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历史各时期酒文化(zs)
历史各时期的酒文化
史前时期
从最早的中华五千年文明之前——史前时代,原始部落的人们采集的野果在经过长期的储存后发霉,然后形成酒的气味。经过最初的品尝后,他们认为,发霉后果子流出的水也很好喝,于是,就开始了酿酒文化。在原始社会,我国酿酒已很盛行,远古时期的酒,是未经过滤的酒醪,呈糊状和半流质,对于这种酒,不适于饮用,而是食用,故食用的酒具一般是食具,如碗,钵等大口器皿。
夏朝
夏朝酒文化十分盛行,商人善饮酒,夏朝有一种叫爵的酒器,是我国已知最早的青铜器,在中华历史上具体重要地位。古云:“杜康造秫酒”,杜康作为夏王朝的六世国王,亲自造酒,可见当时人们对酒的重视程度。乡人于十月在地方学堂行饮酒礼:“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朋友斯飨,日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由此诗充分展示了夏朝的酒文化。
商代
商代酿酒业十分发达,青铜器制作技术提高,中国的酒器达到前所未有的繁荣。作酒有了成套的经验,出现了“长勺氏”和“尾勺氏”这种专门以制作酒具为生的氏族。当时的酒精饮料有酒、醴和鬯,饮酒风气很盛,特别是贵族饮酒极为盛行,酒的广泛饮用引起商统治者的高度重视,纣王造酒池可行船,整日里美酒伴美色,商代留下了“酒色文化”。
周代
周代大力倡导“酒礼”与“酒德”,把酒的主要用途限制的祭祀上,于是出现了“酒祭文化”。周代酒礼成为最严格的礼节,周代乡饮习俗,以乡大夫为主人,处士贤者为宾。饮酒,尤以年长者为优厚,“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其尊老敬老的民风在以酒为主体的民俗活动中有生动显现。这即是周代的“酒仪文化”。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铁制工具的使用,生产技术有了很大的改进,农民“早出暮归,强乎耕稼树艺,多娶菽粟”,生产积极性提高,使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物资财富大为增加。这就为酒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物资基础,所以,春秋战国时期的文献,对酒的记载很多:
《论语》:“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诗经•幽风七月》:“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诗经•小雅吉日》:“以御宾客且以酌醴。”醴,酒的一种,系甜酒。
《礼记•月令》:“孟夏之月天子饮酎用礼乐。”酎,重酿之酒,配乐而饮,是说开盛会而饮之酒。
《礼记•玉藻》:“凡尊必尚元酒唯君面尊,唯饷野人皆酒,大夫侧尊用木於士侧尊用禁。”尚元酒,带怀古之意,系君专饮之酒。春秋时分国人和野人,野人是指普通群众。饷野人皆酒,意思是让他们一般的饭菜,喝普通的酒。木於、禁是酒杯的等级。
从商周至春秋战国时期,特别是北方游牧民族,其酒器主要以青铜制品为主。酿酒技术已有了明显的提高,酒的质量随之也有很大的提高,饮酒的方法是:将酿成的酒盛于青铜壘壶之中,再用青铜勺挹取,置入青铜杯中饮用。
秦汉时期
秦朝经济的繁荣,酿酒业自然也就兴旺起来。秦汉年间出现“酒政文化”,统治者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屡次禁酒,提倡戒酒,以减少五谷的消耗,最终屡禁不止。汉代时期对酒的认识进一步加宽,酒的用途广为扩大,东汉名医张仲景用酒疗病,水平相当高。调和人伦、献谀神灵和祭祀祖先是汉代基本酒文化功能,以乐为本是汉人酒文化的精神内核。秦汉以后,酒文化中“礼”的色彩也愈来愈浓,酒礼严格。而东汉末年,酒文化从以乐为本向以悲为怀的转变。
两汉时期,饮酒逐渐与各种节日联系起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饮酒日,酒曲的种类也更多了。汉代之酒道,饮酒一般是席地而坐,酒樽入在席地中间,里面放着挹酒的勺,饮酒器具也置于地上,故形体较矮胖。
三国时期
三国时期作为我国的酒文化的发展时期,不论是技术,原料,还是种类等都有很大进步,三国时期的酒风极“盛”,酒风剽悍、嗜酒如命,陶元珍先生评价三国酒风时曾引用这样一段话:“三国时饮酒之风颇盛,南荆有三雅之爵,河朔有避暑之饮。”三国劝酒之风也颇盛,喝酒手段也比较激烈。
魏晋南北朝时期(分开)
秦汉年间提倡戒酒,到魏晋时期,酒才有合法地位,酒禁大开,允许民间自由酿酒,私人自酿自饮的现象相当普遍,酒业市场十分兴盛,并出现了酒税,酒税成为国家的财源之一,因此就有了“酒财文化”。魏晋南北朝时期名士饮酒风气极盛,借助于酒,人们抒发着对人生的感悟、对社会的忧思、对历史的慨叹。酒的作用潜入人们的内心深处,从而使酒的文化内涵也随之扩展了。
魏晋时期之酒道,此时期开始流行坐床,酒具变得较为瘦长,此外,魏晋南北朝时出现了“曲水流觞”的习俗,把酒道向前推进了一步
隋唐时期
唐宋时期的酒文化是酒与文人墨客大结缘。唐朝诗词的繁荣,对酒文化有着促进作用,出现了辉煌的“酒章文化”,酒与诗词、酒与音乐、酒与书法、酒与美术、酒与绘画等,相融相兴,沸沸扬扬。唐代是中国酒文化的高度发达时期,唐代酒文化底蕴深厚,多姿多彩,辉煌璀璨。“酒催诗兴”是唐朝文化最凝炼最高度的体现,酒催发了诗人的诗兴,从而内化在其诗作里,酒也就从物质层面上升到精神层面,酒文化在唐诗中酝酿充分,品醇味久。唐朝酒肆日益增多,酒令战风行,酒文化融入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
唐人崇尚“美酒盛以贵器”。其酒道,饮酒大多在饭(食)后,正所谓“食讫命酒”、“食毕行酒”、“烹鸡设食,食毕,贳酒欲饮”。当时的饮酒之道,是在食毕进行,饱食徐饮、欢饮,既不易醉,又能借酒获得更多的欢聚尽兴的乐趣。
宋辽金元时期(分开)
宋朝酒文化是唐朝酒文化的延续和发展,比唐朝的酒文化更丰富,更接近我们现今的酒文化。酒业繁盛、酒店遍布,宋代酒店强调名牌的文化个性。金代北方民族素有豪饮之风,有着浓厚的酒文化底蕴,金代有着烧锅酒文化。而元代出现了烧酒(阿剌吉酒)。此外,宋代发明了蒸馏法,从此白酒成为中国人饮用的主要酒类。
明清时期(分开)
明代起义烽烟不断,清王朝不御外侵,百姓四处迁徙避患,地域文化的形成促进“酒域文化”的产生。明清以后,酒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的饮品,每逢佳节节令,“专用酒”十分流行,如元旦饮椒柏酒、正月十五饮填仓酒、端午饮菖蒲酒、中秋饮桂花酒、重阳饮菊花酒。清代有“酒品之乡,京师为最”之说,当时京城的达官贵人们比较崇尚黄酒,中下层百姓则多喜欢价廉味浓的烧酒。
明清两代可以说是中国历代行酒道的又一个高峰,饮酒特别讲究“陈”之字,以陈作酒之姓,“酒以陈者为上,愈陈愈妙”。此外,酒道推向了一个修身养性的境界,酒令五花八门,所有世上的事物、人物、花草鱼虫、诗词歌赋、戏曲小说、时令风俗无不入令,且雅令很多,把中国的酒文化从高雅的殿堂推向了通俗的民间,从名人雅士的所为普及为里巷市井的爱好。把普通的饮酒提升到讲酒品、崇饮器、行酒令、懂饮道的高尚境地。
新中国成立后
当今,酒文化的核心便是“酒民文化”。人的酒行为更为普遍,酒与人的命运更为密切,酒广泛地融入了人们的生活,贴近“生活”的酒文化得到了空前的丰富和发展。如生日宴、婚庆宴、丧宴等等以及相关的酒俗、酒礼,成为生活内容。
第二篇:各时期入党誓词
中国共产党各时期入党誓词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各时期入党誓词都庄严凝炼
