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帮实扶传真情 共建文明新农村[五篇模版]

时间:2019-05-14 02:45: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真帮实扶传真情 共建文明新农村》,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真帮实扶传真情 共建文明新农村》。

第一篇:真帮实扶传真情 共建文明新农村

泸州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调研座谈会

汇报材料

太平镇太平村

吴玉祥

尊敬的黄部长及各位领导:

根据会议安排,我就太平村相关情况作如下汇报。三年来在省委宣传部的定点帮扶和市县宣传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新建了漂亮的支部活动室、拓修了硬化通村水泥路、找到了致富门路。我村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人均纯收入超过3000元,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村民素质提高了,群众文化生活丰富了。太平村正逐步成为一个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的新农村。

一、太平村基本情况及发展优势。

太平村位于太平镇南缘,全村幅员面积13平方公里,辖12个村民小组,892户,3485人。全村耕地面积2256亩,其中田1453亩,土803亩,人均耕地面积0.64亩、林地2400亩。全村有村民小学三所,在校生600多人。

二、宣传文化阵地建设好,群众参与积极性高。太平村文化活动中心暨小学综合楼在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成都八一家具股份有限公司及市、县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成都八一家具股份有限公司出资18万多元,四川卫视组织成都指南针学校、-1-北京大宝、长沙九芝堂、格力电器等企业捐资共20万多元,共同新建了太平村小学教学楼和村文化活动中心,于2008年6月动工,同年10月16日正式投入使用。建筑面积368㎡为村两委班子及监督委员会添置了宽敞的办公室、群众添置了农家书屋、远程教育中心等文化活动场所。

通过与太平村小学整合后的远程教育中心,定期为党员、村民们播放科技宣传教育片,采取定期培训和开放培训相结合,每月集中党员干部培训学习,党员群众也可以随到随学,有效提高了利用率。远程教育中心旁有农家书屋,2500多册科普、农技、卫生等书刊、杂志免费供群众阅读,进一步提升宣传文化中心整体功能。有效的宣传了党的各种政策理论和大大增加了农民实用技术,党员干部队伍及村民整体素质得到提升,农村基层组织得到明显加强。

三、村内基础实施建设不断完善,农村发展环境好。在四川省委宣传部定点帮扶下,太平村积极改善水利、公路等基础实施建设,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优良的投资环境。目前,全村有村级公路13公里,过去路况极差,为红泥路,晴通雨阻,常泥泞不堪,通过近两年的改造,交通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特别是今年积极争取上级资金173万元,改造7.5km泥结碎石路面为水泥路面,极大的方便了群众来往、农产品运输。全村全村实现

-2-了通电通光纤,但大部分区域线路老化,电能质量差。在省市县领导的关心下,为5个村民小组安装了变压器,改造了低压线路。移动用户基本实现了全面覆盖,电视入户率达40%,有130多户装上了固定电话。投入资金30余万元,改善水库1座,维修山坪塘10口,较好保证了部分农户生产和饮用水难的问题。全村其他基础设施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

四、指导找准地方经济特色,大兴产业建设。

根据太平村森林覆盖面积广、地理优势靠近企业公路的特点。为太平村找到了发展木材产业以及生猪养殖业的致富门路。2009年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引进泸州茂鑫林业有限公司。通过土地流转经营的方式投资100余万元,发展商品林2000亩。解决了150余名农民的就业,全村180余户农户直接受益。同时通过植树造林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极大的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实实在在增加群众收入。并依托部分生猪养猪大户的带动作用,积极发展养猪大户4户。

第二篇:市国土局真帮实扶艾心建美丽新村.(安康日报)

市国土局真帮实扶艾心建美丽新村

本报讯(通讯员 张会军 李越)石泉县两河镇艾心村是市国土局包联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自今年3月份以来,该局突出特点、发挥优势、真帮实扶,千方百计为包联村出点子、办实事、解难题,让百姓得实惠、群众增收入。包联半年来,他们已向艾心村投入帮扶建设资金近40万元,建起1座抽水站、修通2公里通村路,协调建成1处困难群众建房安置点及1个功能齐全的社区服务中心。

