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赫章县松林鑫扬废弃低品位矿综合回收利用 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赫章县松林鑫扬废弃低品位矿综合回收利用
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公示简本)
赫章县松林鑫扬废弃低品位矿综合回收利用项目位于赫章县松林坡乡,建设规模为日处理铅锌矿1000t,尾矿库建设100万m3。项目总投资5600万元。目前本项目环评报告书已由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完成,该报告书简本现已存放于赫章县松林鑫扬选矿厂办公室,供关心本项目建设的公众参阅。
如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对项目的建设或相关环境问题有意见和建议,可通过电子邮件、电话、传真或书信等将您对本报告书简本及环评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告知我们。
评价单位: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 单位地址:重庆市渝中区长江二路177(8号)联系电话:023-68898190 邮政编码:400016 公告有效期限:本公告公布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
赫章县松林鑫扬废弃低品位矿
综合回收利用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
2013年7月 1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1.1 建设项目名称及建设单位
(1)项目名称:赫章县松林鑫扬废弃低品位矿综合回收利用项目;(2)建设单位:赫章县松林鑫扬矿业有限公司;(3)建设地点:赫章县松林坡乡拱桥村;(4)建设性质:新建;
(5)建设规模:备案文件中确定日处理铅锌矿1000t,尾矿库建设100万m3(尾矿库的实际建设规模为112万m3);
(6)总投资:5600万元。
1.2 工程简况
赫章县松林鑫扬废弃低品位矿综合回收利用项目为新建铅锌矿选矿项目,采用浮选工艺,洗选规模为1000t/d,本工艺设备的配置:破碎系统按原矿1000t/d的破碎车间设计,磨矿选别系统及相应的公辅设施按两套原矿500t/d规模的选矿车间进行配置,拟建选矿厂位于赫章县松林坡乡拱桥村,厂区占地面积1.8859hm2(未包括第二套系统精矿浓缩脱水新增占地),尾矿库占地面积13.245hm2,全部为增占地,选矿厂生产水源取自于穿过厂区的杨梅坡小溪,生活水源来自于厂区西南侧约250m处的山泉水。厂区供热生活采用电热辅助液化石油气,不设置燃煤锅炉供热。环境质量现状
2.1 生态环境
(1)本项目所在区域属亚热带湿润温暖季风气候,主要植被类型有次生性质的针叶和常绿、落叶和阔叶混交林植被类型以及次生性质的灌丛和灌草丛。经调查,项目所在区域内未发现珍稀野生植物分布。
(2)由于受人类干扰,森林植被覆盖率相对较低,适宜野生动物栖息的环境有限,动物区系结构组成较简单,经调查,项目所在区域内除蛇类、蛙类外未发现珍稀野生动物分布。
(3)本项目所在区域属于水土流失国家级重点治理区、省级重点治理区和重点监督区,水土流失以水力侵蚀为主,属于轻度水土流失区。
2.2 地表水 本项目污废水受纳水体为杨梅坡小溪~亮岩河,环评在杨梅坡小溪~亮岩河以及亮岩河支流(三家寨小溪)上共布设了6个监测断面,监测结果表明,各监测断面各污染物的单因子指数均小于1,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
2.3 地下水
环评对厂区生活水源S1泉点和石垭口居民点处S2泉点进行了现状监测,同时对尾矿库评价范围内的S3、S4泉点进行了监测,监测结果表明,四处泉点除总大肠菌群超标外,其余指标均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Ⅲ类标准。
2.4 环境空气
本项目在选矿厂厂区和李家院子居民点各设置了1个环境空气监测点位,监测结果表明,区域SO2、NO2、TSP日均浓度以及SO2、NO2小时浓度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
2.5 声环境
环评在厂区四个厂界、运输道路旁李家院子以及厂区东北侧石垭口居民点处共设置了6个声环境现状监测点,监测结果表明,各声环境监测点昼间、夜间噪声不超标,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环境影响评价及污染防治措施
3.1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及生态保护措施
(1)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及保护措施
