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专题辅导讲稿

时间:2019-05-14 18:56: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专题辅导讲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专题辅导讲稿》。

第一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专题辅导讲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专题辅导讲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系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实际问题。科学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发展战略、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等重大问题,是贯通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覆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国防、外交、统一战线、祖国统一、党的建设等方面的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在新的实践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是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求真务实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我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求真务实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党的十七大创造性地提出并深刻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度评价了这一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并把它写入党章,这反映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我们党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历史性创造。我们

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两大理论成粟。第一次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了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发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形成了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在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当前,全国各族人民正在党的领导下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努力奋斗。在前进道路上,我们既面临着重要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诸多矛盾和问题:生产力水平总体不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偏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没有解决,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环境资源压力加大,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依然存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人们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更高要求;伴随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的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只有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我们才能对这一系列问题作出科学回答,才能顺利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共同思想基础,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前提。没有共同思想基础,党就要瓦解、国家就要解体、民族就要分裂。作为我们这样一个

拥有7000多万党员的执政党、这样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面对深刻变化的国际国内环境,面对人们思想观念多元多样多变的新情况,只有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才能真正统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才能最大限度地团结和凝聚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利益群体的人们,为实现我们的目标而共同奋斗。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是我们应对各种困难、风险和挑战的强大精神支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社会主义发展与民族复兴的历史任务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人民共同富裕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国家的兴盛和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是引领、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之所以能够经受住各种严峻考验,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我们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给予的信念力量和指导作用。在未来前进道路上,无论遇到什么样的艰难险阻,我们都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动摇。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遵循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既破除了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又抵制了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既继承了前人,又创新了内容,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是深深扎根于中国大地、符合中国实际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毛泽东同志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重要思想成果的继承和发展,与毛泽东思想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毛泽东同志带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成果,对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我们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总体上属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

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对毛泽东同志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重要思想成果的继承和发展,是同毛泽东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党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以来新鲜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国际形势深刻变化和世界发展新趋势进行科学分析的结果。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特别是70年代末以来,国际形势日趋复杂,世界的变化出乎人们的预料,进入了一个大变动大调整的新时期。在这一时期,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新科技革命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尤其是冷战结束后,大国关系不断调整,世界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和改组;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总体实力有所增强,国际形势总体趋向缓和,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使世界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全球市场、资金、资源的合作与竞争更加复杂,国与国之间经济实力的较量越来越激烈。特别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世界生产力和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极大推动,进一步加剧了综合国力竞争,前所未有地改变了世界范围内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引起了全球经济格局、利益格局、安全格局的重大变化。当前,世界正处在前所未有的金融危机中,危机尚未见底,由此可能带来的各种严重后果还难以预料,挑战更加严峻。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世界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我们

党要解决好时代提出的新课题,迎接新挑战,完成新任务,赢得新胜利,就必须在思想上有新解放,实践上有新发展,理论上有新创新,就必须准确把握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军事等各方面的深刻变化和时代发展脉搏,深刻总结世界各国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把中国的发展放到世界大局中来思考,抓住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建设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经验进行认真总结的结果。

重视历史经验的总结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能够不断发展壮大的法宝。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更加重视历史经验的总结。面对十年‚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危难局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正反两个方面认真总结历史经验,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作出《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认真清理重大历史是非,根本否定了‚文化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及‚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同时坚持和继承了我们党在长期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取得的一切积极成果,完成了党在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上的拨乱反正,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上阔步前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面对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重大事件,我们党认真汲取这些国家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是我们党认真总结和深刻汲取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结果。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进行科学总结的结果。

科学判断和始终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立论基础。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是我们党推进理论创新、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从党的十三大系统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并充分强调了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以来,党的历次代表大会都重申我

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强调我们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不能从主观愿望出发,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是在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阶段性特征这一现实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实践依据。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30年来,伴随着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的历史进程,我们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断推动理论创新,形成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国际地位迅速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各项事业快速发展。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就没有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而没有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不可能形成和发展。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不竭源泉。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是全国各族人民实现自己利益、创造美好生活的共同事业。为了推进这一共同事业的顺利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集中人民的无穷智慧,并根据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形成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可以说,没有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问题和基本观点。

任何一个科学理论,都有其回答的基本问题和围绕基本问题展开的一系列基本观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问题和基本观点,是这一科学理论的主要内容。学习和掌握这一科学理论,要在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和基本观点这两个方面下功夫。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问题。

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三大基本问题,这就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对这三大基本问题的认识程度和把握程度,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和理论的创新程度、丰富程度、深刻程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围绕探索和回答这三大基本问题展开的。正确认识这三大基本问题,必须把握以下两点:第一,我国改革开放30年,就是对这三大基本问题探索和回答的3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今后的不断丰富和发展,也必将围绕这三大基本问题而不断展开:第二,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历届中央委员会和党的主要领导同志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都对这三大基本问题进行了探索和回答。探索和回答这三大基本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不同时期中党的理论创新的共同特点和共同任务,在不同时期党根据形势和任务的需要对三大基本问题探索和回答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l、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基本问题的探索和回答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开创了中国历史新纪元,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但是,如何在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成为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一个全新课题。面对这一课题,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取得了重大成就,积累了成功经验,同时也出现了严重失误和挫折。历史的经验教训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不能照搬别国做法,也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结合中国实际进行全新的探索。邓小平同志在深刻总结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文革‛10年的经验教训后指出,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我们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邓小平同志紧紧抓住这个基本问题进行深入探索,响亮地提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他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第一次提出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理论,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开放的理论,第一次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第一次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

代世界主题的理论,第一次提出‚一国两制‛的理论等。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集中全党智慧创立了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国内发生严重政治**,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面临新的巨大困难和压力,我们党面临着又一个重大历史关头。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把一个繁荣发展的社会主义中国带入21世纪,是对我们党的重大考验。江泽民同志指出:‚由于社会主义是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遵循,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就需要不断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紧密结合时代发展的新形势、我国广大人民的新要求、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实践,对这一问题作了进一步思考,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观点,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了一系列富有独创性的理论成果,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问题。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发展的关键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是时代赋予我们党的崇高使命。胡锦涛同志指出:‚必须牢牢把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进一步深刻认识和科学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更好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全党继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提出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等重大战略思想,用新的思想观点进一步深化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的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上所形成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把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提高到新的水平。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建设什么样的党、怎

样建设党基本问题的探索和回答马克思主义政党夺取政权不容易,执掌好政权尤其是长期执掌好政权更不容易。苏联共产党执政只有74年,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存在均不足50年,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这一历史教训告诉我们:共产党执政以后,如何加强自身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如何认识、把握和运用共产党执政规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是必须下大气力解决的重大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这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了新要求。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提出了‚执政党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党,执政党的党员应该怎样才合格,党怎样才叫善于领导‛的问题,强调要切实加强党的建设,把党建设成为有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成为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坚强核心。围绕这个目标,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在改革开放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新思想,初步回答了在改革开放条件如何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深化了我们党对自身建设规律的认识。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由于党所处的环境和肩负的任务有了新的变化,党在思想、组织、作风建设方面出现了一些突出问题。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强调要切实解决好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两大历史性课题,提出把党建设成为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围绕这个目标,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在长期执政、对外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新思想,系统地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建设的根本问题。党的十六大以来,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领导人民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同时,面对21世纪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明确指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生存、发展、壮大的根本性建设,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围绕这个目标,党中央科学把握世情、国情、党情发展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对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新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贯穿的一系列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创新理论观点,深化和丰富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基本问题的探索和回答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更是当代中国的主题。当今世界不同国家、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激烈竞争,说到底是围绕发展问题展开的。我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和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长期面临着硒方国家的巨大政治压力和经济压力,面对着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的繁重任务,解决好发展问题尤为紧迫。针对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在国际上处于落后状态的局面,邓小平同志强调,必须在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把握中国下一步的发展问题,从世界发展的潮流中抓住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时机。他强调‚应当把发展问题提到全人类的高度来认识‛;明确提出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问题之一,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决定性意义,要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强调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对我国所处发展阶段准确判断的基础上,他科学谋划我国的发展战略,明确提出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步骤。在国际国内局势风云变幻的新形势下,江泽民同志强调:‚我们党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发展中大国领导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他把发展问题同党的性质、党的执政理念联系起来,明确提出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跨入21世纪之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紧紧抓住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

发展这个基本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胡总书记强调:‚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对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科学发展观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提出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发展成果由谁享有等重大问题进行的富有创造性的探索和取得的丰硕理论成果,深化和丰富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使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观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涵十分丰富,包含了一系列独创性的成果,形成了一系列的基本观点。党的历次代表大会对这些独创性的成果和基本观点进行了科学总结和概括,揭示了这一理论体系的基本点,为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一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提供了重要遵循。从总体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以下14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防和军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外交与国际战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绚丽多姿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是丰富多彩的。这个理论体系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等问题上,形成了一系列独创性的思想理论观点,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如何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

大问题。这个理论体系,内容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学科,涵盖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以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祖国统一、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等各个领域,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是内涵丰富、思想深刻、系统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发展中的理论体系,其包含的基本观点也将在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不断增加新的内容。如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就是一个新的重大理论观点。今后,还会有许多新思想、新观点,逐步纳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来。我们的任务就是要以科学、务实的精神,认真学习、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问题和基本观点,并使之不断丰富、不断完善,更好地用以指导我们的实践,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新发展。

第二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程》辅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程(导论)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题

(一)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 1.两大主要历史任务

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始终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2.中国共产党担当起领导完成两大历史任务的责任

中国共产党担当起来完成两大历史任务的责任,集中体现为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1)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2)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3)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两大历史任务间的关系

(1)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历史前提。

(2)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是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根本目的,也是保证国家强大、维护民族尊严的重要物质基础。4.正确认识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

(1)认识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应在完成和推进三件大事的基础上,继续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篇章。

(2)认识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应正确把握好两大历史任务之间的关系。

(3)认识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应当展望和把握未来中国发展的光明前景,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臶 历史和实践都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当代中国历史任务、引领中华民族开拓前进的伟大旗臶。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臶(体现为三个紧密联系)(1)将社会主义发展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紧密联系起来。(2)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人民共同富裕紧密联系起来。(3)将国家的安危荣辱和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起来。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引领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旗臶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臶指引下,中国获得了自近代以来从未有过的长期快速稳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臶的原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成为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旗臶,关键在于它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特色(1)实践特色(2)民族特色(3)时代特色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

(1)该问题的重要性:事关能否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前提问题。(2)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3)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

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坚持“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2.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1)该问题的重要性:是中国共产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都必须探索和回答的问题。(2)正确认识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的本质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根本任务),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根本任务、根本方向),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和谐

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既要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原理又要根据时代条件和人民愿望发展社会主义。3.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1)该问题的重要性: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大问题。(2)对该问题的正确认识 明确党的历史方位

---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在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

提出了坚持立党之本、巩固执政之基、壮大力量之源的重大论断 ——坚持“三代表重要思想” 提出了党面临的两大历史性课题

——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与增强拒腐防变、抵御风险能力两大历史性课题。提出了党的战略任务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战略任务。4.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1)该问题的重要性:关系到能否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的重大问题

(2)对该问题的正确认识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发展才是硬道理 经济发展战略步骤

---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 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论断

---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全面协调可持续这个基本要求、统筹兼顾这个根本方法。

发展的目的和依靠力量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解决了发展的目的、理念、方式和动力问题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性与重要意义 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出的创新之路。是人类文明史的伟大创举。是中国对世界的历史性贡献。

(3)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坚持社会主义的关系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这一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回答的主要问题

它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等问题上,形成了一系列独创性的思想理论观点,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问题。(4)深刻理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形成的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 3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具体内容 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各项具体制度(体制)——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五个有利于)

有利于保持党和国家活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有利于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关系:

三者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并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完善(三者分别体现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形态、理论形态、制度形态。)重要结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应做到三个坚持 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五个有利于)

有利于保持党和国家活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有利于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成就

1.总体来看:经过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持续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谱写了中国发展进步的辉煌篇章。

2.具体来看:(从中国人民、国家、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国际影响几个方面来看)(1)中国人民的思想得以解放,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提高。

(2)中国初步改变了经济社会比较落后的状况,成为一个生机勃勃、走向繁荣富强的国家。

(3)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式得以转变,执政方式更加科学、民主,执政能力不断增强、提高,成为坚定走在时代前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4)中国的经济体制得以转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各方面的制度体制逐步建立,为社会主义的巩固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5)世界将目光转向中国,中国的经验和道路受到更多关注,国际社会开展了关于“中国模式”、“中国经验”的讨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际影响越来越大。

(二)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总纲。2.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鲜明的特点。3.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4.坚持巩固发展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四、本课程所讲授的主要内容

(一)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七)中国共产党的建设

(八)当代中国与世界

五、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一)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和意义 1.主要目的

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重大问题的认识。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提高运用这一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本领。2.重要意义

帮助大家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3.基本要求

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概念和范畴。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二)学习本课程的方法

1.学习本课程要同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结合起来。2.学习本课程要同研究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结合起来。3.学习本课程要同掌握人类所创造的丰富知识结合起来。

第一讲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一、当代中国的基本特点

(一)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2)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看,中国仍处在世界后列

(3)从人民生活水平看,中国人民生活仅在总体上达到小康

(4)从资源占有情况看,中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面临很大的资源环境压力(5)从城市化程度看,中国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6)从工业化程度看,中国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结论:三个没有变

(二)当代中国的历史方位

二、当代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重要战略机遇期

(一)准确认识我国发展面临的阶段性特征

(二)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

(三)为什么要坚持科学发展

(四)怎样实现科学发展

思考题

第二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概述

(一)经济和经济建设

经济是指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与一定的社会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或社会经济制度,是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上层建筑赖以建立起来的基础。

●一个社会的物质基础,是指一定社会经济制度赖以建立的生产力条件。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主要目的,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加社会财富,提高经济效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时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经济制度。

●经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心任务,是政治文明、文化繁荣、社会进步、生态良好的物质基础。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1.关于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思想。2.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思想。3.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4.关于基本经济制度的思想。5.关于分配制度的思想。6.关于对外开放的思想。

7.关于经济管理和宏观调控的思想。8.关于经济发展的思想。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体制

●经济制度是指在一定历史阶段占主要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又称社会经济结构。

●经济体制主要指在经济制度基础上经济运行的具体形式,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具体形式和结构、国民经济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机构设臵和经济运行规则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体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基本经济制度。二是分配制度。

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基本经济制度

●基本经济制度是一个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决定一个社会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的根本因素。●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公有制或私有制,要回答两个问题:

一是与生产力发展的关系,实际上是效率问题。二是与人们的经济利益关系,实际上是公平问题。

关键要从理论上解决的问题是:是否公有制不如私有制效率高。●对所有制效率的不同分析思路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分析思路:

一是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分析所有制效率,以是否符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为标准,分析论证它是否具有高效率;

二是从所有制与人们经济利益关系分析所有制效率,以是否能够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为标准,分析论证它是否具有高效率。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思路:

一是从市场竞争关系来分析所有制效率,以是否能够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为标准,分析论证它是否具有高效率;

二是从产权关系是否清晰来分析所有制效率,以是否能够更好地承担决策风险为标准,分析论证它是否具有高效率。

按照马克思的分析思路:

根据不同生产力发展要求,历史上出现过的不同所有制曾经都是高效率的所有制。

所有制效率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一种所有制的高效率总是在一定生产力水平下才能够成立。马克思主义的结论:

其一,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对于高度社会化的生产力,单个资本已经不能适应其发展要求,资本社会化才能适应发展。资本形式变化趋势是社会资本取代单个资本,股份资本成为企业资本的主要组织形式,资本社会性质正在不断强化,其中包含的“公有”成分也不断增加。所以公有制比私有制具有更高效率的结论。

其二,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公有制实现了生产资料占有关系的平等,从根本上消除了雇佣劳动制度下劳动者与资本所有者之间的对立。由此导致的其他经济矛盾也不存在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在根本上不符合社会全面进步的要求,必然被公有制所取代。西方经济学的分析结论:

其一,竞争是动力的源泉,竞争的必要条件是使每一个经济主体必须有自己独立的经济利益。在私有制的条件下,每一个经济主体都是独立的利益主体,他个人的经济利益只有通过竞争才能得到实现,私有制具有内在的竞争力,也具有充分的动力。

其二,在私有产权条件下,决策者与他对此承担风险之间的关系比较密切,而在公有产权条件下,任何决策或选择的费用较少地由选择者全部承担,决策者与他对此承担风险之间的关系不很密切。从风险承担的角度来看,公有制意味着较低的效率。●公有制的时代变化

公有制变化:传统公有制——现代公有制。变化的基本特征:

(1)公有制企业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经济主体,具有独立的经济利益。公有制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与自身经济利益密切结合在一起。公有制企业具有越来越多“个体独立性”,具有独立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地位。

(2)资本的组织形式: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公有制主要不再是单一公有的形式,更多的是采取混合经济的形式。实现形式是共同的,对不同的所有制没有差别。公司法是适合一切所有制形式的。

(3)与经济利益的关系:公有制企业与自身的利益、职工的利益都已经直接挂钩,并在市场竞争中才能实现。竞争也成为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企业将对经营决策的结果承担全部的责任。这些特征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传统公有制经济的弱点。现代公有制的基本特征:

(1)总的趋势:公有制的利益分散化在加强,个体独立性在增加。

(2)实现形式:股份制、公司制是共同的实现形式。这一点与私有制没有区别。公司制这一形式使公有制与私有制可以直接混合、融合,可以成为同一个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分析的基本结论:

结论之一:公有制和私有制哪一种具有更高的效率,不能简单化做出结论。脱离条件的约束,简单化的结论都是片面的。现实中的情况是复杂的,所有制只是影响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惟一的因

素,不能以现实中某些现象为依据得出单一的结论。公有制与私有制可以高效率,也可以低效率。结论之二:公有制和私有制都有自身的优势,相互之间不能替代。在一些领域,特别是社会公共领域,公有制更具有自己的优势,因而这些领域的范围越大,公有制的适用范围也就越大。另外,在协调社会经济利益方面,公有制更能够使社会形成一个和谐的利益关系。

结论之三:以公有制为主体,既有经济发展的因素,更有社会价值目标的因素。选择公有制为主体是由我们价值目标决定的。公有制能够为实现人与人之间形成经济利益上的平等关系奠定制度基础。利益关系的和谐更能够调动大多数人的生产积极性,从整体上使生产力的发展具有更充分的动力。2.分配制度

●分配方式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一个社会的分配制度取决于基本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我国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社会资源配臵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按照这一理论来完善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结合,比较多的是讲市场经济作为一种资源配臵手段,社会主义也可以用,公有制经济要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

要进一步完善这一体制,不仅要使公有制经济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而且也要使市场经济的发展符合社会主义的要求和公有制经济的性质。

要实现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双向结合,不仅公有制经济要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相结合,市场经济也要与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结合。

一是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建设公有制企业。把公有制企业建设成为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微观主体,使之成为一个真正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

公有制公司企业或公有资本控股的公司企业不受政府的直接干预,以一个独立的企业法人参与市场活动。

二是按公有制经济要求建设现代市场经济。现代市场经济靠谁来建设,这个建设者只能由政府来承担。解决好政府宏观调控的问题。

解决好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比重过低的问题。解决好分配过程中的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解决好地区和城乡差距问题。

二、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

(一)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特点

1.从改革的社会性质看,不是改变整个社会的根本性质,而是赋予社会主义制度新的生机和活力,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增强社会主义的吸引力,使社会主义社会趋于健全和成熟。

2.从改革的社会力量看,是把坚持党的领导与充分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目的是让人民群众富裕起来,给人民群众带来福祉。

3.从改革的内容看,不是改变社会基本制度,而是改变现存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那些方面和环节,变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各项具体制度安排。

4.从改革的手段和方法看,是在维护社会稳定的前提下,循序渐进地进行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利益关系的调整,同时在这种调整中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既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又使社会焕发强大活力。

(二)经济体系改革的基本要求和原则 一是坚持社会主义的改革方向。

二是坚持改革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三是坚持从实际出发的改革道路。四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五是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六是大力推进体制创新。

(三)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1.当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的主要表现:

一是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增长方式粗放问题仍然突出。二是市场机制未充分发挥资源配臵的基础性作用。三是宏观调控体系不够健全。四是市场秩序不够规范。2.存在问题的原因: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还存在一些长期积累形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2)改革是一个不断完善和整体配套的过程,一些问题在最初并不是改革的重点,但随着其他方面改革的不断推进,这些问题逐渐凸显并变为矛盾的焦点。

(3)影响经济发展的问题总是会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每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出现一些比较突出地问题。

3.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

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行政管理体制和经济法律制度,健全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4.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

在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农村经济体制、金融体制、宏观调控体系、收入分配制度以及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有关体制等方面迈出新步伐。具体情况是: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一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改善宏观调控,健全市场体系,深化垄断行业改革,更好地发挥市场配臵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二是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理顺中央与地方及地方各级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更好地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三是深化土地、户籍、公共服务改革,理顺城市与农村的关系,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四是推进社会事业、收入分配等改革,理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努力提高资源配臵效率,有效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五是推进依法行政和社会管理创新,理顺政府与公民和社会组织的关系,深化政务公开,健全监督制度,建设服务、责任、法治、廉洁政府。

三、中国的经济发展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经济规模在数量上的扩大。

●经济发展,不仅包括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规模在数量上的扩大,而且包括经济结构优化、经济效益提高、生态环境良好、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等内容。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重要保证和最终目标。2.调整经济结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

