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纪念孔子学院成八周年学生代表演讲稿
孔子,一位圣贤,一位春秋时期的伟大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他的精神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被人铭记心中。
孔子学院就是继承孔子思想,诵读经典,践行经典的地方。自我小学转入这个学校开始,我们就每天背诵经典。每天从八点开始的二十分钟经典诵读成了我们每个人的必修课。从小学积累到现在,我已经会背许多经典,比如《弟子规》 《三字经》 《声律启蒙》 《中华经典诗选》以及我们现在正在背诵的《论语》,无一不是中华经典文化之林里的瑰宝。每次回家,提起我背诵过的经典,家人都觉得不可思议。
“弟子规,圣人训,守孝悌,次谨信„„”这耳熟能详的《弟子规》我们从小开始背诵,从小开始践行的。《弟子规》的第一章“孝”,讲的便是孝道。“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教导我们面对父母的呼唤,反应不能迟缓;面对父母的命令,行动则不能懒惰。这是对父母的尊敬,也是尽孝的表现,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这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弟子规》还包括有“悌”——手足之情,“谨”——言行谨慎等。《弟子规》塑造的是一个人的道德品质,行为作风。它的影响是让我们不断在生活中自我体悟、消化,不断完善人的本性的。
我学习《论语》的收获是很大的。在《论语》中,孔子表达的“学”,不仅仅是读书学知识,而是泛指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孔子一生热爱学习,而且乐此不疲,一直到了晚年还刻苦钻研非常深奥难懂的《周易》,故有“韦编三绝”的美传。
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即真正爱好它的人,为它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其次,学习要“默而识之,学而不厌”,即学习要有踏踏实实的精神,默默地记住学的知识,努力学习而不满足。第三,是要专心致志,知难而讲。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意思是读书的人要立志于追求道义、真理,要专心致志,不要为世俗所累。第四,要虚心求教,不耻下问。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说明学无常师。作为人应该随时随地的注意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经典教给我的不只有知识,还教会我为人处事,对我的人生有深远的影响。经典诵读会让我们日益变得知书达理,善良聪慧;变得乐观坚定,胸怀博大;变成一个让家长、老师、同学感到骄傲的人。国学经典里的每一个故事都告诉了我们许多人生的哲理和道理。在扩大我们阅读量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塑造着我们的思想、行为。让优秀的国学经典始终伴随着我们。让我们一起在圣贤的光芒下学习成长。
第二篇:小学生纪念孔子演讲稿
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一起来看看小学生纪念孔子演讲稿,欢迎查阅!
纪念孔子演讲稿1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今天,我们庄严地站在这里,就是要纪念一位教师。
他的工作平凡而辛苦:他曾为物质生活的困顿苦恼过,为自己的主张不被人重视牢骚满腹,即使这样,他依然勤勤恳恳,无怨无悔地做着“教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他是一位伟大的教师,是所有教师的教师,是在他之后所有知识分子、士农工商、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教师。他是第一位教师,是教师的.鼻祖,更为重要的是,正是因为他的光辉榜样,教师职业的神圣和伟大才获得了世人的肯定,教师才成了一门与众不同的职业。
他是教师的起点,一个光辉的起点。回望人类历史的长河,在教师这个行业中,能够同他并列的,整个人类历史上也只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爱因斯坦……这位教师不是别人,正是孔子。
2561年前9月28,孔子诞生于山东曲阜。15岁时,他立志做学者。27岁时,开始创办私人学校。此后,孔子拥有了较高的声誉。51岁时,担任鲁国首都的市长“中都宰”,政绩卓著。55岁——68岁,孔子经历了长达14年的周游列国,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孔子回到鲁国后,很受尊敬,享受国老的待遇,专修诗书礼乐。公元前479年,孔子73岁时去世。
孔子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开创的儒学,是中华民族的巨大精神财产,是人类伟大的思想宝库。宋代朱熹在诗中写道:“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孔子的思想如长夜明灯,照耀着人类历史的长空。
