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生产主动调优产需基本平衡

时间:2019-05-14 02:02: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麦生产主动调优产需基本平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麦生产主动调优产需基本平衡》。

第一篇:小麦生产主动调优产需基本平衡

小麦生产主动调优产需基本平衡

报告预测,未来10年,我国小麦生产受水土等农业资源环境制约,生产区域将有所调整。预计未来10年我国小麦种植面积将主动调减,2024年预计为3.52亿亩(2348万公顷),但单产进一步提高,预计2024年将达到367公斤/亩(5506千克/公顷),比2014年增加18公斤/亩(262千克/公顷)。小麦产量继续增长,预计2024年将达到12931万吨,比2014年增长2.5%。

在消费方面,报告预测未来10年将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预计2024年小麦总消费量将增至13195万吨,年均增长0.6%。其中,受人口持续增长带动,小麦口粮消费仍将保持增长态势,预计2024年将达到8877万吨,年均递增约0.5%,在小麦总消费中的比重保持在67%左右;随着国内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和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完善,小麦饲料用粮消费增幅下降,预计2024年小麦饲料消费量约为1833万吨,占小麦总消费量的比例将接近14%;随着食品工业持续发展,小麦加工消费将持续增加,预计到2024年将达到1539万吨,年均增长约1.3%,占小麦总消费量的比例约为11.7%;随着播种和栽培技术进步,未来小麦种用消费量略减,预计将从2014年的459万吨略降至2024年的448万吨,年均降幅0.2%;随着烘干和仓储设施的改进,小麦损耗量下降,预计2024年约为498万吨,比2014年下降1.4%。

在贸易方面,报告预测未来10年小麦进口基本保持稳定。短期内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美国经济表现相对强劲,以美元计价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不断承压,而国内价格将保持整体稳定,国际小麦价格将保持一定的竞争优势。预计2024年(日历年度)我国小麦进口约为280万吨左右。由于中国小麦缺乏国际竞争力,出口优势不明显,展望期内每年小麦的出口量将在20万吨左右,未来中国小麦贸易仍将维持净进口格局。

第二篇: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定和需编制的制度、文件等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定和需建制度、文档

1、建立安全生产目标的管理制度,明确目标与指标的制定、分解、实施、考核等环节内容。

2、按照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的规定,制定文件化的总体和安全生产目标。

3、分解安全生产目标,并制定实施计划和考核办法。

4、安全目标实施情况的检查或监测记录

5、定期对安全生产目标的完成效果进行评估和考核,写评估报告,以及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的实施计划调整、修改记录,并形成文件加以保存。

6、建立设置安全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的管理制度。

7、设置安全管理机构或配备安全管理人员。

8、设立安全生产委员会或安全生产领导机构。

9、安委会或安全生产领导机构每季度应至少召开一次安全专题会,协调解决安全生产问题。会议纪要中应有工作要求并保存会议记录。

10、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安全生产工作,并履行下列主要职责:

(1)组织建立、健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并保证有效执行;

(2)组织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并保证其有效实施;

(3)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4)督促检查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5)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6)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11、建立针对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制定、沟通、培训、评审、修订及考核等环节内容的管理制度。

12、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并对落实情况进行考核。考核表

13、对各级管理层进行安全生产责任制与权限的培训。须有培训记录。

14、定期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适宜性评审与更新,须有评审记录,更新后须以文件形式发布。

15、建立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制度。

16、保证安全生产费用投入,专款专用,有相关的财务专项科目或报表,并建立安全生产费用使用台账。

17、制定包含以下方面的安全生产费用的使用计划:

(1)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设备设施;

(2)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和配备劳动防护用品;

(3)安全评价、重大危险源监控、事故隐患评估和整改;

(4)设备设施安全性能检测检验;

(5)应急救援器材、装备的配备及应急救援演练;

(6)安全标志及标识;

(7)其他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物品或者活动。如制定职业危害防治,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监测和职业健康体检费用的使用计划。

18、建立员工工伤保险、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的管理制度。

19、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安全生产责任保险费。须有缴费相关资料。

20、保障死亡、受伤员工获取相应的保险与赔付。须有保险评估、年费、返回资料、赔偿等资料,还有进行伤残等级鉴定。

21、建立识别、获取、评审、更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管理制度。须有识别、获取、评审、更新等环节要求以及部门、人员职责等内容。

22、各职能部门应定期识别和获取本部门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并向归口部门汇总。

23、企业应将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其他要求及时传达给从业人员。并有培训考核记录。

24、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并将相关要求及时转化为本单位的规章制度,贯彻到各项工作中。

25、建立规章制度的管理制度,确保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编制、发布、使用、评审、修订等效力。

26、建立和发布健全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至少包含下列各项制度内容:安全目标管理、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管理、领导现场带班、班组岗位达标、安全生产投入管理、文件和档案管理、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安全教育培训管理、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管理、生产设备设施验收管理、生产设备设施报废管理、施工和检(维)修安全管理、危险物品及重大危险源管理、作业安全管理、相关方及外用工(单位)管理、职业健康管理、劳动防护用品(具)和保健品管理、安全检查及隐患治理、应急管理、事故管理、安全绩效评定管理、消防安全管理等。且须有制度执行记录。

27、将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发放到相关工作岗位,并对员工进行培训和考核。须有培训和考核记录。

28、基于岗位生产特点中的特定风险的辨识,编制齐全、适用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须有基于特定风险分

析、评估和控制的内容。

29、向员工下发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并对员工进行培训和考核。须有培训和考核记录。

30、每年至少一次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和适用情况进行检查、评估。须有评估报告。

31、根据评估情况、安全检查反馈的问题、生产安全事故案例、绩效评定结果等,对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

