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7年(思渠、黄土)县级继教培训黄土完小培训点课题研究学习笔记(本站推荐)
小学课题研究的实施与推进
——教师怎样做课题研究?
主讲教师:(思渠完小)王雪莲 时间:2017.6.4
第一学时
一、为什么要做课题研究
教育教学课题研究是校本研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针对日常教学活动中某一普遍性的问题进行有计划的实践探究以掌握教育规律、改进教学的校本研修活动,课题研究的意义在于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优化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是一线教师向反思型、学习型、研究性、学者型、专家型教师转型的有效途径。(如果一个老师墨守成规,不学习不研究,不了解教育规律,不去观察思考自己的教学,不了解学生、教材、老师的特点,不有意识地想办法解决教学问题,改进教学,那么他的专业水平就不会提高,教学工作就不会取得进步)
课题研究流程:选题→论证→申报→立项→研究→结题→鉴定、推广、应用
周期都比较长。微型课题根据我们教学的客观实际一般是1年左右,长一点的可能需要两年。
第二学时
二、怎样做课题研究?
(一)、结合教育形势和自身实际选好课题
(题目不超过20字)坚持求真,务实,从小处入手的原则。1..真,是指我们做的课题对我们教学真正有用,能帮助提高自己;
2.实,要可行,要自己能做,聚焦课堂,提升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打造高效课堂。不要搞了个老大的课题,结果做不了; “实”指要有实实在在的研究过程,不能开头申报了一个课题,拟定了一个计划,一年写一篇论文就算结题了,中间什么也没有。其实,只有从做过的实践中提升出来的东西(常规教学活动的7个环节),才是更有生命力的。
3.“小”是指,课题开口要小,口子小才能挖得深,研究才能比较透。
4.选题应该密切围绕教学,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达到特色与创新的统一。在学科间寻找交叉点与结合部,围绕校本研修内共性和个性问题、热点问题、教学需要的问题(教师在学校中,在专业发展中,在教学中,在班级管理中,在研修中最为困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做为第一选择下功夫、做文章。如,课堂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方式关系的研究,XXX(学科)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探索
(1)从实际出发,研究中实践,实践中研究
(2)不要贪大求全。如小学生学习心理的研究,就显得大了些,如果改成小学生学习数学概念思维特点的研究,就比较适合 一线教师做。
(3)注重平时积累,从小处着手:首先我们要有问题意识。要做教育、教学的有心人,平时时时处处留心观察,在工作中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善于发现工作中的问题,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如有的学生不喜欢举手发言这个现象,就可以当一个问题:“学生为什么不喜欢举手发言分析与探究”我们可以做这样的思考:仅仅是他的智力问题吗?仅仅是她的个性问题吗?有没有心里因素地影响?我们自己的方法能引他吗?等等。如果你以科研的眼光去和学生交谈,去调查一下,作一些个案分析,就会发现学生上课不举手发言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反思:小孩的天生求知欲强,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满脑子的问号。但他们为什么在课堂上不想问?在课堂上为什么选择沉默?这就是问题。于是,我们就可以确定一个课题:“学生在课堂中主体参与意识的研究”
(4)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大家知道,近年来,全国不少学校开展了教育叙事的研究,将回归经验总结法的问题提出来。教师将教学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激发出的新思考、新创意记录下来,通过讲自己的课程故事和案例来阐述新的思想理念。实时的反思就是是经验总结,往上升华就是课题研究。观察中小学相关研究,真正引起共鸣的是那些既有实践经验又有理论高度的研究型教师的案例,而且课题研究越深入越是这样!
