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生禁毒防艾知识竞赛题专题
———————————————————— __—_ _ __题——_ _ —_ _ __答——_ _ —_ __要—_ —: —级 —班不 — — — 内 — — _ _—_线_ —_ _ —_ _—_封_ —_ _ —_ _—_密_—__—__—__—_:—名—姓————————————————-小学生“禁毒防艾”知识竞赛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世界艾滋病日是每年的何月何日?()
A.6月1日
B.8月1日
C.12月1日
D.11月1日
2、关注艾滋病防治问题的国际性标志是()。A.红丝带
B.橄榄枝
C.鸽子
D.黄丝带
3、艾滋病病毒通过血液和血液制品传播的概率,大约是()%。A、40
B、60
C、80
D、100
4、艾滋病毒不可以通过下列哪种方式传播()
A、共用针头或注射器
B、性接触
C、日常生活接触
D、母婴传播
5、下面哪种不属于兴奋剂类毒品()A.冰毒
B.摇头丸
C.可卡因
D.海洛因
6、国际禁毒日是:()A.6月6日 B.6月26日
C.6月16日
D、12月1日
7、下列哪种行为有传染艾滋病的危险()
A.共用剃须刀
B.共用毛巾、马桶
C.共用茶杯和餐具
D.蚊虫叮咬
8、我国吸毒人员吸食的毒品中,吸食最多的毒品是()。A.海洛因
B.冰毒
C.大麻
9、高危人群是指:()
A、高级干部
B、容易感染艾滋病的人群
C、危险人群
10、预防艾滋病是谁的责任?()
A、卫生部
B、政府
C、非政府组织
D、全社会
11、艾滋病患者能否治愈()。A、能
B、不能
C、不知道
12、什么是“无毒社区”?()
A.没有吸毒、没有贩毒、没有种植原植物和没有制造毒品的社区 B.没有一切毒品的社区
C.没有吸毒人员的社区
13、吸毒危害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和新陈代谢,并导致多种疾病,吸毒过量还会造成什么后果?()
A.突然死亡 B.休克 C.暂时昏迷
14、非法种植罂粟或其他毒品原植物,在收获前自动铲除的?()A、应当免除处罚
B、可以免除处罚
C、应当奖励
15、世界上最大的毒品贸易和毒品消费国家是哪个?()A、中国
B、美国
C、英国
二、判断题(每题3分,共45分)
1.吸毒一次不会上瘾。()
2.吸毒成瘾是一种疾病。()
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4.强迫他人吸毒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5.滥用“K粉”后会导致神经精神中毒反应、幻觉和精神分裂症状。()
6.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没有对麻黄素进行管制。()
7.预防吸毒的“三道防线”是学校预防、家庭预防和社区预防。()
8.吸食或注射毒品是犯罪行为。()
9.脱毒就是脱瘾。()
10.红丝带象征着我们对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的关心与支持。()
11.艾滋病病毒离开人体后在常温下可生存数小时至数天。()
12.艾滋病病人和无症状的艾滋病病毒携带者是艾滋病唯一的传染源。()
13.蚊子叮咬会传播艾滋病。()
14.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不能到一般的医疗机构就诊,应到专门的医疗机构就诊。()
15.唾液、泪液、汗液和粪便不会引起艾滋病的传播。()
三、论述题(每题5分,共10分)
1、如果有人诱惑你吸毒,你怎么办?
2、如何对待艾滋病患者?
