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美容院的姑娘说你脸上有螨虫,别慌!别慌!(本站推荐)
美容院的姑娘说你脸上有螨虫,别慌!别慌!
又到了周末精选时间,今天小秋本来想跟大家探讨下毛孔这个话题,突然看到螨虫这个触目惊心的画面,临时决定跳票来给大家科普下螨虫这个主题!
是不是经常有人一脸认真且深沉的看着你的脸说:“小伙子/姑娘,你脸上螨虫好多啊”,然后开始建议你要买一些杀螨虫的产品?
螨虫——是一个超级大坑,不知道坑了多少不明真相吃瓜的群众。1螨虫的种类
第一类是你在电视上看到的那种显微镜拍出来的影片,满身都是硬壳,一条条张牙舞爪。你是不是想着这么个玩意儿钻到皮肤里面可咋整呢?其实他们不咬你,并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可怕!这个东西叫做“尘螨”,没有人类完全可以过日子的——独立生活的主儿。
螨虫以吸食人体皮脂、皮肤碎屑、或其他粉末状为生,尘螨无处不在,它寄生在尘埃里,其分泌物是一种过敏源,有的小孩和过敏体质患者,他们接触尘螨后会容易诱发哮喘、过敏性皮炎、过敏性鼻炎。
有些人在打扫卫生、接触小动物的毛、叠被子时会猛打喷嚏,或者皮肤有发痒的感觉,这也是尘螨在作怪。所以大家定期做好室内除螨工作,地毯、被褥、空调过滤网等都是尘螨的温床,晒晒被子、洗洗枕头,定期做好清洁工作就可以了。此外,过敏体质患者不宜养小动物。第二类螨虫是毛囊蠕形螨,这两个家伙样子就没有“尘螨”那么可怕,个头非常非常小。毛囊蠕形螨主要就是靠脸吃饭的,寄生在皮肤毛囊里,是条件致病寄生虫。
如不致病不需要刻意除螨,但是油性皮肤要注意保持清洁,油性皮肤所寄生的毛囊蠕形螨相对较多,如不注意清洁,会长痤疮(青春痘)、酒渣鼻等,可能在破坏毛囊组织。2几乎人人都有
以前大家只认为有部分人有这家伙(蠕形螨),因为那时都是取样在显微镜下看的,而现在,我们可以新的DNA检测技术查看,随便一查——我擦!几乎人人都携带着这货。“哎呀!我的脸痒了。”淡定淡定,不要慌、不要慌
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这家伙都不造成任何影响——你该吃吃该睡睡该干嘛干嘛,啥都不影响。只有在极少数的情况下——压力大、抑郁状态、身体免疫系统低潮的时候,这货才会造成一小丢丢伤害——然而,那时候你可能并不关心这些细枝末节了。
3怎么面对那些振振有词的人
没有人可但凭肉眼就可以看出别人有没有螨虫——连显微镜都测不准,除非你有火眼金睛? 螨虫不咬你,只是吃你分泌的皮脂和脱落的角质细胞,没有你想的那么可怕,注意下日常卫生,没什么大不了的。绝大部分情况下,螨虫都是安全的——几乎百分之百的人都携带这螨虫,无论他/她的皮肤有多好。
所以,你可以把他们吓唬你的话扔回去了——谢谢你,我不会买你推荐的产品,因为杀光脸上的螨虫基本不可能,也没有用。
-END-这里是随身口袋中的美容小百科与你分享健康的生活方式美容攻略、新鲜有意思的大小事欢迎您关注!
