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浅谈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南安二中 陈东阳习惯是指人们在长期活动中逐步形成的、一贯的、稳定的行为方式,习惯一旦形成,深深地扎根于人的意识之中,要改变是非常困难的。好习惯终身受益,坏习惯终身受害。培根曾经说过:“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该努力地追求好习惯。”可见,良好行为习惯对一个人的一生有很重要的作用。在中学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中心内容,是形成良好学风、校风的关键。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是学生从事其实活动的重要前提,而良好行为的形成则是形成优良品德形成的标志。因此,在中学教育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那么,那么怎样才能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呢?下面笔者就此简要谈谈自己粗浅的见解,与大家商榷。
一、正视学生的不良习惯
先贤哲人孔子曾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充分说明人在自然状态下,不假思索,不必费什么心思,更不用意志去控制而形成的某种行为,就是一种习惯。所谓习惯也可以理解成人的一种自动化的行为,坏习惯也是一种自动化行为。
班主任要认识到每个学生都追求上进,对于刚刚踏入初中门槛的新生来说,陌生的环境中他们像一张白纸,更希望获得别人(尤其是老师)的肯定和赞扬,他们不想犯错更不想故意与老师作对,他们之所以犯错是因为他们已有的习惯。这样,作为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就会减少一些情绪化的语言和手段,多一些理智的思考。既有利于对学生的教育,又有利于教师的心理健康。
二、注重教师的言传身教
有高尚人格魅力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高尚人格的人才。“亲其师,信其道”,做好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关键在教师,教师的人格修养,对学生的成长起着引领和示范作用。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过:“教师的职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对学生的潜移默化是终生的,是永恒的。班主任工作是以班主任整个人格形象来教育和影响学生的,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不仅是无字之书,也是无言之教。在养成教育中,教师要“言教”更要“身教”。“身教”就是以身作则,教师以身作则,以规范的言行和高尚的人格习惯直接熏陶学生。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就会形成习惯养成教育的良好氛围。所以,教师要时时审视自己,处处做学生的表率。将“爱、实、严、勤、细”的作风切实落实到处。正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样学生就会潜移默化地不断纠正自己的不良习惯,重塑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重视教学活动中的引导渗透
课堂既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也是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主战场。“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班主任可以利用每周主题班会、校园文化艺术节、秋季运动会等活动。各种实践活动在老师的精心设计指导下,集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可操作性为一体,既深化了课内知识,又锻炼了各种能力。各学科教师都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有目的地渗透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用爱心、恒心、细心去关心他们,潜移默化的感染他们。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教师在活动中注意抓三个环节:以兴趣促实践、以实践促习惯、以成果促习惯。感兴趣学生就会积极去做,在实践过程中暴露若干不良习惯及时给予修正,最后用学生取得的成功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形成良性循环,不断地有效地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
四、制定班级的约束规范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以教育部颁的新《中小学生守则》、《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绳,规范学生言行,增强学生的规范意识《中学生守则》从大处着眼,对学生思想品德和习惯养成提出了基木要求: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则从小处着手,对学生提出了体的操作性较强的要求,二者都体现了对中学生思想品德和日常行为的基本要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它们将对学生养成教育、信念教育、身心教育发挥重要作用。改掉不良习惯,培养好习惯,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循序渐进,找好突破口,要以适当的规章制度加以约束。因此,我便结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守则》,制定出符合本班学生特点的《班级管理细则》。例如,进入楼道、教室不大声说话,晚自习之前必须上交当天的作业,不准在教室里吃东西等等,为让学生接受并记住《班级管理细则》,我把它张贴在墙上,每天有值日班长督察且负责记载等,每周形成班级细则反馈表,在下周的班会课上进行及时总结。就这样,我在班级管理工作做到了细节化,学生也通过这些细微之处管理,逐步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五、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养成教育要做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学校要将学校校训、培养目标、中学生行为规范等内容写在宣传栏上,时时警示学生;组建校园广播站,开辟校园新闻,学生生活,好人好事,语文沙龙等专向播音,使学生道德品质和思想情操方面受到感激和熏陶,使学生对自身行为进行自我监督和约束。利用团队活动、周会、主题班会等活动形式,组织学生开展各种专题演讲会、讨论会、辩论会,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加大自我教育力度,矫正其不良行为习惯。还可以利用每周星期一的升旗仪式,晨会对学生进行全方面的说理教育,使学生行为习惯始终不脱离学校要求。在早操、课间操上找到突破口,加强学生的纪律教育。
