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南通市沿海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
南通市沿海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
蔡鹏伟
地信121 摘要:通过分析南通沿海开发过程中面临的环境压力和目前存在的不足,结合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目标,从环境保护角度探讨南通市的沿海开发战略问题。为促使南通港在新形势下更好更快地发展,通过研究南通港发展现状,提出南通港发展建议:加快发展沿海港区,实现江海联动;调整临港工业布局,实现可持续发展;超前规划,实现港与城和谐发展;加强区域合作,实现错位发展。建立具有经济竞争优势的特色海洋产业。关键词:南通市;沿海开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战略;可持续发展
江苏省南通市地处我国沿江沿海“T”型生产力布局主轴线的交汇区域,是江苏沿海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江海岸线 372 km,其中最具优势和特色的是两大资源:一是滩涂和辐射沙洲;二是港航资源。滨江临海的区位优势独特且突出。近年来,《南通市沿江开发江海联动总体规划纲要》、《南通市沿海开发规划》、《南通港总体规划》和《南通市“十一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等总规划和分类规划先后编制,对江海岸线的利用与后延陆域的布局进行刚性约束和控制,统筹港口、园区、产业、城镇建设[1]。但与沿海其它地区相比,南通海洋经济的发展速度偏慢,导致江苏海洋经济在全国的排位后移、地位下降。并且临海生态环境破坏较为严重。究其原因,南通海洋经济的发展重点不明确、产业特色不明显不能不说是重要因素。
1、南通优越的港口特色发展环境
1.1 南通港现状
南通港历史悠久,自1904年建成首座沿江码头后,开始成为服务于地方物资交往的重要口岸。南通港包括如皋、天生、南通、任港、狼山、富民、江海、通海、启海等9个沿江港区和吕
四、洋口2个沿海港区。狼山港区是主要的综合性港区,以大宗散货、集装箱以及散杂货等公共货物运输为主;南通港区是客、货运兼顾的公用港区;江海港区是以油品、液体化工品运输为主的公用港区,兼为南通经济开发区服务;如皋、任港、天生、富民、启海等港区主要依托后方电力、冶金、石化、造船等临港产业,以能源、通用件杂、化工品等工业原材料和产成品运输为主。
南通沿海开发的总体目标是把沿海地区建设成江苏省乃至长三角地区综合竞争力优、集聚辐射 力强、功能配套全、生态环境好、发展潜力大的地区。
1.2 建港条件优越
洋口港港池天然水深20—30米,深水区面积超过 10平方公里,由大洪、烂沙洋以及黄沙洋形成的两条潮汐通道直通外海,航道顺直稳定,水深在 17米以上(其中黄沙洋水道的最大水深达27米),可建 10—20万吨级深水泊位。港池和航道两侧分别有火星沙、太阳沙以及河豚沙、蒋家沙掩护,风浪小,无须另筑防浪设施。港池和主航道内侧的西太阳沙稳固坚实,10米以上沙洲面积有11.61平方公里,经低成本围造即可建成用作港区作业、仓储、中转的人工岛,大幅度降低中转运输成本。如此优越的建港条件,江苏沿海仅此一处,全国也仅宁波港可与之相媲美。吕四港由小庙洪连通外海,航道水深9米以上,超过连云港(7米),北侧有腰沙掩护,可建5—10万吨级泊位,建港条件也相当好。
1.3“大上海经济圈”已经形成
早在1960年,以上海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便被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列为世界六大城市带之一。目前该地区有15个城市、13个地区、99610平方千米,7404.71人口万,特大型中心城市6个(上海、杭州、南京、苏州、无锡、宁波)[2]。“大上海经济圈” 已经突破了行政区划,形成了一个经济体,城市连成一片,直接参与国际竞争。这为南通港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城市群资源条件。
1.4 生态系独特,生物资源丰富
海涂、沙脊沙洲及长江口北支江涂、沙岛,构成南通沿海范围广阔的滨海湿地和潮间带湿地。这一湿地地处亚热带向温带过渡区域,滩面及底质多为粉沙淤泥,南缘有长江入海,带来大量有机质,形成南淡 北咸的复杂海水分布,生物品种丰富多样,生态构成别具特色。调查显示,江苏海域浮游动物共有98种,以辐射沙洲中部(33。N)为界分为南北两区,地处南区的南通海区资源量最为丰富,I:l~:lt区的盐城、连云港海区平均高出1-2倍。江苏海域共有潮间带动物198种,底栖动物183种,鱼类 150种,头足类10多种,南通海区多有分布,有的种类具有明显优势,形成南通海区的生物资源特色。最为突出的是滩涂贝类资源蕴藏量极为丰富,在全省滩涂14万多吨的资源量当中,南通海区占有8万多吨,其中尤以江苏最重要的经济贝类文蛤最具特色,不仅资源量最大,品质也最好,其余如四角蛤:青蛤、毛蚶等重要经济贝类也有一定优势。此外,江苏4大渔场中3大渔场(长江口、吕
四、大沙)在该海域,因而鱼类资源非常丰富,代表性经济鱼类主要有银鲳、灰鲳、黄鲫、鳓鱼、蓝点马鲛、大黄鱼、小黄鱼等,多年来海洋捕捞产量占全省一半左右。大型经济蟹类三疣梭子蟹也数吕四渔场的生物量全省最大。独特的生态系统、丰富的生物资源,为南通海洋水产业的发展奠定了极好的基础。
1.5港口建设与产业发展
着力构建结构合理、功能互补、便捷高效的现 代化港口体系,形成多组式江海港群分布格局,建成以原材料、能源等大宗散货中转和集装箱运输为 主的国家主要港口、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重要组合强港。大力开发洋口港,加快开发吕四港,积极推 进冷家沙海域的研究与开发,发挥江港的海港功能,完善港口综合服务功能。
在沿海沿江规划建设高水平的加工制造体系,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和国际知名品 牌,打造长三角北翼先进制造业走廊,沿海重点发展石化、能源、冶金产业,沿江重点发展船舶、机械、电子新材料和轻工食品等产业。
2、生态环境现状与环境压力分析 2.1环境质量现状
2.1.1水环境质量
统计显示,南通沿海年工业废水排放量有1.3亿多吨,虽排放达标率高达100%,但实际情况远没有如此乐观。南通市主要排海河流水质近年来呈逐年恶化趋势,排海的污染物质也相应呈逐年增加趋势。据 《南通日报》 报道,南通两条纵贯东西的主要入海河流通吕运河通启运河虽经治理,污染仍十分严重。通吕运河水质仅达四类标准,有的河段河水已经发臭,有的河面泛着白沫,即将入海的吕四段河面一 片橙黄。通启运河的总体水质为劣五类,大部分河段的基本功能已丧失殆尽。2.1.2南通大气污染现状
近年来,随着城市工业的发展,大气污染日益严重,空气质量进一步恶化。江苏省环保厅江苏省环境监测站对南通地区进行监测,监测表明南通的首要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PM10)。并且2008 年南通市降水中,阴离子中含量最高的 是硫酸根离子,其次是硝酸根离子,阳离子中含量 最高的是铵离子和钙离子。从降水主要化学组分情况来看,降水中硫酸根离子浓度均值大于硝酸根离子浓度均值,二氧化硫仍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2.1.3南通土壤污染现状
南通市土壤中残留多环芳径和有机氯农药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主要因为农民种地过程中进行农药除虫除草等行为。并且农药的使用还使南通地区的水质造成污染。且南通土地污染分布相对集中,主要由于化工产业中产生的“工业三废”导致重金属富集。2.1.4 生态环境
启东长江口(北支)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是江苏省第一个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也是全国为数不 多的咸淡水河口湿地,对于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和珍 稀野生生物,维持长江水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 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沿海滩涂地处亚热带向温带过 渡区域,总面积达 200 km2。近海海域分布有海门蛎 岈山牡蛎礁 1 个海洋特别保护区,37 个养殖区,11 个增殖区;有 190 种近海浮游植物、98 种近海浮游 动物、150 种鱼类。长江口北支海域分布有重要的 渔业水域,其中吕四渔场为我国四大渔场之一,是 大、小黄鱼、鲳鱼等重要经济鱼类的产卵场、索饵场 和洄游通道[3]。2.1.5海洋环境质量