红军时代
严守机密、服从纪律、牺牲个人、阶级斗争、努力革命、永不叛党。
抗日战争时期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坚决执行党的决议,遵守党的纪律,不怕困难,不怕牺牲,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
解放战争时期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作如下宣誓:
一、终身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
二、党的利益高于一切。
三、遵守党的纪律。
四、不怕困难,永远为党工作。
五、要做群众的模范。
六、要保守党的秘密。
七、对党有信心。
八、百折不挠永不叛党。
新中国成立初期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承认党纲党章,执行党的决议,遵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随时准备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全人类彻底解放奋斗终身。
现在的入党誓词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第三篇:经典各时期的刑事判决书
经典判决书
民国时期裁判书
民国时期裁判书
徐永元与商华顺洋行因债务纠葛案 直隶高等审判厅民事判决书
判
决
控告人:徐永元,天津县人,往商门外炮台庄,年四十岁,业商。
代理人:潘自睿律师。
被控告人:华顺洋行法商。
代理人:陈义安,宁波人,住新津里,年三十岁,华顺洋行经理。
上述控告人对于中华民国四年四月二十四日天津地方审判厅就华顺洋行与控告人因债务涉讼案件所为第一审判决,声明控告。经本厅审理,判决如下。
主
文
本件控告驳回。
诉讼费归控告人负担。
事
实
徐永元于前清宣统三年正月十五日,凭中[人]张树林借到华顺洋行行平化宝银一千两,将所有坐落炮台庄南胡同地契一纸计平房八间作押,约定是年二月如数清偿,立有借约,并由张树林为承还中保元。
逾期迄未偿还,华顺洋行乃具情禀请法领事函请交涉公署咨请天津地方审判厅讯追。经该厅迭次审理,因徐永元传不到案,即时判决。嗣准其声明窒碍①,重开辩论,讯查前情,判令徐永元于判决确定后十日内照数清偿,如未将债务清偿,即将作押之平房八间变卖抵偿,如不足额或徐永元实不能清偿,则张树林应就其余欠额即为承还。徐永元不服,声明控告到厅。理
由
本案争点即在借约是否控告人出具,及其与张树林合伙包卖猪鬃之帐款纠葛能否以之对抗债权人。
是已讯,据控告人供称,地契一约系借与张树林,向华顺洋行借银一千两,并呈验张树林借用地契字据一纸,以证明该款系张树林所借。然该地契如系控告人借与张树林为借款作押,则应由张树林向华顺洋行出具借票,何以借约上张树林仅为承还担保人、控告人反为主债务人?核对控告人在原审所书押字,又与借约上押字笔迹相符,是该借约委系控告人出具,即不得谓控告人非主债务人。
控告人既为主债务人,则控告人与张树林合伙包卖猪鬃其帐款果有如何纠葛,此系控告人与张树林合伙营业之内部关系,不能以此对搞债权人。
本件控告殊无理由,应予驳回,并照章归控告人负担讼费。
再张树林对于原判承还余欠之部分,既未声明控告原判,即属确定,应予毋庸臵议。特为判决如主文。
中华民国四年六月十八日 直隶高等审判厅民三庭
审判长推事 吴荣锅 推
事 胡凤起 推
事 赵之骇 书 记 官 郭振锥
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民事判决书
侯丁、侯张氏离婚案 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民事判决书
上诉人:侯丁,男,现年二十七岁,庆阳曹家嘴,农。
代理上诉人:侯贤儒,男,现年六十二岁,同。
被上诉人:侯张氏,女,现年廿五岁,同。张
明,男,现年三十岁,庆阳西川暂家寨子,农。
上列上诉人因婚姻涉讼一案,不服庆阳地方法院于民国三十一年七月廿九日所为第一审判判决提起上诉,本院判决如下: 主 文
上诉驳回。事
实
缘张明之妹侯张氏于民国廿二年,经媒说与侯贤儒之次子侯丁结婚,婚后侯张氏始知侯丁为神智不清之傻子,且有羊羔病。初冀请医诊疗,病可痊愈,时经九年,医诊无效,侯张氏以侯丁有不治之神经错乱病,不堪同居,要求离异,诉于庆阳地方法院,经判决侯张氏与侯丁离婚。侯丁不服,由其父侯贤儒代理上诉,主张侯丁年青力壮,并无不治症果,今后无子,亦可以侯丁之侄为嗣。并诉张明从中唆使侯张氏诉请离婚,图另嫁贪财,要求废弃原判,经本院传讯两造,侯丁确为不识五以上之数(在庭上数六个凳子为八件),不晓自己之年龄(二十七岁说十岁),不识农时(说正月可以种谷粟子),更不知男女之乐(同床各睡,不省房事),神经错乱,傻而且有羊羔疯不治之恶疾。侯张氏以其空有夫妇之名,不能享天伦之乐,坚主离婚,自属人情之常;侯贤儒谓为由于张明唆使,另嫁图财一节,殊属无据。案经讯明,记录在卷。理
由
查侯丁神经错乱,不识五以上之数,不知自己年龄,更不知男女之乐及夫妇之情,且患有羊羔疯病,既已当据讯明,上诉人谓侯丁年青力壮,并无不治之病,显属遁词;而欲以侯丁之侄与侯张氏为嗣子,亦何能弥补侯张氏终身幸福之缺陷,侯张氏结婚以来苦恼九年,侯丁病愈无望,自念青春瞬逝,前途悲观,要求离婚,实出诸不得已异之衷心,更何得指为张明之唆使图财,原判依边区婚姻条例第十一条第二款、第八
款之规定,判决侯张氏与侯丁离婚,于法于情均无不合。本件上诉为无理,故判决如主文。
中华民国三十一年九月廿八日 建国初期的刑事判决书
宁国县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
一九五二刑判字第十四号
被告方子俊男四0岁本县一区龙阁村人中农成份(在押)
俞士福男二十九岁余同前
右被告因私军火案本院调查审理终结判决如左
主
文
一方子俊处徒刑壹年刑期自一九五一年九月一日起算
二俞士福拘役后教育释放
三私藏之手榴弹一枚没收
四方子俊俞士福共同赔偿梁家富医疗费及损失费大米叁老担方子俊赔偿两老担俞士福赔偿壹老担
事
实
方子俊于解放后在梅村(自然村)稻田拾得手榴弹壹枚当时即密藏在自已家中未予缴公迄至一九五一年六月为民兵将该手榴弹□获该方子俊深知私藏军火是非法的事即串通民兵班长汪傅鹏将该手榴弹携至民兵指导员俞士福家经俞士福等移谋计议决定将该手榴弹秘密送至同村住民梁家富(伪军情报)住宅附近后又伪装清查户口在梁处将手榴弹拿出诬栽梁家富私藏军火非法刑讯供毒打遍体鳞伤后经本院调查审理方子俊俞士福实属嫁祸于人即将逮捕法办
理
由
以上事实被告等供认不讳并有一九五一年古六月十三日方子俊所具之切□字(附卷)可资证明查方子俊在拾得手榴弹的当初就应该缴公乃该方犯不但不这样做而且以此欺骗政府愚弄村干部进而嫁祸于人危害地方治安显属违法已极应予刑事惩处再查俞士福身为人民武装的基层干部竟丧失立场不从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问题进而感情代替政策盲目的认为梁家富是伪军情报(如果他的情节严重送交政府依法制裁)毫不犹豫的听取方子俊的无端造意而嫁祸于人严重的违背了人民政府实事求是的优良工作作风自属非法行为亦应予以制裁但衡诸情理较之方子俊主谋陷害的罪刑为轻故本院为维护地方治安严肃法纪除没收其私藏之手榴弹外并作如主文第一二项之判处以资教育而昭公允
再按方俞二犯所演成的后果上看□□□干部之所以对梁家富私设法庭刑讯逼
供造成严重的侵犯人权□□□□观上违法乱纪故然要负责任但主要还是以方俞两犯□□□□□□□罪肇端本院为保障人权除给龙阁村□□□□□□□□□□并判处如主文第四项 综上论结□□□
一九五□□□□二十七
宁国县人民法院
