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纪念馆:不仅可以看,还要能“带回家” 陈麟辉馆长在中国博物馆学会名人故居专委会年会的演讲
纪念馆:不仅可以看,还要能“带回家” ——陈麟辉馆长在中国博物馆学会名人故居专委会年会的演讲
陈麟辉 陈云纪念馆党委书记、馆长,中国博物馆协会名人故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兼职教授。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历史名人灿若星辰。历史名人大多是民族文化、时代精神的象征和标志。他们的思想、行为和人格风范,对后人和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充分发挥历史名人的效应,是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途径。加强名人故居和纪念馆的保护与合理利用,更好地发挥其社会教育作用,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传播先进文化、激发爱国情怀,以及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内在要求。
近年来,作为记录历史、面向社会、服务公众的重要渠道,国家和公众对包括名人纪念馆在内的博物馆有了更高的标准和需求。总书记指出,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当人文环境越来越成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时,我们需要通过将名人纪念馆嵌入社会人文环境的整体营造,在纪念馆和社会主体之间建立起共建、共赢、共享的关系,使名人纪念馆真正成为“一所大学校”。
纪念馆具有实物性、直观性、自主性、社会性和寓教于乐等特点,在社会教育功能发挥中具有天然优势。但坦率地讲,我国大部分名人纪念馆教育模式仍停留在单向灌输的层面上,主要通过展示文物藏品、提供简单的文字解说或人工讲解来实现教育功能。事实上,在互联网时代,名人纪念馆完全可以积极探索利用“互联网+”扩大传播力、影响力。随着开放、共享成为时代潮流,受教育者的自主选择权逐渐扩大,观众和纪念馆的互动将越来越受到重视。
静态展示和动态体验有机结合,吸引观众探寻名人心语
在传统的名人纪念馆教育中,讲解被置于核心位置。纪念馆大多通过口头介绍的方式,为观众提供相关知识、延伸视觉体验,从而搭建一种直接的、亲近的联系。考虑到越来越多的观众把参观视为自发的、有目的的、有选择的学习过程,因此今后名人纪念馆需更加关注观众的认知能力、兴趣爱好、关注点等差异,加强互动、因人施教,不断改进讲解服务。
例如,可以开拓提前预约、基本资料提前推送、事前提问、事中事后答疑、信息反馈等服务,还可以推行报名担任义务讲解员、预约参与讲解课程培训等个性化服务。对于自主学习意识强的观众,可以鼓励他们在参观过程中通过观察、分析、自我求证等方式获取知识和信息。
一定意义上说,讲解人员不仅是解疑释惑的老师,而且是耐心倾听的学生、沟通心灵的朋友,是为观众自我学习而积极服务的环境营造者。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观众能够拥有更大的自由度和自主权,通过与纪念馆进行双向互动和交流来形成、充实或调整已有的知识结构乃至理念、态度。
就名人纪念馆的整体发展和职能完善而言,就是要树立为观众自我学习创设良好环境的教育理念,科学构建物、人、数据动态双向传递的文化体验空间。要在启发引导、温馨服务中体现人文关怀,从单向灌输式参观向双向互动式交流、视觉全方位呈现转化,使人们在情境熏陶、言行互动中实现能力提升、心灵升华,并促进纪念馆工作人员业务能力提高,推动纪念馆收藏和研究水平跃升。
为观众营造自主学习的良好环境,还需注重体验方式的丰富性和愉悦性,要让名人纪念馆可听、可看、可参与。数字化为名人纪念馆的“物人对话”和新型关系建构,提供了新的基础与共享方式。通过数字化和信息化,“物”可以插上翅膀,开启新的链接。这里面,应当找准数字化信息传播工具、高科技手段与名人纪念馆传统展示方式的最佳契合点,创新虚拟参观、互动展览、社交分享等服务方式,满足观众把“纪念馆带回家”的需求。可运用云计算等方式,收集和分析观众知识、心理、行为、需求等数据,有针对性地改善参观体验、优化服务内容。可创新展览、讲座、活动的线上线下互动模式,实现静态展示与动态体验有机结合、历史与现实的神奇链接,让观众不仅可以观赏,还可以触摸,甚至可以穿越时空与名人的全息形象进行对话,给人以无穷的视觉震撼力和身临其境的体验感。