随着西汉高速大两连接线的贯通,艾心村成为西(安)汉(汉)高进入石泉到达安康的第一村,被称为西大门。自今年市上确定市国土局与艾心村新农村建设包联关系后,该局领导亲自多次到艾心村进行走访座谈,与村民一道寻找科学发展助农增收致富建新村的路子,包联驻村干部更是和农民群众吃在一起、住在一起,实干在一起,对村上各项基本情况和群众意愿有了一个详实的了解。并以农收增收为出发点,充分结合实际情况,协助村两委制定了《艾心村新农村建设两年发展规划》,使得村上在新农村建设上有了纲领性指引,进一步坚定了该村干部群众建设和谐社会、富裕村庄、殷实农户的信心和决心。同时,市国土局还结合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在广大干部走访艾心村的过程中,发现该村四组100余亩的水田由于堰渠遭水毁,群众又无钱修缮,已被群众当作旱地耕作,大大影响了粮食产量和村民的收入,看到这一情况,市国土局筹措资金5万元,购买了建筑材料和抽水设备,建起了一座抽水站,不仅解决了灌溉困难,还让30多户群众吃上了自来水。解决了水的问题,他们又看到该村三组有30户123人现如今仍过着肩挑背扛的生活,大量农业物资运输困难、农产品又出不去,路的问题使这部分群众增收门路少、生活水平低,市国土局了解情况后,决定出资7万元,群众自筹及各级政府筹集18万元,将2公里水泥路打通,现正进入路面铺设工程。困难群众建房工程,更是市国土局领导干部的心头所系、心里所急,一方面多方衔接,争取项目,一方面节省挤出局里的办公经费来筹措资金,终于起动建设集中安置点一处,解决了10户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同时,他们还加大了对艾心村社区服务中心的建设扶持力度,多方筹资资金、争取项目,现一座投资45万元的集村级活动阵地、社区服务、群众性娱乐健身于一体的社区服务中心屹立在了大两连接线的路旁,并还启动了该村的村口、路口、门口绿化工程,现一个全长450米,面积15亩,总投资12万元的绿化带已建成,营造了一个干净整洁、殷实富裕、民风淳朴的良好西大门形象。

第三篇:(报中组部)达州建成“双向互动网络平台”促下派干部真帮实扶

四川达州建“双向互动网络平台”

促下派干部真帮实扶

为认真贯彻中央关于机关干部“下基层、知民情、转作风”要求,特别是习近平同志今年5月21日在全国创先争优理论研讨会上关于“当前机关干部下基层服务群众让人亦喜亦忧”的重要讲话和李源潮部长来达州视察重要讲话精神,深化拓展群众路线工作方式方法,达州市委组织部于8月7日在全国率先研发开通了“万名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双向互动网络平台”。该平台借助信息化技术管理手段,采取网络自动管理、下派帮扶干部自报承诺及践诺情况、公开接受社会监督与评判的“三方信息互动”方式,严格管理全市在“万名机关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活动中选派的3000个工作组、1.2万名干部。从6月11日至8月6日的试运行和8月7日以来的正式开通运行来看,效果十分明显,初步实现了机关下派干部“下得去、呆得住、干成事”,沉下心为基层谋发展、办实事。下派干部普遍认为:“这个平台就像个‘紧箍咒’,我们帮扶再也没法掺假了。”

