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时代政治与人文关怀的交融——浅析周立波《山那边人家》
时代政治与人文关怀的交融
——浅析周立波《山那面人家》
作家周立波,原名周绍仪,著有《暴风骤雨》、《山乡巨变》、《山那面人家》、《禾场上》等小说。诸多论文都指出,周立波早年离开家乡投身革命,后又返回故土的经历使他具有“干部”和“游子”双重身份,因此他在创作小说时就会有双重视野:政治视野与民间视野。政治视野牵扯到时代政治,大多时候是客观的、不可忤逆的,民间视野则融入了民风民俗、民间语言等主观因素,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带上作家本身的情绪与情感。这两者之间会产生冲突,也会交融,而周立波用自己独特的方法处理了这两者的矛盾关系,下面以他的短篇小说《山那面人家》为例,浅析作家如何使时代政治与人文关怀交融。
一、日常生活中的政治主题
钱理群说过,“无论是丁玲还是周立波,他们在创作的开始阶段,都首先要‘忘记’作家的身份,成为一个普通的实际工作者……这种‘首先是党的工作者,然后才是作家’的身份选择,对作家创作的影响是深刻的。”1周立波作为一个参加过左联,在延安工作过,后参加解放区工作的作家,应是个根正苗红的革命干部,确实,他也紧跟时代潮流,配合政治需要,创作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作品,正如他自己所说,“作者的任务”是“把政策思想和艺术形象统一起来”。2
1955年,周立波回到家乡湖南开展农村合作化运动,作为一个高度负责和高度热情的干部,他在其中投入了大量精力,文学创作中也渗透进了时代政治的影响,他在此阶段创作的《山乡巨变》、《腊妹子》、《山那面人家》、《下放的一夜》等文章都多多少少体现出了新中国农村运动的实施与开展,以及农村新气象和新氛围。但是,作为一个拥有自己独立创作风格的作家,周立波并没有遵循十七年文学呆板、固定的创作模式去写作,因为这种模式会使得政治因素在作品中显得太僵硬,会显得模糊、不真实,会与人民生活描写产生冲突、格格不入。相反地,他巧妙地解决了如何将宏大、复杂的时代政治背景融入到有时空限制的、有文字叙述限制的、有创作方法限制的文学创作中去的问题。
从他的不少短篇小说中可以看出,关于农民日常生活的文字描述往往占据较 1钱理群《1848:天地玄黄》,山东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周立波《关于写作》,《文艺报》第2卷第7期
2大篇幅,而关于农村改革方面的述说则相对较少,甚至只会在农民闲谈中体现。时代政治的地位看似被放低,看似被隐没到幕后甚至消失,实则不然。周立波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来,切入到政策背景中去,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从芝麻蒜皮的小事情中窥见一个阶级、一个时代的政治观念,从而使文章既富有可读性,又紧紧贯穿着时代主题,紧跟主流思想。在《山那面人家》中,小事情是指结婚,时代背景是新中国农村合作化运动后农民的幸福生活,这两者是密不可分的。
小说中来参加婚礼的姑娘们爱笑活泼,因为她们在新时代是快活的,没有压迫与歧视,能有“无挂无碍的农村社里的生活,她们劳动过的肥美的翠青的田野,和男子同工同酬的满意工分”。“面对生活在乡土大地上纷繁复杂的农村人物,怎样认识、区分他们,是政治视野必须关注的问题”3,作家仅仅从“笑”这一个再平常不过的点展开描写,深入浅出地带出了新中国农村妇女平等充实的生活。兽医、乡长、社长大谈特谈婚姻制度,细数包办婚姻和自由恋爱的好与坏,随意的谈论,恣意的欢笑,难道不是逐渐开放民主的时代氛围的一种体现吗?新娘子在结婚时都要带上记有两千个公分的劳动手册,新郎官则跑到地窖里看红薯,这在如今看来好笑的一幕却恰好把农民抓紧落实农村合作化运动的事实极其生动诙谐地表现了出来。小说中还有许多细节可以表现农村合作化运动开展过程中人民高涨的热情和收获的新生活。因此周立波并非把时代政治隐藏到幕后,相反,身为革命干部,他没有偏离时代主流思想,他把时代政治放在了幕前,就放在了一幕幕日常生活里,就放在一句句对话里,就放在农民的喜怒哀乐里,从头至尾,贯穿了全文。
