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酒文化的语词形态异同点看东西方文化特质
摘要: 中西酒文化源于各自的传统思想, 其相关语词在汉语英语中的表达形态有同有异。从中可以理解中国酒文化传统思想与西方酒文化传统思想特质的异同性。关键词: 酒文化;传统思想;汉英国俗词语
A comparison between some featured Chinese and English words expressions on wine culture Abstract: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words and expression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based on the comparison of traditional ideologi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wine cultures.Key words: wine culture;traditional ideology;words and expression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酒文化源远流长。酒在人们日常的交际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由于生活环境、历史背景、传统习俗、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和社会规范等的不同,东西方(甚至国与国之间)的酒文化呈现出风格迥异、丰富多彩的民族特性。对东西方酒文化特性进行比较研究, 颇有意义。本文从比较中国酒文化(以汉民族为主)和西方酒文化(以英语民族为主)的传统思想着手, 研究两者有关酒文化的语词表现形态及价值含义的异同之处。
一、从中国酒文化的传统思想看汉英语相关语词表达之异同
千百年来, 中国的酒文化受到传统思想的浸润。因而, 其反映在汉语中的那些语词形式是英语中所没有或无法对应的, 且往往很难被西方人理解。(一)汉语字词“酒”与英语对应词的比较
酒自产生以来, 便给人类的社会生活增添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国传统思想主张修身养性、关心人性之善恶, 也体现在对“酒”的造字上。《说文解字》解释:“酒, 就也, 所以就人性之善恶。一曰造也, 吉凶所造也。”清人段玉裁注: “宾主百拜者, 酒也。淫酗者, 亦酒也。”酒有利有弊, 既能让人如醉如痴, 使人性至善至美, 又能让人祸害连连, 荒淫无度, 尽露人性之恶相。鉴于它的两重性, 酒便有许多充满褒贬含义的别名:“欢伯”、“福水”、“狂药”、“魔桨”、“祸泉”等等。
英语中有许多与汉语“酒”相对应的词, 但都不能完全相对应。Alcohol 原指酒精, 现在也用来泛指任何含有酒精的能醉人的饮料, 像葡萄酒、啤酒、烧酒等。Drink 通称包括酒的各种饮料, 也可特指酒。liquor、spirit(s), 均指非发酵的烈酒或蒸馏酒, 相当于汉语的“烧酒”、“白酒”、“白干”。Wine 源自拉丁语vinum 葡萄, 一般指发酵过的葡萄酒等果酒。汉语的“白酒”其实是烧酒, 不能译为white wine, 而应译liquor 或spirit。同理,“绍兴黄酒”也不能直接译为yellow wine, 应译作Shaoxin rice wine。(二)中国酒文化在汉语中的独特表达形态
既然做人要有道、有德和有品, 饮酒当然也要讲究“酒道”、“酒德”和“酒品”。酒道是关于酒和饮酒的道理, 酒德指酒后的行为, 酒品指饮酒的旨趣和品德。“酒德”的语义转变也体现了酒的两重性。它最早见于《尚书·无逸》:“无若殷王受之迷乱, 酗于酒德哉!”唐朝杜甫《殿中杨监见示张旭草书图》诗云: “念昔挥毫端, 不独观酒德。”随着时代的变迁, 酒德的词义又发生了一些变化, 多指喝酒的豪爽程度。比如在酒桌上, 我们常会听到“某人酒品很高”, “某人酒品很差”, 或“某人没有酒德”等的评论。这里的酒德或酒品其实应译为drinking manner。一个人的酒品或酒德的好坏, 折射了该人品格和德行的好坏及其处世的声誉, 因而是非常重要的。儒道崇尚闲情逸致、追求超凡脱俗,饮酒也可以有不同的兴致(如“酒兴”)。人们还可以用酒的方式避世即“酒隐”, 如屈原“举世皆浊我独清, 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名句。在酒醉的自由状态中, 摆脱了束缚的艺术可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酒喝到极致时, 文人墨客可以诗酒斗百篇(如唐朝酒仙李白), 也可以像唐朝书法家张旭狂写草书、大写“醉帖”, 英雄武士可以大打“醉拳”, 同样人们也可以弹“醉琴”、跳“醉舞”。(三)酒文化在汉语英语中的相似表现形态
