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郎咸平的评论-我觉得很贴切(大全)
著名经济学家、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刘吉日前发表了一篇题为《科学地对待经济学家》的文章,对香港经济学家郎咸平以及公众对郎咸平的追捧提出了质疑。此文在网上转载后,舆论一边倒地批评甚至谩骂刘吉。
也许是觉得不值一驳吧,刘吉先生在文中并没有具体地批评郎咸平的观点。而我觉得,公众之所以不认同刘吉,主要就是因为大多数人把郎咸平言论中的是与非混淆在一起。
郎咸平之所以“一炮打响”,是因为他抓住了一个公众最关心也确实与公众的切身利益直接相关的问题,即国企改制中的国有资产流失。这个问题确实存在,而且很严重。其突出的表现在,在国企改制的过程中,有些国企甚至地方政府负责人借改制之名行瓜分之实,有的国企负责人打着MBO(管理层持股)的旗号,把全民的国企变成自己的企业。黑箱操作、自买自卖……这既是不合理的,也是不合法的。作为香港的著名财务专家,郎咸平敏锐地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并毫不留情、一针见血地进行了揭露。这不能不让人叫好。
此时,如果郎咸平能够提出合理的建议,即如何在操作中防止上述瓜分国资行为,他就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然而,郎咸平没有提出任何建设性的意见,而是把国资流失的原因,归结为国企改制本身,甚至提出了“国有企业效率高,不用改制”的观点。
真理再往前走一步就是谬论。郎咸平就走出了这一步。由于他的批判正好迎合了绝大多数公众对国有资产流失以及贫富差距、腐败现象等各种社会问题的强烈不满,郎咸平被视为公共利益的代言人,甚至成了良知的化身。在一片喊打声中,情绪激动的人们失去了理性。大多数人只听到了郎对国资流失的大量的义正词严的痛斥,却忽视了他对国企改革,不,是对整个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否定———那些话虽然只有只言片语,但却是郎的核心观点。
产权是市场经济的基石。产权不明晰,就不可能建立真正的市场经济体制。而国有企业的产权就是不明晰的。它名义上是“全民”的,但哪一个公民真正觉得哪个国企是属于自己的?说是政府代表国家和全民经营管理国企,但政府怎么可能去经营企业呢?只有聘任几个经理人去打理。但问题是给经理人多大权力呢?给多了,与经理人的身份不对称;给少了,经营管理没法做。前不久,国务院国资委主任李荣融透露作为出资人代表的国资委竟然没有国企的收益权。发生这种荒唐的事情,根子其实就在于产权的不明晰。实际上,国企的所有者处于缺位的状态。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产权是绕不过去的。
从政府的职能角度讲,政府的角色是“守夜人”,它的职能应该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而现在,中国的大企业大都是国有的或国有控股的,政府仍然主导着国民经济及其资源的配置。即使是在很多一般性的竞争性领域,国有企业也在扮演着主角。
从效率的角度讲,国有企业也无法与私营企业相比。经营机制不灵活、激励机制不合理……这些早已经被无数的事实所证明。而郎咸平竟然说“国企的效率高”,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国企的改制确实出了很多、很严重的问题,这些问题不正视、不解决,可能产生严重的后果,甚至会毁掉中国的改革。因此,政府必须正视这些问题,并采取切实的措施,坚决遏止瓜分国资等非法行为。不过,问题的严重性,并不能改变问题本身的性质。尽管国企改制中的问题非常严重,但都是操作中的技术性问题,而不是原则性、方向性的问题。国资流失等问题的产生,从根本上说,是由于中国法治的不完善。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能靠完善法制、加强监管,使国企改制在公开、公正、公平的市场环境中进行,而不能因噎废食。
总而言之,我个人认为,郎咸平之“是”,是他指出并批判了国企改制中存在的严重问题;郎咸平之“非”,是他从根本上否定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其“是”是微观上的、现象性的,其“非”是宏观上的、根本性的。
第二篇:郎咸平看到了政府低效,我看到了公民权利
郎咸平看到了政府低效,我看到了公民权利
作者:郭宇宽 2010-8-19
几年前,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批评当时风头甚健,而我几次近距离接触之后大掉眼镜的郎咸平。我和他观点的主要分歧在于,他认为民主对中国没有任何好处,中国当前只有加强中央集权和严刑峻法才有出路。
