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梁信军最新内部演讲:关于未来机遇,我有三条建议

时间:2019-05-14 19:04: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干货】梁信军最新内部演讲:关于未来机遇,我有三条建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干货】梁信军最新内部演讲:关于未来机遇,我有三条建议》。

第一篇:【干货】梁信军最新内部演讲:关于未来机遇,我有三条建议

【干货】梁信军最新内部演讲:关于未来机遇,我有三条建

岛语本文系复星CEO,正和岛岛邻梁信军,于11月29日在浙商少帅会、《浙商》杂志主办的2014首届中国民企少帅大会上的内部演讲。他告诫年轻人,要学会看大势,搞基金不好玩;提醒企业少帅要有大视野,全球融便宜的钱。此外,他还特别解读了如何找到便宜项目、如何把握未来基于的方式方法,干货颇多,非常值得一读。

企业是一定要适应客观环境的,作为年轻一代的接班人、掌门人,需要从战略角度思考企业应该怎么发展、怎么培养、怎么培育。

战略问题很复杂,有很多模型,归结到底,其实还是很简单的。

第一,要思考怎么样拿到长期便宜的钱,如果资本始终比别人便宜,肯定技高一筹。第二,怎么保证自己拿到便宜的项目,无论做产业,还是做投资都是一样的;第三,怎么样不断升级换代自己的产品结构、投资资产结构;第四,怎么确保自己在人才上具有竞争力。资金问题

目前来说,上海资金成本比浙江便宜。二十年前,很多创业企业拿到年利息18%,我当时还觉得非常便宜,但是现在想想不可思议。

新一代浙商有语言优势、有国际眼光,希望大家能够更加开阔的思考、全球去看。如果全世界去看,未来5年也罢、10年也罢,钱是不缺的,特别欧洲、日本资金非常便宜,所以能够在欧洲、日本建立借钱的通道或者买钱的通道。美国国债利率比中国平均低两个百分点,未来五年当中美国非常便宜,所以买5年期信贷或者融资产品,选美国很划算。而欧洲比美国低一个百分点。日本则是长期很便宜,10年期利率0.5%左右。所以有什么本事或者有通道,从日本和欧洲融资,企业成长会很好。谈谈融资

首先,产业资本的融资方式,就是所谓做实业的方式。企业不是完全依赖银行融资,我们拥有相当大量的债券。其次,非人民币融资,在境外融资比较便宜。如果做传统融资得考虑多渠道融资。再次,股本性的融资。另外,投资机构的模式,基金的模式。其实搞基金一点都不好玩,千万不要觉得发起基金的日子更加快乐。发基金之后若干年,直到基金把钱还给股东,这些年当中有的是压力,绝对不会有快乐。浙商有很多资金,但是,他们把钱放在你这里,期望收益率保底15%以上,尽管你不会告诉他你会是保底的,但他心目当中觉得及格的标准就是15%,如果15%不到你下次基本上融不到他们的资。最后,巴菲特融资模式,以保险为核心的投资。复星有五个保险公司,中国大陆两个、香港一个、欧洲一个,美国一个,保险浮存金1450亿。保险金的成本应用是有一定限制的,不是说你把全部的钱投在房地产或者资产类,大部分投在70%甚至70%以上投入在固定收益里。所以保险金成本是低的,但是使用范围也是有限的。比如说保险金不太喜欢投在PE、VC项目上,所以PE、VC很多新项目不能用到保险金。但总的来说保险金成本相对比较低。

我希望,所有的年轻朋友考虑自己家族、企业的资金来源能够在全球比较,不是简单地盯着浙江、上海,你要看看全球,全球能以更低的利率融到的钱还很多。如何找到便宜的项目?

你在看所有资金投向的时候,要全球比较机会,不要几个朋友吃顿饭,听说这个项目好得不得了,很便宜,立刻就买了,这是不行的。

企业出海有五种方式——

第一,中国动力嫁接全球资源的模式; 第二,到海外买便宜的钱;

第三,到当地投资平台公司,不要派浙江人、中国人用出差的方式到海外看项目,做决策,这种决策一般证明是很仓促的,作为到海外投资,除了一开始用自己的本地人出差去投资,将来尽量用当地人,一开始用中国人出差投资,将来用当地人决策;

第四,和老外一起到中国发展生意,不投资全球部分,只投资中国部分;

第五,产能出口的问题,制造业把产能输出到海外去。升级资产结构

最后,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怎么找到那些行业,中国将来是全球最大的市场。简单一句,关于中国经济的看法,如果你把中国经济想象成一个制造中国,你看到的都是风险,你看到的都是困难;如果你把中国经济看做是消费中国,你看到的几乎都是机遇;如果你把中国看做是资本中国,你看到的机会更多了。

关于消费中国,消费中国最重要最值得看的就是中产阶层。当前中国城市消费31%是中产阶层和以上消费,8年后有81%是中产阶级消费,所以国内消费主体6到8年后就是中产阶级。所以投资中国的消费最重要是投中产阶级相关联的消费。这里包含了升级消费、体验式消费,个人金融。第二,个人金融,中国家庭有非常大的机会,在大幅度提高个人家庭金融资产的配置。未来完全有可能像欧美一样达到60%,个人金融关联的资产将来上升非常快,如果金融机构学不会做B2C生意,将来金融机构没有增长的。

第三,体验式的消费,恰恰是我们这些80后、90后、00后创业者最容易做的,因为你们非常在意客户的感受,这是老一辈企业家不太在乎的地方。比如说旅游、医疗、美容、餐饮服务。另外,影视一块,中国规模全球第二大,三到四年将超过美国了,成为第一大。

除此之外,移动互联网是非常值得投的,网络上比较牛气的都是搞互联网和互联网投资,我们搞传统行业腰杆直不起来,人家涨的比较快,我们作为传统龙头企业积累资金,完全可以投这些公司。超越父辈的眼光

浙江的企业为什么做的好,也没有资源,用的钱特别贵,浙江企业为什么能够发展?主要靠人,首先是企业家;第二,靠企业家团聚了一批职业经理人,想事业超过父辈,不要考虑什么新模式。模式很重要,但真正重要的是找到最好的人,如果身边有好的人完全可以超越父辈。

我们创业到今天也没有什么技术,也没有后台老子对我们特别好,主要靠团队,所以今天复星也是把团队作为核心资产。我们的策略就是把平台划小,划出几十个平台,有一些按照行业分,有一些按照区域分,通过把每个平台可以划的很小,有一些平台只有七八个人,有的平台有一百七八十人,每个平台塑造合伙人,合伙人可以分享收益,有自己的人力资源的决策权,控股权是我们的。

这个基础上确保激励充分的同时约束要够,保证利益风险共担,风险共担很好的方式就是跟投,复星任何一个项目投资合伙人必须跟投1%,如果他没有钱,谁投资决策支持他的人,投决会的成员举手表示支持这个项目,他投钱,你的风险得和我捆在一起。

我想,你们要超越父辈,第一,要有全球眼光。第二,始终关注怎么弄到更长期的便宜资本,在全球找更合适的投资机会。尽管你在家族当中有传承,但是还是要不断优化、升级家族的资产结构,不能抱着这个结构终老。第三,更重要的时间精力花在人才方面,这样才有机会超越父辈,有你自己的辉煌。互动环节:

朱仁华(《浙商》杂志社社长、浙商少帅会创始人):每次听梁信军演讲,我们都很有启发,因为他站得非常高,从全球角度看中国,对我们很有帮助。首先问梁总,2014年复星在海外收获了多少资产?花了多少钱?