第二篇:6.禁毒防艾知识竞赛题
禁毒防艾与食品安全知识竞赛
1.“国际禁毒日”是每年的(D)
A.7月3日B.11月2日C.1月6日D.6月26日
2.林则徐“虎门销烟”时间是(A)
A.1839年6月3日B.1987年9月4日C.1869年4月3日D.1896年4月6日
3《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于(C)通过,并自(C)起施行。A.2007年3月28日,2008年7月1日 B.2008年3月7日,2008年7月1日 C.2007年12月29日,2008年6月1日 D.2007年12月3日,2008年6月1日
4禁毒工作坚持的方针是(A)
A.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禁种,禁制,禁贩,禁吸并举 B.综合治理,禁种,禁制,禁贩,禁吸并举
C.综合治理,预防为主,禁种,禁制,禁贩,禁吸并举 D.综合治理,禁种,禁制,禁贩,禁吸并举
5国务院设立国家禁毒委员会,负责(A)。A.组织,协调,指导全国的禁毒工作 B.管理,组织,指导全国的禁毒工作 C.协调,组织,指导全国的禁毒工作 D.管理,协调,指导全国的禁毒工作
6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区别是(B)
A.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艾滋病抗体都为阴性,但前者有各种症状,后者外表和健康人一样
B.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艾滋病抗体都为阳性,但前者有各种症状,后者外表和健康人一样
C.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艾滋病抗体都为中性,但前者有各种症状,后者外表和健康人一样
D.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艾滋病抗体都为非阳性,但前者有各种症状,后者外表和健康人一样
7目前全球艾滋病流行最严重的地区是(C)。A.中国B.印度C.非洲D.美国
8过多吃(C)的食品会加大高血压的风险。A.过辣B.过酸C.过咸D.过腥
9(A)可提供人体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A.蔬菜B.肉C.蛋白质D.维生素
10(D)是补充蛋白质的较好食物来源 A.玉米B.水果C.小麦D.大豆
11、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禁毒公约是(A)。A.《海牙禁止鸦片公约》 B.《禁止非法买卖麻醉公约》
C.《联合国禁止非法贩运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公约》 D.《麻醉品单一公约》
12、对吸毒成瘾人员社区戒毒的期限为(A)年。A.3年B.4年C.5年D.6年
13、非法种植罂粟不满五百株或者其他少量毒品原植物,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少量未经灭活的罂粟等毒品原植物种子或者幼苗,非法运输、买卖、储存、使用少量罂粟壳,();情节较轻的,()。(A)A.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三千元以下罚款;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B.处十五日以上一个月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三千元以下罚款;处十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C.处一个月以上半年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三千元以下罚款;处十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D.处半年以上一年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三千元以下罚款;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14、吸毒人员(A),不予处罚。
A.主动到公安机关登记或者到有资质的医疗机构接受戒毒治疗的 B.主动到资质的医疗机构登记的
C.主动自我进行强制戒毒但并未成功的 D.主动找家人朋友帮助自己戒毒的
15、对于被解除强制隔离戒毒的人员,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机关可以责令其接受不超过(A)的社区康复。A.3年B.4年C.5年D.6年
16、综合防治艾滋病的措施有(ABC)。(多选)A.宣传教育B.行为干预C.关怀救助D.滥交
17、从人体感染艾滋病病毒到能检测出抗体所需要的时间,称为“窗口期”。艾滋病病毒的“窗口期”一般为(A)。A.2周到3个月 B.1个月到3个月 C.2个月到6个月 D.3周到五周
18、不吃早饭易造成(B)。
A.浑身亢奋B.血糖不足C.口干舌燥D.高血脂
19、乳糖不耐受者享用乳制品最好选择(C)A.蛋B.肉类C.酸奶D.大豆
20、吃零食要有选择、适时、适量,最好选择在(A)吃。A.两餐中间B.早餐之前C.午饭之后D.晚餐之后
21、《禁毒法》明确了开展全民禁毒宣传教育的主体是(A)。A.国家B.学校C.地方人大D.公安机关
