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构建现代统计新体系建设经济发展动态监测共享平台实施方案的通知-地(范文)
综合法律门户网站
法律家·法律法规大全提供最新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法规的查询服务。
法律家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二篇: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湖北省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实施
方案的通知》
鄂政办发〔2007〕8号
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湖北省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七年一月二十五日
湖北省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的通知》(鄂政发〔2004〕50号),进一步推进全省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全省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加快建立和完善全省企业信用体系,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营造良好的企业诚信环境,引导企业树立“诚信为本、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理念,为建设“信用湖北”、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经过三年左右的时间,建立“保障有力、体系完善、运转规范、服务经济、促进发展”的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基本构架,使全省企业信用意识明显增强、企业信用状况明显改善、企业经济行为进一步规范,营造“重信用、讲信用、守信用”的社会环境。
二、主要任务
(一)加快建立和完善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保障机制。
1建立和完善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制度保障机制。在贯彻实施《湖北省行政机关归集和披露企业信用信息试行办法》(省政府令第280号)的基础上,配套制定《湖北省企业信用信息归集工作制度》、《湖北省企业信用信息披露工作制度》等相关制度,并根据工作需要,适时出台《湖北省企业信用评级评估管理办法》、《湖北省企业信用产品的认定和使用规定》等相关文件。
2建立和完善湖北省企业信用信息系统。湖北省企业信用信息系统是省政府电子政务平台建设的重要综合系统,依托省政府电子政务平台并作为其子系统,是省政府电子政务采集企业信用信息的唯一“数据源”。利用省、市(州)政府的电子政务专用网络传输并整合各行政机关和相关部门的企业信用信息,实现全省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共享,形成上下互联、横向互通,服务社会的企业信用综合管理体系。通过《湖北企业信用》网站(网址:www.xiexiebang.com),发布采集到的企业信用信息,为社会提供客观、公正、规范的企业信用信息服务。
(二)加快建立和完善企业信用监管机制。
企业信用体系监管机制包括激励机制和失信惩戒机制。各级行政机关及有关部门要结合工作实际,相应制定企业信用激励和惩戒工作制度和措施。
1建立和推行守信企业信用激励机制。对守信企业实行扶持措施:一是在行政许可、行政审批方面简化程序并开辟“绿色通道”;二是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优先扶持其扩大生产规模、扩大市场;三是在评先、评优、评级等方面优先考虑;四是减少或免予检查,减少其产品的周期性检验、检测;五是利用企业信用信息系统中的提示功能,督促其自查自纠轻微问题,对及时改正的可免予或减轻处罚。2对失信、缺信企业采取非行政处罚惩戒。重点是对失信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依法实施取消其评先、评优、评级资格,降低资质等级,依法限制企业投资、贷款、融资以及限制参与有关经济活动等。有关监督管理部门要将失信、缺信企业划分为不同类型,实行差别监管。3加大对失信企业的惩戒和制裁力度。有关监督管理部门要根据企业信用信息系统有关记录,对失信企业采取惩戒和制裁措施,依法没收其因失信违法所获得的非法收入,并视其违法情节依法给予经济处罚。对失信企业的负责人,依法追究其民事或刑事责任,并利用企业信用信息系统中的警示功能,限制其在一定期限内不得从事相关的经济活动。
4最大限度地保证公众利益。有关监督管理部门在对失信企业进行惩戒和制裁的同时,对因失信造成公众利益受损的,要责令其依照有关法律和规定,对受损者予以经济赔偿。
(三)加快培育和规范企业信用市场。
政府有关部门要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的原则,加大培育和发展信用信息市场的力度,在开发应用企业信用产品、支持发展上做好相关工作。
1积极开发和应用信用产品。各级行政机关、行业组织要结合各自职能,制定信用产品使用方案,在行政许可、行政审批、资质认定、周期性检验检测、评级评优等工作中,积极利用和查询企业信用信息或要求企业提供信用报告。引导金融和商业机构在与企业发生信用交易、信用消费、信用担保和租赁等业务时,通过《湖北企业信用》网站,查询当事人的信用状况。政府部门要带头使用信用产品,特别在政府采购、各类招投标、签订经济合同、开展合资合作经营活动中要鼓励企业主动提供其信用报告。
2大力支持和发展现代企业信用中介服务机构。鼓励发展以企业信用征信、企业信用评估、企业信用担保、企业信用咨询为主要业务的信用中介服务机构。重点培育和发展具有较高执业资质和道德水准、独立、公正的征信公司、评级公司等信用中介服务机构。引导企业信用中介服务机构按照自愿原则,组建湖北省企业信用信息行业协会,开展企业信用信息行业服务、行业自律等工作,充分发挥中介服务机构和行业协会的作用,引导、推动全省现代企业信用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壮大。
(四)大力营造企业诚信外部环境。
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事关全局,服务社会的长期性、经常性任务,有关方面要加强制度建设,提供法制保障。要引导企业开展“共铸诚信”等主题教育,把诚信教育纳入企业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制定并实施信用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组织专家学者广泛开展企业信用领域的课题调研,并将调研成果用于指导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实践,不断增强我省企业信用的建设水平和管理水平。
三、实施步骤