二、民俗风情里的人文关怀
“故乡是一个巨大的磁场,冥冥之中遥控着人类的精神世界,处于这个场中的人们,永远都无法摆脱它的眷顾。”4周立波在离开家乡多年后又重返故土,身为在外的游子,他对湖南具有一种乡土意识,使他不自主地就流露出对湖湘之地民间文化的眷恋、热爱之情,因此他的语言特征也非常明显,就是在诗意的描写中广泛采纳了湖南的方言、俗语和习俗,如“晏了”、“嫩伢细崽”、“少吃咸鱼少口干,瓜子不大是人心”等。这些民间叙事策略形象生动,感染力极强,3张远波《 干部、游子、作家与三重视野——论周立波湖南农村题材小说》,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张远波《 干部、游子、作家与三重视野——论周立波湖南农村题材小说》,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既使他的小说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又体现了当地人身上的民风与人情。
在《山那面人家》里,他的写作风格体现得淋漓尽致。首先从语言描写上来看,周立波采用一种轻快、简洁的笔调,对山那面人家结婚场景进行了叙说。文章首句“踏着山边月映出来的树影”写的极富诗意,月上柳梢头,一群人结伴,并且笑着去参加婚礼,三两句便烘托出了欢快、喜庆的氛围。小说中嫂嫂哄儿子的民谣也具有湖南特色,“三岁伢子穿红鞋,摇摇摆摆上学来,先生莫打我,回去吃口汁子又来。”这样可闻可感的民间语言放在小说中,使得小说的韵味大大加强,传神具体。两者结合,便雅俗共赏。
其次在民俗民习上,《山那面人家》也十分典型。按照传统,年轻的姑娘们有在洞房夜听墙脚的惯例,“从前,我们这带的红花姑娘们,在同伴新婚的初夜,总要偷偷跑到新房的窗子外面、板壁下面去听壁脚,要是听到类似这样的私访话:‘喂,困着了吗?’她们就会跑开去,哈哈大笑;第二天,还要笑几回。但也有可能,她们什么也听不到。”参加婚礼的人送来一束茶子花表达祝福,婚房的摆设也十分喜庆,门上贴着大红色的对联,这种展现湖南当地结婚的传统习俗细节,看似细小,却必不可少,从细微处起波澜,亲切生动的语言把人民的欢乐与喜悦充分表达了出来。
民风人情则由上述的两项间接呈现。青春健康的年轻姑娘,喜庆欢乐的新娘新郎,积极进取的村里干部,他们在热热闹闹的婚礼上谈笑逗趣,再加上有趣的闹洞房习俗,生动的民间语言,周立波以自己的风格呈现出了一幅婚礼风情画,淳朴、真挚、团结、向上的民风也紧接着被发现。周立波作为一个归家的游子,一个知识分子,当然具备人文情怀,当然对人民、对贴近自己的湖南农民带有深刻感情,虽然复杂的时代背景使得人性在文学创作中缺失,当时的作家在迎合主流意识形态时逐渐丢失挖掘人性的能力,但周立波却不惜笔墨来大赞故乡人民人性之美,从日常小事中切入,将视野聚焦在底层劳动人民的状态和理想,展现劳动人民的善良与质朴。作家在文章最后提到,“她们一定开始在听壁脚了或者已经有了收获了吧?”这不仅仅是对听墙脚的猜测,更是对人民未来美好生活的希冀,带着作家本身的理性分析与人文关怀。
小结
周立波在新中国的小说创作中,采用以小见大,从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入,切 入到时代政治中去的方法,结合自己“茶子花”派诗意的、极具乡土气息的语言,使得时代政治与人文关怀毫无裂痕地交融,使得他的作品在千篇一律的歌颂作品中脱颖而出,在新中国文学史上留下清新隽永的一笔。
第二篇:后本剧时代的灾难叙事与人文关怀
“后本剧时代的灾难叙事与人文关怀”全国学术研讨会暨四川省文艺理论研讨会2010年年会
会议论文摘要汇编
2010年5月13日——15日 中国·四川·宜宾 说明:
