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拒绝校园暴力,关爱学生健康成长座谈会(教师代表发言稿)王春英
——教师代表发言稿
拒绝校园暴力,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
尊敬的各位领导、家长朋友、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很荣幸能代表教师参加关于“拒绝校园暴力,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座谈会。
近些日子看网络新闻报道了很多关于校园暴力的事实。6月21日,江西永新县发生一起多人围殴女生事件。甘肃女生6分钟被打38记耳光。重庆女生太邋遢,被5同学围殴打成十级伤残。四川一未成年女生被同龄人扒衣拍裸照。福建永泰初三男生遭围殴脾被切除。安徽怀远火星小学副班长逼同学喝尿事件。还有安徽蒙城学生群殴老师事件。柳州学生殴打老师事件。诸如此类的校园暴力事件频频发生。
在我县校园暴力也是时有发生。我们一线教师都深感恐惧和不安。下面我仅以一名普通的一线教师的视角来谈谈如何“拒绝校园暴力,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
(一)对校园暴力的认识
第一,校园暴力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一是索要钱物,不给就威逼利诱、暴力胁迫;二是以大欺小、以众欺寡;三是为了一点小事大打出手;四是同学间因“义气”之争,用暴力手段争长论短;五是不堪长期受辱,以暴制暴,冲动报复 ;六是带有黑社会性质的团伙,制造敲诈、勒索、抢劫、杀人等恶性刑事案件。
第二,校园暴力危害极大。校园暴力不仅直接伤害了学生的身体,还严重损害学生的心理健康;校园暴力还使家长的工作生活受到影响;校园暴力至使校园正常秩序受到破坏,给学校管理带来很大困难。校园暴力同时也威胁着教师的身心健康。身体上的伤害往往已经不小,但更可怕的是心灵的伤害。
第三,校园暴力难以禁绝的原因。首先是家庭教育的缺失。青少年的不正常行为的出现,往往是因为父母、老师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有意无意地忽视了他们的需求。当孩子得不到来自大人的温暖,过分地关注自我,遇到不顺心的事就会选择将心中的怨恨发泄到别人身上。其次是暴力文化的影响。当下信息社会,各种影视、书籍、网络中的暴力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少年的道德和价值判断。这种暴力文化的浸染,会让青少年被角色的行为所影响,变得崇尚暴力,乃至实施暴力。最后是法制约束的缺失。根据《刑法》第17条的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然而,面对16岁以下的青少年一般性犯罪,除了对涉事青少年进行批评教育,涉事家长事后道歉之外,缺少更为有效的处置方式。青少年暴力犯罪案件频发,年龄已经成为免罚的“护身符”。
(二)我校的工作情况
解决校园暴力,刻不容缓,但也任重道远。在我们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为达到“远离暴力,培养健康人格的目的”,我们做为一线教师在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有序地开展着工作。下面我就以学期为单位谈谈我们的日常教育渗透和管理。
1、在我们学校,每学期开学第一天的“安全纪律教育大会”是
必备的节目。孩子们还沉浸在假期的游戏和玩乐之中时,及时唤醒他们承担受教育的责任。教育全校学生提高安全意识,明确自己的身份角色,培养遵纪守法的习惯。
2、每学期不少于四节的“法制安全课程”的展开,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业生活,为孩子们学法、知法、遵纪守法提供了教育学习的舞台。
3、为震慑孩子们的不法言行,我校每学期都聘请法律专家进行“法制安全讲座”。
4、班主任利用“安全网络平台传授法律知识,培养安全技能。
5、每周的国旗下讲话也不断地提醒师生们守法用法。
6、校园橱窗、板报、社团广播的大力宣传,再加上“安全法律应急展片”的宣传作用,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学习生活,还扩大了孩子们的视野。
7、“法律知识竞赛”的开展强化了法律知识的积累和运用,激发了学生普法的积极性。
8、主题班会的及时召开,如春风化雨,滋润孩子们的心田,使得法制安全意识生根发芽,使遵纪守法内化为孩子们的自觉行为。班主任做为班级教育教学工作的带头人,注重学生的德育培养,防患于未然;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处理矛盾纠纷,努力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控制问题的发展态势,避免造成更严重的后果。班主任还利用课余时间与孩子座谈,了解孩子思想动态,及时引导不健康的思想和行为。与学生家长沟通,携手家庭教育,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
坚实的后盾和健康的环境。
9、任课教师以课堂为主阵地的教育宣传,利用学科特点整合“法制安全教育”,不仅丰富了课堂的能容,也构建了精彩课堂,进一步提高了课堂教育教学效率。
然而,不管我们如何上下齐心、齐抓共管。校园暴力事件仍然无法杜绝。目前,“拒绝校园暴力,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成了我们一线教师和全社会共同研究的课题,也是我们急需解决的棘手问题。全国政协委员、北京语言大学教授石定果说:“在今年两会上也很关注校园暴力事件。”
(三)如何关爱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那么做为一线教师,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一步关爱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首先,加强教师自身心理健康水平。更新教育观念和模式,从而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并力所能及地帮助有心理障碍的青少年摆脱困境。
其次,要利用家长会,协助家长对青少年心理问题作出理性分析。促进家校联谊,共同解决青少年的心理问题。
第三,针对当前青少年中普遍存在的学生负担重、社交困难等方面造成的心理压力开展咨询活动。帮助青少年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培养他们自身的意志力、奋斗精神,增强他们适应整个社会的能力。
(四)提几点不成熟的建议
1、中学生自己要积极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约束,参加有利于身
心健康的活动,同时主动寻求老师同学的帮助。
2、要优化青少年的成长环境。社会要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环境,加大对黑网吧的打击力度,清除学校周边不良环境的影响。
3、家长也要努力学习,给青少年学生提供心理健康发展的家庭环境。“身教胜过言教”,家长还要注意控制和改正自己不良的习惯,用积极的行为影响孩子,努力为孩子建立一个平等和睦的家庭环境。
4、学校要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学校还要切实要把心理健康课上好,搞好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培养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开放心理咨询室,建立心理档案,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针对心理问题严重者,要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帮助他们调整好心态。
5、政府部门要有紧迫感,尽快制定配套法律,并要严格实施。制定反校园暴力法,在执行法律法规时,也要针对未成年人暴力事件的严重程度,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处理。
6、请不要忽略生活在校园里的另一部分弱势群体—教师。完善教师法,加大执法力度。《教师法》第三十五条明确规定:“侮辱、殴打教师的,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行政处罚;造成损害的,责令赔偿损失;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但问题的矛盾在于:打老师的学生大多不满16周岁,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他们即使动手打人甚至造成“粉碎性骨折”这种重伤害,也不必担心承担刑事责任,加之中小学处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无权开除学生。所以,能够让这些打老师的学生道歉,貌似已经是很“严厉”的处罚了。学生殴打教师的事件屡见不鲜,而且老师对学生进行正常
管理教育惹上麻烦的事件也不少。要保障教师教育权,又要尊重学生的权益,这就需要在法律上,根据教育的不同阶段,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等客观情况,明确教育惩戒的原则、方式、标准和界限。我代表一线教师疾呼:请保护我们做教师的合法权益!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为青少年提供一片沃土,撑起一片蓝天,是社会的责任,也是我们共同的责任。“拒绝校园暴力,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我们要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为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特别是心理健康,做出扎实的努力和卓有成效的工作。希望我们实现“教育和谐”的梦想不再遥远!
2016.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