2008 年,南通市入海河口水域水质类别处于 Ⅲ~Ⅳ类之间,主要污染物为总磷(TP)、5 日生化需氧量(BOD5)、高锰酸盐指数(MO4-)等。吕四渔场、启东贝类增养殖区、如东紫菜增养殖区3个重点海水增养殖区水质状况良好,养殖区水体中主要受氮、磷污染。8月在南通外海海域、南通吕四港外曾发现赤潮。近年来,南通沿海贝体等海洋生物受到铅、镉等重金属及砷、滴滴涕的污染,蛎蚜山海洋特别保 护区水质受到无机氮的污染[4-5]。
2.2 导致环境污染现状的原因
2.2.1环境基础设施仍显薄弱 南通的优越气候,适宜种植各类农作物。这过程中避免不了使用各种农药,但由于农民环境保护意识薄弱,往往会将各类农药产生的废弃物随处丢弃,导致土壤和水质污染。并且由于南通正处于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阶段,污染物排放量较大的矛盾在短期内难以从根本上解决。现有污水处理规模不能满足处理需求,配套污水收集管网建设不到位,严重制约处理能力的发挥。现有17座集中式污水处理厂中有6家尾水超标,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集中供热设施建设滞后,重点大气污染源治理力度不够,严重影响区域环境质量的改善。2.2.2产业结构不合理
南通部分地区现有产业结构比重不尽合理,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较低,产业链体系尚不完善。化工、印染、电镀等产业布局趋同现象严重,资源环境利用同质化,结构性、区域性、流域性污染问题较为突出,进一步调轻、调高、调优产业结构任务艰巨。2.2.3 生态服务功能有所退化
由于开发活动的加强,排污量的上升,南通滨江临海地区生物多样性呈下降趋势。渔业过度捕捞导致吕四和长江口两大渔场的鱼类资源数量锐减、品质下降。长江河口区浮游生物的物种数量大幅减少,海洋生物群落结构趋于简单。长江和滨海岸线开发速度加快,滩涂湿地面积逐年减少,湿地鸟类数量与种类也不断下降。2004 年以来,南通境内海域相继发生大面积贝类死亡和紫菜烂苗事件,导致南通两大海水养殖品种文蛤和紫菜遭受重大损失[5]。
2.3 面临的环境压力
2.3.1 发展与保护矛盾突出
南通沿海地区自然保护区、海洋特别保护区、滩涂湿地、产卵场、索饵场等重要生态功能区密集。滩涂围垦、港口及其临港产业建设不仅使大量滩涂湿地功能丧失,影响滩涂的生物多样性,而且占用近海滩涂养殖区和重要渔业水域,与海洋功能区划存在一定冲突。港口开发、航道建设涉及占用或穿越海洋特别保护区、产卵场、索饵场、洄游通道等。如何协调好发展与保护之间的矛盾,确保沿海地区的生态安全是首要问题。2.3.2 经济快速增长加重污染物减排压力
与苏南等发达地区相比,南通现有污染物总量基数较低。随着南通沿海开发进程的不断推进,石油化工、电力能源、冶金建材等产业将得到长足发展,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将大幅增加,难以满足国家未来节能减排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要求。
3、南通沿海开发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发展南通的特色海洋经济产业群,不仅要充分全面地开发利用南通特有的优势海洋资源,改变资源的闲置浪费状况,而且要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这些资源,确保南通特色海洋经济稳健地可持续发展。为此,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努力:
3.1打好南通特色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基础
南通四大特色海洋产业群的发展都离不开良好的海洋生态环境,尤其是滩涂与辐射沙洲养殖产业、滨海旅游产业群对海洋生态环境更有着较高的要求。为营造良好的海洋生态环境基础,一是要努力减少污染物排海数量。对南通海域构成污染威胁的污染源主要有工业和生活污水、农业生产污水(包括农药、化肥的流失)。
3.2滩涂湿地保护
从维护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利益出发,坚持保护优先的原则,认真履行《湿地公约》,建立湿地管理 信息系统,建立湿地保护示范基地。建立长江口北支湿地、沿海滩涂湿地、沿江滩涂湿地等湿地生态功能保护区,加强里下河内陆湿地以及潮间带、潮 下带湿地的保护,严格控制开发占用自然湿地。坚持集约高效、科学布局、综合开发、开发与保 护并重的导向,充分考虑沿海滩涂演变规律和生态 服务功能,科学论证滩涂围垦对泥沙冲淤、海岸演 变、岸滩稳定的影响,分析论证滩涂围垦对生物多 样性保护和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依法、科学确定滩涂围垦的范围、时序和规模。积极探索高效、节约的滩涂资源利用模式,以综合开发为导向,优先用 于发展现代农业、耕地占补平衡和生态保护与建设,适度用于临港产业发展。[6] 3.3海洋渔业资源保护与生态修复
在通吕运河、通启运河、栟茶运河等主要入海 河口种植海底及潮间带植物,利用入海河口湿地的 净化功能,吸收降解污染物,并逐步恢复和重构海 岸带生态系统。根据近海资源的种类、资源量和资源补充水平,制定合理的养护措施和利用强度。对吕四渔场、长江口等重点海域、临港产业区以及滩涂围垦、航 道、港口码头附近海域等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建立南通国家级紫菜、文蛤等水产种质库,建设多功能 人工鱼礁群,开展主要经济生物资源种群恢复与增殖,实施大规模人工增殖放流,保护近海和长江口鱼、虾、蟹、贝等产卵场、索饵场及洄游通道。
3.4发展港口服务业,调整第三产业布局
加强海洋功能区划对投资项目的统筹和引导,优化新增投资计划项目用海的优化布局,优先保障重大工程项目的用海需求;科学、合理地优化调整海洋功能区划,为科学用海提供依据。发展港口服务业,调整第三产业布局港口装卸运输直接促进了船货代理、外供外理、查验服务、通讯导航、船检航修、打捞救助、餐饮娱乐等港口服务业的发展,带动了金融保险、邮电通讯、信息咨询、旅游度假等行业的繁荣,加快了外贸、外资、外经和服务贸易的发展,特别是临港商贸市场和物流中心的发展,将发挥港口对外对内两个扇面的辐射作用,促进港口商贸的发展,推动南通市贸易发展。此外,港口服务业的发展还将带动中三产服务业比例的提高,将使城市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发生变化,并为工业结构调整中多余劳动力提供新的就业岗位,同时也为港口大发展提供支撑和保证。
3.5依托港口优势,发展港口工业,调整工业布局
以港兴工,着力发展临港工业带,这是发展港口经济的关键,也是调整南通工业结构的重点。港口工业规划要与港口总体发展规划相衔接,与城市发展相结合,重点发展出口导向型和大运量大用水量工业门类,大力培育石化、电力、船舶、冶金、建材、新型材料和粮油食品等港口支柱产业,推动全市工业结构调整。抓好风力发电和液化天然气发电,建设船舶配套产业,抓好造纸、钢铁、PVC、钛白粉等大运量建材项目和 ABS,POM等新型材料项目,使南通成为我国最大的精细化工基地、重要的电力基地、先进的船舶修造基地、一流的新材料基地和新兴的石油化工基地。、结论与建议
南通洋口港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分析洋口港的发展环境和周边港口的发展态势以及洋口港的发展优势,争取在长江三角洲港口群中占有一席之地,并逐步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综合港口。并在建设过程中,针对南通沿海开发过程中面临的环境压力和目前存在的不足,今后南通市沿海开发应根据区域发展定位、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以改善环境质量、保障区域生态安全为根本,重点实施生态空间管制、生态保护、污染防治和环境管理,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南通沿海开发构筑生态屏障和环保支撑,以促进江苏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
[1] 季建林.南通沿海开发若干问题研究[J].江海纵横,2009,(5):4-8.[2]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1[M].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3] 黄夏银,李 冰,周家艳,等.江苏沿海地区生态环境脆弱 性分析[J].环境科技,2009,22(5):53-56.[4] 张卫兵,王成钢,周 颖,等.南通沿岸贝类体内重金属含 量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3,19(12):1 490-1 491.[5] 简慧兰.关于南通生态海洋建设的思考[J].海洋开发与管 理,2009,26(8):37-40.[6] 江苏省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报告)[ z ].北京:海洋出版社.1986.