□□□审判员洪传远
审判员王
晋
如不服本判决得于收受送达判决正本之次日起十日内声明上诉
本件证明与原本无异
书记员刘明公
注:该判决书摘自《宁国市人民法院志》,判决书为手写且部分为繁体字,竖排,□的地方系用印章压盖或无法辩认。另全文无标点,每一段末由书记员刘明公加盖私章。
文革期间的刑事判决书
最 高 指 示
社会上流氓、阿飞、盗窃、凶杀、强奸犯、破坏公共秩序、严重违法乱纪等严重罪犯以及公众认为坏人的人,必须惩办。
☆
☆
☆
中国人民解放军安徽省宁国县公检法军事管制小组
刑 事 判 决 书
宁军管审字第39号
案由:坏分子。
被告唐必武,男,现年61岁,中农成份,湖北人,现住罗西公社双溪大队枫树脚生产队。
唐犯必武解放前其父常住衙门,本人任伪兵、警士多年,土地出租进行剥削,过着不劳而获的剥削生活,不务正业,吃、喝、嫖、赌、解放后仍不悔改,留念旧社会腐化堕落生活,思想反动,作风恶劣,道德败坏,于1961年乘姪女胥劳改之机,与姪女发生多次不正当关系。1961年至1968年期间,奸污、猥亵幼女多人,强奸产妇由于产妇极力反抗未达目的,恶毒的是以指奸殴伤13岁女孩阴道,损害妇女和幼女身体健康。更为严重的是,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期间恶毒攻击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极力宣扬旧社会的剥削生活说:“要是过去别人都把稻子送到我家里,哪要我劳动!”并有积极参与赌博,到处赶赌等罪,情节严重,影响极坏,民愤很大,上述罪行证据确凿,事实清楚。
案发后,认罪态度极不老实,时则反尔,把责任推向客观,应予从严惩处,为了誓死保卫毛主席,保卫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伟大胜利,维护社会新秩序,特依法从严判处唐犯必武有期徒刑七年。(刑期自1969年10月4日起计算)。
如不服本判决或予接到判决的第二天起十日内向本组提出上诉,上诉于徽州地区公安机关军管会。
一九六九年十月十五日 摘自《宁国市人民法院志》
美茵河畔法兰克福州高等法院
以人民的名义
判
决
原告和上诉人
(诉讼代理人:律师、美茵河畔法兰克福)
诉
被告和被上诉人
(诉讼代理人:沃斯纳-赫尔维希律师,女,美茵河畔法兰克福)的诉讼中,美茵河畔法兰克福高等法院第一民事法庭庭长伯克尔曼博士,州高等法院法官马鲁恩和州高等法院法官霍纳七根据2001年2月2日的言词审理作出以下判决:
驳回对吉森州法院第二商事法院于2000年3月31日作出的判决提出上诉。
原告承担上诉费用。
判决暂时可以执行。
原告被告知,如果被告在强制执行前没有提供22000德国马克的担保,原告应提供相同金额的担保以避免强制执行。
也可以由一家允许作为关税收提珍贵人的国内信贷机构以提供自居债务人的,不可撤销的、不附期限的保证的形式提供担保。
原告的起诉标的额为:162400马克。
事实:在证书诉讼中向被告提出诉讼的原告首先要求被告偿还保证金。
原告经营一家面包连锁店,她委托维利。迪克KDS设备制造公司提供一套8字形烘饼机和包装机设备,价格为350000德国马克,根据KDS设备制造公司1999年4月12日的招标确认书的规定,应在害标时支付总价金的百分之四十作为银行保证金。KDS设备制造公司于1999年4月9日出具了一份金额为162400德国马克的发票。
被告在一份1999年4月20日的担保证书中以自居债务人方式向原告提供担保,即放弃对最高不超过162400德国马克的金额的可撤销性、抵销性和先诉机转权而获得KDS设备制造公司1999年4月9日的号码为99-061。1的发票权利。担保证书中还写到:
“如果您向我们书面证实,你对主债务人的由上述事务产生的债权业已到期,而该债务人无视催告仍不履行其合同义务时,在第一次提要求时就应支付保证金。
仅在账号为200604902。BLZ:51350025(古森储蓄所)账户上收到保证金(162400德国马克)后此担保证书才生效。”
原告在收到担保证书后,向KDS设备制造公司签发了162400德国马克的支票以结清付款账目。KDS设备制造公司未将支付交给被告,而是交给了另一家银行。
KDS设备制造公司或者其业上自己(对此尚有争议)以支票将下列金额汇到被告担保证书中所指定的账户:
1999年5月6日汇29000德国马克。
1999年5月12日汇100000德国马克。
1999年5月20日汇33400德国马克。
原告于1999年12月17日写信要求被告返还162400德国马克,并通知,她已经拒绝KDS设备制造公司继续履行合同,因为在给予其宽限期后,该公司直到1999年12月10日仍未提供8字形烘饼机和包装机设备。
原告认为,中止保证效力的前提条件在被告账户上收到162400德国马克时就成就。
鉴于利息问题,原告在部分撤诉的情况下如下诉讼请求:
判决被告向其返还162400德国马克并支付自1999年12月27日起的百分之五的利息;
被告请求驳回起诉,并保留其在后续程序中的权利。
被告认为,中止保证效力的前提条件尚未成就,因为从其纳的克的资产中支付的分期付款便其无法进行归集,已支付的款项又被从账户中提走了。
州法院认为在证书诉讼中起诉是许可的,但从案件审理方面考虑认为不合理而驳回起诉。
担保证书中所包含的中止保证效力的前提条件,即账号为2006049(绵吉森储蓄所账户上收到的162400德国马克的保证金,尚未成就。
由KDS设备制造公司或者其业主支付的并示注明用途的三笔单项付云消雾散并不能导致前提条件的成就。
被告对于此种收到条款享有合法利益,因为通过这一知款就可使其以简单而且可靠的方法确定其义务的开始时间,因为开始时间是由其自己的文件中产生的。而且对于从经济上保其有可能对客户KDS设备制造公司产生的追索权,被告也存在利益,而仅仅是KDS设备制造公司自己就可以满足法律规定的可能性(法兰克福州高等法院判例集1978年第1188页,第1189页),很明显,收到条款的意义在于,可以使被告确认其义务开始的时间,从以下情况就可以得出这一结论,因为根据这一条款,可以将保证生效的时间改为与担保证书上的日期不同的另一个时间。合同双方当事人并未就另一种通知被告的形式达成协议,即使是原告也可以轻而易举地知道,必须通知被告保证义务开始生效的时间,并告知,收到条款有助于这一目的的实现。
从上述29000德国马克、10000德国马克和38400马克这三笔单项支付款来看,被告无法知道,收到这二笔款项与保证有何关系,而在截然不同的几个日期收到的每笔款项也无法让人联想到这种关系,账号为200604902的账户是KDS设备制造公司会引人注目,无可争议的还有,无论是KDS设备制造公司还是其业主都没有以任何方式通知被告,他们支付的是与保证金有关的款项。
根据担保证书的条文规定,原告不必亲自支付这笔金额为162400德国马克的款项,如果她让KDS设备制造公司支做这件事,她就应当为了其自身利益而审查,是否已经实际支付上述款项,并通知被告有关情况。
直到1999年12月17日发出催款信时,原告才这样做,因此,在这一时刻被告才知道,大约在七个月前就已收到了保证金,但被告陈述,5月份收到的款项在12月份又被从账户上的走了,如上所述,只有当所指定的账户收到162400德国马克时,使保证生效的前提条件才成就,同时,被告才可以知道,此处涉及的也可以使保证义务生效的款项,两者都是可以产生请求的前提条件。而对此原告负有举证责任,并且是通过证书诉讼中的证书来证明,但她并没有能够证明,在所提到的1999年12月这段时间,这笔162400德国马克的款项仍存在于账号为200604902的账户上。即使是现在仍欠缺保证生效的前提条件。对此判决,原告提起了既形式要件又符合期限要求的上诉,并在上诉中继续提出其在一审中提出的诉讼请求。
她请求对她提出异议的判决进行改判,判决被告向其返还162400德国马克以及自1999年12月27日起的百分之五的判决进行辩护。
判决理由:
上诉是允许的,但它在案件审理中却没有获得成功。