项目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主要表现在改变土地利用功能、导致水土流失、地貌破坏等几个方面。针对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需认真做好工程施工期的水土保持及生态恢复工作,进一步完善施工期的环境管理,落实生态影响保护与恢复的监督管理措施。项目在施工过程中不得将临时弃土任意弃置,施工完毕后,要及时平整土地,并尽快完成绿化,减少水土流失量;尽量将施工临时用地布置在用地范围内,减少临时施工占地对区域土地的影响,并保护好表层熟化土壤,待施工结束后,用于植被恢复。
(2)运营期生态环境影响及保护措施
运营期生态环境影响主要体现在运营期产生的扬尘附着在项目区植物的茎 叶上,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危害植物生长;选矿水管理不善或出现事故排放,从而导致选矿尾水或矿浆进入土壤、河流或地下水,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影响。针对其生态环境影响,项目在运营期需加强生产及环境管理,确保除尘设施正常运行,严格控制粉尘排放量;定期检查选矿尾水闭路循环系统,设置事故池,确保选矿尾水或矿浆不外排,不会对区域水生生态环境及土壤质量造成影响。
3.2 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及污染防治措施
(1)施工期地表水环境影响及治理措施
施工期污废水主要包括施工废水和生活污水两部分。对施工废水,拟设置沉淀池对其进行简单沉淀处理后,回用于场地抑尘洒水和混凝土搅拌,不外排;对于生活污水,在场地内设置防渗旱厕,对其进行收集,回用于附近农田施肥,生活污水不外排。
(2)运营期地表水环境影响及治理措施
项目运营期污废水主要为选矿尾水、生活污水、选矿车间少量冲洗废水及滴漏废水。对于选矿尾水,通过回水泵加压送至回水高位水池进入选矿循环系统回用,并设置有事故水池,避免事故排放;对于生活污水,环评要求采用具有脱磷脱氮效果的一体化地埋式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处理达标后经回水池收集后进入选矿系统作为选矿补充水,不外排;对于选矿厂冲洗废水和滴漏废水,经过集水沟收集后返回到选矿系统循环使用。
采取上述措施后,项目运营期无污废水外排,预计项目运营期对区域地表水环境影响较小。
3.3 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及污染防治措施
本项目运营期对区域地下水的潜在影响主要为厂区冲洗废水及选矿设备中滴、跑、漏水中含有的污染物渗入地下进而造成对区域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同时尾矿库渗滤液对地下水将造成影响。
本项目将对厂区生产车间地面进行硬化,且硬化地坪采用防腐建筑材料,且在生产车间四周设置集水沟,对冲洗废水及设备滴、跑、漏水进行集中收集后,返回到选矿系统,可有效减轻污水对地下水的影响;尾矿库修建防渗系统,修建专门的渗滤液收集系统以及渗滤液处理系统。3.4 环境空气影响分析及污染防治措施
(1)施工期环境空气影响及治理措施
施工期环境空气影响主要包括施工扬尘和施工机具尾气。施工扬尘主要产生于土石方开挖、原材料运输、出渣装卸等几个环节。在施工过程中需加强施工管理,定期对施工场地进行抑尘洒水,并对场内道路进行定期清扫,以减少扬尘量;水泥、石灰等易产尘的建筑材料应存放于库房内或密闭存放,避免露天堆放。对于施工机具尾气,应优先选择耗油量小、技术先进的施工机具,并定期对施工机具进行维护,减少施工机具尾气的排放。
(2)运营期环境空气影响及治理措施
项目运营期大气污染物主要包括矿石堆场扬尘、矿石破碎粉尘、矿石转运粉尘、精矿装载和运输粉尘以及运输车辆尾气等几个方面。对于矿石堆场扬尘,将矿石堆场按半封闭场地设置,在场地四周设置围挡,顶部设置雨棚,并设置喷雾洒水装置,减少扬尘产生量;对于矿石破碎粉尘,设计在矿石粗碎车间和细碎车间各设置两台除尘器,经处理后通过15m排气筒达标排放;矿石粉末转运的胶带运输机设置在封闭的皮带廊内,粉矿仓设置为密封仓筒,减少粉尘外逸量;精矿中含有一定的水量,装载时产生量较小,车辆运输时需采用篷布覆盖,避免沿途洒落,并加强对运输道路的维护保养,保证路况良好;运输车辆尽量采用清洁能源,定期对运输车辆进行检修维护,减少燃油尾气的排放量。
3.5 噪声环境影响分析及污染防治措施
(1)施工期声环境影响及治理措施
项目施工期噪声来自于施工设备噪声,其噪声源具有噪声高、无规律的特点,对外环境的影响是暂时的,随着项目施工结束而消失。根据预测结果,在不考虑隔声屏障和空气吸声的情况下,施工噪声对周边居民点的影响较大,因此需在施工过程中要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禁止夜间施工,在场地周围设置围墙围挡,以减轻对周围居民点的影响。
(2)运营期声环境影响及治理措施