第二篇: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和谐社会
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和谐民勤的调查报告
电大武威分校2007级行政管理本科朱世宇071100088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文化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认识到生态和谐是人类一切活动的首要条件和行动准则,民勤生态变迁的主要因素有气候、水文及人类经济活动,致使植被生态条件恶化,湖泊干涸,绿洲缩小,土地沙化严重,保护民勤生态环境迫在眉捷。
今年暑假我参加了“石羊河流域科考”社会实践小分队,对石羊河流域中、下游的生态环境和综合治理、特别是针对中央和省上对民勤进行生态移民问题、民勤防止沙漠化危机、民勤扶贫状况调查、民勤可持续发展问题及节水型社会建设等课题进行科学考察和调研。通过对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广泛调研,力争写出一定水平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努力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我们不辞辛苦奔赴民勤县红崖山水库、民勤治沙已经站、民勤沙产业开发示范基地、民勤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民勤大风沙口勤峰滩、石羊河林业总场、石羊河流域终端、受沙漠化最严重的民勤湖区四乡镇(西渠镇、红沙梁乡、东湖镇、收成乡)等地进行了为期十天的实地考察。
一、生态环境的现状
民勤县位于河西走廊东端,石羊河流域下游,南接武威市,西南毗邻金昌,东、西、北三面被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所包围。全县有30万人口,总面积1.6万平方公里。其中绿洲面积仅占9%,属温带大陆性极干旱气候区。年均降水量只有110毫米,而蒸发量却高达2644毫米。
自古以来民勤就有“十地九沙、非灌不植”之称。干旱缺水,风沙多是该县的基本县情。近年来民勤上游来水逐年减少,地下水资源又严重超采,大片植被因缺水而枯死,柴湾因干旱而萎缩,自然条件急剧逆转,大风天气明显增多,沙尘暴接连不断,土地荒漠化的程度越来越严峻,沙尘暴造成的灾害触目惊心。因此,对治理沙患,改善生态环境值得深思。石羊河流域来水越来越少,加之大量超采地下水,致使水资源锐减。而且,地下水矿化度增大,水质越来越差,这种情况由湖区逐渐向坝区扩展。另外,地下水位的下降又导致森林草场退化、枯死,从而形成的耕地被沙化,盐碱地逐年增加的局面。再者,气候干旱少雨,沙患频发使农业生产自然风险年甚一年,严酷的自然环境严重地制约着民勤经济和社会的长足发展。面对现实民勤向何处去,已成为各级领导关心和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关注的焦点,成为一个现实而紧迫的问题。治理生态环境,发展节水农业成为民勤绿洲生存的必由之路和民勤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原因
(一)水资源危机逐年加剧,造成生态环境恶化。
民勤历史上水草丰美、可耕可渔,有“柳林粮仓”之美誉。上世纪五十年代,石羊河入境径流量年均5.42亿立方米,可供灌溉全县所有耕地。之后数十年间,由于上游灌区人口增加,耕地扩大,拦坝蓄水,打井提水,过度开发利用地表地下水资源,导致石羊河下游来水迅速递减。六十年代入境流量年均4.44亿立方米,七十年代
3.17亿立方米左右,八十年代2.28亿立方米,至九十年代锐减为年均1.3亿立方米左右,四十年间均递减千万方以上。
(二)大量超采地下水,地表水供给不足,地下水质急剧恶化。
全县浅层水质矿化度每年升高0.2~0.35克/升;深层水矿化度年均升高0.24克/升。湖区及泉山部分地区由于浅层水质恶化已不能用于灌溉,更为严重的是人畜饮水发生困难。到目前为止,全县发生人畜饮水困难的范围已涉及到17个乡镇,166个村,14万人,18万头牲畜。有些地方的群众吃水只能到几公里以外的地方拉运,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影响了生产和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
水资源的危机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日趋恶化,维护绿洲存在的沙生植物枯萎死亡,防风固沙林急剧衰败,存在的是一些残林败地。原有覆盖度在40%的190万亩红柳、白刺灌丛带现已消失90万亩,存在的100万亩,已有54万亩退化,19.5万亩沙化。导致野生动植物资源减少,造成风沙肆虐,沙尘暴频繁,土地沙化,形成干旱化、沙漠化、盐碱化。可见水资源的短缺,是造成我县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
(三)过度垦荒、采伐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民勤县荒山和沙漠面积达90%以上。随着人口的增长,人地矛盾日益尖锐,导致了部分村社向沙漠腹地进行大规模的开荒、种地及滥牧和过度樵采。90年代初期,受“黑瓜籽热”的冲击,风沙沿线的村社群众,不顾政府三令五申禁止开荒的决定,在封禁区、半封禁区内乱开荒、乱打井,大量开垦荒地,截止目前,全县共开垦荒地百余万亩,但受水、热、肥等自然条件限制,荒地一般单产不高且不稳定,而人口的增长,各家庭经济收入的攀比,又迫使人们不得不借助再扩大垦荒地或进行掠夺式经营。追求总产的提高来满足其日益增长的“食欲”、“钱欲”的需要,大量尚好的草原、植被被开垦破坏,地表覆盖被减少、风蚀加剧,加快了沙漠化进程。但扩大开垦面积只给少数农户带来了一时的效益,而大多数的垦荒者并没有得到预想的效果。相反,却陷入越薄收、越广种,越广种、越薄收的恶性循环之中。这实质上降低了扩大耕地面积的正面作用,更加重了恶性循环的发展。
“风起沙石飞,埋庄又压田,沙流逼人走,灾害年年有”是反映旧社会的民勤,可是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部分乡(镇)、村、社干部群众为了从荒地中牟取暴利,置人造防护林、天然植被、草原柴湾而不顾,大量采伐,大量开垦,使该县本来就少得可怜的天然植被、人造防护林遭到严重破坏。到目前为止,该县被采伐破坏的沙枣树林、红柳3万余亩,梭梭1.5万亩,被破坏的柴湾高达15万亩。土地失去其抗风蚀的天然屏障,导致了生态环境恶化。
(四)弃耕摞荒,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垦荒者绝大多数是自发性的,没有经过国家土地部门、林业部门的规划和批准,也就没有列入国家已耕土地和种植计划之中。这样以来乱垦乱开现象严重,而耕种者本身就是进行掠夺式生产,不注意保养土地的再生产潜力,使原本肥沃的土地贫脊化、沙漠化、盐碱化。加之绝大多数垦荒者带有盲目性,什么地方土地好、什么地方土质不好任其选择。若土质好,具有可耕性,也就可赚利保本,若土质不好或遇到纯沙化、纯胶土、盐碱高含地块,便猴子扳包谷,开一块丢一块。由于盲目乱垦、乱开荒地,大量荒地弃耕,造成大面积土地盐碱化、沙漠化,导致了生态环境恶化。
三、善生态环境的措施
面对民勤脆弱的生态环境,我们感到了百年忧患。为了绿洲的生存发展,为了造福子孙后代,让我们做出正确的抉择: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维护绿洲生存发展。在西部大开发的建设进程中,党中央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这更加鼓舞了我们改善生态环境的信心和决心。我们应立即行动起来,积极响应党中央“治沙止漠、刻不容缓”的号召,抢抓这千载难逢的好机遇,再造山川秀美的新民勤。
(一)挑战干旱、发展节水农业。
虽然该县有被赞誉为“沙漠明珠”的红崖山水库,但缺水问题仍是制约全县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我们要坚持“内节外调、节调并重、以节为主”的方针,积极呼吁上级政府尽快建立统管统配石羊河水资源的管理机构,以期合理分配更多的上游来水。虽然我们几经努力,耗费巨资建成了“景电二期延伸工程”。但实践证明,引来的黄河之水,相对于久盼甘霖的广阔土地,不仅是“杯水车薪”而且是“水贵如油”,只能缓减水资源危机的状况,难以解决根本性的问题。这就从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水资源。走科学用水、合理用水、节约用水、依法用水的路子。目前,在我县的输水渠值中,尚有24.627公里总干渠,40.242公里干渠,93.895公里支渠,1000公里斗渠,2000公里垄渠,2740公里机井输水渠仍为土渠,渗漏十分严重。为了彻底扭转这种状况,要大搞节水工程,衬砌水泥渠道,减少输水损失,提高利用效率。还要采用小畦灌,沟灌等常规节水技术和滴灌、喷灌等高新节水技术。不断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压缩高耗水作物面积,扩大推广耐旱、节水高效作物的面积,使单方水效益逐步提高。同时,还要依照《水法》规定,对全县水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和保护。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发放水许可证、统一管理水质水量、统一征收水资源费的原则,全面实施水资源的科学管理。严禁乱打井和无序开发淡水资源,千方百计杜绝水的跑冒滴漏。一点一滴,均来之不易,当加倍珍惜;一掬一捧,皆十分可贵,应厉行节约。提高全民的节水意识。唯有如此,我们的生命之源才能永不枯竭,我们方能无悔后人、不负来者。
(二)防风固沙,大力造林绿化。
继续坚持“外治风沙、内建林网、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林”的方针,加大治沙造林力度。在西部大开发中,积极实施“百公里防风固沙绿色长廊工程”。以腾格里和巴丹吉林沙漠边缘西、北、中沙窝和南湖移民区四大沙区的治理为重点,乔灌草结合、封育造并重。在荒漠草场区加大封育和管护力度,保护现有植被。在植被稀疏地带和流沙地带,完成百万亩荒漠草场改良;在绿洲外围的治沙地带,逐年逐段播种灌草和定植乔木林,营造环绕绿洲百公里长,3~8公里宽的防风固沙林带;在农区内部,主林带发展乔木树种,副林带发展枣粮间作或红枣林,完成百万亩农田林网配置。逐步构建荒漠、草场、林灌网络化,风沙沿线林带化,绿洲内部林网化的生态防护体系,使全县几个重点风沙口得到基本治理。每年完成治沙造林5万亩,退耕还林草1万亩,每个封育期封沙育林草新封30万亩,使树木保存面积每年以5~6%的速度递增,森林覆盖率每年递增0.1~0.2个百分点。当前和今后几年,我们要按照“全面规划、突出重点、规模治理、整体推进、固害设防、集中突破”的原则,以重点风沙口规模治理和绿洲边缘垦地绿化为主攻方向。重点抓好绿洲西线南至红崖山,北到东湖往致村的125公里的风沙线治理。而重中之重,则是红崖山水库两坝墙、尖沙窝、勤锋滩、老虎口、中沙窝和东湖镇北沙窝的治理。如果这些风沙口得不到有效治理,我们的水利枢纽、电网线路、主干公路、良田庄园,将会受到严重威胁,甚至会重蹈历史覆辙。像红崖山水库这样的“瀚海明珠”,就会淹没于风沙之中。这就需要我们发扬五十年代万众一心修水库的团结拼搏的艰苦创业精神,来营造绿色长城,抵御风沙侵害。我们要坚持依法治理、重管严罚,对全县生态环境状况进行执法监督和预防保护。重新划定绝对封禁区、封禁区和半封禁区,依法管理生态植被。对于那些不顾全局利益,破坏生态植被的乱垦荒地、滥伐树木,随意放牧等违法行为,要依法严厉打击。要在全县再掀“学习治沙愚公、营造生态环境”的热潮,带动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入到治沙造林的壮丽事业中来,为改善生态环境奉献力量。
(三)保护治理生态环境,大力实施退耕还草工程。
结合“三北”四期工程和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扩建项目实施,坚持保重于治,以保为主,以治促保的方针,梯次构筑三道绿色屏障。即对远离绿洲的荒漠场区加大封育保护力度,保护现有植被,促进植物群
落的演潜更新;在绿洲外缘的沿沙地带,逐年逐段定植0.5-2公里宽的乔木疏透型和灌木紧密型混交防风固沙林带,阻止流沙内侵;在农区适地适树营造千田农林网,完成10万亩林网配置。要进一步明确封禁区,半封禁区域界限,严禁在这些区域放牧、樵采,严禁毁林毁植被开荒打井。积极争取实施退耕还林草20万亩,减轻西线和北线的风沙侵害
(四)改良土壤,发展草畜产业。
近些年来,在全县社会经济的发展中,为了节水和提高农作物的单产,我们逼迫大量使用地膜、增施化肥农药。使得我们的耕地遭受了严重的污染,造成土壤板结、有机质减少、肥力下降,病虫害频繁发生。降低了农产品的质量,影响了农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出现了增产不增收的状况。为了发挥现有耕地的最佳效益,促进民勤经济的持续发展,就让我们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耕地。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发展草业大县,建成畜牧强县”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要大面积种植绿肥,既能用以压碱改良土壤,又能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饲草。从而形成草多畜多、畜多肥多、肥多粮多的良性循环。在农业耕作中我们要力求精耕细作,消除白色污染,尽量减少化肥农药的施用量。加强有机肥料的建设,广积多积农家肥,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地力。有步骤的退耕还林,使民勤20万亩耕地三年内实现林草化,使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改善。总之,只要我们正确认识加强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勇敢地担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这一神圣使命,积极投身于这一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在西部大开发广阔天地里,在“再造河西”的历史舞台上,大显身手,建功立业,以实际行动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美好家园。
第三篇:生态环境与生态保护
生态环境与生态保护
