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社成立大会发言稿:穷年思黎元,叹息肠内热[最终版]

时间:2019-05-14 19:15: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诗社成立大会发言稿:穷年思黎元,叹息肠内热[最终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诗社成立大会发言稿:穷年思黎元,叹息肠内热[最终版]》。

第一篇:诗社成立大会发言稿:穷年思黎元,叹息肠内热[最终版]

诗社成立大会发言稿:穷年思黎元,叹

息肠内热

各位吟长,各位诗友:上午好!

今天欣逢XX诗词学会成立,作为一个老会员我表示衷心的祝贺!本人教学之余从事诗词研究与写作多年,虽然无甚成就,但毕竟有一些体会。为什么要提倡写作诗词与从事诗教,如何提升诗词写作水平,今天就这个话题借此机会谈谈自己的一些感想。

一、天意君须会,人间要好诗

坚持诗词写作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当今时代的需要。、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坚持诗词写作是传承传统优秀文化的需要

习近平主席在谈到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而诗词就是传统文化中最核心的东西。诗词在中国具有独特的人文价值,她“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在中国人们无不爱诗、诵诗、写诗、用诗,人们用激情去观照生活,用诗思去描述生活,生活就是诗,人生就是诗。自孔子诗教以降,一直到清代,诗词就奠定了她的正统雅文学地位。纵观一部中国文学史,就是一部诗文史。诗文以其雅文学的身份一直高居中国文学史的统治地位,在纪晓岚主持修的四庫全书中,以诗文为主流,戏曲小说几乎没有收进一部。可见诗文在人们心目中的尊崇地位。因此,坚持诗词写作就是对传统文化最核心部分的守护,是对自己精神命脉的延续。是我们这一代人要为后人留下的文化精神遗产。承载历史的是诗词,而历史也将将永远记住诗人。试问,历代帝王将相,我们还能记住几个,而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却永远被后人所铭记。

2、诗词是养心种德、陶冶情操的需要

明代学者王守仁在其《传习录》中说:“种树者长培其根,种德者长养其心。”也就是说“养心”是“种德”之基,养心是优化道德的重要途径。而诗词正是正心、养心的最好教材。人们通过诗词可以陶冶情操,铸造灵魂。之所以能如此,这首先是因为诗的本质就是诗歌具有丰富的情感,情感是诗歌的生命。人们通过“感于物”而“动于中”,最后达到“化于俗”,即通过诗之情感的体会,受到感染,达到正心、修身、陶冶情操之目的。其次诗中的韵律平仄本身就具有一种和谐美,人们在读诗、写诗的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它的熏陶。人们常说“美在过程”,诗的研习与写作过程就是一种审美的体验过程。通过写诗读诗,人们可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吟诵在口,默会于心。”正因如此,古人特重诗教作用,在儒家“八纲”中,修身是关键,修身相当今天所谓素质下道德教育,而孔子主张“修身先当学诗”。正因如此,古代哲人们无不重视学诗与写诗。从修身角度言,人们对诗歌作用有深刻之认识。宋卢梅坡《雪梅》中说:“有梅无诗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诗使人免俗;梁武帝说:“三日不读诗,便觉口臭”,诗给人以清雅;黄庭坚说士三日不读诗,“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则语言无味”,诗使人高雅脱俗。从平天下言,诗甚至可以“补察时政,涉导人情,证王得失”。正因如此,白居易把它当作谏官之补充:“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由一己个人修养上升到心系家国天下的淑世情怀,这是由诗陶冶出的最高的道德。有了这种道德,就有了治国平天下之根基。