第三学时
(二)、明确研究目标
课题题目一旦确定,就必须着手对课题研究的关键词、课题研究的相关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等通过上网查寻、查资料文献等方式进行认真界定,在此基础上确定课题的研究目标。同时,进行课题研究的论证,论证最好在不同学校的教师之间进行,至少也要在本学校的学科组内广泛研讨。通过研讨,畅谈方案,再次反思研究价值;听取意见,保证研究方向对头,内容全面;明确目标,统一课题研究思路;理清思路,确定具体操作步骤。
(三)、认真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1、课题名称的斟酌界定(不超过20字)
2、分析阐述研究背景、现状、价值(1)研究背景——为什么要研究该课题。
必要性:本课题与时代发展、社会变革的联系,反映时代对教育的要求。
重要性:结合当前自己学校的教育教学实际,存在哪些确实需要解决的问题。
(2)研究现状——已有的研究基础。(国内外、区域内)(3)研究意义——理论与实践价值
A、理论意义: 一是为XXX提供理论参考;二是针对现实困境和理论难题,本课题将深入揭示这些困境和难题的本质,并提出相应对策;三是填补了XX方面的研究空白。
B、实践价值: 一是为XXX提供现实案例;二是为调整XXX 提供实践依据;三是为XXX问题解决提供了方法、途径、思路。
3、课题研究内容——研究什么(1)研究范围的限定
A、对研究对象的界定,包括对研究对象的总体范围进行界定;对一些研究对象的模糊概念进行界定。
B、对一些关键概念的界定:
①弄清课题名称的文字表述中哪些是关键词,哪些是研究的范围,哪些是研究的内容。
②各要素界定在一定范围之内。③概念的界定最好有理论的依据。
④通俗易懂、浅显明了的语句不必去界定。(2)研究目标、内容的表述
研究目标:提出策略、构建模式、形成体系、提供解决思路、方法、途径、提升、提高学校课堂、文化、效率、效果、效益、教师、学生发展(观念、能力、综合素质)„„
(3)研究内容:现状调查分析;理论探究;实践研讨。
4、研究方法——怎样做研究:(观察法、调查法、测验法、文献法、实验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适合教师研究的方法主要有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案例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案例描述——案例分析——案例归纳——新案例的创设——专题研究);行动研究法(行动——反馈——调整——再行动);叙事研究法(问题解决和经验事实): 经验总结法:这是教师可以常用的方法。进行教育经验总结要遵循以下基本要求:A、要注意经验的先进性(观念必须更新)。B、要全面考察总结对象,充分占有原始的事实材料;且做到有“点”有“面”,“点”、“面”结合,防止以偏概全的片面性。C、要以教育实践活动为依据,不能凭空想当然,那是毫无价值。D、要善于进行理论分析。E、研究步骤——研究过程的设计
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是一种适应小范围内探索性的研究方法,其目的不在于建立理论、归纳规律,而是针对教学活动和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在行动研究中不断地探索、改进工作,解决实际问题。行动研究的特点:
A、以实践问题的解决为主要任务。研究的目的侧重于当时当地情境所发生的问题,将它直接或间接地发展为研究的课题。并将解决问题的可能的的各种方法作为变量,在研究过程中逐个加以检验。研究的过程,便是解决问题的过程,研究的结果也是问题解决的初步结果。
B、要求行动者参与研究,研究者参与实践,并在研究和工作中相互协作,缩短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研究成果与实际应用二者之间的距离。
C、在真实的、特定的工作环境中进行研究,不一定具有普遍的代表性。
D、研究具有动态性、即行动研究过程中,可以随时根据研究情况边实践边修改,不断修改研究的假设和研究的方法,以不断适应变化的新情况、新问题。
模式基本是:计划——行动——考察——反思(即总结评价)。教师个体比较适用。
第四学时
(四)具体说说操作方法:
A、预诊:现状如何?为什么会如此?存在哪些问题,从什么问题上讲有问题?关键问题是什么?它的解决制约因素是什么?哪些因素是重要的?哪些可以改变,哪些可以创造条件的改变?怎样创造条件才能有所改进?什么样的设想是最佳的?