当然,人们提起孔子的时候,想起的更多的还是他的《论语》。《论语》就像是一本语录,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教学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被他的学生记录下来。这些语录,有的是孔子上课所说,有的是孔子生活所言,一句句简短的话中,透出的是孔子的朴素、豁达和智慧。
孔子的弟子有三千,他们就像一颗颗种子,把孔子的生活态度、生活智慧广为传播。
如果说人的眼睛有两种功能:一是向外看,看外面无限宽广的世界,以此来丰富我们的见识。二是朝内看,无限深刻地去发现内心世界,让它更为洁净。那孔子就是教会人们如何去看自己的内心,如何让它平和而温暖。
对待学习,孔子这么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指导人们在家要孝敬父母,尊重兄长;在外对长辈、对师友和对周围的人要敬重、友爱。做人要谨严慎行,心胸宽广;讲话要诚实可信,关爱他人。在教学方法上,孔子提出教师要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讲课时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和钻研兴趣,对学生要循循善诱,耐心细致。这一系列教育思想和观念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都具有非常好的启迪和教育意义,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学习。
让我们一起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孔老夫子的世界,在他的世界里净化自己,美化自己,提升自己。
纪念孔子演讲稿2
尊敬的各位领导、来宾、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是儒家思想创始人、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诞辰____年纪念日,我们在这里隆重纪念活动。首先,谨让我代表高霞小学全体师生对在百忙之中来参加这次活动的领导、来宾表示衷心的感谢。
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我们的民族精神之瑰宝。多年来,我校围绕中华传统美德,大力建设以民族精神为底色的校园文化。我们根据学生的培养目标及发展需要,以儒家“仁爱”思想为核心,以培养“四有”新人为归宿,以“诵读经典、感悟经典、学做真人”为主旋律,通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学国学,爱国学,用国学的教育活动,让学生逐步了解、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增长才干,为民族文化的绵延、创新与发展打造基石。
在国学教育活动中,我们采用“读(每周一篇人人读)、找(查找经典故事等)、背(自背、互背校本课程)、操(在全校推广国学礼仪操)、赛(班级、学校比赛)、赏(配乐、配画吟诵)、展(手抄报、画展)、写(根据情节描写,展开想象读写)、演(举行国学教育文艺汇演)、用(生活中运用)”等生动活泼的学习形式,用国学所蕴含的丰富而深刻的人生哲理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五爱”人,增强文化修养,提高综合素质。
在国学教育活动中,我们做到“五大结合”,即国学与语文教学相结合,在培养学生书写能力和诵读能力的同时提高人品;国学与校本课程相结合,开发了《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孝敬》《增广贤文》《论语》等国学校本课程,构建独具“感恩、爱心、善念”的学校文化;国学与传统节日活动结合,挖掘、拓展端午节、老年节、除夕等传统节日的特定内涵;国学与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相结合,开展“文明银行储蓄”活动,每月一个专题活动等;国学与传统礼仪文化相结合,开展三礼(礼仪、礼貌、礼节)、“开笔礼”等活动。
孔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他的功绩和影响是世界上前所未有的。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纪念活动,是为了表达我们对这位伟大先哲的怀念和敬仰,对儒家文化的感悟和对继往开来者传承光大的责任,提升我校的文化品位形象,提高校园道德风尚,树立构建和谐校园的思想,营造尊师重教氛围,培养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高霞学子。让我们借鉴孔子的精神财富,传承优良的民族精神,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提高我们的道德水准,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为创建一个美丽、文明、富饶的晋江而奋斗。
谢谢大家!
纪念孔子演讲稿3
这么一个名流千古的人,其实,他从没想过让自己名流千古,他只想,塬塬本本做自己。
“自己?”是的。
那是一个礼乐逐渐崩坏的年代,似乎,被后人称为春秋时代。祖先虽是宋国贵族,但他却两袖清风,在那个价值与尊严都荡然无存的时代里,只有血液,还留有身为贵族的傲气吧!