●经济发展方式是指一国或地区实现经济总量增长和质量提高的途径和办法。

●调整经济结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是提升国民经济整体素质、赢得国际经济竞争主动权的战略重点和根本途径。

●调整经济结构,关键在于实现“三个转变”:

一是实现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二是实现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三是实现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1)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较弱

受到依靠出口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传统模式影响,造成我国的经济增长过度依赖于投资和出口,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正在逐步减弱。按支出法计算,我国居民最终消费支出额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由2000年62.3%下降到2007年的48.8%,相应地,资本形成总额和货物与服务净出口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分别为37.9%和51.1%。

(2)产业结构不合理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的突出矛盾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虽然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增加,但其仍滞后于工业的发展。目前,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突出表现为第一产业不稳、第二产业不强、第三产业不足。按不变价格计算,第三产业总产值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拉动虽由2000年2.9%上升到2007年5.1%,但相应年份,第二产业总产值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拉动却由5.1%上升到6.5%。(3)降低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任务艰巨

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脆弱,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当前,在经济快速增长过程中,水、土地、能源、矿产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形势日益严峻。2009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是美国的2.9倍、日本的4.9倍、欧盟的4.3倍、世界平均水平的2.3倍;消费的铁矿石、粗钢、氧化铝和水泥分别达到8.7亿吨、5.67亿吨、2600万吨和16亿吨,约占世界消费总量的54%、43%、34%和52%。为了满足国内经济发展需要,能源资源进口越来越多,2009年石油、铁矿石等资源的进口依存度都超过了50%。

(4)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限制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当前我国已具备了自主创新的基本条件。2009年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达到5100万人,居世界第一位;全社会研发投入达到5433亿元,居世界第四位;国际科学论文数从2005年世界第五位跃升至世界第二位;发明专利授权量排名世界第四位,技术交易市场规模达到3039亿元,同比增长14%。但我国的自主创新的能力不强,特别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比较薄弱、缺乏核心技术,高层次创新人才缺乏,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尚未健全和完善。这种状况的存在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措施

(1)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增强居民消费能力 (2)采取差异性的产业投资政策,优化产业结构 (3)深化价格机制改革,健全资源和环境价格制度

(4)注重对自主创新激励制度的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1)完善国民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

应继续加快国民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扩大居民在国民收入分配之中的比重。一方面,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探索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模式。另一方面,应推动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扶持低收入群体和提高农村民收入,保障居民财产性收入稳步增加的长效机制,同时,依据经济形势和物价变化,建立动态的最低工资标准制度和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

(2)依据产业的特性,采取差异的产业投资政策。

投资政策一直是作为世界各国引导产业资本流向的重要手段。为此,政府应依据产业特性制定细化的投资政策,——对于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益的产业,可适当放宽投资政策约束,——对于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产业可设立限制投资的政策和法律,增强制度对产业发展的约束。——对于需要鼓励发展的第三产业,应设立行业之间更为相对有效的投资优惠刺激政策。

同时,但凡法律未明确规定禁入的行业领域,都应向社会资本公开、透明开放,且依据内外资同等国民待遇的原则,第三产业向外资开放的行业领域,都要同等向内资开放,以引导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流向第三产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贡献度。(3)深化价格机制改革,健全资源和环境价格制度。

资源和环境价格制度是价格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可通过设计长效的资源和环境价格机制推进社会的节能减排。一方面,要建立资源和环境价格的形成机制,资源和环境定价应综合考虑资源开发和使用以及环境代价;另一方面,要制定环境污染的价格补偿机制,对向环境排放污染的要提高收费标准,提高行业或企业投资的环境标准进入门槛,合理利用和保护环境。(4)注重对自主创新激励制度的创新。

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是自主创新激励制度的核心构成,对于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创新,一方面,应进一步完善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依据行业或生产环节对知识产权的敏感程度不同,适时地制定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法规;另一方面,应增强知识产权的执法力度,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的惩罚水平,提高知识产权侵权的成本。

此外,对于自主创新的必要环节,还应建立自主创新的资金投入、划分与使用保障,创新人员的激励和管理以及自主创新产品的投融资和采购等制度。3.正确处理转变与发展的关系:

●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促转变是谋发展的必然要求,谋发展是促转变的重要目的。

(二)中国经济发展战略和发展道路 1.中国经济发展战略

●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国家关于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基本任务、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了到21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2.中国经济发展道路

●经济发展道路是指从经济发展实际出发确立的实现经济发展目标任务的具体途径和方式。●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道路主要包括: 一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二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三是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四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道路主要包括: 一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其基本内涵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路子。

二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其基本内涵是:立足基本国情和农业发展阶段,遵循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一般规律,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大幅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度降低农业生产经营成本,大幅度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是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其基本内涵是: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大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培育创新型科技人才,努力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精神,实现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四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其基本内涵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归结起来,就是要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

四、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中国对外开放

(一)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机遇和挑战

●经济全球化是指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资本、技术、劳动力、信息等各类生产要素通过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流动和配臵,推动各国经济更加紧密地相互联系的过程。●经济全球化既有机遇又有挑战。

1.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世界范围的各类生产要素得到更加高效的利用和更为合理的配臵,使各种创造财富的源泉得到更加充分的涌流。

2.经济全球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是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任何国家和民族只有自觉参与进去,才可能获得发展的机遇,促进自身的发展。

3.经济全球化是在西方发达国家主导下推进的,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和科技上具有较大优势,在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上明显领先,在制定和维护国际经济行为规则和制度上占有主导权,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仍处于不利地位。

4.国际金融危机并没有根本改变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趋势,也没有根本改变世界经济中长期的发展趋势。

(二)扩大对外开放的主要内容 1.继续推进对外贸易增长 2.继续坚持“引进来” 3.实施“走出去”战略

4.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

(三)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国际经济秩序,是指在世界范围内围绕国际经济关系所确立的一系列国际行为规则和制度的总和,从根本上决定着全球经济利益的分配格局。

●当前,国际经济秩序总体上是由发达国家所主导,基本上反映的是发达国家的利益,其存在的最主要问题就是缺乏公平性和合理性。●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1.构建互利共赢、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2.促进世界经济的平衡发展。

3.积极参与世界经济治理机制改革。思考题: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请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制度的角度,分析这些成就取得的根本原因。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经济结构加速调整,同时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能源、资源、环境、技术的瓶颈制约日益突出,实现可持续发展遇到的压力增大,请结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针对我国目前的情况,谈谈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的出路是什么。

3.有人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引进了大量外资。要保持经济高增长,仍然需要大量引进外资,只要能够引进外资,就能够对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请谈谈我国要保持经济高速增长最根本的要靠什么,如何进一步提高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

第三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概述

(一)政治与政治观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 段出现的社会现象,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上层 建筑的核心部分,是以一定的阶级关系为基本内容,围绕着国家政权而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 总和。它主要包括政治法律制度、以国家政权机构为 主体的各类政治组织形态和设施以及政治意识形态等。在社会主义社会,政治的主要内容和表现形式是人 民内部各阶级、各阶层之间的关系。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理论 1.关于国家政权性质的思想 2.关注政治发展道路的思想 3.关于人民民主的思想

4.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的思想 5.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思想 6.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思想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1.中国的国体和政体 2.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1.中国的国体和政体

(1)中国的国体—人民民主专政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是我国最根本的国 家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我国的国 体“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 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是 无产阶级专政。

(2)中国的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2.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1)中国国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政治协商是中国民主政治的重要形式;宪法和法律是政党活动的基本准则。(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正确处理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我国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享有广泛的自治权利。(3)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由居民(村民)选举的成员组成居民(村民)委员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制度。基层群众自治是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制度保障,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一)始终高举人民民主的旗臶

1.中国共产党始终以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为己任 2.人民民主是新型的民主和新型的专政

(二)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基本方针 1.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2.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3.不能搞“三权分立”和多党制

1.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根本保证(2)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3)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有效途径和可靠保障 2.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1)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和政治协商制度(3)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4)坚持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3.不能搞“三权分立”和多党制(1)不能搞“三权分立”

“三权分立”是指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分别 由不同的国家机关掌握,相互独立、相互制衡,其实质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同利益集团间的博弈 和制衡。

(2)不能搞多党制

多党制反映着资本主义社会不同利益群体特 别是垄断资本集团分割国家权力的需要。中国为什么不能搞西方多党制?

首先,我国不存在多党轮流执政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基础,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也不容许实行多党轮流执政。

其次,西方多党制在实际运行中暴露出很多弊端,不能盲目照搬。

其一、具有短期行为,强调竞争,强调选票,执政党只做对自己政党选举有利的事,这样就必然缺乏政策的连贯性和长期性。

其二、多党竞选要耗费大量的金钱,政治深受利益集团的操纵和控制。

其三、容易激化社会矛盾,导致社会动荡。为了拼选举,各政党相互攻击对方,引起拥护各自政党的民众对立。

其四、党派间的竞争导致社会改革困难重重。再次,西方多党制被移植到一些发展中国家后带来了灾难性后果。

尽管有许多弊端,但由于一些发达国家在经济上有一定实力,法制也比较健全,使人们逐渐适应了这样的制度,因而其弊端也就在大众的容忍范围之内了。

但是在一些民主制度不够健全、大众民主意识比较欠缺、缺乏实行民主的文化传统和习惯的发展中国家就很难行得通。

冷战结束后,非洲许多部落众多的国家在西方的压力和影响下,宣布实行多党制,结果导致政党林立、竞争激烈,社会矛盾激化,经济停滞、国家陷入了长期纷乱之中。

苏联解体后,政党林立,社会冲突不断。照搬了美国体制也不会成为美国的好朋友。

(三)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 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2.完善社会主义法治 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1)健全民主制度(2)丰富民主形式(3)拓展民主渠道(4)保障人民的知情权

(5)以党内民主带动社会民主 2.完善社会主义法治

(1)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2)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三、稳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一)政治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 1.政治体制

政治体制是一个国家制度得以运行和发挥功能的体制安排,涉及政治制度的运行的组织体系、功能结构、工作机制和程序安排。2.政治体制改革 必要性:

一是:政治制度完善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和要求 1.总体要求

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2.基本立场

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绝对不照抄照搬西方的模式,绝对不放弃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

根本,在政治体制改革中实现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3.根本目的

大力发展人民民主,保证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基本取向:

(1)通过政治体制改革,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人民的基本权利得到更好的实现和发展

(2)通过健全和完善党和国家制度,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为实现中国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4.基本原则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发挥党总览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

(2)坚持国家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 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3)坚持依法治国方略,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 化,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4)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国家的长治久安提供政治和法律制度保障

(三)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就

(1)民主政治的制度化水平大大提高(2)社会主义法治更加完善

(3)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成效明显(4)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成果丰硕

(5)人权得到全面、真实和充分的尊重和保障

(四)政治体制改革与政治稳定 1.政治稳定的特点

政治体制改革既是政治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推动力量,也 直接关系到政治稳定。政治稳定的特点

(1)政治有序,国家和社会始终保持稳定的局面

(2)政治有效,国家政权和政治制度能够积极回应经济 与社会发展的要求,并推动经济与社会的有效发展(3)政治持续发展,政治发展不发生中断,保 持不断改进的状态

2.当前影响政治稳定的主要因素

(1)经济发展方面的影响因素

(2)政治发展方面的影响因素

(3)思想文化发展方面的影响因素

(4)社会发展方面的影响因素 3.当前保持政治稳定之路

(1)建立和完善政治稳定机制

(2)加强经济建设

(3)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4)大力推进文化建设

(5)整体推进社会建设

第四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与实践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概述

(一)文化和文化建设

1.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2.狭义的文化主要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新闻舆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社会思想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也包括科学技术、语言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3.文化建设是指:围绕一定目标任务并体现一定价值取向的文化活动。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主要内容)1.关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思想

2.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 3.关于文化建设根本目的思想 4.关于促进文化发展的思想 5.关于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思想 6.关于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思想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1.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必要性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集中体现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入回答了文化建设中带有方向性、根本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指明了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 2.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基本要求

(1)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应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重要战略地位(2)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应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3)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应着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概述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和体制

文化制度:指国家通过宪法和法律规范社会文化生活,调整以社会意识形态为核心的各种文化生活的基本原则和规则的总和。

文化体制:它是文化制度在文化发展各领域的具体表现,一般包括机构设臵、隶属关系、管理权限和工作规则等方面的体系、制度、方法、形式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和体制:主要包括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繁荣发展教育事业和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科学文化体育卫生事业、加强文化人才培养,以及文化产品创作生产、载体手段、传播流通、评价激励、规划管理、人员机构等方面的制度和体制。

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意义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一切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生命所在。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 1.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2.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3.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4.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三)为什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1.马克思主义本身是科学

2.马克思主义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3.任何国家统治阶级的思想都是国家的指导思想

4.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并不意味着否定文化发展的多样化

三、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

(一)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1.文化软实力的含义:文化软实力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生命力、创造力和传播力,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2.文化软实力的基本构成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取决于国民的精神状态、意志品质、内在向心力、凝聚力、创造力。

(二)推进文化传承借鉴与创新

1.提高文化软实力,必须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提高文化软实力,必须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3.提高文化软实力,必须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4.提高文化软实力,必须大力推进文化创新。

(三)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1.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实施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是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2)十六大以来,通过实施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提升了国家文化软实力,为中国的发展营造了更加有利的国际舆论和文化环境。2.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途径

(1)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对外文化交流(2)创新对外宣传方式方法

(3)实施文化走出去工程,完善支持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的政策,不断开拓国际文化市场。

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必要选择 2.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解决文化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必然选择 •当前我国文化发展中存在4个不完全适应

•集中表现为(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是)

(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

1.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

2.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3.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4.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软实力与文化软实力

“文化软实力”概念是“软实力”的子概念。“软实力”(SoftPower)概念最早由约瑟夫〃奈提出来的。他认为在国际舞台上,军事力量和经济力量都是可以强迫他人被迫改变其立场的硬实力,硬实力依赖于特定的动机。与此相对,软实力依赖于诸如价值和制度这类文化因素。

奈指出,软实力是一种行使权力的“间接方式”,“在国际政治中,一个国家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获得它想要的结果:其它的国家追随它,欣赏它的价值,模仿它的榜样,热衷于它的繁荣与开放程度,从这个意义上讲,在国际政治中设臵吸引其他国家的议程,其重要性并不亚于通过军事或经济力量来迫使别个改变,这样让别人想你之所想的力量,我称之为软实力,这种力量吸引人,而不是压迫人。”

首先,软实力是一种文化力。其次,软实力是通过价值观和制度而得到呈现的。其三,军事力量和经济力量是一种剥夺力量、压迫力量,是一种强权征服与被动服从力量;而软实力却是一种主动吸引力量、吸纳力量,一种效仿力量和一种崇拜的榜样力量。军事和经济等硬实力强求人“你必须只能如此”,软实力则主动要求“我渴望能够如此”。

奈认为软实力就是文化影响力、意识形态影响力、制度影响力和外交影响力。四个不完全适应

我国文化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我国文化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完全适应,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是:

•一些地方和单位对文化建设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够,文化在推动全民族文明素质提高中的作用亟待加强;

•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更为紧迫,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任务繁重; •舆论引导能力需要提高,网络建设和管理亟待加强和改进;

•有影响的精品力作还不够多,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引导力度需要加大;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城乡、区域文化发展不平衡;

•文化产业规模不大、结构不合理,束缚文化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尚未根本解决; •文化走出去较为薄弱,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需要进一步增强; •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急需加强。

第五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概述

(一)社会建设

社会建设通常是指与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相适应的社会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是指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通过发展社会事业、完善社会政策、改进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秩序等来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建设的认识和深化过程

1.1982年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决定,从第六个五年计划开始,《国民经济五年计划》易名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增加了“社会发展”内容。

2.中共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增加了“社会更加和谐”这一国家建设的重要目标。3.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和“社会建设”的概念。

4.中共十七大进一步对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进行全面部署,对社会建设的任务和政策进行了专章论述。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 1.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

构建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思想

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3.关于实现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思想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人民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等。4.关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思想 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城镇居民和农民的关系,逐步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努力实现城乡共同繁荣。

5.关于兼顾不同阶层利益的思想

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要统筹兼顾社会各阶层群众的利益,充分发挥社会阶层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6.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思想

要深化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坚持统筹兼顾、综合配套、协调推进,建立和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制。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制度 1.教育制度 2.劳动就业制度

3.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4.社会保障制度 5.社会管理制度

二、保障和改善民生

(一)民生问题的主要表现及原因 1.当前我国民生问题主要表现:

社会保障水平总体不高,还没有实现城乡完全统筹;教育发展不均衡,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突出,社会就业压力仍然较大;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利益矛盾加剧。2.当前我国民生问题产生的原因

第一,二元经济结构造成的城乡差距,特别是城乡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社会保障等差距。

第二,传统发展理念在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上,往往注重经济建设,忽视社会建设,使社会建设相对滞后。

第三,政策机制不完善,社会建设的政策机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还不相符合,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推进社会建设的重点 1.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社会建设的价值追求 2.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社会建设的紧迫任务 3.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社会建设的根本目的

三、统筹协调社会利益关系

(一)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表现 1.利益矛盾日益凸显 2.矛盾的复杂性增强

3.矛盾朝对抗性演变的可能性有所增强 新形势下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措施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要着眼于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创造良好社会

环境。

一是注重从源头上减少矛盾。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主动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二是注重维护群众权益。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注重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三是注重做好群众工作。深入做好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工作,及时了解群众心声和实际需求。

四是注重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调、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提高寄存器中自治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能力。

(二)妥善处理各种利益矛盾

我国社会利益关系呈现出的新特点: 1.利益主体趋于多样化

原有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群体内部发生了变化,而且涌现出一些新的利益阶层,利益主体分化,导致利益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2.利益差距有所扩大

随着利益主体的不断分化,不同主体之间利益差距也呈现出扩大的趋势,突出表现在不同社会成员收入差距呈逐步拉大的趋势。3.利益冲突有所增强

主要表现为经济利益矛盾突出,围绕土地征收征用、城市建设拆迁、环境保护、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等问题,冲突事件不断增多,对抗程度增强,处臵难度加大。高度重视统筹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妥善处理各种利益矛盾的措施 一是健全诉求表达机制。二是健全利益协调机制。

三是进一步完善矛盾调处机制。四是加强权益保障机制建设。

(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用历史、具体、发展的视角来看问题)第一,公平正义是历史的 第二,公平正义是具体的 第三,公平正义是发展的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举措: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逐步建立以权力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从法律上、制度上、政策上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从收入分配、利益调节、社会保障、公民权利保障、政府施政、执法司法等方面采取落实公平的切实措施,推动社会向公平正义的方向发展。

(四)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 主要措施:

1.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3.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4.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保障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

5.规范分配秩序,加强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努力扭转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五)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1.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涵义:就是要确保国家和社会制定的基本公共服务政策、确立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的机会,对全体公民是均等的。2.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主要内容:

(1)义务教育和基本医疗卫生均等化

(2)劳动就业服务和基本社会保障服务均等化(3)公共性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保护服务均等化(4)生产、消费以及安全服务均等化 3.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主要途径

第一,转变政府职能,创新基本公共服务体制机制。必须转变政府职能,切实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四项基本职能,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坚决纠正和防止政府越位、错位和缺位。建立健全规范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表达、信息反馈和民主决策机制,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主体和社会主体有序参与供给的“一主多元”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创新基本公共服务体制机制

第二,加大财政投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资金保障是关键。必须强调和优化公共财政支出结构,把更多财政资金投向公共服务领域,加大财政在教育、卫生、文化、就业再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社会治安等方面的投入,不断增强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能力,逐步缩小城乡间、区域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差距,真正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目标。

第三,建立基本公共服务监测评价体系,制定科学的基本公共服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加强政府基本公共服务监测评价,把基本公共服务数量和质量指标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建立与之相应的技术支持体系、统计指标体系、数据采集和监测体系,便于监督检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进展情况;积极引入外部评估机制,建立多元化的绩效评估体系。

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一)社会管理的含义、特点及其主要任务

1.社会管理的含义:通常指以政府为主导的包括其他社会组织和公众在内的社会管理主体,在法律、法规、政策的框架内,通过各种方式对社会领域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服务、监督和控制的过程。

2.社会管理的特点 第一,阶段性 第二,复杂性 第三,长期性

3.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 协调社会关系 规范社会行为 解决社会问题 化解社会矛盾 促进社会公正 应对社会风险 保持社会稳定

(二)当前中国社会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社会管理理念还不科学 第二,社会管理体制还不健全 第三,社会管理法律政策还不完善 第四,社会管理方法还不适应发展需要

(三)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1.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格局

加强党的领导、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强化企事业单位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责,引导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支持人民团体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发挥群众参与的基础作用。

2.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 3.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 4.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

6.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管理。

7.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

8.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思想道德、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增强全社会的法制意识,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增强社会诚信。思考题

1.中共十七大提出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请结合实际,谈谈为什么要把社会和谐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2.改善民生问题是社会建设的重点,当前、就业难、住房难、看病难、上学难等成为改善民生中最紧迫的问题。请从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上,谈谈解决这些问题的意义和途径。

3.当前在如何解决贫富差距拉大问题上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应把着力点放在继续发展经济上,只有经济发展了、蛋糕做大了,才有能力解决贫富差距问题;另一种认为,应把着力点放在完善分配体制上,只有分配公平了,蛋糕分合理了,就能缩小贫富差距。请结合实际评析上述观点。主要内容

第六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概述

一.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

(一)生态与生态文明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和意义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一)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制约中国经济的发展

(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途径 1.坚持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的基本国策 2.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三、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内涵