B、收集资料初步研究;
C、拟定总体计划:如问题提出、研究的现状、课题的界定、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方法、预期研究成果、最终研究成果等;
D、制定具体计划:如核技术路线、人员分工及阶段性成果等,必须有充分的灵活性和开放性,计划是暂时的允许修改;
E、行动; F、总结评价。
案例研究法:教育案例是对教育活动中具有典型意义的,能够反映教育某些内在规律或某些教学思想、原理的具体教学事件的描述、总结分析,它通常是课堂内真实的故事,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惑的真实记录。对这些“真实记录”进行分析研究,寻找规律或产生问题的根源,进而寻求解决问题或改进工作的方法,或形成新的研究课题。在案例法的研究中,研究者自身的洞察力是关键。
案例的结构(每个完整的案例大体包括以下四个部分):①主题与背景 ②情境描述 ③问题讨论 ④诠释与研究 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阶段
6、预期阶段性成果、最终成果及成果形式
7、完成课题的保证
8、研究组成员
9、主要参考文献
10、制定方案的日期及制定人的签名
第五学时
(五)、及时撰写研究报告(开题报告、中期评估报告)
1、开题活动简况(时间、地点、评议专家、参与人员等)
2、开题报告要点(题目、内容、方法、组织、分工、进度、经费分配、预期成果等)内容:本课题的界定、研究现状述评、选题研究价值、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创新点、本课题的研究思路。
3、中期评估报告
标题(课题名称中期报告)
课题简介(课题由来、课题界定、研究目标、研究内容、预设成果等)
研究情况介绍(按研究的时间顺序介绍重要的研究活动)取得的阶段成果介绍(百分比介绍研究成果,已形成的基本观点,理性思考,初步形成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介绍产生的客观效果和影响,已形成的成果)
疑难困惑后段设想(拟开展的工作、问题对策,能否按时完 成研究计划等)
第六学时
(六)、深入扎实地开展实验教学,广泛搜集教学资料 一线教师的课题研究要和教学融为一体,要在“教学设计——教学行动——教学反思„„”的过程中展开,使教学推动研究,研究提高教学。
1、要积累与思考,做有心人。——写科研日记这很重要,是前提,是基础。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会随时遇到许多问题,把有感而发的事情,棘手的问题,小小的案例,一时的顿悟记下来,或记叙,或议论,或抒情,内容、形式不拘一格。科研日记常用的有备忘录、描述性记录、解释性记录三种形式
2、要合作研究。一线教师搞科研,切忌“孤军作战”,应该组成研究小组,采用“病例先行”研究模式。在“病例先行”模式中,研究教师和其他教师互为病人与专家,以诊断研究者的“病例”为主。首先,教师带着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来,向合作研究小组(或小组以外的教师同行)的其他教师陈述自己的问题,其他教师发表自己的解决方法,研究者在同事们的帮助下形成解决问题的行动方案,带着方案走;一段时间的研究后,研究者带着行动的结果来,再向同事们汇报交流自己的研究,请同事们对自己的行动结果进行评议,集思广益后再带着更新的方案去实践,如此反复几次,原来的问题得以解决,新的研究问题又会生成。如此以来,研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推向深入。
3、写反思随笔。教学与反思是相互促进的,因为经常写才会时时留心辨别教学问题,才容易发觉自身的不足,才能把握住时机,找到提高自身的切入点和教育教学能力的增长点。“教学反思”能帮助教师迅速接收反馈信息,找出教学程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成功与不足,从而为调整教学策略建立可靠依据,使课堂教学不断优化、高效。
要建立“课题材料档案袋”,收集、积累课题的研究过程资料,作为课题结题时,课题研究所取得的成果的重要凭证。
4、与课题有关的文字和实物材料主要包括:
(1)反映课题进展情况的资料,如课题阶段性总结等;(2)学术和实践活动的记录;
(3)训练的成果,如培训的材料、外出学习的总结汇报等;(4)课题有关改革收益层面的实验推广资料;
(5)效益情况:包括反映实验前后学生学业成绩和情感态度方面的变化成效统计数据和日常观察记录评语等;
(6)教师在各级各类教学、教研竞赛中所得奖项(7)公开发表和获奖文章的杂志和证书;(8)与课题有关的音像,多媒体课件,立体模型等。
(9)学生活动的作品、照片等方法要求:对上述资料,要按照类别顺序,及时积累,及时装袋,做好目录和登记,妥善保管。
第七学时
(七)、强化过程管理 研究过程的科学化是整个课题研究活动的核心环节,一个没有科学过程的研究实际上是一个虚无缥缈的空谈。为此,要加大课题研究过程的管理力度。
1、建立《课题研究实验工作记录表》,保证课题研究的落实到位,顺利进行。建立一个简便易行的研究工作表册,提醒约束自己每天进行记录、反思,化整为零,效果就会好的多。
2、加强自主学习,主动寻求指导。
3、开展系列研讨活动
(1)定期举行实验教师互动讨论。
通过思维碰撞,彰显智慧,交流分享,暴露问题,保障课题研究不断完善,深入开展。实验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写研究日志,最起码要写研究周志
(2)举行课题实践课研讨
