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严环保风暴来袭 衣柜企业如何接招

时间:2019-05-14 02:28: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最严环保风暴来袭 衣柜企业如何接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最严环保风暴来袭 衣柜企业如何接招》。

第一篇:最严环保风暴来袭 衣柜企业如何接招

最严环保风暴来袭 衣柜企业如何接招?

中华衣柜网讯,从本月16日开始,新一轮雾霾再次席卷北方大地,京津冀地区以及山东、河南等地将出现一次大范围区域性重污染,由于此次雾霾非常严重,多省份发布红色预警。此次雾霾事件的持续发酵,也无不向我们阐述一个事实,环境污染已十分严峻,环保治污已迫在眉睫。无独有偶,11月28日-12月28日,中央第四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佛山,全力开展中央环保督察工作。整个佛山家居业也将面临一场事关生存的“环保整治”。这些事件发展的背后,衣柜企业是否要深思下,自身的环保工作,是否已经达标?

最严环保风暴来袭 衣柜企业如何接招?(图片来源网络)

广东史无前例的环保风暴 促使多家家居企业被整治

近一月来,中央督察组的环境整治工作依然是马不停蹄,广东、湖北、陕西、四川、甘肃、河北等地遭遇到最严环保风潮。来自国家、地方政府直抓的专项,其力度之大,可想而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整治行动迅速波及到每一个工业区。一时间,一些家居、卫浴、陶瓷、不锈钢、家具、塑料、五金制品等行业的微信朋友圈都是清一色的“环保刷屏”。整治力度之大,用“斩立决”来形容毫不为过。

11月24日,中央第二批环保督察组进驻广东,开展为期一个月的环保督察工作。11月28日-12月28日,中央第四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佛山,全力开展中央环保督察工作。在督察压力下,广东境内已有不少企业被迫整改、停产,提前“过节”,还没停产的企业也声称随时会停产,并呼吁客户及早下单。潮州、佛山、江门等地是广东省较大的家居产区,因此本次环保督察对环保不合格的企业影响巨大。

家具生产污染大 环保治污已迫在眉睫

家具生产过程中的涂料涂刷过程释放出的挥发性有机物,是大气污染物的来源之一,面对所带来的环境污染,有家具企业已经开始进行生产环节的改造升级,逐步使用水性漆取代传统油漆,水性漆作为低VOCs含量的涂料,以水作为溶剂,与溶剂型涂料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它的推广和应用也为控制家具制造行业VOCs排放提供了新的途径。同时也被业内人士认为是解决家具生产企业污染的根本途径。

环保“大棒”警示衣柜企业

近年来环境污染,节能减排等名词不绝于耳,各种关于环境保护大气治理等方面的政策法规也相继出台,这也就预示着国家对于节能环保的重视。2016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已在北京召开,会议提出了“十三五”环境保护总体思路,对未来几年环境治理与保护不断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以及相关制度建设等诸多方面都进行了详尽的说明。而衣柜行业也一直是环保政策关注的重点,这场会议无疑起到了一个警示作用,今年衣柜行业或将迎来新一轮环保风暴。

强化环保理念 衣柜企业需抓住发展关键

在面临大幅度的环保风暴下,衣柜企业要明白,环保不是某一项、某一个数字或指标,而是全面和系统的,将挑选主副材、木材处理细节、材料环保认证等方面结合在一起,才能称之为环保。衣柜企业唯有致力于开发低污染、高环保的低碳产品,以此推动衣柜行业新工艺、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发展。同时,在专业领域内深耕细作、做专做精,更要顺应绿色发展战略来给企业做提档升级。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占得一席之地。因此,强化环保理念是衣柜行业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著名生物科学家达尔文曾说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一理论也被沿用至今,无论是动物世界,还是地球村,同样都是优胜劣汰。在环保风暴下,衣柜企业应该做的是对国家环保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了解透彻,结合自身实际,对企业下一步发展制定策略。环保危机能够促使衣柜行业正视问题,以前闭口不谈的环保问题,如今提上日程,步伐不快将被淘汰。这个加速成长的机遇,你可以不把握吗?相信通过这一轮环保风暴,衣柜企业也将涅槃重生!文章源地址:http://

