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河岸景观设计理念初探
河岸景观设计理念初探
摘 要:近年来,我国的水利事业取得了很大进步,但由于以前在建设水利工程时受计划经济影响,只侧重于防汛抗旱,虽然河流防洪抗旱安全保障得到提高,但对河流两岸的生态环境建设重视不够。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人们对水利工程的其他功能需求在不断提高,要求河流两岸能够给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空间。结合水利工程中的河岸景观设计实践,对河岸景观设计现状、应把握的原则、需注意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探索。
关键词:河岸景观;水环境;设计实践
近年来,我国的水利建设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通过水利工程建设,防洪抗旱安全保障逐步提高。但随着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人们对水域空间的景观和休闲娱乐功能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改善水域空间的景观,为居民提供安全、舒适的休闲娱乐空间就成为现代水利建设应当追求的目标之一,水利工程如果超前规划,不仅可以提高防洪抗旱能力,而且能起到提升地区形象,美化地区环境的作用。目前水利治理中河岸景观的基本现状
过去几十年里,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在河道综合治理时,只考虑其水力技术要素,不关心它的其它功能,更无暇顾及景观设计。水系污染、江河断流、生态环境恶化、美丽的自然特征消失、自然景观被人工化等问题相继发生。如目前普遍存在的河流堤防采用人工材料,两岸湿地消失,沿河山修建公路,边坡岩石裸露,植被破坏等问题。同时,由于河道水质的污染,城镇的河道用混凝土包裹,许多城镇河道变成暗渠,原有的河道空间变成了道路或其它建筑,自然景观彻底消失。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人们对河流的治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河流能够给社会生活提供越来越多的服务,除了防洪、抗旱的安全保障外,又开始关注水域的生态系统。社会的要求必然推动水利建设事业的发展,在水利建设的同时如何改善水域的景观和生态环境,成为现代水利事业发展的主流。河岸景观设计中须把握的基本原则
水利在一个城镇的发展中,不仅仅是满足城镇防洪和用水的需要,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美化城镇并且又促进城镇的发展。城镇水利建设应以体现城镇的特色风貌,反映地方文化及体现开放、发展的时代精神为规划设计的基本点,立足山水园林文化的特征创造具有时代感、生态和文化的景观。在具体的规划设计中应把握以下原则:
(1)坚持生态化原则。把握人与自然的设计主题,在保护原有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然环境优势,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高度结合,使之具有很高的园林艺术观赏价值,体现人与自然的有机的融合。
(2)坚持自然化原则。造园方式上要依地就势,追求自然古朴,体现野趣。
(3)坚持整体性原则。把城镇河流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各段相互衔接、呼应,各具特色,联成整体。生态建设对河岸景观的要求
为改变目前在河岸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河流整治应以治水为中心,以水污染防治、改善水质为根本,通过清障、清淤、截污、治污、护岸、绿化、景观建设等综合整治措施,按照“建设水和绿色的长廊”、“充满活力和文化的河流”、“多姿多彩公园化的河流”、“清澈而舒适的河流”、“绿色、水、文化协调的河流”等河岸景观设计要求,使河流真正成为“生态河流、文化河流、景观河流”,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河道水环境的支撑和保障。建设生态型水环境总的来说要考虑以下2个方面:首先农村河流水流清澈,不断流,水质清洁,生物多样性,能形成多样的景观和生态系统。其次城镇河流中滨河带要能反映当地独特的景观、历史、文化、风俗;充满鲜花,有人工景点,公园化;能提供休闲、娱乐、体育活动空间;充满文化、艺术、科学气氛,具有现代气息;人、水关系协调,引入入胜,便于人水亲近等。河岸景观设计探索
