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点 新征程 新跨越 以全新的姿态推动进贤新一轮发展——在全县务虚工作会上的讲话(20171224)

时间:2019-05-14 18:01: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起点 新征程 新跨越 以全新的姿态推动进贤新一轮发展——在全县务虚工作会上的讲话(20171224)》,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起点 新征程 新跨越 以全新的姿态推动进贤新一轮发展——在全县务虚工作会上的讲话(20171224)》。

第一篇:新起点 新征程 新跨越 以全新的姿态推动进贤新一轮发展——在全县务虚工作会上的讲话(20171224)

新起点 新征程 新跨越 以全新的姿态推动进贤新一轮发展

——在全县务虚工作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在进贤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新一届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领导班子到位之际,今天,把大家集中起来,集中利用今天晚上和明天一天时间召开全县工作务虚会,这是进贤在新的起点上召开的一次发展规划会、集中调研会,也是一次问诊发展的献计献策会。安排这次会议,主要是出于四个方面的考虑:一是让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昨天”,进一步增强发展的信心;二是让我们更加清楚地分析前进中的问题,进一步增强发展的恒心;三是让我们更加准确地把握形势,进一步增强发展的决心;四是让我们更加清晰地明确方向,进一步增强发展雄心。今天会议的主要内容就是:以“新起点、新征程、新跨越,推动进贤新一轮发展”为主题,深化事关进贤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的认识和思考,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统一思想、达成共识。下面,结合当前的形势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我在这里作一个讲话,仅仅是一个不作定论的发言,请同志们提出宝贵意见。

一、站位全局,把握大势,进一步统一加快发展的思想认识

近年来,通过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不懈努力,在历届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的艰苦奋斗下,进贤已经形成了较为坚实的发展基础。可以说,目前进贤的发展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拐点上。要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必须深化对“新起点、新征程、新跨越”的认识,以认识的高度统一推动进贤新一轮发展。

第一,回顾过去看变化,进一步统一对“新起点”的认识。回顾近些年来,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一道,奋起拼搏,奋发图强,奋进跨越,再创了经济发展的新佳绩。2015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70亿元,是2010的1.67倍;财政总收入占GDP、税收占财政总收入比重分别提高了1.58和4.42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17.7:51.3:31。再谱了产业提升的新篇章。医疗器械产业列入全省20个工业示范产业集群,钢构网架产业列入全省重点推进的60个产业集群,规模以上企业总数达141家;油茶、果业、黑芝麻、特种水产、畜禽养殖等特色产业不断壮大,成功获批全省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再

展了城乡统筹的新面貌。完成了中山北大道、水上公园引水控制工程等重大城市基础建设,建成了青岚湖森林公园,推进了新320国道改线、昌进一级公路扩建等重大项目,以这些项目建设为契机,城市的框架拉开、拉大,一举拓展为36平方公里;以“全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为契机,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清洁工程,农村面貌有了明显改善,城、镇、村联动,形成了一批百强中心镇、特色小镇。再绘了民生保障的新宏图。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6928元、14144元,文化广电大楼、博物馆投入使用,实现了安全稳定“四无”目标。回顾过去看变化,今天的进贤,政通人和,风清气正,已经站到一个新的起跑线上,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已经进入了争先进位的快车道、加快发展的超车道。

第二,分析比较看问题,进一步统一对“新征程”的认识。面对经济发展的新常态,面对经济下行的新压力,虽然我县经济社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进贤它的短板短在哪里呢?我认为,要清醒认识到“五个方面”的短板:一是进贤基础“短就短在总量不大”上。从2015年的情况来看,我们经济指标占全市的比重非常小,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分别占全市总量的6.86%、3%、5.5%和3.19%。按全县85万人口计算,我们全县总人口占全市531万人口的比重为16%,但主要经济指标占全市的比重均低于这个比例,说明我们的经济总量依然不大,加快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二是进贤经济“短就短在质效不优”上。去年,全县财政总收入为21.84亿元,总量还可以,虽然财政总收入占GDP比重连年提升,达到了7.96%的新高,然而,7.96%的比重,不但远远低于全国21.49%、全省18.1%、全市18.2%的比重,而且低于全省大部分县区的水平;税收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我们是79.17%,全省市78.5%,全市是89.9%,可见,这一块我们仅仅和全省差不多,远远落后于全市平均水平。全县人均GDP3.82万元,仅仅是全市和南昌县的一半左右;人均财政总收入0.3万元,比全市少1.07万元,比南昌县、丰城市、东乡县分别低0.86、0.16、0.19万元,排全省81位,这说明我们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亟待提高。三是进贤产业“短就短在层次不高”上。目前,全县三次产业结构为17.9:50.3:31.8,与全市三产结构4.3:54.5:41.2、全省三产结构10.6:50.8:38.6相比,说明我县农业比重过大,传统农业特征明显,高效农业、精品农业发展不足;说明我县工业经济总量少、规模小、实力弱,还存在短板、短腿的现象;说明我县三产比重偏小,发展层次较低,现代服务业发展层次低,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明显,“做优结构、做精农业、做

强工业、做活服务业”仍然是今后的主要任务。四是进贤发展“短就短在后劲不足”上。没有项目支撑,就没有发展后劲,也就没有经济增长。虽然这几年我们落户、落地了一批大项目,但真正见效快、带动大、效益好的项目不多。与周边县区相比,与兄弟县区相比,我们在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等方面还有明显的差距,这些年来,全县前20强的纳税大户基本都是老企业、老面孔,缺乏新企业、新面孔。现在已经到了8月份,真正落户的大项目基本没有。五是进贤环境“短就短在作风不强”上。进贤过去的成绩源于全县干部的真抓实干、立说立行,进贤今后的发展还要依靠全县上下的凝心聚力、善做善成。但是,通过各种渠道的反映,通过各个层面的了解,我们一些干部在其位、不谋其政,人在岗、心不在位,还有“你在拼命干、我在旁边看”的反差,还有“办公事胆小如鼠、办私事胆大如虎”的现象,还有“没有利益不沾边、当办不办拖半年”的歪风,林林总总,甚至闻所未闻,这些都是我们前进的“拦路虎、奋进的“绊脚石”。长此以往,进贤科学发展、加快发展永远是一句口号、永远是一句空话。

第三,展望未来看潜力,进一步统一对“新跨越”的认识。应当看到,当前我们加快发展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机遇和有利条件。一是放眼全局,我们有机遇。在改革创新深入推进和宏观政策效应不断释放的共同作用下,今年上半年,全国GDP增速达到了6.7%,高于6.5%的预期,呈现了企稳回升的良好态势,这说明全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变,随着“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兴起,全省加快发展的大环境持续优化,对接“一带一路”、加快昌抚一体化、昌九一体化建设的发展氛围持续浓厚,我们加快发展条件更加优越、更为成熟。二是环顾四周,我们有信心。立足省市看进贤、放眼全局看进贤、跳出进贤看进贤,经过多年的建设和积累,特别是在“十二五”期间,我县投资环境逐年优化,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经济发展逐渐提速,主要经济逐项前移。从周边南昌、丰城、临川、东乡、余干5个县区比较看,我们的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财政总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4项均高于东乡县、余干县,固定资产投资、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等2项高于余干县。GDP、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居全省第15、17位。同时,培养锻炼了一支作风务实、能力较强、团结干事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为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三是审视自身,我们有优势。像我们平时所说的“七个一”,在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方面,我们还是有较大优势。特别是医疗器械、文化用品、钢构网架,还有河蟹产业的发展,已经引起了全国和省市的高度重视,这些都为我们下步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再加上进贤自古崇文重商,现在有近20万人在外经商办企业,这是一笔难得的人脉资源。如果利用好这些人脉资源,将是进贤最可贵、最珍贵、最宝贵的财富。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我们必须做到敢于担当、敢于亮剑、敢于看齐,以等不起、坐不住、慢不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敢与强的比,敢向高的攀,担负起推动进贤又好又快发展的历史重任。

二、科学谋划,把握关键,突出抓好加快发展的工作重点

今天是务虚会,更是一个务实的会。在总结过去成绩、分析当前形势的基础上,我们应该进一步理解新常态、理清新情况、理顺新思路,明确今后的方向,制定发展的目标,研究推进的举措,加快发展、加速赶超、加压奋进,推动进贤发展再上新台阶、再创新业绩、再铸新辉煌。近些天来,我分别找了一些熟悉情况的同志讨论,也和有关同志进行了深入座谈、深刻思考,在这个基础上,对今后进贤的发展有了一些初步想法,这里和同志们做一个沟通,今后进贤发展的总思路就是“围绕四新、推进四角、建设四县,打造引领全县发展的昌抚合作示范区,实现进贤发展争先进位、全省排位大幅前移”。

总要求是围绕“四新”:一是立足新起点,就是在历届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班子打下的良好基础上,在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上,牢牢把握、对接和融入昌抚一体化、环鄱阳湖城市群、南昌大都市圈,进一步杨优成势、扬长补短,打造进贤发展的新高地。二是适应新常态,就是深刻认识经济新常态下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趋势、新态势,深入贯彻“五大发展”理念,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优经济发展结构,实现发展总量、质量、占比、效益、结构的全方位提升。三是争创新优势,就是发挥我县在富硒资源、特色产业、城镇发展、区域品牌等方面的优势,进一步优化投资发展环境、创新机制体制,争第一、创唯一,以党风带政风促民风,形成风清气正、心齐劲足的良好氛围,为“建设四角、打造四县”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四是实现新发展。就是坚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全面或超额完成“十三五规划”确定的预期目标,使进贤发展水平更高、综合实力更强、发展后劲更足。

总方向是推进“四角”:就是围绕建设昌抚合作示范区这个中心,以昌抚大道、三长公路、环鄱阳湖旅游公路为依托,建设园区发展“金三角”。以创建省重点园区为目标,以高新产业园为核心,协同发展医疗器械园、温圳工业园,围绕投资拉动、产业促动、创新驱动,进一步明确发展定位,增强发展承载,彰显发展特色,塑造发展品牌,培育壮大优势龙头企业,集中发展特色产业、主导产业,不断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拓展,形成“一区三园、一核两翼”的园区

发展新格局。建设生态富硒“绿三角”。以钟陵、三里、梅庄、前坊等北部乡镇为重点,充分挖掘、利用、开发富硒资源,以富硒种养为依托,以富硒加工为支撑,以富硒开发为方向,把资源优势转化成产品优势、经济优势,打造集富硒产品生产、加工、旅游、休闲为一体的富硒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商贸繁荣“银三角”。县城依托高铁经济带来的契机,以青岚新区、高铁片区为重点,按照“水清景美、业兴人旺”的要求,建设以休闲旅游、楼宇经济、文化娱乐、金融贸易为主的高档商务区,打造进贤“外滩”;以天虹广场、华润万家为支点,加快引进知名酒店、购物中心、品牌专卖店等现代商贸企业,打造现代商贸新板块。建设城镇集聚“特三角”。对接融入大南昌都市圈,策应对接“昌抚一体化”战略,以李渡、文港、长山、温圳等南部乡镇为重点,充分利用“昌抚大道”建设机遇,突出李渡、文港、温圳、长山、白圩“金三角集镇群”,进一步优化城镇布局,发展特色产业,做到产业互接、规划互通、资源互享、交通互连,打造昌抚合作的桥头堡。