——人类对生态的破坏 生态环境,英文名称:ecological environment,意指影响人类与生物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外界条件的总和,包括生物因子(如植物、动物等)和非生物因子(如光、水分、大气、土壤等)。它是“由生态关系组成的环境”的简称,是指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各种自然(包括人工干预下形成的第二自然)力量(物质和能量)或作用的总和。
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生态环境问题是指人类为其自身生存和发展,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破坏和污染所产生的危害人类生存的各种负反馈效应。生态是指生物(原核生物、原生生物、动物、真菌、植物五大类)之间和生物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当代环境概念泛指地理环境,是围绕人类的自然现象总体,可分为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当代环境科学是研究环境及其与人类的相互关系的综合性科学。生态与环境虽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概念,但两者又紧密联系、“水乳交融”、相互交织,因而出现了“生态环境”这个新概念。它是指生物及其生存繁衍的各种自然因素、条件的总和,是一个大系统,是由生态系统和环境系统中的各个“元素”共同组成。生态环境与自然环境在含义上十分相近,有时人们将其混用,但严格说来,生态环境并不等同于自然环境。自然环境的外延比较广,各种天然因素的总体都可以说是自然环境,但只有具有一定生态关系构成的系统整体才能称为生态环境。仅有非生物因素组成的整体,虽然可以称为自然环境,但并不能叫做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中的生态平衡是动态的平衡。一旦受到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干扰,超过了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而不能恢复到原来比较稳定的状态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遭到破坏,物质和能量输出输入不能平衡,造成系统成分缺损(如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结构变化(如动物种群的突增或突减、食物链的改变等),能量流动受阻,物质循环中断,一般称为生态失调,严重的就是生态灾难。生态地理环境是由生物群落及其相关的无机环境共同组成的功能系统或称为生态系统。在特定的生态系统演变过程中,当其发展到一定稳定阶段时,各种对立因素通过食
物链的相互制约作用,使其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从而保持了生态环境的稳定和平衡。如果环境负载超过了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极限,就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的弱化或衰竭。人是生态系统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在人类社会的各个发展阶段,人类活动都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特别是近半个世纪以来,由于人口的迅猛增长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既有空前强大的建设和创造能力,也有巨大的破坏和毁灭力量。一方面,人类活动增大了向自然索取资源的速度和规模,加剧了自然生态失衡,带来了一系列灾害。另一方面,人类本身也因自然规律的反馈作用,而遭到“报复”。因此,环境问题已成为举世关注的热点,有民意测验表明,环境污染的危胁相当于第三次世界大战,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问题都已成为制约经挤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
就全球来说,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有:森林破坏严重、土地资源的丧失;淡水资源紧缺;生物种消失;全球气候变暖;水土流失与荒漠化;人口激增等等。而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情境也不容乐观,我国自然环境先天脆弱,水土流失严重从而导致荒漠化严重;水资源紧缺,污染严重;森林覆盖率低;天然林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面临危机;同时在全球变暖的趋势下,我国的气温也呈上升趋势。下面我就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从而导致的全球变暖这一生态问题做简单的论述。
全球变暖是指全球气温升高。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的看为上升趋势。进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00年前上升了0.48℃。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3.8--7.6nm,波长较短)具有高度的穿透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如红外线)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具体原因是,人们焚烧化石矿物以生成能量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了地球的大气层。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小组根据气候模型预测,到2100年为止,全球气温估计将上升大约1.4-5.8℃(2.5-10.4华氏度)。根据这一预测,全球气温将出现过去10,000年中从未有过的巨大变化,从而给全球环境带
来潜在的重大影响。地球正在升温,在上个世纪全世界的平均温度大约攀升了0.6 摄氏度。北半球春天的冰雪解冻期比150年前提前了9天,而秋天的霜冻开始时间却晚了10天左右。20世纪90年代是自19世纪中期开始温度记录工作以来最温暖的十年,在记录上最热的几年依次是:1998年,2002年,2003年,2001年和1997年。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罗勇表示,据世界上许多科学家预测,未来50—100年人类将完全进入一个变暖的世界。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21世纪温室气体和硫化物气溶胶的浓度增加很快,使未来100年全球、东亚地区和中国的温度迅速上升,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将上升1.4℃-5.8℃。到2050年,中国平均气温将上升2.2℃。“入冬以来罕见大雾天气频发也是暖冬的一个征兆。”罗勇说,大雾天气系“暖冬”造成强冷空气非常弱所致。全球变暖的现实正不断地向世界各国敲响警钟,气候变暖已经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它不仅是一个科学问题,而且是一个涵盖政治、经济、能源等方面的综合性问题,全球变暖的事实已经上升到国家安全的高度。
全球变暖的原因很多,概括以后有以下几点:
1、人口剧增因素近年来人口的剧增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这也严重地危肋着自然生态环境间的平衡。这样多的人口,每年仅自身排放的二氧化碳就将是一惊人的数字,其结果就将直接导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地增加,这样形成的二氧化碳“温室效应”将直接影响着地球表面气候变化。
2、大气环境污染因素 目前,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已构成一全球性重大问题,同时也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现在,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已经明确指出了自上个世纪末起地球表面的温度就已经开始上升。
3、海洋生态环境恶化因素 目前,海平面的变化是呈不断地上升趋势,根据有关专家的预测到下个世纪中叶,海平面可能升高50cm。如不采取及对措施,将直接导致淡水资源的破坏和污染等不良后果。另外,陆地活动场所产生的大量有毒性化学废料和固体废物等不断地排入海洋;发生在海水中的重大泄(漏)油事件等以及由人类活动而引发的沿海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等都是导致海水生态环境遭破坏的主要因素。
4、土地遭侵蚀、沙化等破坏因素
5、森林资源锐减因素 在世界范围内,由于受自然或人为的因素而造成森林
面积正在大幅度地锐减。
6、酸雨危害因素 酸雨给生态环境所带来的影响已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酸雨能毁坏森林,酸化湖泊,危及生物等。目前,世界上酸雨多集中在欧洲和北美洲,多数酸雨发生在发达国家,一些发展中国家,酸雨也在迅速发生、发展。
7、物种加速绝灭因素 地球上的生物是人类的一项宝贵资源,而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是目前地球上的生物物种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
8、水污染因素 据全球环境监测系统水质监测项目表明,全球大约有10%的监测河水受到污染,本世纪以来,人类的用水量正在急剧地增加,同时水污染规模也正在不断地扩大,这就形成了新鲜淡水的供与需的一对矛盾。由此可见,水污染的处理将是非常地迫切和重要。
9、有毒废料污染因素 不断增长的有毒化学品不仅对人类的生存构成严重的威胁,而且对地球表面的生态环境也将带来危害。
近年来全球变暖导致极端气候事件增多,与此相关的报道也是举不胜举,比如 “全球变暖,孟加拉湾一小岛消失”“北冰洋含冰量剧减”“全球生物正面临‘第六次物种大灭绝’”“地球的‘冰河时代’将要来临?”“加科学家发现北极海永冻层完全消失”“海中的甲烷释放速度加快”“马尔代夫沉没百年倒计时”“北极冰川融化 地球或被淹没“水城”威尼斯再遭水淹”由全球变暖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的报道也很多:“岛国马尔代夫将在海上建家园”“澳大利亚下冰雹,像高尔夫球一样大”“百年大旱:产粮大县面临部分绝收”“甘肃罕见雪灾,最深1.5米”“澳大利亚遭暴雨侵袭,墨尔本市区洪水齐膝”“地球或进入强地震频发期”“德国雪崩,46辆汽车挤成一团”等等。
这一切无不给我们人类敲响了警钟,我们不得不在这种严峻的时刻好好的反思我们的行为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并且在今后的生活和活动中有所改变,不要一味的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而不考虑对生态带来的破坏。如果不这样,那么到最后受惩罚的只有我们人类自己。
第四篇:章丘市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专题研究提纲
章丘市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专题研究
一、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背景和政策
(一)背景
(二)政策
二、生态环境研究的思想和原则
(一)思想
(二)原则
三、章丘市自然和社会经济概况
(一)自然概况
(二)社会经济概况
三、章丘市生态环境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现状
(二)存在的问题
(三)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章丘市生态环境建设用地规划
(一)生态保护用地预测
(二)生态脆弱度分区
(三)生态保护用地布局
五、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措施
(一)行政
(二)经济
(三)法律
第五篇:山东省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规划纲要
山东省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规划纲要
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存的基础,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为落实环境保护基本国策,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保护全省的生态环境安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实现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跨越目标,根据《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纲要。
一、全省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状况
(一)全省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工作取得的成绩。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坚持不懈地开展了一系列生态建设和保护工作,在植树造林,治理水土流失,建立自然保护区、生态名胜区、地质地貌景观保护区,防治环境污染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主要表现在:
1.林业生态体系初步形成。全省有林地面积227.5万公顷,林木蓄积达到7660万立方米,林木覆盖率达到18.8%。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200多万公顷,全省林地涵养水源能力达200多亿立方米。
