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五篇范例)

时间:2019-05-14 02:47: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第一篇:浅谈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一提到改作文就会觉得头疼,学生听到要写作文就害怕。学生害怕写作文无话可说,无物可写,不知从何下手,要么对作文没有兴趣,不想写。老师叫苦不迭是因为批改作文费时多、效率低,费力不讨好。那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一、激发写作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因,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首先要克服他们畏惧写作文的心理,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在学期开始的第一节课就是说话训练,请每个学生轮流作自我介绍,介绍自己的年龄、家庭、爱好等具体情况,还可以说说自己心中理想的语文老师的形象,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这样,不仅能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能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

在平时的教学中,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进行说写训练,获取系统的口头、书面表达能力。儿童语言的发展是口头语言先于书面语言,口头语言是基础,只有在切实进行口头训练的基础上才能发展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所以作文教学应当从教育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出发,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然而从每周一次的作文课中挤出一点时间进行口头作文的训练是远远不够的,也很难实现人人参与。因此,我们必须另辟蹊径,抓住时机、创造机会进行口头作文的训练,激发学生“说”的愿望。

1、两分钟演讲

从每天的语文课中,或者早读、晨会的时间中挤出几分钟时间给学生提供一个“两分钟演讲”的机会,每天安排 2-3 人,要求中心明确、用词准确、表达完整、语句连贯。能力较差的同学允许先做一些笔头的准备。活动本身的趣味性自然会带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他们喜欢这种新颖、简短,没有多少压力的训练形式,他们期待演讲中教师欣赏的目光和同学们热情的掌声,随着活动的进行,他们想说、想写的自然就更多了,作文的兴趣也就更浓了。

2、课外读书活动

我安排每周进行一次课外读书活动,活动中倾向一些语文知识薄弱的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展示他们的能力,给他们更多表现的机会,如请他们说说自己对所读文章的理解,不定期展示他们的读书笔记等,以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

正是通过这些努力使原本作文能力欠缺的学生有了成功的体验,找回了作文的信心,提高作文的兴趣,长期坚持下去,学生开始畅所欲言,不再将作文当作负担了,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愿意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获取写作素材

大多数学生在作文过程中绞尽脑汁也无话可说,其原因就是缺乏写作素材。为丰富学生写作的素材,我组织了多种活动,从学生“拔河比赛”“演讲比赛”“跳绳比赛”到生活实践活动“学做饭” “今天我当家”等。有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学生的生活体验也变得丰富了。

我告诉学生“处处留心皆学问”,只要平时能留心观察,认真思考,便会发现写作题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只有注重平时的积累,才能“厚积而薄发”。

1、扩大阅读面

知识面狭窄,没有一定想象力和创造精神的学生是不会写出好作文的。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需要以知识的积累为基础。为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多读好书,并推荐好书,规定读书数量,安排读书时间,进行摘抄,组织读书汇报等。采用多种训练方法丰富学生知识储备。

2、观察日记

写作源于生活,在平时引导学生对所遇见的事,哪怕是芝麻绿豆般的小事,也要仔细观察,练习写作,除了写出事物的变化特点外,还要求写出自己的感受,不一定要多深刻,只要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就行,逐步引导学生养成观察思考的习惯。

3、读书笔记

学完一篇课文,读完一篇文章,都让学生谈谈体会,并把其中的优美词句,精彩片断分门别类地摘抄到读书笔记中,并且要求把所摘抄的词句熟读背诵。日积月累,丰富词汇,积累写作素材。

通过较长时间的努力,他们在生活中开始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丰富了自己的见闻,积累了写作的素材,他们有太多的话要说,文章也变得真实了。

三、改革评价方式,把“批改”变为“交流”

批改作文几乎是所有语文教师都感到痛苦的,而且要“精批细改”。从错别字到布局谋篇,教师拿着红笔,就像医生拿着手术刀,对学生的文章大动干戈,把自己改得头昏眼花,把学生改得兴趣全无。这种做法,是吃力不讨好,学生拿到改得面目全非的作文,他们的心情会是快乐的吗?他们能体会到写作的美好与成功吗?所以说,这种“精批细改”的做法,只会使教师无奈地重复枯燥的机械的劳动,只会减损学生的责任心和学会学习的能力。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对学生作文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用评语表示,还可以综合采用多种形式评价。”我认为,改革作文的评估方式,应把“批改”变为“交流”。教师就作文和学生平等交流,以学习的态度、发现的眼光、欣赏的心情对待学生的作文,并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给出自己的建议式、商量式、比较式的评估结果,这样对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对学生形成他们的写作个性和表述特色都有极大的帮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交流。

1、当面交流

学生的作文教上来后,有的教师往往搁置几天,才有空看。这样就错失了和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想法的最好时机。我的做法是学生的作文随交随着看,即时听取学生的想法,理清学生的思路,有时当面对话,还可以避免因不了解而出现的错误。如有一个学生在作文中写道:我爷爷家门前种了一棵芙蓉树。我以为他写错了,芙蓉乃是荷花的别名,怎么能种在地上呢?我就问他,他告诉我,这是木芙蓉,和荷花不一样。并把介绍木芙蓉的书给我看。我很庆幸,和他当面交流看法,不然,白纸黑字的评语写上去,把对的批成错的,岂不是既丢面子,又打击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所以,教师不能老是自以为是,板着面孔批改学生的文章,要注意和学生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

2、文字交流

有时不能和学生当面交流,教师可以用文字交流,这种交流和批改不同,它少了冷冰冰的挑剔、盛气凌人的指导,有的只是师生之间的对话,对文章的探讨,和教师的建议。学生会感到教师很尊重自己,会有一种成就感,从而树立信心,激发情感,使他们感到“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如在写春游的建议时,有学生建议到校园外去,可以呼吸新鲜空气,观赏到绿树野花、可以到田间挖野菜、到小河里钓鱼、自己烧饭、野炊。我在作文后写道:“看了你的建议,老师被你笔下的乡村美景陶醉了,那真是一个春游的好地方,老师真想和你们一起去踏青赏花钓鱼呢。”并给了他五颗星。学生看到后,高兴的笑了。

3、心灵交流

文章不是无情物。即使是小学生的作文,那也是他们情感的表达。尽管有时幼稚、不成熟,但却有成人无法企及的天真和曼妙、独特和创意。教师必须用真心去感受,用童心去理解,用孩子的视角去观察,从他们的角度去分析,这才能破译学生心灵的密码,走进他们的世界,学生才会和教师真诚的对话,而不是编造故事,迎合教师。我曾经在生气的时候叫学

生写作文《假如我是教师》。有学生这样写:“假如我是教师,我决不对学生发火,那意味着我无能;我也决不让学生多抄课文;我不会让他们站在讲台边听课。”这段话对我触动很大。我反思良久,为学生的坦率震动。于是我给他写了我的感想:“老师谢谢你的真情告白,谢谢你的提醒,假如我做学生,我也会喜欢你这样的老师的。”

实践证明,对学生的作文,教师应采取宽松的、多样化的评估手段,应该蹲下来看学生的作品,平等地交流。这样才会引起学生的作文兴趣。才会诱导他们多写,乐写,善写。

同时,只有充分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帮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注意积累,勤于练笔,乐于交流等良好习惯,引导他们把生活体验、写作素材和写作知识联系起来,才能促使形成技能,逐渐地爱写作文,会写作文,写好作文。

我相信,只要长期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培养出学生对作文的浓厚兴趣,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的。

作文教学七步曲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可是个重头戏在实际的教学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学生普遍厌烦,归根结底应该激发学生习作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入门的向导。”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也曾经说过:“如果人们吃饭时没有食欲,勉强把事物吞到胃里去,其结果,只能引起恶心和呕吐,最少也是消化不良,健康不佳。反之,如果在饥饿的驱使下,把食物吃到胃里,那它就会乐于接受,并很好的消化它„„”可见,作文教学中着力于学生兴趣的培养,使学生“有饥饿感”、“有食欲”,乐于表达,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拨动学生乐于写作的心弦。结合自己的作文教学实践和《新课程标准》的学习,我认为新理念下的快乐作文教学应当具备以下七个环节:乐读——积累——畅说——言真——悟理——怡情——评价。

一、乐读——给一片静心的天地,让学生快乐读书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离开阅读,学生对事物的表达将是无序而枯燥的。如果没有大量的阅读,就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读和写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这就要求学生要大量阅读,在读中静心,在静心中享受,在享受中培养丰富的情感。要求学生在读书时做到把自己的心真正放到文章里面,使自己的情感流露与作者的情感表达产生强烈的共鸣。比如,每个星期我都会安排两节课来让学生阅读各种课外读物。阅读完后,我会让学生把在阅读中所遇到的不理解的地方提出来。然后,我们师生一起讨论,一起把问题解决,让学生把自己的看法与情感表达出来,从而真正理解课文中的深刻含义和道理。这样,学生就能在阅读中吸取更多的知识,懂得更多对人对事的道理。

二、积累——予一片知识的海洋,让学生积小成多 注重平时积累,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一样需要积累,比如好词、佳句、精彩片段等。“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好途径,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听到的、可写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我要求每个同学都要有一本“好词佳句集”,无论是在课本上,还是课外书上看到好词,佳句,就把它们收集到本子上。这样,学生在写作文时,就能很好地把这些词句用在恰当的地方。从而,更好地提高他们的作文水平。

三、畅说——创一个驰骋的舞台,让学生倾吐心声

欲望是人为某种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向往,它既是开启思维闸门的钥匙,又是思维的指南针。所以,教师应当为学生创一个驰骋的舞台,真正调动学生内在的言语表达欲望。坚持以

“让学生畅所欲言为本”,为学生的自主表达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的束缚,为学生的写作创造一个自由驰骋的舞台,让学生在为他所提供的舞台上说自己要想说的话。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比如:每次组织学生搞完一次活动,或者搞完一次大扫除,都可让学生把当时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记的形式写出来。记得,我刚让学生写了一篇关于父母对自己的爱,或者写发生在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感人事。我先让他们说一下父母是怎样对自己好的?父母对自己的爱是怎样表达出来的?我们应该怎样去报答父母对我们的爱?这样,一直引导学生把作文的条理性整理好,让他们尽情地说出父母与自己的事,把自己的心声表达出来。这样写出来的作文很能感动人,也充满了渲染力。

四、言真——留一席倾心的空间,让学生学写真话

叶圣陶先生说:“要敢言天下真,这也是做人的根本。”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激发自己的情感,从而产生一种学写真话的冲动和激情,即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和创造新形象的美好愿望。我一向要求学生说心里话,抒真情。同学们要把内心的真实感受大胆地说出来,将感受化为文字尽情地抒发,这正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工作的真谛。

五、悟理——造一个畅谈的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

《新课程标准》指出:“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对有创意的表达应予鼓励。”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认真修改作文,使学生在评议中获得启发,最后再一次自觉修改自己的作文。在这样的学生自由畅谈的氛围中,学生就会通过自评、互评的方法,在选词、用词、表达、分析、比较等一系列修改活动中,不知不觉就提高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消除了学生对写作的畏惧心理,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到评改作文的活动中。我要求学生写完作文后,把作文本放在班级内设置的作品展示台上,而不是由我带到办公室进行逐一修改,到下次作文时再把我的“成果”返还给学生,而是要求每个同学自找时间在下次写作文之前把所有同学的作品欣赏一遍,并提出自己的修改建议,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评改的积极性。