近年来,各地都十分重视水利景观特别是城镇水利建设,注重把城镇水利与城镇旅游、城镇景观结合起来,尤其是在滨河带的建设上,不但超越了前几十年河道整治的模式,而且树立了新的理念,把穿城而过的河道当作城镇的一个靓点,并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将滨河带改造成为一个令人赏心悦目的场所,一个令当地人骄傲的地方。如将滨河带改造成为城镇的窗口,成为游人必到的景点等。按照生态水利建设要求,在今后的水利建设特别是河岸景观设计中,以下几方面是需要认真考虑的。
4.1 城镇水利工程建设要与城镇景观建设相结合
城镇水利建设中通过堤园结合,连片开发沿江景观带,实行立体绿化,整治堤防滩地改善整体环境,建成带状公园,体现“以人为本,回归自然”的建设理念,对于促进城镇亲水环境建设,提升城镇生态品位,打造城镇景观新亮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具体的实施中,要从以前单纯的河堤防洪功能向休闲、游览功能转换,滨河景观应该成为市民、游客乐意在此驻足流连的城镇公共空间。基于这种理念,景观规划对沿岸新建的建筑物要作出严格控制,即建筑高度不得超过建筑离岸距离,避免出现“岸上看不到水,水中见不到岸”的状况。河岸的休闲功能对沿岸绿地质量也提出更高要求,沿岸要营造多层次的绿化效果,最大限度地增加滨水绿地的景深。另外,还要考虑到河流流经地段的文化内涵差异,对其滨河带采用的景观设计的手段也应有所区别。河段流经历史建筑时,可以考虑河坡上垂柳拂水等景致,但是河段流经住宅小区时,应有体现“人水亲和”、“人水相依”的景致。因为市民对于河流水域及其周边空间景观的要求是多样性的,所以作为水利工作者必须适应现代化的要求,在对城镇河道进行整治时,应提出对景观改造的总体设想。如长兴县的甘家港治理工程(图1),就改变了原来的纯水水利工程意识,注重了河道两岸的景观设计,建成了甘家港滨河公园,成为人们休闲散步的好去处。河势顺了,水面宽了,两岸绿了,环境美了,城镇也就靓了。
4.2 乡村河流治理过程中要注重河岸堤防的绿化美化
乡村河流治理过程中通过流域治理工程和河堤岸防护林工程,营造护堤护岸林,并以此完善堤岸防护、防止水土流失。除了要充分考虑沿河治污、水质保护、交通航运、防洪排涝等问题外,还要注意加强河堤两岸的道路建设、绿化美化等系列工程。在调查分析周围原生态系统,不破坏原生态系统的前题下,选择合适的植物,复原生态环境,力争达到“河水清、两岸美、交通畅、无洪涝”目的。全河道水质达到国家四类地表水标准,从根本上解决河水黑臭的问题;绿化美化堤岸,从根本上改善沿河两岸景观;水道通航顺畅和堤岸道路贯通;提高防洪和河道排涝的能力。同时,通过路堤合一绿化美化工程,实施综合整治,对沿岸堤岸进行加固修整,将河流两岸建设成为绿色生态长廊,如可在临河岸边的堤防植柳,既可防洪固堤,又兼收美化环境之效,以体现治水、净水、美化景观、加固堤岸的目的。另外,堤岸建设与乡村道路改造及河道航运相通结合,还能起到改善农村交通运输的问题。
4.3 河流整治过程中可利用水体的多样化来美化环境
自然界的水,以它的千姿百态与各种景观协调配置,创造出优美的自然环境,对人的身心健康、怡情悦性都有直接的陶冶和感化作用。同时,水作为一种资源,可以用来养殖和种植各种水生物,供人们食用,又兼有观赏价值。另外,水也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因素,对精神文明建设也同样有其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因此,水体的质量对城镇整体环境质量至关重要,水域景观在旅游景观构成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具有开阔水面的区域将会变成深受旅游者和当地居民喜好的休闲地域,并构成了开放空间与水道紧密结合的优越环境。城镇水利建设中必须对水体要格外珍视,一条有代表性的河流,其重要性完全胜过一般的道路。但目前城镇建设中存在着试图将城镇河道填埋,变成汽车道路或房地产开发项目。而实际上占用河道面积开发房地产所获得的暂时利益,远远低于河道风景及其环境效益带来的增益。因此,在城镇水利建设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对水体的开发与保护。4.4 河岸景观设计要注重与河岸亮化、绿化设计相协调
河岸景观设计过程中,通过亮化、绿化设计和水景设计之间的互相协调,互为依托,沿河两岸的建筑在灯光的照射下,高低错落,明暗相间,显现出建筑的独特美、艺术美,增强河岸的纵深感;河边的树木、花草、小品、庭园灯烘托出河岸的恬静、温馨。在具体规划中要按照沿河两岸的特征、功能、风格、社会历史背景及环境等因素来设计亮化工程,并将植物水岸生长的自然选择规律融入其中,塑造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景观。亮化后的河岸、乔木、灌木极富层次感和美感,亮化后的草坪在两岸绿树的映衬和河水的倒映下,可以产生交相辉映、水天一色的效果。另外,不时变换灯光,与水平的、静静的河岸形成强烈的动静对比,使得整个河岸的空间活了起来,充满了生气。长兴县河岸景观设计理念及实践
