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话节目中演艺名人“跨界主持”现象实例分析

时间:2019-05-14 18:07: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谈话节目中演艺名人“跨界主持”现象实例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谈话节目中演艺名人“跨界主持”现象实例分析》。

第一篇:谈话节目中演艺名人“跨界主持”现象实例分析

谈话节目中演艺名人“跨界主持”现象实例分析

一、演艺名人跨界主持现象概说

近些年,“跨界主持”成为热门词汇,随着电视节目竞争的日趋激烈,很多演艺名人出现在电视主持荧屏上,成为观众热议的话题人物,他们的加入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观众对于其电视节目的关注度,而在关注节目的同时他们的主持风格,主持效果也成为观众热议的话题,有被观众接受的,也有不被认可的,褒贬不一,话题不断。本文主要分析在谈话节目当中演艺名人跨界主持现象的优势和不足。

二、实例分析

2.1谈话主持身份概念弱化

对于初期“跨界”主持谈话节目的演艺名人来说,这种身份弱化的现象尤为突出。主要表现为遇到善谈的嘉宾或是较有掌控欲望的嘉宾往往会被嘉宾的话题“牵着鼻子走”逻辑出现混乱,失去主人感觉。例如在韩红主持的“故事汇”节目中,邀请嘉宾为孙楠,由于两人之前比较熟悉,作为主持人的韩红由于角色认识不清,遇到孙楠比较外向的嘉宾,在节目的开始,变成了两人私人谈话聊天的氛围。

很多谈话节目往往邀请演艺名人作为嘉宾,他们曾经是节目的嘉宾,回答问题往往在节目主持人的导引下进行,而“跨界主持”使他们的身份转换,这种转换需要时间的沉淀才能够适应,对于初期“跨界”谈话节目的演艺名人来说,需要强化“主宰节目”的角色意识。对于谈话场面失控的局面,跨界主持人更应该意识到自己的主持角色,控制谈话场面向自己预想设计的方向进行,不能够因为意外情况乱了阵脚。

2.2对谈话节目主持人角色定位概念模糊

“跨界主持人”对谈话节目主持人的角色认知大多处在感性阶段,主要表现为个体行为的不合理放大,语言随意、提问不当、表演过度等现象时有出现。“跨界主持人” 需要理性认知主持人的媒介角色,合理转换职业角色。而无论什么职业的人,承担了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工作就要遵循大众媒介和受众对他的角色要求,承担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文化责任、社会责任和媒介责任”。[1]

谈话节目主持人的“中介身份”是其重要的身份之一,作为中介,需要谈话节目主持人对于自己在节目制作之前所掌握的信息能够通过巧妙的提问方式,让观众回答,使观众能够第一时间掌控从嘉宾口中表述的信息,而不是通过主持人口中说出。而由于演艺名人具有先天的资源优势,节目当中邀请的嘉宾往往是平时工作中的合作伙伴或是朋友,在演艺名人主持的过程中往往会在节目当中将他们所掌控的嘉宾生活中的趣事告知观众,而不是通过嘉宾口中得知。这种情况破坏了观众对于信息了解的完整客观和真实的程度,影响谈话内容的质量,究其根源,是演艺名人作为谈话节目主持人的角色认知模糊,不知以何种姿态面对观众和嘉宾。演艺名人对节目嘉宾需变“熟悉”为“陌生”。

2.3语言优势

首先,演艺名人具有较大语言优势,语言当中幽默成分较大,为营造轻松的谈话氛围起到良好的作用。尽管作为谈话节目很多演艺名人在跨界主持过程中存在分寸把握不当等诸多不足,但不可否认,很多明星在走进演艺名人主持的谈话节目当中更为随意自然和生活化,表现出的言语更为自然,这很大程度上源自于演艺名人放松的状态和幽默的语言。

其次,演艺名人大多未经受专业的语言训练,因此语言自然,偏生活化,符合谈话节目的语言风格。观众渴望看到聊天式,“接地气”的谈话,对于嘉宾会感到主持人易于接近。这种语言的自然状态较为适合谈话节目的语言风格。

再次,演艺职业优势使主持语言特色多元化。演艺名人对于有声语言有较强的塑造力,郭德纲在主持《今夜有戏》节目每场开头介绍嘉宾,与嘉宾的互动的语言部分都是采用相声灌口的方式,不仅利用职业优势带给观众不一样的感觉,同时与嘉宾的互动也可瞬间拉近距离,利于谈话良好氛围的形成。