总目标是建设“四县”:一是打造产业优强县。围绕产业富县、产业强县、产业兴县,不断巩固农业、做强工业、繁荣商业,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调优产业比重,三次产业比例达到13:52:35,形成三次产业协调发展、融合发展的新格局。二是打造生态秀美县。围绕绿色崛起、生态立县,进一步绿化环境、净化水质、美化城乡、亮化街道,推广清洁能源,发展循环经济,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25.5%,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以上,县城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以上天数占90%以上,成功创建省级生态示范县。三是打造和谐宜居县。围绕建设新城、改造旧城、提升县城、交通绕城,加快完善县城功能配套,建成一批新型农村、特色集镇,推进南北路网对接,加快集镇干道与高速公路、高铁站台、旅游公路互通建设,规范农民建房,严控违章建筑,提升城乡一体化水平。县城规划区面积达到30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到40万,全县城镇化率提高到60%。四是打造幸福小康县。围绕“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基本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全面完成扶贫攻坚任务。到十三五末,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力争GDP突破500亿元,财政总收入突破40亿元,累计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000亿元,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1000元,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700元,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大关,与南昌同步建成小康社会。

围绕上述目标,今后,我们要进一步发扬“钉钉子”的精神,人人努力,久久为功,坚定不移地抓好“五件事”:

(一)坚定不移地“强产业、强基础”。进贤过去的优势在产业,现在的不足在产业,未来的希望在产业。进贤要发展,必须打一场产业振兴的持久战、攻坚战。

第一,工业上要做大集群文章。工业是强县之路、富县之本。今后要从抓点、连线、扩面、健体入手,大办工业,大抓集群,奋力实现“四转”:

一是抓点,就是推动工业企业“做大转好”。企业是产业发展的基石,也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扶持企业发展,我想,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考虑:首先是扶强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基础好、优势足,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也比较强,我们在扶持上重点要加快生产要素、优质资源的集聚,支持他们裂变扩张、唱响品牌,走集团化、高端化和大型化的路子,带动全县的相关产业和企业发展。其次是扶大规上企业。对市场大、潜力好、实力强的优质规上企业,要落实好降低企业成本、优化投资环境的各项政策,集中力量在用地、融资、用工等方面予以倾斜,鼓励他们技改扩建、科技创新,提高企业效益和整体实力。最后是扶优中小企业。对发展前景好、市场活力强、品牌影响大的中小企业,要全面落实扶持中小企业创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在人才引进、环评审批、项目申报、贴息贷款、技改扩建等方面,提供最大限度、最有力度的支持,通过“保姆式”的服务、“保镖式”的爱护,使中小企业尽快孵化成长为规模企业。

二是连线,就是推动传统产业“升级转型”。从我县实际来看,还是要以“七个一”的特色产业为基础,突出抓好医疗器械、钢构网架、文化用品三大产业,推动“升级-转型-发展”,力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150亿元。医疗器械产业要有新拓展。要以洪达、益康等骨干企业为龙头,整合隆莱、威敌等相关企业,强化技术研发,提升科技含量,通过管理升级、技术改造、大数据、物联网等方式,推动低端耗材产品向中高端产品升级,促进医疗器械产业向以“医疗保健、健康服务、医养一体”为主的大健康产业转型。钢构网架产业要有新延伸。要以“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核心竞争力”为方向,引进高端人才,开发新型产品,加快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运用,推动钢构网架产业向以江联重工、雄宇集团为龙头的装备制造业转型。文化用品产业要有新内涵。要在发展传统制笔业的同时,不断浓厚文化氛围,吸引更多的文化人士参观、创作,并向创意、策划等领域延伸,在推动文化繁荣的同时,带动文化用品产业转型发展。

三是扩面,就是推动新兴产业“培大转强”。新兴产业是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在抓好传统产业的同时,发展新兴产业,还要从三个方面入手:先在对接中引进。新兴产业的发展有规律、有信号、有征兆。在对接引进新兴产业时候,我们必须加强与产业发展趋势的分析,必须加强对国家和省市战略型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研究,必须加强对市场需求的调研,做到有的放矢、无缝对接,在此基础上结合进贤实际,引进一批战略投资者,引进一批战略新兴项目,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后在引进中培育。出台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完善新兴产业培育计划,优化新兴产业发展布局,引导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再在培育中壮大。坚持土地要素、金融平台、扶持政策向新兴产业集中,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

四是健体,就是推动工业园区“提质转优”。园区是最大的发展项目,也是最佳的发展平台。我们通常讲园区有“规划利用、招商引资、项目推进、基础设施、土地征用、项目包装、土地清理、功能配套、投融资建设、企业服务”等十个方面的主要工作,在这个基础上建成18.03平方公里、主营业务收入300亿元的工业园区,关键是要树立“三种认识”:要充分认识到布局合理是园区的重要基石。没有合理布局,就没有有序发展。一方面,要坚持指导性、实用性、科学性、前瞻性相结合,加快编制完善园区规划,实现园区产业规划、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建设规划等“多规合一”;另一方面,要按照园区产业定位,推动工业企业入驻园区,特别是医疗器械、钢构企业,原则上一律落户医科园和温圳园。要充分认识到设施完善是园区发展的重要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园区的发展离不开基础的支撑、设施的支持。必须坚持以“配套齐全化、设施完善化”为导向,加快推进路网交通、水电管网、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平台、物流中心、研发中心、企业家服务中心等生活性配套设施,进一步提升园区的承载能力。要充分认识到集约高效是园区的重要基点。要强化“惜地如金、惜土如金”意识,严格控制投资强度、建筑容积率等指标,鼓励企业多建高层厂房、多用地下空间,加大闲置土地清理盘活力度,让有限的空间得到最好发展,宝贵的资源得到永续利用。同时,进一步创新园区运行机制和发展体制,强化园区服务体系和干部队伍建设,落实“一人一企、跟踪对接”的服务机制,让干部职工把园区作为争先创新的擂台、干事创业的舞台、实干创新的平台,增强园区发展活力。

第二,农业上要做足富硒文章。从实际来看,农业发展仍然落后,还要扶持;农业基础仍然薄弱,还应加强;农民致富仍然困难,还需重视。因此,今

后发展农业要以“富硒”为统揽,加快建设富硒农业产业园,集中精力抓好“五个一”:

一要盘清一个家底。就是在前期富硒加密调查的基础上,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有系统地继续深化调查成果,开展土壤、水体、水果、蔬菜、农作物、动植物、中药材等中硒自然分布情况普查,开展地质、地理、地貌、地矿硒资源的筛查,查明家底数,建立硒档案,描绘分布图,为富硒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二要浓厚一个氛围。就是在加密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报纸、网络、广播、微博、微信等媒体,采取论坛、峰会、座谈、推介等多种方式,宣传推介我县的富硒特色、富硒资源、富硒优势,做到“广泛宣传、广为流传、广而颂传”,为我县富硒产业发展大举声势、大振士气、大造氛围。

三是建好一大载体。就是围绕“生态优先、三产融合”的要求,按照4A景区的标准,加快编制完善富硒产业规划,建设农业种养、农产品加工、商贸物流、综合服务等四大功能区,建成路网、水电、通讯、标识等一批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业增效、农村增色、农民增收的富硒产业园。同时,全力抓好河道疏浚、灌区改造、圩堤加固、中低产田改造等项目,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我县农业发展“大汛无忧、大旱无患”。

四是扶持一批企业。一方面,要采取更有吸引力的政策措施,敢于拿自己的优势资源,以优引优,以优引强,引进一批知名企业入园兴办、联办、创办加工企业;另一方面,对本土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要集中资源,整合要素,强化扶持,培育一批有规模、有影响的行业龙头,带动富硒产业发展,提升富硒产业效益。

五是创建一项品牌。品牌是市场的通行证、质量的保证书。对我县农产品,如畜牧水产、花卉瓜果、油茶中药等,依托军山湖的品牌地位,依托富硒资源的优势,按照“统一包装、统一检测、统一标准、统一品牌、统一宣传”的要求,进行梳理、包装、提升,统一使用“军山湖富硒”品牌,积极申报中国驰名商标,探索做响富硒品牌的对策,扩大进贤富硒品牌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影响力,使其“物以„硒‟为贵”、“„硒‟望无限”,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

第三,商业上要做好繁荣文章。围绕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结构提升,重点抓好“四大产业”:

一是主打文化旅游。树立“抓旅游就是抓事业、抓旅游就是抓产业、抓旅游就是抓就业”的理念,挖掘我县的山水资源、文化内涵,从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入手,推进文化旅游产业与农业农村、工业产业、生态文明融合发展。依托32万亩的军山湖,以品蟹、游湖、养生、休闲为卖点,以亲水、戏水、玩水为亮点,开发水资源,建设水景观,做足水文章,强化水保护,建设绿色生态旅游区;依托现有的文化遗存,整理毛笔、元代酒窖遗址、古战场、古建筑等文化资源,整理中共温圳特别支部、五七干校等红色文化元素,以李渡、文港、温圳重点,建设特色工艺文化旅游区;依托金山寺等宗教资源,以民俗宗教为看点,突出健康养老、医疗养生,建设宗教文化旅游区;依托青岚湖森林公园,注重“一动一静、一水一岸、一花一木”的整体开发,构建“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景”的旅游格局,建设城郊休闲旅游区。

二是主抓商贸物流。科学编制商贸物流业发展规划,优化商业网点布局,统筹发展现代物流、连锁经营、大型超市等服务业态,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组织形式,改造提升各类专业商品市场,加大力发展商务楼宇、城市综合体等楼宇经济,瞄准金融、物流、科技、信息咨询等生产性需求的关键环节,提升商务服务功能,推进现代商贸业发展。

三是主推健康养老。健康养老,不仅是民生工程,也是蕴藏商机的朝阳产业。发展健康养老产业,要遵循“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因势利导”的原则,充分发挥进贤生态、环境、气候等优势,准确把握国家和省市对健康养老产业的政策,认真编制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规划,加快制定相关支持措施,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把健康养老产业作为第三产业发展的重点加以培植,全力推动我县健康养老产业跨越发展。

四是主攻电商发展。加快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在全面提升4大电商基地发展水平的基础上,高标准建设电子商务产业园,进一步加强“电子商务+农特产品”、“电子商务+工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更加注重同阿里巴巴等行业龙头企业和领军企业的合作,把城市、农村、社区和工业、商业、农业等各条各块、各行各业、各层各面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推广普及电子商务应用,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形成电商产业链条,全面掀起电子商务的新热潮。

(二)坚定不移地“美城乡、美生态”。合理的空间布局是我们发展的基础和载体。从进贤情况来看,今后就是要以县城为龙头,以美丽乡村为支撑,以绿色生态为保障,打造“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环境优良、和谐宜居”的城乡新貌。

第一,要把“做美城区”作为发展的核心来建设。按照“品位提升、形象提优、功能提质”的要求,逐步完善城区规划、加快城区建设、强化城区管理,做到“三进三高”:

一是把握先进理念,做到高起点规划。始终把规划作为城市发展的基本法,突出规划的系统性。按照“规划先导、适度超前,分步实施、循序渐进”的原则,注重优化功能和做美环境有机统一,全面彰显滨水城市内涵,着力构建以城市发展战略为导向,以城市总体规划为核心,以专业专项规划为纽带,以控制性详规为基础,与土地利用规划相衔接的覆盖全县的城乡规划体系,进一步完善核心地段的规划设计,提升城市建设品位与特色形象。特别是要编制好近年来我们已经启动的防涝、供电等14项专项规划。突出规划的精品性。从总体规划到控详规划,从专项规划到城市设计,都要通过公开招标、方案竞赛、方案征集等形式,吸引一流的规划力量参与规划编制,体现超前理念和精品意识,使每项规划都能尽善尽美、精致精细。突出规划的严肃性。高度重视规划审批和管理工作,严格规划审批制度,切实维护规划的法定性、科学性和严肃性,坚决查处未经审批或未按审批内容的建设行为,真正做到“一张蓝图管到底、一张蓝图建到底”。