幸得,他还有一项能走遍天下的技能,那便是知识。虽然他总告诉学生他喜欢风乎舞雩,但没有人发现他更爱深夜无人的星空,思索人生的意义。有时他会感慨:如果没有这个乱世,他是否需要这么飘荡流离?但是,没有这个乱世,他却永远可能醉生梦死。
“十五而志于学”,它比同年的小孩要更早熟,不是他看到什么样的未来,只是懂得空想毫无益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这么两句彷佛轻描淡写的两句话,却是他用生命刻画来的。
辗转求用,历经了大半辈子,做过“委吏”、“乘田”、“中都宰”,五十岁时,还曾经当过彷如宰相的司寇。只是,他心爱的鲁国不肯重用,他只有黯然的率领弟子离去,周游列国。
这么一段颠沛流离的日子,应该是苦难吧!但是他活的快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吃东西嘛!贪点口腹之欲,人之常情,那又何妨?只要不过分即可。“惟酒无量,不及乱。”酒呢?偶尔来那么一点,那也是人生快意!高兴的时候,他也会听点音乐,击节而歌。与学生聊天时,他也会像个朋友般,拉着学生谈笑。遇到学生能举一反叁,他高兴的称赞,自己不小心发点牢骚,被学生指证,他也会立刻承认。谁说他望之俨然?他从没端过架子,也没有刻意要装出道学样!他只是塬塬本本的,以他心目中的价值观过活。
渐渐地,大家都知道他在说什么了!说“仁”,讲“礼”,主张“正名”,强调文艺的“兴、观、群、怨”。这些,都是他用生命体验来的智慧,“朝闻道,夕死可以。”好的东西,怎么能不跟好朋友分享呢?是的,分享!不就是生命的分享吗?尽管没有太多的人听进去,他仍风尘仆仆,执意让更多人分享他生命的智慧。
有一天,他终于觉得自己老了!以往走惯了的田野大道,突然觉得遥远了!学生体恤的,刻意慢下了步伐,但他终于还是知道了,自己的年龄不再适合奔波。望着那么一大群跟着他的学生,总有那么几个,是可以栽培的,自己年少的志向,就由他们去实现吧!自己老了,总要留些什么吧!整理《诗》《书》《礼》《乐》,并删鲁史、修春秋。自己在星空下领悟得来的道理,不自觉的全灌在书中了。他,不写书,却仍藉着整理书而把自己的意念灌注其中,一如千百年后不断追随的史笔春秋。
于是,也许大家爱称他至圣先师,可是,他永远还是喜欢那个志于学、孜孜不倦于礼,总被唤做“仲尼”的自己。
纪念孔子演讲稿4
自古以来,为了教育莘莘学子,因此世上有了“老师”这个行业,在诸多老师中,我最尊敬的一位是教育无数人民,人称“万世师表”──孔子。
孔子是春秋时期一个贵族的后代。虽然家道中落,但他仍努力向学,由于当时时局混乱、烽火连连,孔子认为只有说服各诸侯国的国君以仁治国,百姓才能安居乐业。孔子为此一理想奔波数十载,只可惜没有任何一位君王采纳孔子的意见。孔子必并没有因此丧志,最后,他选择执起教鞭,返回鲁国教育人民,倡导仁义、藉以将他的思想传承下去。
孔子最令我尊敬的地方,在于他肯为理想吃苦。他的理想,是希望各国的国君能以“仁”治国,进而解救人民远离战乱之苦。尽管经常碰钉子,但孔子依然不气馁,持续周游列国,宣扬他的理念。孔子的有教无类也让人广所称道,上至帝王,下至布衣不分身分贵贱皆传道授业解惑之,打破“学在官府”的垄断局面。另外,孔子对于自己的学生十分了解,并能因材施教,例如,虽然孔子认为宰我“朽木不可雕”,但是孔子仍十分尽心的教导宰我,宰我也没有辜负老师的期待成为孔门十哲之一,相信孔子这些作为都令许多人望尘莫及。
孔子之所以被称为“至圣先师”,则是因为它的言行举止宛如一个大圣人,为学生们最良好的楷模,立下身教言教最好的典范,基于上述种种因素,使孔子成为我最尊敬的老师,而后人为了纪念孔子这位最伟大的老师,因此将他的生日订为“教师节”,我想没有比这更能表达我们对他的尊崇了。
孔子一生功着杏坛,是位影响深远的重要人物。我要向孔子看齐,将来成为首屈一指的大人物,能与孔子齐名是我此生最大的梦想,我要好好加紧努力,希望有朝一日能达成这个梦想。
纪念孔子演讲稿5
孔子,一个多么熟悉却又遥远的伟人,虽然他早已离我们远去,虽然他不处在我们这个信息化的年代,但是他的思想仍深深的影响着我们。
前几日,我们在学校里接触了这位老人儒雅的思想。我们跟着语文石老师背诵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当时我就对孔圣人有了一种神圣的感觉。他的许多教育思想,在我的学习中还是很有用的。
另外他讲述的许多做人的道理,至今还是需要大家借鉴的。例如: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就是做人择友的标准之一。其实,我们之所以把他称为圣人,是因为他也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但是他在做人上确实达到了人生的很高境界。
孔子不光是位伟大的教育家,他也是我们身边生活的指路人。每当我们在生活上遇到困难的时候,我总会想到孔子失意的时候,仍然认认真真的对待每一件事,最后在不起眼的事情上取得了成功,这激励着我把精力投入到自己的目标上,有了前进的动力。