22、《中小学生预防毒品专题教育大纲》规定小学5-6年级毒品预防专题教育课时标准为(B)。
A.2课时B.4课时C.6课时D.8课时
23、《中小学生预防毒品专题教育大纲》规定初中毒品预防专题教育课时标准为(C)。
A.2课时B.4课时C.6课时D.8课时
24、在中小学生中普遍开展毒品预防教育的主要目的是(A)。A.提高他们的识毒、防毒、拒毒意识 B.提高他们的识毒意识 C.提高他们的拒毒意识 D.提高他们的防毒意识
25、在社区戒毒期间吸食、注射毒品的人员,由(A)作出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 B.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 C.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6、在艾滋病传播途径中,传播效率最高的是输入(A)。A.被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 B.血清
C.符合规格标准的血液和血液制品 D.疫苗
27、我国艾滋病的流行现状正处于(A)。
A.快速增长期B.缓慢增长期C.低速增长期D.平缓期
28、多吃(C)会导致胃肠功能紊乱。A.大豆B.酸奶C.冷饮D.热饮
29、(C)要少吃。
A.小麦B.蛋C.油炸食品D.乳制品
30、缺(B)可导致贫血。A.钙B.铁C.锌D.锡
31、我国目前禁毒预防教育的重点对象是(B)。A.儿童B.青年人.中年人D.老年人
32、毒源地之一的“金三角”地区毗邻我国,位于(A)三国交界处。A.老挝、泰国、缅甸 B.老挝、新加坡、缅甸 C.老挝、泰国、越南 D.巴基斯坦、泰国、缅甸
33、按照《禁毒法》的规定,禁毒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A.全社会B.全人类C.各种族D各个国家
34、对吸毒人员吸毒后的变化描述错误的是(A)
A.生活规律发生改变,一般饮茶与白酒,不喜欢吃水果。B.经常失眠 C.脾气变得温和
D.说话开始模糊不清
35、毒品的基本特征不包括(C)。A.成隐性B.麻痹性C.治疗性D.镇定性
36、预防艾滋病的方法不正确的是(C)。A.勤搞个人卫生
B.亲密接触时做好安全措施 C.将艾滋病人隔离起来保护大家 D.坚持锻炼
37、最容易受艾滋病感染的“高危人群”是指(A)。A.性乱人群、男性同性恋、吸毒人群 B.老年人、儿童 C.女同性恋、孕妇 D.中年人,青年人
38、维生素(B)是水溶性的。A.BB.CC.DD.E
39、深色蔬菜较浅色蔬菜富含(A)。
A.胡萝卜素和维生素B.钙C.铁D.锌
40、维生素C可以促进铁的吸收。A.类胡萝卜素B.钙C.铁D.锌
41、国家对(A)的实验研究、生产、经营、使用、储存、运输实行许可和查验制度。
A.麻醉药品、精神药品 B.大烟 C.毒品 D.复方氨
42、吸食可卡因可产生很强的心理依赖性,长期吸食可导致精神障碍,亦称(A)。这种(A)患者易产生触幻觉和嗅幻觉。A.可卡因精神病
B.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 C.偏执性精神障碍 D.强迫心理症
43、不满(A)的未成年人吸毒成瘾的,适用戒毒、社区戒毒、社区康复。A.16周岁B.14周岁C.12周岁D.18周岁
44、(ABC)属于毒品原植物。(多选)A.罂粟 B.大麻 C.古柯 D.海洛因
45、毒品区别于毒物的自然特征是(A)。A.依赖性B.针对性C.镇定性D.成隐性
46、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A)。
A.歧视艾滋病病人、病毒感染者及其家属 B.隐瞒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
C.支持艾滋病病人接受资深医院的治疗 D.照护艾滋病病人的家属
47、(A)是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A.性接触、血液及血制品、母婴途径 B.母婴途径 C.性接触
D.经过多人使用的注射器
48、反复燃烧的开水含有的有害物质是(A)。
A.亚硝酸盐B.亚硝酸钠C.硝酸盐D.硝酸钠
49、豆浆必须(A),因为生豆浆含有抗营养因子不利于消化。A.煮透后再喝B.煮到半生后再喝C.冷掉后再喝D.趁着滚烫立马喝
50、缺钙可导致佝偻病。A.类胡萝卜素B.钙C.铁D.锌
51、毒源地之一的“金新月”地区位于(A)三国交界地带。A.阿富汗、巴基斯坦、伊朗 B.阿富汗、老挝、伊朗
C.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伊朗 D.阿富汗、巴基斯坦、吉尔吉克斯坦
52、《禁毒法》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学校(A)。公安机关、司法行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予以协助。
A.应当将禁毒知识纳入教育、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禁毒宣传教育 B.应当仅仅只对学生进行禁毒宣传教育
C.应当只将禁毒知识纳入教育、教学内容。D.只协助相关部门进行禁毒宣传
53、建立健全中小学生毒品预防教育责任制,其中()主要领导为毒品预防教育第一责任人,()为班级学生毒品预防教育的直接责任人。(A)A.学校;班主任B.班主任;学校C.学校;家长D家长;班主任