无论东西方, 人们面对生活的忙碌和无奈、感叹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只有在对酒高歌时、酒酣耳热后, 沉重的心灵才得以片刻的慰藉, 脆弱的人性才得以暂时的解脱。这种相近的人生观, 反映在汉英两种不同的语言里。当烦恼不断、忧愁缠身时, 人们习惯用酒精来麻醉自己, 以此“借酒浇愁”。如李白“举杯销愁愁更愁”。杜甫在《落日》里也有类似的诗句: “浊醪谁造汝? 一酌散千愁。”英语也有借酒浇愁、借酒解愁的习语, 如drink one’s sorrows / troubles , drown one’s troubles away , drink down sorrow 等。(四)有关酒礼的汉英词语的比较
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中国的政治制度、伦理道德、婚丧嫁娶、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 无不讲究礼。古代的礼自然也渗透到酒文化中, 酒礼就是人们喝酒的行为规范、规矩、礼节行为等。柳诒徵认为: “古代初无尊卑, 由种谷作酒之后, 始以饮食之礼而分尊卑也。”《中国文化史》()由此可知, 酒与礼的关系由来已久, 且喝酒吃饭也可体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贵贱、尊卑、长幼等礼仪规范。统治阶级制定酒礼是为了维护统治、保护其特权, 而文人雅士倡导酒礼则是为了满足其审美情趣和文化心理的需要, 他们推崇超俗的境界, 追求儒雅的风度。
如今, 日常生活中虽没有以前那么多的讲究,但是人们依然自觉或不自觉地遵从于长幼秩序等饮酒礼节, 如“敬酒”, 其与英语对应词toast 意义相差不大。但俗语“劝酒”是“敬酒”的一种特殊形式, 没有英语的对应词。中国人喝酒喝的是感情,所以只要有适当的理由, 人人都可劝酒让对方多喝酒, 以示友好和诚意。劝酒又有几种方式: 有礼有节地劝客人饮酒叫“文敬”即toast;“罚酒”是中国人“劝酒”的另一种独特方式。劝酒是中国人好客的一种典型表现, 但往往不被异族文化的人理解。
中国人讲酒礼, 并不等于英美人没有酒礼。恰恰相反, 他们也有自己的一套饮酒礼仪。敬酒一般选择在主菜吃完、甜菜未上之间。敬酒时将杯子高举齐眼, 并注视对方, 且最少要喝一口酒,以示敬意, 但不一定喝光, 也从不劝酒。英语toast或drink 就是提议祝酒, 或是为某人干杯的意思。toast 一词也可指接受祝酒的人或事, 即令人敬慕的人(尤指女士)。二 从西方酒文化的传统思想看英汉语词的相关表达之异同(一)英语酒神和汉语“酒神”
神话和传说, 反映了古代人民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及社会生活的原始理解和认识。不同的民族文化与这种理解和认识有密切的关系。汉族古代神话和传说有自己的体系, 欧洲的古希腊、罗马神话也有一套独特完整的“神”的谱系。在西方,酒文化和希腊、罗马神话不可避免地相互影响、相互交融。英语中有关酒文化的一些词语也打上了希腊、罗马神话的烙印, 那是汉语无法对应的。例如, 希腊神话中的酒神狄奥尼索斯(Dionysus), 在罗马神话中称巴克斯(Bacchus)。酒被认为是酒神赐予人们的礼物, 也是人们丰收的象征。于是每年12 月末都要举行一次新酒节以庆祝丰收, 即酒神节(Dionysia 或Bacchanalia)。酒神信徒们在酒神颂歌的极大鼓舞下, 结队游荡, 载歌载舞, 纵情狂欢, 完全坠入忘我之境, 人的本性在这里得到最大的释放。酒神节变成了狂欢节, 从古罗马、古巴比伦到当今世界各地几乎都有酒神节的存在。为此, 德国哲学家尼采提出了酒神精神, 认为希腊人的酒神宴乐含有一种救世节和神话日的意义,这种独特的酒神音乐有别于一般的音乐。只有在希腊人那种抛弃一切束缚、回归原始的状态下, 痛极生乐, 乐极生悲, 美才得以展现, 音乐才得以产生, 艺术才得以创造。所以相当一部分欧美文化也体现了古希腊、罗马文化中的酒神精神。可见,酒和艺术的千丝万缕联系, 在东西方酒文化中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只不过具体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而已。
与酒神相关的英语词语有很多。Bacchus 一词可用来通称酒, a son(priest)of Bacchus 酒神之子(即为酒鬼)。Bacchant, bacchic, bacchanalian, dionysiac, bacchae 等词的本义都与酒神或酒神节相关, 现各自都有相类似的引申义。Bacchant 作形容词意为狂饮作乐的, 作名词称狂饮作乐者;bacchic 作形容词指醉的, 狂欢狂饮的, 但同时也指喧闹的;bacchanalian 作形容词也指狂饮作乐的, 闹宴的, 作名词时指发酒疯的人;Bacchae 原为酒神的女伴, 酒神的女性崇拜者或女祭司, 现指参加酒神节狂欢的妇女们。同时, dionysiac 意为极度兴奋的, 狂放的, 放荡的。而英语谚语Bacchushas drowned more than Neptune 酒神淹死的比海神多, 也就不难理解美酒所造成的祸害胜过大海。希腊神话中还有一个森林之神叫萨提儿(Satyr),其形状为半人半羊, 喜好纵欲贪饮, 代表原始人的自然冲动。英语satyric 意为“性好酒色的”, satyriasis 就是男子色情狂。由此证明, 酒和色是有一定关联的。因而西方很多男人之间都流行着这样一种说法Wine, women and song, 即都希望能过上“在声色场所狂饮作乐的一种无忧无虑的生活”。以上大部分词语表达多见于文学作品。