本案涉及的仅仅是这一问题,即被告收到的(对上没有争议)总额为162400德国马克的支付款她否产生担保证书中所规定的保证生效所需的前提条件。
虽然被告不得主张,仅在由原告自己支付时才可以使保证生效,因为原告已经合理提示,在欠缺相应约定时,也可以随时由任何一人第三人履行支付义务(民法典第267条)。在合同双方当事人订产的合同中也仅规定,只要支付款到达账户即可,但必须加以证明的是原告确定已向KDS
设备制造公司预支了款项,因为只有从中产生的原告对KDS设备制造公司享有的请求权才可以对被告产生担保作用。面对于原告已向KDS设备制造公司支付款项这一点是没有争议的。
与州法院和由其引用的法兰克福州高等法院案例1978年第1188页的裁判一致,本庭将又方当事人订立的担保协议解释如下:作为保证生效所需用的前提条件,应如此履行支付,即被告应当知悉此事。因为被告对此存在更大的来确认,从何时起它应以保证的形式对事务的履行承担责任。而其前提条件恰恰是它需要知悉已经收到相应的支付款,在本案中已经履行了三次支付,但却无法得出对此已经知识的结论,因为鉴于事实情况是,支付人不是原告,而且每笔支付款也未注明用途(例如根据发票,是由某某支付的预付款),最终还是将三笔支付款相加,以确定是否与协议金额162400德国马克有关,因而被告不清楚如何确定是否对其已经产生了担保义务。即使她从被告提供的(对此无可争议的)账户清单上也无法得出与上述结论不同的其他结论,而且原告也来陈述,从主债务人方面看,支付款也注明可以使被告知悉此事的必要的用途。
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是,当被告于1999年12月知悉上述三笔支付示起原告的支付款后,是否应对事实情况作出其他判断。
本庭并不认为此种意义上的事后产生担保义务是合理的,虽然与州法院的观点不同的是:1999年12月支付的款项是否仍实际存在于账户上,或者—正如被告所陈述的并且未引起异议的那样—早已被提走,并不起决定作用,但本庭有充分理上认为,被告的担保义务不应在事后或者其
知悉协议中指定的账户已经收到预付款时起产生,从而以这种方式方法使被告有可以并且有机会,在可能的情况下,为确保其对主债务人所享有的追索权而对已支付款项的使用进行监督。虽然不能排除,即使在被告已经知悉其担保义务已经产生时,也照样可以从该账户上把钱提走,但关键不在这里,重要的是—如上所述—在现有前提条件下,被告根本不可能进行其所承担的担保义务意义上的监督,那怕是类似的监督也不可能。这一点已经可以从其所承担的账户上的约定不可能作出其他解释,而只能解释为被告为确保其对主债务人所享有的追索权而保留可以进行此类监督的权利—在可能的情况下,可对主债务人以符合规定的方式使用这笔支付款进行监督也属于监督。
总而言之,根据民事诉讼法第97条第1款的规定,驳回原告的上诉。并由原告承担费用。
有关判决暂时可以执行的裁定是基于民事诉讼法第708条第10项、第712条的规定作出的。
伯克尔曼博士 霍纳博士 马鲁恩
(上述这三个判决书都很难找到,尤其是这一个判决,是法官学院老师请人从德国收集来,又请人翻译出来,付出了很多心血,我将这三份很有特色的判决书放在我的博客时,或许能给你带来一些新鲜的感觉)
第四篇:从历史的角度解读中国各时期的中国梦
历史上中华民族梦想 的构建与破灭
班级:政教师范121 学号:1203012012 姓名:魏雪 历史上中华民族梦想的构建与破灭
政教师范121 1203012012 魏雪
【摘要】2012年11月29日,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一经提出,在社会各界引起广泛共鸣。中华民族的梦想不是现代才有的,它和历史一样古老。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就会造就不同的人,而他们就会有不同的梦想。中华民族的的梦想像一代人的的人出生和一代人的死亡一样,形成了,破灭了,继续重构。它生生不息,影响着五千年来华夏民族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中华民族 梦想 重建
2012年11月29日,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一经提出,在社会各界引起广泛共鸣。其实,中国梦的说法由来已久。最早有文献记载的出自宋末诗人郑思肖(12411318年)的诗《德枯二年岁旦二首》中的其一:“力不胜于胆,逢人空泪垂。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日近望犹见,天高问岂知。朝朝向南拜,愿睹汉旌旗。”这首诗表达的是一心梦想着要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愿望。当然,中华民族的梦想不是近现代才有的,它和历史一样古老。从我们中华民族形成之初就有雏形,伴随着历史的变迁中华民族的梦想也在不断变化演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梦想。中华民族的的梦想像一代人的出生一代的人的死亡一样,形成了,破灭了,继续重构,生生不息,贯穿于历史发展的始终,影响着五千年来华夏民族的传承与发展。
一、原始社会的中华民族梦
原始时代,女娲补天,有使华夏人种滋生繁衍的梦想;神农尝百草,有着使人免于饥饿贫困和疾病痛苦的梦想;黄帝有统一中原,一统华夏的梦;他们的梦虽然源于传说,但却是对历史上中华民族梦想的一种抽象与具体兼而有之的体现,他们的这些平凡而朴素的梦想影响着我们华夏民族的繁衍生存。原始社会中华民族梦想无疑都是十分具有中国民间和民生特色的梦,但却是宝贵的民族梦想之魂。
二、奴隶制社会中华民族的梦想 夏商周是我国的奴隶制社会。夏朝的建立是中国第一次实现大一统,这次统一的实质是用血 辛向阳 《中国梦的历史演进及其启示》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北京100732 脉传承替代禅让制。此时,国家已经出现,阶级已经形成。这时统治阶级的梦想是天命所归、天子独尊、统治万年,他们规定终身制和世袭制作为那个时代最高的天命、礼法和准则;他们说这就是天道,任何人都不得违反天命。当时西周实行分封制,通过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并逐步构织出遍布全国的交通网络,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即“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土地全归王室所有,黎民百姓任其奴役宰割。但正是因为这种特权,历史上出现了夏桀、商纣、周幽这样极端腐败、实行暴政的君王。于是诸侯群起,争夺霸权,“治国平天下”成了那个时代最紧急、最迫切的政治课题。为了探索“治国平天下”的方法,“百家争鸣”的政治文化格局就在华夏大地上应时出现、应运而生,一时间产生、出现了像老庄、孔孟、荀韩等众多圣哲贤能之士,对天下大事各抒己见。如果说小国寡民,无为而治是老子的中国梦,那么天下大同应该是孔子的中国梦,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则是孟轲的中国梦。他们积极推销自己的主张,著书立说,最终成一家之言。
三、封建社会中华民族的梦想
(一)大一统梦
自秦始皇结束春秋五百年来分裂割据的局面,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国家起,封建制在我国延续2000多年,为中华民族的农业文明奠定了基础,也为多民族人民的融合提供了条件。秦朝灭亡后,汉朝为了休养生息,遵循黄老无为的思想。到了汉武帝时期封建社会进入鼎盛时代,迎来大一统时代。这个时代需要一套理论体系保持这大一统,董仲舒的理论便应运而生了。董仲舒奠定了儒学在中国两千多年来思想意识形态领域里的主导地位,中国封建社会不管怎样改朝换代,儒家思想却一枚相传,中华民族始终保持大一统。
