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威廉·威尔逊》看埃德加·艾伦·坡的善恶观
赵会婷
(河南大学 外国语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摘 要:艾德加·爱伦·坡过着贫穷、艰难的生活,然而他却是美国最重要的文学天才之一。生前,他受尽痛苦;死后,他仍遭谴责。尽管如此,他却在制造恐怖氛围的同时,给读者展现出一些美的东西。本文通过外化《威廉·威尔逊》善恶交织的心灵挣扎,并且借助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展现《威廉·威尔逊》中的善恶矛盾,得出艾德加·爱伦·坡的善恶观:惩恶扬善。
关键词:心灵挣扎;善;恶;《威廉·威尔逊》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1)01-0122-02
一、引言
作为诗人、短篇小说家和批评家,埃德加·艾伦·坡(Edgar Allen Poe, 1809~1849)曾经是美国出版界备受争议的人物。与此同时,作为最重要的文学天才之一,他却是众所周知的西方侦探小说的鼻祖,后现代主义的开创者,象征主义的先驱。艾伦·坡的父亲大卫·坡年轻时在一家剧团工作,坡的母亲在他出生的前两周还在舞台上活跃着。坡出生于英格兰一家破旧的寄宿房屋,母亲在他出生后不久即投入工作,从而导致健康状况每况愈下。父亲整日酗酒以逃避批评者的指责,并最终在坡1岁时离家出走。坡两岁时母亲去世,他被一个叫做约翰·艾伦的人收留。坡在位于伦敦北部郊区的庄园学校读完小学,并于1826年2月进入弗吉尼亚大学,在此学校期间,他欠下大量赌债。大卫拒绝为其还款,随后坡离开那所大学。26时,他决定把写作作为一生的职业。1844年,坡发表了自己的诗作《乌鸦》(The Raven),并很快获得成功。那时的坡成为纽约文学界声名显赫的人物,但是他更加频繁和疯狂地酗酒。不幸的是,坡的成名并没有为他带来大笔的财富,他一直处于经济紧张的状态。1849年,坡到处演讲,最终被发现衣着破烂、昏迷不醒于巴尔提摩街头。在病房呆了4天后,他永久离开了人世。虽然他的文学世界里充满了死亡,读起来让人毛骨悚然,但是坡真正想展现的却是人类的内心世界。
短篇小说《威廉·威尔逊》(William Wilson)讲述了威尔逊和他的替身的故事。这两个男孩拥有共同的名字、相似的面容,并且出生于同一天:1月19日(坡的生日)。威尔逊和他的替身在各个方面都进行竞争:学业、运动和受欢迎程度。他们之间存在一种非常微妙的关系。由于难以忍受他们之间的令人感到难堪的关系,威尔逊决定逃离那个自己所处的学校,并在另外一所学校里过着放浪形骸的生活。当威尔逊在这所新学校进行赌博欺诈时,他的替身突然出现并且立即揭露了他的诡计。由于难以忍受替身对他接二连三的干预,威尔逊向他的替身提出挑战,并最终用刀子把他捅死。短篇小说《威廉·威尔逊》中包含众多的自传色彩,文中提到的庄园学校就是坡曾经就读的地方;主人公和坡的生日时间相同;两者都喜欢赌博并最终被迫离校。这就解释了用这部短篇小说分析坡的善恶观的原因。坡把自己的人生投射在这部小说中,所以通过它,读者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出坡的善恶观。
二、小说《威廉·威尔逊》中的善恶争斗
《威廉·威尔逊》的作者坡明显想通过他的作品凸显善恶这一主题。在故事中,威尔逊象征恶,而他的替身则代表善。威尔逊和他的替身之间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同时也有许多对立的地方,这些可以看作是个体自身的分裂,也就是个体身上善恶两个方面的冲突。威尔逊做了许多邪恶的事情,他的替身想尽办法千方百计阻止他堕落,并通过耳语的方式给予他有力的建议。《威廉·威尔逊》中的善恶争斗可以通过威尔逊和他的替身之间四次争斗的外化以及弗洛伊德关于本我和超我的理论体现出来。
第一次争斗的场景为布兰斯比的庄园学校。威尔逊在那里度过了从10岁到15岁之间5年的时光。威尔逊和他替身之间的争斗主要源于威尔逊难以忍受其替身的存在这一事实。他的替身不仅在衣着、步伐、举止上模仿他,而且在说话和音调上也和他一模一样。在学校期间,替身“无礼并且固执地干预我的想法”和“他经常暗示或者含沙射影,而不是公开地给我提出建议,好管闲事地干涉我的意志”让威尔逊恼怒。随着威尔逊年龄的增长,他对替身的厌恶感与日俱增。他们之间的矛盾升级,冲突加剧。最后,威尔逊离开了那所学校,结果却发现他的替身也在同一天离开。“如果当初我没有那么频繁地拒绝他意味深长的耳语给我的建议,我可能,现在,是一个更加快乐和善良的人。那时的我是多么痛恨它们。”由于替身在威尔逊身边及时而又频繁的建议,威尔逊在那个时刻并没有堕落。与此同时,威尔逊对他的替身怀有一种奇怪而又复杂的情愫,这一切都表明善恶争斗中两者力量的平衡。