第二篇:青春路上 别慌
青春路上,你别慌
咖啡还续,书签还新,夏天已经擦身而去;树叶还绿,发丝还青,时光却从不曾逆行。——题记
年少的我们,不食人间烟火,不懂生活艰辛,以为一句轻许,便是一生;以为彼此相爱,便能抵过一切。却不知世事难料,时间磨平了感情,淡化了承诺,带走了记忆,甚至最后我们连回忆都不曾留下。
也许某一天,我们不禁想起彼时栀子花开的季节,想起彼时凤凰花开的路口,在昔日的时光中驻足:细碎的阳光透过窗台,空气里弥漫这温暖的味道;微光的尽头似有无数细小的光晕在跳跃,仿佛时光轮回般的漩涡……
也许某一天,我们会静静地向往:岁月幽香,轻剪一帘红尘烟雨,一袭水楣,静听花开花谢;时光水岸,轻铺一纸红尘素笺,一笔墨起,一笔墨落,自然随意;诉一段清幽,自在从容,闲看潮起潮落,喃喃细语中,看淡世间的瞬息万变。
年少的时光,总是那么清浅匆匆,命运的齿轮却从未停息;蓦然回首,青春带走了什么又留下了什么?
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我们总是不停地抱怨青春的脚步太过匆匆,我们总是习惯于责怪时光的太过无情;站在十字路口,我们彷徨着,不知何去何从,殊不知我们把迷茫当作了失败的借口,但是青春路上,春色粲然,你又何需慌张?
漫漫青春之路,深深浅浅曲曲弯弯;我们驾着成长的扁舟,沉沉浮浮兜兜转转。一程一程的漂流般体验,有懵懂,有憧憬,有苦闷,有欢喜,带着几分纯真的好奇,去怀疑,去发现,去探索。纵然一路上,我们跌跌撞撞,我们依然收获到了可贵的友谊,感受到了心灵的碰撞,领略到了人生的哲理。
我们在喧嚣浮躁的尘世中,看遍各人行色匆匆,渐渐的学会了安静下来,学会在思考中抉择、在沉淀中反省,渐渐学会不忧不惧、逆风而行,当我们不急不慢之时,不经意间抬头发现:原来青春的梦想就在前方,我们从未迷茫,更不必慌张。
有人说,青春是一颗划破天宇的流星,一道绚烂之后依旧归为平静;也有人说,青春是一棵俊俏挺拔的常青树,永远青葱迷人。而我说,青春是一本永远也读不完的书,我们一读再读,或喜或悲,越是慢慢品味,越是意味深长……
或许不知过了多久,久到我们早已忘却了时间,转眼间我们走过了年少轻狂的年纪,独自一人坐在一棵老树下,泡一杯茶,执一本书,回想起当初青春飞扬的岁月,耳旁依稀回荡起曾今的纵情欢唱,脑海中闪现出她那笑靥如花,任由思绪飞向远方,嘴角依然上扬。
青春,是儿时纯纯地向往,希望能够肆意张扬;
青春,是少年傻傻地迷茫,以为梦想总在远方;
青春,是老年甜甜地回忆,感叹昔日不够疯狂。
在青春的路上,无论你怀揣着怎样的梦想,请不要慌张,因为它永远是我们生命中最唯美的篇章。
第三篇:读《孩子,别慌》有感2篇
读《孩子,别慌》有感
六年级9班 姜萌萌妈妈 李春娣
“孩子,别慌!”看似简单的四个字,能够真正做到,却是不容易。因为我们的生活节奏快,社会竞争又激烈,每个人都追求快速和高效,生活始终那么匆忙。面对孩子,嘴边常挂着的一句话就是:“快点儿,快点儿,再快点儿......”从早晨起床睁开眼睛那一刻起,吃饭要快点,上学要快点儿,写作业也要快点儿,似乎孩子怎么赶,都跟不上我们的节奏。面对没完没了地催促,孩子变得焦虑、不安、郁闷、无所适从。
一句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更是剥夺了孩子童年生活很多的时间和自由。补习班、兴趣班,每天都是忙忙碌碌。试想,孩子从小在这种紧张的生活中成长,还能做到从容不迫,坦然自若吗?