(二)天朝之梦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作为一个大国,不可能完全断绝与外界来往;有些朝代甚至对外交往频繁。这些交往最显著的特点是以天朝上国和文明中心自居,来者是臣服朝贡的蛮夷。但在看到交流盛况的同时,不能忘记它的思想底色是“万邦来朝”。这种关系是以儒家的华夷之辨为思想基础的。《论语·八佾》中言道:“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孟子》中也说:“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学界公认,儒家建构的是文化民族主义。只要夷狄接受中华文明,就可以同化为诸夏的一部分。如果拒绝教化,那就永远是野蛮的夷狄。这些信条的作用是复杂的。一方面,它是最大的民族——汉族的思想融化剂,出自《 诗经.小雅.谷风之什.北山》 而且泽被东亚,提高了周边国家的文明水平。另一方面,它又是封闭的思想堡垒,使中国人丧失了多次接受外来先进文化,推动社会转型的机遇。如清乾隆帝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伴随着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天朝上国观念经历了初步动摇、再次动摇、初步崩溃和彻底崩溃四个阶段。天朝上国观念在晚清的崩溃有其必然性:晚清自身的经济与政治条件的变化;在与外来文化发生接触中,出现了一个与原来文化完全不同的参照系统,人们由此发现了自身文化的弱点和不足;鸦片战争以来清王朝的腐败无能,割地赔款,造成了人们对自身文化信仰的动摇。
(三)救国图强梦
甲午战争后,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为挽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与努力。其中有资产阶级改良派主导的维新救国运动、有农民阶级领导的扶清救国运动、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救国运动、有资产阶级实业派领导的实业救国运动、还有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激进民主派尝试的思想救国。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五大救国运动中,我们不难看出:近代中国在没有民族独立的前提下,实现以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的近代化是不可能的;不论农民阶级还是资产阶级的各个派别,由于自身的局限,都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正如毛泽东同志指出的:“中国人向西方学得很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总是不能实现。多次奋斗,包括辛亥革命那样全国规模的运动,都失败了。国家的情况一天一天坏,环境迫使人们活不下去。怀疑产生了,增长了,发展了。”事实说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要解决中国发展进步问题,要实现中国人民富强文明的梦想,必须找到能够指导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革命的先进理论,必须找到能够领导中国社会变革的先进社会力量。
总的来看,20世纪中华民族的梦想简单化、条理化、明朗化、系统化了,不像以前那样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统治阶级自私而狂妄的梦想居于主流地位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四、社会主义社会中华民族的梦想
(一)独立之梦
3543 张立胜 《试论天朝上国观念在晚清的崩溃》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北京
100875 广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7期
《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 1993年 第1471 } 1470页
辛向阳 《中国梦的历史演进及其启示》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北京100732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因为,“无论是当时的国民党,还是其他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政治派别,都没有也不可能找到国家和民族的出路。只有中国共产党才给人民指出了中国的出路在于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反动统治,并进而转入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中国人民在救亡图存斗争中顽强求索的必然产物。从此,中国革命有了正确前进方向,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精神力量,中国命运有了光明发展前景。中国产党成立后在华夏大地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领导中国人民不断探索救国救民道路。在这场前无古人的伟大革命中,中国共产党从踊姗学步的幼年迅速成长起来,经历过一次又一次血与火的考验,先后领导了土地革命,又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下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后来又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
(二)复兴之梦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随着另一场梦的破碎产生的。长期以来,中华文明以其独有的特色和辉煌走在了世界文明发展的前列,为世界文明进步作出过巨大的贡献。然而,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随着近代工业革命脚步的加快,中国很快落伍了。固步自封的封建统治者仍然沉浸在往口的辉煌所造就的梦想之中,等待着“万国来仪”。不料,等来的却是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等来的却是亡国灭顶之灾。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绝不会将自己的命运任人摆布,更不会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而无动于衷。在西方列强和帝国主义入侵下随之而兴的,是中华民族民族意识与民族精神的唤醒,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国梦的提出。