第二幕场景在伊顿。威尔逊更加堕落,过着挥金如土的生活。在伊顿的3年期间,他一无所获。一天,他邀请了学校里一帮乌合之众到他房间赌博。玩牌的兴奋使他再度处于不道德的边缘。正在那时,一个和他有着同样身高、同样相貌、同样衣着的小伙子走进大厅,要求和他谈话。那个小伙子很快走到威尔逊的跟前,抓住他的胳膊,在他的耳边低语道:“威尔逊!威尔逊!”威尔逊忽然变得清醒,从而使他避免陷入堕落的深渊。在伊顿期间,威尔逊的替身仅仅出现一次,威尔逊犯下一些错误,开始痛恨他的替身。这些表明在善恶的争斗中,恶暂时占了上风。
第三个场景在牛津大学。“不再具有绅士所有的一切特征,专门学习赌博中最为卑鄙的手段,在欺骗这一方面技巧熟练,并且经常在赌博中使用,从而占有同伴的钱财。”很明显,威尔逊在这一阶段疯狂犯罪并且很快堕落。一次,他正在赌博中欺诈,他的替身出其不意地跑进去,当场揭穿了他的阴谋。由于名誉扫地,威尔逊被迫离开牛津。他对替身的憎恶继续增加。此时,善恶之间的争斗达到一种不可调和的状态。
第四幕在罗马的一次舞会上。当威尔逊正在引诱一位已婚女士时,他忽然感到一只手轻轻地放在他的肩头并且耳边有低语声。当他发现他的替身又一次出现干扰自己的做法时,威尔逊勃然大怒。出于极度气愤,威尔逊紧紧抓住替身的领带,把毫不反抗的替身拖至大厅,并把他捅倒在地。这一切表明善恶之间的争斗达到高潮,善被恶所扼杀。在这幕场景之前,威尔逊曾听从于替身的建议。但是,酒精的作用使得他对于替身的建议感到不可忍受。最后,威尔逊开始抱怨、怀疑和拒绝。并最终由于恶的升级导致善的彻底退出。与此同时,威尔逊也毁掉了,他和替身之间的善恶争斗终止,威尔逊自身也变得不可救药,失去了生存的意义。
弗洛伊德关于本我和超我的理论可以用来分析威尔逊和他的替身之间的善恶争斗。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本我代表本能和欲望,属于人类性格结构中最为原始、最为无意识和最不理智的一方面。本我毫不考虑客观条件的种种可能性,唯一服从于享乐原则,并且盲目地寻求本能的满足,最终导致自我毁灭。《威廉·威尔逊》中的威尔逊正是一个非常自我、贪图享乐、毫无约束感的人,他的形象和弗洛伊德理论中的本我有相同之处。相反,超我是人类生活中的一些更高级层面的东西。它是自我意识和自我理想的体现,同时也是模范影响的结果。超我和本我之间形成强烈的反差,阻止人们单纯追求享乐原则和实际主义。《威廉·威尔逊》中威尔逊的替身扮演的正是这一角色。他充当威尔逊的保护者、监督者和道德的模范。他阻止了威尔逊的放纵,戳穿威尔逊的诡计,并接受威尔逊的挑战。本我和超我之间的矛盾需要自我来协调,但是这一自我在《威廉·威尔逊》中并不存在。从而导致善恶之间的争斗愈演愈烈,最终达到一种不可调和的程度。善被扼杀,恶也没有办法独立存在,威尔逊失去了存活的价值。
三、结论
“你胜利了,我输了。但是,你也死去了——对这个世界来说,对于天堂来说,对于希望来说,你已经不复存在。我的死去,其实也就是你的死去,看看你是如何亲手杀害了你自己。”这是威尔逊的替身在弥留之际的话语。通过这些遗言,可以看出威尔逊的自我反思:善的失去象征着威尔逊的不复存在,象征着着毫无希望,象征着生存的无意义。善恶之间的争斗带来的不仅是身体上的痛苦,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影响。这种争斗使得威尔逊关注自身的良知、人类的道义,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同时,这种反思使得读者密切关注文中的善恶争斗,思考如何扬善从而避免灵魂的堕落,找寻在这个世界存在的意义。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坡的作品虽然在当时颇受争议,然而它却给读者提供了无限的思考空间,让读者品味生活原则。这就是坡的作品在今天仍然广受欢迎的原因。有一点儿值得注意:坡的艺术作品多立足于道德之上,如果能够理解其中蕴含的道德因素,读者可以更好地欣赏其作品。在短篇小说《威廉·威尔逊》中,虽然恶最后摧残了善,但却遭到了公正的惩罚;与此同时,恶认识到自身存在的无价值和意义的缺失。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埃德加·艾伦·坡的善恶观:惩恶扬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