相对来说, 中国神话传说中就没有酒神这一说, 却有关于酒的发明人一说, 最早提到的酿酒人为仪狄和杜康。后来, “杜康”在汉语中被借用指称酒。中国文化中没有酒神这一说, 并不等于汉语中没有“酒神”这一词语。汉语中的“酒神”指酒量大的人, 与神话无关。该词出自唐朝冯贽的《云仙杂记·酒神》: “酒席之上, 九吐而不减其量者为酒神。”同样, 汉语中的“酒仙”也不是指酒神, 而是古时对酷好饮酒的人的美称。(二)有关酒吧的英语词语和相近的汉语词语
欧美的酒吧文化既是酒神文化的一种典型表现, 又是它的延伸: 酒吧给人们提供了一种颠覆现存文化秩序的原初动力。在现代, 古希腊的酒神精神在斯得以最大限度地体现, 形成了其独特的酒吧文化。到了欧美(尤其是英国)不能不去酒吧, 那是朋友之间休闲聊天或聚会的好场所。酒吧文化是西方(尤其是英国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种独特的民俗生成了许多相关词语。首先, 酒吧或酒馆的种类有很多, 除了bar, 还有pub(英)啤酒馆, alehouse 啤酒馆(麦芽酒店), saloon(美国西部城镇典型的)酒吧, beer parlor(加拿大)啤酒吧, drinkery(美国)酒吧, waterhole(美国俚语)酒吧间, groggery(英国)低级酒吧间等等。
还有各种各样类似于酒吧的饮酒聚会, 如beer bust 啤酒宴会, cocktail party 鸡尾酒会, bottle party 自带瓶酒的宴会。在美国有bottle club 饮酒俱乐部, 澳大利亚的英语俚语中表示狂饮作乐的聚会有很多方式……
此外, 还有很多由此而衍生汉语中无法对应的英语国俗词语, 如a cocktail dress 原指参加鸡尾酒会时应穿的礼服, 即鸡尾服, 现泛指可在任何正式或半正式场合下穿的礼服;a cocktail hour 鸡尾酒会时间;mixologist 调酒员, 善调制鸡尾酒的酒吧调酒生;bar billiards 酒吧台球;cabaret show 助兴歌舞表演;beer and skittles 吃喝玩乐, 享受;等等。
东西方酒文化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内容丰富。了解不同民族的酒文化, 尤其是那些相关的俗语词汇, 有助于人们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第二篇:从姓名看东西方文化
从姓名看东西方文化
姓氏的源流
由起源来看,中国的姓始于人类的原始部落,开始于上古的母系社会。《说文解字》:「姓,人所生也。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子,从女从生。」不同的母系后代不能通婚,为了明确区分血缘关系,便产生了姓。而中国古代除了姓之外,还有氏,氏产生于姓之后,由于人口数增加,同姓的人越来越多,因此又再分化为若干氏,姓与氏除了产生先后有别,另外,氏还表示社会地位、封地、职业等,但从秦代以后,姓和氏合二为一。
中国姓氏来源有四:源于所封的国号或所封的地名,如:「周、夏、殷、齐、鲁、赵、楚、屈、解」;源于先人爵号或谥号,如:「王、侯、武、文、闵、穆」;源于职业,如:「屠、陶、卜、巫、贾」;源于居住地,如:「郭(东郭、南郭)、西门、柳(柳下)、李」;源于原始部落的动、植物图腾,如:「马、熊、牛、羊(杨)、凤、龙、山、花、水(举常见的姓为例)、叶」。
日本人的姓来源有五1:以居住地为姓,如:「山下、山本、田边、西村、森村」;以动物为姓,如:「白鸟、小熊」;以植物为姓,如:「若松、高杉」; 以建筑物为姓,如:「高桥、鸟居」;以宗教信仰为姓,如:「小野寺、西园寺」等。
命名方式或原则
中国人命名的方式很多,名字来源纷杂,大至可归类以下几个方面2:
以生辰八字命名:数千年来我国的五行和八卦对人们的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人们往往根据孩子的生辰八字,确定命中缺少哪一样,然后由名字补上,使缺少的一行发达、昌盛。如缺土叫润土,缺金叫鑫,缺木叫森等。
以出生时间命名:诞生的时间往往成为取名的素材,如将孩子取名为端午、国庆、冬生、春生、夏生、秋生等。
以出生地点命名:如鲁迅先生给孩子取名「海婴」,是取出生于上海的意思。如:京生,是指生于北京;汉生,意指生于武汉。
以排行顺序命名:以数字排行,如长子取名大宝、次子取二宝、三宝,另一个用伯、仲、叔、季来命名诸兄弟。
以事件、事情名命名:如文革、卫东、卫红、学军、学农等。从植物命名:如琼花、紫荆、杏花、梨花、松柏、冬青等。
引经据典:如文武,指文武双全。还有从经典句释中节略成词而命名,如姝丽,指美女,源出《后汉书‧和熹邓皇后记》:「姿颜姝丽,绝异于众。」