(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途径

四、中国应对气候问题的主张

(一)全球环境和气候问题的产生以及人类对自身与自然的关系的反思

(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气候问题上的尖锐对立

(三)解决全球气候和环境问题需要全球的合作和努力 思考题

第七讲中国共产党的建设

一、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概述

回顾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中国的发展进步,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紧密相连。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改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

(一)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领导地位 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形成:相结合的产物 性质:两个先锋队 地位:领导核心

2.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是在长期的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逐步形成并巩固起来的。

讨论: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3.党的领导的主要内容

第一,政治领导,主要体现为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并通过法律程序变为国家意志,成为全体人民共同遵循的规范。3.党的领导的主要内容

第二,思想领导,主要体现为党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提高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动员、组织和鼓舞人民自觉地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3.党的领导的主要内容

第三,组织领导,主要体现为党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党建设理论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重大课题,不断总结和运用自身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上一些执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探索形成了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基本经验,形成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党建设理论。1.中国共产党执政党建设理论的基本点

第一,关于推进伟大事业与伟大工程的思想。第二,关于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的思想。

第三,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思想。第四,关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

第五,关于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的思想。第六,关于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思想。2.中国共产党执政党建设理论的意义

(1)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党建设理论,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思想;(2)体现和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3)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必须在实践中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

二、党的建设面临的新课题新考验

(一)党的建设面临的四个考验

(二)党的建设面临的四个危险

(三)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

世情: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这给我国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国情:三个没有变(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国际地位)

三个世所罕见:在我们这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党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繁重性世所罕见。党情:面临四个考验和四个危险

党要适应这样的新形势,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完成当代中国历史任务,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

(一)党的建设面临的“四个考验” 第一,执政考验

提高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1)面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深入发展,如何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创新执政理念、转变执政方式,为人民掌好权、执好政

(2)面对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日益增强,如何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3)面对我国社会空前变革中社会阶层分化、价值观念多样、利益诉求多元、社会矛盾凸显的情况,如何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把各方面力量凝聚起来,有效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第二,改革开放考验

面对改革开放日益呈现出的新旧矛盾、长期性矛盾和阶段性矛盾、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矛盾相互交织的复杂局面,如何排除来自“左”和“右”的各种干扰,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进改革开放,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执政党面临的重大课题和根本任务。第三,市场经济考验

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种新型市场经济,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也必然会遇到各种突出的矛盾和问题

(1)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发挥好市场在资源配臵中的基础性作用,又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仍然是中国共产党需要不断探索和回答的问题

(2)面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对党肌体的侵蚀,如何既领导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能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也是摆在党面前的一个重大考验 第四,外部环境考验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综合国力竞争和各种力量较量更趋激烈,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的环境下,如何以敏锐的眼光洞悉发展生机,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掌握发展的战略主动权;如何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又有效抵制西方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是党面临的重大考验

(二)党的建设面临的“四个危险” 第一,精神懈怠的危险

在长期执政和改革发展巨大成就取得的情况下,如何避免精神懈怠、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是一个重大而紧迫的问题。要

坚决克服安于现状、贪图享受、不思进取、不爱学习、理想信念动摇、缺乏忧患意识的思想,坚定理想信念,始终为人民不懈奋斗。第二,能力不足的危险

在国际国内复杂形势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呈现出许多前所未有的新趋势新特点,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好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挑战性更加突出,对领导者的素质、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克服一些党员干部能力素质不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不强,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够等问题,不断提高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能力和本领,更加突出地摆在全党的面前。

第三,脱离群众的危险

密切联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当前,一些党员干部还存在宗旨意识不强、官本位思想严重,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不讲原则、不负责任,言行不

一、弄虚作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等问题。第四,消极腐败的危险

目前一些党党员干部法治意识、纪律观念淡薄,铺张浪费、奢靡享乐,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等问题屡禁不止,一些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中发生的腐败案件影响恶劣,一些领域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等等。这严重削弱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严重影响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和执政使命实现。

(三)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1.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1)党的执政能力的含义

是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

(2)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3)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

通过全党共同努力,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4)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

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 不断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 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 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不断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2.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1)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性

第一,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征,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 第二,党的先进性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永恒课题(2)党的先进性建设的主要内容

通过推进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合乎时代发展的潮流、顺应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反映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使各级党组织不断提高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始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使广大党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始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使党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能力、完善执政使命。(3)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具体体现 体现在善于治国理政上。

体现在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民主政治、发展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

根本要求——以党的先进性建设推动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使党始终保持旺盛的升级和活力

三、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一)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1.党的建设是全面的自身建设

(1)思想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

(2)组织建设:为其他方面建设提供组织保证

(3)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为党的建设提供纪律和作风保障(4)制度建设:为其他方面建设提供制度保证 2.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主要任务(1)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

(2)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3)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4)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

(5)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五个方面、五个重点

3.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基本要求

(1)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研究和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2)坚持用时代发展的要求审视自己,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完善自己,是党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永不脱离群众和具有蓬勃活力的根本保证,也是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的事业和党的建设不断取得成就和进步的关键所在。

(二)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目标任务 1.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意义

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党建设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世情、国情、党情新变化提出挑战和考验的深刻回应,为在新形势下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2.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基本要求

(1)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2)必须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3)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

(4)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5)必须推进党的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第八讲当代中国与世界

一、当今世界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趋势

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是当今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突出特点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

党对和平发展问题的认识过程

1.1987年中共十三大将“和平与发展”概括为“当代世界主题” 2.1997年中共十五大将“和平与发展”概括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二)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 国际局势呈现出新特点: 第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规模空前扩大,多边贸易谈判取得进展,越多国家支持经济全球化,全球范围配臵生产要素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持续发展,各经济体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程度日益加深。

第二,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图谋与世界范围主张多极化的力量继续激烈碰撞。第三,科学技术酝酿新突破

科学技术的新突破不仅给世界生产力的发展带来巨大推动,而且也对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深刻影响。

第四,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呈现新特点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联系日益紧密,越来越多的国家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重要发展战略。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斗争依然深刻而复杂。第五,人类共同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攸关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性问题日益增多,任何一国都无力单独解决这些问题,客观上要求各国加强合作、协调行动。

总之,世界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安全等方面的新变化,必将推动世界范围内生产方式以及人们生活方式进一步发生深刻变革,进而引发全球经济政治格局的深刻变化和利益格局的重大调整。随着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态势,西方发达国家越来越难以垄断国际事务,在解决全球性问题上越来越离不开新兴大国的参与,推动形成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二、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一)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与稳定也离不开中国。

经过改革开放,中国已经成为新兴市场国家中的重要一员,成为世界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

1.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2.中国日益在国际舞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

中国大力倡导并积极推动通过和平方式解决战争争端,坚持不断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主张通过对话协商和平解决分歧。

3.中国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采取一系列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措施,不仅对中国的经济,而且对区域经济乃至世界经济都产生了积极影响。

4.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应对全球性挑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中国的国际战略与对外方针政策

(一)当代中国的国际战略

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同世界各国一道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国际战略构想,并阐发了实施这一战略构想的基本原则。

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二)当代中国的对外方针政策

四、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

(一)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提出及内涵 1.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提出:

第一,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多次向世界宣示走中国和平发展道路。

第二,在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和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中国再次向世界郑重宣告,要坚定不

移沿着和平发展道路走下去。2.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内涵:

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在强调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实现发展的同时,坚持对外开放,学习借鉴别国长处: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潮流,寻求与各国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3.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最鲜明的特征: 科学发展(遵循经济社会和自然法则规律)

自主发展(坚持独立自主,将发展基点和重心放在国内)开放发展(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和平发展(营造和平稳定的环境、为世界和平发展做贡献)

合作发展(坚持以合作谋和平、以合作促发展、以合作化争端,建立与发展与他国的合作关系)共同发展(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促进世界各国共同发展)

(二)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世界意义

1.中国的快速发展已经而且必将给国际社会带来更多的机遇,从而有利于世界经济的繁荣,有利于促进各国的共同发展。

2.中国的和平发展会使世界局势更加稳定,使世界和平更有保障。

3.有助于世界闻名的相互交流、相互融合和取长补短,必将进一步促进和谐世界的建设 4.中国的和平发展为国际社会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模式。

第三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讲稿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课程号:1160004

讲 稿

王良永 编写 2010年8月

前 言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按照《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成为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的一门最重要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理论成果。只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成功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问题。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大学生必备的政治素质,大学生要深入系统地学好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全面、正确的理解和掌握这一理论的科学体系与精神实质,才能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使个人成才的需要同祖国的需要、人民的需要和时代的需要结合起来。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高等院校各专业必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其基本内容是全面论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涵义、形成发展过程、科学体系、历史地位、指导意义、基本观点以及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路线方针政策,着重讲授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和理论建树,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四大理论成果,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理,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本课程涉及面广,政策性比较强,涉及的都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重大问题。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供全国各类高等院校开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使用。教材全面、系统、准确地阐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过程、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以及我们党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制定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使得本教材体系较为完备,又突出重点,理论结合实际,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比较适合教学与自学。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及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通过学习,理解和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一)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要正确地了解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基本经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认清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的道理,继承和发扬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光荣传统。

(二)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要理解中国 共产党人实现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与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三次历史性飞跃及其伟大理论成果,正确认识和评价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中国革命与建设中的重要历史地位与作用。

(三)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自己锻造成为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

三、学习方法指导

坚持历史与逻辑、理论与现实、认识与实践的统一等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学习好本课程的途径。

(一)认真钻研教材与系统把握,处理好阅读教材与辅导材料的关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出现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比较多,并且各部分内容相互联系,应认真学习教材与深刻思考,力求做到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本课程的基本内容。既要领会各部分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在总体上清晰把握学科知识体系,又要准确理解和掌握每章中覆盖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二)处理好点与面的关系。点与面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全面掌握的基础上,才能对重点问题有深刻的了解。所谓点,即重点,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影响较大、地位和作用都比较重要的理论和观点。除掌握重点外,也不能忽视面,即总体内容的掌握,注意领会这一课程的基本内容、基本观点和基本精神,从这一课程论述较多的若干重要领域对有关的思想理论和方针政策进行系统地学习和理解,而不能割裂整体,孤立地看待某种提法,更不能断章取义,各取所需或抓住一点、不及其余。

(三)理论联系实际,处理好理解与记忆的关系。深入学习和领会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需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研究中国的现实问题和自己的实际问题,还要在调查研究、社会实践中认识社会和把握理论,最终要落实到求真务实上,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自己实践,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第一,要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分析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掌握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规律。第二,应理论联系实际,联系时代特征、国际格局和世界大势认识中国问题,联系昨天的中国与今天的中国,正确认识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提高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三,要善于运用比较的方法。第四,应紧密联系个人的思想实际,通过学习提高思想觉悟,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真正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积极求索与民主讨论。不能照本宣科和填鸭式地教育,也不能被动式地、死记硬背地学,而应积极求索与深刻思考,展开充分的民主讨论,以达到入耳入脑、真正有效的目的。通过积极求索和民主讨论,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自觉接受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改进课堂教学方式,实行启发式、讨论式、论辩式教学。学生可以建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社团,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第一课堂扩大和延伸到第二课堂,使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的“三进”工程与校园文化建设融为一体,提高学习效果。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一)提出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才能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面临的问题。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就开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党的早期领导人李大钊等人曾经提出过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应用到中国的实践中去的思想。

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的科学概念是在抗日战争初期。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论新阶段》的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

经过延安整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成为全党的共识。

(二)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中国化?(必要性)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革命的需要,要真正运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是发展着的理论,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发挥指导作用,就必须将其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又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

(三)抗日战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提出的历史必然性

第一,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有其内在必要性:一方面,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决定的;另一方面,是从中国特殊国情出发,进行革命斗争的需要。

第二,客观的可能性:中国革命经历了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积累了丰富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毛泽东到延安以后,有了相对稳定的环境;毛泽东领导地位的完全确立。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党的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指针。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一)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进一步地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理论;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表现为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本土化、民族化。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的历史传统、优秀文化相结合,不断赋予中国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两个概念。

1.区别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使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的民族特点和民族形式,成为指导中国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理论。它包括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中国化、运用的中国化和创新的中国化。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则主要是指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产生的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

2.联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基础,离开这一进程就不能说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理论渊源、历史条件和实践基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结果,反过来又会促进和继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进程,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日益结合的过程。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一个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辩证统一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飞跃和两大理论成果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三)两大理论体系是一脉相承的科学思想体系 中国共产党坚持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道路,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不断做出新的理论贡献,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虽然形成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分别属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不同阶段,面对着不同的历史任务,具有不同的具体内容,但在基本精神上是一致的,都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都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科学思想体系。它们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的实践经验,是全国各族人民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一是根本方法一脉相承,都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二是根本政治立场一脉相承;三是理论品质一脉相承,都是与时俱进。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到一点,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一)高举一面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旗帜问题至关紧要。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就说过:“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指望,才知所趋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正确选择和伟大创造,同时也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包括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大政方针;社会主义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心问题;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成果;社会主义建设的宝贵经验等等。

党的十七大把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宝贵经验概括为“十个结合”: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等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至关重要。实践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只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是历史的选择、时代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二)坚持一条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首要问题。

党的十七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出了明确界定,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 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历史和现实都证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由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进一步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唯一正确的道路。

(三)把握一个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党的理论创新引领各方面创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党的十七大对改革开放3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作出最新概括,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深化,这个理论体系还将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并在实践中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更加焕发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

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一)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二)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毛泽东思想是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中国特殊国情,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客观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学说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坚实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坚实客观基础(实践基础);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高贵品德、胆略和气质,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主观因素。

(三)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过程,同时也是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大体上经历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初步结合、基本形成、多方面展开并达到成熟和继续发展几个阶段。萌芽时期(1921-1927年初国民国民失败):这一时期初步形成了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代表著作有《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形成时期(1927-1935遵义会议前):毛泽东思想是在同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党内盛行的教条主义错误倾向作斗争并深刻总结这方面的历史经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一时期关于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理论初步形成,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代表著作有《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等。

成熟时期(1935遵义会议-1945中共七大):这一时期毛泽东思想得到系统总结和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标志就是形成完整的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代表著作有《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改造我们的学习》等。

继续发展时期(1945—建国之后):一方面在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继续得到发展和应用并取得了建国后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另一方面五、六十年代在左倾错误的干扰下曲折发展。代表著作有《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

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一)毛泽东思想是科学的思想体系 毛泽东思想不是在个别的方面,而是在许多方面以其独创性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构成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思想体系。它有着坚实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其核心和精髓就是实事求是;紧紧围绕着中国革命和建设这个主题,提出了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重要的理论观点;这些理论观点经过了中国革命和建设长期实践的检验,证明是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

(二)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将毛泽东思想丰富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独创性理论概括为六个组成部分和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方面。六个组成部分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的主要标志);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人民军队实行政治、经济、军事三大民主,实行官兵一致、军民一致和瓦解敌军的原则);政策和策略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党的建设理论等方面。

贯穿于上述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这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其中,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根本出发点,也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思想保证;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工作路线;独立自主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

三、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一)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阶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已经并将继续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发挥巨大而长远的指导作用,毛泽东思想所确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奋斗方向、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指导着党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推向前进,因此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地位。

第一,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第二,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第三,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第四,毛泽东思想是邓小平理论重要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先导。

(二)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因此必须以科学的态度来对待它,这个科学的态度,就是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一要坚持,二要发展)。第一,要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第二,要把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思想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严格区别开来;第三,要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三)实事求是地评价毛泽东

第一,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是中国共产党、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他为中国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的建立和发展,为新中国的建立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永不磨灭的贡献,他为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的解放事业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这一历史性巨变,是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完成的。

第二,毛泽东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杰出代表,毛泽东最伟大的功绩,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形成了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指导思想,即毛泽东思想。

第三,毛泽东晚年犯了错误。

第四,综观毛泽东一生,功大于过。他虽然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但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

第三节 邓小平理论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一)邓小平理论的科学含义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二)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第一,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对世界形势和时代发展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时代主题的转换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

第二,邓小平理论是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根据。

第三,邓小平理论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现实根据。第四,邓小平独特的个人经历、社会知识结构和思维风格,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不可或缺的个人素质和主观条件。

第五,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理论基础。

(三)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

邓小平理论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第一阶段:是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命题从酝酿到提出的阶段(形成阶段),从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1982年党的十二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由此开创了我国历史发展的新时期。1982年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正式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

第二阶段:是邓小平理论逐步展开和形成理论轮廓的阶段(成熟阶段),从1982年党的十二大到1987年党的十三大。

第三阶段:是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形成并最终确立指导地位的阶段(新的发展阶段),从1987年党的十三大,经过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至1997年党的十五大。

1997年党的十五大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并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确定为党的一切工作中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1999年又载入宪法。

二、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一)邓小平理论是科学的思想体系

邓小平理论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的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又是需要从各个方面进一步丰富发展的科学体系。它同样有一个贯穿始终的哲学思想,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提出了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基本观点,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些基本观点的真理性已经被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所证明。

(二)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主题);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基石);3.改革开放理论(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重大决策,是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点);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此外,还包括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统一战线、军队和国防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祖国完全统一、党的建设等理论。

三、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邓小平理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大理论成果。

邓小平理论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振兴和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

一、邓小平理论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

二、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三、邓小平理论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第四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含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适应当代世界、当代中国以及党的发展变化(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新要求,自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逐步形成的。

第一,从世情来看,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第二,从国情来看,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第三,从党情来看,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自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逐步形成的。

1.前期探索阶段。1989年6月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至2000年2月江泽民广东考察前,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酝酿阶段。

2.正式提出阶段。2000年2月江泽民到广东考察至2001年6月七一讲话发表前。“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早是2000年2月21日江泽民同志在出席广东省高州市领导干部“三讲”教育会议的讲话中提出来的。

3.全面阐述阶段。2001年6月“七一”讲话至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召开前,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得到系统论证并形成体系。“七一”讲话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作了全面、深入的阐述。

4.确立为指导思想和进一步发展阶段(2002年11月至今)。十六大报告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中共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把它写进新党章。以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召开为标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入深化发展阶段。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科学的理论体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紧密结合新的实践,把治党和治国、执政和为民结合起来,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这一 系统的科学理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等重大问题上都有新的丰富和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集中起来就是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构成了一个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是几个观点的简单组合,而是由一系列内涵丰富、相互联系的思想观点构成的统一整体。“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

1.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2.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3.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三个代表”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基础、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前提;发展先进文化,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思想保证;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而人民群众则是创造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部实践中。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思想;关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思想;关于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思想;关于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的思想;关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思想;关于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思想;关于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思想;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思想;关于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思想;关于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的思想;关于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思想;等等。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个重大理论成果,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第五节 科学发展观

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一)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含义 科学发展观,是对中国共产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动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二)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历史条件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第一,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第二,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第三,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借鉴。

(三)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过程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

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2006年3月,全国人大十届四次会议指出,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科学发展观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200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七大的一大亮点和突出贡献,是对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进行了深刻阐述,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明确要求。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写入了党章。

二、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一)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范畴之一,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社会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是硬道理。

(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以人为本,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体现了我们党的宗旨和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客观要求。我们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

(三)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我们追求的发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一是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二是科学发展观要求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第三是科学发展主张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人类的永续发展。

(四)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这是我国治国理政的重要历史经验。

统筹兼顾的含义:就是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

三、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

(一)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科学发展观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观,是对中央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它们是一脉相承的。

(二)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的观点、关于人民是历史发展主体的观点和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之间相互联系、辨证统一的基本原理、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和社会主义在消除资本主义弊端方面的优越性,全面体现并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对发展问题的认识。

(三)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它进一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等的认识;进一步指明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进一步完善了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等,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长远指导意义。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第一节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

(一)思想路线的含义

思想路线,哲学上又称为认识路线,是指人们的认识所遵循的方向、途径、原则和方法。

一个政党的思想路线,是指这个政党确定自己的指导思想并支配自己行动的认识路线。

(二)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在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在与教条主义的斗争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1930年5月毛泽东写的《反对本本主义》,概括地阐述了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精神,标志着党的思想路线的初步形成。

1937年毛泽东发表《实践论》和《矛盾论》,科学地论述了无产阶级的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为党的思想路线奠定了坚实的哲学基础。

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论新阶段》的报告中向全党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任务,第一次使用了“实事求是”的概念。

1939年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明确提出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概念。

1941年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第一次对实事求是的涵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解释,使其成为中国共产党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的简明概括。

经过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了确立。1945年党的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从根本上说,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胜利。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

(一)党的思想路线的曲折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续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提出了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并取得了重大的理论成果,从而深化了党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认识。

但自党的“八大”之后(在1957年下半年以后),“左”的错误逐渐占了上风,党逐渐偏离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以致发生了像“文化大革命”那样全局性的错误。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

1.国内外大势呼唤我们党作出政治决断和战略抉择

1976年粉碎“四人帮”之后,党和国家工作在前进中出现徘徊局面。同时,世界快速发展,国家建设百业待兴,真理标准讨论热潮涌起。2.重新确立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中国在向何处去的重大关头,邓小平首先抓住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这一关键环节,大力倡导实事求是。邓小平旗帜鲜明地反对“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明确指出它不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也不符合毛泽东思想,毛泽东倡导的作风中最根本的是实事求是;领导和推动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使之迅速地扩展为全国范围内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反复强调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伟大觉醒。

(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丰富和发展

在重新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和推进改革开放的进程中,邓小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邓小平特别强调解放思想的极端重要性,认为在一切工作中要真正坚持实事求是,首先必须解放思想。他还强调: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

1992年,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是党永葆蓬勃生机的法宝。进入21世纪,江泽民对新形势下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明确指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2004年,胡锦涛强调,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2007年,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第二节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和意义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