2.水土保持和水利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已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37万平方公里,占水土流失面积的53.1%。水资源综合利用率达51.9%,年均供水能力为287亿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达477.7万公顷,节水灌溉面积237.1万公顷,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3.生态示范区和生态农业建设初见成效,建立了一批国家级和省级生态示范区、生态农业县。全省有12个生态示范区列入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其中五莲县已通过国家验收,烟台、威海、日照、东营4市生态城市的建设规划正在编制中。全省已建成18个国家级和省级生态农业县。
4.自然保护区建设进展较快,已建成各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46个,占全省国土面积的3.54%,对保护全省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起到了积极作用。
5.风景名胜区、森林公路发展较快,国家级和省级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分别达到23处和58处,分别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2%和1.01%;已建成各类地质地貌景观保护区276个,占全省国土面积的3.8%;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3.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7.3平方米。
6.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有了良好开端。《山东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和《山东省碧海行动计划》已开始实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各项工作已有序展开。通过控制近海捕捞强度,加强海洋观测预警预报体系建设,严格执行休(禁)渔期制度,海洋生态环境得到保护,海洋渔业资源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
(二)当前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
当前,全省生态环境状况仍十分严峻。从总体上看,尽管采取了多项治理措施,但部分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还未得到有效遏制。突出表现在:水资源严重短缺,浪费和污染并存,全省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不足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6,有限的水资源浪费仍很严重,再加上水体污染,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部分地区地下水过度开采,产生大面积的漏斗区和海水内侵,主要河流断流时间延长,湿地日趋萎缩,水生态平衡失调,带来一系列生态问题;林木覆盖率低,森林资源不足,全省人均森林资源不到全国的1/5;城市绿化总量不足,发展不平衡,我省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列全国第10位;水土流失严重,全省有水土流失面积6.35万平方公里,其中有2.98万平方公里亟待治理,造成大量土壤养分流失;土壤沙化、盐渍化威胁依然存在,全省沙化土和盐渍化土面积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1.7%;矿产资源的不当开发,不仅直接导致地面塌陷、沉降、地裂缝等地质灾害,破坏了土地资源,而且开发过程中产生的废石、废水、废渣还带来环境污染;农业面源污染日益突出,超量或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农膜及污水灌溉污染严重,有毒有害物质残留严重影响农产品质量,部分残留农药、化肥和大量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未经处理的粪便排入土壤、水体或海洋,严重污染了生态环境;海洋生态环境问题不容乐观,近海赤潮危害加重,渔业资源趋于枯竭,海岸防护林遭到破坏,海岸带受到侵蚀;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化受到威胁;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不完善,投入机制不健全。
(三)当前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
造成我省生态破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不合理的资源开发利用、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和立法的相对滞后是造成我省生态破坏的主要原因。一些地区生态保护意识不强,重开发轻保护,重建设轻恢复,对资源采取掠夺式、粗放型开发利用,超过了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致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生态功能退化。特别是对跨行为、跨地区和跨流域的生态破坏,监控不力的问题更为突出。一些部门和单位监管薄弱,执法不严,管理不力,出现生态环境边建设边破坏,破坏得不到恢复的被动局面。另外,长期以来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投入不足,造成生态破坏区和生态脆弱区的生态恢复建设长期不能落实,形成生态的恶性循环,也是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我省在生态保护方面缺乏配套的地方性法规体系,同时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使许多破坏生态的违法行为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目前,我省生态环境保护面临诸多问题,切实解决好这些问题,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二、全省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目标
(一)全省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工作的指导思想。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中心,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和维护生态环境安全、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的新山东为目标,对全省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统一规划,分期实施,分类指导,分区推进;动员和组织全社会力量,紧紧围绕我省的主要生态问题,按照统一监管和分工负责的原则,突出重点,综合治理;各种治理措施科学配置,发挥综合治理效益;保护和改善自然恢复能力,维护生态平衡,加强法治,依法建设和保护,严格监管,坚决打击各种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完善扶持政策,增加资金投入,为实现我省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保护。
(二)全省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工作的基本原则。
坚持生态环境建设与生态保护并举。优先抓好对全省有重要影响的重点区域和重点工程,加快生态破坏区生态恢复与重建,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彻底扭转边建设边破坏、建设赶不上破坏的被动局面。
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在巩固和提高“一控双达标”取得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生态保护的力度。坚持生态保护与污染防治统一规划,同步实施。在加快城市化进程中,切实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努力实现城乡环境保护一体化。
坚持统筹兼顾,综合决策,合理开发。资源开发既要考虑社会经济的发展,又必须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发展经济必须按自然规律办事,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统一、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兼顾。绝不允许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短期的局部利益。
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使用谁付费,谁收益谁投资制度。必须按照生态环境资源的价值规律,明确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的权、责、利,坚持法治,依法行政,充分运用法律、经济、行政和技术手段,规范和科学地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防治结合。各部门分工合作,各负其责,齐抓共管,依法保护。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多渠道筹集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资金。
(三)全省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目标。
全省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总体目标是:动员和组织全省人民,大力开展防治污染,建立生态示范区、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功能保护区,植树造林,防治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遏制生态破坏,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减轻自然灾害的危害,实现自然生态系统的良好循环,维护全省的生态环境安全,确保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三区(重要生态功能区、重点资源开发区和生态良好地区)建设为重点,以重点流域治理为龙头,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单元,分区保护和建设,分类指导,深入开展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工作。推行限采和补源相结合的办法,减少地下水开采,逐步保证生态用水,有效防治海水内侵;构筑以区域绿化为主体、以绿色通道建设为框架、以生态用林为重点的较为完备的林业生态林系;水土流失严重地区要有计划、分步骤地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使全省适宜治理的水土流失地区基本得到整治,要坚决控制各种新的水土流失的产生,建立起完善的水土保持预防、检测和监督体系;土地退化、矿区生态破坏基本得到治理和改造,切实保证生态用地;加强对入海污染物和海洋开发自身污染的控制管理,保持海洋自然生态的良性循环;生态示范区建设要由点到面,由小到大,逐步展开,最终实现生态省的建设目标。
1.近期目标。到2005年,在严重退化的重要生态功能区,抢救性地建设一批生态功能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力争使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各类良好自然生态系统以及生物多样性得到保护和恢复,建成100个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功能保护区,保护区面积力争达到国土面积的8%,60%的重要湿地得到有效保护;建设100个生态示范区(市),使全省30%左右的县(市)基本实现生态良性循环,其中“十五”期间,力争建成10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市)及一批环境优美城镇;对过度开垦、围垦的土地,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还林还草还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4万平方公里,使60%的水土流失区得到有效治理,20%以上的水土流失区达到生态良性循环的目标;平原地区实现林网化,山岭地区全面实现封山育林,公路、铁路、主要河流建成绿色通道,森林覆盖率达到20%;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监管体系,减少资源开发中的生态破坏,生态破坏的恢复治理率达到30%以上;建立和完善海洋环境监测体系,对近岸海域和沿岸滩涂污染进行整治。
2.中期目标。以建设并实现生态省的目标为方向,到2020年,全省生态环境总体上得到改善,重要生态功能区、生物多样性丰富区和重点资源开发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各大流域的一级支流源头区生态环境和重要湿地得到保护与改善;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0%;全省现有水土流失地区基本治理一遍,60%以上的水土流失区达到生态良性循环的目标;森林覆盖率达到25%以上;生态破坏性恢复治理率达到60%以上;全省50%以上的县(市、区)实现生态良性循环,60%以上的城市达到生态城市和园林成都市的标准。