1.本汇编收录时间截止于5月12日24时整。2.以作者姓氏汉语拼音为序排列。
“后悲剧时代”与汶川大地震自愿者的道德意义
宜宾学院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
曹家治 内容摘要
大灾难及人类的应付方式常常会深刻改变人类对自身存在意义的认识。汶川地震前的时期因国人令人沮丧的道德表现而被“愤青”指称为“后悲剧时代”。汶川大地震自愿者火山爆发般的扶危激情迅速刷新了国人灰暗的道德意识,高调显示出国人道德面貌与精神境界灿烂明亮的一面,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走到今社会进步积累的必然,是国人物质生活与心灵自由度改善而致“人化”程度提升的表现。汶川大地震自愿者大群体救援行为自由自觉地“真道德”性质,内涵着人道主义悲剧意识与存在主义悲剧意识,是对“后悲剧时代“指称的否定,更是表征中国社会进入“悲剧时代”的一声春雷,一枝出墙红杏。关键词
后悲剧时代
汶川大地震
自愿者
自由自觉
真道德
悲剧时代
消费主义时代的悲剧与人生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曹万生 内容摘要
消费主义时代仍有悲剧。权利方和资本方无意识承认。否定前政治的悲剧成为权利允许的主流。17年、文革的历史悲剧,新时期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的政治悲剧。消费时代由于市场的需要,好莱坞大团圆模式成为主流。消费主义时代的悲剧书写变形。张承志、史铁生的政治变形。罗伟章的人道主义悲剧展示了消费主义时代农民命运悲剧与人道主义严峻性命题。灾难书写时悲剧。第三种悲剧在中国缺乏作家的深刻表现。关键词
消费主义
悲剧
宗教
理想
现代主义
人道主义 生态灾难电影的叙事视角与叙事伦理
——以《可可西里》、《2012》为例 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
程丽蓉 内容提要
在“生态电影”的共名之下,中西方电影存在巨大差异,电影文本叙事视角的选择以其蕴含的叙事伦理的差异,反映出电影背后中西生态文化取向的差别。《2012》式的好莱坞生态灾难大片时遵循经济伦理的超级视听消费品,以特定叙事视角和特效技术实施抵抗消费主义,代表东方生态理论的影像书写。这种差异促进人反思影视传媒如何才能真正适度的传达生态关怀而不被娱乐消费所销蚀。关键词
生态灾难
叙事视角
叙事伦理 审美心理·文化转型·关系反思 ——三维试阈中的《2012》
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大学学院语言文化系
董琦琦 内容摘要
灾难电影已经成为当代电影市场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往往凭借非常态的蒙太奇结构手法令观众体验到“子弹穿膛”式的震惊效果。《2012》的票房胜利再度印证了灾难低昂应内蕴的独特魅力。面对上述现象,文章主要从如下三个方面深入进行了反思:首先,《2012》通过酷炫劲爆的仿像画面消解了虚拟与真实之间的界限,真假难辨致使审美距离随之丧失,观众沉溺其中、无法自拔,史无前例的虚无感无疑是人类恐慌情绪生成的直接缘由;其次,《2012》作为奇观电影的典范,标志着电影范式的时代转型,在根本上又是文化观念演变的结果;最后,有别于古希腊时代的睦邻有伴关系,人与自然地关系在影片中高度紧张,与系列间性哲学的创建初衷一脉相承,包括《2012》在内的当代灾难电影均致力于为主客观系的改善做出努力。关键词
审美心理
文化转型
关系反思 回顾·总结·前瞻
——有关地震文学创作和研究的述评
四川文理学院
范藻 内容摘要