总书记的话可以看出,中国梦是复兴的梦、中国梦是时代的梦、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中国梦是人民的梦、中国梦是强国的梦、中国梦是富民的梦、中国梦是创新的梦、中国梦是攻坚的梦、中国梦是奋斗的梦、中国梦是出彩的梦。中华民族的复兴梦开始,为了中 6
67《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人民日报》1981年6月27日
李捷 《“中国梦”,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 2013年1月4日《光明口报》17版中国社科院副院长、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人民日报》1981年6月27日
李捷 《“中国梦”,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 2013年1月4日《光明口报》17版中国社科院副院长、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 汪金友 《十解“中国梦”》 [N] 人民公安报,2013-328.汪金友 《十解“中国梦”》 [N] 人民公安报,2013-328.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改革开放,并把改革引向深入;大力发展高科技,走科教兴国之路;以民为本,关注民生,搞好惠民工程建设;健全民主与法制,加大反腐倡廉力度。人人都有梦想,人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和奢望,人人都想过上辛福美满、殷实富裕的生活。只有在中国这个大家庭里不懈努力,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加快步伐建设好我们的国家,多为民生事业出一把力、建言献策、凝聚智慧和力量,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强国之梦,也才能让中华大地上成千上亿个家庭实现各自心中所追求的梦想。【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讲话 [N] 人民日报 2012-11一30.[2]肖贵清 《思想理论高度引领“中国梦”的实现》 党建 [J] 2013(2).[3]唐洲雁 《凝心聚力共筑中国梦》 [N] 人民日报 2013 3 28.[4]《“中国梦”必将成为时代强音—访中共中央党校原常务副校长郑必坚》 [N] 解放日报,2012-12 3.[5]《价值观念构建是“中国梦”的关健—访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陆建德》[N].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3 2 [6]康来云 “中国梦”是人民的梦[[N].贵阳日报 2013一25 [7]梁丽萍 《百年沦桑“中国梦”》[N].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3 2 30 [8]汪玉奇 《中国共产党人与中国梦》 农业考古 2013 1
第五篇:从历史的角度解读中国各时期的中国梦
从历史的角度解读中国各时期的“中国梦”
(2013-05-31 09:11:24)转载▼
一、中国古代圣贤的“中国梦”
有梦想就有未来,没有梦想就没有未来,中国人从古代一直到现在其实都是靠梦想在支撑着。中国古人的梦,有几大家,孔子的儒家思想,儒家的创始人,也是影响中国人最大的。在1949年之前,中国人都是在儒家孔子的影响下走过来的。孔子的梦想是什么?孔子的梦想是天下大空,四海之内皆兄弟,大家不分彼此。孟子的思想,老有所养,互相之间有一种救助思想。墨子也是中国很重要的思想家,墨家的理想什么?人人平等,不分彼此。老子的理想什么呢?是小国寡民,鸡犬之声巷闻,而老死不相往来,这当然也是一种生命的境界。现在讲,在城市里面生活觉得城市里面太嘈杂,一点宁静感都没有,可能还向往老子的小国寡民的状态。庄子的时候,逍遥复逍遥。这几个都是中国古代当中最典型的梦想。
二、中国古代朝代的发展情况
历史上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建立了大一统的帝制国家,在帝制的体制下,皇恩浩荡。农业社会,大家都是农民,没有其他东西,从秦始皇开始2000多年走下来,基本上中国社会就是属于比较安宁的农村社会状态。中国当时的官僚阶层和今天的官僚阶层很不一样,从秦汉之后,中国的官僚阶层基本上通过严格的查举,查举和今天的体制是一样的,属于领导考核。查是从上面往下进行考察,举是从下面推举。查举制度一直从西汉到了三国时期,一直都是查举制度选择官僚阶层,选拔干部。在南北朝之后,特别是到了隋唐以后,中国建立了另外一个比较清廉的制度,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好像是一个很坏的制度,其实不能这么讲,科举制度是最严格的。科举制度一直从隋唐开始建立,到了1905年废除,在这个过程当中,科举制度为中国考察选拔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
科举考试和今天的高考、教育考试还不一样,科举考试纯粹是今天的公务员考试。中国古代,中国知识人的最大梦想是金榜题名,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没有遇到大的挫折和问题。可能中国历史上讲农民起义好像是在破坏社会的稳定,其实想一想,从陈胜开始中国社会真正大规模的起义不出十次,一直处在一种很稳定的状态。
到宋代,到明朝,基本上就已经达到一种极限了,这个时候就开始有西方人到中国来,看到中国不得了,中国当时的发展态势,政治架构和社会清廉,老百姓的精神面貌,在十七世纪的时候,西方人就认为中国是最好的。中国就像现在的美国,中国什么时候发展到美国那样就好了。西方哲学家一直讲,什么样的社会是最理想的,从希腊开始,亚里士多德、贝拉图都讲,当然最理想社会就是哲学家治理国家。哲学家治理国家只有中国实现了,中国通过严格的科举考试选拔官员,一个小县长都是进士出身,在西方人看来这就是不得了的,但是恰恰又是西方人来了之后,中国原来的这样的一种农业文明的梦想开始破碎,中国要走向一条新的路。
三、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社会状态
中国开始变了,中国的变化在哪?近代中国的路径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呢?简单的讲,近代中国如果不和西方发生冲突,不和西方发生交往,中国可能就会沿着宋代、明代走过的路这样继续走下去。但是后来中国问题发生在哪呢?如果学过历史就知道,西方发生了一次很重要的新生产工具的改变——蒸汽机的发明,纺织工业的发展,一下子提高了西方社会的生产力。生产能力提高之后产生一个很重要的后果——产能过剩。过去中国是一种短缺经济状态,20年前中国人是无论如何不能理解产能过剩这种困境。经过这20年的发展,中国人现在终于明白产能过剩了比产能短缺还难受。一直在讲要保GDP,保经济增长一定的比例,如果不保住比例,就会造成大量的失业人口。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寻找新的市场转移产能,过剩的产能投到了非洲、亚洲。