党的十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指出:“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就包括以上四个方面基本内容。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最主要内容和最具体的要求,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

唯心论和机械唯物论,“左”的和右的错误思想,都是以主观和客观相分裂、认识和实践相脱离为特征。

从实际出发,就要尊重和承认客观事实,全面地、发展地看问题,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揭示出事物的本质。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首先,必须对“实际”采取老老实实的科学态度;其次,必须作艰苦细致的调查研究;最后,必须从特定的、具体的实际出发。

我们今天讲一切从实际出发,其中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都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而不能脱离这个实际。

江泽民“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坚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二)理论联系实际

理论联系实际,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具体来说,就是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这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 内容,也是做到实事求是的根本途径和方法。毛泽东认为,理论联系实际,这是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

在理论和实际的关系上存在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教条主义;一种是经验主义,两者都是以理论和实际相脱节为基本特征的主观主义。

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一要吃透理论,二要搞清实际。首先,必须认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其次,要善于应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再次,要善于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用在实际中总结出来的适合新情况的新结论,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只有结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才是我们所需要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

理论联系实际,要求我们既重视用理论指导实践,又重视实践对理论的基础作用。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尊重实践与尊重群众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体现了党的思想路线与群众路线的一致性。

(三)实事求是 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实事求是,就是指我们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强调,坚持实事求是,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

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

实事求是也内在地包含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内容。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要做到实事求是,必然与时俱进;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求真务实。

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的实质和核心,通常把党的思想路线简明概括为“实事求是”,把党的思想路线称作“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四)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是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目的和验证条件。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检验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邓小平还从实践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引申出“三个有利于”作为各项工作是非得失的判断标准。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需要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性特征赋予它根据新的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内在动力,使其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中国共产党的确立,是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哲学基础的,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二)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正确的政治路线必 须建立在对客观情况的深刻了解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必须以正确的思想路线为指导。

(三)它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三大作风中,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最根本的,强调的就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实事求是还是党的基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历史经验一再证明,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一条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是保证中国共产党永葆蓬勃生机和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法宝。

第三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一、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一)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其精髓都是实事求是。一方面,正是由于把握和运用了这个精髓,才有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创立和发展;另一方面,这个精髓,又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始终的是实事求是。

总之,把握了这个精髓,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之间的历史联系及其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最本质的东西。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辩证关系

与时俱进,是指党的全面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它是时代性、规律性、创造性三方面的辨证统一。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既各有内涵和要求,同时又构成相互联系、辨证统一、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前提和条件;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依据和目的;与时俱进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结果和体现;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共同统一于社会实践之中,归根到底统一于与时俱进之中。

二、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在新的发展阶段必须继续解放思想。

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

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解放思想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要求人们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一是要求人们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回顾我们的奋斗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30 年的历程,我们在实践上的每一个重大发展,理论上的每一个重大突破,工作上的每一个重大进步,都是解放思想的结果。

1978年月12月邓小平发表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是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的南方谈话,则是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阶段的又一个宣言书。

以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为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始产生。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为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一步发展。

以科学发展观为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一步完善。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保证。只有坚持解放思想,才能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三、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要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精神,推进理论创新,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的与时俱进,要特别重视理论创新。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要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它方面的创新。

理论创新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和思想方法,也必须服务于、落脚于实践创新,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弘扬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源泉所在。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最关键的就是坚持与时俱进。能否做到这一点,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向前发展。

四、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问题上,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实际结合起来,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敢于和善于走自己的路)。

(一)走自己的路,在思想方法上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二)走自己的路,在基本立场上体现了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统一。

(三)走自己的路,在理论原则上体现了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在中国这样的国家搞革命、建设和改革,这在马克思、列宁的本本上是找不到现成的答案的;每个国家的基本国情是不同的,别人的经验可以参考,但不能照搬;马克思主义只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正确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一)近代中国国情

1.近代中国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认清国情,是认清和解决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近代中国,已经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这是最基本的国情。

自从 1840 年鸦片战争后,一个独立的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一方面,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使本来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的中国,沦为表面上独立、实际上受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的半殖民地国家;西方列强的入侵,决不是为了给中华民族带来文明和发展,把封建的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另一方面,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使封建经济解体,使资本主义在中国有了初步发展,但在整个经济中不占主导地位。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作出了如下论述: 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统治中国的决定性力量,帝国主义不但操纵着中国的财政金融和经济命脉,而且操纵着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成为近代中国一切灾难的总根源,是阻碍中国独立发展的根本原因;中国的封建势力已经同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狼狈为奸,相互勾结,成为了帝国主义奴役近代中国的社会基础,是近代中国最反动的统治势力;外国列强的入侵,使封建时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被破坏了,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不但依旧保持着,而且同买办资本主义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占着明显的优势;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并在中国政治的文化的生活中起了颇大的作用,但它并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由于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又由于中国的国土广大,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中国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民,过着既饥寒交迫又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中国人民经济上的贫困和政治上的不自由程度,是世界所少有的。

2.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主要矛盾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尤以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为最主要的矛盾,帝国主义的侵略是中华民族一切灾难的总根源。这些矛盾的加剧及其尖锐化,就不能不造成日益发展的革命运动。

3.近代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

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从根本上推翻反动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为建设独立富强民主的国家、改善人民的生活、确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

(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1.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及其发展阶段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的革命。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可以区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期间,中国人民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程度上进行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为了挽救空前深 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中国人民进行过多次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无数仁人志士苦苦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但每一次都摆脱不了失败的命运。

2.十月革命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新纪元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纪元,标志着人类历史开始了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进程。

十月革命也使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从原来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部分,转变为属于新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以1919 年爆发的五四运动为开端,近代中国革命告别了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中国无产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马克思主义逐步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近代中国革命以五四运动为开端,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4.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条件 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说明,无论是农民阶级还是资产阶级都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革命需要新的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需要新的革命理论的指导。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近代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以及世界形势的新变化,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客观条件。

二、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过程 1.中国共产党创立时期和国民革命时期

中国共产党人已经对近代中华民族民主革命的基本问题作了初步探索,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

党的二大明确提出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党的三大提出了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思想。

党的四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的思想。1926年前后,党逐步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2.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充实和丰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在党的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提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在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毛泽东论述了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及其条件;总结了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经验;提出中国革命应当先占乡村、后取城市的战略。

3.抗日战争时期

在系统总结了以往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毛泽东系统论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人民军队建设、革命根据地建设和党的建设等理论,使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达到成熟。

4.解放战争时期 毛泽东完整地表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提出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思想。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系统论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深刻分析和研究中国革命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基础上逐步完善起来的,是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没有中国革命的实践,没有对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也就不会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抗日战争时期,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明确提出“新民主主义”的概念,并第一次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作了科学的概括。

解放战争时期,完成了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完整概括。1948年,毛泽东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一文中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第一次完整表述为:“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条总路线正确地解决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动力和领导权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学说。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分清敌友,是革命的首要问题。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就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1.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是中国人民第一个和最凶恶的敌人 首先,帝国主义直接阻碍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政治进步;其次,帝国主义勾结中国的封建反动势力,共同压迫中国人民;再次,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也是为了扫除中国封建制度的靠山,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最后,只有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废除帝国主义在华的特权,中华民族才能得到真正的独立。

然而,现今社会上有些人宣扬帝国主义侵华有功论。这是一种极端错误的观点。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虽然在客观上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这种作用是客观上发生的,不是西方列强侵华的目的;而且这种客观作用也是有限的,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基本上是采取打击的态度的,近代中国的贫穷落后和一切灾难,最主要是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

2.封建主义是中国社会进步的主要障碍 封建主义是中国革命的又一对象。主要是因为中国的封建势力在中国民主革命的过程中始终同帝国主义相勾结。封建制度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和封建军阀实行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反对帝国主义与反对封建主义的关系);封建统治也是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主要障碍,是中华民族进步的拦路虎。

3.官僚资本主义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一般地反对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相反,它允许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它所反对的资本主义,只是官僚资本主义。中国资本主义分为官僚资本主义和民族资本主义两部分,中国资产阶级分为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两部分。中华民族资产阶级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之一,而中国官僚资本主义并不是真正的资本主义,它是依靠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利用国家政权力量而发展起来的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民党反动政权的 经济基础,严重阻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官僚资产阶级则依附于帝国主义并为帝国主义所豢养,因而是革命的对象。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提到的“人民大众”就是革命的动力,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基本动力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而根本动力是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在抗战时期,革命动力还包括部分大地主和大资产阶级。

1.中国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

中国无产阶级是新的社会生产力的代表,是近代中国最进步的阶级。2.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占全国人口80%的农民处于社会最底层、受压迫最重、生活最悲惨,具有强烈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要求。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上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革命,中国革命战争实质上就是党领导下的农民战争。

3.城市小资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基本动力之一

包括广大的知识分子、小商人、手工业者和自由职业者。他们深受中外反动势力的压迫,日益趋向破产和没落的境地,具有强烈的革命欲望。

4.民族资产阶级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动力之一

民族资产阶级是个具有两面性的阶级,既有革命性又有妥协性和软弱性。一方面,民族资产阶级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产阶级有矛盾,他们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因而具有反帝反封建的要求,是革命的力量之一;另一方面,他们又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产阶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缺乏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无法充当革命的主要力量。这种两重性,决定了他们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能够参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但在革命过程中常常容易发生动摇和妥协。所以,中国共产党对民族资产阶级采取既联合又斗争的政策。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

无产阶级对于革命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革命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里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里,是区别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

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什么必须由无产阶级领导?

毛泽东指出,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证明了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特别是民族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彻底胜利,中国革命客观上要求新的领导阶级、走新的道路。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重任,历史地落到了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肩上。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第一,坚持无产阶级对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则。第二,无产阶级担当革命的领导力量是近代以来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第三,是由无产阶级自身的特点和优越性所决定的。2.中国无产阶级的特殊优点

第一,身受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革命性最坚决、最彻底。

第二,分布集中,有利于无产阶级队伍的组织和团结,是最有组织性、最具 战斗力的阶级。

第三,和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便于和农民结成亲密的联盟。

加上无产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因而在中国革命中起到了领导作用。3.开展争夺领导权的斗争

无产阶级通过自己的政党来实现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无产阶级只有在其政党的领导下,才能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权不是自然而然得来的,而是在与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的斗争中实现的。

4.无产阶级要实现对同盟者的领导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

(甲)率领被领导者(同盟者)向着共同敌人作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乙)对被领导者给以物质福利,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对被领导者给以政治教育。

5.无产阶级实现领导权的基本条件或途径

第一,必须十分重视农民问题,建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泛的统一战线是实现领导权的关键。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上就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革命。

第二,在同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时,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方针,这是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基本策略。

第三,必须建立一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强大的革命武装,是保证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坚强支柱。

第四,加强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是实现无产阶级领导权的根本保证。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1.为什么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的革命?

决定革命性质的是社会性质和革命任务两方面,而革命任务和革命动力又是由社会性质决定的。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这是因为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现阶段的革命是为了终结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态,革命的敌人是帝国主义及附属于它的官僚资本主义和封建势力,革命的锋芒不是向着一般的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私有财产,而是向着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这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中,有资产阶级参加,其客观要求是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道路,因此,中国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

2.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毛泽东指出,中国革命既是对外推翻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革命,又是对内推翻封建地主阶级压迫的民主革命。所以中国革命是反帝国主义反封建主义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它既不是一般的旧式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也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而是新式的特殊的由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3.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

领导力量不同;时代背景不同;指导思想不同;革命前途不同。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比有其特质,集中表现在:中国革命处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革命的领导力量是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有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和广 泛的群众基础;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

4.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性质不同,又是互相联系、紧密衔接的。性质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社会主义革命属于无产阶级性质的革命。

对象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社会主义革命的主要对象是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

任务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实现民族独立解放和人民民主自由;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是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和改造小生产者的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

目的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的是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即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而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5.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联系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整个中国革命进程中两个紧密联系的阶段,是“文章的上篇和下篇”。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中国革命不再以发展资本主义为最终目的,而是要走一条新式的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在无产阶级领导下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而达到社会主义的目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和前途只能是社会主义。

6.中国革命“两步走”理论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国情出发,提出了中国革命“两步走”的理论:第一步,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然后,再使之发展到第二阶段,以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二者关系上,要反对“二次革命论”和 “一次革命论”两种错误倾向。

二、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一个政党的纲领,是公开树立起来的一面旗帜,是表明党的性质的重要标志。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具体展开和体现,包括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经济纲领和文化纲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指明了具体奋斗目标。

(一)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新民主主义政治纲领的基本内容: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新民主主义的国体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反帝反封建的人们在内的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新民主主义的政体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是一种过渡性质的,但又是一定历史时期必须采取的国家形式。

总之,“国体——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政体——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政治。”

1949年6月,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全面阐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 理论。

(二)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的主要内容是: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实现无产阶级领导权的中心问题。农民问题,首要的是土地问题,消灭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项主要任务。

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反对官僚资本主义并非因为它是资本主义,而是因为这种资本主义同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地主阶级和旧式富农密切结合着,是一种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没收官僚资本有两重含义(包含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双重性质):一方面,反官僚资本就是反对买办资本,带有民主革命的性质;另一方面,反官僚资本就是反对大资产阶级,又带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在新民主主义条件下保护民族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这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极具特色的一项内容。保护民族工商业,是由中国落后的生产力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决定的。在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属于较先进的生产方式,其发展有利于中国生产力的进步,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进步,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还是积极追求进步的。因此,允许私人资本主义在不操纵国计民生的前提下得到发展。

(三)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

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这就是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这种文化既不同于封建专制主义的文化,也不是单纯的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文化。在新民主主义文化中居于指导地位的是共产主义思想。是否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是区别新民主主义文化同旧民主主义文化的根本标志。

新民主主义文化的特点:民族的文化;科学的文化;大众的文化。民族的,是指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民族形式和民族特色;科学的,是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大众的,是指坚持大众的方向,它应为全民族中90%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中国革命新道路。毛泽东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摸索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崭新的革命发展道路,这就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

(一)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始,由于受巴黎公社和十月革命中心城市起义模式的影响,是把工作重心放在城市上的。当中国革命处于危急关头时,为了保存革命力量,毛泽东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上山,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把武装斗争的主攻方向首先指向农村,开始了创建革命根据地的伟大斗争,促进了全国各地工农武装割据局面的形成,为中国共产党在国民革命失败后探索中国革命的新道路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毛泽东等人虽然在实践中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新道路,但在理论上还没有为全党所认识和接受。从1928年10月到1930年1月,毛泽东先后撰写了《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和《反对本本主义》等著作,从理论上对中国革命的一些基本问题作了深刻论述,标志着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的基本形成。

1928年10月和11月,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等文章中,分析了农村革命根据地政权发生、发展的原因和条件,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930年1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篇文章初步形成了以乡村为中心、先在农村建立和发展红色政权,待条件成熟时再夺取全国政权的思想。

中国革命的曲折发展历程,使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认识有了新的发展。1936年到1939年,毛泽东先后发表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新阶段》、《战争和战略问题》、《<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等理论著作,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农村包围城市革命新道路理论,标志着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成熟。

1938年11月,毛泽东在《战争和战略问题》中明确指出:“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从此把经过长期武装斗争,先占乡村,后取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作为革命道路确立下来。

(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及其内容

1.中国革命为什么要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必要性)? 第一,特殊的国情决定了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外受帝国主义压迫没有民族独立,内受封建压迫没有起码的民主,所以中国人民只能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

第二,中国革命的力量构成决定了发动农民开展土地革命是必要的。近代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中国革命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革命战争,必须深入农村发动农民。

第三,中国革命的国内环境决定了以农村为重心,建立农村根据地是必要的。强大的敌人长期占据中国的中心城市,而广大农村则是反动统治的薄弱环节,中国革命只能首先在农村积蓄革命力量,以争取革命的全部胜利。

2.中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具有现实的可能性

第一,近代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这一基本国情是农村革命根据地能够在中国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第二,大革命的政治影响及良好的群众基础,是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客观条件。经过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许多地方受过大革命的影响,为建立红色政权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第三,全国革命形势继续向前发展,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又一客观条件。

第四,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是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主观原因和条件。

第五,党的领导及其正确的政策(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的不错 误),是保证红色政权能够长期存在和发展的最重要(最紧要)的主观条件。

3.中国革命怎样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必由之路)“工农武装割据”是实现农村包围城市的必由之路。

“工农武装割据”的基本内容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斗争形式,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三者密切结合(是三者密切结合的红色政权建设)。

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必须处理好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土地革命是民主革命的中心内容,是武装斗争和农村根据地建设的动力;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农村根据地建设和土地革命的强有力保证;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战略阵地,是进行武装斗争和开展土地革命的依托。三者相辅相成、紧密联系、缺一不可。

(三)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意义

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反映了中国革命发展的规律,是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它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独创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革命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暴力革命的学说,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人民解放斗争提供了重要经验;它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具体问题的光辉典范,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重要标志。

中国革命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这条道路的开辟对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重要启示?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1939年,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中国革命克敌制胜的“三大法宝”概念,毛泽东指出:“十八年的经验,已使我们懂得: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三大法宝”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创造,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

(一)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政党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为实现一定时期的战略目标,同其他革命阶级、阶层、党派、团体以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结成的政治联盟。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策略路线(策略总方针)。

1.中国革命建立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第一,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首先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阶级状况决定的。中国社会阶级结构两头小,中间大,无产阶级革命性坚定,但人数太少,力量薄弱。

第二,中国革命面对的敌人异常强大。

第三,由于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产生革命发展的不平衡,以及中国革命的长期性、艰巨性。

2.中国革命建立统一战线的可能性 第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的存在决定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是可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客观上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利用这些矛盾建立和发展统一战线提供了可能性。

第二,中国近代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第三,民族资产阶级能够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参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

第四,帝国主义在华分别扶植不同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集团。当革命的锋芒主要是反对某一个帝国主义的时候,属于别的帝国主义系统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集团也可能在一定程度和一定时期内参加统一战线。

3.统一战线的两个联盟及其关系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统一战线包含两个联盟:一个是工人阶级同农民阶级、广大知识分子及其他劳动者的联盟,主要是工农联盟;另一个是工人阶级和可以合作的非劳动人民的联盟,主要是与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也包含特定历史条件下无产阶级和一部分地主阶级、带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联盟。

两个联盟的关系:第一个联盟是主要的,基本的,第一位的;第二个联盟是必要的,第二位的。共产党必须处理好两个联盟的关系:一要放手发展和加强工农联盟,使之真正成为统一战线的基础和依靠,实现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二要尽可能扩大第二个联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三要正确发展两个联盟间的相互作用,使它们互相促进。

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若干方针、政策

在统一战线中,必须坚持独立自主原则,保持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所谓独立自主,就是指在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保持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

在革命进程中,必须坚持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方针。

在同顽固派进行斗争时,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统一战线最根本的经验:正确处理好与资产阶级的关系。必须对资产阶级又联合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

(二)武装斗争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1.中国革命必须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长期的主要的形式,这是由中国社会、中国革命的性质和条件决定的。

首先,这是由中国社会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外受帝国主义压迫没有民族独立、内受封建压迫没有起码的民主,决定了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必须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其次,这是由中国反动统治阶级的残酷性决定的。

再次,这是由中国革命任务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所决定的。2.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战争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战争。这主要是由中国革命的性质和道路所决定的。首先,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决定了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农村是中国民主革命走向胜利的主要战略基地。其次,中国的反动派相当牢固地控制着若干近代工商业城市,而停滞的农村是他们无法牢固控制的地方,中国共产党必须深入农村,把农民发动、组织、武装起来,开展土地革命,在长期的斗争中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

3.人民军队建设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中,系统地解决了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革命军队如何建设成为一支无产阶级性质的、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逐渐形成了人民军队建设的基本原则。

人民军队建设的最根本原则: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根本原则。这是保持人民军队的无产阶级性质和建军宗旨的根本前提。

人民军队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基本前提。

强有力的政治工作是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有力武器。3.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原则

在战争的全局上,坚持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这是毛泽东人民战争战略战术思想的核心;以游击战、运动战为主要作战形式;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是我军战胜敌人的根本法则。

4.武装斗争与非武装斗争相配合

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但必须同其他战线上的斗争直接或间接地结合起来,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

(三)党的建设

1.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环境

第一,党的建设是在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成分占大多数的条件下进行的。第二,党的建设是在同资产阶级又联合又斗争的复杂环境中开展的。第三,党的建设是在农村游击战争的环境中推进的。2.党进行自身建设的特殊困难

第一,小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比较严重。第二,党的理论准备不足。

第三,封建主义的影响比较严重。3.党的建设的内容

第一,思想建设,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以无产阶级思想改造和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必须把思想建设始终放在首位。

第二,组织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民主集中制,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组织原则。

第三,作风建设,必须十分重视作风建设。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逐步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三大优良传统和作风。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把党的建设作为一项“伟大的工程”,逐步形成了三大优良传统和作风,这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

第四,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党的干部队伍建设。毛泽东主张在使用干部上要实行“德才兼备”的“任人唯贤”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干部路线。

第五,整风是党的思想建设的有效形式。实践证明,这是解决党内矛盾最有效的方法。

第六,必须把党的建设同党的政治路线紧密联系起来。4.三大法宝的内在联系

毛泽东系统地论述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他指出:“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而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 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正确地理解了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领导了全部中国革命。”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指导思想,具有伟大的意义。

