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撑阅读之长篙,渡写作之大船【临沭县第三初级中学 伏开霞】
撑阅读之长篙,渡写作之大船
临沭县第三初级中学
伏开霞
在中考语文的复习中,写作几乎占了试卷的半壁江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考生成绩的优劣。考生把握好写作,可以更好的成就梦想。如何成就梦想?用好课本就是一条捷径。
要使课本更高效省时的服务于学生,就要在课堂教学中,训练阅读能力的同时,充分利用课文的典范性,因地制宜的贯彻写作教学训练,以达成读写并进,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决不能让课文这一写作的源头活水肥水白流。也就是在阅读教学中系统地发掘、整理能运用于写作的句段、构思、选材、主题等有价值的东西,使知识系统化;再结合一些写作训练,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把所学得的知识与技巧融入到写作中,使知识能力化。
基于此,我们对于作文的训练,采取“以课堂为主要阵地,以课文为典范载体,以读导写,读写结合”的方式,狠抓写作训练。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环节:总结借鉴、想象训练、定向迁移、写作实践。
一、总结借鉴
课本中的文章大都是文质兼美的范文。每一篇文章都是写作的典范,寻找写作借鉴点并总结成方法是训练学生写作思路,选材构思、遣词造句能力的有力手段,是学生进行迁移与运用的前提与基础。
所以,我在教学中,把课文按中考作文涉及的话题把课文分类进行写作方法点拨。如下:
1、成长类:《孤独之旅》《心声》《丑小鸭》《再塑生命》
2、风俗民情:《云南的歌会》《端午的鸭蛋》《吆喝》《春酒》
3、追求:《日月》《海燕》《行道树》《我的信念》《》
4、磨难:《孤独之旅》《热爱生命》《荒岛余生》《伟大的悲剧》
5、自然:《春》《济南的冬天》《秋天》《雪》《夏感》
6、环境:《敬畏自然》《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大雁归来》《旅鼠之谜》《喂出来》
7、生命感悟:《那树》《紫藤萝瀑布》《蝉》《贝壳》
8、童年爱好;《谈读书》《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故乡》
9、战争:《新闻两篇》《芦花荡》《亲爱的爸爸妈妈》《蜡烛》
10、情感沟通:《傅雷家书》《致女儿的信》《羚羊木雕》《风筝》 „„
分类指导点拨,总结方法,形成写作知识体系。学生在分析、概括并总结这些文章的写作特点、思路结构等后,就可以针对性地迁移、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
二、想象训练。
想象是创新能力的体现。通过想象,阅读所得能更好地为学生所用。使他们激活原有的知识结构,产生更高层次的迁移。我在阅读教学中,运用仿写、续写、改写、补白、等不同的方式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1、仿写。
我认为模仿是写作的捷径,仿写是化别人的内容为自己服务,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写作水平有所提高。课文为学生提供了很多仿写的资源,我在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的。(1)仿句子
如在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过渡段:“ 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下来罢,„„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运用此种方式,换词语进行句子仿写,“ 我不知道为什么-----------,而且还是---------。也许是因为-------,也许是因为-----------,也许是因为----------,„„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Ade,我的---------!Ade,----------„„”仿写很成功。
孙犁的《芦花荡》一文中有不少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如“目明风清的夜晚,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塘里撑出来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弯弯下垂的月亮,浮在水一样的天上”等,将这些好句子抄下来后,引导学生仔细体味,再仿写几句,写写你家乡的景物。(2)仿段落
在写好句子的基础上,随着积累的增加,我注重结合课文的特点选择一些符合学生认识规律,与学生写作结合比较紧密的段落,让学生进行仿写。
何其芳的《秋天》一诗,运用了“描述+点题”的二层式结构构结段落,然后三个片段成文,段式相同,思路明晰,结构优美,我让学生运用同样的结构方式写夏天或冬天春天。接着迁移到写人物,事物等。
(3)仿思路和写法
人教版许多课文的写作思路方法非常清晰、明了,而且学生很容易理解并接受运用,所以在教学中,我就抓住了这一宝贵的资源,以读促写。