3、诗词可以重塑人文精神,重构道德之堤坝

传统诗词曾在历史上发挥了“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重大作用,它塑造了中华民族“富贵不能淫,威威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文化品格和个性。它所昭示的“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之崇高理想,在今天仍然是我们的目标。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因权力过度集中而带来的腐败,因分配不公而造成的贫富差距,因礼义廉耻的缺失而带来的道德滑坡,因人文精神的坍塌而带来的信仰迷惘,这一切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致命伤。人们的公共道德,人们的忧患意识尽失,这些年所发生的车祸受伤者无人敢救,老人摔倒无人敢扶等一系列事件难道还不足以说明这明这一点,因此,有人说:“中华民族到了最缺德的时候,每一个人都发出最后的吼声。”诚如日本人在报道中所揶揄的“中国现在是一位金钱富翁,但是毫无疑问,同时也是世界上精神最贫穷的国家。”因此,重建道德大厦,重塑人文精神刻不容缓。古典诗词是我们重建人文精神的鲜活教材,我们可从中吸取养料。比如杜甫“堂前朴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中所透露出的“慈祥恺悌之衷”,教人如何宽以待人,同情弱小;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可帮我们重拾人生的信心;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有利于我们学会责任担当;苏轼的“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给人以博大胸襟;韩愈的“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教人身处逆境不忘君国;鲍照的“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告诉我们做人要正直;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教人如何保持气节与情操;胡曾的“四知美誉留人世,应与乾坤共久长”教人如何保持廉洁……总之,我们可以通过写诗教诗而达到诗教,重新拾取我们失掉的灵魂之目的。

白居易说:“天意君须会,人间要好诗”。总之时代需要诗歌。如何写出好诗,是我们每一位诗歌爱好者应该思考的。

二、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

我们生当一个伟大的时代,一个复杂多变的社会,我们身边有太多太多的故事,有太多太多的精彩,也有太多太多让我们忧心的事。我们应该无愧于时代,无愧于良心,无愧于责任,让诗的火花点燃人们的激情,照亮人们昏睡的灵魂!因此,我们应该思考,如何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诗人,而不仅仅是写诗的人。杜甫的“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两句诗,告诉了我们一切。诗人要具有忧天悯物的仁心与人文情怀,要具有直面现实的激情与勇气,要具有“为生民立命”的担当与责任。、坚持写实原则,继承美刺精神

坚持写实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贯传统,但是写什么样的实,如何写实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首先我谈谈写什么样的实。现在诗坛上有一理论误区,以为歌颂了新生活,就是写实。人们打着“反映时代气息”的旗号,遇事必吟,逢喜必歌,有节必咏。比如神九上天了,人们歌之;国庆佳节到了,人们歌之;党代会召开了,人们歌之;名人诞辰了,人们歌之;某某大桥通车了,人们歌之;某某市评为文明城市了,人们歌之。这类诗看似贴近了现实,其实远离了诗歌之本质,诗不是成为心灵和性情的自然感发,而成为新闻时政之报道,说教连篇,空洞无物。诗成了人们趋俗应景的任意驱遣的妓女。人们为了写实而写实,而忘记了诗歌的另外一种传统,那就是美刺精神,批判精神。美刺一直是中国诗歌传统。刺是对社会的批判,是一种异见,而美是刺的另一种表现,通过美达到刺,即所谓“谲谏”。《小雅·斯干》是歌颂周宣王节俭的,故以之讽谏楚元王的奢侈,这是典型的以美为谏。《诗经》因有美有刺,所以被人们视为“谏书”。中国诗史上是以谏为主的。留下来的大部分是谏诗。纵观中国文学史,我们发现,留传下来能感动人心的仍是那些写真实情感的抒情诗和具有批判精神的写实诗。如唐代王维、贾至、杜甫、岑参都写过赞美诗与谏诗,但他们深受后人喜爱的还是那些带有批判精神的诗。他们的台阁体唱和之作受到了后人之唾弃。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教训,对诗要有一种敬畏之心,不要逢事必写,要有选择和提炼。白居易主张:“篇篇无空文,句句必尽规。”叶嘉莹先生认为,当你激动了想写了才写,这才是诗人的诗。诗人要有担当,要有责任心,敢于写社会问题。其次,是如何写实的问题,我觉得要对生活进行提炼概括。即撷取生活中的一朵浪花来反映社会的大波涛。好的诗不靠堆砌概念来歌颂生活,善于对生活进行切片,以小见大。如蒋昌典《农家即事》:“春归旧燕有新愁,不见茅檐见彩楼。三匝绕梁终辨识,锄筐仍挂粉墙头。”以传统的燕觅旧巢来反映改革开放后农家的新气象。这是诸如“莺歌燕舞”、“旧貌新颜”之类的陈词滥调难以比拟的。李太安《农民技校》:“新月含羞柳上藏,农民技校夜辉煌。阿娇卖菜归来晚,一觜馒头进课堂。”没有套话,通过一个菜农阿娇嘴嚼馒头进夜校的细节写出改革开放后农民的精神面貌。虽然朴实,但妙趣横生。又如青年诗人赖海雄的《过秦淮河》:“吧馆灯红酒客豪,画船舞乱曲声娇。凄清唯有河中月,曾是伤心照六朝。”既有古雅情趣,又有时代精神,讽刺现实而不露声色。这才是名符其实的写实。我们当歌手不是鼓吹,不是粉饰,批判也是歌手的责任。