要使学生各方面都得到健康发展,培养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单靠学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家庭和社会诸方面的配合,才能奏效。家庭是儿童最初的生活环境,孩子的生活,接触最多的人是自己的父母。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言行对教育子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家长应尽量做到言行举止不“出格”。学校可以定期召开家长会,及时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并逐步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同时,还要与社会各个部门建立联系,及时反映学生在社会上的各种表现,根据具体情况认真分析,做到学校、家庭、社会的同步性。
总而言之, 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是一项系统而又细致的、塑造灵魂、培养人的社会工程,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的每一种美德或良好的行为习惯都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它需要在教师不断地督促引导,学生在长期不断的努力。作为班主任老师,需要用长远的目光,宽容的态度,科学的方法来培养班集体,让学生逐步养成好习惯,健康成长,进而走向成功。
第二篇: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霍山文峰学校班主任论坛
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尊敬的领导、各位评委、各位同仁:
大家下午好!很荣幸能参加今天下午以“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主题的班主任论坛。班主任工作时间不长,经验也不很多,看法不一定成熟,望各位见谅。下面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如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魏书生先生曾说过: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那么,良好的行为习惯就会影响孩子的一生。众所周知,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通过有效途径、适宜方式方法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养成教育既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又包括良好习惯的训练,以及包括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的培养等等,所以养成教育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同时学生都具有可塑性,学生的习惯也不是一天两天能养成的,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时间需要耐心,更需要方式方法,可以说是一项长期的工程。
一、“无规矩不成方圆”
要把我校“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细则”、“和谐班级”评比细则等,作为主要抓手,要经常学习;同时,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更加细致的班规,并要及时修正;但是我们往往发现:在实际操作中很多学生听不进去,也记不住,甚至很反感。经过反思后我知道了要另辟蹊径,要注重情境教育,即班级中需要表扬的事情、对犯错误的事情都按照细则办事,此时要就事论事,要带大家学习相应的条款,然后在评分上作出奖与惩。
二、开好主题班会,我认为“主题班会”是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手段;经过平常的细心观察和同学的反应情况,拟定一个主题班会,以遏制坏苗头,同时要在班级中树立一定的标准,树立榜样。我在班上一直奉行的标准就是“只要你进步,我们就可以谈任何条件”;还有在班上奉行以“优异成绩为美、以勤劳简朴为美、以模范带头遵守纪律为美”;我想这样长期以往,就能引导大多数学生养成向好的方面发展;前段时间,我在班上布置了以“我要做什么样的学生”为主题的班会,学生以演讲、情景剧、相声、自编歌曲等多种形式表达出他们心目中好学生的形象,然后我也不时时机的对“如何养成良好习惯”做了阐述,树立值得大家学习的标准;同时,会后还布置了以“我心目中的优秀学生是什么样子、我离这个优秀还有多远、如果我不学习,我的未来是什么样”为主题范围的周记;最后收到了较佳的效果。
三、将学习氛围、学习成绩作为主要抓手
如果每个学生都心系学习,学习的主动性很高,都在努力奋斗的话,那么他就没有多余的时间顾及其他事情,比如下课打闹、上课开小差等等,这就无形中遏制了坏习惯的养成。之前,我们班有两个男孩坐在一排,非常要好,上课经常在一起鬼鬼祟祟的,成绩也是一天不如一天。发现这个问题后,我耐心的观察了几天发现,原来其中一位同学上课喜欢睡觉,另外一位同学就专门放哨,由于他们是地下通知,不易发现,持续时间很长;回过头想想,他们成绩下降也在所难免;当把他们进行调位、批评教育后,情况就逐渐好转。
四、善于观察学生
作为班主任,一定要留意观察学生的一言一行,以期选择最好的教育手段,“对症下药”。课堂上、课下抽点时间多细心的观察班上的每个学生,对其不正确的行为习惯或者学习习惯要加以重视,然后选择合适的地方、时间来加以引导。前段时间,我发现我们班的尾部在扩大,甚至优等生上课也无精打采的,这种情形让我很焦急,然后就紧急让全班学生共同商讨这个问题,最终他们是给我提了40多条的意见。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这一问让我明白这个原因来自班主任,是我没有耐心,没有及时的鼓励他们,反而经常打击他们。于是,第二天我就在全班同学面前做了一份1000多字的检讨,并保住要及时改正不良工作作风,严于律己,善待每个学生,特别是后进生。我想,这件事件也给学生证明,老师不是没有错误,但是有错误呢敢于放下架子,敢于纠正。