两年来地震文学的创作抒情和纪实文体有余而虚构文学不多。地震文学研究呈现出了“四多四少”的症状:即研究诗歌的多而研究文体的少,侧重于宣传效应的多额头注重学理的少。如何通过这次大地震产生的地震文学进而引发的文学现象,进行系统性、全方位和深层次的研究,突出地震文学所反映和表达的以人为本的道德诉求和众志成城的社会意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还未能引起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关键词
地震文学
创作
研究
总结
前瞻
汶川地震和海底地震后20天作家行为的民族责任感比较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傅其林 内容摘要
海地和中国都是历史文化悠久的国家,出现了众多的文学艺术家。在大地震面临,作家显示出了自己的独特的文化责任感和民族意识,这是灾难对文学家的考验。但是由于民族文化的差异和社会制度的不同,在汶川大地震和海地大地震中的作家却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是与时相共呼吸,与民族共命运,与人民共苦难,在救灾和文化使命方面,在文学发展和繁荣方面做出了世界性的独特行动,这是海地作家所难以企及的。虽然海地作家本身遭受重大损失,地震后仍然处于恐怖和痛苦、绝望中,而不像中国作家大多处于地震灾区的外围,在人身安全和创作心态、通讯媒体方面都占据着优势,但是中国作家行为仍然是集体性的、积极的,也是不顾自身安危的,这是中国作家的民族气节,这是中国作家的文化力量,也是中国作家存在的合法理由。关键词
汶川地震
海地地震
作家行为
民族责任感 一曲非常时期的人性悲歌
——《唐山绝恋》的悲剧美学精神 内容摘要近年来,在中国文坛上曾掀起过一场地震文学热。地震文学开始越来越多的进入人们的视野。《唐山绝恋》作为其中比较优秀的一篇,在刻画非常时期的人性上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体现了一种强烈的悲剧美学精神,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地震中的“人”与“自然”:渺小的人类,强大的自然力量;
二、地震中的“人”与“社会”:灾难中“情”与“贵”的艰难抉择;
三、地震中的“人”与“人”:延宕一生的苦难记忆与创作于灵魂的升华;
四、地震中的“人”与“自身”:灵魂的扣问,对错的难辨。关键词
地震文学
人性
悲剧精神 灾难艺术的人文关怀与伦理立场 内容摘要 从5·12汶川地震到玉树地震,新闻影像与文学艺术一起不仅重现了灾难当时的真实场景作品随之兴起,而且起到足够的社会作用,鼓舞士气,振奋人心的作用。在这种非常态的社会状况之下,整个文学艺术的叙述方式都以社会作用、国家整体利益的伦理立场。但另一方面,灾难艺术除了表达大灾大爱为核心的权威话语,还应该扩展情感空间,以更广阔的人文关怀来丰富人们的灾难体验和精神世界。关键词
灾难艺术
人文关怀
伦理立场
救更多地是通过影像主人公的牺牲和自我救赎来完成的。关键词
好莱坞商业灾难片
欧美艺术灾难片
拯救叙事 后悲剧时代文学的多难视域
四川省社会科学研究生院
王宇 内容摘要
“后灾难”见证承载了被苦难和死亡扭曲的人性,而这种人性发展成了这样一种可能,即打破这种孤独和恐惧,并在于他人的联系过程只能够重新拾回共同抵制灾难邪恶的希望和信心。人类历史进程中所发生的一切重大灾难并由此逐步积淀成型的灾难记忆,是文学不能不进行深度关注的重要题材。文学史上这种对灾难记忆的深瞻的思想意义传达以及体现出的卓越的艺术成就,我们可称之为“后悲剧”时代的文学。本文主要借助地震诗歌和小说两种题材,借以表达后灾难时代文学表现出的多维视域。关键词
后灾难
诗歌
小说
多维视域 后现代“灾难电影”的叙事策略
——评近年来灾难片的影像书写
四川省社会科学学院文学研究所