54根据《刑法》规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海洛因(C)克以上的,可判处死刑。
A.30B.40C.50D.60
55、根据《刑法》规定,非法持有海洛因(A)克以上的,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A.10B.20C.30D.40
56、杀灭艾滋病病毒的方法有:37摄氏度,(A);56摄氏度,30分钟;(A)。A.10%漂白粉处理30分钟;焚烧 B.焚烧;10%漂白粉处理40分钟 C.10%漂白粉处理40分钟;焚烧 D.焚烧;10%漂白粉处理30分钟
57、艾滋病的潜伏期一般平均为(A)年。A.7~10年B.8~11年C.9~12年D.12~13年
58、现代健康的概念为(A)。
A.身体的、心理的健康和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B.只需要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C.亚健康
D.做任何事情都是亢奋的状态
59、(A)主要通过日常生活接触传播。A.沙眼B.三高C.白血病D.糖尿病
60、读书、写字时姿势要正确,眼睛与书本的最佳距离是(B)厘米。A.22B.33C.44D.55
61、大麻植株、罂粟籽是毒品的(A)。
A.原料和半成品B.原料植物和成品C.原料和成品
62、吸毒成瘾的三个基本过程包括:(A.B.C.)。(多选)A.耐药作用的形成 B.身体依赖性的产生 C.强化的形成 D.坚持锻炼
63、《禁毒法》规定,国家(A.B.C.D)(多选)A.开展全民禁毒宣传教育 B.普及毒品预防知识 C.增强公民的禁毒意识
D.提高公民自觉抵制毒品的能力
64、我国《禁毒法》规定的戒毒措施有:(A.B.C.D.)等。(多选)A.自愿戒毒 B.社区戒毒
C.强制隔离戒毒、D.戒毒药物维持治疗
65、非法种植罂粟少于(A)或少量其他毒品原植物,在收获前自动铲除可以免予处罚
A.500株B.600株C.700株D.800株
66、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于确定的世界“艾滋病零歧视日”是(A),2014年首次开展世界“艾滋病零歧视日”活动。
A.3月1日B.3月2日C.3月3日D.3月4日
67、艾滋病病毒主要侵犯人体的(A)。
A.淋巴细胞B.大脑皮层C.中枢神经D.脑垂体
68、红眼病传染性很强,夏秋季节比较容易发生,为预防红眼病,应该做到(A)A.常洗手、剪指甲。B.多吃油炸食品
C.用沾满泥灰的手去揉眼睛 D.每次进食后都马上去运动
69、甲肝的主要途径传播是(A)。A.粪口途径 B.滥交
C.反复使用一次性注射器 D.经常锻炼
70、(A)是手足口病的主要传播途径。
A.密切接触传播、飞沫传播、通过玩具等物品传播 B.注意个人卫生 C.均衡膳食
D.经常锻炼,爬山
71、《禁毒法》所称的毒品,是指(A.B.C.D.E.F.),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多选)A.鸦片 B.海洛因
C.甲基苯丙胺(冰毒)D.吗啡 E.大麻 F.可卡因
72、我国《刑法》对毒品犯罪的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对(A)的人,犯贩卖毒品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A.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 B.已满10周岁不满14周岁 C.已满10周岁不满12周岁 D.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
73、国家鼓励公民(A)。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对举报人予以保护,对举报有功人员以及在禁毒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A.举报毒品违法犯罪行为 B.隐瞒毒品违法犯罪行为
C.帮助吸毒人群继续吸食注射毒品 D.私藏毒品
74、毒品(A)属于化学合成毒品。A.K粉 B.海洛因 C.玛卡 D.冰毒
75、娱乐场所应当建立巡查制度,发现娱乐场所内有毒品违法犯罪活动的,(A)A.应当立即向公安机关报告。B.隐瞒事情 C.杀害对方
D.帮助其继续吸食注射毒品
76、目前,我国15-24岁青年学生艾滋病感染者中传播方式所占比例最高的是(A)。
A.同性性行为接触B.异性性性行为接触
77、我国现在实行的献血制度是(A)。A.无偿献血制度B.有偿献血制度
78、在流感流行的季节,(A)。
A.少去公共场所,锻炼身体,提高抵抗力 B.吃东西冷热不忌 C.常吃烧烤类食品
D.一次性的东西反复使用
79、发生龋齿的主要原因是(A)。A.口腔不洁,有细菌存在 B.早晚都刷牙 C.早睡早起 D.均衡膳食
80、为了保护牙齿,应该做到(A)。
A.早晚都刷牙B.睡前不刷牙C.冷热不忌D.多喝奶茶
81、根据浙江省相关规定,实有吸毒成瘾人员(A)以上的乡镇、街道应设立禁毒工作办公室。
A.100人B.110人C.120人D.130人
82、《禁毒法》规定,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帮助吸毒人员戒除毒瘾,教育和挽救吸毒人员。吸毒成瘾人员应当进行(A)。A.戒毒治疗B.思想教育C.强制惩罚D.催眠