二是明确推进方向,做到高标准建设。按照“拉开框架,优化布局,组团开发,整体推进”的思路,集中优势力量,集成政策资源,深入推进城区开发建设,加快形成“一轴三区”的城市发展新格局:一轴,就是以“迎宾大道-中山大道-滨湖大道”为主轴,统一建筑风格,完善景观设计,强化街面管理,做强夜市特色,推进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工程,集中精力打造“畅通有序的文明路、休闲锻炼的景观路、业态繁荣的特色路、现代时尚的示范路”。三区,即以“湖”为媒扩新区。就是依托青岚湖一湖清水,揽湖入城、以湖兴产、沿湖而建,加快青岚新区、湖东片区的扩容建设,坚持“先地下后地上、先包装后出让、先配套后建设”,以青岚路网、青岚湖森林公园、滨湖大道饮食特色一条街为重点,加大开发力度,加快建设学校、医院、停车场、农贸市场等基础设施,吸引金融机构、星级酒店、商业综合体、精品小区、特色饮食等入驻,不断浓厚人气、商气,有序地形成“揽湖入城、一湖两岸”的城市发展格局。以“质”为要改老区。就是围绕设施提质、生活优质、更有品质,以群众呼声为着力点、以关爱民生为切入点,适时启动后港洲的整治改造,把老城区特别是棚户区、低洼区的人口转移出来、功能完善起来、管网提升上来、设施改造好来,适时建设一批服务群众、方便百姓的配套设施,绿化亮化背街小巷、休闲场所,在办公条件可以充分利

用情况下,逐步把老城区主干道沿线的机关事业单位搬离,适时启动人民广场地下项目建设,改变“路难走、味难闻、车难行”和“人无处可去、车无处停、水无处流”等落后现状,不断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质和居住水平。今后五年,要加快完成63.84万平方米的棚户区改造任务,特别是今年要尽快启动、完成22.5万平方米的改造任务。以“度”为尺建片区。就是提升热度、开发适度、凸显法度,按照“宁留空白、不留遗憾”的原则,适度适量开发高铁片区、有序有节建设高铁片区。一方面,必须坚持“地下工程先上马、管网建设先下地”,以前瞻性的眼光把基础做扎实;另一方面,突出以高铁站台为圆心、辐射周边,启动三阳到长山公路改建项目,打通南北对接的大动脉,打造立体循环的大交通,把高铁片区的交通优势彰显出来、区位优化起来,为今后城区的扩大、框架的拓展奠定基础,为进贤今后发展留好余地、留下空间、留足后劲。

三是落实跟进措施,做到高水平管理。抓好城市管理,不仅关乎城市发展、关乎县城形象,更关乎民生福祉。今后,要围绕“管理长效化、运行有序化、小区物业化、门前三包化”等“八化”要求,解决城市管理顽疾。机制要大创新。要坚决扭转“重建设轻管理、先建设后管理、只建设不管理”的观念,不断完善和健全城市长效管理机制,积极探索城市管理新方法,实行网格化、扁平化、精细化管理,使城市管理和城市建设相同步、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相适应。力量要大联合。要围绕“大城管格局、大联合布局”,以洁化、绿化、亮化、有序化为目标,整合城管、公安、交警、市场监督、物业中心等部门职能,强化社区居委会的属地管理责任和主体作用,破解清洁难、保洁难等问题,加大城管综合执法力度,做到权限下放、力量下沉、重心下移,实现城市管理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方法要大优化。要整合各方资源,加快建立数字化城市管理体系,重点对违法建设、交通秩序、环境卫生等实行网格化管理、数字化管理,不留管理真空,不留卫生死角,做到管理到边、监管到点、责任到人,不断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宜居指数和文明程度。文明要大提升。要重视文化的培育、文风的塑造和文脉的传承,让市民既能享受现代城市的便利,又能寄托“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归属感,在城市发展中培育现代市民、提升城市文明,普及公民道德规范,塑造开放、文明、包容的城市形象。

第二,要把镇村作为发展的重心来打造。镇村是全县发展的基础。今后镇村建设中,重点要打好三场持久战:

一是打好美丽乡村建设持久战。美丽乡村建设事关全县人民福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这项工作从我们开展以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收到了群众的高度赞扬。实践证明,推进这项工作,是符合实际的,是迎合民心的,必须持之以恒地抓下去,做到“三个坚持”:要坚持目标不变。就是要重点整治农村卫生环境,着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全面改观农村民居环境,精心塑造农村人文环境,保护培育乡村景观环境,实现“干干净净、漂漂亮亮、整整齐齐”的目标。要坚持力度不减。坚持因地制宜、因村制宜,继续围绕“清、整、改、造、管”五个字,结合特色小镇和新农村建设,着力打造一批基础完善、人口集中、产业配套、环境优美的示范村。要坚持热情不降。要继续保持高度的工作热情,变美丽乡村“要我建”为“我要建”。特别是建成的示范点,要切实加强长效管理,巩固美丽乡村建设成果。

二是打好生态文明建设持久战。保护农村生态,就是保护农业的基础,保护农民的利益,保住农业的明天。垃圾处理要全面铺开。要坚持“户集、村收、乡运、县处理”的垃圾收集处理模式不动摇,强化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扎实推进清洁田园、清洁水源、清洁家园建设;水质保护要有序推开。要围绕军山湖、青岚湖、陈家湖等县域内重点湖库和重点水域,进一步落实“河湖长、河湖段长制度”,出台并组织实施具体整治方案,建立健全日常管护制度,强化流域综合治理,形成完善的“河(湖)长制”管理体系,构建“互联互通、引排顺畅、水清岸洁、生态良好”的现代化网水系,确保军山湖、青岚湖等水域的水质稳定在三类水以上。采砂管理要迅速展开。按照“政府主导、企业运作、市场管理”的模式,不断砂石开采、加工、运输、销售的市场化运作机制和长效管理机制,确保砂石统一开采、统一收购、统一经营,维护良好的砂石开采、运输、经营秩序。

三是打好农民建房整治持久战。农民建房管理,节奏不能停、力度不能减、要求不能降,必须一如既往地抓好、抓实。巡查要全覆盖。乡镇场要对辖区范围内的农民建房做到心中有数,巡查队伍要做到全方位、全覆盖巡查,掌握建房动态。宣传要全方位。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实现宣传车到街、宣讲队到村、宣传牌到组、宣传单到户,让群众理解、支持、配合农房管理。审批全透明。严格审批不是设立门槛,最终的目的,还是要通过政府引导和控制,规范符合建房条件的农民建好房,防止多建、乱建、不会建、不依规划建。推进新型城镇化,不是消灭农村,而是在应保留的基础上保护农村,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牢记习总书记说的,要让我们的城镇化建设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第三,要把生态作为发展的中心来保护。按照“生态文明共建、人文自然共融、绿色发展共抓”原则,加强生态保护,构建生态文明,全力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县,打造生态环境“金名片”。

一是生产方式上坚持绿色发展。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发展的GDP和绿色的GDP 统一起来,推进绿色工业、绿色农业、绿色服务业的协调发展,统筹绿色城市、绿色乡村、绿色园区的协同并进,特别要注重引进绿色环保企业,拒绝、杜绝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企业,把生态文明意识融入到产业提升的全过程,让绿色招商成为绿色发展的主流,让绿色发展成为绿色崛起的主题。

二是生活空间上体现绿色和谐。一方面,要坚持清理违法占绿、处理违规砍绿,做到“还绿于山、还绿于城、还绿于民”,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都要积极营造绿色、积极保护绿色,在城市见缝插绿、见空补绿、在乡村造林增绿、房前透绿,千方百计守护好我们赖以生存、赖以生活的绿色生态;另一方面,要积极倡导绿色的生活方式,在追求和享受辛福生活的同时,树立绿色消费观念,养成文明生活习惯,提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让绿色发展、绿色生活成为城乡的文明常态,真正做到绿色生态“人人共建、人人共管、人人共享”。

三是生态环境上突出绿色环保。围绕“山青、水秀、天蓝”,以生态+集镇建设、生态+旅游开发、生态+宜居宜业,切实加强农业污染源防治,推进生态景观保护与建设,抓好军山湖的保护、内青岚湖水环境的治理、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全面治理建筑扬尘、机动车尾气、餐饮油烟、工业废气等大气污染,修复受污染土壤,建立健全重点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使蓝天、碧水、青山相互映衬,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三)坚定不移地“增投入、增后劲”。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的领子,进位赶超的梯子,产业提升的路子。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做好招商引资工作,一定要明确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主体招商,解决“谁来招”的问题。只有突出主体、抓住主线,责任到人、落实到位,招商引资工作才能取得实效、才能富有绩效。关于谁来招的问题,我认为要在全民动员、全员招商的前提下,按照“政府推动、领导带动、园区主动、部门联动、考核促动”的要求,把产业招商作为招商引资的重中之重,坚持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不动摇,突出三个方面的主体:能人回归创大业。一方面,要以在外能人和在外客商为重点,千方百计动员、吸引外地的本土客商回归创业、回乡发展。可以说,他们人在外、根在家,心在外、情在家,就

是要和他们多话乡愁、多说乡事、多叙乡情,让他们感受家乡的变化、关心家乡的建设,凝聚他们为家乡发展的合力;另一方面,要出台具体政策,支持进贤籍在外的经营管理和科技人员回归创业、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返乡创业,实现能人回归、创业回乡、资金回流,推动进贤发展。本土精英创新业。要研究制定鼓励企业招商的激励措施,通过我们现有的本土精英企业,借鸡下蛋、借船出海、借梯上楼,利用优越的信息资源和人脉资源,开展以商招商;同时,要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扶持,鼓励支持本土企业采取增资扩股、联合重组、股权改造等方式,进一步做大规模、做强实力。外来客商创实业。积极把握企业投资动向,掌握其投资意愿,主动推介,跟踪推进,着力引进一批支撑力强、带动力大、成长性好、财税贡献度高的大项目。

二是载体支撑,解决“招什么”的问题。既要抱“顶天立地的西瓜”,又捡“铺天盖地的芝麻”;既要“喜新”,还要“恋旧”。具体来讲就是四个方面:围绕重点产业抓招商。根据我县不同产业的招商要求和招商需求,围绕医疗器械、钢网结构、装备制造、文化用品、电子信息等优势主导产业,进行专题推介,着力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支撑作用大、辐射带动力强的好项目,进一步拉长、加宽、增厚产业链条;围绕重大项目抓招商。就是把握国家、省市政策和产业发展导向,学习借鉴外地经验,突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保等重点领域,梳理筛选一批适用PPP模式、近期内可实施的项目,集中向外发布投放,招引社会资金。围绕重型集团抓招商。紧盯国内外500强企业和大型央企民企,深入了解企业的战略布局,有针对性地加强对接,集中力量招引具有支撑力、带动力、影响力的大项目,达到“引进一个、带动一批、辐射一片、配套成链”的效果。围绕重要领域抓招商。充分利用我县标准厂房、电镀集控区、电子商务进农村、医疗器械产业园等平台,全力引进一批入驻企业。同时,围绕现代农业招商,着力利用好硒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精深加工业的龙头企业,提高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三是分体推进,解决“怎么招”的问题。招商工作措施有力、推进有法,才能事半功倍、事兴业旺。我以前讲过十种招商方法(主要领导高位推动法,平台建设引资法,搭好载体引企法,项目包装推介法,产业补链招商法,亲情、乡情、友情招商法,以商招商法,跟踪协调法,网络招商法,以会参会招商法),在经济新常态下,对这些方法在继承中要有所创新,重点推进“三类招商”:专业专班招商。按照“招商人才专业化,专业人才精英化”的要求,组建专门的招商队伍。对重大项目,要根据需要吸收专业人士参加。同时,要通过举办培训