第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揭示了近代中国革命的基本规律,解决了在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里进行革命的一系列理论问题,正确解决了中国革命的发展阶段问题,揭示了近代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第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结束了中国几千年来封建地主阶级剥削统治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第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是20 世纪继俄国十月革命以后改变世界面貌的伟大历史事件,有力地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反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斗争,极大地增强了他们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信心,有力地支持了世界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增强了世界人民争取世界和平的力量。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创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也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供了理论来源和实践参照。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一)必须经过一个过渡时期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必须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当然,在特殊的情况下,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越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而进入社会主义,但这些国家必须设立一个过渡时期,以完成生产社会化和政治民主化的任务。近代中国是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大国,生产力十分低下,商品经济极不发达,必须经过一个过渡时期,大力发展生产力,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条件。

(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的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属于社会主义体系,它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资本主义因素;社会主义因素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居于领导地位,起决定作用,但非社会主义因素仍有很大的比重。这两种因素不断地碰撞、冲突和较量,其发展的总趋势是,社会主义因素日益发展壮大,资本主义因素不断地被削弱、被限制。最终,在条件具备时,新民主主义社会将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因此,它属于社会主义体系,并必然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三)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五种经济成分

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在五种经济成分中,主要经济成分是三种: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

在五种经济成分中,社会主义的国营经济掌握了主要经济命脉,居于领导地位。以农业和手工业为主体的个体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

(四)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土地改革完成后,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步成为国内的主要矛盾。

(五)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纲领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明确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在政治上实行无产阶级领导(通过中国共产党)的各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在经济上实行国营经济及其领导下的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制度,在文化上实行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一)党关于过渡的最初设想

时间上先建设15年到20年再过渡;条件上,先工业化,再国有化和集体化;在过渡的步骤和方式上,工业发展了、国营经济壮大了的时候,再实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国有化和个体农业的集体化。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

1953年12月,中共中央正式公布并阐述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其基本内容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三)一化三改及其相互关系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人们习惯称之“一化三改”、“一体两翼”的总路线。“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以发展生产力,实现工业化为主体;二是以变革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实现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为两翼。

(四)一化与三改的关系

“一化”——工业化是主体,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和目的;“三改”——社会主义改造是“两翼”,是工业化不可缺少的条件和手段。这两方面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体现了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和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是一条社会主义革命(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同时并举、互相促进的路线。

正确把握“一化”与“三改”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从更深的层面理解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必然性。

(五)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历史必然性(必要性)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反映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性。第一,实现国家的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富强的必然要求和必要条件。第二,在中国的具体条件下,只能走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第三,要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必须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第四,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需要。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为了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以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迅速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创造必要的条件;对个体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发展农业和手工业,满足工业化要求,提高整个社会生产力的需要。

(六)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实现的可能性

第一,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这为党提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提供了物质基础。第二,土地改革完成后,为发展生产、抵御自然灾害,广大农民具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第三,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在合理调整工商业的过程中,出现了加工订货、经销代销、统购包销、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这也成为党提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又一重要因素。第四,当时的国际形势也有利于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一、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一)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必要性

小农经济分散落后,力量薄弱,增产缓慢,无法满足社会主义工业化对农业提供越来越多的工业原料、资金和市场的需要;而且封闭式的小农经济不利于现代生产的社会分工,也不利于兴办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更无法集中力量抵御

各种严重的自然灾害;同时不稳固的小农经济时刻有导致农村两极分化,使农民重新陷于解放前苦难生活的可能。同样,个体手工业是分散落后、规模狭小的个体经济,严重影响了新技术的使用,同时也是小商品经济,很不稳固。

2.适合我国情况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一、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合作化道路(道路:走互助合作道路);

二、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基本原则: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

三、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阶级政策:依靠贫下中农,巩固地团结其他中农,由逐步限制到最后消灭富农剥削的农村阶级政策);

四、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方针:积极领导、稳步前进)。

在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也对个体手工业实行了社会主义改造。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通过合作社的形式走合作化道路,把个体手工业的生产资料私有制逐步改造成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党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也采取了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

3.步骤:

农业:农业互助组(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初级农业合作社(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高级农业合作社(具有完全的社会主义性质)。到1956年底,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手工业:手工业供销小组(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手工业供销合作社(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是社会主义性质的集体经济组织)。到1956年底,基本实现了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改造的方法:和平赎买

和平赎买:和平赎买是指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后,对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通过和平方式并采取有偿办法实行国有化的政策。

赎买的具体方式:不是由国家支付一笔巨额补偿资金,而是让资本家在一定年限内从企业经营所得中获取一部分利润。

2.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和平赎买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原因和条件)

第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和平赎买的设想,为中国共产党通过多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把资本家私有制逐步改造为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第二,中华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具有两面性,同中国共产党有过合作的历史,这是对民族资产阶级进行和平改造的历史前提。中华民族资产阶级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仍然具有两面性,即在剥削工人取得利润的同时,又拥护宪法,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实行和平改造,有利于发挥民族资产阶级的知识和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第三,我国经济十分落后,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需要尽可能地利用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积极作用。需要利用私营工商业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积极作用,以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第四,中国革命胜利后建立起了强大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不怕民族资产阶级造反,民族资产阶级也反不了。

第五,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日益强大,是制定和平赎买政策,有步骤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经济保证。

3.改造途径:国家资本主义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就是要把资本主义私人所有制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本质)。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采取和平改造的方针,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途径逐步实现的(途径)。

国家资本主义:就是在国家直接控制和支配下的资本主义经济。毛泽东指出,在我国,国家资本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同私人资本合作的经济。

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经过了初级形式和高级形式两个阶段。按照其中社会主义因素的多少等情况,国家资本主义分为初级形式国家资本主义和高级形式国家资本主义(形式)。

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统销、委托经销代销。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公私合营,经过了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两个阶段。

4.改造步骤 三个步骤:

第一阶段(第一步):1953年底以前,主要实行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在私营工商业中实行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等,是国家同资本家在企业外部的合作,企业具有了社会主义的因素。

第二阶段(第二步):1954年至1955年下半年,主要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是社会主义成分同资本主义成分在企业内部的合作,公方占有相当股权,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企业属于半社会主义性质。

在第一、第二两个阶段,企业利润都实行“四马分肥”,即分为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资方红利四个部分,资方红利大体占四分之一。也就是说,这时国家对资本家的赎买形式为“四马分肥”,企业利润大部分归国家和工人。

第三阶段(第三步):1955年冬至1956年,全行业公私合营阶段。资本家将生产资料交给国家,国家通过清产核资定股给资本家支付定息(5%,10年;赎买政策)。这种企业的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生产资料支配权完全属于国家,生产经营直接纳入国家计划,工人成为企业主人,因而基本上是社会主义经济,企业基本上成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企业。

到1956年底,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已基本完成。

5.适合中国情况的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总结)

一、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二、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过渡形式;

三、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对企业的改造和对人的改造相结合。

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一)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在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践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一般理论,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取得了伟大的历史性胜利,留下了宝贵的历史经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社会主义改造就是变革不适应工业化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是围绕着社会主义工业化这个中心任务进行的;“三大改造”的目的都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要求,更好地发

展生产力,不允许对生产力造成破坏,比如在农业的改造中,以粮食的增长和不死牲口为检验合作社的标准。

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党和政府区别对象,用不同的办法积极引导、从低级到高级逐步过渡。因此,这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未对生产力发展造成破坏,而且促进了生产力发展。

第三,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在我国的条件下,坚持用和平的方法,即用说服教育的方法,解决了诸如实现社会变革与经济发展、和平过渡与消灭剥削制度这类通常难以解决的矛盾问题,保证了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

(二)社会主义改造出现的失误和偏差

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也出现了一些失误和偏差,主要是在1955年夏季之后,出现了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过于简单划一,以致在长时期遗留了一些问题。

第一,“要求过急”,“改变过快”。社会主义改造在1955年下半年后明显地过急过快,农村由初级社向高级社转变过急过快,城市资本主义工商业全行业公私合营的时间过于短促。

第二,“工作过粗”。在社会主义改造高潮期间,一些行之有效的工作原则、工作方法被搁置一边,出现了“一窝蜂”的局面。

第三,“简单划一”。社会主义改造在模式选择上存在着问题。农村几乎是清一色的高级社,城市几乎是清一色的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三)为什么社会主义改造中会出现缺点和偏差?

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也有认识上的一些问题,主要有:

第一,在社会主义经济模式上的选择和理解上过于单一,追求纯粹的单一的社会主义经济成分。

第二,在公有制实现形式的选择和理解上过于简单化,只注意到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这两种基本形式,而对社会主义改造以后公有制经济可以和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缺乏认识。

究其原因,还是同当时人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问题认识不清,仍然受着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束缚和限制分不开的。但是,不能因为出现这些失误和偏差而否定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意义。

(四)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胜利 社会主义改造中出现的问题同它的成就相比毕竟是第二位的。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上,有两个事实是世界历史上各种革命大变动中罕见的:

一是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没有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反而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二是这样的变革没有引起巨大的社会动荡,反而极大地加强了人民的团结,是在人民普遍拥护的情况下完成的。

这些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的确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胜利。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确立

(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确立

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的结束、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

向社会主义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初步确立。中国由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使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已占绝对优势,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剥削制度已基本上被消灭,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已基本上建立起来了。

伴随社会经济制度和社会经济结构的根本变化,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基本建立的同时,我国的政治领域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

我国社会的阶级关系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广大劳动人民成为掌握生产资料和掌握自己命运的主人。

在社会阶级关系发生变化的同时,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转变为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党和全国人民面临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精力来解决这个矛盾,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通过了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

(二)社会主义制度初步确立后我国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总结)

第一,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和阶级关系,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第二,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工农业生产的发展。

第三,我国的政治领域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

第四,我国社会的阶级关系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第五,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

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也是20世纪中国又一次划时代的历史巨变。它为进一步发展我国的生产力,使全国人民逐步过上富裕的生活,为中国今后的一切发展和进步奠定了可靠的基础。

第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制度条件。

第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和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

第三,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

第四,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在中国正确运用和创造性发展的必然结果,不仅再次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而且以其独创性的理论原则和实践经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一)照搬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原因

我国在实施国民经济发展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过程中,在经济管理体制和具体的方式方法上,基本上照搬了苏联的做法和经验,即所谓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主要是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上出现了分别以美、苏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尖锐对立;以美国为代表的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和遏制;另外,当时中国还缺少进行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需要向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学习,而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工业化建设一段时期内所取得的高速度显示了苏联模式的威力,并且适合中国在工业化初期着重发展重工业的需要。这种模式在当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对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奠定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二)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提出(背景)

1955年底,毛泽东在党内首先提出了如何以苏联模式为借鉴,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问题。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候,毛泽东就向全党提出,要探索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走出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956年,苏共20大以后,毛泽东认为它对我们最重要的教益是要独立思考,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提出要“以苏为鉴”,探索自己的道路。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1.《论十大关系》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端。1956年4月,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的重要讲话,毛泽东以苏联的经验为鉴戒,总结我国的经验,论述了正确处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正式提出了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提出“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

鉴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同年9月召开的中共八大,强调要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

2.1957年2月,毛泽东作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两类矛盾的学说,强调要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特别是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同年8月,毛泽东提出要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以利于较快地建设我国的现代工业和现代农业的思想。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初步探索中提出的许多重要思想观点,为后来的探索做了开创性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二、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

(一)曲折产生的背景

1.1957年下半年以后,国际国内出现了一些复杂的情况。

2.由于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不长,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更短,人们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有些已经比较清楚,更多的还有待于继续探索。

3.我们党过去长期处于战争和激烈的阶级斗争的环境中,对于迅速到来的新生的社会主义社会和全国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科学研究,对建设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缺乏深刻的认识。

(二)曲折的主要表现及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

由于受“左”的思想的影响,对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问题及社会主义建设的规模速度问题认识上的严重失误,以及毛泽东晚年出现的错误,使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出现严重曲折,主要表现在经济建设过程中急于求成、生产关系上急于过渡,以及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大跃进”运动等错误的出现,最终导致了“文化大革命”这一全局性错误的发生,使社会主义事业遭受了重大损失。

1.在经济建设上往往急于求成。

2.在观察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新矛盾新问题时,容易把已经不属于阶级斗争的问题仍然看作是阶级斗争。

3.在党内生活中,容易把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中产生的不同意见视为“路线斗争”、“阶级斗争”,导致党在指导思想上逐渐发生了“左”的偏差,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逐渐偏离了正确方向,出现了曲折,以致后来又发展成为“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

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缺乏充分的思想理论准备,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遭到破坏,党和国家领导制度上存在某些缺陷,以及国际因素的影响。但是,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当时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思想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

(三)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 1.毛泽东同志的探索

提出了社会主义可以区分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两个阶段;提出了社会主义条件下要反对平均主义,重视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价值规律的作用;在社会主义经济占优势的条件下“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

2.党的其他领导同志的探索

陈云在中共八大的发言中,就所有制、生产和流通方面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即以全民、集体所有制为主体,以个体劳动者为补充;以计划生产为主体,以自由生产为补充;以国营市场为主体,以自由市场为补充。

邓子恢等提出了农业中要实行生产责任制的观点。

(四)对曲折发展的评价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虽然我们犯过严重的错误,遭受了重大挫折,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在经济建设上所取得的成就仍然是巨大的,也为我们逐步掌握建设社会主义的规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五)为什么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出现曲折发展? 1.从人们认识发展的一般规律来说,人们对任何事物的规律性认识都不是一次完成的,而要经过多次反复。

2.马克思主义理论虽然指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一般规律,但不可能给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各种问题提供现成答案。

3.社会主义运动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建设的时间也

很短,没有更多的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

(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 毛泽东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拓荒者。他不但为后人积累了宝贵的成功的经验,也为后人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同样宝贵的教训。他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下率先提出突破苏联模式并去付诸实践,是需要巨大勇气和智慧的。这种实事求是、勇于打破传统、开拓创新的探索精神,为邓小平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第二节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

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

(一)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必要性 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是邓小平从我们长期以来没有完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个问题,因而影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在对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经验教训进行深刻总结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邓小平为了推进改革开放,解除人们改革开放以来遇到的一些犹豫和困惑提出来的;是丰富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客观要求。邓小平经过深邃的思考,创造性地对社会主义本质进行了新的概括,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二)邓小平理论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在领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这一新的革命过程中,不断提出和反复思考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过去没有搞清楚这一问题的原因:一是把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教条化;二是把苏联模式及其相应观念神圣化;三是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到后来的第一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者,都没有科学地揭示出社会主义的本质。

(三)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

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在论述怎样才能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问题时,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这个概念。改革开放一开始就遇到了姓“资”姓“社”的争论。对此,1980年5月,邓小平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的概念,并提出发展生产力和增加人民收入两条标准,这是同社会主义本质相通的,实际上已经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核心内容。

在反复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问题时,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两大原则,1986年9月,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这段话成为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雏形。

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的改革进入到攻坚阶段,与此同时关于姓“资”姓“社”的争论严重困扰着改革的深入。现实迫切要求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著名论断:“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四)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一方面强调必须集中力量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另一方面指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手段和目的。它的基本内涵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一个十分明显和突出的特点。只有突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本质中的地

位和作用,才能自觉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最终以实践来证明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

第二,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指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目标,并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阐明了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

邓小平一再强调,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社会主义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二是不搞两极分化。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作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的重大判断,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

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

邓小平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第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科学水平。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超越了过去人们所认识的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在更深层次上把握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本质论断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升华到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尤其在初级阶段特别需要注重生产力发展的迫切要求;而且,邓小平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放在一起,完整地揭示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社会主义本质论断是生产力和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的内在统一。

第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对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社会主义本质论断为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提供了理论基础,这一理论突破了长期以来把计划经济当作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传统观念,使我们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社会主义本质论断为坚持公有制为主体、通过改革发展和完善公有制指明了方向;社会主义本质论断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实现的动态发展性,为确立通过长期奋斗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思想提供了精神支柱。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从中国的国情和时代的要求出发,从人民群众最迫切最根本的愿望出发,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总之,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为我们真正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并在实践中创造出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奠定了科学的思想基础。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多次强调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一再强调了发展生产力。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鲜明地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并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高度强调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

一、发展才是硬道理

第一,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体现了马

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只有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得到巩固和发展。

第二,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中国改革开放前的20多年的时间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得不尽如人意,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没有能切实将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

第三,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和稳定的力量,中国的发展对世界、对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都是有利的。第四,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和各种问题的需要。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

二、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一)为什么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丰富了邓小平关于“发展才是硬道理”思想的内涵,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认识。

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是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党实现对所承担的历史责任的需要。

第一,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

第二,只有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才能实现自己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承担起自己的历史责任。

第三,只有把发展作为主题,才能从根本上把握人民的愿望,不断巩固和发展党执政的群众基础,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靠发展来不断巩固和推进的。

第四,只有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才能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发达的生产力,使社会主义更好地显示出自己的优越性。社会主义要强大,体现优越性,关键在发展。

第五,只有靠发展,才能说服那些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坚定对社会主义和祖国未来前途的信念和信心。

第六,只有加快发展,增强经济实力,提高综合国力,才能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中处于主动地位,立于不败之地。我们正面对着世界经济和科技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也面对着前所未有的激烈的国际竞争。只有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才能在这场竞争中取得主动。

总之,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都要靠发展。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就是代表了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

坚持以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一条主要经验。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二)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基本内涵

首先,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政治、文化相协调的全面发展,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性发展。其次,发展包括人的全面发展。既要着眼于

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

(三)贯彻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基本要求

一、必须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只有经济发展了,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增强了,人民的生活才能不断改善,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在国际上说话才更有分量。

二、善于抓住机遇,珍惜机遇,用好机遇。江泽民指出,21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三、相信和依靠人民,集中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三、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一)为什么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大力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

第一,中国共产党是以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走上历史舞台的,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都是为了促进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

第二,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建立在发达生产力的基础之上,为实现现代化而奋斗,最根本的就是通过改革,不断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在我国形成发达生产力。

(二)如何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第一,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必须改造落后生产力,提升传统生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最终整体达到发达生产力的水平。为实现现代化而奋斗,最根本的就是要通过改革,不断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在我国形成发达的生产力。

第二,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同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不断完善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要使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不断体现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为此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为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开辟更广阔的途径。

第三,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必须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提高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保证。

第四,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还必须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努力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一)对科学技术生产力的认识

马克思根据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一部分、生产力中包含科学的论断,强调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科学技术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理论。1956年,周恩来代表党中央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根据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对生产力的巨大推动作用,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以后江泽民、胡锦涛先后提出“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

主要标志”、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革命力量”等重要论断。

(二)如何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党中央相继提出了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进入21世纪,党中央、国务院又作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

科教兴国战略,就是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人才强国战略,就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要把人才作为推进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把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资源强国。

进入21世纪,世界新科技革命发展的势头更加迅猛,正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面对世界科技发展的大势,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对汹涌澎湃的世界新科技革命浪潮,我们必须认清形势、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奋起直追。为此,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一)正确认识和把握国情的重要意义 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指出:“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

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现在所处的历史阶段,亦即正确认识和把握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

我们讲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二)马、恩、列、斯、毛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认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提出的历史背景)

1.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生活的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还不是直接的实践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把资本主义以后的社会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2.在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上,最早提到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是列宁。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第一次将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定名为“社会主义社会”,把“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称为“共产主义社会”。他觉察到社会主义发展是分成若干阶段的。

3.斯大林在1936年苏联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之后不久,就提出了向共产主义过渡的设想。

4.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曾比较正确地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问题。但是,后来由于“左”的倾向的不断发展,中断了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正确之路。毛泽东区分了社会主义的建立和建成。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发展,毛泽东又提出社会主义可分为发达的和不发达的两个阶段。但是,由于“左”倾思想的影响,我国对社会发展阶段的认识后来出现了脱离实际的偏差。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进行了新的探索,逐步作出了我国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准确地把握了我国的基本国情。

叶剑英在庆祝建国3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处在幼年时期,还不成熟、不完善,在我国实现现代化,必然要有一个初级到高级的过程。

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使用了“初级阶段”的概念。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现在处在初级发展阶段,物质文明还不发达。”

1987年党的十三大第一次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包括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解决途径、基本路线,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形成的标志。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党的十四大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之一。1997年党的十五大再次强调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问题,十五大报告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概括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九大特征。

党的十六大再次强调,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奋斗。

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都必须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须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

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它强调的是我国社会的性质,即我国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于初级阶段。它强调的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进程所处的历史方位,即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即“不发达阶段”,我们必须从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前一层含义是对现阶段我国社会性质的明确界定。意义:不能回到资本主义;与“过渡时期”严格区别开。后一层含义是对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程度的说明界定。意义:一切决策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不要做“超越阶段”的蠢事。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新民主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继新民主主义社会后的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它同新民主主义社会因为都存在多种经济成分而有某些相似之处,但却在社会性质上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从经济基础方面看,它们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否成为社会经济的主体,从而整个经济社会生活是否牢牢建立在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之上。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阶级关系、主要矛盾和由此决定的根本任务也不同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1.党的十三大的概括

党的十三大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贫穷、摆脱落后的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多数的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农业国,逐步变为非农产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化的工业国的阶段;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变为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阶段;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发展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体制的阶段;是全民奋起,艰苦创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阶段。

2.党的十五大的概括

党的十五大更加全面地从现代化发展的水平、产业结构状况、经济运行方式、文化教育发展水平、人民富裕程度、地区发展状况、体制改革、精神文明建设及国际比较等9个方面,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作出新的概括:

这个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这是总的特征;这个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这个阶段,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这个阶段,是由文盲半文盲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这个阶段,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这个阶段,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这个阶段,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这个阶段,是广大人民群众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这个阶段,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其中,第一条和第九条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特点和历史任务的总概括,其他7条是具体说明。