六、怡情——耕一块冶情的沃土,让学生感情升华

写作的最终目的不在于学生能够写出多么优秀的文章,而在于通过写出优秀的文章来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的情感态度得到升华,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造就一批现代社会所需的一带新人。因而,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就应以作文教学为载体,做到“千教万教叫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应当是我们教育的终极目标。我曾经布置学生写一篇关于保护环境的作文。在批改学生的作文时,我发现学生的环保意识很强。他们通过自己的了解与实地考察,把环境被污染的原因和程度很详细地写了下来。最后,他们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与行动,知道以后要怎样去保护环境。通过这一次的作文,很多的学生认识到了环保的重要性,也从自身做起,把班里还能回收的垃圾都重新利用起来。这次的写作能让学生的情操得到提高,让他们有了真确的价值观。

七、评价——给一句鼓励的评语,让学生得到希望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十分重要。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因而对学生的文章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一棒打死。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基础差的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记得有一次,我发现一个平时作文很差的学生在文章中准确地用了一个表示时间过得很快的词“刹那间”,于是我在批语中这样写道:今后能多看点书,认真作好记录,老师相信你的作文会更上一层楼!)这样做,能让一些差生得到鼓励,看到希望。

总之,作文教学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师必须在教学理论中不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获得启发,不断总结经验,才能于学生有所得益。学生每天都在生活的海洋里摘取着绚丽的浪花,我们

每一位语文工作者就应引导学生以不拘一格的形式表达不拘一格的思想,让每一个学生都快乐起来,写上自己的、自然的作文。

如何指导小学生写作

作文教学一直是大家所探究的,近几年,我也反复进行了思考,想总结出几条实用的写作方法。可是当我把两套提纲列出来之后,发现它们之间竟然有非常紧密的关联,再凝炼一下,写作方法概括出来竟然只是六个字:兴趣,积累,练笔。在写作中,有的要素虽然看起来是老生常谈,但又非常重要。我们要让孩子写好作文,就必须重视它们。

比如说,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点我们大家都清楚。写作同样也要激发孩子的兴趣。宋代教育家朱熹曾经说过“教人不见情趣,必不乐学”现在小学生一般生活环境比较稳定。上课、回家、吃饭、做作业、休息、外加一些娱乐游戏,这样的生活比较单调,所以在每次活动课时,我都充分利用活动课的时间和学生一起做游戏、开展故事演讲会等活动,学生们都兴致勃勃地参与,而后我让他们把自己最感兴趣的,最难忘的讲给大家听,让老师和同学们共同分享,讲完后在指导他们有条理地写下来,通过开展这些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又增添了写作的素材,从而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写作兴趣。我们家长平时也要有意为孩子设置一些情境。比如,小学作文经常会有这么一个命题:《第一次。。》家长平时就多让孩子去体验,给他创造第一次的机会。孩子生活中遇到一些大悲大喜的事,有趣难忘或其它值得纪念的事,都可以建议孩子:这么重大的事,是不是需要记录下来?平时孩子写了一些好句,好段,家长要及时地给予肯定。有时候我们会无意中到孩子写的这种题目的作文:我的爸爸或我的妈妈。看了之后,我们很多家长因为不愿意在孩子面前流露成年人的感情,所以装得面无表情,或只简单指出文章写作上的一些问题就离开了。其实这个时候,大可以借机鼓励孩子:孩子,写得真好,这是你写出来的文章吗?我儿子真棒,会描写爸爸了!爸爸要努力做得更好,你也要加油哦,把爸爸写得更生动些!行吗?另外要提醒大家的是:作为家长,千万别硬性规定写作任务。要根据孩子的兴趣和当时的情绪来引导,愿意写,家长就表现出兴致勃勃,非常期待的样子,不愿意写,可以让孩子作一个简单的记事。一句话或几句话把这件事记录下来。

其次是积累素材。这是写好作文的一个必要条件。从哪里积累,一是从阅读中。阅读是写好作文的法宝。很多人没有体会到阅读的好处时不以为然,认为读和写是两个概念。甚至认为根本不沾边,其实是这样的吗?恰恰相反。个人认为阅读对写作的重要性超过了其它任何一种方法。阅读的好处实在太多了,比如可以增强语感。一句话怎么写,语句如何组织,读的多了,自然能够把握句子的基本结构。主谓宾各在什么位置,一句话写之前,在心里默念的时候,句子就已经准确成型了。还比如,可以学到文章的结构安排及写作方法。有句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道理是一样的,天天读名家文章,读的多了,即使不刻意归类总结,对常见的文章的结构安排也有一个基本的把握。写作方法更是如此,那么多精美的比喻、拟人,排比句,当你在心里暗自为它的生动叫好时,它就已经存在于你的大脑中,储存在记忆库里,等你用的时候,不用费什么劲就能调用出来。同时,书本中的材料也是生活实际的反映,在阅读中积累,是非常快捷的渠道。古人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如果没有大量的阅读,就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读和写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这就要求学生要大量阅读,在读中静心,在静心中享受,在享受中培养丰富的情感。

历数中外历史上的那些大文豪,没有一位是不喜欢阅读的,没有一位是不经过大量阅读而能写出长篇巨著的。所以,我建议家长今天开始做的一件事就是——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孩子约好,每天读一篇或几篇,做一个专门的读书记录本,打出规范的表格,里面可以设

以下几格,一是时间,二是文章题目或书名,三是读书效果,四是家长签字。作为一项家庭作业来完成。这种方法经过我们许多老师使用,事实证明效果是非常好的。

2、是从生活中积累。深入生活,获得体验,积累素材。

我们常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当前我们的孩子们普遍害怕写作文,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东西可写。小学的孩子们从记事起,最多有不超过五六年的成长记忆。在这五六年当中,又有多少课外时间是被我们家长剥夺了的呢?现在想想,我们孩子的生活是不是有些过于苍白单调?我们常见一些大作家在写文章时,会到乡下或基层去体验生活。我们的孩子同样要体验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小学语文大纲指出:“指导小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内容就是写作材料,写作材料来源于生活。生活越丰富,积累的素材就越多。心理学表明:儿童天性好玩、好动。家长应抓住这一心理特征,有计划、有目的组织一些有益的业余活动,如春游、文体活动、读书活动、演讲活动、唱歌、看电视、听广播等等,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积累写作素材。同时,要特别注重让孩子深入大自然,在阳光的沐浴下,感受外部世界,体验生活,积累经验,体会美。孩子每次完成一项活动,家长可以询问孩子的感受,如果孩子愿意,不妨鼓励孩子写日记,把生活点滴用文字记录下来,积累素材,不但积累语言、还要适当积累一些科学知识,这样逐渐就会形成一个大而全的写作素材库,到作文时就不愁没有写作素材了。有时候,我们常常看到孩子坐在桌前抓耳挠腮,无从下笔的情景,其实到了小学高段,孩子已经掌握了作文的基本写法,是可以不费什么力气就写出一篇文章来的,那为什么写不出来呢?关键是孩子没有体验。闭门造车,是造不出来的。所以家长一定要重视这一点,多带孩子去接触大自然,多给他一些自由与人交往的机会,多给他设置一些活动,让他增加生活经验,有了经历,经历中有了切身感受,还愁写不出一篇作文来吗?总之,做生活的有心人,就是孩子作文成功的基石。

3、就是要让孩子从书本中积累素材。我们刚才提到的大量阅读,不限制孩子读什么作品,只要是内容健康向上的,他喜欢读的都可以拿来读。从课外书中积累,无论是学习写作方法,还是培养语感,或者从书中摘录好词、好句、好段出来,都是积累。除此之外,也要让孩子重视课本中的积累。我们现在的小学语文课本,每个单元都是国家经过精心设计编攥而成的。比如说前一个单元是关于读书的,后一个单元选编的几篇文章就都是关于热爱家乡的。再后面一个单元就是描写军事体裁的。每个单元后面都有读读写写、读读记记和日积月累这几部分内容。里面是本单元所过的好词和需要拓展的课外知识。家长可以翻看一下孩子的课本,每一课的好词,单元读读写写、读读记记、日积月累里面的内容都是必须掌握的。可以让孩子把它专门写在积累本上,并且可以让孩子发挥一下,比如选择其中的一个词说话,或选择其中的几个词写成一篇短文。孩子如果不愿意额外再写,能说出来也行。说话训练同样重要。

三、勤动笔写

用好素材

有了素材,不等于就能写出好的文章。勤能补拙,练能生巧。素材丰富了,就要引导学生用好素材,提高写作水平。好文章是写出来的,但仅仅依靠作文课堂上学生冥思苦想,肯定达不到理想效果。指导学生写日记,是一种简便、有效的写作训练方法,日记可以把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随时记下来,内容不拘,可长可短,非常灵活。养成写日记的习惯不仅能大大增加练笔的机会,而且能使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更加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当然,引导学生写日记,关键是激发兴趣,启发自觉,一般不宜把日记作为必须完成的作业来布置。要使日记成为学生生活上的乐事,让学生想写、爱写。这样学生不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练笔的热情就能经久不衰,习惯成自然了。学生习惯了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事物,并做到专心致志,开动脑筋,选择有意义的、感受深刻的记下来,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这样写作的素材也就丰富了,写作技巧也就会逐渐提高起来。到那时,无论写人、记事或写景的记叙文,都会有血有肉,生动具体。还可以坚持写读书笔记,这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材料,开拓写作思路,提高认识事物,表达事物的能力,又是有效提高作文能力的

捷径。总之,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勤写多练,在练中用好素材,同时也会促进学生不断积累素材,提高写作水平。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不光要教给学生写作方法,更重要的是教给观察生活,认识事物的方法,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摄取写作材料,在名篇中吸收营养,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提高作文水平。

下面是各年级的作文写作侧重:

一二年级:重在说话练习。能够独立地写一些句子。能够长短句子变换,在一句话的基础上可以拓展至一段。我们家长平时在家里要做的是:和孩子交流。利用一切机会煅炼他的口语交际能力。这不仅是在煅炼孩子的口才,同时也是在为写作打基础。会说,就意味着能写出来。如果连说也说不好,那写出来的可能性很小。同时,可以在家里帮助孩子进行写话练习。一句话,比如:我有一只小猫。家长可以试着让孩子添加内容。什么样的小猫?孩子会说:可爱。家长可以再问,还可以是什么样的?孩子想了一会儿,可能会说:淘气。试着让孩子变换词语形容同一样事物,这为他今后是否能够灵活运用词语打下了基础。这是一,词语变换练习。二是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进一步深入,围绕猫来思考,进行写话训练。你口气很轻松地追问:小猫哪里可爱?孩子就会歪着小脑袋想想以后说:“它会捉老鼠。” “它的眼晴还会变呢!”这时候你可以指导孩子把它写出来。那么原本的一句话就慢慢地在孩子笔下成为一段了。家长引导的次数多了,孩子的写作思路就形成了,以后再写就知道怎么下笔了。