五、结合初中生心理健康发展特点,了解学生的心理
我们知道,初中生心理还是比较单纯的,只要我们稍作观察、了解,就很容易了解他们的心理。很多坏习惯的养成,具有一定的时间性和心理作用。我认为多和家长沟通,多观察学生平时的生活细节,多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就能很快解决他们的坏毛病。开学初,我做了这样两件事:一是看学生的信息表,二是坚持每天给2个家长打打电话,试图了解每个学生的家里住址、父母工作单位、家庭经济状况、父母平时与孩子的沟通方式等等,做完之后我发现班上的很多问题都能顺理成章的解决了。因此,我认为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仅仅靠我们班主任、老师是不够的,还需要和家庭教育形成合力。
六、以身作则,非常重要;
以身作则,说起来大家都明白,做起来难。中学阶段是孩子价值观、世界观
形成的重要时期,家长和教师成为他们心中的“标准”性人物。比如说,我们板书都“龙飞凤舞”,学生的字也好不到哪去;老师经常讲脏话,学生也肯定不文明;家长经常吃喝玩乐,学生也就不会有多大的学习兴趣;
七、注意方式方法
对待不一样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待同一个学生又要根据不同的事情选择合适的方式;例如班级中出现了极个别学生早恋现象,对于这种事情就必须要弄清楚整个事情,在判断出学生的特点后,有的放矢的进行疏导。我认为在初一阶段不适合在班级中讲解这样的事,更不能大张旗鼓的讲;如果我们没有注意好语言、方式方法,就很容易把不开窍的学生讲开窍,启动了他们这方面的好奇心。
诺贝尔奖获得者、智利诗人米斯特拉尔说:“许多需要的东西我们可以等待/但是学生不能等/他的骨骼正在形成/血液正在生成/心智正在发育/对学生我们不能说明天/他的名字是今天!”那么,我们应从今天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情做起,在生活和学习中培养自己培养学生一个又一个好习惯,让好习惯伴随我们终身,成为我们师生共同走向成功、走向辉煌的一个又一个五彩的阶梯!
第三篇: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发言稿
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很荣幸能参加此次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总结大会!本学期,自学校开展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以来,在师生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班级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对于此次活动,我也感受颇多、受益匪浅。下面,请允许我与大家分享自开展“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以来,我的收获和感想。
有人说:“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这是多么朴素的一句话!但是,仔细品味却发现其间蕴含着智慧。好习惯,益终身!我们不可轻视细节的力量!亲爱的同学们,处于青春期的我们正是塑造性格的关键时期。能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关系着大家的健康成长,关系着大家良好性格的塑造!而养成教育是一种点滴入微的教育,需要日积月累,持之以恒。
那么,有些同学可能会问:老师,如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亲爱的同学们,我觉得我们可以从以下这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作为一个中学生,我觉得我们应该认真学习《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管理规范》。在学校,我们必须明确什么是我们该遵守的,什么是我们不能违反的。在平时,我们应该规范自己的言行,懂文明、讲礼貌、遵纪守法。例如:本学期,我们学校开展了“微笑问好星”的评选活动。每一个同学只要努力地做好自己,表现自己,向大家展现你身上的闪光点,都有机会被评选为班级的“微笑问好星”。我们班的班长,赖俊辉同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学期开学时,在我还没有挑选班干部的时候,他就主动承担起了我们班的卫生管理工作。当早读课的铃声响起时,教室里还是一片乱哄哄的时候,他主动带领大家进行早读,班级里面响起了琅琅书声。路过我们班级的郑老师,不由得赞扬:诶呦,你们班这个男生不错哦!特别是每一次在走廊上遇到他的时候,他都会微笑地向我打招呼,并询问我:老师,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同学们,这样的同学,我不把“微笑问好星”评给他评给谁呢?可是,当第四周班级“微笑问好星”评选,我想推荐他时,他却说班里面还有比他更优秀的同学,他把机会让给了别人。这不由得让我对他竖起了大拇指。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某一个时刻,也可以折射出一个人的人格魅力。
其次,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可以虚心向他人学习。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和不足,因此我们要“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交友要交益友良友,一定要远离损友。“近金者赤,近墨者黑”,洁身自好也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最后,我们要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以此,来警示自己。
当然,在此次活动中,作为班主任的我也收获颇多。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老师,我也要以身作则。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我首先要做到。学生能够做好的,我要做得更好。教育无小事,事事在育人。在学生成长的同时,我也在成长。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路漫漫其修远兮,在教育的路上我会更加努力!谢谢大家!