更多衣柜新闻推荐:http://www.xiexiebang.com/news/

第二篇:史上最严IPO财务核查风暴述评

“史上最严IPO财务核查风暴”综述

2012年12月28日,证监会发布《关于做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公司2012财务报告专项检查工作的通知》,掀起了被称为对拟上市公司“史上最严财务核查风暴”。审核重心指向IPO在审企业的财务真实性,重点检查虚构交易、现金收付等,力求挤出财务水分,充分披露在审企业的风险;同时,证监会明确要求保荐机构应勤勉尽责,并进一步强调了其对上市公司的连带责任。

检查风暴给发行人、中介机构带来巨大压力,16家拟上市企业被终止审查,另有部分拟上市公司主动撤回申报。

该检查风暴给我们的启示在于:无论是否是公众公司,坚持阳光、正向和规范的业务运作,完善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真金就不怕火炼;此外,对于拟上市的公司而言,应密切关注、认真学习,前车之鉴、后事之师,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做实业务、做好管理、强化内控、规范运作,从而少走弯路,提高效率。

一、检查风暴的背景

关于检查风暴的背景,有以下几种说法:

解读

一、解决IPO堰塞湖。至2013年1月末,拟IPO上市待审公司数量达873家,新股“堰塞湖”阴霾笼罩中国股市,股市长期低迷;经过此轮财务核查之后,在审企业的财务报告中的水分将被大大挤出,不少拟过会企业或主动或被动地撤回申请,将为IPO“堰塞湖”纾困。实际情况是,自开展检查以来,两市拟上市企业已有16家被终止审查,部分以圈钱为目的的拟IPO“南郭先生”开始陆续选择退出。

解读

二、铁腕整治上市公司造假,对业绩“变脸”监管越来越严格。2012年新上市公司因造假而导致业绩下滑较同期急剧增加,至2013年1月24日,已有27家公司表示确定将出现业绩下滑,最高降幅达91%,有5家公司业绩大幅下滑超过50%;2012年上半年,有29%的上市企业业绩下降,6%的企业下降50%以上,而同比2011年上半年,仅有7%业绩下降。

解读

三、审核阵地前移,深化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深圳证券交易所总经理宋丽萍认为,此次核查是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向在审阶段的延伸,目的就是做实拟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让发行人说真话,让真实的信息来决定价格。

二、检查风暴的主要措施

1.证监会2012年12月28日发布《关于做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公司2012财务报告专项检查工作的通知》 《通知》明确要求中介机构特别关注发行人是否存在自我交易、关联方代为支付成本费用、与利益群体发生交易往来、体外资金支付货款、压低员工薪金、调控期间费用等12项粉饰或操纵利润情形。换言之,核查令就是还原拟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剔除严重粉饰业绩、业绩下滑严重的拟上市企业,为优质企业让道,从而提高上市公司质量。2.证监会召开IPO在审企业2012财务报告专项检查工作会议,要求各保荐机构、会计师在2013年3月31日之前将自查工作报告报送证监会,之后再由证监会抽查,以遏制财务造假。

3.1月29日,证监会发行监管部、创业板发行监管部、会计部三部门联合发文,就此次财务核查工作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做了统一答复,并在证监会网站上挂出了《关于首次发行股票公司2012财务报告专项检查工作相关问题的答复》。

《答复》强调发行人是信息披露第一责任人,并堵死可能出现的政策漏洞。要求在3月31日之前新申报的企业也应纳入本次自查范围,新申报企业需同时递交申报材料和自查报告。要求中介机构应对自查事项形成明确、清晰的意见,并以积极方式提出结论。

此前,证监会2012年5月23日还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提高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有关问题的意见》(证监会[2012]14号公告)。

三、检查风暴的主要内容和重点

据悉,此次核查大类项目多达9个,分别是“内部控制核查”、“财务和财务信息印证情况核查”、“盈利增长和异常交易情况核查”、“关联方和关联交易情况核查”、“收入确认的真实性、合规性和毛利率变动的合理性的核查”、“主要客户和供应商核查”、“存货真实性和存货跌价准备计提充分性核查”、“现金收付交易核查”、“其他财务异常信息核查”。