三四年级:这个学段,孩子就必须要重视并加强阅读了。写作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孩子可以开始写日记。学校老师会要求写。除此之外,家长可以专门给孩子准备一个日记本。这个日记本专门用来写孩子真实发生的事。不强迫每天写,但和孩子约定,一些生活中较大的事一定要写下来。他的喜怒哀乐也尽可以写下来。平时为了不打击孩子的积极性,不要求字数。平时去外面玩,学校组织什么活动,可以建议孩子写出来。征求孩子同意以后,和孩子一起欣赏他的作文。哪个词用得恰当,哪句话写得生动,家长及时地进行鼓励,发自内心地赞美,让孩子获得成就感,满足感,这样孩子才会热爱写作,永葆写作热情。遇到不通顺的句子,也没关系。家长给孩子提建议,这个词你觉得换成什么什么合适吗?以讨论的口气,研究的态度,孩子会接受的。

五六年级:这个学段的孩子必须要大量阅读。每天有量的要求。读完之后和家长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或他的体会。每天要求大声读最少一篇文章,每学期要读几本名著。这是最起码的读书量。要注意积累。有专门的摘抄本。要分门别类进行摘录。好词、好句、好段、读书体会等等。对文章的要求也高了。家长要指导的时候可以从文章结构上来指导。比如作文有这样的讲究:凤头、猪肚,豹尾。什么是凤头?凤头很漂亮。也就是文章的开头就要吸引人。引人入胜,才有读下去的欲望。猪肚指文章的主体部分,要重点来写。要花大量的笔墨来具体完整地描写。这个学段的孩子要能够把一件事写具体清楚了。要能够突出文章的主题了。豹尾指结尾。像豹子的尾巴那样,让人回味无穷,留下足够的空间给人思考。除了这种要求之外,如果孩子现在的作文水平较低,可以专门练习一下开头,主体,和结尾部分的描写。开头开不好,抽个时间专门和孩子研究开头怎么写。主体部分写不清楚,可以专门训练一下。把孩子文章拿过来,看哪里还缺什么内容,通常写事的文章,结合记叙文六要素,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是什么,分别让孩子写出来。写人的文章,外貌,性格特点,具体事例来体现,对人物的印象或评价。看看缺哪些就补哪些。孩子知道问题所在,以后就不会再出现这种情况。

写作指导的方法有很多,根据孩子不同的情况,有侧重地进行指导,提高孩子的写作水平就

并不困难。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写作兴趣

小学生写作能力的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教学的难点就我们教师感到头痛所在。《新课标》建议:写作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学生综合体现语文素养的表现。新课标对小学生学习的目标要求,就是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让学生乐于动笔、快乐习作,培养学生对习作的自信心,鼓励他们把心中所想的,口中要说得用文字写下来,写出心中的快乐,写出心中的喜悦,消除心中的困惑与烦恼。

但是,现实不像我们所想的那样,没有兴趣的习作是乏味的,甚至更有学生一提作文就头疼。写作对于小学生普遍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怕写作文,讨厌作文。它成为当前新课程作文教学课时多,效力低的重要原因。本人就有关写作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体会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小学生写作惧怕的原因

为什么小学生会产生这样那样的厌烦作文的心理呢?其原因是有多方面,也是多层次的,总体说学生有自身主观的因素,也有客观环境的因素。

(一)自身主观的因素

1、教材中,教师规定写作的内容与要求甚多,许多内容远离学生实际生活。使学生难以动笔,而心中不知写一些什么?

2、教师指导作文先规定写作提纲与方法,将学生写作范围框死,而作文批改、评定全是教师说了算,这样只限于师生间单项交流,使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大同小异,没有新颖,这种“应试而生”的写作教学,致使写作教学中也教得过细,过死。

3、教学方法过于陈旧。大多数作文教学都是先讲明写作要求与内容,再范文宣读与讲解,接着学生尝试写作,教师批改,学生再次修改,最后誊抄„„如此的过程几乎一成不变,毫无新意,而且枯燥乏味。

(二)客观环境的因素

1、从现代学生的生活优越感看,由于现代大多是独生子女为主,父母和长辈的百倍宠爱,衣食无忧。在家里父母总认为孩子小,不让做任何事情,他们缺少体验生活的机会,学生对写作内容生活缺少生活积累与生活感情,平时学生将一些有趣的事放过,视而不见。提笔没有东西可写,无话可说了。

2、从学生的知识面上找。学生知识面窄,获取知识也就单一。这原因是什么呢?就拿课外读物来说吧,家长们除了课本,就是作文集、优秀作文选,很少家长为孩子订一份报纸及有益的杂志。在他们家里找不到适合儿童阅读的书籍。除了课本还是作文书。

3、从学生的写作兴趣上找。写作处于被动地位,在学校除了教材与老师硬性要求学生写作外,学生也就不会主动去写一写身边的事,就是日记也像流水账似的为完成任务而写,因此学生缺乏写作主动愿望。那么,如何提高学生对写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本人作如下的探讨:

二、兴趣是学生写作动力

(一)联系生活是积累写作的素材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歇”。我们的学生都喜欢动手,而且动手的能力很强,为此家长或教师多要在动手方面着手。让他们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春天我在课余时间带孩子到小溪边、看小鱼、小蝌蚪的嬉戏。上山采杜鹃,挑野菜,拔笋子,特别是对竹笋怎么拔?当孩子听到这个问题时个个都大笑,认为太简单了,他们拔来的都是一点点笋尖,真正的笋还在泥里呢。原来大家平日里看

到街上卖的竹笋都是一把把嫩得可爱,还有这样大的学问,我从他们眼里看到虚心,认真。从中也掌握拔竹笋的小巧门,个个高兴不已,我告诉他们不仅拔竹笋要技术,剥笋也有技巧,如何剥开竹笋还真是难,我们开始层层地剥,没剥几个就喊手痛,我让大家动脑筋、想办法,怎么才能又快又好,张力同学说:“我看到邻居奶奶用刀在笋尖上一削,再用手一绞,笋就剥好了。大家试着剥,果然又快又好。还有的说在竹笋身上划一下,就好剥了,只要开动脑筋就会有收获。我们还认识许多野菜,知道它们的味道,性能。秋天到田野看金黄的稻谷,农舍屋前屋后火红的柿子。真实记下秀丽的风景,孩子的快乐。跃然于孩子们的笔下,随心所欲有话可说,符合写作的最基本要求,将自己看到的,体验到的,想到的,体现在学生的充分自由。写出他们真情实感。

(二)阅读是写作兴趣的基础

阅读是写作的借鉴,大量的阅读可以间接地帮助学生认识生活,学会生活。在阅读过程中所了解的生活,所产生的情感,这些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教师除了新授课本知识以外,还得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离开阅读,学生对事物的表达将是无序的。如果没有大量的阅读,就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读和写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新课程标准》指出: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这是新课标要求,它明确规定学生必须要大量阅读,在读中静心,在静心中享受,在享受中培养丰富的情感。我班成立了“小小阅览”俱乐部,学校给每个班配了各类书,学生自己所拥有的课外读物都捐献出来,成了班内所有同学的公共读物,让学生尽可能涉猎多方面的知识。

(三)仿写是学生写作的手杖

学习写作离不开模仿,从单纯的模仿到逐步摆脱模仿而进入创造是有一定的过程。我们在教学《我的家乡》一文是我让学生认真仔细阅读,体会作者是如何赞美自己的家乡的,运用什么手法来描绘的。通过学习学生知道作者用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等。向读者展示了家乡的美丽,在写作的过程中,作者由近及远的写作顺序,有条理说出家乡的新貌。学完这课后,我布置这样一道题,写写我们这里的景色——《美丽的牛头山》。让大家说说我们这里那里美?大家说开了,有的说:山坡上种着桃树,春天粉红桃花像火红的朝霞很美的。山坡下有个大水库,水面平静得像面镜子,倒映着山;倒映着岸上的煤矸子山、竹林、小树、农舍。倒映着蓝天、白云。这是一副天然的画卷。有的说:秋天更美。田野一片金黄,农家屋前屋后的柿树上,结满了火红的柿子,远远望去像一盏盏小灯笼,篱笆边爬满了紫色的喇叭花,„„大家说的真美,我们也要像作者一样写下来,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牛头山好吗?同学的兴趣很高,纷纷动手写。第二天,同学都完成了,而且写的很好,模仿就是习作训练的过程。仿写就是习作训练的一种形式。仿写便于把读和写结合起来,为初学写作大基础,培养起写作的兴趣。我们要把眼前那扇通往大自然的迷人美丽大门打开,让他们听到小溪的潺潺流水声,听到冰雪融化时水滴的丁冬响,听到云雀的婉转鸣唱了。看到溪流小鱼在水里嬉戏,看到小树在风中摇摆,看到他们就不会整天背诵关于所有这些美好事物的一些枯燥乏味的语句。

(四)评语是写作兴趣的调味剂

批改是了解学生作文,老师经过认真的批改,并及时发还给学生的目的是,是让学生知道自己作文中的优点,得到启发和鼓励,树立信心,从而也认识到自己习作的不足,将如何进行改进。分数对学生来说固然是很重要的。每次发下作文学生首先看的就是等级,然后再去看评语,评语是加强教师与学生的感情交流,评语是学生信任的桥梁,评语更是提高学生习作兴趣的催化剂。他们在看评语时,会仔细地揣摩一番,再去细读你那段精美评价语。可见教师的评语对学生作文起着主导作用。新课程要求:以多表扬少批评为原则,以富有启发性为总的方向。是以激发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为最终目的,而不要用简单一个‘阅’了

事,批评时也得语气婉转;不要用挫伤他们的自尊心;表扬要发自内心真情,要不惜笔墨。如:这段文字真优美,写得真感人。老师被你的语句深深感动。如果将这个词换上动词就更妙了,起到点明中心的作用等。教师的一句由衷的赞美,可以让学生写作信心百倍。

总之,加强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小学生掌握语言的提升,从基础的教学出发开展兴趣写作,以阅读为主,广泛开展写作的训练,以仿写和评语为副,使写作练习有效地深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如何指导小学生作文

作文是衡量小学生语文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然而,许多小学生一谈起作文,便长吁短叹,眉头紧皱,大有难于上青天之感。难道作文真的那么难吗?其实,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如果弄清出什么是作文,掌握作文开窍的 “钥匙”,作文就不难,就一定会好写。当然,这要靠教师对学生的辅导和培养,那么,作为一名教师如何指导学生作文呢?

一、激发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写好作文,兴趣是关键,只有学生产生“我要写”的内在要求,作文才有可能写好。因此,教师要创设各种情景,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二、培养观察能力,捕捉写作素材

观察是写作的基础,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教师要引导学生立足于生活,作生活中的有心人,留心周围的人、事、物、景。例如,春天,组织学生去郊游,一路上,指导学生观察大自然的风光美景;冬天,雪后,带领学生到野外领略一番粉妆玉砌的世界;课余时间,让学生做一些有趣味性的活动。学生在对人、事、物、景的接触过程中,便产生了真实的感觉,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见闻与感受就自然成了写作素材。学生作文时何患无话可说?