而台湾地区的命名原则也自成一格,整理如下(引自陈琦的命名作业):
算命—即根据新生儿的出生时辰,配合八字而命名。以笔者任教的班级、70年代末年龄层而言,这是最普遍的命名方式,约占班上半数。
查字典—藉此查出寓意深远的名字。
12田艳萍(2003)<从中英日姓名看文化差异>《青海民族学院学报》 n.2,114-116。王述文(1999)<汉英姓名的建构及其文化涵义>《荆州师范学院学报》n.4,116-121。长辈期望—如希望儿子考上建国中学,则取名「建中」。
时代反映—如中国文化大革命期间,多命名为「向红」、「卫东」;台湾则在名字中嵌入「中、华、民、国、正」等字
崇拜心理—如根据明星之名而名为「青霞」,或是崇拜篮球明星乔丹,而取名为「丹」。也有人是因喜爱他国文化,而取名为「玛莉」。
特殊典故—为纪念先人或是出生地点而命名,如名字中嵌入「台」字或是托梦、灵光一现,也有可能。
菜市场名—这是为了避免天妒而取名的方式。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人的「讳名制」,其体现了汉民族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级思想,其包括对帝王避「国讳」,对圣人避「圣讳」,对祖辈避「家讳」,前两者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消失了,而「家讳」至今还影响着部分人们的生活和观念。家庭中孩子的名字中绝不会出现父亲或祖父名字中的字,以示尊敬和长幼之分,而职场上,习惯在各种官职前冠上姓氏称呼对方,如:王董、李经理、吴主任、张科长。万建中先生在解释名字的避讳3时,认为:「名字的避忌,最初的原因是为保密起见;名字的保密,则与巫术崇拜及其恐惧有直接关系。西周以后, 统治者一方面为了自身的安全,不让人们随便诅咒伤害自己,尤其是运用自己的名字来施行巫术;一方面又为突出其至高无上的地位,维护森严的等级制度,表示自己神圣不可侵犯,便对远古民间积淀下来的避用人名的风习加以传扬和完善,使其带有浓重的『尊祖敬宗』的宗法伦理色彩,逐渐形成一种举国上下普遍遵循的完备避讳制度。」
日本人取名的方式很多样,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日本非常忌讳晚辈的名字与长辈的相同、谐音字或同音字,如有,就会被认为是不尊重长辈,是「欺祖」的行为。至于采用历史人物名字的也十分罕见,人们担心没有那么大的「福份」而短命。大致的命名方式如下4:
根据日本的传统习惯,男性按照兄弟排行的顺序,女性则以「子」作为末字来取名。如:「太郎、次郎、三郎、正
一、正
二、花子、美智子、奈津子、雅子」等,男性的名字中,常以数字和「郎、夫、雄、男」等字为名。
根据出生时间或季节,如:「日出郎、春子、吹雪」。
使用代表吉祥的字眼,如:「富子、百太郎、寿子、千益」等,「荣、丰、福、繁」等相当常用。
使用年号,如「昭子、和子」。
为了祈祷和平而在名中使用「幸」字也很多。算命:可是受访者觉得这个方法现在比较少用。长辈期望:受访者觉得这类最多。
偶像崇拜跟时代反映是差不多混在一起吧:这样听起来有会有一点儿像是外国人的名字。
特别的:这样才能与众不同。从命名看文化蕴含
中国人的姓与名排列顺序表露着民族文化,中国人受几千年的封建制度思想影响,宗族 34张明娟(2004)<汉英命名方式的国俗差异>《西安外语学院学报》 V.12 n.2,20-22。徐玉明(2000)<谈谈日本人的姓名(上)>《日语知识》n.11,49。为大,共性至上的观念隐含在人们的心中。重视祖先,强调的是宗族的延续,血脉的传承,传统的男性名字中有三个字组成5:第一个字为「姓」,代表着家族;第二个字表示辈份,象征着血脉的传承,汉民族过去普遍实行「行辈排名制」,现在仍有少部分家庭成员的名字沿用此种排名法,「行辈排名制」6是指同一宗族或同一辈分的人的名字中有一个字或一个偏旁相同,因此,很容易辨认是否同一辈份;最后一个才是自己的名,往往寄托着家族对后代的希望与祝福,对于家族来说,姓是家族所有成员的共同符号,即共性,而名是每个成员自己的代号,属个性7。姓名是将浪迹四海的家族成员连在一起的符号,是华人的自我认同的标志,将散布在四方的中国人凝聚在一起。当陌生人见面时,中国人总是觉得同一姓氏的人要比不同姓氏的人亲切。
从命名看西方文化 英美人名特点
在英美姓名中,名在先而姓在后,因而名被表述为first name,又作given name(取名)、Christian name(教名)或baptismal name(洗礼名)。英美人名可归纳为以下四种情况
源于表示真善美的一些抽象词汇:男名:Alan,源自古英语,意为和谐;Edgar,源自古英语,意为幸运的猎人或幸运的战士;Ralph,源自古挪威语,意为像狼一样机智的劝说者。女名:Alma,源自拉丁语,意为可爱善良美丽的;Belle,源自法语和意大利语,意为可爱美丽的;Charity意为基督教义中的核心思想—博爱。
源于自然界的物体名称:男名:Bertrand,源自古德语Berahrtaben,意为发亮的乌鸦;Leonard,源自古德语Leohard,由两个词跟Levon(狮子)和Hardu(勇敢)组成;Olive,源自拉丁语,意为橄榄树;Randolph,源自古英语,意为处与防御的狼。女名:Daisy,源自古英语,意为雏菊;Linda,源自古德语Lindi,意为巨蛇,而西班牙语中Linda意为美丽;Susan,源自古波斯语Shushun,一个百合花之城。