在我的心目中,孔子并不是一个神,而是一个和蔼可亲的老人。他甘愿屈身向路边的孩童请教问题,丝毫没有失去学者的风度。
孔子,这个名字的背后,也暗含着一种文化,这种延续了两千多年的文化,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直至现在还在影响着我们。没有了他的文化,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没有礼道,我们的生活也失去了色彩……。
这就是我心目中的孔子,为中华民族的教育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伟人。
小学生纪念孔子演讲稿
第三篇:纪念孔子诞辰演讲稿
纪念孔子诞辰演讲稿
老师们、同学们:
今天,我们庄严地站在这里,就是要纪念一位教师。
他的工作平凡而辛苦:他曾为物质生活的困顿苦恼过,为自己的主张不被人重视牢骚满腹,即使这样,他依然勤勤恳恳,无怨无悔地做着“教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他是一位伟大的教师,是所有教师的教师,是在他之后所有知识分子、士农工商、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教师。他是第一位教师,是教师的鼻祖,更为重要的是,正是因为他的光辉榜样,教师职业的神圣和伟大才获得了世人的肯定,教师才成了一门与众不同的职业。
他是教师的起点,一个光辉的起点。回望人类历史的长河,在教师这个行业中,能够同他并列的,整个人类历史上也只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爱因斯坦……
这位教师不是别人,正是孔子。
2561年前9月28日,孔子诞生于山东曲阜。15岁时,他立志做学者。27岁时,开始创办私人学校。此后,孔子拥有了较高的声誉。51岁时,担任鲁国首都的市长“中都宰”,政绩卓著。55岁——68岁,孔子经历了长达14年的周游列国,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孔子回到鲁国后,很受尊敬,享受国老的待遇,专修诗书礼乐。公元前479年,孔子73岁时去世。
孔子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开创的儒学,是中华民族的巨大精神财产,是人类伟大的思想宝库。宋代朱熹在诗中写道:“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孔子的思想如长夜明灯,照耀着人类历史的长空。
当然,人们提起孔子的时候,想起的更多的还是他的《论语》。《论语》就像是一本语录,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教学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被他的学生记录下来。这些语录,有的是孔子上课所说,有的是孔子生活所言,一句句简短的话中,透出的是孔子的朴素、豁达和智慧。
孔子的弟子有三千,他们就像一颗颗种子,把孔子的生活态度、生活智慧广为传播。
如果说人的眼睛有两种功能:一是向外看,看外面无限宽广的世界,以此来丰富我们的见识。二是朝内看,无限深刻地去发现内心世界,让它更为洁净。那孔子就是教会人们如何去看自己的内心,如何让它平和而温暖。
对待学习,孔子这么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指导人们在家要孝敬父母,尊重兄长;在外对长辈、对师友和对周围的人要敬重、友爱。做人要谨严慎行,心胸宽广;讲话要诚实可信,关爱他人。在教学方法上,孔子提出教师要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讲课时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和钻研兴趣,对学生要循循善诱,耐心细致。这一系列教育思想和观念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都具有非常好的启迪和教育意义,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学习。
让我们一起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孔老夫子的世界,在他的世界里净化自己,美化自己,提升自己。
第四篇:材料学院研究生学生代表演讲稿
材料学院研究生学生代表演讲稿
南开材料志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刘双喜教授课题组的2017级博士研究生张杭,很荣幸能够代表全院研究生对各位同学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欢迎大家从今天起正式加入材料学院的大家庭,为我们一流学科的发展助力!