而每个大类项目中分别有细化的核查内容,共计29项核查内容,下又包括117细项工作底稿内容。其中“盈利增长和异常交易情况核查”的项目最多,达16个,甚至细致到连发行人“是否通过压低员工薪金,阶段性降低人工成本粉饰业绩”都要核查,底稿内容包括:对报告期发行人员工薪酬进行分析,其中固定薪酬部分核查其有无明显下降和人为压低,绩效薪酬考察其与经营业绩是否挂钩,并与同行业上市公司以及当地平均工资进行比较。

为了查清楚发行人是否与客户或供应商有私下利益交换的行为,必须核查发行人的前二十大客户和二十大供应商,逐条核对采购成本、资金流等条目。

对于发行人资金管理,需要检查发行人是否建立了资金授权、批准、审验、责任追究等相关管理制度,自查报告要求提供近三年的银行流水账,核查银行对账单和银行日记账。针对关联方的核查,不仅限于工商资料,要实地走访、核对工商、税务、银行资料,客户的关键管理人员是否发行人的前员工或者有亲属关系,均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来判断关联关系从严对待;另一方面,与客户的业务量同客户自身规模是否相称也要关注;对于交易确认回函,需要仔细检查回函的内容,如回函地址、回函日期等。

第三篇:中央督察在河北刮起环保风暴 企业

中央督察在河北刮起环保风暴 企业:刀架脖子上了

宏观经济经济参考报[微博]2016-05-23 01:03 我要分享

首次中央督察刮起河北环保风暴

中央环保督察组在河北省明察暗访36天,向河北交办31批2856件环境问题,直接点名28家企业;近万字的反馈意见,措辞严厉,直言不讳,污染“脓包”被逐个刺破。记者走访多个被点名的企业和市县,相关企业深感“刀真的架在了脖子上”;地方党政领导警醒,再不真抓环保,丢“官帽”事小,丢掉民心的责任谁也负不起。一系列不同寻常的“亮剑”,在燕赵大地刮 起强劲的“环保风暴”。

“企业如果不消灭污染 污染就会消灭企业”

中央环保督察组2015年12月31日至今年2月4日进驻河北期间,通过明察暗访,向河北交办31批2856件环境问题。河北立行立改,关停取缔非法企业200家,拘留123人,行政约谈65人,通报批评60人,责任追究366人。按照督察整改要求,河北还开展环保大检查,清查出13784个违规项目,承诺到2016年底前彻底“清零”。

记者日前走访石家庄、衡水、邢台、邯郸等地,感受到这次“环保风暴”带来的巨大冲击。

位于河北沙河市的嘉晶玻璃有限公司因环保设备不能稳定运行,今年春节期间停产进行技术升级改造。5月3日,中央环保督察组反馈意见中,点名指出包括其在内的诸多企业存在批建不符、污染环境等问题。记者采访了解到,为了尽快达到环保标准,今年3月份,嘉晶玻璃公司新投资3000多万元进行环保技改,盼望8月底复产。事实上,早在2014年,该公司就投资2800多万元上马了脱硫脱硝除尘设备。近几年,他们先后经历了2008年奥运会、2014年APEC会议、2015年纪念抗战胜利大阅兵等重大活动洗礼。李宗奎说,“原来治污就像打一巴掌,这次刀真的架在了脖子上。环保再不达标,就会死得很惨。”

辛集市宏四海皮革有限公司因产生的危险废物没有及时处理被通报。“河北有资质的含铬污泥处理企业只有一家,攒够一车再转运成本低一些,还有一个私心,多储存一段时间后水分蒸发,处理费能差一倍。”公司副总朱新勇说,“过去我们以为自己在环保上努了力,但仍被点了名,对我们震动很大。企业如果不消灭污染,污染就会消灭企业。”

中央环保督察组还剑指群众反映强烈的散落在城乡接合部、县城周边以及广大乡镇的大量“散小乱污”企业。关停整改后,居住在污染企业周边、长期饱受气味、水源污染之害的百姓表示,期待这场“环保风暴”持续下去,决不让污染问题死灰复燃。

“环境就是民生 而且是更大的政绩”