班、聘请专家现场授课等方式,加大对专业招商人员专业知识、社交礼仪、谈判技巧等方面的培训力度,提高业务水平。定向定点招商。要把招商区域重点定向到“紧盯长珠闽、对接京津冀”上,组织承接产业转移专题对接活动,促进重点区域招商常态化。要把招商对象定向到主导产业、知名企业、知名品牌上,锁定一批重点企业,按照企业需求,逐个制定个性化、差异化引进方案,提高成功率。协会商会招商。调动协会商会招商积极性的激励机制,支持主业突出、行业领先、经济效益好、成长性强的龙头企业,通过行业协会和商会,以商招商、以企引企,促进优势产业纵向延伸、横向集聚。同时,充分挖掘和利用好人脉资源,加强沟通联系,保持经常联络,做到重点项目,在关键时刻能够找到关键部门、关键人物,在项目决策时能够得到关心支持,全力以赴争项目、争资金、争政策、争牌子。

(四)坚定不移地“谋民利、谋民安”。要坚持“民事为大、民生为重、民安为乐”的理念,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

一是发展社会事业。坚持把教育优先发展放在突出位置,积极开展农村文化活动,加大文物和传统村落保护力度,建成一批公共文化设施;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加强县乡村三级医疗网络建设,统筹解决就医难、看病贵问题;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妥执行全面两孩政策,严肃查处违法生育行为,继续开展综合治理性别比整治工作,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以内。

二是完善社会保障。按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百姓点单、政府买单”的原则,坚持新增财力继续向困难群体倾斜、向农村倾斜、向基层倾斜、向社会事业倾斜,重点实施好就业促进、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助教兴学、强农惠农、卫生保健等民生行动,城镇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社会保障覆盖面达90%以上,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的惠及人民群众。

三是维护社会稳定。健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切实加强道路交通、消防、危化品、人员密集场所、建筑工地、城市燃气、特种设备等各行业各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深化平安进贤和法治进贤建设,完善“天网”、“地网”、“人网”三位一体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高公众安全感和群众满意度;创新信访工作机制,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社会矛盾和合理诉求,加大非正常上访依法处理力度,确保全县信访形势的平稳。

(五)坚定不移地“抓督查、抓落实”。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古今事业必成于实。必须把抓督查抓落实作为履职尽责的核心内容,在重大项目、重点工程、重要任务中抓落实、求实效。具体而言,就是要强化“三制”:

一要强化“包干制”。包干制,实际上就是对自己的“责任田”一管到底、一干到底。对各项工作,尤其是重大项目、重点工程、重要任务,要落实责任领导、责任单位、责任人,真包真干,真正落实。包问题解决。对自己所“包”的工作,无论遇到多大困难、多少问题,都不能气馁、不能放弃、不能无所谓,都必须不讲条件、不讲理由、一丝不苟、一往无前地抓好落实,都必须想方设法、千方百计协调好、解决好。包任务完成。千条万条,不落实就是白条;千苦万苦,不落实就是白苦。要一切围绕目标转、一切围绕目标干,把任务装在心中,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按时保质完成任务。包不出问题。会干事是一种能力,不出事是一种本事。在重大项目、重点工作、重要任务中,不搞“豆腐渣”工程、不搞“半拉子”工程,要始终敬畏历史、敬畏法律、敬畏人民,真正干出模样、干到优秀。

二要强化“督查制”。督查是推动工作落实的有效手段,督查工作开展得如何,直接关系工作落实成效。突出“常”字。就是常设机构、常人、常态。今后,县委、县政府将成立县领导挂帅的高规格的常设督查机构,抽调专人、专职、专门负责抓督查,形成督查工作的常态化。突出“严”字。就是严格标准、严厉措施、严肃纪律,抓住关键不撒手、紧盯目标不松劲。对不足之处明确指出;对问题所在责令纠正;对表面文章严肃批评。突出“实”字。就是摸清底数,查清情况,找到薄弱环节,找出问题关键,督出危机感、紧迫感,切实推动问题解决,确保工作顺利推进。

三要强化“约谈制”。解决四个问题:谁来谈。首先由分管领导谈,其次由组织、纪检部门谈,最后由主要领导谈。要通过层层加码的约谈,全力营造心无旁骛抓落实、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氛围。找谁谈。做到“三谈一查”,即:进展缓慢的必谈、虚以应付的必谈、不负责任的必谈,有不良反应、出了问题的必查。谈什么。包括落实不力、责任不清等问题产生的根源,以及解决问题的途径、下一步工作打算等等。通过约谈,谈出压力,谈出干劲,谈出办法,谈出效果。怎么办。就是再次细化责任,再次推进落实,确保工作达到预期成效。对约谈后无动于衷的,必须根据组织程序,采取措施。

三、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强化进贤加快发展的政治保障

事业成败,关键在人,关键在党。全县各级党组织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担负起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抓手,进一步提升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全面担负起加快发展的历史重任,成为领导人民奋勇前进的坚强核心。

第一,要把解放思想、坚定信念作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时代要求。着眼这一要求,要做到“三个永葆”:一是要永葆学习热情。全县党员干部要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着力点,重视学习、善于学习、努力学习,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同时,要不断深化各层面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深入开展新一轮大规模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遵循重要岗位重点培训、优秀干部加强培训、年轻干部经常培训的思路,采取“请进来”、“走出去”、“沉到底”等做法,不断提升广大党员干部能力和素质。二是要永葆政治本色。全县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要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水平,不断增强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终身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坚贞不移、矢志不渝,把个人的事业发展与进贤的加快发展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更加奋发有为地开创进贤的美好未来。三是要永葆改革精神。要杜绝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陋习,克服小富即安、得过且过的心态,发扬勇于变革、敢为人先的精神,展现放眼天下、任我驰骋的豪情,长志气,提士气,扬锐气,以思想大解放推动发展大跨越,以务实大改革推动进贤大崛起。

第二,要把强化队伍、提升能力作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根本核心。着眼这一核心,要实现“提升三力”:一是要提升选人用人的公信力。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坚持为发展配班子、用实绩选干部,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给想干事的人机会、给能干事的人舞台、给干成事的人荣誉,努力造就一支敢于担当、勇于负责、善于开拓、埋头苦干的干部队伍。二是要提升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遇事多交流、多沟通、多商量,实现策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充分发挥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政治协商职能,发挥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充分调动党外人士合作共事的积极性,在全县形成凝心聚力谋发展、同心戮力促崛起的浓厚氛围。三是要提升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坚持县级领导联系乡镇、联系村制度,落实“三会一课”等九个制度,完善乡镇党委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加强村级组织、“新经济组织”等基层组织建设,明确新形势下党的基层组织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利益之间的结合点、着力点,充分发挥基层党员干部特别是党的基层组织负责人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引导和激励人民群众共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共同创造幸福美好生活。同时,要建立健全党员的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切实关心爱护老党员、关爱帮扶困难党员、关注支持流动党员。

第三,要把改进作风、树立形象作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关键所在。着眼这一关键,要大兴“三种风气”:一是要大兴联系群众之风。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要经常主动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始终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切实做到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提高广大群众对党委政府的认同感、信任感。二是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践行八项规定、反对作风飘浮、杜绝弄虚作假、坚持真抓实干,把求真务实贯彻到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使广大党员和干部真正把心思用到干事业、促发展上,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办实事上,不搞花架子,不搞形式主义。三是要大兴艰苦奋斗之风。要始终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主动践行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庄严承诺,自觉到条件艰苦的环境、工作复杂的岗位去砥砺品质、锤炼作风。

第四,要把反对腐败、倡导廉政作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要责任。着眼这一责任,要始终“坚持三严”:一是要严明纪律意识。各级领导干部任何时候都必须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做到在需要面前学会选择,在名利面前学会放弃,在原则面前学会坚定,自觉接受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的监督。要严格遵守、执行、落实县委即将出台的《关于进一步严守纪律规范从政行为的实施意见》、《关于严明上下班工作纪律的规定》、《关于进一步严禁公款吃喝的规定》等9个文件要求,不论是工作中还是生活中、不论是八小时内还是八小时外,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要都要慎言慎行、自重自警,都要讲规矩、守纪律。二是要严查违法违纪。要严格执行“一准则两条例”,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工作力度,做到有案必查、有贪必反、有腐必惩、有乱必治,对违法乱纪、以权谋私、严重侵害人民利益、干扰和影响经济发展的腐败分子,要一查到底,决不姑息。三是要严控权力运行。围绕“三重一大”,推进规范各项权力运行的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健全完善充分酝酿、科学民主的“阳光决策”机制,选贤任能、公平公正的“阳光人事”机制,公开透明、廉洁高效的“阳光工程”机制,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做到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

同志们,站在新的起点,迈上新的征程,我们肩负的进位赶超发展任务光荣而又艰巨,人民对我们寄予的期望深情而又热切。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十三五”发展的新征程上,以更加开阔的眼光、更加昂扬的精神、更加扎实的工作,团结和带领全县人民,为建设园区发展“金三角”、生态富硒“绿三角”、商贸繁荣“银三角”、城镇集聚“特三角”,推

进产业优强县、生态秀美县、和谐宜居县、幸福小康县建设,打造昌抚合作示范区而努力奋斗!

第二篇:激发科技活力,促进跨越发展 在新起点上开启建设创新型医院新征程

激发科技活力 促进跨越发展

在新起点上开启建设创新型医院新征程

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

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入攻坚克难之际,在落实医改十二五规划的关键时期,我院在这里隆重召开第四届科技工作总结表彰大会。这是我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三中全会重要思想,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全力推进科技兴院的一次重要会议。在此,我谨代表医院领导班子向此次受表彰的医务人员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促进医院科技进步做出贡献的科技功臣、向辛勤工作的广大医务人员和全院干部职工表示亲切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一、坚持科技兴院方针,保障科教工作的有序开展 2011-2013年,我院坚持“科技兴院”的方针,紧密结合 “三好一满意”活动、医疗质量万里行及医院执业校验工作开展,积极拓展新的发展方向,以科技提高医疗质量,以创新促进特色的形成,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新进展。一是我院激励制度夯实有效。三年来,我院坚持以科研工作促进学科建设工作的开展,重新修订并下发了《南宁市第八人民医院关于实施科技兴院若干规定》,激励和引导广大科技人员积极投入科技工作,为我院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二是近年技术创新硕果累累。2011年-2013年,我院加大对卫生厅、市级课题的组织申报力度,申报课题的数量大幅度增长,课题来源渠道进一步拓宽。共组织申报自治区卫生厅项目5项,市科技局项目8项,共获立项课题自治区卫生厅项目5项;市科技局项目2项;自治区卫生厅自筹经费项目获立项5项。2011年,全院共发表各类学术论文53篇,其中有4篇论文在核心期刊上发表;2012年共组织发表各类学术论文72篇,其中有3篇论文在核心期刊上发表;2013年共组织发表各类学术论文95篇,其中有7篇论文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短短三年时间,我院的科技论文数量和质量不断上升,不断刷新历史数据,逐步形成了良好的科研氛围。

在这次科技大会表彰中,共有1个项目被评为科研先进一等奖,2个项目被评为科研先进二等奖,5个项目被评为科研先进三等奖,12个项目被评为引进新技术或推广适宜技术奖。这些项目有的是对传统技术的改进,有的是自主研发的新技术。它们分布于医院的医疗、护理、管理、后勤等多个领域,全面反映了医院职工的技术创新能力,集中展现了医院科技人才奋发有为、勇于创新的时代精神。

二、人才培养常抓不懈,科技队伍逐步发展壮大

近年来,我院努力创造优秀人才健康成长、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不断优化专业队伍人才结构,有计划地吸纳大中专毕业生,根据需要进行人才引进,并采取多种形式加强业务培训,不断提升我院医疗技术水平。一是2011-2013年,我院通过事业单位公开考录20余名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医师,4名具有全日制本科学历的护理专业的护士充实临床。并新进博士生1名,研究生3名,主任医师1名,副高职称以上的专业技术人才四名,中级职称专业技术人才九名,极大的提升了医院技术力量。二是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共出资50余万选派46名优秀医护人员到中山大学第一附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武汉同济医大附属协和医院等国内先进医院进修学习,并采取由本院专业人员轮流讲课或请院外专家到我院讲学的办法,近三年共举办了55期各类医院内学术活动和培训,共培训各类人员6000余人次。不断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模式,使多名优秀中青年技术骨干学成回来后为临床、科研带来新理念、新观点、新技术,一批基础扎实、技术精湛、思路活跃、勇于创新的中青年技术人才脱颖而出。