源自宗教和神话传说:男名:Abraham,源自希伯来语,意为民族之父,万物之父。是圣经中的人名;Adam,在圣经创世记里,Adam是上帝用红土造出的第一个男人的名字;John,源自希伯来语Jochannan,意为上帝是荣耀的;Martin,源自拉丁语Mars,为古罗马战神之名。女名:Elizabeth,源于希伯来语,意为上帝已经发誓;Eve在圣经创世记里,Eve是上帝造出的第一个女人的名字;Irene,源自古希腊语Eirene,是和平女神的名字;Mary,源自希伯来文Marah,意为神的爱人。
合成的方式:以合成法、混合法、缩写法、倒拼法造新名。如Roseanna由Rose与Anna合成;,May与Elizabeth混合为Maybeth;Olouise来自Olive与Louise;Myra是由Mary局部变移而成。
英美姓氏特点
在英文中,姓氏被称为surname/family name(家族名)或者last name(尾名),其渊 56张明娟(2004)<汉英命名方式的国俗差异>《西安外语学院学报》 V.12 n.2,20-22。许红花(2002)<英汉姓名的社会心理差异>《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35 n.4,90-93 7黄碧蓉(2004)<英汉姓名的文化底蕴及其翻译>《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21 n.4,页80-82 源可分为以下四类8 源于自然界的动植物名称或山水等:Bird、Brook、Bush、Field、Fox、Hill、Lake、Rice、Stone、World、Wood。
源于祖先所从事的行业:Baker、Butcher、Carpenter、Cook、Farmer、Fisher、Miller、Singer、Smith、Taylor。
源于祖父或者父亲的名字:Anderson、Edison、Johnson、Judson、Martinson、McGregor、O’Brien、Richardson、Wilson。
源于祖先因生理或相貌特征所起:Armstrong、Black、Brown、Long、Red、Short、Strong、White、Young。
另外,英语中还有双姓(double-barreled names)9,如Bartlett-Smith。但与汉语里的「诸葛」、「司马」等复姓不同。双姓起源于18世纪末的英国,当时使用它的主要原因:一是避免雷同现象;二是为了继承土地、财产的需要。现今由于受女权运动的影响,不少美国人喜欢采用「合二为一」的取姓办法,即把两个人的单姓合并组成自己的双姓。如Helen Oatay和 John Williams结婚,他们俩的姓名就分别为:Helen Oatay-Williams和John Oatay-Williams。但他俩的子女只采用父亲婚前的姓。
英语姓名的文化内涵
英语姓名的多民族色彩反映着英国的历史10 英国是个岛国,曾经历了多次外族入侵,早在公元前1000年,欧洲大陆凯尔特人(Celts)入侵该岛,后来发展为苏格兰、爱尔兰及韦尔斯民族与文化。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人入侵该岛,并为该岛带来了拉丁与和古代文明。后来盎格鲁撒克逊人入侵,形成了英格兰民族与文化,产生了古英语。公元11世纪是一次最大规模的外族入侵,讲法语的诺曼人征服了整个英国并统一了这个国家,出现了贵族与贫民,英国文明与法国文明共存,英语和法语共存,因此许多英语词源于法语。一次又一次的外族入侵,形成了英国多民族文化,英语姓名反映了这一多民族色彩。例如英语姓Thorp源于盎鲁撒克逊语porp(牧牛场);Tovey源自诺曼底语tofi(国家统治者);Albin或Alban源于拉丁语albus(白人);Jardin源于法语,意为与花园有关的人;Ingram源于日耳曼语engli(天使)。另外以“O”或“Mac”为前缀的姓具有典型的爱尔兰特征。前缀“O”代表某人的孙子,例如O’Brian一姓是由Brian的孙子演变形成的。前缀“Mac”表示某人的儿子,如MacCarthy一姓是Carthy的儿子演变而成。苏格兰的姓多源于诺曼底语,常与土地所有者或统治者的姓有关,这反映了当时苏格兰附属地位和求生方式,如Leslie,Murray等均源于某人所拥有土地的地名,以此为姓的人则是靠这片土地为生的人。韦尔斯人的姓是在英王亨利八世后发展起来的,主要源自法语、古英语和希伯来语。较普遍的姓有 Hugo,Hughs等。英语的姓名还伴随着移民和英国的殖民主义传播到每个讲英语的国家和地区,如美国、加拿大、澳洲、纽西兰等。
英语姓名浓厚的宗教色彩反映了英国人民的宗教信仰
英国是一个宗教信仰自由的国家,以基督教为国教。基督教是随着罗马帝国入侵英格兰 8邱惠林、王安(2004)。英美姓名文化漫谈。四川大学学报,287-288。9秦迪裔(2001)。漫谈英语姓名。科技英语学习,11,24-27。10刘玉珍(1996)。英语姓名的文化内涵。世界文化,3,28-29。