按照浙江省河道整治与生态省建设目标及长兴县提出的建设“山水园林型的现代化中等工贸城市”和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的目标,近年来长兴县对城镇水利工程也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如护城河整治工程(图2),包括河堤堤坎建设、一河两岸道路建设、两岸绿化景观带建设3部分内容,通过前期的治理,加强了防洪功能,并在河两岸建立了公园,成为美化长兴的重要工程,建成后的河岸集防洪、美化等功能,为市民们提供了休闲、散步的好去处。
应该说近年来长兴县城镇河岸景观较以往有了一定的改观。但对照生态园林城市建设要求来看,在沿河景观建设方面也存在诸如水岸资源利用不够、水体破坏严重、植被资源利用不够、河滨绿化及景观建设不够等问题。按照上述河岸景观设计理念,根据城镇河流的现状,在河岸景观建设时可将环河绿化带工程分为几个区:如历史人文休闲区、绿地景观休闲区、商业人文活动区、文化展示活动区、滨水住区等。并根据这五大功能区来设置诸如茶市早春、双桥拱月、曲水拥翠、渔舟唱晚、绿波留意、台山落霞、洞天石韵,竹径听音等景点,以此来推动长兴县城镇河岸景观建设。同时,还要根据沿岸建筑风格配套建设亮化工程、灯光小品、植物造景、花坛及休闲廊亭,设置一些亲水台阶等,这将会极大地改善长兴县城镇面貌,提升城镇品位,形成十分壮观的城镇风景线,还可有效增加城镇绿化量。另外,还可依托环河绿化带建设来构筑两张网络,第一是绿网,通过城镇道路绿色通道和沿河绿带建设,拉近山体林带与城区绿带的距离;在绿化带中引入大面积的楔形绿化,形成绿网的辐射中心,如依托台基山与古城公园这两块具有较大绿色环境承载力的地块开辟城镇生态绿廊,并向开发区延伸,使之浑然一体。第二是蓝网,由绿树环绕的城镇水系形成城镇良好的水环境风景带。据此将再现并提升长兴县水乡滨水环境质量与景观特色,形成水绿结合、水街交融的充满活力与生机的环境景观(图3)。
总之,河岸景观建设理论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水利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结合,因此要用一种新的立场、新的态度、新的视野、新的方法去进行研究。
第二篇:河岸景观设计解决方案
河岸景观设计解决方案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人们对河流的治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河流能够给社会生活提供越来越多的服务,除了防洪、抗旱的安全保障外,又开始关注水域的生态系统。社会的要求必然推动水利建设事业的发展,在水利建设的同时如何改善水域的景观和生态环境,成为现代水利事业发展的主流。
1、河岸景观设计中须把握的基本原则
水利在一个城镇的发展中,不仅仅是满足城镇防洪和用水的需要,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美化城镇并且又促进城镇的发展。城镇水利建设应以体现城镇的特色风貌,反映地方文化及体现开放、发展的时代精神为规划设计的基本点,立足山水园林文化的特征创造具有时代感、生态和文化的景观。在具体的规划设计中应把握以下原则:
(1)坚持生态化原则。把握人与自然的设计主题,在保护原有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然环境优势,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高度结合,使之具有很高的园林艺术观赏价值,体现人与自然的有机的融合。
(2)坚持自然化原则。造园方式上要依地就势,追求自然古朴,体现野趣。
(3)坚持整体性原则。把城镇河流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各段相互衔接、呼应,各具特色,联成整体。
2、生态建设对河岸景观的要求
为改变目前在河岸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河流整治应以治水为中心,以水污染防治、改善水质为根本,通过清障、清淤、截污、治污、护岸、绿化、景观建设等综合整治措施,按照“建设水和绿色的长廊”、“充满活力和文化的河流”、“多姿多彩公园化的河流”、“清澈而舒适的河流”、“绿色、水、文化协调的河流”等河岸景观设计要求,使河流真正成为“生态河流、文化河流、景观河流”,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河道水环境的支撑和保障。建设生态型水环境总的来说要考虑以下2个方面:
(1)首先农村河流水流清澈,不断流,水质清洁,生物多样性,能形成多样的景观和生态系统。