三、突破发展瓶颈,提升超越自我的良好态度

刚才,会议表彰的20项创新技术,是我院2011年以来创新进程的缩影和代表,里面凝结着广大医务人员的智慧和心血。许多科室在创新与发展的道路上,都做出了令人鼓舞的成绩。历历数来,林林总总,这些源源不断的科技成果,正是我院持续快速发展的保证。但是大家知道,医院经过60多年阔步发展,虽然在规模、效益和管理方面已经有了稳步提高,可与市内同行业医院相比,我们在医疗科研等方面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分析我们科技工作中的“短板”和“瓶颈”,集中表现为四个方面:

1.申报课题欠积极:2011到2013年各科室只向市级以上部门申报了七项科研课题,各临床科室尚未积极行动。申报课题的科技含量与医院要求的相距甚远。

2.创新能力不强:高新技术所占的比例不高,申报引进新项目、新技术、新业务欠积极、规范,2011到2013年各科室只向医院申报了4项引进新项目、新技术、新业务,这与我院目前开展的新项目、新技术、新业务不相称。科研实力有待提高:优秀拔尖人才比较匮乏,存在某些申报项目简单,科技含量不高,开展例数少等问题。

4.科研课题质量不高:表现为优秀论文较少,研究课题起点还不够高,学科间的科研协作、联合攻关,仍需进一步加强等。

总之,我院科技事业发展的状况,与医院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还不相适应;与“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医院管理年要求不相适应;与实现建设小康社会、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迫切要求还不相适应。我们必须下更大的气力、做更大的努力,进一步深化科技改革,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带动科研工作质的飞跃,推动我院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

四、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建设现代化创新型医院

当前,我院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医院门诊住院综合大楼即将投入使用。未来几年,对我们八医院来说,是加快发展、攻坚克难、决胜未来的战略机遇期。我院科技创新工作要在巩固提高现有水平基础上,坚持科技兴院,以学科建设为中心,整合医院的优势专业,打造“一个创新”:即健全有医院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构建“两个平台”:即打造科技创新资源共享的学术交流平台和科技成果向临床转化平台;达到“三个提高”:即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学科建设水平明显提高,医疗技术能力明显提高。

同志们,在医院发展的新征途中,我们要继续依靠科技创新,加强医德医风建设,积极投身于医院的发展建设中来。我们要努力做到:

一是牢记终身学习的理念。学习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工作方式。作为医务工作者,面对日新月异的医学知识,更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学习中要始终做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让学习充实自己,让目标激励自己,让创新发展自己。

二是牢固树立创新意识。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刻认识到加强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形成人人关心、人人参与科技创新的大氛围。在科技创新上,提倡做强、做精,突出我院特色。

三是以患者需求为导向实施创新。利用现代医学技术不断提高人类健康水平是卫生事业发展的一个永恒的主题。我们在技术创新进程中要注重从患者的基本需求出发,注重和医疗技术发展的趋势有机结合起来。

四是强化廉洁自律的意识。严格按照卫计委下发的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要求,大力弘扬医疗卫生行业的光荣传统,营造浓厚廉洁文化氛围和执业环境。务必做到:不准将医疗卫生人员个人收入与药品和医学检查收入挂钩;不准开单提成;不准违规收费;不准违规接受社会捐赠资助;不准参与推销活动和违规发布医疗广告;不准为商业目的统方;不准违规私自采购使用医药产品;不准收受回扣;不准收受患者“红包”。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同志们,从“科教兴院”到“建设创新型医院”,这是时代的选择,更是历史的传承,科技发展的宏伟蓝图要靠我们大家共同努力才能绘就,科技发展目标要靠艰辛拼搏才能实现。希望获奖的同志和科室珍惜荣誉,戒骄戒躁,超越自我,奋发向上,取得新的更好的成绩。希望广大职工以获奖者为榜样,继续发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探索精神,团结协作、淡泊名利的团队精神,和服务百姓的奉献精神,振奋精神,扎实工作,勇于创新,积极进取,迎接新挑战,争创新优势,为我院医疗科技进步不断作出新的贡献。

第三篇:勇立潮头 加快发展 推进新跨越 争创新辉煌——在市四套班子领导工作务虚会上的讲话

勇立潮头

加快发展

推进新跨越

争创新辉煌

——在市四套班子领导工作务虚会上的讲话

沈利农

(2010年8月28日)

这次会议,是在冲刺“十一五”、谋划“十二五”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既是工作务虚会,也是发展研讨会,目的在于通过学习考察和课题交流,深入分析海宁当前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着重研究事关海宁明年乃至“十二五”时期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齐心协力,锐意进取,推进海宁发展新跨越,争创海宁发展新辉煌。

这次务虚会前,我们特地安排两天时间进行学习考察。前天,我们四套班子领导及有关人员专程赴山东青年汽车集团生产建设基地考察,所见所闻,不仅使我们对生产基地宏大的规模和气势感到震撼,更使我们对海宁青年汽车项目的前景、乃至海宁发展的前景充满信心。青年汽车项目是我市招商引资中真正意义上的大项目、好项目,是海宁招商引资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青年汽车项目的成功落户和顺利开工,标志着海宁一个新兴产业正在崛起,标志着海宁新的经济增长极正在形成,更标志着海宁经济转型升级迈出了重要一步。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海宁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将呈现快速集聚和发展的良好态势,从而成为推动海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力量。有理由相信,海宁的汽车梦一定能实现。昨天,我们又来到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义乌市,考察市场与城市建设。我们在座的不少同志都来过义乌很多次,但每次来,都有新的感受和新的收获。特别是义乌在市场建设与运作方面,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一直走在全国市场发展的前列,涌现出许多的“第一”。他们的很多成功做法与经验,对于我们海宁推进“双百万”市场群建设和现代中等城市建设都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今天,根据务虚会安排,我们又对年初确定的17个重点调研课题成果进行了交流,开展了讨论,并结合学习考察,针对事关海宁发展全局的有关问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大家讲得都很好,会议的氛围也很好,真正起到了凝聚智慧,集思广益的作用。大家所发表的真知灼见,所提出的宝贵建议,对于市委市政府的科学决策,对于海宁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总的看,这次会议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成效明显,开得很好,很成功,达到了预期目的。会后,希望大家能把今天会上交流和探讨的内容进一步消化和吸收好。同时,相关课题的牵头领导和责任单位也要根据会上讨论的意见,认真做好课题的深化完善和调研成果的转化应用工作。

不管是学习考察,还是课题交流,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即将到来的“十二五”时期,是海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也是海宁经济社会发展必须紧紧抓住机遇而且能够大有作为的五年。纵观当前发展大势和海宁发展实际,我个人觉得,必须把“勇立潮头、加快发展”作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工作的主基调,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勇立潮头、加快发展”是海宁的一句老话,但我认为,这句话符合海宁的实际,尽管喊了很多年,还是要继续喊它五年、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改革开放初期,有句话叫做“大发展小困难、小发展大困难、不发展最困难”,虽然不同时期理解的内涵不同,但“发展是硬道理”的实质没有变。从海宁来说,到目前为止,我们的财政总体上还是“吃饭”财政,在每年财政预算安排时,对于社会事业方方面面的项目,总是感到捉襟见肘。因此,只有通过发展才能做更多的事情,特别是解决更多的民生问题。下面,我结合自己的一些思考,着重围绕“勇立潮头、加快发展”主题,谈以下四个方面问题。

一、要把握“勇立潮头、加快发展”的客观形势

把握大势才能争得主动。分析“十二五”时期我们所面临的形势,仍然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

1.整体向好的宏观经济助推我们“勇立潮头、加快发展”。最近,我看了清华大学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的文章,他认为我国经济在未来10年仍然处于发展黄金期,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首先是城市化,目前公布的我国城市化率是46.6%,这个数据远远低于相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其他国家;其次是内地在快速发展,广阔的内地市场有待开发;第三是产能的更新,随着经济的发展,有一大批落后的产能需要淘汰;第四是我国的公共财政较为健康,有巨大的空间来实施一些政府主导的转型政策。当前,尽管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依然脆弱,人民币升值、通胀压力、融资要求提高以及生产成本上升等因素交织,出口增长还有较大不确定性,宏观环境极为复杂,但是适度宽松的宏观经济政策总体趋向没有变,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本面没有变,中国在世界经济中强势崛起的大势没有变,这些都为我们海宁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对此我们充满信心。因此,展望“十二五”,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我们理当、而且必须顺时应势,自觉融入长三角、全中国乃至全世界发展的大潮中,“勇立潮头、加快发展”。

2.逐步凸显的发展优势催促我们“勇立潮头、加快发展”。海宁自古人杰地灵,是一块风水宝地。随着近年来周边要素的变化和自身发展的提升,我们海宁所具有的各方面优势更加凸显。我归纳了一下,至少有四个方面的优势。第一,前不久,国务院批准实施长三角区域规划,提出要将长三角建设成为世界级城市群,而我市处于长三角核心区域,随着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和杭州大都市建设的推进,我们海宁依托与杭州的无缝连接,已经成为地理区位得天独厚的黄金宝地,这是我们的区位优势;第二,近年来我们不断强化重点平台的扩容征迁和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承载力不断增强,加上“十二五”期间,我市境内沪杭高铁、嘉绍高速、跨江隧道、运河二通道等一系列重大基础工程还将先后竣工,我市的基础配套优势将不断凸显;第三,我市经济活力较强,在皮革、经编、家纺等传统特色产业不断创新、稳健发展的同时,一批新兴产业发展迅猛,特别是太阳能利用、印刷包装、汽车及零部件等产业,已经具备了“井喷”发展的良好基础和条件,正在向着新的“百亿产业”迈进,这是我们的产业优势;第四,海宁文化底蕴深厚,“敬业奉献、猛进如潮”的海宁精神深入人心,并且拥有一大批在市场经济风浪中搏击成长起来的企业家队伍和一支团结实干、具有坚强战斗力的党员干部队伍,这次环东山区块“拆迁攻坚、百日会战”的实践证明,我们确实有一支“拉得出、打得响、出成效”的干部队伍,这是我们的人文团队优势。这些都必将对海宁今后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3.更加激烈的区域竞争要求我们“勇立潮头、加快发展”。目前的长三角地区,“你追我赶、相互挤压”的竞争异常激烈,并已趋白热化。在这种“不进快退、小进慢退”的态势下,如果我们不能以更快的速度、更好的质量发展自己、超越对手,就会被推向弱势化、边缘化。审视自身,环顾周边,数据最能说明问题。2006年到2009年的四年间,我们海宁的地区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速是14.7%,义乌与我们持平,余杭是16.5%,萧山是15.4%,鄞州是20%,昆山是21.2%;规上工业产值的年均增速,我们是15.4%,义乌是18%,余杭是15.6%,萧山是18.5%,鄞州是16.3%,昆山是26.2%;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速,我们是20.3%,余杭是26.9%,萧山是22.4%,鄞州是30.6%,昆山是26.7%。从这些主要经济指标可以看出,海宁与标兵的差距越来越大,海宁在全国经济强县市中的地位有下滑的危险。因此,我们一定要有一种“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奋起直追,加快发展,才能不掉队、争进位。