《孩子,别慌》一书,使我明白,要使孩子不慌,首先父母不能着急。我们先要了解孩子,尊重孩子,并学会观察和倾听,多站在孩子立场看待孩子的问题,用一颗平常心面对孩子的成长。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除了学习以外,更多的应该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爱心、自制力、良好的生活习惯,相信这些都比考试成绩更重要。
读了《孩子,别慌》一书,让我记忆最深的一句话就是:“当您微笑着对焦虑不安的孩子轻声说一句‘孩子,别慌’,您就给孩子带来了无尽的希望和力量。”在这里,我想说的是:家长,别慌。无论面对孩子什么样的问题,只有家长不慌,孩子才能不慌。不慌,也就不会有焦虑。
孙云晓在书中提到:孩子童年如果过于沉重,过于劳累,就会厌倦学习,厌倦生活,甚至厌倦人生,还有可能造成童年恐慌。那么如何给孩子童年营造一个快乐的开端,我想这才是我们家长最应该考虑的事情。童年的不幸很可能是一生不幸的源头,所以我们做家长的应该尽量给孩子提供一个快乐自由的童年,满足孩子童年的发展需求,让孩子在快乐中成长,才是最重要的教育。
读完全书,也让我知道了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耐心是多么重要!面对孩子的问题时,我们做家长的不能慌,还要学会对孩子说:“孩子,别慌”。我相信处于焦躁不安的孩子,如果听到这几个字时,就一定会平静下来!
有句话说的好:“孩子是脚,教育是鞋。”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家长,父母唯有不断学习,改变自己,和孩子产生共鸣,理解孩子的感受,以及有效的沟通,才能让亲子关系更亲近。相信只要多多去了解孩子的需求,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就一定会做的更好。
“孩子,别慌!”
----读《孩子,别慌》有感
面对日益见长的孩子,有时对他们的教育有些措手不及,总感觉自己的理念赶不上他们成长的脚步!在众书目中《孩子,别慌》几个字吸引了我,我毫不犹豫的从书架中抽出来,因为我觉得这几个字就如一位智者一样开启我的无奈的大门。
《孩子,别慌》是教育学科研究专家孙云晓老师撰写的。这本书提出了现代家庭教育的理念和方法,这也是我为什么要选此书的原因。这本书不但有言简意赅的警言妙句,而且也有独到的理论分析,更重要的是里面涉及了有关孩子的方方面面出现问题的可行的方法指导。可以说这本书是我面对零零后这一代孩子教育的法宝。
此书分八大篇来对教育问题进行指导阐述。其中第二篇《教育的核心是学会做人》、第三篇《好习惯成就美好人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我看到《教育的核心是学会做人》时,让我想到了这么一句话“先做人,再做事”,简短的六个字的意义与孙云晓老师的教育核心不谋而合。教育家叶圣陶说过“小学教育的价值,就在于打定小学生一辈子有真实、明确的人生观的根基”爱因斯坦一句名言道“多数人认为才智造就伟大科学家。他们错了,是人格”------可见,人格,学会做人是多么的重要啊!那怎么判断现在看似情商至高的孩子们是否有健全的人格呢?文章中从8个问题。9个特点来供我们参考对比。其中有这么一条我感触比较深刻“对父母、朋友有显示爱的能力”。我觉得现在的孩子真的是缺乏这种爱的能力,总感觉全世界都要爱他自己一样,所以有了那么多的“二胎病”,有了那么多唯我独尊的皇帝公主们。他们表现出来的是只知索取爱,却不会给予爱。这让我想到了一个孩子,她是一个十几岁的单亲家庭的小女孩,在家人的呵护下幸福的度过了儿童期,但是正处于青春期的她,不健全的人格越发的明显起来:对学习总是拈轻怕重,对亲人冷言相对,对金钱如流水。在对父母的爱上表现的尤为欠缺。她对养育自己的父母,不懂感恩,什么都是自己要最好的,不管家里有没有这部分的积蓄。有一次,为了给她的宠物狗买狗粮竟然命令她妈妈把给妈妈卖药的钱留下来给买狗粮!谁教育她,管制她,她如同敌人一样对待。和她聊天中她还有想换掉妈妈的想法!这个孩子也不能很好的管理自己的生活:作业时常不能按时完成,往往深夜一两点才睡觉。写作业时一两个小时只写两行字。面对这样的孩子,她的妈妈束手无策,面对她痛苦的过活。