2.4存在的问题

首先,幽默感是多数演艺名人具备的共同特征,对于非职业主持人的演艺名人来说由于未经受专业的训练,尽管有较强的表现力,但由于对于语言分寸把握不到位,对于传播规律概念没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因此会出现幽默有失妥当,玩笑“开过了头”等现象,这种情况往往会让嘉宾难堪,观众感到不舒服。职业主持人由于接触语言训练,潜移默化当中了解谈话场合以及分寸把握。其次,演艺名人不能够因娱乐成分过多,影响观众对节目关键信息的获取。尽管邀请演艺名人到节目中担任主持的大多是娱乐谈话性质的节目,但作为谈话节目,娱乐只是辅助的成分,而不是节目的全部,观众希望在谈话节目当中获得一定的信息量,而不是完全看到主持人过多的插科打诨。在这方面演艺名人往往希望在嘉宾表述之后,有一些幽默的话语衔接,但这些幽默的语言由于没有放在合适的位置上会影响嘉宾对于完整信息的陈述,会呈现出节目整体时间较长,但关键信息点较少的局面。再次,作为谈话节目主持人,应该有清晰的脉络和提纲,使谈话有一定的逻辑可循,或是时间顺序,或是逻辑顺序,演艺名人在主持谈话节目当中语言较为分散,问题的逻辑性较专业的节目主持人来说还有一定的不足。最后,敏感问题是跨界主持人较难驾驭的,职业主持人因为对语言艺术有较好的研究,常常会巧妙的问出敏感问题,在这方面“跨界主持人”稍显稚嫩。但作为演艺名人跨界主持过程中往往在这方面没有较好把握,几乎不能够问出敏感问题,或是遇到敏感问题冷场节目难以进行。

参 考 文 献

[1]廖声武.形象塑造与语言表达功力[J].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

第二篇:2014年播音主持类艺考即兴评述实例分析

实例1

讨论话题:你如何对待别人的挖苦讽刺

评述示例

在现实社会中,我们总免不了会遭到别人的挖苦讽刺。在别人的讥讽与嘲笑面前,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或者,你拍案而起,反唇相讥;或者,你宠辱不惊,保持缄默。在我们这个年纪,方刚的血气使我们在面对别人的讽刺与挖苦时,很容易选择前一种方式来捍卫自己的尊严。但是经过理性的思考就会发现,其实保持缄默,才是最有力的反抗。

很多时候,那些旁人的讽刺与挖苦都源于他们内心对你才华的妒忌。“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我们之所以会受到别人的讥讽、嘲笑甚至诋毁,往往是由于我们身上有闪光的东西,而那光刺痛了那些讥讽者、嘲笑者的眼睛,使他们不敢正视我们。因此,我们必须明确一点:无论我们做得多么优秀,也终会得到非难性的评论。面对这种评论,如果它确实指出了我们自身的不足,我们就谦虚地接受;如果它只是一些人发泄内心妒火的恶语诽谤,我们就勇敢地正视它,并以让自己更优秀的方式去回击那些挖苦与讽刺。

总之,当你受到别人的挖苦与讽刺时,你可能会生气,可能会伤心,可能会感到不舒服。但是,对自己而言,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修养和能力才是最值得去做的事情。和别人斗嘴,只是在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生命。

评述提示

这也是一道开放式题目。几乎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有过被别人挖苦讽刺的时候。如何对待那些挖苦讽刺,既反映出一个人的心胸广狭,又能体现出这个人在为人处世上的技巧。因此,对于拿到这一题目的考生而言,所面对的也不仅仅是对个人语言表达能力的检验,还有对个人胸怀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的考察。

评述对待别人挖苦讽刺的方式,可以分为精神与行动两个层次。你如何看待别人对你的挖苦讽刺,面对这些挖苦讽刺,你的内心是何种感受,这属于精神上的对待方式;你如何回应别人对你的挖苦讽刺,是奋起反击还是保持缄默,这属于行动上的对待方式。考生可以从这两个层次出发去设计自己的评述内容,其中还可以引用一些发生在自己或他人身上的真实事例。

作为开放式题目,本题也给考生提供了充足的发挥空间。在保证语言流畅、逻辑清晰、论证有力的基础上,能否别出心裁将是获得高分的关键。

实例2

新闻背景:限制学生过度消费

江西理工大学日前出台规定,学生到酒店请客吃饭需向学校领导递交申请,在领导批准后方可吃“大餐”。

学校出台此项措施的初衷本是限制学生过度消费,帮助学生树立健康正确的消费观,但也有一些学生对此持不同看法,引发争议。你怎么看?