项目运营期噪声主要来源于厂区生产机械产生的机械噪声和空气动力学噪声,其噪声值较高。根据预测,项目在采用厂房隔声和基座减震等措施后,各厂界噪声值均未超过《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 区标准,且对周边居民点的影响较小。
为进一步减轻对区域声环境质量的影响,环评要求在机械设备选型时,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设备安装时作隔声、减震、降噪处理,室内贴吸声材料;对矿石破碎车间,采用厂房隔声,并对工作人员采用个体防护措施;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维护保养,添加润滑油等;合理安排生产时间,避免高噪声源在夜间生产;加强绿化,在厂界四周设置围墙并种植高大乔木或绿化隔离带。
3.6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及污染防治措施
(1)施工期固体废物处置措施
项目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土石方、地面建筑产生的建筑废渣,以及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根据《水土保持方案》,施工期多余的土石方在场内堆放,并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待尾矿库建设时多余的石方用于尾矿坝的建设,多余的土方用于场内覆土绿化;产生的建筑垃圾应尽量回收利用,不能回收利用的建筑垃圾由施工单位同意负责清运至织金县的建筑垃圾堆放场堆放。
(2)运营期固体废物处置措施
项目运营期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尾矿、除尘灰灰渣、生活垃圾以及污水处理站污泥。项目业主初步拟在厂区北面约1.0km处建设尾矿库一座(瓦泥塘),用于堆存尾矿。目前尾矿库处于设计阶段,尾矿库建成前,选矿系统不得投产运行,运营期间尾矿运至尾矿库妥善堆存。因此,本项目尾矿将得到妥善处置。
除尘器收集的除尘灰将全部进入选矿系统进行浮选,不外排;在厂区设置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将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运至当地的垃圾填埋场填埋;对生活污水处理站的污泥进行定期清掏,运至附近农田作为堆肥。项目建设国家政策、规划符合性及选址可行性分析
4.1 与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1)对照国家发改委2007年第13号文《铅锌行业准入条件》,本项目建成后生产规模、工艺选择、单位能耗以及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均符合铅锌行业准入条件。
(2)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9号《产业结构调整目录(2011年本)》中规定了行业鼓励类、淘汰类和限制类项目,鼓励高效、节能、低污染、规模化再生资源回收与综合利用,包括废杂有色金属回收。本项目为废弃低品位铅锌矿 综合回收利用项目,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是相符合的,属鼓励类项目。
(3)本项目原矿主要为硫化铅锌矿,拟建项目铅、锌回收率满足《贵州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中“硫化铅锌矿铅回收率≥87%,锌回收率≥90%”的要求。
(4)赫章、威宁两县属毕节地区划定的铅锌矿重点开发区域,拟建项目为铅锌矿选矿企业,属矿石深加工项目,正是在响应《毕节地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中的相关要求,因此本项目建设与规划相符。
4.2 选址可行性分析
(1)厂区
项目为新建选矿厂,厂区所在位置地势开阔,厂区及附近区域无自然保护区、风景旅游景点、文物古迹等环境敏感因素;厂区所在区域为农业生态环境,环境功能区划为环境空气二类区,地表水III类水域,地下水III类水域,声环境2类区。厂区东北侧160m分布有石垭口居民点,选矿厂生产噪声、大气污染物排放对其将产生一定的影响,在采取严格的降噪措施和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后,根据各专题分析预测结果,选矿厂生产时噪声和大气污染物排放对周边敏感点的影响较小,杨梅坡小溪穿过厂区,建设单位需严格按照水土保持中相关防洪要求修建小溪引流渠或引流涵洞,避免雨季上游来水直接冲刷厂区。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在执行环评提出的要求后,厂区选址合理可行。(2)尾矿库
拟选址的尾矿库占地面积13.245hm2,库容约112万m3,堆场服务年限约9a,尾矿库所在位置为一狭长沟谷,此堆存方案来自于尾矿库可研报告比选的结果,即为瓦泥塘方案。