一是编号定位管理,督促干部真下派。通过“0(区域码)+00(系统码)+00(单位码)+000(个人码)”8位组合编码方式生 1

成每名下派干部编号。通过编号对下派干部的选派单位、联系点、帮扶对象进行准确定位,实现定人、定点、定责;下派干部可以将当天撰写的民情日记、基层工作图片信息等,通过手机图片、文字信息再加下派干部编码,直接发送给达州市双向互动网络平台终端服务器的“市、县专用手机接收平台—***”,经达州市 “联系办”组织筛选审查通过后上载到互动平台,在《干部一线传真》栏目展示。这既简化了下派干部过去繁琐的汇报流程,同时也实现了无纸化电子信息告诉办公,更有利于及时反映下派干部工作动态。网友只需通过检索编号,便可准确查阅每名下派干部工作实际情况,从而督促市、县“联系办”加强工作监督管理。下派干部们形象地比喻说:这一来,市“联系办”的办公桌一头搭在了办公室,另一头直接搭在了蹲点干部所在的田间地头。

二是“预决算”台账管理,督促干部亮承诺。每名下派干部

通过填写纸质“三帮四促”承诺事项“预决算”表,明确对联系点或帮扶对象的承诺事项完成目标、具体措施、办结时限,在提交选派单位初审后,再登录网络平台的下派干部个人页面,向市、县“联系办”提交“三帮四促”承诺事项“预决算”电子表。经市、县“联系办”审核通过后的“预决算”台账,在网络平台首页《干部帮扶承诺》向社会公示,自觉接受监督。下派干部必须对照网络平台公开的台账,通过手机发送图文信息或登录平台汇报完成情况。若未按时按质办结的,该名下派干部必须作出书面解释,并接受有关部门审查。网络平台公开下派干部承诺,有效杜绝了少数干部

2只向上级报承诺,不敢向群众亮承诺的不良现象。在8月7日互动网络平台开通之后,个别市级部门、单位以为只会是像以前“走走过场、搞形式”,所提交的“夸大、不实”承诺根本无法通过平台要求,于是不断说情要求更改承诺,均被否决。

三是自动预警管理,督促干部践诺实。下派干部向平台上传“三帮四促”承诺事项“预决算”电子表后,平台系统能依据电子表里每个承诺事项完成时间,自动进入倒计时,并根据下派干部兑现承诺的进度,在平台首页《预警提示》栏通过“绿色、蓝色、红色”自动公开显示,也会在下派干部个人后台登陆页面显示预警信息。在距离承诺办结时间30到10天时,未办结承诺事项为绿色状态提醒;离承诺时间10到0天(含承诺时间当天),未办结承诺事项为蓝色状态提醒;若下派干部未在承诺办结时限前践诺,并通过平台向联系办提供相关图片、文字证明,下派干部姓名将被红色通报。被红色通报的下派干部,必须书面说明未践诺或延期践诺原因,经派员单位领导签字确认,提交市联系办审查,核实后方可销号。

四是干群互动交流,督促干部听民意。在全国率先建立起首个研讨群众路线工作方法的专题论坛——“萧萧竹论坛”,分“我在基层”、“我要发言”、“我的群众路线工作方法”等 5个版块,引导党员干部学习群众路线、交流活动经验、探讨基层发展;同时,监督干部践诺情况,为活动开展提供意见建议,真正为达州跨越式发展提供“锦囊妙计”。

据悉,达州市实施“万名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活动以来,全市1500多个部门(单位)已结对联系3180个基层党支部和

3.1万余名困难群众,化解矛盾纠纷1614起,为联系点理清发展思路3269个,累计协调增收项目1877个、资金19.75亿元,解决农村群众生产生活难题13050个。

第四篇:真情牢系留旗营实帮铺就脱贫路

真情牢系留旗营实帮铺就富裕路

汉中市人社局

2011年,按照市委、市政府新一轮包村扶贫工作的总体安排部署,市人社局包扶勉县周家山镇留旗营村。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壮大集体经济和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改善基础设施为重点,采取思想上帮、工作上带、技术上教、资金上扶等多种帮扶措施,该村农民收入持续提高,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包村扶贫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一、充分调查研究,吃透村情民情。我们把调查研究作为开展包村扶贫工作的前提,把吃透村情民情作为制定科学扶贫规划的基础。留旗营村因总书记胡锦涛2004年4月来此视察而闻名遐迩。总书记语重心长的谈话至今依然鼓舞着全村群众。作为与该村结对帮扶的市人社局,如何帮助群众持续增收实现脱贫致富,我们深感责任重大。在深入调研中我们了解到,留旗营村辖10个村民小组,共586户1860人,其中贫困农户165户557人,占总人口的30%。全村产业结构不合理,以分散的粮食种植为主,规模化、产业化程度低,增收项目相对单一。部分村民仍居住在深山及地质灾害点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恶劣,生活水平较低。通村、通户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针对该村实际,我局成立了包扶工作组织机构,落实了帮扶责任,细化了帮扶措施,分期分批选派