王小平内容摘要近年来,随着对科技的工具理性的反思和人类前途命运的焦虑,灾难电影已成为世界电影一个新的类型和潮流,它的积极作用在于把人类从“自我”中心主义的自恋中唤醒,回到“自我”的轨迹上,恰当确立人在这个尚属未知和神秘的宇宙自然地位置,认识到人类仅仅是这个世界的平等一员。但是,我们从当今的灾难电影中看到积极一面的时实现资本增值,候,也看到了它带来的明显负面效应,以好莱坞为主导的灾难电影史资本主义,推行文虎观念、生活呢观念的策略,它以电脑特效作为基础,以奇观、震撼的视觉效果刺激人的感官,达到娱乐受众的母的。灾难电影以游戏的态度来看待人类所面临的灾难,属于后悲剧时代的娱乐化的灾难叙事,缺乏从哲学、宗教的终极追问的角度,去反思人类面临的苦难和悲剧命运。电影是人类创造的文化,文化史追寻意义的场域,不仅如此,艺术还是人类超越生存困难,在想象中去消弭悲剧命运的方式,因此灾难电影理应表达人类的苦难意识和悲剧意识。关键词
后现代灾难电影
仿真化奇观化娱乐化
苦难意识悲剧意识 边缘叙事与身份焦虑
——郑小琼诗歌的身份意识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
魏红珊
内容摘要
新世纪以来,当代文学涌现出“农民工书写”的繁荣景象,农民工的书写不单是对打工生活边缘生存境遇的关注,也是对处于双重边缘的农民工身份问题的探究。本文从文化身份入手,通过郑小琼文本审视其中滞留在文化边缘地带的农民工的身份焦虑,并找寻危机的根源。关键词
农民工
身份书写
身份焦虑 当代悲剧精神的向度与限度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科研处
向宝云 内容摘要
我们之所以认定中国文学屋悲剧,乃是基于对中国文学缺乏悲剧精神的判断;中国文学缺乏悲剧精神,源于中国社会缺乏悲剧精神。长期以来,我们更多或轻易地看到这是我们民族文化的基本特质所致,其实她还是和中国的政治特点密切相关。中西方不同的国家起源形态及由此孕育的法律精神深刻的影响和塑造了国民性格,由此造成的自由意志与承担精神的缺失,是使中国社会与艺术悲剧精神贫瘠和淡化。在当前语境中,悲剧精神仍然有其充分的正当性和合法性,但也要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限度。关键词
悲剧精神
法律精神
当代语境
正当性
限度 灾难文学的意义以其叙事策略 四川省科学院学所
向荣
王宁
灾难文学的叙事策略包括关注和描述日常情感在灾难情境的发生和表征、关于灾难的及时性描述与延时性描述的叙事策略、灾难作为隐喻的叙事策略、灾难文学本土化的策略等。灾难文学具有日常情感与日常责任、人性体验、强化民族体验与国家认同的多重审美意义。关键词
灾难文学
叙事策略
审美意义 后悲剧时代与汉语文化的苦难意识 西南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
向天渊 内容摘要
所谓“后悲剧时代”,不是指没有悲剧发生与悲剧作品的时代,而是指丧失悲剧感或者说缺乏苦难意识的时代。在西方悲剧观念的影响下,学界对中国古代究竟有无悲剧的问题讨论已久。就问题而言,中国谷底确实没有西方式的悲剧;但即使所谓“大团圆”的作品,同样具有苦难意识,只是其纾解苦难的方式与西方颇不相同。为了避免 “后悲剧时代 ”这只丧失家园的西方蝴蝶,在东方中国煽起一场消解悲剧与苦难的文化飓风,学者、作家、艺术家们必须联起手来,努力构建汉语文化的苦难意识。显然。这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但是我们以别无选择。关键词
后悲剧
汉语文化
苦难意识
传统“扶危济困”与抗震救灾志愿者行为研究 宜宾学院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
谢美英 内容摘要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地震无情,志愿有爱。在抗震救灾的最紧要关头,志愿者们
用他们的每一分倾力援助、每一点细致关怀,表达着中国人名对灾区群众的深情厚意,诠释出同胞的责任和大爱,弘扬了传统“扶危救困”精神。关键词
扶危救困
抗震救灾
志愿者
行为研究 现实灾难中的审美可能与叙事伦理
四川省社会科学学院研究生院
徐国彪 内容摘要