2、深耕国学原典,夯实写作基础

有人问我当今诗坛的毛病在哪里,作为诗人应如何写好诗歌。稍稍注意当今诗坛的人都知道,当今诗坛最主要的毛病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内容上的歌功颂德,题材的应景趋时,语言的直露浅白,风格的叫嚣粗疏,目的的媚俗趋俗,手法的单调呆板等等,严重地偏离了雅正的方向,阻碍了诗的健康发展。所谓雅正?即典雅淳正,它一直是中国诗歌的传统,是中国诗歌的主流。那种过份强调以大众喜恶为标准的所谓大众化,必然导致诗歌的庸俗轻薄;那种追求人人能懂的所谓通俗化必然导致诗歌的叫嚣粗疏。杨启宇先生在其《新旧诗之我见》中不无调侃地说:“我们不禁要问,大众能选总统,但大众能选李杜么?”目前诗坛上毛病一言以蔽之:浅俗平庸。我只要举两首诗作对比,大家就明了诗应该怎样写了。一首是李经历的一首《回归颂》:“妄占香江久蓄谋,走私鸦片入神州。销烟烈火惊熊豹,媚外阴风引鹫鸠。共处和平天下愿,孤行霸道世人仇。实施两制黎民福,一统中华展伟猷。”铺陈繁冗,套话连篇,了无新意。一首是陈振东写的《回归》:当年炮火震渔村,爆竹今朝万户闻。同是硝烟长不散,两番心事最撩人。”同样的题材,同样是语言很通俗,但诗意浓厚,意境深婉,耐人咀嚼。写出诗人“撩人”的情感体验:同是硝烟,昔时的“硝烟”“撩”出了过去那段屈辱的历史,一语而道尽上面李诗所铺陈的所有内容;而今日的“硝烟”“撩”出了回归的喜悦之心,屈辱的历史终于结束了,诗人欣喜之情自在“撩”字之中,无需套话道出。这说明平易也是必须经过提炼之后的平易。像我们学会曹新频先生的“百草莫讥清影瘦,心藏侠气敢凌霜”、朱伟经先生的“红日蓝天溪水碧,杏花影里过烟村”平易中出新奇,朴素中见灵气。是经过提炼了的平易。这样的平易则不会平庸。要写好诗,我觉得要深耕国学原典,广泛地向古人和今天的优秀作家学习。诗歌是承载丰厚文化的,写诗难点不在格律,难在文化的积累。张文潜说:“以声律作诗,其末流也。”如果我们只在声律平仄上,技巧上着力,而不在文化积累上下力,终非正途。黄庭坚就曾强调多读书,认为只要“胸中有万卷书”,才能“笔下无一点尘俗气”。他主张诗从学问中来,主张宗法杜甫,强调活法,甚至主张“无一字无来历”,主张学习前人,脱胎换骨、点铁成金,化腐朽为神奇。话虽过头,但不无道理。我们不要轻言创新,首先要学会守规矩,学会继承。我们虽然是玩诗,但要有敬畏之心,什么可写,什么不宜写,要慎重。过份的应酬与应景,过份的歌功颂德是会玩死诗的。试问杜甫的应景趋时的诗谁人还记得?人们滥熟于心的还是他的“三吏”“三别”。只有广泛地学习前人,我们才能历夯实我们的坚实的基础。古人的精神可学习,古人的技法也可学习。王巨农《离休感怀》的“轻车疑是旧僚来,忙唤妻孥备酒杯。嘀嘀一声东去也,门前麻雀又飞回”一诗在借鉴前人经验这方面为我们提供的宝贵的经验。该诗明显与刘禹锡《阿娇怨》“望见葳蕤举翠华,试开金殿扫庭花。须臾宫女来传信,言去平阳公主家”立意相同。该诗获首届诗词大奖赛一等奖,针砭世态炎凉,入木三分。创意有相同处:第一,都写所见(翠华,轻车);第二,都写主人反应(开金殿,备酒杯);第三句都忽然一转,造成悬念;第四句戛然而止,余味无穷。(张衡《东京赋》:“羽盖葳蕤”)这种“盗意不盗句”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通过学习前人,我们可以懂得什么是典雅。如刘人寿《天子山瞻仰贺龙铜像》:“风雨无情摧大树,江山不幸失长城”。上句化用东汉将军冯异之典,下句化用宋将檀道济被宋文帝所杀之典。深藏着诗人对功勋盖世含冤而死的贺龙元帅悼念之情。用典化盐入水,不见痕迹。顾嗣立《寒厅诗话》说过:“作诗用故实,以不露痕迹为高,昔人所谓使事如不使也。”要不露痕迹当然要广泛地阅读。杜甫《戏为六绝句》中说:“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这就是讲的诗人与古人及今人之关系,既爱古人也不薄今人。总之,通过广泛阅读古人佳作,吸取今人的经验,夯实基础,是根治平庸的良药。