中央环保督察首次在河北亮剑,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不仅“芝麻、西瓜一起抓”,而且“苍蝇、老虎一块打”。督查范围之广,既有小作坊,又有大国企;既有臭水河,又有污泥坑;既有流域,又有区域。督察力度之大,下沉深入,边督边改,严查严处,既有取缔、拘留,又有约谈、问责。

石家庄藁城区黄庄村4家蛋托厂因污染被群众举报到中央环保督察组。九门乡环保所长戴胜杰指着三星蛋托厂空空荡荡的厂房说,在中央环保督察组进驻之前,环保部门对这家企业已采取取缔措施,但没有达到断水、断电及清产品、清原料、清设备要求,一名乡镇干部和一名区环境监察工作人员因此被问责。“这对我们是一个警醒,我们的工作标准与上级要求仍相差甚远。”藁城区环保局主任科员孟庆华说。此次督察中,深州市因“市政府主要领导违规干涉项目审批”被点名。深州市委主要领导对记者说:“过去我们认为,引进大项目好项目、促进经济发展就是造福百姓。现在深刻认识到,环境就是民生,而且是更大的政绩。”

记者走访中,一些基层领导干部表示,与以往明显不同的是,这次中央环保督察,不仅公布存在的问题和现象,而且对一批企业、甚至党政主要领导直接“点名道姓”、不留情面。

督察反馈还指出,河北省委对严格落实环保工作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方面重视不够,工作压力在传导中层层衰减;违法违规上马项目问题突出;部分重点工作推进不严不实;部分区域环境质量急剧恶化。

“存在这些问题,从根子上讲,是我们一些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没有真正用严和实的作风抓环保工作,教训非常深刻,必须认真汲取。”河北省委书记赵克志在5月6日河北全省环保大会上说。

直击问题“病灶”,带来立竿见影的变化。“过去环保工作是‘夹生饭’,两头着急中间不急,现在则是从省里、市里、县里一直到村,压力有增无减。”记者采访的一些基层干部表示,现在县委书记亲自盯一个企业的整改已成为基层环保工作常态。“县里成立了环保微信平台,发到群里说哪里有个烟囱没拆,书记县长马上发令,过2个小时去看肯定已经在拆了。”一名基层环保干部说。

一批“治根本、管长远”的环境保护制度正在建立完善

不讲条件、不讲理由、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河北省治标和治本一起抓、预防和整治一起上,为尽快实现天蓝、山绿、水清,一场摧枯拉朽的攻坚战已在河北打响。

偏重的产业结构和燃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是河北大气污染严重的“罪魁祸首”,对此,河北提出,坚定不移化解过剩产能,对违规新建钢铁项目或封停钢铁设备复产所在地党政一把手,先免职、后调查处理。大气、水、土壤等一系列环境污染治理专项行动启动。领导干部考评问责、环保网格化管理等一批“治根本、管长远”的环境保护制度正在建立完善。河北还将在全国率先启动升级环保督察制度、省以下环保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改革。

“这场环保督察风暴让人们警醒,早主动、早治污才能早解脱。”分管环保工作的沙河市副市长裴沛华也比以往更加忙碌,他频繁接到外地咨询污染治理的电话,“明显感受到环保督察的冲击力,外省企业已经有了环保压力和生存危机。在环保问题上,谁心存侥幸,得过且过,触碰红线,谁就是死路一条。”

环保风暴在河北起端,按照计划今年将对15个省(区、市)开展督查,用两年时间完成一轮对省级党委政府及部门的环保督察巡视,实现全国各省(区、市)全覆盖。对于环境问题突出的地区,还将报请国务院同意后开展专项督查。

同时,环保部要求各省(区、市)环保部门今年对30%以上的市级政府开展综合督察,强化环保督政。到2020年,各省(区、市)完成一轮对市县党委政府及其部门的环保综合督察。

第四篇:环保风暴席卷16省:“散乱污”企业大限将至!

环保风暴席卷16省:“散乱污”企业大限将至!