事实上,随着服务公众使命变得日益重要,名人纪念馆不再仅仅是保管文物、保存历史的场所,而应致力于为公众创造一个探索新理念的平台。由此,一种以参与体验为主要特征的新型展览教育渐成主流。
作为“终身教育的课堂”,名人纪念馆面对着不同年龄段、不同需要的观众,多元化体验成为纪念馆教育的主打品牌。一方面,要主动联系观众,从不同群体认识、感悟、休闲、参与等多元现实需求出发,设计方案、提供服务;另一方面,要珍视热爱名人纪念馆事业和对名人纪念馆怀有特殊感情的热心人士,充分发挥相关群体的聪明才智,使之成为助推名人纪念馆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名人纪念馆里的藏品、资料乃至名人思想精华,如果与多元群体的现实需求相结合,那静止的物品、隐性的财富就能成为引起化学反应的催化剂。通过为不同群体搭建认知体会和参与研究、收藏、讲解、创作、示范的实践平台,可以促进观众实现自我表达、增强文化认同、养成行为习惯,可以促进名人纪念馆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基于这样的理念提升和实践改进,我们就能展示泱泱大国的基因密码,就能让观众愿意去感受厚重的历史、探寻名人的心语,真正实现“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不是“文化孤岛”而是文化枢纽,方便市民就近终身学习
名人纪念馆具有天然的公共属性,要通过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实现以服务观众为中心向以服务社会为中心的转变。
名人纪念馆不是“文化的孤岛”,而是一个具有辐射力和集聚力的文化枢纽,与其他资源可以形成显著的综合效益。国际博物馆协会前主席康明斯曾提出,博物馆应坚决为公众服务,认真关注社会和文化变革,帮助我们在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里呈现我们的身份和多样性。具体来看,名人纪念馆要通过建立完善社会参与和服务社会的机制,改变传统工作方式,转型为公共文化中心、文物收藏中心、教育中心、学术中心;不仅致力于为观众提供更为优质、高效的服务,而且要努力实现对社区、学校、社会组织、企业及公众的全覆盖服务,真正构建多元合作、互利共赢的共同体。
第一,推动文化单位联动。
名人的成长离不开时代的孕育,在社会文化活动和社会变革中会与其他名人有过交往、合作,建立过广泛的朋友圈,流传下丰富的友谊佳话。因此,名人纪念馆有必要走出自家馆舍,加强联手研究、办展等馆际间交流与合作,推进联盟组织发展,进一步挖掘和讲好名人的故事。最终的目的是,在交流中提升、在合作中互利、在共享中共赢,使名人的形象更加鲜活,最大限度地发挥名人故居文化的综合效应。
例如,2000年以来,郭沫若纪念馆发起并联合北京鲁迅博物馆、茅盾故居等,一起策划展览、举办活动,被业内称为博物馆界的“乌兰牧骑”。通过十几年的努力,北京的这8家名人故居已经成为首都博物馆界联盟的样板。与此同时,由于这8位名人共同构建了20世纪中国新文化的雏形,这一内在关联性还使观众得以跳出单一的线性思维模式,进而全景式了解新文化运动以及更多历史文化名人的价值,让红色文化焕发新的光彩。
近年来,陈云纪念馆积极倡议和推动成立上海市民终身学习红色文化体验基地联盟、上海市红色文化宣传教育中心,举办嘉年华活动、文化场馆志愿者活动,实现共备、共享、共推红色文化课程,促进各家红色文化基地间的沟通与协作,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并方便了市民就近参与终身学习,“红色修身”的联动效应逐步显现。
第二,推动商旅文联动。
名人纪念馆应致力于公共区域的文化建设,成为社区、厂区、园区、乡村的文化枢纽,为“培育新业态、打造绿生态、涵养好心态”发挥积极作用。可通过建立共建、共享、共赢机制,拓宽合作途径,吸引各类文化机构和配套产业在附近安家落户,打造产业联动、多维立体的文化休闲集聚区。其中,既有传统文化的精髓、红色文化的基因、革命文化的血脉,也有夏令营、粉丝俱乐部等衍生教育项目的贴心服务;既有传统文艺演出和欣赏老电影的闲暇时光,也有穿越时空复原历史生活样态的市井老街;既有传统技术和艺术的探索课程,也有主题商店和特色消费乐趣,还有社会组织和文创企业的创意活动……
总之,纪念馆可以为公众提供一个休闲娱乐又有文化品位的交往空间,使人们享受快乐并成为文化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纪念馆不仅没有围墙,而且得以“无处不在”。
第三,推动研究平台联动。
每一个名人纪念馆背后都有一个多层次、立体化的“智库”——各类研究机构。在这些专业研究力量的支持下,名人纪念馆可以长展常新、长讲常新。这是纪念馆不断增强吸引力、号召力和社会影响力的重要因素,应当予以更多关注和支持。