(2)其次城镇河流中滨河带要能反映当地独特的景观、历史、文化、风俗;充满鲜花,有人工景点,公园化;能提供休闲、娱乐、体育活动空间;充满文化、艺术、科学气氛,具有现代气息;人、水关系协调,引入入胜,便于人水亲近等。
3、河岸景观设计探索近年来,各地都十分重视水利景观特别是城镇水利建设,注重把城镇水利与城镇旅游、城镇景观结合起来,尤其是在滨河带的建设上,不但超越了前几十年河道整治的模式,而且树立了新的理念,把穿城而过的河道当作城镇的一个靓点,并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将滨河带改造成为一个令人赏心悦目的场所,一个令当地人骄傲的地方。如将滨河带改造成为城镇的窗口,成为游人必到的景点等。按照生态水利建设要求,在今后的水利建设特别是河岸景观设计中,以下几方面是需要认真考虑的。
①城镇水利工程建设要与城镇景观建设相结合
城镇水利建设中通过堤园结合,连片开发沿江景观带,实行立体绿化,整治堤防滩地改善整体环境,建成带状公园,体现“以人为本,回归自然”的建设理念,对于促进城镇亲水环境建设,提升城镇生态品位,打造城镇景观新亮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具体的实施中,要从以前单纯的河堤防洪功能向休闲、游览功能转换,滨河景观应该成为市民、游客乐意在此驻足流连的城镇公共空间。基于这种理念,景观规划对沿岸新建的建筑物要作出严格控制,即建筑高度不得超过建筑离岸距离,避免出现“岸上看不到水,水中见不到岸”的状况。河岸的休闲功能对沿岸绿地质量也提出更高要求,沿岸要营造多层次的绿化效果,最大限度地增加滨水绿地的景深。另外,还要考虑到河流流经地段的文化内涵差异,对其滨河带采用的景观设计的手段也应有所区别。河段流经历史建筑时,可以考虑河坡上垂柳拂水等景致,但是河段流经住宅小区时,应有体现“人水亲和”、“人水相依”的景致。因为市民对于河流水域及其周边空间景观的要求是多样性的,所以作为水利工作者必须适应现代化的要求,在对城镇河道进行整治时,应提出对景观改造的总体设想。
②乡村河流治理过程中要注重河岸堤防的绿化美化
乡村河流治理过程中通过流域治理工程和河堤岸防护林工程,营造护堤护岸林,并以此完善堤岸防护、防止水土流失。除了要充分考虑沿河治污、水质保护、交通航运、防洪排涝等问题外,还要注意加强河堤两岸的道路建设、绿化美化等系列工程。在调查分析周围原生态系统,不破坏原生态系统的前题下,选择合适的植物,复原生态环境,力争达到“河水清、两岸美、交通畅、无洪涝”目的。全河道水质达到国家四类地表水标准,从根本上解决河水黑臭的问题;绿化美化堤岸,从根本上改善沿河两岸景观;水道通航顺畅和堤岸道路贯通;提高防洪和河道排涝的能力。同时,通过路堤合一绿化美化工程,实施综合整治,对沿岸堤岸进行加固修整,将河流两岸建设成为绿色生态长廊,如可在临河岸边的堤防植柳,既可防洪固堤,又兼收美化环境之效,以体现治水、净水、美化景观、加固堤岸的目的。另外,堤岸建设与乡村道路改造及河道航运相通结合,还能起到改善农村交通运输的问题。
③河流整治过程中可利用水体的多样化来美化环境
自然界的水,以它的千姿百态与各种景观协调配置,创造出优美的自然环境,对人的身心健康、怡情悦性都有直接的陶冶和感化作用。同时,水作为一种资源,可以用来养殖和种植各种水生物,供人们食用,又兼有观赏价值。另外,水也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因素,对精神文明建设也同样有其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因此,水体的质量对城镇整体环境质量至关重要,水域景观在旅游景观构成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具有开阔水面的区域将会变成深受旅游者和当地居民喜好的休闲地域,并构成了开放空间与水道紧密结合的优越环境。城镇水利建设中必须对水体要格外珍视,一条有代表性的河流,其重要性完全胜过一般的道路。但目前城镇建设中存在着试图将城镇河道填埋,变成汽车道路或房地产开发项目。而实际上占用河道面积开发房地产所获得的暂时利益,远远低于河道风景及其环境效益带来的增益。因此,在城镇水利建设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对水体的开发与保护。
④河岸景观设计要注重与河岸亮化、绿化设计相协调
河岸景观设计过程中,通过亮化、绿化设计和水景设计之间的互相协调,互为依托,沿河两岸的建筑在灯光的照射下,高低错落,明暗相间,显现出建筑的独特美、艺术美,增强河岸的纵深感;河边的树木、花草、小品、庭园灯烘托出河岸的恬静、温馨。在具体规划中要按照沿河两岸的特征、功能、风格、社会历史背景及环境等因素来设计亮化工程,并将植物水岸生长的自然选择规律融入其中,塑造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景观。亮化后的河岸、乔木、灌木极富层次感和美感,亮化后的草坪在两岸绿树的映衬和河水的倒映下,可以产生交相辉映、水天一色的效果。另外,不时变换灯光,与水平的、静静的河岸形成强烈的动静对比,使得整个河岸的空间活了起来,充满了生气。