近日,环保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六部委联合印发《“十三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下称《方案》)的通知,综合整治“散乱污”企业作为首要任务被重点提及。

值得注意的是,该《方案》明确了对“散乱污”问题企业整治的三个时间节点: 2017年9月底前,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完成“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工作;

2017年底前,重点地区其他城市基本完成涉挥发性有机物(VOCs)“散乱污”企业排查工作,建立管理台账;

2018年底前,依法依规完成清理整顿工作。

环保部环境监察局局长田为勇表示,今年秋冬季强化督查执法力度会进一步加大,主攻方向为“两散”。其一就是明确要在今年9月底前,全面完成“散乱污”清理工作。田为勇说,总体目标只有一个,即最大限度减少污染天气的出现。

“散乱污”企业主要包括:

有色金属熔炼加工、橡胶生产、制革、化工、陶瓷烧制、铸造、丝网加工、轧钢、耐火材料、炭素生产、石灰窑、砖瓦窑、水泥粉磨站、废塑料加工,以及涉及涂料、油墨、胶黏剂、有机溶剂等使用的印刷、家具等小型制造加工企业。

它们普遍无工商、土地、环保等手续,生产过程大都存在违法生产、超标排放、未安装污染治理设施、治污设施运行不正常等问题。

据悉,为彻底整治“散乱污”,完成任务目标,此轮环保风暴目前已席卷至全国16个省(市)。这些重点地区分别为——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珠三角、成渝、武汉及其周边、辽宁中部、陕西关中、长株潭等区域。涉及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南、广东、湖北、湖南、重庆、四川、陕西等16省(市)。

环保部等六部委将重点推进上述地区石化、化工、包装印刷、工业涂装等重点行业以及机动车、油品储运销等交通源VOCs污染防治,并实施一批重点工程。

环保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上述《方案》要求各地全面开展涉VOCs排放的“散乱污”企业排查工作,建立管理台账,实施分类处置。列入淘汰类的,依法依规予以取缔,做到“两断三清”(断水、断电,清除原料、清除产品、清除设备);列入搬迁改造、升级改造类的,按照发展规模化、现代化产业原则,制定改造提升方案,落实时间表和责任人。

同时,对“散乱污”企业集群,要制定总体整改方案,统一标准要求,同步推进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和企业升级改造。实行网格化管理,建立由乡、镇、街道党政主要领导为“网格长”的监管制度,明确网格督查员,落实排查和整改责任。

事实上,环保部在9月初发布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下称《攻坚方案》)与此次六部委联合印发的《方案》遥相呼应。《攻坚方案》也明确强调,要加快“散乱污”企业整治,对已核实的量大面广“散乱污”企业,本着“先停后治”的原则,区别情况分类处置。

对于涉大气污染物排放列入淘汰类的,一律于2017年9月底前依法依规关停取缔,做到“两断三清”,实行挂账销号,坚决杜绝已取缔“散乱污”企业异地转移和死灰复燃。对已列入整合搬迁至合规工业园区的“散乱污”企业,按照发展规模化、现代化产业的原则,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凡被环保核查出环境违法违规行为的企业,按规定从严处理。

国家环保督察办公室副主任刘长根表示,目前“散乱污”企业整治不力是影响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环境质量的突出问题,也是强化督查过程中发现最多的问题。在综合整治过程中,不允许应付、懈怠,更不允许不作为和乱作为。环保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散乱污”企业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广泛存在,截至今年6月底,“2+26”城市排查的“散乱污”企业数量多达17.6万家,多数是家庭作坊式企业或个体工商户,主要位于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及省市交界处监管力量比较薄弱的地方,位置隐蔽。

根据环保部发布的通报显示,在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第十二轮次的第一周(9月14日-9月21日),28个督查组共抽查了10262个具体点位,发现828个点位存在环境问题。在问题点位中,涉气“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就有317个,占比最高。其余是工业企业扬尘治理(184个),未安装污染治理设施(124个),非工业污染问题(48个),燃煤小锅炉淘汰改造(43个),工业企业其他涉气环境问题(35个)等。“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工业企业扬尘治理、未安装污染治理设施等问题最为突出,占一周发现问题总数的75.5%,并且仍有部分地区“散乱污”企业未完成整改违法生产、虚报完成情况等现象。