三、以课本为依据,进行写作训练

课本是一课之“本”。教材中的每篇文章,都是很好的范文,无论从词句的表达,文章的层次,段落结构,还是人物的描写,景色的渲染,开头结构等方面,都有其独到的特点,都体现着本单元的写作训练重点,所以,在课堂上,应结合课文的学习内容,训练学生的写作“悟性”,以读促写,读写结合,从而 顺利地完成从读到写的过渡。

四、拓宽学生思路,丰富文章内容

小学生活阅历浅,知识面窄,往往提笔不知从何说起,为此,要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多渠道、多层次、多角度的作文信息网络,扩大学生信息源。要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参加访问,接触社会生活实际,指导学生观察分析,不仅能提供大量的素材,扩大学生的视野,而且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认识社会,认识事物的能力,又能使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受到教育,增长知识,提高写作水平。

综上所述,快速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兴趣是关键,观察是基础,读写相济是渠道。

浅谈如何指导小学生写作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均安排有作文训练内容,只是作文要求有所区别罢了。写作能力,指学生谴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和观察生活,反映生活的能力。

写作能力是综合能力的反映。它包括思想认识、知识积累、观察分析、表达技巧、思维创新等能力。因此重点从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教给学生写作的方法,激发学生大量阅读的积极性。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就要从培养学生积累、观察、听话、说话等能力着手,来进行指导性地训练小学生的作文能力,从而收到较好的成效。

对于语文科目来说,如果作文训练达不到好的效果,那么,学生的写作能力和素质是没有进步的。既然没有一定的作文素质,就写不出高素质的文章。也可以说语文教学不算是成功的。那么如何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作文素质教育?怎样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呢?

我认为,主要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作文能力的培养:

一、养学生主动反映日常生活,表达情感的兴趣。

学生感到作文难的原因之一在于学生的写作过程是被动的,是老师要求他们去观察去写作的。因而,学生没有写作兴趣。为使学生的写作过程变为主动,我的具体做法是:

(一)引导学生写日记。

日记的内容不限,形式可多样,篇幅可长可短,只要便于记录日常生活见闻,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有利于培养学生写作兴趣。课间,我喜欢常和学生聊天,他们簇拥在我周围,有说不完的新鲜话。比如我家买了个小狗是什么颜色的,多大,有什么特征„„他们滔滔不绝,说的有声有色。每当此时,我都鼓励他们如果把这些事都写在日记里该多好啊!渐渐地,学生知道了日记中应该写什么,并且懂得了,在日记中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如一个小女生她的父母是后组合的,所以继母对她总是挑三拣四的,她很委屈,在日记中写到我狠她,不喜欢她,希望她早点离开我家。从以上事例看,学生已把日记当作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方式,不再是负担了。

(二)我在班里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如“成语接龙”、“故事大赛”、“演讲比赛”等。每星期举办一次课外阅读欣赏课,鉴赏和评析中外名家精品。寒暑假要求学生至少读一本中外名著,写出读书心得,开学后互相交流心得。我还让学生每人建立一个摘抄本,随时摘抄精悍的短文、精采的片断和精练的句子或好词好句等。使学生有事可写,有情可抒,通过描写生动活泼的活动过程,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抒发不同情感,从而达到解决学生的作文难写的目的。

(三)及时批改,重视课评。

学生完成习作后,特别急想知道老师对自己作文的评价,这正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最好时机。教师要肯定作文的优点,鼓励他们再接再厉。当然,也要指出其不足之处,从字、词、句到标点符号格式等,都要提出严格要求,使学生努力去做。重要的是老师讲评之后,要引导学生及时修改作文,这样做有助于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

二、利用解题,指导学生审题

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要写好作文,都得审好题.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弄清题目的意思,分析作者是怎样立意,怎样紧扣题目来写的,从中学习审题的方法。如在教学《一幅震惊中外的画》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 1 课题的关键字眼是什么?2 文章的重点内容又应该围绕什么来写?通过分析解题,得出结论,审题时要抓信题目中的关键词语,这样既让学生学会了解题,又学会了审题,课文就成了学生学习的范文。

三、理解内容,指导学生选材

学生要观察的事物很多,有人、动物、植物、建筑物,只要是能映入眼帘的事物均可以作为观察能力的对象。我们可以通过有目的性、随意性和无意识几个方面去培养。

有目的性地指导学生观察事物,就是将一件物体在学生面前展示,指导学生从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气味、动静等各方面去观察。比如,要指导学生写一篇状物文章,题目是《我的文具盒》。这就要求学生各自拿出独具特色的文具盒,或者教师展示出一个特别与众不同、别具一格的文具盒,然后按文具盒的特征提示学生从多个角度去观察:这个文具盒总体形状怎样?有多高?有多宽?有多长?面上有哪些图案?用了什么颜色?内部结构有几层?每一层是怎样的?各层有什么用?这个文具盒对你来说有什么好处?„„等等。如果要观察人,要着重观察人物的外貌、行动,仔细听其语言,体会其心理活动;观察事物,要重点观察事物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果;观察环境,要重点观察一定环境中的各种陈设、建筑位置、轮廓构造;观察景物,要重点观察景物的特征,如颜色、状态、大小和变化等等。值得注意的是,不论观察什么东西,都要要求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还要用自己独特的看法去欣赏,用不同的叙述顺序进行描写。教师只提供必需的材料,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尽情发挥,以便写出

文章的新面貌、新风格、新形象。

除此之外,还要向学生讲清、强调:观察生活不能单纯依靠感觉,还需要思维活动的介入。这就要求学生还要做到有随意性和无意识地观察。要“观”而且要“察”;既要有感官的索取,又要有心灵的伴随。这样,经过不断地训练,小学生的观察能力就会得到有效培养,其素质也会得到逐步提高。作文内容也充实了,选材也精当了。

四、体会段落关系,指导衔接过渡

在学生的作文中,往往出现层闪脱节或过渡不自然现象,主要原因是不会使用过渡句和过渡段。这个困难同样可以通过分析课文来解决。例如:我们在讲解《赵州桥》时,有这样一句话“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就是承上启下的作用,过渡使文章很自然的过渡到下一段。就借助这篇课文来教学生怎样体会段与段的关系,从而指导学生如何衔接过渡。五.解中心句,指导作文点题

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都有中心句。如《蚂蚁搬食》开头就点题,《养花》结尾点题,《伟大的友谊》中间点题,别了《我爱的中国》则多次点题。这样写文章的中心就比较突出,教学中抓住中心句理解课文,同样是指导作文点题的良好时机,学生了解了中心句的点题作用以及不同的点题方式,并在作文中慢慢尝试,作文水平就会不断提高。

另外,指导学生分析教材中课文的开头,结尾的写法,倏方法的运用等,从中也能学习表达的技巧。

总而言之,根据我们的作文教学实践证明,只要我们能够很好地、持之以恒地做到对学生多角度的观察能力、多途径的积累能力、多方面的说话能力和灵活运用能力的培养,不断地让更多基础的东西充实到小学生的“作文材料仓库”里,小学生的作文能力和作文综合素质在多写多练中感悟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才能为“下笔有神”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有效推进我们小学写作能力的提高与改进。

如何指导小学生写作

当前,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一种现象,小学生不喜欢作文,一提起作文就愁眉苦脸,提不起兴趣,总觉得无话可说。迫于师命,写不出又不能不写,无奈就拿起《作文选》这块敲门砖,搞移花接木,改头换面,以一当十。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墨守成规,没有真才实学,没有开拓精神,难以适应祖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如何激发学生作文兴趣,培养具有创造精神的一代新人,近年来我们做了一些尝试,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以下是我们在实践教学中的几点体会,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积累材料,快乐入门。

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努力引导学生做好写作前的材料积累,即阅读积累和观察积累,它不但是写作入门的重要前提,还能有效地提高其作文水平。

阅读积累。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所以感到作文难,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缺“米”是主要的。针对这一实际,我在语文教学中,总是要求自己把课文讲得生动些,开放些,尽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并要求学生多读课外书,多积累资料,帮助学生找“米”下锅。我充分利用每周安排的课外阅读课,指导他们阅读课外读物,学生从《儿童文学》、《小学生作文选》、《优秀作文》、《小学生学习报》、《小学生周报》等书刊中,摘录下好的词、句,记录了写作思路、技巧等。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多看方能博采众长,才能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语言,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在阅读积累中,我让学生把认为比较好的词语、段落收集记录下来后,还定期召开阅读演讲会,让他们说说自己近日来积累了哪些材料。例如,一个学生作文题目是《课堂之外》,他写道:“我的课外生活是读书,读书使我认识了黄世仁的凶残,王熙凤的刁钻泼辣,读书开阔了我的视野,丰富了我的精神

生活和学习生活。”可见,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课外读物,的确利于学生积累材料。

观察积累。自然界和社会现象是千变万化的,学生的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我便引导学生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向大自然、向社会实践活动要素材。如到野外游玩;欣赏公园美景;参加义务劳动;参观商店、工厂;在日常生活中,随时观察一个人的表情,两个人的对话等。抓住这些有利时机,及时启发引导学生观察,从而增强了学生发现、捕捉生活的能力,把学生锻炼成为一个小观察家,并且及时记下来,写作的材料就能源源不断。

二、培养兴趣,轻松写作。

兴趣是最好的心理医生,是鼓舞和推动学习的中坚力量。因此,从激发兴趣入手,是调动学生积极写作文的关键。那么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

首先讲明道理,引起兴趣。教师要让学生懂得,作文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生活离不开作文。如学校要评选“文明少年”,我就在班内开展了评选活动,选出文明少年,然后让同学们讨论他为什么是“文明少年”?最后我提出一个作文题目:记一名“文明少年”。这样学生就有话可说了,也觉得写文章是实际生活的需要,就有了作文的兴趣和自觉性。

观察生活,激发兴趣。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丰富作文内容,让学生多接触千姿百态的自然,多接触丰富多彩的杜会。并让他们做个有心人,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脑筋去想。让学生把自己新鲜的风闻、特殊的感受说给大家听,老师再因势利导,提供表达的机会,那么学生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浓。我班有一位同学,她从小在爷爷怀抱中长大,对爷爷有着很深的感情,后来,爷爷患癌症去世,这是她有生以来遭受的最沉重的打击。一次,我结合课文,要求学生写篇《一次沉痛的打击》,她就马上想到了爷爷,眼泪止不住地流出来,在滚滚的泪水中,完成了这篇作文,把自己的感情表达的淋漓尽致。事实证明,生活是作文的主要源泉。学生只有把生活实践中印象最深的内容写下来,才会感到作文是一件既有意义、也很有乐趣的事,学生才能乐于写作文,写好作文不断提高作文水平。

命好题目,做好引路人。学生作文首先接触到的是题目,一个具体鲜明、富有吸引力的题目,能激发学生的表达愿望,迅速打开作文思路。今年是纪念长征七十周年,我镇举行小学生爱国主义读书演讲比赛,要求每班选出一名代表参加。这个消息一宣布,同学们沸腾了,特别是那些平时爱好文学的同学,都希望自己成为班级代表。于是,我抓住了他们的这种心理,让他们每个准备一篇演讲稿,争取参加比赛。几天过去了,比赛名单还没有确定,学生急了,猜测着,询问着„„我想,如果让他们将近几天的想法写下来,一定很具体、真实。于是我要求大家以《赛前》为题目作文。一篇篇短文交上来,虽不尽人意,但语句流畅、朴实,胜过以往的任何一次作文。