度和操作规程进行修订,确保其有效和适用。须有修订的计划和记录资料。

32、建立文件和档案的管理制度,明确责任部门、人员、流程、形式、权限及各类安全生产档案及保存要

求等。须明确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编制、使用、评审、修订等责任部门/人员、流程、形式、权限等、具体档案资料、保存周期、保存形式等内容。

33、确保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编制、使用、评审、修订的效力。须有环节记录资料。

34、对下列主要安全生产资料进行档案管理:安全生产会议记录(含纪要)、安全费用提取使用记录、员

工安全教育培训记录、劳动防护用品采购发放记录、危险源管理台帐、安全生产检查记录、授权作业指令单、事故调查处理报告、事故隐患整改记录、安全生产奖惩记录、特种作业人员登记记录、特种设备管理记录、外来施工队伍安全管理记录、安全设备设施管理台账(包括安装、运行、维护等)、有关强制性检测检验报告或记录、新改扩建项目“三同时”、风险评价信息、职业健康检查与监护记录、应急演习信息、技术图纸等。

35、建立安全教育培训的管理制度。

36、确定安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定期识别安全教育培训需求,制定各类人员的培训计划。

37、按计划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对安全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做好培训记录,并建立档案。

38、从事特种作业人员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须有特种作业

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档案资料。

39、建立新、改、扩建工程“三同时”管理制度。

40、建立生产设备设施变更管理制度。

41、建立设备设施的检修、维护、保养管理制度。

42、建立设备设施运行台账,制定检(维)修计划。

43、按规定对有关设备、设施、仪器仪表、工具等进行检测检验检定,并保存检测检验检定资料。

44、库房内应有应急预案。危险化学品按危险性进行分类、分区、分库储存。库内有隔热、降温、通风等

措施,消防设施齐全,消防通道畅通。采用相应等级的防爆电器。有效处理废弃物品或包装容器。

45、建立设备设施验收和设备设施拆除、报废的管理制度。

46、按规定对不符合要求的设备设施进行报废或拆除。须有报废或拆除资料。

47、建立对“三违”行为的管理制度,明确监控的责任、方法、记录、考核等事项。

48、建立至少包括下列危险作业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部门、人员、许可范围、审批程序、许可签发人员等:

(1)危险区域动火作业;(2)进入受限空间作业;(3)能源介质作业;

(4)高处作业;(5)大型吊装作业;(6)交叉作业;(7)其他危险作业。

49、劳动防护用品相关制度。

50、建立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的管理制度。

51、建立有关承包商、供应商等相关方的管理制度。

52、对承包商、供应商等相关方的资格预审、选择、服务前准备、作业过程监督、提供的产品、技术服务、表现评估、续用等进行管理,建立相关方的名录和档案。

53、企业应执行变更管理制度,建立有关人员、机构、工艺、技术、设施、作业过程及环境变更的管理制度,并制定实施计划。

54、对变更的实施进行审批和验收管理,并对变更过程及变更后所产生的风险和隐患进行辨识、评估和控制。须有审批和验收报告。

55、建立隐患排查治理的管理制度,明确责任部门、人员、方法。

56、对隐患进行分析评估,确定隐患等级,登记建档。须有隐患汇总登记台账,隐患评估分级等隐患登记档案资料。

57、制定隐患排查工作方案,明确排查的目的、范围、方法和要求等。

58、采用综合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检查、日常检查等方式进行隐患排查工作。须有每一类有人签字的检查表。

59、根据隐患排查的结果,制定隐患治理方案,对隐患进行治理。方案内容应包括目标和任务、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机构和人员、时限和要求。重大事故隐患在治理前应采取临时控制措施并制定应急预案。隐患治理措施应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教育措施、防护措施、应急措施等。

60、按规定对隐患排查和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向安全监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送书面统计分析表。

61、建立危险源的管理制度,明确辨识与评估的职责、方法、范围、流程、控制原则、回顾、持续改进等。

62、对确认的危险源及时登记建档。须有危险源档案资料。

63、相关人员应按规定对危险源进行检查,并在检查记录本上签字。

64、建立职业健康的管理制度。

65、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员工健康监护档案。对接触职业危害的作业人员,每1~2年应进行一

次职业危害体检,体检结果记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66、定期识别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并进行检测,将检测结果公布、存入档案。

67、建立事故应急救援制度。

68、定期组织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和人员进行训练。须有训练计划和记录。

69、按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结合企业实际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包括综合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处置方案。

70、建立火灾、爆炸和毒物逸散等重大事故的专项应急预案。

71、对应急设施、装备和物资进行经常性的检查、维护、保养,确保其完好。须有检查、维护、保养记录。

72、制定应急预案演练计划,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或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须有应急演练方案和记录。

73、对应急演练的效果进行评估。须有评估报告。

74、应急结束后,应编制应急救援报告。

75、建立事故的管理制度,明确报告、调查、统计与分析、回顾、书面报告样式和表格等内容。

76、对事故进行登记建档管理。须有登记记录。

77、事故发生后,须有调查报告。

78、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绩效评定的管理制度,明确对安全生产目标完成情况、现场安全状况与标准化规范的符合情况、安全管理实施计划的落实情况的测量评估的方法、组织、周期、过程、报告与分析等要求,测量评估应得出可量化的绩效指标。

79、每年至少一次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情况进行评定,并形成正式的评定报告。

80、根据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评定结果和安全预警指数系统,对安全生产目标与指标、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进行修改完善,制定完善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工作计划和措施,实施计划、执行、检查、改进(PDCA)循环,不断提高安全绩效。须有修订完善的记录。

下载小麦生产主动调优产需基本平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麦生产主动调优产需基本平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