比如,学习了《我的母亲》,我跟学生共同探究,在对课文第六、第七段的分析中,我们获得了关于写人的记叙文的知识:
⑴写作对象——人;
⑵写作中心——表现人的特点;
⑶写作方法——以事写人:
①、选择典型事例;②、点面结合:一句话写出特点→概述+详述;
③、多角度表现人物,写出主人公同他人的关系,以反映他(她)多方面特点。
还有,我在和学生一起探究课文《口技》后,获得了关于“运用侧面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知识:
⑴写作对象——人;
⑵写作中心——表现人的特点;
⑶写作方法——运用侧面描写表现人物的特点:
①以人衬人;②以物衬人;③以景衬人。
在训练学生运用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特点时,在探究文本获得写法知识后,马上进行片段训练。先让学生在纸上写下自己熟悉的并且特点鲜明的一个人物,然后用一句话来表达这个人物的特点。再用诸如“平日里”“有时”“总是”等词语来概述能反映人物这一特点的事情,接着,要求学生运用一件具体的事情(时间、地点、人物明确,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清楚)来表现人物的特点。经过“说特点”、“概述”、“详述”三个环节的训练,再经过整合,学生基本上可以达到写作要求。
2、改写文章。
把《与朱元思书》改写成现代文,介绍富春江“自富阳至桐庐”的景色;将《雨说》一文以“雨的自述”为题,改成一篇三五百字的小散文,体会两种体裁在语言表达上的区别;将《石壕吏》一诗改成记叙文或一幕短剧。
3、续写文章。
续写文章能够更大限度的激发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并促使学生反复阅读揣摩文本,猜测文意,甚至句式、用词、篇章结构等,并运用到续写的文章中,写作知识潜移默化,从而读写并进。《芦花荡》一文中有一段精彩描写老头子因没有圆满完成地任务而懊恼、内疚、自责的心理,请找出来细细体味,然后把第二天二菱目睹老头子的英雄行为时的心理活动不写出来;根据《喂„——出来》一文展开想象,从小说结尾续写下去,一二百字。
课文中能续写的文章很多,如《我的叔叔于勒》《孔乙己》《范进中举》等等。
4、补白。
在语文课本中,往往有些地方作者写的很含蓄简练,但是就是这些地方恰恰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及无限的想象空间。此时,教师应该善于抓住这些“空白点”,让学生将这些地方写具体,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又能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如《桃花源记》中“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让学生补出渔人对桃花源里的人说了些什么?桃花源里的人又叹惋什么?既丰富了学生的理解,又锻炼了想象力。
《故乡》中我与闰土对话,往往有大量的“„„”,让学生用语言表达作者省略的内容,很有思维含量。
三、定向迁移。
通过想象使原有的知识结构与现在的结合后,再进行系统的整理后,便是迁移环节了。在此,主要是定向迁移。就是通过对知识中相似和相近处来与写作联系,对应范例文章中的话题、结构、语言,实行“话题——话题,结构——结构,语言——语言”式地迁移。
比如,在学了《羚羊木雕》一文后,就思考和“亲情矛盾”一样的话题是不是也可以这样写?” 《羚羊木雕》一文其特点是运用环境烘托、对话描写、心理描写来表现人物。那么类似 “诚实”、“信用”、“爱”“感恩”“奉献”一类的话题作文都可以这样写。
四、写作实践。
定向迁移环节所达到的,是对课文范例的引导与效仿,而写作实践就是对这一方式的补充。要教学生从“结构、语言、主题、思路”等几个方面来展开,对文章进行更广泛的拓展。
如在学习《紫藤萝瀑布》时,化用其开头“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自己写故事,学生写的故事合理丰富;
如在学习《社戏》时,化用结尾“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没有吃过那夜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也得好戏了”。学生换故事,运用“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没有„„,也不再„„”作回忆性文章的结尾,异彩纷呈。
通过这种实践,学生能够切入的角度多了,组合、搭配的选择也就多了,文章自然样式就多了。
这些方式都能有效地拓展学生的思路,让其中有些人深有感悟:原来文章可以这样写。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激活作文教学的“源头活水”有许多,但依托文本才是出发点。只要我们努力去研究,去探索,就能运用好课文这一作文教学的源头活水,让这股“源头活水”像清泉一样,滋润学生的心田,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让我们的作文成绩笑傲考场,成就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