评述示例

江西理工大学的这项制度本是出于好意。

由于学生大多数没有挣钱养家的压力,平日生活中又比较好面子,讲义气,因而很容易养成花起钱来大手大脚的习惯。但是,如果只是在课堂上告诉同学们要节俭生活,效果不会太明显。因此校方才会考虑以制度约束的方式强制学生养

成节俭的习惯。然而这样一来,学生的个人自由又受到影响,自然也就会有人对这一制度产生异议了。

其实,像这种必须依靠超越课堂的手段来实现教育目的的情况当前还有很多。除了花钱大手大脚的问题,还有校园早恋问题、旷课外出打工问题等等。像这些问题,都不是课堂上教几道题,看几本书就能解决的。面对这些问题,需要教育机构拿出其他的手段来对学生进行教育,用制度来约束学生的行为也是其中一种。

但是,仅靠制度来约束是治标不治本的。有时,它甚至还激起学生的叛逆情绪,不但实现不了教育目的,反倒产生相反的效果。我认为,要解决这些学生的生活作风问题,最根本的还是要在“以学生为本”的基础上,和学生在思想上达成沟通,用劝说告诫与实践体验相结合的手段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评述提示

本题目要求考生就江西理工大学的一项学校制度进行评述。该制度规定,学生只有得到校领导的批准才可以到酒店请客吃饭。在学生看来,这是限制了学生的活动自由;在校方看来,这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在旁观者看来,这是一个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矛盾。

拿到本题目后,考生首先要选择自己的立场,即是站在学生的立场,校方的立场,还是旁观者的立场。站在学生的立场,考生可以沿着校方能否在课堂以外时间里限制学生自由的方向展开评述;站在校方的立场,考生可以沿着当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时,是否考虑以其他手段实现教学效果的方向展开评述;站在旁观者的立场,考生则可以沿着当在教学活动中,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发生矛盾该如何协调的方向展开评述。

本题看似对考生评述内容有一定限制,实际上则只是限制了考生评述的切入点。在评述展开后,考生的创作自由还是很宽泛的。由于本题涉及到一些社会现实问题,在评述过程中也能检验出考生考虑问题时的思想成熟度。

实例3

新闻背景:“另类童谣”

在一些校园里,一些传统童谣已被这些“另类童谣”所替代。诸如,“春眠不觉晓,处处蚊子咬。打了敌敌畏,蚊子死多少”“李白乘舟将欲行,忽听扑通跳水声。一个猛子扎下去,捞起一看是汪伦” “考试复考试,考试何其多。我生待考试,万事成蹉跎”。你如何看待“另类童谣”?

评述示例

当前,在校园中流行着一种“另类童谣”,也就是在传统童谣字数、格律的基础上,将其中的部分内容进行替换,创作出来的新童谣。对这类童谣,我并不排斥,因为在这些“恶搞”作品中,蕴涵着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比如“李白乘舟将欲行,忽听扑通跳水声。一个猛子扎下去,捞起一看是汪伦”这一首,原文只是叙述汪伦送李白上船的情景,作者却联想到“汪伦失足落水,李白见义勇为”的场面,还能用与原文同样的字数将这样的场面描述出来,使原文的深情浪漫变成了诙谐幽默,实在有趣。

如果说上一首童谣还只是为了娱乐而创作,那么这一首则略有些“反映现实生活”的味道了。“考试复考试,考试何其多。我生待考试,万事成蹉跎。”原诗本是劝勉学生珍惜时间,将“明日”换成“考试”后,竟成了反映中学生考试压力大的打油诗。可以看出,这位另类童谣的作者文笔功底也不错。

其实,很多另类童谣都是我们这些中学生创作出来的。之所以创作它们,并不是为了颠覆经典,而是借用这种方式增添我们中学生的生活情趣,发发我们中学生的“牢骚”。

评述提示

根据题目中所给的资料,所谓“另类童谣”,就是在传统童谣字数、格律的基础上,将其中的部分内容进行替换,创作出来的新童谣。很多考生在平日的校园生活或网络世界中都会接触到这类新童谣,对它们应该不会陌生。在拿到题目后,考生要思考三个问题:第一,自己对这类新童谣抱有怎样的态度;第二,为什么会对它们持有这样的态度;第三,哪首另类童谣最能支持自己的观点。在想清答案后,考生可以按照“怎样的态度”“为何持有这样的态度”“以某首另类童谣为例”的逻辑结构进行评述。由于当前“另类童谣”数目繁多,创作动机不同,很多考生可能会以多首另类童谣为例,分别评述它们的好与坏。这样,关于本题的评述也就不会出现在规定时间里无话可说的尴尬。创造力强的考生还可以在评述中加入一首自己即兴创作的“另类童谣”,使自己的即兴评述与众不同。