4.自身发展的问题和不足倒逼我们“勇立潮头、加快发展”。我们海宁发展的优势不少,但问题和不足也显而易见。经济社会发展方面,除了产业层次相对较低、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之外,当前制约我们加快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于城乡统筹的力度还不够大、资源要素的配置还不够好、节能减排压力很大、发展空间制约日益凸显,城市转型、社会转型与经济转型不相适应;体制机制完善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政府进行经济调节、社会管理的创新力度不够大,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能力水平不够高,促进经济发展、有效改善民生、维护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的任务异常艰巨;干部队伍建设方面,一些干部的忧患意识、创新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大局意识、发展意识还不强,不少干部的理论素养、业务水平、能力素质还不能适应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不敢、不会、不善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面对这么多问题,如何来解决?如何来破题?就需要我们通过“勇立潮头、加快发展”这个载体,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创新发展举措、提高发展质量,进一步坚定发展信心、鼓舞发展士气、浓厚发展氛围。从这个意义上说,能不能“勇立潮头、加快发展”,绝不仅仅是个经济问题,也是检验我们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准。

总之,当前我们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各方面加快发展的条件总体有利。只要我们敏于审时度势、善于趋利避害,就能牢牢抓住发展主动权,从而化挑战为机遇、化压力为动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要树立“勇立潮头、加快发展”的思想意识

意识决定行动,理念决定成败,思路决定出路。要实现“勇立潮头、加快发展”,必须以更新的意识、理念和思路来引领。

1.发展意识一定要再增强。海宁是个好地方,各方面基础和条件都很好,被称为“小上海”。但同时,海宁人也有一种“优越”感,缺少与人争、与人抢的霸气,说得好听点是“安于现状”,说得严厉些是“不思进取”。这种思想观念如果不改变,我们海宁不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因此,各级各部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勇”字当头,拼搏进取。要勇抓机遇。机遇无处不在,我们也无时不说,但能不能抓牢并用好机遇,是对我们意识、胆略、能力的多重考验。如果说“十一五”是我们海宁“爬坡过坎、蓄能突破”的时期,那么,即将到来的“十二五”,坎已过,势已足,加快发展的时机更加成熟,就理当是我们“高歌猛进,直线加速”的时期。这个机遇我们千万不能有所懈怠,一定要抓牢抓好。要勇担责任。发展的意识强不强,与我们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责任心、事业心强不强有直接关联。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各级干部最重要的责任就是加快发展,造福人民。因此,我们要以对事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和不甘落后的追求、自我加压的激情,全身心投入工作和发展大局,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勇争一流。以我们海宁现有的发展态势,确保嘉兴首位只是对我们的基本要求,更重要的是我们要与苏南以及省内先进地区去比高低、争先进。着眼未来,我们必须敢于拉高标杆,在经济总量、发展速度、环境优化、城市建设,民生改善等各个方面,都要把创先争优作为不懈追求,争夺更多的“第一”乃至“唯一”,争创更多的特色和亮点,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我个人有个想法,要力争3年、确保4年,实现海宁的生产总值、财政收入、规上工业产值等主要经济指标翻一番。我们一定要有这种胆略,要有这种志存高远的目标。我相信,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这个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2.发展理念一定要再超前。即将到来的“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将由外需拉动向内需拉动转变、由高碳向低碳转变、由强国向富民转变,这些阶段性特征,将进一步推动我市在经济、社会、城市、体制等各方面的转型发展,对此,我们必须牢牢把握、超前谋划。要有科学精神。“十二五”时期的阶段性特征,决定了转变发展方式是我们发展的核心所在。近年来我市发展速度不够快、发展质量不够高,关键在于我们还没有完全跳出粗放型的发展模式,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还是依靠了高投入、高消耗甚至高排放。这种发展模式,对于我们海宁这样一个资源要素、环境容量都非常有限的地方,完全是不可持续的。因此,我们必须痛下决心,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之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又好又快、能快则快推进发展,这是当今时代的要求,更是我们海宁进步的要求。要有战略思维。“十二五”时期,我们海宁发展的重点和突破口到底在哪里?先进地区的很多经验就值得我们学习。以苏南为例,他们的发展已经率先转型,更多地依靠科技、人才来支撑、更多地依托文化、生态来引领,他们通过对经济转型的大力度推进、对资源要素的大力度统筹、对产业平台的大力度建设、对城市功能的大力度完善、对体制机制的大力度创新,真正走上了科学发展的快车道。作为我们海宁,就是要学人所长、弃己所短,将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结合起来,真正做一些基础性、利长远的事情,目的就是为了海宁更高质量的发展、为了海宁人民更高质量的生活。要有开阔视野。身处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的浪潮之中,就要以世界眼光,用国际标准、境界来考虑问题。海宁新一轮大发展,需要立足沪杭都市圈这一中国最具活力的区域,关注长三角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大势,放眼全球经济,把握世界产业走向脉搏。我们所有工作都要以国际化理念来指导与实践,学会用国际化理念提升发展境界,用国际化标准提升发展目标,用国际化方式推动各项工作。

3.发展思路一定要再创新。好的意识和理念,更要有好的思路来落实。当前,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我们发展的条件、基础和阶段也在不断变化,因此,推进发展的思路也必须不断创新。创新思路,解放思想是前提。思想解放程度有多大,工作的创新力度就有多大。实践证明,用思想解放来促进发展,发展就有动力;用发展的实事来解放思想,就没有阻力。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特别是对于我们海宁来说,思想解放更为重要和紧迫。我曾经讲过一句话,“大发展应有尽有,小发展你无我有,不发展一无所有”。我们要实现大发展,就必须解放思想,敢于突破不敢想、不敢闯、不敢冒的惯性思维,进一步开阔思路,破除思想僵化,敢于将新思想、新思维、新思路付诸于实践。创新思路,实事求是是根本。我们强调创新思路、解放思想,绝不是乱来,而是必须结合实际,实事求是。还是那句话,只要有利于海宁发展、只要有利于民生改善,什么方法都可以想,什么措施都可以用。实事求是,关键要重视基层一线的工作,善于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尊重基层一线和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有效解决我们工作中碰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创新思路,与时俱进是关键。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遇到难题、破解难题的过程。我们有的干部,还是“用昨天的观念想今天的事情”,思考问题依然停留在过去的惯性思维中,跟不上发展的步调和节奏;或者用过时的办法做今天的工作,用过时的方式抓当前工作。怎么能做好工作?因此,我们只有紧跟时代和形势发展,不为传统的发展模式和经验所限制,不为一般的发展规律和路径所约束,在锐意进取中开拓创新,才能有新的发展,才能加快发展。

三、要明确“勇立潮头、加快发展”的战略重点

“十二五”时期,我们要实现“勇立潮头、加快发展”,关键在经济发展,重点要突出五个“大”:

1.要全力以赴构筑大平台。发展平台是招商引资的主力军、转型升级的主战场、经济发展的主阵地。只有大平台,才能集聚大产业,才能引进大企业。就我们海宁而言,七大重点平台和七个镇级工业园区,是我们发展经济和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平台数量虽然不少,但是否能称得上“大”,还需要我们仔细分析,我们各个平台的承载力到底如何,是否具备承载大项目的空间条件?是否具备满足这些大项目的基础设施和配套功能?只有满足了这些条件,我们才能称其为大平台。事实证明,我们的发展平台,或受制于发展空间,或受制于基础设施,或受制于配套服务,承载大项目的能力较为薄弱,如果不迅速加以改观,就难以吸引更多大项目、好项目。因此,在平台建设上一定要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配套,要体现大手笔。对于发展空间不足问题,一方面,我们要继续强势推进平台扩容,加大征迁和土地复垦的力度,为下一步发展腾出更多可利用的土地和空间;另一方面,要加强资源整合和功能重组,注重内部挖潜,科学合理地利用好每一寸土地,对于一些落后的产业以及闲置的土地,该转的转,该退的退,该让的让,确保有限土地产生最大的价值。对于基础建设和配套服务不足问题,要进一步强化投入,大力完善基础设施和各类生产、生活配套服务体系,提高规划、建设和开发水平,尽快使生地变为熟地,使熟地变为宝地。总之,我们只有把平台做大了,我们的承载能力增强了,我们的基础配套体系完善了,我们才能引进更多的大项目、大企业,形成大产业。

2.要乘势而上培育大产业。产业发展是一个地区综合实力的体现。如何进一步提高海宁产业发展水平,我认为,还是要坚定不移地走产业集群发展之路,这也是做大做强产业的必由之路。我们海宁应该说在区域经济、块状经济方面,起步较早、特色也较明显,但是传统的块状经济好比游击队,有一定的作战规模和能力,但仍比较松散,随着经济的发展,弊端和问题也越来越多地显现出来。而现代产业集群则是集团军,专业分工更加合理,整体战斗力更强。事实上,目前我们的皮革、经编、家纺三大传统产业和太阳能及新能源、印刷包装等块状经济,都有基础和条件提升为产业集群。下一步,我们要继续加大这方面的培育力度,提升产业的整体规模和竞争力。皮革、经编、家纺,是我们的传统产业,也是我们的优势产业,我们的立足点就是要把他们进一步做强。要按照三大产业转型升级方案的部署,积极抓好推进,特别是要更加注重产业链的延伸和整合,加强企业间的分工协作。同时,要积极引导企业引进先进设备、先进管理经验和各类优秀人才,加大创新和创牌的力度。对于太阳能及新能源利用、食品及印刷包装、汽车及机械装备、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我们的产业规模还比较小,不少才刚刚起步。因此,我们的立足点就是要把他们迅速地做大。要进一步加大引进、培育、扶持的力度,着力培育一批新的“百亿产业”集群,打造海宁经济新的增长极。此外,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当前我们还要重点关注研究产业梯度转移的问题。在当前海宁发展空间有限、生产经营成本上升的情况下,一些传统产业,特别是一些小企业要进一步发展,都面临着一个企业外迁的问题。对于这种现象,我感到,作为政府我们不能漠视或者被动应付,应当主动地加以引导。我个人认为,是否可以采取到外面其他县市设立合作园区的模式,总部设在海宁,效益分成,并统一冠以“海宁”的名义,将我们一些有赴外发展意向的企业组织起来,这比单个企业赴外发展要好得多,这样企业也欢迎,政府也受益。

3.要坚持不懈引进大项目。何谓大项目?大项目是指投资大、规模大、市场前景大、带动能力强的项目,往往一个项目就能形成一个产业集群。我们在大项目引进上一定要大气魄。何谓大气魄,就是我们引进项目的理念要新、气度要大、方法要多、服务要优。可以说,海宁经济发展到现在,要加速度,要再上一个台阶,就必须坚持增量推动,狠抓大项目的引进。事实上,我们也已经到了引进大项目的最佳时机。前面我已经讲过,我们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平台基础的优势正在日益凸显,承载大项目的基础和条件更加成熟,如果我们没有充分利用好这些优势,乘势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我们就会错过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因此,在大项目的引进上,我们不能等,不能守株待兔,必须全力以赴去争,没有退路。首先,在发展理念上,要确立“抓发展必须抓招商,抓招商必须招大引强”的理念。全力瞄准大项目、好项目和高新技术项目,发动有针对性的、强有力的招商攻势,力争引进一批对产业发展和提升具有开创性、关键性作用的大项目,既大幅度促进全市经济总量的扩大,又起到调结构的作用。其次,在项目洽谈上,要大气,要算大帐、算长远帐。现在真正的大项目、好项目,他们的要求往往很高、很苛刻,这就要求我们具体从事招商的同志头脑清醒,如果我们斤斤计较一些眼前的得失,大项目、好项目就会和我们失之交臂。尤其是在政策研究上,要敢于创新,以项目落地为重。第三,在招商方法上,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只要有利于招商引资、有利于大项目的引进,上门招商、驻点招商、委托招商、以商引商等各种方式都可以采用,都要鼓励,都要支持。同时,我们要建立完善更加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对招商引资有功之臣,要给予重奖、重用。第四,在跟踪服务上,项目洽谈阶段,一定要落实专人,盯紧抓牢,经常联系、经常沟通;项目引进之后,后续服务工作也要迅速跟进,进一步完善项目推进的相关机制,落实有力措施,确保项目顺利推进、顺利达产。