课题实践课就是围绕教科研立项课题的研究主题和操作要素而设计的,并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课例。课题实验教学是开展课题研究必须经历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教科研课题实施过程的集中表现。课前,实验教师集体备课,力求教学设计突出课题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操作要求;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要体现课题研究的精髓;听课后实验教师进行集中评价反馈,形成“二次备课”教案,执教教师再进行第二次施教,第二次听课后,再进行新一轮的评价研讨。通过“反复研讨”,实践课才能真正发挥引导作用,提高实验教师应用课题理念和操作方法的水平。(3)组织研究成果交流。包括:研究工作经验和方法交流;研究成果交流;研究人员先进事迹交流。等----
4、定期进行阶段性总结汇报
(1)、课题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一般是一学期为一个自然阶段,实验教师必须以书面形式向课题组或上级教科研部门总结汇报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包括汇报自己的课题前期准备工作和汇报学习了那些课题相关理论及资料;进行了那些课题研究活动(如参加课题论证会,上课题实践课等);还要汇报自己在课题研究中取得的初步成效和遇到的困惑(如缺少理论指导、研究对象的变动、研究经费等);还需就今后课题继续研究提些设想和看法。
(2)、汇报课题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主要包括教师在课题研究中的一些物化成果。如获奖及得到好评的课题实践课,他校交流、讲座,上级安排的成果发布,获奖或发表的课题相关论文及案例等。
(八)、撰写课题总结
这个过程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也是促进教师成长与进步的过程。
1、具体程序为:
(1)提前3-4个月确定实验报告的执笔人。
(2)召开课题组成员和课题研究负责人会议,对课题研究工作作全面梳理。
(3)依据过程材料,提炼完成研究报告(4)课题组组织讨论修改,统一意见后定稿。
2、结题报告
课题名称+结题报告 课题研究背景
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研究目标、界定、方法等 研究过程 研究成果
主要结论、观点及研究价值 问题及思考
第八学时
微型课题的特点:简单的说——人员少(3人以内);时间短(1年内);端口小(问题小);好操作(做中研);见效快(教中见实效);易转化(同伴可借鉴)
1、研究的范围不同
教育教学微型课题研究是研究教学内容、过程、方法及教学工作的组织管理等微观领域的问题。它关注的是取决于具体背景的特定事例,处理实践中的具体事实。教育教学微型课题研究是教育科研的一个组成部分。一般性课题研究与微型课题研究的区别
2、研究的要求不同
教育科研要有严格的科学性,客观性和最大限度的可靠性(具备指导他人的理论再生性)。而微型课题研究没有这样的严格要求。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常以个别的、局部的现象经验为基础,往往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难以提示教育的本质现象和内在规律
研究的过程不同
教育科研课题是有目的、有计划、连续的、系统的研究活动。它从选题、制定计划与实施到成果鉴定、结题等,是一个完整的连续过程。研究的过程较长,一般需要3—
5、年甚至更长。而微型课题研究不要求具有这样严格的连续过程,时间较短,一般在一个年度就可以完成。
4、研究的性质不同
教育科研主要是发现规律,教育教学微型课题研究主要是应用规律。既一个是属于理论范畴,一个是属于实践范畴。教育科研不能低水平重复,它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而教育教学微型课题研究具有地区和单位特征及教师个人特征,不一定要有普遍意义和创造性。
5、研究的思维方式不同
教育科研的思维方式有两种:一是归纳方式;二是演泽方式。不论归纳或演泽,都要涉及教育实践的问题。而实践有较大的时空跨度,时间上包括过去的实践、现在的实践、将来的实践。空间上包括个人的实践、单位的实践、国内外的实践。微型课题研究的思维方式主要是从理论到实践的 具体化,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即用理论来创造性的解决实践问题,这种实践的时空跨度较小,时间上主要是过去的实践和现在的实践,空间上主要是个人的实践和单位的实践。
6、研究的成果表述不同
教育科研成果一般以研究报告表述或出版专著介绍。而教育教学微型课题研究可以用论文发表、教学设计、课堂实录、教学案例、教育叙事、教学反思、教学经验的的积累来提炼课题成果,不需要形成专著。通过研究形成共识后作为经验直接进行运用。不需要将成果转化研究后再应用。
7、成果的应用范围不同
教育科研成果是对一般教育现象规律的揭示、侧重于教育经验的提炼;教育规律的发现;理论的研究和整理。成果可在大范围内进行推广应用。微型课题研究是对教学过程局部的、微观的研究。它的研究成果的应用范围只适用于局部的、微观的部分,往往只在一个学科、一个单位或一个地区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