第四篇:浅谈中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正稿)
浅谈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是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要养成学生的良好习惯,他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可见,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在现代教育中的重要位置。
行为习惯是一个人内在素质尤其是思想品德素质的外在表现,是一种经过反复练习、反复强化、长期积累而养成的定型行为,是一种心理需要。习惯具有相对稳定性和自发性,时间越久,习惯越难改变。因此,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的核心和基础,是中学德育的重要任务。
那么,该养成哪些良好的习惯呢?简单地说,就是要培养学生“做人、做事、学习”的好习惯。“做人”要真诚待人、诚实守信、认真负责、自信自强;“做事”要遵守规则、讲究效益、友善合作、合理消费;“学习”要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学用结合、总结反思。
一个人的学生时代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而学校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主阵地。那么,如何抓好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良好行习惯呢?结合当前的教育实际,建议从以下四方面做起。
一、教师要在养成教育中做到人格育人
有高尚人格魅力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高尚人格的人才。“亲其师,信其道”,做好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关键在教师,教师的人格修养,对学生的成长起着引领和示范作用。当教师的人,一定要讲究
修养,如果一个学校的教师都能为人师表,有良好的品德修养,就会影响学生,带动学生,使整个学校形成一个好校风,这样就有利于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对学生的成长大有益处。如果教师自身不健全、不和谐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试想,如果教师的思想和心理不阳光、习惯用阴冷的眼光看社会,学生怎能做到珍爱生命、热爱生活?教师本身自私自利,学生怎能做到无私奉献、承担责任?教师上班懒懒散散,学生怎能刻苦攻读、专心致志?教师仪表仪容不端庄、衣着不得体,学生怎能仪表端庄、朴素大方?教师备课不认真、授课不精彩,学生怎会兴趣浓厚、勤于钻研?教师上课板书混乱、潦草、甚至还有错别字,学生的书写又怎能工整规范?教师知识阅历浅显,举止粗俗,学生的素质怎能全面提高?教师做事没计划、不守规矩、工作拖拉,学生又怎能知行统一,严于律已、创先争优?教师在校园内随意吞云吐雾,学生又怎能拒绝烟害、从我做起?“有渚己而后求渚人,无渚己而后非渚人。”说明只有自己做到的,才能够要求别人做到;自己没有这样的缺点,才有资格批评别人的缺点。教师只有自己在品德上诚实守信、善于思考,在习惯上勤俭节约、乐于学习、遵规守纪,才能成为一个具有高尚人格的人,才能时时处处成为学业生的表率。在养成教育中,教师要“言教”更要“身教”。“身教”就是以身作则,教师自己作出榜样来,让学生自动仿效,收到的效果要比光凭口说真切得多。所以,教师要时时审视自己,处处做学生的表率。将“爱、实、严、勤、细”的作风切实落实到处。正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样学生就会潜移默化地不断纠正自己的不良习惯,重塑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养成教育要在教学活动中引导渗透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尤其是良好学习习惯的主要场所。学习是需要付出艰苦劳动的,只有具备明确的学习目标、端正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更好地促进学习。名师的成功之处不是体现在怎么传授知识给学生,而是体现在怎么教学生会学,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即“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于以渔”。知识是无穷无尽的,无论是谁,都要不断学习,活到老,学到老,学习一辈子。咱们当教师的要“授之以渔”,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爱阅读、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使他们能够自己学,自己学业一辈子,终身受益。例如,培养学生按计划学习的习惯,可采用从年开始,向月、周、日细化的方法。计划可概括,月、周、日计划要详细,日计划和每天的执行是关键,当天最重要的学习内容,要在前一天做好计划,按内容主次缓急排序;培养学生常规学习习惯,可以从如何预习,如何听课,如何做笔记,如何复习,如何练习,如何反思等环节加以指导;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刨根问底学习习惯,在指导学生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教师不妨每天给学生提一两个“为什么”的问题,让学生动脑筋去思考,想出合理的答案。此外,还要指导学生养成勤查阅工具书和资料及善于请教的习惯,要特别注意引导他们知变、求变、善变、追求卓越,不断创新,争创一流。教师不仅要授予学生各科知识,更重要的是启发学生的智慧,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自己真心乐意地去求真、崇善、爱美。因为“一辈子坚持自学的人就是一辈子自强不息的人”。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和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给