梁信军:今年在美国投了22亿美元,欧洲20亿美元,其他地方10亿美元。关于未来的机遇,我对大家有三条建议: 第一,传统产业确实要快速从制造业升级到服务业,如果还抱着制造业不放,不从制造业往下延伸,将来日子一年比一年难过。

第二,把家庭的资产或者公司的资产逐步向全球配置,我认为这个比例最起码要占到10%~20%。

第三,从找项目,找模式,逐步转向找人,40%的精力花在找人,而不是找项目上,公司成长更快。

刚才提到中小企业怎么活的问题,互联网时代小企业比大企业活的滋润,第一,小企业变化非常快;第二,小企业非常在意每个客户的体验。所以互联网时代给中小企业带来了更好的成长和竞争能力。比如在过去,大企业做IT系统,投资几千万元、上亿元,现在一个云端,几百万元就可以创业了,而且可以做成全球最大的社区通讯系统。这在过去是完全不可思议的。

食品这个东西和互联网关联比较大,我们最近也在考虑冷链物流的问题。像金枪鱼可以零下60度冷藏6天,现在的做法是在海上卖给日本人。中国有这么多中产阶级家庭,喜欢吃纯野生、没有污染的远洋深海鱼,有互联网后他们可以通过网络预定,我们分割好快递到家,6天时间足够了。问:这一年其实BAT对影视行业都有非常深入的涉足,您前段时间也提到华谊兄弟想收购美国的一个影视工作室,复星集团非常重视,为什么对这个工作室这么重视?第二,随着影视行业快速发展,数字音乐发展也是挺快的,怎么看音乐市场?

梁信军:影视行业今年非常热闹,主流的是三种方式,第一,全球化的做法,我们这样做包括大连万达他们也在做,这是一类方式。第二,本地大投入、大产出做法,像华谊都是典型的例子。第三,用新锐导演,没有名气的演员,小制作,大票房,资金都是众筹的,这个方式阿里的做法也是非常典型。每个方向都能够成功,关键在于影视市场非常大,中国在影视院线票房市场3到4年后将超过美国。而票房后的市场,咱们和美国距离非常远,美国票房后的市场大概相当于票房规模的10倍左右,咱们非常小,所以围绕整个影视的产业链有非常多可为的地方。

我们投影视制作是第一步,下一步往影视金融布局,围绕影视产业链,复星将全方面布局。

第二,音乐变化非常大。天王级的卖100万张唱片,发黄金唱片,1000万张就是黄金唱片。现在都是自动下载了,但是演唱会变成了体验式的消费,听再多的歌还是觉得去演唱会比较爽,所以演唱会变成盈利的主要方式,唱片变成演唱会的宣传方式。但是我觉得,音乐领域我们在找好的盈利方式。有很多社区音乐的服务还是非常重要的,集聚人流、集聚人气,所以找到好的盈利模式固然好,如果没有找,能凝聚几百万、几千万活跃用户也不错,对这个东西我兴趣非常大。问:您说企业找项目是一部分,更重要是找人才,找人才是找中高端人才,您觉得这方面人才如何来培养?您觉得未来的线上教育,包括中低层员工教育,未来是什么样的发展趋势?

梁信军:我相信教育产业会被互联网改变很多,如果现在允许中学生、小学生、大学生带着手机去考试,考题就变得很容易。所以很多考试还在力图去考知识,而不是考知识的运用,这是毫无意义的。我读中学的时候,印象非常深,一定要讲哪一年某一个月发生什么事儿,这个毫无意义,如果在互联网的情况下两分钟查询清楚了,但是这个背后知识运用是有意义的。所以未来互联网对教育冲击非常大,我们投资了好几个移动互联网的教育项目。

第二,员工的问题,一个企业要认真的去思考员工的价值,有三类员工,第一,高价值员工;第二,中价值员工;第三,低价值员工。高价值员工创造巨大企业财富的,这些员工要提供长期的激励;中价值员工,要提供更好的培训,让他往高价值走;低价值员工,用好的激励手段让这样的人在公司呆不长,所以要设置好的激励体系,保证你的公司有更多的高价值员工的产出率,包括已经变成高价值员工愿意留下来。

比如说复星十几个投资平台,我们过去会用一种“连坐”做法,十几个投资平台按照业绩表现分成四组,最优秀的是优秀组、良好组、及格组、不及格组,优秀组薪酬乘1.3,不及格组,最优秀的人薪酬是1,其他人打八折。很多公司都在这样做,其实是不对的,对于不及格的组,最重要的是换掉组长、合伙人,总裁要换掉,换总裁的时候要保证在换总裁的过程中,优秀员工,特别掌握了客户资源的员工平稳留下,激励体制要保证优秀的高价值的员工愿意留下来,在这儿感觉很滋润,没有创造价值的员工想走,呆不长,呆在这里很难受。激励体制用这样的方式走,对公司更好。(文章有删减)

第二篇:梁信军复旦大学EMBA十周年庆典演讲

复旦大学EMBA十周年庆典之2013中国经济与政策展望高峰论坛梁信军演讲

复旦大学EMBA十周年庆典之2013中国经济与政策展望高峰论坛于2012年12月16日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复旦大学校领导,众多企业家及校友出席。

以下为实录:

梁信军:首先我作为复旦校友非常的自豪。就在这一年,我们管理学院已经有三个项目跻身全球百强,而且有个别的单项目可以排到全球第一。我相信这样的项目越来越多,复旦大学离全球一流大学,全球前十名的大学的目标就越来越近。我想在这里对老师和同学们表示祝贺,你让全体复旦人为你们自豪。

今天非常荣幸可以参加这样一个论坛。我觉得2012世界末日再有两天就要到了,从现在各种迹象都表明估计还活的下去。但是我觉得这个末日有一点讽喻的效果。的确2012年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的20年和旧的20年显然有着不同的生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2012还有点道理。我们新的20年和过去熟悉的20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20年你所坚守的东西,就会成为你未来20年生存发展的障碍。我觉得有四点。

第一点就是全球的主要经济体包括中国在内,几乎所有的主要经济体未来二十年的成长动力都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但是不幸的是,大部分的经济体还看不清未来他们怎么变,动力是什么?还不知道。

第二个大的问题是通胀问题。全世界哪怕是有一些好的政府也在不断的印发货币,积累着越来越强的通胀席卷全球的压力。当然学术界有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是没有的,也有人认为是有的。我觉得作为一个危险是现实存在的。作为产业运营者,作为投资家,未来其实十年,你的最重要的压力就是你要跑赢通胀。如果说通胀跑不赢的话是有问题的,然而通胀是非常高的。作为普通的消费者来说,我觉得是面临着一样的问题。关键是你无法躲避,因为大部分的货币都有一样的问题。