而传到英国。12世纪时,宗教势力发展很快,影响着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越来越多的人选用〈圣经〉中圣人的名字为自己和子女命名。16世纪时,罗马天主教规定,教徒洗礼时的教名必需选自〈圣经〉,以示对上帝的虔诚和尊崇。耶稣基督有12个门徒,除了叛徒的名字Juda以外,其它人的名字均为常见名,如Mathew,Peter,James,John等。女性圣人名字也是人们喜欢选用的名字,如Mary,耶稣基督的母亲;Ann,圣母Mary的母亲;Elizabeth,圣人John的母亲;Catherine,圣人Peter的妻子。〈圣经˙旧约〉中圣人的名字也是人们常选用的名字,如Adam,上帝创造的第一个人;Eve,上帝创造的第一个女人;Noah,制造方舟并把各种生物,每种一公一母带进方舟的人等。到17世纪,〈圣经〉中出现的名字几乎都被选用了,这些名字至今仍是非常普遍的名字,其中很多名字发展为姓。英语姓名反映了浓厚的宗教文化。
英语姓名丰富的生活色彩反映人们对生活的追求和无限热爱
英语姓名除了多民族色彩和浓厚的宗教色彩外,英语姓名的广泛使用始于12世纪末、13世纪初,而且大多是由名字发展而来。这个时期的英语姓是源于以下:绰号、职业、地名及亲族关系。如:Fox(老狐狸)、Pennefather(老财迷)、Smart(机灵鬼)、Chinn(大下巴)、Lightbody(小个子)等这些原本是表现某人的品德、外貌等特征的绰号发展成姓;又职业的姓有Chancellor(大臣)、Stuart(内政长官)、Hammerman(工匠)、Lumbard(金融家)等;而以国家、省、市名或出生地和居住地的地貌为姓的也不在小数如England、Wheatley、Berkley、Athill(高山)、Rayman(低地)、Shaw(森林)、Field(牧场)等;最后一组的英文姓氏是由表现亲情和家族关系的词发展而形成的。英语的家族是以父姓沿袭下来,这一特征在很多姓中反映出来,有以后缀-son构成的姓,表示父子关系,意为某人的儿子,如Nelson、Lowson、Hanson,或以O’、Mc及Mac为前缀的方式,也是代表父子关系,如O’Brain、McGregor、MacCarthy等姓,此外后缀为-kin构成的姓表示家族的关系,意指是属于那个家族的人,如Adkin、Walkin、Tomkin等。从绰号、职业、地名及亲族关系所延伸的姓,则可体验英语姓名拥有丰富的生活色彩,而此丰富的色彩与他们对生活的追求和无限热爱有相当重要的关连。
英美人姓名「名+姓」结构形式、社会历史文化原因11 英美姓名结构形式为「名+姓」两部分组成的形式,即名(Given name)在前,姓(Surname或Family name)在后。每个名字前面的前一个词为名,后一个词为姓,也有人有两个、三个,甚至更多的名字,这时的区分为首名(First name)或教名(Christian name)。只有在办理公务或签署文件时才会用到中名(middle name)或第三个名字。在书写时按「教名+中名+姓」的结构次序排列书写,如:John Fitzgerald Kenned,有时为了方便,分别缩写为John F.Kennedy或J.F.Kennedy。
而形成此姓名结构形式与英国的历史发展有密切的关连。这一点可以与中国的漫长封建历史作一对比。英国封建历史短、资本主义确立早,摩尔根(Lewis Henry Morgan)说:「我们祖先萨克逊人直到被诺曼人征服时,还只有个人的名字,而没有代表家族的姓氏」。可见,11郭小春、朱小红(2002)。略论英美民族姓名结构与社会文化的关系。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89-90。
英国人原来是没有姓氏而且姓名制度形成较晚,当时尚未形成以家庭为社会基本构成细胞的宗族关系。英国从9世纪到11世纪,封建化过程还没有完成,各地还有不少自由农,直到公元1066年被诺曼人征服(the Norman Conquest)以后,英国的封建制度才广泛确立。可是经过短短的数百年,到14世纪末,英国农奴制(serfdom)已经解除,到16世纪资本主义已广泛兴起,并且迅速导致了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相比之下,中国则有长达二千余年的封建史,在这样的社会,人们重视的是宗族观念,即宗族姓氏的传承尤为重要,日常生活以宗族为中心,而高居国位的最高统治者皇帝,则更是宗族观念的代表,国家的一切以帝王的意志为主,所以在封建社会中,无论是国家还是家族只能将代表个人的符号-名置于家族的标志姓之后。这里,封建历史的长短显然是「名+姓」姓名结构存在与否的重要原因。