开展活动,培养兴趣。小学生好奇心强,乐于表现自己,因此,经常开展师生共同参加的有关本次习作内容的实践活动,能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作适当地现场指导,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话对场面加以描绘,同时对学生在观察时容易忽视的重点“镜头”作以提示点拨,活动结束后,再回到教室进行写作。如,今天春天我们进行了一次题目为《记一次ΧΧ活动》的习作训练,作文前,我引导学生亲自参加了“做花灯”的实践活动。由于这次活动给学生的印象深刻,加上我亲临现场指导,所以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习作,而且多数学生的文章内容具体,重点突出。

尝到成功的甜头,激发兴趣。心理学认为成功的学习体验有助于流失学生进一步的学习动机,从而提高学习的信心。因此教师应及时鼓励、表扬学生作文中的优点,让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对于作文水平较低的学生,更要看到他们的进步,哪怕是点滴进步,比如有一词用得很恰当,或者一个句子写得非常生动,也要在改中加以表扬,使他们增强自信心,愿意进一步努力。我班有一位同学怕写作,并且和同学之间关系相处不好,在《伟大的友谊》一文中写出了自己的苦恼,在结尾写道:“同学们,你们理解吗?”我就在讲评时,特地选读

了它。当读到结尾一句时,同学们大声地说起来;“理解!理解!”这位同学后来对我说:“那时我心里热乎乎的,看着老师和同学的微笑,觉得是作文给我和同学带来了沟通和理解。”从此,他提高了写作文的积极性,并主动要求担任班级的通讯员,写作水平有了较快的提高。

三、授予技巧,广开思路。

学生有了煮饭的米和水,并且已经生起了熊熊的篝火,接下来的重点是如何把这锅饭煮好。这就是方法与技巧的问题。说到写作的技巧,其核心就是作文的构思问题。那么在日常教学中如何正确地引导学生进行巧妙的作文构思呢?我们就列举以下几类常见文类构思示范(授以渔的方式)来谈一谈。

第一类:观察作文---以夕阳为例。对同一人或事物,因观察者的着眼点不同,所见所闻所感就不一样。比如对“太阳就要落山了”这一情景,古人有诗“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革命老人叶剑英有诗“老夫爱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例如:《好个夕阳》(景物片断描写)。先确立情调(喜爱、赞美),然后描绘①夕阳的形状、色彩及诸多变化。②景物衬映(青山绿水„„)。③作者感受。又如例:《夕阳魂》(散文)。①描绘(形、色、质)。②联想古今人物对夕阳的态度。③人或事物对人类的最后贡献。④赞颂。再例如:《夕阳红》(记叙文)。“夕阳”为喻。以“夕阳”为背景,写一老人为社会做有益的事。如①义务修路。②捡破烂。③临死把钱用于社会有益事。

第二类:命题作文---我的祖国。祖国的历史悠久而辉煌,有旷世奇迹和发明,也有奇耻大辱。中国人民勇敢而勤劳,可歌可泣,可记可议,可赞可说。应具体。例如:《给香港小学生的一封信》(书信)。内容:

一、香港小学生与我们心连心(知识竞赛)的故事。

二、历史上青少年业绩(共同抗击外敌)。

三、现在香港回归事。

第三类:半命题作文---使我____的一件事。先应将题目补充完整,选择最能表达实际内容或情感的词语,诸如“激动”、“悔恨”„„例如:《使我激动的一件事》。发生(学校组织升旗,来人查看并录像,四个旗手只需三个而我特别想去,怎么办)。发展(他借口不舒服回教室,我放下心)。高潮(他在教室向国旗行礼,我感激流下热泪)。结束(我在国旗下讲述了这个故事,录像机对准了他)。

第四类:看图作文---论文自拟题。首先应看清图画内容,然后分析、理解图意,抓住主要观点,最后构思。图画内容:两扇大门上写着“课外作业”,一群小学生背上压着各科作业,用力把大门推开一条缝,门外是灿烂的阳光,喊着:“外面的世界真精彩”。画面分析:作者批评“传统教育”的封闭性,尽管小学生呼唤“外面的世界真精彩”,渴望走向美丽的大自然和广阔的社会,但超量的课外作业把小学生卡住了。命题参考:①《让我们到精彩的世界去生活》②《我们需要自由》;论据参考:①李时珍、徐霞客等在社会生活大自然中实践,取得了成就。②爱因斯坦、爱迪生无不是从实践中创造出了改造自然、推动社会前进的奇迹。③毛泽东把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结合,取得了革命胜利。④古今死读书,读死书的危害。⑤应试教育对人才的压抑现象。

第五类:材料作文。有很多材料可以从不同角度分析,提出不同结论。要弄清说什么内容,意思是什么,从哪一方面说的。议论文自命题,(构思举例)材料:砖是用泥巴做成坯,烧炼后就坚硬了。人们用它垒地基,建造高楼。分析:①从原料(泥巴)立论:伟大出自平凡。②从质地(烧炼而成)立论:经受炼狱苦寒方成才。③从个性(坚硬、有棱角)立论:正气凛然,有铮铮铁骨。④从特征(放在那里就守在那里)立论:坚守岗位。⑤从用途(块块相接垒成墙)立论:团结就是力量。一例:《梅花香自苦寒来》。论点:经受苦寒方成才。论据:①司马迁经受狱中凌辱,终成《史记》。②奥斯特洛夫斯基历尽艰辛和疾病折磨,写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③乌鲁木齐孙学敏与丈夫一道养了两年鱼,喂了八年鸡,用积攒的资金在627.5亩荒山上栽树,第一年3000棵几乎全军覆没,第二年又栽3000棵,成活很少,经历千难万苦,终于有了一片绿色。

总之,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老师要因人制宜,采用多种形式,对症下药,鼓励学生自己沿着“自然入门(积累)---想写(兴趣)---自由写(技巧与技能)——成功地写(创作)”的路线前进。

浅谈如何指导小学生作文

[导读] 奠定良好的作文基础是小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摘要】小学生因为知识有限,普遍感到写作的难度较大。我们首先可以通过让学生仿照课文中精彩的句子、段落来练习写作,在课内给予点拨,课外阅读中给予引导,并鼓励学生进行仿写,同时培养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将阅读变成每个学生的自觉行动,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和动力,这样学生对写作就不感到困难了。【关键词】仿写;阅读;素材;观察

如何让小学生在掌握好基础知识的同时,奠定良好的作文基础是小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学生及家长积极关注和寻求解决的问题,这里浅谈我在作文教学中的几点体会。1.从“仿”起步,引导写作

我们首先可以通过让学生仿照课文中精彩的句子、段落来练习写作,在课内给予点拨,课外阅读中给予引导,并鼓励学生进行仿写,使学生掌握句子修辞手法的运用、开头结尾的呼应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刻画、环境描写的衬托等知识;其次我们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逐步引导从机械仿写过渡到变通仿写,最后发展成创造性仿写,在“仿”中求“创”,“仿”中求“活”,“仿”中求“新”,以提高写作能力。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拓宽阅读,积累素材

对小学生而言,作文难,怕作文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并将阅读变成每个学生的自觉行动。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在班内开展读书活动,指导学生读书的方法,让学生把优美的词句、精彩的段落抄到读书笔记上,养成读书必动笔的习惯;同时还要求学生挤时间背下来并写下心得体会,从而为作文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和写作材料,为写好文章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通过搞课外阅读知识竞赛,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觉阅读的习惯。

3.观察生活,开掘源泉

学生通过广泛阅读,积累了大量素材,但是我们还必须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否则,学生还会出现作文提笔难、内容空泛的问题。

小学生智能发展还处于低级阶段,“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意志的内控力弱,我们要根据儿童“情绪性”的特点,先指导定向观察,把学生带进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并创造性表达的欲望。例如教学生作文《春天的发现》,在习作前,安排学生到田野、村庄、校园等地方观察和体会春天的变化,并组织学生春游,到实地欣赏春天的景观。春游前,提出观察要求:注意观察山水草木、游人、飞鸟等特点,并把自己游览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的材料及时地记下来,为描写春天的美景作好准备。观察时,教师给予导向观察指导,学生有了明确的目标,在观察时便会有的放矢,充满兴趣,从而激发了学生写作的欲望。当学生写出了一篇描写细致、富有真实感的作文时,教师可在其习作成功之处,写下醒目赞语,当众宣读,表示赞赏,进一步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和动力。在此基础上,我们继续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广阔的生活天地,随机观察,随时注意观察日常生活中有意义的、有趣的事物。学生一旦养成了随机观察的习惯,他们捕捉生活素材的能力会不断地增强,从而头脑里的材料也就越来越丰富,作文时便会“文思泉涌”,得心应手。

如何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

在小学习作教学中,不少教师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作文课上,有大部分学生陷入无话可说、无从下笔的尴尬局面。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呢?我在多年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做了一些尝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训练“说”的能力

写作文,就是把自己心里所想、口中要说的话,有中心、有条理地写下来。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能有针对性地训练小学生的口头作文能力,即“说”的能力,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1、诵读佳作,培养语感。我经常让学生熟读那些写得较好的文章,背诵文中的精彩片段,要求他们把规范的语言植入记忆仓库,并融会贯通,优化组合,形成新的信息链,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但是,熟读成诵并不是死记硬背,而是要指导学生讲究方法,提高诵读的效果。

2、复述课文。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复述课文,既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能将所感知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同时训练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练习对话。经常进行对话训练,不仅能提高学生写人物语言的能力,还能训练他们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如两人对话,讲什么内容,另一方必须仔细思量如何回答,做到对答如流,词能达意。训练形式可采用教师和学生对话,也可以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对话。

4、即兴演讲。平时,我特别注意结合作文教学创设情境,提出命题让学生思考,然后让学生上台即兴演讲,讲述自己在生活中的见闻,抒发自己的情感,发表自己的见解。对同一个题材,可以让多名同学轮流上台演讲,在交流中取长补短,然后再给予点拨、评议、总结。这样不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了,而且写作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二、积极发掘写作题材

1、从丰富的农村生活中寻找题材。农村的孩子在课余常常开展一些具有乡村特点的游戏活动。如捉迷藏、捉知了、捉鱼等。也常常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农务劳动,比如放牛、种菜、砍柴等,这些就是作文的好题材。

2、从自然现象中发现题材。农村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大自然密切相关。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家畜、日出日落、山川河流等,会因时因地发生变化,如果小学生都做生活的有心人,能留心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善于积累,这些也是作文的好题材。

3、从典型事件中抓住题材。学生可以从学校、社会上每天都发生着许多有典型、有教育意义的事件。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从正反两方面挖掘主题。

三、用心体验生活

好的习作题材来自生活的孕育和对生活的热爱。可是很多学生苦于不知写什么才好,认为作文很难,原因是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较差,不善于通过认识和捕捉生活中最本质的事例,不懂得怎样去表达,对身边的许多事物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所以,我们应该在教学中要积极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身边事、身边人、身边物、心中情,使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皆文章,只要留心生活、细心观察、勤做记录、善于积累,就会拥有永远写不完的素材,说不定信手拈来的就是一篇原汁原味的好文章。

综上所述,只是我从事作文教学几年来的几点看法,我深深认识到:不管是应试教育的昨天,还是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学习语文,重点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要想提高学生作文水平,都要把作文教学渗透到整个语文教学中,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小学生如何写好写景文?