9月24日,28个督查组对“散乱污”企业清理整顿、燃煤锅炉治理等任务的1149个具体点位进行了现场核实,发现73个点位存在环境问题。其中有9个是涉气“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VOCs治理13个,问题仍最为突出。督查组发现,部分地方清单内的“散乱污”综合整治不彻底,仍有企业未完成整改擅自恢复生产。

环保风暴背后的企业生存哲学

一场发端于京津冀的环保风暴开始席卷全国,每一天都有大量企业飘摇在环保风暴中。

开始有人为污染企业叫屈了,认为污染企业也生产了财富,也创造了税收,也吸纳了就业。更荒唐的逻辑是:关停污染企业会导致失业,失业会影响民生,集中关停企业会造成大批失业,进而会形成社会问题,造成不可收拾的局面。这个逻辑的目的,就是要把“失业”当做“人质”,阻挡和叫停环保风暴,让那些污染企业能够得以续命。

环保风暴对于企业到底是灾难还是机遇,对于经济发展究竟是破坏还是促进,对于民生利益最终是减损还是利好,这些问题必须得到明确和澄清,不能让错误认识主导了舆论和民心,否则,环保风暴就有可能因过多的阻力而层层衰减,失去其强劲的势头。首先,关停污染企业是让污染企业死,而任由污染企业存在是让环保型企业死。环保型企业不但需要大量的设备投入,而且日常使用和维护的成本也非常高。这些投入必然要分摊到产品中去,其产品价格就会升高。污染企业没有环保投入和成本,产品价格自然会低。这样,在市场竞争中,污染企业的产品就比环保型企业的产品更有价格优势,致使环保型企业反而处于劣势地位,甚至活不下去。

在特定时期内,社会对某一产品的总需求是一定的,如果一家污染企业倒闭了,这个需求并不会随之消失,而一定会转移到环保型企业中。假定环保企业和污染企业的生产效率是一样的,也就是说,污染企业生产全部产品需要多少员工,环保型企业生产等量产品也会需要同样多的员工,关停污染企业后,其员工都会在环保企业找到工作。关停污染企业会造成大量失业是个伪命题,最多只是出现阶段性的失业。

其次,纵容一家污染企业存在,就会有更多的企业变成污染企业。

如果环保型企业在价格竞争中处于劣势,就会逼着环保型企业向污染企业“学习”,即使已经安装了环保设施也不运行,而宁愿接受罚款。据钢铁行业协会测算,每生产一吨钢,环保设备运行成本为130—150元,在每吨钢平均利润仅有几块钱的市场行情下,不污染就没钱可赚,很多钢铁企业赚的就是污染钱。在一些行业中,关停环保设备已经成为了普遍现象,不但是一些小企业这样做,就连一些央企也无力抵抗这种“潜规则”。

再次,污染企业的野蛮生长,导致企业的环保责任意识淡漠。

据环保部消息,截至8月20日,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防治强化督查中,共现场检查企业40925家,发现问题企业22620个,督办突出问题9040个,问题企业占比达到55.3%。在京津冀这种公众环境意识最强,政府对污染抓得最严的地区,污染问题尚且如此普遍,其他地区污染现象有多普遍,就可想而知。

以2017年的环保风暴为标志,中国企业进入了还账模式,这意味着过去那种靠破坏资源和环境、靠偷漏税、靠低工资和低福利降低成本的竞争方式已经过去。环保风暴对于那些优秀的企业是一个历史性的战略机遇,污染企业大批死掉,为环保型企业腾出了发展空间,降低了其竞争的惨烈程度,推动了产业升级的加速。哪些企业先过了这一关,建立起以新技术、新模式、新管理为主的竞争优势,哪些企业就会活得更好。据环保部发布的《2016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16年,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254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超标,占75.1%。面对普遍的环境问题,面对频繁发生的环境事故,面对那些让人不忍直视的环境灾难,中国需要的不是对污染企业的“玻璃心”,而是不彻底治理污染绝不罢休的决心。如果不能对那些污染企业痛下杀手,就会有人死于污染。当需要断臂求生的时候,如果连断个手指甲都心疼,牺牲的就不再是一条手臂,有可能会付出生命的代价。治理环境污染就是一场断臂求生的战役。