这是一种当前的中国显然有人很赞成的观点,但如果真朝这个方向发展,有些人一定会得益,但这个国家的人民只会陷入更深的灾难。而且此人物欲过强,为了捞钱简直不择手段,让我尤其感到忧虑,他的言论有很有煽动性,可以让很多老百姓被他卖了,还给他数钱,再加上郎还雇了公关公司来包装营销自己,在网上,任何批评郎咸平的言论,都会遭到很多谩骂。所以上次批评过郎咸平以后,我想,行了,我已经尽到提醒公众的责任了。而且从那以后,我观察郎咸平也作了很大的转型,最近几年他很少再就国家政治体制的问题,发表他的所谓“学术见解”。他也不再提他当年发表的“国有企业效率高”的“学术见解”。专心到各地给民营企业小老板,演讲赚钱,如果他好好把心思用在赚钱上,别在到处发表“中国不需要民主”这种不伦不类的“学术见解”,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进步。
不过最近几天,有朋友发来郎最近的文章“印度的腐败,难以想象”,在文中,郎把印度描写成了一个非常不堪的国家,尤其是嘲笑印度的民主。在我看来涉及到一些常识性的判断,这种误导性的观点,在转型期的中国是非常有危害的,而这篇文章代表着郎几年前就让我警惕的价值观依然一以贯之。
我从2006年起成为美国New school 大学中印研究所的Fellow,在其资助下,曾两次前往印度进行访问和田野调查,接触了政府官员,商人,学者,社会活动家,包括底层的农民,矿工,手艺人,甚至毛分子游击队。以我的亲身经历,更觉得郎咸平对印度,尤其印度民主的评价,错乱不堪,有一些则是完全违背事实的捏造。
中印比较的逻辑基础
中印两个亚洲人口大国,是很多学者都喜欢比较的,但是在我看来这种比较稍有不慎,就可能陷入简单和粗糙,很多人又爱下大结论,诸如通过中印的GDP或者出口数据比较,就得出哪个社会制度更优越。这是非常不严谨的态度。
郎咸平举出一些他描绘的印度经济发展的问题,以此来评价民主好还是不好,这不像一个受过学术训练的人的思考水平。
如果一定要比较印度和中国,最基本的逻辑基础是多变量的综合分析。比如说你要评价炸鸡翅这种食品对人的健康好还是不好,你不能拿飞人博尔特来跟我比,据说博尔特喜欢吃炸鸡翅,他得了奥运冠军,我郭宇宽不喜欢吃炸鸡翅,跑得没博尔特快,所以多吃炸鸡翅的人跑得快。谁要做这样的学术研究就太令人遗憾。
可郎咸平的比较逻辑也是这样,印度搞民主选举,中国不搞民主选举,中国GDP每年增长
百分之十,印度每年增长百分之八,说明民主不管用,不搞民主,更有利于经济发展。
真正了解中国印度之后,会发现虽然看上去,中国和印度都是发展中的人口大国,但其资源秉赋特别是历史积累其实差别很大。如果一定单纯为了比较说明政治体制对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不应该把中国和欧洲比,也不应该把中国和印度这样的南亚国家比甚至非洲国家比,应该把中国大陆,和台湾,香港,南韩,北朝鲜,日本这样的文化传统,人口密度,资源,气候条件、生产方式更近似的国家比,会更加有说服力。当然我也知道,这样的比较是郎咸平们的弱项,他们喜欢拿印度甚至非洲的例子,来和中国比较,告诉中国读者,你们看,搞民主没用吧。
印度不像中国,早在周天子的时代就形成了中华认同概念,秦始皇又建立了大一统,而印度,在漫长的历史中更像是一个地理概念而不是国家概念。直到今天,印度普遍国民的国家认同也远远没有中国人强烈,这使得印度很多问题上确实像是一盘散沙。要是干像中国那样动员全国的资源来搞奥运会的事情确实比较困难。
印度大陆是平坦的,表面从数字上,印度的可耕地比中国多,但印度处在热带地区,全年分为两个季节,雨季和旱季。历史学家兰德斯的著作《国富国穷》从经济、文化、制度、自然资源、历史传统等方面对国家经济潜力进行比较,他的分析从产值和人均收入来看,温带到热带总体趋势是越热的地方国家越穷。而中国由于多山,虽然耕地面积相对不多,但是多处在暖温带和少部分亚热带,气候更加温和,有更好的条件发展农业和包括理论上的资本主义经济发育。
这个道理也很简单,印度到了漫长的旱季,气温常常动辄接近50度。这样的气候,不要说种庄稼很困难,劳动也是很大的痛苦。睡觉,减少身体消耗,是最明智的选择,所以释迦牟尼时代能够制定僧团组织过午不食的纪律,而在中国大多数地区,晚上不吃饱饭是抗不住的。这也是一种传统,在一年之中,印度人的工作时间要远少于中国人。
再加上印度教有乐天知命的传统,甚至反对现代化,中华民族意识的崛起,伴随着学习“洋务”,兴办实业,而甘地领导的独立运动,他的政治理想,不是让印度发展经济,而是让印度回归反工业化的田园社会。甘地的理想也深远的影响了印度社会,在这种观念看来,要赚那么多钱干吗,活这么累干吗,知足就行了,经常唱唱歌跳跳舞不是蛮好的么。甘地自己就整天只裹一块破布,过绝对的低碳生活。
这也是为什么印度的人均GDP不如中国,而按照盖乐普的统计分析,印度的国民幸福感水品却排名在中国之前。学过经济学的应该知道,幸福感水平是比GDP或者出口量更能衡量国民需求的满足程度。
郎咸平先生也是知道这个事实的,他曾在一次演讲中做很有良知状说“中国人的收入全球最底,工作时间最长”,但为什么在他进行中印制度比较的时候,就忘记了这个重要变量差别呢。两家邻居,一家男女老少每天工作12个小时,没有节假日,一个月挣一万;另一家每天工作7个小时,经常唱歌跳舞,一个月挣6千。那个没日没夜工作的一家人,有什么好得意的呢?有什么资格嘲笑总是唱歌跳舞的一家人,收入比他们少呢?