3.党的十七大的概括

党的十七大从八个方面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的新的阶段性特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概括。

第一,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第三,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第四,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第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第六,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第七,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第八,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

(四)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意义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从我国的实际出发,从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最大的实际出发,而不能从主观愿望出发,不能从这样那样的外国模式出发,不能从马克思主义著作中个别论断的教条式理解和附加到马克思主义名义下的某些错误观点出发。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新论断,是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是克服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抵制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错误主张的锐利武器。

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内涵和过程性特征的统一认识和把握,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理论、路线、纲领、方针和政策的科学性

和正确性,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自觉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三、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一)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从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算起,到21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至少需要100年时间。至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性的原因: 初级阶段的长期性,从根本上说是由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和建成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基础所决定的。即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必须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初级阶段。

第一,这是由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决定的。改变生产力发展水平落后的基本状况,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实现现代化,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任务,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第二,就现实的国情来看,我国至今远未超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第三,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处的时代特点和国际环境,也决定了必须经历一个较长的初级阶段。

第四,社会主义所要求的物质技术基础,也是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经济和社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提高的。

(二)牢固树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性观点的意义

有助于我们从根本上克服急躁情绪,克服各种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坚持党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和各方面的方针政策,埋头苦干、脚踏实地地完成初级阶段的各项任务,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规范表述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了规范的表述: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贯穿于这个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中,生产力落后将长期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要彻底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集中力量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二)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作出了准确的判断:在剥削阶级作为阶级消灭以后,阶级斗争已经不是主要矛盾。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国内的因素和国际的影响,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可能激化。对此,我们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采取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去解决。

这说明,我国现阶段社会存在的矛盾大多不具有阶级斗争的性质,阶级斗争已经不再是支配和影响其他矛盾的主要矛盾。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出及其主要内容 党的基本路线也称总路线,是党在一定历史时期为解决社会主要矛盾而制定的行动纲领,是总揽全局的根本指导方针。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依据,是全党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的基础。

(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

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概念,并初步形成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

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思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且使这几个方面相互配合、相互促进。

(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987年党的十三大正式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党的十七大关于基本路线的表述: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这条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和最精炼的概括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三)党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十分丰富,高度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基本途径和根本保证、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方针。其主要内容:

第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基本路线规定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

第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是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第三,“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

第四,“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贯彻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方针。

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

(四)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1.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

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邓小平反复强调:“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只有坚持这条路线,人民才会相信你,拥护你。”

2.为什么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党和国

家的兴衰成败,这是因为:

第一,党的基本路线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规律,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命线、胜利线。

第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实践证明,这是一条在中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路线,是一条顺乎民心的路线,是把中国引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理想的唯一正确路线。

第三,改革开放前20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遭受的挫折和失误,就在于没有形成一条这样正确的基本路线,偏离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固守传统的社会主义模式,关起门来搞建设等。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衰成败,一个重要原因也在于没有形成这样一条正确的基本路线。

3.怎样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第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第二,必须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正确认识处理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的关系,把两者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统一起来。

第三,必须正确处理好“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关系。“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是基本路线的根本所在。它们之间是相互贯通、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基本路线的核心和主体,回答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体现了发展生产力的本质要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回答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政治保证,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要求;坚持改革开放回答了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和外部条件,体现了解放生产力的本质要求。

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最可宝贵的经验,是我们事业胜利前进最可靠的保证(江泽民)”。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所谓纲领,是指起作用的原则、奋斗目标,以及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制定的方针等。一个政党的纲领,是一个政党的一面旗帜,是表明党的性质的重要标志,人民群众就是通过政党的纲领来认识其代表谁的利益的。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党的十五大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规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党的十七大进一步丰富了基本纲领的内容。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保证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成果。

这就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分配制度;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

第四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讲稿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课程号:1160004

讲 稿

王良永 编写 2010年8月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一)提出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才能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面临的问题。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就开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党的早期领导人李大钊等人曾经提出过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应用到中国的实践中去的思想。

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的科学概念是在抗日战争初期。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论新阶段》的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

经过延安整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成为全党的共识。

(二)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中国化?(必要性)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革命的需要,要真正运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是发展着的理论,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发挥指导作用,就必须将其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又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

(三)抗日战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提出的历史必然性

第一,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有其内在必要性:一方面,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决定的;另一方面,是从中国特殊国情出发,进行革命斗争的需要。

第二,客观的可能性:中国革命经历了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积累了丰富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毛泽东到延安以后,有了相对稳定的环境;毛泽东领导地位的完全确立。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党的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指针。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一)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进一步地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理论;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表现为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本土化、民族化。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的历史传统、优秀文化相结合,不断赋予中国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两个概念。

1.区别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使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的民族特点和民族形式,成为指导中国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理论。它包括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中国化、运用的中国化和创新的中国化。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则主要是指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产生的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

2.联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基础,离开这一进程就不能说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理论渊源、历史条件和实践基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结果,反过来又会促进和继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进程,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日益结合的过程。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一个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辩证统一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飞跃和两大理论成果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三)两大理论体系是一脉相承的科学思想体系 中国共产党坚持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道路,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不断做出新的理论贡献,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虽然形成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分别属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不同阶段,面对着不同的历史任务,具有不同的具体内容,但在基本精神上是一致的,都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都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科学思想体系。它们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的实践经验,是全国各族人民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一是根本方法一脉相承,都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二是根本政治立场一脉相承;三是理论品质一脉相承,都是与时俱进。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到一点,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一)高举一面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旗帜问题至关紧要。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就说过:“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指望,才知所趋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正确选择和伟大创造,同时也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包括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大政方针;社会主义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心问题;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成果;社会主义建设的宝贵经验等等。

党的十七大把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宝贵经验概括为“十个结合”: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等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至关重要。实践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只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是历史的选择、时代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二)坚持一条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首要问题。

党的十七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出了明确界定,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 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历史和现实都证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由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进一步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唯一正确的道路。

(三)把握一个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党的理论创新引领各方面创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党的十七大对改革开放3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作出最新概括,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深化,这个理论体系还将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并在实践中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更加焕发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

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一)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二)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毛泽东思想是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中国特殊国情,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客观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学说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坚实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坚实客观基础(实践基础);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高贵品德、胆略和气质,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主观因素。

(三)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过程,同时也是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大体上经历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初步结合、基本形成、多方面展开并达到成熟和继续发展几个阶段。萌芽时期(1921-1927年初国民国民失败):这一时期初步形成了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代表著作有《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形成时期(1927-1935遵义会议前):毛泽东思想是在同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党内盛行的教条主义错误倾向作斗争并深刻总结这方面的历史经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一时期关于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理论初步形成,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代表著作有《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等。

成熟时期(1935遵义会议-1945中共七大):这一时期毛泽东思想得到系统总结和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标志就是形成完整的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代表著作有《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改造我们的学习》等。

继续发展时期(1945—建国之后):一方面在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继续得到发展和应用并取得了建国后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另一方面五、六十年代在左倾错误的干扰下曲折发展。代表著作有《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

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一)毛泽东思想是科学的思想体系 毛泽东思想不是在个别的方面,而是在许多方面以其独创性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构成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思想体系。它有着坚实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其核心和精髓就是实事求是;紧紧围绕着中国革命和建设这个主题,提出了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重要的理论观点;这些理论观点经过了中国革命和建设长期实践的检验,证明是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

(二)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将毛泽东思想丰富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独创性理论概括为六个组成部分和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方面。六个组成部分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的主要标志);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人民军队实行政治、经济、军事三大民主,实行官兵一致、军民一致和瓦解敌军的原则);政策和策略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党的建设理论等方面。

贯穿于上述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这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其中,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根本出发点,也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思想保证;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工作路线;独立自主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

三、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一)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阶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已经并将继续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发挥巨大而长远的指导作用,毛泽东思想所确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奋斗方向、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指导着党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推向前进,因此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地位。

第一,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第二,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第三,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第四,毛泽东思想是邓小平理论重要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先导。

(二)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因此必须以科学的态度来对待它,这个科学的态度,就是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一要坚持,二要发展)。第一,要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第二,要把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思想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严格区别开来;第三,要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三)实事求是地评价毛泽东

第一,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是中国共产党、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他为中国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的建立和发展,为新中国的建立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永不磨灭的贡献,他为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的解放事业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这一历史性巨变,是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完成的。

第二,毛泽东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杰出代表,毛泽东最伟大的功绩,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形成了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指导思想,即毛泽东思想。

第三,毛泽东晚年犯了错误。

第四,综观毛泽东一生,功大于过。他虽然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但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

第三节 邓小平理论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一)邓小平理论的科学含义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二)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第一,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对世界形势和时代发展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时代主题的转换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

第二,邓小平理论是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根据。

第三,邓小平理论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现实根据。第四,邓小平独特的个人经历、社会知识结构和思维风格,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不可或缺的个人素质和主观条件。

第五,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理论基础。

(三)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

邓小平理论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第一阶段:是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命题从酝酿到提出的阶段(形成阶段),从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1982年党的十二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由此开创了我国历史发展的新时期。1982年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正式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

第二阶段:是邓小平理论逐步展开和形成理论轮廓的阶段(成熟阶段),从1982年党的十二大到1987年党的十三大。

第三阶段:是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形成并最终确立指导地位的阶段(新的发展阶段),从1987年党的十三大,经过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至1997年党的十五大。

1997年党的十五大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并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确定为党的一切工作中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1999年又载入宪法。

二、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一)邓小平理论是科学的思想体系

邓小平理论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的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又是需要从各个方面进一步丰富发展的科学体系。它同样有一个贯穿始终的哲学思想,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提出了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基本观点,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些基本观点的真理性已经被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所证明。

(二)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主题);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基石);3.改革开放理论(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重大决策,是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点);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此外,还包括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统一战线、军队和国防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祖国完全统一、党的建设等理论。

三、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邓小平理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大理论成果。

邓小平理论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振兴和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

一、邓小平理论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

二、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三、邓小平理论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第四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含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适应当代世界、当代中国以及党的发展变化(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新要求,自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逐步形成的。

第一,从世情来看,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第二,从国情来看,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第三,从党情来看,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自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逐步形成的。

1.前期探索阶段。1989年6月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至2000年2月江泽民广东考察前,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酝酿阶段。

2.正式提出阶段。2000年2月江泽民到广东考察至2001年6月七一讲话发表前。“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早是2000年2月21日江泽民同志在出席广东省高州市领导干部“三讲”教育会议的讲话中提出来的。

3.全面阐述阶段。2001年6月“七一”讲话至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召开前,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得到系统论证并形成体系。“七一”讲话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作了全面、深入的阐述。

4.确立为指导思想和进一步发展阶段(2002年11月至今)。十六大报告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中共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把它写进新党章。以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召开为标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入深化发展阶段。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科学的理论体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紧密结合新的实践,把治党和治国、执政和为民结合起来,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这一 系统的科学理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等重大问题上都有新的丰富和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集中起来就是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构成了一个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是几个观点的简单组合,而是由一系列内涵丰富、相互联系的思想观点构成的统一整体。“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

1.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2.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3.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三个代表”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基础、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前提;发展先进文化,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思想保证;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而人民群众则是创造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部实践中。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思想;关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思想;关于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思想;关于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的思想;关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思想;关于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思想;关于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思想;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思想;关于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思想;关于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的思想;关于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思想;等等。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个重大理论成果,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第五节 科学发展观

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一)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含义 科学发展观,是对中国共产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动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二)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历史条件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第一,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第二,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第三,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借鉴。

(三)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过程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

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2006年3月,全国人大十届四次会议指出,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科学发展观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200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七大的一大亮点和突出贡献,是对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进行了深刻阐述,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明确要求。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写入了党章。

二、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一)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范畴之一,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社会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是硬道理。

(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以人为本,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体现了我们党的宗旨和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客观要求。我们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

(三)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我们追求的发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一是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二是科学发展观要求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第三是科学发展主张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人类的永续发展。

(四)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这是我国治国理政的重要历史经验。

统筹兼顾的含义:就是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

三、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

(一)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科学发展观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观,是对中央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它们是一脉相承的。

(二)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的观点、关于人民是历史发展主体的观点和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之间相互联系、辨证统一的基本原理、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和社会主义在消除资本主义弊端方面的优越性,全面体现并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对发展问题的认识。

(三)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它进一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等的认识;进一步指明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进一步完善了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等,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长远指导意义。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第一节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

(一)思想路线的含义

思想路线,哲学上又称为认识路线,是指人们的认识所遵循的方向、途径、原则和方法。

一个政党的思想路线,是指这个政党确定自己的指导思想并支配自己行动的认识路线。

(二)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在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在与教条主义的斗争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1930年5月毛泽东写的《反对本本主义》,概括地阐述了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精神,标志着党的思想路线的初步形成。

1937年毛泽东发表《实践论》和《矛盾论》,科学地论述了无产阶级的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为党的思想路线奠定了坚实的哲学基础。

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论新阶段》的报告中向全党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任务,第一次使用了“实事求是”的概念。

1939年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明确提出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概念。

1941年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第一次对实事求是的涵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解释,使其成为中国共产党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的简明概括。

经过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了确立。1945年党的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从根本上说,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胜利。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

(一)党的思想路线的曲折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续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提出了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并取得了重大的理论成果,从而深化了党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认识。

但自党的“八大”之后(在1957年下半年以后),“左”的错误逐渐占了上风,党逐渐偏离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以致发生了像“文化大革命”那样全局性的错误。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

1.国内外大势呼唤我们党作出政治决断和战略抉择

1976年粉碎“四人帮”之后,党和国家工作在前进中出现徘徊局面。同时,世界快速发展,国家建设百业待兴,真理标准讨论热潮涌起。2.重新确立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中国在向何处去的重大关头,邓小平首先抓住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这一关键环节,大力倡导实事求是。邓小平旗帜鲜明地反对“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明确指出它不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也不符合毛泽东思想,毛泽东倡导的作风中最根本的是实事求是;领导和推动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使之迅速地扩展为全国范围内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反复强调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伟大觉醒。

(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丰富和发展

在重新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和推进改革开放的进程中,邓小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邓小平特别强调解放思想的极端重要性,认为在一切工作中要真正坚持实事求是,首先必须解放思想。他还强调: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

1992年,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是党永葆蓬勃生机的法宝。进入21世纪,江泽民对新形势下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明确指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2004年,胡锦涛强调,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2007年,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第二节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和意义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

党的十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指出:“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就包括以上四个方面基本内容。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最主要内容和最具体的要求,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

唯心论和机械唯物论,“左”的和右的错误思想,都是以主观和客观相分裂、认识和实践相脱离为特征。

从实际出发,就要尊重和承认客观事实,全面地、发展地看问题,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揭示出事物的本质。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首先,必须对“实际”采取老老实实的科学态度;其次,必须作艰苦细致的调查研究;最后,必须从特定的、具体的实际出发。

我们今天讲一切从实际出发,其中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都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而不能脱离这个实际。

江泽民“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坚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二)理论联系实际

理论联系实际,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具体来说,就是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这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 内容,也是做到实事求是的根本途径和方法。毛泽东认为,理论联系实际,这是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

在理论和实际的关系上存在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教条主义;一种是经验主义,两者都是以理论和实际相脱节为基本特征的主观主义。

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一要吃透理论,二要搞清实际。首先,必须认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其次,要善于应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再次,要善于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用在实际中总结出来的适合新情况的新结论,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只有结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才是我们所需要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

理论联系实际,要求我们既重视用理论指导实践,又重视实践对理论的基础作用。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尊重实践与尊重群众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体现了党的思想路线与群众路线的一致性。

(三)实事求是 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实事求是,就是指我们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强调,坚持实事求是,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

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

实事求是也内在地包含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内容。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要做到实事求是,必然与时俱进;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求真务实。

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的实质和核心,通常把党的思想路线简明概括为“实事求是”,把党的思想路线称作“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四)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是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目的和验证条件。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检验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邓小平还从实践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引申出“三个有利于”作为各项工作是非得失的判断标准。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需要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性特征赋予它根据新的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内在动力,使其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中国共产党的确立,是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哲学基础的,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二)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正确的政治路线必 须建立在对客观情况的深刻了解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必须以正确的思想路线为指导。

(三)它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三大作风中,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最根本的,强调的就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实事求是还是党的基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历史经验一再证明,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一条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是保证中国共产党永葆蓬勃生机和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法宝。

第三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一、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一)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其精髓都是实事求是。一方面,正是由于把握和运用了这个精髓,才有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创立和发展;另一方面,这个精髓,又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始终的是实事求是。

总之,把握了这个精髓,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之间的历史联系及其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最本质的东西。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辩证关系

与时俱进,是指党的全面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它是时代性、规律性、创造性三方面的辨证统一。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既各有内涵和要求,同时又构成相互联系、辨证统一、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前提和条件;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依据和目的;与时俱进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结果和体现;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共同统一于社会实践之中,归根到底统一于与时俱进之中。

二、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在新的发展阶段必须继续解放思想。

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解放思想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要求人们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一是要求人们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回顾我们的奋斗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30 年的历程,我们在实践上的每一个重大发展,理论上的每一个重大突破,工作上的每一个重大进步,都是解放思想的结果。

1978年月12月邓小平发表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是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的南方谈话,则是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阶段的又一个宣言书。

以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为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始产生。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为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一步发展。

以科学发展观为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一步完善。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保证。只有坚持解放思想,才能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三、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要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精神,推进理论创新,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的与时俱进,要特别重视理论创新。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要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它方面的创新。

理论创新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和思想方法,也必须服务于、落脚于实践创新,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弘扬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源泉所在。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最关键的就是坚持与时俱进。能否做到这一点,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向前发展。

四、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问题上,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实际结合起来,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敢于和善于走自己的路)。

(一)走自己的路,在思想方法上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二)走自己的路,在基本立场上体现了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统一。

(三)走自己的路,在理论原则上体现了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在中国这样的国家搞革命、建设和改革,这在马克思、列宁的本本上是找不到现成的答案的;每个国家的基本国情是不同的,别人的经验可以参考,但不能照搬;马克思主义只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正确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一)近代中国国情

1.近代中国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认清国情,是认清和解决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近代中国,已经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这是最基本的国情。

自从 1840 年鸦片战争后,一个独立的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一方面,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使本来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的中国,沦为表面上独立、实际上受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的半殖民地国家;西方列强的入侵,决不是为了给中华民族带来文明和发展,把封建的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另一方面,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使封建经济解体,使资本主义在中国有了初步发展,但在整个经济中不占主导地位。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作出了如下论述: 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统治中国的决定性力量,帝国主义不但操纵着中国的财政金融和经济命脉,而且操纵着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成为近代中国一切灾难的总根源,是阻碍中国独立发展的根本原因;中国的封建势力已经同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狼狈为奸,相互勾结,成为了帝国主义奴役近代中国的社会基础,是近代中国最反动的统治势力;外国列强的入侵,使封建时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被破坏了,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不但依旧保持着,而且同买办资本主义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占着明显的优势;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并在中国政治的文化的生活中起了颇大的作用,但它并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由于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又由于中国的国土广大,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中国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民,过着既饥寒交迫又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中国人民经济上的贫困和政治上的不自由程度,是世界所少有的。

2.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主要矛盾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尤以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为最主要的矛盾,帝国主义的侵略是中华民族一切灾难的总根源。这些矛盾的加剧及其尖锐化,就不能不造成日益发展的革命运动。

3.近代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 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从根本上推翻反动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为建设独立富强民主的国家、改善人民的生活、确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

(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1.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及其发展阶段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的革命。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可以区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期间,中国人民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程度上进行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为了挽救空前深 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中国人民进行过多次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无数仁人志士苦苦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但每一次都摆脱不了失败的命运。

2.十月革命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新纪元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纪元,标志着人类历史开始了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进程。

十月革命也使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从原来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部分,转变为属于新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以1919 年爆发的五四运动为开端,近代中国革命告别了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中国无产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马克思主义逐步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近代中国革命以五四运动为开端,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4.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条件 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说明,无论是农民阶级还是资产阶级都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革命需要新的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需要新的革命理论的指导。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近代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以及世界形势的新变化,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客观条件。

二、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过程 1.中国共产党创立时期和国民革命时期

中国共产党人已经对近代中华民族民主革命的基本问题作了初步探索,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

党的二大明确提出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党的三大提出了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思想。

党的四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的思想。1926年前后,党逐步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2.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充实和丰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在党的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提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在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毛泽东论述了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及其条件;总结了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经验;提出中国革命应当先占乡村、后取城市的战略。

3.抗日战争时期

在系统总结了以往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毛泽东系统论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人民军队建设、革命根据地建设和党的建设等理论,使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达到成熟。

4.解放战争时期 毛泽东完整地表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提出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思想。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系统论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深刻分析和研究中国革命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基础上逐步完善起来的,是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没有中国革命的实践,没有对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也就不会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抗日战争时期,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明确提出“新民主主义”的概念,并第一次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作了科学的概括。

解放战争时期,完成了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完整概括。1948年,毛泽东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一文中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第一次完整表述为:“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条总路线正确地解决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动力和领导权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学说。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分清敌友,是革命的首要问题。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就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1.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是中国人民第一个和最凶恶的敌人 首先,帝国主义直接阻碍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政治进步;其次,帝国主义勾结中国的封建反动势力,共同压迫中国人民;再次,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也是为了扫除中国封建制度的靠山,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最后,只有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废除帝国主义在华的特权,中华民族才能得到真正的独立。

然而,现今社会上有些人宣扬帝国主义侵华有功论。这是一种极端错误的观点。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虽然在客观上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这种作用是客观上发生的,不是西方列强侵华的目的;而且这种客观作用也是有限的,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基本上是采取打击的态度的,近代中国的贫穷落后和一切灾难,最主要是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

2.封建主义是中国社会进步的主要障碍 封建主义是中国革命的又一对象。主要是因为中国的封建势力在中国民主革命的过程中始终同帝国主义相勾结。封建制度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和封建军阀实行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反对帝国主义与反对封建主义的关系);封建统治也是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主要障碍,是中华民族进步的拦路虎。

3.官僚资本主义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一般地反对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相反,它允许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它所反对的资本主义,只是官僚资本主义。中国资本主义分为官僚资本主义和民族资本主义两部分,中国资产阶级分为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两部分。中华民族资产阶级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之一,而中国官僚资本主义并不是真正的资本主义,它是依靠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利用国家政权力量而发展起来的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民党反动政权的 经济基础,严重阻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官僚资产阶级则依附于帝国主义并为帝国主义所豢养,因而是革命的对象。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提到的“人民大众”就是革命的动力,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基本动力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而根本动力是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在抗战时期,革命动力还包括部分大地主和大资产阶级。

1.中国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

中国无产阶级是新的社会生产力的代表,是近代中国最进步的阶级。2.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占全国人口80%的农民处于社会最底层、受压迫最重、生活最悲惨,具有强烈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要求。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上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革命,中国革命战争实质上就是党领导下的农民战争。

3.城市小资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基本动力之一

包括广大的知识分子、小商人、手工业者和自由职业者。他们深受中外反动势力的压迫,日益趋向破产和没落的境地,具有强烈的革命欲望。

4.民族资产阶级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动力之一

民族资产阶级是个具有两面性的阶级,既有革命性又有妥协性和软弱性。一方面,民族资产阶级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产阶级有矛盾,他们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因而具有反帝反封建的要求,是革命的力量之一;另一方面,他们又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产阶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缺乏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无法充当革命的主要力量。这种两重性,决定了他们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能够参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但在革命过程中常常容易发生动摇和妥协。所以,中国共产党对民族资产阶级采取既联合又斗争的政策。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

无产阶级对于革命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革命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里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里,是区别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

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什么必须由无产阶级领导?