学生树榜样、找差距、比进步,使学生逐步养成各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养成教育的训练要有针对性
结合中学生的实际,培养学生自主训练能力,要注意把激发兴趣与严格训练相结合,明确要求与具体指导相结合,检查评比与自我评价相结合,纪律约束与自我要求相结合,积极疏导与反复强化相结合。训练内容的制定要“小、近、实、细”,切忌“大而空泛”。“细节决定成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注意细节。因为一个人要做成一件大事,不是从大到小,从远到近,而应相反,要从小到大,从近到远,每一个大事业都是由许许多多小事业构成的,做不好小事的人必定做不了大事业。因此,教师要教育学生克服志大才疏、眼高手低、好高骛远的错误想法,指导学生从日常学习生活中的“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做好每一项作业,学好每一门技术,完成每一项劳动任务,遵守学校的每一项规定,明礼诚信,言谈举止文明”等细节方面做起,养成认真做好每一件小事的习惯。而且要持之以恒,不能搞突击,使学生逐步养成如果不按照“做人、做事、学习”的好习惯的要求去做,就会觉得不舒服的习惯。这样,才是习惯成自然,养成教育才会收到切实的教育效果。
四、要营造养成教育的良好育人环境
养成教育要做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学校无小事,处处都育人。严肃认真又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活动固然对养成学生良好习惯具有重要作用,但毕竟学生大量的时间是在课外。为了使中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我们要使学校一景一物、一草一木都发挥出育人的作
用,让学生时刻处在养成良好学习、生活、交往习惯的氛围中。
学校要努力营造养成教育的环境,将养成教育训练渗透在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比如,学校教职工要人人都做养成教育的指导者、监督者、参与者,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实际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工作和生活中要为人师表、以身示范;学校要注重创设学生自主管理的氛围和空间,把养成教育的内容和要求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图文并茂地融汇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营造出浓厚的养成教育氛围。
家庭教育是养成教育的关键,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影响巨大,是形成学生健康人格的基础。家庭教育要培养学生有孝心、爱心、责任心,养成勤劳节俭、讲究卫生等良好习惯。日本教育学家说,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可见,家庭教育在养成学生良好习惯的过程中是多么重要。要教育好孩子,不是靠学历、不靠社会地位,靠的是父母健康高尚的人格,靠的是父母良好的教育素质。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只有父母以身作则,孩子才能学好。父母做的比说的更重要,因为孩子是看着父母长大的,是观察性学习。如某市一间重点中学的一个初中生,父亲是个私企老板,家境极好。儿子大把大把地花钱,无心向学,老去泡网吧,打游戏,与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鬼混。教师找他谈话,他不屑地说:“我这算什么,我老爸还到处嫖女人呢。”是不是啊!这是模仿,孩子是在模仿、观察中长大的,所以说父母要用自身的好习惯去影响孩子,用自身的健康人格去培养孩子的健康人格。如果所有家庭的父母都能做到这样,那么就可以避免“我爸是李刚”之类事件的发生。
搞好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最大的困难在于学生的父母、甚至爷爷、奶奶,也包括老师,因为他们本身就有不良习惯。因此,学校要利用开家长会、请专家到校演讲、宣传(师生、家长共同参加)等形式,矫正老师、家长们的不良习惯,提高教师和父母的教育素质。另外,全社会各机关单位、学校、家庭、社会团体都应开展文明教育,形成一个处处讲文明的社会环境。中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要做到全社会齐抓共管,共同给力,教育效果才能得到保证、巩固。
习惯决定命运!好习惯使学生终身受益,帮助他们成功;坏习惯使他们走向失败。因此,重视培养中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之成为具有高尚人格的高素质建设型人才,每一位教师都应义无反顾,竭尽全力!