三年前,我和各位同学一样,怀揣着对南开的憧憬以及对科研的热情,来到了南开园。那时的津南校区,还是一片繁忙的工地,那时的材料学院,也刚刚成立……而那时的我,也像大家一样坐在台下,聆听着老师们对学科及课题组的介绍,感受着师兄师姐对南开的热爱。今天,很高兴能够跟在座的所有师弟师妹分享这几年来我的学习、科研和生活经历。
此刻,我站在这里,面对着略带青涩的你们,想起了自己参加开学典礼时的情景!经历了两次“入学”的我见证了材料学院的两个意义非凡的“首次”。2015年秋,作为硕士入学的我,有幸成为了材料学院成立后的第一批入学研究生,这样的第一次,在我的学业生涯中,成为了经典的记忆。去年,“双一流”这个名词进入了我们的视线,刚刚转博的我又恰逢学院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进入了国家首批建设一流学科名单,这样的机遇对于学院的所有师生都来之不易,它得益于学校及学院老师的辛勤努力,而已经成为博士生的我,深深地为自己是一名南开大学材料学院的学子而感到骄傲与自豪,同时更加希望自己能够在学院建设一流学科的道路上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学习和科研之路,是辛苦的,是寂寞的,但有了我们南开大学材料学院这个平台,也变得更加多姿多彩。在这儿,不仅有先进的实验仪器,还有优秀的导、教师团队;不仅有宽敞的实验室,还有舒适的休息室;不仅有各种大牛的学术报告,还有香醇的咖啡陪伴着你;学院楼里的教室,让我们上自习不再东奔西跑,宿舍里的空调、厨房和健身器材,羡慕了很多小伙伴,24小时营业的7-11,元和西饼的小点心,让晚上回到宿舍的我们还有夜宵吃……这里的一切都让我觉得科研和学习生活也可以这般丰富有趣。
亲爱的师弟师妹们,茫茫人海中,确认过眼神,我们都是材料大家庭的人。作为在材料学院学习和生活了三年的“老人”,有一些感悟想和大家一起分享:首先,关注身心健康,重视实验室安全。都说90后的养生之道是:啤酒泡枸杞,熬夜敷面膜。这种“朋克”养生的方式近年来在年轻一代的人们中日渐兴起。而作为一名“研究僧”,通宵实验也会是时有发生的事情,“扶我起来,我还能再做一组实验”,殊不知,拥有一头茂密的秀发成为了多少男博士梦寐以求的事。要知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关注身心健康,是我们做好任何事情的前提条件。同时,材料学科是一门以科研为主的学科,实验室安全技能的掌握是每一位材料学子必须重视的事情,许许多多的案例告诫我们在进行实验之前要时刻敲响安全的警钟。其次,要学会开拓创新。“允公允能,日新月异”这是我们南开的校训,同样也是一直激励我的一句话,我们材料学科的学习与其他学科有很大的区别,它需要我们在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性的实践,所以,在未来学习和科研的路上,希望大家能将求新的精神和求实的态度结合在一起,日益进取,开拓创新。最后,要胸怀梦想,学习如此,人生亦如此。我们正当年,有大好的青春等着我们去奋斗,希望大家都能在有限的年华岁月里,胸怀大志,为自己的人生幸福,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努力拼搏。
亲爱的同学们,愿大家在材料学院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秉承“公能之心”,感恩、珍惜我们所拥有的优异的硬件条件,也祝福大家在未来的几年里学习和科研都能取得更加优异的成果。最后,祝愿学院的明天因为有你们的加入在建设一流学科的征程中创造佳绩!谢谢大家!