这样的一个孩子怎能才可以帮助她呢?我曾试图帮助她,找她谈心,教她换位思考,请老师多多关注等等方法,结果都不奏效。看了《孩子,别慌》的这一章节,我得到了启示:首先要培养她的道德智能,培养其道德智能又不可着急,要循序渐进;要敢于对孩子说“不”,并告诉孩子不行的理由;善待孩子犯错,告诉孩子失败也是人生中的财富,要让孩子在失败中吸取智慧而不是绝望。面对错误,不是一味的指责,要做到“一容错、二融错、三荣错”,但是对于错误我们要有明鉴的意识,对于故意而为的,要严厉批评和惩戒。看到这些,我立刻拍照总结,给了这个孩子的妈妈。经过我们的努力,这个孩子就像正在慢慢融化的冰山,使恶习化为成长的源泉。
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的确,一种习惯一旦养成,它就会像自己的天性一样那么的自然。孙云晓老师在第三章《好习惯成就美好人生》中讲述了怎样养成的锦囊妙计。现在,据我了解,尤其是我们的学生家长们,认为好习惯就是按时完成作业、按时睡觉起床、有自己的学习规律就是好习惯。其实不然,读书,是习惯;写作,是习惯;与人合作也是习惯;还有社会性习惯(遵纪守法、按规则排队等)、智慧型习惯(总结、反思、质疑等)、时代性习惯(讲效率、讲双赢、讲创新等)。这些习惯我也是第一次听说。也许,看到这些习惯会说“这么多习惯!怎能养成?”细细想来,这习惯没有多,其中的几点养成也是受益终身的。培养好习惯,孙老师有这么一句话“培养好习惯用加法,矫正坏习惯用减法”。看到这,也许有家长着急的问“可怎样矫正坏习惯啊?”相信这也是每位家长的问题,毕竟个个家长都望子成龙吗。孙老师建议是:选择适当的标准;要了解孩子的喜好;把握好第一次;耐心坚持。
纵观全书,耐心是至关重要的,当面对孩子问题重重时,我们大人首先不要慌,要有耐心的对孩子说“孩子,别慌”,当处于焦躁不安的孩子听到这几个字时,他一定会停下来,跟随他心中的英雄,慢慢随你去学习好习惯。因为这几个字,它充满这希望和力量!
第四篇:别慌 MBA面试5大应试技巧祝你成功
别慌 MBA面试5大应试技巧祝你成功
对于大多数留学生而言,通过一项面试的难度往往要比笔试难得多,因为这不仅要求考生需要强大的的心理承受能力及良好的临场发挥,过程中更看重学生是否具备英语基础能力。商学院入学面试通常针对母语非英语的考生。来自国外的考生常常要面对美国本土学生所没有的两个麻烦:不熟悉的语言和文化差异。
“在一些文化里,谈论自己的成就是近乎不可能的,这样做会被认为非常粗鲁的,然而,在美国风格的面试中,人们期望着你做自我推销。”南卫理公会大学考克斯商学院研讨生项目副院长马尔奇?阿姆斯特朗说。
“当然当其他的文化面对一个美国面试者时,也会被认为十分傲慢。他们就是说自己说个不停。”
考生们通过了解这些面试的基本形式来判断自己应该说多说或少说。通常一个考生会給与30分钟时间让他谈谈为什么对某所学校感兴趣,他的职业规划是什么还有其他话题。招生办人员或居住在考生所在国的校友会担任面试官。
在一门外语或者在另一种文化里进行这场对话会是困难的,但是这是一个很多人克服了的障碍。关于如何成功自我推销成为美国MBA课程的国际学生,专家给出了以下5个建议。
1.练习听力:在说英语时减轻顾虑的第一个步骤是开始说英语,专家说。但是在说英语的同时,你花一样多的时候去听英语非常重要。