本为首先将现实灾难按照其中的力量对抗区分为自然力和亲历者两个部分,并对现实灾难不能作为审美对象的理论观点进行辩论,同时分析了现实灾难中的悲剧和崇高的审美形态,在此基础上对现实灾难叙事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初步探析。关键词
现实灾难
审美可能
叙事伦理 差异化的灾难影像
——灾难电影《2010》与《惊天动地》比较研究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薛扉页 内容摘要
灾难时中外电影的重要母题,但不同灾难电影有着不同的叙事与悲剧意识。西方灾难电影《2010》与中国灾难《惊天动地》同样取材于自然灾难,《2010》在保留了自然冲突的同时深化了好莱坞的英雄主义与人性的探索,而《惊天动地》则进一步将主题上升为“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颂歌。关键词
灾难电影
差异
《2010》
《惊天动地》
后悲剧感和小人物的命运:贾樟柯电影的一个人立场 西南交通大学政治学院
杨东 内容摘要
后悲剧感和小人物的命运是理解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代价的一个视角。本文选择当代中国导演贾樟柯的电影作为题材,将后悲剧性这一批判范畴语境化,试图从空间和时间两个层面诠释后悲剧性与小人物命运的关联性,这一关联性具体解析为“故乡的瓦解”和“存在的碎片”。关键词
后悲剧性
贾樟柯
故乡
存在 救赎:现代文明中灾难叙事的启示意义 四川省社会科学学院所
杨书 内容摘要
二十世纪是人类历经磨难的风云百年。人祸之灾是这个百年的灾难之最。为了人类的救赎,阿伦特、阿尔多诺、列维纳斯等思想家曾悲心痛思,从“人祸”之灾“何以会发生”来寻求对生者何未来的救赎。哲学反思的影响毕竟范围有限,哲学对灾难的顿悟不得不仰借叙事性文本的诗性阐释与再阐释。当叙事性文本将死亡的抽象数字还还原为一张张会小会哭的脸,还原成父母兄弟姐妹夫妻儿女,还原成奔跑、跳跃、舞蹈,还原成饥饿、寒冷、疲劳、虚脱,还原成惊恐、痛苦、悲哀、绝望,还原成刺破黑暗的低语······用真实的人类经验来抵抗遗忘,对灾难有记忆有警觉,才谈得上对现世和将来的救赎!灾难叙事的真正价值与启示在于对当代精神的救赎。关键词
灾难
叙事性文本
救赎 地震诗歌与国民性的重塑
四川省社会科学学院文学院
曾平内容摘要
由普通中国人第一时间内创作的地震诗歌,以朴素的方式完成可对于中华民族民族性格的一次集体书写。对照晚清以来只是精英对于国民性的激烈批判,我们发现,又21世纪的中国民众及作家们书写的国民性的已与晚清以来中国知识精英所书写的国民性有了天壤之别。地震诗歌的意义不在于它的文学价值,而在于它表达了公众的心声,重塑了中国人全新的国民性。关键词
灾难
诗歌
国民性 灾难片和我们的灾难意识 上海大学学院
张蕊 内容摘要
自从人类诞生之日起,灾难就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近现代以后,对生态平衡的过度破坏使得灾难频发。人们的目光也渐渐关注开始与灾难。艺术反映生活,以灾难为题材的艺术形式多种多样,而其中最受人们欢迎的就是灾难片。本文将好莱坞灾难大片《2012》和被称为“首都国产灾难大片”《超强台风》进行比较发现,后者只不过是按着灾难片外衣的主旋律电影。李泽厚将中国文化的整体精神总结为实用和理性,正是因为这些,我们的民族缺乏忧患意识,这是我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灾难片的关键。而现如今的灾难片所承载的已经不仅仅是娱乐功能可,他还是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也应该有一些对生命、对灾难、对未来的反思性忧患意识。关键词
灾难
灾难片
灾难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