83、凡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追究(A)。A.刑事责任B.戒毒治疗C.思想教育D.催眠
84、强制隔离戒毒的期限为两年,最长可以延长(A)。A.一年B.两年C.三年D.四年
85、《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A)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A.三年以下B.四年以下C.五年以下D.六年以下
86、献血者年龄一般为(A);符合健康检查要求的多次献血者主动要求献血的,年龄可以延长至60周岁。
A.18--55周岁B.18--60周岁C.16--55周岁D.16--60周岁
87、《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办法》规定,鼓励高等学校学生在校期间献血(A)。
A.一次以上B.两次以上C.三次以上D.四次以上
88、发现传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A)。A.应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B.杀害受感染人 C.置之不理
D.自己做好防护措施,他人死活与我无关。
89、夏季在烈日下剧烈运动出汗过多时,为预防中暑应多喝(A)。A.淡盐水B.盐水C.碳酸饮料D.脑白金
90、关于流行性感冒的特征是:(A.B.C.)(多选)A.未感染人群对流感病毒普遍易感 B.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 C.抗菌治疗无效
D.经常流鼻血,浑身抽搐,发冷。
91、发现吸贩毒情况,想向公安机关举报应拨打电话号码(A)。A.110 B.120 C.119 D.114
92、戒毒人员在(A.B.C.)等方面不受歧视。有关部门、组织和人员应当在这些方面对戒毒人员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多选)A.入学 B.就业
C.享受社会保障 D.吸毒
93、对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协议或者在社区戒毒期间又吸食、注射毒品的,参与社区戒毒的工作人员(A)。A.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 B.隐瞒事情 C.杀害对方
D.帮助其继续吸食注射毒品
94、城市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A)。A.社区戒毒工作 B.进行强制戒毒 C.判处刑罚 D.处罚金
95、依据《浙江省禁毒条例》,戒毒人员应在接到公安机关《责令社区戒毒决定书》后,(A)到执行地乡镇、街道戒毒工作机构或者戒毒康复场所报到,无正当理由逾期不报到的,视为(拒绝接受社区戒毒)。A.本省籍的应2天、外省籍的应15天内 B.本省籍的应3天、外省籍的应16天内 C.本省籍的应4天、外省籍的应16天内 D.本省籍的应3天、外省籍的应15天内
96、目前政策规定,献血者捐献全血累计达(A)的,本人终身免交临床用血费用。
A.400毫升以上B.500毫升以上C.600毫升以上D.700毫升以上
97、现有政策规定,荣获国家无偿献血奉献奖的献血者,可以享受“三免政策”。“三免政策”指(A.B.C.)。
A.免费游园B.免费公交C.免交门诊诊查D.免费提供住房
98、用脑(A);参加锻炼是对大脑的休息;用脑的环境的不好(如空气混浊、烟气弥漫)会降低大脑的工作效率。
A.劳逸结合B.经常到精疲力尽才停止C.随心所欲
99、造成脊柱侧弯的原因是(A.B.C.)。(多选)A.看书写字姿势不端正 B.长期单侧背书包 C.缺钙 D.爬山
100、为了有利于上好下节课,课间10分钟的休息时间,我们应该到室外活动(A)。A.5-6分钟B.5-8分钟C.5-10分钟D.5-12分钟
第三篇:禁毒防艾知识
教案:禁毒防艾知识 李国芝
一.教学目标
1让同学们知道艾滋病的传染途径,艾滋病的危害。2 让同学们知道毒品的危害以及吸毒的不良后果。二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艾滋病的危害,传染途径,预防等。毒品的危害等。三教学过程 1概况
据了解现全球约有3950万人感染艾滋病,每年都会增加430万人,也就是说世界上每隔8秒钟就会有11万人被感染艾滋病,而全球每天都有8000名感染者丧命。这是多么惊人的数字。那么,艾滋病是怎样传染的呢?是血液、不洁性交、吸毒或静脉注射和母婴传播而引起的。有人问艾滋病是不是很严重?这是当然的,因为艾滋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是一种死亡率极高的病,它的死亡率在所有的病中排名第2。艾滋病就像一股突如其来的风,“唰——”一下子在你完全不知道的情况下降临并迅速蔓延。
2我国的情况
在我国,艾滋病的流行情况又是怎样呢?从1985年开始,每年只有几例感染者,多数是国外来华的人士,或者是我们出国的人士。这样大概持续了四、五年。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出现了第一个流行期:在云南边境,中国开始了艾滋病的流行。从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出现了快速增长期,其特点就是以很快的速度波及全国。从1994年到现在,将近10年的时间,一直都是在以40%以上的速度增长。
3哪些是艾滋病的易感染者呢?