第三是能源问题。刚刚薛澜教授已经提到了这个问题。我会给大家一些细节,这些细节表明,未来十年,很有可能能源会进入到中价时期,这对能耗大国和能耗大企将是福音。

第四个有可能的情况就是互联网的问题。以中国而言,互联网的零售额会占到社会零售总额的10%,同比增长近90%。未了三年,逐步从80%、90%的增长降到20%、30%的增长都是非常可观的。听说王健林和马云[微博]打赌,赌2022年整个互联网的销售占比,比例是50%,赌注是1亿。我觉得赌40%,马云是必赢的,50%的话,赢的概率也很大。我作为一个传统行业的人来说,我希望王健林可以赢,但是我也得做好马云赢的对策。现在很多城市互联网销售占了20%,还维持着50%以上的增长。在座各位只有两个选择,要么视它为伙伴从中获益,要么是选择它为敌人。你总是要选择一头的。

第一个问题,对美国来说,有两个重点特别值得大家重视。我觉得美国确实是在复苏,美国当前的一些政策也有利于这种复苏,就是QE3。这对推高住宅抵押债券的价格,推高住宅价格是很有帮助的。最近他有推了QE4,相同之处是没有终点的,多增加了50亿,每个月开始印450亿的钞票。第一个是要把握消费。第二就是能源,能源的问题有两个数据。美国的页岩气的产量对经济的直接的影响有两个方面大家要重视,一个是美国的电力价格,他的价格已经降到二季度的每度电0.275元的价格。如果说对你们的工厂企业关心的话,你查查你们的用电是什么价格。我可以负责告诉大家,没有0.5是下不来的,无论是居民还是工业。整个电力的成本是工业的血液。中国的能源消费,一次能源60%是电煤。第二个是天然气的价格,因为页岩气的规模成长,导致了整个北美地区的天然气价格降到欧盟和中国的1/3左右。如果说大家对每千立方米的价格不太熟悉的话,你不妨把他换成石油大家就可以理解了。天然气在北美的价格,相当于石油24美元/桶,而在中国是85-95美元/桶。天然气已经对美国近来产生实质性的补贴了。这样一个第二大能源消耗国,有这么便宜的能源补贴的话,美国的经济动力是显著的。

欧洲危机不仅有债务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变革的发生很困难,第一人民享受福利的存量和政府财富的存量和增量严重不配比的。第二是老百姓希望保有这样一个待遇的决心和政治家希望变革的决断是矛盾的,谁想变革就把谁选下去。第三,确实南欧和中北欧严重不平衡,作为一个经济体这样一种不平衡,我觉得要三五年时间是很正常的。所以欧洲新动力是什么?我们根本看不清。

全球投资者的长期挑战是严重通胀。美国QE3、QE4,每个月印450亿。5000亿欧元的欧洲稳定机制10月正式启动,一个政策一稳定,很多人就会有预期了,欧洲一次出台政策,兴奋了几个月,人家就问你下一次什么时候弄了。你不弄,人家就要失落了。我们给他一个稳定预期就好了,欧洲迟早需要一个欧版的QE3。日本和加拿大、澳大利亚也不是省油的灯,印的也非常快。中国是一个行动派,我们从来不说,但是我们干活效率是高的。我们今年1-9月份的M2货币增量是14.8%,是近三年来最低的,前年我们有23%以上,去年有16%以上,今年只有14.8%,但是去年货币存量82万亿左右,乘上14.8%是多少,大概2万亿美元。全世界讨论半天,被全世界谴责,只不过是850亿/美元/月。我希望全球没有通胀,但是这样一个良好的愿望替代不了现实的残酷。这样印下去,我相信5-7年内,很有可能会看到席卷全球的多币种的通胀。

能源的问题,第一个像美国这样的页岩气已经是非常大的规模了,不是一种新技术,大家觉得对现实没有影响。美国页岩气2011年产量超过1700亿立方米,中国去年天然气年产量是1000亿。他最重要的影响是对电力和天然气价格的经过。美国1/4发电厂关门,美国大部分的煤矿停产,美国的煤炭的库存上升到顶点。加拿大对美国油气的输出已经连续两个半年环比下降20%以上。加拿大现在开始重新考虑输气管道的走向了,他现在要东气西输,把气卖给中国人。第二,当现在多晶硅太阳能哀鸿遍野的时候,我们也看到薄膜太阳能的亮色,现在已经有1-2家上规模的薄膜太阳能公司,已经有能力把太阳能价格降到5毛钱,再过几年,可以降到3毛多。在这样的情况下,绝对有能力竞争的过火电,火电很难生存。能源的价格,在未来10年进入到中价时期,七八十美元一桶油的价格,这是大概率的事件。以能源消耗为主的行业会对他们产生巨大的能源。

中国的问题,中国的问题我们作为中国人清楚吗?过去我们是清楚的,动力是人口红利、工业化、城市化。人口红利的问题,它的变化是非常明显的,人口红利原来狭义指的是劳动

力红利,以劳动力红利来看,2015年,劳动力增长速度低于人口增长速度,2019年劳动力是净减少的,这是基本可以确定的数字。对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你还想从低成本劳动力价格当中享受好处的话,2015年之后就没戏了,2019年就要放弃了。劳动力短缺不会在2019年出现,因为农村还有六千到七千万劳动力可以转移,但是转移成本是比较高的。所以人口红利当中的劳动力红利大家要清醒,不仅有消失的问题,我们的负担还会快速加重,就是老龄化加重的问题。2014、2015年是老龄化最低的时候,负担最轻。但是到2022年,会快速回升到42%。再有十年或者是十年不到的时间,家庭会快速的感觉到我的生活质量下降了。因为钱用到孩子教育上,老人的养老又占用了你的钱。地方财政支出上,可能这一块的支出要到20%,现在包括在上海这样的很多大城市,我们的占比不到10%。养老产业,三五年你就会看到井喷式的发展,对投资来说这是一个机会。

劳动力红利消失的同时,我们看到消费红利在快速上升。过去几年来,我们的名义的消费增长率都在14%、15%。相信未来5-10年维持这样的概率是非常高的。我们不仅有37.6万亿的存款,我们也有高收益阶层不断消费的欲望。人口消费红利当中还有一个服务红利的问题,今年人均GDP4300美元左右,有十个省他的人均GDP已经超过7000美元,6-7年后,中国GDP会达到人均7000美元,只要达到这个数字,你整个的GDP结构当中,服务业会大幅度增长4-6个百分点。今年我们GDP估计会超过50万亿,他的6%就是3万亿,这是一个很大的数字。如果说我们考虑6-7年之后,我们的GDP应该是70多万亿,这6%是多少?这还仅仅是增量。今年我说大家应该张开你的怀抱,好好迎接爆发性增长的服务业,服务业是绝对值得认真去看的。金融红利也有很大的空间。所以我觉得人口红利是可以持续的,关键在于能不能把劳动力红利,我们成功的导入到变成人口的消费红利和金融红利。

城市化也是现在所说的城镇化,空间还是非常大的。现在我们城市化率只有51%,离70,起码还有19年甚至是25年的成长空间。我们意识到到18、19年之后会产生一些变化,18、19年之后,政府没有劳动力就业压力了。政府比过往任何时候更加能够容忍相对较低的增长速度。因为已经不需要有这么高的增长了。这样的话,在城市化固定投资就可以体现出来。