尾矿库不位于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区域内,也不位于城市规划区,地基承载力较好,不涉及居民搬迁等影响。尾矿库库址不在断层、断层破碎带、溶洞区,以及滑坡或泥石流影响区内。项目尾矿库库址选择不在在江河、湖泊、水库最高水位线线以下的滩地和洪泛区。
尾矿库场址从环保角度看较为合理,选址基本可行,目前尾矿库进行了详勘、水文地质调查、可研编制,环评要求业主委托有设计资质的单位进行尾矿库建设 6 施工设计,参照《尾矿设施施工及验收规程》(YS5418-95)、《选矿厂尾矿设施设计规范》([(90)建标字第695号])和《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三个规范性文件对尾矿库进行设计管理。总量控制
本项目运营期选矿尾水经回水池收集后全部回用于选矿系统,生活污水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处理达标后亦回用于选矿系统,尾矿库降雨渗水部分复用,部分外排,但不涉及国控总量指标;项目在运营期采用空气源热泵加热器对厂区进行供热供暖,无燃煤烟气产生。因此,本项目各项污染物的总量控制指标均为0。环境风险分析
6.1 风险源项
本项目运营期的环境风险源项主要为浓缩机事故时尾矿矿浆事故排放、尾矿库溃坝。
6.2 风险防范措施
对于尾矿矿浆的事故排放,选矿厂设计采用一套控制装置对矿浆、选矿过程、选矿尾水处理系统实现自动控制,当设备出现故障时,自动实现闭锁控制;制定严格的工艺操作流程,加强安全监督管理,坚决杜绝人为事故造成矿浆水外排;加强全厂设备的日常维护,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并设置事故水池,事故池的容积按照最大单台设备容积的1.2倍计算,保证事故情况下矿浆不外排;尾矿库溃坝风险防范从设计、施工、运行、闭库四个阶段进行控制,对于溃坝影响范围内的居民实施搬迁安置。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选矿厂建成后,环保基本建设总投资为339.99万元,占项目建设总投资的6.07%。项目在采取相应的污染治理措施后,效益与费用之比为1.06,大于1;选矿厂环境代价为31.58万元/a,环境成本为1.26元/t原矿。由此说明,由于采取了各种相应的污染处理措施,使得本项目建设具有一定的环境经济效益,因此,拟建选矿厂的建设在环境经济上是可行的。公众参与
公众参与调查结果显示,所有被调查团体和100%的个人均支持本项目的建设;针对受调查个人和团体关心的问题,评价均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并与建 设单位进行了沟通,业主也已作出相关承诺,以确保项目建成投产得以顺利进行,避免扰民纠纷。综合评价结论
该选矿厂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保政策及相关规划,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具有一定作用,其建设是必要的。
选矿厂建成后项目组成、选址、布局、规模和工艺合理可行;公众支持率高;排放总量指标经当地环保部门落实;矿石破碎、筛分、转运产生的粉尘采用除尘器收集处理,选矿尾水经回水池收集后全部回用,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回用于选矿系统作为选矿补充水,尾矿库降雨渗水最大化复用,剩余部分处理达标后排放。环评报告和项目设计所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措施在其它同类项目中均有成功实例,实践证明是可行可靠的,因此,只要严格执行,就可将不利影响控制在环境可接受的范围内,同时还可带动地方生态和经济建设。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该选矿厂的建设是可行的。建议
(1)项目在施工期应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并尽量缩短工期,尽量减轻项目施工对区域生态环境及周边居民的影响;
(2)项目在施工期和正式运营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本项目设计及环评中提出的各项生态保护及污染防治措施,尽量减轻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
(3)本项目生产规模为1000t/d,但部分环节是两套系统组成,建设时应做好相应环保设施的配套建设工作,同时做好各套系统的衔接,落实好后续征地问题,确保本项目中环保设施的效果和能力均能够满足环评要求。
(4)严格落实“三同时”制度,尾矿库工程必须与选矿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