第五篇:孔子学院汉语志愿者演讲稿
中国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大国,自古以来就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影响着全世界的文化发展。近代的封闭与落后虽然严重干扰了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但如今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华文化也随之重新登上了世界舞台。当今世界,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不仅仅体现在经济、科技与产能等“硬实力”上,更体现在文化输出的“软实力”上。一个国家的文化为全世界所了解和接受,这个国家才能算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国。当今中国经济发展迅猛,随之而来的也有汉语热的兴起。在这个契机之下,汉语国际教育事业亟待发展。汉语教师志愿者作为奋斗在国际汉语教育事业一线的中坚力量,承载着推广汉语和中华文化的重要使命。作为汉语教师志愿者的一员,我们更应该应国家之所需,抓住机遇,锐意进取,为向全世界推广中国文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不辜负国家对我们的期望,并能够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实现自我的提升。
对于志愿者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无私奉献的精神,汉语教师志愿者同时兼备教师和志愿者双重身份,无私奉献的精神就更应该成为我们的行为准则。“志愿者”虽然是个舶来词,但奉献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到妇孺皆知的“雷锋精神”,自古以来就有无数先贤矢志不渝地践行着这样的传统美德,成为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作为汉语教师志愿者,不仅要自己用实际行动践行无私奉献的传统美德,也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把这一传统美德向全世界发扬光大。
其次,“三情三感”作为对于汉语教师志愿者的精神要求,也是我们必须了解和实践的精神准则。“三情”是感情、热情和激情。感情包括对事业的热爱之情、对祖国的眷恋之情、对学生的关爱之情和对朋友同事的友爱之情等等。人是有感情的,失去了感情人就和行尸走肉没有区别,其他的精神品质也就更无从谈起。而我们在赴蒙教学中,心中要时刻保持对于事业、祖国、学生和同事之间的感情纽带,学会感恩,感激所拥有的一切。热情是一把火,可以点亮黑暗,照亮他人。对工作充满热情是保障我们高效率、高质量工作的基础所在。对待工作、对待学生、对待同事,我们都需要充满热情,带动周围所有的人来参与到我们当中,共同为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而努力。缺乏热情则像是一盆冷水,不仅冷了自己,也会寒了周围人的心。非但难以完成教学任务,自己的人际关系和心理状态也会遇到危机。激情是我们年轻人的优势,健康的身体和年轻人特有的精气神使我们能够充满激情地完成工作,以饱满的精神来迎接新的挑战,在工作中找到快乐和成就。哪怕困难再多,只要凭借不畏艰辛的激情,微笑面对,泰然处之,这就是我们克服困难的法宝。相反地,没有激情的人总是应付差事,千方百计地偷懒,其工作能力和效果可想而知。
“三感”是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概括。对于我们汉语教师志愿者来说,我们是事业为国家文化实力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是神圣而光荣的。因此我们需要认识到这一事业的伟大,从而更加积极地投身进去。在这种光荣感的激励下,用热情和激情来对待这项事业,从而更好地完成文化使者的使命。责任感是我们的立业之本,我们出国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本身就是重大的责任。国家寄予我们希望,我们的责任重于泰山,必须要严格要求自己,不要辜负了这份期望。我们既然选择了做汉语教师志愿者,那么就担上了振兴中华语言文化的社会责任和使命。在工作中要对国家负责,对事业负责,对学生负责。我国目前正处于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而我们是弘扬中国文化的排头兵。我们必须明白我们正在肩负着怎样的历史使命,而这一份使命对于国家来说又是何等的重要。这样重要的使命督促着我们必须做好这一工作,不辱使命。
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三情三感”是我们汉语教师志愿者的基本精神准则,是指引我们更好地开展工作的精神向导。当然,由于志愿者所处的环境和时代背景发展,志愿者精神内涵也会随之发展进步。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志愿者都需要仔细思考并挖掘属于自己的对于国际汉语教师志愿者精神的诠释。在这样精神力量的推动下,小到我们自己的身心发展,大到国家的文化推广事业,都将迎来全新而又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