18、19年之后老龄化快速上升,房地产的刚需也会产生根本性的变化。所以我们要看这几年是继续突飞猛进,还是平稳有序的建设房地产。如果说突飞猛进的话,也许到18、19年我们会面临长时间的去库存的压力。如果说平稳增长的话,我们还可以迎来比较稳定的10年左右的发展。

工业化是我们的第三个动力,这是压力最大的。不仅面临劳动力的问题,更重要的我们过去我们的要素成本低,除了劳动力之外,我们的资源很便宜,水几乎不要钱,空气完全免费,土壤地方政府非常便宜的供给你。而今后不行了,我们大部分的水、空气、土壤都有污染,现在大家很关心农药残留问题,随着消费者的觉醒,会越来越关心我用的各种产品当中没有重金属,有没有抗生素,有没有激素,有没有化学残留。这些问题一旦叫真了,我们很多的产业将面临巨大的问题。你首先要把这些污染过的水、空气、土壤消毒,你的成本不仅低成本不了,甚至你要附加成本。所以我们的制造业面临空前的信任危机和成本压力。这也需要从整个供应链的角度系统的供应。我们过去突飞猛进的产能,在未来3、5年会遭受巨大的质疑,要搞投资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另外两点是我附加的,关于中国的金融问题。金融是特别值得一提的。刚刚冯仑先生也提到直接融资的问题。我再增加一个作证。以银行为代表的间接融资的比例,09年的时候是88%,去年还有81%。今年我以为会到76%,但是从种种数据表明,很可能直接融资占比只有70%,按照这样的速度下去,两三年之后,中国的融资结构和欧盟就持平了,50%对50%。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呢?第一你如何看待间接金

融,如何看银行。你不仅要看银行业的好坏,单个银行的好坏。你一定要把银行业放在大背景下。间接融资占社会总额的占比会较快的下调。反过来你看直接融资的话,社会融资总额当中,直接融资部分是阳关产业,间接融资部分,如果说可以受益于直接融资的话,也是一个好企业。所以我们看问题有一个新纬度。这是非常重要的。再一个是能源、资源,这对中国是利好的。

这样的话,我们去看中国未来的挑战就很有意思了。未来1-5年,中国会从高速转到中速,甚至是中低速,我个人有一个不同的看法,我估计大家会批评。我觉得更大概率的事件,未来1-5年,中国经济会有一个小高潮,房地产会很好,房地产带动原材料行业、水泥、电解铝、钢铁行业都会很好,家装、汽车都会很好。当然我觉得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是像薛澜教

5部分紧,一部分松还是整体松呢?很难讲。我想总基调还是刺激经济的。制造业领域,未来5年不仅是产业过剩,产能过剩需要淘汰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对龙头企业有巨大的整合、发展的机遇。人民币的趋势,在海外,总体来说我们是长期升值的。为什么短期会贬值。我也分享一下我的看法,很多人原来认为美元开始印钞,应该要贬值,为什么美元没有贬值呢?相反公布QE3、QE4之后,相反还更加强劲了。因为所有美元持有者对美元最坏的情况已经有了预期,整个美国政府就是差16、7万亿美元,都印出来会导致全球美元资产下降20%-30%,最坏的结果就是如此。对于很多人来说,30%是不好的结果,你持有欧元,他一旦没了怎么办?日元印的更起劲,人民币也不透明,还是持有美元比较可靠。所以这样的话,一方面是中国经济向好,人民币应该持续升值。另一方面,很多欧元资产的持有者担心欧元的前景,持有了美元,推高美元。换成欧元,回到本国去充实资本金,所以在新兴市场还有很多欧元的需求。这样导致包括在人民币很多货币在内有贬值的需求。一方面我们有潜力,另一方面我们有贬值的压力,导致我们的走法就非常的诡异了。但是境内通货膨胀的问题是比较确定的事情。当然通货膨胀是不是就一定不能解决呢?也不一定,取决于我们的国际化程度,取决于我们的经济增长情况。如果说你多搞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一个地方搞搞人民币交易,存上五六万亿人民币,有个五六个地方,人民币的通胀压力就不存在了。通胀本身是一个趋势,但是他是有对冲策略的未来五年我们会根本性的看到互联网在所有产业的影响,会彻底改变今后10年、20年的生产。未来5年我们可以看的很明白,什么业态在互联网发展的影响下可以活的更加蓬勃。什么样的行业在互联网的冲击下是日渐势微的,规模是显著减小的。其实我们不用等那么长时间,不用等到2022年才知道,5年内我们就可以知道。

未来 5-10年,我们大部分人均GDP会超过7000美元。一定可以看到金融业的快速转变,直接金融和间接金融比例接近。危机也会在5-10年内显现,最重要的危机是17-20年间,也许我们真的会进入到中速发展时期,问题是大部分的经济管理者和大部分的企业家,都已经习惯了高速成长,我们所有矛盾都可以在发展当中解决。所以有一些企业和政府愿意承担高利息的负债,高负债率。当一个地区一个行业一个企业不能再以高速度增长,你过去采取的方法就会成为你的灾难。所以我觉得真正的经济管理者,企业运营者真正的风险会在5-10年间看到。能源的话,也许那个时候会真正的进入到中价的繁荣时期。

十年后的挑战,我作为一个投资集团,我思考的问题,十年后中国可能不是全世界增速第一的国家了,那么谁是第一呢?是印度这样的人口大国,还是美国这样可以享受高额能源补贴的国家呢?美国是现在世界资源第一大国,马上成为能源第一大国,还是全球的资本大授讲的,国,消费大国,也是社会机制最稳定的国家,创新力最强的国家,青年人最向往的国家。这些光环会不会使他成为发达国家当中的新兴市场呢?我们不知道,但是我们可以去猜,你要为此做准备。中国的实质性的问题,战略性问题,十年后我们都可以看到。

讲了那么多,经济学家应该关心什么问题呢?我们关心的问题是怎么挣钱。过去十八年,复星投资了72个项目,累计内部收益率38%,很多人问我,这38%以后还可以实现吗?我认为作为一个价值投资者来说,像当前这样的经济下行期,金融市场的低迷期,其实是投资的最佳时期。你只要买的便宜,你投资收益的60%就可以实现。这两年真的是值得做事情的时候,我今年非常忙,起码有三个系统性的机会。一个是国内外的中国概念股,确实有被系统性低估的时候,很多企业市值低于净资产。你自己是老板,你会愿意以低于净资产的价格卖你的股权吗?这是一个常识的问题。很多海外中国概念股市盈率只有7-8倍,中国国内10倍,这已经到了价值投资的时候。现在越来越多行业中国市场占比达到了20%-30%,但是这些行业在欧美发展的不顺利,一些行业没有增长,甚至是衰退。这些行业的优秀企业市值受到了很大挑战。如果说我们找到这样的机会,协助他在中国发展本地业务,因为中国市场规模足够大,完全有可能通过中国的发展带来全球价值的恢复。我们到目前已经做过四个案例都很成功。第三个系统机会就是中国本土企业,越来越多的中国本土企业,在中国市场扩张速度非常快,我们1-2年内超过日本,6-8年内超过日本,这么大的中国本土市场,有的公司凭借中国本土市场的增长就可以成为全球前十名。像万科,只要在中国保持第一,他就是全球第一,这样的人会越来越多。我们有一些人还不太愿意以世界前十名的估值价格给到我们的本土企业,我想我们应该有这样的豪情和远见,你现在投资的中国的第一第二的公司,未来就是全球第一第二的公司。你要从这个角度来看。