毛泽东指出,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证明了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特别是民族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彻底胜利,中国革命客观上要求新的领导阶级、走新的道路。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重任,历史地落到了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肩上。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第一,坚持无产阶级对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则。第二,无产阶级担当革命的领导力量是近代以来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第三,是由无产阶级自身的特点和优越性所决定的。2.中国无产阶级的特殊优点

第一,身受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革命性最坚决、最彻底。

第二,分布集中,有利于无产阶级队伍的组织和团结,是最有组织性、最具 战斗力的阶级。

第三,和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便于和农民结成亲密的联盟。

加上无产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因而在中国革命中起到了领导作用。3.开展争夺领导权的斗争

无产阶级通过自己的政党来实现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无产阶级只有在其政党的领导下,才能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权不是自然而然得来的,而是在与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的斗争中实现的。

4.无产阶级要实现对同盟者的领导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

(甲)率领被领导者(同盟者)向着共同敌人作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乙)对被领导者给以物质福利,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对被领导者给以政治教育。

5.无产阶级实现领导权的基本条件或途径

第一,必须十分重视农民问题,建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泛的统一战线是实现领导权的关键。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上就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革命。

第二,在同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时,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方针,这是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基本策略。

第三,必须建立一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强大的革命武装,是保证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坚强支柱。

第四,加强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是实现无产阶级领导权的根本保证。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1.为什么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的革命?

决定革命性质的是社会性质和革命任务两方面,而革命任务和革命动力又是由社会性质决定的。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这是因为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现阶段的革命是为了终结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态,革命的敌人是帝国主义及附属于它的官僚资本主义和封建势力,革命的锋芒不是向着一般的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私有财产,而是向着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这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中,有资产阶级参加,其客观要求是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道路,因此,中国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

2.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毛泽东指出,中国革命既是对外推翻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革命,又是对内推翻封建地主阶级压迫的民主革命。所以中国革命是反帝国主义反封建主义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它既不是一般的旧式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也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而是新式的特殊的由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3.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

领导力量不同;时代背景不同;指导思想不同;革命前途不同。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比有其特质,集中表现在:中国革命处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革命的领导力量是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有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和广 泛的群众基础;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

4.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性质不同,又是互相联系、紧密衔接的。性质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社会主义革命属于无产阶级性质的革命。

对象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社会主义革命的主要对象是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

任务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实现民族独立解放和人民民主自由;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是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和改造小生产者的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

目的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的是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即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而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5.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联系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整个中国革命进程中两个紧密联系的阶段,是“文章的上篇和下篇”。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中国革命不再以发展资本主义为最终目的,而是要走一条新式的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在无产阶级领导下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而达到社会主义的目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和前途只能是社会主义。

6.中国革命“两步走”理论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国情出发,提出了中国革命“两步走”的理论:第一步,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然后,再使之发展到第二阶段,以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二者关系上,要反对“二次革命论”和 “一次革命论”两种错误倾向。

二、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一个政党的纲领,是公开树立起来的一面旗帜,是表明党的性质的重要标志。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具体展开和体现,包括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经济纲领和文化纲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指明了具体奋斗目标。

(一)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新民主主义政治纲领的基本内容: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新民主主义的国体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反帝反封建的人们在内的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新民主主义的政体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是一种过渡性质的,但又是一定历史时期必须采取的国家形式。

总之,“国体——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政体——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政治。”

1949年6月,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全面阐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 理论。

(二)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的主要内容是: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实现无产阶级领导权的中心问题。农民问题,首要的是土地问题,消灭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项主要任务。

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反对官僚资本主义并非因为它是资本主义,而是因为这种资本主义同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地主阶级和旧式富农密切结合着,是一种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没收官僚资本有两重含义(包含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双重性质):一方面,反官僚资本就是反对买办资本,带有民主革命的性质;另一方面,反官僚资本就是反对大资产阶级,又带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在新民主主义条件下保护民族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这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极具特色的一项内容。保护民族工商业,是由中国落后的生产力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决定的。在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属于较先进的生产方式,其发展有利于中国生产力的进步,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进步,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还是积极追求进步的。因此,允许私人资本主义在不操纵国计民生的前提下得到发展。

(三)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

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这就是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这种文化既不同于封建专制主义的文化,也不是单纯的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文化。在新民主主义文化中居于指导地位的是共产主义思想。是否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是区别新民主主义文化同旧民主主义文化的根本标志。

新民主主义文化的特点:民族的文化;科学的文化;大众的文化。民族的,是指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民族形式和民族特色;科学的,是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大众的,是指坚持大众的方向,它应为全民族中90%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中国革命新道路。毛泽东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摸索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崭新的革命发展道路,这就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

(一)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始,由于受巴黎公社和十月革命中心城市起义模式的影响,是把工作重心放在城市上的。当中国革命处于危急关头时,为了保存革命力量,毛泽东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上山,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把武装斗争的主攻方向首先指向农村,开始了创建革命根据地的伟大斗争,促进了全国各地工农武装割据局面的形成,为中国共产党在国民革命失败后探索中国革命的新道路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毛泽东等人虽然在实践中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新道路,但在理论上还没有为全党所认识和接受。从1928年10月到1930年1月,毛泽东先后撰写了《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和《反对本本主义》等著作,从理论上对中国革命的一些基本问题作了深刻论述,标志着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的基本形成。

1928年10月和11月,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等文章中,分析了农村革命根据地政权发生、发展的原因和条件,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930年1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篇文章初步形成了以乡村为中心、先在农村建立和发展红色政权,待条件成熟时再夺取全国政权的思想。

中国革命的曲折发展历程,使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认识有了新的发展。1936年到1939年,毛泽东先后发表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新阶段》、《战争和战略问题》、《<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等理论著作,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农村包围城市革命新道路理论,标志着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成熟。

1938年11月,毛泽东在《战争和战略问题》中明确指出:“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从此把经过长期武装斗争,先占乡村,后取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作为革命道路确立下来。

(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及其内容

1.中国革命为什么要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必要性)? 第一,特殊的国情决定了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外受帝国主义压迫没有民族独立,内受封建压迫没有起码的民主,所以中国人民只能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

第二,中国革命的力量构成决定了发动农民开展土地革命是必要的。近代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中国革命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革命战争,必须深入农村发动农民。

第三,中国革命的国内环境决定了以农村为重心,建立农村根据地是必要的。强大的敌人长期占据中国的中心城市,而广大农村则是反动统治的薄弱环节,中国革命只能首先在农村积蓄革命力量,以争取革命的全部胜利。

2.中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具有现实的可能性

第一,近代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这一基本国情是农村革命根据地能够在中国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第二,大革命的政治影响及良好的群众基础,是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客观条件。经过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许多地方受过大革命的影响,为建立红色政权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第三,全国革命形势继续向前发展,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又一客观条件。

第四,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是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主观原因和条件。

第五,党的领导及其正确的政策(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的不错 误),是保证红色政权能够长期存在和发展的最重要(最紧要)的主观条件。

3.中国革命怎样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必由之路)“工农武装割据”是实现农村包围城市的必由之路。

“工农武装割据”的基本内容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斗争形式,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三者密切结合(是三者密切结合的红色政权建设)。

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必须处理好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土地革命是民主革命的中心内容,是武装斗争和农村根据地建设的动力;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农村根据地建设和土地革命的强有力保证;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战略阵地,是进行武装斗争和开展土地革命的依托。三者相辅相成、紧密联系、缺一不可。

(三)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意义 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反映了中国革命发展的规律,是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它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独创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革命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暴力革命的学说,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人民解放斗争提供了重要经验;它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具体问题的光辉典范,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重要标志。

中国革命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这条道路的开辟对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重要启示?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1939年,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中国革命克敌制胜的“三大法宝”概念,毛泽东指出:“十八年的经验,已使我们懂得: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三大法宝”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创造,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

(一)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政党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为实现一定时期的战略目标,同其他革命阶级、阶层、党派、团体以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结成的政治联盟。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策略路线(策略总方针)。

1.中国革命建立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第一,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首先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阶级状况决定的。中国社会阶级结构两头小,中间大,无产阶级革命性坚定,但人数太少,力量薄弱。

第二,中国革命面对的敌人异常强大。

第三,由于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产生革命发展的不平衡,以及中国革命的长期性、艰巨性。

2.中国革命建立统一战线的可能性 第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的存在决定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是可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客观上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利用这些矛盾建立和发展统一战线提供了可能性。

第二,中国近代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第三,民族资产阶级能够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参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

第四,帝国主义在华分别扶植不同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集团。当革命的锋芒主要是反对某一个帝国主义的时候,属于别的帝国主义系统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集团也可能在一定程度和一定时期内参加统一战线。

3.统一战线的两个联盟及其关系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统一战线包含两个联盟:一个是工人阶级同农民阶级、广大知识分子及其他劳动者的联盟,主要是工农联盟;另一个是工人阶级和可以合作的非劳动人民的联盟,主要是与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也包含特定历史条件下无产阶级和一部分地主阶级、带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联盟。

两个联盟的关系:第一个联盟是主要的,基本的,第一位的;第二个联盟是必要的,第二位的。共产党必须处理好两个联盟的关系:一要放手发展和加强工农联盟,使之真正成为统一战线的基础和依靠,实现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二要尽可能扩大第二个联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三要正确发展两个联盟间的相互作用,使它们互相促进。

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若干方针、政策

在统一战线中,必须坚持独立自主原则,保持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所谓独立自主,就是指在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保持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

在革命进程中,必须坚持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方针。

在同顽固派进行斗争时,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统一战线最根本的经验:正确处理好与资产阶级的关系。必须对资产阶级又联合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

(二)武装斗争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1.中国革命必须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长期的主要的形式,这是由中国社会、中国革命的性质和条件决定的。

首先,这是由中国社会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外受帝国主义压迫没有民族独立、内受封建压迫没有起码的民主,决定了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必须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其次,这是由中国反动统治阶级的残酷性决定的。

再次,这是由中国革命任务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所决定的。2.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战争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战争。这主要是由中国革命的性质和道路所决定的。首先,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决定了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农村是中国民主革命走向胜利的主要战略基地。其次,中国的反动派相当牢固地控制着若干近代工商业城市,而停滞的农村是他们无法牢固控制的地方,中国共产党必须深入农村,把农民发动、组织、武装起来,开展土地革命,在长期的斗争中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

3.人民军队建设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中,系统地解决了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革命军队如何建设成为一支无产阶级性质的、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逐渐形成了人民军队建设的基本原则。

人民军队建设的最根本原则: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根本原则。这是保持人民军队的无产阶级性质和建军宗旨的根本前提。

人民军队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基本前提。

强有力的政治工作是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有力武器。3.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原则 在战争的全局上,坚持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这是毛泽东人民战争战略战术思想的核心;以游击战、运动战为主要作战形式;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是我军战胜敌人的根本法则。

4.武装斗争与非武装斗争相配合

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但必须同其他战线上的斗争直接或间接地结合起来,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

(三)党的建设

1.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环境

第一,党的建设是在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成分占大多数的条件下进行的。第二,党的建设是在同资产阶级又联合又斗争的复杂环境中开展的。第三,党的建设是在农村游击战争的环境中推进的。2.党进行自身建设的特殊困难

第一,小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比较严重。第二,党的理论准备不足。

第三,封建主义的影响比较严重。3.党的建设的内容

第一,思想建设,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以无产阶级思想改造和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必须把思想建设始终放在首位。

第二,组织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民主集中制,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组织原则。

第三,作风建设,必须十分重视作风建设。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逐步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三大优良传统和作风。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把党的建设作为一项“伟大的工程”,逐步形成了三大优良传统和作风,这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

第四,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党的干部队伍建设。毛泽东主张在使用干部上要实行“德才兼备”的“任人唯贤”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干部路线。

第五,整风是党的思想建设的有效形式。实践证明,这是解决党内矛盾最有效的方法。

第六,必须把党的建设同党的政治路线紧密联系起来。4.三大法宝的内在联系

毛泽东系统地论述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他指出:“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而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 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正确地理解了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领导了全部中国革命。”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指导思想,具有伟大的意义。

第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揭示了近代中国革命的基本规律,解决了在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里进行革命的一系列理论问题,正确解决了中国革命的发展阶段问题,揭示了近代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第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结束了中国几千年来封建地主阶级剥削统治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第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是20 世纪继俄国十月革命以后改变世界面貌的伟大历史事件,有力地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反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斗争,极大地增强了他们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信心,有力地支持了世界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增强了世界人民争取世界和平的力量。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创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也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供了理论来源和实践参照。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一)必须经过一个过渡时期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必须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当然,在特殊的情况下,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越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而进入社会主义,但这些国家必须设立一个过渡时期,以完成生产社会化和政治民主化的任务。近代中国是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大国,生产力十分低下,商品经济极不发达,必须经过一个过渡时期,大力发展生产力,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条件。

(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的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属于社会主义体系,它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资本主义因素;社会主义因素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居于领导地位,起决定作用,但非社会主义因素仍有很大的比重。这两种因素不断地碰撞、冲突和较量,其发展的总趋势是,社会主义因素日益发展壮大,资本主义因素不断地被削弱、被限制。最终,在条件具备时,新民主主义社会将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因此,它属于社会主义体系,并必然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三)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五种经济成分 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在五种经济成分中,主要经济成分是三种: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

在五种经济成分中,社会主义的国营经济掌握了主要经济命脉,居于领导地位。以农业和手工业为主体的个体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

(四)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土地改革完成后,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步成为国内的主要矛盾。

(五)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纲领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明确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在政治上实行无产阶级领导(通过中国共产党)的各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在经济上实行国营经济及其领导下的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制度,在文化上实行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一)党关于过渡的最初设想

时间上先建设15年到20年再过渡;条件上,先工业化,再国有化和集体化;在过渡的步骤和方式上,工业发展了、国营经济壮大了的时候,再实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国有化和个体农业的集体化。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 1953年12月,中共中央正式公布并阐述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其基本内容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三)一化三改及其相互关系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人们习惯称之“一化三改”、“一体两翼”的总路线。“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以发展生产力,实现工业化为主体;二是以变革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实现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为两翼。

(四)一化与三改的关系

“一化”——工业化是主体,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和目的;“三改”——社会主义改造是“两翼”,是工业化不可缺少的条件和手段。这两方面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体现了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和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是一条社会主义革命(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同时并举、互相促进的路线。

正确把握“一化”与“三改”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从更深的层面理解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必然性。

(五)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历史必然性(必要性)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反映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性。第一,实现国家的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富强的必然要求和必要条件。第二,在中国的具体条件下,只能走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第三,要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必须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第四,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需要。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为了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以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迅速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创造必要的条件;对个体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发展农业和手工业,满足工业化要求,提高整个社会生产力的需要。

(六)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实现的可能性 第一,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这为党提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提供了物质基础。第二,土地改革完成后,为发展生产、抵御自然灾害,广大农民具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第三,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在合理调整工商业的过程中,出现了加工订货、经销代销、统购包销、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这也成为党提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又一重要因素。第四,当时的国际形势也有利于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一、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一)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必要性

小农经济分散落后,力量薄弱,增产缓慢,无法满足社会主义工业化对农业提供越来越多的工业原料、资金和市场的需要;而且封闭式的小农经济不利于现代生产的社会分工,也不利于兴办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更无法集中力量抵御

各种严重的自然灾害;同时不稳固的小农经济时刻有导致农村两极分化,使农民重新陷于解放前苦难生活的可能。同样,个体手工业是分散落后、规模狭小的个体经济,严重影响了新技术的使用,同时也是小商品经济,很不稳固。

2.适合我国情况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一、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合作化道路(道路:走互助合作道路);

二、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基本原则: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

三、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阶级政策:依靠贫下中农,巩固地团结其他中农,由逐步限制到最后消灭富农剥削的农村阶级政策);

四、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方针:积极领导、稳步前进)。

在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也对个体手工业实行了社会主义改造。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通过合作社的形式走合作化道路,把个体手工业的生产资料私有制逐步改造成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党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也采取了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

3.步骤:

农业:农业互助组(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初级农业合作社(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高级农业合作社(具有完全的社会主义性质)。到1956年底,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手工业:手工业供销小组(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手工业供销合作社(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是社会主义性质的集体经济组织)。到1956年底,基本实现了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改造的方法:和平赎买 和平赎买:和平赎买是指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后,对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通过和平方式并采取有偿办法实行国有化的政策。

赎买的具体方式:不是由国家支付一笔巨额补偿资金,而是让资本家在一定年限内从企业经营所得中获取一部分利润。

2.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和平赎买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原因和条件)

第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和平赎买的设想,为中国共产党通过多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把资本家私有制逐步改造为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第二,中华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具有两面性,同中国共产党有过合作的历史,这是对民族资产阶级进行和平改造的历史前提。中华民族资产阶级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仍然具有两面性,即在剥削工人取得利润的同时,又拥护宪法,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实行和平改造,有利于发挥民族资产阶级的知识和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第三,我国经济十分落后,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需要尽可能地利用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积极作用。需要利用私营工商业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积极作用,以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第四,中国革命胜利后建立起了强大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不怕民族资产阶级造反,民族资产阶级也反不了。

第五,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日益强大,是制定和平赎买政策,有步骤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经济保证。

3.改造途径:国家资本主义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就是要把资本主义私人所有制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本质)。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采取和平改造的方针,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途径逐步实现的(途径)。

国家资本主义:就是在国家直接控制和支配下的资本主义经济。毛泽东指出,在我国,国家资本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同私人资本合作的经济。

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经过了初级形式和高级形式两个阶段。按照其中社会主义因素的多少等情况,国家资本主义分为初级形式国家资本主义和高级形式国家资本主义(形式)。

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统销、委托经销代销。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公私合营,经过了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两个阶段。

4.改造步骤 三个步骤:

第一阶段(第一步):1953年底以前,主要实行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在私营工商业中实行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等,是国家同资本家在企业外部的合作,企业具有了社会主义的因素。

第二阶段(第二步):1954年至1955年下半年,主要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是社会主义成分同资本主义成分在企业内部的合作,公方占有相当股权,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企业属于半社会主义性质。

在第一、第二两个阶段,企业利润都实行“四马分肥”,即分为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资方红利四个部分,资方红利大体占四分之一。也就是说,这时国家对资本家的赎买形式为“四马分肥”,企业利润大部分归国家和工人。

第三阶段(第三步):1955年冬至1956年,全行业公私合营阶段。资本家将生产资料交给国家,国家通过清产核资定股给资本家支付定息(5%,10年;赎买政策)。这种企业的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生产资料支配权完全属于国家,生产经营直接纳入国家计划,工人成为企业主人,因而基本上是社会主义经济,企业基本上成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企业。

到1956年底,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已基本完成。

5.适合中国情况的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总结)

一、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二、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过渡形式;

三、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对企业的改造和对人的改造相结合。

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一)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在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践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一般理论,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取得了伟大的历史性胜利,留下了宝贵的历史经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社会主义改造就是变革不适应工业化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是围绕着社会主义工业化这个中心任务进行的;“三大改造”的目的都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要求,更好地发

展生产力,不允许对生产力造成破坏,比如在农业的改造中,以粮食的增长和不死牲口为检验合作社的标准。

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党和政府区别对象,用不同的办法积极引导、从低级到高级逐步过渡。因此,这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未对生产力发展造成破坏,而且促进了生产力发展。

第三,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在我国的条件下,坚持用和平的方法,即用说服教育的方法,解决了诸如实现社会变革与经济发展、和平过渡与消灭剥削制度这类通常难以解决的矛盾问题,保证了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

(二)社会主义改造出现的失误和偏差

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也出现了一些失误和偏差,主要是在1955年夏季之后,出现了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过于简单划一,以致在长时期遗留了一些问题。

第一,“要求过急”,“改变过快”。社会主义改造在1955年下半年后明显地过急过快,农村由初级社向高级社转变过急过快,城市资本主义工商业全行业公私合营的时间过于短促。

第二,“工作过粗”。在社会主义改造高潮期间,一些行之有效的工作原则、工作方法被搁置一边,出现了“一窝蜂”的局面。

第三,“简单划一”。社会主义改造在模式选择上存在着问题。农村几乎是清一色的高级社,城市几乎是清一色的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三)为什么社会主义改造中会出现缺点和偏差?