3.远期目标。到2040年,全面改善全省的生态环境,建成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城乡环境清洁、生态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实现山川秀美的生态省目标。
三、全省生态环境建设的总体布局与主要内容
(一)全省生态环境建设总体布局。
我省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年均降水量分布自东南向西北递减。我省土地面积15.6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6%。海岸线3121公里。我省地貌基本分为平原与山地丘陵两大部分,即鲁西、鲁北平原区和鲁东、鲁中、鲁南丘陵区。根据我省自然地理特点,参考有关部门的规划和区划,将全省生态环境建设划分为5个类型区域。
1.鲁乐丘陵区。本区位于潍河、沭河以东,东、南、北三面临海,面积3.9万平方公里。区内土地丘陵大部分由变质岩及中生代花岗岩组成。年均降水量为780毫米,是全省雨量最多和干燥度最低的地区。良好的水、热条件,使得本区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本区生态环境建设的主攻方向是:加快自然保护区、生态示范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和生态城市建设,积极营造山地生态林、经济林,整修缓坡梯田,沿河建立层层拦蓄水库,以保持水土和涵养水源。
2.鲁中、鲁南山地丘陵区。本区东以潍河、沭河为界,西部以200米等高线和华北平原相接,北部以黄河为界,面积约6.4万平方公里。本区是全省地势最高的地区,千米以上的山脉有5座(泰山、鲁山、沂山、徂徕山及蒙山),受地形影响,河流水系呈放射状,径流较丰富。由于区内相对高度较大,地表切割破碎,水土流失严重。本区生态环境建设的主攻方向是:对主要山脉现有林地实行封山育林,积极营造生态林和经济林,在沂、沭、泗河上游建立生态功能保护区,积极涵养水源,改善生态环境;加大自然保护区建设力度,集中力量治理水土流失,搞好小流域治理;保护和培植野生动植物资源和药用生物资源。
3.鲁西南平原区。本区位于黄河以南、运河及南四湖以西,东与鲁中、南山地丘陵区为邻,北以黄河与鲁西北平原为界,西南止于省界,面积约1.7万平方公里。本区地势由西向东缓倾,自海拔70米左右降到35米以下,东部有南四湖、东平湖。本区生态环境建设的主攻方向是:搞好矿区塌陷区的生态恢复与重建;建立南四湖、东平湖生态功能保护区,沿南水北调沿线建设生态示范区试点,科学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控制面源污染,确保南水北调供水水质;利用黄河故道加快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
4.鲁北平原和黄河三角洲地区。本区南经黄河、小清河、潍河口一线与鲁中南山地丘陵区和鲁西南平原区为界,西部和北部分别同河南、河北省相临,面积约3.6万平方公里。本区是全省海拔最低的地区,境内地势平坦,海拔在10--15米之间。区内因黄河多次迁移改道,形成交错分布的岗、坡、洼地。本区生态环境建设的主攻方向是:加快黄河三角洲生态建设步伐,搞好黄河三角洲农业综合开发,加大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力度;大力开展沿黄生态林带建设,逐步建立起稳固的农林复合生态系统控制水土流失,遏制盐碱和风沙灾害,改造盐碱地、风沙农田;建造平原水库,引用黄河水并拦蓄地表水。
5.沿海与近岸海域区。山东大陆海岸线北起漳卫新河河口,南至绣针河河口,海岸线长3121公里,占全国的1/6。按地理位置可分为鲁北沿海区、鲁东沿海区和鲁东南沿海区。渤海为东北--西南向的浅海,黄海为南北向的半封闭浅海。本区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内容是:抓好近岸海域和河流入海口的环境保护,实施“碧海行动计划”;加强海洋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科学合理进行海洋开发和养殖,积极推进重点污染海域的环境整治与恢复;巩固并发展沿海防护林,采取有效措施防治海水内侵,搞好沿海防潮堤建设。
(二)全省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任务。
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今后5年及到2010年,全省生态环境建设应在植树造林、防治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建立生态示范区、自然保护区和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等方面集中力量,力争在短时期内有所突破。
1.水生态环境建设。在“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防洪抗旱并举”方针的指导下,根据我省水资源紧缺的实际,按照“全面推行节约用水,科学引用黄河水,积极引用长江水,大力拦蓄地表水,合理开发地下水,提高污水回用率,实施海水利用和淡化工程”的思路,加强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和优化配置,把节水摆到突出位置,建立节水型社会,作为缓解水资源矛盾,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措施来抓。主要建设任务是:到2005年,新增供水能力20亿立方米;开工建设南水北调和胶东西水东调工程;继续建设一批2万公顷以上的大型灌区配套及节水灌溉示范项目;扩大节水灌溉面积133.33万公顷,全省农业用水有效利用职权系数由0.45提高到0.6,保持农业用水零增长;沿黄地区重点完善配套15座平原水库,沿海河道入海口建设一批地下水库,有条件的地方大力建设拦河闸,干旱地区和山区应因地制宜建设小型、微型水利工程和雨水集蓄工程,集中力量治理水土流失较严重的鲁中南中低山丘陵极强度水蚀区、鲁东低山丘陵强度水蚀区和鲁西北黄泛平原中度风蚀水蚀区,重点搞好“
十、百、千”工程,24.72万公顷成片坡改梯工程,155条小流域(片)治理工程以及水土流失监测站网工程;新增除涝面积13.33万公顷,治理盐碱地6.67万公顷,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万平方公里;大中城市污水回用率达到20%左右;主要河流、湖泊不再有超V类水体,水质有明显改善。
2.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用15年左右时间,全省耕地退化、沙化、盐渍化得到普遍治理和改造,构筑以生态农业、观光农业、节水农业为主体的良性循环农业生态系统。农业资源得到高效利用与保护,秸杆等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率达到80%,节水灌溉推广面积达到60%以上,基本消除污水灌溉和过度使用农药、化肥造成的面源污染。建成一批采用高新技术的现代化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全省90%的农业县(市、区)达到生态农业县的标准。主要建设任务是:到2005年,建成2--3个生态农业市,新建15--20个国家级和省级生态农业示范县,使30%的县(市、区)达到生态农业县标准,农作物秸杆利用率达到60%;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20万公顷。
3.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在坚持“生态优先”的前提下,努力推进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加快实施封山育林、平原绿化和“三沿一环”三大生态林防护工程,提高林木覆盖率。建设鲁中、泰、沂、蒙山区和胶东丘陵区重要河流源头生态林封山育林工程,建设济南保泉及大环境绿化工程和黄河三角洲百万亩生态防护林工程等平原绿化工程,建设沿铁路、公路的绿色通道工程。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加快鲁西北风沙盐碱区的综合治理,建设灌草植被恢复工程和天然草场。生态环境建设综合治理工程应以恢复植被、防治水土流失为主要目的,防止在禁垦坡度以上的山坡因发展经济林降低造林的生态防护功能,带来水土流失隐患。主要建设任务是:到2005年,新增有林地面积43.33万公顷,新增封山育林113.33万公顷,新建农田林网213.33万公顷,农林间作24.67万公顷,四旁植树8亿株,新建绿色通道里程1万公里,林木覆盖率达到25%以上。按区域分布,建立18处大型林木良种繁育基地;按照绿化类型,建立农田林网、速生丰产林、名特优经济林等10大示范区。济南南部山区造林5.2万公顷,北部建设2000公顷的生态防护林带和高标准农田林网,沿环城高速公路营造长181公里、面积5.17万公顷的防护林带。在黄河三角洲地区造林4.87万公顷,完善和新建农田林网1.13万公顷。到2010年,建设流域防护林76.07万公顷,形成以山区绿化为龙头,以平原绿化为主体,以绿色通道为框架,点、线、面相衔接,城乡绿化美化相结合,功能齐全,各具特色的林业生态体系。
4.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要优化城市生态布局,加快城市生态建设,不断增强城市生态功能。做好城市生态规划,指导城市生态建设和保护。要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实行严格的绿线管制制度。济南市应强化省会城市功能,调整优化全市生态布局,加强南部山区水源地保护,南部山区要尽快建成高标准的生态功能保护区,严格限制城市向南发展,建设城市森林和绕城城郊森林,形成城市清洁空气补给区和生态廊道,突出“泉城”特色,严格控制开采地下水,逐步恢复百泉喷涌的景观,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青岛市应率先建成资源永续利用、经济发达、生态良性循环、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海滨港口生态城市。全省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建设任务是:到2005年,全省城市化水平达到43%;气化率9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8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8%,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0%,城市集中污水处理率达到45%左右,建设一批国家级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和生态城市。
5.土地、矿产资源开发中的生态环境建设。加大土地整顿和复垦力度,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矿山“三废”治理和矿山环境的恢复与重建,保护和改善地质环境,最大限度地满足经济增长对土地、矿产资源的需求,为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作好重要的资源准备。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保障矿产资源供应安全,国土综合整治取得成效,地质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国土综合整治取得成效,地质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国土资源利用水平明显提高。主要建设任务是:到2005年,制定全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量得到有效调控,矿产资源综合回收率提高3--5%;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率达到40%以上,建立2--3个国家级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5个省级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地质地貌景观保护区达到300个。
6.海洋生态环境建设。围绕“海上山东”建设,强化海洋综合管理,实施以海洋资源保护与开发为重点的海洋农牧化工程建设和沿黄(河)“上粮下渔”高效生态渔业富民工程建设。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推广应用高效、优质、集约化的生态养殖技术,建成布局合理的近岸生态养殖系统。以海岛、海湾、海口生态系统、海洋自然历史遗迹、珍稀濒危海洋生物为重点保护对象,逐步建立起地域代表性强、生物多样性丰富、布局合理、管理科学、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良好的海洋自然保护区体系。主要建设任务是:到2005年,选建5处海洋自然保护区。到2010年,海洋自然保护区数量增至15个(新建5个)。
四、全省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内容
(一)重要生态功能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
1.建立生态功能保护区。黄河三角洲和莱州湾生态功能区、鲁东诸河源头生态功能区、沂沭河源头生态功能区、沿海防护林带生态功能区、南四湖湿地和东平湖洪水调蓄生态功能区、济南南部山区、淄博鲁山、胶东昆嵛山等水源涵养区,黄河故道防风固沙区,这些区域在保持流域、区域生态平衡,减轻自然灾害,确保全省生态环境安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对这些区域的现有植被和自然生态系统应严加保护,通过建立生态功能保护区,实施保护措施,防止生态环境的破坏和生态功能的退化。跨市和县(市)的重要生态功能区,分别建立省级和市级生态功能保护区。位于生态功能保护区的城市和中心城镇,要严格控制污染型企业。
2.建立南水北调沿线生态功能保护区。调水沿线畜禽、水产养殖和农业面源污染日趋突出,加剧了沿线特别是湖区的污染和富营养化。为确保供水水质,沿线各市在调整产业结构和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的基础上,还应尽快建立一批生态功能保护区,特别是南四湖、东平湖生态功能保护区等。要加快生态示范区建设,努力控制农村面源污染。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国绿色通道建设的要求,沿线各市应切实搞好调水工程沿线、沿湖和主要汇水河道两侧的绿化设计,建成绿色输水通道,为供水水质提供保障。