人们经过分析,已清楚地发现了哪些人易患艾滋病,并把易患艾滋病的这些人统称为艾滋病易感染高危人群。艾滋病的易感染人群主要是指男性同性恋患者、静脉吸毒成瘾者、血友病患者,接受输血及其它血制品者、与以上高危人群有性关系的人等。艾滋病威胁着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因此预防艾滋病是全社会的责任。
4为了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的健康、幸福,我们应该怎么去预防艾滋病呢?(1).普及艾滋病知识,使人们了解它的病因、传播途径等。(2)避免不洁性交,尤其是避免与艾滋病人发生性接触。(3)对供血者进行艾滋病病毒检查,抗体阳性者禁止供血。(4).不共享针头和注射器及牙刷等可被血液污染的物品。(5).患艾滋病感染者的妇女禁止妊。(6)加强国境检疫,防止艾滋病的传入。快加入到预防艾滋病的队伍中来吧!为了让世界永远充满微笑,为了家庭不再受沉重打击……行动起来,严防艾滋病!让世界不再为之哭泣,让艾滋病永远消失。
5毒品的概况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吸毒在全世界日趋泛滥,毒品走私日益严重。面对这一严禁形式,1987年6月12日至26日,联合国在维也纳召开了有138个国家的3000多名代表参加的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部长级会议。会议提出了“爱生命,不吸毒”的口号,与会代表一致同意将每年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以引起世界各国对毒品问题的重视,号召全球人民共同来抵御毒品的危害,6认识毒品
在人生中,我们会被各种各样的善与恶包围着,我们必须分清哪些是善,哪些是恶,哪些是好人,哪些是坏人。当坏人千方百计诱惑你时,不要被一时的假象蒙骗了。“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1840年,鸦片和大麻首先来到了中国。鸦片战争从此爆发。鸦片是由提炼缨素而成,可作药用,但含有大量麻醉性毒素,一抽上瘾,人就变得瘦柴如骨,精神萎缩。中国人吃了鸦片后,屡战屡败,使鸦片成为了洋鬼子一大功”。毒品害处多,吸毒就等于自毁前程。1985年,全国中学生运动会上勇夺两金一银的健将阿惠因吸毒变得骨瘦如柴,形如„老妪‟。硕士研究生江涛因吸毒倾家荡产,变成了社会上的一个废物……许多例子告诉我们毒品是可怕的,是一个害人的坏蛋。新中国成立后,海洛因又到来了,弄得走私案一桩又一桩,中国人民痛苦不堪。尽管中国建立了许多座戒毒所,但是吸毒者和贩毒分子就更聪明了,更隐秘了。
在这些信息中我们知道:吸毒是不好的,有些人也想戒毒,可沾染容易戒时难啊,大家都在电视里看过,只要毒瘾一来,如果没有在吸毒品,那种痛苦将生不如死,痛不欲生,多少意志坚强的人都忍受不了。我在各种禁毒宣传画上看到,甚至有的人用各种方法来分散注意力,有的用刀割自己的,有用头撞墙的,有把牙刷望鼻孔里塞的等等。难道他们不痛吗?他们也是没办法的,有的人就索性不去忍受,去向父母或亲戚骗钱。骗不到了就去偷、抢、去杀人。有些人吸毒不是故意的而是在毒品贩子的煽风点火下,或是在朋友的推荐下:“你就试一下而已,再说你意志力不是很强吗?没事的。”这样就会有人也这么想结果就去试一试。就是因为这么一试出大事了,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
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所以我们应该杜绝毒品。
第四篇:小学生禁毒防艾心得体会
小学生禁毒防艾心得体会
这个世上没有真正的神灵,却的确存在着恶魔。毒品就是这魔鬼的化身。如果你了解这种白色瘟疫诞生至今所酿成的惨剧,你就会明白这绝不仅是一个比喻。因为吸食毒品者被毒品所剥夺的也绝不仅是金钱和健康,他们所要付出的代价是灵魂沦丧,家破人亡至生命消逝。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因为每年为这白色恶魔所害的是无数的生命。
据报道近年来吸毒的人中青少年就占了80%以上。这些年,青少年学生吸毒分子被毒品诱惑上瘾,一步步走向罪恶的泥坑,成为人类特级的恐怖组织。毒品,致命的恶魔,它像一头张开血盆大嘴的猛兽,正飞快地吞蚀着年轻一代。