我这是我们投资的中国动力嫁接全球资源的案例。Folli为这是一个希腊时尚产品公司,单件产品平均在2000-5000人民币左右,中国市场投资以来,平均增长56%左右,投资一年左右,带动全球彻底恢复增长,这个增长会逐步的加快。最左边的是台湾的维格饼家是做凤梨酥的,我去了三次台湾,每一次都搬他的东西。我见了他老板之后,一见如故谈的非常好,现在我们是他的第二大股东,不考虑大陆他的成长也有30%以上,增加了大陆因素,他完全有理由增长的更快。这些行业是全球领先企业,协助他在中国发展,快速恢复估值,这个事情可以持续做。

在这样一个困难时期,投资应该勇敢一点,积极一点。非常重要的是资金的来源,我是非常反对增加负债做投资的。我觉得一个比较好的方式就是你想买东西的时候,去卖东西。有很多企业家不愿意卖东西,我现在的东西按照净资产卖他舍不得,但是你有没有想到,你卖掉之后,你买回来的东西也是按照净资产买进来的。去年我们投资52亿左右,我们去年回收的现金有42亿,几乎是平衡的,这样的话,你的压力会很轻。第二是改变杠杆率,很多企业是习惯用债务杠杆。这里我发布一下我的负债率,今年上半年我们下降2.3个百分点,我们从52.7%下降到50.4%左右。我认为是很健康的,我们总体负债3年到5年以上的长期债务,短期债务是比较少的。我们是非常安全的,但是我还是追求要控制负债率,可以通过股权杠杆的方式来筹资。去年和今年上半年,我们发起了多个基金,累计166亿人民币,其中35亿是我自己的钱,还有131亿是大家的钱。我觉得这样的方式是健康的,有很多企业也可以使用和借鉴。

最后我提醒一下大家的风险,就是关于退出的问题。现在中国各级政府孵化的拟上市公司中起码有5000家是上不了市的,你必须要认识到你投资的60%是上不了市的。我们要尝

试非上市的退出,还要强调多渠道的退出。我们目前有 42家上市公司,其中上交所13家,深交所15家,港交所9家,纳斯达克[微博]2家,纽约交易所和巴黎交易所以及雅典交易所各一家,另外有一家过会得待发,今年上半年推动5家企业IPO。这是我们的一些情况。

最后,刚刚冯仑说,房地产已经到了夏天了,我觉得从投资角度,已经过了春天了,最起码是初夏了,大家应该再热情一点,再勇敢一点。谢谢大家。

第三篇:复星集团梁信军在2013首届长江青年投资人论坛上的演讲

非常感谢学院邀请,也非常感谢两位院长,特别高兴能够跟这么多的校友在这边聚会。这样一个论坛让我还是很惶恐,有这么多投资的大家和精心研究的同学们。

我自己是长江EMBA五期的,进入长江之前坦率讲我对宏观经济是毫无感觉,我一直认为企业家把需要了解的周围的事情做好就可以了,当时到长江我是想学点东西,现在可以更加透彻地观察环境,观察周边,我觉得是长江给我很多,所以也非常希望非常愿意把我所学所思回馈给大家。我觉得一个企业家如果天天谈论术、势、道,很荒唐,但是一个企业家如果从来不去思考也是有问题的,最重要的刚才一个同学提到“取势”重要还是“明道”重要的问题,一个企业家通常的工作是埋头做事情,尽量多地快地去跑,但是当前面是十字路口,是一个岔路的时候真的不应该跑得太快,你还是应该站着来,好好想一想。今天就是一个我们需要站起来去想一想的时候,这是一个拐点,未来的10年究竟该恐慌还是欣喜,未来变了没有?

未来10年世界会大变吗?因为我是一个投资机构投资企业,我脑子里想的问题对未来有什么机会,我想这个问题。我觉得答案是非常清楚的,世界真的大变。最主要的变化,随便列举几条。一个是美国,非常有概率在未来10年当中美国很可能会成为全球能源第一大国,无论在石油和天然气的供应方面,甚至在太阳能方面它都有可能成为第一。第二,基本确定它还会保持世界资源第一大国的位置,它有可能保不住消费第一大,但是消费第二大肯定可以保住。创新第一我觉得没有问题,美国人经常干的是革命性地创新,我们干的是实用新型,人家是发明专利。全球的人力资源的吸引力,我相信在可预见的十年当中美国应该还是全球第一。整个社会的稳定安定,我相信也应该是全球第一。我说这些事情有什么意义呢?就是要回答一个问题,谁能告诉我美元将来坚挺不坚挺?答案是呼之欲出的,美元会很坚挺。美元坚挺的话美国的债务危机还是不是危机?如果要通过财政结余来还掉这15万亿债务的话任何人风险都很大,但是如果你的货币是很坚挺的情况下,多一点钱就还掉了,债务就不是问题。因此这样的话我觉得美国可能会出现一个什么情况呢?我们可以猜想一下。第一,对国内而言印了大量地货币。第二,对国际而言由于多种因素导致它还是全球最坚挺地货币,会不会出现一个国际上美元是升值的,在国内通货膨胀贬值的情况,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作为中国的企业家,尤其是很多的投资机构、保险机构,你觉得要不要在美国投点资呢?你要把钱存在美国还是买一点美国的资产?大家很确定。

第二是欧洲的问题,欧洲现在风险非常大,因为它选了一条最艰难的路在走,试图通过财政结余把债务还掉,这个路走得非常难,走得通走不通不知道,两三年后再看能不能走得通,如果可以走得通,在座的很多同事都是搞企业,企业碰到负债率偏高怎么办?一个比较简单的急救的方法,赖帐,斩息,我们又不是没有干过,很多银行也干。第二个方法,借新债还旧债,这也是很好的方法,美国人在干。还有一个方法,提高企业的盈利去还债,搞过企业的人都知道,如果你靠盈利把负债率从80多降到44的话,我相信你的企业会迎来另外一个高速发展的5—10年。欧洲的情况一样,如果欧洲真的可以通过财政盈余的方式把财务危机解决,我相信后10年全世界最健康的经济体不会是美国也不会是中国更加不会是日本,很可能是欧洲。但是这条路走得通还是走不通,我们看两三年。

第三,能源。现在能源的投资是最热的,能源投资你用多少价格愿意买油田、矿、油的基金,有一个潜台词,你对煤价、电价进行了预测,你有多少信心认为以后会是多少钱?煤价呢?会不会跌?为什么不会跌?你要回答这个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用一个可行的方法看一下,第一,看一下北美的样本,由于页岩气技术的发展,主要都是中小企业做的,页岩气的技术发展已经把北美的天然气的价格打到了中国的四分之一多一点,打到相当于欧洲的三分之一左右,而且看来要长期保持在那。由于页岩气的发展,以及天然气对石油的替