在我看来不能理解什么幸福的人,很难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经济学。
中国现在每年GDP增长10%比印度高,但有多少含量是靠透支资源,搞建设,搞拆迁,把一条路修了再挖,挖了再修搞出来的。而印度目前的经济增长速度8%,是靠软件业,服务业这些更有技术含量的领域,增长质量比中国要高,而且人家的增长是在一边唱歌跳舞的条件下达到的,中国如果还不感到危机感,反思自己的发展模式。像郎咸平这样嘲笑印度的民主,未来只会证明自己的可笑。
郎咸平还说印度“人口比我们少2亿,耕地面积比我们多40%,结果他们是最大的粮食进口国,他们养不起自己的老百姓。”首先和事实不符,印度的稻米和一些经济作物的出口,都远远领先中国。其次就算印度进口很多粮食也不能得出“印度养不起自己的老百姓”的结论。印度不像中国用户籍制度把农民捆绑在土地上,而是放开劳动力流动,允许土地撂荒,他们的农业政策,没有搞“以粮为纲”,缺粮食,就到国际市场上进口,做更符合自己比较优势的事情,这未尝不值得我们参考。南朝鲜和北朝鲜相比,南朝鲜的农业自给自足率肯定不如北朝鲜高,看看到底是谁养不起自己的老百姓?
如果真是认真学了经济学的人,就应该知道,阿马迪亚森的重要研究,中国和印度相比,中国因为当年的毛泽东一人集权体制,老百姓已经饿殍遍野,一边还在向国外出口粮食,结果在风调雨顺的年景,搞出个“三年自然灾害”,印度是真遇到了自然灾害,却因为政府能够反映民众的需求,通过进口粮食避免了饥荒的发生。郎咸平如果是一个尊重事实的严肃学者,他先应该回答,中国有这么温和适合耕作的气候条件,和全世界少有的勤劳人民,却当年搞出饿死几千万人的惨剧,这和他呼吁的加强集权,有什么逻辑关系。
印度的腐败程度真得难以想象么?
郎咸平先生告诉中国读者,“印度的腐败程度难以想象”,这非常让我吃惊。印度确实有很多的腐败,腐败确实有传统因素的影响,不是光靠民主就能解决的。假如一个丹麦或者瑞典的人到了印度发现,印度的腐败对他们来说难以想象,我是可以理解的。郎咸平这个一年到头在大陆捞钱的人,说他发现印度腐败“难于想象”,就让我不可思议了。不知道他是不是有意想装作天真无邪?
根据总部在柏林的透明国际每年公布的“全球腐败指数”,印度和中国的腐败水平,基本是不相上下,同一水平的,大致都是在七十几名左右,最近一年中国略领先几名,有时候也会和印度并列。
由于印度是一个地方自治的分权制国家,中国是一个从中央到地方的一元制集权国家(郎咸平嫌集权的还不够)。所以腐败也各有特点。在我看来,印度的腐败更像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草根分沾机制,中国的腐败更像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精英掠夺机制。
所以我也接触过一些一些在印度投资的商人,他们普遍反映越是在印度基层地区,越是腐败严重。在印度有些地方的地方政治家几乎是赤裸裸的腐败分子,报纸经常报道,大家也都知道,但是民众就是愿意选他,因为他在腐败中,也维护了地方利益,甚至腐败来的钱,很大一部分,也要在为了选举的需要,给选民送礼。如果一个地方政治人物,光是腐败,而对他的选民不大方,下次别人就很难再选他。我听印度基层地区的朋友介绍,有的地方,竞选人会给一个家里送一台电视机,一台摩托车之类的贵重礼物。在印度很大程度上腐败,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利益分配渠道。而在印度的政治高层,相对比较精英化,道德职业水准也较高,比如国家开发银行像王益这样程度的腐败,商务部一个处长就可以捞几千万的案例,在印度是比较罕见的。
最明显的表现是,中国政府官员的公款吃喝是几乎不需要遮掩的,政府的高级公务车满街都是,一个县政府的大楼宏伟的像白宫,这在印度你是比较难看到。现在在世界任何地方的旅游景点,你总能看见,来自大陆各级政府的公费旅游代表团,他们一眼就能看出和普通游客的区别,他们在景点拍照都要按官大官小的次序站,穿的都是西装衬衫,最爱出入常是赌场,脱衣舞厅。但印度政府官员的公款旅行团,至少我遇到的比较少。