—1—

得力干部轮换驻村,切实做到领导干部齐抓、党员干部共管。去年以来,我局多次专题研究包村扶贫工作,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宏杰先后5次深入该村走访座谈,慰问贫困户,帮助村民解放思想,了解和解决群众在发展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同时,我局科级干部自带行李,吃住在村,轮换驻村两期,每期10天,走访农民家庭300多户,并填写了民情日记,详实记录深入基层服务群众的情况。在全面掌握村情民情的基础上,我局制定了《周家山镇留旗营村三年发展规划》,保证了包村帮扶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二、强化基础建设,改善生产条件。为确保帮扶工作更富实效,我局结合帮扶村实际,多方争取协调,加强全村基础设施建设。一是积极与交通部门协调,争取无偿扶持资金 20多万元,实施了村组道路的改造及硬化。二是积极与市水利部门协调,启动该村人畜饮水改造工程,新建蓄水池1口、过滤池1口,铺设2万多米引水管道,与村内现有自来水管网实现对接,确保了全村人畜饮水安全;积极组织全村劳力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完成2公里U型渠衬砌,主要农田灌溉得到保障。三是加强与市县环保、双创等部门衔接,配合村两委加大项目争跑力度,聘请资质较好的规划设计单位,对全村建设进行总体规划,指导该村农村环境整治项目的申报和实施,逐步进行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使该村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善。

三、实施产业开发,增强造血功能。产业发展是增强贫困村脱贫造血功能的重点。我们从该村实际出发,确定了以培育主导产业为目标,以示范引导为手段,以项目覆盖为载体的帮扶思路,确保群众从根本上走出贫困,走上富裕。一是结合该村地理位臵、生态气候、产业基础等条件,加大该村魔芋示范基地建设力度。协调争取市农业部门提供3万元资金扶持,锦泰实业公司无偿提供技术支持,并签订包销协议,先行在地处浅山丘陵的两个村民小组示范试种30亩优质魔芋,预计3年内在全村范围推广种植。二是协助村两委抓好整村连片开发,加快观光茶园项目建设,推动以观光茶园、苗木花卉、农家乐为支柱的第三产业发展。我局与村两委班子认真讨论项目开发可行性,分析土地流转面临的困难及解决办法,与法律顾问一起探讨合作协议,主动参与前期土地流转工作,先后3次陪同开发商实地查看王家沟片区建设用地,深入商讨开发合作事宜。为彻底打消农户顾虑,说服开发商先行支付土地租用保证金10万元,确保了工作顺利启动。

四、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实现脱贫致富,提高农民素质是关键。我们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优势,加强农民技能培训,提高该村农民自我发展能力。一是积极搭建劳务培训输出桥梁。我局充分发挥牵线搭桥作用,与当地办学条件好、社会知名度高、就业实力强的陕西航空技师学院、陕

西省机械高级技工学校衔接,同该村签署了《连心共建、技能帮扶合作备忘录》,意向长期在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提供用工岗位、减免学杂费和落实生活困难补助等方面进行多方面合作,努力提升农村劳动力技能水平,提高进城务工能力,使其尽快脱贫致富。二是免费开展技能培训。留旗营村进城务工人员大多在建筑业工作,受信息闭塞的限制,都没有通过技能等级鉴定提高自身竞争力的意识。针对这个实际,我局协调汉中市建筑机构通用工种职业技能鉴定所,深入该村举办建筑行业职业技能培训,并对该村24名从事瓦工职业的农民进行了职业技能鉴定。技能培训和鉴定活动从组织报名、照片采集、培训授课、实操考试和证件发放均不收取农民任何费用。三是结合该村富余劳动力的自身素质特点和所具有的劳动技能特点,坚持一季度提供一次就业信息,有组织、有针对性地向我市已建立的劳务输出基地进行劳务输出,做到输出数量稳中有升、输出质量不断提高、转移就业收入稳定。去年输出劳动力98人次。