青少年正是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他们是祖国未来的花朵,毒品这个大恶魔头正无时无刻地危害着这些充满希望的年轻的生命。难道我们就不应该拒绝毒品,珍重生命吗?毒品是严重危害人类社会的,是人类必须认识的敌人,所以我们就应该谨慎地防备它,战胜它。并且要教育学生认真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青少年一定要做到洁身自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追求健康的生活情趣,识破毒品诱惑,坚决抵制毒品的侵略。
第二、要慎重交友,不能义气用事,发现朋友吸毒要及时劝阻,当无计可施时就该远离他(她)。
第三、多参加禁毒活动,让自己彻底地认识毒品的危害性,增强防毒意识和拒毒信心。
第四、加强学习,让知识来充实自己,优化自己的心态,从中找到避毒方法。
“禁毒防艾,远离毒品,关爱未来”,这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口号,更像是一口警钟。时时刻刻在你的耳边响起。提醒你那些五颜六色药丸后的隐患,帮助你重新认识自己的生命。朋友们,愿这些文字永远在你们心中回荡,把毒品永远杜绝在我们真善美的大门外,为我们的理想而奋斗!在此次活动中,我们禁毒宣传队更是为此树起了一道独特的风景,大家知道,毒品是危害人类的杀手,一场鸦片战争让整个清王朝瘫痪,在当代,禁毒工作更是刻不容缓,江泽民曾对此说到:“拒绝毒品,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为此我们深感自己肩头的分量,在禁毒活动中,更是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马虎。
我们禁毒宣传队的活动主体是搞禁毒图片的巡回展出和以游戏的方式宣传禁毒知识,我们举办了图片展出,在展出过程中,许多路人都驻足观看,经过仔细观看后,纷纷表示通过看这些图片,能够大体上比较完整的了解毒品的知识,更加深刻的认识到毒品的危害,并表示自己一定会远离毒品,更让我们欣慰的是一些带着孩子的家长看到我们的展出,急忙把小孩带过来,向小孩叙述毒品的危害,告诉他们要远离毒品,要从小拒绝毒品,小家伙也若有所思的点着头,在观看图片的过程中,一些行人对有的地方不是很清楚的时候,我们的禁毒志愿者则会热情的走上前去,为他们做详细的解释,特别是有些老人听不太明白,志愿者们则会不厌其烦的为他们做一便又一便的解释,直到老人们不住点头为止,而在禁毒的活动中,我们的到来似乎为整个小区都带来了一丝亮色,且不说小区居委会对我们工作的大力支持,单是那些居民,在看到我们的展出后,都过来观看,还问了我们好多问题。
毒品、艾滋病、暴力犯罪像瘟疫一样成为当代社会的“国际公害”。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我校举行了禁毒宣传教育教活动。
国家领导人曾强调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足球等体育项目也要从娃娃抓起。我认为禁毒防艾正如生活读本所提倡的一样从青少年抓起。青少年是从儿童期到成人期的过度时期。虽然在生理上趋于成熟,但在心理和社会方面尚处在发展之中。他们充满好奇,喜欢新鲜事物,甚至与艾滋病病毒感染有密切相关的吸毒和不安全性行为。另外,由于特殊的风俗习惯和落后的思想意识,以及艾滋病、性病相关知识的缺乏,很多青少年并未意识到危险就在身边,使青少年有可能成为艾滋病的牺牲品。
结合青少年身心发育的特点,针对小学生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情景和实际需要,教给了学生艾滋病预防知识、选择正确的生活技能、与人的正确相处、寻求别人对自己的帮助、以及自己如何帮助别人、认识青春期、树立正确的人生之路。提高了自我保护意识和抵御毒品及艾滋病侵袭的能力,对他们的身心发育和健康很有益处。艾教育活动,通过读本知识、宣传板报、红领巾广播站、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文艺表演。目的是 积极开展毒品、艾滋病预防教育,使大家远离毒品、艾滋病,拒绝毒品,向毒品说“不”,真正实现‘‘师生不吸毒,校园无毒品”的远大目标。
第五篇:禁毒防艾知识问卷调查
禁毒防艾知识问卷调查
姓名: 班级: 评价等级: 下列各题有单选有多选,1.艾滋病的英文简称是()
A.AIDS B.ATDS C.HIV D.HTV 2.艾滋病的全称是()
A.非常性的流行艾滋病 B.获得性的传染艾滋病 C.获得性免疫疾病 D.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3.艾滋病毒的英文简称是()
A.AIDS B.ATDS C.HIV D.HTV 4.感染艾滋病毒的人有多大概率成为艾滋病人()