而让郎咸平判断印度不如中国的最主要例子是:“香港一个大集团的CEO,他带着香港的商会去印度投资,他回来抱怨说,在内地我做个生意,我可能会找内地官员和人脉,问题不大,成本并不是很高。但印度不行,我找了那个A部门还不行,B还要说话,B说完之后,C又出来说了,到最后我发现,我请了一堆人出来,没有人能办事。”
这体现了他最根本的逻辑,在中国,郎咸平认为只要花钱就好办事,而在印度花钱也不见得好办事,就觉得中国比印度好。从此你就可以理解郎咸平所提倡的法制到底是什么货色,也能理解他的道义包装背后到底是站在谁的立场说话。
在中国大陆,商人到一个县投资,只要搞定县委书记就可以了,“问题不大,成本不高”。而在印度权力有一个分权的制衡系统,不是搞定一个人就行的,这其实是说,在中国腐败成本比较低,腐败收益比较大,而在印度,腐败成本比较高,而腐败收益比较小。这样两个国家,听完郎咸平的介绍,读者如果自己用脑子想一想,会觉得谁的腐败更加可怕?郎咸平向中国读者宣称印度“这一种多元化的腐败体系,它所造成的交易成本之高,是中国的10倍、100倍。”,我真不知道,他是通过什么样的“学术研究”算出来的。
这种腐败模式的差异,也造成了经济结构的差异,中国的经济巨头,更多体现密切的政商合作关系,明显的表现是比如中国的富豪榜上,几乎多数都是地产商,依靠从政府拿地赚钱,而印度排名在前的富豪,几乎没有地产商,而是以Infosys为代表的世界级软件巨头;甚至想收购宝钢的更加国际化的米塔尔钢铁;搞实业的汽车巨头塔塔。。。这些在国际舞台上印度企业家,用周其仁教授的话来说,“一不靠出售自然资源,二不靠廉价劳动力优势,三不靠贩卖军火,四不靠政府补贴。靠什么呢?靠技术创新产品、管理、本土和非本土市场开发。”
印度的企业环境和企业家精神,不说学习,至少也应该值得很多中国企业和学者的借鉴,而不是像郎咸平那样出于无知,或者忽悠老百姓以自恃高明的嘲笑。
相对中国,印度式的低效是印度的荣耀
在郎咸平看来,印度的体制是低效的,他举的例子是“你看那个浦项制铁,它当年进印度的时候,那真是费了劲了,为什么?它要占用村中的林地,这居民闹得李明博跟辛格谈判了好几次。”
与此相比中国的体制,官员的决策实在是太高效了,这是郎咸平所推崇的集权带来的高效,在中国,政府官员,想拆那片,就拆那片,想拆谁家的房子,就拆谁家的房子,想征那个村的地就征那个村的地,转手卖给开发商,政府就可以赚大钱。谁不服,地方官员就可以把谁
抓起来。这种高效而且严刑峻法的政府,就是郎咸平所提倡,而且他觉得集权得还不够。
在郎眼里,村民的林地算什么,要搞个大项目,带动地方政府税收,拉动GDP,还需要谈判么?派“棒子队”和警察不就搞定了么?但在印度搞不定,印度是一个多党政治竞争,而且有新闻媒体不由政府控制的国家。
在郎咸平看来这是一个国家低效的表现,而我看到的是对哪怕最弱势的公民权利的保障。
多快好省的上马,甚至不用经过认真论证的上马大项目,真的那么好么?
印度要修一条高速公路,谈判过程很漫长,这个过程中,老百姓是实际的受益者,而且一个项目论证充分一些,当时也许着急一些,回过头看也许还有好处。而我们要修一条高速公路,领导一拍脑袋就可以决定,效率是很高,最后修好了,车流量不够,甚至规划不合理,虽然短期拉动GDP和政绩的效果很明显,但经常是低效的重复建设,而沿途的居民只能被迫接受强制的搬迁协议。哪种体制更符合百姓的福祉?这个道理并不复杂。
郎咸平所提倡的高效,其实是官僚裙带资本主义为所欲为的高效。在中国随便一个县,你都会看到政府门前宽阔无比但是格调低俗的大广场,和天安门前一样八个车道的马路。赤裸裸地炫耀权力的意志。这种郎咸平所提倡的高效有执行力的政府,常常让我感到恐惧,和为它的人民而痛心。
整天在中国都在五星级宾馆,豪华酒店和高尔夫球场出入的人,自然可以嘲笑,印度的首都居然都有公开的贫民区,但如果真的到印度的贫民窟参观过,再看看,北京和上海为了城市形象而被驱赶出视线之外,大量“农民工”的居住条件,就该明白这种嘲笑是多么奢侈?中国的穷人的生存状态并不比印度的穷人乐观,区别只是,印度的穷人是公开的,全世界都能看到,而中国的穷人,为了展现国家的形象,借着一次次奥运会、世博会、“XX大”的理由被驱赶和遮掩起来而已。
郎咸平总是宣称民主无用,中国当下要加强集权,加强严刑峻法。郎咸平从来没有办法正面回答的一个问题,遗憾的是,他的粉丝们也并不需要他回答的问题是。如果没有民主机制的保障,由谁来制定严刑峻法?怎么保障被那个权力集团制定出来的严刑峻法,是用来保护人民,而不是用来掠夺人民?谁来主导严刑峻法,这个严刑峻法会用来惩罚谁?