代作用,已经导致北美的油价低于欧洲的油价,这两个大的市场,平均差20美元,很多人说天然气量很少对油没有影响,看看北美的样本,是很少,但是已经导致油价跌20美元,20%的差价。因此我觉得页岩气的技术,扩张没有什么悬念,因为都是中小企业掌握的,关键是这些扩张的技术能不能用在北美之外的大量地区使用,资源附存条件能不能快速产出,如果可以快速产出我觉得对能源价格的颠覆应该不需要二三十年这么长的时间。北美发展页岩气一共就15年时间左右,这15年高速发展,由于页岩气技术的变化很可能对石油会从高价逐步走往中高价甚至中价,完全有可能。第二个是太阳能的问题,中国的一次能源60%是电力,电力的主要成本是煤,现在全世界最大的太阳能的生产企业一年的产量和发电能力300万千瓦而已,300万千瓦有多大?上海电气两台机组就把它干掉了,就300万千瓦,相当于最大的公司一年两台机组帮你定制,所以就没有规模效应。以现在这样一个太阳能的能力,每千瓦的发电能力大概需要达到8000元的成本,每度电的发电要达到7毛的成本,但是如果你把太阳能产能的能力翻一番,变成800万千瓦,再翻一番变成1600万千瓦,发电的成本能到多少钱呢?第一步就可以到5毛,第二步能到3毛5,到3毛5是什么概念呢?在中国的大部分地区火电的发电成本就应该在3—3.5毛之间,如果太阳能的产能到达1600万千瓦这么一个规模,有可能你的电,太阳能发的电跟火电是可以同场竞技的。大家都知道中国包括欧盟的很多国家对新能源发电都是有补贴的,中国补1毛1,当太阳能有一天它的价格发到3毛5的时候,你火电如果想跟太阳能竞争,你必须要发到2毛4,你发到2毛4的价格跟太阳能才有一拼。如果火电发到2毛4角你认为煤价多少钱?我觉得能源的问题我们要去了解它的边际安全在什么位置,不应该抱着那么坚挺上涨的想法,这是我的想法。

第四,资源。毫无疑问未来10年中国还将是全球第一大的有形商品的生产国,所以我们一定是全球有形原材料最大的消耗国,我的问题是未来10年新增的有形商品的制造真的都还在中国吗?如果天然气的价格,像北美跌到中国的三分之一,电力价格跌到我们的一半,真的以天然气为原材料的这么多工业还应该留在中国吗?我觉得我们应该问自己这个问题。我认为答案不是那么确定,全世界未来10年新增的产能很可能不在中国,会在印尼、印度、土耳其吗?我们得问自己这个问题。这次我们总书记在博鳌讲了,中国不想排第一了,我认为基本就是肯定的不会排到第一,中国的经济不排第一的时间不会是10年,我觉得快则3年,慢则5年,中国一定不是全球第一了。下一个问题,谁是第一呢?中国会排在第几呢?如果你把第一、第二都讲清楚了,问题是你要做一些对冲投资吗?你要在这些新兴市场做一些配置吗?这个问题要问自己。现在我们有很多金融机构它的研究期非常长,对投资者的责任是非常长的,但是它的资产绝大部分都在中国,其实这样一个配置策略表明了它的一个观点,它认为未来10、20甚至30年中国还将是最好的回报的市场,这个观点真的对吗?我认为要打问号。还有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就是通胀的问题,通胀我刚才提到了美国,其实日本比美国还厉害,美国一个月1400亿美元,日本一个月要印1700万美元,中国从来不跟人家争论,我们实干兴邦,去年就印了2万亿美元,欧洲一直想印,但是它的宪法一直阻碍它印,非常难受,憋着。我觉得未来8、10年或者用不了这么长时间,我们会看到一轮席卷全球的通胀威胁,我觉得是百分百,这个威胁能不能变成现实?这个还要观察。如果你投资不去考虑对冲自己的通货膨胀的风险,我认为这是非常短势的。有学者测算,我是基本认同,认为投资品的通胀率甚至会在10—11,我认为我是基本认同,如果在中国你的投资收益内生收益率不能达到10—11你是亏损的,和老百姓把钱存在银行一模一样,干的是一样的事,我们作为投资经理对自己应该有更高地要求。

第二,未来中国会有大的变化吗?我认为答案是确定的。如果你用过去10、20年对中国的理解来把握你对中国未来需要怎么去走路去做判断的话,我认为你很有可能会输钱,中国未来10年和过去10年完全不一样。第一个不一样的地方,人口红利。过去我们讲的是劳动力。去年小概率事件偶发性的劳动力居然出现净减少了,但是这是偶然的,总的来说真正劳动力出现减少是在2019年,19年后劳动力就是净减少。在这样的情况下劳动力减少了之后,政府的就业压力就会下来,中国对GDP增长的期望值也会下调,政府的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也会下调,我们可以看得出来政府未来的投向意愿。这个人口红利关键取决于它能不能转化,能不能从劳动力转成消费红利、金融红利,消费红利的问题看上去是有支撑的,我们的可投资资产个人的还有73万亿,光存款就有43万亿,中央政府还有一个居民收入翻番的计划,10年要翻一番,有些不怀好意的人也解读了,房价也要翻一番,这也是一个说法。我想说其实消费没有这么乐观,第一,消费我觉得未来7、8年维持15%左右的毛增长的概率非常高,但是消费真正地压力在哪里呢?我们先看下面这幅图。

13、14年是中国的抚养比最低的年份,对老人的抚养,对幼儿的抚养负担最轻的。但是很遗憾,到2020年增长非常大,11年的时候地方财政对养老的资助只占4%,但是到20年很可能就会占到地方财政收入的20—25%。这个类比适用于家庭,家庭的开支用在抚养上也是很小,但是到19年就不一样了,所以因此老龄化对消费的影响,我觉得在7、8年后就会快速地显现出来。当老百姓觉得抚养有压力的时候,他的消费意愿就会降低。当政府觉得需要它补贴的量非常大,全部的新增财政都补贴进去还不够,还要吃它存量的时候,它新投资的愿望也会降低。因此我觉得我们回过头看消费,有几个结论是很清晰地。第一,越来越多的中国的分支行业,在全球的市场份额的占比将能够接近我们的人口占比,很多行业将达到20—25%,刚才我听到几个老总在说,我们将来要考虑行业的配置问题,我觉得你其实考虑一个问题,你在问自己,未来3、5年哪些行业将在中国市场的占比能达到20—25%,你就在这些行业里找最好的企业投,一定不会错的。第二个结论,到20年后,中国的消费会减缓,不是大家想象的一路高歌猛进,这两个事情要辩证地来看。刚才提到人口红利还有第三个,特别做提醒,今天在座的大部分投资人,有一块非常巨大地增长,跟于冬董事长提到的有点关系,就是服务业。中国到明年的6月份人均GDP就超过7000美元了,12年已经有10个省人均GDP超过7000美元了,到了3000美元了,老百姓解决温饱了就开始消费,到了7000美元要追求体验,不是追求拥有。所以服务业会有爆炸性地增长,各种经济体包括东亚、欧洲、美国,包括战后的日本都毫无例外,东亚四小龙也不例外,当人均超过7000美元之后,就意味着4—6年当中整个GDP会增加4—6个百分点,对中国来说多大呢?以去年将近50万亿GDP为例,这个数字跟中国的医疗保健行业大体相当,在未来的4—6年会突然横空出世一个跟中国医疗保健品那么大的行业,现在还不知道是什么,估值还很低,你为什么不把它找出来呢?我觉得服务业的增长将是爆发性的,所以我觉得应该早点去布局对服务业的投资。