A.5%-20% B.10%-30% C.20%-40% D.30%-50% 5.艾滋病主要破坏人体的()系统。
A.淋巴系统 B.消化系统 C.神经系统 D.免疫系统 6.艾滋病首先发现于什么时间、哪个地方()。
A.1980年非洲 B.1981年 美洲 C.1982年欧洲 D.1983年 亚洲 7.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A.血液传播 B.蚊虫传播 C.唾液传播 D.母婴传播 E.拥抱传播 F.性传播
8.下列哪些行为不传播艾滋病病毒()
A.艾滋病人在公共场合打喷嚏 B.共同使用餐具 C.共同使用的针具 D.共用纹身的用具
9.我国艾滋病流行的主要途径是()A.性传播 B.血液传播 C.共用针管传播 D.母婴传播 10.艾滋病的分为那四期()
A.窗口期 B.潜伏期 C.病发期 D.淋巴腺期 E.综合症期 F.重症期 11.当病人感染上艾滋病病毒时经过多久能检查出来()
A.3个月 B.6个月 C.9个月 D.一年 E.一年半 F.两年 12.什么是“窗口期”()
A.患者感染艾滋病毒的期间 B.艾滋病病毒扩散的期间 C.从感染病毒到检测出病毒的期间 D.从感染病毒到发病的期间 13.我国艾滋病流行最多的省份是()
A.河南 B.云南 C.广州 D.湖南 E.广西 F.新疆 14.我国什么时候开始发现艾滋病病人()
A.1980 B.1981 C.1982 D.1983 E.1984 F.1985 15.我国艾滋病流行的真正开始是在何时何地()
A.1987 河南 B.1988 广东 C.1989 云南 D.1990 湖南 E.1991 广西
16.什么事件标志着我国艾滋病流行真正的开始()
A.在河南发现大批的艾滋病感染者 B.在云南吸毒人群中发现大批的艾滋病感染者C.在广东发廊发现大批艾滋病感染者 D.在新疆边界地区发现大批艾滋病感染者 17.国家对艾滋病感染者提供哪些帮助政策()
A.发放救助金 B.免费治疗 C.免费提供疫苗 D.免费提供艾滋病病毒检测 18.怎么预防艾滋病()
A.禁欲 B.不要生孩子 C.不要共用餐具 D.洁身自爱 E.正确使用安全套 19.什么是毒品()A.是指使人形成瘾癖的药物 B.是指使人吃了产生幻觉的药物 C.是指使人形成依赖的药物 D.是这使麻醉的药物和精神药物 20.什么是新型毒品()
A.新出来的毒品 B.新近流行的毒品 C.很好看的毒品 D.是经过人工化学合成的毒品。
21.新型毒品与传统毒品存在以下区别()A.新型毒品多为人工合成的化学合成类毒品,而传统毒品主要是罂粟等毒品原植物再加工的半合成类毒品。
B.新型毒品对人体主要是“镇静”、“镇痛”作用为主,而传统毒品对人体主要有兴奋、抑制或致幻的作用。
C.新型毒品的吸食者多采用口服或鼻吸式,而传统毒品多采用吸烟式或注射等办法。D.新型毒品吸食者一般在吸食后犯罪,而传统毒品吸食者多在吸食前犯罪。22.常见的新型毒品有哪些()
A.吗啡 B.K粉 C.可卡因 D.三唑仑 E.海洛因 F.杜冷丁 G.麻古 H.摇头丸 23.毒品可以分为哪几类()
A.可分为天然毒品、半合成毒品和合成毒品 B.可分为抑制剂、兴奋剂和致幻剂 C.可分为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D.可分为传统毒品和新型毒品 24.青少年吸食新型毒品的诱因主要是()A.无知和轻信 B追求刺激和享受 C赌气或逆反心理 D排解压力 25.毒品对社会有哪些危害()
A.削弱社会劳动力 B.使人心里产生依赖 C.扰乱社会治安 D.危害人体的生命健26.新型毒品吸食成瘾者会有以下哪些迹象()A.出现雷同行为现象,经常机械性地反得相似的动作.B.消瘦明显,老化明显.C.产生皮肤上有小虫爬的假象而搔、抓导致皮肤溃烂.D.性格、情绪出现明显变化,如多疑、猜疑、暴躁等.27.毒品和艾滋病的有什么关系()
A.吸毒可以引发艾滋病 B.艾滋病患者会引发吸毒 C.毒品和艾滋病没有关系 D.吸毒和艾滋病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28.世界禁毒日和防艾日各是什么时候()
A.12月1日 6月23日 B.12月1日 8月1日 C.6月23日 12月1日 D.8月1日 12月1日 29.你参加过“禁毒防艾”的知识讲解或者其他活动吗()A.不敢兴趣,从来都不参加 B.感兴趣,有这样的活动就参加 C.参加过 D。没有参加过
30.如果你身边有“禁毒防艾”的知识讲解宣传活动你会参加吗()A.不敢兴趣,不参加 B.感兴趣,有这样的活动一定会参加 C.看情况,有时间就参加 D.不参加,这样的知识太枯燥 31.你对“禁毒防艾”活动的建议或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