总而言之,河岸景观照明建设理论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水利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结合,因此要用一种新的立场、新的态度、新的视野、新的方法去进行研究,才能不断创造出新的景观。
第三篇:园林景观设计理念
园林景观设计理念
----海上艺号西安分校与你分享
在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在一个充满变数的社会,在一个追求个性的时代,就整个行业而言,任何单一化的、片面强调某一方面的设计理念或设计方法,最终都将遭到社会的抛弃。但就个体而言,面对激烈的竞争,每一个设计师又不得不追求个性化、专门化的工作方式。因此,就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而言,我们只能“就人论人,就事论事”,绝不能以偏概全,用几句口号来概括现代园林景观的整体设计理念。
对于同样的理念,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即使同一个人,当他面对不同的场地或项目时,也可能会提出不同的设计理念来。对于同样的理念,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即使同一个人,当他面对不同的场地或项目时,也可能会提出不同的设计理念来。此外,随着现代园林景观从业人员构成的日趋复杂,各种设计理念层出不穷,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那些主流设计师的理论与实践,而不要片面地追随“先锋”、“前卫”的设计理论,或者只留意那些具有很强视觉冲击力的作品。总的来说,现代园林景观的设计理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注重场地的设计理念
尊重场地、因地制宜,寻求与场地和周边环境密切联系、形成整体的设计理念,已成为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风景园林师的作用并非在于刻意创新,更多的在于发现,在于用专业的眼光去观察、去认识场地原有的特性,发现它积极的方面并加以引导。其中,发现与认识的过程也是设计的过程。因此说,最好的设计看上去就像没有经过设计一样,只是对场地景观资源的充分发掘、利用而已。这就要求设计师在对场地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概括出场地的最大特性,以此作为设计的基本出发点。就像“潜能布朗”所说的,每一个场地都有巨大的潜能,要善于发现场地的灵魂。2 注重空间的设计理念
园林景观是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由一些景观元素构成的实体,一是由实体构成的空间。实体比较容易受到关注,而空间往往容易被忽略。尤其是我们目前的设计方法,常常只注重那些硬质实体景物,对软质实体景物相对忽视,对空间的形态、外延,以及邻里空间的联系等等注重不够,形成各种堆砌景物的设计方法。因此,注重空间结构和景观格局的塑造,强调空间胜于实体的设计理念,针对视觉空间领域进行整体设计的方法,对我们来说显得尤其重要。3 注重时效的设计理念
园林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最大的区别在于,园林景观是随季节和时间变化的,是有生命的,是处在不断地生长、运动、变化之中的。因此,设计师提出将运动中的花园作为自然持久的作品。所以风景园林师必须认真研究时间性和时效性因素,注重园林景观随时间变化的效果,以塑造随时间延续而可以更新的、稳定的园林景观。一个园林景观作品的诞生,就像一个婴儿出世一样,他本身的生长、变化过程就能给人们带来极大的愉悦和满足。不要期望园林景观作品一次完成、一步到位,那样将会失去很多乐趣。4 注重地域景观的再现
所谓“地域性”景观,就是指一个地区自然景观与历史文脉的总和,包括它的气候条件、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动植物资源以及历史、文化资源和人们的各种活动、行为方式等等。我们所看到的景物或景观类型,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是与其周围区域的发展演变相联系的。园林景观设计应针对大到一个区域、小到场地周围的景观类型和人文条件,营建具有当地特色的园林景观类型和满足当地人们活动需求的空间场所。5 注重简约的设计理念