事实的教训还不够清楚么?我们为什么在管理证券市场的时候,管理国有企业的时候,怎么喊严刑峻法也没用,根本不需要呼吁,中国在强制拆迁方面的法律对老百姓已经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严峻。在中国不谈权力的运行机制,和权力来源的合法性,光讲集权和严刑峻法,只有两种可能,要么是无知,要么是无耻。在我看来一个知识分子存在的价值,应该为苍生说人话,而不是为强权唱赞歌。
郎咸平和他的营销团队,包装他的口号是“良知”二字,我一直反对学者以良知自诩,学者首先要保证的是尊重事实和逻辑,为公众提供真实的判断,而不要把一个客观问题,一上来就变得道德化。
但如果一定要谈良知,从目前的言行来看,假如郎咸平身上真有被叫做良知的东西的话,我的良知一定是和他的指向不同的方向。
第三篇:我发表的简报评论
我发表的简报评论
阅读简报,认真反思,变为己有。
今天已经是31号啦,可是爱学习的老师们还是没有停下来,只要平
台一天没有关闭,来师们是不放弃的。
简报真是百看不厌,看一遍又一遍的收获。
一个“磨”字道出了其中反反复复的修改过程及教师的汗水。.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把研修所学所得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更好的做好教育教学工作。
“磨课”,是教师专业发展中“实践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的综合体现,能有效地促进教师课堂教学设计能力、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教师专业素养的快速提升“.磨课”磨的是一个人,进步的是一个团队。
一定更按照简报上说的把磨课计划改的更理想,更适用,更有价值。 图为并茂,简报做的很详实,有实用价值。
小小简报却凝聚了专家和课程开发团队的心血和智慧。我一定要抓住
机会,让研修的思想时时刻刻在身边,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专家的文章,同仁的优秀作业,犹如指路的明灯一样,照亮了我的前行
之路. 专家的文章,同仁的优秀作业,犹如指路的明灯一样,照亮了我的前行
之路. 简报凝聚了众多老师的智慧,简直是一部教法大全。
幸福不是喊口号,幸福不是讲道理。在研修的路上走出幸福感才是硬
道理。
一路认真研修,使自己的专业文化水平提高了很多. 通过阅读简报使我开阔了视野,增加了见识充实提高了自己。 学习简报获益匪浅,研修让我们共同进步. 阅读简报,收获多多,提高了自己的教学素养和教育理念。 让我们携起手来等待磨课的到来,加油研修中的老师们。 简报好,质量高,值得学习。
第四篇:三国演义之我的评论
每当我在银屏上一览《三国演义》的剧情,无不为那金戈铁马、惊天动地的气势和威武雄壮、气吞山河的主题曲所折服、所吸引。情节中“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魏主——曹操;与曹操鼎足而立自称“以宽、以仁、以忠”的蜀汉之君——刘备,还有那貌为“羽扇纶巾”胸有文韬武略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的诸葛亮;以及威镇四海、勇于单刀赴会的孤胆英雄关之长和威武无敌、雄虎之将的张飞等都是世人为之敬佩而耳熟能详的豪杰之辈。这是在古典小说中唯有《三国演义》具有的显著的历史特征和感人特色。
《三国演义》是一部举世公认的经典杰作。在人物方面的描述既不属于现代的现实主义,也不属于现代的浪漫主义,而是属于古典现实主义精神与浪漫情调和传奇彩色的整合。《三国演义》取材于特定的历史时期,故事的情节并不被历史所限制,而是本着历史史实的基本原则,依据小说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特点,对历史题材有选择地加取舍,汲取前人的创作成果,通过艺术构思进行再创造,塑造出具有一定认识意义和艺术价值的人物群体。当时“四方百姓,裹黄巾从张角反者四五十万人,贼势浩大,官军望风而靡”,刘备见招军榜文后曰:“今闻黄巾倡乱,吾有志欲破贼安民„„(第1回)”。桃园立誓“上报国家,下安黎民,”决不“背义忘恩”。这就开宗明义地揭示了三国群雄都是镇压农民起义的刽子手而起家的。他们是“替天行道”为尽“忠”重“义”所为。
刘备翼下的“义不负心、忠不顾死”的关羽和有“雄虎之将”之称的张飞只不过是刘备“行义于天下”的马前卒罢了。
关于对曹操的讨论,历史上对其有颇多的微辞。其实之初,曹操是在不到五千人马的势力发展起来的。历经几十年的东征西战,除袁术、破吕布、灭袁绍、定刘表,从而逐步统占北方大片区域的。东汉政权传至献帝时早已名存实亡了,完全沦为一个傀儡政权,献帝遭李傕之乱后,颠沛流离,返回洛阳后,宫殿俱焚,已无容身之所,只得暂避山东,是曹操移帝于许昌,这时其大权便理所当然地傍落于曹操之手,曹操便借机“挟天子以令诸侯”来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小说中的曹操并非是史实记载的曹操,而是文化艺术中人物形象。是作为一个群雄割据的强者、胜利者展现在世人面前了。
令人敬佩的诸葛亮,他为了报答“三顾茅庐”和“临终托孤”的知遇之恩,他“亲理国事,汗流终日”以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第97、103回),有“士为知己而死”的忠义思想。他指挥的大小战争,并不是凭想象而主观臆断的,而是熟知地形,了解敌我,精心部署的。今古传奇的“空城计”(第95回),是其先知敌方了解自己“生平谨慎,必不弄险“的心态,便将计就计,演示了“十分弄险”的疑兵谋略。第九十六回“孔明挥泪斩马谡”是作者巧妙地反衬诸葛亮克敌致胜神奇用兵的大智大勇的,成功地烘托了孔明不可磨灭的艺术形象。《三国演义》中的刘备是作为理想的“明君” 形象来塑造的。然而,现代的相当一部分读者、研究者对刘备形象却评价不高,甚至颇有非议。一些研究者认为,刘备形象是“苍白无力”的。究竟应当怎样看待罗贯中塑造刘备形象的得失,是一个很有艺术价值的问题。
罗贯中在描写《三国演义》中的刘备时,以历史人物刘备为原型,同时根据封建时代广大民众对政治家的选择,根据自己的政治理想和审美倾向,着力突出其明君形象,而有意淡化其枭雄色彩。
作品竭力渲染了刘备的敬贤爱士,知人善任。其中,他对徐庶、诸葛亮、庞统的敬重和信任,都超越史书记载,写得十分生动感人;尤其是对他与诸葛亮的鱼水关系的描写,更是具有典范意义。尽管主要是为“走马荐诸葛”和“三顾茅庐”作铺垫,却足以见出刘备求才之诚,爱才之深,颇具艺术感染力。