“你可以对自己说话进行录音,然后听录音,看看对于其他人来说这个声音怎么样,”美国弗吉尼亚大学达登商学院招生副主任凯瑟琳·阿尔伏德说。
2.熟练使用SKYPE聊天软件:面对面的面试是最好的,但是对国际学生而言这也许是非常昂贵或无法实现的,招生负责人说。通过一种让用户相互看见的网络电话服务——SKYPE聊天软件与考生进行对话,是在MBA录取过程中经常被要求的面试的第二好的选择。
考生应该在进行面试前检测SKYPE聊天软件是否正常,阿尔伏德说。
“如果你以前没有用过,会让你碰到麻烦,”她说,“你不希望在面试过程中担心技术问题。”
一些国际学生在通过SKYPE面试时会看写有谈话要点的笔记本。这是个糟糕的选择,阿尔伏德说。边看笔记本边说会让学生看上去是排练过的或者不自然。
“面试不仅仅是一个对话,”阿尔伏德说。“在面试的时候,考官想要看到考生在当时的状态下如何呈现自己。”
3.关注你的表达:一些考生担心他们在表达自己时说的英语是不是用了正确的单词,却很少去考虑他们说的怎么样。
“他们会变得很单调,给每个句子组成部分或者每个句子相同的权重”哈佛大学商学院研究院毕业生,MBA备考公司创办者亚历克斯?李文瑟尔说。“他们的表达平淡无奇。”
考生的表达要体验不同层次的能量,眼神交流,并且要变换句子的长度,他说。
“如果没有一定的能量和自信,你是在呈现你的性格。”李文瑟尔说。
4.表现出你是一个具有团队精神的人:商学院面试很少用到集体面试。如果考生碰到进行这样面试形式的学校,那么显示他们的自信是很重要的,李文瑟尔说。
在美国以外的许多文化里,激进的行为也许不被鼓励,他说。但是在进行集体面试时,考生如果有话去说,应该不带犹豫地去开口讲话。虽然说的太多也不行。
“不要担心对自己的想法太肯定,但是不要去损害其他人,”他提醒道。
学会如何与未来的同学交流可能会带来长久的利益。MBA课程是需要团结协作的,经常包含团队项目,李文瑟尔说。
5.问有思考性的问题:当面试接近尾声时,面试官通常会问考生有什么要提问的。一些国际考生有时会犯一个错误,问他们能拿到多少奖学金。这样的问题在招人负责人看来是非常冒昧的。
“我们甚至都还没有决定是否录取你,”考克斯商学院的阿姆斯特朗说。
“我面试表现如何?”也是一个不好的问题。面试只是录取过程中的一部分,招生负责人不想要在这个时候讨论考生表现得怎么样,她说。
考生的问题应该关注商学院的具体方面的问题。比如问两到三个能更了解MBA课程的问题会很合适,阿姆斯特朗说。
“这样会让我们觉得你做了些准备工作,”她说。
考生没有什么理由不为这招生录取的一个重要步骤进行准备。很多邀请面试是在考生提交申请后进行的。这些收到邀请的学生被鼓励不要浪费机会。
收到面试是一个你已经经过第一个槛儿的指标,阿姆斯特朗说。“这是一个告诉我们,为什么我们真的应该录取你到这个项目的机会。”
第五篇:别到处说你的苦,没有人愿意听到负能量
别到处说你的苦,没有人愿意听到负能量
作者:一直特立独行的猫
初中时候,我觉得我很苦,远离父母,寄人篱下生活和上学,满心都是委屈和青春期的困惑。我想跟一个年轻的老师说说,但发现她根本没空理我。那时候我就知道,别到处说你的苦,没人有责任给你答疑解惑,没人愿意听你倾诉什么负能量,搞不好还成为别人的笑料。当然,这也让我养成了隐忍和讨厌别人诉苦的性格。
我听过很多人讲困惑讲抱怨讲委屈,仿佛整个世界都负了他,也收到很多来信讲自己人生哪儿哪儿都是坑。起初,我很认真地回信,但发现对方再回复过来没有超过两句话的,基本上都是“谢谢,我会加油”。其实说白了,就是跟我这儿倾诉下,并不是要什么解决方案,更不是要我感同身受地帮助什么。慢慢久了,扫一眼一封信,如果大片的负能量,我就不回复了。有人说我冷漠,高高在上,其实是因为,我也不想接受什么负能量。这世界就一种人心甘情愿地接受负能量,那就是心理咨询师,但你得给他钱才行,除此以外,估计自己爹妈都懒得听孩子天天毫无行动力的叨叨吧。