中国在16世纪、17世纪成为西方的目标市场,大家知道有个概念叫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它在中国的东南沿海一带发生。最近几十年,西方的产能过剩,转移到我国,但是它面临一个问题,中国可能不需要那么多,我国市场的消化力并不够,十几年前名牌的高仿,现在在中国市场就不大了。
在16世纪、17世纪的中国就是这样。在这个过程当中西方的思想观念、西方的生活方式都在深刻的影响着中国,但是中国没有发生一个大的变化,没有发生价值观的变化,还没有产生一种新的梦想,中国梦在这个过程中还没有,因为中国处在帝制时代,它的市场发育不充分。帝制时代比较稳定,在农业文明状态,中国有四大阶级:市、农、工、商构成了过去两千年的人口的基本状态,这四个阶层完全覆盖了中国社会。这四个阶层当中去注意一下农、工两个阶级是中国人口的最大的,但是这两个阶层在中国的帝制时代没有消费力,那么统治者管的也就是市和商两个阶级。商在中国两千年间一直处在抑制状态,不让它发展,从西汉开始,就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为什么要重农抑商?因为中国的商业资本只要给它一点空间,它马上就可以积聚财富。怎么不让它发展呢?实行国家垄断,过去知道盐铁专营,今天盐铁不专营了,铁20年前就可以做钢材生意,铁已经不专营了,盐现在国家也是国家专卖,已经不能成为暴力的产业了。朝廷要管的只剩下一个阶级是士阶层,就是读书人加官僚系统。
西方的东西传到中国来之后,中国的市场没有办法去扩大接纳西方的产能,只有一个阶层是属于政府管的,农民没有力量,工人没有力量。中国到了康熙,乾隆年间已经非常的繁荣,当时的经济总量是占全球经济总量的36%还要高,那么第二名,从第二名到第10名加起来的综和都达不到中国的经济总量,但是康乾盛世不包括消化西方提供给中国的新的东西,那就是西方的工业文明、工业的产能过剩。在这个过程当中,贸易的原则影响着中国。
四、晚晴时期“中国梦”的变化 当西方和中国接触了,西方开始寻找中国的东西,中国的初级产品对西方人有巨大的吸引力,比如茶叶、丝绸和瓷器。到了17世纪、18世纪,西方人下午茶的习惯,那就是中国的茶叶在起作用。另外中国的瓷器,本身当时中国人把它作为工具的时候不是非常讲究,西方人就非常讲究。这就形成贸易的不均衡,全世界的白银都到了中国来,那么怎么办呢?西方商业在寻找一个东西来解决,就是鸦片。到1820年之后,鸦片在中国已经泛滥,原来在中国积攒下来的白银,统统又流回西方。发生问题之后就是解决中国贸易不均衡的问题,应该是打开国门让西方资本来开发中国的市场。但是近代中国面对西方贸易不均衡的时候仍然是拒绝外国资本进入中国。1793年,英国的马德尔尼代表英国政府到中国来谈这个问题,希望中国能够和英国建立一种正常的国家关系,让英国资本进入中国内地。1840年贸易严重不均衡,中国不愿意打开国门,英国人就采取强制的办法——第一次鸦片战争,签订了《南京条约》,第一,割让了香港。第二,开发五个通商口岸。五个通商口岸,外国人在这个地方用西方的生活方式、文明方式,在影响着五个通商口岸,而这五个通商口岸向他周边辐射使中国人慢慢知道了西方,知道了中国原来农业文明之外的不一样的东西。1840年之后,中国社会在慢慢变化,但是作为统治者,仍然不愿完全开放中国。特别是满洲人的统治,不愿意完全开放中国。1858年开始,英国、法国、美国、俄国这四个国家要求中国继续开放,长江以南都得开放,长江以北也要有选择的开放。到了1860年,英法联军从南边过来,在张家湾安营扎寨,要求扩大开放。1860年战争打完之后,中国政府和英国、法国达成了一种新的条约——《北京条约》。中国在这个时候才同意和英国、法国、美国、俄国等西方国家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建立外交关系的同时,也允许外国资本到中国来,允许外国人在中国有限度的发展经济。那么从1860年之后一直到1894年,中国人梦想什么呢?是在追求富强。这34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很重要的阶段,后来叫洋务运动时期,经过34年的发展中国人确实在这个过程当中建立了一个近代的工业基础,中国梦从这开始和原来不一样了。原来中国人梦想小国寡民,一种宁静的农村生活。到了那个时候开始开始觉得应该富强起来,应该坚船利炮,1840年代一个很著名的思想家魏源就告诉中国人,中国应该有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军队。
但是这34年的发展,忽略了在经济增长的同时,政治的文化的有没有变化,当时中国相当多的知识人就已经建议,不能只发展经济,要注意到经济背后的政治和文化。到了1894年中国又发展起来了,达到亚洲第一,世界第二,中国的综合国力也达到亚洲第一,世界第二。
但是1894年中国和日本打了一场仗,中国败了。这引起中国很强烈的反思,中国的知识精英觉得自己经济强大,为什么打不过一个小小的岛国?在这个过程之中,中国知识精英反省就是中国仅仅关注了经济的增长,没有注意到经济之外的问题。《马关条约》签订之后,中国就开始另外的变化,中国人的梦想注入了一种新的因素,就是1895年开始的维新运动,维新运动简单的讲就是改革中国的政治架构,改革国家管理方式。在1894年之前,中国的管理方式完全是大一统的方式,1894年之后允许地方可以按照地方的特色。1895年之后发生变化,中国人觉得可以像西方一样走向地方自治,还可以走联邦体制。联邦体制,这也是近代中国人的一个重要的梦想。1895年之后中国的变化是还要寻找另外一种教育的改革,一开始讲的在两千年的帝制时代中国只有考科举,并没有去对人民进行一般教育。中国古代的教育纯粹是私人化的事情,没有人组织教育,大概1949年之前,中国的私塾教育仍然很多。中国的教育体制也随着甲午战争失败,慢慢发育起来,到1897、1898年的时候完全是今天的教育。全国的新教育,各个省建立高等学堂,各府建立中等学堂,各县建立小学堂,1895年到现在为止不过100多年的时间,这一套纯粹是西方化的东西。
在这个时候中国人的理想,中国的梦想在1895年之后发生了一种巨大的变化。1895年的维新改革一直走到1898都没有问题,但是1898年发生了一场政变,这场政变扭转了发展的过程,发展过程紧接着发生1900年的义和团的事情。但是不管怎么讲,中国人追求富强,追求现代的这种梦想在这个过程中被打乱了。《辛丑条约》之后,中国人又开始了一种新的变化叫做新政。仅仅追求富强不行,仅仅追求西方的教育也不行,那么中国的问题在哪?中国的问题在政治。1901年之后中国政治上改革就是重新建立了现代的教育体制,现代的司法体制,1901年开始进行教育改革和司法独立的实践,这两块是1901年之后中国发展最快。
这种发展对中国来讲经济也发展了,也富强起来了,政治也开始改革了,但是到了1904年,中国的事情又发生变化,甲午战争十年之后日本打败了俄国,在中国的东北地区打的叫日俄战争。当时俄国人在义和团运动当中趁机把东三省占住了,战争结束之后不愿意退出,俄国人占领东三省,这严重影响了日本通过东三省往欧洲去的路径,日本在甲午战争之后要求中国割让两块地方,一个是割让台湾,一个是割让辽东半岛,那不仅仅是扩大一个土地的问题,它最主要问题是日本在1867年的立国册当中,日本的目标就是踏上大陆和欧美诸强竞争,踏上大陆它就有两个踏板,一个踏板就是台湾,把台湾作为一个不沉的航空母舰。另外一个,通过辽东半岛往东北去,往西伯利亚去。本来辽东半岛在1894年实际上已经割让给日本了,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中国的政府后来又通过俄国、德国和法国的影响力,叫做三国干涉环辽,要求日本把辽东半岛还给中国,中国多付了三千万两银子,日本仍然没有办法通过东北这么来走。但是在1904年之前,日本可以通过中国政府从这出去,而且甲午战争之后,朝鲜独立,不再和中国有特殊的关系,而此时朝鲜和日本恰恰建立了更友好的关系,日本可以通过朝鲜往西伯利亚去。但是俄国人把东三省占住了,日本的利益受到极大的影响,于是日本人就在1904年很轻松打败了俄国。日本胜利、俄国失败这一点对中国人影响非常大,当时中国人普遍在想,日本只有6千万人,不到1亿人,中国有4亿人,俄国也是1亿多人,人家几千万人可以在十年的时间内打败亚洲第一大国,打败欧洲第一大国,日本为什么有这个本事?中国的知识精英就想,因为日本是一个立宪的国家。日本的宪政是君主立宪,中国可能也应该通过君主立宪解决问题,那么什么叫君主立宪?君主立宪就是说,君主也必须在宪法的范围内去活动。现在讲法制国家,君主也应该在宪政的分范围内活动。