中国已经是GDP(国内生产总值)排名世界第二的经济大国,人均GDP已经超过8000美元,无论是国家经济实力还是居民财富水平,都完全过了以命换钱的阶段。治理污染不但不会减少就业,还会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那些以就业做“人质”要挟叫停环保的逻辑,不但是荒唐的,也是可耻的。中国完全有能力也有财力治理好环保,每一个逃过处罚的污染企业都记录着时代的耻辱。

第五篇:史上最严的环保法:企业违法排污按日罚款不封顶

[导读]新环保法还明确:国家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严格保护。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环保法修订案。在20个月中,草案经历4次审议,最终定稿。这部法律增加了政府、企业各方面责任和处罚力度,被专家称为“史上最严的环保法”。

修订后的环保法加大惩治力度:“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自责令更改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处罚数额按日连续处罚。”

新环保法还明确:国家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严格保护。

在环境公益诉讼方面,新修订的环保法将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扩大到在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的相关社会组织。

该法将于2015年1月1日施行。立法机关人士表示,这部法律能为应对当前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提供支撑。

亮点

1理念创新

此前的环保法立法理念依然还是经济优先,要促进经济发展,但新法立法理念有突破和创新,围绕着生态文明进行制度建设。

亮点

2管理转型

现在的环境污染是区域性、流域性的,因此新法做出相应调整方式,比如治理农业的面源污染,针对雾霾和水流域污染做出专门规定等。

亮点

3监管强硬

监管手段“出硬招”,环保监管部门可以直接对企业进行查封、扣押,也可以对污染企业采取行政代执行。超标企业融资等方面也会遇阻。

亮点

4民主参与

环境民主原则也是此次环保法修订很重大的特点,专门设立了“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章节,让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具有很强的民主性。

亮点

5处罚严厉

行政拘留、“引咎辞职”、“按日计罚”等制度,都相当严厉,令企业违法成本提高,地方政府能够重视、认真履行法律职责。

■纵深

为了两个字表决前一天还在改

20多年来首次大修

现行环保法正式施行于1989年。20多年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之伴随的是日益严峻的环境状况,环保法47条的规定,也被认为过于粗疏,理念落后,操作性不强,执法疲软。

2011年,环保法的修改,被列入十一届全国人大立法计划。2012年8月,环保法修正案草案提交审议,2013年6月,草案二审。

根据立法惯例,如果是对法律的小修小改,一般用“修正案”;如果是对法律的全面修改,则用“修订”。在环保法修改的一审和二审时,还是采用“修正案”的方式。

此时,有代表认为,采用修正的方式,可能导致“浪费了一次修法机会”。

2013年10月,修改稿第三次提交审议,此时草案已经变成“环保法修订草案”。当时的舆论认为,一字之差,彻底改变了环保法的修法思路。

昨天通过的修订案,有70条。明确了政府的职责,划定了生态保护红线,规定跨行政渔区联防等制度,赋予公众参与的权利,明确了环境公益诉讼,对原有条款进行了系统性修改。

最后时刻还在修改

这部法律也较为罕见地经历了四审,打破“三审通过”的立法常规。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信春鹰昨天表示,从审次可以看出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对这部法律的修改是高度重视的。

这部法律打破常规,两次面向社会公开征意见,共征集到14000多条意见。

常委会的审议也异常热烈。新京报记者从全国人大常委会了解到,在最后一次审议草案时,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列席人员,有129人提出了修改意见和建议。有关人士表示,这样的热烈程度,较为少见。

据介绍,在投票表决前一天,审议其他法律草案时,还有代表提出几条对环保法的修改意见,这导致了法律又修改了两个字。

专项法律看齐环保法

“环保法的修改是针对我国现在严峻环境现实的一记重拳。”信春鹰说。

接受新京报采访的专家称,经过修订的环保法,是我国最为严格的行政性法律,是全世界最好的环保法之一。

此前,我们涉及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大概有30部左右,行政法规有90部左右,还有大量的环保标准。

信春鹰表示,环保法将作为一个基础性的法律,本法修订以后,其他法律和这部法律不一致的,就适用本法。

下载最严环保风暴来袭 衣柜企业如何接招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最严环保风暴来袭 衣柜企业如何接招.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