全省企业信用体系建设采取“自上而下,先省直、后市州,先试点、后运行,先归集、再整合,分期分批”的方式进行。全省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按照政府的统一部署,由省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省企业信用办)具体组织实施。分以下四个阶段进行:
(一)启动准备阶段(2006年底以前)。
1制定配套文件及相关工作制度。《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湖北省行政机关归集和披露企业信用信息试行办法〉的通知》(鄂政办发〔2006〕20号)已于2006年3月下发。各市、州、县人民政府和省政府有关部门要根据有关要求,落实好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各项工作任务。
2在部分省直行政机关启动企业信用信息归集和披露试点工作。省政府于5月召开了全省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协调会议,部署在省直15个部门启动企业信用信息归集工作。省企业信用办编制了省级行政机关的《企业信用信息系统信息归集目录》,其中省建设厅、省交通厅、省国税局、省地税局、省工商局的《归集目录》已经省政府法制办确认备案。
3完成系统的设计开发、迁移工作。现企业信用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工作已经完成,并于10月通过了省电子政务办专家组的阶段性评审。按照省政府电子政务建设的要求,省企业信用信息系统作为省电子政务一期工程第一批应用系统建设项目,已于12月25日完成了系统迁移和整合工作。
(二)组织实施阶段(2006年12月至2007年4月)。
按照省政府的统一部署,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在部分省直机关试点的基础上,于2007年在省级行政机关全面组织实施,具体操作按照省企业信用办制订的《数据标准》和《系统操作手册》执行。省级行政机关开展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主要任务: 1成立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领导机构和工作专班。2制定本部门《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方案》。
3按照省企业信用办提供的《企业信用信息归集数据标准》和《企业信用信息系统操作手册》,制定本部门的数据标准、归集方式等。4在上传企业信用信息数据之前,省级行政机关首先要完成本部门的企业信用信息数据集中、部门联网等工作,按照省政府电子政务办的统一要求,应用湖北省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做好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归集、披露、数据上传、更新等工作。
5配合省企业信用办完成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建设的相关工作。
(三)全面建设阶段(2007年5月至2008年5月)。
在省级行政机关全面完成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任务的基础上,各市(州)参照省级行政机关归集和披露企业信用信息的方法,启动本级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并指导县(市)开展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以政府电子政务建设为主,在各级政府信用办的指导下,认真组织开展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
(四)巩固完善阶段(2008年5月至2008年12月)。
1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全省各级行政机关要按照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完成本级、本部门企业信用信息归集、披露和数据更新、上传工作;各市、州、县和省政府各部门要积极做好企业信用信息和信用产品的应用,建立和完善信用激励、惩戒机制和长效工作机制。
2充分利用系统资源,为社会提供无偿服务。全省各级行政机关及有关部门要按照省政府令第280号的要求,充分利用企业信用信息资源,为社会无偿提供企业信用信息服务。
3组织开发信用产品,建立和培育信用市场。省企业信用办及相关部门要在调研基础上,根据有关制度指导企业信用中介服务业健康快速发展,引导企业将企业信用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纳入生产、经营和各个环节,促进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规范化、制度化、社会化、经常化。
各市、州、县人民政府要成立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领导机构,加强对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在省政府电子政务办的统一指导下,认真解决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根据省企业信用办提出的数据标准和要求,保证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完整、准确归集到位。省企业信用办要根据工作进展情况,适时召集相关部门协商沟通,督促按时完成有关工作,并及时进行通报。有关部门要加强对企业信用信息归集和披露工作的监督检查,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未按规定上报、录入、更新、披露企业信用信息或漏报、错报、错误披露、提供不真实企业信息的,按照省政府令第280号规定处理。
第三篇: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
实施方案的通知
(宁政办发[2009]225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自治区政府各部门、直属机构:
《宁夏回族自治区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实施方案》已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予以印发,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00九年十月十三日
宁夏回族自治区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
财政奖补试点实施方案