我有一个挺要好的男同事,什么都好,就是特别能抱怨。无论大家去哪里玩,吃什么东西,在什么时间,也无论我们各自后来跳槽到哪个公司,都不休止地抱怨工作、同事和老板,仿佛他去了哪儿,哪儿都是一群人渣。起初我和另一个小伙伴还安慰他,后来我们只能默默地听着,该吃吃该喝喝,不做任何发言,因为该说的话已经说了,已经完全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后来,我们再聚会的时候,都要考虑下,要不要叫上他啊,不叫他呢大家又都是同事,可叫上他真的不想听负能量了。职场有点不满很正常,但抱怨太多,其他同事和老板也都觉得这人是真的能力不行,沟通和工作能力太差,一来二去,也没说他什么好话,不久他就真的转行做别的去了。
其实每个人都本能地想要听到振奋人心的好消息,生活已经够艰难了,谁还顾得过来别人的眉头呢?虽然很多时候朋友间郁闷的时候需要倾诉,但倾诉太多负能量谁都扛不住。当别人耐心地劝慰你一两次之后发现你根本没有行动力,只是一味地吐苦水,估计谁都不会再有耐心听下去了。如果你成天只能为鸡毛蒜皮的小事所忧心和劳神,那其实你可能也成不了什么大事。
年轻人都有哪些苦水呢?其实无非就是生活艰难,工作不满意,爹妈不理解,朋友不相信,当梦想照进现实自己特无力,可哪个年轻人不是这样挣扎着度过自己的青春时光呢?人生除了死,没什么大事。你以为自己够不幸的了,但实际上才哪儿到哪儿,比起那些大起大落的伟人来讲,你这都不叫事。比如发奖学金别人凭什么能靠关系,工作上的同事给你穿了个小鞋,父母不支持你去大城市闯荡,自己得了个颈椎病晚上睡不好等等。当你回头看自己的过去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曾经怎么那么幼稚,怎么会被这点小事哭了好几个晚上?
很多人觉得,那些看上去很好的人,他们的生活一定没什么迷茫和烦恼,他们才是人生的幸运儿呢。但事实上,每个人都是一样的,只是别人的苦没说出来没让你看到罢了。我认识一个红人,还比我小两岁,日常八小时的工作是广告公司总监,作品获得过戛纳广告大奖银奖,其次他还是一名作家、电台主播、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师、心理催眠师、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你可能觉得不可思议,一定是骗子,要么就是自我吹嘘,但你不知道,他从没有半夜3点之前睡过觉;你不知道,他几乎日日更新自己的文学作品,每篇都3000多字。他从没有跟我说过自己的辛苦,也没有说过周围人谁不好。他总是很默默地跟我说:“加油,努力。”就没有别的什么听起来高大上的废话了。
这两年,我认识很多新晋的豆瓣红人,其中的一些人从关注几百人开始,到今天的几万人,我眼睁睁地看着他们每日辛劳地更新,还一更就是大几千字。他们有人拿着微薄的工资薪水坚持梦想,有人在工作之余挑灯敲字,有人当了妈妈在月子里还笔耕不辍。这样的生活可能太拼了,可能不是你想要的那一种,可能还对身体不好,可能还很累,但这就是他们每个人的梦想。我猜想,他们都经历过时间不够用的困惑,遭遇过夜夜码字没读者的孤独,他们都曾在台灯下想要转身睡去,但我没听到过他们的任何抱怨,我只看到了他们成年累月的作品,像他们本人的头像一样,冷静而独立,逐渐被众人所知。
不要让未来的你,讨厌现在的自己,困惑谁都有,但成功只配得上勇敢的行动派。别让你的青春浸泡在抱怨和倾诉中,也别让每一次朋友聚会变成祥林嫂集合。如果你不想被负能量所包围,那就试着聊点振奋人心的话题,像那些积极勇敢的创业者那样,向周围的人汲取更多的正能量,让自己的眼睛也能闪着亮晶晶的光芒。
试试看,每天早晨醒来对自己说一个让自己愉快的好消息。你是什么样,就会吸引怎样的人来到你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