同学们,我们生活的世界千变万化,我们经历着四季的更迭。我们生活的环境,时而鸟语

花香、桃红柳绿、清新自然,时而也会狂风暴雨、严寒酷暑、雷电交加„„这便是我们的生活,多姿而又多彩。在所有类型的文章中,写景的文章是很多同学望而却步的,写什么景呢?从哪些角度去写景呢?怎样才能写好景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讨探讨。

一、留心观察,及时积累

留心观察是第一步,平日里要留心身边的景物变化,可以写一些观察日记,及时记录下自己的观察所得,这样到写的时候就有素材了。可以从景物的形态、颜色、声音、变化等角度去细致观察。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你会发现写作其实很简单,就是把你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而已。每个人的视角不一样,他写出的文章也会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感觉。生活中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希望你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二、巧用修辞,适当想象

写景作文其实就像我们画画那样,需要有和谐的色彩、精巧的构图、大胆的想象、还要适当地营造意境。我们在描写景物的时候,可以巧妙地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这样会使景物更加的可感可触,仿佛就展现在眼前一样。当然,如果在你的作文里适当地运用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那样你的文章会更加出彩,景色就会像人那样会思考、有情感了,文章也会显得特别有气势。除了巧妙地使用修辞手法外,我们还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尽情想象。想象的魅力是巨大的,它能让有限的空间变得无限大,会使你描写的景物变得更加立体些。作为小学生的我们是最富有想象力的,不要害怕,拿起你的笔把你的想象尽情地写下来吧!

三、夹叙夹议,情景交融

在我们描写景物的时候,除了直接描写所见的景色外,可以在描写的过程中,适当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这样的写法叫作夹叙夹议,这样写可以增强文章的互动性,让读者了解你的想法。文章中除了描写景色、表达观点之外,还可以穿插自己的情感抒发,这样的写法可以让情景交融,可以使文章更有意境。景中含情,情中融景。不同的人看同样的景色,他的心情和感觉一定不一样。自由表达你对景色的情感吧!这份情感一定会通过文字传递到每一个读者的心中„„

求真、求趣:游记写作有窍门

游记,是小学生感到最难写的一类作文,因为随着游程的行进,耳闻目睹的情景不胜枚举,很难将材料组织得当,往往写成流水账。如何将自己的游程清清楚楚、有详有略的记叙?如何避免将游记写成景点介绍?这些都是我们今天要谈的问题。

国庆长假你是否游历了祖国的名山大川?是否踏访了华夏的文明古迹?是否流连于桂林的山水中?是否沉醉在丽江的灯影里„„旅游,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增长了我们的见识。当我们结束愉快的旅程后,烦恼接踵而来。父母和老师往往不会让我们“白”游一场,写篇作文当做“总结”与“汇报”常常成了旅游的“附件”。

最让大家头疼的是旅游涉及的时间长,景点多,如何才能写得不像流水账,又有自己的特点呢?

首先是“舍”。只有学会舍弃,才能有重点的描写。景点太多,一一赘述很难做到详细、具体。只有突出最有特色的地方才能写出特点,写清游历的情况。例如,你到云南旅游,一路走来,昆明的石林、大理的洱海、丽江的古城,还有玉龙雪山,处处皆景。你必须忍痛割爱,选择其中的一个作为写作的重点,其他最多用一两句话带过。只有这样你才能把游历的情况说清楚。

其次是“短”。这个“短”,不是指的篇幅短,而是指文章涉及到的时间跨度要短。不要从出发开始写,一直写到全天的游程结束。这样无端生出的枝节会很多,烦扰了自己的思路。就从你到达这个景点写起,写到景点游览结束。时间的集中会有助于你更好的组织材料,突出景点的特色。

再次是“真”。这一点是同学们最容易忽略,也是最能体现写作水平的。很多人以为写游记就是把景点的情况告诉别人。其实不然。游记,就是游历的记录,更强调了自己独特的游览感受。游览同一个地方,大人和孩子的感受会不同,男生和女生游览的感觉也有差异。怎样将自己的独特感受表达出来呢?那就是将自己游览过程中的“发现”写出来。这些发现可以是“摸一摸”“闻一闻”“听一听”“找一找”,甚至是“猜一猜”,也就是把你游览时的所见、所做、所闻、所思写下来。游记最忌讳的就是通篇景物描写,有了自己的活动出现在游览的过程中那才是属于你自己的游览经历。

最后是“趣”。旅游之所以能吸引人,首先就是有趣味。那么,你的游记也要把你在游历过程中感受到的趣味表达出来。这种“趣味”的内涵很广:可以是放肆的玩耍,可以是悠闲的漫步,可以是滑稽的场面,亦可以是别样的风俗„„只要是觉得有意思的就不妨多写两笔,把自己的快乐和大家分享!

掌握了以上“四字”要诀,估计再提笔写游记你就有了一些头绪了吧?

最后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事情要交代:任何游记,对于景点的环境描写是必不可少的部分,这里可要写得细致生动哦!

第二篇:浅谈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摘要】写作教学是使学生系统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的综合训练方式,然而,写作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中较为棘手的问题,尤其是对于刚刚接受作文教学的小学生来说,作文的 “门槛”更是难以迈进,如何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使小学生在作文的初步阶段逐渐产生兴趣和建立信心,达到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综合能力的目的,是个重要的课题,文中笔者从培养写作兴趣和练笔习惯、学会观察与积累、科学练笔、赏识为主四个方面对小学生协作能力的培养途径和方法进行探讨。因此教学中应该把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把每一篇课文当作成功的例文,用以指导学生的写作,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写出自己的真实感情,逐步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小学生,写作能力,培养

写作教学是使学生系统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的综合训练方式,然而,写作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中较为棘手的问题,尤其是对于刚刚接受作文教学的小学生来说,作文的 “门槛”更是难以迈进,如何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使小学生在作文的初步阶段逐渐产生兴趣和建立信心,达到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综合能力的目的,是语文老师值得注意的问题。文中笔者从培养写作兴趣和练笔习惯、学会观察与积累、科学练笔、赏识为主等四个方面对小学生协作能力的培养途径和方法进行探讨希望对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有所帮助。

一、培养写作兴趣和练笔习惯

(一)消除作文难的成见

在语文学习中,对作文感兴趣的学生并不多,多数学生对作文有些害怕,一是觉得作文难写,二是觉得没什么东西写。其实,作文并不难,学生作文不同于作家创作,是一种日常的思想表达,心里怎么想,纸上就可以怎么写,把自己想说的话想讲的事情以及对事情的看法如实地写出来,就成了文章,为了使文章能写得清楚明白,写完了再进行一番调整和修改,努力使事情有头有尾,先后顺序清楚,把自己的看法说得明白,有条理。如果还要让文章生动些,可对语言文字进行一番加工润色,使用一些恰当的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形象活泼,如果能做到这些,就可以写出比较好的文章来。

也可能有人会说,写文章倒不算太难,但没有什么可写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硬写也写不出来呀!其实,这也是可以解决的。一方面,并不是真的没什么可写,而是自己不善于挖掘,不善于发现那些有意义的材料。每个人的身边都能发现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但是由于不留心,因而忽略了。正如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谈人们对美的认识一样:“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如果我们用心多体会一下生活,就会发现处处是素材。比如写《我的同桌》这个题目时,有的同学认为:我跟同桌跟整天在一起,没看出他(她)身上有什么特殊的值得写的东西。这就是没注意观察,每个同学身上都有闪光的东西,都有他自己的性格特点,有许多值得写的地方,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认识、去发现。像《一件小事》、《背影》以及《荔枝蜜》、《白杨礼赞》等这一类的名篇佳作,也没有写什么惊人的事情,都是身边的琐事,却写得及其感人。如《一件小事》只是写人力车碰到了人之后“我”和车夫的不同态度,事情确实很小;《背影》更没有些什么特殊的事情,仅仅是些父亲去买桔子时爬栅栏的背影,平常得很,《白杨礼赞》中的白杨更是司空见惯,没有任何奇特之处。但就是这些内容,在鲁迅、朱自清、矛盾的笔下,却写得那么生动感人,那么的丰富多彩。究竟原因就在于作者能在平常中看到不平常,在熟悉的事情中写出新意,认真琢磨。另一方面,只要平时注意观察,注意积累,说起来话也就多了,素材自然多了。

(二)贴近生活 培养兴趣

世界上没有“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要生活的根底厚了想象与联想才有起飞的基地。很难想象,一个生活经验缺乏的人,能写出充满活力的文章来,因而教师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观察思考生活,从生活的实践中取材,从中捕捉灵感,从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做到触类旁通,由此及彼,拓展视野,这样写文章时就不会文思枯竭,无从下笔了。

此外,教师在命题时要注意贴近学生生活,在作文教学的具体操作过程中,要跳出“命题禁锢式”的泥坑,因为陈旧老套的作文题是束缚学生创新思维的枷锁,也是让学生感到作文无话可说的祸根。

俗话说:“兴趣事最好的老师。”要想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教师在命题时应该做到新颖,醒目,富有创造性,使命题具有开放性,包括以下几层意思:教师命题,要注意联系实际,面向生活;或者可放宽命题的范围,让学生自选角度;教师可以不限文体,让学生自主选择;平时要鼓励学生多写随笔,自主命题,等等。,具体方法有:演讲比赛,抽签作文赛,口头作文,故事会,手报比赛,报刊剪摘活动,争鸣辩论活动,新闻语竞猜活动,介绍新技术论活动,新思想及叙述新事物活动,结合课外阅读,电影和电视,等等。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

总之,作文教学应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做到生活的有心人。帮助他们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摘捉其中的“闪光”点,从平时的事物中发现其不平凡的意义,学生养成了观察的习惯,就会细心的观察身边事物的变化,事太的发展,通过多看,多想,多记获得习作材料,丰富习作内容。[1]

(三)和习作交友,巩固兴趣

光有兴趣不练习不实践还是难于形成作文能力的,时间长了,兴趣也会减退,因此,在培养写作兴趣的同时,还要注意养成勤练笔的好习惯,多写勤写。写日记,写笔记,写随感,写心得,写总结„„手头上经常有一支笔一个小本或一些卡片,有一点想法或见到了有趣的事情便可以马上记下来,有时哪怕是一句话,甚至是几个词语,也要记下来,即使是看书,也可以用笔在书上随时评评点点,只要养成了习惯,不但拿起笔来不会紧张,写起作来也会文思泉涌,再也不会感到作文难写了。

(四)与名著交友,升华兴趣

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后教师就可以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如《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等等。具备阅读原著的能力的学生通过反复阅读,使学生不仅学会理解名著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而且可以增强他们的写作能力。让学生懂得写作可以记下某一时段的史实,通过史学鼓励人们坚强地面对不幸,乐观地生活,记下生活中那么多美丽的心灵,美丽的面孔,科普意义上的中外科普名著,可以满足孩子探索神奇世界的好奇心,这一过程,也是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的过程。[2]