“少即是多”,简约并不是简单,相反却是对本质的深度挖掘和坦诚表现。高度概括设计方法和惜墨如金的表现手段,是简约设计理念的基本要求。简约的设计理念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设计方法的简约,要求对设计对象进行认真研究、分析,从而抓住其关键性因素,减少细枝末节过多的纠缠,以求少走弯路,以最小的改变取得最大的成效,即事半功倍;二是表现手法的简约,要求简明和概括,以最少的元素、景物,表现景观最主要的特征;三是设计目标的简约,要求充分了解并顺应场地的文脉、肌理、特性,尽量减少对原有景观的人为干扰,也就是“最小干预”的原则。简约的理念实际上是要求有的放矢,反对闭门造车的设计方法。6 注重生态的设计理念
近几年来,随着全球保护生态环境的呼声日益高涨,以及在近邻德国的影响之下,法国风景园林师逐渐开始注重生态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关于生态,有几点需要进一步阐述。首先,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问题,不是光靠风景园林师就能够解决的,园林景观作品中体现出来的生态理念,更多的是呼吁政府、公众的关注生态环境,更多的是表明一种姿态;其次,风景园林师提出的生态理念与生态学家、环保组织提出的生态理念还有一定的差别,他们所关注的内容虽有着一定的交叉和融合,但根本上却具有不同的层面,否则社会就不需要风景园林行业了;最后,如若完全从生态原理出发,设计师往往会陷于极端而难以被社会接纳。
第四篇:园林景观设计理念专题
在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在一个充满变数的社会,在一个追求个性的时代,就整个行业而言,任何单一化的、片面强调某一方面的设计理念或设计方法,最终都将遭到社会的抛弃。但就个体而言,面对激烈的竞争,每一个设计师又不得不追求个性化、专门化的工作方式。因此,就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而言,我们只能“就人论人,就事论事”,绝不能以偏概全,用几句口号来概括现代园林景观的整体设计理念。对于同样的理念,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即使同一个人,当他面对不同的场地或项目时,也可能会提出不同的设计理念来。此外,随着现代园林景观从业人员构成的日趋复杂,各种设计理念层出不穷,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那些主流设计师的理论与实践,而不要片面地追随“先锋”、“前卫”的设计理论,或者只留意那些具有很强视觉冲击力的作品。
总的来说,我们的园林景观的设计理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注重场地的设计理念
尊重场地、因地制宜,寻求与场地和周边环境密切联系、形成整体的设计理念,已成为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注重空间的设计理念
园林景观是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由一些景观元素构成的实体,一是由实体构成的空间。3 注重时效的设计理念
园林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最大的区别在于,园林景观是随季节和时间变化的,是有生命的,是处在不断地生长、运动、变化之中的。注重地域景观的再现
所谓“地域性”景观,就是指一个地区自然景观与历史文脉的总和,包括它的气候条件、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动植物资源以及历史、文化资源和人们的各种活动、行为方式等等。5 注重简约的设计理念
“少即是多”,简约并不是简单,相反却是对本质的深度挖掘和坦诚表现。简约的理念实际上是要求有的放矢,反对闭门造车的设计方法。注重生态的设计理念
近几年来,随着全球保护生态环境的呼声日益高涨,以及在近邻德国的影响之下,法国风景园林师逐渐开始注重生态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对立统一的设计理念
自然与人工,是贯穿整个园林景观发展史中的对立统一体,是“以人为本”,还是“以自然为本”,是改造自然,还是顺应自然,既是某种园林景观形式、风格、类型的衡量准则,也是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因地制宜,根据场地状况和使用要求来决定的,不能片面地加以肯定或否定。注重科学的设计理念