既记录过去又留存今天,推动生活智慧和发展经验传承
名人纪念馆不仅是珍贵文物的收藏所,而且是文化血脉的传承者、先进文化的创造者,是充满人文关怀与心灵守望的精神家园。新形势下,要以文化人、以德育人,实现以传承共同记忆为中心向以创造美好生活为中心的转变。
名人纪念馆要“活”在当下,要更为关注社会变革和发展过程中的焦点、热点问题,并为相关问题的解决提供自身经验、提供技术支持、提供对话空间。同时,在构建历史记忆中启发思维创新,使人们感悟彼此的精神相通和休戚与共,并自觉释放个人的创造力和正能量。
作为城市历史的记录者和展现者、城市文化的重要承载者,名人纪念馆的核心使命不仅是记录过去,而且也要为城市发展留存今天。要联结和展示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关系,让那些“消失了的真实”始终能被真切地触摸和感知;要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使“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能够照进现实。
名人纪念馆见证城市发展的历程,不仅是文化设施、文化遗址、文化景观的积累,而且更是一代代人生活智慧的结晶。它在城市记忆的保持、特色形象的展示、乡土情结的维系、文化身份的认同、生态环境的建设、和谐社区的构成等多方面具有综合价值,有助于让城市更具特色、更有内涵、更加美好。从这个意义上说,名人纪念馆是保护城市文脉、推动人们生活智慧和发展经验传承发展的文化坐标。
近年来,陈云纪念馆在立足名人纪念馆主阵地的同时,积极拓展周边文化资源,并与所在地政府一起创新“红色+绿色+古色”文化体验活动,即“陈云名人纪念馆+专题馆”的红色文化体验、“陈云家乡青浦水乡”的绿色文化体验、“陈云故居练塘古镇”的古色文化体验。由此,人们既能追寻伟人的足迹,也能寻找到水乡的魅力,还能感悟伟大的精神,进而激发爱国主义和家园情怀。通过这个“三色体验活动”,我们得以明白自己是如何融入世代延续下来的社会生活各个环节之中,从而会更加珍惜当下的美好生活、焕发创造更美好生活的热情。
理性来看,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一方面增强了人们创造新生活的信心,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日益复杂的利益关系和各式各样的社会问题,人们越来越需要人文的关怀、心理的抚慰。名人纪念馆通过文化熏陶和社会教育,可以把凝结在名人身上的思想理念、价值标准、审美风范转化为现代社会不同群体的精神追求和行为习惯,进而不断增强人民的文化认同感、参与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当前,建设优质均等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成为普遍共识。但是,如何更好地维护各类群体的文化权益,仍是全社会需要着力破解的问题,考验着城市管理、社会治理的绣花功夫。
在这方面,名人纪念馆可以通过探索馆内服务外延式发展新路径,沉入基层社区,针对老年人、未成年人、残障人士等量身定制不同的服务设施、主题活动。
比如,提供专门的盲文展示说明牌、宣传资料册和讲解服务,整合资源组织出行不便的残障人士或高龄老人走进纪念馆、参与公共文化活动,为有需要的群体提供送教上门服务,等等。
还要看到的是,随着博物馆免费开放,因参观人数激增、自身人员有限,多数文化场馆都开展了志愿服务工作。志愿服务为名人纪念馆走进公众日常生活搭建了重要平台,促进了名人纪念馆跟社会各界的合作与资源共享,为进一步拓展社会教育功能增添了新的动力和活力。
下一步,应探索将志愿服务作为社会动员机制的重要内容,设立义务讲解、语言翻译、馆内咨询、馆外监督、文明劝导、专业研究、技术支持、环境美化、社会调查、活动组织策划等各类志愿服务岗位,组织各类志愿服务活动。
同时,更积极地吸纳高校学生、教师、医生、工程师、艺术家等拥有专业特长的志愿者以及对纪念馆管理服务工作有热情、有闲暇时间和学习力的普通人。
由此,就可以组建馆内馆外不同类型的志愿者队伍,形成各种响应度高、专业性强、服务热情高的志愿服务组织。
此外,还可创新志愿服务的社会化模式,强化专业化培训和规范化管理,配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发挥志愿者根植社区的优势,使他们成为社区和名人纪念馆沟通的桥梁,成为文化惠民的生力军,成为“流动的博物馆”“文明的播种者”以及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和共享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