对于刘备对诸葛亮的高度信任与倚重,《三国演义》更是作了浓墨重彩的描写。历史上刘备请诸葛亮出山之事,《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中仅有一句话:“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而《演义》却以两回半的篇幅,精心设计,反复皴染,将“三顾”的过程写得委婉曲折,令人悠然神往。刘备初见孔明,便屈尊“下拜”;听罢隆中对策,先是“避席拱手谢”,继而“顿首拜谢”;乍闻孔明不愿出山,当即“泪沾袍袖,衣襟尽湿”;及至孔明答应辅佐,又不禁“大喜”。这些充满理想色彩的细节,把刘备求贤若渴的诚意渲染得淋漓尽致。诸葛亮出山以后,《演义》又充分突出其在刘蜀集团中的关键地位和作用,竭力强调刘备对他的高度信任与倚重。我在《忠贞智慧,万古流芳――论诸葛亮形象》一文②中分析道:
历史上的诸葛亮,尽管一出山就与刘备“情好日密”,受到刘备的充分信任;但他在刘蜀集团中的地位却是逐步提高的,按照通常的政治机制,这也是很自然的。„„然而,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却把诸葛亮写成一开始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大权在握,指挥一切的统帅,大大提高了他在刘蜀集团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些描写,大大超越了历史记载,使诸葛亮始终处于刘蜀集团的核心,地位明显高于所有文武官员,而又使读者觉得可信。刘备得到诸葛亮之前屡遭挫折,而得到诸葛亮辅佐之后则节节胜利,两相对照,读者不由得深深感到:刘蜀集团的成败安危,不是系于刘备,而是系于诸葛亮。豪气冲天——关羽
关羽是《三国演义》中忠义智勇兼备的人物形象,这就是为什么在三国中战将如云,而独有关羽被称为“绝伦逸群”①,与曹操、诸葛亮并列为“三绝”②的原因。也是他被历代仁人志士奉为修身、厉志、敬业的人生楷模所在。
一忠贞神勇、义薄云天
作为一个文学形象,关羽富有特殊的气质和精神。是作者热烈颂扬的英雄人物,也是写得最成功的人物之一。从他的外表到内心,无不闪烁着与众不同的英雄气度。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曾就《三国演义》的人物塑造说过:“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至欲显刘备之宽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惟于关羽,特多语,义勇之概,时时如见矣”③。鲁迅先生看到了人物性格深层结构的东西。虽然关羽也感谢曹操的恩德,但他不会背弃刘备。他说:“新恩(指曹操对他的礼遇)虽厚;旧义(与刘备的恩义)难忘。”而且关羽恩怨分明、知恩图报,表示要“立功以报曹公,然后去。”于是发生了斩颜良,诛文丑的情节,而后华容道一节也可说是关羽“义”的延续。关羽的千里寻兄,是他忠贞不二的具体体现。面对张辽的游说,曹操的利诱,关羽明白而坚定的地表示:“吾受刘皇叔厚恩,誓以共死,不肯背之。”张辽说:倘玄德已弃世,公何所归乎?关羽斩铁截铁地回答:“愿从于天下!”按封建道德标准来说,关羽如此忠于刘备,当然是非常崇高的,而这种情意在曹操与张辽面前不加丝毫的掩饰更表现出非凡的坦荡,令人肃然起敬。他明知从许昌出发保护二位嫂嫂,投奔刘备,一路上要经历很多艰难,但为了寻兄,一切置之度外,毅然前往。所有这一切,都非常生
动地表现了关羽的气度、精神,使这一位将军与其他武将有了极大的不同,显示出“绝伦逸群”的独特性。
小说〈〈三国演义〉〉在第一回中张飞的出场安排上就极具特色。“大丈夫不为国家出力,何故长叹?”他在看到刘备观看朝廷招募义兵的榜文叹息后厉声言道。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声如巨雷,言语颇为激昂。一个活生生的张飞在为见人时,性格已跃然纸上。在桃园结义的誓言中“上报国家,下安黎庶”是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的誓愿,也在张飞一生之中成为其坚持不懈的理想追求。
“忠勇”的内容及其表现。“忠”在我国古代是影响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文化主流文化——儒文化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也是历来统治阶级所不断宣扬和提倡的。虽在不同的时期由于各自不同的政治需要而被各自赋予了不同的新的内容,但其中最基本的遵从封建伦理道德的观念及“三纲五常”类却历来不但为文人士大夫所严格恪守,也为驰骋疆埸的许多猛将们所极力的信奉和维护,文人武夫们乃致在忠孝不得两全之际,舍孝而守忠。
“忠”从大的方面简单的概括,可有两方面的忠,一是对朝廷之忠,再就是对最高统治者之忠。而在封建社会独裁统治的政体里,两者往往是合而为一的。
本来关羽失荆州,败走麦城,使蜀汉不但失去了战略要地也更失去了一员猛将。实力减弱,此时应更冷静思考时势来分清敌我,然蜀汉政权的核心人物却就可能因为桃园盟誓。在“国贼”与“家仇”中竟然失了方向,改变了诸葛亮于隆中联吴抗魏的“基本国策”以至藜陵之战大败。而使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蜀汉基业由盛而衰。
三请诸葛亮之时,他表现出来的不耐烦,是直爽之人的性格特征。到后来诸葛亮辅助刘备之时,他言听计从,则是敬君子,敬诸葛亮也是忠刘备。是“忠”的信念的表现。
张飞的形象表面看似单纯,其实是一个多重因素综合起来的较为复杂的形象。在他的心中有他固有的“忠”的信念,和为这一信念而奋斗的人生追求。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作者对多个人物的塑造中,寄托了作者的人生理想。在张飞身上也同样寄托着作者的人生价值理想。
总之,《三国演义》在人物形象塑造上有着惊人的成就。这部小说写了大约四百多个人物,其中的主要人物,如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等等,都具有鲜明的个性,诸葛亮的智慧、刘备的明智、张飞的神勇,为文学史增色添彩。
历史是一幅风云变幻色彩斑斓的生活长卷,凭借笔下才疏学浅是难以作精美的点评,廖廖数语只不过是班门弄斧而遗笑大方罢了。
第五篇:请以此文本为蓝本修改(我个人认为本文写得较贴切题意)
我国政府公务员绩效评估体系研究
(我的的题目是:公务员绩效评估体系研究)请以本文为蓝本进行修改,谢谢!