实例4

新闻背景:大学生做按摩师是人尽其才还是资源浪费

在兰州一家足疗企业,有20多位大学专科或本科的毕业生正在从事足疗师或指压按摩师的职业,他们的目标是从最低层做起,最终走向管理岗位。但对于一些家长而言,从事这一行业让他们颇为不理解。大学生做按摩师究竟是人尽其才还是资源浪费?

评述示例

学生认为,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先从低层做起,最终走向管理岗位,是一种明智而理性的选择;家长则认为,在学校读了16年书,手里握着大学文凭,如果去做那些只有初中甚至小学毕业的人做的事,这书不就白读了吗?

于是,学生与家长在就业观点上的碰撞就引发了关于大学生做按摩师到底是人尽其才还是资源浪费的讨论。其实,学生与家长的观点之所以冲突,根本原因在于两者对人才是否被充分利用的标准无法达成一致。学生认为,实际工作能力是标准;家长则认为,学历才是标准。我的观点与题目中的学生和家长都略有不同,我认为,能否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优势,才是标准。

还记得前几年也有过类似的事情。一名北京大学的学生在毕业后选择回家乡卖猪肉。当时很多人都认为这位学生的做法是一种资源浪费。可是如今,那位学生的生意已经做得相当好了,在当地也成了知名人士。

其实,每一种行业都有每一种行业的门道。读书读得越多,也就越能明确自己的特长、优势,也就越能在某一行的业务领域中钻研下去。因此,我认为大学生做按摩师并不一定就是资源浪费。如果他们真的能在这一行当里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特长,说不定几年后,他们也会成为按摩师中的“状元”呢?

评述提示

这道题目要考生对大学生做按摩师究竟是人尽其才还是资源浪费进行评述。在解题时,考生应注意对两种观点和一个标准的把握。两种观点分别来自大学生和他们的家长:大学生认为应该从最低层做起,最终走向管理岗位;家长则认为,以大学生的学历做低层的工作,无论如何是不可理解的。一个标准则是指人尽其才与资源浪费的标准。实际上,学生与家长在观点上的分歧也是源于各自的标准不同。

在理清两种观点与一个标准之间的关系后,考生也要明确自己心中人尽其才与资源浪费的标准是什么。将学生与家长的两种观点罗列出来,再引出自己的标准,并按照这一标准评判大学生做按摩师到底是人尽其才还是资源浪费,这一思路可以作为考生评述过程中的逻辑结构。

前几年曾有一件与本题目中所列内容相似的事例,即北大学生毕业后去卖猪肉的事件。那一事件在当时也引发了一定规模的社会讨论。对那一事件比较熟悉的同学也可以将其用在自己的评述中,使自己的评述内容更加丰满。

实例5

讨论话题:你心目中的父母(或老师、朋友)是什么样的评述示例

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一位理想的老师,我心目中理想的老师应该是这样子的。首先,这位老师应该具有高尚的品德。在平日的生活里,他能够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用行动告诉我们如何做人。他能够公平地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无论那人是达官贵人,还是普通百姓。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他能够热情地伸出援助之手,为解决别人的困难贡献自己的力量,却从来不求回报。

此外,这位老师还应该懂得丰富的知识。他应该可以回答每一个学生提出的问题,无论这些问题有多么光怪陆离,他总是能给出令学生心服口服的答案。在他的课堂上,他总是能让学生获得课本以外的知识,和他在一起,你总会觉得世界上的知识是永远也学不完的。

仅有品德与知识的老师还不是我心目中理想的老师。我心目中理想的老师还应该真心地爱他的学生。他会拿出自己全部的精力来培养他的学生,认真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绝无偏袒。他会在课间观察大家的活动,了解现在的学生喜欢玩什么;他会在运动会的时候与学生站在一起,并肩为赛场上的同学加油;大家不经意的时候,他还会唱起大家最喜欢的流行歌曲,逗大家一乐。

下载谈话节目中演艺名人“跨界主持”现象实例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谈话节目中演艺名人“跨界主持”现象实例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