3、坚持比兴寄托,力戒平庸空洞

自《诗经》以来,比兴寄托是古典诗歌的常见手法,一直成为诗歌的传统。比兴使所写物象变得委婉,寄托使情思变得含蓄。因为它能创造出一定程度的“隔”。“隔”不等同于“晦涩深奥”。“隔”是距离,距离也是一种美。故一定的“隔”比完全“不隔”美,正如帘内美人比站在我们面前的美人更令人好奇与着迷。叶潮先生把这种“隔”叫着“文化龃龉”。当然,要读懂这种“隔”或曰消除这种因文化水平之差异而带来的“龃龉”,就需接受者与作者有同样高的“文化解码”水平。正如夏中义先生所说的:“当读者不具备足以观赏作品的特定形式这份素养时,必然地,他也就消化不了这作品,于是作品也就不能变成他的审美对象;相应地,面对此作品,他也就失去了审美主体资格。显然,此‘隔‘之责任不在作者,而在读者。”因此,用典使事、比兴寄托造成读者读不懂的“隔”是读者的事,作者完全没有曲意迎合读者之必要,不要一味考虑读者是否能接受而改变自己的创作个性与习惯。总之,比兴寄托运用得当,它使诗歌变得充实,变得有趣,它能见出诗人的雅洁情怀和品格,它也是根治平庸、维护雅正的最好的手法。比如下面这首诗写“毽子”的咏物诗就是成功应用比兴寄托的典范:“几片鸡毛想上天,结交借重小铜钱。举头更羡风筝好,平步青云一线牵。”作者藏意于所咏物之中,用朴素语讽刺那些靠金钱钻营者,作者主观意图并未直白出来。语言虽平易,但诗意却很含蓄,耐人咀嚼,语淡而意不薄。又如齐白石根据泥塑不倒翁,画了一个类似戏台上鼻梁涂有白粉贪官,并题诗云:“乌纱白扇俨然官,不倒原来泥半团。将汝忽然来打破,通身何处有心肝?”诗清新明朗,幽默有趣,讽刺官场入木三分。又如本人所写的《花市买盆松偶兴》力求用比兴寄托之法:“屈体蟠枝巧手裁,不生绝壁媚尘埃。年关屯得高昂价,遗恨无缘作栋材。”不只在盆松的外形上做,而是借盆松讥讽世俗能媚世但无实学之人。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作为诗人,作为时代的歌手,我们应该耐得住寂寞,放得下世俗的荣辱升沉与毁誉。因此,我最欣赏陈永正先生两句诗:“世异思宁静,诗成任毁誉。”用一颗安宁的心,守望诗园这一块唯一的净土,这才是真正的诗人,也才能写出真正的诗。我呼吁:少一点应酬,多一点敬畏;少一点吹捧,多一点写实;少一点谀颂,多一点美刺;少一点轻滑,多一点庄重;少一点随意,多一点责任;少一点空言,多一点良心;少一点噪动,多一点安宁;少一点概念,多一点情感;少一点凑数,多一点精品。齐心协力,共同呵护起诗词的大树,迎接诗词的真正的春天之到来。最后谨以绝句一首对惠阳诗词协会之成立再一次表示祝贺:

光传邺水起吟台,句比黄金更揽才。

锦绣蟠胸情自壮,敢邀太白斗诗杯。

下载诗社成立大会发言稿:穷年思黎元,叹息肠内热[最终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诗社成立大会发言稿:穷年思黎元,叹息肠内热[最终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