3.对生态功能保护区采取以下保护措施:停止一切导致生态环境功能继续退化的开发活动和其他人为破坏活动;停止一切产生严重环境污染的建设项目;改变粗放型生产经营方式,走生态经济型发展道路;对已经破坏的重要生态系统,要结合生态环境建设,认真组织重建与恢复,尽快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
4.各类生态功能区的建立,由各级环保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成评审委员会评审,报同级政府批准。生态功能保护区的管理以各级地方政府管理为主;各类省级生态功能保护区由所在地政府提出申请,经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后,报省政府批准;市级生态功能保护区由所在县(市、区)提出申请,经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后,报市政府批准。各级生态功能保护区以地方政府投入为主,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省里可给予适当补助;环保、国土资源、水利、农业、林业等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的职责加强对生态功能保护区管理、保护与建设的监督。
(二)重点资源开发区的生态环境保护。
1.我省是矿产资源大省,必须加强对矿产资源开发区的环境管理,严格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在石油、煤炭、黄金、建材等矿产资源的重点开发区,应切实作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必须严格规划管理,开发应选取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工期、区域和方式,把开发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减少到最低限度。要严格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方案申报审批制度,建立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制度。加强矿山生态地质环境监测和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建立信息网络,做好防灾减灾预案,最大限度地避免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发生。在沿河、沿湖、沿库、沿海地区开采矿产资源,必须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尽量避免和养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已造成破坏的,开发者必须限期恢复。
2.严禁在生态功能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内采矿。严禁在崩塌滑坡危险区、泥石流易发区、公路铁路沿线可视范围、地质地貌景观保护区以及易导致自然景观破坏的区域采石、采砂、取土。要依法禁止粘土制砖,切实保护好土地资源。要以乡镇撤并为契机,适时做好县、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订,引导、鼓励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向城镇工业园区集中,实现城镇化进程中村庄用地规模的同步缩减。
3.加强老煤炭开采区的地面塌陷综合整治和各类工矿废弃地的复垦工作。按照“谁破坏,谁复垦”的原则,及时复垦矿区的废弃地。结合我省煤炭西移的煤炭开采规划,塌陷区村民的搬迁工作,应结合西部地区开发和小城镇建设,相应向小城镇集中并积极发展生态产业,搞好生态恢复。
(三)生态良好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
1.生态良好地区特别是物种丰富区是我省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区域,要采取积极的保护措施,保证这些区域的生态系统和生态功能不被破坏。在物种丰富、具有自然生态系统代表性、典型性、未受破坏地区,抓紧抢建一批新的自然保护区。要把我省鲁东丘陵、鲁中、鲁南山区、沿海地区和南四湖、东平湖、黄河三角洲等主要湿地列为重点,分期规划建设为各级自然保护区,使其在保护区域生态系统、自然环境、地质遗迹、珍稀濒危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对我省的鲁西、鲁北黄泛平原生态潜在脆弱区和黄河三角洲、莱州湾等生态脆弱区内有重要保护价值的物种分布区和典型的生态类型,也应抢建一批不同类型的自然保护区。
2.加快生态市、生态示范区、环境优美城镇和生态农业建设步伐。生态市、生态示范区、环境优美城镇建设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区域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行之有效的途径,同时生态示范区建设也有利于保护当地自然资源和促进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各级政府要进一步重视生态市、生态示范区、环境优美城镇的建设,创造性开展工作,探索生态市建设的指标体系,加大力度,加快建设步伐。同时,进一步巩固和加强生态农业示范县的建设,发挥其在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逐年增加生态农业示范县的覆盖率。在区域布局和类型上,充分考虑全省资源分布特点,尽可能把一些生态环境状况良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基础好的地区建设成为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典型示范区,真正起到生态示范作用。
3.重视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在加快城市化进程中,要防止生态破坏和污染向小城镇转移,向乡村转移,向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遏制城市恶性膨胀的趋势。在城市建设规划中,应充分吸纳景观生态的内容,加强绿化中的生态设计,逐步保证城市生态用水、用林、用地,积极推进园林城市建设,同时大力开展群众性的花园式单位、花园式小区等创建活动。要重视城市周边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的支撑作用,加快城市周边地区生态功能保护区的建设,使城市周边地区森林与市区绿化有机地结合起来。严禁在城区和城镇郊区随意开山填海、开发湿地,禁止随意填占溪、河、渠、塘。继续开展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进一步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和工业资源治理,切实加强城镇建设项目和建筑工地的环境管理,使用清洁能源和生物质能,提倡绿色消费,清除“白色污染”,积极推进环境模范城市和环境优美城镇创建工作。
要重视小城镇快速发展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在小城镇的发展中,城镇的自我扩张、大中城市企业向小城镇转移、村办企业向小城镇的集中都将加快,对这种发展趋势,必须予以及时引导并加以规范,防止形成“先污染,后治理”的被动局
面。要认真编制小城镇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并纳入小城镇建设规划,重视小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对小城镇的污水、垃圾等采取集中治理措施,积极开展生态镇创建工作,促进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四)重要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
1.要切实加强对水、土地、森林、海洋等重要自然资源的环境管理,严格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各类自然资源的开发,必须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依法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涉及水土保持的开发建设项目,应编报水土保持方案,否则一律不得开工建设。
2.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要统筹兼顾,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综合平衡,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节流优先,治污为本,科学开源,综合利用。建立缺水地区高耗水项目管理制度,逐步调整用水紧缺地区的高耗水产业,停止新上高耗水项目。探索建立河流基本流量保障制度,科学核定河流的生态用水。合理控制地下水开采,做到采补平衡;在地下水严惩超采地区,划定地下水禁采区,抓紧清理不合理的抽水设施,防止出现大面积的地下漏斗和地表塌陷。在资源开发中造成水土流失的,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治理”的原则,限期进行治理;对确需占用水土保持设施的,应严格依法给予补偿。继续加大二氧化硫控制力度,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大气水资源。对于擅自围垦的湖泊和填占的河道,要限期退耕还湖还水。通过科学的监测评价和功能区划,规范排污许可证制度和排污口管理制度。严禁向水体倾倒垃圾和建筑、工业废料,进一步加大水污染特别是南四湖、东平湖以及沂沭河、小清河流域及海河流域(山东段)治理力度,加快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垃圾集中处理设施、放射性废物库的建设。
3.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的和态环境保护。大力发展节水农业、生态农业,兴建节水灌溉工程,大力推广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喷灌、微灌、滴灌等实用节水技术。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力度,严禁焚烧农作物秸杆,大力推广秸杆综合利用技术,积极推广使用有机肥、生物肥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强化规模化畜禽养殖、屠宰、加工业污染防治,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严格控制氮、磷严重超标地区的氮肥、磷肥施用量,合理调整氮、磷、钾施肥比例,推广包膜、缓释、复合配方等技术,提高化肥利用率。严格控制生物生长激素在农业生产中的使用,禁止在蔬菜、水果、茶叶和中草药中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积极发展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继续推进以“开辟绿色通道、培育绿色市场、提倡绿色消费”为主要内容的“三绿工程”。
4.森林、草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环境保护。对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林区、草地,应划为禁垦区、禁伐区或禁牧区,严格管护;积极开发秸杆饲料,推广青贮氨化技术和“农经饲”三元种植结构,发展节粮型牧业,保护林木草地;已经开发利用的,要退耕退牧,育林育草,使其休养生息。要切实保护好各类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沿海防护林、特种用途林等生态公益林;在重点风沙区、黄河滩区和沿海地区要划定生态防护林带,长期保护,严禁采伐;县级以上城市要切实搞好环城防护林带建设;要加速宜林滩涂资源的开发利用,不断增加林草覆盖率;对毁林、毁草开垦的耕地和造成的废弃地,要按照“谁批准谁负责,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限期退耕还林还草。加强森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工作,努力减少森林资源灾害性损失;在河流源头区、水源涵养区建设生态林并加入封山育林力度,加速林区、草地生态环境的恢复和生态功能的提高。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减少樵采对林草植被的破坏。
5.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环境保护。土地开发整理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以土地整顿为重点。坚持积极推进土地整理、加强土地复垦监督、适度开发利用土地的方针,将工作重点放在现有农地、灾毁土地和各类工矿废弃土地、撤并村庄废弃土地的整理复垦上,通过对田、水、林、路、村的综合治理,调整用地结构,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和计划,实施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明确土地承包者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加强生态用地保护,冻结征用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草地、林地、湿地。建设项目确需占用生态用地的,应严格依法报批和补偿,并实行占补平衡的制度,确保恢复面积不少于占用面积。禁止在25度以上的坡地开垦耕地,已有陡坡耕地,要逐步退耕还林、还草。加强对交通、能源、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建设线路的施工场址要科学选比,尽量养活占用林地、草地和耕地,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加强非牧场草地开发利用的生态监管。