为推动农村综合改革不断深化,完善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切实提高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水平,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财政部、农业部关于扩大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的通知》(同农改[2009]3号)、《财政部关于村级公益事业建没一事一议巾央财政奖补事项的通知》(财预[2009]5号)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方略,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标,以农民出资出劳为基础,以政府奖补资金为引导,以充分发挥基层民主作用为动力,逐步建立“政府资助、农民参与、社会支持”的村级 公益事业建没新机制。
(二)目标任务。力争通过3年的努力,逐步建立起财政奖补政策稳定、农民主动参与、管理制度规范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新机制;村内公益事业明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提高,社会文化事业明显进步,以促进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不断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农民自愿,量力而行原则。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要通过村民一事一议方式产生,充分尊重农民意愿,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不搞强迫命令,妥善处理好筹资筹劳与减轻农民负担的关系。
(二)坚持科学规划,注重实效原则。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是一项长期性工作,要结合新农村建设,搞好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总体规划,在此基础上,优先选取群众需求最迫切、反映最强烈、利益最直接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项目作为切入点,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务求实效。
(三)坚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原则。按照“重点制”和“普惠制”的要求,自治区每年选择部分县(市、区)重点支持,取得突破,以点带面。各县(市,区)要优先选择工作基础较好、村“两委”班子得力、群众积极性高的村重点推进,示范辐射。同时,自治区支持各县(市、区)全面开展奖补工作,整体推进,全面实施。
(四)坚持加强管理,阳光操作原则。要规范议事程序,健全各项制度,确保议事和审批过程、财政奖补项目的申报、资金和劳务的使用管理透明、公开,实现管理的精细化和科学化。
三、试点的主要内容
(一)奖补范围。
从2009年起,我区所有行政村(含国有农林场)均可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开展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申请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
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是以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 2 为基础、目前支农资金没有覆盖的村内公益事业。主要是村内道路修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人畜饮用水工程建设、村庄绿化、环境卫生设施建设、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村民认为需要兴办的村内其他集体生产生活公益事业。
属于以上范围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项目。建设预算投资规模原则上在不超过受益农民人均筹资上限额和筹劳上限额折资总数内(国有农林场的筹资筹劳限额参照邻近县(市、区)农民的限额,根据项目实际情况,据实编制项目投资预算。超过限额的投资部分,要明确资金来源。对农民规定范围内的筹劳折资标准,由于各地情况不一样,统一按每个工日20元标准折算。
对于不符合《宁夏回族自治区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办法》(宁政办[2008]8号)规定的筹资筹劳的项目、超过建设范围的项目以及举债建设的项目,不予奖补。村以上范围的公益事业建设投入应主要由各级政府分级负责,按现有的投入渠道解决。原则上不通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办法来解决。农民房前屋后的修路、建厕、打井、植树等投资投劳,应由农民自己负责。
(二)奖补办法。
1、奖补办法。中央和自治区安排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由自治区财政在兼顾公平、确保普遍受益的前提下。根据各县(市、区)农村人口、劳动力、筹资筹劳平均限额、耕地面积、一事一议开展情况以及地方财力状况等因素,采取补助与奖励相结合的办法,给予奖补。具体奖补办法由自治区财政厅根据中央财政的补助政策和相关规定另行制定。
2、奖补资金筹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主要由中央和自治区财政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安排。县(市、区)要积极调整支出结构,加大对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支持力度。对于预算安排一事一议奖补资金的地方,自治区财政将给予适当奖励。鼓励和支持村级组织发展集体经济,3 提高自我发展和自我建设的能力。倡导社会各界捐赠赞助,形成政府补助、部门扶持、社会捐赠、村组自筹和农民筹资筹劳相结合共同推进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投入新机制。
3、奖补资金管理。各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统一在乡镇财政(财经)所及国有农林场设置专账管理,列入“对村级一事一议补助”科目,确保专款专用。村民筹资(包括筹劳折资)、村集体资金、社会捐赠资金等用于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资金,由乡镇分村专账管理核算。
(三)工作程序。
1、项目申报。村民通过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开展的村内公益事业建设项目,需申报财政奖补资金的,由村民委员会提出申请,乡(镇)人民政府初审后,报县(市、区)财政部门审核。
2、项目审批。县(市、区)财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对项目的合规性、可行性和有效性以及农民筹资筹劳制度执行情况进行审核。经县(市、区)人民政府审批后,报自治区财政厅批复并下达补助资金数额。
