班会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幸福、温暖的家庭里,受到父母和家人的关心、爱护,似乎并不存在什么危险。但是,家庭生活中仍然有许多事情需要备加注意和小心对待,否则很容易发生危险,酿成事故。在生活中我们应时时刻刻注意安全,如饮食安全、旅游安全、交友安全、用电安全、交通安全等,今天我们就来谈谈交通安全。首先请大家欣赏一段小品《肇祸》)
(二)、1小品表演:,(主要讲述一个肇事司机逃逸的事件)
2、表演中故意设计一些错误,在小品结束后向学生提出。学生表现比较踊跃(比如打电话报警110,不是119;又比如打电话报警的人应该首先告诉警察出事的具体地点,而不是简单地说:“你们快来,这儿有人被撞了!”)这个环节的设计更好地让学生掌握了交通安全的知识,印象深刻。
3、学生有感而发,谈看小品后的感想。
(三)、感谢以上同学的精彩表演,下面我们进入第二个环节——《行人交通安全规范》知识问答。我们实行抢答方式,每答对1题得1分,答错不扣分。
《A》、行人过马路的方法:
①行人过马路有几种方法?(走人行横道,走地下通道,走天桥。)
②交通标志种类有哪些?有何含义?
交通信号有灯光指挥信号,交通指挥棒信号和手势指挥信号三种。
A、交通信号灯是以不同醒色的信号来实现交通控制和安全的重要手段。
交通信号灯分为以下三类十种。
1.指挥灯信号及其含意指挥灯信号主要用于交叉路口,它分为五种
(1)绿灯亮。准许车辆、行人通行,但转弯的车辆不准妨碍直行的车辆和被放行的行人通行。
(2)黄灯亮。不准车辆、行人通行,但已越过停止线的车辆和已进人人行横道的行人,可以继续通行,右转弯的车辆和T形路口右边无横道的直行车辆在小妨碍被放行的车辆和行人通行
第五篇:交通安全教育
交通安全教育
二、幼儿的身心特点及其交通安全教育的定位
交通安全教育是一种意识养成教育,也是文明道德教育,它贯穿于人的一生教育。这一教育目的,不仅在于提高人的交通安全意识,也包含着推进社会文明的目的。学龄初期的儿童,在生理上,其身体比较矮小,视野不够开阔,一般不能越过小轿车、长凳或灌木;其心理上,一是抽象思维逐渐发展,但占主导地位的是具体形象思维,难以理解深奥的道理;二是幼儿具有较强的随意性和不自觉性,注意力往往不集中,且贪玩,走路喜欢跑,看准了方向很少顾及左右;三是视觉、听觉能力发育还不全面,对车速、车间距等缺乏正确的判断,对机动车的危险性认识也不足;四是好胜心与好奇心较强,喜欢模仿。如坐车时大人不要叫他坐在前排,他就偏偏喜欢坐在前排,在车上叫他不要走,他偏要走。这些特点,是幼儿园开展交通安全教育的前提。为此,我认为,幼儿园开展交通安全教育必须把握以下要领。
1、持续性与系统性。对幼儿的交通安全教育应从幼儿入园开始直到大班毕业,让每个幼儿在小、中、大班中连贯地接受交通安全的教育;要持续地开展幼儿交通安全的教育,就必须从计划、组织、内容与方法上进行总体设计,让交通安全教育渗透于幼儿的一日生活,并延续到家庭和社会,包括课内与课外、园内与园外、社区与家长、教师与幼儿,家长与幼儿等等。
2、直观性与形象性。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这就要求幼儿交通安全教育要体现形象、直观、生动的特点。动画、卡通、虚拟人物、优美歌曲、儿歌等生动活泼、图文并茂、直观易学的教育方法最易激起幼儿了解交通法规、树立安全意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实,形象直观的教育活动也能促进广大家长参与交通安全知识教育的热情。
3、娱乐性与参与性。好动、好玩是幼儿的个性特点,因此,幼儿园开展交通安全教育应体现娱乐性,让幼儿愿意参与到模拟的交通安全活动中来。如开展“娃娃从小懂交通”的主题教育或让他们亲身驾驶仿真电瓶车上路实践,以指挥交通规则来训练的幼儿的交通安全意识等。
4、可比性与协作性。幼儿有较强的模仿心理,教师与家长的交通行为习惯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的心灵,如教师怎样停放自己的车子、家长接送幼儿时的交通遵守程度等,都会给孩子树立榜样的作用。因此,幼儿园开展交通安全教育必须从教师与家长做起,也就是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通力合作。
三、初步设计幼儿交通安全教育的体系
“保护生命、平安出行、创建文明”这是我们重要的交通安全教育理念,同时也是一项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系统工程。幼儿交通安全教育是幼教工作的重要内容,它是以交通安全为主要目的,以交通法规和规定以及交通安全知识为主要内容,依靠幼儿园、社区、家长的力量,通过各种形式和方法,向幼儿普及交通法规、安全知识、法制观念,培养具有维护交通秩序的良好社会公德。当今,交通工具日益增多、道路复杂、人员流动频繁,再加上某些人淡薄的交通安全意识,往往导致交通事故时有发生。交通安全教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纷纷进入幼儿园之中。从目前幼儿园交通安全教育状况看,虽都十分重视,甚至许多幼儿园还以课题研究来抓,但受有关人、财、物等方面的限制,幼儿园交通安全教育方面往往存在着“口号多行动少、即时性多计划性少、说教形式多以身作则少”等问题。为此,我们认为幼儿园开展交通安全教育必须整体思考,从“纵横”两个维度加以构建。
1、纵向维度:建立全程的交通安全教育体系