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也有认识上的一些问题,主要有: 第一,在社会主义经济模式上的选择和理解上过于单一,追求纯粹的单一的社会主义经济成分。

第二,在公有制实现形式的选择和理解上过于简单化,只注意到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这两种基本形式,而对社会主义改造以后公有制经济可以和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缺乏认识。

究其原因,还是同当时人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问题认识不清,仍然受着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束缚和限制分不开的。但是,不能因为出现这些失误和偏差而否定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意义。

(四)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胜利 社会主义改造中出现的问题同它的成就相比毕竟是第二位的。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上,有两个事实是世界历史上各种革命大变动中罕见的:

一是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没有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反而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二是这样的变革没有引起巨大的社会动荡,反而极大地加强了人民的团结,是在人民普遍拥护的情况下完成的。

这些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的确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胜利。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确立

(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确立

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的结束、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

向社会主义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初步确立。中国由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使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已占绝对优势,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剥削制度已基本上被消灭,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已基本上建立起来了。

伴随社会经济制度和社会经济结构的根本变化,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基本建立的同时,我国的政治领域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

我国社会的阶级关系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广大劳动人民成为掌握生产资料和掌握自己命运的主人。

在社会阶级关系发生变化的同时,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转变为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党和全国人民面临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精力来解决这个矛盾,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通过了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

(二)社会主义制度初步确立后我国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总结)第一,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和阶级关系,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第二,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第三,我国的政治领域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

第四,我国社会的阶级关系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第五,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

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也是20世纪中国又一次划时代的历史巨变。它为进一步发展我国的生产力,使全国人民逐步过上富裕的生活,为中国今后的一切发展和进步奠定了可靠的基础。

第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制度条件。第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和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

第三,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

第四,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在中国正确运用和创造性发展的必然结果,不仅再次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而且以其独创性的理论原则和实践经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一)照搬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原因

我国在实施国民经济发展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过程中,在经济管理体制和具体的方式方法上,基本上照搬了苏联的做法和经验,即所谓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主要是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上出现了分别以美、苏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尖锐对立;以美国为代表的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和遏制;另外,当时中国还缺少进行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需要向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学习,而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工业化建设一段时期内所取得的高速度显示了苏联模式的威力,并且适合中国在工业化初期着重发展重工业的需要。这种模式在当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对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奠定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二)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提出(背景)

1955年底,毛泽东在党内首先提出了如何以苏联模式为借鉴,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问题。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候,毛泽东就向全党提出,要探索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走出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956年,苏共20大以后,毛泽东认为它对我们最重要的教益是要独立思考,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提出要“以苏为鉴”,探索自己的道路。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1.《论十大关系》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端。1956年4月,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的重要讲话,毛泽东以苏联的经验为鉴戒,总结我国的经验,论述了正确处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正式提出了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提出“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

鉴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同年9月召开的中共八大,强调要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

2.1957年2月,毛泽东作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两类矛盾的学说,强调要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特别是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同年8月,毛泽东提出要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以利于较快地建设我国的现代工业和现代农业的思想。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初步探索中提出的许多重要思想观点,为后来的探索做了开创性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二、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

(一)曲折产生的背景

1.1957年下半年以后,国际国内出现了一些复杂的情况。2.由于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不长,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更短,人们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有些已经比较清楚,更多的还有待于继续探索。

3.我们党过去长期处于战争和激烈的阶级斗争的环境中,对于迅速到来的新生的社会主义社会和全国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科学研究,对建设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缺乏深刻的认识。

(二)曲折的主要表现及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

由于受“左”的思想的影响,对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问题及社会主义建设的规模速度问题认识上的严重失误,以及毛泽东晚年出现的错误,使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出现严重曲折,主要表现在经济建设过程中急于求成、生产关系上急于过渡,以及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大跃进”运动等错误的出现,最终导致了“文化大革命”这一全局性错误的发生,使社会主义事业遭受了重大损失。

1.在经济建设上往往急于求成。

2.在观察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新矛盾新问题时,容易把已经不属于阶级斗争的问题仍然看作是阶级斗争。

3.在党内生活中,容易把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中产生的不同意见视为“路线斗争”、“阶级斗争”,导致党在指导思想上逐渐发生了“左”的偏差,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逐渐偏离了正确方向,出现了曲折,以致后来又发展成为“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

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缺乏充分的思想理论准备,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遭到破坏,党和国家领导制度上存在某些缺陷,以及国际因素的影响。但是,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当时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思想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

(三)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 1.毛泽东同志的探索

提出了社会主义可以区分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两个阶段;提出了社会主义条件下要反对平均主义,重视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价值规律的作用;在社会主义经济占优势的条件下“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

2.党的其他领导同志的探索

陈云在中共八大的发言中,就所有制、生产和流通方面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即以全民、集体所有制为主体,以个体劳动者为补充;以计划生产为主体,以自由生产为补充;以国营市场为主体,以自由市场为补充。

邓子恢等提出了农业中要实行生产责任制的观点。

(四)对曲折发展的评价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虽然我们犯过严重的错误,遭受了重大挫折,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在经济建设上所取得的成就仍然是巨大的,也为我们逐步掌握建设社会主义的规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五)为什么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出现曲折发展? 1.从人们认识发展的一般规律来说,人们对任何事物的规律性认识都不是一次完成的,而要经过多次反复。

2.马克思主义理论虽然指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一般规律,但不可能给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各种问题提供现成答案。

3.社会主义运动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建设的时间也

很短,没有更多的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

(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 毛泽东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拓荒者。他不但为后人积累了宝贵的成功的经验,也为后人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同样宝贵的教训。他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下率先提出突破苏联模式并去付诸实践,是需要巨大勇气和智慧的。这种实事求是、勇于打破传统、开拓创新的探索精神,为邓小平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第二节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

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

(一)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必要性 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是邓小平从我们长期以来没有完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个问题,因而影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在对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经验教训进行深刻总结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邓小平为了推进改革开放,解除人们改革开放以来遇到的一些犹豫和困惑提出来的;是丰富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客观要求。邓小平经过深邃的思考,创造性地对社会主义本质进行了新的概括,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二)邓小平理论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在领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这一新的革命过程中,不断提出和反复思考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过去没有搞清楚这一问题的原因:一是把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教条化;二是把苏联模式及其相应观念神圣化;三是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到后来的第一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者,都没有科学地揭示出社会主义的本质。

(三)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

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在论述怎样才能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问题时,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这个概念。改革开放一开始就遇到了姓“资”姓“社”的争论。对此,1980年5月,邓小平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的概念,并提出发展生产力和增加人民收入两条标准,这是同社会主义本质相通的,实际上已经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核心内容。

在反复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问题时,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两大原则,1986年9月,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这段话成为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雏形。

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的改革进入到攻坚阶段,与此同时关于姓“资”姓“社”的争论严重困扰着改革的深入。现实迫切要求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著名论断:“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四)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一方面强调必须集中力量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另一方面指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手段和目的。它的基本内涵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一个十分明显和突出的特点。只有突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本质中的地

位和作用,才能自觉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最终以实践来证明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

第二,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指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目标,并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阐明了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

邓小平一再强调,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社会主义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二是不搞两极分化。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作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的重大判断,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

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

邓小平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第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科学水平。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超越了过去人们所认识的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在更深层次上把握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本质论断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升华到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尤其在初级阶段特别需要注重生产力发展的迫切要求;而且,邓小平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放在一起,完整地揭示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社会主义本质论断是生产力和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的内在统一。

第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对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社会主义本质论断为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提供了理论基础,这一理论突破了长期以来把计划经济当作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传统观念,使我们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社会主义本质论断为坚持公有制为主体、通过改革发展和完善公有制指明了方向;社会主义本质论断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实现的动态发展性,为确立通过长期奋斗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思想提供了精神支柱。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从中国的国情和时代的要求出发,从人民群众最迫切最根本的愿望出发,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总之,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为我们真正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并在实践中创造出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奠定了科学的思想基础。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多次强调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一再强调了发展生产力。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鲜明地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并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高度强调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

一、发展才是硬道理

第一,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体现了马

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只有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得到巩固和发展。

第二,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中国改革开放前的20多年的时间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得不尽如人意,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没有能切实将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

第三,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和稳定的力量,中国的发展对世界、对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都是有利的。第四,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和各种问题的需要。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

二、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一)为什么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丰富了邓小平关于“发展才是硬道理”思想的内涵,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认识。

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是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党实现对所承担的历史责任的需要。

第一,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

第二,只有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才能实现自己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承担起自己的历史责任。

第三,只有把发展作为主题,才能从根本上把握人民的愿望,不断巩固和发展党执政的群众基础,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靠发展来不断巩固和推进的。

第四,只有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才能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发达的生产力,使社会主义更好地显示出自己的优越性。社会主义要强大,体现优越性,关键在发展。

第五,只有靠发展,才能说服那些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坚定对社会主义和祖国未来前途的信念和信心。

第六,只有加快发展,增强经济实力,提高综合国力,才能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中处于主动地位,立于不败之地。我们正面对着世界经济和科技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也面对着前所未有的激烈的国际竞争。只有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才能在这场竞争中取得主动。

总之,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都要靠发展。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就是代表了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

坚持以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一条主要经验。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二)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基本内涵

首先,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政治、文化相协调的全面发展,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性发展。其次,发展包括人的全面发展。既要着眼于

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

(三)贯彻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基本要求

一、必须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只有经济发展了,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增强了,人民的生活才能不断改善,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在国际上说话才更有分量。

二、善于抓住机遇,珍惜机遇,用好机遇。江泽民指出,21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三、相信和依靠人民,集中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三、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一)为什么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大力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

第一,中国共产党是以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走上历史舞台的,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都是为了促进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

第二,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建立在发达生产力的基础之上,为实现现代化而奋斗,最根本的就是通过改革,不断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在我国形成发达生产力。

(二)如何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第一,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必须改造落后生产力,提升传统生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最终整体达到发达生产力的水平。为实现现代化而奋斗,最根本的就是要通过改革,不断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在我国形成发达的生产力。

第二,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同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不断完善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要使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不断体现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为此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为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开辟更广阔的途径。

第三,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必须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提高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保证。

第四,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还必须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努力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一)对科学技术生产力的认识

马克思根据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一部分、生产力中包含科学的论断,强调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科学技术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理论。1956年,周恩来代表党中央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根据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对生产力的巨大推动作用,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以后江泽民、胡锦涛先后提出“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

主要标志”、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革命力量”等重要论断。

(二)如何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党中央相继提出了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进入21世纪,党中央、国务院又作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

科教兴国战略,就是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人才强国战略,就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要把人才作为推进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把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资源强国。

进入21世纪,世界新科技革命发展的势头更加迅猛,正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面对世界科技发展的大势,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对汹涌澎湃的世界新科技革命浪潮,我们必须认清形势、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奋起直追。为此,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一)正确认识和把握国情的重要意义 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指出:“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

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现在所处的历史阶段,亦即正确认识和把握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

我们讲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二)马、恩、列、斯、毛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认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提出的历史背景)

1.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生活的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还不是直接的实践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把资本主义以后的社会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2.在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上,最早提到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是列宁。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第一次将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定名为“社会主义社会”,把“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称为“共产主义社会”。他觉察到社会主义发展是分成若干阶段的。

3.斯大林在1936年苏联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之后不久,就提出了向共产主义过渡的设想。

4.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曾比较正确地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问题。但是,后来由于“左”的倾向的不断发展,中断了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正确之路。毛泽东区分了社会主义的建立和建成。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发展,毛泽东又提出社会主义可分为发达的和不发达的两个阶段。但是,由于“左”倾思想的影响,我国对社会发展阶段的认识后来出现了脱离实际的偏差。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进行了新的探索,逐步作出了我国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准确地把握了我国的基本国情。

叶剑英在庆祝建国3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处在幼年时期,还不成熟、不完善,在我国实现现代化,必然要有一个初级到高级的过程。

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使用了“初级阶段”的概念。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现在处在初级发展阶段,物质文明还不发达。”

1987年党的十三大第一次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包括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解决途径、基本路线,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形成的标志。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党的十四大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之一。1997年党的十五大再次强调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问题,十五大报告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概括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九大特征。

党的十六大再次强调,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奋斗。

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都必须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须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

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它强调的是我国社会的性质,即我国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于初级阶段。它强调的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进程所处的历史方位,即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即“不发达阶段”,我们必须从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前一层含义是对现阶段我国社会性质的明确界定。意义:不能回到资本主义;与“过渡时期”严格区别开。后一层含义是对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程度的说明界定。意义:一切决策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不要做“超越阶段”的蠢事。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新民主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继新民主主义社会后的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它同新民主主义社会因为都存在多种经济成分而有某些相似之处,但却在社会性质上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从经济基础方面看,它们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否成为社会经济的主体,从而整个经济社会生活是否牢牢建立在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之上。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阶级关系、主要矛盾和由此决定的根本任务也不同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1.党的十三大的概括

党的十三大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贫穷、摆脱落后的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多数的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农业国,逐步变为非农产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化的工业国的阶段;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变为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阶段;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发展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体制的阶段;是全民奋起,艰苦创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阶段。

2.党的十五大的概括

党的十五大更加全面地从现代化发展的水平、产业结构状况、经济运行方式、文化教育发展水平、人民富裕程度、地区发展状况、体制改革、精神文明建设及国际比较等9个方面,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作出新的概括:

这个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这是总的特征;这个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这个阶段,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这个阶段,是由文盲半文盲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这个阶段,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这个阶段,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这个阶段,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这个阶段,是广大人民群众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这个阶段,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其中,第一条和第九条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特点和历史任务的总概括,其他7条是具体说明。

3.党的十七大的概括

党的十七大从八个方面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的新的阶段性特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概括。

第一,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机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第三,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第四,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第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第六,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第七,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第八,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

(四)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意义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从我国的实际出发,从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最大的实际出发,而不能从主观愿望出发,不能从这样那样的外国模式出发,不能从马克思主义著作中个别论断的教条式理解和附加到马克思主义名义下的某些错误观点出发。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新论断,是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是克服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抵制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错误主张的锐利武器。

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内涵和过程性特征的统一认识和把握,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理论、路线、纲领、方针和政策的科学性

和正确性,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自觉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三、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一)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从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算起,到21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至少需要100年时间。至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性的原因: 初级阶段的长期性,从根本上说是由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和建成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基础所决定的。即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必须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初级阶段。

第一,这是由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决定的。改变生产力发展水平落后的基本状况,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实现现代化,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任务,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第二,就现实的国情来看,我国至今远未超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第三,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处的时代特点和国际环境,也决定了必须经历一个较长的初级阶段。

第四,社会主义所要求的物质技术基础,也是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经济和社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提高的。

(二)牢固树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性观点的意义

有助于我们从根本上克服急躁情绪,克服各种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坚持党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和各方面的方针政策,埋头苦干、脚踏实地地完成初级阶段的各项任务,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规范表述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了规范的表述: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贯穿于这个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中,生产力落后将长期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要彻底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集中力量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二)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作出了准确的判断:在剥削阶级作为阶级消灭以后,阶级斗争已经不是主要矛盾。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国内的因素和国际的影响,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可能激化。对此,我们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采取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去解决。

这说明,我国现阶段社会存在的矛盾大多不具有阶级斗争的性质,阶级斗争已经不再是支配和影响其他矛盾的主要矛盾。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出及其主要内容 党的基本路线也称总路线,是党在一定历史时期为解决社会主要矛盾而制定的行动纲领,是总揽全局的根本指导方针。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依据,是全党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的基础。

(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

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概念,并初步形成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

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思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且使这几个方面相互配合、相互促进。

(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987年党的十三大正式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党的十七大关于基本路线的表述: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这条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和最精炼的概括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三)党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十分丰富,高度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基本途径和根本保证、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方针。其主要内容:

第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基本路线规定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

第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是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第三,“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

第四,“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贯彻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方针。

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

(四)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1.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 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邓小平反复强调:“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只有坚持这条路线,人民才会相信你,拥护你。”

2.为什么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党和国

家的兴衰成败,这是因为:

第一,党的基本路线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规律,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命线、胜利线。

第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实践证明,这是一条在中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路线,是一条顺乎民心的路线,是把中国引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理想的唯一正确路线。

第三,改革开放前20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遭受的挫折和失误,就在于没有形成一条这样正确的基本路线,偏离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固守传统的社会主义模式,关起门来搞建设等。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衰成败,一个重要原因也在于没有形成这样一条正确的基本路线。

3.怎样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第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第二,必须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正确认识处理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的关系,把两者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统一起来。

第三,必须正确处理好“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关系。“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是基本路线的根本所在。它们之间是相互贯通、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基本路线的核心和主体,回答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体现了发展生产力的本质要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回答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政治保证,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要求;坚持改革开放回答了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和外部条件,体现了解放生产力的本质要求。

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最可宝贵的经验,是我们事业胜利前进最可靠的保证(江泽民)”。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所谓纲领,是指起作用的原则、奋斗目标,以及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制定的方针等。一个政党的纲领,是一个政党的一面旗帜,是表明党的性质的重要标志,人民群众就是通过政党的纲领来认识其代表谁的利益的。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党的十五大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规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党的十七大进一步丰富了基本纲领的内容。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保证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成果。

这就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分配制度;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社会安定、政府廉洁高效、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这就要坚持和完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这就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重在建设,繁荣学术和艺术。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就是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以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这就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

(二)坚持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 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纲领。同时,在不同发展阶段,根据客观实际的不同,制定了不同的最低纲领。当前的最低纲领是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

坚持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统一。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辨证统一于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的全部历史进程中。最高纲领为最低纲领的制定指明前进方向,最低纲领为最高纲领的实现准备必要的条件。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坚持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毫不动摇地贯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致力于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全党同志既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坚定信念,以高尚的思想道德要求来鞭策自己,更要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扎扎实实地做好现阶段的每一项工作。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前进方向;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就会脱离实际。

(三)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意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具体化和展开,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主要经验的总结,为全党全国人民的行动指明了方向,对于我们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全面贯彻执行党

的基本路线,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

党的十六大对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实践所积累的基本经验从十个方面作了总结:

第一,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第二、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第三,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四,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第五,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实行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第六,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第七,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

第八,坚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第九,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第十,坚持加强与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这十条经验包含了丰富的内涵,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大意义。

第四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一、“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一)四个现代化的提出(发展战略目标的选择和确立)中国共产党很早就把实现中国现代化作为重要目标提了出来。新中国成立前夕,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了把我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实现国家现代化的构想。

新中国成立以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在20世纪内,分两步把我国建设成为“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构想,并设想用100年时间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实现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的四个现代化的任务,1964年周恩来在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进一步提出在20世纪末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目标,并第一次宣布分两步实现奋斗目标,形成了“两步走”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四个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和两步走的战略,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模式。

(二)“三步走”发展战略

1987年4月邓小平全面阐述了“三步走”的战略步骤。党的十三大正式确定下来,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发展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

“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基本特征:“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既具有雄心壮志又坚持实事求是,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注重了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是指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纲领。

(三)党的十五大把“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进一步具体化

江泽民同志在21世纪即将到来之际的党的十五大上,把“三步走”战略的

第五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命题,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对这一命题做出新的表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全面、系统、深刻地理解和坚定不移地坚持这一理论体系,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主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系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实际问题。科学地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发展战略、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等重大问题,是贯通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覆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国防、外交、统一战线、祖国统一、党的建设等方面的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理论观点和战略思想,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是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求真务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我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求真务实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发 展

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之一;发展是硬道理,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决定意义;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深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把解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放在首位,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根本目的的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立论基础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立论基础。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正确认识和把握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始终不渝地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思想。

本 质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重要的是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

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历史任务的思想。

发展动力

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方位改革。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把‚三个有利于‛作为改革开放和各项工作总的出发点和检验标准。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思想。

发展战略与总体布局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实行‚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经 济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对经济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思想。

政 治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思想。

文 化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不仅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思想。

社 会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坚持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社会建设。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形态建设的思想。

军 事

国防和军队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适应世界军事变革发展的要求,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统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与强军统一,全面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军事思想。

祖国统一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战略构想;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按照这个原则推进和实现祖国和平统一。香港、澳门回归祖国,表明‚一国两制‛具有强大生命力;全力支持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依法施政。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以《反分裂国家法》为法理依据,反对一切‚台独‛和分裂活动。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外交战略

世界处于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和平和发展是时代的两大主题。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开放战略,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对外政策思想。

党的建设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核心,党的建设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适应长期执政和改革开放的新要求,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切实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使党始终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

下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专题辅导讲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专题辅导讲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历史回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 1、对适合中国国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一、简释题 1、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两个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专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专题 胡尚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1周)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1周) “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一章 1.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2叙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理论成果? 3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主要内容是什么? 4如何科学的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作业 第一专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和本质 四、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根本的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五篇范文)

    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及精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系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论文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命题,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 优秀成果评选办法为展示党的十七大以来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优秀成果,发现、凝聚和激励高校理论人才,促进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