3、项目实施。经批准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在乡(镇)人民政府统一管理和县级有关部门的指导下,由村民委员会负责组织实施。项目实施要坚持因地制宜,区别情况,尊重民意,采取议标、招标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实行合同管理,并建立竣工决算制度。
4、资金兑付。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实行事前预拨和事后报账制度。项目实施前,预拨部分奖补资金,实行建设和奖补并行,保障项目实施;项目竣工并验收合格后,报账兑付、结算其余奖补资金。
5、考核验收。县级人民政府建立考核验收制度,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具体实施。一些专业性较强、安全性要求高、投资较大的重点项目,由县(市、区)财政部门组织有关部门考核验收;其他项目由乡镇人民政府组织考核验收。考核验收过程要有村干部、村民代表和受益群众参与,并由验收单位或部门出具经验收组全体成员签字同意的验收报告。
四、相关配套措施
(一)统筹规划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县(市、区)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结合农村公益事业的发展现状,与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整村推进、乡村道路建设、人畜饮水工程、村容村貌整治、移民搬迁等有机结合起来,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按照“统一规划、突出重点、因地制宜、逐步推进”的要求,统筹作出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计划,区分轻重缓急,分期分批组织实施。
(二)完善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认真贯彻《宁夏回族自治区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办法》。遵循村民自愿、直接受益、量力而行、民主决策、上限控制的原则,引导村民按程序、合理筹资筹劳。防止不顾农民承受能力,加重农民负担。对资金需求量较大的议事项目,经全体村民同意,按程序报自治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部门审核批准后,可以一次议事,按规定的筹资限额标准筹集两年的资金,且第二年不得再筹。对筹资确有困难的,允许以工折资,或以物折资;对筹劳确有困难的,如农民自愿,可以资代劳。
(三)实行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公示制。全面公开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实施办法、办事程序和服务承诺。让村民对一事一议建设项目进行全程监督和管理。项目完成后,村级组织要将项目实施、筹资筹劳、奖补资金使用等情况及时向村民公示,提高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透明度和有效性。
(四)建立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档案管理制度。县、乡(镇)、两级要建立健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档案,将村民议事会议记录、村民签字、项目报告、公示结果、项目奖补申请、竣工验收报告等相关材料汇总归档,规范管理。
(五)建立村级公益设施管护制度。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所有、谁养护”的原则,明确一事一议公益设施的所有权,落实养护责任主体。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形成的资产,归项目议事主体所有,由村级组 5 织负责管理和养护。村级组织要立足自身实际建立健全 村内公益设施管护体制,做到建管结合,确保村内公益设施长期发挥应有效益。
(六)建立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监督检查制度。自治区和县(市、区)要建立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监督检查制度,组织开展经常性的监督检查。对未完成计划或未达到工程质量要求的,相应扣减奖补资金;对违反法规政策规定,虚报冒领、截留挪用等行为,责令限期纠正,并依照规定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
五、加强组织领导
开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是加强农村公益事业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的重大制度创新,关系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农村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各级政府要立足农村改革发展大局,把试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坚持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层层落实责任,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确保试点工作取得实效。
自治区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试点工作的指导,加强动态管理,及时掌握了解财政奖补项目的实施进展和奖补资金的兑现情况,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试点工作健康发展。财政部门主要负责财政奖补政策的制定,奖补资金的分配、管理和监督,指导县(市、区)、乡(镇)开展财政奖补工作。农牧部门主要负责一事一议制度的完善,指导乡村开展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工作,加强对村民筹资筹劳的监督管理。交通、水利、林业、建设等相关部门要积极支持、指导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实施。各级监察、审计部门,要加强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跟踪检查和审计监督,对群众举报和违反相关政策的问题,要及时查处,坚决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根据本实施方案,结合当地实际,制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具体实施方案,报自治区农村综合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核准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