五、关心特困群体,加大帮扶力度。为切实解决特困农户的生活困难,我局全面收集各类扶贫信息,深入开展“一帮一”结对扶贫工作和“送温暖、献爱心”活动。一是按“六个一”要求,开展“结对认亲”“互动帮亲”活动。建立帮扶结对贫困户基本情况档案,摸清贫困户的家庭人口素质、经济收入来源、劳动力、致贫原因及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增强结对帮扶工作的针对性。局系统每名县级以上干部至少联系帮扶

2户困难党员或群众,每名科级干部至少联系帮扶1户困难党或群众,鼓励一般党员干部参与结亲帮扶活动。二是开展智力帮扶活动。对贫困户采取“思想帮扶”和“资金帮扶”相结合的方法,帮助农户树立自力更生、不等不靠的自我发展观念,并赠阅《农村实用科学技术知识》《农村法律知识问答》等实用书籍。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引导其选择适合的致富项目,并在政策许可的范围内,积极为其协调争取小额担保贷款、扶贫贴息贷款等资金扶持。三是开展扶贫“送温暖、献爱心”捐赠和慰问活动。按照自愿奉献的原则,广泛动员引导有关企业、机构和社会各界人士,为扶贫村和贫困户捐款捐物。联系市属30个技工学校,共捐款30300元,用于改善该村基础设施建设;洋县万佳房地产开发公司向该村小学捐赠饮水机8台,解决了师生日常饮水不便的困难;汉中泰鸽家俱有限公司等民营企业负责人冒雨看望3户贫困群众,并为他们送去了慰问金。泰鸽、陕科贸学院、昌海、理舜、寸草心、利生等6家民营企业为该村捐款6000元,用于访贫问苦。2012年春节前夕,在局机关开展了干部救灾募捐献爱心活动,帮助群众过上一个祥和温暖的春节。

2012年,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创新思路,强化措施,进一步加大包村扶贫工作力度,努力把包扶村建成富裕文明的新农村

第五篇:真帮实干结硕果,小康路上迈大步!

真帮实干结硕果,小康路上迈大步

——阿荣旗民宗局大引领工作先进事迹材料

大引领工作开展以来,我局按照旗委、旗政府的统一部署,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会议精神,找准帮扶切入点,不断创新大引领工作方式,在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文化教育条件、发展群众致富产业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显著改善了引领村群众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面貌,有力地促进了兴安镇联合村的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大引领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领导重视,高位推动,积极落实引领任务 成立民族宗教事务局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确认一把手负责扶贫的具体工作。积极落实精准扶贫各项政策,科学确定扶贫措施,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把贯彻执行旗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作为引领工作的首要任务。一是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政策法规,吃透引领文件精神,在思想上、行动上能够与上级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二是加强宣传,争取百姓对引领工作的支持和理解,为开展引领工作创造良好的群众基础。

二、找准症结,调整结构,引领脱贫

(一)摸清底数,找准原因,建好民生台账。我局5名干部包扶兴安镇联合村25户贫困户。经多次入户调

查论证,查找致贫根源。25户中有因病致贫4户,因灾致贫6户,因土地少、收入低致贫8户,因年老体弱无劳动能力致贫2户,其他原因致贫的5户。根据上述致贫原因,结合农村工作的实际,我局做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组织召开村党支部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商议村发展思路,确定了村经济发展项目。二是深入村民家中进行调查走访了解社情民意,掌握村民的真实想法和加快发展的迫切需求,并向每户村民发放了民生联系卡。三是根据实际情况和本人意愿以及村脱贫产业发展情况,包户干部与贫困户共同制定了脱贫计划。四是为每个贫困户分别制定了木耳种植,养猪育肥,养羊的产业扶贫和土地流转经营、异地搬迁、政策兜底等引领脱贫民生台帐。