4.要集中精力扶持大企业。当前,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经济竞争,归根到底是企业之间的竞争,尤其是大企业之间的比拼。西方国家之所以强大,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拥有了90%以上的世界500强企业。同样,萧山、昆山、张家港等地经济总量和发展速度远远高于我们,原因也是如此。可见,培育和引进大企业是发达地区发展经济的一条重要经验。我们海宁企业众多,但规模普遍偏小,分析原因,我想这里既有我们产业特性的因素,但更有我们企业家的发展理念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政府有所作为,进一步加强引导和扶持,激发企业家干大事、创大业、做龙头、当老大的激情。下一步,我们对企业扶持的政策要作进一步优化完善,要更加突出对企业做大做强的扶持,力度要进一步加大,不仅给领军企业家和人才给予重奖,还要在资金、用地、技术、管理、投入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扶持,推动企业迅速做大做强,着力培育一批百亿企业。特别是对于企业在股改上市、战略重组、强强联手、抱团发展方面,要加大引导和扶持的力度。我个人认为,现阶段,企业要迅速做大做强,有两条很好的捷径。第一条捷径是企业股改上市。这方面,我们海宁做得还是比较好的,上市企业的数量、质量都还可以。下一步重点,一方面,要积极引导更多符合条件的企业走股改上市这条道路;另一方面,要鼓励已经上市的企业,充分利用企业上市资金募集的优势,进一步做大做强。第二条捷径是企业抱团发展。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发展,如果仅靠简单的自身积累,不是说没有做大的可能,但是时间相对比较长。而抱团发展能在短时间内集聚资本,相对来说,投资的风险比较低。这方面,萧山走在了我们前面,他们企业抱团发展的意识非常强,也造就了一大批上规模的大企业。因此,在鼓励企业抱团发展方面,我们也要加大引导和扶持力度。

5.要与时俱进推进大市场。我市专业市场建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快速成长,已经成为促进产业发展,提升城市品位和人民生活的重要平台,成为海宁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下一步如何创新思路,进一步提升市场档次、扩大市场规模、丰富市场内涵,推动专业市场做大做强,实现我市从“市场大市”向“市场强市”的转变,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一要做好“建”的文章。所谓“建”,就是建设新市场。市场建设,必须“抢”字当先、“快”字当头,往往你不上,别人就上;你不占领,别人就会占领。

一旦别人市场形成一定规模之后,再要赶超就非常困难。因此,我们在市场建设上一定要有忧患意识,看准的市场,就要迅速决策,抓紧启动,打出品牌。比如,我们的太阳能、家居等一批专业市场,应该说,我们有产业的支撑,研究论证也较为充分,下一步一定要排除干扰,尽快启动实施,使城西“双百万”市场群尽快扩大规模,展现形象。二要做好“扩”的文章。所谓“扩”,就是要有战略扩张的理念。比如,我们的皮革城,一定要走出去,走商业连锁的模式,如果紧紧局限于海宁这一块,是远远做不大的。这方面,我们已经成功地迈出了第一步,在辽宁佟二堡等地进行了布点,下一步,要充分依托海宁皮革城的市场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有计划地在全国乃至世界进行布点,进一步放大海宁皮革城的市场规模,并有效带动海宁本地产业的发展。我们确实要有放眼世界的战略眼光。三要做好“提”的文章。所谓“提”,就是提升现有市场的经营业态和管理水平。比如,我们如何进一步提升皮革城现有市场的经营管理水平,如何进一步加快家纺市场的业态布局,创新市场平台,提升市场档次。再比如,随着信息技术和经济的发展,网上交易异军突起,我们如何在传统交易市场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网上交易市场的开拓力度,做到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同步推进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认真加以研究。

当然,我们在抓经济的同时,也要同步抓好其他方面的工作。一要关注城市建设。城市的首要功能是居住,我们要在围绕为市民提供更好居住环境上下功夫,尤其是要在建管上做文章。在新区开发建设的同时,按照市区三年旧城改造计划的要求,继续大力度地推进旧城改造,加快环东西山开发建设步伐,力争早出形象。同时,要加强城市管理,加大园林绿化建设,为广大市民营造更加优越的生活创业环境。二要关注“两新”工程。要进一步加大对“两新”工程的行政推动力度,完善政策措施,创新推进模式,扎实做好规划实施、资金筹措、政策兑现、集聚点建设等各项工作,确保这项惠民工程顺利推进。同时,要深化“两新”工程实施过程中的配套改革,不只完成农民身份的转变,更要实现思想观念、生活质量、生活待遇的全面提升。三要关注民生问题。要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发展,针对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所急,优先发展社会事业、优先提升公共服务、优先满足群众需求,全面发展教育、医疗、就业、养老、住房、生态保护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社会事业,全面提高全市人民的生活质量、保障条件和幸福指数,建设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幸福、和谐海宁。

四、要营造“勇立潮头、加快发展”的浓厚氛围

“勇立潮头、加快发展”,需要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真正营造好“一切服从发展、一切服务发展”的良好氛围。

1.要弘扬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作风出凝聚力,出战斗力,出生产力。对看准了的事情,要说了算、定了干,静下心来、沉下身子,咬定目标、埋头实干,做到思想上高度统一,行动上步调一致,工作上齐抓共管,落实上群策群力。要大力推进机关作风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大力弘扬为民务实之风,提高执行力,把“神”提起来,把“心”沉下去,讲求工作实效,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只争朝夕、埋头苦干,确保各项决策部署不折不扣执行到位。

2.要打造更加优良的服务环境。优化服务、优化环境,只有开始没有结束,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我们每年那么多的资金投入,那么多的项目建设,那么多的事务处理,如果服务跟不上,就会拖发展的后腿。要牢固树立抓服务就是抓发展的理念,进一步加强服务软环境建设,努力形成行为规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服务机制,努力为基层、为企业创造良好的服务环境。要坚持把机关效能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简化工作流程,减少工作环节,缩短审批时间,实现提速、提质、提效。

3.要建立更加有效的奖惩机制。奖优罚劣,既是制度要求,更是工作导向。要建立健全公正严格的考核制度,科学合理设置考核内容,正确处理好激励与惩戒的关系,让考核起到奖勤罚懒、激情励志、调动工作积极性的作用。要加大治庸、治懒、治散工作力度,从严查处各种妨碍政令畅通、破坏发展环境、影响经济发展的行为,在考核上不留情面,在问责上动真碰硬。

4.要倡导更加鲜明的用人导向。用好了一个人,能够推动一块工作、带动一个单位,乃至促进一方发展。要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用实绩检验干部能力,把是否具有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善谋善为的科学方法、亲力亲为的工作作风、敢作敢为的担当胸怀和有所作为的工作业绩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标准,真正形成重德行、重业绩、重公认,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要继续完善干部挂职锻炼机制,在重点工作落实、重大工程推进、急难问题解决中锻炼干部、考察干部、重用干部。

同志们,海宁发展正处在一个新的起点,是甘于平庸还是奋发有为,广大人民群众正拭目以待。作为各级领导干部,在“创先争优”活动中,都应视事业为生命、以发展为使命,勤于求新知、钻业务,勇于挑担子、负责任,敢于闯新路、破难题,善于强协作、聚合力,乐于下基层、送服务,思想上高人一等,能力上胜人一筹,作风上先人一步,自律上严人一分,在海宁“勇立潮头、加快发展”的征程中发挥表率作用、作出更大贡献。

同志们,机遇稍纵即逝,发展时不我待。让我们共同努力,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昂扬的斗志、奋力拼搏,扎实工作,勇立潮头,加快发展,推进海宁发展新跨越,争创海宁发展新辉煌!

第四篇:在全城区2012年新农保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在全城区2012年新农保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在当前各项重点工程正在加快推进的关键时期,城区政府决定召开这次新农保工作专题会议,充分体现了我们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体现了对新农保工作的高度重视,体现了对民生问题的高度关注。刚才,莫局长对去年新农保工作作了简要总结,指出了存在问题,明确了下一步工作重点和工作任务,我完全同意,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落实。

我城区新农保工作自今年3月份全面启动以来,各乡(镇)和城区有关部门上下联动,积极而为,做了大量工作,达到了预期目标,取得了明显成效。也通过实施新农保,让很多农民群众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由此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社会和谐。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存在的困难与不足。特别是刚才莫局长提到的几个方面,我个人认为,有些是共性的,有些是个性的;有些只需稍加重视、稍加努力就完全可以避免的,是工作方法与工作态度问题。在下一步工作中,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拿出针对性的办法,认真加以解决。下面,我再简要强调三点:

一、思想认识要进一步提高

实施新农保制度,使农民在实现“种地不交税、上学不付费、看病不太贵”的基础上,又实现了“养老不犯愁”,这是千百年来广大农民群众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是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惠农政策中,扶持力度最大、补助数额最多、农民得到实惠最直接的一项举措。当前,随着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传统的依靠土地养老等养老方式受到冲击,农村子女赡养老人的任务日益繁重,由此引发的养老问题和一系列家庭矛盾越来越突出。建立新农保制度,既可以减轻农民子女的“赡养压力”,避免因经济利益引发的家庭矛盾,又可以逐渐淡化广大农民“养儿防老”的观念,有利于形成文明的社会风气,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同时,建立新农保制度,可以使符合条件的农村老人增加收入,直接增强消费能力,使农民愿意消费、敢于消费,有利于促进城乡经济统筹协调发展,让广大农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因此,新农保制度既是社会的减震器、稳定器,也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调节器。各乡镇、各部门一定要站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和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精心组织,合力推进,把这一造福广大农民群众的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二、办法措施要进一步有力

新农保是一项新生事物。经过近一年的摸索和操作,我们积累了一些经验,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业务流程。但任何事物都在不断发展,我们只有不断总结,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适应发展需要。一要在强化宣传上下功夫,让社会氛围更浓。只有宣传工作到位了,农民的思想观念转变了,其他后续工作才能快速跟进。新农保工作启动以来,我们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宣传工作,政策宣传不断深入,群众对政策的知晓度不断提高,但也还有盲点和死角。各乡镇和人社局要进一步加强与宣传部门的沟通联系,用农民最容易接受、最直观的宣传形式,开展更深入、更广泛的宣传,通过政策在手、标语上墙、干部入户等多途径、多形式的宣传,不断提高群众参保积极性,掌握工作主动权。二要在队伍建设上下功夫,让经办能力更强。推进新农保制度全覆盖,经办机构的工作能力建设十分关键。各乡镇要结合劳动保障平台建设,进一步强化经办工作机构建设。要不断加强镇、村两级业务经办人员的培训,逐步建立一支熟悉政策、业务精湛、作风扎实的新农保工作队伍。要进一步细化工作流程,逐步健全适应新农保制度全覆盖要求的运行机制,确保信息畅通,方便群众参保。为新农保服务的金融机构,要进一步加快服务网点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优化服务措施,方便群众参保和领取。三要在制度管理上下功夫,让专项基金更安全。新农保基金是农民群众安度晚年的 “养命钱”,是农民养老保险的“生命线”,必须把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切实加强监管。无论是个人缴费还是政府补贴资金,都必须及时纳入社保基金财政专户,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养老金的发放要严格登记造册,严禁私吞、挤占、挪用和冒领。乡镇、村两级要定期公示参保人的个人缴费、政府补贴和待遇领取资格等信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城区监察、人社、财政等部门要加强日常监管,保证基金安全。