纵向维度是指交通安全教育应从幼儿入园开始到离园为止,在不同年龄段制订相应的教育目标与内容,并选择适当的方法和途径加以全程指导。小班一般是三至四岁的幼儿,他们已有最初步的认知能力和对社会规则、行为规范的认识,能做最直接、简单的道德判断。根据这一特点,其教育目标主要是让幼儿了解简单的交通工具、交通法则以及交通安全的重要性等,如什么是人行道?什么叫红灯绿灯,是什么意思?人车相撞会发生什么后果等。其方法主要是看图讲解、做游戏等。中班一般是四至五岁的幼儿,他们的认知能力明显提高,懂得更多的社会规则和行为规范。针对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同样需要用游戏的形式来加强交通安全教育。重点是要引导幼儿学会简单的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判断这些行为的对与错等。大班一般是五至六岁的幼儿,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想象力、创造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辨别是非能力等有了较快的发展,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实践、练习着各种被社会和他人许可的社会行为,开始建立“自律”意识。因此,这一年龄段是幼儿开展交通安全教育的最主要时期,其
内容可丰富些,目标可更高些,方法也可更为多样,如开展“我是交警”角色游戏、交通安全讨论、参与交通模仿活动和制定幼儿交通安全有关规定等。
在具体教育过程中,幼儿园应抓好以下环节:一是创设相应的环境,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如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设置交通安全教育的活动设施,包括模拟红绿红、斑马线以及其它交通标志等;又如在班上张贴形象有趣、容易理解的交通标志等图片,在语言区设立“娃娃从小懂交通”园地;二是提供实践场地,在创游中加强安全知识教育。交通安全教育目标真正的落脚点是将“知”转化为“行”。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可通过角色游戏让幼儿来实践。如开展“十字路口”、“汽车站”等游戏,让幼儿来把学习的交通规则运用到游戏中;又如让幼儿或教师作为交通警察来模拟实践,把所学的交通规则和自我保护的意识在游戏中得到运用;三是要选择与开发合适的教材,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开设不同内容的课程。在教材选用与开发时,要体现兴趣性、直观性、系统性、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的原则,内容可包括交通儿歌、故事、游戏等;四是要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让幼儿在理解中领悟。这是因为幼儿的理解是建立在形象与操作的基础上,因此在教育中应贴近幼儿生活的实际,选取直观形象的内容。如认识红绿灯的作用、如何看交警的指挥手势的活动时,可用看录象或投影片以引起幼儿的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欢快的氛围中,集中注意力,认识环岛标志、禁止通行等交通标志,懂得“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安全常识。
2、横向维度:构建“三位一体”的交通安全教育体系
横向维度是指幼儿园、家庭、社区的有机结合,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幼儿交通安全教育一般是以游戏为主要载体而进行的教育,涉及到许多方面。从教育内容上看,包括交通知识、交通法规、交通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等;从教育形式来看,需要各种资源的整合,不仅是从幼儿园内获得知识、行为与能力,还需要与社区、家庭等方面的积极参与。因此,幼儿园开展交通安全教育必须形成以幼儿园为主、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的教育格局,才能把幼儿交通安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在具体构建“三位一体”的交通安全教育体系时,要把握以下环节:一是加强宣传发动,形成教育共识。在园内要大力宣传交通安全的重要性,要发动全社会来关心与支持幼儿的成长与发展。一方面可通过园黑板报、家长园地、网络、宣传资料等工具,宣传有关交通安全教育的意义与内容、方法与途径等。如在幼儿园的活动区、墙壁、地面上设置交通标志;另一方面,还可定期或不定期发放宣传资料让家长阅读了解并参与到交通安全教育活动中,也可让幼儿叫家长找交通安全标语、开展家长“儿童道路交通安全知识竞赛”等活动,这既是对家长开展一次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又为幼儿的交通安全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二是要取得社区的支持与交警的配合。现代交通是社会多种参与共同作用的社会行为,对幼儿进行交通安全教育,不能限制在幼儿园内部,而应让孩子们走向社会,在学习参与交通管理的过程中加深对交通安全重要性的认识。一方面可让幼儿制作了各种有趣、形象的交通标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带领幼儿手拿标语,身披交通标记到大街上宣传,组织幼儿到社区进行交通安全演讲;另一方面可邀请交通警察来园给幼儿作交通法则、事故发生等案例分析或一起参加交通安全活动等;三是要让全园教师、家长参与到交通安全教育活动中来。幼儿的学习多数是从榜样的引导中进行的,幼儿教师的交通安全意识对幼儿起着一定榜样作用,而家庭则是启蒙教育的第一站,因此,培养孩子遵守交通规则,教师与父母要共同配合。在园教师会议、家长会上尽可能地动员教师与家长要在路上严格遵守交通法规,以给幼儿作好榜样,并请幼儿一起评选“谁是最遵守交通规则的家长”、“谁是最遵守交通规则的教师”等活动来动员成人做好表率。这样才能使家庭、幼儿园、社区“三位一体”的安全教育得以全面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