(二)科学制定计划,确定富民产业,促农民增收。局领导和扶贫工作组先后多次赴引领村并入户进行实地调研,在摸清底数、熟悉情况的基础上,按照旗里统一要求,制定了定点包扶总体规划和每年的工作计划,明确目标、步骤和措施。为了增加引领村“造血”能力,经过多次实地调研和慎重考虑,并结合扶贫村的实际情况,我局投入项目资金50万元兴建了联合村木耳菌场,建立起10万袋党员黑木耳养殖示范基地。项目实施过程中,全局工作人员经常深入扶贫村进行督导,了解项目

进展情况,召开现场会,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难点问题,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实施。目前已生产木耳菌袋22万袋,木耳菌场生产的菌袋也带动周边村的木耳养殖,木耳菌场成为联合村富民支柱产业。

(三)抓设施建设,办实事,送温暖。一是在做好扶贫户个体脱贫工作的同时,我局积极扶持引领村的各项工作,先后在兴安镇联合村投入40万元兴建了文化广场和文化活动室,投入2万元完善了村民活动室活动器材和设施,投入2万元用于5个村民小组路口安全监控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了联合村基础设施。二是积极开展慰问贫困户活动,帮助解决生活实际困难。贫困户李国军家在盖房时,因为电线老化、缺乏用电常识,导致家中所有用电开关、照明设施全部损坏,严重影响了生产生活。王瑞娟局长了解情况后,积极协调当地电管部门帮助理清电路,并个人拿出1000元钱为期购置照明设施。贫困户于占林有过养猪经验,引领员萨仁得知情况后,主动与他谈心为其提供科学养猪的相关资料,还拿出1000元帮助他翻盖圈舍。三是在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给他们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用品,与贫困户共同过节,提高了引领队员在村民心中的信任度,增进了彼此之间感情,让他们深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还组织天通寺慰问贫困户,天通寺筹措了价值5000元的生活用

品,给每户送去了一袋米、两桶油。

三、落实上级决策,扎实开展,成效显著 我局充分发挥引领队长、副队长引领作用,不折不扣的执行上级决策,在保证引领工作时间的基础上,坚持系统帮扶、综合施策,打好了整村脱贫攻坚战。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是立足于农村长期发展的“命脉”,重点提升村“两委”班子的四个能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发展经济、带头致富的能力,依法治村、民主监督管理的能力,服务群众、教育引导群众的能力)作为系统帮扶的有力保障,不断完善村级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机制和运行机制,增强其“造血”能力,同时工作的重点聚焦于“村民素质提高、集体经济增长、村民收入增加、村容村貌整治、民生改善、劳动力转移”等方面,确保脱贫效果重实效质量非单纯数字。

在整个扶贫工作中,我局以迅速有力的执行力,圆满的完成了上级交办的各项工作,成效显著,受到了当地政府和群众的一致好评。相信在旗委、旗政府的有力领导下,我们一定能超预期的完成任务,使兴安镇联合村的小康路迈向新征程!

下载真帮实扶传真情 共建文明新农村[五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真帮实扶传真情 共建文明新农村[五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真联实帮解难题、为民富民促发展

    真联实帮解难题、为民富民促发展 对于处于黄金发展期、机遇叠加期和奋力跨越期的甘肃来说,在全省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对促进甘肃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践行“三严三实”开展帮贫扶困工作(五篇范文)

    ***公司践行“三严三实”开展帮贫扶困工作为积极贯彻落实河北省扶贫办2015年度工作部署、河北省委省政府“春雨行动”精神,***公司精心选派3名优秀基层干部,组成驻村扶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