园林景观设计是一门涉及面广、错综复杂的边缘性学科,与多门学科交*并受到它们的影响,如生物学、生态学、土壤学、植物学、美学等等。因此,风景园林师应采取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充分研究和了解各个学科特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强调科学的设计方法。9 注重个性的设计理念
在一个越来越强调个性发展和个人价值的社会,个性体验、个人理解和个人情感的投入,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也是园林景观设计多样性和丰富性的保证
第五篇: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理念
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理念
1、景观功能结构与空间布局
公园作为划分城市功能结构与空间布局的结构单元,随着城市不断地扩张开发、结构的调整,城市公园的功能作用越来越重要。在公园建设中,要善于利用城市原有的地理地貌、人文景观、水系和植被等客观条件,使公园景观与城市各个空间相互融合渗透、优势互补、和谐统一。所以,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景观的空间结构特点,尽量创造一种让人心旷神怡、豁然开朗的意境。此外,在公园的景观设计中,还要提倡景观与周围建筑的协调一致,通过垂直层次的植物群落和衬托出地势的变化,使其成为整体景观的一部分,同时还可以借助于建筑的颜色基调丰富景观空间上的色彩,使得整个景观充分体现了自然和谐的设计主题,创造公园新空间。在公园景观设计中,还要注重景观设计与城市的良好的互动关系,公园是个开放的多层次、多方面的熔炉,而不是一个固步自封建筑小品,景观设计必须关注公园与周边街区在空间方面的开放、功能设施方面的共享和文化取向方面的一致,从而在最大限度上提高公园的使用价值、观赏价值,与城市建设、历史文化基调相呼应。在城市不断发展可谓是寸土寸金的今天,城市公园作为一个对外开放的空间,在景观设计中要合理利用城市可以利用的道路、站台、排水沟、集市等空间,使其成为公园景观可以利用的一部分。综上所述,城市公园作为城市开放空间,与传统公共空间构成要素相比,其外向型的空间风格和生活化公共空间之间的综合化、多样化将吸引尽可能多的使用者,并随时代变化而不断更新。
2、体现地方特色及历史文化特色
每座城市都有其特定的地域性和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因此,在进行公园景观设计的时候注重城市地域特点和历史文化背景的再现,将富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风情、宗教信仰、历史古迹等融入景观设计之中,突出公园景观的地域文化主题,使其彰显独特的个性与魅力。把握城市历史文化发展的主流方向,重视对景观的建设与城市旅游开发的结合,以自然生态、历史文化为基调,将城市“和谐可持续的发展”主题融入公园景观设计中,从而将城市打造成具有独特历史文化和艺术氛围的旅游景点。
3、体现人性化
在景观设计中,突出人性化是公园景观设计的一个趋势,社会的进步推动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断发展。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城市公园景观环境对人们生活的重要作用,对公园景观建设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在公园景观设计时,必须突出“人”的价值,全方位、多层次的从人性化角度入手,整体上考虑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包含的各种问题充分分析和研究,使得景观设计和人们生活节奏和需求向协调,让人们在欣赏景观的时候感觉更加舒适,还能陶冶情操、缓解压力。还需要考虑人们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生理特点,设置明确的功能分区,构建多层次动静结合的空间结构,从而更好地满足居民需求,为人们提供更多的服务。此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还要顾及人的感官理性评价。充分利用景观设计出来能引起人们思维变迁情景,让人们的意境在公园的景观徜徉中得到升华,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
4、突出“绿色”景观
一个优秀的公园景观设计应提倡绿色环保、低碳的设计理念,不单单能满足当前人们和城市发展的需求,还要着眼于长远利益考虑。最起码不会对人类资源再生和可持续发展产生影响,是为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负责,也是为城市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