第二,城镇化,也就是我们的城市化的问题。城市化的问题也要追问我们几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城市化的速度会一成不变一直这么下去呢?没有拐点吗?我认为有拐点。很可能在19年劳动力的拐点之后城市化的拐点也会出来,速度会显著放慢。第二个问题,房地产真的是一直供不应求吗?这个我代表本人观点,不代表我们复星集团的观点。以我个人的观点房地产未来10年就是供大于求,政府不用调控,房价自然会下来,但是现在没有人相信。如果我们去算一算大数,有一个算法。过去的城镇化每年1%不到一点,如果考虑中央现在高度重视城镇化,每年如果1.2%左右的速度,人均按照25平方米配置,未来10年安置这些人需要100立方米,不是人人买得起,我们叫有效购买,要打折,一般人买不起。有效购买力可能要打7折,70立方米。动拆迁不会产生新的需求,拆掉1平方米还要补1平方米,这是平衡。供应有多少呢?这个数字是公开的数字,在建的房屋有35亿平方米,开发商的土地储备有30亿平方米,计划供地的数量41亿平方米,城镇人口,存量的住宅210亿平方米,属于3套房子

以上的占20%以上,这里面有一个问题,你不考虑存量,只是考虑增量的话,如果我们现在一块新地都不卖正好衡量,65亿和70亿差不多,如果40亿供出去的话就会过剩30亿,当然结构不平衡,有些地方会多出来,有些地方还是缺的,这是完全有可能的。如果存量房跑出来再多40亿,就是这个大的走势。存量房会不会跑出来呢?我们就要考虑房产政策的问题。我们公司内部有几个同事也跟我打赌,跟我堵1000万,后来我说你的身价没有1000万,要么一人拿出100万跟我堵。他跟我堵房地产的持有税会不会出台,他说不会出台,我说一定会出台。为什么会出台?去年卖地收入,土地财政也是大家攻击比较多的,很多人说去年土地财政2.68万亿,土地不是无偿取得的,为了动拆迁每年多少自焚什么的,老百姓激烈反抗。动拆迁本身是有成本的,估算大概在40%左右。如果每年按照评估价格增收1%,跟美国的房地产税差不多,持有税,我们就能收到2万亿人民币。如果你对首套房豁免一下,你就能收到16000亿人民币,如果政府再客气一点,对二套房也豁免一下,就能收到4000亿。富豪收它2%,8000亿,收他3%,1.2万亿,你当总理也要算这么一笔帐,长江同学都会去开发的,如果你收3、4、5套房,收他3%,还是全民欢欣鼓舞的事。我讲这个数字的目的是告诉大家,不要那么天真认真土地财政是不可替代的,存量税只要敢征马上可以替代,因为存量的规模足够大。我们要讨论的问题,如果它征了会产生什么结果?现在我们的房屋持有收益只有1.2—1.4%左右,租售比,过去是憧憬房价升值所以愿意保有房子,如果房价未来是供大于求的预期,本身就不升值了,并且你保有过程当中现在只能收1.2,每年政府还要问你收2%,你觉得很爽吗?恐怕有很多的高净值人群,持有存量房的意愿会降低?他会愿意走人。所以3、4、5套房的40亿平方米跑出来交易捣乱的概率是非常高的,所以你要把它看成房地产的供应,更加能够了解房价的预期。这是一个问题。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是商业房的问题,大家觉得风险小,也不限购,各地上了非常多的各种各样的城市综合体,你把这些体量加上,去年我们的整个闲置率还不高,只有17%,但是把这些体量加上到了15年就是灾难性的数字,我认为商业房产的风险一点都不小。还有一个问题,三四线城市、一二线城市哪个风险小?一般人认为一二线城市风险小,三四线城市你造房子还有那么多人买么,这也是大的风险。再一个,存量房这么多人想跑出来的话,我们还要预测中心城区的房价就不会跌吗?房价跌与不跌取决于供求,我们就要去看,中心城市它新增的房产有多少,中心城市愿意跑出来交易的存量房产有多少,如果仔细看看存量房中心城市是大很多,在欧美的发达国家新增房产平均大概是3套,老房子交易是1套。中国新增

3.6,老房子1。所以结论是三四五线城市在新增开发量方面风险其实是蛮大的,一二线城市对于存量房交易的敏感性是非常大的,如果你某一个政策影响它存量房跑出来或者跑进去的话马上就会影响,所以不要这么天真认为房价不会变。讲这个事情就涉及到固定收益的问题,现在的地方债8万多亿,基本上都是以未来的土地收益来做还款来源,如果将来整体的是供大于求的关系,你的土地不能以你预期的这么高的价格卖出去的情况下,你这个债真的很安全吗?我认为得掂量掂量。个人判断如果3、4年内偿清的债非常安全,但是7、8年后真的一路还是这个情况吗?很难说。这个事情就像轮盘一样,赌一赌,看看你的运气。

还有一个房地产的挑战是什么呢?就是互联网。过会我会专门讲一个互联网的话题,互联网对房地产的影响非常深远。我觉得我们思考的问题第一,把房地产大的形势要看清楚。第二,还要把自己的成本管清晰。第三,更多的要做一些体验性的地产,防止互联网的冲击。第三,工业化的问题。最近你看凡是带什么鸡的生意都不太好。我现在为肯德基操心,它卖什么。现在奶粉没有问题,说中国人喜欢买便宜货,现在我们要到香港搬运三奶四奶,现在不仅香港,英国都限奶了,中国老百姓这么可爱,冒着犯法的风险,不远万里运奶粉,为什么?当安全跟价格冲突的时候,他选择安全。因此千万不要认为消费品服务业只要消

费类的服务类的都是好的,如果你没有办法证明自己可以长期提供安全的产品,我相信消费者会放弃你的。所以你投资的时候不要认为没有问题,这个方面我认为政府是真的应该反思。老百姓对食品,对这种添加剂的安全到了这种程度?谁造成的?都是业内的坏人,你怎么没有把他们抓起来呢?这个需要反思。