论文题目:浅谈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作者姓名:作者单位:职 务:
劳木旺
化州市第四中学 教 师
第五篇:浅谈班级管理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浅谈班级管理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论文关键词】 班级管理 中学生 行为习惯 养成教育
【论文摘要】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最棘手的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问题,特别是新生,当务之急是狠抓习惯养成教育,它是班级教育能否顺利进行的基石。它的成功与否体现教育的成功与否。为此,我校试图通过知行结合,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并巩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一个人良好习惯的养成,从某种角度来说,比获得知识更重要。记得叶圣陶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校园坐度过,学校这个环境对他们的影响是非常大。为此,我校非常重视在新生入学前的教育。学校安排老师让学生学习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手册,安排学生看有关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相关视频,在校本课程里也安排学生学习文明礼仪等课程。还定期给不同年级的学生开校会,让学生体会到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班集体是学生活的基本单位,良好的班风的班集体,能带给学生多方面的正面教育,防止各种不利因素的滋生,对于学生的全方面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美国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说:“习惯能够成就一个人,也能够摧毁一个人。”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曾语重心长地说:“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亏,想改也不容易了。”可见,加强对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是多么的重要。
一、用制度规范学生行为,用制度引导学生行动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以教育部颁的新《中小学生守则》、《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则,规范学生言行,增强学生的规范意识《守则》从大处着眼,对学生思想品德和习惯养成提出了基本要求:而《规范》则从小处着手,对学生提出了体的操作性较强的要求,二者都体现了对中学生思想品德和日常行为的基本要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它们将对学生养成教育、信念教育、身心教育发挥重要作用。为此,我校在开学初先对新生开设一系列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的相关课程,增强学生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意识。在班上,由班主任跟学生学习《守则》和《规范》,并由学生组织有关班级活动。
二、重视道德践行,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
有人问一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您认为是最主要的东西呢?”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说:“是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些什么呢?”学者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把东西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周围的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这个故事让我们想起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的话:“好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地增长。而坏习惯是道德上无法偿清的债务,这种债务能以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人。”道德行为习惯是与一定的道德需要、道德倾向联系的自动化的行为动作,它是一个人由不经常的道德行为转化为道德品质的关键因素。因此重视学生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对提高他们的综合道德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平时教育学生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三、尊重和信任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著名教育家别林斯基说过,教育的目的是“人道”。当代教育改革中,就是要求我们把学生当作教育的主体而非社会工具来进行培养,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尊重和信任学生,想学生所想。
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就是通过倾注在对学生的热爱上。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要求教师在育人过程中要了解学生、关心学生、信任学生、关爱学生。