二、学会观察与积累

观察与积累是构成写作能力的重要因素,也是写作的前提条件,教师在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时,必须教会他们观察和积累。

(一)学会观察

1、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观察,寻找习作的源泉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歇。学生缺乏多姿多彩的生活,所以写作时只能“咬笔杆”。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自然,走入社会去做生活的参与者,让他们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留心周围的事情,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记录下来。如节假日随家长去购物,到菜市场亲自买菜,做一些简单的饭菜,洗碗,收拾房间等等,让他们去体验生活。学校组织学生走进社区,参与公益活动。在参观、春游、手拉手活动中要让学生在不经意间积累写作资源。教师可在节假日或活动结束后利用一定时间让学生交流,把他们的感受谈出来或写下来,这样做,学生的精神生活质量就会得到提高,情感得到升华,品格受到陶冶,心灵得到净化,这就是写作的源泉。生活的源泉取之不尽,只要让学生在生活的广阔天地里,以饱满的热情去观察,体验生活,就会摄取到源泉不断的生活素材,他们写起作文来就会文思泉涌。[3]

2、广泛阅读,在阅读中积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对于小学生来说,不可能“破万卷”,但要引导他们多读书,读好书,就可以学到很多优秀的词句。学会许多不同风格的体裁和巧妙的构思的写作,从中了解到许多有关天文地理,风土人情等方面的课外知识,使其兴趣盎然。另外,大量阅读还能启迪学生的思维,引发他们的创作思路。实践证明,学生阅读的文章越多,写作思路就越活跃,越宽广。读书的同时,要让学生进行写“摘录手记”的训练,让学生懂得“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含义,要求他们摘要文章的好词好句好段,学生的词汇量增加了,写作素材丰富了,写作需要时,大量恰当的读句就会涌向笔尖,这样就不会无词可用,无话可说了。

3、追忆过去,用丰富的内容表达自己的感情 写作文不仅要让学生有话可说可写,还要生动形象,内容不空调。写出自己的真实感情,写作文前,要引导学生追忆过往生活,如翻阅日记,作业,奖状,照片等等。追忆往事,重温过去的趣事,要事,回忆过去自己游览过的美景。写作时,教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情节说、演。如教学《童年趣事》一文时,引导学生抓住题眼“趣”字,回忆自己觉得最有趣的事,闭目一想,同学之间说一说,再抓住最有趣的情节演一演,有同学说:“我追蜻蜓时,滑到池塘里了,回忆起来感到很有趣。”然后教师再追问:“哪些具体情节或动作你感到最有趣?”让学生说一说,并演一演,这样能更好地引起学生的回忆,使其描写时更生动形象。[4]

(二)注意材料的积累

写文章必须有充足的材料,材料来自平时的积累,秦牧说过:“一个作家应该有三个仓库;一个直接材料的仓库,装从生活中得来的材料;一个间接材料的仓库,装书籍资料中得来的材料;另一个就是日常收集的人民语言的仓库,有了这三种,写作起来就比较容易”。这“三个仓库”就是积累材料的三条途径,“直接材料的仓库”就是要经常写观察笔记。“间接材料的仓库”就是要勤写读书笔记和卡片;“语言仓库”就是要把随时听到的看到的优美的句子生动的词语记下来,写作时就可以根据需要使用,有的学生预备了专门的词语手册来积累词汇,对丰富语言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三、科学练习练笔是写作教学中不容忽视的一个环节。叶圣陶、老舍、鲁迅等文学家都有多年如一日的写作习惯的。对于小学生来说,虽然《语文课程标准》中没有对他们进行严格的规定,但是,教师如果能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写作指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无疑会为他们积累了一笔财富。当然,对学生的练笔要求不能太严格,否则适得其反,而要结合《语文课程标准》,照顾到他们的认识水平,提出分阶段的要求:

(一)低年级,练习写话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提出了如下写作要求: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的需求,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根据上述要求,笔者提出如下训练方法供教师参考:

1、练习说话

对低年级学生,每天要求写一句完整的、自己想说的话;每周抽出时间和学生一起把完整话写生动些。如:(学生自己写出)妈妈给我买了一件毛衣。可扩为:“爱我的妈妈在商场给我买了一件漂亮的红毛衣”“和蔼的妈妈在北京给我买了一件合适的花毛衣”。

2、看图作文 一般来说,低年级的学生只进行看单幅图训练。教师要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感官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浅易的自我表达的能力。学生写作时,要抓住重点,恰当地描述。像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一的看图作文《脱棉衣》,就是抓住重点,从图中妈妈给宋霞脱掉厚后的棉衣,换上毛衣这一重点来写,突出冬天过去了春天来了,所以小树也要拖掉棉衣了,把自己看到的表达出来,从中展开想象来写。

3、学写周记

低年级的孩子不能承受写日记的量,但要向他们渗透怎样写“完整事”。周记是比较合适的选择。首先,给他们讲解应该怎么写周记。比如,开头可以写些天气如何,或者总的说发生了什么事情。正文就写发生的事情,只要说清楚事情就可以了。鼓励他们多用比喻句,结尾可以写些心情和事情结果等,然后给他们来个范文,多写几周他们就会了,不要操之过急。

(二)中年级,练习写片段

在小学中年级的写作教学中。常用一种“自由作文”的练习形式;强调写“自命题作文”。自由作文是指不由教师出题目、给材料、设情境,而由学生自己拟题、定体的作文训练方式,让学生自由地倾吐,给学生一种自由感、畅快感,他们想写什么就写什么,爱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想用什么表达都行,给学生展示才华的机会,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特点,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教师可以撤消一切束缚,让学生写其所想、写其所好。如:可以写读书笔记、改编故事、续编故事、科幻作品等等。

此外,对中年级的学生,自命题作文可以使学生更加自由化的表达。只要学生能够围绕自己的题目写,写出真情实感、语句连贯,能够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这些足以说明这个孩子对文字的驾驭能力在这一年龄段已经可以了。

(三)高年级,练习写篇章

高年级的学生在长期积累和练习的基础上,作文已经写得相对深入。对于这些具备一定语言功底的学生,在保证所选题目与作文贴近学生生活的基础上,笔者建议更多地要求学生互评、互改作文,自己修改作文和尝试着写作文后记。多改,是写好作文的必要条件,是写作不可缺少的重要步骤,是提高文章质量的有效方法。古今中外的文学家们都有“多改”的习惯,在修改文章上花费大量时间,并流传下来“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新课标”也要求学生多改。同学之间互改,合作交流,共同进步;自己修改,仔细斟酌。文章不厌改,越改越有味道。所以,当学生具备一定的读写能力时,就应养成良好的修改习作的习惯。[5]

四、赏识为主——鼓励学生说自己的话

记得实习期间听到的指导老师的一节作文课,带给听课人员深深的思考。在那节《假如我是„„》为题的作文课上,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当学生思想的闸门打开后,让人们听到了智慧、善良、纯真„„学生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滔滔不绝:

“假如我是宇航员,我要到土星上,拿一个照相机,把土星上拍摄下的东西发给中国博物馆,让各国人民都来中国观看„„”

“假如我是一名校长,我要为穷人家的孩子和打工人的子女办一所学校,不收学费,老师的工资由我开,我要每一个像我现在这样大的孩子都有平等的上学机会„„”

“假如我是天使,我要让所有的孩子都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爸爸把爱给妈妈和孩子,妈妈把爱给爸爸和孩子,孩子爱爸爸、妈妈,一家人和和美美„„”

在学生的发言过程中,教师始终微笑着倾听,并且不时的说:孩子,你的梦想真伟大,你们的想法真多!而且,孩子们在课堂上动笔写时,教师巡视并读出一些写得不错的同学的开篇,几乎每个同学都被老师夸过,整节课连贯、有序,孩子们异常踊跃。整节课中的赏识、鼓励,足以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闪光点,坚持自己的想法,做自己想做的事。整节课中,指导老师做到了:鼓励学生写自己的;鼓励学生自由、创造性地表达;善待童贞、童趣。

此外,在作文评价中,教师也应该写出学生的优点,可能他的词语运用不当,语句不通,但可表扬他想象力丰富,题目有新意等等,利用作文中的评语这一无声的语言,让学生时刻感到教师在期待着他的进步。“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赏识他们,相信他们,扶植他们,是教师应该做到的。

总之,写作教学的教学成果是有声的,是能够外显于纸上的。写作教学的过程却是极其复杂的,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体会,要让学生真情表达,张扬个性,让学生在写作中体会生活中的真情实感,做自己的主人,逐步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第三篇:浅谈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翁源县翁城镇石园小学

王经泉

2007年7月12日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写作是其中一项重要的环节。那么,什么是写作呢?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而且在《语文标准》中还提出了关于写作的总目标:“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从中可见,写作是我们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下面我就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谈谈我个人的几点看法。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大家对这句话应该很清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能激发起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乐意写,并自觉地把自己想要表达出来的东西及时写下来。写的东西多了,也就积累了不少的写作素材,以后写起作文来的时候,就不会觉得没什么可写,也不会对写作产生畏惧的心理。我教语文也有六年时间了,第一次教五年级的时候,发现有一部分学生每次一听说要写作文,从他们的眼神中,就可看出他们心里没底,有害怕的心理。后来我问过几个同学,从交谈得知,他们是因为不知写什么好或者不知怎么写,觉得无从下手,所以才对写作文产生恐惧的心理的。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就鼓励学生,要养成写日记的良好习惯,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把发生在身边的事情及时写下来。日积月累,不单只积累了写作素材,还无形中产生了写作的兴趣,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也有很大帮助。

二、写作和阅读教学相联系

小学语文的教学,听、说、读、写是密不可分的,我们要重视阅读的教学,要求学生多读,多思考。把从阅读课外书中看到的优美词句摘录下来,用一本专门的笔记本作为摘录本,时间长了,就会积累到丰富的词汇。摘抄下来后,还要去记诵。另外,从别人的文章中还学习到不同的表达方法,如果能在自己的作文中恰当地加以运用的话,也能使自己的作文表达出更好的艺术效果。

三、创设写作情景,拓展学生作文思路

新的《语文标准》对三至六年级的习作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虽然中、高年级的作文要求不一样,但是学生写起来也会有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的时候,要创设写作情景,使学生的写作思路不局限于固定的套路中。否则,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就会千篇一律,毫无新意可言。比如在写“未来的——”这样的想象作文,在写这篇想象作文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先引导学生谈谈现在的学校是什么样子的,然后把自己心目中的学校的样子说出来,可以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大胆的进行想象。最后老师再总结一下,看哪位同学说得好,整理成文,学生的作文就不会显得内容空洞,学生的作文思路也得到了启发。