最后一个资源能源讲过了,接下来我讲讲金融。11年的时候间接金融占到了融资总额81%,但是到12年只有50%,所以我们考察所有的银行都要去看,它能不能从直接金融当中受益,反过来我们要更多地考察那些好的直接金融的品类。这样一种转型的好处,老百姓的融资,民营企业融资更方便了,因为更多渠道。坏处是什么呢?原来金融的风险是可以监管到的,就在银行体系,现在有50%已经监管不到了,所以金融的系统性风险的确在加大。第二个问题,利率的问题。央行说人民币的利率市场化还要小步慢行,我们看看实际的市场情况是什么呢?去年银行业大概新增了11万亿的存款,银行业去年卖出去将近3万亿的理财产品,卖出去的理财产品平均的利率是4.7,在同一个窗口发生的,你倒过来想,我们等量置换一下,这个窗口收到11万亿,然后又卖出去3万亿,起码有3万亿利率按照4.7的。银行过去两年我们都是全世界最盈利的银行,去年1.2万亿的利润,全世界第一名,我们保持了全世界最好的息差,如果息差降到1.3怎么办?还有多少是好银行?我觉得你要问自己。我觉得对金融的问题当然金融还有一个创新问题,我们为了克服通货膨胀,还要鼓励人民币出海,有很多创新。最近你看惠誉对我们的评级,虽然我们强烈抗议,但是人家说的话你应该认真听听。第一,它认为信贷跟GDP的比例占比太高了,意味着投资刺激经济的模式不可持续。第二,地方债的占比太高,地方债风险很大。第三,它认为靠信贷来推动投资的方式为金融机构积累了巨大的风险。第四,它觉得未来中国政府应该把货币逐步从开放要往紧缩走。这几点非常有意思。刚才听到一个对冲基金的朋友讲投资的问题,我一直没有搞清楚对冲基金怎么赚钱,如果计算机搞一个模型就可以挣钱的话,那其实不要到长江来学习了,你们都应该学模型就可以了。为什么要花几十万学这个东西呢?我觉得投资机器当然模型涉及边际条件我们要学,这个边际条件是什么?我们投资四个维度。第一,价值投资,低买高卖。低潮的东西要认真地看,现在不是怕金融机构都不好吗?很便宜,你要认真地看。人人都说石油好得不得了,你最好离它远一点,显然不符合价值投资的理念。太阳能这么糟糕,认真看看,包括风能,总有一天太阳能会回来的。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第二,中国动力,30、40%的销售收入来自于中国,但是不能按照过去20年看。第三通胀我不讲了。第四,我讲讲互联网。互联网过去跟传统行业是两张皮,一个是白天一个是夜晚,一个是虚拟一个是现实,各走各的没有相互影响。但是去年互联网就开始跟现实经营较劲了,并且它影响的方式很有意思,一开始影响的就是渠道,渠道恰恰是所有投资人里面的宠儿,我们喜欢投渠道,稳当,收益率高,PE值25倍以上。去年互联网对渠道的影响,这边大家看到我拉了一个体育的,体育这个行业去年就这么6、7家上市公司,关店4900家,你关一家店多少钱?20万要吗?不管你公司承担还是加盟商承担,总而言之是损失。如果20万那就亏了9亿多。第二个问题,13年你们还关吗?14年还要关吗?要关多少?这个问题要一直问下去。你的总量的开店数里面关20够吗?是不是要关到50?关店的一次性损失谁承担?你的股价还应该这么高吗?第二,像3C的,家电、百货、服装的,我认为客单价从几百弄得不好会上升到一两千,一两千的玩意也要受互联网影响。这样就导致一个什么情况呢?关店对房地产就是灾难,你关店了意味着面积不要了,我就租给别人了。未来商业地产的房租我估计会蛮便宜的,商业的闲置面积也会增加。我们看行业还得问问看它具体要关多少个店。第二个影响,生产和服务的供应方式,过去是B2C的,根据我能生产多少创新多少来考虑怎么找客户群,将来更多的恐怕由消费者的需求来。第三,更重要的是生活方式的彻底改变,我印象很深,我在今年春节

前看到上海本地的报纸报道,说上海有些儿童娇生惯养,小学生,学校里面没有空调他很不适应,报纸就呼吁说这些孩子家长要好好反思了,这个孩子怎么弱不禁风。我想报纸是比较傻的,为什么呢?这些孩子生下来他们家就有空调,他走到哪都有空调,吃饭的地方有空调,玩的地方有空调,为什么教室就没有空调。我生下来觉得空调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当然应该有,所以没空调觉得不爽。我小时候不会这么觉得,因为家里没有空调,学校冷很正常,家里也很冷。我们把这个再延伸到互联网,现在7、8岁的孩子从出生开始就有IPAD、IPHONE,等这些孩子长大开始消费的时候他们会怎么想?他们觉得互联网就是生活的一部分,互联网跟空调、自来水、电力是一样的,怎么能忍受没有互联网的生活呢?还有什么人工搬运的东西弄掉算了,我们不玩了。等他们成为主流消费人群的时候,有很多业态会彻底消失。如果你不能跟互联网拥抱,不能跟互联网融合的话你就要死。

第四,投资公司怎么进化自己。要有一些持有性的产业,巴菲特也长期持有,不要老是天天交易,最后政府把钱收走了,你也没有什么钱赚。还是应该持有一些。中国有些东西像服务业消费长期还是看好的,应该持有的。第二,我觉得还是需要投资的,我们在持有这个环节,我的收益率比投资收益率还高,我们持有时间很长,我们投资只有24,持有还是好的。第三,用资产管理的方式规避一些负债率的风险。第四,长期来看还是保险比较好。最后我讲一下有没有大的投资环节,前面PE的环节说要注重交易量,我在这边想说一下,投资是有一个基本的逻辑的,如果你投10个投100个一定有一个固定的比例,如果你的投资水平一样的话,大概就有10%甚至20%会进入到失败的行列,一定有。你投10个就有2个,投100个一定会有20个,所以控制投资风险最好的办法是控制数量,千万不要追求数量,数量要降低。数量降低的反面词规模要扩大,千万不要觉得数量大是规避风险。大规模的投资目前有几个系统的机会,第一,我们称之为中国动力全球资源的机会。我们找到那些中国的市场未来会占全球20—25%的行业,在这些行业找到全球数一数二的品牌,这些主要的市场来源在欧美,欧美没有成长,所以它的利润销售额的增长速度降下来,甚至减少,所以它的PE就很便宜。我们最近买了几家,基本上PB都是低于1的,PE基本上6—8倍,非常便宜,龙头企业。找到这些公司,你成为它的全球第一、第二大股东,协助他把中国的事情搞好,中国占了全球25%,你把中国市场一搞好,欧美损失掉了可以在中国找回来,只要中国一增长全球就增长,基本上就是这个逻辑,这个模式可以不断地找,可以找到很多大的项目。第二个是什么呢?中概股的做空。我对自己的股价是不满意的,低于净资产。280多家中概股,至少有10%是非常杰出的企业,现在被连累连带做空了,我认为应该大胆地反做空,我们现在就是这招,我把事情研究清楚了,只要你敢卖我就敢买,买到你不敢卖为止。第三,金融跟互联网跟资源的机会,因为大家都怕了,怕了之后这个行业反而有机会,这个方面值得认真思考。我再顺便讲一下PE的问题,PE从长期看中国是不缺钱的,资金很多,所以PE这个环节未来的市盈率是下不来的,所以我觉得如果你想把PE做好势必要往VC再走走,这是第一个PE今后要考虑的。第二个要考虑的,从现在的情况,比PE还便宜的,你还死守着原则一定要投资非上市的公司,不是脑子有问题的吗?已上市的非流通的比非上市的还便宜,非要纠缠没有上市的。第三,退出机制,道路是非常狭窄的,这恐怕要寻求非上市的退出,非中国的退出,没有这几把刷子我觉得做PE风险还是蛮大的。当然聚焦大项目我举了一个例子,比如民生银行我们去年搞了一把,效果很好,民生银行做了49%。分众09年搞的,也很好。项目找得到,不用发愁。投资既是年轻人的年轻,也是年长人的天下,巴菲特80岁还可以做投资。

面向未来10年,我的个人看法,春暖花开,风和日丽。值得大家好好进取。谢谢大家。

下载【干货】梁信军最新内部演讲:关于未来机遇,我有三条建议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干货】梁信军最新内部演讲:关于未来机遇,我有三条建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