班主任的日常工作再繁琐,也要经常和学生沟通、交流。很多同学在过后都觉得通过参与,自己是这个班的一份子,或者说是班级真正的主人。此后的班级管理中,我经常以此例告诫自己,注意与学生交谈时的用词,随时分析学生的行为动态及学生的心理变化情况。经过不断的沟通和交流。我从上个学期都计划好每天找几个学生谈话,及时表扬他们的优点,及时提出他们的缺点并要求其及时改正。多表扬行为表现比较好的同学。比如:有次吴湛威同学在擦完黑板后就顺手把抹布折得整整齐齐的,后来我及时表扬了他,后来我发现其他同学都仿照他,把讲台收拾得干干净净的。经过这段时间的实践,多数学生与入学时比较积极性提高了,团体意识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提高了,各方面都发生的良好的发展势头。
四、重视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自我教育能力的增强。是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有力保障。要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就要以学生为本,体现新德育论的“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情境为中心”,转变德育教育观念,完善德育方法,改变德育途径。我校这些方面入手: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一是让学生通过参加区、校、级组、班级组织的多种多样的活动受到教育。好玩,爱动是孩予的天性,在活动中引导他们自我教育。各班开展演讲式、演戏式、辩论式、调查报告式的主题班会,让学生在创设的情景中、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验到受教育的乐趣,在德育事件中形成道德规范,提高思想素质,丰富人生阅历。在生活中,老师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尊重学生,让学生在生活中真正展现自我、完善自我,逐渐健全自己的人格。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达到对学生进行我教育的目的。如高二(5)班开展的《文明礼仪伴我成长》主题班会,学生自己排演小品和自行组织节目,最后让学生们“讲讲自己文明礼仪上上的丑事”,大部分同学都勇于献丑,并能认识到自己错在何处,思考今后该怎么做。又如初二(3)班的“感恩父母”主题活动班会,通过开展分组讨论如何孝敬父母,培养了同学的孝心和爱心,增强了学生热爱父母和体谅父母感恩父母的情怀。
五、注重细节,遵守习惯养成规律,循序渐进的改变学生的不良习惯 “细节决定成败”,对学生进行行为养成教育,要求我们要时刻关注学生的行为举止,从小处着手,不要轻易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作为班主任,我在工作实际过程中也带着耐心和细心,不怕苦、不怕累,认真细致地观察班上每一位学生,“察其言,观其行”,对学生言谈举止、社会交往、遵规守纪情况、完成作业情况等等,从中不断发现学生的优点和不足作为教育学生的切入口。一方面,努力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进行表扬和赞美,尽力为学生提供发挥自己特长的平台,让每个学生健康成长;另一方面,要防微杜渐,发现学生的错误和坏习惯,及时加强教育和引导,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自我以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由于每个人生活的客观环境和家庭条件、以及父母的教育不同等原因,在我们身上,避免不了存在一些根深蒂固的坏习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好习惯不是短时间内形成的,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养成,甚至我们自己都没有注意到它的存在,但是却它们时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六、多认可学生、赞美学生,能促进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陶行知老先生用四块糖教育了学生,改变了学生。我们也试着用四块糖的方法教育学生,学生毕竟是学生,他们需要老师、家长的认同、赞美,他们更需要榜样,示范力量的引领,这样养成教育才会持久稳定地深化下去。一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天就能养成的,必须反复抓、抓反复,尤其是那些自控能力较差的学生就更要反复教育。运动健儿通过反复重复一个动作,能拿金牌,我想我们的差生通过反复教育也能变得优秀。只要教师善用激励机制,多鼓励,多用正面事例引导,将会促进他更加努力,因为老师的一丁点认同、赞美,学生都会认为是一种骄傲、一种荣耀。为此,学校及班级制定了《文明班级评比细则》、《文明寝室评比细则》、《课堂之星评比细则》、《 学习进步之星细则》,采用月评选制,在校会中公布,对文明班颁发流动红旗。竞争这些荣誉的过程,就是自我反思,自我发展,自我教育的过程。通过一年来的自我督促教育,校园环境变化很大,垃圾不再流浪,语言不再难听,礼貌用语也经常在校园回绕,学生们也已经有了自己初步的人生目标。
总之,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是养成教育的归宿点,是养成教育的升华。他人教育,不如自我教育。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不教。在育人过程中,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到教育常规管理中来,让学生自助管理、自我管理,班主任就能从繁锁的常规事务中解脱出来,而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增强了,自我教育的机会增多,行为习惯的养成就有了保障,校园环境就有了根本性的改变。因此,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改变了自我,改变了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