四、教给学生观察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前面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要求学生要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因此,教学生学会观察,掌握观察方法,对写作能力的提高也是有帮助的。但是有一点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因为学生年龄还比较小,即使叫他们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我相信大部分同学也不清楚怎样才是留心观察。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教会学生观察事物的不同方法,可以按时间的变化、方位的转换、远近的不同等等,来对周围的事物进行观察。比如说,要写一篇关于家乡变化的作文,学生虽然对自己的家乡很熟悉,但这仅仅局限于当前所看到的,对以前的情况就知之甚少。所以在写这篇作文的时候,我就要求学生先去问一问长辈,了解一下以前的家乡是什么样子的,而现在的家乡就可以让学生再认真地观察。通过对比,家乡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就知道的很清楚,写作文的时候就可以按照时间的变化来写,从而写从按时间顺序来写的作文。或者,不按时间顺序写的话,也可以写现在的家乡是什么样子的。带学生到农村的果园或农贸市场去看看,从中感受到农村的新气象,从而反映出家乡的变化。

五、培养学生写作前先列出作文提纲的习惯

我教语文的这几年时间里,主要教的是中高年级的语文,从一开始就发现,学生每次写作文都是直接写的,不会列提纲。高年级的学生我觉得可以教会他们列作文提纲,因为列作文提纲可以使写作的目的明确,条理清晰。列作文提纲主要是确定好作文题目、文章中心、材料安排,这样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就有了清晰的思路,写起来也会得心应手。

六、做好习作的批改、讲评

我们每布置学生写一篇作文,都应该认真地进行批改、讲评。批改包括作文前和作文后的修改,因为我教的主要是高年级,所以每次布置学生写作文的时候,都会要求学生先写练习作文,让学生同桌之间进行互评互改,自己修改后再抄到作文本里。交上来的时候,我再认真地进行批改,对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错别字、颠倒的语序、不通顺的句子等等,一一用修改符号给予改正。作文发下去后,我还对作文中常出现的地方拿出来讲评,使学生以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总之,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的基础上,还要求学生多读、多写。把自己平时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日积月累,也会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以后写起作文来的时候就不会觉得没东西可写,信手拈来也能写出一篇文章。

第四篇:浅谈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在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写作文往往成了学生的一大难题。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通过《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结合自己八年来的教学经验,本人认为,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培养。

一、掌握观察的方法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 不善于观察身边的人、事、物,随意捏造,或者是观察得不够仔细,没有融入真情实感,写出来的文章就空洞无力,文句生涩。只有认真观察,注意思考和分析、比较,曾经“看见过”、“看到了”的事物、人物、动物、植物等等,才不会一晃而过,甚至“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就要教给学生观察的一些方法。下面,我介绍几种自己通过教学实践总结出来的方法:

1、多感官观察法。有的事物往往需要借助多种感觉器官才能够获得比较完整的印象,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都能帮助我们认识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如:在上关于“写一种喜欢的水果”的作文课时,我带了苹果、梨子、荔枝等许多种常见的水果到课堂,让几个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种,通过看、摸、闻、吃来观察,然后把这种水果的特点告诉同学们。这节作文课,学生把各种水果的特点描述得非常准确,写出来的文章是那么真实、生动。

2、多角度观察法。观察景物、建筑、器物等都可以用这种方法。例如写《我的学校》时,我让学生实地观察,指导学生先站在远处观察学校,这时,他们看到了高大的教学楼,平坦的水泥操场,翠绿的树木,不禁赞叹:学校真美啊!接着让学生从近处观察,看到了校道两旁的树木住着无数的鸟儿,正叽叽喳喳唱着欢快的歌曲;树下的草地上,开满了小小的花朵,五颜六色,把整个校园点缀得异常美丽。通过这次观察,学生不仅感受到了学校的整体美,还抓住了景物的特点,作文的字里行间更是流露出他们对学校的热爱之情。

3、比较观察法。不同事物之间总会存在差异,就是同一事物,在不同时期或不同环境下,也会有发展变化,通过比较就能找出这些差异和变化,从而认识它们的特征和本质。如:要介绍一个伙伴时,把他的外貌、性格、成绩等与别人进行比较,就能找出这个人的特点,否则,写出来的人就没有区别,人人一个样。

教无定法,教师只有根据习作的要求灵活运用各种教法,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观察的方法,有效提高写作能力。

二、勤于积累的习惯

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一样需要积累,培养学生从小注重平时积累的习惯,就能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积累材料的途径有:

1、在多读熟读中积累。读书可使学生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借鉴写法,受到情感陶冶。因此,我除了要求学生熟读课文外,还向他 的材料就应选取,对于那些好却不能为中心服务的材料要忍痛割爱,做到有取有舍。如一个学生写《我的爸爸》,要表达的中心是爸爸忘我地工作。选材有:(1)爸爸下班还继续工作,不能按时回家。(2)爸爸在节日里还常常到单位值班。(3)爸爸十分关心女儿的学习。这些材料中,前两个材料能很好地表达中心,而第三个材料则与中心无关,应舍去。

3、选择典型的材料。指导学生选取典型材料,可通过学生学过的课文,使学生体会出其作用,也可通过学生作文中的典型案例的分析,加以指导。如《狄仁杰公正护法》这篇课文,列举了狄仁杰维护法律的三个事例:(1)据法力争保权善才;(2)刚正不阿惩王立本;(3)明察善断护无辜。这些材料很典型,充分表现了狄仁杰刚正廉明、执法不阿的崇高精神。

材料好比文章的血肉,选择新颖而典型的题材,能很好凸现中心主题,往往是作文取得成功的前提。

四、修改作文的能力

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往往是在不断锤炼修改中产生的。北宋诗人王安石喜欢改诗,他的著名作品《泊船瓜洲》第三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曾多次修改,初改为“春风又到江南岸”,后又改为“过”、“入”、“满”,最后才定为“绿”字,从而把看不见的春风转换成鲜明的视觉形象。这足以说明无论作文水平有多高,一次性完成作文,肯定会有漏洞,会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必须要反复修改,好的文章是改出来的。那么,怎样修改?谁来修改呢?现代教

教”的目的,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让素质教育更上新台阶。

第五篇:小学生记叙文写作能力培养

北师版教材语文中记叙文写作能力培养

之场面片段段落描写教学设计 我校采用北师大教材,语文教学比起周边学校内容更为深奥,学生在接受三年的作文教学后,无论是素材积累、写作能力都有较大提高,回顾我的教学实际,对记叙文教学进行总结如下:语文作文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应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专项训练与综合训练相结合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即先根据学生思维认知的发展,进行专项训练。比如为了写好记叙文进行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场面描写等片段专项作文指导及训练。在一系列专项训练后进行综合训练。在一课时的教学中,由于时间关系,主张进行作文片段练习。“小片段成就好作文”,学生经过一系列专项训练后就会逐步增强综合写作能力,从而不断提高写作水平,在此基础上写出有个性的作文。我这节作文课就以此为指导思想,遵循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内容,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需求来设计。在本课设计中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重指导过程的体现。希望学生能自主构建、深刻领会,从学生自悟出发,让他们通过一些片断材料感受场面描写的作用;提供给学生大胆发表自己想法的空间,让他们积极探究写好场面描写要做到哪几个方面。在此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从而使学生确实具备进行场面描写的能力。

二、教学背景分析

小学生经过三年多的作文写作学习,到六年级下学期,孩子们在写人、记事的记叙文方面已有了相应的基础。在教学中,我们本着“阅读与教学相结合”的指导思想,随课文学习布置相应的写作练习并加以指导、评改。

但在批改平时的练笔及考场作文时发现不少同学写记叙文不会描写场面,使得文章内容干瘪,缺乏生活气息。练习写场面片段是训练孩子们写好记叙文的一项基础训练。在一般记叙文的写作中,常常根据表达主题的需要,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安排一些或大或小的场面描写,这样不仅能展示具体实在的生活画面,使文章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而且也有助于描写人物行为,刻画人物性格。为了为记叙文写作训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特设计这节作文课。

三、教学过程与教学设计

《场面片段段落描写》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使学生明确场面描写的要点,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切实具备进行场面描写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课上探究得出场面描写的方法、写好场面中的要点的方法,使文章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而且也有助于描写人物行为,展现人物性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用心观察生活,多思考,通过展现生活中经历的场面引发对生活的思考,使作文有一定的深度。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材料探究得出场面描写的方法,写好“点”的方法;通过对材料的感知,明确场面描写的要求--突出气氛特征,突出中心。教学方式:

探究式,穿插讲授式及启发式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展示手段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导入

看远足活动中一个比

让学生看远足活动中一个比赛场面的录像,由此导入“场活导入,调动学生参与,引发

赛场面的录像。

面描写”。

二、场面描写的方法--点面结合阅读范文,感知方法。

引导学生得出方法。适当讲解。阅读片断

(一)(二)

看文中如何写“点”。

三、写好场面中的“点”

特写侧面烘托

阅读片断

(三)(四)

体会如何突出气氛

四、场面描写要求:突出气氛特征 特征。

们思考。

通过对材料的感知、教师的讲解,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及写“点”的方法;明确“突出气氛

教师活动

设计说明

创设问题情境,从学生熟悉的通过阅读描写同一场面的两个片断,让学生明确怎样特征”的要求。突出气氛特征。

用有针对性的训练检测学生掌握情况,这也是写作课中的实

做场面描写的相关训

五、小试牛刀

练,并展示、交流、补写场面描写中的“点”。要求运用课上学习的方法,环节。评价。

突出场面的气氛特征。

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小练习,学生有可选择性。这样便可使

(教师做适当评价)

生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

读材料并体会这一要

六、场面描写要求:突出中心

求。

通过材料,引导学生认识场面描写要突出中心,不是漫无目的地去写。

有梯度的练习,提供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进行场面描写的能力逐步提升。合作、探究、交流,写作,展示,交流,七、大显身手

评价。

写出元旦文艺汇演中的一个场面。要求:自定中心,场面描写要突出中心。

希望学生勇于展示自己的成果,大家在共同倾听、评价中在评价中深化认识,在交流中共深化对场面描写的认识。

八、小结及作业

通过写作实践落实场面描写,使学生切实具备这一能力。同提高。

回顾学习内容并记清共同回顾关于场面描写的方法和要求,布置作业。作业要求。

题目:《我们这个班》 要求:运用场面描写

下载浅谈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五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五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威信县安稳小学:江先从 作文教学是一项长期艰巨的教学任务,培养学生作文写作能力不是一年半载能够完成的。家庭、社会的口语交际就是作文教学的......

    小学生写作能力培养五篇范文

    [作者]大兴安岭农场管理局实验小学李广民[内容]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下面对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谈几点认识。一、阅读教学紧密联系写作阅......

    浅谈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富平县实验小学鲁笛一、注重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积累写作素材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开始,是了解事物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我们生活的环境里,无时无刻都在发......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作文难”几乎是小学生的普遍感受,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及与同学们的交流看,大致有以下几种原因:一是觉得没有内容可写;二是不知如何写;三是不懂......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要突破这个难点,我认......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青县金牛学区大勃留中心小学朱之艳 摘要:写作能力是一种书面表达能力,它反映着一个人的文化素养层次和生活积累沉淀。对于小学生而言,作文是学生思想......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摘要]: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发展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英语写作是听、说、读、写这四个语言技能之一,是英语学习进步过程中看得见的记录。提高英......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写作能力的培养是细水长流,绝对无法立竿见影马上见效的。很多家长往往不知道该如何指导自己的孩子,部分家长以为指导孩子写作,是学校老师的责任,或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