6.海洋和渔业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环境保护。海洋和渔业资源开发利用应做到统一规划,合理开发利用。按照《山东省碧海行动计划》的要求,促进沿海工业污染源稳定、全面达标排放;加快沿海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进度并配套建设脱磷脱氮设施,进一步削减入海污染负荷,使近岸海域基本达到环境功能区标准。要加强对海洋环境产生影响的近岸涉海工程、海洋工程、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和拆船业等项目的监督管理,逐步建立海上重大污染事故预警和防护体系,严防石油井喷、船舶溢油等突发性污染事故对海洋环境的污染。加大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力度,严格保护沿海防护林。加强南四湖、东平湖、黄河入海口、莱州湾等重要水生资源繁育区的保护,严格海洋动植物物种引进和渔业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保护监管。
7.生物物种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环境保护。生物物种资源的开发应在保护物种多样性和确保生物安全的前提下进行。要十分重视生物多样性的普查工作,严格保护措施,逐步建立生物物种资源保护基地,鼓励野生动植物的驯养、繁育。依法禁止一切形式的捕杀、采集濒危野生动植物的活动。严厉打击濒危野生动植物的非法贸易。严格限制捕杀、采集和销售益虫、益鸟、益兽。加强生物安全管理,建立生物安全管理协调会议制度,开展外来物种及生态影响调查和对策研究;对引进外来物种必须进行风险评估,加强进口检疫工作,防止国外有害物种进入省内。
8.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环境保护。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明确环境保护的目标与要求,确保旅游设施建设与自然景观相协调。科学确定旅游区的游客容量,合理设计旅游线路,使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加强自然景观、景点和文物的保护,限制对重要自然遗迹的旅游开发,从严控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旅游开发,严格管制索道等旅游设施的建设规模与数量,对不符合规划要求建设的设施,要限期拆除。旅游区的污水、烟尘和生活垃圾处理,必须实现达标排放和科学处置。全面开展对“两区一园”生态环境保护的定期考核工作,所有重点旅游区应完成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力争有50%通过ISO14000认证。规范生态旅游活动,开展生态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对策和措施
(一)加强领导和协调,建立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综合决策机制。
1.建立和完善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责任制,切实加强地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工作的领导。各级政府要明确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坚持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及时解决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各级政府应对本辖区的生态环境质量负责,各部门、各行业应对本系统的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负责。要建立和完善目标责任制,做到目标明确,责任到位,措施落实。要把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列入各级领导干部环境保护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严格的考核、奖惩制度。
2.建立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综合决策机制。省环保局和省计委要会同国土资源、海洋与渔业、农业、水利、林业等部门尽快制定生态建设与保护规划。各市要依据全省生态功能区划,指导自然资源开发和产业合理布局,推动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保护健康、协调发展。制度重大经济技术政策、社会发展规划、经济发展计划时,应依据生态功能区划,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影响问题。自然资源的开发、流域开发、城市旧区改造、新区建设等重大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必须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对重点生态敏感地区的开发建设活动,应逐步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估,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完善有关对策措施,努力提高环境保护管理水平。对可能造成生态环境破坏和不利影响的项目,必须做到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措施与资源开发和建设项目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检查验收。
3.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实现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总体目标,需要采取多方面的措施,更需要多个部门统一协调行动。各级政府应按照统一规划、集中资金、分步实施的原则来组织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按照集中联片、标本兼治的原则,针对不同区域类型的特点,确定科学合理的治理方式,因地制宜,编制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二)建立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监管和技术支持体系。
1.建立行之有效的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监管体系。要加强政府对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宏观调控的能力,理顺各地方、综合部门与行业部门的关系,形成政府负总责,综合部门协调指导,环保部门统一监督,资源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分工实施的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管理体系,共同推进全省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工作。
发展计划部门应将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项目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科学主管部门应将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和推广以及生态环境监测和预测预报列入攻关课题;国土资源部门应严格控制矿产资源的开发区域,实施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加强矿山资源开发的生态破坏恢复治理;建设部门应积极参加环境优美城镇的创建工作,抓好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并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充实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内容;林业部门应加强林业生态建设,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和封山育林;农业部门应继续推动生态农业建设,加强秸杆禁烧和综合利用,有效控制农村面源污染;水利部门应加强水土保持工作,落实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和“三同时”制度,切实保护水资源,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用水的综合平衡;海洋与渔业部门要加强近岸海域的污染控制工作;建设、林业和旅游部门应加强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建设一批新的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并强化环境管理;环保部门要作好综合协调与监管工作;财政部门应落实好生态环境保护的资金渠道,充分运用经济手段保护生态环境。各级人民政府要结合本地实际,确定本辖区的生态环境重点保护与监管区域,形成上下配套的生态环境保护与监管体系。
2.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和科学研究与技术推广。各级政府要把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纳入各级科技发展计划,给予重点扶持。要探索和建立区域、流域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方法与途径,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恢复和水土保持等重点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技术开发和推广工作。在生态环境保护经费中,应确定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提高生态环境保护的科技含量和水平。积极培养生态环境保护科研人才,不断提高科技支撑能力。建立早期预警机制,努力提高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管能力,完善以高科技为手段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及时掌握生态环境的变化趋势。
(三)加强法制建设,提高全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1.加强立法和执法,把生态环境保护纳入法治轨道。进一步建立、健全地方性生态环境保护法规和制度,形成完善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和管理体系。加快制定《山东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尽快研究制定生态环境补偿费制度。严格控制资源开发可能造成的生态破坏,要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犯罪行为,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生态环境保护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课题,要充分认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通过开展环保国际交流,扩大我省的国际影响,进而扩大经贸等领域的对外合作。要坚持立足国内,以内引外,以外促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原则,处理好国内与国际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积极引进国外的资金、先进技术和经验,推动我省生态环境保护的全面发展。
3.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投入机制,对重点生态建设与保护项目,要实行国家、地方、集体等多渠道筹集资金。对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生态防护林工程、防沙治沙工程、治理盐碱地及海水内侵工程、绿色通道工程等要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积极性,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统筹安排和使用建设资金。同时应安排相应的管护资金,落实必要的管护措施。
4.加强环境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全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公德意识。要广泛开展国情、国策教育,加强对政府公务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的生态环境保护培训,提高综合决策能力;要把普及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容纳入中小学的基础教育中,不断完善生态环境保护专业教育。要进一步加强舆论监督,表扬先进典型,揭露违法行为,完善信访、举报和听证制度,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和各民间团体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为实现我省生态环境保护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发布部门:山东省政府 发布日期:2001年09月23日 实施日期:2001年09月23日(地方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