摘要:公务员绩效评估是政府对公务员实施科学管理的基础和关键,是激励公务员能力提升的重要方法,也是建设高效能行政系统的重要保证。在绩效评估中普遍存在理论与实践的矛盾,尤其是当绩效评估与其他人力资源管理环节联系在一起时,往往会产生许多复杂的问题,使其失去应有的效用。本文的目的旨在通过分析研究,探索形成科学绩效评估体系的途径,提高组织效率,实现公共管理目标。
关键词:公务员绩效评估现状完善
在当今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评估被看作是一个重要环节,人们努力探索更为完善的绩效评估体系,以改进组织及公务员的绩效,充分发挥绩效评估在公务员管理上的积极作用。
一.公务员绩效评估的内涵
绩效评估,又叫绩效考核,本文对绩效评估概念理解是:绩效评估是指一套正式的结构化制度,用来对员工在职务上的工作行为和工作效果进行考察、测定和考核,了解员工的发展潜力,以期获得员工与组织的共同发展,通过绩效评估可以有针对性地支付薪酬、给予奖励,并及时反馈信息,促使员工调整努力方向和行为选择组合。而公务员绩效评估就是根据有关法律规定,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标准对公务员的思想品德、工作成绩、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等进行考察,做出评价,并以此作为公务员奖惩、培训、辞退以及调整职务、级别和工资等依据的制度。
二.我国公务员绩效评估现状
近年来,我国在建立科学绩效评估体系上做了许多探索和尝试,但还存在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1.考核方式单一,不重视科学手段
我国公务员考核的结果分为优秀、称职、不称职三个档次,优秀的比例最多不能超过10%至15%。在实际操作中绝大部分公务员考核结果都集中在称职这个档次,受考人之间的优缺点无法区分,客观上损害了考核制度的激励功能。其次各个环节中考核主体应负的责任不清晰,对考核人员尤其是对负有考核责任的领导干部的监督没有完全到位,导致考核结果出现失真失实的现象。另外对公务员的考核主要停留在的一次性考核上,目前还缺乏一套系统且实用的平时考核方法,有些部门仅凭领导主观下结论。
2.考核标准过于笼统
中国公务员的考核内容缺乏具体细化标准,考核过程中不能针对不同的职位分类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估,而是采用统一的标准对公务员泛泛考核,致使领导在其中发挥了主导性的作用,他们对考核标准存在明显的主观色彩,一些领导者的个人偏好左右了最后的考核结果,导致人才流失。此外由于考核标准不够科学、合理,考核中平均主义抬头,人人都一样,为不称职的人员提供了庇护伞。这样的考核不仅违背了考核的目的和原则,而且也失去了考核的真实意义。
3.考核结果运用不够完善,功能发挥不足
公务员考核强调考核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且必须要直接与公务员的实际利益挂钩,对公务员的工作发挥激励作用。当前中国公务员考核结果的使用存在一定的偏差,对于表现积极、工作业绩好的公务员往往奖励不够,对于工作不认真、业绩不理想的人员,大多碍于情面,只口头谈话,很少给予“不称职”的评价,不能体现奖优惩劣的作用。在选人用人上也存在“用人唯亲”的现象,领导干部提拔下属主要以亲近为主,造成只有和领导搞好关系才能得到提拔升迁的不良风气。这样考核工具就未能得到有效利用,不能及时发现绩效中存在的问题。
4.考核方法不够健全
我国公务员考核明确强调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但在实际考核中,往往重经验印象,轻科学定量分析,重定性分析,忽视定量测评,考核指标的设定模糊,无细化量化分解,造成了考核的随意性和片面性。定量考核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数学方法,通过搜集、整理、计算来反映考核对象情况的相关信息。这种考核是一种较为客观和具体操作化的考核。而我国公务员考核很少采用这种方式,多是主管人员直接给下属写评语、定性,不能准确、客观、全面地反映受考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工作情况。
三、建立和完善我国公务员的绩效评估体系
通过以上公务员绩效评估的理论和实践分析,发现我国公务员的绩效考核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下面就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谈谈完善我国评估体系的具体措施。
1.健全公务员绩效的考核内容
《公务员法》的第33条规定:“对公务员的考核,按照管理权限,全面考核公务员的德、能、勤、绩、廉,重点考核工作实绩”。德、能、勤、绩、廉体现了公务员的素质及其履行岗位职责的情况,是一种概括性的表述。我国在绩效考核的实际操作中,应努力完善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考评:
(1)工作业绩
工作业绩考核是对目前工作状况的考核,它因工作性质、承担的责任不同,应对考核的内容有不同的要求,具体包括:工作情形,主要考察公务员是否充分具备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处理工作有无错误,工作成果是否完美,处理工作是否有计划性,是否准确及时地办理报告等;工作速度,主要考察公务员是否迅速处理公务,是否延迟公务等;工作态度,主要考察公务员是否认真处理公务,工作时是否擅自离开岗位,有无与他人闲谈等,即责任心、积极性、纪律性、协调性;对部属的统率情况,主要考察公务员是否统率部属积极推行工作,是否适当指导部属等1。