「名+姓」的姓名结构形式另一原因是个人主义影响的结果。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文化」讲求科学技术,求自由、尚分明、重个人、唯实、重抽象的思维方式影响姓名结构形式。所以,包括英国在内的欧洲众多民族历来具有民主传统,比较重视个人作用。虽然在1066年封建农奴制度下,自由民仍有一定的民主权利。中古英语时期(1150年至1500年),自由农民、骑士、市民等经过斗争获得了一定的民主权利。1215年6月15日,英王约翰被迫接受封建领主的要求,在大宪章(Magna Carte)上签字是民主权利的又一次胜利;17世纪的「文艺复兴」则更是人文主义(Humanism)的张扬。在美国,早期的殖民者从英国带来了民主传统,进而形成了美国梦想中的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自主精神(Self-reliance)和自我实现(Self-achievement)等民主自由色彩浓厚的文化特征,使得个人重要性的原则仍被继承下来,个人创造精神仍受到推崇。
此外,早期罗马共和国文化及拉丁语对欧洲(包括英语在内)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罗马共和国的民主传统在整个欧洲的民族的心理形成中产生了影响,拉丁语中「名+姓」的结构形式渗透于英语里,体现在人名中。
西方父母命名时的考虑点:
姓是继承性的,而名是可以任意选择的,多数的姓与名是不可混用的,但现今把姓做名使用已是常见的现象,如Adrian、Aubrey等都既可做姓、又可做名使用。名与一个家族的专有符号-姓不同,是区别一个人与他人的任意指定的符号,尽管如此,无论是哪一个国家的人,都十分重视名字的选择与确定。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的名字可能会影响他的人生观,影响他的发展和成功。所以,西方人在给孩子起名时,往往要从国籍、宗教信仰、发音、韵律、拼写、性别、大众性、独特性、传统性、父、母名、简称与昵称的形式、文字意义、名字使用率、以及教名、中间名和姓的前缀等诸方面进行慎重考虑。如:Mr.Porter给他的孩子取Samuel Albert,那么,其孩子全名的缩写便是SAP,意思是傻瓜、笨蛋。这岂不要被人取笑,这对孩子的心灵必然带来创伤,影响他的成长。许多来自爱尔兰、意大利、德国、法国等国的移民在给子女起名时,都倾向使其尽量联想到自己的祖国,这样就使许多移民后代的姓名在发音、拼写等方面保留了原民族语言、文化特征或遗迹。如意大利人姓名的尾音多发“e”;塞尔维亚、克罗埃西亚等前南斯拉夫国家人则以“ie”为结尾;俄罗斯、保加利亚人的姓名多以“v”结尾;罗马尼亚人姓名则多以“sku”结尾12等属于各国的姓名特点。
12张则桥(2003)。外国人姓名的结构形式及识别。世界文化,3,19-20。
从姓名看东西文化异同
姓名结构—「重姓轻名」还是「重名轻姓」?
英美人士的全名通常包含三个部分:教名+中间名+家名(first name/Christian name+middle name+family name);而中国人、日本人的全名则为两个部分:姓+名。由上述姓名结构,可以看出东西方的文化差异。
西方人在彼此介绍时,通常会说:「This is John, John Henry.」亦即「重名轻姓」—先介绍个人的名字,然后再介绍家族的姓氏。而东方人在介绍时,则是「重姓轻名」,比如说:「我姓陈,耳东陈;叫陈信祥。」亦即先介绍自己的家族姓氏,然后才说明自己的个人名字。尤其是在介绍社会地位比自己高的人时,更是忌讳将全名说出来,只是说明「姓+头衔」。由此可以发现,英美人士着重个人与个人的沟通,家族并非第一考虑。一般咸信这是西方社会经历过14世纪以后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启蒙思想的洗礼有关,因为上述社会运动,或是强调个人从教会大家庭式的层层束缚下解脱出来、可以与上帝直接沟通,或是强调社会上人人平等的概念,因此,个人的角色比家族的色彩明显得多。饶小飞认为这正是「强调个性,提倡个人奋斗,尊重个人的独立人格与自我价值的体现。」13,显示出了西方人的「求异」心理以及「以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
反观东方社会,在近代以前,中国的儒教文化影响了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在这个「东亚世界」14,人民都讲求家族的荣光或是社会阶层的尊卑秩序,因此家族的姓氏远比个人的成就来得重要。这从「咒骂语」可看出端拟,比如说中国人会说:「我们陈家的脸都被你丢光了!」认为个人的失节将连带使整个家族蒙羞;反之,个人的荣耀则被视为是「光宗耀祖」之事。另外,「婚配」亦同,强调的是「门当户对」,而非「个人的情感」,也难怪文人会因此创作出如《梁山泊与祝英台》15等凄美作品来了;相较之下,沙翁的名作《罗蜜欧与朱丽叶》虽然说的也是男女主角的爱情悲剧,可是更着墨于世仇的纠葛及主角冲破限制的决心。另外在日本,幕府将军可以决定「谱代大名」(世代诸侯)的婚配,以防大名彼此合作形成危险的政治联盟;甚至当大名回到本藩时,必须把妻子留在首都,作为将军的人质16。在这个状况下,个人的名字不被重视,而是压制在家族的姓氏之下。另外,也有一则谜语可以道尽日本人对于「家族孝道」的概念:「为什么想要向父母提供意见的儿子,就像想要头上长毛的和尚一样?」谜底是:「不管他多么想,都无法做得到。」17在这样的家族头衔下,个人是不被鼓励强出头的,显示出东方人的「求同」心理。
命名原则—要「避讳」还是要「纪念」?