三、责任协作要进一步加强

新农保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工作复杂、任务艰巨,各乡镇、各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采取有力措施,扎实推进,务求实效。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要将任务分解落实到每一名领导、每一个人员身上,实行班子成员包村、包组,乡镇、村干部包户、包人。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加强督促指导;分管领导要具体负责,经常了解掌握情况,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各项工作在强有力的领导下快速推进。二要加强协调配合。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牢固树立“一盘棋”的思想,既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要加强协作、密切配合,共同推进工作。业务人员要经常深入基层了解情况,加强与乡镇的沟通衔接,帮助乡镇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人社局要切实担负起牵头部门的职责,主动加强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财政局要及时拨付补贴资金,保障必要的工作经费。监察局要全程跟踪,严肃查处违反新农保政策的单位和个人。三要加强督查问责。为保证工作顺利开展,城区政府已将新农保工作纳入目标考核体系。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定期不定期地进行督促检查,对好的经验和做法及时推广、交流,对工作不力、进展缓慢的予以通报。各乡镇也要对照工作进度要求,适时开展督促检查,及时发现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并加以研究解决。对思想认识不到位、工作措施不得力、行动迟缓、影响全城区面上工作的,将严肃追究单位主要领导和具体负责人的责任。

同志们,开展新农保是一项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的民心工程。希望大家按照要求,切实抓紧、抓实、抓到位,为加快推进我城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邕宁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五篇:抓好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 实现农村劳务开发新跨越(在全县劳务培训会上的讲话)

抓好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 实现农村劳务开发新跨越

――在全县劳务培训工作会上的讲话

副县长

(2005年7月29日)

同志们:

全县半年经济工作会刚刚开过,今天又把大家请回来参加劳务扶贫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分析新的形势,明确新的对策,安排部署我县劳务扶贫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下面,我先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认清形势,切实提高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认识

劳务扶贫暨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是国务院扶贫办为全面实施新时期十年扶贫纲要,提出的“一体两翼”(整村推进、产业扶贫、劳务扶贫)的发展战略,也是实施西部大开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举措。这项政策的出台,是党的农村政策的一次重大创新,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新举措,也是支持农民增收的新途径。当前,我们一定要从发展战略高度,进一步提高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认识,切实增强实施劳务扶贫工程暨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一)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服务“三农”和壮大县域经济的必然选择。“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解之题,其核心在农民增收,出路在农民就业。我县是典型的农业大县,要使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关键在于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和非农产业就业,减少农民数量,增加农民收入,用城镇化带动农村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审时度势,乘势向上,想农村发展之事,急农民增收之事。从目前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看,提高粮食产量,提高粮价的余地不大,难度很大,农民仅靠土地很难增收致富奔小康;而农民自办二、三产业项目虽然是农民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径,但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专业技能和管理经验,还很难在农村遍地开花。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把相当数量的农民分流出来,加大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和转移力度,实现农民择业的多元化,缓解农村人地矛盾,优化农村资源配置,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使农村经济走上良性循环发展的轨道,进而实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壮大县域经济的有机结合。

(二)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实现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变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今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指出,进城就业的农民工已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加工制造等行业的技术革新和现代化大生产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行业对劳动者的需求逐步由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许多沿海发达地区的不少行业已开始实行劳务市场准入制度,要求企业持有技能证书的员工必须达到一定的比例,否则不核发营业执照或不予办理年检,这预示着发达地区劳务市场的准入门槛将逐步抬高。当前,农民文化和科技素质与二、三产业就业岗位不相适应的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导致一方面经济发达地区二、三产业存在大量的岗位空缺却找不到合适的人员,出现了“民工荒”;另一方面,大量的富余劳动力或由于缺少技能,或适合自身条件的岗位工资低而不愿干,找不到工作,处于“闲置”状态。因此,面对激烈的劳动力市场竞争,我们必须把加强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放在突出位置抓紧、抓好,从而使农民在外出务工中“换脑子”,在市场竟争中“练胆子”,在致富过程中“多路子”,在务工劳动中“赚票子”,在回乡创业中“占位子”。

(三)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增加农民收入的现实途径。目前,我县农民增收形势仍然不容乐观。今年的农民收入虽呈现加速增长的态势,但这主要是政策拉动的结果,并未从根本上形成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的机制。近年来,我县外出务工劳力逐年增长,劳务收入已经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3以上,在农民增收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我县在促进农村劳动力进一步转移就业方面还面临着十分突出的矛盾。一方面,我县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不高,缺乏必要的职业技能训练。据调查,我县外出务工人员中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2.8%,高中占11.6%,初中占60%,小学以下的占25.6%,其中接受过技能培训的不到5%,持有技能证书的更是不到1%。这是反映劳动力素质、劳动力专业水平的一个标志。这种状况与现代城市经济发展对产业工人的要求相差甚远,很多外出务工人员因为专业技能素质低下,只能去干一些脏、险、累、差的工作,而且就业相当不稳定。另一方面,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和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及众多行业对农民工特别是受过技能培训的农民工,存在着较大的市场需求。对于广大农民来说,较高的素质和良好的职业技能意味着较稳定的就业和较高的收入,因而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渴求也越来越强烈。据统计,我县没有经过培训输出的劳动力年人均工资性收入为3300元左右,通过技能培训后输出的年人均工资性收入达到4800元左右,提高近50%。因此,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在短期内迅速提高农民的素质和技能,让更多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对于形成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的机制,促进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明确目标,完善措施,努力开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新局面

智富才可脱贫致富。“扶钱扶物只能解决一时一事,扶智扶技可以解决一生一世的问题”。只有搞好劳务培训,才能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增加他们的就业机会和劳务收入,确保劳务输转的质量;只有搞好劳务培训,也才能使劳务输转实现“四个转变”,即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苦力型向技能型转变、体力型向智力型转变、自谋自发型向规模组织型转变。因此,我们必须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进一步搞好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提高贫困户劳务输出脱贫致富的能力。

1.广泛宣传,深入发动。抓好劳务输出,关键是要激活农民这一主体。目前,首要的问题是要解决好人们陈旧观念的约束,破除宁在家受穷不愿到外吃苦、宁在家面朝黄土背朝天也不愿去学技术闯天下的陈旧思想。困扰人们外出的无非三个原因:一怕参加培训上当受骗,二怕学了技术挣不到钱,三怕工资有拖欠。这就需要我们大力宣传,大力推动。因此,各乡镇和县级有关部门要认真做好宣传引导服务工作,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通过设置宣传点、出动宣传车、张贴标语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使处在观望中的富余劳动力能够看得见、感受到外出务工者带来的经济实惠、素质提高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进一步调动广大农民参加劳务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制定计划,明确任务。县政府已以西府办发[2005]54号文件形式,对我县的扶贫开发工作进行了具体的安排部署,从2005年起,县上计划每年培训农村劳动力375人次,培训补助标准为160元/人,今后将逐年增加生源名额,从而使受训的劳动力掌握1至2种市场需要的职业技能,获得国家颁发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致富一家”的目标。县扶贫办要重点做好生源的确定和组织工作,各区工委、乡镇政府要高度重视,全力配合县扶贫办做好生源的选择、确定和公示,并按县上分配的名额积极上报,确保培训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3.建立基地,创新方式。要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实效性,根据市场需求,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不断探索和完善培训办法。一是建立健全劳务培训的网络体系。要整合各种资源,建立培训基地,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教育培训单位,特别是具有特色的民办培训机构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二是积极探索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新途径。要采取实行定点培训、订单培训、定期培训、定向培训、流动培训等多种方式,构建城区以专业培训机构为载体、乡村以流动培训为载体的劳动力培训体系,使劳务培训不仅有场所、有基地,而且有组织、多层次地来开展。三是大力推行劳动预备制度。以准备从事非农产业和进城务工的人员为重点,采取自主选择培训机构、培训内容和培训时间,给予一定补助或资助的办法,进入预备行列。目前我县确定县职业中学为劳务扶贫培训基地,挂“四川省劳务扶贫培训基地”的牌子,由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与县职中签订“劳务扶贫工程委托培训协议”。同时,我县招商引进的大连国达服装协会已与县职中联姻创立了“ 大连国达服装培训输送基地”。该基地实行培训就业一体化的订单模式,直接为大连国达服装城培训专业技术人才,从而为我县农村劳动力的成规模、成建制输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突出质量,打造品牌。品牌就是生产力,劳务产品与其他产品一样,也要创立品牌。外出务工人员的技术、素质不高一直是制约劳务输出的一大难题。现在培训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是我们得不到信息,培训没有针对性,不知道怎么做,也没法去做。二是有信息走不成。一方面是观念没有转变过来,出去怕吃苦怕受累;另一方面就是劳动力素质和质量不高,达不到用人单位要求。为此,我们要牢牢树立劳务品牌意识,面向市场需求,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培训办法,不断提高培训质量,狠抓特色培训,从而切实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职业技能和择业竞争能力,着力打造 劳务品牌,使劳务输转由一般性输转向特色、优势品牌化转变。当前重点要抓好与用工企业的联系、沟通,组织输出地培训机构与输入地用工企业互相考察,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全面推行定单、定点、定向培训,贴近市场,紧紧围绕企业、用工单位的实际需要,提高培训的针对性。要引导和鼓励教育培训机构与劳务输出机构在自愿的基础上建立合作关系,选择一批企业作为实习基地,实现培训与输出良性互动,确保受训农民顺利转移就业。

三、明确职责,协调配合,全力确保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落到实处

劳务扶贫暨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各级各部门在具体工作中,务必加强组织协调,及时解决工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为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1.强化组织领导。为了切实加强对我县劳务扶贫工程暨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县政府专门成立了劳务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由县长蔡绍雄同志任组长,县委副书记胡蓉、人大副主任张昌信和我任副组长,县委办、政府办、财政局、扶贫办、劳保局等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办公室设在县扶贫办。各区工委、各乡镇和县级有关部门也要成立相应机构,坚持一把手亲自抓,明确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要把劳务培训工作真正摆上重要日程,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与其它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确保这项工作取得实效。

2.强化资金投入。搞好劳务培训,必须要有经费做保障。今年我县已争取到劳务扶贫项目资金30万元,主要用于对参加培训的农民给予补贴。县财政局与县扶贫办要认真做好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资金的管理,坚持实行资金县级财政报帐制,资金要专户存储、专帐管理、专款专用,任何单位不得截留和挪用,资金报帐必须经县扶贫办审核后实行县级财政报帐制。县职业中学要建好培训台帐和转移就业台帐,县财政局和县扶贫办必须依据培训台帐和转移就业台帐拨付培训经费。同时,要积极鼓励和支持企业、个人和其他社会力量参与劳务培训,逐步建立政府、企业、个人共同投入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以不断增加劳务培训资金渠道,积极探索可行的经济补助方法,切实减轻农民参加培训的经费负担。

3.强化协调配合。开展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培训,不是一个部门、一个行业的事,涉及部门多,仅靠哪一个部门,哪一个行业的力量都难以做好,也难以做成。这就要求各有关部门、有关行业必须搞好协作联动,要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各自的职能,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县扶贫办要抓好项目资金的争取和监督管理;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要做好劳务市场信息发布,指导职业介绍机构收集用工信息,组织和开展农民工培训后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县教育局要加强教育资源的整合,鼓励各类社会办学机构(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参与培训,组织动员各类培训机构保质保量地完成培训任务;县物价局要会同劳动保障部门尽快制定不同岗位的职业技能鉴定收费标准,并加强对收费的监督检查;共青团、妇联等部门也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农民工培训工作。总之,要充分发挥好相关部门的职能作用,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千方百计保证农民工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及培训后的有序转移。

同志们,做好新时期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农民办实事的具体体现,是一项富民强县的大事、好事、实事。希望大家齐心协力,相互配合,上下联动,真抓实干,讲求实效,为加快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下载新起点 新征程 新跨越 以全新的姿态推动进贤新一轮发展——在全县务虚工作会上的讲话(20171224)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起点 新征程 新跨越 以全新的姿态推动进贤新一轮发展——在全县务虚工作会上的讲话(20171224).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