(2)工作适应状况
工作适应状况是考核公务员是否适应目前的工作,以及哪类工作更适合其发挥作用。主要包括规划性、研究型、审查性、接洽性、例行性、秘书性、计算性等。
(3)性格
性格主要是考察公务员在履行职责时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我国在长期的考核工作中应坚持对公务员性格的考察,对性格和能力的考绩以与职务的相关性为限。
2.构建基于目标管理法的公务员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政府部门中的目标管理法即指上级领导者与公务员一起确定特定的可检测目标,并定期检查这些目标完成情况的一种绩效考评方法。目标管理强调外部控制和自我控制的整合,目的在于通过各级目标的制定、考评、鉴定、实现,使主管人员由评判人员转化为顾问和促进者,公务员由被评者转化为参与者和“自我控制”者,进而实现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的兼容。整个目标管理评价过程是个循环系统,从设定的组织共同目标开始,到部门特定目标,再到个人目标,经过循环最终回到组织共同目标2。各层目标相互链接,员工制定目标后与上级主管进行讨论、回顾和修改,并最终使双方满意。在进行考核时,由于目标数据可以取得,因此可以评定公务员完成任务的程度。评估结束后,公务员可以用他所得到的实际数据对所完成的工作做自我评估,上级主管与公务员一起对公务员的自我评估进行检验,最后回顾公务员工作与组织工作之间的联系。根据绩效评价的目的,在构建该评量指标体系时有两种路径可循:一是“特质、行为、结果”,二是“知识、技能、能力、努力、外部条件”路径,在实践中往往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满足绩效评价的复杂需要。为了准确地衡量组织目标的完成情况,对目标执行过程的考察也很有必要,有利于考评人员做出更正确的判断,从多个角度进行全面评价。
3.公务员绩效评估的方法选择
将原有的一次性考核分解为日常考核、半年考核、考核,注重自查述职、交流谈话、工
作汇报,实现对被考人的多角度考核。健全平时考核制度,及时把握日常工作中公务员的能力建设和绩效管理中出现的新问题,对考核评价结果进行正确分析,做到持续改善。此外在分层次、分级别的基础上进行分类,兼顾各类职位的特点,分别制定合适的考评内容、标准体系,使考核更加具有针对性3。在此基础上尽量把考核内容分解细化为量化指标,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考核工作,制定并逐步完善导向明确、简单易行的评估标准,量化考评标准,让考核者有据可依。
4.提高公众的评估主体地位
在西方国家群众参与公务员绩效评议已经开展得较为普遍。政府公务员绩效评估不是简单的以检查为目的,在评估之后采取措施提升政府整体的服务水平,提升群众的满意度才是实质。在考核过程中应借助群众的参与、配合和制约,推动公务员更加注重绩效和能力,评价方式采取组织考察与群众测评相结合,通过完善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民主评议制度来反映民意,注重公众服务效果和公众满意度,落实好群众对公务员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从制度上确保群众满意度成为衡量公务员绩效的重要指标。
5.公务员绩效评估结果的运用
考核结果应成为公务员加薪、晋升以及处分最有力依据,对确定不称职的人员,必须按考核规定给予降职、降级或辞退,使公务员考核真正起到奖优惩劣,促进管理的积极作用。同时有针对性地选择某种形式的培训,培训的主要出发点就是当员工现有的绩效评估结果和组织对他们的期望绩效之间存在差距时,管理者就要考虑通过培训改善公务员的绩效水平4。此外考核结果有必要作为人事记录长期保管,以便对公务员进行追踪管理,掌握公务员全部的工作经历,根据考核记录可以进行长远的公务员职业生涯规划,培养出具有高效能的公务员队伍。总之,公务员绩效评估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探索,要把公务员绩效评估作为党政人才资源开发的重要环节之一抓紧抓好,使之成为鼓励公务员提高素质的重要措施和手段。
参考文献:
[1]吴志华.《美国公务员制度的改革与转型》.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P111
[2]罗纳德.克林格勒/约翰.纳尔班迪.《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与战略》.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P237—P239
[3]钱再见等.《公务员制度创新与实施》.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P89
[4]王沛.《人事测评与实务》.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P183—P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