那么怎样来建构这样一种君宪的国家,其实今天可能讲起来很复杂,实际上也很简单,有点像今天讲的现代企业的建构一样。从秦始皇开始,中国的帝王一直都在想着皇权永远,秦始皇一世、二世、三世这样永远传下去。汉朝的皇帝也好,唐朝的皇帝也好,明朝的皇帝,每一个朝代的皇帝其实都这么想的。如果回头仔细去研究这些地方,可能各个都是很勤奋,很想把自己的国家做好,因为什么呢?因为是他的家,家天下背景下,国就是家的放大,但是为什么没有治理好?为什么中国两千多年前这么帝制状态,稳定是稳定了,但是怎么没有发生资本主义的发展,怎么没有这么一种变化呢?特别是到了近代是后,为什么发生这么多的动荡混乱,不断的和外国人打,打了就打败。真正一次胜利,近代打了那么多的对外战争,胜利只有一次即抗日战争。前面的战争全部都是以失败结束,为什么呢?这里就涉及到国家的根本的制度,因为不是一个宪政的国家,是一个君主专制的国家,君主专制是皇帝老子说了算。皇帝说了之后,他说的就是最高的原则,大家都没有办法解决,一言九鼎。
宪政什么意思呢?宪政要解决的就是和现代企业制度一样,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清朝要宪政改革,君宪改革,首先应该确认清朝是爱新觉罗家族的清朝,这一点不可能去动摇,不能说谁想当皇帝就当皇帝。这样要解决清朝的产权所有,产权归爱新觉罗家族,但是宪政的原则要产生另外一个东西就是经营团队的专业化。第一条,要有一个专业的经营团队,要成立一个责任政府,这是宪政改革的最重要的一点,替皇帝去处理国家的具体事务。
第二条,有一个议论和监督的机构,其实宪政今天讲的很复杂,君宪体制很复杂,说到底就是两个机构,一个是责任内阁,责任政府;一个是议会。那么晚清,当1895年中国人看到日本在十年时间打败了两个大国之后,中国在这个时候就往这个方面发展。1911年的5月8号,清政府宣布成立责任内阁,那么这个责任内阁它就是一个职业团队,职业经理人,但这个时候发生一个大的问题,13个内阁成员9个不是皇族就是满洲贵族,来自于平民出身的这种只有4个,因此立即引起了全国的反对。再加上第二天新政府又宣布一个叫做铁路干线国有,铁路干线收为国有,当然这个事情也比较复杂,本来中国的铁路没有,1895年的《马关条约》规定里边有一条,日本臣民可以到中国来办厂,外国资本自由进入中国,按照这条规定,外国资本在1895年之后来投资创办的中国的这种铁路和矿山,铁路在1895一直发展到1903年,中国的铁路基本上都是外国资本,八年的时间中国的铁路发展非常快,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中国的民族资本也在这八年过程之中慢慢的成长壮大,成长壮大中国资本要求也能够进入这样一种铁路的领域。1903年清政府改变了这个政策,可以允许中国的民间资本也进入铁路。像广东、浙江、福建,这种有侨资的地方资本比较充裕集资修路就修了,但是有的地方,特别是四川就在这个过程当中没有办好,四川在这个过程之中集资的钱修路不够,但是也没法退回去,因为只要一集资就产生了成本,吃饭总是要吃,开销总是要开,那么这个地方这些集资来的钱就把川汉铁路总司拿去投资、买股票,放在钱庄里面生息,就等于现在去买基金。铁路没有修好,钱也就耗掉了,特别是买了股票,这种状态就是个巨大的社会风险,金融风险和政治风险。
因此从1906年开始,清政府就发现这里边有问题,要改革。到了1911年由于中国处在政治改革状态,国际信誉比较高,当时的世界银行给中国贷款,用中国政府的路权做抵押,四国银行的钱来冲销原来从民间集资过来的钱物,这种本来是一件好事情,结果四川涉及到每一个人,一下子就闹起来,历史叫“保路运动”,本来是中国的宪政梦想,本来可以在1911年达成了宪政梦一下子破灭了。武昌发生起义——辛亥革命。一年之后,清朝的皇帝就退到了紫禁城,到1924年又被赶出宫,中国就没有皇帝了,从此之后中国人民君主立宪的梦就不在再想了。
从那之后中国还能有什么梦?1901年,梁启超就分析过世界政治格局,世界上政治格局其实只有三种体制,一个就是民主的共和,没有君主的。这种体制就是美国的政府体制。另外一种就是君主专制,君主专制就是中国的、俄国的。还有一种就是君主立宪,君主立宪就是有君主来领导的这种立宪,那么就是英国的、日本的。所以梁启超1901年就讲到了这三种政治架构,中国人当时认为最好的就是君主立宪,结果弄了个十年的改变,最后把皇帝弄没了。把皇帝弄没了,中国只剩下一条路,民主共和。
1912年重新建构的中华民国,就是一种民主宪政,民国的前半段,从1912一直到1927,它是完全的延续晚清新政宪政建立一个民主的架构。当然在这个过程当中也发生了很多挫折,像1915年袁世凯的帝制复辟,帝制复辟之后重建共和,重建共和之后到了1920年代,中国的问题就更复杂了。从1924年开始,国民革命在南方崛起,中国已经发生了本身内部的动荡,另外当时的国际格局有一个大的变化,1917年苏联革命之后,苏联在建构一个新体制。那么1917年俄国人建构的一个新的政治架构,它确实当时让中国一看,原来前面几十年学西方可能有问题,学西方没有学像,而且使中国衍生出来很复杂的贫富的问题,阶级冲突问题。那么到了这个时候,俄国人建立的苏维埃方式,所有的官员是通过选举产生的,每一个人民都享有监督的权利。这一点对中国的经济,对中国的政治,冲击影响非常大。
五、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梦”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从1921年开始经过28年的变化,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就实现重构一个新的社会主义国家梦想。
社会主义在这个过程当中,究竟怎么来评估,可能在中国梦当中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为什么社会主义的理想能够从苏联传到中国来,这和中国的传统有极大的关系。中国传统孔子的儒家思想当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人人平等,天下为公。这一点可能是中国的理想。
因此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中国人在比较期待天下为公,人人平等。这一点恰恰是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的一种理想。但是过去60年的社会主义实践,确实有很多的问题,但是相信改革开放的这种大背景下,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思路,发展的地方带动落后的地方,一部分人富裕带动大家共同富裕,追求富裕,追求富强。
中国人当然还有梦,平等的梦想,中国人在近代以来怎么从追求富强,慢慢一步一步的富强之外还应该追求的社会平等,社会正义。可能讲的不对的地方,大家再批评,再讨论,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