虽然近年来,日本、中国人的姓名时有雷同,甚至还统计出最普遍的男、女名字18,或 13 饶小飞(2003)。汉英人名姓氏的文化心态、来源与命名习俗探微。涪陵师范学院学报。v19n4,58。14 王仲孚(2000)。《历史》(上)(2003修订版)。台中:康熙图书网络股份有限公司。p.144:「所谓的东亚世界,是指近代以前的东亚历史世界而言。在地理上是指以中国本土为中心,包括今日的韩国、日本、越南等地区;这个地区,是以中国文化为主要成分,与其它近代以前的历史世界(如欧洲世界、回教世界、印度世界)显然不同,称为中国文化圈并不为过。」 15 作者不详。主要描写女伴男装求学的富家女与同学相识相恋、却受挫于家户观念的悲剧。16 潘乃德博士(1974)。菊花与剑—日本的民族文化模式。台北:桂冠图书,p.60。17 同上,p.46。18 陈琦(2005)。命名的分析—日本、台湾的对照。【语言与文化】课程作业,p.6。是有少数民族采用「亲子连名制」19,但是普遍而言,家长为孩子命名时多半会注意与他人相异,除了因为易于辨识外,其实是古代社会留下的「避讳」习俗所致。
中国人的「避讳」包括「避尊者讳,避亲者讳,避贤者讳」,是在一个讲究「差序格局」的社会所产生的现象,源自于周代。在封建社会下,有赖于宗法制度中的长者借着「名分」来维系社会秩序。由于其地位之重要,因此害怕巫毒者知其名对其不利,遂将姓名予以保密。但是此原则后来扩大到「上至皇帝、下至平民百姓」,无不受影响。如:秦始皇瀛政为避讳「政」字,改「正月」为「端月」;州官田登为避讳「登」,而有了「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成语;一般晚辈若与长辈名字谐音、同音,则有「欺祖」之嫌。20即使在一般的人际交往中,称呼也有所忌讳,若是碰到不熟悉或是社会地位较高的对象,通常不直呼其名,而以称谓或头衔代替,表现出个人在群体中的对应位置,以示礼貌。
但在西方社会则刚好相反,其命名的重复性甚高,亦即父母为孩子命名时,往往会用一位家族长辈或伟人的名字,以示亲昵或追念恩德。例如:美国第16任总统Lincoln的名字,就常常成为美国人名的中间名。或是同一个家族中,祖父子三代为表纪念而皆名为John,但会以「Senior John、Junior John」或是「John I、John II、John III」作为区别。连英国王储查理王子都计划要以「乔治七世」为登基之名,以纪念其祖父和查理六世,因为后者与伊丽莎白一世皇后在位期间带领英国民众走过艰困的大战时期,备受人民拥戴。甚至在西方的电影中,出现了「教授因为帮忙接生了难产的小马,小马的主人当场以教授的名字给小马命名、以示感激」的情节,亦不足为奇(王述文,1999)。而且,父子之间直呼其名,亦非失礼。
由以上比较,不难看出东西方命名原则中「避讳」和「纪念」之异,也同时反映出「集体主义重视群体意见」和「个人主义重视个人成就」的差别。
中国人则不敢与神仙同名,认为是亵渎神灵之举,反而以「儒教、五行」来命名。所谓的「儒教」,王述文(1999)认为其特征为:以「成人之道」或「做人之道」为核心,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入世精神,以及「忠孝仁义礼智信」的做人信条,导致中国人的名字充满了「社会规范」—「忠、孝、爱、国」已是稀松平常,甚至要符合「社会氛围」,因此,文化大革命时,以「卫东、小红」表现出对毛主席的忠贞。要不然就是以「平、和、清、芳」等名字,表现出儒教「追求中庸之道、以和为贵」的心理,如:朱自清、李延年等。
至于用五行起名,是因中国人咸信「金、木、水、火、土」这五种物质是万物的起源,基于「有此名必有此命」的心理,因此,缺水的要名为「淼」,缺木的名为「森」,缺金的名为「鑫」,或是以该部首的字来命名,以「补足缺损」。这种「整体和谐」的要求仍然不脱「集体主义」的心态。
亦即孩子的名字中的一个字是沿袭父亲的名字而来,如13世纪的大理国的「段智祥—段祥兴、段兴智」,或是台湾泰雅族的「瓦历斯‧诺干—威海‧瓦历斯」。20 任骋。《中国民间禁忌》。台北:汉欣,pp.379-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